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课程复习指南

2024-08-27

房屋建筑学课程复习指南(精选11篇)

1.房屋建筑学课程复习指南 篇一

房屋建筑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建筑物的构造组成有()

A 六大部分 B 五大部分 C 七大部分 D 四大部分 2.基本模数的数值为()

A 600mm B 300mm C 100mm D 50mm 3.我国建筑业全面贯彻的主要方针是()A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B 第建筑工业化 C 工程建筑监理 D 适用、安全、经济、美观 4.建筑物屋面泛水高度,至少为()A 150mm B 200mm C 250mm D 300mm 5.对有保温要求的墙体,需提高其构件的()A 热阻 B 厚度 C 密实性 D 材料导热系数 6.通常确定楼梯段宽度的因素是通过该楼的()A 使用要求 B 家具尺寸 C 人流数 D 楼层高度 7.采用防水砂做建筑物水平防潮层不适于()A 地基潮气大的建筑 B 地基会产生变形的建筑 C 地基埋深过大的建筑 D 地基埋深小的建筑 8.确定楼梯坡度应根据()A 使用性质和层高 B 使用性质和要求 C 楼梯间进深和层高 D 楼梯间进深和使用性质

9.一般需要较大房间如办公楼、教学楼等公共建筑多采用的墙体结构布置是

()

A 横墙承重 B 纵墙承重 C 混合承重 D 部分框架结构 10.房间窗台高度为满足一般使用要求,通常取()A 800mm~900mm B 900mm~1000mm C 1000mm~1100mm D 1100mm~1200mm 11.按照防火规范要求,除医院、疗养院、影剧院和体育馆外,其他公共建筑采用封闭式楼梯间应超过()A 五层 B 六层 C 七层 D 八层 12.层面泛水是指屋顶上所有防水层的铺设沿突出屋面部分的()

A 沿口 B 女儿墙 C 变形缝 D 垂直面 13.深基础是指建筑物的基础埋深大于()

A 6m B 5m C 4m D 3m 14.建筑物中,确定楼梯的数量应根据()

A 使用人数和防火规范 B 使用功能

C 设计要求 D 体量和层数

15.工业建筑屋面排水组织中,雨水管间距不宜超过()

A 16m B 20m C 24m D 30m 16.某楼一层地面标高为±0.00米,支撑二层楼地板的梁底标高为2.83米,梁高600毫米;二层预制楼板板厚125毫米,二层楼地面面层厚45毫米,该楼一层层高为()

A 3.0m B 3.6m C 3.555m D 2.83m 17.上人屋面构造层次中,隔离层的作用是()

A 透气 B 排水水蒸气

C 保护防水层 D 保护上人面层

18.建筑物平面组合设计的优劣主要体现在()

A 功能分区和流线组织 B平面形式和面积大小

C平面布局和结构体系 D 功能分区和主入口位置 19.单层厂房的山墙为非承重墙时,横向定位轴线与()

A 山墙中线重合 B 山墙外皮重合 C 山墙内皮重合 D 端部柱中线重合 20.单层厂房定位轴线划分的基础是()

A 屋架布置 B 外墙布置 C 柱网布置 D 屋架与柱布置

21、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属于居住建筑。A.托儿所

B.宾馆

C.公寓

D.疗养院 22.建筑立面的重点处理常采用()手法。

A.对比

B.均衡

C.统一

D.韵律 23.为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可采取()等措施。

A.构造柱

B.变形缝

C.预制板

D.圈梁

24.当地下水位很高,基础不能埋在地下水位以上时,应将基础底面埋置在()下,从而减少和避免地下水的浮力和影响等。A.最高水位200mm

B.最低水位200mm C.最高水位500mm

D.最高和最低水位之间

25.屋顶是建筑物最上面起维护和承重作用的构件,屋顶构造设计的核心是()。

A.承重

B.保温隔热 C.防水和排水

D.隔声和防火

26.当上部荷载很大、地基比较软弱或地下水位较高时,常采用()基础。A.条形

B.独立

C.筏形

D.箱形

27.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建筑物或门窗洞口尺寸较大时,应采用()过梁。

A.砖砌平拱

B.砖砌弧拱

C..钢筋砖

D.钢筋混凝土

28.单层厂房()平面的特点是: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排气、散热和除尘能力,适应于中型以上的热加工厂房。

A.矩形和山形

B.矩形和方形

C.方形和L形

D.L形

29.单层厂房非承重山墙处纵向端部柱的中心线应()。A.自墙内缘内移600mm

B.与山墙内缘重合

C.在山墙内,并距山墙内缘为半砖或半砖的倍数或墙厚的一半

30..现浇水磨石地面常嵌固分格条(玻璃条、铜条等),其目的是()A.防止面层开裂

B.便于磨光 C.面层不起灰

D.增添美观

二、填空题

1.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____4_____级。

2.建筑设计的依据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地下室施工缝处的防水处理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水平方向拉通。

4.一些大面积空间,如观众厅等,可采用自然通风与______________相结合的方式。5.尺寸较大的板材(如花岗岩、大理石)饰面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6.踢脚板的高度为______________mm,所用材料一般与______________一致。

7.平屋顶按屋面防水材料不同,可分为柔性防水屋面,刚性防水屋面和______________防水屋面。

8.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根据楼梯跑的结构来分类有板式和______________两种。9.平屋顶排水坡度有______________和结构找坡两种做法。

10.当厂房跨度小于18m时,跨度采用扩大模数______________数列。11.建筑应是建筑功能、________________、建筑艺术、建筑经济的有机统一。12.最具代表性的现代建筑有________________和有机建筑(自然的建筑)两类。

13.《建筑模数统一制》中规定建筑中采用的模数有基本模数、________________和扩大模数。

14.建筑密度=________________/总用地面积×100% 15.建筑的艺术性不仅表现在它的实体造型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它的________________上。16.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称为基础的________________。

17.为增加墙体的整体稳定性,提高建筑物的刚度可设圈梁和________________。

18.复合板和强化板木地面对地面基层要求平整,通常是在水泥地面上先铺上________________,然后再铺板。

19.一般楼梯梯段部分的净高不小于________________mm。.20.单层工业厂房建筑采用的基本柱距是________________m。

21.建筑结构体系通常分为三大类:混合结构、__________和空间结构。22.建筑设计的依据有__________和自然条件。23.通常房间的最小净高不宜低于__________m.24.墙的稳定性与墙的长度、高度和__________有关。

25.钢筋混凝土基础通常要在基础底下做混凝土垫层,垫层的作用是为了使基底传荷均匀以及__________。

26.常见的隔墙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砌筑式隔墙。

27.现浇水磨石地面为了美观及防止开裂,常用__________或__________分隔。

28.在室外台阶与出入口之间一般设有平台,平台表面比室内地面的标高略低__________mm.29.刚性屋面分仓缝的控制面积为__________m2.30.山墙处抗风柱宜采用扩大模数__________数列。

三、简答题

1、简述墙体的三种承重方案及各自的优缺点。

2、简述变形缝的类型及区别。

3、简述刚性防水屋面和柔性防水屋面的基本概念。

4、楼梯的净空高度有哪些规定?如何调整首层通行平台下的净高。

5、什么是基础的埋深?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6、简述三种建筑平面组合方式,并比较各自的特点。

7、简述模数的概念及应用。

8、简述门窗与墙体的连接方法。

9、什么是工业建筑?工业建筑有哪些特点?

10、刚性防水面为什么要设置分格缝?通常在哪些部位设置分格缝?

11、抹灰类墙面装修中,抹灰层的组成、作用和厚度是什么?

12、如何按功能要求进行建筑平面组合?

13、基础按构造形式不同分为哪能几种?各自的适用范围如何?

14、如何确定有吊车厂房柱顶标高?

