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电教媒体 发挥最佳教学效应

2024-10-25

合理运用电教媒体 发挥最佳教学效应(共4篇)

1.合理运用电教媒体 发挥最佳教学效应 篇一

关键词:电教 兴趣 效率 智能 主动 素质

摘要:在科学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能把时空浓缩和搬迁,世界在荧屏里展现,还能化大为小,化小为大;化长为短,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动为静;化快为慢,化慢为快等特点,直观生动,感染力强,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是一种知识性、趣味性强的有效教育形式。

电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进入课堂教学以来,以其生动、形象、直观等特点在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课堂上,我将电教手段应用于科学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做法如下:

一、应用电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很容易分散。因此,在课堂上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实践告诉我们:凡是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最容易引起小学生的高度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授《冬季星空》一课时,开始我们对冬季的星空进行了口头描绘:浩瀚的夜空,闪烁的星河,各种神话传说我发现学生表情呆板,索然无味。当我打出冬季的星空投影时,屏幕上蓝色的天空群星闪烁。这时,画面上的星星像变魔术似的出现了四边形、三角形、勺子形、人形及各种各样的动物形。对着一个星座,我讲着美丽的神话传说。这时,我发现学生全被我的讲课吸引住了,他们听了上句又急于听下句,似乎一停顿就会打破他们美好的想象,课讲完了,我发现他们被通常所见的星空迷住了,他们比比划划,议论纷纷,盼望着夜晚的来临,好亲眼看看所不知道的星空奥秘。

二、利用电化教学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能否解决好教材的难点,是衡量一节课成败的重要因素,难点的顺利突破,就能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一般说来,难点问题比较抽象,难于理解,而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因此,必须将难以理解的抽象的东西转化为容易理解,直观的东西。在这方面,电教手段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独特的优越性。如我在讲授《呼吸》一课时,人是怎样呼吸的是教学重点,而人的呼吸过程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这又形成教学中的难点。为解决这一难点。使学生直观地看到人的呼吸过程,我利用了大屏幕使学生能直观的看到,空气由鼻进入喉、气管、支气管、肺、肺扩张送到全身,全身的废气进入肺、肺收缩经过支气管、气管、喉、由鼻呼出体外的呼吸过程,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并记住呼吸的全过程,顺利地解决了教学难点。可见,电教对课堂教学效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运用电教手段,开发学生智能

利用电教,可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教学效率,扩大教育规模等,为此,在教学中要运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记忆和实践的能力。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颜色、形象思维的,因此,借助直观性,会更容易可更巩固地学习一切。”电化教育,能使客观事物的形、声、色多种刺激同时直接地作用儿童视觉、听觉器官,从而引起儿童的注意和兴奋,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更重要的是,电化教育可以将原来彼此孤立的事物,通过组合和拼接,使他们之间产生一定的顺序和联系。如《春天》一文,提供了八幅彩图,图中所画的都是春天常见并能代表春天特征的事物。教学时,我采用大屏幕,让学生观察每一幅图的景色,同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事物之间的联系,即春天到了,天气转暖,江湖解冻,野草发青,柳树发芽,桃树开花,燕子从南方飞来,蚂蚁也出洞了,农民在田里春耕,小孩子在野外放风筝,学生不仅认识了春天的特征,还了解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接着,启发学生补充,想象当地春天还有哪些特征,孩子们展开了活跃的发散思维,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展开。

四、运用电教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科学教育应当引导他们积极运用感官,主动地感知和认识客观事物。电教手段具有其它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某一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和一定的外界条件,若只是抽象地讲解过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无法获得对这些过程的深入的认识。而电教手段可以将其集中在一个相当短的时间内。如:小蝌蚪怎样变化小青蛙的?关于它们生长过程的知识,靠静止的图片是观察不出来的。我选辑了《小蝌蚪找妈妈》录相片。这些生物变化的过程,动态地表现出来,首先就能吸引孩子的注意,使他们无须意志的努力,就感知和认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又如《船》一课,第一部分让学生了解船的发展史,教学时,我根据课文插图,编成故事,边讲边出示独木舟、竹筏、皮筏、单帆船,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明轮船、涡轮船这七个投影片。通过生动的语言,直观的图形,让学生认识到:从古到今,船越来越大,越来越好,而且从刚开始的人力划船,逐步发展到风力,用其它多种动力来推进,从而使学生了解船是不断发展,不断完善,进一步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通过电教手段集中一个短暂的时间和窄小的空间之内,就能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五、利用电化教学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科学素质。

