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案例分析

2024-08-08

国际贸易理论案例分析(共8篇)

1.国际贸易理论案例分析 篇一

国际贸易理论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比较分析

国际贸易理论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之间存在特殊关系,某种意义上讲国际贸易理论乃从宏观层面上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阐述.当然,这两种理论之间有一定的甚至是很紧密的`联系,但不能把国际贸易理论简单地当作是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宏观部分,充其量能够称得上是对外投资理论的早期探索,应该将国际贸易理论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为经济发展所用.

作 者:孙宏霞 王学鸿 作者单位:云南财贸经济研究院,云南省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221刊 名: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YUNNAN FINANCE & ECONOMICS UNIVERSITY 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年,卷(期):19(1)分类号:F740关键词:国际贸易 对外直接投资 比较优势 理论 寡占 折衷

2.国际贸易理论案例分析 篇二

关键词:加工贸易,要素禀赋,产业内贸易,新疆

加工贸易已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额5103.8亿美元, 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52.7%。从1996年到2006年加工贸易已连续十一年占据我国对外贸易半壁江山, 成为我国外贸的主力军, 有力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新疆的加工贸易发展十分缓慢, 与广东、深圳、福建等地相比严重滞后, 新疆加工贸易额偏低, 多年来, 加工贸易占新疆进出口总额不到1 0%, 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对此, 新疆应抓住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 积极培育发展以新疆为基地, 面向中亚、西亚、南亚、东欧及俄罗斯市场的加工工业。

一、加工贸易的分类

加工贸易是一国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 进口原料、材料或零件, 利用本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 加工成成品后再运到境外销售, 从而获得以外汇体现的加工费的贸易方式。国际上一般将加工贸易分为进料加工、来料加工、装配业务和协作生产四种方式, 其中来料加工和装配业务又称对外加工装配, 包括两个贸易进程, 一是进口原料, 二是产品出口。但这两个过程中原料运进和成品运出均未发生所有权的转移, 它们不是两笔交易, 是同一笔贸易的两个方面。对外加工装配是一种初级阶段的劳务贸易, 加工方只能赚取加工费。由于这种贸易方式风险小, 充分利用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裕的优势, 目前在我国开展得比较广泛, 但创汇率较低。而进料加工中, 原料进口和成品出口是两笔不同的交易, 原料供应者和成品购买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这种贸易方式比对外加工装配风险大, 但创汇率高, 是我国加工贸易未来发展的方向。协作生产是指一方提供部分配件或主要部件, 而由另一方利用本国生产的其他配件组装成一件产品出口。商标可用加工方的也可用对方的, 由双方协商确定。所供配件的价款可在货款中扣除。协作生产的产品一般规定由对方销售全部或一部分, 也可规定由第三方销售。

二、贸易理论与新疆加工贸易发展

1、要素禀赋理论与新疆加工贸易发展。根据要素禀赋理论, 如果贸易双方在要素禀赋方面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会造成双方在生产不同的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每个国家出口自己丰富要素的产品 (成本较低) , 两国通过产品的贸易交换实现收益。在一般贸易中商品的流动是单方向, 通过不同商品的交换体现要素禀赋理论, 而加工贸易中是一个商品的往返流动, 是通过一个商品的不同加工环节体现要素禀赋的, 同样符合要素禀赋理论实质。新疆可以充分利用新疆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 支持沿海内地企业积极参与新疆出口加工区建设, 发展面向中亚、西亚、南亚、东欧及俄罗斯市场的进料非对口的加工贸易和利用新疆境内石油化工的优势加工能力, 借助中亚及周边国家丰富的石油资源和矿产资源, 培育发展以新疆为基地的“两头在外”的来料加工, 利用纺织、轻工、机电等产业已有的成熟技术和丰富经验, 积极鼓励企业到周边国家特别是中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新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丰富的农业资源、石油等行业的技术优势等为新疆发展各类加工贸易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新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新疆加工贸易, 新疆的加工贸易发展将成为未来新疆外贸发展的重点。

2、产业转移理论与新疆加工贸易的发展。产业发展的梯度转移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经济规律, 由于生产要素禀赋、经济基础和发展战略不同, 各国家或区域间在产业结构方面往往具有很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具体表现为因技术水平高低而形成不同的产业梯度。随着国家或本区域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调整的需要, 产业呈现出从高梯度向低梯度转移的规律。产业梯度转移, 可分为国家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内的产业梯度转移。在我国“梯度转移”表现为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结构的升级优化, 某些劳动密集的、生产传统产品的低成本产业逐渐转移到中、西部地区, 东西部产业转移为新疆提供了参与国内制造业生产分工的机遇。新疆应充分利用沿边沿桥开放的地缘、口岸和丰富的资源优势、成本优势, 吸引和承接东部地区资本、产业、技术、管理和人才聚集新疆, 鼓励和支持东部有实力的大企业与新疆企业合作, 发展国内层次的加工贸易即异地加工贸易, 产品既可以从新疆运回东部, 也可以在新疆本地消费, 另外与之毗邻的八个国家共近10多亿人口的辐射市场更是潜力巨大。这是一种两地优势互补、以实现成本最低化的合作模式。因此, 新疆今后在发展国内异地加工贸易方面,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跨国公司理论与新疆加工贸易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下, 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战略的不断实施, 跨国公司利用世界各国优势资源, 通过产品生产环节在国际间的调整, 将产品通过分布在不同国家的子公司各个阶段上分工生产, 一件产品整个生产过程要在多个国家进行流动才能完成, 跨国公司在国际间的内部贸易越来越具有加工贸易特征。随着跨国公司全球经营的扩展, 我国东部劳动成本提高, 新疆应积极地吸引国外的企业来疆投资建厂, 发展加工贸易, 融入跨国公司的产业链条中,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另外, 应鼓励新疆优势企业走出去投资办厂, 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等八国毗邻, 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具有一定优势, 尤其是周边国家在石油化工、轻工机电、日用消费品以及农产品方面比较薄弱, 而新疆在石油加工、纺织、机械制造等方面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比较优势, 要积极引导和鼓励新疆有实力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在境外投资办厂, 通过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国内设备、原材料、零配件的出口, 增强企业跨国经营能力。因此, 新疆既可以利用跨国公司理论发展进料加工、来料加工等内向型加工贸易, 也可以发展外向型的境外加工贸易。

