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文件整理表(精选8篇)
1.重要文件整理表 篇一
简报
(一)学生组织工作简报的概念与分类
学生组织工作简报,就是学生干部对工作进行阶段总结时运用的简要报道,是学生干部文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文体,具有简明、快捷、信息容量大的特点。
学生组织工作简报有多种类型,按内容分,有工作简报、学习简报、会议简报等;按阅读范围分,有内部简报、公开简报;按性质分,有综合简报、专题简报;
按时间分,有定期简报、不定期简报;按作用分,有小结性简报、经验性简报、揭露性简报等。学生干部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害到的是定期简扫,一般以月为单位,每月一期。
(二)学生组织工作简报的格式与写法
学生工作简报的形式固定,包括报头、正文、报尾三个部分。
1、报头
一般占首页的1/3的上方版面,包括简报名称和编号、编发单位和日期、密级和保存要求几项内容。
(1)报名:写在报头居中的位置,字体稍大。
(2)期数:写在报名的正下方,注明第×号或第×期。若为增刊,注明“增刊”二字,以作区别,增刊可以另编期数,如“第七期(总21期)”。
(3)编号:写在简报名称的右下方。
(4)编发单位:在期数的左下方,顶格写明编发简报单位的全称。
(5)印发日期:写在期数的右下方,与编发单位并排,精确到日。
(6)密级:分“内部参考”、“秘密”、“机密”、“绝密”等级别,写在简报报名的左上方。
为了表示正式和醒目,报头一般套红;报头和正文之间,一般用单线、双线或其他装饰线划开。
2、正文
一般包括编者按语或导读、标题、前言、主体、结语以及穿插在叙述中的背景材料。
(1)编者按语或导读:是对简报内容的提示、说明或评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写人。
(2)标题:写在正文上端的中间,用比正文大一号或者是加粗的字体。要求开门+见山,短促有力。
(3)前言:概述工作情况,一般应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结果等要素。
(4)主体:继续前言所讲述的内容,具体地反映情况,可以肯定成绩,可以介绍方法,可以指出问题,也可以公布结果。
(5)结语:用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概括主体的内容,或指明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发出号召,或提出希望。
(6)背景材料:在正文中,有时为了补充说明所报道事实的客观条件和历史联系,也为援引部分数据或文字材料,但是不能太多。
3、报尾
(1)包括发送单位、赠送单位、编印份数或署名。
(2)发送单位:在简报最后一页未端顶格写清发送单位全称。
(3)赠送单位:写在发送单位下,并注明全称。
(4)编印份数:为了便于查找,在赠送单位下,标明共印多少份。
(5)简报一般不署名,必要时可以在正文右下方写“××”供稿。
(三)、撰写学生组织工作简报的注意事项
1、应运用工作简报的固定格式,不能随意修改,2、简报的内容要真实客观,表达清楚。
3、简报的报道要及时,注意内容的时效性。
4、简报应立场鲜明,以鼓励积极上进为主,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
材料汇编与归档
汇编:含计划(活动方案)、过程材料、总结等;做目录,加封面,打孔与压条,存入档案盒。
档案盒目录:上级文件、规章制度、总结计划、会议记录、大型活动材料(纳新和干部培养、校园文化活动、奖惩等)
注意:学年与不同、手写材料不能存档、上级下发文件不要乱写乱画
2.重要文件整理表 篇二
一、美国文件整理工作
1. 整理工作重要性。
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1974年编缉的《基本术语汇编》, 对档案“整理”的定义是:“根据通行的档案学理论, 特别是来源原则, 按馆藏、全宗、子全宗、文件类、案卷以及单份文件等层次组织档案文件和手稿的工作过程及效果。”在美国政府中, 机关的非现行文件只有在机关经过处理后才能送交档案馆和文件中心, 文件在移交文件中心或档案馆之前, 必须完成基本的清理、组卷、登记、分类、排序、著录和制作简单检索工具等工作。
由于美国政府各机关没有机关档案室, 整理工作都是由文书工作人员和专门的文件管理人员承担, 因而整理、鉴定、移交等工作同属一个环节, 是一次性完成的。机关文件移交到文件中心和档案馆后, 整理结果一般不再变动, 依据原有的整理体系进行管理, 所以, 机关文件的整理工作是整个档案整理工作的基础, 机关文件整理的质量至关重要。
美国1976年颁布的《联邦文件管理法》, 对文件管理的职能作了六项规定, 其中:第三, 保存完整而准确地反映联邦政府政策和工作情况的文件;第五, 对文件进行妥善保管和处置;第六, 要注意文件从产生到最后处置的全过程, 保证将有价值的文件向档案馆移交。所以机关文件整理工作也是美国文件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
2. 整理范围。
在美国文件管理中, 文件是指“由一组织或机构为其法定权利、或为执行其职能而产生或收到、并保存的各种记录信息, 不论其载体形式或特征如何”, 同时美国宪法规定:“人民的身体、住宅、文件、动产等不受不合理的搜查、扣押的权利不得侵犯”。根据这种理论, 档案文件和其它财产一样, 属于法定主人 (包括各种组织、机构和个人) 。这就奠定了档案文件私有制的基础。各联邦、州政府形成的文件档案归各联邦、州政府所有, 而非公务性档案和来源广泛的手稿、其它类型的档案材料, 归私人企业、单位和个人所有, 政府部门的管理工作鞭长莫及, 依档案机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整理方法和体系, 主要通过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 对这类档案材料的整理提出一些原则和方法, 进行协商, 所以美国政府有关文件管理条例只针对联邦、州、县各级政府机构的文件管理有效, 其他非正式组织参照实行。
3. 整理方法。
(1) 文件分类。文件分类充分体现了文件鉴定原则和鉴定方法。美国从20世纪初开始采纳来源原则, 1956年谢伦伯格提出双重来源原则, 中心思想是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机关文件的分类一般有五种方法: (1) 主题分类法; (2) 来源分类法; (3) 时间分类法; (4) 职能分类法; (5) 编号标准, 可以单独采用一种分类法, 大多数情况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分类法的联合分类标准, 如美国国务院的文件采用主题-时间分类法, 公共建筑局的文件采用文种-年代分类法。 (2) 装订案卷单元。在美国, 案卷通常也有装订成册, 装订成册以后再装入标准盒或文件夹, 不能装订的文件用标准文件袋存贮, 卷内文件要求平整, 一般不允许折叠, 更多的是不装订成册, 放入文件夹中, 便于复制、保持文件原貌。 (3) 组成文件类。美国政府机关文件管理都是以文件类 (series) 为单位, 而不是以案卷或文件为单位, 以此解决机关文件数量庞大、提高处理速度和节省行政经费等问题。所谓文件类 (record series又译“文件系列”) , 是指“具有同一形式, 并具有以下四种特征整理、与一特定内容相关, 具有同一活动的行文关系、由同之一——可按一种归档体系一活动产生的一组公文, 一批卷册、一组案件或其它文件。”文件类下由若干案卷单元所组成, 即由卷册、卷夹、卷宗、单个归卷文件或单个归卷表格所组成。文件类的划分、说明整理情况反映在文件登记表上, 这种登记表就是整理工作效果的反映。登记表随着文件的处置而同时移交, 并成为文件中心或档案馆保持原貌、整理文件档案的依据。
