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养生观探析

2024-08-24

《庄子》养生观探析(共9篇)

1.《庄子》养生观探析 篇一

庄子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相关庄子养生的内容,一起来看看!

文章结构

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至“可以尽年”

是全篇的总纲,指出养生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缘督以为经”,即秉承事物中虚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

第二部分至“得养生焉”

以厨工分解牛体比喻人之养生,说明处世、生活都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而且要取其中虚“有间”,方能“游刃有余”,从而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缠。

余下为第三部分

进一步说明圣人不凝滞于事物,与世推移,以游其心,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穷天理、尽道性,以至于命的生活态度。这就是文惠君基本理解到的东西。但是,庄子想要表达的可不止这些。

庄子思想的中心,一是不存认知的可能,一是顺其自然的心境,本文字里行间表面虽是在谈论养生,实际上是在体现作者的哲学思想。

文章中心思想

庄子思想的中心,一是无所依凭自由自在,一是反对人为顺其自然,本文字里行间虽是在谈论养生,实际上是在体现作者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旨趣。

原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p,砉然响然,奏刀�d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道大�U,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L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f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q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译文

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可真是十分危险的了!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

厨师给文惠君宰杀牛牲,分解牛体时手接触的地方,肩靠着的地方,脚踩踏的地方,膝抵住的地方,都发出砉砉的声响,快速进刀时刷刷的声音,无不像美妙的音乐旋律,符合桑林舞曲的节奏,又合于经首乐曲的乐律。

文惠君说:“嘻,妙呀!技术怎么达到如此高超的地步呢?”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所喜好的是摸索事物的规律,比起一般的技术、技巧又进了一层。我开始分解牛体的时候,所看见的没有不是一头整牛的。几年之后,就不曾再看到整体的牛了。现在,我只用心神去接触而不必用眼睛去观察,眼睛的官能似乎停了下来而精神世界还在不停地运行。依照牛体自然的生理结构,劈击肌肉骨骼间大的缝隙,把刀导向那些骨节间大的空处,顺着牛体的天然结构去解剖;从不曾碰撞过经络结聚的部位和骨肉紧密连接的地方,何况那些大骨头呢!优秀的厨师一年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割肉;普通的厨师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砍骨头。如今我使用的这把刀已经十九年了,所宰杀的牛牲上千头了,而刀刃锋利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牛的骨节乃至各个组合部位之间是有空隙的,而刀刃几乎没有什么厚度,用薄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和组合部位间,对于刀刃的运转和回旋来说那是多么宽绰而有余地呀。所以我的刀使用了十九年刀锋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虽然这样,每当遇上筋腱、骨节聚结交错的地方,我看到难于下刀,为此而格外谨慎不敢大意,目光专注,动作迟缓,动刀十分轻微。牛体霍霍地全部分解开来,就像是一堆泥土堆放在地上。我于是提着刀站在那儿,为此而环顾四周,为此而踌躇满志,这才擦拭好刀收藏起来。”文惠君说:“妙啊,我听了厨师这一番话,从中得到养生的道理了。”

公文轩见到右师大吃一惊,说:“这是什么人?怎么只有一只脚呢?是天生只有一只脚,还是人为地失去一只脚呢?”右师说:“天生成的,不是人为的。老天爷生就了我这样一付形体让我只有一只脚,人的外观完全是上天所赋与的。所以知道是天生的,不是人为的。”

沼泽边的野鸡走上十步才能啄到一口食物,走上百步才能喝到一口水,可是它丝毫也不会祈求畜养在笼子里。生活在樊笼里虽然不必费力寻食,但精力即使十分旺盛,那也是很不快意的。

老聃死了,他的朋友秦失去吊丧,大哭几声便离开了。老聃的弟子问道:“你不是我们老师的朋友吗?”秦失说:“是的。”弟子们又问:“那么吊唁朋友像这样,行吗?”秦失说:“行。原来我认为你们跟随老师多年都是超脱物外的人了,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的。刚才我进入灵房去吊唁,有老年人在哭他,像做父母的哭自己的孩子;有年轻人在哭他,像做孩子的哭自己的父母。他们之所以会聚在这里,一定有人本不想说什么却情不自禁地诉说了什么,本不想哭泣却情不自禁地痛哭起来。如此喜生恶死是违反常理、背弃真情的,他们都忘掉了人是禀承于自然、受命于天的道理,古时候人们称这种作法就叫做背离自然的过失。偶然来到世上,你们的老师他应时而生;偶然离开人世,你们的老师他顺依而死。安于天理和常分,顺从自然和变化,哀伤和欢乐便都不能进入心怀,古时候人们称这样做就叫做自然的解脱,好像解除倒悬之苦似的。”

取光照物的烛薪终会燃尽,而火种却传续下来,永远不会熄灭。

[庄子养生相关内容]

2.《庄子》养生观探析 篇二

一、思考自然:顺应自然

庄子认为“性者, 生之质也。性之动, 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 (《庄子·庚桑楚》) ;又认为“性不可易, 命不可变”《庄子·天运》) , “无以人灭天, 无以故灭命, 无以得殉名” (《庄子·秋水》) , 人的一生要听其自然, 不能人为的去改变它, 崇尚自然, 以自然为宗, 这是道家思想最为突出的特征。

