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精选10篇)
1.浅谈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 篇一
一、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挑战
1.1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对象的变化
在传统的会计系统管理中,负责企业会计业务的会计人员是内部控制的主要对象,要确保拥有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管理系统,只需对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分工进行管理,使其严格按照相关财务管理规定的制度进行会计财务报表和核算即可。
然而,随着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不断普及,企业不仅要对会计人员进行控制,还要对计算机会计系统进行控制,财会人员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相关会计统计数据的输入,而会计中相关数据的处理以及财务报表的生成都由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
因此,必须对会计电算化中的各项会计软件实施系统进行合理控制才能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1.2会计工作形式及工作重点的变化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将完全替代传统的手工记账模式,会计工作人员只需将凭证上的相关数据输入计算机,系统就会自动生成会计核算中的财务汇总、记账、编制报表等事项,然后再对计算机上的相关数据进行审核即可,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
然而,在会计电算化模式下,记账凭证会成为影响会计正确性的关键因素,需要将记账凭证的审核作为会计内部控制的重点。
在传统的手工财务会计信息核算模式下,会计工作人员核对的主要形式有:内部控制中的预算和决算、科目汇总与总账、各类明细账目之间的联系等,以确保企业资金与实际的账表数目相符合。
而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使得手工模式下的凭证制度逐渐被取代,从而使凭证失去了一定的控制功能,给部分人员进行“无凭证”控制提供了方便,加大了内部控制的难度。
1.3会计信息的记录工具和保存介质的变化对信息安全的.挑战
会计电算化系统主要依靠磁性介质来完成相关数据的保存,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并且非常容易保存和数据的转入,其缺点就是核定过的信息容易被更改,由于会计电算化系统具有高度集中性的特点,其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错误,使整个系统发生瘫痪。
此外,恶意攻击者可以通过病毒等方式盗窃企业财务资源。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工作方式是通过口令授权来完成操作,这样会使不懂计算机技术的人难于工作,而精通计算机业务的人能够解除系统软件的控制,对财务报表系统进行控制,甚至有些系统操作人员通过一些特殊的口令对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进行控制,从而进行贪赃、信息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1.4会计电算化对主体素质的挑战
会计电算化使会计核算的内容形式更加多样化,因而执行电算化的负债人员的具体职责和掌控范围也变得更加复杂,对专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职业素质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会计电算化人员不仅需要拥有较高的职业诚信素质,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业务能力。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更加需要操作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因为计算机操控的会计财务信息系统内部的相关数据更容易被“不留痕迹”地篡改,对财务报表做假,盗取企业无形资产。
而随着手工记账方式逐渐被计算机代替,其操作系统流程变得更加复杂、专业,需要建立统一的内部财务管理体系,对各个信息模块的报表进行正确处理,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这些都需要由专业业务能力较强的操作人员来完成。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措施
2.1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业务人员的管理制度建设
①合理分工,建立相应的工作岗位。
为了更好地使财务会计人员适应会计电算化系统环境下的信息核算工作,需要对其工作岗位进行明确分工,使权责利三者相结合,尤其要合理划分会计工作中的财务软件管理人员、软件维护人员以及专业统计业务人员的具体岗位,使系统设计人员和账务负责人员的权责相分离。
②重视会计人员的素质建设。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不断普及,要求会计工作人员具备各种类型的知识,不仅具备较强的会计知识,还要懂得系统操作中的计算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使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管理系统更加完善。
此外,还要加强计算机操作中的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建设,依法处置违反操作规定、恶意修改会计软件程序的人员,加强行为道德操作规范建设。
2.2会计电算化系统软件、硬件管理制度的建设
①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环境管理制度建设。
要对会计电算化办公地点的机房环境进行管理,完善落实各种计算机操作管理制度,还要保证计算机软件以及硬件运行环境的安全。
因此,要保障会计电算化办公地点具备一定的防火、防潮、防尘以及防电磁辐射的基本条件;对供电系统要定期进行检修,对计算机硬件设备也要定期检查、维护。
对计算机软件进行加密和备份保护,严防工作人员私自利用会计财务专用计算机上网,防治病毒的入侵与破坏。
②加强网络安全制度建设。
会计电算化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而需要对会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特殊加密,并且还要对网络访问进行控制,采取身份识别的方法来加强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合理采用防火墙,以提高网络环境的安全性,采用回响检查等技术手段来加强网络管理,以防不法分子盗取企业财务和会计数据相关密码。
2.3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信息管理制度的建设
①规范会计电算化系统操作流程。
为确保会计电算化的流程更加规范合理,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操作制度,明确各环节分工,以保证电算化软件的正常运行。
②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输入制度、处理制度的建设。
首先要确保系统输入的正确性,才能从源头上保证数据输入的有效性,另外,还要对系统中的账目清算、账目复核以及登账进行正确分工计算,加强独立操控的可操作性。
此外,还要加强财政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验收、指导制度建设,各个地区的会计电算化工作都会受到其财政主管部门的管辖,因而财政负责部门要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内部管理建设,对计算机化系统进行定期验收,并组织开展一系列理论研究组织活动,完善各种评审工作。
三、结语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发展与普及是现代化财务管理不断升级的标志,是社会经济充分发展的体现,因而,要不断完善各种会计电算化信息制度建设,加强企业会计计算的内部管理,加强财务会计工作部门相关制度的建设,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2.浅谈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 篇二
一、会计电算化下内部控制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 操作员权限设置不当造成内部控制失控隐患
实现电算化后会计部门的工作岗位分工由于企业规模和业务量不同, 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岗位往往交叉设置。尤其是由于系统管理员工作内容的特殊性, 往往将系统管理员与数据管理员、网络管理员混为一谈造成工作中职责不明, 权限不清。造成了系统管理员的权力过大, 系统管理员往往能够调用系统的所有功能, 甚至完全超过会计主管的权限。
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一些会计软件本身就支持系统管理员享有所谓的“超级用户”权利。二是一些单位对系统管理员的岗位职责认识不清, 混淆了会计主管与系统管理员的岗位界限, 往往将二者混为一谈。
(二) 凭证无痕修改对内部控制造成冲击
目前不少会计电算化核算软件提供了“取消审核”、“反记账”、“反结账”功能。毋庸置疑, 没有人会赞同手工会计下使用“反记账”。对手工的账簿记录, 为了保证其有案不可稽, 当其发生错误时, 不准涂改、挖补、刮擦或者用药水消除字迹, 不准重新抄写。而在电算化环境下, 将“取消审核”、“反记账”、“反结账”同时使用, 结账后可以再增减当月经济业务, 账簿错误可以在原错误之处不留痕迹加以修改, 而已记账和编制报表的记账凭证在取消审核后又对该记账凭证的电子数据不留痕迹的修改, 这对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极大的冲击。
(三) 对审计工作环境影响
在手工条件下, 审计内容主要是对人的审查, 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对纸面信息进行核对和检查。责任容易确定, 结果也较直观。而会计电算化环境下, 审计的内容要增加对计算机系统处理和控制功能的审查。审计人员要了解和审查计算机系统的功能, 以证实其处理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完整性, 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
但是, 目前的审计工作均是一种事后审计, 而电算化环境下审计工作不只是事后审计, 更重要的是进行事前和事中审计。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主要是审查系统设计功能的合法性、安全可靠性及可维护性, 事后审计则是通过各种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 对会计电算化的运算结果进行审计。因此, 电算化环境下改变了原有审计工作开展的环境和审查的内容, 提高了企业审计审查的难度。
(四) 网络环境下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新问题
