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毕业教育总结

2024-09-09

毕业生毕业教育总结(共8篇)

1.毕业生毕业教育总结 篇一

来到南京海军指挥学院幼儿园实习了两个月,直到离开的那一刻我才突然发现,原来两个月可以这么短暂,原来我是这么舍不得那群老师孩子,原来我是这么喜欢学前教育这个行业。

还记得初来时拎着行李包,好奇欣喜地看着这所幼儿园里新颖的海军装饰墙,青涩地向小朋友们打招呼,小心翼翼地接触着这里的每一个有经验的老教师,好像每天的任务就是熟悉环境。每天抢着做事,恨不得把所有的东西一天就都学到。

在海军指挥学院幼儿园实习了两个月,可以说是我学前教育专业能力的迅速提升期。在园长的安排下,两个月里我走遍了幼儿园的各年级,熟悉了所有年级的教学任务和环境,掌握了每个年龄段的幼儿的学习、生活习惯,对幼儿园的各项活动流程也有很详细的了解。最重要每个年级都有一个资历很深的老师带领我,一点点的教我每个年级的课程怎样上,并且给我很多实践的机会,让我讲课、带班、组织活动、做教具和强势,然后她们会为我仔细地评课,告诉我在活动过程中还有那些不足,应注意什么。这着实让我受益匪浅,少走了很多弯路。现在回想起来这是怎样一笔泥足珍贵的财富。

我在海军幼儿园的第一个实习的班级是托三班,因为园长说要从最小的孩子开始熟悉,所以在佟老师的带领下,我开始了托三班的实习生活。我从来都不知道孩子可以哭这么久,托班的孩子都是9月份才送到幼儿园的,对幼儿园的环境和老师小朋友都不熟悉,所以哭是必然的,而且托班的孩子只有两岁多,各种习惯都没有形成,对于教师来讲,每天不仅要想办法让宝宝们不哭不闹注意他们的安全,还要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各种活动都要对他们照顾到。起初我还有点不适应,觉得托班的教学任务太简单,而且有悖于我的专业知识。可是当我真的动手去做去哄孩子,并且看到佟老师许多娴熟的方法后,我就知道了能把托班的孩子搞定,绝对是一门长时间修炼的艺术。一天后,我似乎一下子沉浸在哄孩子的乐趣中,开始用各种方法来哄孩子们,仿佛把他们哄得不哭,能让他们安静的玩玩具或睡觉就是一件相当有成就感的事情。于是,不知怎么地,就越来越觉得托班的孩子好可爱,每天起床最期待的事情就是赶快去班里抱抱他们,给他们穿衣服、喂饭、哄他们睡觉都让我觉得很快乐。甚至给宝宝们擦鼻涕,带他们上厕所都觉得很幸福。佟老师还教会了我许多带托班的知识,她说她在幼儿园工作了25年,她带的孩子的孩子都有很多了,让我羡慕不已也敬佩不已。佟老师说别看托班的孩子小,但是教师的任务一点也不轻,可不是每天照顾一下就可以了,教师要让他们熟悉幼儿园环境,还要让他们融入到集体中,并且在每天不知不觉的培养孩子的各种习惯,比如:上午吃过早点后一定要让他们在小椅子上做几分钟,以为以后上小班能安静坐着上课打基础。还有要让他们慢慢的锻炼自己认识自己的标记去找自己的杯子和床还有毛巾等。渐渐地培养他们的生活习惯。佟老师还告诉我托班的老师其实教学任务不重,但是并不意味着就不累,托班的教师一定要眼快手快动作快,不能让小孩子受到一点伤害,还要眼睛看到所有的小朋友。总是听了佟老师的讲解,还有我二个星期的实际操作,我对托班可以说有很深的感情,而且基本掌握了托班的各项事宜。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幼儿教师的爱心的重要性。

在顺利完成托班实习任务后,我在第三个星期被调到小二班开始了小班的实习工作,这让我一下子变得不知所措,因为托班师不用授课的,突然到了小班,孩子大了很多,每天的教学内容活动内容都不一样了,还是有一点点的不适应的,不过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我还是很快地进入了角色,在迅速认识了小朋友后,用自己的亲和力与小朋友打成了一片,使他们接受了我这个牛老师,再熟悉了几天后开始我的第一次带课,说实话,在这之前我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给孩子讲过课,在前几天听张老师给小班孩子上课的时候我也没觉得带课师一件多么难的事情,但是当我自己开始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节课时,我就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愚蠢,自己的能力是多么的稚嫩。一堂课下来,虽然教学任务完成了,可也勉强上下来了,但是课堂纪律可以说师乱的一塌糊涂,张老师说我课讲的还是可以的,但是一看就时典型的没有实践过,都是理论内容,对课堂的把握还有待加强…。在这以后,张老师每天都听我的课,让我充分的备课,在讲课时每天她都会旁听,课后会给我很多点评和建议,让我迅速地成长起来,很多在学校里学的理论一下子开窍了,可以说,让我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了上课的技巧,学会了“管理”幼儿方法,让我一下子进入了实习的兴奋期。

十一假期过后,结束了我的小班带课生活,我来到了中三班,开始我一个月的中班带班实习生活。这期间也是我最刻骨铭心的一段记忆,可能是在中班呆的时间比前几个班的时间长,也可能是中班不仅仅是让我带课,还要让我开始正规的带班了吧。总之,这段时间真的让我学会了太多东西。带班与带课有很大的不同,每天从入园开始就要开始负责幼儿的一切活动,包括接待、晨间活动、带操、上课、各项活动、游戏、离园、还要做很多教具课件和墙饰等等。在这期间不仅仅是我各项能力的考验期,也是我各种本领的学习提升期。中班的孩子是全园最活泼,最好动的,不像托班小班主要是培养习惯,教学任务不重。中班要在习惯要继续培养的同时,还有很重的教学任务,还有兴趣班的学习。所以中班可以说是最累的,但在我看来,也是最锻炼人的。在中三班果老师的教导和配合下,我基本掌握了带班的环节,并且能很好的掌握课堂的节奏,与孩子们相处的特别好,我特别喜欢他们,真的是特别聪明可爱。果果老师说可能是我比较上心,孩子接受我接受的特别快,而且家长对我的评价也很好,果老师还告诉我,在幼儿园无论是对孩子进行教学任务还是游戏任务或是其他活动,都应该注意与家长的沟通,是很重要的。我听了后开始每天与不同的家长交流,发现确实是需要家长的配合,需要家长提供孩子在家的表现,我们的工作才能更顺利的展开,才能更好的了解孩子、教育孩子。总之,中班是我最留恋的一个年级,在这里我似乎已经感受到了我未来的状态,并且我投入了我全部的心血。从这里我知道,我爱上了我的专业,我也清楚,我未来的职业是什么了。

