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诚去感染学生(通用9篇)
1.用真诚去感染学生 篇一
用宽容真诚爱心去走人生之路
孤月独明,不如众星朗朗;虎啸一声,不如百鸟唧唧。太阳的仁厚,是把光明与月亮分享;月亮的睿智,是将余晖与星星共有。在这个世界上人不可以没有父母,同样也不可以没有朋友。没有朋友的生活犹如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苦涩难咽,还有一点淡淡的愁。与其独自品味寂寞,承受苦闷,不如敞开我们的心扉,把所有的苦与乐、悲与喜都和朋友们分享,伸出手,和朋友们相扶相携,共同循着梦想,一路欢歌,一路奔跑。朋友是我们站在窗前欣赏冬日飘零的雪花时手中捧着的一杯热茶;朋友是我们走在夏日大雨滂沱中时里撑着的一把雨伞;朋友是春日来临时吹开我们心中一冬郁闷的那一丝春风;朋友是收获季节里我们陶醉在秋日私语中的那杯美酒。朋乃两弯朗月,彼此明朗方可为友。友谊是温馨的,但需要用真诚呵护。许诺可分为两种:一种如清茶,倒一杯是一杯;一种如啤酒,刚倒半杯,便已泡沫翻腾。朋友间还是多饮清茶,少喝啤酒为好,承诺时留一点余地,兑现时多一点给予。若要有可爱的眼睛,就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若要有苗条的身材,就要把食物分给饥饿的人;若要有优美的姿态,就要记住走路时行人不只你一人。如果我们付出了自己的时间、精力、爱心,同时也会收获真诚和友谊。我们的失败,往往在于不懂得关爱帮助别人。对别人越不感兴趣的人,伤害人越深,他一生中的困难也最多,人类的失败大都出于这种人。你希望别人如何待你,你就应如何待人。谁都愿意得到别人的关注和重视,当你这样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时,你就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了。想要得到真正的朋友,就一定要有不计得失的心态。世上没谁喜欢爱占便宜的朋友,而一个甘心吃亏的人,最终会赢得别人的钦佩和尊重。因此要学会吃亏,不吃亏的人将错过机会,错过朋友,错过爱,乃至错过一切。有些误解,不谈是个结,谈开了是个疤,唯求内心坦然。不宽恕和原谅他人,首先是苦了自己。永远宽恕他人,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伤害过你。以宽容代替仇恨是处世的大智慧,是一种生活艺术,是看透社会人生后获得的那份从容、自信和超然,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也是大家风范的标志。总有一杯酒,未饮人先醉;总有一句话,欲语泪先流。当你很老时也许会发现,眼下的隐忍和宽恕无比睿智。对什么都看不顺眼的人,疲劳的一定不仅仅是眼睛。不要总用挑剔的眼光看人,更不要总是批评或责备别人,认为只有自己是对的,其实不是别人毛病太多,是我们心胸太小;不是别人优点少,是我们自己缺点多。生活中,我们应尽量理解体谅对方,这比责骂要有益得多。那些私下提出忠告和指出错误的人,才是真正深谙交往之道的朋友。在那些淡去的岁月里,一路走,一路思,一路愁,一路泪,且行且悟且珍惜着,蹉跎的岁月里不褪色的华彩印记,灌着生命的盐。岁月铭记了生命的沉重,让我们从中学会了宽容和释怀,学会了豁达和从容,学会了舍取。让我们感到生命的天空不再灰暗,而是充满了斑斓的色彩。虽然在人生之路中,我们不断地来来去去、聚聚散散,也许只是擦肩而过,也许是匆匆来去,也许是相伴多年;也许有的散落在天涯,早已被存放在记忆的深处;也许有的朝夕相见,与我们在人生旅途中一路走来,穿越岁月的沧桑,把一份永不忘怀的牵挂和祝福送给所有在我们生命里走过的朋友们,把这份最真挚的祝福镌刻成我们人生中最美丽的回忆。千帆眼底过,四海皆兄弟。在我们的生命里,让所有的争议都全部化解,所有的烦恼都全部消失,所有的对立全部颠覆,所有的爱恨都全部和谐。爱生活,关爱所有的生命:爱人生,关照所有的一切。我们发现,原来世界上根本没有所谓的敌人,只要用宽容,用真诚,用爱心去走我们的人生之路,我们就会四海之内兄弟无数。
2.用真诚去感染学生 篇二
一、教师对待任何学生都要学会真诚
一名教师合格与否, 成绩固然是一种参考, 但更重要的是要看学生对你的评价如何, 经得起实践风雨和时间考验的还是品质——真诚。即使自己有些什么缺点和弱点, 但在学生面前应说到做到, 以诚信为本, 真诚对待学生。班级管理中, 及时给学生公开账目, 不贪学生一分钱, 让学生心中有数。经常以中外历史上许多名人的真诚事例来教育学生,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观、人生观、世界观。当今的学生, 思想活跃, 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极强, 他们不满足于老师对他们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关爱, 更希望老师能“蹲下身来”, 改变居高临下的状态, 重视他们的感受, 真诚地倾听他们的意见, 真诚地与他们交往, 做他们思想上、志趣上的朋友。因此, 作为平时与学生接触得最多的班主任老师, 应放下架子, 设法融入到学生中去, 和他们推心置腹, 诚恳相待, 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来看待, 关注他们的一切, 真诚地与他们相处, 学生才能接受你的鼓励和教育。这样, 教育才能发挥最佳效果。当然, 对学生的真诚不仅仅是为学生做了什么, 还应该表现为教师的坦率, 教师应该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经常听取学生的反馈, 不断摆正自己的管理方法和教学形式, 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对老师、同学和班级有一种深深的依恋。总之, 让学生敬畏你, 而不是害怕你;让学生信任你, 而不是怨恨你, 用真诚教育学生。
二、教师要学会用真情去感动学生