网络环境下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新问题主要是安全性问题。基于网络的网络操作系统、网络财务软件、网络数据库系统、网上公证机构等各方面原因, 网络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很有可能遭受非法访问甚至病毒或黑客的侵扰。这种攻击可能来自于系统外部, 也可能来自系统内部, 一旦发生将造成巨大损失。
另外, 在互联网充斥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时, 以前会计假设所依据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革, 四个会计假设都面临挑战。同时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实务的影响十分广泛, 例如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采取报告、会计职能、会计模式、会计核算手段等方面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完善对策
(一) 提高人员素质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人机系统, 首先需要一支既熟悉计算机技术、又精通会计业务的队伍。最重要的是引进和培养能够解决系统运行问题的系统维护与管理人员。其次, 由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及会计工作规范性进程的不断完善, 对会计电算化工作不断地提出更高要求, 因而审计人员必须及时掌握、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各项新要求, 及时调整, 不断学习, 从而更有效地做好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审计审查工作。
(二) 规范业务程序严把会计核算控制质量关
会计核算控制是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中的重要内容, 必须保证账务处理的正确性、规范性、真实性。原始凭证经过审查, 在录入处理前一切经济业务处理必须经过相应的权级审批, 简明、准确、完整地填制与录入。不正确的业务更正与删除, 待解报单的处理等都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 严格执行复核制度, 充分保证计算机账务处理不错不乱。无论是静态审核, 还是动态审核, 都要仔细核对输出的账务凭证与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一致。会计数据输出必须进行严格审核并签章, 认真做好会计数据日备份和月末备份, 并坚持双重备份制度。从核算环节把关, 保证整个系统正常运行, 做到数据真实、完整和安全, 业务处理合法、有效。会计核算控制是防范和化解会计核算风险的重要环节,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三) 强化操作权限意识, 明细岗位责任, 实行权限等级控制
要加强对操作员岗位尤其是系统管理员及电算化主管的权限约束。系统管理员应当服从由电算主管的工作安排, 其权限并非“无限大”, 其所做各项工作都由电算主管负责。会计信息处理和输出的控制基本上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进行的, 只要取决于应用程序的正确性和环境控制能力, 系统设计应当有识别信息失误的能力。同时要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计算机程序操作。参与电算化会计人员都应实施合理授权控制, 通过设置操作员口令和上机日志等控制手段, 防止差错和任何舞弊行为;还必须增设专人输入检查控制环节, 未经检查应无法进入下一步会计处理。
(四) 做好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档案管理控制具体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资料管理与保密。机内数据文件及其备份和作为会计档案资料打印输出的各种凭证、账册、报表, 应按有关财会制度使用、保管。
(2) 数据备份管理。由于会计核算数据的重要性, 必须经常进行备份工作。在日常工作中, 准备三套软盘循环使用, 隔日进行备份, 以避免意外和人为错误造成对工作的干扰。机内凭证及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报表, 应按月做两套软盘备份, 交会计档案保管员分别放置在不同地方妥为保管。
(3) 会计档案管理。打印输出的凭证、账册、报表, 必须有会计主管的签章才能存档保管。各类会计档案的出借, 均必须经过会计主管审批同意并签章。加强会计档案的保密工作, 任何人如有伪造、非法涂改变更、故意毁坏数据文件、账册、备份磁盘等的行为, 将受到行政处分, 情节严重者, 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 网络环境下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方法具体有以下几点:
(1) 原始凭证实行网上公证。由于网络环境下原始凭证不能像手工系统那样对每一张凭证作痕迹检验, 但利用网络所特有的实时传输功能和日益丰富的互联网服务项目, 可以实现原始交易凭证的第三方监控, 即网上公证。比如每一家企业都在互联网认证机构领取数字签名认证和私有密钥。当业务发生时, 一方将单据传到认证机构, 由认证机构确认并将经过数字签名的加密凭证和未加密凭证同时转发给另一方。这样就得到了一笔确实经过双方认可的交易。而单独某一方因无法获得另一方的数字签名和私有密钥, 不可能伪造交易凭证。
(2) 分离监控与操作实现系统内部有效牵制。手工系统下的“多方牵制”并没有明确划分操作和监督的关系, 只是通过多人的重复劳动实现“牵制”。因此传统的牵制手段已不能适应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要求, 必须找到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实时高效的特征的控制方法, 即在电算化系统内分操作和监控两个岗位, 对每一笔业务同时进行多齐备份。当会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时, 其操作和数据也被同步记录在监控人员的机器上, 由监控人员进行即时或定期审查, 一旦出现数据不一致便进行深入调查。这样明确了岗位的划分, 真正作到了“精兵简政”。
(3) 实行在线测试及时解决软件内部可能存在漏洞。计算机软件内部错误或不足是无法避免的, 在单机系统下, 用户和软件供给商之间由于受空间、时间的影响无法进行充分的交流, 降低了系统的可信赖性。但是在网络时代, 可以通过建立连接, 进行实时高质的通讯或迅速传输软件。比如在开发时期用户可以随时向供给商提出最新的要求或意见, 同样, 开发商也可以及时把刚修正的软件传送给用户进行测试, 大大提高了软件质量和开发速度。同样在使用过程中, 开发商可以通过网络对用户的系统进行定期的在线测试, 提高系统健壮性。
(4) 统一实时管理确保口令授权安全。由于网络环境下系统权限控制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口令实现, 因此存在非法使用的问题。但利用网络的实时联系功能, 可以实现对各级口令的统一实时管理。当某操作人员上机时, 其使用的身份和口令及具体信息将同时反映在监督人员的机器上, 监督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当时口令、身份使用情况作以分析, 判定是否有非法登录。同时还能通过编制监测软件实现自动报警。比如主任会计下机后通知监控方将其身份锁起。此时如有其他人员试图以其身份登录, 监控软件会迅速作出反应并通知管理者。
综上所述, 电算化会计控制的关键, 一是研究会计控制的要求, 即确定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点;二是确定计算机硬件设备、开发工具及应用程序是否达到了会计控制的要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越发展, 会计控制自动化的程度就会越高。可以想象当全社会都用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以后, 即可将规范、标准的原始凭证扫描进入计算机进行自动识别, 甚至完全可以采用电子数据网络传输, 以尽量减少人为因素。会计控制功能将大为增强。加强和完善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 逐步建立以会计电算化为核心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提高信息质量和使用效率,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3.浅谈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 篇三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弊端
当前的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应用有着更多的要求,需要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完整性以及和内部控制的联系性,这也是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手工核算的弊端
过去的传统手工核算方式主要是手工开票、核算、记账,这种会计方式对于企业来说制约了其发展,主要的问题如下:
1.1工作效率低
手工的进行会计工作的各项流程显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很快的完成的,而且在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的保证上并没有什么优势,容易出现错误;手工核算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会计基础计算工作,这样会计人员不仅累,工作效率还不高,使得会计人员无暇顾及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1.2工作质量难以保证
会计手工工作量大,项目和流程繁杂,出现错误的情况经常发生,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1.3手工核算难以适应公司管理化进程
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都是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工作效率低下,无法获得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那么企业的发展就会滞后,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潜力。
2.实施电算化的优点
2.1减轻财会人员劳动强度,提高财会工作效率
借助计算机的便利性来处理会计流程中的一些复杂过程,像是记账、结账、报账等工作,由计算机来处理速度非常的迅速,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大减少,并且计算机的精确性比起手工来说要高非常多,误差小了,会计信息质量就提升了。
2.2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
过去会计人员的全部工作就是进行会计信息核算,而采用点算化之后,核算工作将不再是会计工作的全部,会计工作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核算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来处理其他会计事物,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和决策中来,更好的为企业管理提供服务。