4、产业内贸易理论与新疆加工贸易的发展。产业内贸易是指产业内部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 产业内产品在贸易伙伴之间同时发生输入和输出的活动。产业内贸易分为水平与垂直两种类型, 垂直产业内贸易是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 贸易表现为产品差异性特点。水平产业内贸易是同一种产品在生产流程之间的分工, 表现为产品制造上下加工环节的贸易, 由此可以看出加工贸易是产业内贸易一种重要形式。生产环节分工的产业内贸易主要基于贸易双方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差异, 新疆在资金、石油加工、纺织、机电技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 而中亚及周边国家在石油、矿产自然资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 双方具有发展加工贸易的良好条件, 新疆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 和周边国家发展来料加工、进料加工、境外加工、协作生产等各种类型的加工贸易, 促进新疆外贸的快速发展。

三、结论

本文从四方面分析了新疆发展加工贸易的合理性, 从总体来看, 新疆的加工贸易与全国特别是与沿海发达省市相比, 差距很大。但新疆由于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东部产业战略转移等良好的发展条件, 新疆与周边国家发展来料加工、进料加工、境外加工等各类加工贸易具有很大的潜力。

参考文献

[1]李昱:发达地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冷思考[J].浙江经济, 2004 (7) .

[2]欧阳薇、郭向明:产业区域转移与江西中部崛起的思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 (6) .

[3]新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4]郭建宏:中国加工贸易问题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3.国际贸易理论案例分析 篇三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对外贸易额;市场影响

一、对于国内小商品市场成交额及构成影响

由下图1-1可看出,小商品市场成交额主要由小商品零售市场成交额与小商品批发成交额组成。

(一)以国内小商品市场成交额变化而论。以时间角度观之,小商品市场成交额由2013年的392.44亿元增至2014年419.01亿元,净值增加26.57亿元,增加6.8%;小商品零售市场成交额由2013年的19.48亿元跃升至2014年26.57亿元,净值增加7.09亿元,增加36.4%;小商品批发市场由2013年的319.5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338.98亿元,净值增加19.48亿元,增加6.1%;以市场成交额增加的角度观之,小商品批发市场成交额增加额净值大于小商品零售市场成交额增加额净值,而小商品零售市场成交额增加比率大于小商品批发市场成交额增加比率。

具体影响要素如下:

1、国家政策层面。引商兴市成效显著。完成18,233个商位续租工作,并引进1,980余户新主体。增加更多商业企业,小商品铺位与新主体的增加同时加速小商品市场竞争和繁荣兴盛。

2、“走出去”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与阶段性突破。第一阶段采取单独“品牌”外销,完成佛山、天津等地10家市场合作联盟协议签订。第二阶段运用外销模式“品牌+管理”具体在广东佛山进行了新业务模式的探索。第三阶段实施“品牌+管理+资本”外销模式,海城项目已开工建设。此外,完成多地市场项目的前期调研,并与其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完成5000家重点供应商队伍建设。通过项目合作,优势资源调配整合,与国有企业积极合作,一方面,为国有企业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为民营企业注入大量资金,提供发展动力与强大的资金储备。使小商品市场全面发展。

3、线上线下模式相互结合,推行互联网加模式。一是小商品市场“义乌购”平台建设,完成小商品企业股份重组,商品总数突破305万,日均访问量302万PV,跨境平台产品数90万个,访问量10.5万PV。2014年,在线交易额达15亿元,更多采购商通过“义乌购”完成了线下交易。二是积极开拓国内与海外市场,义乌购国外签约22家,国内签约44家。开设国内展厅6家,海外展厅1家,积极拓展国内和海外市场。三是义乌购快递业务,目前已通过认证的物流公司或个人12家,发布路线600余条,已经逐步建立快递服务全球网络,给予消费者以最高效与便捷的物流与快递服务。

(二)以国内小商品市场构成变化而论。由下面图1-2两图的对比,进行变化趋势分析,小商品零售市场市场成交额占整个小商品市场成交额的比重由5.75%增加至6.34%,而小商品批发市场成交额相对缩减,具体由94.25%减少至93.66%。可见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于小商品零售市场,而居民对小商品批发市场的采买成交额相对减少,企业间小商品交易以及批发采买成交额相对减少。

具体影响要素如下:

1、小商品市场需求空间巨大。小商品市场与日常百姓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大多数经济行为都是在小商品市场进行的。目前中国有将近14亿人口,庞大的市场购买力,家居日用品,日用品的广阔需求潜力,小商品市场发展异军突起。

2、消费者对小商品市场的心理认同感受与接受程度,以及小商品市场成交额逐年递增趋势。依市场调查表明,目前的中国日用品零售市场,年均销售额大约在36000亿元,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变化,以及对小型廉价超市的认同与接受。全国现在数量已超过3000多家,小商品市场发展每年均以超过20%的速度迅速发展。

3、小商品市场销售渠道的拓宽与交易模式的更新。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小商品有了更多的渠道销售,更多的人们倾向线上交易,在网上购买廉价、优质的小商品。

二、对于我国三类产品进出口额及构成的影响

由下图2-3中数据看出,2013-2014年三类产品进出口贸易变动分析,可知我国初级产品进出口贸易额7649亿元减少至7601亿美元,减少48亿美元,减少6.3%,初级产品进口额为6577亿美元,相比于上年度同比增长3.6%,出口额达到1072.8亿美元,同比增长6.7%。

说明我国初级产品在2013年净出口5504.2亿美元,相对于2012年初级产品出口增长率大于进口增长率,说明我国在初级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中,绝对值侧重于进口额,而增长率则依靠于出口额的增长,表明我国初级产品贸易越来越侧重于出口额的同比增长。具体来说,活塞航空发动机、手机、平板电脑取像模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设备、零部件与原材料、与煤炭、原油化肥、铁合金等原料产品降低税率,并与提供这些原料的国家达成关税协定,有利于初级产品的进口。