小学生的观察情绪性很明显,往往不能区别主次,忽而看看这里,忽而看看那里,有时抓住次要的东西而放弃主要的东西,这是小学生在观察方面的一个缺点,而小学生在观察对象中色彩鲜明、刺激较强的部分比较注意,这是他们的优点。利用电教,能很好解决这一矛盾,如《蝉》一课时,需要观察蝉的发声器,但蝉的发声器较小,活动不明显,在让学生观察时,学生不知所措,有的干脆不观察发声器,而观察起蝉怎样爬行。鉴于此,这打出了蝉的发声器活动投影片,立刻引起学生的注意。我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了发声器的每一部分,并演示了发声原理,再让学生观察实物时,他们就能有的放矢,有条不紊。

总之电化教学手段将一些呆板的抽象问题变成了行动活泼的直观现象,将一些抽象的难以用语言讲清的问题,变得易讲易懂,为科学教学优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2.合理运用电教媒体 发挥最佳教学效应 篇二

1.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学手段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都是为了顺利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所以,电教媒体的使用应该取决于教学思想和设计的需要,教师要为它择好“路”——什么内容适合用?选择怎样的形式取用?用多长时间?例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由于通盘运用了课件演示,在课堂上,师生只能由课件牵着鼻子走,虽然课件设计得很完整,但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一节课平平淡淡,教学任务虽然完成了,但没有见到因知识碰撞产生的火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不深刻,更别说灵活应用、举一反三了。如果只适当地应用一下电教媒体,其他选用实物教具让学生自己操作,效果就好多了。

2.电教媒体的特点在于能够清楚地演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比传统教学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但演示过程中调动的只是学生的视觉感官,所以,无论课件做得有多精美,都无法很好地让学生感受到1cm、1dm、1m等长度单位。如果让学生亲自用尺子去量一下,就比较容易理解,也更深刻了。所以,我们不能把它当做万能钥匙。

3.数学的学习不只是形象思维,最终要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为目的。所以,我们不能一味地用电教媒体把教学内容做得很形象,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而定。在知识的生长处、观察的模糊处、操作的关键处给学生以形象化的点拨即可。但低年级则可多运用多媒体的动态效果、视频及音频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一切为了教学目标服务,才能彰显电教媒体的实效性,否则只能流于形式,结果适得其反。

4.传统教学手段历史悠久,经久不衰,而电教媒体教学形象生动,各有各的优势,选择教学手段并不是越高级越好。一节课中,往往需要用到多种方法和手段,教师必须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3.合理运用电教媒体 发挥最佳教学效应 篇三

余江县第一小学    周晓宇

主要内容: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现代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合理利用电教手段突破教学重、难点,已成为了一种共识,它较之于课堂教学几十年一贯制的叙述、讲解、板书、填表等方式,有了更强有力和明显的优越感,是有效地达成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新知生长处;观察模糊处;思维障碍处;操作关键处;化静为动,化曲为直。

教学重点是指数学教学中一节课着重讲的内容,是课堂的中心内容,难点是一节课中学生学习掌握比较困难的内容,是需要重点突破的内容。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如果只通过简单枯燥的讲述,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电教手段可以在抽象知识与形象思维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达到理解共识,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一、激发兴趣,在新知的生长处突破.

万事开头难,好的课前导入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启动认识的有力措施。如教《循环小数》时,为了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启动思维,同时也为分散教学难点,一位教师设计一幅形象逼真,彩色清晰的十字路口红绿灯课件,并让学生说说日常看到的红绿灯,通过媒体对日常生活中红绿灯的再现,学生说出了红、黄、绿灯总是依次的变化,老师接着说:“它总是按一定顺序,不断重复地出现,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日常生活中有这种现象,数学运算中出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研究。”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但突破概念形成过程中的难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认识兴趣,由形象具体的实物表象直接转入认识数学的排列规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化静为动,在观察的模糊处突破

教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学生的思维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要使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需要为其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他们借助具体形象进行思维。进而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知识,计算机软件有较强的直观性,能够开导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圆的概念就是一个抽象的问题,教师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引入新课,计算机显示出兔妈妈和它的8个兔宝宝,兔妈妈要求每个孩子都与它相隔2米,小兔们先是排成一排,这时兔妈妈说:“现在只有一只小兔和我相距2米,其它小兔怎么站呢?”于是小兔们又拉了队形,变成了一个正方形,兔妈妈又说:“现在有四只小兔和我相距2米,其余的4只怎么办呢?”小兔子们最终站成了一个圆形,让学生边思考,边动手操作。“如果还有一只小兔,也和妈妈相距2米,它应该站哪儿呢?又来了一只小兔……”随着学具的操作、电脑的演示、图形的变化,最后问:“有许许多多的小兔子,它们该站成怎样的队形呢?”通过这一系列的演示,让学生感知,圆是平面内到一点的距离都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的轨迹,抽象的轨迹思想渗透在具体生动的形象之中,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化曲为直,在操作的关键处突破