四、设计题

1、设计条件:某楼的层高为3.0m,楼梯间开间3.0m,进深5.7m。试设计一双跑并列式楼梯,要求在楼梯平台下作出入口。(已知:室外地面设计标高为-0.500m,楼梯平台梁高为300mm。)

设计要求:根据设计条件,写出详细的设计步骤、验算步骤和相应的数据代入过程。

2、设计条件:某办公楼的层高为2.8m,楼梯间开间2.7m,进深4.7m。试设计一双跑并列式楼梯,要求在楼梯平台下作出入口。

设计要求:绘出楼梯间的平面图及入口处剖面,标明尺寸。

2.房屋建筑学课程复习指南 篇二

《房屋建筑学》课程与《建筑制图》、《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施工》等课程联系紧密, 主要讲述房屋建筑的基本构造做法。本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实践性强、知识面广, 授课难点是知识点分散、涵盖内容多、前后联系不紧密。为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创新型优秀人才, 《房屋建筑学》这一课程应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一系列改革创新。

我校《房屋建筑学》课程作为本科生必修课, 教学效果一直较好, 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教学内容较为陈旧。目前《房屋建筑学》这一课程的教学基本以教材内容为主, 现有教材未能反映学科日新月异的变化, 介绍的建筑构造做法明显滞后于工程实践的发展。教学过程中采用补充的工程实例照片的方式进行弥补, 但由于学时有限, 效果较为有限。由于房屋建筑学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 应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2.缺乏必要的支持条件。我校由于没有设置独立的建筑系, 因此对于建筑学方面教学设备、模型等储备严重不足, 使得教学工作开展起来难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与工程实际联系不够紧密。房屋建筑学课程是一门完全基于工程实际经验的专业基础课程, 但是由于目前课时和条件所限, 存在课程教学有部分内容与工程实践脱节的现象。目前该门课程的实践环节主要以教材、课件、视频等方式实现, 尽管在课程结束之后安排学生有两周时间的课程设计环节, 但学生在实践环节方面仍亟待加强。

4.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目前《房屋建筑学》这一课程课堂教学仍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解, 师生互动较少, 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高。应采取更为灵活的教学授课方式,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房屋建筑学》教学中存在的以上不足, 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1.完善和优化教学内容。《房屋建筑学》这一课程在讲授过程中, 应将近年来工程实践中建筑构造的更新做法纳入课程讲授中来, 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工程发展动态, 并删除课程教学中较为陈旧的内容。同时, 还应根据工程技术的最新发展及规范的修订情况, 及时对教学内容予以调整和更新。此外,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 将相关的建筑构造模型带入课堂, 使学生有直观的认识,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继而可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科学合理安排授课方式。《房屋建筑学》目前课程内容相对较多, 而教学课时相对较少, 因此合理科学的安排教学内容变得迫切而重要。在教学过程中, 应着重针对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展开讲述, 结合工程实践经验, 深入浅出的介绍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 为学生建立起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框架, 并针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土木工程其他专业课程, 进行一定的铺垫, 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针对《房屋建筑学》实践性强、工程性突出的特点, 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密切结合, 重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 对房屋建筑学这门内容庞杂的课程来说, 多媒体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可在授课中引进国内高水平的工程介绍视频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了解各种不同类型建筑的建筑特点和构造方法, 也有利于减少外出实践参观的次数, 从提高学生的感性认知。其次, 可利用实践部分的课时带领学生到建设工程施工中的项目进行参观, 直观了解建筑构造的全过程。

4.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目前《房屋建筑学》这一课程的课堂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有待提高。为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房屋建筑学》的课堂教学中探索并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拟采取的措施包括:1) 从传统教学方法中着力讲解具体的建筑构造做法逐渐转换为在授课过程中, 更为重视介绍建筑构造如此做法的原因和道理, 采用启发式教学, 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理解深度。2) 与土木工程认识实习课程相结合, 通过现场参观等手段使学生能够亲眼了解不同的结构体系以及常见的建筑构造做法。3) 课堂小组讨论。结合工程案例, 布置学生在课前查找资料, 分析存在的问题、设计方案的优劣等, 并在课堂上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课堂小组讨论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在讨论过后, 教师加以必要的课堂教学辅导和总结。

以上是我在《房屋建筑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旨在进一步完善并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着力于培养土木工程本科生具有较强工程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创新型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探讨.山西建筑, 2013, 39 (26) :224-225.

3.房屋建筑学课程复习指南 篇三

【关键词】房屋建筑学 建筑设计 建筑构造 教学方式 人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002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房屋建筑学》综合性强,专业性和实践性高,涉及到建筑技术、建筑材料和建筑经济等,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建筑构造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建筑工程领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房屋建筑学的课程设计,可以通过学与用的连接,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基本的建筑构造原理和初步的建筑方案设计。通过课程的学习,为接下来的建筑施工以及建筑结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近些年来,由于心得建筑材料和建筑工艺技术的涌现,所学的内容越来越多,而在教学过程中,房屋建筑学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与当前设计联系不紧密使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不够等。为了能够拥有良好的教学质量,必须探索更为有效合理的教学手段。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坚持教学内容不断更新

1.选择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讲授。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的涌现、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建筑功能的多样化,似的房屋建筑学的内容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而现有教材在内容上,有些已经滞后于时代发展。因此,对于教材,需要避免生搬硬套。对于落后的施工构造措施,需要进行选择性删除。例如,油毡防水屋面、板条抹灰隔墙以及木门窗等,已经没在实际工程中运用的内容,也不需要进行阐述了。

2.教学内容及时补充。随着建筑行业的材料、技术以及工艺的发展。教师在讲课时除了应该传授课本上的内容外,还应该密切关注行业的新动态,包括新的知识和新内容等,将这些知识带进课堂中,比如绿色建筑、智能建筑以及墙体保温等。这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还能够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以帮助学生毕业后能更好的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二、调整教学方案

建筑构造与建筑设计的基础课程开始阶段可以通过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全面的讲述建筑构造的方法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以及建筑构造做法:如建筑屋面防水、建筑外墙饰面、外墙保温隔热等。通过以上教学内容是学生从结构形式、支撑体系以及连接方法形成基本概念,对设计对象形成大致认识。同时将各种外部环境因素考虑到建筑设计中。

随着学习过程的深入,可以布置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进行解决。例如,在对多层住宅楼进行设计时,对建筑的立面造型和平面组合进行相关的构思。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并运用所学知识,锻炼学生的构造知识和房屋设计能力。

三、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相结合

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课程设计更多是对建筑的形态美和空间概念的培养,而不太重视建筑技术,尤其是缺乏对新材料的认识。房屋建筑学课程以“实用、实际、实践“为主线,着重进行应用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将课本上的知识带入进实际的建筑设计中,而非纸上谈兵。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技术概念,实现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相结合。

在建筑构造的教学中,可以加入一些建筑设计的理念。比如在阐述外墙面砖做法时,在对构造做法的讲解外,可以结合建筑的特点使学生将外墙面与立面造型相结合,理解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使构造知识不再冷冰冰而丰富鲜活起来。

四、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一)启发式教学

在对建筑构造进行讲解的时候,重点是对房屋各部分构造的原理讲得透彻,而涉及到建筑构造的具体做法时,不需要面面俱到,进行适当举例即可。比如,在对平屋顶构造讲解时,学生普遍反映书上的刚性防水、卷材防水和涂料防水很难区分的很透彻。在这个教学内容上,老师应启发学生对三个重点内容进行掌握:一是平屋顶从上到下的三个构造层次——防水层、找平层、结构层的作用;二是不同的防水层的做法导致房屋的保护层和结合层做法不同;三是三种屋面的细部构造和适用范围,如檐口、泛水等加以区别,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具有实用性、目的性以及技能性。