具体影响因素:

(一)我国进出口额与贸易收支情况。据海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在2014年出口14.39万亿元,增长4.9%,进口12.04万亿元,下降0.6%,贸易顺差达到2.35万亿元,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6.43万亿元,同比增长2.3%。

(二)商品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如上图2-3可看出,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95.2%,较2013年提高0.1个百分点,占比连续三年提高。具体来说,装备制造业将会成为未来进出口贸易新的经济增长点,以通信设备与高速铁路与机动车出口增速均超过10%的速度观之。中国未来的商品贸易结构将会呈现重大的结构调整。

(三)我国政府在科技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日益重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如下图2-4中,2013-2014年高技术产品占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比重逐渐降低,可见中国从2013到2014年,高技术产品占商品进出口贸易额比重中,高技术产品在中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中下降0.5%,而在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中下降1.7%。这说明一方面政府建立有关于高新技术的战略及发展计划,包括“863计划”和“火炬计划”两个早期高新技术与国家发展计划;[1]另一方面在“科技兴贸”与国家高新科技发展战略的支持下,我国在高新科技领域的人才队伍逐渐壮大,需要更多的人才与人力资本投入、高新技术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这也从侧面说明,在国际技术贸易中,政府的监管与管制的作用逐步强化。政府利用其对市场渠道的控制。为鼓励高技术产品出口,各国均对出口企业提供便捷条件,比如出口信贷与保险、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

nlc202309040830

三、对中国与俄罗斯出口结构及增减趋势异同的影响

中俄两国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异同,决定中国和俄罗斯资源与地缘等禀赋的差异和各自的优势,进而两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要素禀赋存在异同,从而形成不同的要素竞争力。从图3-1中可以看到,在第一大类初级产品中,中国在0类食品及活动物的出口额(亿美元)为俄罗斯该项产品出口额的34.4倍。而在3类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中,由绝对出口额观之,中国出口额占俄罗斯出口额的89.6%;由相对出口额观之,俄罗斯在3类产品的增幅达到71.5%。而在第二大类工业制品中,其中5类未列名化学品及其相关产品,由绝对出口额观之,在2013年中国出口贸易额1196.2亿美元为俄罗斯该项出口贸易额30.8亿美元的38.8倍,由相对出口额观之,即两国该类产品出口额相对于2012年的增减幅度的变动,俄罗斯出口额增幅5.8%大于中国出口额增幅5.3%,说明俄罗斯在5类未列名化学品行业具有较强的潜力优势。但是在6类主要在原料分类制成品、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9类未分类其他商品中国相较于俄罗斯具有明显优势。

行业发展方面,俄罗斯在化学行业的速度在逐渐加速,在未另分类其他商品,原先的显性优势逐渐丧失。因此中俄双边贸易很难在此行业出现;竞争力方面,显性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同时反映了由于其他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崛起以及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导致中国高密度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在逐渐丧失,以及对技术水平较高的制造业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加。而俄罗斯在纯粹资源类产品竞争力提高的同时,制造业竞争力逐渐减弱。

第一,中国对俄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逐渐降低且不稳定。

目前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在中国对俄出口商品结构中仍占很大比重。但由于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都比较小,决定了其出口存在刚性,但是不会出现大规模增长。俄罗斯加人世贸组织后,市场准入条件的限制逐渐减少,必然导致大量与更多的海外商品涌人。

第二,中国人民币汇率的持续走高,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也必然增加产品的加工成本,并且降低中国对俄出口商品的竞争力。[2]

第三,改变对外出口结构,是今后中俄两国经济与贸易结构的转向重点。俄罗斯当前已经采取多重举措降低对能源的过度依赖,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且提高加工工业部门的增长速度。“入世”或许是俄罗斯实现进出口贸易结构转型的契机。

第四,传统行业方面,产业竞争力的互补性和资源要素互补性,尤其是中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俄罗斯劳动力匮乏严重,因此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坚实的合作基础。随着俄罗斯入世后关税水平的降低,中俄经济贸易规模迅速扩大,2015 年的目标预计提前完成并超出预期。中俄将在更多的领域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相互协调,两国未来多领域的合作将被推向更多的领域。

第五,高新技术方面,加强中俄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是扩大中俄经济贸易合作的重要方面,既可以利用技术互补性,发展两国各自的劣势,也可以通过强强联合,增强研发与技术领域合作使双方的技术达到新的高度。企业资源的异质性是相对优势的凸显,而人力资本则是企业异质是这种优势的内在驱动力,因此中俄合作的途径可以通过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不仅增加人力存量,而且对人力资本结构进行优化。[3]

四、总论

2014年全年进出口贸易主要有以下特点:

1、对于国内小商品市场模式的影响。国家政策的导向、走出去战略的阶段性胜利、外销模式的多样化、新兴业务模式互联网+的试行。

2、对于国内小商品市场成交额与构成的影响。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及消费者对小商品市场的认同以及贸易成交额的增加。一般贸易占进出口额比重持续上升。2014全年一般贸易进出口贸易额达到2.31万亿美元,增长幅度5.3%,比重连续两年提高。加工贸易进出口1.41万亿美元,增长达到3.8%。

3、对于我国三类产品进出口额及构成的影响。我国进出口额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并呈现出巨大的贸易顺差、商品结构持续优化,尤其是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比重大幅攀升、我国政府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倾斜与扶植力度。

4、贸易合作伙伴多元化趋势。由表3-1STIC4分类标准下中国出口AG0类商品的出口贸易的前五大出口国,可知新兴市场的开拓取得新成效,2013年我国对发达国家市场保持稳增长,其中中国对印度、俄罗斯、非洲、中东欧与东盟国家等进出口增速均快于整体增速;而由3-2STIC4分类标准下俄罗斯出口AG0类商品的出口贸易的前五大出口国,可知中国是俄罗斯AG0类商品的第四大贸易进口国,说明中国的AG0类商品的需求量较大,并且俄罗斯成为该类产品的出口大国,由表中的数据计算可得,中国对于AG0商品的进口额占到俄罗斯该类产品世界总出口额的8.6%。

参考文献:

[1]王菲.浅析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现状及问题[J].中国商贸,2014(32).