2.3准确、及时地提供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是经过大量的计算、统计和整理之后获得的,这些过程由手工来完成显然效率低下,还不能保证准确性,电算化之后交由软件来进行数据处理,只需输入源数据就能获得结果,这样的快速方式是手工无法比拟的,而且准确率非常高。
2.4提高人员素质,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
相比手工会计时代,会计电算化对于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了,除了需要掌握会计知识还需要能够使用现代化设备,利用现代化设备来进行工作和管理,这也使得会计行业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提升,对于会计事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2.5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是企业管理工作现代化的一种体现,借助现代化设备和技术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是现代企业的一种发展模式,也是壮大的途径,这些新技术的使用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解决了企业的很多现实问题。
3.会计电算化的内控设计
3.1会计电算化给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1)确保原始数据操作的准确度,是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提出的新要求之一。会计电算化虽然能够解放会计人员的双手,但是只限于一些复杂的处理过程,而源数据的输入仍然需要会计人员操作,那么如果源数据有什么问题就会直接影响最终结果,计算机无法对源数据进行错误检查,只能根据系统软件预设进行计算获得最终结果,所以内部控制有了一些新的要求:所有的数据处理过程和方法都应该要规范化,确保其稳定性和准确性,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保证最终的会计信息不失真。
(2)控制操作人员的职能,是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提出的新要求之二。授权、批准控制是一种常见的、基础的内部控制。因为业务处理全部都是以电算化系统为主,因而电算化功能和知识的高度集中导致了职责的集中,特别是会计人员的职能开始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移。因此,如果不加强内部控制,就会使某些计算机操作人员直接对使用中的程序和数据库进行修改,操纵处理结果,从而加大了出现错误和舞弊的风险。
(3)避免会计档案无纸化和电脑操作无形化带来的风险,是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提出的新要求之三。在手工方式下,信息以账、证、表等形式存储在不同的纸质上,增、删、修改了的会计凭证或会计账册都可以从各自的笔迹和印章上分清责任。但实行了电算化会计后,有形记录较传统手工会计系统大为减少,有些业务或处理结果可能不被打印出来,只有依靠电子计算机才能阅读这些数据。如果缺乏适当的内控,那么未经批准擅自改动数据的可能性就明显增大,而且数据改动后能不留下任何痕迹。不仅要保存纸介质会计核算资料,而且要保存、保管好以磁性介质方式存储的各种会计数据和计算机程序,以及系统开发运行中编制的各种文档和其他会计资料。
3.2加强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内控制度
严格的内控制度是会计电算化信息真实可靠的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处理同一笔经济业务的人员既要相互联系,又要相互制约。此外,严格的内控制度有助于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实践表明,计算机本身处理出错一旦出现舞弊,损失巨大。因此,制定严格的内控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加强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做法可如下述:
(1)加强程序操作控制。为了保证信息处理质量,减少产生差错和事故的概率,应制定上机守则与操作规程的办法,这是操作控制制度化的具体体现。
(2)加强人员职能控制。由于会计电算化知识与功能的相对集中,我们必须制定相应的组织和管理控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组织控制。其目的在于通过设立一种相互稽核、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的机制来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减少发生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
会计电算化中,为了控制操作人员职能,还可根据系统支持的不同软件进行职能分工,从而起到各个部门权利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作用。如进货环节则由业务部进行输入登记,然后由财务部审核人账;销货则采用单晶管理,通过收银POS机的输入,电脑月终汇总,产生各类报表供财务部入账使用。从而体现了各部门间相互牵制和相互监督的作用。
(3)加强系统安全控制。系统是电算化的核心,如果系统出现问题,会计信息就会出现问题,因此需要保证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安全性,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的系统运行安全隐患。它主要包括:接触控制和环境保护、安全控制。接触控制是防止未经授权的人擅自动用系统的各种资源,以保证各项资源的正确性。
(4)加强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审计,电算化会计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遵照《会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审核费用签字是否符合公司内控制度,凭证附件是否规范完整;2)审查机内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如查看账册内容,做到账表相符,对不妥或错误的账表处理应及时调整;3)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合法性,防止发生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4)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存在漏洞。
4.总结
4.浅议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问题 篇四
——作者:刘迎春指导老师:马英娟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遍使用,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会计工作的发展趋势。会计电算化使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高的同时,也给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了新问题,对其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使企业在手工条件下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新的环境下落后于形势。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
广义上会计电算化是指与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应用有关的所有工作。狭义上会计电算化是指应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进行记账、算账、查账、报账以及部分替代人工完成会计信息的处理,判断和分析的过程。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课靠,管理贯彻方针,提高经济效率,以职责分工为基础所设计实施的对企业内部各种经济业务活动进行制约和协调的一种内部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的实施推动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给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而内部控制又关系到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关系到会计系统对企业经济活动反映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企业为了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必须建立、健全与会计电算化系统相适应的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以保证企业有序、健康的发展。因此,建立一套适合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仅就会计电算化工作涉及的内部控制进行探讨。
一、会计电算化带来的一些变化
1.会计业务处理的内容和方式的变化
企业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处理财会数据后,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的环境和传统的工作方式相比有许多不同,财会部门人员的构成从原来的财会专业人员,转变为由财会专业人员和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员、维护员等构成。随着电子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传统会计工作中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的会计信息的处理,可以在终端机上瞬间完成,由会计人员处理的有关财会业务,可由其他有关人员在终端机上完成;由几个部门按原规定的步骤才能完成的业务事项,现在可以由一个部门甚至一个人完成。
2.会计信息载体的变化
企业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会计核算后,财会业务处理的方法和程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类会计凭证及报表的生成方式、财会信息的储存方式及载体也与传统的方式不同。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某些经济业务交易发生时,有关信息由经办人员通过计算机直接操作、计算机自动记录,手工操作财会业务时期使用的每项经济业务必须具备的各种凭证、单据有些被部分取消,在核算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必要的核对、审核等一些工作变为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原来书面形式的各类会计凭证改为以磁、光介质为媒体进行存储,因此,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与手工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相比,控制的重点应有所不同,控制的重点由对人的控制为主转变为对人、机的控制为主,控制的程序也应当与计算机处理 1