(二)现场教学

身边不同类型的建筑就是我们非常好的第二教学课堂,通过借助身边的建筑物对复杂的建筑构件和建筑类型讲解,是有效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如在“屋顶”、“楼梯”讲解的过程中,学校教学楼、活动中心、食堂的屋顶和楼梯间就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通过直观的观察,学生不但获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更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带动了学生的思考,是一些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简单化、直观化,加固了学生的记忆,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了事半功倍。

(三)实例教学

收集大量现有建筑的图纸,让学生通过图纸与实物的对比,理解工程设计的特点,理解建筑工程设计的语言,让学生在体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

五、重实践、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一的进行理论教学,要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加大直观教学,根据需要安排学生对实际建筑进行现场观摩,提高教学效果。针对结构形式、建筑类型以及施工工艺等,安排一些现场的工作人员对学生讲解工程的施工和设计详情。在指导老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将课本上的内容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对一些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使复杂、抽象的问题直观化、简单化。帮助学生建立空间的立体概念,为后续的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必瑜.房屋建筑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4.房屋建筑学复习总结2 篇四

耐火极限:指任一建筑构件在规定的耐火试验条件下,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建筑物与构筑物:建筑物与构筑物是建筑的总称,直接供人使用的建筑是建筑物,不直接供人使用的是构筑物。

大量性建筑:指数量较多规模不大,单方造价较低的建筑,如一般居住建筑、中小学校、小型商店、诊所等。

大型性建筑:指规模大、耗资多的大型建筑。

基本模数:指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其数值为100mm,符号位M,1M=100mm

模数数列:指由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

耐火等级:

结构设计:在建筑方案确定的条件下,解决结构选型,结构布置,分析结构受力对所有受力构件做出设计。

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及房屋建筑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风玫瑰图:

建筑密度:总建筑基底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建筑容积: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开间:横向定位轴线的距离。

窗地面积比:窗洞口面积之和与房间地面面积之比。

走廊式组合:以走廊一侧或两侧布置房间的组合方式,房间的相互联系和房屋内外联系主要通过走廊。

穿套式组合:

大厅是组合:以体量巨大的主体空间为中心,其他附属或辅助房间环绕布置在它的周围的方式。

单元式组合:

混合式组合:同时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方式来组织空间的形式。

日照间距:指为了保证房间有一定的日照时数,建筑物彼此互不阻挡所必须满足的距离。

袋形走廊:

封闭式楼梯间:设有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的楼梯间。

安全出口:指符合防火规范规定的疏散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坪面的门。

层高:该层的地坪或楼板面到上层楼板面的距离,即该层房间的净高加以楼板层的结构厚度。

净高:楼地面到结构层(梁、板)底面或顶棚下表面之间的距离。

均衡:建筑体型的前后、左右之间保持平衡的一种美学特征。给人以安定、平衡和完整的感觉。

对比:建筑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衬托,而形成的显著差异,主要借助各要素之间的烘托,陪衬而突出各自的特点以求得变化。

稳定:是指建筑物上下之间的轻重关系。

微差:建筑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衬托而形成的不显著差异,主要借助彼此之间的连续性以求得协调。

韵律:建筑构图中的有组织变化和有规律的重复。

地基:基础底面以下,受到荷载作用影响范围内的部分土层。不是建筑的一部分。

基础:建筑物的下部结构,其作用是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传给地基

基础埋置深度:指从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刚性基础:由砖石、毛石、塑混凝土、灰土等刚性材料制成的基础。受刚性角的限制。

单独基础:基础为独立的柱墩形式、是柱下基础的基本形式。

刚性角:指刚性基础的允许宽与高所夹的角,是为保证基础不被拉力,剪力破坏,必须限制基础的挑出长度与高度之比。

承重墙:承受楼板或屋顶传来的荷载的墙体。

隔墙:分隔建筑物内部空间,自身重量由楼板或梁承担的墙体。

横墙承重:楼面及屋面板等水平构件搁置在横墙上。

墙柱混合承重:内部采用柱梁组成的内框架承重,四周采用墙承重

勒脚: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高度一般指室内地面与室外地面的高差

明沟:设置在外墙四周的排水沟,它将水有组织的导向积水井,流入排水系统。

散水:沿建筑外墙四周地面设置的3%到5%的坡面

过梁:支承门窗洞口上传来的荷载并传递给两侧墙的水平承重构件。

圈梁:沿外墙四周及部分内墙的水平方向设置的连续闭合的梁。

板式楼板:楼板内部设置梁,将板直接搁置在墙上的楼板。

顶棚:是指楼板层最下面的装修层。起装饰室内空间改善室内采光和卫生条件的作用。

吊顶:即悬吊式顶棚,指悬挂在屋顶或楼板下,由骨架和面板所组成的顶棚。

雨棚:设置在建筑出入口处起遮挡雨雪,保护外门,丰富建筑立面的作用。

梯段净高:是指踏步的前缘线到正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垂直距离。

平台净高:指平台面或楼地面到顶部平台梁底的垂直距离

材料找坡:指将屋面板水平搁置,在屋面板上用轻质材料铺垫而形成屋面坡度的一种做法。

结构找坡:将屋面板倾斜搁置在下部的承重墙或屋面梁及屋架上而形成屋面坡度的一种做法。

无组织排水:又称自由落水,指雨水经屋檐直接自由落下。

有组织排水:指屋面雨水通过排水系统,有组织的排至室外地面,或地下管沟的一种排水方式。

外排水:雨水经雨水口流入室外雨水管排至室外地面的方式。

内排水:雨水经雨水口流入室外水管,再由地下管将雨水排入室外雨水系统的方式。

柔性防水屋面:也叫卷材防水屋面,利用防水卷材和胶黏剂结合形成连续致密的构造层来防水的一种屋顶。

泛水:屋面防水层与垂直屋面突出交接处的防水处理。

刚性防水屋面:以刚性防水材料作为防水层的屋面,如防水砂浆,细石混凝土,配筋细石混凝土

5.房屋建筑学概论复习资料简答题 篇五

住宅1~3低层,4~6多层,7~9中高层,10层及以上为高层。公共24m以下为非高层,24m以上为高层建筑。

简述建筑平面设计的内容?

建筑平面设计的内容:单个房间的平面设计,平面组合设计

单个房间的平面设计:是在整体建筑合理而适用的基础上,确定房间的面积、形状、尺寸以及门窗的大小和位置。

平面组合设计:是根据各类建筑功能要求,抓住主要使用房间、辅助使用房间、交通联系部分的相互关系,结合基地环境及其它条件,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将各单个房间合理地组合起来。

墙身水平防潮层的做法有哪几种?简述其优点及适用范围。

常用的有三种:防水砂浆防潮层、细石混凝土防潮层、油毡防潮层

防水砂浆防潮层构造简单,但砂浆开裂或不饱满时影响防潮效果;

细石混凝土防潮层防潮性能较好;

油毡防潮层防水效果好,但有油毡隔离,削弱了砖墙的整体性,不应在刚度要求高的建筑或地震区使用。

水平防潮层的做法:

防水砂浆防潮层:在防水层位置铺设防水砂浆防潮层20--25MM,防水砂浆是在水泥砂浆中掺入水泥用量的3%--5%的防水剂配制而成细石砼防潮层:在60MM厚的细石砼带内配置3根∮6或∮8的钢筋

卷材防潮层:先铺一层20MM厚的1:3水泥砂浆找平,然后再铺一毡二油,油毡搭接长度不小于70MM

圈梁的作用:提高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及整体性,增强墙体的稳定性,减少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身开裂。

圈梁的构造要求:

宜连续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成封闭状。

当遇到门窗洞孔圈梁不能闭合时,应在上部或下部设置一道不小于圈梁截面的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两者中心线间距的2倍,亦不小于1m。

主要沿纵墙设置,内横墙间距不大于7M;屋盖处必须设置,楼板处隔层设置;构造柱部位必设圈梁。

圈梁兼作过梁时,过梁部分的钢筋应按计算用量单独配置。

钢筋混凝土圈梁的最大长度须符合相关规范,防止受温度影响产生裂缝。纵向钢筋不宜小于4¢12,最大箍筋间距200mm。

构造柱的作用:

竖向加强层间墙体的连接,与圈梁一起形成空间骨架,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提高墙体的抗变形能力,约束墙体裂缝的开展。

构造柱的设置要求:

设置在外墙四周、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

构造柱要沿房屋全高设置,除特别注明外,不得中断;

构造柱应现浇。

提高墙体强度:选用适当的墙体材料,加大墙体截面积,在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提高构成墙体的砂浆的强度等级。

提高墙体稳定性:增加墙体的厚度,但不经济,提高墙体材料的强度等级,增设

墙垛、壁柱、圈梁等构件。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建筑物上部荷载的大小、地基土质的好坏、地下水位的高低、土的冰冻的深度以及新旧建筑物的相邻交接关系等。

楼梯设计的方法步骤如何?

