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诚信文化建设(6篇)
1.简论诚信文化建设 篇一
简论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之本
作者:郭
浩
文章出处:论文网发布时间:2007-1-20
简论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之本
摘 要 民营企业长盛不衰和发展繁荣的根本之策,在于企业文化的培育。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又在于企业主自身文化素养和人生品味的不断提升。企业主对高尚文化精神境界的追求和终身的修炼之功,是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之根本。
关键词 中小民营企业 企业文化 意识提升 修身养性
民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世人瞩目。发展民营经济已是我国不可动摇的经济政策。据统计,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民营企业超过1 000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数的90%。20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但时至今日,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同时,加入WTO之后,又面临国外资本的进入,竞争更加激烈的新环境。我国民营企业要再上新台阶和进一步发展壮大,尤其要成为立于不败之地的长寿企业,而不能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匆匆过客。而事实上,现在绝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都不过是昙花一现。有资料表明,“中国的民营企业平均每分钟就有9家倒闭,能够生存3年以上的不足10%。”我国民营企业的生存能力如此之低下,说明我们应当探寻新的发展思路和采取应对的根本之策。笔者认为,这一根本之策就是坚定不移地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民营企业文化。本文着重阐明一种思路和可操作的举措。这就是大力提高中小民营企业主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使其着力提升三种意识和狠下修炼之功。唯有如此,中小民营企业才能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才是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可靠基础。大力提高认同度
着力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民营企业文化,是支撑民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策。这一点在民营企业主中,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主中未必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可以说相当多的中小民营企业主还未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更不用说提上议事日程。因此,提高中小民营企业主对于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的认同度,实乃当务之急,也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起步之举。笔者认为,重要的是以下三个基本点的认同。
首先,是对企业文化生成定位的认同。所谓生成定位是指要弄清企业文化是怎样生成(或产生)及其发源于何处的问题。中小民营企业主应明确地认识到,企业文化与企业实体是共生的,如影随形,与生俱来,不是企业的身外物,更不是可有可无的什么东西。率瞪希患抑行∶裼笠档牡突嵊心持治幕裣喟樗妗N蘼燮笠抵魇欠褚馐兜剑磺衅笠敌形蓟岱从吵銎笠抵鞯囊馐丁⑿拍睢⒓壑等∠颍酥寥松肺兜鹊龋导噬险饩褪瞧笠滴幕奶逑帧?梢运担诰讨械囊磺衅笠敌形荚毯牌笠滴幕囊蛩亍V皇怯械恼讶唬械囊挥械挠胧本憬械谋Р惺厝保挥械奶厣拭鳎械钠接刮藁鹊取R患移笠档钠笠滴幕挥辛驾郑⑽抻形拗稹U饩鸵笾行∶裼笠抵鞔哟窗炱笠档亩椴逼穑鸵伎急酒笠档奈幕ㄉ栉侍猓鸵淠扇牍婊校岬揭槭氯粘躺侠础?br>其次,是对企业文化功能定位的认同。所谓功能定位就是认识企业文化能够起到什么作用或解什么问题。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共同的精神家园。在这个精神家园里,企业员工可以获得安全感、归属感和满足感,并进一步寄托自己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及物质的追求。企业文化在提高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和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及升华员工与企业甘苦与共的精神境界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企业文化又是企业主实现自己价值追求的利器。企业主最基本的价值追求是获取利润,而这恰恰是企业文化在凝聚人心和激发员工活力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有助于企业主实现这一价值追求。至于企业主更高的价值追求,如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或者创建民族品牌等等,就更要靠企业文化在激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了。
第三,是对企业文化发展定位的认同。所谓发展定位,就是认清企业文化的前景问题。建设企业文化是应对市场竞争的权益之计,还是支撑企业永立不败之地的根本对策?中小民营企业主一定要认识到,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发展前景,实际上取决于企业主自身对企业文化功能的坚定信念。我们如果从总体上思考,可以认为企业文化是中小民营企业的立业之基和活力之源及灵魂之所依。作为立业之基的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其凝聚功能来实现。作为活力之源的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其导向功能来实现。作为灵魂之所依的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其价值功能来实现。它们都被一个基本的文化精神所决定,那就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当代,科学发展观是渗透于各种企业文化的最基本的文化精神。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也就是在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结合本企业的具体实际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因此,我们对企业文化发展定位的认识,实际上也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坚定信念。提升三种意识升华一种精神
中小民营企业主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无疑为企业文化起步建设奠定了重要的思想认识基础。但同时还必须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本企业的兴衰,同时这还是一种社会责任。中国民营企业质量论坛2005年钓鱼台宣言明确要求:“树立诚信经营意识。牢固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观念,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公平竞争,依法纳税,严格自律,树企业良好形象,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虚心接受公众监督。”这就将建设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责任摆在了中小民营企业主的面前。毫无疑问,中小民营企业主应当以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来推进本企业的文化建设。
《2006-2020年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12月17日)制定的“以人为本,铸造和谐;诚信为基,创新为魂;打造特色,彰显个性;积极引导,逐步推进”的32字指导方针,为中小民
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操作指明了基本的要领。落实这一指导方针,关键在于中小民营企业主身体力行的操作。可以说,中小民营企业主认同企业文化、强化责任意识、遵循指导方针,最后都必须落实到自己的具体操作上来。
从操作层面上说,中小民营企业主可以遵循这样的实际步骤:提升三种意识,升华一种精神。这大致上也反映了一家中小民营企业从初创到走向成熟过程中,企业文化的演进轨迹。