有了前面一个月的学习和经验,到了大班的我显得更轻松更成熟了,大班的孩子可以说是最好带的了,各种习惯都养成了,而且年龄相对大,很懂事了,纪老师告诉我只要每天把要说的讲清楚就可以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孩子们也会完成的很好,当然安全是最重要的。陈佳老师也会给我指导我的课,告诉我还有那些需要改进,需要注意,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更快的接受。在大班的日子似乎就是对前面实习的一个补充和总结,让我的实习知识更充实,更扎实。大三班的陈佳老师和大一班的纪老师都是工作了二十几年的老教师,幼儿园里还有很多工作十几年二十几年的老师,但是都显得很年轻,她们告诉我每天跟孩子在一起,特别单纯,特别开心,似乎每天都体会着童年,想不年轻都不难。看到她们对于工作的认真,对职业的坚持,还有她们的工作状态,我又一次为自己的专业骄傲,因为只有体会过学习过努力过实践过才知道我们这一个行业的艰辛与伟大。

我要感谢这两个月的实习与磨练,让我掌握了我专业的实践知识,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让我经历了从懵懂到成熟的蜕变,让我体会到了一片纯洁的世界。让我更加爱我的职业,让我更加爱孩子爱幼儿教师。当我现在整理我的思绪写实习总结的这一刻,我依然不能控制我这一颗激动的兴奋的心,似乎那两个月的无数画面都浮现在眼前,快乐的,艰辛的,充实的,青涩的,难熬的,幸福的…也似乎那一张张可爱的小身影还在我身边晃动,每天牛老师牛老师的叫着…

南京海军指挥学院幼儿园,也许将来不会再与我有什么交集,但是我会永远铭记在20xx年的9月份,我用我两个月的青春,在这个可爱的地方学到了我最需要的东西,它给予我太多机会与本领。我会用我以后的人生,带着这所幼儿园给我的东西,做着与他们一样的事情,完成与他们一样的使命,像想他们一样认真对待每一个孩子,像他们一样执着于我们这个伟大的幼儿教育事业。

2.毕业生毕业教育总结 篇二

一、高校应届毕业生离校前心理波动原因

1、就业矛盾是毕业生心理波动的主要因素。

面对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 尤其是通过人才市场交流会, 供需见面, 自主择业, 学生中出现了许多不适应和一些心理问题。首先, 对社会需求情况不甚了解, 对自己在社会中将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不能正确定位。一旦愿望没有实现, 便感到不公、不满、不平衡。其次, 一些毕业生面对择业自由度的扩大而不知所措, 不知道怎样去寻求出路, 推销自己。有的缺乏思想和精神准备, 尽管也知道未来要自主择业, 但没有想到真的“狼来了”;尽管也知道先就业, 后择业的道理, 但他 (她) 们“宁可做凤尾, 不愿做鸡头”, 结果痛失良机。再次, 对就业机构不健全和某些社会不正之风不理解。特别是当他们清楚地发现一些实力不如自己的昔日同窗靠“路子广”选择了远比自己好的单位, 便情绪低落, 牢骚满腹.极度困惑, 甚至发出“学习好不如老爸好, 老爸好不如金钱好”和“华联 (超市) 商品大甩卖, 找不到工作就回家”的感叹。还有的毕业生因为所学专业不紧俏, 学校非重点, 更不属211工程学校, 招聘单位对他们不屑一顾, 于是他们便有一种被歧视的感觉。以上三个方面, 使得部分毕业生感到无助、无望、无奈, 情绪处于波动、冲突之中, 于是极易产生“报复心理”, “破坏心理”。

2、个人情感问题, 造成情绪不稳的激动行为

毕业生离校阶段的心理状态是极其复杂的, 其情绪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一方面欣慰于自己终于完成学业, 将要参加工作, 挣得工资, 为未来的事业、生活充满憧憬;另一方面或为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而失落、或为失去熟悉的生活环境、同学感到伤感。特别是对于大部分过早涉入爱河的毕业生来说, 毕业就意味着分离, 也是心理上的一个严峻考验。有些因为两个人要去的岗位相距太远, 不得不忍痛割爱;有些受阻于家庭方面的压力不得不分手;当然也不乏玩弄感情游戏, 把价值利用完了就果断分手的;即使有仍然坚持的也会为彼此环境改变, 两人距离拉大而对未来担心, 感到忧虑的。这些深陷感情漩涡, 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毕业生, 往往表现出情绪急躁, 易冲动, 与室友、同学关系紧张, 有的怀疑一切, 对周围的事看不惯, 有的愤世嫉俗, 破坏校园公物, 扔酒瓶、杂物, 瞎起哄, 使整个宿舍楼不得安宁等行为。

3、在校学习期间结而未解的疙瘩是毕业生滋事的重要因素。

随着大学生的思想感情日趋复杂, 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常常难以放下, 特别是临近毕业走向社会之际, 当他们回首四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时, 有的因长期未受辅导员或领导重视, 失落感和怀才不遇之感油然而生;有的在人际关系方面, 特别是在男女交往中也产生了一些矛盾, 留下了积怨;有的学生由于“党员没当上, ‘优干’没评上;‘三好’不沾边, 奖状不占份”, 于是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极不满意。他们怨天怨地, 就是不从自身寻找原因, 最后在将种种不满发泄在毕业离校时。

二、做好高校毕业生离校工作的对策

1、狠抓毕业教育工作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从源头上遏制毕业生离校失范事件发生的重要保证, 毕业生在离校前纵性滋事, 从根本上说, 是由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所决定的。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立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 还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增强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特别是在毕业阶段, 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前夜, 更应该充分发挥多方动员, 情理交融, 营造良好的毕业生离校氛围。毕业生毕业离校前, 要动员班主任教师与毕业生谈心, 设身处地地从他们的立场考虑问题, 在心与心的交流中落实思想教育, 变他们的被动接受为自然而然地受感染, 这样就能产生情感效应, 能使毕业生感到温暖, 不至于有已经被学校抛弃的感觉, 对学校产生留恋之情, 从而减少发生滋事的可能性, 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2、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毫无疑问, 毕业期间大学生最关心的是出路问题。此时学校若能及时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则对消除滋事的隐患起很大作用。就业指导工作要着重在三个方面下工夫:一是政策指导。即向大学生广泛地进行政策宣传和教育, 井纠正他 (她) 们的片面认识和幻想。二是思想指导。即把世界观的教育渗透到就业指导工作中, 落实到择业标准、求职道德和成才道路方面。为此, 首选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标准, 从个人实际出发, 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其次要帮助毕业生确立高尚的求职道德;再次要帮助毕业生选择正确的成才道路。三是技术指导。即对毕业生在招聘应聘, 就业程序, 个人表格及自荐材料的准备、整理和应用, 面试和笔试的技巧以及应有的礼仪举止等方面进行指导。就业指导的方式:一是提供职业信息, 广而告之。二是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并依据自身特点和优势选择合适的职业。三是开展择业咨询, 回答毕业生有关就业问题, 提供选择职业的意见和建议。四是进行就业教育, 为毕业生解答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最常见的就业教育形式包括:为毕业生开设较系统的就业指导课程, 不定期举办就业指导讲座, 个别谈话等。

3、制定完善合理的毕业生离校管理制度

各高校都要制定一系列的毕业生离校管理办法, 毕业实习的严格管理, 从毕业生财产的审查, 到毕业离校手续的办理, 到就业协议和户口迁移的办理, 到毕业证书的发放等, 要明确时间和责任人。把相关的管理办法和具体要求制定成册, 事先发放给毕业生, 组织学习, 要求严格执行。在此期间, 严格督促各相关部门优先处理毕业生的事宜, 对于处理不当、不及时的责任人和部门要及时处理。

