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室工作制度

2024-07-08

配电室工作制度(精选11篇)

1.配电室工作制度 篇一

(1) 每年应成立“迎峰度夏工作”领导小组, 切实落实各类人员安全责任, 进一步严肃调度纪律, 充分发挥安全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的作用, 保证安全生产的可控和在控。

(2) 充分发挥调度人员及运行维护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安全意识, 强化安全学习, 形成“人人讲安全, 上下抓安全, 大家为安全”的良好氛围, 确保城乡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3) 完善配电网迎峰度夏事故预想和错峰、避峰、紧急拉闸预案和反事故措施, 开展反事故演习, 提高调度和运行维护人员的事故处理能力, 确保配电网安全运行。做好事故或紧急状态下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事故预想, 真正做到计划用电、有序用电, 避免出现无序拉闸, 确保重要用户、重要场所和城乡居民正常供电。

(4) 遵循压工保民的原则和抗旱保电的要求, 保证农村配电网线路夏季供电需求。核定“电网紧急拉闸限电序位表”及“超负荷拉闸限电序位表”, 并报政府相关部门核准执行。

(5) 加强与政府的协调与沟通, 及时向政府汇报电网的用电形势以及采取的相关措施, 严格执行经政府批准的迎峰度夏拉闸限电方案, 严格按照“先错峰、后避峰、再限电”的原则, 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迎峰度夏。

(6) 夏季用电高峰来临前, 检查各设备和防雷接地情况, 发现问题, 及时消缺;做好预防自然灾害造成通信中断的应急处理预案。同时, 加强节假日的值班人员配置, 确保通信畅通, 及时处理各类设备缺陷。

(7) 加强应急培训, 做好配电网线路跳闸事故处理预案, 要求全体调度员及巡视人员当设备发生异常时能快速反应, 及时处理, 尽快恢复正常供电。

2 设备运行要安全稳定

(1) 加强对配电网供电线路 (主线和支线) 负荷情况的监视工作, 合理安排运行方式, 保证设备不越限运行。各供电所要加强对农网线路的巡查, 发现异常及时安排处理, 保证农网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2) 设备运行班组应加强对中心城区设备及重负荷配电变压器的巡视、维护及红外测温、测负荷工作, 发现异常及时安排处理;同时与营销人员协调, 合理调整配电变压器的负荷。

(3) 对安全自动装置进行优化并按规定投入运行, 及时修订继电保护方案, 系统运行设备配置的保护装置均按保护方案的要求投入运行。

(4) 做好对农村综合配电变压器的负荷测试, 深入了解负荷分配情况, 实时做出调整。加大农村安全用电宣传力度, 及时整改用户接户线的私拉乱接现象。按照轻重缓急及时安排上级下达的资金对重负荷配电设施进行改造。

3 城市敏感区域要供电平稳

(1) 按照配电网运行规程, 10 kV线路定期巡视周期为1个月, 夜间巡视周期为1年。可将敏感区域定期巡视周期缩短为15天, 夜间巡视周期定为1季度。线路及设备的一般缺陷的处理周期由3个月缩短为1个月。红外测温周期可由1个月缩短为15天, 重点是用户设备搭接点。

(2) 将敏感区域用户产权的架空导线或电缆电源进线列入巡视范围, 发现问题或缺陷后要进行建档统计并及时通知营销人员, 列为巡视重点。此外, 统计敏感区域近3年内故障跳闸的故障点, 作为日常巡视及故障巡视的重点。

(3) 开展敏感区域全线杆塔及设备 (含用户设备搭接点) 的标示标牌清理及通道清理,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有可能造成外力破坏的施工, 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并安排专人进行防范。

(4) 对敏感区域的配电网, 重点实施新型避雷器、故障指示仪等设施的安装。同时, 考虑对敏感区域的配电网网络结构进行优化, 实现多回路互联互供。对影响线路可靠运行并具备转移条件的农网或专用变压器用户负荷进行转移。

(5) 敏感区域故障时, 除按程序通知相关班组和人员外, 由调度第一时间通知用电检查人员。设备运行班组必须安排2组以上的人员开展故障巡线。

(6) 对敏感区域的计划停电需求组织进行专题分析, 除线路改造外, 其他的停电项目首选带电作业, 不具备带电作业条件的, 分析是否具备零点作业条件, 尽量开展零点作业。

(7) 敏感区域的运行方式倒换, 首选热倒, 不具备热倒条件的开展零点操作。

2.配电室工作制度 篇二

关键词:电力系统升级 线路运行与检修 运行事故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b)-0078-01

电力系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部分,为全面提高社会经济效益,要将电力企业中融入电力服务系统的理念,尽可能的保证电力智能的发挥。当前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电力方面的需求非常迫切,当前社会生产和市场竞争的需要是,如何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以及提升供电的质量。那么,做好配电线路的运行和检修工作,一定要結合当地的地域情况,了解在当地配电线路出现的线路事故,从而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1 当前存在配电线路中较为常见的线路故障问题

存在于当前农村地区高压架空配电线路中存在的常见的故障问题有:线路单相接地、断路情况、相问短路情况、倒杆等。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农村电网配电线路运行中出现的单相接地的故障率占总故障的75%以上,出现农村电网配电线路运行单相接地问题的原因有:当地的气候原因、当地的线路通道原因、交跨原因、地区的绝缘程度、人为的外力破坏原因等。

