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酒的广告词

2024-08-13

关于黄酒的广告词(精选10篇)

1.关于黄酒的广告词 篇一

1. 长长的家香,浓浓的健康。

2. 家宴团圆,和润心田。

3. 绍兴黄酒醉美,和润家宴首功!

4. 天涯处处是我家!

5. 幸福临门, 和润家宴。

6. 美酒一杯家万里,和润家宴盼子归。

7. 和润家宴,家的味道!

8. 和润万家,唯情更久。

9. 和润天下,绍兴醉家。

10. 和兴家,润天下!

11. 品味和润家宴,绍兴黄酒经典。

12. 和润家宴,红富齐天。

13. 和家香伴,情润东方。

14. 心中醉挂念,和润万家宴!

15. 儿时的味道。

16. 和润天下,有家方有宴;情醉绍兴,有酒唯黄酒!

17. 爱家,就爱和润家宴。

18. 这酒――是爱,这酒――是家。

19. 水润成佳酒,家和万事兴。

20. 绍兴厚重酒文化,和润家宴醉万家。

2.中国的黄酒 篇二

历史与黄酒

绍兴酒起源于何时已很难查考,目前只能靠文物考古进行推断,初步认为位于余姚河姆渡文化和杭州良渚文化中间的绍兴,酒的起源应与之同步,其证据是河姆渡文化出土大量的粮食(水稻)和类似酒器的陶器。这样推测绍兴酒应起源于6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期。绍兴有酒的文字记载当推《吕氏春秋》和《左氏春秋》。《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左丘明所作,书中记载有越王勾践为了报吴王夫差之仇,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为增加国家人口、补充兵力和劳力,采用一系列奖励生育的政策和措施,内中有“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即生儿子,奖励二壶酒,一条狗;生女儿,奖励二壶酒,一头猪。以酒奖励生育体现两方面的作用,一作为国君的恩施,使百姓感激国君,听从国君;二作为对产妇的一种保健用品,帮助催奶和恢复产妇的体能,有利于优育。因此,以黄酒作为产妇的保健用品一直沿用至今。《吕氏春秋·顺民篇》又载:“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就是说越王勾践出师伐吴时,越城父老向他献酒,他把酒倒在河的上流,与将士们迎流共饮,于是士气大振。这个事件历史上称为“箪醪劳师”,而这条河就是现在绍兴市南的投醪河(宋本《会稽志》)。由此可见,2500多年前的越人已将酒融入政治经济活动中,绍兴酒至少有2500多年历史的说法,就是从以上两部《春秋》中来的。

从有文献记载的春秋时期开始,经过了一千多年,到南北朝时,绍兴地方所产的酒,已由越王勾践时的浊醪演变成为“山阴甜酒”。清人梁章矩在《浪迹三谈》中认为后来的绍兴酒就是从这种“山阴甜酒”开始的,并说:“彼时即名为甜酒,其醇美可知。”绍兴酒正式定名始于宋代,并开始大量输入皇宫。明清时期,是绍兴酒发展的第一高峰,不光品种繁多、质量上乘,而且产量高,确立了中国黄酒之冠的地位。当时绍兴生产的酒就直呼绍兴,到了不用加“酒”字的地步。“越酒行天下”,即是当时盛况的最好的写照。

健康与黄酒

绍兴黄酒是一种健康的酒。从酿造时间上看,一般地说,每年的农历七月制酒药,九月制麦曲,十月制酒酿,大雪前后开始酿酒,到次年立春结束。长达80多天的发酵时间是绍兴黄酒不同于其他黄酒的特色所在,而正式投放市场一般是在三年后,酒越陈,越香,味越厚。

从酿造的流程来看,需要经过发酵、压榨、陈贮、勾兑、检验等多道程序,绍兴黄酒的制酒手艺主要靠口头传授,制作也多为人工手酿,因此不同品牌的黄酒又有各自的秘方,流程更加复杂。

从黄酒的原料来看,除了精白度高的糯米外,还有就是“为酿酒而生”的鉴湖水。大凡酿酒用水,必须水体清洁,不受污染,否则酿成的酒会浑浊无光,称为失色,如有杂质,酒味就不纯正而有异味。同时对水的硬度也有一定的要求:水质过硬不利于发酵,硬度太低,又会使酒味不甘冽而有涩味。鉴湖水即有上述的一些特点,用它来酿酒,自然酒色澄澈,酒香馥郁,酒味甘新。鉴湖的优良水质,形成了绍兴黄酒的独特品质,“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离开了鉴湖水也就酿不成绍兴黄酒了。清人梁章钜在《浪迹续谈》中就曾说过:“盖山阴、会稽之间,水最宜酒,宜地则不能为良,故他府皆有绍兴人如法酿制,而水既不同,味即远逊。”

绍兴黄酒的分类很多,按工艺、色彩、酒精、含糖、酸度等指标的不同,分为元红(状元红)、加饭(花雕)、善酿(以存储1~3年的元红酒代水酿成的双套酒)、香雪(以陈年糟烧代水用淋饭法酿制而成,也是一种双套酒)四大品种。如果单纯根据糖份含量则可以分为干型黄酒、半干型黄酒、半甜型黄酒、甜型黄酒四类,也正好对应以上四个名品。其它分类方式繁多,如按原料的不同、产地的不同、颜色的不同、米饭冷却方式不同、酿酒酒曲种类不同等,不再赘述。

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绍兴黄酒不一样的营养价值。经科学验证,绍兴黄酒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8种人体必需但无法自身合成的氨基酸,这是绍兴黄酒有别于其它任何一种酒类的营养成分。饮用黄酒,对健康十分有利,据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首发式上,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就讲到,邓小平在85岁那年遵医嘱戒烟后,每天要喝一杯绍兴酒。无怪乎称绍兴黄酒是“健康之酒”、“养生之酒”。绍兴黄酒在医药方面的用途也很广,在中医处方中,常用黄酒来浸泡、炒煮、蒸炙各种药材,借以提高药效,因此,黄酒是调制各种中成药(丸散膏丹)的重要辅助剂。绍兴酒的药补方法很多,如浸黑枣、胡桃仁,不仅补血活血,且能健脾健胃,是老幼皆宜的冬令补品。浸泡龙眼肉、荔枝干肉,于心血不足,夜寝不安者甚有功效。

名人与黄酒

从古至今的名人雅士,不管是生长在绍兴,还是慕名而来绍兴的,一旦品尝过真正的黄酒佳酿,立刻就会对绍兴黄酒产生深厚的感情,甚至称得上是情有独钟。何以绍兴黄酒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呢?那得从它独特的色香味说起。