4、严格处理毕业生违纪违规行为。

开展“严格校规校纪”教育, 增强毕业生的遵纪守法意识, 整治安全隐患, 强化行为管理。教育毕业生自觉遵守学校的管理规定, 文明礼貌、遵纪守法、不酗酒、不滋事、提倡广大毕业生离校时以健康文明的方式告别母校, 自觉维护学校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对于毕业生在办理离校期间的违纪一定要严格处理, 不能大打“人情牌”, 从而导致毕业生依此“大做文章”。

5、开展心理咨询, 帮助毕业生走出心理误区

毕业生在就业阶段不仅有一般的思想问题, 而且还会产生一些择业误区和心理障碍。因此, 开展心理咨询, 让毕业生走出择业心理误区, 克服心理障碍, 就会消除滋事的心理基础。毕业生在择业问题上常见的心理误区主要有:一是期望值高, 理想与现实反差大。二是只讲眼前实惠, 忽视专业发展, 择业标准趋向功利化。三是互相攀比, 强求平衡, 这山望着那山高, 这花看着那花俏。四是孤芳自赏, 子命不凡。五是缺乏主见, 依赖他人。大学生择业出现的心理障碍多属适应过程中的轻度心理障碍。通过心理咨询, 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6、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

毕业生离校前心态复杂、情绪波动, 易受他人和外界环境的影响。情感上存在爆炸性、两极性的特点, 处于心理动荡期和敏感期。因此开展多种形式的适合毕业生特点的文体活动可以转移他们的消极思想, 松弛紧张的神经, 稳定情绪。毕业生还可借助文体活动抒发自己的情感, 展示自己的才华, 修正和再塑自己在老师、同学中的良好形象。文体活动还能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理解与沟通, 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 使毕业生置身其中, 能获得情感上的交流与共鸣, 使毕业生切身感受到学校对他们善始善终的关心和温暖。

摘要:文章对高校毕业生离校过程中易发的行为失范行为进行了简要分析, 指出这种行为发生的原因, 并就做好毕业生离校教育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行为失范,心理焦虑

参考文献

[1]李玉秀.从毕业生文明离校透视学生工作中的人本管理[J].文化建设, 2008 (1)

3.毕业生:教师的教育助手 篇三

“不懂问老师!”这是父母的叮咛,更是教师的劝学。可如果提出:“不懂问学生!”学生会感到惊慌,教师会感到不屑,家长会感到疑惑。学生会想:不懂问我,肯定是要追查什么?教师会想:不懂问学生,学科知识学生会比我懂?家长会想:不懂问我的孩子,那我送孩子来学校干什么?学生、教师、家长心目中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每个角色都是一根定海神针,似乎一旦错位就会翻江倒海,所以每个角色都非常本分,殊不知这种本分正是教育困难重重的重要原因。学生、教师、家长的身份不能改变,但是其身份代表的功能却是可以改变的。教育不是单向输导,教育是双向流动,在教育面前没有绝对的“老大”,也没有绝对的“小弟”,有必要的时候,出神入化的孙大圣也得叫只会念经的唐僧一声:师傅。

回答有哪些方面可以请教学生,这个问题非常广阔,很难概全。但哪些问题不能请教学生,却是可以道明的。作为学科教师,不能轻易向学生请教的只有学科内容,特别是解题方面,教师作为实然状态的学科教师应该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一个不会解题的老师是会受到学生轻视的。而其它方面,都可“以生为师”。在学科方面向学生请教,不是“不耻下问”而是“有耻下问”,而在其它方面与学生交流,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在教育中共同成长。

在信息多元化时代,与同学生交流的渠道是很多的,而如果想获得最真实的心声,莫过于通过QQ。许多老师也在用QQ,但是基本上用于聊天,很少用于教育。记得四前年,我还不知道如何用QQ,一位毕业生一定要送我一个QQ号,为了与我联系方便,就尝试着用QQ,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在我的QQ群里包括了这几年毕业的所有班级,学生在大学里有什么疑惑会与我沟通、交流想法,但更为重要的是,在教育中我有什么疑惑,与毕业生们交流和请教,大家争相建议和畅谈感想,特别是在校期间的真实感受,许多教育疑惑在QQ里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通过QQ交流使许多教育中的疑惑得到了解决,并且这些答案不是从论文或者网上搜查出来的,而是通过与毕业生的真诚交流而获得的,更具有可信度。不可否认,我已经有了网瘾,但在网上很少玩游戏,主要用于撰写教育随笔且在博客中发表,通过QQ与学生交流,阅读教育书籍、杂志电子版等。现代人没有一点网瘾已经不太可能,但是网瘾也可以是正常的,关键是要合理利用。现代人已经离不开网络,网络中有许多学习的内容和交流的手段,如果一位教师不懂得如何来利用网络,那也是有欠缺的。有多少问题,可以通过网络来解决,不管是学科问题还是教育问题,一个人的思想毕竟是有限的,只是茫茫大海中无力的一滴水,可是网络是一滴水们汇聚成的海洋,虽然里面有许多陷阱,可是更有许多通往成长的大道。当然在教师指责学生网络成瘾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弱弱地问一句:老师你也上瘾了吗?如果有的话,那也要合理上瘾呀!

通过QQ交流,毕业生已经成为我名副其实的教育助手,我会把疑惑直接通过QQ群大家一起交流,一些敏感性的问题会个别交流,有时会在QQ空间中写下日志,毕业生会跟帖。在QQ群里讨论过:怎么样的老师最受欢迎的?老师上课讲错题,课后订正,会不会降低威信?等等。个别交流过:中学生心中的早恋?尖子生高考失常的原因?等等。通过日志:如何评价一个敢“懒”的老师?事无俱细是个好老师吗?等等。并且养成了习惯,只要教育上有疑惑,就会通过QQ与毕业生们探讨。

虽然在QQ上与毕业生们几乎零距离地交流,但几乎不与高中生进行QQ交流。一直认为,教师应该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在这个距离里,师生之间既可以平等交流,可以保持一定神秘感。与学生距离远了,师生之间会有隔阂,距离太近了,会扰乱正常教学秩序。如果通过QQ与高中生直接交流教育问题,甚至是一些敏感性问题,学生会因为害怕老师而不敢真实吐露心声,更何况许多教育问题本身就是为了解决高中生的疑惑,沉陷疑惑的人不能通过商谈如何来解决疑惑来帮助远离疑惑,否则这些办法会是低效的,正如对一个通晓心理学知识的人,欲通过用心理学方法来打开他的心结,这会有什么效果呢?从毕业生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付之实践,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可以通过毕业生成为在校高中生的良师益友,因为毕业生告诉了曾经的心声,而这个心声是最为可贵的教育资源,老师,你善用了吗?

