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评价应重视的几个原则

2024-07-20

课堂教学评价应重视的几个原则(共13篇)

1.课堂教学评价应重视的几个原则 篇一

练习曲有效练习应重视的几个环节论文

练习曲是训练乐器演奏技能的乐曲。学习任何一种乐器基本上均要练习专业的练习曲,因此,每一位学习乐器的人都要经历这一过程,都要认真而系统地进行练习曲的练习。那么,怎样才能简明有效地进行练习曲的练习呢?一般来讲,除了要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外,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科学的练习方法和步骤。

一、全面分析

在日常教学当中,经常看到有的学生在学习练习曲时,一拿到练习曲就闷着头去进行无数次的反复练习,不动脑筋,不做分析,其结果是事倍功半,效率低下。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的练习呢?拿到练习曲后,应先对它进行全面分析,重点注意以下三点:

1.辨别练习曲中的各种记号。如:速度、调号、拍号、连线、力度记号、变音记号、表情提示记号等。

2.分析乐句、乐段的结构,音符的组合规律,以及调性、调式、织体、各声等变化情况。

3.确定练习曲中需要集中解决的一个或数个技术难点。通过这样的整体细致的全面分析,能使我们对练习曲的总体概貌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对要解决的难题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为正确、顺利地完成练习曲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习步骤

1.曲谱中所标记的各种记号(如弓法、指法、力度、速度等记号)都有着特定的表现意义,是构成音乐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严格按规定去练习。

2.在学习一种新练习曲时,开始必须放慢速度练习,慢练有以下两点好处:

(1)慢练能保证演奏方法的正确性。每一首练习曲都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一开始就按原速去练,注意力肯定就会集中在应付技术难点上,而难以顾及音色的优劣。演奏方法的正确与否,其结果是不但技术不能提高,就连基本的正确演奏方法都会出现问题(如手臂、掌、指的僵硬,或与演奏有关的肢体部位的紧张),如果我们放慢速度去练习,技术上的压力就会大大减轻,这样就会有充分的精力去处理好音色和保持正确的演奏方法。

(2)慢练能加快大脑与演奏器官相应的神经联系。所谓掌握技术,也就是通过对练习曲的练习使演奏器官得到锻炼,提高它们的机能,并实现大脑对演奏器官的完善控制。由于放慢速度练习,使练习曲的总体难度减轻,一些难点也较容易通过,整个练习也能正确连贯地完成,演奏器官协调一致的动作信息就会一一记录在脑海中。随着反复不断的练习,这些信息便在大脑中产生沉淀,一旦某种音乐信号出现,储存在大脑中的.音乐信息就会与之发生反应,从而,大脑就会自动指挥演奏器官正确地把它演奏出来。这种协调一致的演奏行为,标志着技能练习已基本掌握和完成。再练时就可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音乐表现方面去。

三、攻克难点

每首练习曲都有其技术难点。这些难点可以通过将其分解为几个比较简单的部分采用先分练后合练的步骤去突破它。比如:对键盘乐器多声部练习曲中的难点,可分手练习,然后再两手合练,遇到节奏上的难点可先抛开音符单独节奏,小部分的难点解决后,一定不要忘记将练过的难点再同前后乐句连接起来加以练习,通过之后难点的攻克才算完成。

四、完成练习

前面的练习重点是攻克难点,是局部的练习。当技术难点解决后,就应将练习重点放在全曲的完整性上来。这时要尽可能不间断地从头至尾连贯起来练习,将每个音符,每一个力度、表情等记号都要有所体现。至此才算是完成了一首练习曲的练习。

五、情感表现

我们学习演奏技能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乐曲的表现能力。所以我们在学习练习曲时要注意到情感表现的培养。练习曲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旋律型,这类练习曲多蕴涵着一定的情感与意境;二是技术型,(包括音阶上下行、琶音等),这类练习曲缺乏旋律感,但我们仍可以在音乐的进行中捕捉到某些音乐气质和情感,这些朴素的情感同样能够唤起练习者的某些联想,使内心产生情感上的涌动。我们在练习当中一定要力求将乐曲所蕴涵的和捕捉到的音乐气质、意境情感表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提高、丰富自己的音乐思想、音乐思维和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爱之著《当今的设计教育》,原载于《装饰》第3期。

[2]周红生、钱涛编著《浅淡产品包装的数码设计》,原载于《中国包装》第1期。

[3]潘公凯、卢辅圣编著《现代设计大系―――视觉任达设计》,上海书画出版社,6月。

[4]孙义著《信息时代对设计观念的影响》,原载于《装饰》第2期。

2.课堂教学评价应重视的几个原则 篇二

一、突出重点与突破难点

重点与难点是语文课课堂教学中的两只拦路虎,也是课堂教学中的中心任务。教学重点是教材中某一课时教学内容中最关键、最核心和最有现实意义的知识。教学难点一方面是教学中学生认知上难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另一方面是学生思想实际上容易产生的疑难问题或容易混淆和误解的知识内容。如修辞里的借喻与借代,文体知识里的书序与赠序学生就容易混淆,这就构成了教学法难点。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总是要千方百计围绕教学目标,努力突出教学重点与突破教学难点。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首先应该找准重点与难点,否则课堂教学就会平淡乏味。其次要强化重点与难点,不要在次要和学生能够理解的知识上花大力气、绕圈子,否则只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最后要通过运用旧知识的迁移、比较等方法,层层分析揭示,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重点,消化难点。

二、解析疑点

语文教学中学生会经常存在和提出各种疑难问题, 其表现为新旧知识间的冲突或知识与实际的冲突, 其实质是一种认知冲突或知行冲突。如果不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疑点,就不可能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更不可能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 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十分重视对各种疑点的解析。一是要善于设置疑点,如在教学《赤壁之战》中的“可烧而走也”的“走”字时可提问:既然用火攻可打败曹军 ,应乘胜追击才是,为何要“跑”呢? 通过这样一个学生熟悉的疑点,引出教学内容,本课的重点动词的使动用法,启发学生思维,就显得十分自然得体。二是通过解决学生思想实际中的疑点,如在教学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时,学生很关注将来毕业后如何就业、如何选择职业及职业真像梁先生说的那样没有高下之分诸如此类的问题,在语文课教学中不加以及时解决,一方面我们传授的知识难以为学生所真正理解与掌握, 另一方面会扼杀在学习中的思维积极性与创造性。语文教学中不断地解析各种疑点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学生获得知识,同时不断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

三、着眼渗透点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学评价体系的更新和素质教育对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提出新要求, 语文学科间的知识渗透和跨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和影响越来越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因此,语文课教学中的渗透功能显得越来越重要,而着力抓住语文课教学中的渗透点是充分显示渗透功能的一条有效途径。如在教学梁衡的《把栏杆拍遍》时,我们不仅可以通过一定的事实材料有机渗透本学科内知识, 而且可以进行跨学科知识的渗透, 比如运用一定的地理、历史及自然科学相关知识,突出辛弃疾的豪放词风。着眼和利用一定的渗透点,不但能够强化学生学科内的综合能力, 而且能够扩大学生的思维领域,培养他们的跨学科综合能力。

四、抓住兴奋点

语文课不应是枯燥的“教其书习其句读”,应当而且应该有一定的生动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保持兴奋感。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设置和捕捉各种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从生理角度说, 兴奋往往是由于外界事物对人的敏感性刺激而引起的一种生理与心理的反应, 在语文课教学中可以运用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刺激其情感与思维神经, 从而刺激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奋点。例如我们在教学《富春江上》时,可让学生描述自己去过的一些风景名胜, 讨论各地名山大川的不同特点,这些话题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一个抽象的问题成为一个形象的问题,需要他们立即解决,他们在学习中会显得十分兴奋和投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设置与捕捉各种兴奋点,不但有助于吸引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情绪,使其在兴奋的心理状态下自觉而又主动地投入学习与探索之中,而且有助于学生灵活主动地运用所学知识, 正是寓创造性学习于兴奋之中,不失为一种乐学型的好形式。

