27《陶罐和铁罐》

2024-09-30

27《陶罐和铁罐》(11篇)

1.27《陶罐和铁罐》 篇一

27《陶罐和铁罐》片断赏析之三

片断:《陶罐和铁罐》

老师:"你敢碰我吗?陶罐子"这一句,你觉得该怎样读,大胆地说出你的理解和看法。

(学生练读3分钟后)

学生1:我觉得把‘敢’字读重音好,表示你陶罐是没有胆量碰我的。表现出铁罐的傲慢。

学生2:我读时重音放在‘我’字,说明铁罐认为自己是十分结实、了不起的。你陶罐算什么东西!

学生3:我认为读"你敢碰我吗?"时,可以昂着头,高声读。"陶罐子!"可以降低语调,表现出铁罐对陶罐的轻蔑。

老师:同学们说得可真有道理,那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大声读吧。

点评:

朗读的.指导,绝不能单纯是技巧的指导,这样,会压抑儿童的个性和情感。儿童,人虽小情却多,是有情之人,多情之童,是"情感的王子"。他们有自己的思想、看法、生活经验,对句子的理解体会不相同,读出来的感情就各不相同,只要是学生的真情流露,只要是读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就行了。

27《陶罐和铁罐》片断赏析之三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2.27《陶罐和铁罐》 篇二

一、全面解读教材, 读准教学目标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带有寓言性质的童话故事。从文章内容上看, 文章分为两部分, 前半部分是讲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铁罐自认为坚硬, 看不起陶罐。后半部分是讲许多年之后, 陶罐出土成为珍贵文物, 铁罐却化为泥土, 不复存在。从表达形式上看, 课文主要通过两者对话发展故事情节, 这是本文表达特点。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从教材选编意图上看, 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 学会全面地看问题, 明白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 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基于以上的全方位解读, 我将教学确定为以下几个目标:

1.随文认读“陶、懦、辩、恼、耻”等生字, 从语境中理解“奚落、轻蔑”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 利用段意归并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能抓住句中描写人物神态或动作的关键词, 感受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 并根据提示语有感情地练习朗读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

二、多“变”熟读文本, 读出课文框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有所感悟, 培养语感, 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 笔者通过“三读”来达到这一目标。

“一读”:自由读课文。以自由读开启熟悉文本之初, 学生通过初读, 认识人物角色, 了解故事的发展和结果。

“二读”:轮读课文。以开小火车的方式, 每个学生读一个自然段。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有所了解, 以便进行之后的教学调整。

“三读”:默读课文。学生边默读边思考:课文分为哪两部分?每部分主要意思从文中寻找相关语句。最终将两部分内容结合, 即是课文主要内容, 从而总结得出此概括方法为“段意归并法”。

该环节主要以“多种变化的读”为主, 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 教给学生概括文章的方法——段意归并法。笔者紧紧围绕“生本课堂”原则, 充分引导学生自我学习, 自我体验, 集体参与, 有效互动。

三、分层朗读感悟, 读到言语收获

为什么要选择对话作为该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呢?一方面是因为课标年段目标要求, 三四年级以句段训练为主, 对话学习打破了篇的限制, 适合进行片段训练。另一方面考虑到教材特点。课文中有不少神态描写作为两者对话的点缀, 这使文本的表达效果大大增强, 使人物特点鲜明可见, 人物态度跃然纸上。

(一) 关注语言内容, 感受人物态度

对课文第一部分 (第1~9自然段) 的对话学习, 充分体现了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

1. 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

文中铁罐是如何奚落陶罐呢?轻声读, 请细读铁罐奚落陶罐的话语, 出示关键词, 并引导理解:懦弱 (找近义词) 、轻蔑 (表演) 、恼怒 (释义) 教师引导:铁罐第一次是傲慢的说, 第二次是轻蔑的说, 第三次是恼怒的说, 到第四次, 铁罐可能会怎么说? (火冒三丈、气急败坏、暴跳如雷……)