[2]张弛,邹雨霏.基于比较优势的中国对俄罗斯出口商品结构问题分析[J].欧亚经济,2014(2):105-113.

[3]徐坡岭,贾春梅,徐纪圆.中俄对外贸易结构比较及相互合作机会:基于贸易增加值的分析[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4(5):34-42.

注释:

①小商品城:2014年报净利润4.09亿 同比下降42.19%2015-03-28 来源:同花顺财报。

②尔201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走势预判。

③2014年中国对外贸易情况。

4.国际体育理论研究的书评案例论文 篇四

毫不夸张地说,体育是一面镜子,国家、社区、男人、女人通过它看到了自己。《全球化世界中的体育和外交政策》的编辑们和作者们都遇到了挑动神经的言论和巨大的挑战。出版这样一本书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需要平衡所选登的文章,这是因为投稿人数众多,且他们的写作风格、理论视角和写作目的各不相同。读者认为编辑者的介绍性综述尤为有用。它对读者识别各位作者的核心论点有重大价值。这种综述是为了评述这些按主题分类的文章而编排结构的。马奎尔认识到了图希所忽略的东西,也就是后工业国家在定义全球化的意识形态和运转方式时的优势。熟悉马奎尔的研究的人会认同他之前有关劳动力迁移和体育运动的大部分论述。本文是这本书的很好地总结概况,能吸引读者去阅读作者在该论题上的更多研究。可以论证的是,在全球体育偶像这方面,马奎尔的立场很有差别。

马奎尔写到北京奥运会的金牌获得者“无疑会立马成为名人,享受那几分钟的名气”,而对中日外交关系的分析表明,最有实力和最值得获得名气的中国运动员或日本运动员很可能不会得到邻国的祝贺。特勒、基德和唐纳利在《体育对外交政策的追求》的文章中论述了运动在追求和平和实现基本人权的过程中能起到的干预作用。虽然这三位作者的主题相同,但他们的论述方式有不同之处。英格丽特勒详细叙述了联合国为实现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而采取的相关举措。虽然读者会发现文章中对联合国的特别工作小组的报道、出版物、目标和目的的叙述有一定作用,但却没有对结果进行任何分析。诚然,提出解决像联合国这样的国际组织要怎样对抗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民众骚乱、暴力事件和战争这个问题的方案固然是好的。但是,由于缺乏成功或失败的证据,剩下的就是行政“愿望清单”,而没有“最佳实施”的实例。

基德和唐纳利的文章极大地平衡了特勒论文的描述性本质。正如特勒像一个志愿者一样工作,而布鲁斯基德就像国际体育运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一样不知疲倦地工作。基德的论文中包含了一些描述性数据,但作者进一步针对发展,运动员获得更好表现的练习,以及对体育强势集体和处于劣势和组织不利的集体同台竞争的这种根深蒂固的任人唯亲的直接记录,提出了论述充分的建议管理方案。很明显,基德的任人唯亲记录涉及到了赞比亚官员,这些人掌控着一个国家的体育事业,能够削减体育资金支持,也能够为之申辩。彼得唐纳利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奥组委这类重要国际组织采取的可识别原则和失败的成功证据相比。因此,人们了解到,邀请参加或参与体育竞技比赛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采取的一种基本人权,但是欧洲国家的所有竞技运动只吸引了不到一半的那些经常参赛的国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阅读这三篇文章的一个起点就是注意唐纳利的推荐,“参加体育比赛的机会可能会使各个阶级的人群为赢取人权斗争的胜利而学习技巧和动机,证明这种情况的.更加系统的证据。”对体育强势集体和处于劣势和组织不利的集体同台竞争的这种根深蒂固的任人唯亲的直接记录,提出了论述充分的建议管理方案。很明显,基德的任人唯亲记录涉及到了赞比亚官员,这些人掌控着一个国家的体育事业,能够削减体育资金支持,也能够为之申辩。彼得唐纳利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奥组委这类重要国际组织采取的可识别原则和失败的成功证据相比。

5.国际贸易理论总结 篇五

1.需求相异理论

在同一价格下,各国消费者即使具有同等购买能力,所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也会不同,这就是需求的相异性。

2.需求相似理论(又称重叠需求理论)

各国有自己的需求结构,需求的基本决定因素的人均收入水平。3.绝对优势理论

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商品。

4.比较优势理论

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进行国际交换。5.要素禀赋理论(又称H-O理论)

一个国家应当出口那些生产过程中相对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改过生产过程中相对密集第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理论6-13属于当代国际分工理论)

6.里昂惕夫之谜

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要素禀赋理论预测相悖

7.劳动熟练说-------(对里昂惕夫之谜的第一种解释)

劳动熟练说又称人类技能说(Human Skill Theory)、劳动技能说和劳动效率说,最先是里昂惕夫自己提出,后来由美国经济学家基辛(D.B.Keesing)加以发展,用劳动效率和劳动熟练或技能的差异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和影响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理论。

8.人力资本说-------(对里昂惕夫之谜的第二种解释)

有的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的优势是拥有很多经过大量教育和培训的高素质劳动力,而教育和培训可视为对人力的投资,因此高素质劳动力可以称为人才资本,如果把这部分人力资本加到物质资本上,美国就仍然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里昂惕夫之谜就自然破解。9.技术差距说-------(对里昂惕夫之谜的第三种解释)

(波斯纳提出,格鲁伯和弗农等人进一步论证)指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较强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能力,形成或扩大了国际间的技术差距,而有可能暂时享有生产和出口某类高技术产品的比较优势的理论。

10.生命周期理论(雷蒙德·弗农)

产品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新产品、成熟、标准化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是指产品开发与投产的最初阶段;(这个阶段投入的技术知识、熟练劳动多)

产品成熟阶段是指产品及其生产技术逐渐成熟的阶段; 产品标准化阶段是指产品及其生产技术达到了定型的阶段。11.产业内贸易说(格鲁贝尔)

当代国际贸易产品结构大致可分为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产业间贸易是指不同产业间的贸易;产业内贸易是指产业内部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12.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小岛清)