五、巧设联结点

一堂好的语文课必然是在一种十分和谐的教学环节中得以实现的,它宛若流水,水到渠成,因而语文课教学同样需要重视教学环节上的和谐联结。如导入新课环节上就有旧课与新课的联结点, 一个成功的导入就可以使学生以积极的心理状态进入一种新的学习气氛之中; 在导学环节上有教学目标的展示—自学讨论—讲授之间的内在联结点; 评价环节上有学生练习与教师反馈的联结点; 结课与新课的铺垫之间的联结点。一个成功的联结可以通过层层设问、创设情境、简明的补白和设置悬念等方法实现。重视联结点能有效调控课堂教学气氛与教学进程,使课堂教学做到有张有弛、有紧有松,在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下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这同样是语文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能力的生动体现。

3.幼师数学教学中应重视的几个点 篇三

关键词:幼师数学;教学;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219-01

一、要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进行数学教学

现在所用的幼师数学教材,与普通中学的教材同出一辙,没有太大的改动。在教材内容方面,幼师数学教材过于繁琐复杂,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这与幼师生的学习目标不匹配,使学生学习脱节。这不仅增加了幼师生学习的难度,还产生了抵制学数学的心理。在教材体系方面,教材比较空旷,与幼师生的专业学习不适合,没有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进行数学教学。数学是一门和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数学问题,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入手,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数学教学。要通过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知识的运用能力。因为银行存款是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通过银行存款和数学教学相结合,学生的学习欲望会被激发,并且在亲身的体验当中获得知识,知识的运用能力也会有所增强。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自主学习,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教师要开展趣味性、实验性的数学教学。

目前,“新课改”在普通中学全面开展,对于职校来说也是一个福音。幼师数学教学还比较注重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这种传统方式只适用于小部分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而对大部分基础差的幼师生效果甚微。同时,这种传统的方式也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开展趣味性、实验性的数学教学。数学是一门思维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生一般认为数学知识枯燥、乏味。幼师学校的学生数学成绩较差,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较低,对数学学习更是没有兴趣。在新课标下,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要注重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性,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新鲜感。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一些趣味性、实验性的数学教学。通过数学趣味性、实验性教学,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观察、操作对数学知识获得感性上的认识,进而上升为理性认识,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例如,在学习概率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趣味实验进行教学。教师课前先准备一个盒子,在盒子中放入两颗黑色的棋子,两颗白色的棋子,并分别标明序号。然后,让学生任意拿出两颗棋子、并做好记录。经过学生的亲自实验,从中总结出了规律,对概率的知识更加了解了。

三、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数学学习的氛围。

要提高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的激发离不开有效的学习环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意义,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了解数学学习和专业课学习的联系。教师在进行知识的讲授时,要注重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和学生多交流,和学生交朋友,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良好师生关系下进行课堂教学,一定会使课堂气氛更加融洽,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由于纪律性较差,在课上玩手机、睡觉等不良现象经常发生,对于这些行为教师要及时加以制止。如果任其发展,必然会造成恶性循环,带来消极的影响。如果教师对这种情况及时制止,并对学生积极引导,一定会产生正面的效果,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四、加强课下辅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要想学好数学,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定的课下辅导。幼师数学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通过提问、作业、面谈等形式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地给予帮助和指导。针对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辅导方法,像启发式、引导式、个别辅导等,目的是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近期学过的数学知识。比如,对后进生存在的问题,要加强其基础知识的训练;对中上等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要多启发,不用过多讲解,点到为止。这些辅导方法让学生很好地自悟,养成自学的好习惯。在幼师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供有效的学习经验,同时考虑到他们的心理素质,让中职生学会学习,善于思索,培养自学的能力。

4.课堂教学评价应重视的几个原则 篇四

摘 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被国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在国家和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下,高职高专教育正处在发展的大好时期,面对机遇,迎接挑战,乘势而上,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试图在分析当前高职高专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探讨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使其尽快形成鲜明特色。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育;改革;遵循;原则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都占到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总和的半壁江山,学校总数占到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70%,发展势头迅猛。国家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高职高专教育如何面对机遇,迎接挑战,乘势而上,是当前高职高专教育改革发展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高职高专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高职高专教育内部来看,总体发展是不平衡的。部分学校定位准确,特色突出,毕业生供不应求,但多数学校仍存在着定位不准确、特色不鲜明的问题。

1.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定位模糊、特色不明。多年来,在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文件中有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高级实用人才、高等技能性人才等多种说法,在民间也有技术应用型人才和技术人才等说法,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在政府的各级管理部门和民间的观念中远未达成一致,从名称到内涵仍是一个比较模糊和众说纷纭的概念。在学校的实际操作中,由于传统的教育思想的束缚,往往是定位就高不就低。所以,尽管政府一直在艰难地推动改革,但收效甚微。高职高专教育始终无法从本科压缩型中彻底摆脱出来,而依然部分沿袭过去的学科模式,改革不彻底,特色不鲜明,是导致高职高专教育社会认可度不高的根本原因。

2.教学基本建设比较薄弱。由于长期以来,高职高专教育多头管理,政策、措施不配套,高职高专教学基本建设长期滞后,使得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教学文件建设、教材建设,双师型教师建设、专业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校企产学研结合机制的构建等推进缓慢。这些重要因素也制约了高职特色的形成。

3.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不能按职业岗位和技术领域的要求来设置教学项目和组织教学。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高职高专院校还是沿用学科体系加较多实践环节的组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仍以书本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理论讲授为重点。改革的目标实施总是力图将社会需求和学科体系整合。之所以出现这种改革不彻底的模式,总体上讲,还是顾虑过多,老的一套仍抱着不放,新的要求又需要体现。然而,靠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嫁接,难以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从高职高专教育的外部来看,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比较滞后,劳动部发布的职业大典规定了1800多个职业,而职业资格证书只发了100多个。劳动准入制度实行较晚,使得依托职业准人的高职高专教育就业通道不畅,就业没有很好的制度保障。

二、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1.按需办学。

高职高专教育与市场联系紧密,是以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高职高专教育要从市场需求中寻找生存发展空间。高职高专教育是培养适销对路的职业人才,不与市场接轨,离开社会需要,自身就无从发展。高职高专教育不应依赖政府给予很大的政策支持、很高的地位、很多的投入,而应从市场中获得自我发展的舞台。只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发展空间则是无限的。因此,高职高专教育一定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要从学科型转变为就业导向型,通过与社会结合、通过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促进学校良性发展。要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职高专教育提出的要求和带来的机遇,研究社会需求,认识社会需求,分析社会需求,突出职业教育特点,按照需求对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进行重新整合,要敢于做伤筋动骨的改革,敢于舍弃一些传统模式的东西,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灵活反应,不断根据社会要求调整专业设置、专业方向、专业内涵,实行订单式培养,使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与社会需要零距离,使学生上岗就能上手工作。

2.进一步降低重心,以实用为本。

当前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对社会、人才结构和高等教育本身的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和毕业生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形势下,高职高专教育应该怎样定位?笔者认为,应该是进一步降低重心,以实用为本。由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大规模扩招并大量涌入就业市场,在市场对高层次人才总需求增幅极为有限的制约下,势必造成他们供应下移的趋势,从而对高职毕业生形成挤压效应。将高职高专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重心顺势下移,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面向量大面广的基层一线培养技能型人才、执行型人才、实务型人才、操作型人才等正是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所在。

3.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应以技能和实践能力获得为主线来设计实践实训活动和理论知识学习。

根据前面两个原则,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突破传统的思路和框架。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结果不是若干门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考试或考核通过,关键是职业岗位技能和能力的获得。为此,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都要做大的调整。对此,德国的项目教学法有成功的经验。它以一个实践项目为载体,以能力技能获得为主线,将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力训练融汇其中,在项目中边实践边学理论,用到什么学什么,针对性极强,突出了理论的应用性,较好地实现了理论实践的有机结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总之,着力于能力的培养和获得,强化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坚持“实际、实践、实用”的原则设计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理论,在应用中掌握理论,这应是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原则。