2. 体会陶罐的“谦虚”。

面对铁罐这样的奚落, 陶罐又是怎样的态度呢?请用同样的研读方式体会陶罐的语言。

3. 分角色朗读对话。

对话内容的学习, 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身临其境, 换位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 层层牵引, 学生能够调动自身的积累, 这是“生本课堂”。

(二) 聚焦关键词语, 体会人物品质

第一部分对话 (1—4自然段) :

课件展示:“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不敢, 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们抓住课文中描写陶罐和铁罐语言、神态的词句, 就体会到了铁罐傲慢的性格, 陶罐谦虚的性格, 以及它们的情绪和态度。

(三) 揣摩言语内容, 合理补充提示语

在逐步引导学生抓关键词, 得出感悟的过程中, 同步出现以下表格内容。对于段落中没有出现的神态和语气关键词, 其实学生在说感悟的过程中已补白。

在表格的清晰对比下, 学生对两条脉络的把握十分清晰。教学的导向, 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语言, 关注写法, 而不是关注情节。

“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本, 以生命为本, 一切为了学生, 高度尊重学生, 全面依靠学生。教师在生本课堂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技能, 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点拨的作用, 对教学的组织起到把持、调控的作用, 在不违背生本理念的前提下, 令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宁翠娥.小学语文课堂贯彻“生本”理念的途径[J].教育与教学, 2012, 06.

3.《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篇三

在采访的日子中,我们感到了课改给齐市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永裕小学的学生布艺、逸夫小学棋类教育、公园路小学特色美术教育、建设路小学插花艺术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期特编辑了一组齐齐哈尔市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从一个侧面展示齐齐哈尔市教育改革的成果,以飨读者。

教材分析: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的课文。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目标:

1.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

3.揭示寓意: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体会课文寓意。

设计理念:

本着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语文实践活动能力”的思想,结合本课的寓言特色及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课我创设了一个“让学生为无声动画配音”的情境。利用配音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评读的过程中深化对人物特点的体会,在反复精读中悟出道理。

教学流程:

一、动画导入,激发情趣

1.师:同学们喜欢动画片吗?今天,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两位动画片的主人公,想不想认识一下?(屏幕依次出现两只活泼可爱的罐子,在音乐的衬托下它们分别先向学生进行了自我介绍,与此同时屏幕上显示出它们的名字——陶罐和铁罐。)

2.教师指导学生工整而美观地写出“陶罐”、“铁罐”这两个词。

3.通过“罐”和“罐儿”的对比读,使学生感到有些词后面要加上 儿化音,读起来就会自然,从而对学生进行了语感训练。

4.师:现在陶罐和铁罐在干什么呢?我们继续往下看(屏幕中播放文中2~9自然段内容的无声动画。)

5.师:(学生对动画中的内容做多样猜测)到底是一个什么故事呢?课文《陶罐和铁罐》中写得非常清楚,你们读读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二、借助配音,自主学习

1.师:(学生汇报读书收获)看样子和我们刚才猜得差不多,从动作和表情中虽然我们能猜得比较准确,但是假如我们看的这段动画有了声音,那这些问题是不是就都解决了呢?所以老师想请你们给动画中的陶罐和铁罐配上音,行吗?那你们知道怎么给陶罐和铁罐配音吗?

2.学生通过读书很容易发现给陶罐配音的时候要读出谦虚的感受,给铁罐配音的时候要表现出它的傲慢。而后请学生结合书中的内容,练习给陶罐和铁罐配音。

三、品评读议,深刻领会

1.师:你们练得怎么样了?咱们先试试。(请两名学生朗读对话的内容。)

2.师:如果让他们给陶罐和铁罐配音,你们满意吗?(通过学生对读的评价,深化对文中人物性格的理解。教师适时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同时注意渗透一些朗读的方法,不仅要注意对话的内容,还要注意到旁白及标点符号。)

3.朗读练习结束后,请学生结合着动画练,然后正式配音。(选几名学生代表结合着动画进行配音,然后进行自评。)