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有其他电教手段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它能将图像复合、对比,将细微的景象放大,减少学生观察的困难和思辩的难度。《圆的面积》的计算的推导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为什么圆的面积等于割补后近似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很困难的。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教具是将一圆形木板分割成若干等份,先插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再割补成近似的长方形,操作比较困难,时间拖得较长又无法对比。运用计算机演示就轻松地解决了问题,教师在推导公式之前运用计算机做大量的铺垫,首先让学生观察,圆面分得越分越细,圆弧的变化,并将圆弧放大给学生看,使学生发现,圆面分得越细,圆弧接起来就越接近于线段,继而再将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64份……分别对插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概括出:把圆等分所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最后得出圆的面积的推导公式。这样就将一个复杂的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问题在圆的不断分割、组合中展现出来,减缓了学生观察、思辩的困难,将教学重点逐一突破,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同时向学生渗透了极限的思想。

四、再现操作,在思维的障碍处突破

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它们发挥的作用越充分,知识就越容易被理解和掌握。计算机可以根据老师的意愿,将教学内容变静为动,变动为静,并把声、像、文字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为学生提供一种富于变化的学习环境,大大减少学生想象的困难。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后,出示这样一题:把一个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面涂上红色,然后将它分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块,问:一共可以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二面、三面有红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几块?没有涂到红色的小正方体有几块?由于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解答起来比较困难,而进行实际操作又比较困难。这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呈现“切割”“提取”“旋转”等动态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看清了8个顶点上的正方体是3个面涂色的,12条棱上的正方体是2个面涂色的,6个面上的正方体是一个面涂色的,而里面的全部是没有涂色的。这期间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当然,在肯定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的基础上,有必要对多媒体课件换个角度审视,不能仅把CAI当作课堂教学的装饰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不要滥用,不要千篇 一律,只有辩证地对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使用进行反思与探索,才能有效合理地体现其特性,发挥互动和个别化的优势,构建和优化现代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 运用电教媒体优化科学教学的论文

★ 电教教学论文

★ 电教教学工作计划

★ 让电教媒体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 如何搞好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 搞好新课标单词教学

★ 如何搞好家庭教育

★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搞好课外阅读

★ 如何搞好高中作文教学论文

4.发挥电教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篇四

一、仍准确表现体裁和音色

法国一位著名演员曾说:“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任何图画的感染力,远远比不上舞台上正确发出的一声叹息那样动人。”由此看来,音乐教学使用电教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以唱歌为例,象《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保卫黄河》、《欢乐颂》等齐唱、轮唱、合唱歌曲,如果由教师一个人范唱、是不能表现齐唱的雄壮有力、轮唱的此起彼伏、合唱的丰厚和声效果的。从人声分类看,独唱又分为童声独唱、女声独唱和男声独唱,从基本音区看,又有女中音和女高音、男中音和男高音等音区的不同。音乐教师是女性的,唱不了男声;是男性的,又唱不了女声。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是什么?就是使用电教手段,播放教学录音带,因为只有它才能准确地表现体裁和音色,准确地表现音乐形象。

二、能深化德育和美育

音乐是一门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音乐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音乐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乐理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同时,必须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如在唱歌教学中,电教媒体能够生动直观地表现歌曲所描绘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活动场景……具有丰富的美育因素,对深化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和美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多种功能。

(一)教育功能。音乐教学中的唱歌教学和音乐欣赏教学,根据歌词等内容,虽然可以通过说教对学生进行性格情操的陶冶,思想感情的净化和道德行为的规范,但远不及设计绘制投影片后来演示教学内容及用录像来指导学生观看教学内容所获得的效果好。如欣赏《铁蹄下的歌女》这首歌,除制作、演示《铁蹄下的歌女》的投影片外,我还给学生放映了当今“舞台上的歌星”的录像画面。在画面的对比下,让学生感受到:同是歌女,因处在两个不同的社会,因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境况,使学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感染功能。它包括愉悦感染和悲凉感染等,指的是歌曲的内容通过电教媒体再现情景后,学生的情感受到激发而产生的共鸣。比如教《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首歌,在幻灯映出的“青山、白云、河水、梯田、果树、松柏、麦浪”背景下,然后播放歌曲的演唱录音,这样把学生置身于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艺术氛围里,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热爱歌中的家乡和我们自己的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美感功能。美是客观存在的。音乐除了声音的美之外,形式美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能被人的感官所接受。如洗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的第七首──《保卫黄河》,通过放映演唱录像,使学生从形象色彩、音乐旋律等视觉和听觉方面,身临其境地强烈地感受到了磅礴的气势美和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美,从心灵深处接受了美的教育,美的熏陶,进而热爱美、追求美,就会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并为这种美好的生活和未来而奋斗。

三、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上一篇:扬州中考满分作文600字:留香下一篇:新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20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