4.合作办学。

一是产学研合作。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高专教育的必由之路,是培养高职高专实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要做到这一点,仅靠和若干企业签订一纸合作协议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合作互助、互惠互利的长效机制。能否建立这种机制关键是企业对合作办学的积极性。而企业的积极性来自我们的高职高专院校到底能为企业做什么?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能否融入到企业活动中必然成为题中之义。要达到这一目的,学校和企业形成合作联合体,学校专业人员和企业人员双向兼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尝试。企业和学校的工作大家都实质性参与,科技助企,产学研实践助校,学校和企业活动彻底共通,资源和效益共享。有些学校通过自办企业或将企业引入学校,企业与专业互动共赢,找到了产业与人才培养的结合点,为地方经济多方位服务和依靠社会各方力量办学的结合点,学校发展进入良性循环,道路愈来愈宽广。

二是与国外的高职院校合作办学。国外高职院校已积累了几十年的办学经验,形成了较为成熟和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习他们的经验,将加快我们的办学进程。

5.注重素质教育。

高职高专教育虽然是实用性极强的职业教育,要在特色上狠下工夫,但教育的共性要求也必须兼顾,特别要注重素质教育。大学时期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要特别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当前,高职高专教育既处在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期,也处在尽快形成鲜明特色的关键时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将更加综合、务实,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只有主动面向市场需求并率先形成鲜明特色的高等学校,方可在竞争中把握先机,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 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5.教学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篇五

教学评价的原则是指教学评价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主要有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指导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民主性原则。

正确评价一节课的标准

我认为正确评价一堂课,必须了解一节好课的基本特征:一节好的课,它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只要具备了这些特征,他就是一节好课:一是是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现实教学条件,确定恰当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不考虑学生实际,不分析和利用现有的条件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二是是否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三是否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四是否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五是否运用灵活的方法,适应学生的实际和内容的要求。六是否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的余地。

评价一节课作为一门艺术,自然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一节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教学目的(体现目标意识)

1、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

2、重点和难点的提出与处理得当,抓住了关键,能以简驾繁,所教知识准确

3、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二、教学程序(体现主体意识)

1、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

2、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传授知识的量和训练能力的度适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4、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 5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

三、教学方法(体现训练意识)

1、精讲精练,体现思维训练为重点,落实“双基”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符合教材,学生和教师实际

3、教学信息多项交流,反馈及时,矫正奏效 4从实际出发,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四、情感教育(体现情感意识)

1、教学民主,师生平等,课堂气氛融洽和谐,培养创造新能力 2.重学生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养

五、教学基本功(体现技能意识)

1、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

2、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

3、板书工整、美观、言简意赅,层次清楚

4、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5、变和调控课堂能力强

六、教学效果(体现效率意识)

1、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好

2、学生会学,学习生动,课堂气氛活跃

3、信息量适度,学生负担合理,短时高效

七、教学特色(体现特色意识)

1、教学有个性特点

6.课堂教学评价应重视的几个原则 篇六

姓名:布晓艺 地址:石羊镇中学 电话:*** 邮编:675402 [摘要]初中学生学习书法不仅仅是“临帖”“习帖”,学习执笔、运笔等,还要认识中国书法或碑贴的历史文化以及相关的文史知识,不管是学习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还是草书都是不断地向前发展,培养学生学习中国书法各种知识以便提升初中生对书法初步审美的艺术鉴赏能力。

[关键词]兴趣 辅导 学习练习循序渐进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使用语言文字及书写工具也与众不同,特别是中国的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视觉造型艺术。书法教学不同于文字教学,书法练习须用艺术的眼光去评审,需广纳、博取、能容,教师需注重书法内在文化与外在文化相结合。

细节一 教师应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培养他们使用钢笔、毛笔正确地书写习惯,端正学习态度。

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俄国教育教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初中学生书法者会因一段时间学习后会产生种种情绪或各种原因对其产生厌倦不愿学习而乱涂乱画乱写,这时教师就要发挥自己的学识与智慧,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出来,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喜欢与爱好,端正对书法的认识态度。第一,利用搜寻大书法名家学习书法的感人事迹来引导学生培养书法兴趣的良方,向学生展示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让学生明白书法艺术宝库中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国从古到今就非常重视书 品及人品,明白每一位艺术家都是经过艰苦的训练才有后天的艺术成就。“品格不高,落笔无法。”练字的同时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途径。大书法家颜真卿,他是唐代中期书法上杰出的和很有代表性的大书法家,曾经做过平原太守封鲁郡开国公,社会地位经济条件较好,而且有着高度的文化艺术修养,他的书法以沉着键劲的笔力,丰腴开朗的气度,形成了雄伟沉厚的风格,在书法领域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第二,在教学中采取认识各种书法碑帖,以便欣赏更多的书法艺术品。利用电教手段,参观书法作品展览,让学生参观优秀书法作品笔法,章法及气韵。树立学习书法的信心,培养学习兴趣。我国教育学家程颐指出“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我们只有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对书法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感受快乐的兴趣,书法学习才能全面发展,才是上好的书法课的前提。又如大书法家赵孟頫,是一位非常聪明而又善于学习者。他早年学智永,宋高宗,中年学王羲之,王献之。他的作品《湖州妙严寺记》中字的结体,方阔,壁画开张舒展,点划精妙,使转灵语。腴庄严规整中见潇洒俊逸,书法艺术水平很高,是学习“赵体”书法的良好范本。再比如,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最后要做到背临,包括意临和临意,必须建立在“对临”的基础上,在反复临习书法作品的同时,尽可能背诵作品文字内容。凡是临摹各家,不过窃取用笔,非规矩形似只取大意,尊古为实临,意临为求新。细节

二、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以勤奋学习书法为基础,加强书写正确方法的辅导,是凸显书法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书法家冯国语先生的名言“无情何必来斯世,有好终须累此身”。可见,要想在书法艺,书法学习方面有所进步,不经过勤学苦练,不经过深钻细研和认真的体验醒悟是不能的,但光“闷着头”苦练也不行,易走弯路。教师的课堂辅导,课堂引导,课堂辅导实践课占比重较大。明解晋的《春雨杂述论学书法》中说:“学术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大要须临古人墨迹,布置间架,但破管画破被,方有之大。”学生大量临,加上老师课堂指导,作业点评,课堂示范,为使学生少走弯路,更快地提高自己。

细节三 教师应抓紧学生持之以恒的书法练习的关键,还要不时拓宽学生学习书法文史知识广度和深度

既要向他人学习,更重要的是要知晓文学有关知识、要向书法课堂外延伸,如茶与书法的联系。中国书法艺术,讲究的是简单的线条中求得丰富的思想内涵。就像茶与水那样在简明的色调对比中求得五彩缤纷的效果,特别是唐宋以后茶与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有苏东坡《一夜帖》、米芾《召溪诗》等作品是在品茶之际创作出来人。另外,书法与文学,武术,音乐等。

细节四 教师还应加强自身书法知识、自身的良好书写习惯的提高,是教好学生书法课的有力保障

作为教师,要时时刻刻注重提自己的文化素质及自身素质修养,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权威人物,教师一言一行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作为教师,如果不懂书法理论,不懂书法技巧不懂美学知识,凭现有水平想把书法课教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实践中深造,在 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能力只能由能力来培养,才干只能由才干来培养。”“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一面镜子。”教师书写得好,能作示范,才有可能深入地把握教材,灵活地驾驭课堂教学,有效地指导课外活动。教师要加强书写基础知识的进修,阅读必要的参考书,并经常练功,做到“曲不离口,字不离手”,为中华传统的书法艺术扎根开花献一份力。

[参考文献]:

7.课堂教学评价应重视的几个原则 篇七

一、培养浓厚兴趣的原则

遵循着这个原则是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前提。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任何一门学科,如果不感兴趣,也就谈不上注意了。因此,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前提。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越浓厚,注意力就越集中。教师在课堂上,注意用风趣的语言、引人入胜的导语,形象直观的比喻,甚至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如多媒体视频等) ,迅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到集中到要探索的数学知识上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把所有的才智都集中在相关的知识上面。精心设问,吸引学生注意力。如,在讲授“年、月、日”一节时,教师一上来就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我班大部分同学今年十岁过了十个生日,只有小明十岁只过了两个生日,你们说这事怪不怪,是什么原因呢?”学生感到无比惊奇,并不相信,教师顺势导入,指出在学本节课后,就会解决这个谜,虽然用了几分钟,但它不但引入了新课,而且大大的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教学目标明确的原则