4.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总结 篇四

为保证毕业生顺利完成学业,客观及时地寻找到适于自身发展的工作岗位,根据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安排,依照学院关于积极做好毕业生教育工作意见精神,现就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针对近年来毕业生就业思想发生的深刻变化,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方向,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己所学为国家、为社会服务,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首先对毕业生进行了理想教育。教育广大毕业生同学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人只有有了理想,树立目标,才能不断地为之努力,为之奋斗。而学生在毕业阶段往往有些学生缺乏对自己理想、自己未来的设计,对未来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未来能干什么,想干什么。我系曾就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及理想进行过不记名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近50%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针对这种现象,我们通过定期开班会,班主任谈心,系里还组织各种活动,对同学们进行理想教育,使学生思想得到了转变,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大概明确自己今后努力方向,学好如何正确地脚踏实地设计自己的未来。

其次是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当前社会的某些价值取向,如片面强调财富价值、片面追求社会地位、过分突出外在的成功标准等,已经对青年学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尤其当学生看到、听到种种丑恶现象后,我们在校园里、课堂上传授的美好理想就会受到挑战,甚至被动摇、被放弃。对此我们要求系里的各位老师和班主任在学生面前对重大的理论问题和政治问题不能口无遮拦,随便乱说,更不把自己放在党的对立面,不负责任地发表有损党的威信的言论。另外,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班主任深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把握其思想变化的特点,摸清他们的需求和愿望,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使他们认识到人生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收入多少、地位高低和名气大小,更在于健康的人格、深厚的文化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主豁达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等,引导他们全面平衡地追求并实现这些人生目标,从而将自身的发展要求与国家、社会、民族的发展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由系里每年的评优工作都把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情况作为一项主要内容。

二、进行择业观念教育

据调查,我国2006年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大幅度下降,2006年全国共有413万名高校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较去年增加22%。这一增一减更成为大学生就业

难的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只有改变以前的“精英就业”观念,树立“人职匹配”的“大众化”就业观,才有可能实现就业。针对一些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经常犯好高骛远,不能正确摆正自己位置的现状。我系主要是请已经毕业的优秀毕业生作专题报告,畅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感受,给即将毕业的学生们以启示;通过模拟谈判、模拟面试等形式,消除毕业生的恐惧心理和自卑感;号召学生们经常性地参加供需见面会,让大多数同学亲临现场,体验现场气氛,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毕业生同学中开展经验交流活动,让同学们介绍自己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如何克服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为其他同学获取直接经验做好铺垫;

由于专业的特点,我系的毕业生大多是在生产一线作技术工作,对此,有的同学甚是不满,认为凭自己现在的能力就应该是个企业中的管理人员,怎么能大学毕业后去当个技术员,每个月只有几百元的工资,自己这大学不是白上了吗?对这种“眼高手低”,盲目追求就业中的高层次、高薪酬的问题,我系主要通过邀请企业的经理、工作人员开座谈会、作报告等形式,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市场需求和人才结构,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我系还有少部分学生的择业观念是,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或者是要求工作一定要完全对口,如某公司有意来我系招聘,学生们都不愿去做内勤,因为学生们都认为和自己的专业不对口,针对这种现象,我系主要教育学生转变旧的思想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为“跳槽”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给毕业班开座谈会时,我系主任对全体毕业生强调,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能光凭嘴皮子,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勤奋创业,不断探索,实事求是,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充分展示自我,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求职面试教育

面试时衣冠不整,不知如何推销自己,工作时心态浮躁,许多毕业生都因为在这几点上犯错误而与工作机会失之交臂。针对这种情况,我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毕业生开展求职面试教育。

1. 面试时应注意穿着仪表。不少学生对仪表不以为然,认为只要自己有能力,仪表不是问题,但当你面对一个面试官白衬衣加领带、衣冠楚楚坐在你的面前时,你还能穿得邋邋遢遢吗?就算是约会,也不至于这样吧?服装大方得体,首先能反应出自己的精神风貌,另外这也代表对对方的尊重。因此对于去企业面试的大学生来说,一定要注意衣着整洁问题。

2.学会推销自我。据一项调查表明,大学生就业时有60%的人存在沟通障碍,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很大原因。面试时不知道怎么推销自己的问题也很突出。许多学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在介绍自己的时候,光会强

调是哪个学校哪个专业毕业的,而不是从为人品格方面强调自己的优势。现代社会招聘时,专业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为人处世能力,如自己知识面广,自学能力强,有经验积累等,因此,我们建议系里的毕业生应该在这些方面多介绍自己。

3.求职要有良好的心态。要积极、主动寻求就业,而不能被动的“等、靠、要”。我系有些毕业生把希望寄托在社会关系资源上,不想吃苦,只想找个好单位“养老”。另外,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学生一旦遭遇失败,便一蹶不振,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对此,我们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锻炼自己坚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职中,充分了解就业信息,沉着、冷静应对所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心态扫除成功路上的障碍。

四、组织纪律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毕业生今后的工作成绩和工作态度以及工作道德规范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和声誉,因此加强对毕业生的纪律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非常必要。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让各班主任通过在班会时进行典型案例分析,讲一些新闻报道,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遵守组织纪律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遵守行业规范,严明行业纪律,遵守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尊重事实,反对任何形式的弄虚作假和极端个人主义,防止各种错误倾向。

5.教育专业毕业实习总结 篇五

一﹑在教学工作方面

实习的第一个星期是听课,由于我实习所在的学校实行“优质课评比”,我有机会听了很多次优质课,收获颇多。因为上课的教师有多年的教学经验,知识渊博而且精心准备,所以他们的课堂气氛非常好,学生与教师融洽交流。课堂中教师精彩的讲解,精心设计的课堂流程,教师的启发性教学,学生的积极参与都深深吸引了我。一堂课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可以说我又一次真正的做了一回学生,能够听这么优秀教师的课是我的幸运,更是学生的幸运。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效率是最高的。当你沉浸入迷于某件事时你会发现你很快乐,时间过得很快,在听优质课时我算是体会到了。在实习期间,共听课15节,写听课记录15个,共完成了7个新课的教案。授课节数20节。一个月的实习时间让我体会到做一个教师挺不容易的。一开始我以为小学的内容是比较容易的,没想到看了课本才知道自己错了,小学的课本内容很少但知识点比以前开阔,有许多知识自己也是一知半解。做教师的对知识一知半解肯定是不行的。学生有一滴水,做教师的就应该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江水。怎么办?当然是查阅相关书籍和上网找资料咯。实在是找不到的就不耻下问,找指导老师或有经验的老师。当我把课本知识点弄懂后发现教材的内容才一页,寥寥无几。如果照教材讲下去,不用20分钟可以完事。发现教材越简单,教师授课就越有难度。在请教了科目的原任老师和自己思考后,终于构思好了怎样上一节课。然后是写教案。在写教案时要从学生的实际角度出发确定,也就是备学生。第一节课虽然有充分的准备,但第一节上得效果不是很好,可能是因为刚开始时心有点慌慌的,第一次放开自己的喉咙大声说话有点不适应。一节课下来喉咙不好受啊,但想到自己坚持上完了一节课感觉蛮高兴的。回去好好总结,让自己以后做得更好。从我自己亲身体会来看,要做好教学工作,必须做到:真心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掌握教材的精神实质,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和作业布置。在上课期间,备课认真,教案完整,格式标准,质量较高,能独立按时完成。课堂上积极面对,对教材内容熟悉,目的明确,全面照顾和严格要求学生,教学内容能当堂消化巩固,教学效果好,能较好组织上好一堂课,基本上了达到了教学目的。课后辅导学生,经常与学生沟通,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在课外,主动经常耐心细致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认真批改作业,评讲作业认真。我认为能够做到这些,才算具备了教学的基本功。