程序相一致。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环境下内部控制的内容
1.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一般控。
一般控制包括人员控制、档案管理和设备管理
会计电算化系统应在开发阶段就要对使用该系统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这些人员对系统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以减少系统运行后出错的可能性。一个合理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一般有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完善的资料借用和归还手续、完善的标签和索引方法、安全可靠的档案保管设备等。除此之外,还应定期对所有档案进行备份,并保管好这些备份。为防止档案被破坏,企业应制订出一旦档案被破坏的事件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和恢复手段。对用于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各种硬件设备,应当建立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以保证设备的完好,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2.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控制
应用控制可以分为输入控制、数据处理控制和输出控制
由于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很强,处理速度非常快,如果输入的数据不准确,处理结果就会出现差错。因此,企业应该建立起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以便对输入的数据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数据输入的准确性。数据处理控制分为有效性控制和文件控制。输出数据控制一般应检查输出数据是否与输入数据相一致;输出数据是否完整;输出数据是否能满足使用部门的需要;对数据的发送对象、份数是否有明确的规定;是否建立了标准化的报告编号、收发、保管工作等。因此,企业应对计算机的使用建立一整套管理制度,以保证每一个工作人员和每一台计算机都只做其应该做的事情。
3.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日常控制
日常控制包括经济业务发生控制、数据通讯控制和数据重组控制等。
业务发生控制又称“程序检查”,主要目的是采用相应的控制程序,甄别、拒纳各种无效的、不合理的及不完整的经济业务。经济业务发生控制是通过计算机的控制程序,对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进行检查和控制。企业应该采用各种技术手段以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准确、安全、可靠。为了确保会计电算化系统产生的数据和信息被适当地储存,便于调用、更新或检索,企业应当对储存数据的各种磁盘或光盘作必要的标号。
三、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改变了企业会计核算的环境
由于计算机财务处理系统的使用,企业的会计核算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部门的工作岗位除原来的基本会计岗位外,需要增设电算化会计岗位,包括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工作岗位。企业使用计算机处理会计和财务数据后,会计部门不仅利用计算机完成基本的会计业务,还要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种更为复杂的业务活动。因此,要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系统对企业经济活动反映的正确和可靠、达到企业管理的目标,企业内部
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就显得更为重要,其涉及的范围和控制程序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加广泛、复杂。
2.计算机的使用加大了防止舞弊、预防犯罪的难度
随着计算机使用范围的延伸,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贪污、舞弊、诈骗等犯罪活动也有所增加。,电算化系统的会计数据被直接存储在磁盘上,是肉眼不可见的,很容易被删除或篡改, 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数据。因此计算机犯罪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发现计算机舞弊和犯罪的难度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大,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更大,因此,在电算化系统下,对其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困难更大,意义更大。
3.原始数据操作准确性问题
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计算机对输入的数据自动进行加工处理,所有的记账、分析及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均在计算机程序的控制下自动进行。原始数据输入一旦发生错误,计算机就会将错就错地进行后续的计算工作,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4.会计电算化工作中的安全问题
(1)软件方面。企业会计数据是商业机密,必须保密。但软件公司先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防止盗版,而对用户会计数据保密性、安全性涉及不多。(2)硬件方面。计算机设备配备不全,质量不高,从而影响到会计软件的正常运用。磁性介质本身易受环境影响,会计数据存在意外丢失或损坏的可能。(3)网络安全。主要表现在:①互联网所依托的INTERNET/INTRANET体系使用的是开放式的TCP/IP协议,它以广播的形式进行传播,易被黑客拦截侦听、窃取口令、假冒。②网络病毒已变成某些人非法牟利的工具,并呈现产业化、强盗化趋势,导致病毒数量激增,因而网络安全正面临极大的威胁。(4).管理方面。存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操作密码管理不严格、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检查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四、解决会计电算化出现的内部控制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职责分工控制
由于会计电算化功能和知识的相对集中,必须加强相应的职责分工控制。职责分工控制。职责分工控制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和关键岗位轮换控制。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可以对各类人员进行分工, 设立各个职责不相容的电脑操作岗位, 明确岗位职责和操作权限, 使每个操作人员只能在自己的操作权限范围内进行工作, 使不相容岗位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 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能够正常顺利地工作, 确保会计数据的真实、安全、准确、可靠, 减少发生错误和舞弊发生的可能性。
2.加强防止电算化犯罪的法制建设
目前,由于法规的不健全使电算化犯罪的控制很困难。例如,对未经许可接触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或有关数据文件的行为,在法律上未规定为偷窃行为,因此就无法对下载重要机密数据的行为治罪。必须看到,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管理,不能仅靠现有的一些法规去约束。因为会计电算化犯罪毕竟是高科技、新技术下的一种新型犯罪,为此制定专门的法规对此加以有效控制就很有必要。
3加强系统安全控制:
系统安全控制是指采用各种方法保护数据和计算机程序的安全,以防止数据泄密、更改或破坏。措施如下:(1)计算机主机房应具备防火、防水、防潮、防盗、恒温等条件。(2)硬件设备必须保证质量,关键性的硬件设备应采用双系统备份。(3)照明的供电线路应与计算机系统的供电线路分开,配置UPS不间断电源。(4)电算化系统局域网与互联网必须进行物理隔离,安装杀毒软件,及时更新病毒库,移动存储盘必须先经杀毒处理才能在本局域网的计算机上使用。(5)会计软件的选用要经过充分调研,要分析研究各会计软件的合法性、安全性、正确性、兼容性和可扩展(6)对每天的业务数据进行双重备份,即将数据备份在不同的硬盘中,并异地存放,以免意外和人为错误造成数据的丢失。性,使各业务系统成为基于同一种操作系统平台的大系统。(7)对用户进行权限和密码设置。
4.制定并严格执行操作管理制度
制定并严格执行操作管理制度, 加强程序操作控制, 有利于加强电算化的内部控制管理。操作管理制度从内容上看, 一般包括以下各项:(1)操作人员的职责和操作权限。(2)无关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财务软件系统进行操作;(3)维修人员不得独自操作系统;(4)建立系统日志, 使用日志的形式记录下每个会计操作人员的机号、登录日期及时间、所做的操作等情况, 并经常查看日志, 检查有无异常情况, 监督系统运行情况。
5.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包括打印输出的各种凭证、报表、账簿、存储会计数据存和程序的软盘及其他存储介质。
档案管理一般通过制定与实施档案管理制度来实现,一般包括:(1)必须有会计主管和系统管理员的签章才能存档保管。(2)采取各种安全保证措施,做好防消磁、放火、防潮和防尘等工作。(3)采用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的,要定期进行检查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4)所有的软件文档资料、数据结构形式、程序说明书和源程序清单均应按机密文件管理。(5)报废的计算机,应将其硬盘彻底格式化,以防数据泄密。
【参考文献】
[1]徐晶.会计电算化与内部控制[J].商业研究,2005(7):115—116
[2]王定迅.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再认识[J].经济经纬,2004;1
[3]李静华.企业会计电算化与内部控制[J].财务与会计,2000;3
[4]朱爱亚.谈谈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J].上海会计,2001,(2):1
5.浅谈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 篇五