首先,提升老板意识。中小民营企业的创业者最初形成的就是老板意识,如此才实现了他们向老板这一角色的转变。老板意识的核心是成功或成就感。这也是老板们普遍的心态。但是,中小民营企业主如果仅仅停留于此,则难有大的作为。因为老板意识的最大局限,就是蕴含其中的霸气和土气。霸气者,就是唯我独尊的傲气,“我是老板,我怕谁!”一切都是老板说了算,这就势必失去对企业员工的亲和力,造成两者之间的思想屏障。所谓土气,主要是囿于本土观念,坐井观天,往往缺失科学的理性。因此,需要将老板意识加以提升。
其次,要将老板意识提升到经理意识上来。经理意识的核心是责任意识。作为中小民营企业的老板,必须要对企业的发展和对员工的自我发展负责,以及对企业与环境的协调负责,实际上担当着职业经理人的角色。可见,提升到经理意识,是对小打小闹的老板意识的升华,是对老板专业管理能力的挑战。
但是,经理意识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精于理事,而疏于宏观思维;多着眼于现实,而缺少远见和浩然大气。因此,不能停留在经理意识阶段,还要加以提升。
第三,将经理意识提升到企业家意识上来。所谓企业家意识:一是专业意识,是经理意识的升华;二是宏观意识,能以小见大,以现状预测远景;三是学习意识,企业家不仅自身学习能力超强,且能引领员工创建学习型企业;四是创新意识,不断创新应成为民营企业家始终不渝的追求,激励员工创新则成为其天职;五是亲和意识,民营企业家要有由素养、品性、风范和魅力聚合而成的亲和力,这是为员工所折服的个性魅力,也是员工甘愿与企业风雨同舟的感情基础。如此,中小民营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还必须将企业家意识升华为独具个性特色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指以企业家个性魅力为基础而形成的,独具本企业特色的文化理念与氛围,并融入了民族和国家意志的一种精神。是该企业无可代替的无形资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构建企业家精神的基本元素:一是由企业家个体素质、品位涵养、德性操守、学识能力、气质风范及对环境的影响力等诸多因素综合形成的个性魅力,它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和基质;二是由前者促成的、独具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文化理念和由其形成并体现于员工身上的浓厚的文化氛围;三是融于企业文化之中的民族和国家的意志,这是企业家精神最高的价值追求和体现,例如,创造民族品牌,正是民族和国家意志的一种体现。
我们强调中小民营企业主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一定要身体力行和率先垂范,这是否意味着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呢?我们认为,虽然不能简单地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但是,没有企业主个性的彰显,不具有企业家个人魅力的企业文化,是缺乏生命力的。这样的企业文化难于支撑企业的持续发展。有学者认为:“民营企业文化可以说是企业家个人魅力的化身。”一位研究海尔企业的专家也说过:“海尔文化实际上就是张瑞敏本人人格和智慧的外化。”无数事实表明:成功的企业文化,一定是优秀企业家个性和人格魅力的凝聚。狠下修身功夫
首先,立志。古人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中小民营企业主应有做一个优秀民营企业家的追求,否则,难于成就大事业。并且,志当成高远,因为修身养德,明志才能致远。“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因此,民营企业家要做强做大自己的企业,那就要以修身为本,以立志为修身之始。
其次,谋断。科学决策,多谋善断是民营企业家成就大事业的必要条件。这就要靠广博的知识积累、新奇的创造意识、善于听取各种意见、明晰的认识和主见,以及果敢的魄力和气质。这一切都可以在民营企业家的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积累。“谋贵众,断贵独”,应是民营企业家终身可鉴的古训。
第三,精业。精通于本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有关的专业知识,是中小民营企业主走向成功的基础。这就要求民营企业家必须刻苦学习,学习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学习经济、管理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学习有关的科技知识;尤其是学习如何立足于社会,做一个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广泛的社会和人文知识、精于谋事、善于待人,且具有人格魅力并能以其亲和力和凝聚力来影响他人的人。可见,“精业”是对民营企业家全方位的素养要求。“业精于勤”、“行成于思”的古训值得民营企业家终身铭记。
第四,用人。知人善任是中小民营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用人问题上,民营企业家首先要克服一些思想障碍和偏见。因担心外人不可靠,就将三亲六眷安排在企业的关键岗位而不虑其力所不及;因担心大权旁落,就一切自己说了算。如此等等,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这样的民营企业又岂能长期兴旺?可见,民营企业家对发现和培养企业人才负有首要责任。要善于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中吸取养料,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如“天地之性人为贵”;“家者人之本也,人者身之本也”等)、求贤若渴的意识(如“大人之务,在于众贤”;“贤者劳于求贤,而逸于治事”等)和善于使用人才的谋略(如“智者取其谋”;“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用人必考其终,授任必求其当”等),以及正确处理相互关系的方法(如“和为贵”;“贵明不贵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等)。
第五,奖罚。奖罚既是用人的一种手段,也是对中小民营企业起重要作用的经济政策措施。如何运用奖与罚即激励的手段来提高民营企业的营运效率,也是需要民营企业家下一番工夫的。古人云:“天下治者,奖罚而已”。也可以说,企业盛者,奖罚而已。而要使奖罚收到实效,就需要从有关古训中吸取养料,如奖罚要严明(“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奖罚要得当(“赏当其劳,罚当其事”;“赏不加于无功,罚不加以无罪”)及赏罚不以个人的好恶为标准(“不因喜以加赏,不因怒以加罚”)等。
第六,人生品位。人生品位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集中而具体的体现,也是影响企业文化的重要因素。民营企业家应有自己人生品位的追求。其实,民营企业家的谋断决策、用人理事、创新经营和待人接物,乃至情趣爱好等方面,无不反映出人生品位的追求。因此,人生品位的修炼无处不在,事事可求。中小民营企业家牢记以下古训,定会大有裨益。如:“以情恕人,以理律己”;“气象要高矿,不可梳狂。心思要缜密,不可锁屑。趣味要冲淡,不可枯寂。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结语
中小民营企业的长盛不衰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的支撑。而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形成,关键就在于民营企业家德与行的终身修炼。我国杰出的民营企业家也必将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来,并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简论诚信文化建设 篇二
一、大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其职能的必然选择
不同的高校, 因类别不同、人才培养的规格不同及社会文化背景和办学理念上的差别, 会表现出类的属性和个性化特征属性, 但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却是一致的, 反映在教学、科研和服务三大职能中, 就是育人是根本, 科研是重要职能, 服务是职能的延伸。大学校园文化因其特殊的价值, 在大学校各项职能中, 始终起着独特的、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 就校园文化的功能而言, 它表现为一种特殊的课堂, 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概括起来有精神激励、价值导向、行为约束、情操陶冶等教育功效。其次, 从校园文化的育人方式上讲, 校园文化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环境创设”和“文化营造”潜移默化而非强制性地发挥影响, 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不教之教化。最后, 从美学角度分析, 校园文化的构建和发展过程就是对能够启迪、感化学生各种美的潜在客体进行精神化再创造的过程, 也是对其文化价值挖掘和升华的过程。通过审美, 学生得以解读校园环境中蕴涵的精神;通过审美, 学生能够将个体耳濡目染的感悟和体验, 内化为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认同, 成为约束和指导个人的处世方式和人生的指航明灯。