纵观多年的配电运行情况来看,频繁发生单相接地的主要原因有这几种情况:(1)因为配电线路通道非常的狭小,部分树枝等因为当地风太大或者雪太大的原因,影响线路的运行,就会引起单相接地的情况发生。(2)因为外力的破坏(例如放鞭炮、农民过度砍伐树木、车辆过度超高等)致使单相线路折落在横担上或者是折落在地上,造成单相配电线路单相接地。(3)因为和其他配电线路(主要体现的是通讯线路)交叉之间的距离不够。夏季或者配电线路严重超负荷时,配电线路逐渐下降导致配电线路单相接地。(4)因为出现雷击现象或者别的原因致使绝缘部件(例如悬瓶、棒瓶等)跟电气设备发生单相击破的情况发生单相接地。

2 导致配电线路出现事故的具体原因

单相接地的情况大多发生在天气空气湿度非常大、潮湿下雨多的季节。因为绝缘部件的质量非常的差,一旦潮湿阴雨的天气出现,因击穿而出现放电的情况致使单相接地的事故发生,线路通道偏于狭窄,一旦出现刮风或者出现下大雨的情况,致使线路旁边比较潮湿的树枝、绝缘部件和线路的导线相接触时所导致的单相接地的事故发生。线路的导线处理的不得当,导致线路导线的电阻压力过大,在具体的线路运行过程中,出现线路导线的接头过热直接把线路的导线烧断。导致电源的侧面导线出现折落的现象,并和大地接触造成单相接地;长期运行的线路导线由于氧化严重、线路过度腐蚀导致的接头折落和大地想接触致使单相接地的情况发生。

造成配电线路短路、断线的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当前农村配电线路高压架空电线经常被放在经过山顶或者空旷的地方,所以,出现配电线路被雷击的情况非常多。一旦线路被雷击时,引发较轻的事故的是绝缘部件出现表面闪络现象,引发较为严重的事故的是绝缘部件炸裂、断线,致使带电的配电导线之间互相接触造成短路的现象。配电线路通道变得狭小,配电线路两边的树枝和线路导线之间的距离太小,一旦出现暴风雨天气时,树枝被风刮得随意摆动,较为潮湿的树枝和配电导线之间接触之后,可能出现短路的现象。

3 强化配电线路正常运行所采取的有效预防措施

做好定期的巡视以及特殊巡视的配电运行的预防工作,一定要及时掌握配电运行的线路状况是否运行良好,在问题出现之前,及时进行预防。做好定期的检查工作、测试配电线路的相关装置链接是否完好,单相接地的电阻满足要求与否,早发现早预防,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做好相应的补救措施。每年冬季的年底,要对配电线路通道周围以及配电线路下方的树木进行修剪,保证配电线路周围的通道足够宽敞。定期清理绝缘部件的表面以及配电线路裙边的污染物和尘土污染物,把达不到标准的绝缘部件及时更换掉,把杆塔上的杂物以及鸟巢清除干净。

做好配电线路的防雷工作,具体相关的措施如下:把角钢横担用次横担替换,提高配电线路的抗雷击性能,农村架空配电线路的三项导线制作成三角形的,所以,要运用次横担把配电线路的导线的距离提高1 m以上,如果配电线路经过的地方是雷电频发去,要把次横担的电压值提高到更高一层的电压等级。如果进行杆塔组装,要把次横担上固定的软件和电线杆之间用电焊进行链接,按照接地运行的方式把顶相铁脚进行固定,间隔300~400 m的地方的顶相装置中设立金属氧化锌类型的避雷针,同时设置好相应的接地装置。

做好定期巡视线路的工作,并检查铁恒担的锈蚀程度和进行支撑作用的绝缘部件是否有裂痕,检查配电的导线线夹和绝缘部件的绑线松动与否,一旦发现有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及时采取解决措施。

4 结语

通过把以上发生的事故进行总结,得出一个结论,要想避免配电线路的事故一定要找到更加优越的配电电网新设备以及新技术,尽可能使配电线路向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前进,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减少、甚至是避免配电事故发生的机率,同时,获取的经济效益要越来越多。所以,一定要改善配电线路的管理,并且注重后期配电设备的运行维护与检修,全面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配电线路极具可靠性、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农村电网停电、电网跳闸的现象将会逐步减少。

参考文献

[1]戴庭勇,袁刚.浅谈当前10kV架空配电线路事故原因的分析及运行维护[J].能源环境,2013,12(185):99-112.

[2]曹海亮.浅谈10kV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及对应措施[J].广东科技,2012,9(2):78-82.

[3]金建国.改进配电线路柱上开关台架设计提高城市10千伏电网供电可靠性[J].科学信息,2012,9(7):63-76.

[4]李亚飞,梁伟峰,韩文杰.10kV架空线路的常见故障及预防措施[J].科技信息,2013,4(11):123-145.

3.低压配电室巡检制度 篇三

本制度适用于热力供暖公司各车间。2 职责:

各单位的电工负责对运行和备用(包括附属设备)的低压配电柜及周围环境按规程定期巡视。车间主管领导应定期对设备进行巡视。生产安全部定期对设备使用状况进行检查,并严格按照《机电设备检修作业指导书》对巡检情况予以奖罚。3 巡检主要项目:

(1)、各种仪表、信号装置指示是否正常,电流、电压是否平衡,并在允许范围内。(2)、开关柜内各部接点、触头有无过热,螺母有无松动或脱落、发黑,烧伤、熔接等异常现象;有无异常振动或异味,导体(线)有无断股、裂纹、损伤、接触是否良好。