二﹑班主任工作

我是三年级的代理班主任,为了尽快熟悉班里情况,我向原班主任潘老师要了班里的档案资料。我坚持每天7:30赶到学校督促他们早读,检查卫生。课间时间经常跟他们聊天,拉短我和他们之间的距离。自习时候去看班,有时候也帮他们解决难题我心里感到很高兴。虽然这些都是很小的事,但是却很有意义。看到学生认真学习情景,自己仿佛回到了大学快乐的时代。我希望他们认真的快乐的读书。通过一个月与他们的相处,知道做好一个班主任也是不容易的。下面是我认为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的心得:

(一)、全面了解学生

1﹑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班主任可以自制一张表让学生填上它们的姓名,爱好,特长,喜欢的科目,家长名字,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了解他们的特点以后的工作就好做多了通过日常的观察和与学生的闲谈,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有些学生“吃软不吃硬”、有些学生“吃硬不吃软”,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举行什么活动什么运动会,看看他们填的表自己就和容易找出这方面的人才。

2、了解学生心目中的理想班主任是怎样的通过以“我心目中的好班主任”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以书面的形式表达,从中了解学生心目中的好班主任的标准如何,对一个班主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然后把学生提出的看法和意见进行整理、归纳后,再跟自身做法进行对比,查找出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尽可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和需要,争取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班主任,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和明确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发现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

一个班拥有一个能干的班主任固然重要,但拥有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显得更为重要,如果说桥墩是一座桥的支柱,那么班干部就是一个班的支柱,支撑着整个班的运作。一支精明能干、团结向上、尽职尽责的班干部队伍对一个班的兴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班主任的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委是班主任的眼睛,对管理班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培养一支兵强马壮的班干部队伍是志在必得的。

(三)﹑班主任的的素质要高

班主任的素质主要体现在日常行为中。班主任要以作则。说到做到。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在眼里,做出的承要兑现。叫学生不要乱扔垃圾,自己就首先要做到不扔垃圾。班主任可以体现出班主任的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班主任通过良好的素质征服学生,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爱,才能接受班主任的管理教育,班主任就通过自己良好的素质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班主任健全的人格能感悟学生、感化学生、感染学生,使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产生情感共鸣,班主任只有得到学生的信任和诚服,师生才能融洽交流。

三﹑教育调查

实习期间,在源市源城区啸仙中学进行了“如何做好一个优秀班主任”的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如何做好班主任的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如何做好一个优秀班主任提供了客观依据。这次调查使我认识到做好一个班主任的应该具备许多素质,为我以后如何做好班主任打下了基础。

6.师范大学毕业生教育实习总结 篇六

发布时间:2009-2-24 1:13:41来源:

标签:实习总结,师范浏览:

本文的眼: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首先感谢东营坊中心校领导及老师们对我的帮助与支持,更要感谢学生们在实习期间带给我的快乐与启发!短短五周的实习生活转瞬即逝,在肯定自己的同时,当然我暴露出的不足也很多,有一句话说的好:教然后知不足,师范大学毕业生教育实习总结范文。真的感觉到了!实习这段时间感觉自己才刚刚师范,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太多了。正式上课期间我总共上了差不多30多节课(包括习题课)。每节课前我都能够听从科任老师的指导,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根据大纲要求,钻研教材,备好每一节课,编写好教案,并在交予科任老师审阅后进行试讲。在各位老师提出的意见的基础上,再次对教案进行了修改后才上台讲课,课后认真批改作业。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最后一周我接受了中心校教学主任的听课与考核,考核的结果还算满意,当然有听课和没有听课的效果还是不一样的。这次被听课的经历更让我成长了很多!至少我不再像以前很惧有人听你的课。实习期间前几节讲课过程中,我的脑袋里根本没有“时间”这个概念,更谈不上“时间分配教学”了。但几周实习下来,我在这方面也有了明显提高。没有了第一堂课的怯弱与及紧张,有的是在讲台上的自然大方,对于台下投来的众多学生甚至老师的目光也能够全盘接收。现在我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教学能力。但我知道我仍然是一个成长中的教师,成长的过程是需要范错误的,所以面对实习期间遇到的困难我总是坦然并淡然面对。我对于实习的理解是:实习就是一个不断修正自己的过程,实习学校就是给自己犯错误并改正错误的平台,实习总结《师范大学毕业生教育实习总结范文》。所以说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这都是我实习的收获,收获就是财富,相信将来这笔财富能用上!

我认为学校的主人永远是学生,所以我的教学与管理都是本着“以学生为本”。说到管理班级,这是我收获最大的地方。我懂得了如何与学生相处,如何管理学生。在班主任的悉心指导下,我懂得了要当好班主任管理好班级就必须奖惩分明,建立班主任的威信。为了更好的约束每个人,我们制定了班级公约,明确规定了每个人该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并给以相应的加分扣分及奖励和惩罚。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的遵守纪律。对于个别调皮的学生的教育也不能一昧的训斥,要尽量接近他的思想给以恰当的开导。反正教师对于学生的肯定,鼓励,表扬一定要远远多于批评。我兼2年级的副班主任,短短几周时间也验证了这一点。其实真是“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教学方法至关重要。实习最后一天要和学生说再见的时候,可爱的孩子们都给我写了封信。一个小胖男孩是这样写的:感谢王老师一直对我的鼓励表扬,我非常爱学习,因为你的表扬,我感受到我进步了。简单的一句话让我更加相信一句教育名言的伟大。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管理学生我本着更多的接触学生,没事就走进学生,多去班级,多让学生给自己找麻烦,多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让我锻炼的机会就更大,经验也会积累的更多!

短短5周的教育实习结束了,它是师范院校的一门重要的综合实践必修课程,既是对师范生思想和业务上的多项综合训练,又是对师范生心理、思想、能力及知识等各种因素的全面检验与提高。它在形成师范生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帮助我们增强对小学教育现状的了解,激发我们对小学教育事业的理解和热爱,培养优良的师德、师能、师艺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在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多的了解有关小学教育的理论知识,以便更好的运用于日后的教学中。

7.毕业生毕业教育总结 篇七

一、识读基层意识及基层意识教育内涵

1、基层意识教育内涵

基层是指各行各业中最低的、基础的组织或部门, 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线单位”, 包含从广大农村、城市街道社区、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 到非公有制组织、中小企业、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的广阔空间。基层意识即知识分子自觉地走与生产实践、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成长道路的自觉反映。基层意识教育就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广泛地对大学生进行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以及了解社会、适应社会需要的教育。

2、基层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我校认为基层意识教育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教育:一是基层认识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国情, 了解社会需要, 充分认识基层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二是基层成才意识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择业观, 立足基层, 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健康成长道路;三是适应基层工作能力的培养。为此基层意识教育主要内容为:帮助学生了解国情、了解基层, 培养大学生培养基层意识;增强大学生实践观念、群众观念、服从观念、劳动观念, 增强大学生奉献精神、与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面向基层, 为基层服务的思想, 自觉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二、基层意识教育是我校培养适应社会需要人才的必然选择