根据层高与踏步初选高度定踏步数

根据步数与初选踏面宽计算梯段长度L=b(N/2-1)

定梯井宽度60~200mm

根据梯井宽与楼梯间净宽确定梯段宽度

根据初选平台宽(不小于梯段宽度,并满足特殊要求)以及梯段长对楼梯间进深检验。如不满足,则需调整。

封闭式楼梯的设置要求:

楼梯间应靠近墙,并应直接采光通风。当不能直接采光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规定设置。

楼梯间设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楼梯间首层紧接首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简要说明柔性防水屋面各层的作用

1.油毡防水层:防水

2.找平层:保证基层表面的平整度,防止油毡断裂,找平层内应设分格缝

3.结合层:使水泥砂浆找平层和热沥青两种不同的材料牢固地结合4.保护层:防止油毡防水层的老化,防止沥青流淌。

5.结构层:承重。

辅助层次:保温、隔热、隔蒸汽。

简要说明刚性防水屋面各层的作用

1.防水层:防水

2.隔离层: 减少结构变形对防水层的不利影响。

3.找平层:保证基层表面的平整度

4.结构层:承重

沉降缝的设置原则:

建筑物平面的转折处;

建筑的高度和荷载差异较大处;

过长建筑物的适当处;

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

建筑物基础类型不同以及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

基础沉降缝的做法:从基础底部断开,并贯穿建筑物全高,使两侧各为独立的单元,可以垂直自由的沉降。

不设沉降缝的情况:

裙房等低层部分不设基础,由高层伸出悬臂梁来支撑,以求同步沉降。

在高层和裙房之间留出800~1000mm的后浇带,待两部分主体施工完成一段时间,沉降均基本稳定后,再浇筑后浇带,使两部分连成整体。

墙身垂直防潮层构造做法:用20mm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外刷冷底子油一道,热沥青两道。

平屋顶的构造组成:结构层-隔汽层-找坡层-保温层-隔热层-找平层-隔离层-防水

层-保护层。

影响屋面坡度的因素:

屋面材料的尺寸和种类影响着屋面坡度;

建筑物所在地区的降雨量大小对屋面坡度影响很大,降雨量增大,坡度宜适当增加;

其他功能的要求,如是否有上人活动的要求;

不同的结构形式也影响屋顶的坡度。

散水的设置 设在建筑物四周,坡度为3%~5%,宽为600~1000mm。散水与外墙交接处应设分隔缝,分隔缝内应用有弹性的防水材料嵌缝,以防止外墙下沉时散水被拉裂,散水整体面层纵向距离每隔6~12m做一道伸缩缝,缝内处理同勒脚与散水的处理。

建筑结构体系种类和作用:

水平结构体系:由板、梁、桁(网)架组成作用:(1)竖直方向,承受楼面或屋面的竖向荷载,并传给竖向承重体系;

(2)水平方向,起隔板作用,并保持竖向结构的稳定。

竖向结构体系:由柱、墙、筒体组成作用:(1)竖直方向,承受水平结构体系传来的全部荷载,并传给基础体系。

(2)水平方向,抵抗水平作用力,并传给基础体系。

基础结构体系:由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片筏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组成: 作用:(1)把水平结构体系和竖向结构体系传来的荷载传给地基;

(2)承受地面上部结构传来的水平作用力,并把它们传给地基;

6.房屋建筑学课程复习指南 篇六

事项编码

*** 设定审批的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7〕主席令第91号)

2.《广州市建筑条例》(〔1997〕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1号)

3.《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1999〕建设部第71号令发布、〔2001〕建设部第91号令修正)4.《批转市建委、法制办关于广州市重点项目报批绿色通道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穗府〔2006〕15号)

申报材料

1、建筑工程“临时施工复函”申请报告(应具备市建委工程督办处加盖的“广州市重点项目绿色通道专用章”),1份,原件,必须对照申请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应提交材料,对缺项材料作出说明

2、施工中标通知书(必须招标的工程提供),1份,复印件,需与原件核对,施工中标通知书应注明安全措施费用

3、施工承发包合同1复印件(核对原件),施工合同应列明安全措施费用及其支付条款;存在工程分包的,还需提供分包合同

4、监理中标通知书(必须招标的工程提供)、监理合同,1份,复印件(核对原件)

5、土地管理部门出具的用地预审报告或权属确认或土地勘测定界等材料、承诺书,1份,复印件(核对原件),已经取得建设用地批准书或者土地使用权证的,应当提供建设用地批准书或者土地使用权证

6、规划部门出具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和规划方案审查意见等能确保规划稳定的证明材料,1份,复印件(核对原件),已经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附件的,应提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附件

7、建设单位开户银行的存款证明或对建设单位支付和履约的担保;属于政府投资项目,可以仅提供发展改革部门的立项批文1复印件(立项批文需建设单位盖章确认,存款证明需与原件核对),(1)提供存款证明,属于当年开工、当年完工的,应有总造价50%的存款;属于跨施工的,应有总造价30%的存款。(2)支付和履约担保为银行或担保公司出具的保函

8、审查机构出具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报告,1份,复印件(核对原件)

9、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措施的有关文件,1份,原件,必须包含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急救援预案、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及工程质量措施

10、质量监督登记表,1份,复印件(核对原件)

11、安全监督通知书,1份,复印件,需与原件核对

12、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1份,复印件(核对原件),存在工程分包的,需提供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13、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的注册证书、资格证;施工单位项目经理资质证书(或建造师注册证书)、资格证、安全考核合格证B证;施工员上岗证;安全员上岗证、安全考核合格证C证以及上列人员身份证,1份,身份证提供复印件,其他提供复印件(核对原件)

14、劳动保险统筹金缴纳凭证,1份,原件

15、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收据,1份,原件

16、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印花税凭证,1份。复印件(核对原件),双方纳税额均为施工合同价的万分之三

17、工程定额测定费凭证,1份,复印件(核对原件),费用按中标通知书中标价的1‰缴纳,盖有“广州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定额测定费收缴专用章”

18、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凭证,1份,原件,基金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8元缴纳

19、施工现场查勘表,1份,原件,该项材料由广州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提交

审批申请受理机关

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审批时限

7个工作日

审批决定机关

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审批收费及依据

不收费

联系方式

38920550 受理地点

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窗口

7.房屋建筑学课程复习指南 篇七

1 加强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1.1 调整、优化教学内容

面对当前新时期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我国建筑业从传统模式向新型模式发展, 节能、生态、智能建筑是未来趋势, 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规范等的产生和应用是必然。而目前本课程所能使用的教材, 都普遍存在一个落伍的问题:即教材的部分内容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要不断调整、更新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内容。对于落后过时的知识可以简单讲解, 如:实心黏土砖墙、木楼板、沥青卷材防水等;而有些基本废弃的建筑做法可以不用讲授, 如:实腹钢门窗等。反之要补充一些新知识, 如门窗的断桥技术、复合节能环保墙等。教师要具备发展的眼光, 不断学习研究当代建筑发展的状况和趋势, 如生态建筑、节能建筑、智能建筑等是未来建筑发展的趋势, 就此积极引导学生思考, 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开启未来建筑的展望。