是指一国放弃某种商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另一国,而另一国则放弃另一种商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对方,即两国达成互相提供市场的协议,实行协议性分工。

协议性国际分工的目的就是通过大市场化来实现规模经济。协议性分工的条件:(1)必须是两个或多个国家的资本;(2)必须是能够获得规模经济的商品;(3)不论对哪个国家,生产X商品和生产Y商品的利益差别不大。

协议性分工是同一范畴商品内更细的分工 13.中心-外围论(劳尔·普雷维什)

6.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总结 篇六

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贸易理论:

国际分工是商品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制约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到了世界市场上才真正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决定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国际价值,不是一国之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要有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在等价交换的情况下,如果一国的国别价值低于国际价值,就可以稳定的地获得大大高于国内市场的超额利润。国际贸易商品的价值实现也不同于国内商品。

使参加国际贸易的双方都获利:

绝对成本理论:

由亚当·斯密在1776念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绝对成本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分工和国际分工学说基础之上的。他用一国内部的不同职业,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来说明国际贸易分工。用生产成本来判断一国的某种商品是否便宜。每一国都有其适宜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因而产生这些产品的成本会绝对地低于他国。其中绝对成本优势,一方面是自然禀赋的优势,另一方面是人民特殊的技巧和工艺上的优势。总之,按绝对成本差异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各国都能发挥生产中的绝对优势而获得利益。生产成本绝对差别的存在是国际贸易分工产生的基础和原因。

进步性:绝对成本说从劳动分工原理出发,,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证论了贸易互利性原理,克服了重商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单方面有利的片面看法。

局限性: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证论了贸易互利性原理,克服了重商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单方面有利的片面看法。

比较成本理论

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建立以“比较成本理论”为基础的国际贸易学说总体系。

积极性:第一次以无可比拟的逻辑力量,论证了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不限于绝对成本差异,只要各国之间的产品的生产成本存在着相对差异,就可参与国际贸易分工并取得贸易利益。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问世,标志着国际贸易学说总体系的建立。

原理是“两优则其重,两劣取其轻”。

科学性:

1.不论一个国家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是强是弱,都能确定各自的相对优势,即使处于的劣势的国家也能找到劣势中的相对优势。

2.价值规律的作用在世界市场的背景下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生产率落后国家的生产者不仅不会在竞争中被淘汰,反而可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

3.国际贸易分工而使双方互利的程度实际在一定范围之内,互利和等价交换是不同的概念。局限性:

1.虽然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但就整体而言,劳动价值论不彻底,未能正确区分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结果。)

2.把多变的经济情况抽象成静态的。凝固的的状态,而忽略了动态分析。

3.忽视了国际分工中生产关系的作用。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1933年瑞典经济学家伯尔蒂尔·俄林出版的《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提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俄林论证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逻辑思想:

商品生产的成本比率不同

生产要素的价格比率不同

论证: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1941)

假设条件下,自由贸易

出口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

进口竞争行业中密集使用生产要素的报酬理论

根据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如果各国都以各自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比率差距为基础进行贸易,结果是贸易前相对丰裕的要素价格上涨,相对稀缺的要素价格下降,发展的结果将会逐渐达到要素价格比率的国际均等化。

科学性:1.进一步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解释了比较成本差异,理论上有所创新

2.将李嘉图的各析扩大为总量分析

3.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仍属比较成本范畴

局限性:1.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

2.没考虑政府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3.没考虑国际经济关系,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

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1.生产要素密集度变换论

2..要素非同质论

3贸易壁垒说

4需求偏向论

积极性:推动二战以后西方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研究更接近现实,使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国际贸易的新要素理论:

1.技术资源说(美国的经济学家波斯纳1959年提出技术差距论)

2.人力资源说

3.研究与开发要素说

4.信息要素说

技术差距图解: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提出生命周期理论,从产品生产的技术变化出发,分析了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循环以及对贸易格局的影响。

第一阶段:创新国(比如说美国)对某一种产品的出口垄断时期

第二阶段:其他发达国家生产者开始生产这种新产品时期

第三阶段:外国产品唉出口市场上进行的竞争时期

第四阶段:在创新国开始进口竞争时期

科学性:运用了动态分析法,从技术创新,技术传播的角度分析国际分工的基础和贸易格局的演变。与国际投资,技术转让等生产要的的国际移动结合在一起,不仅对国际贸易,而且对国际投资,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战略等有着重大影响。

意义:起到一定借鉴作用,对于发展中国家,要抓住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机遇,引进相对于国内较为先进的产业,还要加强创新,吸引跨国公司前来设立研发中心。

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间贸易:一国进口和出口属于不同产业部门生产的商品

产业内贸易: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制成品

产品特点:1.产品流动具有双向性

2.产品具有相似性,消费具有可替代性.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相似的要素投入

衡量:(1)从某一产品i的角度分析,产业内贸易指数Ai

在0-1之间,A越接近于1,产业内贸易越高

A越接近于0,产业内贸易越低

(2)从一国角度来看,Ai

在0-1之间,A越接近于1,产业内贸易越高

A越接近于0,产业内贸易越低

产业内贸易的理论解释:

①一些原因

②A.偏好相似理论(瑞典经济学家林德1961年提出)

基本论点:

Ⅰ一种工业品要成为潜在的出口产品,首先是一种在本国消费或投资生产的产品,即产品出口的可能性决定于它的国内需求。

Ⅱ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即两国消费者的消费偏好越相似),一国代表性需求的商品也越容易在另一国找到市场,因而这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越大。

③综合众多经济家的观点从供需方面分产业内贸易的原因:

a.从供给方面:垄断竞争条件下,造成同类产品的差异化(垂直差异、水平差异)b.从需求方面:消费者偏好多样性,各类的消费需求形式常常有部分相重叠

B.市场结构论

用市场结构中的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产品差异化等概念和思想来构造新的贸易理论模型,分析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内部规模经济是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必要基础。规模经济促进了各国在各产业内部发展专业化生产;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基础性原因。产业内贸易与公司优势:

公司的特定优势主要有两类(知识资产优势、规模节约优势)