遵循教学目标明确的原则是提高注意力的核心。有关研究表明,目标越明确、越细致、越具体,学生对该对象的注意力就越集中。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及时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应该重点掌握什么,理解什么,会什么,哪些是必须要思想高度集中听的,哪些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必要时,老师可以在黑板的相关内容用一些特别的符号进行强调。

三、及时变换方式的原则

遵循及时变换方式的原则,是提高学生注意力常用的方法。对小学生来说,由于其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时间不太长,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不外乎上课最初的20分钟,20分钟过后,注意力就开始分散。这时,教师就要及时变换教学方式,要“讲、议、做”相互结合起来。这里的讲,不单纯的是老师讲,还包括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讲出对知识的理解;议,就是让学生主动学习,充分讨论,大胆发表意见,学生讨论越激烈,注意力就越集中;做,就是让学生动手试一试,画一画,做一做,学生一动手,自然就会全神贯注,高度集中。除此以外,还可以采取小组竞赛、抢答、游戏等形式,教师的语言增加幽默感等,都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四、排除干扰的原则

遵循排除干扰这个原则,是提高学生注意力必不可少的措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也需要及时排除干扰,数学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常见的干扰因素有来自外部的 (比如一只苍蝇飞来) ,更多的来自学生内部 (比如学生产生上课疲劳) 。教师发现后,就要主动排除干扰,比如暂时停下来,把窗户打开,让苍蝇飞走,这几乎不会影响我们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对于个别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可以用眼光、手势、抑扬顿挫的语言或教师位置的变换来进行提示,让学生的注意力重新集中起来。另外,肯定的语言、适当的鼓励也能很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当然,只要始终围绕课堂素质教育目标,在遵循以上原则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探索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也不是一蹴而就,这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断探索,学生的注意力就能得到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8.课堂教学评价应重视的几个原则 篇八

首先,优化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课程体系。财政部曾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中指出:到2010年,力争使80%以上的基层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从根本上扭转基层单位会计信息处理手段落后的状况。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不同于社会上会计人员的初级、中级、高级会计电算化的培训,但是,它又不能不考虑社会的需求。因此,该专业的毕业生首先应当能够熟练操作各种会计软件,并具备一定的会计软件的维护技能。针对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这一目标,会计电算化教学课程设置应在以会计理论知识课程为基础的前提下,从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程序设计基础、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及网络会计基本知识等方面出发,在让学生学会对多种会计软件的操作与维护的同时,还应当让学生学会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选择与评析,掌握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核算,计算机安全控制等重要问题的解决方法。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在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应增加电算化课程比例。目前,大多数学校仅设一门会计电算化课程,课时一般为70-80学时。而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新兴的应用性学科,涉及前面所提到的若干内容,既包括理论知识又包括实践技能,这些内容也绝非一门课程所能包含。因此,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电算化课程至少应达到3门,比例在30%以上。

第二,提高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加强自身实际操作和电算化系统管理技能。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性极强。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系统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技能。大部分教师比较注重理论教学水平的提高,往往忽略了实践技能的加强。基于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育在会计教育中的定位,只注重理论教育而不注重技能培养显然是行不通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身就必须具备较好实践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实践。目前,我国会计正与国际会计接轨,会计理论正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会计电算化商品软件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作为该专业的教师应定期参加会计理论知识的继续教育,更新完善自身理论知识,树立会计新理念,不断提高理论教学水平;同时,也应该多参加相关财务软件公司组织的培训,或是专业进修,多进行自身实践技能的培养,利用课余时间多上机操作,提高自身的专业操作技能,以防知识结构老化、知识更新太慢、实践技能不强等问题的出现,更好地适应教学,服务教学。

第三,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正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践性强,因而需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这既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也符合学校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向。高职院校可将会计案例教学法大量应用于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以CAI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采用相应商品化财务软件,模拟一个单位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确定应采取的解决措施与办法。可以通过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实践、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其他各院校建立校际联系,收集积累教学案例材料,建立教学案例库,丰富教学资料;可以利用CAI形式,把教学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或教学软件,通过计算机、投影机、影碟机、音箱等先进视听设备进行展示或示范教学,让学生直观、全面的接触掌握知识;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式,在一系统中设计数个案例,避免原会计案例片面、孤立的教学情况,使各门课程的内容相互渗透、综合运用,强化系统性;可以运用会计电算化实验室进行案例实训,让学生同时担任不同操作员,完成一套账的全部工作,也可对学生分组进行协作教学,让学生对一个系统各自分工、协作进行,最后合作完成,从而锻炼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让学生全面掌握会计流程的全部工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成就感。

第四,建立完整的会计实验室,配备较好的实训条件。会计电算化专业应建立两个会计模拟实验室:一个是手工模拟实验室,主要用于手工会计的实验;另一个为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即会计专业专用机房,主要用于财务软件的演示应用与维护,在实验室中备有相关商品化财务软件,建立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学生在此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提供的各项功能和教学案例,进行电算化会计的实际操作。一般情况下,学生应先在手工模拟实验室,利用其所提供的凭证、账本、报表等实验工具进行进行手工模拟实训,从而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然后再通过电算化模拟实训把手工会计中所用到的会计案例,又在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中,利用财务软件再次得以重演,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完成系統初始化、日常账务处理、期末处理、输出会计报表等工作。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有手工模拟实验室,配备了相应设施,以供学生进行手工模拟实训,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的建设却没受到普遍重视,只是在进行相关电算化课程教学时,安排机房上课。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对会计实务进行体会、了解的场所,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应加强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的建设,逐步将手工会计实训与电算化会计实训在时间和实训内容上相结合,为学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即能适应财务管理电算化工作要求奠定良好的基础。

此外,还应注重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21世纪的世界已进入了知识时代,素质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体结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既要培养学生的业务素质,也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应加大素质教育的力度,课堂上耳濡目染,课堂外身体力行。只有让学生二者同时具备,将来其在自己的岗位上才能较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成为合格的会计人员。

总的来说,高职院校在会计电算化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需要用先进的素质教育思想观念武装头脑,构建先进的课程体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人才。正因如此,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不断地摸索、总结和完善,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高职院校也有理由坚信,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应用性人才。

9.课堂教学评价应重视的几个原则 篇九

【Abstract】Discussed race vocal music in should attention of a few technical ability:exactitude of breath, Gao position, the enunciation vomit a phrase.The confidence of the song style.【Key words】Exactitude of breath;Gao position;The enunciation vomit a phrase;The confidence of the song style

在几年的教学积累和部分高校生的反馈以及一些高考生中发现,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正确的呼吸”、“高位置”、“咬字吐词”、“歌曲风格的把握”这几个技能犹为重要,如果忽视这些技能将直接影响学生声乐水平的发展。在把它归纳整理的过程中也引发了一些思考,这些技能不仅有教法上的斟酌,也有声乐理论上的探讨。

1.正确的呼吸

在高中的声乐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气息的练习,特别是对于民歌嗓的学生,一味的追求好听的声音却忽视了正确的方法。我经过几年的教学,认识到对于初学民歌的学生,不要把他们框到“我是唱民歌的”这样一个框框中,要让他们从基本的方法练起。

首先就是气息的练习。歌唱的基础是气息,如果没有了气息,声音就会是空洞的、乏力的,歌唱中要求声音的穿透力、金属色彩都是与气息密切相关的,因此气息的练习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正确的呼吸呢?采用什么样的呼吸方法,才能适应发声的要求。

第一,用鼻子吸气。这种观点认为,鼻子是呼吸的必然通道,应该履行自己的义务。其次,鼻子吸气卫生,因为他保护着肺和粘膜不受冷空气或微生物的侵袭。因此声乐教学中大都用“闻花”的感觉来练习呼吸。但是,用鼻子呼吸也有许多不利的因素。首先,鼻孔呼吸时,嘴是闭上的,不利于口腔和喉咙的打开,还有吸气速度慢,气息流量小等;其次,吸气时容易引起肩、胸上抬,脖子紧张的后果,与胸式呼吸的方法相似,使肩、胸、颈部肌肉紧张,疲惫;其三,鼻孔呼吸的气息不深,因此,在当代的声乐教学中较少采用。