1.2 融会贯通, 改进教学方法

知识的传授要融会贯通, 改变以往重理论、轻规范;重章节、轻贯通;重讲授、轻实践等的教学弊端。做法一:建筑消防章节, 虽然在整个内容中比重很小, 但很多知识点都会涉及到, 如:走道的宽度、长度, 出入口的宽度、距离, 墙体材料的选择等等。因此讲授中尽量做到前后贯通, 并且根据最新规范来分析当前新制订的原由, 通过一些典型火灾事件的分析, 来加强同学的理论理解及感性认识。做法二:选取校园里合适的建筑做范例, 从方案设计、施工图、使用效果等全面进行分析并贯穿于每一章节涉及到的知识点, 最终让同学通过丈量而绘制此建筑的平、立、剖、构造等图。由于是同学身边的实际案例, 很熟悉、有体验, 从而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1.3 重视课堂教学反馈, 并及时调整

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充分让同学接受、掌握课程知识, 但不了解同学学习此课程的反应, 只顾一家之言, 那么教学质量的提高就不能落到实处。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与同学们交流, 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难点、困惑等。如:大多数同学对这门课程很感兴趣, 听起来也不是很费解;但总觉得内容多, 重点不够突出;与其他逻辑性强的课程相比, 需要记忆的东西偏多。那么加强课程章节的连贯性, 讲授中帮助同学总结重点、难点, 强调课程性质和特点。每次教学过程结束, 尽量做“关于课程教学与考试”的问卷调查, 这样会有比较全面的反馈意见。针对意见和建议, 改进教学, 有很好的效果。

2 强化实践教学, 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利用简便、可操作性的方法, 进行实践教学

大部分同学缺乏尺度感, 因此要求每位同学配备一把钢卷尺, 上课时随时准备丈量建筑各部分构件的尺寸, 这样的效果非常显著, 同学们很有兴趣而且逐步建立了尺度感、真实感。结合校园丰富的建筑类型, 引导同学进行认知, 并设置一些问题让他们进行思考、分析。如:厕所设计应注意的问题。首先询问同学对校园各类厕所的使用效果, 接着引导他们分析原因, 得出结论。由于是身边的实物, 同学们有亲身体验, 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践, 相关知识掌握更牢固。

2.2 工地参观实习, 加强感性认识

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课程中后期, 安排学生参观施工工地。通过生动直观的现场实际构造构件和施工工艺, 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参观中请负责的工程师进行讲解, 让同学们加深理解, 并获取大量关于新材料、新工艺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 最终结合施工图进行总结、分析。

2.3 应用新手段, 加强实践教学

利用一些缩小比例的节点构造模型如楼梯、基础、屋面、变形缝、墙体等给同学进行分析、讲解, 来辅助同学掌握复杂、抽象的构造知识;通过多媒体课件、视频进行大信息量的生动、直观教学;利用新兴建筑教学软件, 让同学进入虚拟建筑, 身临其境感受建筑的各组成部分和构件。

3 利用课程设计, 培养动手能力

课程设计是本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 但是安排的时间一般为两周左右, 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一套完整的建筑图, 是很难保证质量的。因此, 在完成建筑设计部分的讲解后, 就把设计任务给学生, 让他们收集相关资料, 学会查找数据, 以该设计题目为主线, 把课程所学的内容连贯起来, 首先完成方案设计, 指导教师及时进行指导。随着建筑构造原理、知识的学习, 再进一步进行方案调整。最终在设计周内按施工图深度深入绘制图纸。通过反复的修改和调整, 课程设计质量明显提高, 不仅把工程制图、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设计规范等专业知识进行整合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实践动手的能力。

4 结语

《房屋建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专业性和工程实践性、时代性很强的课程。怎样才能让课程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课程原理并灵活运用于实际中。这需要我们任课教师不断探索、深入课程教学改革, 让课程可持续发展,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入手, 探讨了《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 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动手能力, 从而适应新时期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韩爱红, 李长勇, 武宗良.《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机械与电子, 2010 (19) :89.

[2]张兴华, 刘凯, 吴晓楠.房屋建筑学教学方法的研究[J].山西建筑, 2010, 36 (6) :185-186.

[3]陈瑜.从建筑构造谈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J].中国西部科技, 2008 (11) :8-9.

[4]李晓玲.房屋建筑学的趣味教学[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2 (4) :79-91.

8.房屋建筑学课程复习指南 篇八

【关键词】CDIO工程教育模式 房屋建筑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4-0014-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房屋建筑学》课程作为土木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涉及到建筑功能、建筑结构、建筑艺术、工程技术等诸多方面,内容广泛、概念极多、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以往“以课本为载体、以教师为本位、以理论知识为重点”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对课程的知识、能力需求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因此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引入CDIO模式,以工程项目生命周期为载体,基于“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目标需求,对课程进行改革探析,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CDIO工程教育模式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1]。它将工程产品、生产流程或生产系统的生命周期抽象为“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作(Operate)”四个阶段。以全生命周期为载体来组织课程、建立课程的关联, 让学生以主动的、 实践的方式学习工程。通过学习和完成项目的训练,使得学生获取知识(自主学习)、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共享知识(团队合作)、发现知识(技术创新)和传播知识(沟通交流)。

CDIO能力大纲和12条标准是实施CDIO工程教育模式两个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2]。其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和较强的指导性,为高等院校培养实践创新人才提供了指南和实施方向,为我校《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好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二、《房屋建筑学》课程的CDIO教学改革模式

本文基于CDIO的理念,从“构思、设计、实施、运作”四个阶段,对《房屋建筑学》课程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目标、考核与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同时,整合企业资源,借助教师的智慧教学手段和方法[3],以期提高教学效果,达到社会、企业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房屋建筑学》课程的CDIO教学改革思路见图1。

2.1 人才需求分析

人才需求分析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大前提。因此,本文从社会、企业和学校三个层面进行人才需求分析。(1)国家人才需求分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将人才培养定位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2)企业层面人才需求分析。企业层面需求的是“社会适应能力强、协调组织能力较好、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善于学习和创新”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3)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郑州财经学院办学之初的定位是应用技术类型高等专科学校。其2014年升为本科层次的民办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应的转换为“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高素质人才”。

综上,基于国家、社会和学校培养人才目标需求,对课程开展CDIO模式相关研究,尤为必要和亟需。

2.2 《房屋建筑学》课程特点

《房屋建筑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房屋的构造和房屋设计原理两大部分内容。目前使用的《房屋建筑学》教材多为直观的概念、大量的插图、定性的描述、规律的总结,学生重视度高,但积极性低、学习效果差,动手实践的机会更是甚少。因此,笔者认为在讲授《房屋建筑学》课程时,既要传授给学生实用和适用的理论知识,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学、学什么、怎么做”。

2.3《房屋建筑学》课程CDIO模式主要内容

综合人才需求分析和《房屋建筑学》课程特点,现对该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依照CDIO模式的理念和标准尝试改革。

(1)教学理念的更新

CDIO创新工程教育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倡导问题驱动,强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践性教学和实际动手能力,主张课程实验教学应该从具体实践出发,然后上升至理论,最后再回到实际操作中,以创作最终产品为教学目标。但是对于具体某一门课程来说,CDIO没有给出具体的能力要求,同时也没有明确给出CDIO能力目标的落实方法,这就需要教学设计者依据教学的需要来制定符合相应课程的CDIO能力培养目标及其贯彻方法[4]。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将《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理念定为“以校企合作的工程实践活动完善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做中学活动为主体,以教师智慧的引导式、启发式教学为辅,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

(2)教学目标的设定

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教学目标包括专业知识、技能方法和社会能力三个方面,其具体内容见表1。

(3)教学内容的重置

笔者根据2014年~2016年连续三年对2012~2014级学生进行CDIO模式教学实践,同时根据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相关专家咨询,对《房屋建筑学》的课程内容进行完善。

(4)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创新

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其基本内涵是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运用智慧教学法,促进学习者进行智慧学习,从而提升成才期望[3]。根据《房屋建筑学》课程的特点,以及当前教学形式的需求,本文尝试教师采用智慧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本文同时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做了改革,即:学生最终考试成绩=平时成绩50%(出勤率+小组表现+任务完成情况,小组打分、教师核定)+考试成绩50%。

(5)CDIO模式内容评价

CDIO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见表2。笔者将未接受CDIO教育模式的2008~2011级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和接受CDIO教育模式的2012级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接受CDIO模式教育的学生在课程参与度、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大提高,同时他们对其将来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有了较清晰的认识。

三、总结和展望

本文在研究《房屋建筑学》课程特点基础上,结合社会、企业和学校人才培养需求研究,将CDIO模式应用于课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出现新问题,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以CDIO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合理高效的校企合作模式,才能够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査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1-9.