人的魅力在于人格,正如酒的魅力在于酒格,独特的色、香、味就是绍兴黄酒的酒格所在。色,绍兴黄酒主要呈琥珀色,即橙色,透明澄澈,纯洁可爱,使人赏心悦目。香,绍兴黄酒有诱人的馥郁芳香。凡是名酒,都重芳香,绍兴酒所独具的馥香,不是指某一种特别重的香气,而是一种复合香,是由酯类、醇类、醛类、酸类、羰基化合物和酚类等多种成分组成的。味,绍兴黄酒的味更是由酸、甜、苦、辛、鲜、涩6种味组成,它们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组成了绍兴酒的酒体。

如此充裕的味,加上如此美好的色和香,就形成了绍兴酒不同寻常的“格”,一种引人入胜的,十分独特的风格,难怪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辞章大家、历史伟人为之倾倒,为之叹服,对之赞不绝口,更为其赋予一个又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佳名,女儿红,状元红,花雕,善酿……。绍兴黄酒给予名人们不同寻常的意境体会,名人们赋予绍兴黄酒新的文化意蕴,黄酒与名人、名人与黄酒之间才能产生一段又一段佳话。从古至今,悠然道来。魏晋之际,作为人口大郡的会稽名士云集,风气所及,酿酒饮酒之风大盛,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与名士谢安、孙绰等在会稽山阴兰亭举行“曲水流觞”的盛会,乘着酒兴写下了千古珍品《兰亭集序》,可以说是绍兴酒史中熠熠生辉的一页。他儿子王徽之“雪夜访戴”的故事,也可以说是绍兴酒史中的一段佳话。到了唐宋时期,山清水秀的绍兴更是许多著名诗人如贺知章、宋之问、李白、杜甫、崔颖、孟浩然、刘长卿、白居易、元稹等等的向往之所,他们或为绍兴人,或在绍兴做过官,或慕名来游,都和绍兴酒有过不解之缘,“李白斗酒诗百篇”,陆游慨叹“城中酒垆千百家,倾家酿酒三千石”。明代的徐渭(字文长)在《兰亭次韵》诗中描述绍兴是“春来无处不酒家”。清代是绍兴黄酒最辉煌的时期,全国流行,康熙朝修的《会稽县志》有“越酒行天下”之说。品酒之人对其的评价更是超群拔萃,乾隆年间著名诗人吴寿昌有《东浦酒》五律一首,盛赞东浦酒:“郡号黄封擅,流行遍域中,地迁方不验,市倍榷逾充。”用现在流行的话说,那时绍兴东浦酒就已经是国家免检产品了。更有梁章钜在《浪迹续谈》中说:“今绍兴酒通行海内,可谓酒之正宗,……至酒之通行,则实无他酒足以相抗。”在鲁迅先生的笔下,绍兴黄酒的饮食文化、品酒艺术更是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鲁迅的诸多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在酒楼上》、《故乡》、《祝福》等,无不以酒写人写事,或以人以事写酒,使鲁迅的作品中时时飘出绍酒的醇香,把人带到二十年代那个特定的氛围里——沽半斤老酒,热一热,抓一把茴香豆,叉几串臭豆腐,闻一下,香气扑鼻,喝一口,暖彻心扉,那是一种何样的心情和境界。

3.黄酒的创意广告词 篇三

2. 水润成美酒,家和万事兴。

3. 家宴不少酒,亲人不少情。

4. 和养眼,润养胃,家养心。

5. 天下黄酒万千,和润家宴品鲜。

6. 正宗绍兴黄酒,嗅出家的味道,品出圣地之灵,一起来感“和润家宴”的魅力吧!

7. 家的宴会,爱的醉乐。

8. 浅酌一杯酒,满溢思乡情!

9. 健康养身理念,和润家宴呈现。

10. 和香天下,润醉万家。

11. 爱家,就爱和润家宴。

12. 这酒――是爱,这酒――是家。

13. 水润成佳酒,家和万事兴。

14. 绍兴厚重酒文化,和润家宴醉万家。

15. 领·和润家宴,秀·绍兴黄酒。

16. 和润醉天下,家宴暖人间!

17. 用绍兴做出的家宴酒。

18. 和美润万家,醉美宴天下。

19. 和润家宴酒,养身又爽口。

4.黄酒的广告宣传词 篇四

2. 水润成美酒,家和万事兴。

3. 家宴不少酒,亲人不少情。

4. 和养眼,润养胃,家养心。

5. 和润家宴,让家的味道越陈越香!

6. 舌尖上的中国香,黄酒中的绍兴味。

7. 和润家宴,家在心底的最深处!

8. 爱家当思黄酒香——和润家宴!

9. 和润家宴,阖家安润。

10. 和润家宴在手,健康常喝常有。

11. 家润为和,酒醇为香。

12. 绍兴黄酒传奇,和润家宴演绎。

13. 和润家宴,全家的爱。

14. 滴滴古越传情,和润万家兴隆。

15. 和山和水,润心润家。

16. 传承历史文化,独特酿酒工艺,酿浓郁酒香,酿家宴好酒,酿醇香老酒。

5.黄酒,五千年的养生密码 篇五

黄酒五千年:煮酒赋诗、醉酒打虎的历史都是黄酒的历史

说起来如今的白酒从元朝才开始有,元朝之前,不管南方、北方都是黄酒的天下。

可以说,自从有酒就是黄酒,历史上许多与酒有关的传说、故事,青梅煮酒论英雄、李白斗酒诗百篇,说的都是黄酒。武松上景阳岗打虎前喝的那十八碗酒是米酒,又称老米酒。实际上跟黄酒差不多,酒精度没有现在的高,都在十度以下,而且都是加水的,所以可以大碗大碗地喝。

黄酒是中国最早的酿造酒。是用谷物作原料,用麦曲或小曲做糖化发酵剂制成。在历史上,黄酒的生产原料在北方以粟(是秫、粱、稷、黍的总称,有时也称为粱,现在也称为谷子,去除壳后的叫小米)。在南方,普遍用稻米(尤其是糯米为最佳原料)为原料。

晋代江统在《酒诰》中说:“有饭不尽,委于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多数史学家认为,传说中的轩辕黄帝、神农氏炎帝时代就已经产生了谷物酿酒。至于以后出现的仪狄造酒之说,已经是夏禹时期的事情了。

殷商时代,酒业已很发达。《史记·殷本纪》提到“纣为酒池。回船糟丘而牛饮者,三千余人为辈”。这里的牛饮,当然是指酒度较低的甜黄酒。到了周朝,黄酒的酿造已有了一套完整的工艺。《礼记》上曾详细的阐述过黄酒酿造的 “古六法”。

由于宋代开始,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南移,黄酒的生产局限于南方数省,南宋时期,烧酒开始生产,元朝开始在北方得到普及,北方的黄酒生产逐渐萎缩,南方人饮烧酒者不如北方普遍,在南方,黄酒生产得以保留,在清朝时期,南方绍兴一带的黄酒称雄国内外。目前黄酒生产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上海、福建、江西和广东、安徽等地,山东、陕西、大连等地也有少量生产。

从越王勾践的“箪醪(danlao)劳师”到书圣王羲之的曲水流觞;从沈园题壁“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到咸亨酒店的“小店名气大,老酒醉人多”,黄酒从悠远的文人墨客手中传承至今日。

古人借酒养生趣谈:秦始皇“不老药”竟是一碗酒?