(3)、断路器过流脱扣器整定值、电动机保护器配置,与负荷是否匹配;保护实体或跳闸情况是否在保护范围内,能否满足保护要求。

(4)、接触器电磁线圈吸合是否正常,有无过大噪声或线圈过热现象。

(5)、各种设备的绝缘件是否清洁。有无裂纹、损坏、放电痕迹等异常现象。设备的保护罩、灭护罩有无松动、是否清洁、设备是否有异物

(6)、照明设备和防火设施是否完好。

(7)、建筑物、门窗等有无损坏;配电室内是否进水、漏水,电缆沟是否进水。(8)、各种警示标志是否齐全、清晰。

(9)、接地装置连结是否良好,有无锈蚀、损坏等现象。(10)、配电室内卫生整洁。

4.配电室工作总结 篇四

母线:低压母线排在低压柜顶,其中新增两台低压柜,导致母线排短了,采取母线接的,母线排是两条一相,其中母线螺栓未用力矩扳手,而且母线搭接不符合要求。(具体看规范)低压柜进线柜和变压器之间用封闭母线槽连接。

10KV进线分两路,低压侧之间用母线联络柜联络。

高压柜排列顺序,高压进线柜,高压计量柜,PT柜,高压出线柜 直流屏2面

变压器两台,具体型号不详。

进线处在墙上设隔离开关,注意墙体强度,能否承重。高压出线柜和变压器用10KV高压电缆,电缆头为成品冷缩头。变压器温度控制和进线柜相连。具体柜体内各个元件需要学习。

接地,为配电室一圈设接地扁钢接室外接地系统,其中基础槽钢和柜体接触良好,可以焊接也可以用螺栓。变压器接地。高压配电都是三根线。从变压器出来就变成四根线,重复接地后就变成5根线了。

二次接线有施工图。规定小母线连接,控制母线,信号母线。35KV配电室。

采用双电源进线,设高压进线柜,计量柜,PT柜,出线柜。干式变压器为10000KVA两台

10KV室有低压开关柜,进线柜,PT柜,站用柜,母线提升柜,母线联络柜,电容补偿柜。10kv电容室两台电容柜,串联电抗。由电容补偿柜接过来。柜体安装主要就是母线排连接,绝缘子安装。

基础槽钢必须水平,尺寸准确,设备进去以后才能安门。主控室有变压器保护屏,直流屏,交流平,公用测控屏。10KV电容式设备安装由厂家安装,柜体调试,指导应用。

调试的时候各个柜体厂家到现场配合安装单位调试。具体二次接线施工图纸非常清楚。安装单位主要工程量就是设备基础,柜体的安装规定,柜体母线的连接,接地,隔离开关安装,电缆头,避雷器,支架等等,总之就是电气一次接线的内容。

变压器进线支架用角钢焊接,未按照图纸施工,电源进线支架同样问题,安装绝缘子和避雷器。

有35kv到体育场变压器配电室10KV电缆共计1020米。

配电室内电缆支架间距不够,图纸要求0..8米,实际将近两米。进出线支架上的绝缘子底板未安装,直接固定在支架上(两个孔)。避雷器支架两个腿。隔离开关操作柄安装在隔离网上。安装次序:

设备基础预埋--箱体设备进场检查--设备安装固定--柜体母线安装--进线处和变压器等支架及绝缘子安装--接地--二次接线--调试--送电。其中设备基础可以用槽钢平放焊接,也可以侧和柜体用螺栓连接,其中柜体基础尺寸按柜体尺寸,考虑柜体前面放一块绝缘垫子的高度,设备进场检查资料及设备外形等,设备安装用葫芦和吊车等工具,安装的时候注意设备的方向和排列顺序等。柜体连接母线排的时候注意母线的搭接长度和螺栓的拧紧强度,注意力矩。支架焊接要按照图纸,注意防腐等,绝缘子安装注意角度和强度,避雷器安装同样如此。接地要保证每排柜体和每个设备都要接地,接地干线搭接长度符合规范,和墙面的距离符合规范,注意防腐,一般沿墙面距离地面30CM转一圈然后接各个设备。二次接线尽量懂原理,看各个设备单体的图纸再看整体二次施工图纸,柜体小母线和设备控制,信号线等一起连接,站用电柜变电之站用电屏,直流电由直流电屏,交流电由交流屏,继电保护屏,测控屏。以上控制屏在主控室,微机控制在另一个房间。调试有安装单位做,厂家配合。4号变电室

5台高压柜,13台低压柜,两台干式变压器。

高压顺序,进线PT柜,进线柜,计量柜,出线柜。

低压柜之间设母线联络柜。此站一路电源分两路进变压器。电缆保护管工程

本工程包括强电管线和弱电管线。管线开挖根据图纸所标注坐标,具体走向现场有变更。保护管用维纶管(青岛元鼎)。通讯管线围绕校区一号路敷设,具体单体进线未涉及。电井有手孔井和人孔井。盖板用钢筋混凝土。强电从35KV电引出,其中实验楼周围用电缆沟,其他地方用维纶管。石方和土方不计合同价,现场签证。此工程只要存在以下问题: 工程材料报验不及时,学校材料用表未填。

所用管线工程未接地,此部分设计未设计,其中电缆沟电缆支架也未设计。所有电井为设集水坑。

现场搅拌混凝土严重不合格,垫层和保护管厚度不符合图纸设计厚度。盖板钢筋未报验,养护不好,有裂缝现象。部分管线弯度过大,埋深不够(宿舍楼附近)。管线回填为分层夯实。

和其他管线交叉间距不符合规范。路灯工程:

采用三相跳线控制,三相四线。其中单相控制,上半夜亮两相,下半夜亮另一相。接地采用圆钢围绕路灯一圈,在线路末端采用接地体重复接地。路灯采用LED,控制采用电脑模块自动控制。主配电箱从配电室引(五线制)来,路灯配电箱引自主配电箱。消防弱电工程:

5.配电室安全管理制度 篇五

一、为保障公司办公与动力设备的安全运行,规范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二、车间办为配电系统和配电室的日常管理部门,电工负责配电系统的具体操作管理。