4. 文件处置。
美国政府机关的文件一般有三种处理或移交时间。一是保存期在6年以下的文件, 一般在机关处理, 不向文件中心移交;二是肯定需要永久保存的文件, 由机关直接移交给档案馆作档案保存;三是除上述两种外, 其余的文件视情况和工作需要分期移交文件中心保管和处置, 移交时间3~5年, 10~20年不等。
可选择的第一种行动就是把文件直接销毁, 对无保存价值的非现行文件或已过6年保存期的文件进行处置。因为销毁文件是最终的也是无法挽回的决定, 事先制定处置计划、处置时间和处置清单, 上报档案部门批准。将予销毁的文件, 从文件架或文件盒中取出, 经核实确认身份后, 采用焚烧或化浆或粉碎的方式处置。第二种行动是把文件移交到档案馆, 这些文件符合国家永久档案标准, 经档案部门批准, 并具有永久保存价值, 作为档案保存。第三种行动是把文件移交给一个文件中心暂时保存, 文件所有权归形成单位, 由文件中心提供利用。在美国, 文件从机关向文件中心的移交, 看作是文件管理的继续, 是具有不同保管价值的半现行文件汇集在文件中心进行集约化管理和最终处置。
二、中、美整理工作的异同
1. 相同点。
(1) 两国都非常重视通过系统化、条理化对文件实行科学的管理, 都坚持尊重全宗原则和来源原则, 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 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 表述大同小异。 (2) 整理时间都在机关文件进入非现行期后, 即时归档, 两国具体情况不同, 美国没有规定具体的时间。 (3) 分类方法基本相同, 都是按机构、问题、时间等特征分类组卷, 更多的是将几种分类方法结合使用, 组合成多种复式分类法。 (4) 装订方法基本相同, 都不装订成册, 把有机联系的相关文件放入文件夹或文件盒中, 便于存取, 灵活使用。
2. 区别。
(1) 归档意义不同。在我国, 归档是文书处理的最后环节, 是档案工作的起点, 是正常情况下文件转化为档案的交汇点和条件。在美国, 文件从机关向文件中心的移交, 看作是文件管理的继续, 是具有不同保管价值的半现行文件汇集在文件中心进行集约化管理和最终处置。 (2) 编号不同。编号是一种人工语言, 我国规定对每一份归档“件”进行编号, 目的是固定归档文件在全宗中的位置, 反映分类、排序系统化工作的成果, 为日后查找利用时的实体存取提供条件。归档文件编号是一种人工检索语言, 主要包括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件号。美国非常重视编制各类检索工具, 主要有主题编号体系、字母编号体系和分类编号体系。编号体系相对较复杂, 但在实际工作中, 借助计算机检索系统, 由机器处理复杂的号码, 就非常方便、快捷。美国的编号系统, 对文件内容、主题著录、标引更深, 有利于文件的深层检索。 (3) 编目不同。我国主要是以“件”为单位, 编归档文件目录, 以“件”号作为检索途径。而归档文件目录并不能全面揭示文件内容, 著录、标引不够, 不能满足检索利用。美国是以文件系列 (record series) 为单位, 填写文件登记表。文件登记表是用来记录文件系列内各案卷单元有关文件情况的各种数据信息, 进行描述, 对文件进行批量处理, 是对文件实施控制的有效工具。 (4) 文件处置结果不同。我国文件整理后移交档案室, 文件转化为档案, 身价倍增, 成为国家的精神财富, 移交过程在本机关内部完成, 文件从办公室转移到档案室。美国文件整理后移交到文件中心或档案馆, 肯定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文件可以直接移交到档案馆, 文件转化为档案。半现行文件移交到文件中心暂时保存, 文件所有权归形成单位, 是文件管理的继续。
中、美两国的文件整理工作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也有很多区别, 追究其中区别的根源, 不外乎以下几点: (1) 两国文件、档案管理体制不同, 我国是集中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集中管理的程度高, 政治性强。美国是分散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民主自由发展, 其中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 两国对文件、档案定义不同, 源于对文件生命周期或文件生命运动阶段中, 文件到档案的界定有别。在我国, 归档成为文件向档案转化的条件, 只要移交到机关档案室就是档案, 也是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的分界点, 此种做法弊端较多。在美国, 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文件才移交档案馆, 才是档案, 重视文件管理, 思路清晰, 工作顺畅; (3) 两国对文件开发利用认识不同, 我国重整理保管, 开发不够, 开放程度低, 利用率低。美国重视开发, 编制配套的检索工具, 提供无偿服务, 开放程度高, 利用率高, 真正发挥文件档案的信息资源的作用。
两国的做法各有千秋, 优劣互见, 我们要学习他们简化整理过程, 优化检索工具, 重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扬长避短, 那么文件整理工作的质量势必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摘要:文件整理是文件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 国内外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就中、美两国文件整理工作的主要异同点进行分析比较, 学习国外先进的整理方法, 促进我国文件归档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美国,文件整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韩玉梅.外国现代档案管理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
[2]黄霄羽.马里兰大学进修期间的见闻与感思[J].档案学通讯, 2000 (8) .