1、基层意识教育是时代的呼唤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必须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必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必需加快基层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基层要发展, 必须需要大量人才, 基层蕴藏着巨多就业创业机会, 有利于毕业生成功就业。“基层”这一概念对大学生并不陌生, 但大学生对基层意识的培养并不是十分注意, 加之传统就业观的影响, 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创业观念更难以形成, 基层就业难以实现, 因此引导与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是非常必要的。

2、基层意识教育是大学生正确成长的内在需要

基层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健康成长。基层是毕业生熟悉当代中国社会、了解现阶段国情、磨炼意志、砥砺品格、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增进与人民群众感情的最好课堂。江泽民同志曾经十分明确地指出了知识分子的成长道路, 这就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 与实践相结合, 与工农相结合。当代大学生要就业与创业, 要发展与成才就必须到生产第一线, 到基层去, 扎根于工农群众之中, 在实践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3、基层意识教育是我校培养适应社会需要人才的需要

我校是坚持以地矿类学科为特色, 以工、农学科为优势, 理、文、管、经、教、医、法等其它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型院校, 所倚重和服务的是石油、农业、基础教育、基层医疗等四大行业, 其所特有的工作环境、工作特点、工作条件, 都需要有艰苦奋斗、坚韧不拔、乐观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毕业生。我校办学思想赋予了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基层意识教育的重任。

引导与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与创业, 一是靠国家政策引导, 当前国家和各地也相继相应出台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与创业制度与政策, 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通道基本打通。二靠学校教育引导, 这是高校要做的工作。首先应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其二是加强大学生基层意识教育, 增强大学生基层就业创业意识、基层发展成才意识。基层意识教育就是要给大学生讲透这样的道理:基层空间广阔, 是大学生成就事业的试验场;基层事业无疆, 是大学生施展才干的广阔舞台;基层大为作为, 是大学生成就伟业的沃土, 基层就业创业, 建功立业, 是有志青年奋斗成才的必由之路。

三、统一思想、确定目标、创新途径、全面开展基层意识教育

1、统一思想, 确定目标

我校开展基层意识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艰苦奋斗、扎根基层、献身事业”特色人才的培养为主线, 以树立面向基层, 为基层服务的思想, 培养实践观念、群众观念、劳动观念与奉献精神、服从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为主要内容, 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努力提高基层意识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全面开展与推进大学生基层意识教育, 培养能够“下得去、干得好, 留得住”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的社会人才。坚持和贯彻这一指导思想, 我们牢牢把握“核心、重点、基础、目标”四方面的要素与内容, 并作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使之相互联系, 共同推进。核心就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观念、群众观念、劳动观念与奉献精神、服从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主要内容基层意识;重点是基层意识教育在过程上落实“四进”, 即进“理念”、“计划”、“环节”、“头脑”;基础是紧紧依托学校成熟的德育体系, 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目标是培养“下得去、干得好, 留得住”特色人才。

2、加强教育与引导, 唱响基层意识教育主旋律

我校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活动、舆论宣传等途径在学生中大力倡导“艰苦奋斗, 刻苦学习”之风、“立足行业, 立志成才”之风、“勇于奉献、基层就业”之风, “扎根基层、献身事业”之风, 为学生基层意识的形成、升华、固化营造良好教育氛围。一是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 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择业观, 从而在思想上提高大学生面向基层、投身基层实践的自觉性;二是坚持开展“艰苦奋斗、扎根基层、献身事业”为主线的主题教育活动,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意志品质;三是坚持舆论导向, 通过网络、校报、讲座、就业指导课等多途径加强大学生基层就业思想教育, 宣传基层就业先进典型, 宣传国家基层就业各项优惠政策, 指明毕业生基层就业的主要渠道和途径, 增强毕业生基层就业意识, 激发毕业生基层就业的热情和使命感;四是开展就业形势报告, 分析就业形势, 介绍基层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 加强大学生的艰苦奋斗、奉献精神教育, 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积极主动地到基层去、到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3、强化专业思想教育, 奠定基层意识教育的思想基础

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是我校开展基层意识教育的具体内容。我们坚持专业思想教育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一是做好入口教育, 在新生入学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时, 我们重点解决两个问题:着力解决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 只有认同了所学专业, 才能主动的去学习, 创造的去学习;着力解决学生对未来就业方向的正确把握, 对学生讲清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规格和毕业后的大致去向, 使之早有思想准备。二是把专业思想教育贯穿于专业学习的全过程, 引导毕业生树立“学一行, 爱一行”的职业意识。三是做好出口关教育, 加强毕业生教育, 引导毕业生“爱一行, 干一行”, 培养“立足行业、立足专业、立足岗位、扎根基层、成就事业”的职业发展意识。

4、强化社会实践, 培养基层工作能力

我们通过加强社会实践强化基层意识教育, 提升大学生基层就业能力。一是改革教学模式, 突出实践教育, 我校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指导思想, 实施学程分段, 专业分流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上实行“三通一特”, 即成立一年级教学工作部, 公共课全校打通, 基础课按学科大门类打通, 专业基础课按专业类群打通, 专业课开出特色;建立实验教学、实习教学、毕业和社会实践等“四元结构”的实践教育体系, 加强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专业课程设置上, 力求以拓展学生知识面与技能为目的, 增强学生在应用、操作和技能等方面的实际能力, 为毕业生基层就业奠定良好基础;二是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中, 坚持长期性、多样性、分类指导的原则, 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 从事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事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广泛地社会实践, 让学生深入实际, 深入社会, 服务社会, 培养大学生基层工作能力。

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服务毕业生基层就业

1、建立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我校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三支一扶”工作领导小组, 加强领导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和毕业生基层就业工作的领导。把加强基层意识教育, 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来抓, 把基层就业率纳入院 (系) 就业工作的考核体系。

2、落实基层就业项目, 服务毕业生基层就业

我们抓住“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湖北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基层选调生”等基层就业项目, 坚持以人为本, 本着思想工作做透、组织工作做细、服务工作做实的原则, 做好宣传动员、选拔推荐、资助服务工作, 引导和服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在毕业签约前, 全面介绍基层岗位情况, 帮助毕业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让毕业生去的明白。在毕业生基层服务期内, 有计划地深入毕业生工作单位进行调研慰问、对口支援, 让毕业生工作安心。在毕业生服务期满后, 仍然为毕业生提供周到的再就业服务, 让毕业生感受到学校关爱、社会关怀。

3、建立基层就业基地, 拓宽基层就业渠道

为引导与鼓励毕业生基层就业与创业, 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基层就业基地。一是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了农科类毕业生就业基地;二是在鄂西北贫困地区建立资教生就业基地, 引导师范生到此就业;三积极探索毕业生实习基地与就业基地共建模式, 为毕业生进基层、艰苦行业就业搭建良好平台。我校石油工程等学院与石油企业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广泛合作, 开创了石油工程主干专业学生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基地与毕业生就业基地共建典型模式, 同学们通实习增强了对石油行业、石油企业的认识, 为其进石油行业、石油企业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层。目前, 我校石油主干专业毕业生适销对路、供不应求。动物科学学院、农学院、园艺园林学院也与农牧企业建立教学实习基地、毕业生实习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联建模式, 毕业生在教学实习、毕业实习期间就找到了基层意向就业单位。

摘要:开展基层意识教育是培养适应社会人才的需要, 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求。引导与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与创业, 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基层意识教育, 引导毕业生树立基层就业创业、基层发展成才意识。