三、1、配电室本身的防护设施应安全、有效。

2、出必备的安全用具、清洁用品、电工专用工具及备件外,其他物品不得存放。

3、保持配电室内外卫生,定期清扫,做到无尘、无杂物、无积水。

4、配电柜上各指示灯、仪表、标识应齐全、清晰。

5、除供电部门及电工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

6、配电设施、线路应定期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消除,确保安全。

四、1、配电室应按规定进行日常巡查,夏季或用电高峰时应增加巡查次数。

2、按规定做好巡查记录。

五、电工应按月或按季度对配电系统进行检修,时间应安排在不影响办公及生产的情况下,并提前向主管部门或领导提出申请,办理工作票。

六、冬夏两季来临前,应对配电室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

七、如有紧急停电或突发事件时,值班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向分管部门或领导汇报。

八、1、定期对配电室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并作好记录。

2、电工应经常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配电室内严禁吸烟。

4、配电室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保证完好有效。

5、配电室应保持清洁,无易燃易爆物品及杂物。

6、主管领导或部门应定期对配电室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对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责任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理。

九、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6.配电室工作制度 篇六

前言

目前的能量管理系统 (EMS) 、配电网管理系统 (DMS) 中前置数据采集子系统的各种工作模式的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并指出这些系统中由于资源和应用分配不合理, 导致系统运行中的资源浪费、冗余设备不能正确发挥作用、丢失信息、不能解决多点故障、误发控制命令等严重问题。给出了一种全新的按口值班工作模式, 该模式不但能使系统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且能对所有资源进行监视, 各采集设备按照集群方式工作使得负荷均衡, 保证系统冗余设备之间的无扰动切换, 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用率。同时也为EMS、DMS中的其他子系统的多机冗余或其他信息通信系统的运行方式改进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1现有系统实现方案分析

1.1典型的前置子系统的配置方案。

前置子系统配置如图1所示。

1.2主备机工作模式及优缺点

目前市场上广泛采用主备机工作模式, 无论系统中配置了几台前置机, 都是有一台是主机, 另一台或其余几台都是备用机。主机担负对所有通信厂站的值班, 备用机的任务不仅是与主机同步数据, 而且时刻准备着当主机故障时能及时将自己升为主机, 保证系统正常运行。主备机运行模式的优点为:控制方式简单;设备分工明确;容易识别每个设备的身份;检查设备故障容易入手。主备机运行模式的缺点为:

它必须将计算机和所有的采集、通信设备分成2组, 并且确定为2种不同的身份, 一组主用, 另一组备用。由图2可知, 涉及的设备有计算机、终端服务器或其他串行采集设备、调制解调设备或光电隔离设备等。

正常情况下, 平时只有一半设备在正常值班工作, 另一半设备处于闲置状态, 造成资源浪费。

当主用设备正常工作时, 这些备用设备的状态没有得到有效的监视, 一旦备用设备故障而因为没有被有效的监视, 则起不到备用作用。

不能同时有效监视主备用通道的好坏。前置机的主机只监视一个通道, 或者主备机都接收一个相同的通道信息而不去监视另一通道的情况。实际应用中, 采用解调器之前切换通道的系统从硬件上就不具备同时监视双通道的条件。

出现单点故障只要进行一次主备机的切换就可解决问题, 但在某种情况下如果出现交叉故障, 主机和备用机都分别只能接收到一部分厂站的信息, 这时无论怎样切换主备机都会有一部分厂站的信息无法被主机接收到, 后台及其他应用无法获得全部实时信息。

1.3双主机工作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双主机工作模式如图3所示。

双主机工作模式与主备机工作模式不同, 它没有主用设备和备用设备的区分, 2台或多台前置机分别绑定一组采集设备, 各自接收相同或不同的通信厂站, 而且每台前置机都将接收到的实时数据同时向EMS/DMS服务器发送, 由服务器对来自多台前置机的实时数据进行比较和取舍。双主机运行模式会出现的新问题有以下方面:

工作的盲目性和无序性严重。对于本机没有监督也没有分工, 不利于不同计算机之间的负荷平衡和任务协调;几台前置机之间没有通信联系, 没有对所有采集、通信设备的状态进行正确有效的监视;多台前置机同时将信息向服务器发送, 在网络通信中增加了实时系统网络负荷的压力;对于变化遥测和变化遥信的处理应该由前置机完成的任务, 却将过滤和比较的工作交给服务器去完成, 增加了服务器的工作压力;最严重的是控制命令的发送问题, 多台前置机会将自己当作值班主机, 它们同时通过不同通道下发同一条控制命令。虽然有的远动终端设备 (RTU) 的接收软件增加对相同命令的过滤处理, 能确保响应最先到的控制命令而屏蔽后续命令, 但这不符合电网运行的安全规定。

1.4性能分析

在主备机运行模式下, 主备机之间虽然有简单通信, 但也只是主机将实时数据不断复制到备用机, 或者备用机监听主机所发送的实时数据;在双主机运行模式下, 多台前置机之间没有实质的通信内容。因此, 首先要解决多台前置机之间的通信和各自运行情况的报告问题, 然后解决多台机器对系统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问题, 以达到所有的处理、采集、通信设备能协调工作, 使所有的系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并且对硬件的运行状态实时监视, 打破成组值班的传统方法, 将硬件设备的主备冗余细化到最小的通信单元-通信端口。这种不同于前2种运行模式的新运行模式为按口值班运行模式。

2按口值班的工作模式

2.1模式的描述

系统中配置的所有采集设备不再人为地被分成哪些是主用设备, 哪些是备用设备, 完全是根据各自的运行状态而动态调整。

摒弃设备的集中或成组冗余方案, 将采集设备细化到设备内部的各个独立端口。终端服务器是按冗余方式配置的, 每个终端服务器都有8~32个串行端口, 但不是让某一组终端服务器上的所有端口都同时值班, 或者另一组终端服务器的所有端口都是备用, 而是同样将值班权分配到不同终端服务器的不同端口上。通道有主通道和备通道之分, 但不是让所有的主通道都值班, 或者是让所有的备通道都备用, 而是让通道运行情况较好的通道值班, 另一个运行情况较差的通道作为备用。