1、顺物随时

《庄子》中“庖丁解牛”的故事中, 庖丁说, 同样的刀子, 同样是用来剔割牛肉, 有的厨师只用了一个月便刀刃缺损, 只好再换新的;技术好一些的厨师可以一年换一次。而自己, 一把刀子用了十九年, 刀刃依旧锋利。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那就是顺应自然。庄子以厨师用的刀子使用时间的长短, 来形象地说明养生的大道理。人体也是由自然界的物质构成的, 像刀子一样, 在不断地运动中磨损、老化, 所以, 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是, 为什么生活在同样条件下的人, 寿命的长短却不同?影响一个人寿命的因素有许多方面, 其中养生的效益是不可忽视的。传统的养生方法多种多样, 庄子的“顺应自然”法是其中之一。

在庄子看来世界虽然很复杂, 也如同骨肉, 还是“有间”的。人生在世, 应当:“因其固然”“依乎天理”而行, 同时, 还要怀着怵然为戒的审慎和关注的态度, 小心谨慎的行事, 这样就可以畅通无碍了。在这里, 顺其自然还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无厚”, 即不恃其情、才、识, 无忮无求, 不矜不伐, 这样, 以“无厚”入“有间”, 当然就可以游刃有余了, 如此顺其自然的行于世, 就会免去很多的碰撞摩擦, 就“可以保身, 可以全生, 可以养亲, 可以尽年” (《养生主》) 了。

2、全性葆真

《马蹄》篇说:“马, 蹄可以践踏雪, 毛可以御风寒, 龁草饮水, 翘足而陆, 此马之真性也。”到伯乐出现, 说他会管理马, 于是剪掉马毛, 削去马蹄, 还在马身上烧烙印迹, 络手绊脚的把马栓在一起, 编入马槽。这样一来, 马就死去十分之二、三了。到此还不算完, 又将马饿着、渴着、驱赶训练它奔跑, 还给它弄上些个装饰, 这般折腾后, 马就死去大半了。借助“千里马之死”, 庄子说明了马弃伯乐而生, 人守本性而活的道理, 告诫人们永远不要自毁天性。

庄子所说顺其自然, 具有反对约束, 恢复本性的意思, 不管对于自然界的动物还是社会中的人类, 庄子都主张任其性命之情, 让其自由发展, 反对人为的束缚或加工, 他说:“夫鹄不日浴而白, 乌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 不足以为辩。牛马四足, 是谓天;落马首, 穿牛鼻, 是谓人。” (《庄子·天运》) 白鹤不需要天天洗了才白, 它本来就是白的;乌鸦也不需天天染了才黑, 它本来就是黑的。鹤之白, 是鹤的自然;乌之黑, 是乌的自然, 它们都是最完美的, 根本没有必要去争辩何优何劣, 谁美谁丑, 更没有必要去染鹤或洗鸦, 它们原来是什么样子就任其自然好了。亦同此理, 牛与马天生就是四条腿, 这是牛马的天然, 而用马络套住马头, 用绳子穿过牛鼻孔, 这就是人为的, 其结果是使牛马失去了自然本性, 妨碍了它们的自由发展, 此集中体现了庄子反对约束性, 主张万物自然而然的思想。

在庄子看来, 天下的事物有它的自然本性, 圆的它本来就圆, 并不需要规来使它圆;方的它本来就方, 也不需要距来使它方。钩曲规矩等等, 比喻社会上种种桎梏, 正是它们, 使万物的自然本性受到了约束和伤害。

二、世事探索:保身全性

社会现实迫使庄子不得不采取避世的生活方式, 这就要求他既要躲开荣誉, 又要避免刑罚, 恪守中道以求得保身全性。保身全性是道家学说的中心问题, 也是道家重视个人生命、个人自由的一个重要特点, 体现了他关于人生处世的智慧。

1、无用之用的处世态度

保身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要认识到无用即是大用。他以《人间世》中的栎社树为例, “栎社树之所以能长处, 其大蔽数千牛”全在于无用, 否则, 他早就被人们砍掉了。因此, 人皆知有用之用, 却不知有用之物为人所用, 则不能自我保全;人莫知无用之用, 然无用之物无人理睬, 则可全生保身, 这就是无用之大用。

然而光是无用还不能做到保身全性。《山木》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庄子行于山中, 见大木, 枝叶茂盛。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 舍于故人之家, 故人喜, 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 其一不能鸣, 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 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 以不才死, 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由上可见, 庄子的这种“顺人而不失己”、“外化而内不化”的游世态度, 一方面通过表面上的随顺他人、适应变化, 保证了其现实意义上的“在世性”, 既避免了避世之人对其所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放弃, 又避免了入世之人所极有可能遭遇到的生命危险, 所谓“虚己以游世, 其孰能害之” (《山木》) ;另一方面, 又通过内心中的本真独立、虚静安宁, 保证了其精神意义上的“远世性”, 既避免了避世之人的刻意与机心, 又避免了入世之人所极有可能遭遇到的“阴阳之患”与“内刑”。如此, 正是这“在世”而非“入世”, “远世”而非“避世”的“游世”之道, 成就了庄子在乱世之中独特的生命智慧。