3.重要文件整理表 篇三
关键词:纸质文件;电子文件;归档管理
电子文件的出现,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电子文件对档案工作产生多种影响,应通过实施电子文件管理战略解决好电子文件的保存问题,使档案管理向立体化方向发展。同时,建立电子文件归档制度以及选择适合的归档方式,以推动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一、电子文件难以归档的原因
与纸质文件相比,电子文件归档是一项更为艰苦细致且难度较大的工作。主要原因是大多数电子文件形成者囿于传统观念,误认为电子文件不是文件而忽视其归档,或怕增加工作量而不愿承担此项工作;或由于电子文件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性,使其必须借助计算机编目归档。这对不熟悉操作技术的立卷人来说,不像从事纸质文件立卷工作驾轻就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笔者认为,在规划电子文件归档工作时,推动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着眼点要高,立足点要实。应从本单位办公自动化与信息管理工作的大局出发,顺应其规律,深入到现行文件工作领域,摸清信息产生的源头,并对产生的大量电子文件的接收、处置乃至存储工作一步步进行改革。这样,才会促使电子文件归档纳入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管理工作程序,建立归档制度。
二、归档电子文件的整理
归档电子文件的分类与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综合管理分类方案的类目相同。分类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到一级类目、二级类目、三级类目。归档电子文件以件为单位整理。同一全宗内的电子文件在大类类目下按照年度一保管期限一机构(问题)或保管期限一年度一机构(问题)等进行分类。归档电子文件应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事由结合时间、重要程度等排列。归档电子文件编号:为4位阿拉伯数字的流水号,不足四位的在前补“0”或在捕获前将设备设置为“0001”的原文件名流水号。归档电子文件夹编号:为4位阿拉伯数字的流水号,不足四位的在前补“0”。归档电子文件光盘编号:由档案大类类目号、属类(项目)类目号、电子文件类别代码、光盘序号、套别组成。即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后加上电子文件类别代码。
其形式以及填写方法如下:
把带有归档标识的电子文件集中,拷贝至一次性只读光盘上,存储二种以上类目或类别的电子文件时应将所包含的类目编号或类别都写上。
文本文件:用字处理技术处理形成的文字文件、表格文件,以及各种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公文、报表和软件说明等;
图像文件:用扫描仪、数码设备等获得的图像文件;
图形文件: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或绘图等设备获得的图形文件;
影像文件:用视频设备获得的视频文件;
声音文件:用音频设备获得的声音文件;
三、纸质、电子档案双重管理的优点
(一)提高工作效率
按《规则》整理文件的方法,是以计算机管理档案为轴心运转的,计算机强大的检索功能,使我们的调卷速度、效率可以大幅度提高。文件材料整理、归档、保管的目的是便于查找,为各部门提供利用,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在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的今天,提高档案调卷速度、效率,就是为企业生产、企业各方面的建设赢得宝贵的时间。所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是《规则》的最大优点。
(二)实现网络管理
按《规则》进行管理,充分地发挥了计算机管理档案的优势。实现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双重管理,也就是说任何一份纸质文件的标题下都附有相对应的电子文件,任何一个部门,只要向档案室发送档案借阅申请,档案管理员就可以把电子文件通过网络发送到需求者手中,避免了反复使用对纸质档案造成的无形损伤,保证了档案原件的安全,同时方便了各业务部门,提高了档案利用效率。档案实现网络管理,并不是说网络中的任何一个成员都可以随心所欲的调出档案室档案库里的任何一份电子文件,在档案网络管理系统中,不同的部门被授予了不同的权限,对于档案室,被授予了一项特殊的权力,可以通过电脑查看到各个部门到期应归档而没归档的电子文件,档案管理人员可以让这部分电子文件强行归档;保证了应归档文件的及时归档。网络授予档案室的权限是特殊的、多向性的,它让档案管理员能及时了解公司各部门档案归档情况,督促各部门档案及时归档。对于其他的部门,不可能查看到档案室电子档案库里的任何一份电子文件,除非他向档案室发出的申请被批准,他向档案室借的这份文件仅限于他本人的电脑阅览,其他电脑是根本无法看到的。档案管理网络授予各部门的权限是单向性的,这保证了档案借阅过程中的保密性。
(三)便于做档案专题和档案统计
档案专题和档案统计工作是档案管理不可缺少的工作环节。档案专题可以是职称认定、机构设置、重大决定事项、干部职务任免等多个专题;文书档案统计台账、科技档案统计台账、会计档案统计台账、档案利用情况统计台账,都是档案工作人员必须花大量时间、大量精力去做的工作。用计算机管理档案,计算机强大的检索功能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所有专题的检索工作,各类档案的保管、利用情况,计算机会自动统计,也就是说,几年甚至几十年以来,档案工作人员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才能完成的工作,利用电脑,有可能在几分钟之内就完成了。
(四)简化工作环节
在《规则》发布实施以前,传统的档案整理程序是:分类、组卷、卷内文件排列、装订档案、拟定案卷标题、编文件页号、抄写卷内目录、填写案卷封面、上档号、案卷号、抄写案卷目录。按《规则》整理档案的程序是以件为单位的文件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上架。从环节上,按《规则》来整理文件就比传统的方法省去了填写案卷封面、抄写案卷目录等环节。
(五)便于保管、利用
比起传统的以“卷”为管理单位组卷的管理方式,按《规则》的要求,以“件”为单位整理、保管的档案管理方式.有便于保管、利用的优点。以“件”为单位整理的文件,每件文件的右上角必须加盖件号章,件号章的内容包括室编著件号、年度、全宗号、馆编件号、保管期限、机构(问题)。对于企业档案室,室编件号、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等四项是必须填写的项目,它是辨识其在档案库房位置的四个主要特征,所以,一份被借出的文件,我们根据其件号章的内容,就可以难确的判断出它所存放的位置。按“件”整理档案,比按“卷”整理档案便于保密。如果借阅者确实需借用档案原件,以“卷”为单位保管的档案,提供给档案借用者的档案原件是一卷,它包括借用者需要的那份文件,但大部分是借用者不需要的文件。这就产生了借一份文件却把大量文件带出档案室的现象,不利于保密。以“件”为单位管理档案,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每个文件都是单独保管,档案室只对借用者(部门)提供他们需要的单份文件就可以了。如果,借用者需要的是复印件,以“件”为单位进行保管也比传统的以“卷”为单位进行保管复印起来方便得多。