总结:造成产业内贸易现象的主要原因(产品差别、规模经济、消费者偏好差别、国家之间产品层次结构、消费者层次结构)

公司内贸易理论

公司内贸易即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或子公司之间的国际贸易。

公司内贸易的发展:①公司内贸易双方都处于共同所有权控制之下②进行交换的市场是跨国公司内部市场③交换的价格是跨国公司内部制定的转移价格和调拨价格④从其交易内容看,公司内贸易的商品绝大多数具有特殊意义的中间产品

公司内贸易的理论解释

内部化理论(最早由诺贝尔经济学家科斯在30年代提出 7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巴克利和卡森系统阐明)

为了克服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交易成本过高的劣势,跨国国内公司实行市场的内部化。内部市场取代外部市场,能获得的利益

⑴内部化能够获得协调业务活动的利益

⑵内部市场能够从公司的利益出发,通过差别性定价的策略充分地掌握市场力量 ⑶内部化通过长期的或永久性的内部供需安排可以避免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

⑷内部化将买卖双方所有权合二为一,可消除知识资产在市场转移中的各宗不确定性 ⑸公司内部贸易的定价方式,可以产生很大利益

垂直一体化理论

指两个相邻的生产阶段被置于共同的所有权的控制之下,垂直一体化之后,生产阶段的外部市场交换关系即转化为内部市场供求关系。相邻的生产阶段常处于不同的国家,这种垂直一体化便导致公司内中间产品的国际贸易。

公司内贸易格局(水平型、垂直型、水平与垂直交换型)

启示:培育和壮大跨国公司,为其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成为广大发展中国中国家适应公司内贸易发展趋势、提高自己国际贸易分工地位的必要举措。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对创新机制进行论述。

四个基本要素:1.要素条件因素自然资源(基本因素)

人力资源

基础设施(推进因素)

2.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

3.需求因素

4.公司战略、结构和竞争

两个辅助因素: 1.一国所面临的机遇

2.政府所起的作用

相关产业与支撑产业

要素条件国内需求

公司的战略、结构和竞争

区别:从静态的比较优势到以竞争、创新为基础的动态竞争优势,是国际竞争优势理论对传统理论的突破。

联系:1.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往往同时作用于一国产业的发展

2.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课互相转换

3.两者都是产业竞争力的比较

意义:关于国家竞争优势来源的论述、关于取得和保持国家竞争优势途径的探讨,对于所有国家特别是落后国家具有重要的启发性意义。一个国家要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重视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本投资、重视国内需求、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大力提倡企业的创新。

当代国际贸易分工新理论的简评:

7.国际贸易理论案例分析 篇七

新贸易理论是指贸易参与国之间在先发优势、协议性分工或政策扶持下进行随机性的分工, 新贸易理论基于规模经济、垄断竞争、差异产品研究国际自由贸易理论, 这是不同于古典贸易理论与新古典贸易理论的。

2 新贸易理论的一般均衡分析的实例分析

新贸易理论说明规模经济也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其中有说明内部规模经济的KEMP模型:假定A、B两国具有完全相同的劳动生产率、要素禀赋比例、消费偏好, 在此进行定量与图示分析。

案例分析1:如图示1所示, 如果封闭时A、B两国都在E点生产与消费, 且此时的X=Y=500, 两国完全专业化生产某一产品时的产出为2000, 如果U=XY, 设PPF是二元一次方程形式Y=a X2+b X+c。

(1) 分析计算a、b、c的值。 (2) 分析封闭状态下在E点时各国的福利及相对价格。 (3) 分析自由贸易时如果两国各自任意选择某一产品实行完全专业化生产, 则均衡时两国的生产与消费量、两国此时的贸易量、两国的福利值。

分析如下: (1) 将 (0, 2000) 、 (2000, 0) 、 (500, 500) 代入到Y=a X2+b X+c, 得出:a=2/1500, b=-11/3, c=2000。 (2) 封闭时在E点时两国的福利都为U0=500*500=250000, 此时的相对价格都为500/500=1。 (3) 贸易参与国在先发优势、协议性分工或政策扶持下进行随机性的完全专业化分工, 自由贸易时均衡时, 此时两国在两种产品上的总产出都为2000, 所以此时的国际相对价格为2000/2000=1, 假定消费可能性方程为Y=-X+K, 将 (0, 2000) 或 (2000, 0) 代入有K=2000, 因为U=XY, MUx=Y, MUy=X, 为保证最大收益, MUx/MUy=Y/X=Px/Py=1, 则X=Y, 代入到生产可能性方程中有, 有Y=X=1000, 则U1=1000*1000=1000000=4U0。所以两国在先发优势、协议性分工或政策扶持下进行随机地完全专业化分工, 获得了规模经济的效果, 从而使贸易参与方的福利都增加。

3 因需求偏好不同产生国际贸易的一般均衡分析的实例分析

这个问题是从需求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 这也是与从供给角度分析国际贸易发生的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中的KEMP模型的重大区别。在此用图示与定量方法进行分析。

案例分析2:如图示2所示, 如果A、B两国的生产技术、要素禀赋及规模经济都一样, 但是两国的消费偏好不一样。此时设相同的PPF为:X2+Y2=32000, 同时假定UA=X4Y, UB=XY4, 并假定封闭状态下均衡时A、B国的相对价格分别为2与0.5。另外假定自由贸易时各国两种商品的生产量都相等。 (1) 分析封闭状态下均衡时两国的生产与消费量及效用水平。 (2) 分析自由贸易下均衡时两国的生产与消费量、贸易量及效用水平。

分析如下:因为UA=X4Y, MUAx=4X3Y, MUAy=X4, 为保证最大收益, MUx/MUy=4Y/X=Px/Py;同理UB=XY4, MUBx=Y4, MUBy=4XY3, 为保证最大收益, MUx/MUy=Y/4X=Px/Py; (1) 封闭时:因为要求福利最大, 则有A国的:MUx/MUy=4Y/X=Px/Py=2, 则X=2Y, 代入到PPF中有5Y2=32000, 有Y=80, 则X=160, 由于封闭状态下均衡市场出清, 此时消费量与生产量是相等的。UA0=1604*80=52428800000。同理有B国的:MUx/MUy=Y/4X=Px/Py=0.5, 则Y=2 X, 代入到PPF中有5X2=32000, 有X=80, 则Y=160, 由于封闭状态下均衡市场出清, 此时消费量与生产量是相等的。UB0=80*1604=52428800000=UA0。