所谓“浇花要浇根, 教人要教心”, 自尊是一切品德的基础, 若失去了自尊, 品德就会被瓦解。做老师的应该更像一个做父母的人, 学会鼓励孩子, 学会用真情实爱呵护每一位学生, 用爱心去感化每一位学生。我有时候对班上那些调皮的学生不是用那种怨愤的眼光来看他, 而是以一种欣赏的心态来宽容他, 我关注正视每一个学生的存在, 无论“优秀生”还是“差等生”, 在我眼中都是自己的孩子。如果我们都能像家长那样用真情实爱对待每一位学生的话, 在我们面前就没有差生了, 因为在每个家长心目中, 自己的孩子都是好的。平时, 我努力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世、家境、生活状态, 了解他们的喜好与痛苦欢乐, 揣摩他们的心思, 有针对性地给学生真诚的关怀、贴心的安慰, 或是必要的心理疏导和鼓励。多年来, 学生无论生病住院, 还是愁绪满怀, 我都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探视、借济、帮助;常与学生谈心, 消除他们的烦恼, 记住学生的生日, 给学生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 及时解决同学间的误会或纠纷, 经常组织学生搞一些有品位、有意义的文娱活动, 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让学生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馨, 同时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记得有一天, 我跟班上的一位男同学说话时, 发现他的眼睛周围红肿并且有淤血, 再细一看脖子上满是抓痕, 我不禁心疼, 就问他怎么弄的, 他告诉我是他爸中午打的, 他说原因很简单:“我就是出门前没跟爸爸说再见。”于是, 我忍不住给他父亲打电话核实原因, 并且指责了他的父亲。当时出于老师对学生的关爱, 我强迫他父亲将孩子接回去并且要亲自道歉。我把孩子叫到办公室嘘寒问暖一番后得知, 他从前一天下午就开始滴水未进, 我冲了奶茶并给了他一块饼子让他吃, 他边狼吞虎咽地吃着边流着泪。我也在一旁流泪了, 我安慰他说:“中午回家吧!我保证你爸再不打你了。”他将信将疑地点点头。中午他父亲来接他, 孩子躲着不敢见, 我将他带到他父亲面前并当面向他保证他父亲不再打他, 他这才肯离开学校。过几天, 他在周记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老师, 你真好, 我爱你!”其实, 只要我们的一言一行能像阳光一样温暖学生, 像雨露一样滋润学生, 学生就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教师要学会用耐心对待学生, 要学会奉献
3.用真诚和耐心去呵护后进生 篇三
一、用真诚感化后进生
记得2008年我教的五(2)班有一位叫罗小华的富家子弟,由于父母的娇宠,无心向学,在校犹如一匹野马,行为不羁,成绩一塌糊涂,更糟糕的是小华深陷网络游戏无法自拔。每次找他谈心,想给他辅导数学,他都不耐烦地用仇视不屑的眼神回敬我,摇晃着身子根本就不想听,局面让我束手无策,同事都劝我不用白操心了。但老师的责任心提醒我压着怒火,对这个受人厌恶的学生我只能忍耐。高尔基说过:“谁爱学生,学生就爱她,只有爱学生的人,才可以教育学生。”我相信老师付出真诚的爱,定能转化这个顽童。我放下老师的架子主动跟他套近乎:“小华,听说你家房子好大又新潮,能不能请老师到你家参观参观?”就这样一句亲近的询问,小华竟回报我一个微笑。小华成了我那个学期第一个家访的学生,从此,小华开始慢慢接纳我,为了帮助小华排除畏难情绪,我首先对他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小华,在老师心中,没有第一名和最后一名之分,只有努力和不努力的区别。虽然你一直不重视学习,但数学多次能考到50分左右,说明你好聪明,只要你多用点心去学,成绩一定会不断提高的,老师也会帮助你。”在我的关爱和引导下,我看到了小华做数学题的专注,看到了他对我微笑时的友善,看到了他学习成绩的提高,我的喜悦无以言表。
二、用耐心呵护后进生
教育家培根说:“无论何人,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可见,耐心在教育中的作用。我教过一位学生小饶,上课发言从来不举手,张嘴就说,毫无纪律可言,学习成绩差,且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连他自己都辨认不出自己写的什么字。还经常欺负同学,有时候上课拽女同学的头发、无缘无故地骂人,很多同学都不愿与他为邻。看到他那副霸道的模样,就知道是不好惹很难管理的一个“顽童”。针对饶韬的情况,我决定从学习习惯入手。对于他身上的诸多缺点,我不敢指望他一天、两天就改变,必须有耐心去了解他,循序渐进去转化他。就这样,经过了我无数次的提醒、鼓励,他上课随意说话的毛病基本上得到了改正。但是好景不长,因为他基础差,课上的内容对他越来越没有什么吸引力了,他的注意力逐渐由上课转化为招猫递狗,不是捅捅这个,拽拽那个,就是趁老师不注意换个座位、发个怪声什么的。几次找他谈,根本不管用,当着我的面表现很老实,但回去后他仍然是屡教不改。许多科任老师上课要么往我这送,要么干脆让他到外边站着。在这种情况下,我联系他的家长。他的家长只是普通的农民,很朴实,他拿孩子没办法。看到此景,我只能把希望放在孩子和自己的身上。我为他制定了帮教措施,采用软硬兼施的多种方法来鼓励、引导他。这样一方面可以调动他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他上课认真听讲。效果还不错,上课能静下心听讲,作业能够基本完成。在一次开家长会前布置教室的劳动时,我惊奇的发现,平时爱偷懒的饶韬竟然满头大汗的用心打扫,而且还为装扮教室出谋献策呢!于是,我对他说:“饶韬,你真行啊!真够棒的!”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没想到我这句话却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他跑过来问我:“老师,老师,这样行吗?”我对他的肯定、表扬,对他来讲却异常重要。之后劳动中,他干得十分卖劲,再没见过他偷懒。学习上也比以前努力、刻苦了,从不问问题的他,经常跑到我的身边来问这问那,上课也爱回答问题了。有一次,他回答问题的次数在全组中排第一名。看着他的变化,对比着他以前的种种,很难相信这就是那个曾经让我时时牵挂、时时担心的饶韬了。