第二,开口吸气。要使歌唱的呼吸通畅,喉咙的打开是获得通畅呼吸的首要条件。喉咙与口腔连接,要打喉咙,就必须依赖口腔打开的动作来带动喉咙的打开。我们不妨试试:一是张开口腔、打开喉咙吸气;二是半打开口腔吸气;三是不打开口腔、用鼻子吸气。我们很快就会明白,什么样的呼吸方法使呼吸通畅和迅速。所以,开口吸气,更符合气息通畅的原则。同时,我们还会发现:开口吸气时,一是口腔和喉咙都处于张开的状态,与歌唱发声的状态几乎完全相同,十分有利于吸气后紧接的歌唱状态;二是口腔腔体和喉咙、声门都在呼吸中处于充分打开的状态,吸气速度快、气息流量大,十分有利于歌唱中经常出现的快速换气;三是开口吸气与生活中“打哈欠”的动作基本相同,简单明了、操作简练,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开口吸气的气息较深。由于开口吸气时,喉咙充分打开,喉器也处于较低的位置,吸入的气息也较深,为寻找较低的气息支持,创造了有利条件。当我们感觉到气息“闷”或“顶”在胸口上时,一定感觉到气息不通畅,这恰恰是气息不深所致。因此,吸入的气息要深,是打开喉咙吸气的必然反映,也是呼吸通畅的必然结果,还是寻找腰部支持的重要途径。当较低气息位置吸入时,必然引起腰部有往外膨胀的感觉,而这种向外膨胀的动作,正是支撑强大音响、支撑宽广音域的着力点和控制点。因此,开口吸气,气息较深,腰部支持,三者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为充分发挥学生的声音,扩大音量,扩展音域等,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为了保证开口吸气的效果或质量,达到呼吸通畅的技术要求,在呼吸时,还要注意尽量不抬肩。

2.高位置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唱歌时没有“高位置”的表现,把很大的精力放在声音是否响亮上,导致声音不高亢、不集中,无穿透力。

那么什么是“高位置”呢?“高位置”是指歌唱时产生的远距离感,如“呼唤”时积极向上的状态,应该说,位置越高距离感就越远,“呼唤”时积极向上的状态就越强。犹如跟一个离你很近的人说话位置较低,相反,跟一个离你很远的人说话位置很高一样。但歌唱与说话有些不同,它要求在歌唱时无论听者远近都需要用较高的位置来表现(有些作品除外)

在声乐作品中尤其是民歌、辉煌的美声作品,它的距离感、大空间感是很强烈的,倘若学生找不到“高位置”的感觉,就很难把作品完整地表现出来。我们在课堂里,甚至更小一点的琴房里上声乐课,学生发声或歌唱时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因为空间很小,听的人离自己很近,不免会失去距离感,失去距离感也就失去了“高位置”的表现。因此,一定要对学生强调,在发声或歌唱时要有假定的远距离感,即“高位置”。

不妨可先选择一些容易找到“高位置”的作品,如《牧歌》、《小河淌水》等一些空间感比较强的作品来训练,结合教师示范“呼唤”时不同距离所表现出来的“位置高低”来帮助学生理解“高位置”。在教学中常对学生进行“高位置”的监控也显得很有必要。

3.咬字、吐词

歌唱艺术最大的特点是语言和音乐的高度结合,一首旋律优美动听的歌曲还必须要有清晰准确的吐字行腔来表现。所以歌曲的演唱除了要有基本的汉语普通话发音知识和掌握咬字、吐字的基本规则外,还必须具备生动的吐字行腔的表现力,达到真正的吐词清晰、字正腔圆。

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演唱把歌唱的咬字分为“出声、引长、归韵”三个过程,“出声”就是咬准字头,“引长”就是延长字腹,“归韵”就是收清字尾。咬准字头就是要按照“五音”的正确口形把声母咬准确。延长字腹就是按照“四呼”的口形延长音量发响最易的韵母,把声音放出来。收清字尾也就是韵尾交待要清楚,韵尾是复韵母还是鼻韵母,还是没有韵尾以韵腹的母音直收。我国现在的传统民族声乐沿用的“十三辙”分类发声的方法仍然是比较实用、科学的。

歌唱的语气表达随着歌曲的曲式结构、节奏速度、风格特点不同,咬字吐词的语气、腔调也应该有所不同。

例如:演唱热情欢快、清新明朗、旋律节奏紧凑跳跃的歌曲,吐字行腔应该轻巧迅捷、流畅舒展。如《姑娘生来爱唱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玛依拉》等。

演唱情深意长、纤细委婉、旋律节奏缓慢悠长级进的歌曲,吐字行腔应该圆润柔和、连贯平稳,如《四季歌》、《草原之夜》、《情深意长》等。

4.歌曲风格的把握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唱风格,是对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的民族音乐特征和歌曲演唱的民族特色等来演绎表现,达到独特的民族演唱艺术风格。我国地大物博,五十六个民族的音乐风格五光十色、丰富多采,不同的地域风貌、习俗语言,风格各异、个性突出。居住高原雪山的藏族同胞,质朴敦厚、粗犷坚强。该民族歌曲旋律一般多宽广舒展、悠扬奔放、载歌载舞,节奏性强,真声的演唱声音雄浑粗犷、浓重情深。位居祖国大西北天山下的新疆,以维吾尔族为首的多个少数民族,热情爽朗、风趣潇洒、能歌善舞。受波斯、阿拉伯音乐影响,该民族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变化较大,切分节奏运用较多,音乐活泼跳跃,热情欢快。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风格的歌曲进行不同的处理,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风格特征。同时,让学生多欣赏我国的民族声乐作品,这样学生在表现作品风格上会很快的得到提高,学生学起来也很起劲。

10.治疗湿疹应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篇十

只要患者发现自己患上这种疾病以后,就应该再生活中多加注意,避免外界因素的刺激。比如每天都会遇到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烟酒、味精化学调味剂等,还有每天的一些化学洗涤剂跟碱性的肥皂。

2.穿衣的问题要选择适宜。

我们知道通常宽松质地柔软的衣物可以减少衣物跟皮肤之间的摩擦刺激,如果是一些比较粗糙毛躁的衣服穿在身上,一天下来会觉得各种瘙痒难受。如果患者患发过湿疹,或者出现湿疹的征兆的话,就不要再穿一些化纤或者毛织品面料的贴身衣物。

3.治疗的时机。

湿疹初期的时候会觉得皮肤出现瘙痒发红等不舒服的现象,在这个时候就采取措施治疗的话可以很好得制止湿疹的发生。发现疾病立即治疗,对密集分布的红色丘疹、丘疱疹伴剧烈瘙痒,应早期治疗,湿疹具有早治疗早好的特性。

4.特殊体质的人群需要额外注意。

11.课堂教学评价应重视的几个原则 篇十一

一、从心灵出发:德育工作要唤起渴望

著名教育理论家刘铁芳教授曾尖锐地指出:“教育没有充分地唤起个体对周遭世界的爱与热情,由此而唤起个体置身世界之中的积极的意向,而只是作为知识灌输的容器,对学的厌恶就成为必然。”事实上,很多学校德育工作也是如此,用灌输的方法向学生简单地宣传一些道德伦理,并采取强制性的措施要学生落实在某些德育实践中。这种德育无法唤起学生对周遭世界的爱与热情,学生只是简单地配合校方的行政措施,流于表面形式,丧失了德育应有的触及心灵、感动心灵、唤起心灵的能力。

我校农村学生多,留守学生比重大,且学生年龄普遍比城市学生大。留守学生普遍缺乏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存在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特别是女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由于观念和羞涩等原因,对青春期出现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不能正确对待,产生许多困惑。对此,教师应该在一种平等与民主的氛围中接近学生,感染学生。学校提倡课外辅导,教师在课余时间能够走近学生,发现学生的心灵特点与精神走向,及时加以辅导。此外,学校还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在部分年级专门开设“阅读课”、“球类活动课”、“演讲比赛”、“书画作品展”等。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我们认为,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渴望,首先就要创造这样一种“师生从游”的温馨氛围,让教师和学生有空间、有时间进行交流,让教师用自己的思想与激隋点燃学生对于世界的爱与思考。知识可以传授,而精神与心灵只能相互感染、相互唤醒。只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与空间,从心灵出发的德育才能找到立足点。