2、免害保身的生命意识

庄子哲学是生命哲学, 他视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庄子看来, “直木先伐, 甘井先竭”, 只有安于命, 化于时, 顺乎人的处世态度, 才能达到全生保身之目的。而且, 这一处世态度还只是有极高精神修养的人方能具有。

庄子的这一思想, 在《人间世》一则故事中表述得更为形象。鲁国贤士颜阖将要去担任卫灵公太子的老师, 但打听到此太子天性残暴, 很难侍候, 便去请教著名的贤大夫蘧伯玉先生。蘧先生说:“要警惕, 要谨慎, 首先要端正你自己!表面上不如顺从依就以示亲近, 内心里不如顺其秉性暗暗疏导。即使这样, 这两种态度仍有隐患。亲附他不要关系过密, 疏导他不要心意太露。外表亲附到关系过密, 会招致颠仆毁灭, 招致崩溃失败。内心顺性疏导显得太露, 将被认为是为了名声, 也会招致祸害。他如果像个天真的孩子一样, 你也姑且跟他一样像个无知无识的孩子;他如果同你不分界线, 那你也就跟他不分界线。他如果跟你无拘无束, 那么你也姑且跟他一样无拘无束。慢慢地将他思想疏通引入正轨, 便可进一步达到没有过错的地步”。庄子这一处世态度可以概括为“游世不僻, 与时俱化”。这是一种被动的, 外在力量压抑下的消极顺从, 但由此换来的是生命的安全。

三、人生理想:逍遥自由

自由始终是人们千百年来不变的追求之一, 许多人为之追逐一生, 却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 反而生活在更加沉重的负担之中。但究竟什么样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呢?庄子或许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回答。

1、人何以不自由:庄子对人生困境的认识

理解庄子的自由观, 首先要分析, 在庄子眼里, 人、个人, 何以不自由。这里从“命”、功名利禄等欲望、人认知上的限制三个方面来全面分析人为什么会陷入这种不自由的困境。

1) 命的限制, 是“不可解于心” (《庄子·人间世》) 且“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庄子·人间世》) 的。即庄子所谓的命是人无法清楚解释和知晓的, 但其无所不在, 人是无法逃避的。“受命于地, 唯松柏独也正, 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 唯尧舜独也正, 在万物之首。” (《庄子·德充符》) 万物皆禀受天命而生, 尧舜受命而生, 正像松柏受命而生一样, 但尧舜之正与松柏之正, 却又是别有原因的, 这里既有天命的原因, 也有其自身的原因。但无论怎样, 命之为命, 往往是人力所不能左右的。这就表明, 人在行为上是不可能有自由的, 因为一切具体的存在及其变迁均是必然的, 庄子否定了偶然性, 也否定了个人自主选择的可能。也就是说个人的存在始终处于别无选择的命运之中, 人是不自由的。这是人何以不自由的最深刻的本体层面。

2) 功名利禄等欲望的限制, “一受其成形, 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 其行尽如驰, 而莫之能止, 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 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 可不哀邪!” (《庄子·齐物论》) 庄子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人被功名利禄所困, 造成了人自己也无法控制自己的局面。庄子认为利害之欲是人之所不能免, 为人的本性所固有的。人一旦有了欲望而得不到满足, 即使得到了满足, 又会产生新的欲望, 那么人的一生都在为了不同的欲望而奔波劳碌。

由于被功名利禄所驱使, 人们都在挖空心思地争名夺利, 心地不正、心气不纯、心境不静, 结果只能使自己处于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焦虑之中, 反而被功名利禄所操纵, 陷入了不自由的境地, 遭受“异化”的痛苦。庄子认为, 这就是人之所以不自由的感性上的原因。

3) 认知上的限制, 《庄子·逍遥游》中,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鲲鹏, 离开北方的大海飞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而寒蝉和灰雀却讥笑它。由此可见, 一切有限时空条件下产生的感性认识或理性认识都是“小知”, “小知伤德”即损害对道的体悟, 这样囿于其中的人, 他的精神活动也就是不自由的。这便是人何以不自由的认知上的原因。

2、去欲而安的自由之境

追求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 也是整个庄子思想核心。他看来, 人之所以不自由, 不是源自于外, 而是源自于内, 源自于个体心灵的自我束缚, 即心存“桎梏”、怀有“心结”的结果。要想自由, 必须超越束缚, 亦即在心灵上对现实存在的必然性予以超越, 庄子认为这种超越必须做到无己、无功、无名。

1) 无名, 自从儒家提出“学而优则仕”, 把“立功”、“立德”、“立言”作为人生三不朽的思想后, 积极入世, 建立功名, 成为一般人的普遍追求。功名成为一种价值尺度, 衡量着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庄子以超越常人的智者眼光, 清醒地看到:功名一旦成为人生追求的目标, 成为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价值尺度, “物”就成了崇拜对象, “物”就会对人产生一种束缚, 一种负面作用。