四、结束语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发布,是档案管理工作一次重大改革,是告别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的一次创新,它对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随着档案利用效率的提高,档案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重要作用将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按《规则》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电子档案保管纳入企业档案管理范畴、档案管理现代化,对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的发展要求档案工作者对档案这项默默无闻的“兰台”事业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能大能小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技术,能大,就是能熟练地运用现代化设备进行档案管理,能熟练地运用现代化管理网络对各业务部门提供优质、快速的服务;能小,就是即使是编一个流水号,也能事无巨细,认真对待,做到最好。
参考文献:
[1]朱正健.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的同步归档管理[J].兰台世界,2005(01).
[2]易碧荣.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和有效利用[J].档案学研究,2004(04).
4.文件整理工作程序(精选) 篇四
建立新文件夹——命名【制度汇编】
1、简介
2、章程
3、工作制度
二、活动文件
建立新文件夹——命名【活动文件】 每一项活动新建一个文件夹,文件夹内包括5个新文件夹(分别是:活动策划、活动申请表、活动审批表、活动其他表格)。文件名称为 如:【20110520第八届东软之声十佳校园歌手大赛】
三、内部文件汇编
1、成立文件(建立新文件夹——命名【文件汇编】——建立【年成立文件】 内容:何时何地成立,成立文件批文)
2、红头文件(建立【红头文件】——建立如:【2008年红头文件】、【2009年红头文件】、【2010年红头文件】内容:各年下发的红头文件
3、人事任命文件(建立【人事任命】文件夹——建立如:【2008年人事任命】、【2009年人事任命】、【2010年人事任命】 内容:按照各年份放置)
4、会议记录(建立【会议记录】文件夹——建立如:【2008年会议记录】、【2009年会议记录】、【2010年会议记录】 内容:每一次会议的记录,文件名标明日期)
5、重大事件发布文件(建立【重大事件发布】文件夹——同理建立子文件夹如:2008年、2009年、2010年文件夹
内容:发布重要讲话稿)
6、换届材料(建立【换届材料】文件夹——同理建立子文件夹2008年、2009年、2010年文件夹,内容:换届资料及名单)
7、申报文件(建立【申报文件】文件夹——同理建立子文件夹2008年、2009年、2010年文件夹,内容:奖项的申报,如东软十大品牌活动申报
四、获奖材料汇编
1、建立新文件夹——命名【获奖材料】——同理建立如2008年、2009年、2010年文件夹——建立文件夹以该活动命名(例:20080901五四表彰大会)——该活动文件内容:方案、预算、图片(筛选3张)、新闻报道(校内报道、校外报纸、网站等)
五、活动图片、视频存档
1、建立新文件夹——命名【活动图片视频】——同理建立如2008年、2009年、2010年文件夹——建立文件夹以该活动命名——该活动视频、图片
六、版头汇总
1、建立新文件夹——命名【版头汇总】——同理建立如2008年、2009年、2010年文件夹——建立文件夹以该活动命名——该活动所录制版头,如为其他组织社团版头,另建【其他组织社团】文件夹
七、宣传品
1、建立新文件夹——命名【宣传品】——同理建立如2008年、2009年、2010年文件夹——该宣传品(包括小册子、宣传海报、报名表)
八、总结与计划
1、建立新文件夹——命名【总结与计划】——同理建立如2008年、2009年、2010年文件夹——该文件(例:2008年工作总结与下半年计划)
九、其他文件
5.仪器设备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篇五
:
一、设备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凡是作为学校固定资产的仪器、设备,在其购置、验收、调试、运行、管理、维修、改造、报废等活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文件材料和实物(包括相应必要的电子文件),以及随机材料均属设备档案。学校设备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均为设备档案归档文件整理单位。
(二)设备档案的管理,必须坚持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确保完整、准确、系统、安全,便于开发和利用。
(三)设备档案是国家的重要技术储备,是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设备档案工作必须纳入学校设备管理工作之中,与设备计划管理,设备采购供应和设备使用等工作紧密结合。保证设备文件材料的完整、准确、系统,应作为学校设备管理部门的职责之一。
(四)学校设备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要有一位负责人分管本单位的档案工作,并确定适当的档案人员,协同学校档案馆认真做好仪器设备档案的积累、组卷和移交工作。
二、设备档案归档原则、主要内容、重点和不归档范围
各归档文件整理单位平时按以下归档原则、主要内容、重点和范围,收集文件材料。
(一)归档原则:归档的设备管理工作和仪器设备申购、验收、使用、维修、改造各个环节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必须对学校、社会有史料和研究价值,有参考或凭证作用;能够反映设备管理和仪器设备项目从申购到改造的全过程;保证完整、准确、系统;必须遵循其自然形成规律,保持有机联系,必须与实物一致并有成套性。
(二)归档的主要内容包括综合管理、仪器设备项目依据性材料、开箱验收、安装调试、运行维修、随机图样等六个方面,具体范围见《仪器设备类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三)归档的重点是仪器设备项目(特别是价值5万元以上的)各个环节形成的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包括全套随机图样。