1.2 电算化系统提高了对会计上岗人员的要求。会计电算化俨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但同时也增加了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等岗位,带来了许多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问题。在岗的会计人员虽经过计算机等级培训,但与实际要求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会计人员知识不全面,要使得计算机知识和会计工作经验有机结合,还有待时日。同时,计算机培训教材老化,跟不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形势,经过这样的培训和考核的人员,实际操作能力难以适应电算化环境下对内控的要求。
目前,我国建立在手工操作条件下的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实施会计电算化,就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约束,才能充分发挥电算化的优势。
1.3 计算机的使用加大了控制人为作弊、计算机犯罪的难度。在手工方式下,主要通过职权分割和岗位责任制的落实来进行财务分工和授权,并且通过采用复核、平行登记、对账、结账、试算平衡等技术方法来防范人为作弊以及账务错误,一旦出现问题可以通过相互核对查处问题的责任者,从而起到了控制作用。
目前,由于法规的不健全使电算化犯罪的控制很困难。储存在计算机磁性媒介上的数据容易被篡改,有时甚至能不留痕迹地篡改,数据库技术的提高使数据高度集中,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数据;因为会计电算化犯罪毕竟是高科技、新技术下的一种新型犯罪,为此制定专门的法规对此加以有效控制就很有必要。
6.浅谈会计电算化下的会计控制 篇六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控制
引言
20世纪中叶, 随着社会生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世界工业革命的飞速发展, 引发了全球性的信息革命,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企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提高劳动生产率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由此, 传统的企业信息管理体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尤其在企业会计信息管理领域更是以崭新的电脑帐务系统取代了旧式的手工“日清月结”, 便捷的企业管理电算化渐为广大的现代企业所普遍采用。
会计电算化不仅为实施会计控制提供了众多机遇, 同时也对会计控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 是电算化会计的实施给会计控制带来了新的难题。实施电算化会计以后, 为一些人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提供了条件。由于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比手工操作下隐蔽性高、防范困难, 加强电算化会计的控制和自控能力就十分必要。另一方面, 也是更为重要的, 是要在电算化会计程序中增加会计控制功能, 并按此思路来进行设计和开发, 从而使会计反映和控制两大职能平衡发展。多年来, 由于会计以反映为主, 电算化会计的控制功能实际上处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境地。为此, 需要大力开发会计控制的功能, 扩展数据库, 建立以多种数学方法和数学模型为主的方法库和数据库。在进行会计控制功能的开发时, 会计人员应熟悉业务, 对市场和国家政策了如指掌, 清楚控制点, 系统掌握以数学为主的管理会计方法。此外, 还要与系统开发人员密切配合, 集中精力研究控制什么、用什么会计方法控制和怎样控制等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 就企业会计而言, 会计控制具有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是对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工作本身的控制;另一方面是对企业生产过程的控制。
1 信息质量控制
在电算化会计中, 由于工具、载体、账务处理、会计组织等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会计控制也由人工控制变为人和计算机共同控制, 使会计控制更为复杂, 要求更加严密。在实施这一控制时, 所设计的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应具有防护性功能和自动补偿性功能。即会计信息在输入、处理、输出过程中, 均有相应的事先控制予以检查。同时, 一旦发现某一处理环节有误, 就应有相应的补救措施予以纠正。为此, 应制订标准化凭证格式, 建立科目参照文件, 设立科目代码校验位, 有条件的可进行二次输入;每一位参与电算化会计的人员都应实施授权控制, 通过设置操作员口令和上机日志等控制手段, 防止差错和舞弊行为;还必须增设专人输入检查控制环节, 未经检查, 应无法进行下一步会计处理。会计信息处理和输出的控制, 基本上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进行的, 主要取决于应用程序的正确性和环境控制能力, 系统设计应具有识别信息失误的能力。同时, 要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计算机程序操作。
由此可见, 电算化会计控制的关键, 一是研究会计控制的要求, 即确定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点;二是确定计算机硬件设备、开发工具及应用程序是否能达到会计控制的要求。计算机和网络越发展, 会计控制自动化的程度就会越高。可以想象, 当全社会都用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以后, 就可将规范、标准的原始凭证扫描进入计算机进行自动识别, 甚至完全可以采用电子数据网络传输, 以尽量减少人为因素。会计控制功能便将大为增强。
2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控制
现代企业可以看作是各种职能、各种业务处理过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集合体, 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和目标的系统。为保证系统的配合和协调、保证企业经营方针和系统最优化目标的实现, 需要采用一系列会计方法, 通过计划、预算、内部控制、分析、稽核、报告等手段, 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控制。会计电算化为企业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管理创造了条件, 这种会计控制通常有以下特征: (1) 充分利用电算化会计信息。借助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行重新分类和整理。通过系统接口或集成方式做到数据共享, 一次输入, 多次使用。 (2) 需要进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再开发或二次开发。增加辅助核算, 把以运筹为主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模型开发成方法库和模型库, 并同会计信息系统有机结合, 利用计算机先进快速的处理和计算优势实施会计控制。 (3) 会计人员可以专注地进行会计分析、制定控制标准和参与政策。 (4) 计算机自动报警和实时控制。即将控制标准事先输入会计系统作为“控制线”, 执行中一旦出现差异就激活计算机自动报警, 以及时调节或改正作业。一般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控制, 包括效益控制、资产控制和风险控制等。
2.1 效益控制
效益控制的目标是以最小的资金占用和耗费, 最优的资金投入组合, 获得最大的产出效益, 简单的说就是使成本最小化而利润最大化。包括制定计划、编制预算等事前控制和跟踪计划实施, 进行成本、费用指标分解, 采用限额开支和责任会计等事中控制。利用计算机的辅助核算, 生成适合管理和控制要求的企业内部效益控制报告, 如成本费用报告、合同执行报告、责任中心报告等。会计人员应集中精力利用计算机的计算和处理结果进行会计分析, 并应对影响企业效益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2.2 资产控制
资产控制的目标是保持资产实物的安全、完整并使其保值、增值, 以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这种控制可以分为实物控制和价值控制两类。对资产实物的控制, 主要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和授权审批控制, 运用计算机进行实物资产管理, 对资产的购买、保管、领用、处置应有完整记录并定期清查和核对, 还应经常对内部控制程序和控制执行情况实施审计控制。资产的价值控制, 主要包括按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实施财产保全控制, 根据需要采用多种折旧方法并足额提取固定资产折旧, 及时进行固定资产大修理等, 保证企业再生产顺利进行。
2.3 风险控制
现代企业在生产经营中, 随时面临着风险的困扰。风险控制的目标是, 在实现经营获利目标的前提下, 使企业风险达到最小。企业风险分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具体又可分为决策失误风险、市场变化风险、投资风险、筹资风险等。这些风险会使企业偏离其经营目标。运用恰当的会计控制可减低或消除这些风险。在具备及时、准确、充分的管理会计信息和报告的基础上, 利用含纳市场、产品、客户、竞争和环境因素等多重变量的各种科学的决策模型, 通过计算机反复进行模拟实验以控制决策失误风险。对于影响收入实现, 或者造成成本、费用超支等市场变化风险, 通过敏感的会计信息及时进行调节控制, 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此类风险给企业造成的损失。通过对投资项目事前进行评价、事中密切跟踪以及对投资效果的适时分析和调节, 运用投资评价模型和投资管理模块。可有效地控制投资风险。筹资风险一方面包括筹资成本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 是指由于企业融资而引起的财务状况恶化直至破产的风险。对于财务风险的控制, 主要是通过对会计系统的实时控制和分析, 控制和调节负债资本结构, 适当减低企业还本付息压力, 避免支付危机, 以维持企业正常的能持续经营的财务状况。
由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复杂, 管理层次多样, 会计控制也无法绝对保证企业业务运行、管理及会计信息处理不出一点差错。会计控制系统存在着人为的、非价值因素的影响, 无法实现全过程的“绝对自动化”。而且, 由于计算机会计系统的采用增加了计算机舞弊这一不安全因素, 大大增加了企业会计控制的成本。对于会计控制系统优劣的判断, 不能认为其可靠性越高越好, 而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使控制成本小于不采用控制手段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张新平.ERP战略下的财务管理创新[J].中国会计电算化, 2004 (7) .
[2]常剑峰.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控制方法[J].中国会计电算化, 2003 (11) .