4.师:对于你们的配音老师非常满意,虽然有些地方的口型对得不是很好,但这都没有关系,通过反复练习我们完全可以做得很好。刚才老师已经把你们的配音过程录下来了,这就是你们第一次配音的纪念。如果你喜欢,老师就可以把它复制下来送给你。

四、 揭示寓意,指导实践

1.师:面对蛮横无理的铁罐,陶罐没有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世事变迁,(动画配合着展示了文中第10自然段的内容)此时被埋在地下的陶罐和铁罐又会说些什么呢?(学生猜测陶罐和铁罐的语言。)

2.师:事情的结果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谁能说说。(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相机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氧化。)

3.师:正像大家说的这样:许多年以后,人们从地里只挖出了陶罐,洗去泥土的它如同当年一样光洁、朴素、美观(屏幕出现一只这样的陶罐)。课文写到这儿,你们是喜欢陶罐还是铁罐呢?你得到什么启发?(学生自由发表观点,谈今后的做法。)

4.师:其实陶罐、铁罐和我们人一样,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我们在看到自己优点的同时,要更多地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学会尊重别人。这其实也是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总评: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本课在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实践,培养语文实践能力方面有如下特点:

第一,创设语文实践情境

教师将课文内容制成无声动画,利用让学生扮演动画中的角色,为其配音的方式充分引发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极大关注,调动了他们主动参与的情感,激发了他们读的浓厚兴趣。以陶罐和铁罐的身份进行对话配音的形式,为课堂营造了童话般的氛围,创设出了良好的语文实践情境,从而缩短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心理距离,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了实践情境中来。

第二,采用以读、评代讲的方法展开语文实践过程

这节课教师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在为动画中的角色配音这一形式的促动下,课堂上学生主动地读、主动地感受、主动地思考,并通过对一组组配音演员的配音进行评价的方式,交流读中的体会与感悟。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评价某一学生所读的“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这一段时,说:“这一段仅仅读出陶罐的谦虚还不够,还应读出它据理力争的语气,因为这段话是陶罐与铁罐争辩时所说的。”还有的学生说:“读‘你等着吧……’这一段时,还要把铁罐的蛮横无理读出来,因为它说的话实在强词夺理。”课堂上学生这样细致的评价很多。从表面上看,他们评价的是“读”,但实际上这些都源于对课文的理解与领悟。在一次次的评价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不断地加深,与此同时学生读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在读——评——读的过程中,学生一次次自主地投入到阅读实践中,读得一遍比一遍好,感悟一次比一次深。读——评——读的过程充分显示出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落实。有时教师的教学方法就是学生领悟学习方法的途径,在这样的合作与交往中,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自然也有了提高。

第三,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悟情

《陶罐和铁罐》是一则寓言故事,了解文中的寓意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重点。以往的语文教学比较强调理性的说教,一节课下来学生只记住了 “国际主义”、“视死如归”。法国的卢梭说:“在达到理智年龄以前,孩子们不能接受理念,而只能接受形象。”在这节课当中刘老师没有对学生进行一句说教,而是激励他们一遍遍地去读,一次次地去体验。通过老师的“你看这只铁罐多傲慢”,“真是个谦虚的小陶罐”这样的评价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情境,使他们感受到读的情趣。学生有了情、入了境,自然对文中的人物和事件特别关注。所以有关陶罐的谦虚、有礼貌、会尊重别人,铁罐的傲慢、狂妄自大,只能看见别人的短处这些特点自然就从学生的内心流露出来了。同时文中的寓意也得了揭示,但这种揭示让人感到情趣多于理性,从而使语文实践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教师介绍:

4.陶罐和铁罐教案 篇四

学习目标:

1、.读通课文,认识生字词,会写“陶“字,了解课文大意。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3、感悟文章寓意,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师:同学们,喜欢童话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入23课陶罐和铁罐。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指导陶的写法),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1.这篇童话讲的是 和 的故事。