[2]顾佩华,包能胜,康全礼等.CDIO在中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24-39.

[3]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5-13.

9.房屋建筑学课程复习指南 篇九

一、题型:单选(10*2’);填空(14*1’);简答(4*5’);作图(2*8’);计算(1*15’);识图(1*15’)。

二、考试时间:6月22号下午3点。

三、复习内容:

1、教科书:

P11【1.1.6 尺寸标注的四要素尺寸线、尺寸界线、尺寸起止符号、尺寸数字】;

P16【常用建筑图例表中 7普通砖、8耐火砖、12混凝土、13钢筋混凝土、14多孔材料、20金属】;

P20【1.2.2三面视图及对应关系 图1.32及说明:水平面投影面用字母H表示,正立面投影面用字母V表示,侧立面用字母W表示】;

P21【2)三面视图的对应关系中三面视图的三等关系: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P23【(3)投影面平行线断的投影】

1)水平线段:平行于H投影面而与V,W两投影面倾斜的直线段; 2)正平线段:平行于V投影面而与H,W两投影面倾斜的直线段; 3)侧平线段:平行于W投影面而与H,V两投影面倾斜的直线段; 4)正垂线段:垂直于V面的直线段; 5)铅垂线段:垂直于H面的直线段; 6)侧垂线段:垂直于W面的直线段;

P25【(2)投影面平行面的投影】

1)水平面:平行于(H)水平投影面的平面; 2)正平面:平行于(V)正立投影面的平面; 3)侧平面:平行于(W)侧立投影面的平面; 4)铅垂面:垂直于H面的平面; 5)正垂面:垂直于V面的平面; 6)侧垂面:垂直于W面的平面;

P35【(3)标高下第四排开始(标高符号是。。。)至第八排字】; 标高符号是用直角等腰三角形表示并用细实线绘制,标高尖端一般应向下,也可向上。标高数字应注写在标高符号的左侧以米为单位,注写到小数点后第3位。在总平面图中可标注到小数点以后第2位。零点应注写为±0.000,正数标高应注写“+”,负数标高应注写“-”

P36【建筑总平面图是新建房屋在基地范围内的总体布置图,常用绘制比例1:500、1:1000、1:2000】;【表2.3常用建筑总平面图图例:新建建筑物(用粗实线表示,以圆点或数字表示层数)、原有建筑物(细实线表示)、计划扩建的预留地或建筑物(用中虚线表示)、拆除的建筑物(用细实线带

P38-39【2.2.2总平面图示例全部(识图题)】

P50【(3)定位轴线及编号】横向轴线编号用阿拉伯数字,从左至右顺序注写,竖向轴线用大写拉丁字母从下至上顺序注写;拉丁字母中I、O、Z不能用。

P52【2.3.2建筑平面图示例(识图题)】

P58【结构布置平面图包括的内容】基础平面图、楼层结构布置平面图、屋面结构平面图。

表示)】; P59【表3.1常用构件代号:板-B、楼梯板-TB、梁-L、过梁-GL、基础梁-JL、楼梯梁-TL】

P93【5.1.1民用建筑的基本组成:基础(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地基的作用)、墙或柱(具有承重、围护和水平分隔的作用)、楼地层(是水平承重、分隔构件对墙体有水平支撑作用)、楼梯(供人们上下楼层和紧急疏散之用)、屋顶(是房屋顶部的承重和围护构件,有承重、保温、隔热、防水的作用)、门窗(门的作用时水平交通、分隔房间、采光通风;窗的作用采光、通风、分割围护。)】

P97【5.2建筑的分类及等级划分整个一节基本都要看】

1)按使用功能分为:工业建筑(单层工业建筑、多层工业建筑、层次混合的工业厂房),民用建筑(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农业建筑; 2)按建筑规模和数量分为:大量性建筑(住宅、商业等),大型性建筑(大型体育馆、航空港等);

3)按建筑层数与高度分:居住建筑(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公共建筑按高度超过24米以上为高层,工业建筑按层数和高度分(单层、两层以上总高度不超过24米为多层、层数较多且高度超过24米为高层),高层建筑分(9-16层且建筑高度50m以下为低高层;17-25层且建筑高度在50~75m的为中高层;26-40层且高度在75~100m的为高高层建筑;层数在40层以上且建筑高度在100m以上为超高层建筑)

4)按建筑承重材料分: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5)按结构承重方式分:墙承重式、框架承重式、局部框架承重式、空间结构。

6)按施工方法分:全现浇式、部分现浇式、装配式。

7)按耐久年限分:1级100年以上、2级50~100年、3级25~50年、4级15年以下。

8)按耐火性能划分:非燃烧体、难燃烧体、燃烧体。

9)耐火极限:指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与温度标准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而破坏,或到失去隔火能力时为止的这段时间。其单位是“小时”,用“h”表示。

P102【5.3.2建筑模数符号M及其基本模数1M=100mm】各种尺寸应是基本模数的倍数。

P105【5.3.4常用建筑名词:开间(两条横向轴线之间的距离)、进深(两条纵向轴线之间的距离)、层高(指该层楼(楼)面到上一层楼面的高度)、净高(指房间内楼地面到顶棚或其他构件底部的高度)】

P106~108【5.4变形缝的定义(变形缝是为了防止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而使房屋产生裂缝破坏所预先设置的缝)、种类(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及其相互替代使用的要求(一般沉降缝可以代替伸缩缝,防震缝可以代替伸缩缝;均需设置时,通常以沉降缝设置为主,缝的宽度和构造处理满足防震缝要求。沉降缝从基础开始全部断开)】

P110【6.1.1地基和基础的概念及其关系】

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位于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承受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连同自重传给地基。地基:是基础下面承受建筑物总荷载的土壤层,不属于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P113【6.1.4基础的埋置深度:基础埋置深度小于4m时为浅基础,大于4m时为深基础,最小埋置深度不应小于500mm】

P115【6.2基础的类型与构造:P115-

1、按材料及受力情况分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P118-

2、按构造形式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井格基础、满堂基础(筏型基础、箱型基础)】

P121【6.3.1地下室分类】 1)使用性质分:普通地下室、人防地下室;

2)按埋入地下深度分:全地下室(指地下室的地平面与室外地坪面的高差超过该房间的1/2);半地下室(指地下室的地平面与室外地坪面的高差超过房间的1/3且不超过1/2)

P128【7.1.2墙体的分类】

1)按墙体所处位置分:内墙和外墙; 2)按墙体布置方向分:纵墙和横墙; 3)按受力情况分: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4)按墙体的构成材料分:砖墙、石墙、砌块墙、混凝土墙、钢筋混凝土墙、轻质板材墙等。