所有运行设备的值班和备用状态都可以动态调整, 并支持人工调整, 最好是通过人为设定条件让软件自动调整。如某厂占有光纤和载波2个通道, 通常情况下光纤通道的误码率总比载波通道的误码率低, 如果人为固定将光纤通道设定为值班通道, 一旦光纤通道中断, 则载波通道便无权值班;反之, 如果仅将光纤通道设定为优先通道, 光纤通道就能优先值班。关键是所有设备的工作状态能受到监视, 无论是值班设备还是备用设备出现故障, 除了决定值班权是否转移外, 还要能对故障设备给出报警。

2.2设备值班和备用情况

图4给出了按口值班工作模式下的设备值班或备用情况, 与图2和图3相比明显可知值班设备或备用设备不是由成组设备完成, 而是将原来成组的设备细化到一个个具体的端口, 一个设备上可以有某些端口是值班的, 同时该设备上的另一些端口又可能是备用的。

2.3按口值班的优点

负荷平衡。系统中的多台计算机分别承担对一部分厂站的值班权, 多台计算机分担所有的值班任务, 既解决了主备机的一忙一闲的运行问题, 又解决了双主机模式中的多台计算机都在无序忙碌的问题。按口值班方式下, 任务调度模块可使多台计算机保持基本相同的CPU负荷率。

系统资源利用充分。如果1个厂站有主备2个通道, 按口值班下的任务调度模块会将其中的一个通道通过终端服务器A链接到其中的一台主机, 将另一个通道通过终端服务器B链接到另一台主机。这样主机、终端服务器、通道都在工作, 可以根据各个设备及其具体端口状态的变化实时调整各自的值班设备。

备用设备得到监视。由于按口值班运行方式改变了其他运行模式中成组冗余的单一模式, 所有采集设备的工作状态被细化到每个具体端口的状态, 因此所有的采集设备无论是值班的还是备用的, 工作状态都得到了监视。如果备用设备的工作状态不被监视, 则所谓的冗余设备不仅不能起到冗余的作用, 还会给电力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采集设备的无扰动切换。系统正常情况下, 按口值班的任务调度模块都能将主备通道分配到不同的采集设备上, 因此即使值班端口或者值班通道发生故障, 其备用端口或备用通道仍然在工作, 数据的连续性得到了保证, 数据不可能丢失。

取消了传统意义上主备机的概念。按口值班不存在单一的主备机身份问题, 采集设备在冗余切换时只是值班任务的接管或失去。有了上述无扰动切换机制的保证, 解决了主备机切换时间长短的突出问题, 一旦某台计算机或某组采集设备发生故障, 值班权就会转移到正常的计算机或另一组采集设备上。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 也可提供一个友好的人机界面供维护人员选择设备的值班权但该选择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实时系统在正常运行时最好选择自动判断方式。

结束语

7.配电室工作制度 篇七

【关键词】线路维护;设备缺陷;安全运行;线路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042-02

一、完善落实线路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线路维护制度是整个输配电管理工作的根本,绝不能忽视对相应制度的执行工作。

1.优化运行维护的管理制度

(1)合理安排交接班。交接班的工作虽简单但却很难控制管理,既要求值班人员按照制度安排时间,选择交接班方式,它是值班人员之间进行工作衔接并且处理好交接班工作具体内容的管理制度。这一制度是工作有效进行的前提,如果没有完成交接班的手续,工作人员是不能随便离开工作岗位的。

(2)高度重视线路巡查工作。巡查工作是为了及时的发现线路的缺陷,它是进行输配电整个线路维修的基本任务,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定期的进行巡查,对于特殊情况进行特殊巡视,也有的需要进行故障式的巡视工作。线路巡查制度要严格执行,不容忽视,合理控制巡视的人员,并注意安全巡查。

(3)提高线路运行效率。每一个管理制度中都需要提出的是安全保护措施,线路运行的管理制度首先体现的思想也是安全第一,全面的保障用电安全,不仅重视工作人员操作时的安全,同时强调线路的安全运行,保证供配电可靠运行。另外,划分责任分配制,不同的区段或者线路段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维护检查,避免盲点和空白的出现。对于特殊区域进行特殊的管理,尤其是严重污染的阶段或者受自然危害严重的电路线段,更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巡查、检测和维修。

2.强化线路设备的管理制度

(1)严格控制用电设备的缺陷。对于设备缺陷的划分规定是:凡是不符合运行线路相关标准,或者处在不正常的工作状态下的用电装置,均属于设备的缺陷。所以对于设备缺陷的管理制度是极为细致不容马虎的工作要求,根据不同程度的设备缺陷进行不同的处理办法。

(2)认真进行设备检修工作。明确检修的任务,处理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更换已经破损老化的装置元件,尽快把供配电线路恢复正常健康状态。遵循“预防为主”和“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逐步扩大检修的跨度,从装置检修过渡到状态程度检修。采取行之有效的检修办法,主要的维修方法有:结合停电和带电作业的同步进行,但是尽量避免停电检修。另外,尽可能多的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工艺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在进行设备检修工作时还需要制定合理的检修计划,并对其严格控制管理。根据线路情况,明确维修内容,综合考虑项目的维修范围和维修难度,正确计划该检修管理工作,使各器械设备恢复原有的水平。计划管理项目中还要求准备期的时间充足,保证备料能够方便进行。此外,总结和检讨工作必不可少,这样不断优化相应的管理措施。有了维修管理的计划方案,接下来就要实施维修计划,这一工作是维修工作的核心内容,在实施有关方案时,要全面落实组织办法,提高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安全质量等观念。