(2) 自由贸易下均衡时, 由案例中的另外假定自由贸易时各国两种商品的生产量都相等的假定, 则因X2+Y2=32000, 有2X2=32000, 有X=Y=126.5, 则两国在X与Y的总产出为2*126.5=253, 此时国际相对价格为253/253=1, 假定消费可能性方程为:Y=-X+K, 因为经过共同生产点, 则有K=X+Y=253, 消费可能性方程为Y=-X+253。A国的:UA=X4Y, MUAx=4X3Y, MUAy=X4, 为保证最大收益, MUx/MUy=4Y/X=Px/Py=1, 则有X=4Y, 代入到消费可能性方程有:5Y=253, 则Y=50.6, 则X=202.4, 此时A国出口Y=126.5-50.6=75.9, 进口X=202.4-126.5=75.9。且UA1=202.44*50.6=84916590714。

B国的:UB=XY4, MUBx=Y4, MUBy=4XY3, 为保证最大收益, MUx/MUy=Y/4X=Px/Py=1, 则有Y=4X, 代入到消费可能性方程有:5X=253, 则X=50.6, 则Y=202.4, 此时B国出口X=126.5-50.6=75.9, 进口Y=202.4-126.5=75.9。且UB1=50.6*202.44*50.6=84916590714

因为UA1=UB1大于UA0=UB0, 通过自由贸易提高了福利水平。说明两国因为需求偏好不同也会展开国际贸易, 对于任何一国偏好的产品则生产且部分进口。

摘要:首先从供给角度运用实例分析基于一般均衡分析的新贸易理论, 从而说明新贸易理论的贸易模式与贸易得利。然后从需求角度运用实例分析基于需求偏好不同的一般均衡分析, 从而说明国际贸易源除了源自于比较优势之外还可以因为规模经济与需求因素等原因而产生。

关键词:新贸易理论,需求偏好,消费可能性方程

参考文献

[1]海闻.国际贸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8.国际贸易理论案例分析 篇八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070)

一、问题的提出

贸易理论经历了古典到新古典,新贸易理论到新新贸易理论的发展,学者们开始寻找贸易理论研究的新切入点。不同层面的制度对贸易流量和贸易模式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然而只重视制度因素的研究并不足以对贸易流量和贸易模式形成完整细致的理论分析,非制度因素,特别是信任,是相关研究所必须考虑的。不管是作为非正式制度的组成部分,还是作为正式制度有效运行的影响因素,社会信任对经济绩效和经济结构等的影响已被大量经验研究所证实。但是目前很少有文献对信任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严谨的实证更是不多见。本文在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交易成本的视角来分析信任对贸易的影响,并基于中国省际贸易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

二、相关文献梳理

亚当·斯密可能是最早系统关注信任和人类经济行为关系的学者。在他的重要著作《道德情操论》中指出,经济活动是基于社会习惯和道德之上的,离开这些习惯和道德,人们之间的交易活动就会受到重大的影响。Trefler(1995)首次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即“缺失的贸易”,后来有学者将其称为“贸易余值之谜(Mystery of the Missing Trade)”,即根据标准的新古典贸易理论(赫克歇尔-俄林-凡涅克理论),各国最优的贸易量总是比实际的贸易量要大。学者们随后的经验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在阻碍着贸易的发生呢?

对于这个问题,新古典贸易模型并没有给出让人信服的解释。社会资本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受到经济学家们的关注,随着该理论的逐渐完善,学者们开始重视非正式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也为解释上述国际贸易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信任作为社会资本的主要方面,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分析信任与贸易关系的文献开始出现。

Butter和Mosch(2003)的研究认为,交易成本是造成上述问题的最主要原因。信任能够降低贸易双方的交易成本,最终有利于贸易扩大,采用25个国家1996年的信任调查数据和贸易流量实证分析信任作为特殊的交易成本对国际贸易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正式信任、非正式信任均对双边贸易量有显著的影响。Kenneth S.Chan(2007)的研究实证检验了信任和开放之间的正相关关系。Guiso,Paola和Luigi(2009)对信任与对外投资和贸易的关系进行研究,结论认为,欧洲不同国家间的信任水平存在差异,这与国家间不同的文化、宗教、种族等因素有关,信任水平的差异对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等产生重要的影响。Eaton和Kortum(2002)的研究证明,如果忽略交易成本因素,国际贸易将大幅增加。McCallum(1995)and Helliwell(1998)的实证分析说明贸易主体距离、国家大小、壁垒、语言相似性、贸易政策等因素会影响贸易量。而这些文化制度的差异被认为会产生信任问题,从而增加贸易不同阶段的成本进而减少贸易量。Cary A.Deck(2010)在标准信任博弈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利益分配的公开性定价方式对信任的单独影响和交互影响。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学者们也已经开始注意到减少信息不对称对于信任建立的作用,如Fishman和Khanna(1999)利用世界价值观调查的资料证明了一个社会中双向交流的信息量对于信任程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尽管也有相反的证据表明,信息流和信任有时候表现为负相关。还有学者认为,在传统的乡村社会里,人们之间的信任机制可能还是通过闲言碎语(Merry,1984)起作用。

国内学者针对如上问题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王永进、盛丹(2010)的研究较有代表性,该研究集中考察社会信用在契约密集行业比较优势形成中的作用,通过利用1997年63个国家222个行业的数据,实证考察社会信任对比较优势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信任度高的国家在契约密集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在控制了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发展等变量之后,上述结论仍旧成立。

三、信任和贸易:影响机制

Butter和Mosch(2003)的研究认为,交易成本是造成“缺失的贸易”的最主要原因,信任能够降低贸易双方的交易成本,并最终有利于贸易扩大。

(一)交易成本与贸易

贸易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它嵌入在一种复杂的、动态的经济社会关系当中,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信任会导致贸易行为的发生,而欺诈会导致贸易行为的终止(Butter和Mosch,2003)。显然,交易成本在贸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信任又是影响交易成本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交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决定贸易量的大小。因此,信任能够降低交易成本,进而带来贸易量的增加。