[3]张卫.网络会计的信息安全与防范[J].市场周刊.商务, 2004 (12) .
[4]张君华.加强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的探讨[J].经济师, 2005 (3) .
[5]王玲.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J].特区财会, 2002, (1) :13-15.
7.浅析电算化会计系统下的内部控制 篇七
摘要:本文分析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对内都会计控制的影响、我国企业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现状影响
0引言
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是内部会计控制的特殊形式,即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内部汇集控制的有效实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无疑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同时也给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1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影响
1.1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对会计流程的影响手工会计是通过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到账簿,再到报表这样的流程来开展核算工作。其中每一过程都需要专门人员从事收集、整理、记录、计算工作,尤其是记账过程避免不了许多重复转抄工作。而电算化会计仅需将资料(原始凭证)一次录入,其他的过程均可由计算机进行处理且瞬间即可完成。电算化会计不仅彻底解放了会计人员的双手,同时也为激活会计人员的头脑创造了条件,使他们有精力、有条件去关注履行会计原本就有的职能,即会计控制。
1.2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对交易授权、执行的影响计算机系统的内部控制也由手工条件下的单一制度控制转变为程序控制和制度控制、授权、批准控制是一种常见的、基础的内部控制,在手工会计系统中,对于一项经济业务的每个环节都要经过某些具有相应权限人员的签章。但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业务人员可利用特殊的权限文件或口令,获得某种权利或运行特定程序进行业务处理,由此引起失控而造成试算的案例数不胜数。
1.3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对交易处理痕迹的影响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缺乏交易处理的痕迹,手工会计系统中严格的凭证制度,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逐渐减少或小时,凭证所起到的较强的控制功能弱化,部分交易几乎没有痕迹,给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不定期的依赖性并增加了差错反复发生的可能性电算化系统中内部控制具有人工控制与程序控制相结合。
1.4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对内部控制程序的影响内部控制的程序化使得内部控制具有的特點。电算化系统许多应用程序中包含了内部控制功能,这些程序化的内部控制是有效性取决于应用程序,如程序发生差错或不起作用,由于人们的依赖性以及程序运行的重复性,使得失效控制长期不被发现,从而使系统在特定方面发生错误或违规行为的可能性较大。
1.5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对内部控制风险的影响电算化会计系统和手工会计系统相比较,在内部控制风险方面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下,内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计算机的处理,同类交易的处理流程具有一致性等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内不会及控制的风险。
2企业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2.1是财务软件缺乏兼容性,系统内部衔接性差。很难在不同系统上实现数据共享,虽然比较成熟,但对于管理性财务软件,软件公司开发力度尚小,问题较多,系统内部衔接性差。
2.2是数据保密性、安全性差。进入系统时加上诸如操作密码、声音检测、质问识别等检测手段和操作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实际上不能真正起到数据的保密作用。会计数据的安全性难如人意。
2.3是企业地系统日常维护能力差,会计人员电算化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目前绝大多数才会人员只能进行一般的电算化操作,很难适应日常维护、电算化管理、电算化组织与实施等高层次的电算化工作,电算化中高级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2.4是电算化管理制度步健全并且与执行脱离。不安制度办事,操作规程混乱、职责不清;电算化数据档案保管力度不够等等。
3加强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措施
严格的内控制度是会计信息真是可靠额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处理同一笔业务的人员既要相互联系,又要相相互制约。建立一整套电算化模式下的科学、可靠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安全的保证。加强电算化会计系统下的内部控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石,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和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站率目标能否实现。
3.2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岗位和操作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会计核算岗位,可以一人多岗,也可以一岗多人,但必须做到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使不同岗位互相监督、制约,以使企业达到防止舞弊和欺诈的目的。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操作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是电算化会计系统建立了良好的运行环境,各操作人员按规定输入数据,完成各核算模块的运行操作,提供核算系统的各类输出信息,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3.3建立健全计算机硬件、软件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经营活动变化及经营环境变化,可能导致使用中的软件进行修改。计算机会计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也会出现一些需要进行修改的地方。因此,软件的修改是难以避免的。对会计软件进行修改必须经过周密计划和严格记录,修改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必须设置必要的控制,修改的原因和性质应有书面形式的报告,经批准后才能实施修改。计算机会计系统的操作人员不能参与软件的修改,所有与软件修改有关的记录都应该打印后存档。
3.4建立健全电算化会计系统数据安全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数据输入控制首先要求输入的数据应经过必要的授权,并经有关的内部控制部门检查;其次,应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对输入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校验,如总数控制校验、平衡校验、数据类型校验、重复输入校验等。企业应该采用各种技术手段以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准,确、安全、可靠。如将大量的经济业务划分成小批量传输,数据传输适应顺序编码,传输时要有发送和接收的标识,收到被传输的数据时要有肯定确认的信息反馈,每批数据传输时要有时间、日期记号,等等。数据处理控制分为有有效性控制和文件控制。有效性控制包括数字的核对,对字段、记录的长短检查,代码和数值有效范围的检查,记录总数的检查等。文件检查包括检查文件长度,检查文件的标识,检查文件是否被感染病毒等。输出数据控制一般应检查输出数据是否与输入数据相一直,输出数据是否完整,输出数据是否能满足使用部门的需要,数据的发送对象。份数应有明确的规定,要建立标准化的报告编号、收法、保管工作等。为了确保计算机会计系统产生额数据和信息被适当地存储,便于调用、更新和检索,企业应当对存储数据的各种磁盘或光盘做好必要的标号,文件的修改、更新等操作都应附有修改通知书、更新通知书等书面授权证明,对整个修改更新过程都应做好登记,计算机会计系统应具有必要的自动记录能力。
4加强内部审计
8.浅谈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 篇八
一、单选题(每题1分,以下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根据消费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征收消费税的是()。
A.汽油
B.眉笔
C.沐浴液
D.香水
2、某公司因持续暴雨导致停工5天,停工期间发生的原材料损耗7000元,应分摊的人工费用3000元,应分摊的水电费500元,该停工损失应由保险公司赔偿2000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关于停工损失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A.净停工损失8500元,计入营业外支出
B.净停工损失8500元,计入基本生产成本
C.净停工损失10500元,计入营业外支出
D.净停工损失10500元,计人基本生产成本
3、甲公司职工周某的月工资为6800元。已知当地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率为6%,职工个人缴费率2%,用人单位所缴医疗保险费划入个人医疗账户的比例为30%。关于周某个人医疗保险账户每月存储的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6800×2%=136(元)
B.6800×2%+6800×6%×30%=258.4(元)
C.6800×2%+6800×6%=544(元)
D.6800×6%×30%=122.4(元)
4、根据印花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免征印花税的是()。
A.土地使用证
B.专利权转移书据
C.未按期兑现的加工承揽合同
D.发行单位与订阅单位之间书立的凭证 5、2015年3月12日,吴某应聘到甲公司工作,每月2000元,直至2016年2月12日甲公司才与其签订合同。甲公司应补偿吴某()元。
A.1800
B.20000
C.22000
D.44000 6、2013年3月1日,某企业对经营租赁方式租人的办公楼进行装修,发生职工薪酬15万元,其他费用45万元。2013年10月31日,该办公楼装修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至租赁到期还有5年。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发生的该装修费用对2013损益的影响金额为()万元。
A.45
B.12
C.2
D.60
7、企业收到政府无偿拨付的用于购买节能设备的补助款时,应贷记的会计科目为()。
A.资本公积
B.递延收益
C.固定资产
D.营业外收入
8、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事业单位,对于应收财政下返还的资金额度,应当借记会计科目()。
A.应缴国库款