二、以传统为本:德育工作要重视文化涵养

学校德育工作不只是简单的说教,更需要文化的涵养,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文化具有自觉性、感染性,它会对身处某种文化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论述中指出:“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当学生不知道你在教育他时,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德育工作就是要通过文化的涵养达到这种境界。

一要重视环境文化。学校的建设和布置要有书香味,要有学校发展历史的脚印,要有学校独特的文化氛围,让一草一木、一亭一楼、一副对联、一尊雕塑都演绎着故事,让学生时时处处受到文化的熏陶。

二要重视课程文化。除了国家课程之外,各个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本土的资源,开发自己的校本课程。我校的校本操《青春鼓韵》取材本土的苗族花鼓,师生集体创作,集运动和民族风情于一体,既富有苗乡特色,又极具青春气息,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感受苗族文化的无穷魅力,有利于激发学生们对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文化的眷恋,对当地居民的尊重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并产生一种自我认同的强烈归宿感。

三要重视活动文化。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全学生的人格。学校可以把一些活动用节日或仪式的形式固定下来,我校每年都有文明科技节、阳光体育节、读书感恩节和校园艺术节,每年的三月、五月、九月和十一月定期举行。仪式能够把人们的情绪调动起来,使意义通过仪式得到表现和强化。仪式的多次重复,也就成为一种记忆特别深刻的文化符号,最后能得到师生的内心认同,使学校的制度成为师生共同的行为准则,校园文化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下,即使学生离开学校,也会带着学校特有的文化基因和情结走出校门,走上社会。

四要建立“书香校园”。周国平先生曾如此回忆自己的青春:“回想起来,我的青春期的最重大事件是对书的迷恋,这使我终身受益。从中学开始,我的课余时间都是在阅览室里度过的,看的多半是课外书。阅览室的墙上贴着高尔基的语录:‘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当时真是觉得,这句话无比贴切地表达了我的心情。现在想,觉得不够贴切了,因为它只表达了读书的饥渴感,没有表达出那种如痴如醉的精神上的幸福感。”我们认为,课外阅读是一种极其有效的德育方式,真正的德育必须与学生的阅读和思考相结合,让学生在亲近经典文化的过程中,产生“如痴如醉的精神上的幸福感”。学校每年举行读书感恩节,通过阅读交流会、经典阅读征文、经典诗文朗诵、好书推荐等方式,不断推动学生亲近书本,使其在书本的海洋里受到潜移默化地陶冶,成为—个有思想、有文化的人。

三、倡独立自尊:德育工作要重视自主管理

学校德育工作涵盖的范围广,涉及的内容多,实施的战线长,只有重视学生的自主管理,才能更好地完成德育的目标和任务。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校的主人,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

一是设置机制,让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从学校到班级,从学生会到各班班委、团支部,从社团到广播台,从纪律的检查到卫生的评比,让学生亲身体验、了解学校良好的运行不是靠哪—个人就可以的,而是每一人都要参与,都要约束自己的行为,都要为别人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二是大胆放手,为学生创设更多自主成长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参与,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决定,形成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我校从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到体育节、元旦文艺汇演等各类活动都是由学生独立组织实施,从策划、组织、主持,到奏乐、主题演讲、照相、报道等各方面,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甚至一些重大活动也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如今年3月省教育厅厅长来学校视察时,我们的校园文化介绍就是由几个学生完成的。他们的出色表现得到了领导的充分的肯定,综合素养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三是让学生融入社会实践。德育不仅仅是一种课堂上的讲授与交流,也不仅仅是校内学生间的活动,它应该有一种社会指向,致力于培育学生的公民意识,让德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当下国内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弱化与虚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生面对着庞大的应试压力,整天和书本、分数、名次打交道,几乎没有时间从事社会实践,也难以孕育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导致了不少学生成了专家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再也没有了蓬勃的生命气象。

我校在应试压力下仍创设平台,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担当精神。比如,在各类班级活动、社会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地融进了社会关怀与社会担当的主题。再如,我们的学生志愿团队、公益团队是校内的一个爱心团队。它将全校志愿者的爱心汇集在一起,关注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经常在大兴镇周围举办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有时是清扫环境卫生,有时是去社会福利院关爱孤寡老人,有时则前往贫困学生家中帮忙。每学期,他们还会组织一两次募捐慰问活动,将爱心送往贫困山区与贫困家庭。“从来纬地经天业,皆在躬行实践身”,明德中学的胡元倓老校长当年曾将自己的这两句诗赠给学生。这句诗,就是我们的德育主题。

四、寻找青春的支点:德育工作要重视生命规律

当下,以生命为本的教育理念受到普遍的关注与理解。中学生正处于隋绪丰富、思维敏锐的成长期,对于美、对于艺术的感受力较强。对此,学校采取以下措施来把握学生的生命和心灵规律。

一是注重艺术熏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艺术对于塑造少年时期的人具有特殊的意义。……我认为,要使艺术珍品成为少年们的精神需求,使他们努力用最感到幸福、最生气勃勃的心灵劳动——接触美的东西——来充实自己的空余时间。这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腻的教育任务。”这段话讲出了德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深厚联系。艺术本身就有德育的功能,而且其德育功能精致而深微,能真正地陶冶人心、重铸人格。学校大力倡导艺术教育,不断推动着艺术教育与德育的融合。

一方面,我们建立了一面学生绘画墙,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在绘画墙上即兴泼墨,描绘出自己心中的青春激隋与梦想。学校对这些绘画作品定期进行评比;为了鼓励学生亲近绘画,激发他们的艺术激情和荣誉感,学校每学期都会挑选一些学生的画作,悬挂在校园各处,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另一方面,我们在校本体操中融人苗族的歌舞成分,充分释放孩子们的艺术活力。此外,部分学生能歌善舞,擅长各类乐器,他们成立了一些艺术团体,自行联系、自行组织,经常与教师乃至专业人士交流、学习。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学生的心性也有了极大的完善与提高,而学校也在无形之中完成了德育工作,并激活了学生的生命意识与审美意识,使其涵养出了一种优雅、高尚的生命情怀。

二是培养学生的浪漫情怀。浪漫情怀是青春期孩子们特有的心灵规律,应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曾说:“浪漫不是无生命的,它是这样一种艺术:教人们如何在专注于指定的工作中培养浪漫……浪漫必须加以培养,因为浪漫毕竟是我们要得到的那种和谐的智慧中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所谓浪漫,就是对于世界无穷尽的想象与期盼,就是对自我与他人的肯定与赞赏。一个没有浪漫精神与想象力的少年,是没有精神活力的少年,是在精神与道德上老化的少年。

从这一理念出发,我们在学校内部营造了一种浪漫而理想的文化氛围。学校的亭台楼阁,无不涌动着浪漫的理想主义气息,从校门口的“衡称天下公平事,民系心中忧乐情”到至善楼的“衡民师生放眼五湖四海,黔东气象开怀万壑千峰”,从真韵亭的“宴坐亭中常砺志,暇来道上总思齐”到真气亭的“亭上风云千里目,胸中韬略五车书”,从日常的课堂教学到每年的演讲比赛,我们都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唤起学生的浪漫情怀与理想主义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久,更远。

总之,真正的教育只发生在人与人的心灵之间,教师与学生只有达成心灵的契合与灵魂的交流,学校的德育工作才会如顺水行舟,达到预期的效果。

12.课堂教学评价应重视的几个原则 篇十二

一个项目策划的好坏最终对成本和效益影响可以达到30%左右。此阶段的成本管理表现为项目的选址和项目建设方案。在地块的选择上除了看地价和土地出让金的高低外, 还要比较补偿费 (拆迁、赔偿、过渡等项费用) 和配套设施费用的高低, 结合销售价格进行综合平衡。接着是建设方案的确定。通常的作法是进行建设方案招标。制定招标文件除了小区 (或区域) 的总体规划设计、功能、配套要求和建筑设计等技术指标外, 还必须有经济指标。