自古以来,黄酒以其低度、醇和的酒性和独特的养身价值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特别是在传统中医学上的应用,更体现了其良好的保健养身功效。

据《即墨县志》和有关历史资料记载:公元前722年,即墨地区(包括崂山)已是一个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的地方。当时,黄酒称“醪酒”,作为一种祭祀品和助兴饮料,古时官员将“醪酒”当作珍品向皇室进贡。

相传,春秋时,齐国君齐景公朝拜崂山仙境,谓之“仙酒”;战国时齐将田单巧摆“火牛阵”大破燕军,谓之“牛酒”;秦始皇东赴崂山索取长生不老药,谓之“寿酒”;几代君王开怀畅饮此酒,谓之“珍浆”。唐期中期,人们发现“醪酒”威力“适筋骨入骨髓”,别称“骼髅酒”,又称“骷辘酒”。

而《汉书·食货志》记载,“酒为百药之长,饮必适量”,这是古人对酒在医药上应用的高度评价。中医素有“医源于酒”之说。在唐代,我国第—部药典《新修本草》规定了米酒入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诸酒醇醨不同,惟黄酒入药用”。由此可知,历来人们用黄酒作酒基制成养生和医用治病的酒,而且说明黄酒与中药药剂有一种天然的糅合因子或亲和性。

《说文解字》中说:“医之性然得酒而使”,“酒所以治病也”。又说:“酉,就也,八月黍成,可为耐酒。”《神农本草经》中则明确记载了以酒制药以酒治病,酒最早用作麻醉剂,是在华佗所用“麻沸散”中,即以酒冲服。

长沙马王堆出土过一个《五十二病方》,书中收有283个方子。其中,以酒入药即达33个。明朝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记载了200多种药酒,如五加皮酒能“去一切风湿痿痹,壮筋骨,填精髓”;当归酒能“和血脉,壮筋骨,止诸痛,调经”;人参酒能“补中益气,通治诸虚”;黄精酒更有“壮筋骨、益精髓、褒白发”等功效。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曾盛赞民间常饮的屠苏酒,而“一人饮一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的诗句,则较为典型地体现屠苏酒的药用价值。

黄酒与当代养生

山东省中医院肺科主任医师陈宪海告诉本刊记者,黄酒的养生功效已经得到世界医学界的认可。从我国黄酒酿造工艺演变而来的日本清酒,被医学界发现具有预防癌症、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健忘症、骨质疏松等作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资料显示,长期喝清酒的日本人,冠心病死亡率仅为0.041%,为全球最低,不到美国人的十分之一。

江南大学和浙江大学对绍兴黄酒进行研究发现,黄酒中多肽、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远高于清酒。以绍兴黄酒为例,每升绍兴加饭酒的蛋白质含量达16g,是啤酒的4倍。绍兴产黄酒中的氨基酸达21种之多,且含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每升加饭酒中的必需氨基酸达3400mg,而啤酒和葡萄酒中的必需氨基酸仅为440mg或更少。

“黄酒由于酒精含量仅为15%~16%,适合中老年人饮用。”此外,黄酒还含有糖分、有机酸、酯类、高级醇和丰富的维生素等。所以黄酒本身具有较好的保健功效,且从饮食习惯上讲,也利于养生。“黄酒温热后浅斟细酌,不易醉,符合现代慢餐、慢饮、慢生活的健康休闲理念。黄酒含有多酚、类黑精、谷胱甘肽等生理活性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预防心血管病、抗癌、抗衰老等生理功能。尤其是在与药材和其他食物配伍时,能发挥很好的健身、防病作用。”陈宪海告诉记者。

黄酒的另类饮法与功效

中药处方中常用黄酒浸泡、烧煮、蒸炙一些中草药或调制药丸及各种药酒。酒还可以添加其他佐料来补饮,让黄酒的功效起到更大的用处。

1、传统饮法:热饮

黄酒最传统的饮用方法是热饮。热饮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黄酒倒入温酒器中热水烫热,另一种是隔火煮酒加热。北宗黄酒的最佳饮用温度为35—40℃,此时酒香四溢,入口温和舒适,酒味甘爽醇厚,能够暖胃驱寒,舒经活血。另一种是在炎热的环境下,自制冰镇黄酒,把黄酒冷藏,温度不宜低于-3℃;饮时也可以在酒中加冰,口感更为清爽。也可常温饮用。

2、鸡蛋、红糖黄酒饮法

将酒加热至90℃左右,然后打进鸡蛋1个成蛋花,再加红糖用小火熬片刻。常饮能补中益气强健筋骨,可防治神经衰弱、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等症。体虚、脑力劳动者、精神压力紧张、经常加班者饮此最为适合。

3、话梅黄酒饮法与功效

黄酒中加入话梅,梅香幽雅,酸甜可口。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梅”花开于冬而熟于夏,得木之全气,味最酸,有下气、安心、止渴止嗽、止痛止伤寒烦热、冷热泻痢、消肿解毒之功效,可治32种疾病。

4、生姜黄酒饮法

酒中加入姜丝,冬可防寒保暖,温中健胃;夏季可防中暑,具有清瘟杀菌、解毒和增强食欲的作用。初患感冒者、怕寒者饮此最佳。

5、鲫鱼黄酒饮法与功效

黄酒浸鲫鱼,清汤炖服,哺乳妇女的乳汁会明显增加。

6、桂圆或荔枝、红枣、人参同煮

其功效为助相壮力,滋补气血,对体质虚衰、贫血、遗精下溺、妇女月经不调有疗效。

6.黄酒的历史与文化 篇六

引言:通过对本学期对酒的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加深了对各类型酒的了解,老师在课程提到的黄酒更是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又因为我的家乡只有一区域性白酒,其酿造工艺并无独特之处,所以此次论文结合老师的两个问题对具有悠久文化底蕴黄酒展开论述。

一、东方酿造酒的典型

黄酒是中国的民族特产,也称为米酒,属于酿造酒,在世界三大酿造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酿酒技术独树一帜,成为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其中以中国绍兴黄酒为代表的麦曲稻米酒是黄酒历史最悠久、最有代表性的产品。它是一种以稻米为原料酿制成的粮食酒。不同于白酒,黄酒没有经过蒸馏,酒精含量低于20%。不同种类的黄酒颜色亦呈现出不同的米色、黄褐色或红棕色。山东即墨老酒是北方粟米黄酒的典型代表;福建龙岩沉缸酒、福建老酒是红曲稻米黄酒的典型代表。