3.优化设备技术的管理制度

设备的技术管理主要有技术资料的管理,另外,对于运行的分析和故障的统计也是技术设备管理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技术资料包括相关规范制度和用电设备的规程标准,设计图表和生产指标图表,施工技术有关资料和维护记录等。这些技术资料应该分门别类的进行存放管理,引入高新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把信息资料进行及时的更新。在运行阶段,分析故障原因,是有效进行设备技术管理的保证。通过对线路运行的现行条件和设备缺陷的查巡,以及对典型问题的分析统计,发现线路运行规律,在此基础上完善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输配电的安全可靠运行效率。

4.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

(1)制定安全生产有关责任处理办法。安全生产责任制包括安全生产目标、基本职责、安全事故的处理、安全教育培训等内容,运行单位应结合“三级控制”建立自上而下的责任制,责任制落实到人到岗,并与经济奖惩挂钩。

(2)成立相关安全培训机构。通过安全生产的方针及政策、法律与法规、安全技术等内容进行教育,增强安全生产观念。安全教育要有针对性、实效性,并与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结合,发动群众形成合力。运行单位要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对新上岗人员、在岗人员、换岗人员等进行安全培训并考核。

(3)开展一定规模的安全生产工作。经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活动,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对于供电线路常见故障的预防措施

1.防止自然灾害的威胁

供配电线路常常受到雷电、大风和雨雪的危害,而这些自然因素又是人所不能避免的。根据调查发现,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有一半以上的电路故障来自这些自然天气的破坏,在自然灾害中电闪雷击又是最为常见的破坏源,虽然我国已经对线路有一定的防雷保护措施,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每年仍旧存在不同程度的雷击供电线路或者用电设备的现象,所以,应该根据我国的用电现状,分析当前线路局势,综合利用经济和技术手段,采取全面的防雷措施。

(1)有效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根据供配电的分布条件分析,我国的输配电线路多分布于野外,环境恶劣,地质条件极其落后,存在杆塔接地电阻严重的不合格,过大的电阻会造成线路的防雷效果极差,所以常出现线路被雷击坏,使线路跳闸,导致停电。对于雷区的接地电阻要求不能过高,一般不会超过30欧姆,极为重要的电阻要控制在更低的水平。另外,往往采用水平外延法来接杆塔接地电阻,也有的进行深埋接地或者是铺设地下的接地装置等。

(2)多方式避雷措施。架设线路避雷线的同时,架设耦合地线,采取消弧线圈接地、安装自动重合闸等方式提高抗雷能力。

2.防止单相接地产生故障

为防范单相接地故障,应采取以下措施:

(1)经常检查线路与树木的安全距离,对太靠近线路的树木组织人员修剪。

(2)定期清除绝缘子和瓷瓶内的污染物,防止绝缘子因污闪而引起单相接地故障。

(3)选用质量好、性能优的绝缘子和支柱,并在安装时严格进行耐压试验。

3.预防短路引起的线路故障

防范短路故障措施如下:

(1)线路架设时避免与道路交叉,尽量选择与道路平行的方式。

(2)其他工程设计与施工时应避免与架空线路重合,同时预防施工机械撞杆塔。

三、结束语

通过制定合理的输配电线路管理制度,完善各管理体系,并高效执行所制定的管理制度,是目前供电线路维修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不断提高线路运行的效率和安全可靠性,另外严格执行防雷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供电线路的工作效率,节约能量,延长线路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卢明立.对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探讨[J].吉林画报?新视界,2011

[2]曹欣春.电力线路工程技术标准规程应用手册[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

[5]徐志刚.高压输配电线路运行及维护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1

8.配电室个人工作总结 篇八

配电室个人工作总结 本人于 2010 年 3 月来东厂区配电室工作。近一年的工作中,在公司领导及各位班组成员的帮助和支持下,按照公司及班组的要求,较好的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现将 2010 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 主要工作总结 1 : 3 月份根据公司安排,配合风电公司试验站完成高压配电柜的安装、调试、试验、送电工作。至此,动能公司正式接管东厂区供电运行,保证了风电样机试验的顺利进行和成功下线。2 : 在总配和分配电室的建设中,公司安排我在现场和施工方及厂家学习供电设备的相关知识。我积极和施工方及厂家学习并和他们保持良好的沟通,为后来公司接手配电室管理打下良好基础。3 : 7 月 13 日 配电室送电运行后,根据运行中系统存在的问题,积极和厂家及施工方联系解决相关问题,先后施工方、爱普电气、莱恩达仪表、志亨变压器、南自微保、哈威翰等厂家多次到现场对设备进行调试、维修和更换。4 : 积极协调建设方,对中心配电室和各个分配电室的土建及装修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沟通。基本解决了土建及装修方面的遗留问题,保证了设备的安全。5 : 加强班组值班人员培训,提高值班人员技术操作水平。组织厂家分两次在现场对值班人员进行了培训,并进行了上岗前的考试,大家全部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我也利用自己的有限知识给与大家及时地帮助和交流。6 : 狠抓安全管理,杜绝**发生。

9.配电室管理规章制度 篇九

一、无论高压设备带电与否,值班人员不得单独移开,越过遮栏和进入设有遮栏的高压设备上工作,以免发生事故。

二、变配电所人员必须熟悉下列各项:

1、变配电所的现场运行规程、操作规程、安全工作规程、事故处理规程,以及各种检修规程。

2、变配电所一次系统接线图及主要设备的规范、性能和位置。

3、继电保护、仪表及信号装置接线、位置、动作的检查。

4、所内正常照明和事故照明的接线。

5、各种运行方式及倒闸操作。

6、消防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触电急救措施(人工呼吸法和心脏挤压法)。

三、值班员在当班时间内应做好下列工作

1、监视设备运行情况,发现不正常运行和设备缺陷,应及时通知调度和有关人员处理。

2、按照调度命令进行操作,并在值班操作记录簿上记录本班的各项操作。

3、正确迅速完成操作票所规定的各项操作任务。

4、按质、按量、按时完成本班的抄表及巡视工作。

5、对进入所内工作的施工、检修、试验和其他人员的工作进行许可,工作完毕后验收,并负责填写验收记录。

6、保持各种资料、图纸、记录、图表的正确性,凡变动过的设备应修正图纸。

7、消除力所能及的设备缺陷。

8、做好环境卫生及设备清洁工作。

四、值班人员在当班时,不得擅自离开变配电所,必须离开时需得到值班负责人或上级领导的批准。

10.配电室工作制度 篇十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维护;检修

10kV配电线路路程较长,覆盖范围较广,输电条件也相对较差,进而提升了配电线路的运维难度。如果配电线路发生问题,对故障部位实行检查就变得更加困难。因此,需强化平时配电线路的运维工作,防止其发生运行故障,最终确保10kV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10kV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和检修的难点问题

1.可靠性标准较高且运行维护困难.配电线路在整个供电系统非常重要,可靠性高方可确保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由于当前我国的电力需求量持续增加,对供电成效与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电力系统实行了更新改造,配电线路容量随之持续提升。在确保配电线路可靠性的前提下,导致了其运维难度的提升。

2.工况繁杂且环境较差.因10kV配电线路位于相对繁杂的户外条件中,极易遭到自然条件的干扰,造成线路各种故障。而农村地质条件环更加复杂,部分线路需途经林地、山地、耕地、公路和村镇。加上农村地区的运维人员较少,更提升了配电线路的运维工作的难度。

3.高宽险的塔架.为保证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需实行充足的准备,针对电网总体情况和工作条件实行具体的勘察,再组织计划科学的塔架建设。当前时期,对配电线路设定的标准相对严格,因此,有关配电装置需基于规定安装在农村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由于杆塔较高,占地面积大,且工作条件相对复杂,因此提升了10kV配电线路的运维难度。

二、影响10kV配电线路运行安全性的原因

1.自然条件的影响.进行10kV配电线路规划的阶段,未充分考虑气候与地理环境。实际的运行阶段就会受到自然条件的严重影响。例如,大风会造成配电线路摆动、雷电会导致配电线路断电,最终对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不利。

2.外力影响.10kV配电线路输电长度较长,通常会穿过公路或者建筑物。所以,外力影响对配电线路和配电装置非常不利,不仅对配电线路产生影响,甚至导致安全事故。

3.配电装置的影响.目前,10kV配电线路缺少维护与监管的资金,造成许多老旧的配电装置无法得到及时的更换。部分配电装置在工作人员未基于标准规定进行施工与操作的基础下工作,造成配电线路与配电装置潜在破坏或者虚接的风险,很大程度影响了配电线路的功能,不利于10kV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管理的影响.当前10kV配电线路的管理体系依然不健全,直接提升了运行和维护的难度,不能保证配电线路工程质量,责任人也难以找到,造成配电线路管理效果较差,最终为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留下了风险。另外,10kV配电线路操作人员、维修人员以及管理团队的专业能力低下、职业道德较差,责任感不足,对待工作不够认真,最终造成了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稳定不能获得保障,进而埋下了安全风险。

三、lOkV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和检修方式

1.降低气候因素产生影响的方式.提升线路绝缘子的防雷击能力,尤其是针式绝缘子的防雷能力,当前应有最广泛的方式是针对有关配电线路加装避雷装置。参照地区与环境的差异选取对应的避雷装置。但针对变压设备,需在高低侧部位安装电压等级对应的避雷装置。进行线路杆塔施工的阶段,施工人员需基于施工要求进行,埋深需满足图纸设计规定,针对土质松软且粘性低的区域,线路杆塔根基需实行加固工作。对地网定期实行检查,以确保地网的有关接地电阻值符合规定。此外,需时刻关注天气改变状况,和有关气象机构及时交流,有效整理有关气象资料,对较为恶劣的天气预先应用合理的预防方案,尽量降低天气产生的影响。

2.降低外力产生影响的方式.车辆撞击配电线路杆塔的问题时有发生,为有效消除或降低此类问题的出现,能够针对路两侧的栏杆应用有效的反事故措施,比如,为栏杆涂抹反光油漆或粘贴反光标志,确保车辆驾驶员提升对栏杆的注意。针对己遭到车辆撞击的线路杆塔,能够在己损坏的部位加装防撞护栏或建设混凝土墙,以防止车辆再次撞击导致更严重的破坏,此外还需粘贴反光标或是涂抹反光油漆。也能够利用发放宣传单和设立有关警示标语的模式,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与《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行宣教,以提升对人民群众安全用电的宣教工作,并提升对偷窃输电线缆等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可于显眼的位置安装电缆埋设的标志。冬天对道路两侧与配电线路四周的植被实行修剪,为配电线路四周预留一定空间。对于违章项目,需应用有效合理的应对方案,实行劝阻且和政府机构更好的交流和反映,针对违章项目实现整改。另外,需将安全供电有关的设计和施工方案实行通盘筹划,尽可能降低配电线路的安全风险。针对架空电线路,需实行定期、及时以及长期的巡查,对配电线路运行状态进行检测,找到安全风险问题,且设立有关检修措施,进而防止线路故障的出现,最终保证10kV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3.运用先进技术和先进配电装置.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对电能的需求量持续增加,用电负荷越来越大,相关的10kV配电线路的规模快速提升,线路中的节点与支路随之增多,则导致了配电线路检修与维护更加艰难。随着GPS导航系统在电力系统中更多的运用,检修人员能够通过导航系统更快更准确的找到线路杆塔和配电变压器所处的地点,提升了工作成效。应用电压监视继电系统,可以强化对电网系统运行的监测,提升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配电性自动化能够对配电线路实行监测,检修人员可以更好的把握配电系统中各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而切实消除配电装置中的安全风险。运用接地自动设备,检修人员能够自主选取发生故障的配电线路,节约了许多时间,并提升了精度,进行检修时候,断电的时间也很大程度的降低,进而提升了10kV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且将配电线路故障的限制在极小的范畴中。于10kV配电线路接点部位安装有关接地故障报警设备,可以对线路故障与故障范畴实行实时监测,对新近建成或改建后的10kV配电线路,应用绝缘性和灭弧性较优的装置,以提升装置的使用年限。