2.这篇童话讲的是 的铁罐和 的陶罐之间 的故事。生:陶罐和铁罐,傲慢和谦虚。师:简笔画并板书

三、生字词

谦虚、朴素、掘出、覆灭、流逝、倒塌、御厨、和睦、碰撞、感动、奚落、轻蔑、恼怒、傲慢、宫殿、懦弱、茺凉、兴奋 自由读、师友小组展示读、齐读

四、再读品味

再读课文,争取读得熟练流利,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完后思考:课文描述了两个场景:一个是在,另一个是在。

五、含英咀华

1、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指名读。陶罐和铁罐相处的好吗?从哪儿看出来的?生:奚落,理由意思

2、默读2--9段:

1.边读边画:用横线画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用波浪线画出陶罐的答话。

2.画完之后,同桌分角色读一读陶罐和铁罐的话。师友小组分别汇报铁罐和陶罐的话。

师:通过对话,找出描写铁罐神态的词语。生:傲慢、轻蔑、恼怒 师:通过神态看出铁罐的傲慢,你还可以从什么地方感到它的傲慢?

生:陶罐子、懦弱的东西、你算什么东西

师:大家看,这几个句子就是从称呼上表现出铁罐的傲慢。除了神态和称呼,还可以从什么地方感受到它的傲慢?生:问号 师:通过神态、称呼、标点能看出铁罐的傲慢无礼,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也是如此,通过神态、称呼、标点描写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3、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对话,通过对话你读出了铁罐和陶罐的哪些性格特点。

4、指导朗读

4、分角色朗读。

六、含英咀华

随着时间的流逝,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陶罐和铁罐的结局如何呢?

1、请默读10--17段: 用简洁的话说一说他们的不同结 局,可以和同桌讨论。

生:陶罐:光华、朴素、美观 铁罐: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铁罐哪儿去了?生:铁可以氧化,生锈,时间久了,就变成了粉末

2、是啊,傲慢无礼的铁罐消失了,我们用一个四字词语就是无影无踪(板书),谦虚的陶罐被人看作很有价值的东西,用一个四字词语就是无价之宝(板书)。

3、傲慢无礼的铁罐就这样消失了,它为什么还奚落陶罐? 生:它认为自己很坚硬,陶罐易碎。

生、它不能正确看待自己,只看到了别人的弱点。生自由发挥。

七、情感升华

读了《陶罐和铁罐》,你有什么收获?

温馨提示:可以用上“知道、明白、懂得、理解”中的一个词,让你的表达更完整。生:自由发挥。

5.`陶罐和铁罐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会认陶﹑懦﹑辨等10个生字,会写陶﹑谦﹑恼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傲慢﹑恼怒﹑轻蔑﹑羞耻﹑宫殿倒塌﹑懦弱﹑谦虚﹑朴素﹑荒凉﹑和睦相处”等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结合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体悟陶罐和铁罐的命运。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态度。4﹑摘抄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的看待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难点

1﹑使学生懂得要全面的看待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2﹑课前准备:了解铁会被氧化的原理。

课时准备:两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寓意

2、从读中理解,训练边朗读边理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

领悟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与比别人的短处相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难点

1、从阅读中体悟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征。

2、领悟寓言。

教具准备: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教学过程

一﹑形象揭题(引入)

1、出示实物(或图片)的陶罐和铁罐,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2﹑同学们能告诉我这个是什么罐子? 3﹑这个呢?

4、谁能告诉我这两个罐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相同点:盛东西

不同点:陶罐 易碎 永久 铁罐 坚固 氧化

师:(过渡句)同学们真聪明,回答的很好。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国王的御厨里,发生的一件和陶罐﹑铁罐有关的寓言故事。请打开书本107页,看看这个寓言故事讲了什么?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板书和ppt)27 陶罐和铁罐

二﹑细读课文,整体感知,练习朗读,领悟寓意。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是什么?谁能说说?