庄子认为:“名者, 实之宾也”, “名”只不过是虚名。人如果热衷于求名, 就势必与别人发生冲突, “德荡乎名, 智出乎争。名也者, 相轧也;智也者, 争之器也。二者凶器, 非所以尽行也”。 (《庄子·人间世》) 在庄子看来, 儒家的仁义道德之所以行不通, 就在于过于追求虚名, 致使人与人之间相互争斗和残杀。而庄子极力主张放弃名的追求——“弃世则无累, 无累则正平, 正平则与彼更生, 更生则几矣” (《庄子·达生》) 。也就是说, 只有放弃“名”, 不以天下为事, 抛开社会, 才能与众人和睦相处, 与道合而为一。

2) 无功, 所谓“无功”就是“不以物为事”。只有“无功”, 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庄子主张:“无为谋府, 无为事任。”“不与物交, 淡之至也。”取消了物欲, 人就可以摆脱物累, 一切顺应自然, 外物就不会牵累与人, 人与物才能和谐相处。“有机械者必有机事, 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 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 则神生不定, 神生不定者, 道之所不载也。” (《庄子·天地》) 这段话生动而形象地说明, 如果“以物为事”, 精神就会失去平静, 心神不定, 为物所牵累, 就不会为道所载。因为道是自然无为的, 所以体道者也必须做到自然无为, 以人之无为合于道之无为。

3) 无己, 在庄子的“三无”思想中, “无己”是根本。“无己”是达到“无功”、“无名”的方法和途径, 也是“无功”、“无名”的前提条件。“无己”决不能从字面上理解为没有自我, 不要自我。“无己”是去掉原有的“己”, 而达到更高层次的“己”。只有“无己”才能彻底解决精神与自身形体的关系。

总之, 庄子的自由观涉及到人生、自然、世事三个方面, 在庄子看来, 顺其自然是对自然的思考, 保身全性是对世事的践行, 逍遥自由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先谦《庄子集解》三秦出版社2005年3月

[2]王世舜《庄子译注》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5月

3.庄子养生八字诀 篇三

少私 庄子认为“私”是“万恶之源,百病之根”。一个人如果经常私心缠身,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整天打个人的“小九九”,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他必定会事事患得患失,鬼迷心窍,日夜不得其安,这就必然导致形劳精亏,积虑成疾。人们只有在精神情绪方面做到心胸开阔、性格开朗、不图名利、排除私心,才能达到长寿之目的。

寡欲 庄子认为,欲不可绝,但也不可纵,纵欲必然会“闯祸染疾”。一个人如果少情欲,则不会欺男霸女;节物欲,则不会图财害命;寡官欲,就不会阳奉阴违,投机取巧,贬低他人,抬高自己,积虑伤心。只有做到“知其荣、守其辱、安其分、图其志”的人,方称得上为义正清廉、公正无私的人,才会身心健康,安然处世。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心浮躁,各种各样诱惑充斥其间,有些人欲望极强,心术不正,满脑子坏水,整日被官欲、利欲、色欲、贪欲、嗜欲等欲望所迷并陷入其中,使得生活失去原汁原味。当有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或达不到个人目的时,有的人便会迁怒于人,烦恼、焦虑、抑郁、沮丧、自责、忏悔及愤怒等不良情绪在脑子里积蓄,心理失去平衡,耍脾气、发牢骚、出怨言,甚至怒发冲冠、伤肝伤脾、损神折寿。

清静 庄子认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以及社交活动中,如果能做到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静则制怒,静则除烦,静则意定,静则养生”。清静并非什么都不想,而是“不思声色,不思胜负,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无烦恼,形无劳倦”的一种精神境界。大千世界,色彩缤纷,充满了金钱、地位、名利和美色等使人心动神驰的诱惑。在充满诱惑的尘世的纷扰下,要做到“恬然不动其心”,不为权力所争,不为名利所诱,不为金钱所累,不为“灯红酒绿”所吸引。有了如此淡泊的心态,紧张、焦虑、愤怒、嫉妒、憎恨等负性情绪就会远离你,你就能始终保持心境的安静。心静则神安,体内气血运行自然平和,机体因而正常运转,健康长寿也就寓于其中了。

4.庄子养生主原文及译文 篇四

吾生也有涯(1),而知也无涯(2)。以有涯随无涯(3),殆已(4);已而为知者(5),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6),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7),可以保身,可以全生(8),可以养亲(9),可以尽年(10)。

【注释】

(1)涯:边际,极限。

(2)知(zhì):知识,才智。

(3)随:追随,索求。

(4)殆:危险,这里指疲困不堪,神伤体乏。

(5)已:此,如此;这里指上句所说的用有限的生命索求无尽的知识的情况。

(6)近:接近,这里含有追求、贪图的意思。

(7)缘:顺着,遵循。督:中,正道。中医有奇经八脉之说,所谓督脉即身背之中脉,具有总督诸阳经之作用;“缘督”就是顺从自然之中道的含意。经:常。

(8)生:通作“性”,“全生”意思是保全天性。

(9)养亲:从字面上讲,上下文意不能衔接,旧说称不为父母留下忧患,亦觉牵强。姑备参考。

(10)尽年:终享天年,不使夭折。

【译文】

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可真是十分危险的了!做了我们世人口中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