总结

如上述,lOkV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相对较难,导致其出现故障的因素也很多。运维工作成效较差,直接造成10kV配电线路的安全风险持续叠加。由于10kV配电线路作为整个电力系统的关键构成,需强化运维力度,应用先进技术,完善管理措施,方可提升lOkV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刘延峰,孙毅.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0):138.

[2]邓艳华.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工作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5(07):150-151.

[3]陈明.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技术探讨[J].科技风,2014(22):114.

11.配电室工作制度 篇十一

关键词:输配电工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实际, 这一思想在联系我国实际基础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指导[1]。如今, 科学发展观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之中成为企业核心文化价值的重要内容,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 传统的输配电价值观念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弥补了这一不足, 输配电工作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实践, 不仅是满足电力行业发展的需要, 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1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介绍

1.1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我国经济建设的思想理论方法, 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3]。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写入党章, 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其基本要求, 统筹兼顾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法, 科学发展观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基本指导方针。

1.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经济建设与社会的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广大人们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成果需要惠及全体人民及子孙后代[2]。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科学发展观落实的过程中, 切实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1.3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1.3.1 发展的全面性。

全面发展就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发展, 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进行协调统一, 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工作中, 共同推进三者发展, 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全面性。

1.3.2 发展的协调性。

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统筹, 是科学发展观协调发展的体现, 确保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的协调发展。

1.3.3 发展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确保资源可以长期持续利用, 既要满足人类的需要, 也要保护自然环境。要着眼于长期和整体利益, 不能只顾眼前和局部利益, 可持续发展道路, 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既满足当代人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威胁,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实现这一目标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的。

2 输配电工作与科学发展观

2.1 输配电工作中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现状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改变了输配电工作模式, 全国各行业纷纷开展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实践活动, 在输配电工作中, 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正在不断渗透进入其各项具体工作之中。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相关指导, 输配电工作正向着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在输配电工作开展过程中, 工作人员不断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 实事求是的根据不同区域的电力需求进行电力的输配, 从而确保电力输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此过程中对电力输配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以此来保证电力输配的安全性。

科学发展观在输配电工作中正得到逐步落实,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 输配电工作对于可科学发展观学习和实践也在不断加深, 但是, 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 输配电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需要更加深入到输配电工作之中。

2.2 科学发展观对输配电工作的影响

首先, 科学发展观极大地解放了输配电工作人员的思想, 传统的电力管理思想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新的发展道路和方式, 通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了传统思想的突破[4]。其次, 科学发展观提高了输配电工作质量, 以往的输配电工作中, 注重经济效益, 忽视环境保护, 单纯的追求高效率,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输配电工作更加注重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坚持从实际出发提高了输配电工作质量。最后, 科学发展观为输配电工作的开展提供正确指导, 明确了发展方向, 当今, 电力行业的发展迅速, 电力行业发展的方向却让我们担忧, 传统电力行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极大危害,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传统电力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输配电模式也相应改变, 科学发展观为现代输配电工作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指导, 同时也成为其重要推动力量。

3 关于输配电工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建议

3.1 完善输配电工作科学管理制度

输配电工作的开展需要完善的制度进行保障, 完善输配电工作科学管理制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要求保证输配电工作的全面性和严谨性, 完善输配电工作的管理制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

3.2 加强输配电路线的监控管理

对于输配电路线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能够确保相关人员对输配电线路状态的实时掌握, 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所在, 并凭借对输配电线路实时状况的掌握, 做出正确决策。

3.3 加强安全工具管理

输配电工作管理需要加强相关安全工具的管理, 对于保障电力输配的安全性来说, 加强安全工具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完备的安全工具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避免输配电事故的发生。

3.4 加强抢修管理, 完善应急措施

抢修工作是输配电工作的主要应急措施, 在输配电过程中出现问题时, 完善的应急措施, 严谨的抢修管理工作能够及时有效的排除电力故障, 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电力的供应, 从而切实保障用户的利益。

3.5 加强培训, 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素质使其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在输配电工作中的应用, 要求相关人员能够充分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 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加好的在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

4 结束语

践行科学发展观对于输配电工作意义重大, 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电力质量及电力输送效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观念下的输配电工作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造成环境破坏, 也不能保证电力配送的质量以及其安全性。科学发展观为电力的输配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原则根据, 在可续发展观的指导下, 输配电工作的效率得到提高, 其安全性也相应提升。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对于电力行业的发展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践行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各项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我国输配电工作必将被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余继文.实现公司新超越推进电网新发展—湖北省电力公司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二阶段综述[J].湖北电业.2012 (03) .

[2]省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工作综述[J].湖南烟草.2012 (03) .

[3]上官思胜.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工厂发展[J].陕西煤炭.2013 (06) .

上一篇:因为朋友,所以快乐作文下一篇: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评价的误区及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