说起黄酒,人们几乎都想到浙江绍兴,认为那里是黄酒的发源地,其实,黄酒的发源地在湖南衡阳。考古发现,彭头山遗址是世界最早的古稻谷栽培地,酿造黄酒需要谷物,而湖南最早出现古稻谷栽培,说明湖南最早具备酿酒条件。有典故记载,衡阳古酒的酿酒技术与现在的黄酒酿造工艺基本一致,这也说明,过去衡阳的酃(ling)酒就是今天的黄酒。有学者对史料进行细考后还发现,绍兴酒约有2500多年的历史,而衡阳的酃酒(亦称酃湖酒、醽醁酒)至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其历史要早于绍兴黄酒,因此,可以这样推测,酃酒才是黄酒的真正“鼻祖”,绍兴黄酒很可能是从衡阳酃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趟过悠久的历史长河,华夏民族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逐步积累粮食酿酒经验,使黄酒酿造工艺技术炉火纯青。

二、黄酒的分类成分及分类

黄酒是用谷物作原料,用麦曲或小曲做糖化发酵剂制成的酿造酒。黄酒的生产原料在北方以粟。在南方,普遍用稻米尤其是糯米为最佳原料,为原料酿造黄酒。黄酒香气浓郁,甘甜味美,风味醇厚,并含有氨基酸、糖、醋、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等。

黄酒的分类标准较多,按黄酒中所含的糖份来分可分为干黄酒,半干黄酒,甜黄酒,半甜黄酒。如“加饭酒”,是半干型黄酒;“封缸酒”(绍兴地区又称为“香雪酒”),表示甜黄酒或浓甜型黄酒;“善酿酒”表示半甜黄酒。

按原料和酒曲划分可以分为以酒药和麦曲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中国南方地区糯米黄;以米曲霉制成的麸曲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中国北方地区黍米黄酒。大米黄酒则为一种改良的黄酒,以米曲加酵母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中国吉林及山东。红曲黄酒以糯米为原料,红曲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中国福建及浙江两地。

三、黄酒的营养及保健功能

黄酒的主要成分除乙醇和水外,还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这8种氨基酸,在黄酒中的含量比同量啤酒及葡萄酒多数倍。

此外,黄酒含有许多易被人体消化的营养物质,如:糊精.麦芽糖、葡萄糖、脂类.甘油、高级醇、维生素及有机酸等。这些成分经贮存,最终使黄酒成为营养价值极高的低酒精度饮品。

黄酒也是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维生素B1、B2、尼克酸、维生素E都很丰富,长期饮用有利于美容、抗衰老。

锌是能量代谢及蛋白质合成的重要成分,缺锌时,食欲、味觉都会减退,性功能也下降。而黄酒中锌含量不少,所以饮用黄酒有促进食欲的作用。

黄酒内含多种微量元素。如每100毫升含镁量为20~30毫克,比白葡萄酒高10倍,比红葡萄酒高5倍;含硒量为1~1.2微克,比白葡萄酒高约20倍,比红葡萄酒高约12倍。在心血管疾病中,这些微量元素均有防止血压升高和血栓形成的作用。

黄酒夏天可以加冰加薄荷,这是比较时尚的喝法。传统的喝法是加姜丝加话梅煮一下喝,“青梅煮酒论英雄”煮的就是黄酒,适合秋冬季节喝。现代意义上的“清爽型营养黄酒”也可以直接开瓶引用,口感也不错的。

四、历久弥香文化酒

凡是好酒,必有芳香。凡是历史名酒,也必然浸融了深厚的文化精髓 黄酒是吴越文化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黄酒文化 众所周知,以惠泉黄酒为代表的吴文化和以绍兴黄酒为代表的越文化,是中华黄酒文化中的两支风格各异的杰出流派。

据《史记》、《吴越春秋》等书记载,作为吴文化发源地的无锡酿酒历史有两千年以上。明人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已写过“惠山泉酒”之名。清代年间,惠泉酒已是进献帝王的贡品。1722年康熙帝“驾崩”,雍正继位,曹雪芹之父在江宁织造任上,一次就发运40坛惠泉酒进京,可见无锡惠泉酒已经成为贾府这个贵族之家的饮用酒是不奇怪的。惠泉黄酒作为苏式老酒的典范,它以江南地下泉水和江南优质糯米作为原料,主要采取半甜型黄酒的酿造工艺,经过数千年文化积淀和工艺完善,终于成为明代的江南名酒,直至清代的宫廷御用酒,完成了从普通民间黄酒,发展成皇家御用黄酒的神话,从此源远流长,乃至今天。到了近现代,由于结合了现代技术、科学管理,“苏式老酒”的风格更臻至完美,其味温雅柔和、甘爽上口,饮后让人怡神舒畅、回味悠长。今天,随着吴文化的传承、发扬、光大,“苏式老酒”也成为了中国黄酒多元化市场中的一支百花争艳的典型代表,这应该不亏于乾隆皇帝当年对无锡惠泉酒御笔亲题传世佳酿之美名吧。

惠泉黄酒作为“苏式老酒”的典型代表,以地下优质泉水和江南上等糯米为原料,辅以独特的惠泉酒酿造工艺,经过多年窖藏而成。其香气中正平和,介于外露与内涵之间。轻摇一下惠泉黄酒,一股醇和馥郁的香气便自然沁入肺腑,令人心旷神怡。酒色为琥珀色,晶莹明亮、富于光泽。当酒液滋润到整个舌面,感觉到酒质协调、柔和顺口、清爽冰凉、别具风味。

黄酒是中国最古老的独有酒种,被誉“国粹”,儒家文化乃中国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称之“文化精髓”。两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黄酒生性温和、风格雅致,酒文化古朴厚重,传承人间真善之美、忠孝之德;儒家内涵讲究中庸之道,主张清淡无为,宣扬仁、义、礼、智、信等人伦道德。细细体味,黄酒与儒家文化可谓一脉相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中庸”黄酒之格。中庸曰:“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儒家把“中”与“和”联系在一起,主张“和为贵”、“普通的和谐”。中庸之道即中正不偏、经常可行之道。中庸既是一种伦理原则,又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互动的方式方法,中庸之道无处不在,深深地影响着国人的生活。黄酒以“柔和温润”著称,恰与中庸调和的儒家思想相吻合。黄酒集甜、酸、苦、辛、鲜、涩六味于一体,自然融合形成不同寻常之“格”,独树一帜,令人叹为观止。黄酒兼备协调、醇正、柔和、幽雅、爽口的综合风格,恰如国人“中庸”之秉性,深得人们青睐,被誉为“国粹”也就为之不过了。黄酒之“和谐”,对今日我们倡导“构建和谐社会”也是相符的。儒家“和为贵”、“普通的和谐”与黄酒“中和”之理念,正好给予了现代意义“和谐”诠释、发挥和想象的一个空间。