二、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之处
1.没有摆正校园文化各组成部分, 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行为的、组织的等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过于追求物质文化建设, 忽视精神文明建设。
2.在特色建设上, 没有很好地考虑学校的历史背景、学校定位、培养目标, 盲目从众, 满足于借鉴他校现成的经验, 自主与创造不够, 致使校园文化特色不突出, 个性不鲜明。
3.在实践操作层面, 没有长期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和方案, 不能把校园文化建设同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学校主体活动结合起来, 始终形不成对校园文化具有统领作用的学校精神。
4.在组织管理上。把校园文化建设只视为某个或几个部门的职能, 没有发挥和调动校园人 (教师、职工、干部和学生) 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导致校园文化建设许多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实, 流于形式。
三、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四项原则, 处理好四个关系
1. 坚持传承原则, 处理好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虽然我国的近代大学直到十九世纪末才出现 (以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问世、1903年“癸卯学制”的颁发为标志) , 比欧洲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西方现代大学萌发于中世纪的欧洲) 晚了数百年, 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成果的积淀, 却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不能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遗失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选择就是要坚持文化传承原则, 认真梳理、发掘和反思办学历程, 正确处理好现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 将校园文化建设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这片沃土中,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使广大校园人通过对祖国历史文化的了解, 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在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增强校园文化的先进性, 进而对整个社会文化建设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2. 坚持时代性原则, 处理好与时代文化的关系。
“文化并非别的, 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1]生活是与时俱进的。显然, 文化也并非永恒不变, 它必然会随着社会环境和时代的变化而发生一定的嬗变。大学校园文化的形成, 即是一个营造过程, 也是一个发展过程。只有在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的基础上,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才能实现创新与跨越, 而且这种创新越多, 跨越越大, 大学校园文化就越富时代朝气。哈佛大学的成功归根结底就在于她不断主动迎接时代的挑战, 敢于推陈出新, 领导潮流的创新精神。北京大学在“五·四”时期之所以成为新思想、新文化的摇篮, 也是得益于敢为时代先的文化创新精神。由此可见, 校园文化建设如果不能体现时代的特征, 站在时代改革发展的前沿, 也就失去了其先进作用。
3. 坚持多元化原则, 正确处理与域外文化的关系。
在教育日渐走向终身化、民主化、个性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今天, 大学正以其广博的胸怀接纳来自世界不同的文化与声音。开放性、包容性和多元性已成为现代大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大学校园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拥有多元文化的交融与激荡, 青年学子们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不出国门就能快速便捷地享受世界各国的文化大餐。现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主动适应这种开放式的趋势, 以海纳百川的气魄, 正确对待域外文明, 广泛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 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也唯有如此, 现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吸引广大青年学生的积极参与, 进而被广大青年学生所接受。
4. 坚持区域化原则, 正确处理与区域文化的关系。
一切大学的校园文化都有具有一定的时空特征, 也无不打上她所在区域的文化烙印。身居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国际化大都市中的大学, 其时代气息和前瞻意识要强一些;而地处经济偏远地区的大学, 则更贴近宁静志远、淡泊明志的精神港湾。因此, 现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既要注重规范化、科学化, 又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 发挥区域文化的优势, 形成人无我有的独特区域个性特色。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越能吸收她所在区域文化的优势, 校园文化建设就越具特色。越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就越能提升校园人的个性品位。
四、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重点加强的几项工作
1. 凝心静气, 突出学校精神的培养。
学校精神在整个校园文化中处于灵魂的地位, 是由学校办学的历史传统、学科特色和名师、名生的品格、修养、社会影响力等共同孕育而形成的, 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独特、鲜明的办学理念和个性特色, 反映着校园人群体意识的价值追求。学校精神所具有的号召力、凝聚力、感染力和向心力是办好一所学校所必须具备的宝贵精神财富。世界上所有特色鲜明的大学都具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和精神。牛津大学在八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形成了献身上帝、献身学术的精神和求实、辩证,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耶鲁大学的“教育不是为了求职, 而是为了生活”的教育理念;我国北大的“兼容并包”, 清华的“厚德载物”, 南开的“允公允能”无不都是这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精神层面的凝聚和结晶。
学校精神主要是通过校训、校风、校歌和校徽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校训是一所学校传统和特色的简要概括, 是学校制定的对全校师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校风则是学校风气的总称, 是由学校成员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 是校园文化建设诸方面的综合反映。二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处于“文化核”的作用。一旦被广大师生所接受, 就会自然而然地被他们自觉发扬, 从而演变、升华为代表学校整体价值追求的学校精神。成功的校训和优良的校风的形成不是空穴来风, 也不能通过某种方式从别处移植而来, 只有在学校深厚的文化积淀, 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合理的现实存在的基础上, 经过校园人 (几代, 甚至十几代人) 倡导、践行、提炼、升华、结晶而形成。因此,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者们要潜下心来, 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目标, 认真总结和梳理本校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 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 广泛征集、挖掘、设计最能体现本校办学特色的校训、校风、校歌、校徽, 并在实践中积极倡导, 身体力行, 循序渐进。大力营造学术自由和科学、民主之风, 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学术腐败等不正确文化的侵蚀和蔓延。引导广大教师潜下心来做学问, 管理人员专下心来做管理, 全体学生静下心来做功课, 为学校精神的早日形成而努力奋斗。