说说课文主要内容(自由说)。

(过渡语)为了使同学们把课文说的清楚﹑明白,老师帮帮大家。

(出示ppt)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铁罐很

傲慢,陶罐很 谦虚。铁罐常常奚落陶罐。许多年过去了,陶罐还是和原来那 光洁,朴素 ,美观,并且变得很有 价值 ; 铁罐却连影子也没找到。

2、(过渡句)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陶罐又是什么态度呢?我们一起用心读读1——9自然段吧!(自由读,师:巡视)

①同学们读完了吧!谁能告诉我“奚落”是什么意思呢?(出示ppt)奚落 讥刺 嘲笑(用尖酸刻薄的话揭人短处,使人难堪)(交流)平时谁奚落过谁,谁又被谁奚落过,为什么被奚落呢?同学们能说说吗?(自由回答)

用“奚落”以造句的形式说几句话(自由回答)。

②嗯,看来同学们对“奚落”这个行为很感兴趣!老师就有疑问了,奚落别人这种行为是对还是错呢?(思考)言归正传,让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对错好吗?

3﹑同学们知道了“奚落”的意思,那么陶罐的“谦”字怎么写呢?(音﹑形﹑意讲解,用小黑板展示)

4﹑(过渡语)很好同学们学会了“陶”字怎么写,现在请大家标出课文的小节。(分节号)第一节1—9自然段 第二节第10—17自然段

(过渡语)同学们都将小节分好了,接下来我们重点学习一至九自然段。

三﹑ 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一)重点学习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1﹑ 速读1——9自然段,思考文中的陶罐与铁罐分别留给你什么印象。

(读完了)

2﹑(师生交流)铁罐:傲慢 狂妄 自大

陶罐: 谦虚 忍让 不骄傲 不自卑(过渡语)同学们是从哪里得出的结论呢?(陶罐与铁罐的对话)

(过渡语)那好我们一起看看它们在御厨里的对话,它们共有几次对话呢?〈四次〉

(二)出示对话,体会各自的态度。

①那好我们先看看它们的第一次对话。

(出示ppt)第一次对话

A铁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B铁罐:“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师:铁罐一开口就是“你敢碰我吗?”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不敢〉

师:铁罐根本没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对陶罐直呼其名,(称为“陶罐子”,)说明它有没有礼貌?〈没有〉

A“傲慢”一词可以去掉吗?

不可以,“傲慢”是指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的意思。这里表现出铁罐对陶罐的挑衅,显示出它的傲慢无礼。

B这句回答可以看出陶罐怎样的性格特征?

可以看出陶罐说话不卑不亢,非常有礼貌,并且很谦和。师:面对傲慢无礼的铁罐,陶罐生气没有?〈没有〉

它不但没有生气,还礼貌地称呼它为兄弟,并承认自己不敢碰它。说明陶罐怎么样?课文中也能找到表示陶罐态度的词〈很谦虚〉

②(过渡句)在这第一次对话中铁罐很傲慢,陶罐很谦虚,我们来看看它们的第二次对话(出示ppt)第二次对话

A铁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B铁罐:“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A这句话写出了什么?

写出了铁罐看到陶罐非常谦和,更加蛮不讲理,尖酸刻薄了。B“但”字可以去掉吗?

不可以,这是一个表示转折的词语,承认了“我”的确不如你铁罐坚硬,不敢碰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惧怕你,去掉之后,这个意思就表达不出来了。B陶罐的争辩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它谦虚而不自卑,友善而不张扬。它不跟铁罐争锋相对的打嘴仗,而是向铁罐讲明道理,可以看出陶罐的胸怀宽广。

(预设:当我们学到第4自然段时,铁罐的态度有变好吗?〈没有〉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师:“轻蔑”不是一般的小看,是轻视,是十分的看不起,再说课文还在“轻蔑”前加有“更加”,可见 铁罐是非常的看不起陶罐,我们来看一下它们的第三次对话。③(出示ppt)第三次对话

A铁罐:“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B陶罐:“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师:陶罐继续争辩下去了吗?〈没有〉为什么,因为铁罐不许陶罐和它相提并论,他气急败坏,生气极了,用书中的一个词说,他——恼怒了。A铁罐为什么会“恼怒”?