2 设计定型阶段的成本管理与控制

所谓设计一条线, 要值千千万。设计阶段是项目投资控制的关键, 设计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 也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投资效益。要有效地控制建设项目投资, 就要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到建设前期设计这个关键阶段上来。实践证明, 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75%, 因此要把设计阶段作为投资控制的关键。运用概念设计从宏观上决定建筑设计中的基本问题, 要做好这项工作的首要条件, 是对建筑的功能要有比较透彻的了解, 掌握平面关系, 结构受力的规律和真实情况, 用正确的概念指导工作, 就能掌握重点, 冲破由于对问题的错觉或狭隘经验所产生的障碍和束缚;同时, 才能使结构设计更好的符合客观实际, 创造出优秀的设计成果, 避免在设计中发生原则性的错误。在南山区建设局主持的“南山文体中心”项目的方案设计阶段, 由于过多的注重外观造型效果, 而忽视了建筑的功能性和经济性, 致使耗费近一年时间的设计成果最终未获评审通过, 设计必须从方案设计整个推翻从来, 造成了经济上和时间上的重大浪费。

概念设计包括的范围很广, 要考虑的方面很多, 不仅仅要分析总体布置上的大原则, 也要顾及到关键部位的细节, 要注重以下工作环节:

(1) 通过招投标方式优选设计单位和设计方案。选择优秀的设计单位是取得优质设计的关键, 而设计主持人的水平高低至关重要。

(2) 建设方的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地参与到设计中去, 配合设计人员控制项目投资, 大力推行限额设计, 建设方工程技术人员应该从设计一开始就参与进去, 主动地影响设计, 进行有效控制。要求设计部门实行限额设计, 即在保证工程功能的前提下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来控制设计。在工程项目建设设计过程中, 经常与设计人员沟通, 及时回答设计方提出的有关问题, 与设计人员一起对项目的使用功能、关键设备、主要建筑物平面布置、材料选择等进行较为详尽的比选。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来优化设计, 最大限度地节约投资, 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使每一个单项工程都不超过其设计概算。

(3) 认真进行设计交底及图纸审查。图纸审查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工作。在施工前图纸审查可以及时发现设计中的纰漏和不合理之处, 同时还可以解决一些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尽量做到问题能够在正式施工前解决, 这样既可以减少设计变更, 又可以减少返工费用。

对设计院设计概算, 要组织经济技术专家和造价师进行审计评估确认其真实性可靠性。对超出投资估算的部分应认真查找原因, 若属技术方案引起的, 在施工设计时应针对性地进行优化。配合设计人员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 在施工设计阶段业主方的专业人员要做两项工作:一是督促应按既定的技术方案设计;二是了解设计计算的结果, 注意单项设计的经济性。

3 工程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

工程建设项目采用的都是工程量清单招标, 通过公开招标来择优选择施工单位。我们认为工程施工招标阶段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 认真作好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工作。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工作是招投标阶段的核心工作, 它是施工单位投标的基础。有了准确的工程量清单, 才能正确地判断投标报价的合理性, 才能在定标时作出正确的决策。所以, 必须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这项工作。编制人员不仅要具有较强的预算业务知识, 而且应当具备一定的工程施工经验。另外, 工程量清单中的项目要清晰、明确, 不能出现漏项、错项, 应保证计价项目的正确性。

(2) 严格按照《招投标法》正确选择施工单位。在评标时应综合考虑施工单位的信誉、施工方案、投标报价等因素, 择优选择合理低价的施工单位。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是建筑产品的形成阶段, 也是投资支出最集中的阶段。由于施工阶段周期长, 影响因素多, 材料价格波动较大, 所以对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应引起高度重视。

(1) 为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采取的是:工程造价按照施工单位的投标报价, 除工程变更和国家的政策性调整外均不再做任何调整, 工程款的支付与工程施工进度挂钩。

(2) 对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和价格严格把关。建设工程的材料费一般要占整个建安费的60%以上, 控制主要材料、设备的质量和价格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一个关键环节。市场寻价, 市场调研, 货比三家, 重要的材料设备, 还采取招标、比选的方式。

(3) 加强工程项目变更、现场签证管理。一方面我们应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尽量使变更消灭在图纸设计阶段;另一方面, 对于必须进行的变更, 则应严格执行变更签证审批程序, 依照招标文件和合同的有关约定, 加强对变更工程量及内容的审核监督。对于增加的施工内容, 建设方管理人员必须做好施工记录, 为工程结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避免施工单位提出不合理的索赔。

(4) 加强合同管理、减少索赔事件发生。合同管理对造价控制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作为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必须充分理解和熟悉合同条款。要利用合同条款随时解决工程造价方面的纠纷, 避免索赔的发生。如果施工单位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约定的义务时, 也可以据此向施工单位提出反索赔, 以减少自身的损失, 降低工程造价。

(5) 应高度重视竣工结算工作。竣工结算是项目投资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 是对建设成果和投资效果的总检查。此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是建设成本的核算, 保证工程结算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其次是对编制工程决算依据的审查:竣工工程的施工内容与设计图纸是否相符, 是否按照合同中约定的结算方法、计价依据、取费标准、材料价格与承诺条件等办理竣工结算;检查核对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所有隐蔽工程均需进行验收, 实行监理的工程要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 隐蔽工程量要与竣工图相一致;要落实设计变更签证, 设计变更要有原设计单位负责人签字, 并经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签字, 重大设计变更要经原设计审批部门审批, 否则不应列入竣工结算。

4 保修服务阶段的成本管理与控制

保修服务阶段的成本高低, 首先取决于工程设计和施工质量好坏, 做好工程质量工作, 则可以将保修费用降到最低水平。

(1) 作好商品房的使用说明书和保修书, 分清建设、物业管理和用户各方应承担的保修责任和费用, 杜绝非建设单位自身责任所发生的保修支出。

(2) 选择业务水平高、管理素质高的物业管理公司承担项目的物业管理工作, 加大对物业在使用中的监管力度和维护保养, 从而达到减少保修量目的。

5 信息管理

项目管理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预定工期内, 工程各项工作都要按照议好的计划和程序协调地进行施工作业。工程管理单位需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 对工程作主动、有效和及时地全盘、全过程目标控制。工程管理每天收到的信息十分多, 包括设计师、承包商、监理、政府各部门、材料供应商等, 大量信息往来包括信函、报告、会议记录、备忘录、简报等。这些信息通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作处理, 分类及储存。因而网络中的各个工作站都可以共享这些信息资源, 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大型公共建筑项目全面成本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 规避风险, 减少人为的不必要的支出, 才能降低项目投资成本。 [ID:4520]

摘要: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的基本特点是:建设规模大, 技术难度高, 设计创新, 工期要求急, 工程质量要求高, 具有一次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所谓一次性是指每次开发的项目均有不同的地域环境, 风格类型和使用要求, 一次设计仅适用于一个特定开发项目。而就一个特定的环境和项目而言又有多种风格的建筑和结构类型可供选择, 形成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大型公共建筑项目全面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目的是:在确保工程质量、开发周期的前提下以合理的最佳成本完成一个特定的建筑产品。其管理必须是全过程、全方位的, 进行全面成本管理与控制。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的开发建设分四个阶段:一是策划准备;二是堪察设计;三是施工实施;四是保修服务。

13.课堂教学评价应重视的几个原则 篇十三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优化教学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那么,教学设计则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是教学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体现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教学之前,“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各种教学方法及教学步骤等,进行预先筹划,安排教学情境,以期达成教学目标”的系统性设计。教师的教学离不开这一课前的准备——教学设计。在新课程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老师经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即如何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既能够切合课程目标的要求,符合教材的具体特点和个性,又能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有兴趣,从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这是衡量一个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水平的标尺,也是我们在听课过程中最注意的方面,因为它是评价一节课成功程度的重要标准。可见,一堂好的阅读课,一堂高效率的阅读课,无不是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体现教师的精心思考和创造性的劳动的。