(四)本校自制、作为学校固定资产符合建档条件的仪器设备,除研制文件材料作为科研成果归入科研类档案外,其余均按仪器设备类档案要求处理。
(五)作为学校固定资产的各种国产、进口的高、精、尖、新、稀的仪器设备,均须归档。
(六)不归档的文件材料
1.上级普发(非专指高校)、不办的文件;
2.未定稿的管理性文件材料;
3.未生效的合同、协议书;
4.重份文件、校内单位发来的文件;
5.无查考价值的一般性函件;
6.仪器设备广告、宣传材料、定货会、展销会宣传品。
其他有关条目见《文件材料归档流程》第三条。
以上不归档材料如认为必要,也可自行作资料暂存。
三、仪器设备文件材料的部门立卷及归档流程
(一)立卷分工
见《文件材料归档流程》第一条。
(二)形成积累
1.仪器设备档案由仪器设备文件材料形成部门立卷。
2.学校设备管理部门是学校设备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汇总部门,必须有专(兼)职档案员集中管理本校的设备文件材料。学校的设备计划、采购供应和保管使用等环节,都应指定专人负责设备文件的积累与管理工作。
3.各归档文件整理单位档案员根据本单位历年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预计新的一年可能产生新内容,参照《仪器设备类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编制案卷类目。
4.各归档文件整理单位的专职文书或档案员,平时应严格按文书处理制度做好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根据案卷类目分别归档。
5.从申购设备到验收完毕(进口设备到索赔期满)过程中的管理性文件和技术性文件,均归入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有关档案管理人员应及时将形成的设备文件材料积累、归档。
6.设备保管使用部门要负责设备随机文件材料以及设备开箱、调试验收、使用记录等文件材料的积累并及时整理登记,移交设备管理部门。
7.重大设备的开箱验收必须有学校档案部门参加,以监督、检
查、指导设备文字材料和技术文件的清点、验收工作,并在验收记录上签字、盖章。对文字材料和技术文件不全的设备,有权拒绝签字并通知财务部门暂缓结算,待设备定购部门让厂家补齐后,方可办理相应手续。
8.学校各级设备使用单位的负责人,要认真抓好设备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管理工作,科技人员和实验人员要爱护设备的技术文件,对设备的使用、维修和改造做到有活动就有完整的记录,确保设备文件的完整、系统、准确。
9.仪器设备文件材料归档数量:文书档案正件二份,底稿一份;项目档案随机;重要和经常使用的应酌加副本。
10.归档的设备仪器文件材料应保持字迹工整、格式统一、签字手续完备。书写和载体使用见《归档文件材料书写规定》。
(三)整理组卷
仪器设备档案由仪器设备各归档文件整理单位档案员将形成积累的全部文件材料按要求整理组卷。
1.仪器设备文书类档案以件为单位进行整理;项目档案以卷为单位进行整理。
2.归档立卷方法、检查案卷质量、整理组卷见《文件材料归档流程》第四、第五、第六条。
3.将最能反映设备购置概况的文件材料,如申购报告、批复文件、论证文件、投资文件、订购合同、验收报告、索赔文件等整理组成案卷,排放在各卷之首,其余设备技术文件材料按设备的工作程序
及重要程度,依次系统排列。
4.引进设备中专用文件夹,可以保持原状,不予拆除。
5.设备文件材料采用卷装、盒装2种保管形式,引进设备文件用卷、盒保管有困难的,可按其自然状态保管。
6.确定设备档案卷内文件的保管期限应注意:对最能反映设备购置概况和设备技术性能的文件材料,如申购报告、批复文件、论证文件、投资文件、订购合同、验收报告、索赔文件等,定为定期保管;设备随机的技术文件和使用维修、改造等文件,由于其价值是作为设备的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原则上随设备而存在,保管期限定位与设备共存。
7.设备档案的密级:除自制设备的科研部分随科研成果档案定密级外,设备档案文件材料原则上无密级。
8.填写卷内文件目录、备考表、案卷封面、装订、整盘等详见《文件材料归档流程》第七条。
(四)归档移交
1.档案移交见《文件材料归档流程》第八条。
2.归档时间:设备验收完毕投入使用后2个月,引进设备为索赔期满后2个月,其他次年3月底以前。
3.需要补充的文件材料整理后应及时向档案馆移交,若需要对档案馆归档的文件材料进行修改,必须经所在部门主管领导的批准。
仪器设备类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SBll 资产处
SBll综合序号
类目名称 上级有关仪器、设备、物质管理工作的文件 设备工作计划、报告、总结、调查材料。仪器、设备购置计划、报告及经费分配方案 仪器、设备移交清册及设备仪器报废,调拨报告和批复 仪器、设备业务工作的综合性统计材料 其他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声像材料和实物 保管期限 长期 长期 长期 长期 永久 永久或长期
SBl2仪器设备项目
序号
6.新型城镇化文件学习整理 篇六
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提高城市规划科学性,加强开发管制,健全规划管理体制机制,严格建筑规范和质量管理,强化实施监督,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和建筑质量。
第一节 创新规划理念
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城市规划要由扩张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科学确立城市功能定位和形态,加强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管制,合理划定城市“三区四线”,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开发边界、开发强度和保护性空间,加强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对建设项目的定位控制。统筹规划城市空间功能布局,促进城市用地功能适度混合。合理设定不同功能区土地开发利用的容积率、绿化率、地面渗透率等规范性要求。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市区、城郊和周边乡村发展。
新型城镇化核心:以人为本、城乡一体化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李克强总理还曾强调,新型城镇化核心是写好“人”字,说到底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家是中国文化的根,营造宜居、舒适、安全的人居环境,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必须树立科学理念,制定科学规划,立足国情,博采众长,做到现代中有传承、规范中有灵动,把城市建设成绿色包容和谐、群众安居乐业的有机生命体。”
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