由于陶罐说得句句有理,铁罐无以反驳,很丢面子,所以它恼羞成怒,说出这些蛮不讲理 的话。

B“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反问句,表示强烈的语气,根本没什么可吵的,所以用“!”。这段话还体现了陶罐的谦让和宽容。

师:谁能把6自然段铁罐说的话说的更好。(举手)师:嗯,读得很好,我们再来看看它们的第四次对话吧!

(出示ppt)第四次对话

A铁罐:“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B陶罐:陶罐不再理会铁罐。①A从这里可以看出铁罐这样的心态?

充分体现了铁罐只看到自己得长处,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蛮不讲理的心态。

②B段导读:面对铁罐的无理取闹,陶罐克制自己没有跟它说下去,进一步体现了陶罐的宽容﹑理智。

(三)整体朗读,体悟语感

师: 同学们刚才我们分别体会了陶罐和铁罐的态度,现在我来赛读它们的四处对话,更加深入的体会它们的态度。(出示ppt)

铁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陶罐:“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铁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陶罐:“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铁罐:“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陶罐:“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铁罐:“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⑴(过渡句)铁罐就是这样的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呢?(回答)

师:总结,铁罐以为自己很坚固,(板书:坚固)这是它的长处(板书:长处),而且铁罐长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人的短处。(板书:奚落)

师:陶罐敢不敢和铁罐相碰,〈不敢〉为什么?因为它易碎。(板书:易碎)这是它的短处(板书:短处)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的态度是一次次的忍让,(板书:忍让)

四﹑学习10——17自然段。

1﹑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它们发生了争吵,最后也不欢告终,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是不是像铁罐说的那样成了碎片?而铁罐是否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坚固,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变化)

师:请同学们默读10——17自然段,并用“~”划出变化的句子。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陶罐:光亮﹑朴素﹑有价值)。(铁罐:影子也没见到)。铁罐去哪了呢?随机讲解铁被氧化的原理。

(出示ppt)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

这句话起到了过渡作用,即为铁罐的消失埋下伏笔,同时也让陶罐变得很有价值。

3﹑身价百倍的陶罐有没有忘记铁罐?〈没有>(出示ppt)“谢谢你们!”,“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挖出来吧,它一定得受够了。”

师: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陶罐的品德是怎么样?〈很善良,对铁罐友好。我们要向它学习,宽厚待人。〉

4﹑师总结: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陶罐和铁罐的故事,谁能告诉我,第一节描写了什么?第二节描写了什么?

(第一节通过铁罐和陶罐的对话,交代它们的性格特点。第二节写的是历经世事变迁,陶罐和铁罐被埋入尘土中,陶罐后来出土为文物,铁罐却化为尘土。)

五﹑明辨是非,品味含义

1﹑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的命运截然不同。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铁罐说什么?对陶罐说什么?

2﹑你觉得铁罐像什么样的人?陶罐像什么样的人?

3﹑从陶罐的谦虚和铁罐的骄傲以及最后它们不同的结局中,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你得到什么启示?

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

1﹑要谦虚,不要骄傲。

2﹑不仅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还要看到自己的短处。3﹑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骄傲的人下场可悲„„

(出示ppt)揭示寓意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人的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出示ppt)六﹑课后作业,拓展思维 一﹑读课文,填空。

(1)铁罐的长处是(),短处()。陶罐的长处(),短处是()。(2)铁罐代表()的人,陶罐代表()的人。(3)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二﹑抄写课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的词句。

三﹑小练笔:假如铁罐复活了,它们之间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续写《陶罐和铁罐》。四﹑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七﹑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

铁罐:坚固 长处 奚落 氧化 影子也没见到 变化

6.我读《陶罐和铁罐》 篇六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要谦虚不要骄傲,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叫做《陶罐和铁罐》。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罐,一个是铁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有一天,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上。有一天一个人发现了陶罐,它说:“把我的兄弟也挖出去吧。”他们挖了挖没有挖到。