“仁义”黄酒之礼。“仁”是儒家思想的中心范畴和最高道德准则。子曰:“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其中“仁”是目标,“克己”而使“礼”得到遵守和恢复是实践途径。孟子则经常以“仁义”并重。“仁”体现 了人与人的关系,是在尊重关怀他人的基础上,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关怀。黄酒是一种物质,它自古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酒作用于人的精神的东西,可使人为善,也可使人为恶。酒虽有利有弊,但适度把握,裨益颇多。酒的功能有三,一是可解除疲劳恢复体力,二可药用治病滋补健身,三酒可成礼。黄酒承载着释放人们精神,惠泽健康,表达情感,体现爱心,激发睿智的作用,这与儒家崇尚“仁义”,主张“天地人合 一”的精神境界,提倡友善、爱护是息息相通的。

“忠孝”黄酒之德。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人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孟子更是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这些“忠孝”思想体现了是中国古代传统道德文明,也是中国美德的一部分。黄酒生性温和、醇厚绵长,在漫漫中国酒文化长河中,黄酒以其独有的“温和”受国人称道,黄酒的文化习俗始终以“敬老爱友、古朴厚道”为主题,这与儒家所追求的“忠孝”精神一脉相承。

五、黄酒的发展现状

黄酒被称为国粹。从课文里了解到的孔乙己在咸亨酒家柜台前站喝,到《红楼梦》里的黄酒配螃蟹斗诗会,那会儿曹雪芹他爷爷已经开始把绍兴黄酒当做贡品以每年40坛的数量进献朝廷了,清朝时的“禁烧酒不禁黄酒”也充分地说明了黄酒在当时有多时髦。这些历史和传说故事都在告诉我们,黄酒曾经真的很流行过。那么再看看我们现在黄酒发展遇到了哪些问题呢?

以绍兴黄酒为例。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绍兴黄酒更以其悠久的历史积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蜚声中外,享誉环宇,其卓绝精湛的酿制工艺,幽雅馥郁的醇厚口味,得到了中外友人、名流学士的普遍赞赏,也为古城绍兴增添了耀眼的光彩诚如著名学者陈桥驿先生所言:“名酒出于名邦,于事绝非偶然。酒以城而名闻遐迩,城因酒而风望倍增”。

据统计,绍兴市(包括所辖县市)有各类黄酒生产企业 214家,其中绍兴县境内就有76家。这些酒厂中,万吨以上的酒厂仅5家,绝大多数不足千吨。它们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规模小、档次低、归属散。

7.黄酒鲫鱼汤的做法 篇七

黄酒鲫鱼汤的做法

主料: 鲜鲫鱼400克,熟笋片50克,火腿25克,香菇25克

辅料:精盐1克,黄酒5克,生姜适量,葱3段

制作步骤:

1、将鲫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净。

2、炒锅 上火,放油烧热,将鱼放入两面略煎

3、加黄酒、葱、生姜和水烧沸,撇去浮沫,改为小火煮至汤色乳白。

4、用 旺火烧,加精盐、火腿、笋片、香菇片烧沸,拣去葱、生姜,盛入碗中。

5、将火腿片、香菇片放在鱼身上即可。

烧鲫鱼汤可以放黄酒的.黄酒是用糯米经浸泡、蒸煮、发酵而酿成的,酒精浓度为15度左右,酒味醇和,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维生素。烹调中加点黄酒,鲫鱼中相起腥味的胺类物质就会溶于黄酒的酒精中,在加热时随酒精一起挥发掉,达到去腥的目的。黄酒中的氨基酸,在烹调中能与食盐结合,生成氨基酸钠盐,从使鱼肉的滋味变得更加鲜美。

8.厨房里的保健能手——黄酒 篇八

在缺医少药的古代,黄酒曾经是治疗疾病的良药,后来随着中药种类的丰富,逐渐发展为制药辅料。《三国志》里记载关羽“刮骨疗毒”,当时没有麻醉药,关二爷做外科手术时镇痛用的就是黄酒。黄酒与节日风俗也有关联,古代节日里也有喝药酒的习俗,除夕夜男女老幼要喝屠苏酒,端午时饮艾叶酒、雄黄酒,重阳节饮菊花酒等。

黄酒的保健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黄酒味甘苦,性辛温大热,有小毒,主要作用是行药势、杀百邪、通经络、行血脉、温脾胃、养皮肤、散湿气、除风下气,热饮能活血、利小便。作为最早的低度发酵酒,黄酒在秦汉时期的医疗活动中就广泛应用:既外敷、又内用,既疗疾、也养生,史学家班固称其为“百药之长”。 黄酒应用于医疗方面的记载, 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中的治病药酒,后来扁鹊以黄酒为麻醉剂进行手术。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用桃花浸酒为女同胞美容。

日常生活里适量饮用黄酒有防病、治病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黄酒的保健作用主要有4方面。

1.舒筋活血。寒冷的冬天里饮温热的黄酒,可活血祛寒、通经活络,既能有效抵御风寒刺激,还能预防感冒。

2.美容抗衰老。黄酒是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尼克酸、维生素E都很丰富,长期饮用有利于美容、抗衰老。

3.促进食欲。黄酒中锌含量高,锌是能量代谢及蛋白质合成的重要成分,适量饮用黄酒有开胃、增加食欲的作用。

4.保护心脏。黄酒里含多种微量元素,有防止血压升高和血栓形成的作用。每100毫升含镁量为20~30毫克,比白葡萄酒高10倍,比红葡萄酒高5倍。常适量饮用黄酒有助于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黄酒的药用价值

黄酒的药用价值很高,除了单独用能治病外,与各种中药材配合,是理想的药引子,中药处方里常用黄酒浸泡、烧煮、蒸炙中草药或调制药丸及各种药酒,借以提高药效。黄酒也是制作丸、散、膏、丹的重要辅料,现在则以炮制中药和药酒为多。

1.药引子。一些舒筋活络、活血化淤的中药,通常用黄酒做“药引子”,如治疗跌打损伤的七厘散,用黄酒和药后外敷;严重跌打损伤或内伤出血时,云南白药中的保险子要用黄酒送服。这是因为中药里的很多有效成分在水中溶解度较低,在乙醇中却溶解度较大。白酒虽对中药的溶解性能较好,但服用时太刺激,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的;而黄酒的酒精度适中,是较为理想的药引子。

2.药酒。酒剂在中国医药史上, 同丸、散、膏、丹等剂型一样, 是一种重要中药制剂,有悠久的历史,大家熟悉的有史国公酒、八珍酒、十全大补酒、胡椒酒等。药酒有黄酒和白酒之分,但以黄酒泡制居多。白酒又称烧酒, 始载于明代《本草纲目》:“烧酒非古发也,自元时始创其法……”,其药性“ 辛甘、大热,有大毒。主消冷积寒气,燥湿痰, 开郁结”。白酒较黄酒出现得晚,两者在药性上也不同。《本草纲目》中记载了69种治病药酒,均以黄酒制成,这是我国最早的配制酒。以酒浸药材,二者相得益彰,不仅能溶解药效成分,便于人体吸收,还可引药抵达治疗部位,进而提高疗效,还有防腐作用。