发展现状
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 “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
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 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 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乡建设缺乏特色 体制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
新型城镇化
概念: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 核心: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 与传统城镇化区别:城乡互补、协调发展 进展:决策层倾向于地方试点现行申报、推进 时间:延期
试点:已确定安徽、海南,多省正积极申报试点,中央鼓励地方自主创新新型城镇化试点,试点区将根据当前城镇化发展涉及到的建设用地、户籍、社会保障、投融资等制度进行创新改革,为全国规划提供参考。
政策:金融方面,国开行大手笔支持,目前已与安徽、深圳、福建、四川等地签订合作备忘录
2013年12月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六大任务: 1.推进农业专业人口市民化 2.提高城镇建设用地使用效率 3.建立多元资金保障体制 4.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5.提高城镇建设水平6.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
规划落实问题与解决措施
“多规合一”施行:受制于部门标准分立
一是国土部和住建部用地分类的标准不同;二是各个规划的法律依据不同,在这些法律之间难免存在矛盾和冲突;三是各个规划的规划期不同,比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每五年一个规划,而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规划期一般是十五年到二十年,这也造成内在的难以协调;四是各部门各自推进的建设项目种类繁多,审批权限归属和建设标准也各有不同,很难在规划层面上统一执行。
户籍制度改革:大城市入户难,中小城市不愿入 “市民化成本”:过去普遍高估了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可“确股不确地”
对完全进城落户的农民,在土地确权时,可考虑采取一种“确股不确地”的方式保障农民权益,通过有效支持土地流转和土地收益的资本化,使农民能够既离开土地,又继续享有来自土地的资产收益。
产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 探索融资机制
要多方联动,建立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我们认为,应从三个方面着手:其一,盘活财政存量,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减少专项转移支付,适当提高财政资金的集中度,改善财政资金的拨放节奏,改变财政资金在各部门细碎化分布的局面;其二,稳妥地引进社会资本,但综合考虑财政成本和社会成本,以及有可能产生的财政隐性负债;其三,合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金融供给规模大、期限长、利息成本低的优势和主导作用;将试点资格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建立的进程和完善程度相挂钩,在此基础上,扩大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积极利用债券市场,大力发展项目收益债、可持续债券等创新性券种,并加快推进市政资产证券化。 棚户区改造:轻配套
设市设区的局限:需改变小马拉大车
政策建议
中央层面建立新型城镇化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完善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对地方政府,创新城市行政管理体制,增强城镇发展的自主性
案例借鉴:
A 沈阳苏家屯区以打造“山水田园、幸福城区”为总目标,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成功获批省级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狠抓重点,坚持产业为本 推进改革创新,促进产城融合 发挥区位优势,优化空间格局 规划先行,科学论证
借鉴意义—省级新型城镇化示范区的摘牌需要以产业为主中心,以资金为保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B 湖北省各项规划、扶持政策相继出台
完善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农业银行强力助推
提供意向性信用额度,助推旅游经济发展,创新推出“农村城镇化贷款”等多种产品
C 江夏金口工业园
结合现实需求和行业趋势,打造具有特色化、差异性的产业综合服务功能和绿色家居成长功能
政策倾斜:土地使用政策,资金扶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
D 东湖高新区
东湖高新区入驻企业享有国家级、省市级、开发区级等一系列优惠措施 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落户、购/租房补贴、税费补贴、人才奖励和配套支持等五大方面
7.浅谈地勘地质资料整理的重要性 篇七
1 地勘地质资料整理的重要性
地勘地质资料按照内容、性质以及分析和研究的视角不同, 可分为原始地勘地质资料和综合地勘地质资料两种。从实践中可以看到, 在地勘地质研究过程中, 很多非常重要的信息都在原始资料中。其中, 有些地质、矿产信息数据隐藏得非常深,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科技水平有限, 没有作出清晰、正确的解释, 以至于所得结论含糊不清或者不够准确。从本质上来讲, 实践、认知、再实践和再认知是认识的基本规律, 这同样也适用于地勘地质理论及其发展。通常情况下, 原始地勘地质资料结合物化探和遥感等技术, 可以收集到很多找矿、地质方面的信息资料, 根据地勘地质形成理论, 可以总结出成矿、地质变化规律。通过对地勘地质资料的详细整理和对比分析, 可以确定某一地区新成矿远景, 正确选定成矿的有利靶区;同时, 还可以扩大矿山资源探测范围, 做好远景规划设计, 以此来更加充分地利用矿产资源。