三、用爱滋润后进生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真诚的师爱能使后进生干涸的心灵得到滋润。后进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常常被同学瞧不起,被老师责罚,因而他们感觉得不到别人的关心,对自己失去信心,甚至自暴自弃。对他们的这种心理,我认为最重要而且首先要做的就是用无私的爱去感化他们。每一个后进生他们的心灵并不坏,他们都想进步,都想成为好学生,他们需要老师和同学对他的多一点关爱。例如:当他们受到歧视时,老师能主持公道,给予尊重;当他们受到误解时,能得到老师的理解和信任;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能得到老师的帮助等等。其实,对后进生的转化过程,就是师生的互动过程,只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心相通,教师的转化工作才能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积极影响。只有当教师的某种要求和意见,被学生认为是真正出于对他的关怀和爱护,才能产生积极反响,被愉快地接受。所以,对后进生应增加“感情投资”,用热爱学生的真心,去打动学生的真情,并由“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激发“动情点”正是转化后进生工作的起点。
4.用真诚激发学生的热情 篇四
有一天,我刚到办公室坐下,学生周平的组长着急地跑来告状:“周平今天有三门作业没有交,还不让我记他的名字。”下课铃响后,坐在周平前面的女同学气急败坏冲到我面前嚷着:“他这节课一直在玩我的头发,说他也不听。”还没有等我去找他,他的同桌又气势汹汹叫着:“周平整节课在拍我的肩膀,害得我这节课的内容一点也没有听进去。”
这个周平就是我要讲的主角,他各科目基础还算比较好,但他有惹是生非的坏习惯。课堂上,时常会拍拍同桌同学的肩膀,玩玩前排女同学的头发,或者说些与上课无关的闲话,影响其他同学都无法集中思想听课。等老师找他谈话时,对他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表示悔过,产生怎样的后果也讲得头头是道,有时还会把他父母每天关照的话也搬给你听,等我认为以达到教育目的时,他在下节课又出现了以上这些问题。好似一部“屡教不改”的影片。难道就无法改变这种现状了吗?他怎么会形成这种行为的呢?我带着疑问和想法开始对他作了有心人,在多次课间休息中的交谈中,我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思想根源,他觉得家长、老师只重视的书面成绩,平时的行为只要不闯祸就可以了,主要是以我的试卷成绩来判断我的道德行为的好与否,只要成绩好,不会有人说我是个不好的学生。从这谈话中,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震动。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是否忽视了学生真正的道德认知呢?有的学生写的、说的本来就是应付,并没有准备去做。久而久之也逐渐养成了学生言行不一致的坏习惯。这也就告诉我们,如果学生中出现了言行不一的情况,作为他们的老师和家长是否应该在我们教育目标的内容、评价和方法上去找一找原因,而不能单方面去责怪学生。
因此,我采用交流的方式或者探讨的方法来进行,于是我一有时间就找他聊天,鼓励他多参加班级的活动,在集体活动只提出简单要求,只要能做到,我就可以陪他打球玩;如上课保证不被任课老师点名批评,可以按周平的要求玩。为了帮助他顺利达到我给他提的要求,在这一天里,只要一打下课铃,我就守在教室门口,把他叫到我身边,轻声地提醒他,不要忘记我们的约定。结果第一次合作成功。我不但在全班同学面前肯定他的进步,又在他的备忘录上工整地写上今天的表现,让他家长也感受孩子的进步的喜悦。经过初次合作,周平不但很轻松地做到了坐姿比较规范,没有再被老师点名批评,而且由于听课比较认真,能积极回答问题反而得到老师的夸奖,同学们的欢迎。初步感到认真听课的兴趣。继而,我有从书写方面提出要求:从写一行数字开始,不得写出格!经过两个多月的具体细致的工作,现在的周平有明显进步,在最近一次数学测验中第一次超过了60分。他的母亲为此特意来学校表示感谢。
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循序渐进地提出一些要求后,再加上平时的督促和经常性的鼓励,效果是很明显的。周平能够自觉去纠正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去改正还存在的缺点,使他逐步走上正常的学习行为轨道,同时对学习也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5.用真诚的评价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 篇五
案例: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想不想登长城,想不想亲自感受一下? 生:(急切地):想!
师:现在我们就来观看一段短片,请大家认真看,认真听。(播放长城近景课件及课文第3自然段录音,学生神情专注地边看边听)
师:刚才我们看了短片,我想大家都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此时此刻,你的脑海里会出现什么? 生:我能想象出古代劳动人民修建长城的情景。
师:你很有想象力,和作者想到一块儿去了,真是心有灵犀啊!请大家轻读第3自然段,画出作者想象的句子。(学生边读边勾画)师:作者想象到什么?