按照Butter和Mosch(2003)的研究,在国际贸易中,可以把交易成本定义为在追求贸易利益(所得)过程中出现的摩擦成本,主要包括交通距离、贸易障碍、关税等传统的交易成本,还包括搜寻成本、搜集产品质量的成本、控制成本、法律成本以及国际支付的成本。一个完整的贸易交易过程中大体有三个阶段:联系阶段、签订合同阶段、以及合同执行阶段,三个阶段均会产生交易成本。

在贸易的第一个阶段(联系阶段),买者和卖着均通过市场活动搜寻着他们自己需要的信息,但这种信息的获取肯定不是免费的,这时候就产生了交易成本。显然这种信息的搜寻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更为困难。由于各国有着不同的语言、交流方式、信息发布方式以及不同的商业文化,要获取完整的贸易伙伴信息,必然会产生较高的交易成本。在贸易的第二个阶段(签订合同阶段),潜在的交易双方倾向于开始交易,在谈判合同的过程中会产生交易成本。因为,双方要想达成一个彼此都满意的合同,避免今后产生诉讼和纠纷,可能需要对对方国家的法律制度、文化习惯进行了解,这必然会产生交易成本。

合同一旦签订,贸易双方需要对合同进行监督,如果发现对方违约,还需要强制执行合同,合同的监督和执行都包含着高的交易成本。监督意味着交易的一方监督另一方是否按照合同的约定在做。如果一旦发现对方违约,那么就可能进入强制执行或者诉讼。在国际贸易中,诉讼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而且结果往往是不确定的,因为每个国家都倾向于做出对本国企业更有利的判决。一旦最终进入诉讼阶段,企业的交易成本会变得非常高。

(二)信任与交易成本

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认为,较高的信任水平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社会组织的运行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按照阿罗(1972)的说法,“实际上,所有商业交易都有信任成分在其中,当然交易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跨度。世界上许多经济落后地区可以用缺乏相互信任来解释。”经济活动要求当事人将来的行为要在低成本高信任的环境中完成。以上三个过程所涉及的交易成本与信任是紧密联系的。在联系阶段,信任对于寻找可靠的商业机会、潜在商业伙伴是非常重要的。在签订合同阶段,信任直接决定着双方如何签订该合同。在最后执行阶段,信任也是决定在多大程度上监督和强制执行合同的主导因素。

四、基于中国省际信任数据的经验分析

(一)模型与数据

笔者将实证检验信任对中国国内贸易的影响。建立如下基本的计量模型:

α0为常数项,αi为待估参数向量,Xi为其他控制变量,εi为误差项。其中被解释变量为ΔIntertradei,为各省份2000—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长率,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0)》。rjgdpoi为各省份初始年份的人均GDP水平。

核心解释变量是Trusti,为各省份的信任水平,本文的省际层面的信任数据来自于张维迎、柯荣住(2002)的研究。该研究作者委托“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于2000年对全国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该调查向15 000多家企业发出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 000多份。调查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调查对象主要是一些企业和企业领导人。问卷中信任的问题设计是“根据您的经验,您认为哪五个地区的企业比较守信用(按顺序排列)?”信任度的测度根据总样本中有多少比例的人认为该地区最值得信任,从而得出第一信任、第二信任等。我们选用第一信任作为省际信任指标。

控制变量的选择:(1)市场化程度(mark),数据来自樊纲和王小鲁的《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2)地理位置因素,用东部地区哑变量(east)来控制地理因素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3)对外开放因素,用各省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例(trade)作为度量对外开放的指标,以控制对外开放因素的影响;(4)城市化,用各省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urban)来度量城市化水平。

(二)分析结果

对上述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根据回归结果(见表1)基本可以确认信任对国内贸易的作用。信任对国内贸易呈现出正向的影响,即使引入控制变量,这一影响仍然为正。方程(1)为仅考虑信任对国内贸易的影响,信任的系数为0.002 5,并且在10%的水平上显著。国内贸易的增长还受其他因素影响,以下我们逐次引入控制变量,进一步考察信任在国内贸易增长过程中的作用。根据回归结果,信任的系数仍旧为正,并且均显著。另外,我们还发现,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外贸易的发展,信任对国内贸易的影响不断增强。

表1 信任与国内贸易的回归结果

在给定了初始发展水平的前提下,信任对国内贸易的发展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即信任程度高的地方,国内贸易更为活跃;引入控制变量后,信任仍旧对国内贸易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并随着城市化、对外贸易而不断增强。

五、主要结论及启示

通过梳理文献,笔者认为,信任能够通过影响交易成本对贸易造成影响。由于受信任数据的限制,本文仅仅以中国为例实证考察了信任对国内贸易的影响,但这种探索是有益的,相关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信任能够降低交易成本,进而带来贸易的增加。在我国,信任对国内贸易的发展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引入控制变量后,信任仍旧对国内贸易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数据获得的局限性,本研究没有实证分析信任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这也是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

[1]Eaton J.and S.Kortum.Technology,Geography,and Trade [J].Econometrica,2012,(70):1741-1779.

[2]Kenneth S.Chan.Trade,Social Values,and the Generalized Trust[J].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2007,(3):733-753.

[3]Papagapitos A.,R.Riley.Social Trust and Human Capital Formation[J].Economics Letters,2009,(102):158-160.

[4]Trefler,D.The Case of Missing Trade and Other Mysteries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5,(85):1029-1046.

[5]Butler,Jeffery,Sapienza,Paola and Guiso,Luigo.The Right Amount of Trust[R].NBER working paper,2009.

[6]王永进,盛丹.社会信任与出口比较优势——基于IVTSLS和PSM方法的实证研究 [J].国际贸易问题,2010,(10):64-71.

[7]张维迎,柯荣住.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2002,(10):59-62.

上一篇:给警察的感谢信的下一篇:优秀实习生实习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