原始地勘地质资料能够更加客观、详尽和系统地记录地质勘探过程, 将各种勘探工程中的形象地貌详细记录下来, 比如地质构造、矿化、岩性和蚀变等;同时, 还包括各种地质地貌的素描图、实测地质剖面图、路线图、柱状图和野外地质图等。实际材料图、照片、采样分布图和各种原始数据信息的统计与整理, 为该地区的地质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资料。原始地勘地质资料是综合分析和研究工作区环境、评价地质特点的基础性信息资料。在此过程中, 要确保地质资料的客观性, 要做到地质评价的有理有据、有的放矢, 避免出现盲目、肤浅和短期性的地质工程建设。通过加强地勘地质资料的整理和应用, 可以有效提高地质勘探质量和效率, 避免出现重复工作的现象, 对于有效减少地质勘探工作量、节约勘探费用、加快勘探速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地勘地质资料整理是在原始地勘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的, 主要是对所获得的相关地质信息资料进行归类、分析、总结和概括, 最后用文字配以图表的形式将其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并以此来表现地勘地质的基本活动规律。通过地勘地质资料的整理, 可以有效指导后期的地勘地质工作顺利开展。对于大多数地质环境而言, 基础地勘地质研究都比较薄弱, 相关成果比较少, 而且现有的一些综合性地勘地质资料积累数量少, 甚至有些资料已经失去了应用的价值。在这样的情况下, 成矿预测、成矿远景能力很容易受到限制。从长远的发展视角来看, 应当对地勘地质资料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整理, 使之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 以免出现地质探矿缩手缩脚、始终处于边探边采的紧张状态之中。说到底还是因为没有准确、可靠的地勘地质资料作为后盾, 企业从事各项活动时心中没底, 同时这也说明了地勘地质资料整理和应用的重要性。
2 地勘地质资料整理
地勘地质调查工作的真实记录反映在地质科技档案中, 只有建立健全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立卷、验收、归档制度, 才能保证每个地勘地质调查工作项目所形成的科技文件材料的完整和准确。地勘地质原本档案的整理、分类、编号、建账等工作, 应严格按照国家档案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DA/T 41—2008《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规则》开展立卷归档工作。立卷归档工作是做好地质档案管理工作的第一步, 因此要严把归档质量关, 严格执行地质档案立卷归档的“四同步”——在档案管理中, 做到下达地质项目任务与提出归档要求同步, 中间检查也要与检查资料的形成情况同步, 项目成果验收与验收归档科技材料同步, 上报科技成果以及科技人员晋级考核与档案部门出具的归档情况证明材料同步。立卷归档质量以完整、准确、系统、规格、清晰、载体质量和整饰7方面的要求为准则, 逐档逐件地检查、验收。有了这些资料才能够按照科技档案归档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借阅, 做到收藏内容丰富, 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搞好地勘地质档案管理工作, 要努力提高档案的查阅速度, 逐步建立起自动化管理的档案利用信息服务系统, 由单一的档案借阅服务发展到主动为地勘单位的生产经营工作服务, 由被动收集借阅发展到主动为地勘单位的经济发展提供有效、全面的档案资料。认真学习地质档案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 熟悉地勘单位的生产经营过程, 通过对原有资料的分析、整理、研究等方法, 加大对地质档案资料的二次开发利用力度, 对地勘单位的各类地质档案进行有效归类、分析论证, 不仅可以提高地勘单位的管理水平, 还能够为地勘单位提供良好的咨询、参考建议。
3 地勘地质资料的有效应用
地勘地质资料是在国务院颁令《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后才被纳入管理体系中的。《地质档案原本立卷归档的具体办法》早在1964年就颁布了, 但近年来国内地勘地质工作才逐渐实现了野外观测记录、测量数据采集以及绘图和测试分析, 同时还实现了室内地勘地质资料整理的自动化。在此过程中, 所收集到的文字和图片信息资料均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了处理, 尤其是电子版的地勘地质资料更容易保存和应用。2008年, 国土资源部适时地出台了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通知, 《新规则》中明确规范了地勘地质归档范围、分类标准, 同时还明确了地勘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要求, 全面推进了地勘地质资料立卷归档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 而且加快了地勘地质资料的现代化管理进程, 提高了应用效率。地勘地质资料要想实现成果资料面向社会, 就需要有效处理保密与应用之间的关系, 这样才能使地勘地质资料的价值真正地发挥出来。实践中, 如果一味强调保密控制, 那么就不能发挥原始地质资料的内在价值。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既要积极提供应用, 又要做好保密工作。从管理视角来看, 地勘地质资料的整理、应用工作将朝着数字化、电子文档方向发展, 这样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4 结束语
总之, 地勘地质资料的整理工作非常重要, 对加快地质工程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 在实践中应当不断创新资料整理方式和方法。只有这样, 才能保障地质资料的质量, 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摘要:地勘地质资料整理在现代矿产资源开采、地质工程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直接关系着矿产资源开采质量、效率以及地质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因此, 企业应当加强重视。对地勘地质资料整理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 就其整理方法及具体应用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建议, 以期为我国地勘地质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勘地质,资料整理,档案管理,原始资料
参考文献
[1]潘丽莉, 孙燕鸣.浅析地质资料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资源与人居环境, 2011 (01) .
[2]茹湘兰, 王黔驹, 连健.关于推进原始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对策建议[J].中国矿业, 2013 (07) .