7.陶罐和铁罐 篇七

这天,陶罐在博物馆的橱窗里伤心地想:好朋友铁罐也不知道去哪儿了?它是不是被氧化了呢?其实,铁罐没被氧化,它只是跑到其他地方去了。有一天,考古学家找到了铁罐。“呀,这里又有一个罐子!”一个人说。“可惜,它已经生锈了。”又一个人说。“但是,我们也要把它放到博物馆。”于是他们就把铁罐和陶罐放到了一起。

“陶罐!”铁罐惊讶地喊,“你在这儿!”陶罐也说“铁罐兄弟,你好。”“今天,我一定要把你碰成碎片。”铁罐说着就向陶罐撞去,陶罐赶紧向右躲,铁罐就把橱窗的玻璃撞烂了,掉到了下面,“干嘛呢,干嘛呢,你在上面好好的,下来干嘛?”一个玻璃罐子说,这时,一位考古学家看到了铁罐,又看到了橱窗玻璃碎了,就知道是铁罐把玻璃撞烂了,赶紧跑过去,把铁罐放了回去,可是当考古学家正要去走,铁罐又滚了下来,这时,它听到了一个声音:“这是哪儿来的丑八怪,还这么凶。”原来是其花很漂亮的花瓶在嘲讽它。“你为什么会跟我们放在一起?”陶罐听后帮铁罐说:“我的兄弟铁罐在没生锈前又漂亮又坚固,可别小看它。”“真的吗?”其它花瓶问。“当然是真的,我能保证。”陶罐说,“原来如此。”其它花瓶说。“铁罐,我们错怪你了。”铁罐听了陶罐的话,惭愧的对陶罐说:“谢谢你帮说说话。”“没事。”陶罐说,“我们是好朋友呀,要互相帮助。”

最终,陶罐和铁罐成为了好朋友。

8.陶罐和铁罐 篇八

有一天,铁罐睡不着,去找陶罐说话,铁罐说:“我们来打个赌,看谁能保持自己的容貌,能长生不老。”骄傲的铁罐说:“那我赢定了,就你,一碰到地就粉身碎骨,何况你跟我比,那差远了”。陶罐也不服说:“比就比,谁怕谁。”铁罐坚定地反抗,“我的皮坚硬,摔到地上就不会破,而你,柔韧度差,永远不会比过我,铁罐不害臊说。

第二个晚上,铁罐被陶罐气得脸都爆红,就想报复他,就故意用脚狠狠地踹了一脚,陶罐吓了一大跳,从甜美的梦中惊醒,看到自己的屁股比猴子的还红,就认为是铁罐打的,就摆着杀气冲冲的眼神,心中愤怒的心情,用自己着火的脚,愤力的踩上铁罐的头顶,铁罐的头立马出现了一个大凹凸,还有轻微的脑震荡。铁罐和陶罐都火了,两个人的眼中出现了团团熊火,铁罐甩甩头,像一只离弦的箭,冲向陶罐,陶罐机灵地抓住了铁罐的头发,使劲的拉扯,不时发出残忍的叫声。两个人不停的打。一会儿用头顶撞;一会儿用手去打脸;一会儿用脚踹;打累了的陶罐说:“好了!我们不能再打下去了,这样会伤了我们的友谊。”“谁跟你有友谊啊!”铁罐不屑一顾地说。

9.陶罐和铁罐续写 篇九

一天,考古学家在沙漠里发现了那个铁罐,考古学家看见了那个铁罐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那么美丽的铁罐现在竟然快要被融化了,唉,真是太可惜了。不过好不容易找到你,也不能不把你带回去。”于是,考古学家就把铁罐也带回了国家博物馆。