2. 强化行为习惯的养成, 促进校园和谐。
校园人的行为主要是指师生员工在一定的思想支配下, 从事教学、科研、文体娱乐及对社会服务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有意识的能动反映, 是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在师生员工个体及群体身上的具体体现。养成师生员工良好的行为习惯, 创建和谐校园, 对当前我国高校由外延型扩张发展向内涵式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各级、各类高校都要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成立一百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立即行动起来,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开展行为规范教育、文明礼貌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从言谈举止、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尊敬师长等方面强化当代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而系统地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从精神风貌、敬业态度、专业水平、人际关系等方面塑造高校教师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的高尚形象;广泛而深入开展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本领的教育, 促使各级管理、服务人员形成履行职责, 忠于职守, 敢于负责和乐于奉献的优良工作作风。
3. 营造多元智能型校园,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 (教师、学生、干部、职工等) 属于高深知识密集型的社会群体。较高层次的智能型知识文化是大校园文化区别于其他亚文化 (如企业文化、商业文化、乡村文化、城市文化等) 的重要标志。美国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打破了传统智商理论的局限。认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具有至少8项智能, 即语言、数理逻辑、视觉空间、身体运动、音乐韵律、人际沟通、自我认识和自然观察智能[2]。这不仅为教学策略, 而且为现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重视差异教育和个性教育, 促进大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首先, 要在广大教师中大力宣传倡导多元智能理论, 促使他们更新观念, 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自觉地把促进大学生的智能发展同专业设置、学科建设、课程开设等结合起来。自觉实现由学生的控制者向学生的观察者转变;由学生的监护者向学生的协助者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情景的提供者转变。其次, 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会、团委会牵头组织, 在教师的指导下, 积极开展各种有益于大学生智能发展的活动。除了定期开展艺术节、科技节、科普讲座等活动外, 还要组织起学校、院系和专业三个层面的各种社团和兴趣小组, 努力做到:学期初有计划, 学期中有检查, 学期末有总结。确定好辅导教师、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和资金投入, 使各项活动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最后, 要全面规划, 综合考虑, 围绕着大学生智能活动的开展, 优先配置好各项教学设施、活动设施和生活设施, 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度, 为大学生智能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和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韩延明.强化大学文化育人功能[J].新华文摘, 2009, (15) :126.
3.简论两型社会的建设 篇三
简论“两型社会”的建设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伴随而来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又深刻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在已经制定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又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一个着力点提出,这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将逐步改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好物质基础。
关键词:资源和环境科学发展观“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腾飞,各项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人民的生活也由温饱逐渐走向小康。正当社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隐患也在一天天的成长,土地沙化、耕地减少、矿产资源储量减少等关于资源和环境的问题日益严重起来。面对问题的突出性,本世纪初,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适时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就各方面建设都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铺平道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已经制定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均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了相关阐述,十一五期间,我国在“两型社会”建设上也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但是我们应该深知,任重而道远,时不我待,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十二五”期间任务将更加繁重。
一、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正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1、资源短缺问题。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例如,水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5,耕地资源为27%,森林资源为1/6,草地资源为1/3,许多矿产资源也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等等。就以水资源来说,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居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有2400m3,为世界人均水量的25%,居世界第119位,是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