B.其他应收款
C.财政应返还额度
D.应收账款
【参考答案】C
9、甲企业拥有一处原值560000元的房产。已知房产税税率1.2%,当地规定的房产税减除比例为30%。下列甲企业年应缴纳房产税税额的计算中,正确的是()。
A.560000×1.2%=6720(元)
B.560000÷(1-30%)×1.2%=9600(元)
C.560000×(1-30%)×1.2%=4704(元)
D.560000×30%×1.2%=2016(元)
10、预算单位应向()申请开立零余额账户。
A.中国人民银行
B.财政部门
C.上级主管部门
D.社保部门
11、根据增值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行为中,应视同销售货物行为征收增值税的是()。
A.购进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B.购进货物用于免税项目
C.购进货物用于无偿赠送其他单位
D.购进货物用于集体福利
12、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税务机关做出的下列行政行为中,不属于税务行政复议范围的是()。
A.调整税收优惠政策
B.不予颁发税务登记证
C.不予出具完税凭证
D.确认纳税环节
13、根据印花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免征印花税的是()。
A.土地使用证
B.专利权转移书据
C.未按期兑现的加工承揽合同
D.发行单位与订阅单位之间书立的凭证
14、大学教授张某取得的下列收入中,应按“稿酬所得”税目计缴个人所得税的是()。
A.作品参展收入
B.出版书画作品收入
C.学术报告收入
D.审稿收入
15、下列各项中,不应计人企业管理费用的是()。
A.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
B.计提的生产车间职工养老保险
C.聘请中介机构费
D.差旅费 16、2015年3月12日,吴某应聘到甲公司工作,每月2000元,直至2016年2月12日甲公司才与其签订合同。甲公司应补偿吴某()元。
A.1800
B.20000
C.22000
D.44000
17、甲公司从证券市场购人股票20000股,每股10元,其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股票股利0.6元,另支付交易费用1000元。企业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则其初始入账价值是()。
A.201000
B.200000
C.188000
D.189000
18、某企业2014年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为160万元,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为1500万元,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为1450万元。则可比产品的实际降低率为()。
A.5.375%
B.9.375%
C.9.735%
D.8.735%
19、下列资产负债表项目中,可以直接根据有关总账科目余额填列的是()。
A.货币资金
B.短期借款
C.长期借款
D.应收账款
20、下列各项中,应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是()。
A.委托加工物资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B.厂部车辆应缴车辆购置税
C.销售矿产品应交的资源税
D.签订合同交纳的印花税
21、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的债券,则期末尚未收到的利息应借记()
科目。
A.应收利息
B.投资收益
C.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D.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22、下列各项中,事业单位会计期末应结转事业结余科目的是()。
A.事业收入本期发生额中的专项资金收入
B.上级补助收入本期发生额中的专项资金收入
C.其他收入本期发生额中的专项资金收入
D.其他收入本期发生额中的非专项资金收入 23、11月5日,某企业以890万元购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00万股,其中包含已宣告未发放的每股股利0.8元,另外支付交易费用2万元,12月31日,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960万元,则其账面价值为()万元。
A.890
B.810
C.892
D.960
24、甲企业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甲材料的成本,2013年4月1日,甲材料结存30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3元;4月3日,发出甲材料100千克;4月12日,购人甲材料20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10元;4月27日,发出甲材料350千克,4月末该企业甲材料的期末结存成本为()。
A.450
B.440
C.500
D.325
25、事业单位会计期末应结转记入“事业结余”的是()。
A.事业收入本期发生额中的专项资金收入
B.上级补助收入本期发生额中的专项资金收入
C.其他收入本期发生额中的专项资金收入
D.其他收入本期发生额中的非专项资金收入
【参考答案】D 26、2012年7月1日,某公司按面值发行总额6000万元、5年期、票面年利率5%、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2013年12月31日该债务的账面金额()万元。
A.6150
B.6600
C.6000
D.6450 27、2014年5月,张某转让一项专利权,取得转让收入150000元,专利开发支出10000元。已知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20%的费用。张某当月该笔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税额的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150000-10000)×(1-20%)×20%=22400(元)
B.(150000-10000)×20%=28000(元)
C.[150000×(1-20%)-1000003×20%=22000(元)
9.电算化会计条件下的审计 篇九
【摘要】针对当前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的特点,对传统审计程序和审计内容进行了改变、补充和完善,提出了新的观点和方法。
关键词:审计程序 审计内容 电算化
电算化会计是会计发展的必然方向,由于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无论在会计基础,还是在会计工作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别。因此,传统的财务审计在新的条件下就显得很不适应,必须进行改变、补充和完善,本文拟就电算化会计下的审计程序和审计内容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电算化会计条件下的审计程序
按照《审计法》的规定,一般审计程序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审计结论和执行阶段、异议和复审阶段。电算化会计审计也可分为这四个阶段,同时结合自身的特殊要求,运用本身特有的`方法,对电算化会计系统进行评价。
(一)准备阶段。在此阶段主要是初步调查被审计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基本状况,并拟定科学合理的计划。一般包括以下主要工作。
1.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电算化系统的基本情况,如电算化系统的硬件配置,系统软件的选用,应用软件的范围,网络结构,系统的管理结构和职能分工、文档资料等。2.与被审计单位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明确彼此的责任、权利和义务。3.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便确定符合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4.确定审计重要性、确定审计范围。5.分析审计风险。6.制定审计计划。在审计计划中除了对时间、人员、工作步骤及任务分配等方面作出安排以外,还要合理确定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的时间和范围,以及测试时的审计方法和测试数据。
如果要安排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则还需列出所选用的通用软件或专用软件。对于复杂的电算化系统,也可聘请专家,但必须明确审计人员的责任。
(二)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是审计工作的核心,也是电算化审计的核心。主要工作是根据准备阶段确定的范围、要点、步骤、方法,进行取证、评价,综合审计证据,借以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符合性测试。进行符合性测试应以系统安全可靠性的检查结果为前提。如果系统安全可靠性非常差,不值得审计人员信赖,则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取消内控制度的符合性测试,而直接进行实质性测试并加大实质性测试的样本量。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符合性测试项目中,主要内容应该是确认输入资料是否正确完整,计算机处理过程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系统安全可靠性比较高,则应对该系统给予较高的信赖,在实质性测试时,就可以相应地减少实质性测试的样本量。由于我国的电算化审计刚起步,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相应的具体审计准则也没有出台,所以目前情况下,可暂时以财政部颁发的有关会计电算化的工作规范、条例、办法等作为参照,并以此作为符合性测试的主要内容。
2.实质性测试。实质性测试应该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程序、数据、文件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评价和鉴定。进行实质性测试须依赖于符合性测
10.浅谈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 篇十
摘要: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计算机信息流实现对纸质介质的手工会计业务处理的替代,财会人员的工作强度有了极大减轻,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管理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我国实行会计电算化时间不长,各企业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使得我国企业电算化内部控制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在这一背景下,从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进程中,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分析入手,探索新环境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的路径与措施。
关键词:会计实务;计算机处理;风险因素;控制措施