8.毕业生毕业教育总结 篇八

[关键词]高校合作教育;毕业生就业;规模效益;政府;雇主单位;协会组织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09)04-0109-(04)

国家最近下达了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其中包括“大力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确保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实习实践活动。完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鼓励见习单位优先录用见习高校毕业生。见习期间由见习单位和地方政府提供基本生活补助。拓展一批社会责任感强、管理规范的用人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从2009年起,用三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①透过国家的这些政策措施,高校应当看到规模发展高校合作教育的时机已经来临。

一、高校合作教育与毕业生就业

合作教育在国外是一个专有名词,19世纪初起源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1906年美国推出了第一个后来称为合作教育的“工读课程计划”[1]9。在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合作教育已走向世界,特别是在北美地区仍然具有较大的规模,美国的东北大学和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以合作教育特色闻名于世。合作教育在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解决教育公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优势。

合作教育(CooperativeEducation或CO|OP)的具体内容主要是:高校学生在学校期间安排一定比例的时间,通常是一年左右,到雇用单位参加有薪的实际工作。典型的模式是以学期为单位进行工学交替,在同一学期内,一部分学生在校园学习,一部分学生在雇用单位工作,保证雇用单位的工作岗位始终有一名开展合作教育的学生,并且工作岗位的层次逐步提升。学校要配备称之为“协调员”的专职人员负责联系企业和在岗的学生,雇用单位也要指定专人进行督导和考核。其他的模式还有很多,如与在校学习相并行的做一些兼职工作等;有的学校还对学生的工作时段给予学分。

高校合作教育模式的实施,使学校、雇主和学生三者之间建立了伙伴关系,为三方所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雇主获得了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获得了考察新员工的机会,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并在税收上获得一定的优惠;学生参加了有薪的实际工作,除了赚些钱以补充学费之不足外,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实际工作锻炼,把在校的学习与未来的职业发展联系起来;学校则加强了与社会的联系,不但可以促进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还将因毕业生就业率高而获得更多的生源。

高校实施合作教育的最大收获是为学生提供了职业准备,使高校毕业生的状况明显好于其他教育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有些学生得到雇主认可,毕业后直接到开展合作教育的单位就业。据美国和加拿大有关机构调查,这种就业方式在开展合作教育毕业生中占有很高的比例。第二,虽然实行合作教育的学生拿到学位的时间有所延长,但毕业时已有一年左右的实际工作经历,而且人际交往能力也显著提升,因此,这类学生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第三,学生通过实际工作的经历,找到了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带到理论学习中,因此,学习目标更为明确,就业准备更加充分。

二、影响高校开展合作教育的因素

据美国和加拿大对影响合作教育因素的调查和评估认为,宏观的因素是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即合作教育的规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波动而波动。具体的影响因素来自于参与合作教育相关各方的态度,以及合作教育的模式、规模和效益等。

1985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参照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教育的经验,第一次在中国进行产学合作教育试点。[1]10这种教育模式很快受到广泛的重视,1991年成立了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在此后的十多年里,中国的高校合作教育出现了一个高潮期,约有400多所高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名为产学合作教育的活动,但随后就进入了“淡季”。其中的原因,除了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使高校合作教育似乎难以被顾及外,上述因素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为此,应当从理论上理清和处理好以下问题。

(一)高校合作教育的模式和定义

作为高校教育模式的整体设计,高校合作教育的经典模式是合理的“工”和“学”比例的交替安排,但由于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参与“工”的活动有多种方式,因此,许多学校把具有这种特征的教育安排也称其为合作教育,进而引发了什么是合作教育的持续讨论,在美国就有“并行式”是不是合作教育的争论。在中国,合作教育称为产学合作教育或产学研合作教育,试图在名称上界定合作的对象关系,但实际上政府机构和各种公益组织也是合作教育的广泛参与者;另外产学合作是人们熟知的概念,产学合作活动中诸如学生实习等教育活动有很多,有人难免也将这些活动理解为合作教育,“把产学合作中的教育活动都理解为合作教育”[2],这种合作教育的概念泛化或模式外延扩大的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在中国可能更突出一些,从有利于学生接触工作现场的角度,这种现象应该是积极的,是发展高校合作教育的基础。但过度泛化高校合作教育的模式和概念,就弱化了高校合作教育的主流模式,不利于社会对合作教育形成广泛的认知,从而也不利于社会对高校合作教育形成广泛的共识。

(二)高校合作教育的规模和效益

高校合作教育由于拓展了高等教育的时空,因此,也增加了学校管理费用的支出,规模越小成本越高,所以,高校合作教育有一个规模效益的问题。一般来说,缺乏长远发展目标的、只在个别学科专业中小规模开展的高校合作教育项目往往很难持久,这主要是经费压力的原因,在国外如此,中国也不例外。中国成功开展高校合作教育的学校只是个案,例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每年合作教育学生的规模达到9000人,规模效益是明显的。因此,规模效益问题使得当初热衷于开展高校合作教育的一些学校逐渐淡出这个领域,只有为数不多的高校坚持了下来。虽然近年高校合作教育在高职院校有所升温,但规模效益问题依旧突出,这仍然是制约高校合作教育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

(三)政府和雇主对开展高校合作教育的态度

高校合作教育的发展需要市场谋略,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大力支持才能使社会认同高校合作教育这种模式,政府的支持必然会调动相关方面参与高校合作教育的积极性。美国开展高校合作教育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迎来了大发展时期,其发展的契机是联邦政府专项资金的支持。中国一直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这对开展高校合作教育是十分有利的。从建国初期的半工半读制度到引进和探索现代高校合作教育模式,这都体现了政府对高校合作教育模式的重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支持的效力将逐步提升,国家最近出台的关于大学生在校期间实习和毕业后工作见习活动的促进政策,其中也包含了对高校开展合作教育模式的支持,这就为发展高校合作教育创造了时机。

在影响高校开展合作教育的诸多因素中,雇主的态度应当是排在第一位的,即雇主能否为高校合作教育的学生提供合适的、足够的工作岗位。雇主的积极性源于用工成本与收益的考虑,源于社会责任感的驱使,但雇主的积极性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需要社会氛围的支持。目前,中国社会对高校开展合作教育还缺乏了解,特别是了解高校合作教育的概念和潜在价值的企事业单位(雇主)很少,因此,积极宣传高校合作教育的概念和意义,就会拓展高校开展合作教育的社会空间。

三、发展中国高校合作教育的建议

当前,应以国家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契机,努力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如上所述,发展高校合作教育将面临两大难点:一是资金的支持,二是雇主的积极性,而解决这两个问题都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

高校开展合作教育从起步到形成一定规模,并逐步实现规模与效益的均衡,是发展高校合作教育的必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在启动阶段,需要专项资金的支持,这种资金应来自政府、基金组织和企业资助。在美国合作教育的早期,爱迪生基金会和通用汽车公司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965年起,美国联邦政府通过立法为发展高校合作教育提供了专项资金支持,“32年间,联邦政府为合作教育基金拨款三亿多美元”[3]39,虽然不是所有的合作教育学校都得到了联邦政府的资助,虽然政府资助停止后合作教育学校的数量有所下降,但这一举措确实发挥了“种子(Seed)资金”[3]39的作用,发挥了政府的引导作用,启动了800多所学校的合作教育计划,成为美国合作教育发展的里程碑。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资助合作教育的出发点是资助学生,因为一些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教育的工作收入来帮助自己完成学业,因此合作教育的规模越大,获益的学生就越多,当达到一定的规模后,资助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事实上,高校合作教育不仅使一部分学生受益,校方和雇主也都得到了好处,可谓一举多得。