2、环境污染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同时,把环境保护列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在污染源治理、达标排放、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及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是,我国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相当部分地区的环境污染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局部地区甚致还在加剧,例如,水环境污染普遍,大气环境污染不容乐观,固体废弃物增多,酸雨控制区不断扩大,等等。就以水环境污染来说,“2000年,全国工业和城市废水排放量为415亿立方米、COD排放量为1 445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了5%、14.7% 但生活用水量、生活污水排放量、COD排放量以及农业污染却呈持续上升趋势。”□1环境污染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结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吸取三十多年来的教训,我们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使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被破坏的局面越来越严峻。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
14/16/2013
安徽工业大学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型增长方式,如果不在全社会进行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的约束,人民的生存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因此,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吸取各方面教训,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及建设两型社会的意义。
1、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2从我国国情出发,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3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等的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3、建设两型社会的意义。
(1)从经济发展方面看:它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我们竭力建设两型社会,就是要缓解经济发展和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矛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有这样,我们的经济发展才能持久。
(2)从社会发展发面看:它有利于促进我国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进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只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才能为我们提供这样强大的基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从政治上来讲,它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保障我国的安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能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是要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从上述的简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在意义上,都突出了要为我国今后的发展做好充足的物质基础准备。它能在本世纪初就提出来,证明资源和环境的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重大屏障,因此我们不得不改变以往的单纯追求GDP的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这样既能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又能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大好的绿树青山。
三、从“十一五”的成就和“十二五”规划看两型社会建设。
1、十一五期间,我国取得了重大成就。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010年超过39万亿元。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粮食连续六年持续增产。“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人口资源环境各项指标均如期完成,2010年底,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4亿人左右,耕地保有量控制在1.212亿公顷,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从2005年底的56%提高到68%,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05年底的0.45提高到0.5,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3.92%提高到20.36%。节能减排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4从这些成就中,我们不难看出,我们正在进行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就,资源利用得到一定的节制,环境污染得到了一定的治理,但这些还远远不够,从这些数据中,我们还应该明白任重道远,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我们必须要长期坚持两型社会的建设。
2、“十一五”虽然已经过去,但是期间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仍然对“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和社会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5这说明我们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是要持续坚持的,只有这样才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
总结上述的相关的内容,我们不难看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而不断有序推进的,我们必须努力建设好两型社会,争取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好基础。
四、综合各种各样的论述总结,我认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我们必须要做好各项工作。经总结,我认为,我们要做到: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
3、加强立法,建立健全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和体制。
4、建立政令执行的监督机制,督促各地方政府根据本地方实际彻底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纳入官员政绩考核。
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工作。著名环保人士梁从诫曾说:“中国有十三亿人口,每个人浪费一点,拿十三亿一乘,这个数字就大得惊人。同样地,如果每个人节约一点,拿十三亿一乘,这个数字就相当可观。”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破坏环境有罪的观念,坚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如果每个人都树立起节约和环保的意识,我们节省下来的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成果会十分可观。