“思想往往是行动的先导。”那么,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课教学设计时怎样才能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呢?笔者拟结合自己十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与体会,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处理好单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和语文综合素养提高的关系问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确实,实施以学生发展为要旨的阅读教学,更须练就“设计”的真功夫。重要的是要明白,“设计”的追求是如何“用好”教材来实现教学目标。语文阅读教学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很显然,这是一个长远的目标,不是通过一两篇阅读文本的教学就能达成的,因此,在具体面对某一篇教学内容的设计时,我们就要首先处理好单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高的关系问题。要处理好这一对矛盾,我认为,首先,教师要树立“类”的意识和设计理念。语文阅读教学,教师都要有“类”的意识和概念来解读眼前的“篇”,明确课堂教学不是为学生讲解文本,而是“使用”文本来引导、点拨学生在探究体验中悟到并学会:这一类的文章是这样来读,这一类的生活是这样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样的学习方法是这样来做。并在这体验、学用、会做的过程中,感悟语文与生活,逐步形成自主、独立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如在教学小说《智取生辰纲》(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一文前,我安排了这样两个课时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主要解决故事情节的梳理和人物形象的分析,然后有意识地布置给学生一个课后作业:思考环境描写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小说的两大要素: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并为下面的第三个要素——环境描写作铺垫;第二课时,我的教学设计从课文中写“天热”这一环境描写的作用为引子,结合学生曾经学过的《故乡》《孤独之旅》中的环境描写片段,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环境描写常见的几种作用,使学生对小说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然后,我又精心挑选了学生喜欢的作品《西游记》中关于环境描写的片断作为拓展延伸的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旨在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实践证明,整堂课教学内容集中,教学目标明确,且落实到位,使学生对“小说”这一类文章应该怎么读有了明确的认识,课堂效率不可谓不高。

其次,要突出课堂的教学目标的单一性,强化课型创新。我们必须对每学期的教学目标进行整体分析,并针对教材篇目及不同的教学目标,深入钻研课文,对教学资料进行大胆取舍,确定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重点,设计出能突出单节课教学重点的课型,如朗读课型,诵读课型,品读课型、文学欣赏课型、结累课型、自主阅读课型、单元组合课型等等,这样形成的课堂以一项内容学习或一项技能训练为主,教学目标单一,教学重点突出,且学生的学习内容或技能可以得到强化,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也自然而然得到了提高。如教学《孙权劝学》这篇文言短文时,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文言文的感受能力还很薄弱,我就很注意文言文阅读习惯的培养。语文老师都知道,“读”在学习文言文时很重要,且要读准字音,读对停顿、语气等等,我就把第一课时设计成一节朗读课型:开始就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一遍;又指名个别学生来读,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然后教师范读一遍,学生齐读一遍;再学生自由读三遍,要求边读边悟;再齐读课文两遍;加上课文理解过程中的穿插读,片断读,自读自悟,到最后的巩固读,整堂课的设计安排学生的“读”是相当充分的。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想,现代教师也不能否认读书的意义吧?

二、处理好教材整合中知识积累和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关系问题

《标准》强调在阅读中要“培养语感,注重积累。”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中要落实这一指导思想,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只有这样,才算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才能真正培养起学生的语文素养。

首先,要设计好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语言深处的问题,丰富学生的语言结累。如某教师在执教上海教材《小巷深处》一文时,设计了这样两个语言品味的问题:

1、“竹棒”一词在文中哪些地方出现?找出来,读一读,并说说“竹棒”在文中到底有什么作用。

2、既然“我”对母亲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变化,那么是怎样深的母爱让“我”“悔悟”的呢?找出令你最感动的语句读一读,并作点评。这里,教师以非常具体的指导,引领学生一同走进文本,通过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去体会母爱的深沉与伟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已然渗透在教学设计中了。

其次,要加强朗读环节的设计,特别是诵读,培养语感,注重积累。中国语文教育的传统中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它告诉我们,语文教育其实十分简单,十分素朴,无非就是“读读议议,议议读读”,如此必有大效。因此,没有朗读、诵读而只有讨论、分析、对话的课不叫语文课,语文教学不要“花”太多,而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朗读,诵读,默读,听读,齐读,个别读等等),追求“本真”与“素朴”,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而然地在“读”中受到熏陶,得到提高,从长远来看,这样的课堂教学当然是有效的。

再次,要在具体的阅读课教学设计中,选准突破口进行听说读写系统的扎实训练。如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段落为突破口来设计结构,但注意不要割裂课文,不要打乱作者的表达思路。如《风筝》一文的教学设计,可从围绕风筝展开的一场冲突为突破口,让学生理解“我”对小兄弟的精神虐杀的一系列动作、神态描写的词语,并通过辨析比较体会“抓、掷、踏”等动词的妙处。又如在设计主问题时,用规定的句式组织学生进行理解性的说话活动,如《绿色蝈蝈》可采用填空的句式:蝈蝈是一种(如:外形漂亮、叫声独特、喜欢甜食、讨人喜爱等等)的昆虫,学生通过阅读全文,揣摩语言,捕捉信息,品位语言,概括总结,语文能力得到了提高。

另外,结合课文中优美的语句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句或段的仿写训练,也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好方法,如九年级下册的《谈生命》一文,可设计这样一个仿写题:冰心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以它们的生命历程诠释了生命的本质和规律,请你也用一个比喻来表达对生命的认识,并模仿其中一个的写法写一段话,要求与原文主旨吻合。又如八年级下册的《春酒》一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语言清新优美的散文,所表达的思乡之情也与同是台湾作家余光中的《乡愁》诗相近,于是在安排教学环节时,我作了一个大胆的设计,开头由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引出琦君的散文《春酒》的品读,然后在深入阅读文本后,再次出示《乡愁》一诗,让学生模仿这首诗一节一喻、由浅入深的写法,以“春酒”为话题,结合散文内容,写一个诗节,当堂交流,课后整理成一首完整的诗歌。实践证明,这种现学现用的方式学生易于接受,便于掌握,达到了切实的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三、处理好教学步骤简化和中心环节强化的关系问题

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非常强调教师的阅读课设计要简化教学环节,这并不是说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简化了,我认为教学步骤是要简化,而教学的中心环节要强化、细化。要处理好这一对关系,首先是教师要吃透教材,抓准重点难点,选准切入点,比如《风筝》的教学,可以从分析课文开头的“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切入,也可以从分析课文结尾的“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与冷气”切入,还可以围绕课文中间的“我”破坏弟弟的风筝切入。这种设计灵活性强,全凭教师和学生对课文的独特理解,摆脱了千篇一律、不分轻重的机械而又繁琐的教学模式,解开了束缚教师手脚的框框,也解放了学生的思想,真正体现了教材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无非是个例子”的作用。

其次是中心环节设计时主问题设计要起到以简驮繁的作用,便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并且带动全篇的阅读研讨,切忌设计一连串是非判断类的问题,既把教学环节复杂化,又不利于教学中心的突出和重点难点的解决。如在《皇帝的新装》一课中,某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皇上为什么会上当受骗?”这样的问题就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学生的思维就可以活跃起来,从皇帝自身、诚实的大臣到狡猾的骗子一一加以剖析,可以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又比如针对描写比较细腻,情感比较丰富的文章,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也可以设计一个统领全篇的语言品味题,如《春酒》一文作者擅长在细节描写中见真情,因此,在初步感知环节后,可设计这样一个中心环节:请勾画出文中精彩的细节和生动的语言,读一读,尽量读出情趣,并说说你的体会。这样的设计看似随意,却匠心独运:学生在没有束缚的空间内,思维活跃,灵感迸发,才会有潜心的揣摩,深刻的领悟,会心的微笑,真切的表达。

另外,针对教材中的自读课文,可为学生设计一种简单而又中心突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也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在自读课文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以学生自读为主,辅之以合作学习,组内探讨解决疑难问题,教师从旁指点;解决不了的或推荐出的重点问题拿到课堂上来交流;在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读中感悟与教师的读中指导相结合。也可以以合作学习为主,先分组,后交流,然后提取各组之长,师生共同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重点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必要的讲解还是需要的,当然讲解要精练,真正成为学生的心理需求,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把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纳入合理的轨道,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上一篇:工程机械展会发言稿下一篇:项目管理措施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