生:作者想象到古代的人们修长城时搬运巨大条石的情景 师:作者怎样描述的? 生:“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师:“单看”一词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中,你能想象到什么? 生:“单看”就是从某一个方面看,从这句话中我能想象到当时搬运条石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多人一起用手搬,用肩扛,大家会一边搬,一边大声喊号子。生:我能想到人们在搬运时,会用木头或铁棒撬石头。生:人们还会把巨石放在圆木上滚动„„
生:我从“单看”一词中可以想到修长城除了需要运许多巨大条石外,还需要很多劳动。师:(高兴地)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连古人用什么办法运石头都说得条条是道,真行啊!修长城是一项非常繁重而复杂的劳动,大家想想,除了搬运巨大条石外,还需要哪些艰苦的劳动?(学生沉思一会儿举手)生:需要石匠凿条石 生:需要砖厂烧砖 生:需要瓦匠砌墙
生:需要工程师设计图纸(学生纷纷举手„„)
师:大家的想象力太强了,说得太好了,正如作者所说,长城是无数古代劳动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凝结成的。请大家细细品味这段最后一句话,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轻读最后一句,勾画、批注。)
生:我从“多少”一词中体会到修建长城的人非常多。
生:我从“血汗”一词想到当时人们修长城时一定吃了很多苦。比如,人们搬运巨大条石时会流许多汗水,甚至会受伤流血,石匠们每天双手会磨出茧子,打血泡,很疼。
生:我听奶奶讲过“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孟姜女的丈夫修长城时累死了,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不仅流血流汗,甚至还有生命危险。
生:在上节课,我了解了长城的构造和作用,从中我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常有智慧。
生:古人能想出很多办法把巨大的条石运上山顶,可以看出他们非常聪明。生:从“才”字,我感受到人们修建长城很不容易(学生跃跃欲试,争先发言)师:(激动地)同学们的发言太精彩了!你们能抓住词句,结合上下文并联系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的感受,真了不起!让我们再看一下短片(学生看长城风光课件,听课文录音)
师:看完短片后,你最想说什么? 生:(大声地)长城真太壮观了!
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真是太伟大了!
生:我为长城而骄傲,做为中国人我感到自豪!
师:说得真好!老师也有同感,就让我们带着自己内心的感受来有感情朗读全文吧!分析:
6.用爱心去教育学生 篇六
周成才
每一个教师都希望有一个好的班级体,全班学生都能考出较好的成绩,但是有些学生一旦被老师认为是先“差生”后“进生”这些学生就会被别人看不起,弄不好从此就走下坡路。对学习就失去了信心,自尊心,自甘堕落,作为一个教师应保全他们的面子,做到心中有数,这些学生会感激你,你再慢慢的教育他们,帮助他们,他们也会乐于接受,进而产生强大的内驱力,去争取较大的进步,事实看来还是如此,我们班的个别同学学习一塌糊涂,整天打三个,骂四个,不想学习,我通过慢慢的教育后,这几个同学从此严格要求自己,努力遵守学校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暗自发愤学习,在这次考试中取的了较好的成绩。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严格教育学生就是对学生的莫之关心,才是爱心的体现,对学生的关心和爱心,要在严格要求中实现,教师只有做到宽严适度,严爱统一方能有效的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
学生及有严格的要求,他的学习就会有压力,如果教师正确的加强引导,严格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就会失去动力,作为小学生要有坚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有爱学习的自信心,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枯燥无味,整天坐在教室里写写画画,回家还要再学,再做,负担太重,作为老师就应该耐心说明学习与作业的重要性,并且强化学习,严格训练,我所教的学科在近几年的统测中都反映出了学生的基本功与学习成绩。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重要的道德,爱能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然而教师对学生的爱要爱得理智。爱得风格。如果教师出于个人的某种需要和好处,对一部分学生做爱心对另一部分学生则漠不关心,或者对一部分学生过分亲热,都是不恰当的。作为教师不要整天关心好的学生,嘲讽,看不起后进的学生。教育学生要因人而异,教学原则上一视同仁,不论你是什么家庭的孩子,不能有私心杂念,不带功利,才是一个教师对学生的正确的态度。我班有个叫孙情情的女生,她原来非常聪明,成绩优秀,在班上一直担任学习班干,多次被评为班上的“三好学生”在一系列的荣誉面前,她有些骄傲了,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好,上课的时候也不用心听,有时还和别的同学骂仗,对于这样的干部,“三好生,优秀少先队员”我心想还是在班狠狠的批评她呢?还是轻描淡写的说一下呢?这时我想当学生犯了错误,或上课回答问题不正确,或做题有错误,或考试成绩下降时都不应该在大庭广众下批评,不要通知家长,学生犯错误总是希望教师对他进行个别教育,不希望教师将自己的缺点,错误暴露在全班学生面前,他们会认为丢面子的事,我想到这里,我私下心平气和和她进行开导教育她,结果真的起了很大的效果,她很快的恢复了,努力,认真,在班上表现特别,突出,有时他还帮助差生补习功课呢?