总结全篇及相关文献,我认为,“两型社会”建设必须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使“两型社会”建设沿着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方向前进。我国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只是我们发展经济和社会的途径,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子孙后代的生活能够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N],中国环境报,2001—06—16(2)□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0年修订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编写组著.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0年修订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编写组著.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
4中国网络电视台:http://news.cntv.cn/china/20110102/103707.shtml □
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
4.简论诚信文化建设 篇四
关键词:文化模式 文化整合 文化相对主义
美国杰出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1887——1948)的《文化模式》一书于20世纪30年代出版,该书阐发了一种新的文化研究理论——文化模式论。在本尼迪克特看来,文化,也即民族性,它在各个民族(部落、族群)的形成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和历史背景,它表现为一定的文化形态及行为。她把所有潜在的人类意图、动机以及行为能力比作一个巨大的圆弧,所有可能的人类行为都分布在其上的这个大弧对于任何一个文化来说都太繁杂,太充满矛盾了,以致其中绝大部分是不能利用的,一个社会或部族面对无数人类行为的可能性,首要的就是选择。每个人类社会都在其文化风俗中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种选择具有自身文化独特的社会价值取向,选择的行为方式包括各种人生阶段的庆典仪式、宗教、婚姻、经济、政治等各领域的习俗, 经过代代流传,最终演化成为风俗、礼仪, 从而形成一个部落或部族的文化模式。
一、关于“文化模式”的概念
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论的创造性贡献的一部分在于把心理分析概念引入对于文化的研究。她的“模式”概念就是一个行动心理学的概念,不同于许多学者所说的“类型”。文化类型是把已知的文化按事先规定的若干型加以归纳和分类;而文化模式则是规定文化特征的统一表现形态的特殊性和异质性,而非预先设定的类型分类。她明确指出“我们这里作为‘类型’来讨论的这些完型,并不是说它们代表了一种固定的特性的群集分布。世界上最不幸的事就是致力于把所有文化说成是一定数量的稳定的经过选择的形态的样品。若形态对所有文明来说都是不可避免且适用的东西,那范畴就成为一种义务了。”不同文化所展露出的相似性特征和意图是同它们各自不同的文化特性相联系的,彼此相像的文化也不可能选择同样的文化特性来按它们支配地位的意图去把握。因此,文化在本质上是异质性的,是千差万别的,是不可化约不可类型化的。她的目的是要区别其所考察研究的三个民族在文化特质及民族性格方面的差异,作为说明这种差异的操作概念,使用了分类用语,但她并非试图把人类各种文化都类型化为日神型、酒神型,并非在建构类型学,其学说并非文化类型论。在她那里,“模式”是一个给予各种行为以意义并将各种行为包括在文化整体中的框架。“每一社会的文化中都会形成一种并不必然是其他社会形态都有的独特意图,在顺从这些意图时,每一民族逐步加深其经验,文化逐渐发展出越来越确定的选择标准,形成行动的驱动力,与这些驱动力相适应,文化特性的不同方面和行为领域也取一种越来越一致的外形。”于是我们发现,本尼迪克特想要向我们阐释的是,我们在做文化研究时,必须要把每一个文化视为一种独特的历史存在,一个独立的分析单元。
二、关于文化整合
本尼迪克特认为,整合的首要条件就是选择,不经选择,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是可以被理解的。“任何社会都要选择人类可能的行为这个弧上的某个片段,只要该社会的文化要完成整合,它的种.种风俗、它的各个文化特质就倾向于推动它所选择的片断的表达,而阻止那些相反的片断,”它们在本身特有的文化意图和主旨的统摄下,不断融合、改变、修正,趋向于具有一致性的行为模式。“一种文化在它自身某种规范化的动机、情感、价值、准则的作用下,从周围地区的那些可能的特性中选择其可用者,而舍弃了不可用者,把其他的特性都重新改造,使它们符合自己的需要”以达整体或完全的状态,也即整合的结果。因而,文化整合也是文化自我完善的一种形式,既体现了文化在历时中的变迁,又使文化在共时中在一定限度内维持稳定秩序成为可能。她认为,整合不是文化诸特性、现象的机械组合或总和,而是那些部分的独特排列和内在关系,形成的一种相互联系的新的有机实体,因此,一种文化作为诸多元素所组成的复合体产生着一些新的潜在性质,因此总是多于其各个特质的总和。因此,在研究一种文化时,不能只偏重于单个文化特质的考察,而是应把握各种文化特质在其千变万化的特殊的联系中所形成的文化模式的有机整体,即要把研究重点放在分析整体结构上,并“按照每一文化的原样,根据文化发生的来龙去脉研究文化现象本身”。若只把注意力放在对单个文化元素的研究上,那实际上就只能是在描述一种文化的表层现象。
但同时,在文化整合方面本尼迪克特也认识到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绝非所有的文化都具有她所描述祖尼人和克瓦基特尔人时所勾勒出来的那种和谐一致的样态的。文化缺乏整合的情况比比皆是,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够把它们的无数行为全部都铸入一个均衡的模式。 “要削足适履的强使每一种文化都去适应那些‘一言以蔽之’的特点是再愚蠢不过了。”因此,她提出了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的观点:对于文化整合轻而易举的做出一些概括,在田野考察中是最危险的,田野工作者必须忠实于客观,他必须记录下全部有关行为,且注意不要根据任何有争论的假说去选择那些适合于命题的事实。不能以对那种文化诠释性行为的永久性形态的先入之见为指导来进行文化的研究。
三、关于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相对主义是其理论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她所持的这种思想是直接针对种族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的。她认为,诸种文化模式间差异如此之大,甚至可能是完全对立的,但任何一种文化模式中的行为总有其合理的存在,无所谓等级优劣之别,每种文化模式都是一个独立整体,都有其存在的理由,都有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都有同所属社会相适应的能力。因此,文化的价值是多元的,对于每种文化,都必须按照它自身的价值和结构来考察,而并非按照某种被当做“绝对价值”的文化来对其他文化进行评判。“我们没有理由假定,任何一种文化都已经抓住了一种永恒的健全精神,并会被作为解决人类问题的唯一结论载入史册。我们唯一的科学方法是尽我们所能,把我们自己的文化作为无数人类文化中的多样结构中的一例加以思考。”本尼迪克特的相对主义人类学原则,倡导一种对多种价值体系的尊重。正因为文化的整体取向是不一致的,所以判断社会价值的标准也是不一致的。“在一个社会中的目的和手段不能以另一社会的目的和手段来判断,因为从本质上讲,它们是不可比的。”据此,她对人类学领域中的欧洲中心论进行了批判,她认为,只是由于偶然的历史原因所造成的特定环境和条件,才使得西方文明较迄今所知的任何其他文明在16世纪后广泛传播蔓延开来。她最后得出结论,人类学的未来发展,必须超越种族中心主义,确立一种世界文化意识,只有真正从全人类的立场出发,才能理解并解决文化进步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对文化相对性的认可自有它自己的价值,它缺的并不是绝对主义哲学所主张的东西…它引起了某种悲观主义情绪,那是因为,它使旧公式陷入一片混乱,…一旦这种新意见成了一种人们习惯的信仰,…那时,我们就会达到一种更现实的社会信条,把和平共处,以及人类从生存的原料中为自身创造出来的种.种同样有效的生活模式作为希望的基地、宽容的基础来接受。”
本尼迪克特强调文化的选择和整合在一种文化不断的演进和丰富的进程中所发挥的功能,而只有通过有选择性地吸收和糅合周围地区的异质因素并将其整合到文化模式的结构中以及改变旧有文化因子使其符合当前的文化需要,一种文化模式才能保持自有的独特性和旺盛的生命力,从而世界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的文化模式的多样性才得以形成和维持。在当今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入的时代,人类世界的各种文化已经处于密切的相互关联和依赖之中,人类日益认识到不同文化间彼此了解和尊重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尊重不同民族针对自身特点所选择的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这正是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论给予我们的启示,同时也映证了费孝通先生“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伟大文化追求和理念。
参考文献:
[1]【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
[2]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版.