5.观《蒋勋讲庄子》有感 篇五

“啾啾啾——”,夜幕降临,山间的鸟儿们开始歌唱,听着这美妙的歌曲,我想起了一位深爱大自然的人——庄子。

庄子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儒家大师,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庄子的故事,如《自由之龟》、《庄周梦蝶》、《买椟还珠》等等。如果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十个故事中有八个都是关于大自然的。庄子喜爱大自然,他爱大自然的生机,爱大自然的奇幻,更爱大自然的声音。

蒋勋先生说庄子认为大自然有呼有吸,“大块噫气,其名为风“这句话说的正是大自然的呼吸。庄子早已把大自然当作一个人来看待,一个巨大而又值得敬佩和发掘的人。庄子去发掘大自然的`奇妙,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全身心地投入于大自然,泰戈尔、欧阳修也皆是如此,他们都懂得大自然的美,并且都愿意让心灵沉浸于大自然中,他们用实际行动应证了一句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大自然的诸多变化中,庄子最看重的是声音。声音虽不一定会音乐那般悦耳,但音乐的本质是声音。声音是大自然的语言,向外界传递着大自然的讯息。想要听懂大自然的语言,需要关闭我们的视觉,纯粹用耳朵听,才能明白大自然的话语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而我们却总是习惯性地运用视觉,其实,这会干扰听觉。

我小时候经常看莆仙戏,但一直是通过电视,电视上的字幕,我只在意字幕,并不怎么关注戏的内容。一关闭字幕,我心里就觉得十分不爽,因为演员唱得太慢了,又会拖长音,倒不如直截了当地看字幕,可长辈们却总是听,时时闭起眼,并不说话,只是稍微摆摆手,我十分不解。长大之后,我才知道,莆仙戏美在声音,而非内容,演员的眼神、手势以及腔韵,皆是莆仙戏最为精妙的地方。一个故事看几遍就厌烦了,而一个声音却会成为经典,千古流传。

以前,我讨厌蝉,因为它总是不停地叫唤,还叫得又刺耳又难听,但听了庄子的故事,我开始欣赏蝉鸣了,它是夏日独有的乐曲,珍贵无比。流水声、鸟叫声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宝物,且都蕴含着不小的学问。庄子一直研究自然之声,为此孜孜不倦。然而现代化工业所带来的噪声掩盖了大自然的乐曲,既没有《走月亮》当中那“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的温馨,也没有《大自然的声音》当中那“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的豪放,只有数不尽的污水,这是一种遗憾。

6.老子养生观发微 篇六

一、老子的养生观渊源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并非空穴来风, 而是来源于个人实践生活的感悟体验。老子出生于没落贵族奴隶主家庭, 李门祖上曾因直谏犯上而遭到迫害株连, 家道中落而辗转流离, 经过几代辛勤耕耘, 家业渐有起色, 老子的父亲李乾、母亲婴敷待人忠诚热心, 与邻里关系和睦温存, 还经常广散家财济助处于危难时期的四方乡邻, 名望高尚。幼小的李耳在父母的影响教育下, 胸怀“积德为道”、“以德布道”的品行, 形成了急人所难、乐于助人的高贵素养。比如有一次, 老子与伙伴一同到灵溪戏水游泳, 突然间他的伙伴脚下一滑, 跌落水中, 眼看着就要被滚滚洪流冲走, 值此危难之际, 老子奋不顾身跳入水中, 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同伴;还有一次, 三九寒冬大雪纷飞之时, 冒雪赶路回家的老子看到路边有一个幼小乞丐衣衫单薄, 冷得浑身瑟瑟发抖, 见此情景他非常同情, 便匆忙赶回家中, 拿起母亲刚刚蒸熟的馒头飞奔出门, 沿着那个幼小乞丐行走的路线追赶上去, 将热乎乎的馒头递到对方手中;另有一次, 老子受人之托为人照看桃园, 他以身作则、遵守规矩, 从来不随意跨越桃园一步, 对于那些妄想偷桃之人, 他也苦口婆心劝其为善, 改正偷摸行为。少年老子所处的时代, 战乱频繁, 生活艰辛, 他亲眼目睹的种种灾难在其思想上打下了深深烙印, 也促使他对现实的人生之道进行了深度思考。在成年之后, 老子利用担任史官的便利, 饱读了大量有关夏、商、周等王朝的历史典籍, 在面对尔虞我诈、表里不一的皇室权力之争和纷扰烦躁的世俗世界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 主张“好静”、“无欲”、“无事”, 倡导“致虚极, 守静笃”, 反对刚强进取, 推崇“物壮则老, 是谓不道, 不道则已”, 强调“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以及“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政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夫唯不争, 故无尤”, 一时名声大噪。为依理规劝世人, 老子九旬之年强忍失国之痛, 挂冠归里, 宏论讲学, 广布道义, 授教乡梓, 在函谷关著下洋洋洒洒五千言之《道德经》, 并选择奇峰雄伟、环境幽静、千祥云集、风景秀丽的景室山作为个人隐居论道和修炼养生的绝佳之地, 一方面遍采百草万物精炼药丹, 另一方面汇聚养生秘诀强身健体, 从而凝练总结出了博大精深、顺乎人性的独到养生观[1]38。