现在我想如果当时采取疾风暴雨或严厉指责或新旧账一起算,把一些学生已改正大错误一起端出来,就会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也许他就会从此消沉,一蹶不振。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特点,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得到心理需要的满足,产生积极,稳定的情感和愉悦的心情,从而使学生对学生充满信心和希望。
我们做教师的要给学生的爱,要让学生学习起来有快乐,觉得有趣。他们才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转到以学为重心上来。克服教师“主宰”一切的现象。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浓厚大学习兴趣和坚强的学习意志。
学生学习的能力要靠他们自己实践,在课堂上要扩大学生的自主权,引导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历练。这也还是我们教学的特征。在教学实践中帮助互学结对子练习。互相做老师,看谁做得好,教学比赛等多形成自主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有了强烈的悬念。这种迫切的心理状态包含着浓厚的兴趣。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对学生的人格的尊重。学生得到这种尊重,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愉快,积极的情绪,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主动地参与到紧张的学习中去。因此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
我以为好学生需要教师的爱,差学生更需要教师的爱,特别是对差生或平时不善于表现的学生的赞美。哪怕是一句普通的话,一个会意的微笑,一个期待的眼神,都会使学生产生积极进取的动力,增加学习的热情,从而在课堂中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及控制力,使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多年来,我就是靠这个“爱”字去教育每个学生。送走了一班又一班,与我难舍难分的学生,就是靠这个“爱”字,我所任的学科都能考出好的成绩。靠这个“爱”字在社会上赢得了好评。
一:树立正确育人观,用爱心教育学生。初中学生大多是12-16岁年龄阶段,身体和心理正处于接近成熟区,具有较为明显的个性特征,在懂事知事的背后大都存在遇事冲动、缺乏理智同时又自尊心极强等特点,常常有些学生(甚至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会做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傻事来。针对这一现实,我提出要在处理违纪学生前“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特点、了解事件背景”的要求,从而使“处理”学生从简单的“处理事件”转变成“改变学生的世界观”,大大减少了“违纪学生”所背负的心理压力和创伤。同时,我还采用传统美德教育,教育学生“爱国至上、孝亲至上”,所作所为应以“爱国和孝亲”出发,并以《弟子规》读本为范本,锤炼总结出“爱国、亲仁,尊长、谨信”八个字与学生共勉,在教育学生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得到了众多家长的赞许。
“孩子犯错误,上帝也会原谅”是我们政教处的名言,同时也是我们的要求。“以改正错误为下一个起点”是我们处理学生的目的,也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有些学生因为诸多原因,思想暂时偏离了轨道,甚至有些已经发展到仇视教育,对待这些学生更不能性急,初三有个同学,父亲精神有缺陷,导致父母离异,从小失去了亲人的管束,加上同学们的歧视,养成了孤僻、嫉世、不服管教的性格,当我偶然得知这一情况后,便开始设计教育她的方案,去年冬天,有一次我星期天晚上值班,见她在教室里精神烦躁,就主动询问她,当得知她五岁的弟弟下落不明时,我主动提出送她回去看一看,我为她弟弟买来面包和饮料,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低温,骑车20多公里把她送回了家。在返校的路上,她向我诉说了家庭的不幸,以后我又多次找她谈话,并嘱咐班主任老师对她多加关心,现在,这个女孩已经摆脱了家庭的阴影,并能很好地融入学校的集体生活中去了。据不完全统计,光今年我接送学生和为学生看病取药不下30人次,通过这些举动,也打动了一些学生,同时也改变了一些学生对学校甚至是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正如前几天我收到的一封来自转入洛阳上学的学生的信中所说:您对我的处理,我觉得其实更是一种指引,您使我懂得了我该怎样去生活.每一个学生,他肩负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甚至是一个家族的兴衰,我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领路引航。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鲁迅说过:教育的力量根植于爱.实践也告诉我,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让学生亲近你,你必须首先爱学生,这爱包括很多,一个期待的目光,一个友好的微笑,一个亲切的抚摸,都会把教师的爱传递给学生,它像雨露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记忆中我印象深刻的是一节数学课。课上有个聪明活泼又顽皮得让人头痛的男孩忘了带书,他由于经常惹是生非,所以没有同桌,自然没人和他合用书本。但他不但没着急不安的表现,而是漫不经心地动动文具盒,若无其事地看看周围,心不在焉地望望窗外,一幅悠闲自得的神情,我心中不禁生起一腔不快:到底是在帮谁学?只因我不能忍受他在课堂上的无所谓的样子,就把我的书递给了他。没想到的事情出现了,他充满感激地从我手中接过书本,小心翼翼地翻开,专注地听起课来了,做作业时还深怕弄脏了书本,异常小心细致。看他挺得笔直的身子,满脸的笑容,我已感受到他愉悦的心情。当时我仅是从自己的心情出发,而在孩子的心里觉得老师是爱他的。被爱触动后产生的改变,使我感到平时说教的苍白乏力,更使我明白作为教师应该善待每一个孩子,应该将微笑倾洒于那些阳光照不到的课桌。
我无意借孩子一本教科书就产生了这样的效果,那精心创设的情境又会收到怎样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在每天的工作中又有多少这样的情境啊!生活的细节需要我们去发现,爱的情境需要我们去创设,热情的拥抱,爱意的抚摸,都会温暖那些幼小的心灵。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需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这就是火热而真诚的心。中国有句古话: “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