服务人员把铁罐清理干净了,铁罐又和之前一样干净了,还是光洁、朴素、美观。铁罐来到架子上又碰上了他的死对头陶罐,陶罐见到了铁罐开心地说:“你原来没事,这真是太好了,我们又见面了,铁罐。”铁罐暴跳如雷地说:“死对头,我还没找你算账呢!你还假装对我好,我告诉你,别装了,你是不是忘了我之前说过总有一天我会把你碰成碎片,而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陶罐说:“你是不是忘了是你奚落我,我却说我们和睦相处了,再说铁罐,你是不是忘记时间已经过去多久?世界上发生了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我们两个在沙漠里许多年,我被捡起来时你有没有想过我会不会叫救我的人来救你,事情的一切就是铁罐你的骄傲。”

听了陶罐讲解的事后铁罐终于领悟到自己的错误说:“对不起。”陶罐说:“没关系,知错就好。”就这样它们成了朋友。

10.陶罐和铁罐续写 篇十

在国家博物馆的.陈列柜里,铁罐和陶罐相遇了。

陶罐看见铁罐,惊讶的说:“铁罐兄弟,看见你我真的很开心!”

这时,铁罐才知道原来旁边精美盒子里装着的是陶罐。于是,它很不屑的说:“你怎么被人装到盒子里面去啦?”带着嘲讽的语气。

陶罐没有回答,只是无奈的看着铁罐,它本来是很开心能再见到铁罐的。

就在陶罐想说些什么的时候,一对父女走了过来。小女孩说:“爸爸,这个陶罐真美,装在那么精美的盒子里,这样搭配又好看又不会容易碎。”小女孩又说:“这个铁罐都生锈了,为什么还摆在这呢?”

铁罐听了父女俩的对话后,感到又尴尬又伤心,它已经无能为力和陶罐相互并论了,而且它也觉得,此时的陶罐真的很漂亮,装在这么精致的盒子里,真的无与伦比,铁罐感到很自卑。

陶罐看到铁罐那么伤心,就安慰它说:“铁罐兄弟你没必要难过,我们各有各的优点与缺点。你看,你虽然已经生锈了,但还是可以很坚固的摆在这里,但我只能用盒子装起来,小心翼翼的保护着,一不小心我就会全部碎掉。”

铁罐听了陶罐的话,觉得陶罐真的是一个很善良的朋友,觉得自己以前真的不该这样对陶罐。于是它对陶罐说:“陶罐兄弟,以前是我做的不对,你可以原谅我吗?我们做一对好朋友吧。”

陶罐听了铁罐的话,对铁罐说:“其实我一直就把你当做我的好朋友,好兄弟。”

11.陶罐和铁罐教案 篇十一

1、认识6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御厨、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自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

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陶罐和铁罐

2、提问:什么叫罐?(口大肚子小的器皿)

3、谈话:今天我们学习这则寓言,就是发生在这两个罐之间的小故事。通过他们的对话,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下面我们就带着一种探究的心里去读这篇课文。

(二)学生自读自悟课文

1、读下列词语:奚落谦虚傲慢懦弱轻蔑争辩恼怒

相提并论和睦相处羞耻渣滓氧化无影无踪

2、默读课文,边读边批注。

3、思考:

(1)从铁罐对陶罐所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陶罐听了铁罐的话之后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2)当陶罐被人们擦洗干净后他说了什么?这说明什么?

4、分小组讨论思考题。

5、全班讨论,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6、分角色朗读课文,同学评议,再选一组朗读。

(三)教师小结

同学们知道了陶罐自始至终谦虚大度,宽容自尊,铁罐是傲慢轻蔑怒不可遏。我们应该向陶罐学习。思考:通过学习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全班讨论。结合自己的理解或生活实践回答这个问题。

(五)提问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国王御厨里自恃坚硬的铁罐看不起陶罐。许多年后,被埋在土里的陶罐依旧光洁如新,而当年坚硬的铁罐却不复存在了。完全氧化掉了。)

附:板书设计

19

陶罐和铁罐

陶罐

铁罐

谦虚

傲慢

光洁朴素

上一篇:挖掘机使用管理规定下一篇:给资助人的一封信范文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