二、老子的养生观内涵

老子的养生观具有极其深厚扎实的理论基础。在老子编撰的《道德经》中, 无论是基本的养生保健, 还是日常的为人处事;无论是政治斗争, 还是军事作为, 涉及养生理论的内容相当广泛, 无所不包。由于老子关于养生方法的许多观点和做法切中时弊, 结合现实, 所以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和重视, 《道德经》也因而被人们视为中华民族养生保健知识的经典著作, 及至后世的许多古代帝王都试图希望从道家学说中寻找到“长生不老”之术。分析老子的养生观,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主张无为好静。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这种思想也延伸到养生方面, 他提出“致虚极, 守静笃”的观点, 认为事物如果强大, 自然就会衰老, 最终引起死亡, 因而倡导静谧自然, 以便使个人心灵虚寂悠闲, 清静寥廓。在老子的心中, 无为是最大的有为, 只有静默旁观地看待自然、看待人生, 才能达到个人心灵的静谧, 实现个人生活的价值。按照老子的养生观念, 人们只要做到淡泊名利、心态平衡, 没有过多的欲望奢求, 自然就不会感到烦恼和疲劳, 也就才能更好地避免疾病的发生[2]51。

2. 福祸相互转化。

在哲学思想上, 老子具有一些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内涵, 比如其曰:“祸兮, 福之所倚;福兮, 祸之所伏”, 针对福和祸的关系, 提出了一些矛盾法则, 揭示了客观世界的相互对立面, 特别是正反两面相互转化的法则。对此, 韩非子在《解老篇》中为其做了高度评价, 认为老子的养生观念内涵丰富, 催人遐思, 并阐述了个人对老子养生学说的深刻理解:人如果作出了一些祸害之事, 必然会心里万分恐惧, 心里一旦恐惧, 在后期的行为举止便会端正起来, 行为端正之后, 自然对各方面的事情考虑得就比较周到细致, 进而会明白事物的基本道理, 人们行为端正, 自然就不会对他人造成祸害, 而由于没有祸害, 那么就会颐养天年, 明白了事理则做事时便会取得成功, 此乃“尽天年则长寿, 必成功则富贵”, 因而“祸兮, 福之所倚”。换而言之, 人们如果天生有福自然生活富贵, 富贵之后自然衣食华美, 这就会渐渐产生骄纵之心, 一旦生成骄纵之心, 则行动必然淫邪, 举止必然违理, 而最终自然无成功, 此乃“短命无成功叫做祸, 而祸本生于有福”, 因而“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主张如此的养生之道, 在于提醒人们要顺其自然, 松紧有度, 适意人生。

3. 提倡去甚寡欲。

在哲学思想上, 老子主张“去甚, 去奢, 去泰”, 也就是舍弃掉那些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处世方式, 追求少思寡欲、无忧无虑的养生观念。老子认为,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 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 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也就是说, 离开了生存必然走向死亡, 而过分地追求生存也可能导致死亡, 告诫人们要衣食有味、衣着随便, 不刻意追求, 要以自己居处的社会风俗为乐, 不去羡慕别人社会地位的高低不同, 减少过多的奢望追求, 清心寡欲、淡然处世以积精全神, 使好乐忧患皆得其正。此外, 老子还强调对“五色”、“五音”和“五味”等欲望要适度控制, 谓之:“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难道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这些劝人清心寡欲、志闲少欲的养生观对现代人们的生活仍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4. 躲避困境危险。

老子主张“贵柔”、“守雌”, 强调知难而退, 因势利导, 其在《道德经》中云:“盖闻善摄生者, 陆行不遇兕虎, 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 虎无所措其爪, 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换句话说, 就是对善于养生之人而言, 应当时刻保持一份神气内敛、志意安宁的精神状态, 要惯于设法避开猛兽、刀兵等危险, 善于和精于保全自己, 实现安享富足的极乐人生。

三、老子的养生观影响

老子的养生观, 对后世影响比较大。尽管在一定程度上, 老子倡导的“好静”、“无为”的虚无主义养生观与那些倡导进行加强室外体格锻炼的观点是相互对立的, 存在一些消极的、片面的成分, 但是总体而言, 老子所主张的带有朴素辩证法的养生思想, 追求去甚、去泰、节制、非欲的许多养生思想还是具有可取之处的, 也极大地影响了同世和后世之人, 同世的比如孔子, 后世的比如葛洪、嵇康、苏轼等[3]。比如公元前526年, 在一个风光明媚的日子里, 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为了“观先王之遗制, 考礼乐之所极”, 当面到老子居处向其请教人生之道。当得知孔子来访时, 老子骑着黄牛亲自前往郊外迎接。行过见面礼之后, 老子解答了孔子心中的关于人生发展的诸多疑问, 并意味深长地说:“一个人如果时运好时就可以去做官以施展个人抱负;但要是时运不济, 就应当如同蓬草随风飘落一样顺应自然, 知难而退。一个善于做生意的商人, 即使再有钱, 也不会轻易张扬, 因此别人看不出他的富贵;一个富有修养的君子, 他的德才只有深藏不露, 就可以算是大智若愚了。”聆听完老子的此番教诲, 孔子深受启发和若有所思, 他对老子主张的养生之道可谓是敬佩有加、推崇备至, 并在后续的个人施教过程中经常向自己的弟子们讲解传播。

参考文献

[1]杨玉辉.老子养生思想新解[J].中国道教, 2002 (6) .