教师节前一天晚上,我接到一位家长的电话,感谢我对她孩子一年来的关爱和教育.电话打了二十多分钟,似乎有道不完的感激之情,惜别之情,因为这学期我又迎来了新的一年级学生,不能继续教她的孩子了.听完电话,我很激动,我觉得这是我对孩子的爱换来了家长对我工作的支持与肯定.回想一年来,我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把爱奉献给每个学生,我用心血换来了学生的信任与爱戴.他们舍不得我,我更离不开他们,每每看到他们的身影,我都会想起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九九七年,王振杰,多么响亮的名字,然而,孩子的命运并不像名字那么令人振奋,爸爸的车祸,妈妈的精神病使振杰变得懂事而且孤僻,对于失去父和母爱爱的孩子,人人都会同情怜爱,更何况是老师,在振杰身上我不仅倾注了师爱,还有母爱和家的温暖.刚由乡下转到我校时,振杰的毛病很多,我给他指出来后,仍没有改正,我就仔细的观察他,帮助他一点点的克服,用耐心和爱心感化他,此后他听讲很认真.特殊的家庭,也使得他早早的懂事了许多,同时特殊的家庭,也给他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和困难。夏天到了孩子没有该换的衣服,我从家把我家的衣服拿来给他换上;冬天来了,还只见他趿拉着个破布鞋,身穿单衣,我从家里拿来棉衣和棉鞋给他换上;放学后我见他口肯干馍就豇豆,我就他领进我家给他做好吃的;假期到了,见个个孩子飞奔着回家,而他孤零零的站着,因为他没了路费,我掏钱亲自给他送上汽车,一路上我鼓励他好好学习,保持乐观.我用我的一颗爱心感化他,使他很快的进入勤奋的学习状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我县一中,今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南政法大学。
7.用真诚去感染学生 篇七
(一) 学生成为写作的应试工具
原本应该真诚写作的学生却早已被异化成应试的工具、写作的奴隶。学生写的作文假话、空话、套话泛滥。
(二) 学生作文有成人化倾向
令人担忧的是, 学生作文有了成人化倾向, 他们用成人的过于世故化的心态和处世原则来写作, 世故习气抹煞和压倒了纯真童心。比如, 写学校题材的作文时, 大多数学生宁愿编, 也不想得罪老师, 这样教师永远不知道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
(三) 作文脱离生活实际
作文应写真事, 说真话。可是, 为应付考试, 有些教师只让学生写社会生活的光明面而回避阴暗面, 限制了学生的视野, 培养了他们圆滑世故、虚伪自私的性格。因此, 学生写作中真实性的缺失与教师的作文教学不无关系。
二、学生作文中情感提升的策略
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 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应对措施。
(一) 树立做人和作文统一的思想
语文学科讲究语文知识和人文的统一, 语文教师也知道“做人”与“作文”理应在知、情、意、行上相互统一的道理。情感世界是人性、人的素质的最生动、最集中的表现。作文也讲究一个“情”字, 不管写什么内容, 都要求有真情实感、美好情操。作文应“情动于衷, 而发于言”。
做人和作文在“情”上的统一, 无论是对于做人还是作文, 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意”上的统一指的是与人的意志因素的统一。在“行”上的统一指的是与品德行为的统一。做人之行与作文之行本质上应该是一样的。而作文作为一种写作、表达和交际行为, 也是有“行”的意义, 何况作文的内容必然反映学生的“行”。我们只有将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做人要求作文, 让作文促进做人, 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真正要求, 才能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初中生既富有情感又不成熟, 正处于情感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 需要教师的教育和正确引导, 这样不仅会使学生的做人素质得到提高, 写作水平也会与日俱增。例如, 在实际教学中, 我感觉学生的作文是瞎编时就耐心地与他交流, 告诉他写真情实感的重要性。如有个比较内向的学生在以《我的爸爸》为题目的作文中, 写自己的爸爸在最近生了怪病, 双手不能动, 嘴巴不能说话。文章粗粗一看, 写得生动具体, 还有感人的细节描写。再仔细一看, 明显发现作文是虚构的。我与他交流后才知道, 原来他的爸爸对他管得很紧, 要求又过高, 而他不敢反抗, 只能在作文中写下自己的反抗, 发泄自己的不满。我耐心地对他进行了教育, 使他明白了自己的瞎编是不道德的, 是不孝的表现。后来, 在我多次引导下, 这个男孩理解了做人和作文的关系, 写了很多篇和爸爸有关的文章, 有的还成了范文。
(二) 点燃真诚写作文的激情
我始终相信, 学生用真情写作文的激情源于对生活的激情。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写作文, 彻底打消他们为考试而写作的思想;要让学生明确真诚写作是现代生活的需要, 写作文并不是为了给自己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 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既然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 教师就有责任将生活的激情引向作文教学, 让学生像热爱生活一样去热爱作文。十几岁的孩子对生活的激情可以用大海来形容, 只要让生活的激情成为他们作文的源头活水, 那么真诚作文、快乐作文就指日可待了。
有人把教师比做火把, 那么学生真诚写作文的激情就需要教师去点燃。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更要热爱生活, 热爱写作。如果语文教师只会谈经验, 说技巧, 又怎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写作的艰辛与快乐呢?所以, 一个以写作见长的语文教师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师生之间能交流写作的感受, 达成心灵的撞击、共鸣、磨合与默契。比如, 班级举行篮球赛时, 我会努力观察学生观看的表情, 体会队员的拼搏精神;分析完考试试卷后, 我静静体会学生的心情;去学生寝室时, 我感受着他们的集体生活等等。当我在课上读着自己写的一篇篇文章时, 学生渐渐明白, 原来写作的材料到处都有, 原来写作文就是这样真诚地记录生活。于是, 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了出来, 学生迫不急待地开始写作文。这样, 我在收获学生真诚作文的同时, 也收获着学生心理成长的记录, 真是一举两得。
(三) 注重课内外作文的结合
初中作文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感悟能力。所以, 我在作文教学中就注重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相结合, 并侧重于课外作文训练。