8.人事档案整理的重要性 篇八
关键词:人事档案;整理;重要性
档案整理是企事业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对保存历史信息,用于工作参考,学习经验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科技与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档案整理也需要从新的视角来思考,以适应新技术、新文化带来的影响。
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等有关部门按照国家的干部政策,在培养、选拔和任用干部等工作中,形成的记载干部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实绩等内容的文件材料,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人事档案的整理,在整个档案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整理的不规范,会给高校教育发展以及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带来诸多方面的影响。因此,整理好人事档案应做到:科学、真实、完整、规范。
人事档案整理的具体步骤:一是检查核对材料,对己归档的材料进行认真核实。二是归类排序,按照档案工作条例,干部人事档案正本由十类材料构成。三是技术加工,为了便于装订、保管和利用,延长档案材料的寿命,对一些纸张不规则、破损、卷角、折皱等不合归档要求的材料,在不损害文字内容,保持档案历史原貌的前提下,区别情况,对其外在形式进行技术处理。四是粘贴类角、编号,便于查找,给每类材料贴一个类角,不再使用隔页纸。五是目录登记,在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经过排列和加工之后,按照固定的栏目和要求逐份记载在目录表上的工作。六是装订成册,经过鉴别、分类、排列、登记目录和技术加工之后的档案材料装订成卷。七是复查验收,档案专业知识比较全面的人员,对整理好的档案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技术验收。实践证明,人事档案的整理应采用活页式装订方法好。
一、便于保管、保护
人事档案整理完成后,还要采用专门的保管、保护措施,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维护人事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使人事档案能够长久地为社会提供服务。一味地追求方便利用,而忽视对档案资料的保管和保护,造成档案原始资料的损害。就会给国家、教育和教育工作者带来不利,如何保管和保护好人事档案,应将档案资料集中库房保管,不能分散和随便存放,同时将档案进行编号登记,有序排列,科学存放;对收进、转出、查阅、借用都要进行登记,并检查核对,然后入档、入柜,避免积压,对于保持库房的整洁卫生,合理布局,摆放整齐也非常重要。灰尘是档案保管的大敌,它不仅腐蚀污染档案,还是有害昆虫和微生物的传播体,经常打扫库房,就可以避免灰尘对档案的危害。温湿度过高或忽高忽低,会使档案纸张膨胀或收缩,使档案纸张中有害杂和非纤维成分加速变质和腐蚀,使档案材料的字迹逐渐模糊和褪色。因此,我们管档人员要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负责地做好这项工作。
二、便于保密、查阅
保管人事档案工作总的目的,就是开发档案信息源,提供人事档案,为组织人事工作及教学工作服务,所进行的收集、鉴别、整理、保管等环节的一系列基础性工作,都是以提供利用为目标的,如果不提供利用,基础工作就失去了意义。没有人事档案的利用,高校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也就不可能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事档案整理就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因此,人事档案整理后既便于工作,又要确保安全保密。对于已整理好的档案按照制度,涉及到当事人入党、任免、调动、政治审查、组织处理、复查或甄别历史案件可查阅本人档案,了解人事档案有关情况时,确因工作需要,经领导同意,可提供有关部分,无关的部分可以不予提供,以利于保密。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部门集中统一保管的个人材料。是组织上对个人考核、考察的材料,也有知情人为组织提供的情况。这些材料的内容具有高度的机密性,只能由组织上掌握和使用,不能扩散出去,否则不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不利于安定团结,不利于对教育工作者个人的培养和使用,将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
在一卷档案内,按照档案的类别分类后,采用活页式的方式进行装订,以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率。但对于需要查阅、借阅的档案,应按照查、借阅档案的有关规定,档案管理人员将档案一卷中的某一份取出,进行复制,办理有关手续,进行登记。这样,就保证了人事档案的安全性、保密性、方便性、快捷性。
三、便于提高整档人员的素质
档案的整理工作是一项技术性、技巧性很强的工作,每一项都有具体的标准和具体的操作规范。如何将杂乱无章的干部人事档案进行科学地分门别类,整理成高质量的卷宗,就要有很强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只有分析了解人事档案的形成,找出主线,才能有效地保持档案卷宗之间的历史联系,组卷才能清楚合理。在档案整理的过程中,有很多的环节都要用文字表达,如拟写标题、档案的目录等等,这些都要求有很高的文字表达能力,用词要准确,表达要清楚,否则档案目录不能准确地反映内容,拟写的档案标题不准确,将会影响档案提供利用。因此,整档人员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又应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整理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和差错,都会给今后的教学工作带来诸多的隐患,所以,人事档案的整理工作是一项看似简单却很复杂的工作。我们在新形势下,面对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整档人员必须转变观念,研究新形式下人事档案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才能适应信息社会对人事档案工作的需要。
四、便于开发和利用
整理档案的目的是便于开发和利用。如果整理得不合适,就会给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带来许多困难。整理好的档案装订成卷,经组织审批后办理手续,无论借阅一份还是借阅某一类别的档案,若整卷借出,利用就会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影响,需等到前者借阅归还后,后者才能利用,更重要的是不利于保密。实践证明,采用活页式的装订方法,可以根據查、借阅档案人员的需要,提供所需的内容,与查、借阅无关的内容可以不提供。活页式的装订法,还便于综合或专题利用。
五、便于档案统计
人事档案的整理,给档案统计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人事档案统计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了解档案和档案事业的发展现状,并为决策提供事实和经验依据,统计数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是统计资料的生命。为此,在人事档案统计中,必须建立、健全原始记录,以保证最终汇总数字的准确、真实。原始记录是第一手材料,包括档案资料的收进、转出、整理、鉴别、保管、利用,也包括档案教育培训、学术交流、科研成果、达标升级等活动,记录的事项具有具体性,它是进行大量观察,取得统计资料和编制统计报表的基础,统计工作才有完整可靠的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建立统计台帐,将原始记录依据时间顺序定期进行登记、整理、汇总。如档案资料的收进、转出、提供利用的人次、卷次、利用者身份、利用的目的,为开展分析研究打下基础,也是保证统计数据准确、及时的一个好方法。坚持做好档案统计分析研究工作,就可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推动人事档案统计工作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 李素娟. 档案整理结构研究[J]. 浙江档案. 2010(02).
[2] 黄世喆. 档案整理:从事由原则到来源原则的演进[J]. 档案学通讯. 2009(02) .
【重要文件整理表】推荐阅读:
沪教版高三下册现代文重要内容整理09-03
资质文件申请文件08-09
文件与文件夹教学设计11-05
Python实现删除文件但保留指定文件07-07
本文件夹 需提前准备及盖章的文件07-18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教学设计10-17
请示文件关于07-19
文件控制办法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