[2]万岗.老子养生观辨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8 (6) .

7.庄子的养生之道 篇七

养生,如同减肥、瑜伽、高尔夫一样,也已经逐渐成为今天富起来的人们日益重视的方面。于是,中医养生、饮食养生、气功养生林林种种,好不热闹。而当一个话题逐渐成为民众热烈讨论的内容时,其实往往距离真理已经很遥远了。

庄子的养生,和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都没关系。这是一种思维方式。《庖丁解牛》里面谈到三种解牛方式:除了“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还有庖丁以无厚入有间的游刃有余的解牛法。不要理解为技术上的不同,技术的不同永远体现在认知的差别上。画家之间的高低,恒在于对自然、经典的认知水准。有了深入准确的认知,然后有精到、高妙的表现和把握。同样,没有庖丁这样的认识,如何能有这样精审独到的方法呢?

其实《庄子》全书讨论的,无不关乎生命。“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以鸟养养鸟”等命题都关乎个体生命的尊严和自由。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是庄子对待知识的态度。可惜我们今天的中小学生,大都在“以有涯随无涯”,在追逐教学大纲要求中气喘吁吁,所学大大超越负荷。家长会基本是一种派活儿,把学校和家庭连成一体,共同监督那些本该放飞梦想、强健体魄、完善灵魂的孩子们达到教学、考试的要求。这是典型的“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学习当然重要,可是相比而言,身体健康和心灵健全更加重要。在身心健康这样如隋侯之珠一样不可用金钱来衡量的价值和学习成绩这个微不足道的千仞之雀之间,我们居然选择后者。

孟子曾经讲“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试想,不能打动孩子的心灵,那就说明孩子对此没有感知,在此前提下,“忍性”是没有意义的。只能训练出一批小奴隶,听话、忍耐、逆来顺受。从小学会了这一套,永远不会“增益其所不能”。

今天的父母,唯恐自己的孩子不“聪明”,但何谓“聪明”?“聪”就是耳朵听的清楚,“明”就是眼睛看的清楚。“聪明”合起来无非是说七窍灵光,对外界摄受敏感而已。本无关乎智慧。大家都奔“聪明”去了,都不关心“智慧”之所从来。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实在是有如凤毛而麟角之稀啊。

“聪明”的人,总免不了为利害、声名而追逐,因为他比一般人更敏感于这些内容,所以总是会先人一步想要得到。庄子讲“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对名利的过分追逐,会损害德知,把原本浑然的一个整体搞得精气外泄、疲于奔走。这在庄子看来,其实是最有害于养生的。

庄子寓言中的“不才之木,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神人以此不材”的故事,不必着实具体是哪种树木、哪位神人。庄子寓言往往极而言之,说明一个道理,给人强烈的印象。不才之木得享天年,乃是说明此木并未引起世俗人的功利之心,用世俗的眼光无所可用而已。倘若它可以按照世人的意愿雕琢成各种器物,则早已被砍伐利用了。正比方君子抱朴含真,不争竞不追逐,安贫乐道以终其天年。

对于我辈,能如不才之木终其天年固然是难以企及的理想,但事事争先却也绝对是有害身心。我们要做好事、多做事,这些都无可厚非,关键是不能有太多的颠倒梦想,尽力维持一种朴实、自然的心境,则去大道或不远矣。

责任编辑 张惠清

8.从《龟虽寿》看曹操的养生观 篇八

从《龟虽寿》看曹操的养生观

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写的<龟虽寿>,是一首四言古诗,诗中所论述的养生见解,非常精辟.诗的原文是:“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腾蛇承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作 者:张湖德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刊 名:环球中医药 英文刊名:GLOBAL TCM 年,卷(期): “”(3) 分类号: 关键词: 

9.中医养生观 篇九

养生是指合理选用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保健方法。

通过长期的锻炼和修习,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简而言之,所有促进健康,延长寿命的活动都是养生活动。

中医养生学,则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中国历代心理、生理保健以及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长寿命的实用科学。

而寿命的长短由人体的健康状况所决定,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是衰老和疾病,维护健康、恢复健康是长寿的必要条件。

中医养生对于防止早衰,预防老年病,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医养生学是从几千年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而不断有所发展的一门学科,其内容包括预防医学、心理医学、行为医学、保健医学、天文气象学、地理医学、社会医学等学科知识,中医养生康复学是以健康长寿为目的`的综合学术体系,具有独特的中国文化色彩和民族风格。