在学生的课外作文上, 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努力丰富学生课外作文的内容。文章是心灵的产物。我通过自己的写作实践去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写作的触发点, 从生活中找素材, 以敏感的心去体察生活中的每一个微小变化, 更关注自己内心的微妙变化。
2.引导学生在课外将自己的一时感悟、点滴的随想, 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再现出来, 字数多少无所谓, 只要真实即可。评价时, 我的侧重点也是坚持文章的真实性。这样, 学生们感到有内容可写了, 又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事实证明, 学生的课外习作中往往比课内作文质量更高, 内容更充实。
我校在德育教育方面有每周布置学生家庭道德作业的要求, 比如为家长洗一次脚, 洗一次头, 陪老人聊聊天, 然后做几句话的记录。我就把课外作文和家庭道德作业结合了起来, 并把这个作为期末成绩的主要依据。事实证明, 学生的作文因为有了真实经历的基础, 越写越感人了。
(四) 评价作文, 教师和学生要平等对话
作文讲评很重要。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恰当的评价, 需要教师和学生平等地对话、互动, 激发学生真诚写作的热情, 给学生的写作有益的启发。我的作文评讲课是沙龙式的、对话式的, 往往就一个作文题目或一篇作文, 围绕作文是否写出了真实的感受和学生展开生动的对话。我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发表各自的评论, 不同意见可以辩论, 这个过程中, 我只是评价的引领者、指导者。因为师生年龄的差距, 生活习惯的差距, 家庭背景的不一样, 学生常常和我的意见相左是正常的。有时候, 学生也会批评我的作文评价标准“太旧”“太实用化”“框框太多”, 我据理力争, 也虚心接受。我们讨论的话题, 不纠缠于写作的知识和理论, 我总以鲜活例子为讨论的出发点。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课堂中不容易具体体现, 但在我们的作文评讲沙龙中学生往往都能成为“主体”, 非常投入, 学生们也觉得效果不错。沙龙式的讲评后, 学生能深入领悟写作文说真话的重要性了, 写作中说真话的意识也增强了。
(五) 鼓励自由表达感想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感想。初中生情感既丰富又单纯, 学生写作文更喜欢发表自己的感想。学生心里有话藏不住, 总想说出来, 教师就要鼓励学生无拘无束、毫无保留地把心里话说出来, 不要总以“思想健康”为由去压制他们。学生在作文中真的有不健康思想流露出来了, 教师务必静下心来, 摆正心态, 指出缺点, 引导学生抒发真情实感。
肯定学生所表达的情感是真实的, 才能进行正确引导。例如, 在一次半命题作文《我好想……》中, 有一位男生大胆地写道, 他喜欢上班里一位女生, 好想快点长大, 快点谈恋爱。也许在一般的语文老师看来, 这个学生思想不健康, 作文应该不及格, 应该严肃批评。可是, 冷静之后, 我告诉自己, 初二的少年了, 对异性有好感是正常的, 至少他写了自己的真实心理。于是, 读着男孩的作文, 我让自己看到了一颗纯洁少年的心。我给了他一个高分, 在评语中真诚地表扬了他写作的真实性, 告诉他这样的想法是正常的, 并在课后真诚和他交流了如何与异性交流的方法。后来的几次周记中, 他陆续写了自己如何大方地与异性交往的事情。读着学生真诚的作文, 看着学生健康地成长, 我开心地笑了。我想, 如果当时我狠狠地批评他一通, 那么我一定多培养出了一个说假话的学生!
教师在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思想感情的同时, 还要鼓励学生的语言个性化。由于个性、知识背景、经历的不同, 学生的作文在语言表达上也必然会有不同。比如, 有的同学表现出喜欢叙述的倾向, 有的则更多地带有情绪化的色彩, 有的不大喜欢用修饰语, 有的则喜欢用词华丽等等。这各具特色的语言才是自由表达之果, 因此, 语文教师千万不要以自己的好恶影响学生, 更不能限制学生个性语言的表达。
明代的李贽说过:“夫童心者, 绝假纯真, 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 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 便失却真人。天下之至文, 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彻底转变观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解除学生的作文障碍, 帮助学生摆脱旧的作文教学模式的束缚, 建立起全新的作文观念, 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使学生远离假话、空话、套话的假作文, 真正达到“我手写我口, 我口述我心”的境界, 还给孩子们一个个真实而鲜活的灵魂!让我们的学生童心焕发、自鸣天籁吧!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大学出版社
[2]于军民, 《论中学作文教学的真实性问题》, 《语文建设》, 2010年第3期
[3]唐水珠, 《真实是写好作文的第一要素》, 《教书育人》, 2009年第10期
8.用爱心去唤醒学生美的心灵 篇八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要教给孩子们的仅仅是知识,那就直接告诉他们好了。”但是在新的课程理念不断深化的今天,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教育教学的任务绝不仅限于此。新的课程理念指出: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构建知识的体系。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和“唤醒”。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示意、一个手势,都是对学生心灵的关注,我们给学生的一次赞许、一个鼓励,这些看似“无痕的”关注,在学生的心田里却能感受到被关注的幸福。让我们用爱心去唤醒学生美的心灵,让我们在心田里种植“关注”的种子,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
“教育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句话使我更明白自己的责任,教育最大的技巧在于最大限度的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天赋和才干,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取得自信。有不少人不理解我为什么要收他到我班来,我认为学生可以选择老师,但老师没有选择学生的权利,我要关爱每一个学生,使他们因为有我这样的班主任而能够快乐充实地学习;对于后进生,我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方法;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们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用喜悦的目光去关注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他们的每一份成功。