5.简论科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刍议 篇五
供电企业一般设置科技信息管理部门,这个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根据本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需要,开展科技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电网技术进步与信息化;运用科技管理、计算机应用、信息化和技术监督等手段,提高本企业科学管理水平。管理的内容:一是负责制定科技发展规划,负责科技计划(资金)管理,包括科技项目计划,青年科技促进费项目计划等;二是负责科技管理成果,包括鉴定、申报、评审、奖励、科技成果产业化及推广应用、技术市场等;三是负责专利管理,包括申报、统计、实施等;四是负责计量管理,包括计量升级、贯彻执行计量法、计量认证与认可、计量标准的建立与检定、计量站管理等;五是负责全质管理,包括全质管理成果的申报、评审、发表、奖励等;六是负责标准化管理,包括标准的制订、修订、标准化审查等;七是负责科技统计工作;八是负责信息化工作,包括信息规划、信息网的建设与维护、组织开发应用软件等。当然,供电企业科技管理部门管理的内容并非仅仅以上八个方面,笔者之所以罗列出来,是说明科技信息绝非是档案管理部门一家的事情,它是供电企业科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科技管理系统与科技数据库,同样是一项系统工程。
供电企业科技管理系统服务于全网的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在功能上覆盖运作层、运作管理层、战术管理层和战略管理层。通过集约化的共享数据库和发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沟通各层间的信息交流,实现全网科技管理工作(当然包括科技档案管理)的统一管理。
科技管理系统、科技计划管理系统、科技成果管理系统、科技统计管理系统、计量管理系统、全面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系统以及科技评审专家库、科技成果专家评审系统等等,就为科技档案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能力,提供了科技档案灵活、方便的查询、统计功能。
推进科技档案信息化的关键是人才。举例来说,如由于科技档案的信息化,其中包括档案信息内容的数字化,文档处理的一体化,电子档案保存的技术化,开发利用形式的多样化,使得电子档案的管理与纸质档案的管理有着截然不同的方法,这就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把人才问题解决好了,才能使档案信息化建设符合正确的方向,才能最大限度地能满足企业对科技档案的需求。
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全面而又具体的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实现不可能是档案部门力所能及的,也不是仅仅单凭几个计算机技术人员,它固然需要所有科技档案人员的积极参与,更需要企业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特别是依靠企业科技信息管理部门所发挥的主导作用。
四、科技管理系统实现了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
1.科技计划管理系统
以辽宁省电力公司为例,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利用先进的三层体系结构(BAS),应用JAVA技术开发,符合J2EE标准的强大的企业级资源管理平台,是建立并实施ERP的核心。科技计划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对基层、省公司和发供电企业的科技计划进行分类查询,按项目类别,负责单位对资金分配的统计,设备的购置计划,科技计划草稿,科技计划的上报等。该系统运行以来,通过信息网络完成计划上报与下达、项目申请若干个。
2.计量管理系统
计量管理主要包括:基层单位申报计量室认证资料、基层单位计量管理资料信息采集与查询等。
3.全质及标准化管理系统
全质及标准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行业标准维护、基层单位上报QC成果、QC成果评审结论及上报QC成果,企业标准化编写模板等。
4.科技成果和专利管理
科技成果和专利管理主要包括:基层单位上报科技成果、科技成果汇总维护、基层单位上报专利、筛选申报科技进步奖项目、基层单位返回科技进步奖推荐书、汇总上报科技进步奖推荐书、科技成果专利统计及收集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申请书等。
5.科技统计系统
统计是科技档案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基本任务是对档案工作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分析、监督,以计量化的管理,科技统计系统的所有报表均采取网上电子报表形式。对各类统计信息实现计算机管理,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使统计工作标准化、实用化。基层单位可以录入、查询、统计、修改、打印。
在辽宁电力科技管理系统应用过程中,不仅实现了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同时涌现出大量的新技术、新成果服务于企业建设。信息化是科技档案管理的核心,它可以带动其他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实现科技档案的管理信息化,科技档案信息化的实现也一定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
★ 信息化时代医院档案管理措施论文
★ 开发区信息化部门年度总结及来年工作计划
★ 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 档案管理论文
★ 档案管理规定
★ 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 档案管理论文范文
★ 地质工作总结
6.简论艺术操作和文化生效 篇六
关键词:艺术品,艺术操作,艺术家,批评家,学术权威
1 什么是一件成功的艺术品
有不少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这个问题:被艺术界的专家认可的、或能卖极高价钱的、或众所周知的艺术品就是成功的艺术品。但是, 我们发现:不少被艺术界里的专家认可、或卖价极高、或众所周知的艺术品仍然普遍地遭到怀锤与置之不理。有人会提出:那些专家是谁?他们的权威的合法性的证明究竟是什么?谁在幕后抛出上百万的金钱使一件甜俗的作品成为众所周知的艺术品?它果真会成为艺术史中的一部分吗?类似问题还可以提出上百个。
实际上, 一件成功的艺术品离不开如下几个因素。
第一, 艺术家对自己作品的认定。艺术家是否将自己的作品放进展厅, 这取决于他对自己的作品作出应有的艺术价值的判断。但是, 由于不可避免的个人心理因素与知识的极端倾向, 艺术家的自我认定总是难以成为可靠的评判尺度。
第二, 我们需要批评家的意见。总的说来, 批评家较之艺术家更具有公允的立场是显而易见的。但是, 谁能保证一位批评家的学术水平的彻底的可靠?谁能将这位批评家确定为绝对无误的“判断机器”, 他所推出的产品都是保质的?