P129【7.1.3墙体承重结构方案】

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承重,墙与柱混合承重。

P132【表7.3砖的类型与尺寸中普通砖的规格240*115*53】

P139【过梁概念:为了承受门窗洞口上部墙体的质量和楼盖传来的荷载,在门窗洞口上沿设置的梁】

P140【圈梁的概念:沿房屋外墙、内纵墙和部分横墙在墙内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作用:增加墙体的稳定性,加强房屋的空间刚度及整体性,防止由于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振动荷载等引起的墙体开裂、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

P140【构造柱的概念:设在墙体内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柱;作用:与圈梁共同形成空间骨架,以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提高抗震性能】

P148【8.1楼板层的组成:面层、(附加层)、结构层、顶棚】

P150【8.2.2钢筋砼楼板的构造:板式楼板、肋梁楼板、无梁楼板、钢衬板组合楼板】

P191【2)屋顶的类型:平屋顶(坡度在2%~5%的屋顶,材料找坡或结构找坡)、坡屋顶及其定义(坡度在10%以上的屋顶,常见坡度为50%);坡屋顶的坡度影响因素:降雨量、防水材料】

P194【平屋顶的屋面防水构造根据所用材料和施工方法分:柔性防水、刚性防水】

P199【10.2.4平屋顶排水方式分为有组织排水和无组织排水】

P201【泛水的概念:屋面与垂直墙面交接处的防水构造处理称为泛水;其最小的高度不小于250mm】

P219【楼梯段级数一般不小于3级,不大于18级;梯井的宽度一般为60~200mm,公共建筑楼梯的宽度不小于150mm】

P222【楼梯的净空高度:平台处的净高不小于2m,楼梯段间的净高不小于2.2m】

P237【窗的作用:1采光;2通风、调节温度;3观察、传递;4维护;5装饰】

P238【窗按开启方式分类:平开窗、推拉窗、悬窗、立转窗、固定窗】

P242【门的作用:1通行;2疏散;3维护;4采光通风;5防盗、防火;6美观】

P242【窗按开启方式分类:平开门、推拉门、弹簧门、旋转门、折叠门、卷帘门、翻板门】 P220【楼梯的尺寸(计算题)】类似于如下题型,但不是原题

一、楼梯设计步骤和方法

(一)设计步骤

1.根据楼梯的性质和用途,确定楼梯的适宜坡度,初步选择合适的踏步高度h和踏步宽度b。(2h+b=600-630mm)2.确定踏步数量n=层高H/踏步高h 应为整数,如果是小数,调整踏步高h值。3.确定每个梯段的踏步数。(3B1 D2>B1 7.校核进深尺寸 进深尺寸≥D1+L+D2 8.首层平台下做通道或出入口的处理

例1.多层住宅楼梯设计,楼梯间开间尺寸为2.5m,进深尺寸为4.7m,层高2.8m,室内外高差0.6m.1.据表,住宅h=156-175mm,b=250-300mm

初选h=170mm

则b=600-2x170=260mm

2.踏步数量n=H/h=2800/170=16.5

取整数 n=16

则h=2800/16=175mm

b=600-2x175=250mm

取b=260mm

3.每个梯段的踏步数

16/2=8

4.计算梯段的水平投影长度L

L=(n/2-1)x b=7x260=1820mm

5.取B2=60mm,B1=(2500-100X2)/2=1150mm

6.平台宽度 D1≥1200mm

D2≥1200mm

7.校核进深尺寸

4700-200=4500mm

1820+1200+1200=4220mm

满足要求

10.《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题目 篇十

一、设计课题:单元式多层住宅(5~7层)

二、设计条件

1、地处市区某住宅小区,地段地势平坦,地质良好, 小区内及小区周围环境、道路自行设计。

2、小区内有3幢以上住宅,每幢住宅由3~5个单元组合而成。各单元之间组合拼接方式自定,单元平面类型可以为一梯两户或一梯三户。

3、结构类型:砖混结构加构造柱。采用坡屋顶形式。

4.符合小康住房的新标准:每户建筑面积75~180m²,户型配置合理,有相应的起居、炊事、卫生和储藏空间。

5、平面布局合理,体现食寝分离的原则,并为住房留有装修改造余地。房间采光充足,通风良好。

6、根据炊事行为合理配置成套厨房设备,改善通风效果,冰箱入厨。合理分隔卫生间,减少便溺、洗浴、洗衣和化妆洗面的相互干扰。管道集中隐蔽,增加保安措施。

7、设置门斗,方便更衣换鞋,展宽阳台,提供室外休憩场所,合理 设计过渡空间,既保护了居室的宽敞豁亮,又使实际使用的面积大大超过建筑面积。

8、垃圾袋装化,小区内自行车就近入库,预留汽车停车车位。

9、小区内有宜人的绿化和景观,人均绿化面积达到0.8m²~1.0m²,体现节能、节地,保护生态原则。

10、参考设置的房间:起居厅、主卧室、双人(单人)次卧室、厨房、卫生间、门厅、储藏间、工作室、阳台等。厨房、卫浴设施配置标准:

厨房1型:灶台、调理台、洗池台、吊柜、冰箱、排油烟机

厨房2型:灶台、调理台、洗池台、搁置台、吊柜、冰箱、排油烟机 卫生间1型:淋浴、洗面盆、坐便器、洗衣机、自然换气风道 卫生间2型:浴盆(1.5m²)、淋浴器、洗面化妆台、化妆镜、洗衣机、坐便器、机械换气(风道)

三、设计要求

采用2#图纸,手绘或打印均可。图纸按照建筑制图标准要求绘制,图线清晰,粗细分明,尺寸标注完整、正确。图纸内容:

1)住宅小区总平面图1:500(包括几幢住宅,车库、小店、垃圾库等小区公共设施,小区内道路,大门,绿化,小区周围大道,建筑小品等,具体内容根据需要自定)

2)单元底层和单元标准层平面图各一幅1:100或1:50(含家具布置),绘出其中一个单元即可。

3)组合单元正立面、侧立面各一幅1:100,(3~5个单元组合成一幢楼)4)单元剖面图1幅1:100 5)组合单元屋顶排水平面图一幅1:100,其中一幢即可。6)外墙剖面详图一幅1:20 7)节点详图:包括屋面、楼地面构造,阳台节点,楼梯平剖面和楼梯节点,以及檐口、雨水口等做法,台阶构造等。8)门窗统计表和建筑设计总说明。

四、设计步骤:

(一)方案图设计阶段

1、题目分析和调查研究。明确题目要求和设计条件,并收集和翻阅相关资料。

2、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设计要求、具体条件、环境进行功能分析,找出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画出功能关系图。

3、粗略估计各平面及空间尺寸。

4、块体组合:设计平面草图,初步确定几种平面类型进行推敲。

5、完成方案:经过比较,定出较合理的一个方案,绘制定稿方案草图。(包括总平面、主要平面图和立面、剖面图)

(二)施工图设计阶段

1、修改、完善方案图。

2、确定门窗大小、规格和形状。

3、结合立面及室内空间设计,进行划分墙段和标注尺寸。

4、绘出节点详图内容,并在所需相应位置标出详图索引号。

5、进行屋面排水设计,确定排水方式,落水管的规格及尺寸并画出檐口大样。

11.房屋建筑学课程复习指南 篇十一

一、组织现场教学, 学生完成调研报告, 汇报调研成果

该课程实践性强, 房屋的构造原理和方法相对抽象, 组织现场教学增加了学生对于建筑构造的感性认识, 教学地点从相对封闭的教室转移到工程现场, 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在整个教学中有多个模块安排了现场教学, 每个模块都是按照如下程序组织教学活动:任课教师针对项目编制调研报告, 学生课前熟悉任务, 课上教师组织现场教学, 实际考察完成后, 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调研报告, 再次授课时学生分组交流汇报其调研成果。现将三个主要的环节介绍如下:

环节1:教师编制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是学生活动的行动纲领, 教师要结合调研对象, 精心编制, 力求调研报告明确具体、简单明了, 可以采用列表等形式。

环节2:开展现场教学

导论部分, 即第一次上课时, 现场教学的地点安排在学校, 参观学校的教学楼、食堂、宿舍楼三个建筑, 通过考察与教师的讲解, 让学生对于建筑的六大构造组成有一个大概了解。

基础部分, 基础不同于房屋的其他部分, 本部分施工完成后就会回填, 学生在生活中看不到其构造, 相对来说也是比较抽象的部分, 安排工地的参观学习, 此过程需要结合合作企业的工程进度, 参观条形基础、独立柱基础、桩基础等构造, 如果企业现状不允许, 可以播放相关的施工录像, 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楼梯模块, 有两个环节会涉及到参观学校的楼梯, 一个是楼梯形式和楼梯各细部尺寸部分, 要求学生调研学校的五部楼梯, 调研前下发调研表格 (提前设计好, 包括楼梯的形式、楼梯梯段宽度、踏步的高度宽度、扶手的尺寸等) , 学生课余时间分组完成各楼梯的测量与调研工作;再一个是楼梯的设计部分, 如底层、中间层和顶层楼梯平面图中上下剖切线的标注, 再如当底层楼梯作为出入口时, 第一个梯段下高度不能满足通行要求的处理手段, 随堂带领学生到教学楼楼梯间实地讲解, 然后再回到教室讲解楼梯平面的设计, 学生理解起来就会容易。

环节3:分组汇报交流、评价

学生在课下结合调研情况, 查阅相关资料完成调研报告, 其后汇报交流的组织也很重要, 这个环节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有很大作用, 一般是分小组 (三到四人一组) 进行汇报, 这种方式强调学生对课堂的参与, 学生处于主体地位。通过汇报, 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在此过程中, 主要是完成点评任务, 在每组汇报完成后, 点评其成果, 调动课堂气氛, 并将理论知识穿插其中, 教师要能收住课堂, 对课堂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教师还要完成评价过程, 即对于各组的打分。

其实现场教学不仅限于要到工地去实习, 房屋建筑构造这门课程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在我们身边的建筑中, 灵活选择现场教学, 如门窗部分, 授课教室就有, 结合教室的门窗提问题, 为什么是这样展开讨论, 让学生观察周围建筑物的构造, 思考讨论, 给出答案, 这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利。

二、组织模型制作竞赛, 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模型制作, 不仅能使学生理论指导实践, 还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更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创新性思维和能力。通过组织模型制作大赛, 以小组的形式开展, 分组制作建筑构造模型 (教学地点在学院模型实训室) , 集集体智慧, 合作完成。教学中安排了基础、楼梯和楼板三个构造部分的模型制作任务, 这三部分的构造类型比较多, 构造相对简单, 模型制作也相对容易。

环节1:教师编制模型制作大赛策划书

教师布置模型制作大赛策划书, 策划书中给出学生制作模型的要求, 给出构造部分的建筑详图, 基础部分有条形基础、独立柱技术和片筏基础等形式;楼梯部分有单跑楼梯, 双跑楼梯, 剪刀式楼梯以及螺旋楼梯等形式;楼板有板式、梁板式、无梁式等形式。

环节2:学生分组制作模型

学生自由分组, 根据策划书要求自主选取构造类型, 根据施工图要求完成建筑模型的设计、制作, 根据图纸的尺寸, 选择合适比例, 选取材料, 利用不同直径的铁丝代替钢筋, 将配筋情况表达出来, 钢筋配置数量、位置等和图纸配筋符合, 用亚克力板制作模型的外轮廓, 保证内部配筋的可见性。

模型设计和制作过程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表达的过程, 是学生动手能力提升的过程, 是真正落实“做中学, 学中做”教育理念的过程。

环节3:学生展示讲解模型制作过程、设计理念, 评价

各组派代表讲解模型制作过程、设计理念, 小组之间互评, 组内成员自评, 教师评价, 汇总得出各小组在本项目的成绩。

三、安排房屋建筑局部设计活动

遵照学生的认知特点, 从简单到复杂按照模块内容, 循序渐进的、分阶段安排大作业, 设置多个课程设计任务, 以设计任务书的形式提出设计要求, 学生按照任务书, 分小组完成任务。通过课程设计组织学生查找资料、完成设计任务, 讨论发言, 学生由“被动式受教”为“主式参与”, 以参与者身份感受案例, 以决策者身份完成设计项目。学生更注重设计过程, 而不是最终结果, 课程设计环节的重点是设计过程的设置, 其次才是设计成果的表达, 培养直接动手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环节1:教师编制设计项目任务书

设计项目的选择应慎重, 要精心选择、有针对性, 能全面反映教学内容;难度要适当, 要根据适用的教学对象, 贴近于学生的工作实际, 使他们更有兴趣参与;在分组设置上要合理编组, 各小组成员之间要注意能力和水平的搭配。此过程中教师是幕后的设计者, 是整个项目实施推动的组织者, 要把握教学的整体方向。

课程中安排了三个分项目的设计任务和一个综合设计。三个分项目的设计分别是:墙身大样详图设计, 楼梯构造设计, 屋顶排水设计。在教学实践中, 这些模拟施工项目, 使学生得到假题真练的机会, 锻炼学生动手做设计的能力和用图纸表达设计思想的能力。

环节2:学生完成设计说明书、绘制图纸、制作模型

学期最后一周, 安排综合的实训项目。学生6人一组, 从学院档案室将我院各建筑物的建筑施工图拷贝, 学生选择其一, 一周内完成计划、采购、抄绘 (仅限建筑详图) 、模型制作及汇报等工作。这一综合实训项目, 要求多, 需要学生提供的成果也多, 而时间有限, 需要学生分组配合, 各组的计划要合理、分工要明确, 分组完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协同合作能力;制作建筑模型前, 学生详细识读图样, 理解其构造原理, 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识图能力, 学生抄绘图纸的过程, 培养了绘图能力;制作模型的过程, 学生的思维从二维的图纸设计到三维的模型制作, 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提升。

环节3:学生汇报成果, 评价

作品汇报过程, 学生走上讲台, 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自我表达的能力得以提升。教师要做好指导和点评工作, 指出设计方案的优点和不足, 提出改进建议。起到评定和促使学生提高的双重作用。

四、注重过程性考核, 更多关注学生平时参与

注重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成绩占总成绩的70%, 着重测评学生的操作能力, 重视教学环节中的实践过程, 从四份调研报告的撰写及其汇报情况, 三个模型的制作评比结果, 四个项目的设计作品集等多项内容进行综合考核, 汇总出学生的过程性成绩。这种从传统一考定终身转变为以平时作业为主的考核形式, 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结合在一起, 减少了学生临考前抱佛脚的现象, 更加关注学生的平时表现。

考核时注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小组间自评、互评, 任课教师评分, 企业指导老师评价综合得出每次实训环节的得分, 评分时对学习成果进行定量评价, 同时对于学习态度、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给出定性评价, 将结果与过程结合在一起, 形成完善合理的评价机制。

五、结语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式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 让学生体会到建筑构造设计的灵活性, 提高其学习主动性, 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小组式的合作学习锻炼了学生交往、表达能力, 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设计项目的实施,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 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 在学习中实践;通过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做中学的实践使学习过程变为富有创意与个性的过程;通过组织小组汇报, 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摘要:房屋建筑构造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 一定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通过组织现场教学、模型制作竞赛、房屋建筑局部设计等活动, 突出小组合作学习, 倡导“做中学”“学中做”, 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能力。

关键词:房屋建筑构造,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建中, 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 (3) :21-23.

[2]唐小莉, 何云梅, 姚永肿, 奉丽玲.项目教学法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昆明:台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6 (1) .

[3]赵志群,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支月英先进事迹观后感徐小翠下一篇: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