元朝的学者吴澄说:“学必以德性为本。”清末的康有为也提出“以德育为先”的口号。我赞成前人的观点和主张。在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把自己的言传身教与学生的自我约束结合起来。在工作中我总是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平时我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那么我本人在工作中首先就早来晚走,经常深入班级。有的学生自习时坐不住凳子,我就在这个时间到教室里备课、讲题,这样做既保持了自习纪律,又为那些坐不住凳子的学生作了“示范”。应该说,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二、把情感教育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面对困难,许多学生都会产生胆怯,没有自信,怕挨批评等一系列的心理负担,作为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在教育过程中多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真诚、关爱。教师用一种支持的、理解的、温暖的目光,一句适度夸张的赞许或鼓励的话语,一个感人的小故事,或一次充满温暖,欣慰具有安全感的交谈,都可以使学生获取心理上的支持。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成功的潜能,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前途的;要在给予支持和关心时注意科学性,不能无原则地夸奖。对于一些有较强依赖性的学生,要把握好支持原则,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发展其独立自主性。
三、把理想教育与刻苦学习结合起来。作为教师,既要用理想激发学生们去刻苦学习,又要帮助他们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我经常利用小班会时间或者课余时间给学生们介绍学习方法,与他们共同探讨如何面对人生,面对现实;给他们讲南朝孙康映雪苦读的故事,讲宋朝陈正之勤能补拙的故事,讲顾炎武勤勉好学、终志不懈的故事,等等,使学生始终牢记理想,自强不息。
四、把传统美德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传统美德,很多名人、伟人他们在立德修身、治国安邦方面有着感人的故事。如果把这些可歌可泣的人物事迹讲给学生们听,足以在思想上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他们走向人间正道。但是这些人物事迹却代替不了学生们的实际行动,因为我们的学生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社会现实;而且我们的社会即将跨进21世纪,我们的学生即将成为21世纪的青年。新的社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在等待着他们,各种不同形式的人生观、价值观摆在他们面前,如果不把传统美德教育与社会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们就很难培养出健康而高尚的品德。当然,在学习上他们的进取心也将受到不良的影响。
五、把严肃的纪律与活泼的班风结合起来。一个班级具有严肃的纪律是每个学生顺利学习的保证,而活泼的班风又能使每个学生以更加愉快的心情,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严肃的纪律与活泼的班风,二者之间不仅不存在着任何对立,而且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只有严肃的纪律才能创造一个具有朝气的班集体,而在一个积极上进的班集体中,每个学生会更加遵守纪律。所以在我担任班主任时,总要与同学们制定一个切实可行,让每一名学生没有理由不执行的班规,一旦有人违背这个班规,将要受到严肃的批评。与此同时,我又千方百计地创造一个活泼的班风,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有意义活动。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促进了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所教的学生无论在学习和品德上都是优秀的,我对学生的关心和对学校的倾心付出,校领导给了我金钱买不到的荣誉。家长们都说:孩子交给张老师,不仅能学到扎实的本领,还学到了怎样做人!在这里,我冒昧的改用一下冰心先生的一段话:“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也许,我不能成为冰心笔下那个随时播种便能开花的人,但我可以做一颗流星,在孩子们孤单寂寞或是踌躇满志时,偶尔还会想起:在他们的夜空中,曾有这样一抹光亮陪他们走过一程。
以德育为首,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德育是培养学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既需要我们用一句句实话、一件件实事去打动我们的学生,去影响我们的学生,又需要我们开动脑筋,采取积极措施去帮助教育我们的学生。
9.用真诚去感染学生 篇九
我们班有个姓汪的小男孩,非常聪明,但家庭情况比较特殊,父亲母亲长期在外地工作,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完全由孩子的爷爷奶奶来负责。这个孩子在班里经常和别人发生矛盾,在班里也没有好朋友。上课不听讲,学习成绩也不是很理想。课上经常会出些问题,影响到老师上课,所有的科任教师都认识他。
一次和他家长的沟通中得知:孩子觉得在学校生活不快乐,因为他觉得在学校没有人关心他。我也试图跟他沟通告诉他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提醒你,批评你都是对你的关心,你怎么会觉得没有人关心你呢。但我发现尽管我很努力的和他沟通,让他明白这些都是老师们对他的关心和帮助,我们都是发自内心的。但他依旧如初,上课不听讲,影响的同学,请家长也不管用。
有一个课间,我把他叫道我身边,拉着他说:“和我一块去办公室把作业本抱回来吧。”他很高兴的答应了,边走我边半开玩笑的说“谢老师也想喜欢别的同学一样喜欢你,以后帮我抱作业本,当我的小秘书吧。”他笑了笑,我能感受到他的高兴。放学时我给他一个棒棒糖,告诉他:谢谢他今天帮我抱作业本,我愿意成为他在班里第一个朋友。并跟他说,其实老师们平时批评你并不代表他们不喜欢你,反而他们可能更喜欢你,更关心你,不然会给你补课吗,不是就希望你能及时改正,做一个更优秀的学生吗。有了这次沟通,我发现他平时对我的要求能够听进去了,纪律上也有所进步,很欣慰。
【用真诚去感染学生】推荐阅读:
用真诚架起学生心灵的桥梁09-08
真诚经典句子07-01
体会快乐感悟真诚06-19
真诚周末祝福短信10-24
邀请领导吃饭真诚短信08-26
描写真诚友谊的句子08-26
关于真诚500字作文09-03
我渴望真诚作文600字07-25
老员工真诚辞职信09-17
有关真诚的经典名言警句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