3.炮制辅料。酒又是中药炮制法中的重要辅料,在各种炮制方法中,酒制法最常用。用黄酒来浸泡、炒煮、蒸炙各种药材,借以提高药效,便成为一种独特的炮制方法——酒制,现在各地常用的中药材有80多种是酒制品,《中国药典》2000 年版收载的有20多种。用黄酒炮制药物较早见于《神农本草经》,有酒蒸、酒渍等制法。大黄生用泻下力猛,酒制后泻下力缓和了,而且善清上部火热,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一般认为酒制升提,黄连、黄芩、当归等用酒炮制后借酒力上腾来治疗头面、手部和皮肤的疾病;地黄、黄柏、知母等寒性中药酒制后而变得温和;麦冬、白芍、大黄等通过酒制能增强其通经络的作用。

几种常用的养生药酒

菊花酒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古称“长寿酒”。用干菊花250克,黄酒1800毫升,菊花去蒂洗净晾干,泡于黄酒中,1星期后可以饮用,常饮可活血行气、延年益寿。如果泡酒时加入地黄、当归、枸杞,对头晕目眩、疲劳多梦有不错的疗效。黄酒浸黑枣、胡桃仁,不仅补血活血,且能健脾开胃,是老幼皆宜的冬令补品。黄酒浸泡龙眼肉、荔枝肉,对于心血不足、夜寝不安有效。

胃肠功能欠佳导致的食欲不振,或胃寒、呕吐等,可以喝姜糖酒。生姜100克、白砂糖200克、黄酒1 000毫升,生姜切碎,与白砂糖、黄酒一起放入容器中密封浸泡1周。每次取10~20毫升,早晚各1次饮用,有益脾、散寒的功效,但是潮热、盗汗、口干舌红者忌服。

下面向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养生药酒。

1.紫苏酒

配方:绿紫苏叶150克,蜂蜜200克,黄酒1300毫升。

制法:紫苏叶洗干净,与蜂蜜共浸黄酒中,1个月后即可过滤饮用。

功用:预防食物中毒,防喘止咳。

2.松竹酒

配方:松树叶200克,竹叶100克,蜂蜜200克,黄酒1800毫升。

制法:以上食材浸泡在黄酒中,浸泡1~2个月后即可过滤饮用。

功用:净化血液,醒神明目。

3.金银花酒

配方:金银花50 克,甘草10克,黄酒150 毫升。

制法:将以上两味洗净,加水600 毫升,煎成150 毫升,再加入黄酒,略煎,过滤即可。

功用:清热解毒,适用于疮肿、肺痈、肠痈等。日服1 剂,分3 次服完。

4.黑芝麻酒

配方:黑芝麻140克,黄酒1 000毫升。

制法:黑芝麻除去杂质,淘洗干净,炒香,碾碎,置瓷器中。黄酒倒入瓷器内,同黑芝麻搅匀,加盖密封,置阴凉干燥处。每日晃动数下, 7天后即成。

9.关于黄酒的广告词 篇九

诸多历史的原因产生了今天黄酒面临市场拓展的困难,虽然一些有实力的后发品牌在引导及奋力推广,并业已取得一定的市场业绩,但是,从黄酒的整个市场占有量及产销量的情况来看,黄酒如何打破区域限制的市场门槛问题仍是一个值得黄酒业营销的不断探索的市场课题。

上篇:区域推广限制的因素    一、黄酒的区域特性文化带来区域推广的难度。

酒类文化的差异是酒类消费差异的根本所在。而文化是什么呢?文化是一定的区域中的特定人群所普遍认可接受的一种行为、观念、事物等等,并具有可传承性,比如黄酒的主产区域中的黄酒即是黄酒文化的根本。

在目前国内黄酒的主产区主要为东南及华南沿海一带,如江浙、上海、福建、广东(俗称岭南一带的客家米酒)等区域,基本上是20%的人消费80%的黄酒,成为了经济学帕累托20/80法则的真实写照。由于黄酒的低度影响,以至于如今进入这些地区的白酒大都不约而同地开发了相关的30度左右的低度产品系列以满足本地传统大众化的消费需求。

由于厂家较少而更加重了其区域特色。白酒有厂家37000多家,而黄酒只有不足1000家,首先这就是一个市场力量均衡的严重不足,

再者由于近年来白酒最先通过品牌建设提升了市场关注度以及茅台、五粮液等高品味的价值营销,加之白酒的产地区域广泛厂家众多等原因,白酒成为了酒类市场的主流,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黄酒的发展。

虽然近二年黄酒日渐引起市场关注,但是产量和白酒相比仍是悬殊巨大。白酒的产量是344.52万吨,20我国黄酒年消费总量不足200万吨,销售量与白酒和啤酒存在很大差距,仅占饮料酒总量的4-5%。

而在大部分的北方地区,黄酒仍然作为炒菜的传统辅料的消费习惯而没有成为主流饮品等等因素都形成了影响黄酒作为消费饮用酒品的大幅度市场成长。

二、现在黄酒营销的误区:重走白酒老路,市场“先斩后奏”者多。

急于发展成长的企业的市场行为偏于浮躁。有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即新进入的市场的各类终端都被白酒熏的晕头转向,只要是酒要进店,就不得不交各种苛捐杂费。在这种事实情况下,黄酒为及早地进入阵地而重走白酒的市场老路,黄酒企业的一些区域市场运作也不得不随当地经销商的思路而行:花钱买店等先进入餐饮终端阵地战的搏杀,等进入终端以后再对消费者进行教育消费的“先斩后奏”;再进入商超等零售终端。

而市场的事实却是,白酒是成熟型酒饮品类,一个新品牌的入市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多的是品牌认知度和消费机会的问题,而对于黄酒来说则首先是品类认知问题。对于通常的酒来说终端是要进的,但是,进终端就等于有市场了吗?对于黄酒来说,在区域的市场推广中,如同白酒一样进入终端就等于占领市场了吗?终端“先斩后奏”的行为能够赢得消费者认可吗?因为,对于黄酒在新区域市场来说,如果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形成一股消费风潮是很难有大的收益的。

10.绍兴黄酒文化总结 篇十

绍兴酿酒业,在春秋战国时期,已较为普遍。历经秦、汉、唐、宋、元、明、清,经久不衰,并逐步发展成为绍兴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绍兴黄酒历来著名,不乏朝廷贡品。明代,开始远销海外。时山阴叶万源酒坊所产之酒,以其质特优,专销日本和南洋群岛。1915年,绍兴酒云集记和谦豫萃、方柏鹿酒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分别获金牌和银牌奖章,产品远销英国伦敦、美国纽约、日本东京等等地。1929年,在杭州西湖博览会上获金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元红酒、加饭酒、香雪酒、善酿酒、花雕酒先后获国际金奖7个、国家金奖5个、省部级优秀奖30个。1988年起,加饭酒、花雕酒被列为国宴专用酒。近年来,又在黄酒制曲工艺上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并注重品牌。“女儿红”“古越龙山”“会稽山”都是中国驰名商标。