笔者简介于下。

1 顺应四时

中医认为人的健康状况,容貌的保养,与四时气侯变化密切相关。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阳气充沛,万物生机蓬勃,人体新陈代谢相对旺盛,所以可保养体内的阳气,防止阳气发泄过多,影响人体生发之气;秋冬阳气藏伏,阴气转盛,人体的新陈代谢也相对减缓,所以要注意保养体内阴气,防止阴精耗损,中医说“从之则苛疾不起”,即顺应四时季节变化而变换生活方式,可以防病健美;又说“逆之则灾害生”,即不按四时季节变化去改变自己生活方式,则可导致疾病,对健康有害。

2 防寒避暑

寒与暑是中医所言之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阴阳属性,故寒与暑是阴阳盛衰的明显征象。

中医认为春有乖乱之邪气风;夏有骤变之寒气;长夏有淫辱之雾湿;秋有湿、凉之燥气;冬有非时之温暖等,这些非时之气,乘人体之虚,都可以邪气而致病,损害人体健康。

因此,中医从美容医学出发,要求人们必须在生活上采取顺四时、适寒暑的各项措施,做好季节性的自我防病保健工作,冬天要防止严寒侵袭,夏天要避光防暑,若防寒不力,则发生耳、手部冻疮;避暑无方,则生痱子、日光皮炎,及面部色素斑等。

3 动静有衡

要按照四时季节变化和晨、昏、昼、夜有规律地起居作息。

如春三月应晚卧晚起,散步或做体操,情志要豁达开朗,使机体处于生机盎然的状态;夏三月应晚卧早起,迎着曙光,活动锻炼,精神焕发,使机体的阳气调和宣达;秋三月应早卧早起,从事强度不是很大的劳动和锻炼,保持身心宁静,使机体处于动静相持的状态;冬三月应早卧晚起,回避严寒侵袭,风和气爽时应进行户外锻炼;风雨冰雪不良天气,可在室内锻炼,以防风寒袭扰。

中医把无规律的起居休息方式称之为“妄作劳”,该工作时不劳作、不运动,不去充分发挥“动”的作用;该睡眠休息时又不休息,不去发挥“静”的作用,这样动静失衡,必生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常导致疾病,损害健康。

4 劳逸适度

对每个人来说,劳逸都不能“太过”或“不及”,劳逸要保持均衡、适度。

正常的脑力劳动,可促使智力发达、思维健全;正常的体力劳动可使肌肤筋骨强健。

故体力和脑力劳动有机结合,是强身、益智、健康的重要措施。

必要的睡眠和安逸,又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的重要因素。

而贪图安逸、不爱劳动、筋骨不坚、骨肉不实、关节活动不灵,将导致抗病功能低下,百病丛生。

神劳、体劳、房劳太过者,都将导致伤血、伤气、伤肉、伤骨、伤筋,或精气耗竭、真气亏损、精神疲惫等症,损害健康。

因而,中医倡导劳逸适度、动静相宜,创造防病养生、增进健康的必要条件。

5 活动肢体

生命在于运动,是古今中外之共识。

《吕氏春秋・尽数篇》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形气亦然;形气不动则精(精气)不流,精不流则气郁。”中国古代名医华佗也指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得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故中医倡导采取灵活多样的锻炼方法。

如老年人、女性,宜采取气功、太极拳、散步等运动量较小的锻炼方法;儿童的锻炼,又应采取跳绳、体操、舞蹈等轻松活泼的方式。

此外,病情不同、体质不同而采取相应的不同的锻炼方式。

总之,适当方式、适量强度的体育活动,可使经脉畅利、精气流通、气机和畅、饮食易化、二便通利,而促进机体生化功能旺盛,有益于身心健康和健美。

6平和情志

中医学认为,情志的稳定乐观,对于皮肤是否健美有直接的影响。

情志活动正常,则气血调达,精力充沛,面色明润含蓄,红黄隐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若情志过激就会损伤脏腑阴阳气血,致使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发生痤疮,黄褐斑,扁平疣、皱纹等与脏腑相关的面部疾病,影响皮肤健美。

中医主张情志和畅,即保持情志相对稳定,不致于郁久而伤体。

若情志不畅,导致肝郁气滞,气滞血瘀,则出现黄褐斑、痤疮、面色青紫等病变。

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即是保持脏腑阴阳气血调和,维护人体皮肤健美的基本方法。

7 饮食合宜

饮食合宜,体内所需的营养物质充足,脏腑功能正常,则肌肤光泽,红润无瘕。

反之,饮食不足,气血化源不足,可见面色淡白无华;饮食过饱、损伤脾胃,致面色萎黄,黄褐斑等;饮食不洁则见面黄肌瘦;偏嗜辛辣肥腻,则可引发痤疮、皱纹。

另外,适当进食有助于保健皮肤的营养物质,如含蛋白高的物质可祛除皮肤皱纹;含胶原蛋白的物质可使皮肤白嫩丰满;维生素E可抑制衰老。

总之,中医学认为,人生活在宇宙之间,生命活动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的影响,因此,人体的所有活动必然与自然息息相关。

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必须是和谐有序的,反之,会对健康不利。

这就是“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思想。

因此中医养生学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协调。

中医养生方法很多,但强调综合调理,不可以偏执偏信于一方一法。

上一篇:优秀传统文化在身边作文400字下一篇:医生求职个人简历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