第三, 需要历史的定位。因此, 只有那些进入了艺术史的作品才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成功的艺术品。于是, 艺术史家的判断兢成了一件艺术品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然而, 尽管某一位艺术史家的著作是否持久具有历史的可靠性、艺术史的写作究竟是一种人类思想的再阐述还是文献资料的泛泛罗列这类问题需要专门研究与讨论, 我们仍然要注意历史素材来源的重要性。在当代社会, 梵·高式的神话在信息的汪洋里是很难闪耀其光辉的, 艺术史家总是会整理那些完整而充足的事实素材, 一个躲藏在画室或某一偏僻角落而不与社会接触的艺术家, 与艺术史无关, 除非他把自己的“躲藏”作为一种生效的策略。
第四, 价格既成了一种艺术品成功的标志, 又成了该作品文献资料 (新闻的、批评的、美学的、哲学的、文化的、如此等等) 增厚的重要因素。金钱提供了画框、画布、颜料、展览、图录、画册、学术讨论会、新闻效应诸方面的可能性。概而言之, 金钱决定着当代文化在物理事实上的发展, 正是这样的发展, 使得艺术史家有话可说。于是, 直觉会告诉我们:存在着一种综合的运作关系。当我们理智地来考虑并加以物理组织时, 就面临着一个我称之为“操作”的问题。
2 什么是艺术操作
如果一定要为“艺术操作”下一个定义, 我想可以这样来概括:在显而易见的、且具有实证的程度上涉及艺术倾向、艺术影响, 艺术评价、, 历史定位和价格定位的人类关系的富于逻辑性的规则运行。对于这个累赘的定义需要作出如下说明:
第一, 艺术操作是拥有规则的科学, 而不是为导致一时新闻效应的阴谋。这就是说, 人类关系总是高于个人动机。所有违反规则的“操作”都是不可能最终生效的雕虫小技或动物性的快感反应。
第二, 艺术操作应具有两个基本前提: (1) 必须有一个由艺术家、批评家、企业家形成的一个基本的结构关系 (其中还包括有新闻记者、律师、哲学家、艺术史家、艺术合法化代言人) ; (2) 结构关系中的每个因素均拥有相应的操作权。
第三, 艺术操作的性质有三: (1) 它首先是一种文化操作。因此, 它应遵循学术规则, 一种风格 (文化) 对另一种风格 (文化) 的替代, 有其学术话语上的逻辑关系, 并通过学术针对性表现出来; (2) 艺术操作也是经济操作, 这是就它的运行的可能性以及部分结果而言的, 因此, 它必须遵循经济规则, 在一个总的文化及经济资源分配极不平衡的情况下, 寻求赞助只是一种或许能获得偶然结果的、却违反规则的举动, 对他人施以强制性的赞助请求, 也就是对他人的极不道德的行为。经济本身就不允许破坏它的交换规则; (3) 艺术操作也是社会关系操作, 因为它涉及到了社会关系与策略。所谓文他体制的变化, 也就是社会关系的调整, 所谓阶段性任务, 也就是策略的步骤。因此, 艺术操作也应遵循政治文化的规则。
第四, 艺术操作必须经受历史的检验。艺术操作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新的文化。因此, 唯利是图、极端偏见、个人野心均可能导致操作的失败。总之, 艺术操作的善的出发点必须通过操作的结果来检验。
3 艺术操作中的角色
艺术操作中的角色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我们只能简单地讨论艺术家、批评家、经济人的角色问题。最后我还要概要地说明一下什么是权威。
关于艺术家:艺术家是艺术品的创造者, 没有艺术品, 操作无从谈起。就艺术的发展而言, 艺术家的工作必须是自由的, 没有艺术家的创作自由, 就没有新的艺术的产生。尽管如此, 艺术家没有理由说他可以无视操作的存在, 因为所谓自由是文化的自由而不一是动物的 (本能的) 自由, 艺术品总是特定时代的产物。艺术操作本身就是艺术的灵感源泉, 因为操作就是社会生活, 并且是富于智慧的社会生活。艺术家反感批评家的指责本身并不说明任何问题, 除非艺术家的反感得到了其它操作角色的支持和另外一些批评家的呼应;同样艺术家反感金钱也不说明他的艺术的纯洁性, 除非他以自己卓越的成绩赢得历史的认可并反过来批判金钱的腐蚀性。所以, 艺术家在当代艺术操作中应采取配合的态度,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操作就是文化基本。没有什么值得反感的。
关于批评家:某些批评家一度相信自己是艺术价值判断的上帝, 但是, 只有遵循有效学术规则的批评家才具备评审艺术价值的资格。与艺术家一样, 批评家是人, 因此, 批评家也难免出现人的问题:个人偏见, 私心 (经济考虑、政治目的、形象地位等等) 。批评家要保持自己在操作中的发言权, 就必须不断地学习, 掌握更多的话语体系, 进而创造新的批评规则, 陈辞滥调、阿谀吹捧、无端指责的文章都意味着批评家身份的丧失。
关于经济人:在艺术操作中, 经济人最有力的工具是金钱。但是, 导致操作身份危机或丧失的同样是金钱。经济人必须懂得艺术家的创作自由和批评家的学术规则, 他必须清楚:金钱买卖仅仅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将经济规则强加于艺术学术规则也就违反了艺术操作的基本规则, 其结果不是丧失操作的权力, 就是导致文化艺术的变质。
关于权威:在当代社会, 权威既不是上帝本身, 也不是上帝的一个人格化的代表。鉴于就哲学而言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真理, 并且权威总是因时因地因事发生变化, 因此, 我们只能给艺术操作中的权威确定这样一个定义:权威也就是某一艺术操作结构所理智推举出来 (或默许) 的一个策略性的代理人。又由于不存在一个永远掌握真理并对一切艺术问题都能解决的权威, 所以, 对权威的要求应有如下几点: (1) 尽管他对自身的价值有足够的自信, 也应对他人的价值给予理智的认定; (2) 尽管他在有效地引导操作, 同时也能认可一切联系的可能性, 有改变、修正乃至妥协的思想准备; (3) 尽管他追求一个即定的目标, 也同时认可价值的丰富性以及实现价值的策略性。只有这样, 他才能起到艺术操作中的代理人的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 拥有一个权威, 既可以减少资源投资的总额, 又可以使艺术家的艺术迅速生效, 因为学术权威本身就可以是一种综合影响力的可靠性的信赖对象,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位权威的批评家的写作会导致艺术家迅速而广泛生效的原因之一。
4 艺术操作中的道德问题
这个问题涉及到的方面既多又复杂。这几乎就是一个当代文化哲学与道德哲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只提出以下几点加以思考。
第一, 什么是一个合符道德的艺术史?
第二, 什么是艺术操作中的道德性?
第三, 谁是艺术操作中被使用的工具?
第四, 如何判断操作中的道德立场?
【简论诚信文化建设】推荐阅读:
简论临床医学院的道德与法制建设08-09
英语教师素质简论08-31
小学语文板块式阅读教学简论11-02
简论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真理观08-02
简论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及最新走向09-28
诚信社会体系建设07-21
诚信建设口号07-30
诚信建设题库10-13
诚信建设 活动总结07-29
诚信建设考核办法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