在中国高校,贫困学生的数量相对较多,因此,渴望参与高校合作教育的学生数量众多。因为学生在校期间能挣些钱总比贷款要好,上学期间能获得一段工作经历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特别是在就业难的形势下,中国已出现了学生愿意无报酬地到企业获得一段工作经历的现象。所以,发展中国高校的合作教育,已成为满足高校、学生和学生家长普遍需求的一种手段,因此,中国有必要大规模地发展高校合作教育。在此方面,不妨借鉴美国的做法,在现行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尝试设立类似启动高校合作教育“种子”的基金,启动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合作教育工作,以此引导社会各界认识高校合作教育,积极参与高校合作教育。

(二)发挥各种协会组织的促进作用

各个领域的协会组织,是致力于开展高校合作教育、推动高校合作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各个领域的协会组织可以组织高校开展合作教育理论和模式的研究和交流,建立高校合作教育的评估体系,向社会宣传推广高校合作教育,寻求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在美国合作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合作教育委员会(NCCE)和合作教育协会(CEA)做出了重要贡献。美国工程技术评估委员会(ABET)是美国工程教育评估的权威组织,该委员会对工程专业的合作教育就有明确的评估标准,对“工”的性质、“工”与“学”的关系、“工”的质与量,都做出了明确的基本要求。[3]45如“工”的时间、岗位、认定、考核、督导及其与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的联系等。至于“工”与“读”如何编排,则有较大的灵活性,可形成多种具体的模式。

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在推动中国高校合作教育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引导高校合作教育的经典模式或主流模式方面,在引导社会认识高校合作教育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当前,应当建立起高校合作教育的评估体系,制定高校合作教育的核心要素,规范高校合作教育的主流模式。另外,应加强高校合作教育核心价值的研究,如高校合作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高校合作教育与学科专业类别等。还应加强高校合作教育发展谋略研究,如政府的政策引导、雇主参与动机的开发、学校管理制度的安排等。

(三)发挥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示范带动作用

发展高校合作教育的伙伴,开发更多的高校合作教育岗位,是实施高校合作教育的一项长期的工作。在这项工作中,基本的市场谋略是发挥政府机构和大型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进而开发中小企业的高校合作教育岗位。从美国的情况看,高校合作教育学生的最大雇主是各级政府机构,政府机构及由政府资助的项目雇用了大量的合作教育学生,世界500强前100家有80%多参与了合作教育计划,并且提供合作教育工作岗位的雇主单位众多,如与美国东北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业就达到了2000多家。

中国有大量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国家应当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在这些单位开发出高校合作教育的岗位相对要容易一些。在开展这项活动时,这些单位一是可以依据上级的要求做出工作安排,二是可以通过专项基金的模式解决费用问题。因此,在规模发展高校合作教育的启动阶段,应率先在一些事业单位和大型国有企业中实践高校合作教育工作,并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以此带动广大中小企业陆续参与到高校合作教育的工作之中。

(四)按照高校合作教育的模式开发实习和见习岗位

近年来,国家提出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要求,决定用3年时间开发百万个毕业生见习工作岗位,这项宏大的工程,无疑为高校开发合作教育岗位带来了机会。在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际工作中,高校毕业生与在校参与高校合作教育学生的身份完全不同,相比而言,用人单位安排在校合作教育的学生相对容易一些。所以,应按照高校合作教育的模式,把一部分见习岗位和实习岗位开发成为高校开展合作教育的岗位,并保持这些岗位持续存在,不断有接替的在校大学生到岗。这样,就把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工作由毕业后的见习,向前延伸到毕业前在校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把高校毕业生的见习期设定为一年的话,把这一年的时间安排到高校合作教育的活动中,在减缓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上是有一定作用的,同时,此举还会促进学生提前思考职业发展问题,进而改善学生在校学习的策略,把课程学习与未来职业联系起来。

开发高校合作教育的工作岗位应当是有层次的,以便适合不同年级的学生;工作岗位应尽可能与学生所学专业相联系,以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高校合作教育的工作岗位分布面应尽可能大一些,因为在同一个单位开发少量的岗位相对要容易一些。高校合作教育的工作岗位在地域上要考虑交通的便捷性,以降低费用支出。实行合作教育的高校学生对工作岗位有选择权,要鼓励学生在校方认可的前提下,自主开发合作教育的工作岗位。

(五)按照国家鼓励就业的政策开发合作教育工作岗位

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市社区建设”;“鼓励毕业生到中西部和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①等项目,并鼓励在项目结束后留在当地就业;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并给予相应的补贴。

国家的这些鼓励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应成为高校合作教育工作岗位开发的一个重点。在这些就业方向领域里,不仅有巨大的高校合作教育工作岗位开发的潜力,而且还将学生在校学习的合作教育工作岗位与毕业后就业的工作岗位衔接起来,这不仅有利于用人单位考察就业岗位的人选,而且还将促进高校毕业生按照国家鼓励的就业方向就业。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选择就业的范围不断扩大,可以期望,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高校合作教育工作岗位的开发将会具有很大的空间。

(六)按照高校合作教育的模式建设协调员队伍

高校合作教育协调员是从事高校合作教育过程管理的专职人员,是整合学校教育过程与企业教育过程的桥梁和纽带,是事关高校合作教育计划成败的关键人物。由于每个协调员要负责联系一批正在高校合作教育工作岗位上的学生,因此,每个协调员必须要经常访问雇主单位,指导和评估学生的工作情况,协调和解决与学生工作相关的各种问题。此外,每个协调员最重要的工作是推销高校合作教育,开发高校合作教育的工作岗位,认定由学生自己联系的高校合作教育的工作岗位是否符合要求。能否开发出大量适合高校合作教育的工作岗位,是考核每个协调员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因此,这项工作要求每个协调员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其教育背景要得到雇主和学生的尊敬,最好有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国外开展合作教育的学校都配备了一支专职的协调员队伍,其地位等同于专业教师,有的学校还特意聘请有工作背景的注册工程师担任协调员,并编制了专门的协调员工作手册。

中国高校目前联系学生的实习等工作主要是由专业教师完成的,还没有形成一支专职的开展高校合作教育的协调员队伍。为此,应当按照国家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要求,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形势下,努力开发高校合作教育的学生实习岗位和毕业见习岗位。要高质量地完成这项工作,就需要在学校建立一支专职的协调员队伍(也可从社会上聘请一些兼职人员)。这支队伍的建设,有利于把高校的实习岗位、见习岗位和合作教育工作岗位的开发结合起来,推动中国高校的合作教育发展,从而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华东.合作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J].石油教育,2003(5).

[2]赵业廷.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4:112.

[3]徐梦虹,等.美、加合作教育及其对我国合作教育的几点启示[J].石油教育,1998(9).

注释:

①参见2009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上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示范村建设工作总结下一篇:用三个有时造句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