(3)探究附于黄酒这一物质之上的种种文化现象

民情风俗、地名、酒店,酒的诗词曲赋,文化名人等绍兴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许多绍兴的均与酒有关,无论是历史记述的还是笔记记载的,还是民间口传的,无一不生动而有深意。刘亦冰先生的《绍兴名士与绍兴老酒》一文,从“劳军犒士,激励斗志”、“以文会友,借酒助兴”、“壮志未酬,以酒遣愁”、“修身养性,颐养天年”、“酒德若人,饮而有节”等5个方面历数了绍兴名士的酒典故,并总结说:“名士之成就,并非仰赖于老酒坛子;而酒之积极功能,在其人生价值的追求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钱茂竹副教授在《试论兰亭流觞的历史影响》一文中,对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等人的兰亭之会作了三个方面的探讨,认为这次活动除了在中国书法史和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外,客观上还起到了交流学术思想观点的作用,因此在中国思想史上也有重大意义。这一观点,受到与会学者的关注。

邹志方教授的《镜湖之畔两酒仙》一文,以材料取长,搜集了贺知章和陆游在镜湖之畔创作的大量酒诗,从而凸现出他们作为“酒仙”的身份,受到与会学者的好评。

王致涌的《文人尚酒深层原因剖析》一文,既深入探讨了文人活动在中国酒文化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又详细地叙述了中国酒文化对文人生活的各种影响,并认为:“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正是中国的酒文化不同于其他国家的酒文化,而且内涵尤其丰富深广的原因之所在。”

②、千古酒事

著名诗人如贺知章、宋之问、李白、杜甫、崔颖、孟浩然、刘长卿、秦系、严维、白居易、元稹、方干、张乔等等,或者是绍兴人,或者在绍兴作过官,或曾慕名来游,他们和绍兴酒都有过不解之缘。张乔《越中赠别》一首有句云:“东越相逢几醉眠,满楼明月镜湖边。”“酒中八仙”之首的贺知章,晚年从长安回到故乡,寓居“鉴湖一曲”,饮酒作诗自娱。李白当时还是布衣诗人,贺知章览《蜀道难》后称赞李白是“太白星”下凡,两人相见恨晚,遂成莫逆。贺知章邀请李白对酒共饮,但不巧,这天身边没有带钱,于是便毫不犹豫地解下佩带的金龟(当时官员的佩饰物)换酒,与李白开怀畅饮。一醉方休。“金龟换酒”的由此而来。

历史上,文风和酒事总是相关联,因此在绍兴生发出不少千载传诵的佳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日,王羲之与名士谢安、孙绰等共42人在会稽山阴兰亭举行“曲水流觞”的盛会,“一觞一咏”乘着酒兴写下了千古流传《兰亭集序》,可以说是绍兴酒史中熠熠生辉的一页。

历史上的骚人墨客总是特别青睐绍兴酒,这无疑也是绍兴酒的得天独厚的无形资产。在酒文化得到推崇的今天,绍兴酒更无须臆造,千古传承的美酒文化和纷纭酒事更使得绍兴酒凭添几分神秘色彩,绍兴酒因此而得以长存。

③名士酒典佳话

绍兴酒文化是个深邃的课题,它是中国酒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绍兴地方文化的一大特色。有人说,绍兴人的性格如绍兴酒。它是淳厚温和的,又是刚烈坚韧的。绍兴酒要慢慢品尝才能品出美的滋味;绍兴酒后劲十足,能壮胆添力,威奋精神。这温柔与强劲的统一,精细与奋进的统一,是绍兴人性格和气质的主要特点,也是绍兴酒影响的人性格和气质的最集中表现。绍兴的文学艺术各个方面都有酒的分量、酒的气氛,民俗风情中有相当一部分与酒发生了关系。绍兴城乡地名也有与酒有关,联语和谚语则更是举不胜举,最有意义的还是名士与酒的故事和酒的诗词曲赋,我们从中了解到绍兴酒文化的无比丰富性和生动性。

毛泽东同志在《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中,称赞绍兴是“鉴湖越台名士乡”自古至今,绍兴名士辈出这些名士是民族的精英,国家功臣,著之竹帛而流传后世,而这些名士大都与绍兴酒结下了不解之缘,酒以人传,人得酒助,似乎在这些名士的不世功勋中都散发着绍兴酒的芳香。

书圣王羲之:曲水流觞

历史上被尊为“书圣”的王羲之位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曾于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阴历三月初三,邀请挚友谢安、孙绰等共42人,在四周环山的秀谷兰亭举行了一次修禊活动,名曰“曲水流觞”,饮酒作诗,挥毫成轴。正如名誉千古的《兰亭集序》中所描绘“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岭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在他微醉之后,乘着酒兴,秉笔立就的,这不仅表现他的旷世逸才,也表明了绍兴酒的神力和作用。据说王羲之酒醒之后也曾写过几十本字帖,但都没有《兰亭集序》这本乘醉写下的字玲珑剔透。“曲水流觞”饮酒咏诗的雅俗一直流传至今,建国后,书法艺术大为发展。1984年,绍兴市定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为书法节,书法节期间,中外书法家到兰亭聚会,进行“曲水流觞”活动,泼墨挥毫,咏诗论文。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曲水流觞”习俗东传日本。早在958年,日本福冈县大宰府天满宫就仿效中国兰亭“曲水流觞”举办了首次“曲水宴”活动,流觞,饮酒,作诗、写字,“曲水宴”雅风在日本一直流传至今,“曲水流觞”活动成了中日友谊的桥梁。

蔡元培:每饭必酒

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间楷模” 的蔡元培先生,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在蔡元培的一生中,对故乡绍兴的情结尤深,在他漫长的72年生涯中,有29年在绍兴度过,即使在外地,也乡思不断,乡情尤切。1934年,他在《越州名胜图》中赋诗,内有:“故乡尽有好湖山,八载常萦魂梦间”之句。这种爱乡之情渗透到了他平素的生活习惯之中,“每饭必酒”就是其中之一。

1977年8月,蔡元培的老同事程沧波在台湾《传记文学》31卷2期上刊文《宁粤和谈追随蔡先生的经过》文中回忆了40多年前,即1931年前后与蔡元培先生一起生活的情况,他说,(蔡先生)酒是不可少的,每一顿都是这样,他说“蔡先生每饭必酒”。

1939年3月,蔡元培夫人周养洁女士50华诞,先生吟诗祝贺,最后两句为“一尊介寿山阴酒,万壑千岩在眼前。”举杯贺亲人,品酒思故乡,我们认为,在蔡元培先生的生活中,散发着绍兴酒的清冽与芳香。

鲁迅:把酒论世

现代伟大的文学家鲁迅,爱国,爱民,也爱喝绍兴黄酒,并将酒写入他的诗歌杂文、小说里,但他不是狂饮滥喝,而是慢饮小酌,以酒会友,以酒寄托着他的爱与憎。1910年在绍兴府中学堂任学监(绍兴一中前身,教务长)兼生物教员,课后他常在上大路泰生生酒店小酌,他与范爱农常在一起喝酒。