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即采用电子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利用的过程。会计电算化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减轻了财会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管理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促进了会计自身的不断发展、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以及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向深层次发展。企业在建立了电算化会计系统后,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革无疑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但我国实行会计电算化时间不长,而且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目前各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使得我国企业电算化内部控制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控机制的形成特点
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传统的手工账务处理被计算机程序替代,这使得相关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相对于传统的会计内部控制有许多新的特点,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下:
1内部控制的形式发生变化
原手工操作下的一些内部控制措施在电算化后没有存在的必要性或是转移到计算机内部,如编制科目汇总表、试算平衡检查、总账和明细账的核对、余额发生额平衡检查等。由此可见,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内部控制由原先的单一人工控制转变为人工控制和程序化控制相结合。
2内部控制的范围发生变化
由于计算机具有高速、稳定的特点,有很强的逻辑判断和逻辑分析能力,加上电算化会计系统建立与运行的复杂性,在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内部控制的范围相应扩大。其中包括一些手工系统中不曾有的控制内容,如,对系统开发过程的控制、系统权限的控制、网络系统安全的控制、数据编码的控制以及对调用和修改程序的控制等。
3内部控制的重点有所转移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内部控制的重点转移到对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的控制、会计信息的输出控制、人机交互处理的控制、计算机系统之间连接的控制等几个方面,尤其是原始数据的输入方面。我们都知道,电算化系统下,电子数据如会计报表的输出均是靠会计软件对原始数据的加工处理后得出,其输出数据的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输入数据的正确度。如果输入数据是错误的,计算机不会自动识别,只能将错就错地得出结论。因此,确保输入数据的准确性成为保证会计信息质。
4会计档案形式和内容有所变化
在手工记账下,会计档案存储形式基本上是纸质的,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核算后,不但要保存打印出的纸质会计档案,而且有条件的还要保存磁带、磁盘、光盘缩微胶片等磁性介质会计档案。会计档案的形式和内容从有形到无形,发生了不同变化,比手工记账有很大的发展。
二、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综上可以看出,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会计工作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的内控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要求。所以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信息准确、安全、及时处理的保障。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我国许多企业在电算化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1内部控制环境薄弱
许多企业领导层和治理层不太重视内部控制,从观念上忽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自然不会设计出适应企业发展的相关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他们引进电算化也是一种追时髦的做法,由于领导的不重视,员工的风险意识也越来越淡薄,这给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带来重大的消极影响。
2组织结构设计不合理及人员职责划分不够明确
电算化系统则是一个人机交互系统,很多步骤有机器程序自动完成,要保证业务顺利进行,就要注重计算机的因素。如果没有严密的组织结构,没有对电算化过程中的组织特点进行充分分析,就会出现控制漏洞。有些企业由于人员紧缩,或者出于成本的考虑,少设了某些职位,或者重叠设计了某些职位,某些人员既从事数据的输入,又可以负责数据的输出和报送,从而加大了出现错误和舞弊的风险。一些计算机操作人员对整个系统及控制措施比较了解,系统内部人员彼此也相互熟悉,往往不能严格执行一些安全保密措施,使得利用计算机进行贪污、舞弊、诈骗,这都违背了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3不注重人员培训,缺乏高素质的财会人员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
许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在实际输入数据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差错,因为计算机对输入的数据是自动进行加工处理,所有的记账、分析及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均在计算机程序的控制下自动进行的。一旦输入操作不当,将会引发明细账、总账乃至会计报表等一系列错误,造成输出信息的失真企业。为了提高电算化水平都会对员工都进行了短期培训,但在培训过程中,由于时间、场地和会计人员素质所限,培训内容往往注重系统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不作讲解忽略了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介绍,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等。造成会计人员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认识模糊,不能了解系统的全貌,自然更谈不上软件功能的全面深入应用;有的会计人员仅能操作系统软件,对其他应用软件一无所知,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方面的作用。
4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控制不到位
企业在选择会计应用软件时普遍重功能、轻安全;计算机硬件设备配备不全,质量不高,从而影响到会计软件的正常运用;磁性介质本身易受环境影响,会计数据存在意外丢失或损坏;阿络环境的开放性和动态性特点使大量会计信息在通过网络通信线路传输时有可能被非法拦截,窃取甚至篡改;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有可能遭受“病毒”入侵或“黑客”攻击等。这些问题严重时甚至威胁到企业财产的安全性,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5会计档案管理不规范
采用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档案的存贮主要以电磁质为主、纸介质为辅的方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企业会计档案在保存期内被丢失、被篡改的现象,这给企业会计核算安全和质量都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对策
完善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1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提高员工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管理层一定要重视内部控制的作用,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必须对全体员工进行风险管理教育,营造风险防范从我做起的氛围,尽快成立各级计算机安全领导机构,加强安全管理力度,并使会计业务、稽核监督各职能部门充分配合协调。
2建立健全严格的规章制度,强化管理,并加强监督检查
首先,要建立严密科学的计算机风险控制系统,规范操作制度,即通过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录入会计数据时,必须保证只有在识别特殊密码状态下才能进入该系统,修改会计记录必须履行必要的手续,得到适当的授权,并详细记录在案,严禁一人多岗操作。
其次,信息分开管理。要保障信息数据不被篡改和破坏,对敏感信息必须几人分工操作,不能让某一人掌握全部敏感信息。
再次,加强程序操作控制。主要包括:无关人员不能随便进入机房操作;各种录入的数据均需经过严格的审批并具有完整、真实的原始凭证;数据录入员对输入数据有疑问,应及时核对,不能擅自修改;发生输入内容有误的,需按系统提供的功能加以改正,如编制补充登记或负数冲正的凭证加以改正;开机后,操作人员不能擅自离开工作现场等。
最后,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会计电算化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对人为造成事故的要追究当事人责任。
3培养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带动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电算化系统是动态的,电算化技术是高速发展的,他要求组织的各个方面根据企业和环境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这需要财会人员付出更多时间、精力、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一个既有计算机知识又懂财务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需要。
4要加强系统安全控制
主要包括人员安全、硬件安全和软件安全。人员安全是指操作人员的权限限制、密码控制、操作日志记录、以及禁止非电脑操作人员接触电脑等;硬件安全是指电脑本身及其附属设备的安全性,比如电脑硬盘的生命周期、单独的安全供电系统、保护性设备的配备;软件安全指财务软件本身的安全性,以及对抗病毒、黑客攻击的能力,包括数据保密、访问控制、身份认证和识别、入侵检测以及网络防火墙等等。另外,计算机机房的环境、各种技术安全条件、各种数据存储介质以及机房本身都应符合防水、防潮、防盗、防火、恒温等技术要求。会计电算化系统可靠、稳定的运行依赖于硬件设备,因此,关键的硬件设备可采取双系统备份,配备独立电源供应系统,同时辅以PUS的设备。软件方面要注意应用软件的兼容、统一性,使各业务系统成为基于同一操作平台的大系统,要求各种业务之间能相互衔接,相关数据能够自动核对、校验,数据备份应统一完成,同时要求系统有自我保护和跟踪功能,能记录一切非正常操作。
5避免会计档案无纸化带来的风险
【浅谈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推荐阅读: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论文08-02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论文10-09
浅谈电算化会计纸质档案的管理论文07-10
浅谈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改革08-07
会计电算化教案 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论09-23
电算化会计教案10-22
会计电算化优秀课程06-25
电算化技能竞赛例题07-21
会计电算化判断题08-15
电算化会计基础试题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