鲁迅不仅有许多饮酒诗,更有不少饮酒文,在他的杂文中常常谈到酒,至于鲁迅的小说,十之八九都写到绍兴酒,写到绍兴酒俗,无论是《狂人日记》、《阿Q正传》、《在酒楼上》还是《故乡》、《祝福》,无不以酒写人写事,小说中多次写到咸亨酒店,茂源酒店等,这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准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喝酒的人常常“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这正是绍兴最典型的里巷酒肆,鲁迅熟悉酒,熟悉酒店,才能写出如此生动逼真的酒乡风情图。

④绍兴黄酒节

始于1991年的绍兴黄酒节,旨在宏扬绍兴黄酒文化,扩大黄酒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并以绍兴黄酒为载体,开展一系列的经贸洽谈、招商引资、技术人才引进、旅游项目推介等活动,展示绍兴改革开放新形象,促进绍兴与外界在经贸、科技、人才、旅游的全方位合作。

在绍兴酒文化中,诗意盎然、情趣浓郁的酒联,也堪称为一朵奇葩。绍兴酒家店堂十分讲究酒联的撰拟和装潢,许多文人学士也喜欢为酒家书撰酒联。在绍兴市区,酒店密布,酒香阵阵,一副副妙趣横生的酒联为酒客引豪助兴。

咸亨酒店,有两副联引人注目。其一曰:“小店名气大,老酒醉人多”。另一联云:“上大人,孔乙己,高朋满座;化三千,七十二,玉壶生香”。百年老店荣禄春酒楼,有一联很幽雅:“矮墙披藤隔闹市,小桥流水连酒家”,兰香馆酒家的“兰亭共流觞,香肴集斯厨”的对联,也风雅有味。

绍兴黄酒,以其醇正的入味,深厚的文化内涵,至始至终对我产生着影响。

(一)礼仪规范——黄酒之本

黄酒是作用于精神的东西,可使人为善,也可使人为恶。酒虽有利弊,但适度把握,裨益颇多,酒功能有三:一可解除疲劳,恢复体力;二可药用治病,滋补健身;三可成礼。中国儒家主张的礼治与黄酒的温文而雅可谓是一脉相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中国古代,祭祀是君王向臣民推行礼治的示范,它体现出来的是上下尊卑的等级名分,直到今天,酒宴席位的尊卑有别,仍然是以礼为核心的。经过千百年的洗礼、沉淀,酒礼约定俗成,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各个阶层人士的一种行为规范,渗透到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扎根形成了古朴厚重、生生不息的酒礼文化。

(二)胆剑精神——黄酒之魂

正如俄罗斯人与伏特加,法国人与白兰地,黄酒也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写照。儒家主张人们应该以“齐家、治国、平天下” 为努力方向,要有为社会大众贡献才智的人生价值取向

和不怕艰险、百折不挠的胆剑精神。从古到今,儒家思想的探求者努力进取、一往无前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从黄酒得以见证,借黄酒得以升华。

2500年前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投醪劳师,一举灭吴,报仇血耻。在称霸中原后,勾践置酒文台,举酒庆功。“鉴湖女侠”秋瑾把酒拔剑,“吾辈爱自由,勉励一杯酒”,与黑暗势力决斗,不愧为一代女豪杰。徐渭才华横溢,倔强不驯,不畏权贵,杯不离手,醉中作画,留下不朽之作。与徐渭一样,当时绍兴一大批文人进入官府当官,他们作为儒生这样一个特定的知识群体,“学而优则仕”,抱负“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们有智有谋,刚柔并济,如同黄酒之秉性,不会轻易为五斗米折腰,道不同不相为谋,和则用,不和则去。正如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中赞美:“绍兴酒如清官廉吏,不参一毫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耆英,阅尽世故而其质愈厚。”袁老夫子把黄酒比作廉吏,不仅是对黄酒的由衷赞叹,更是对黄酒之魂的精辟提炼。

(三)文学艺术——黄酒之韵

浓浓的黄酒中渗透着无数名人趣事美谈,黄酒史其实是一部人文史,具有强大的文化张力。

在绍兴,饮酒者并不都是文人,但文人大多都嗜酒,绍兴黄酒的美味陶醉了诸多文人墨客、名人志士等千古风流的人物,演绎了无数人文佳话。东晋永和九年,“曲水流觞”这一千古风雅酒会。书圣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四十二人在会稽(今绍兴)兰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诗歌会,曲水流觞,即兴赋诗。王羲之更是乘着酒兴写下名震千古之《兰亭集序》,传说王羲之后来多次书写都不能达到原来的境界,不仅表明艺术珍品需在天人合一的环境下造就,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酒的神力。

然,说到文人,不能不提近代的大文豪鲁迅,现在凡来绍兴的游客,都要光顾他笔下的咸亨酒店,学一学孔乙己模样,买一碗绍兴黄酒、一碟茴香豆,慢慢体会一下其中的意境。

酒以城而名,城以酒而扬,绍兴黄酒已经成为绍兴一张金灿灿的名片。

(四)一种文化与一种性格

名酒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背后是一方民众的秉性。生活在酒香飘逸的古城,绍兴人的个性,早已与绍兴黄酒融为一体:外柔内刚,厚积薄发。在许多人眼中,绍兴酒是极富内涵的。绍兴酒入口温和,酒精度仅16度左右,须慢慢品尝才能品出其醇厚的滋味;但绍兴酒又是刚烈坚韧的,后劲十足,能壮胆添力,振奋精神,许多喝惯白酒的北方汉子由此常被其柔和的外表所迷惑。

这种温柔与强劲的统一,精细与奋进的统一,正是绍兴人性格和气质的主要特点,也是绍兴酒影响于人的性格和气质的最集中表现。绍兴人的性格,温和不张扬,谦逊尚礼仪,绍兴历史上诸多文人雅士,如王羲之、张岱、陆游等,都可见证这种性情的印痕。不过,绍兴人背后刚烈的一面,也是有目共睹的,尤其在辛亥革命时期,教学兴国的蔡元培、横眉冷对的鲁迅、貂裘换酒的巾帼英雄秋瑾,都是令人称道的刚烈之士。

黄酒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酒种,经过历代炎黄子孙几千年的养育和呵护,已经与中华民族文化相融相随、密不可分,同时,黄酒又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礼仪、一种精神、一种艺术、一种习俗。

黄酒性温,千百年来,“绍兴师爷”不温不火、低调内敛的“黄酒性格”也让绍兴黄酒长期偏居江南一隅。作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绍兴黄酒在中国已有2400多年历史。随着字画、古董、旧家具乃至普洱茶等收藏热的出现,黄酒的收藏也逐步兴起。

上一篇:治超工作情况8月份汇报下一篇:戒酒保证书简单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