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资源开发

2024-11-01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精选8篇)

1.传统文化资源开发 篇一

骆越文化资源开发及经营方案

一、骆越文化资源开发需求分析

1、形象需求: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城市形象的树立,成为越来越关键的课题,各地政府纷纷聘请专家,进行形象策划设计与推广,于是就有了各种定位、各种个性化的城市,这样的形象工程,使得城市与城市可区分开来识别,并按各自的个性特色发展。广西也不例外,首府城市南宁定位“绿城”,国际民歌节、东盟博览会的推广功能,使南宁改变了默默无闻的历史,但就形象而言,认知之后的认同、美誉显得后继无力,如果想到广西,想到南宁,仅仅是美丽的山山水水、城市的绿化和民歌,那远远不够,首先,这样的形象并非唯一性的,不足以做区分识别,其次,它没有体现城市发展战略,没有反映本土文化、城市个性和民族特色。一个鲜明、丰满的形象,这些是必备条件。

就定位而言,“绿城”定位并非不可以,问题在于概念,绿化概念不具备唯一性,具备唯一性的是本土文化,如果把“绿”定义为原生态文化——骆越文化,把“绿”定义为“骆越人”自然、质朴、兼容、顺应天性的民资个性、真诚的生活态度、生态以及两性平等的独特生活方式,把“五象”设定为城市形象系统的吉祥物,用民歌等文化艺术形式诠释和传播形象理念,那么,推广、传播的形象就和现在不同,品牌力、影响力、辐射力都将不同。

可惜的是,在今天,除了考古学家,大概没有人知道广西这片土

地在史前叫《骆越国》,范围包括广西、广东的雷州半岛、海南岛、越南北部,骆越国的首都就位于现在的南宁市范围内,壮族、瑶族、黎族、京族等少数民族都是骆越人的后裔,骆越人是水稻种植的发明人,《骆越国》有千年的历史,留下了花山文化、龙母文化、水稻文化、民族文化,有专家说,其文化的厚重不亚于玛雅文化等史前文明。但这样一部史前文明,却淹没在汉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的历史潮流中。

一方面是广西城市形象的树立对本土文化有着显性需求,一方面是伟大的史前文明不为人所知,这种矛盾的现状,不是众所周知,所以至今没有改变。

2、经济需求:西部开发以来,广西经济高速发展,泛北部湾经济圈战略,为广西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这个机遇是发展“区域经济”的大机遇,“区域经济”是新经济,世界上的典型案例是“欧盟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核心问题是文化冲突问题,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寻找文化共鸣,对于文化共鸣而言,骆越文化几乎就是大多数东盟国家的文化之根,同样种植水稻,同样吃米粉,同样为男女共同劳作的生活方式。此外,开发骆越文化资源对广西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优化升级和科技、文化产业发展起关键作用。以上两方面均说明广西经济发展对骆越文化存在显性需求。

3、文化需求:广西在历史上,在漫长的汉文化时代,和海南一样,是典型的流放地,山高皇帝远,边沿化是其特点,历朝历代都有边沿化情结,影响深远。在西方文化普及的今天,再度经历新文化洗礼,仍然处于边沿地位,和其它民族自治区不同的是,广西没有鲜明的民族文化使人具备归属感、自豪感与凝聚力。两个文化时代,广西都是默默地随大流,任本土文化淹于新文化中。这种边沿化的另一特点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得以保留,本土文化不能成为城市个性,民族个性却没有失落和遗失。

在文化同化严重的今天,国际上、社会各界都在呼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使得世界各国,国内所有民族地区都在开发与传播民族文化,纷纷走进民族文化复兴的潮流。在这一背景下,骆越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向世界展示一部同样伟大的史前文明只是时间问题,广西文化发展存在民族文化复兴的必然趋势。

4、人的需求:保持自身民族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广西人,却没有文化归属感、文化自豪感、民族个性没有表现机会,民族力量得不到完整展现和凝聚,身为广西人,不了解本土文化,不知道《骆越国》,不认识“骆越人”,很显然,广西人存在本土文化需求。

二、骆越文化开发思路

1、资料收集:骆越古国考古资料;骆越古国历史资料;骆越后裔民族文化资料;骆越后裔生活、生产方式、习惯民俗资料。

2、资料整理:分类、分科整理,并建立资料档案。

3、文化系统建设:建立骆越文化系统知识库,文化系统知识库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原始资料系统;二是经专家整理编辑的史前文明系统;三是经创作的文化传播系统,文化传播系统由基础系统和艺术系统组成。

4、文化传播基础系统建设:文化传播系统分四部分,一符号部分,符号部分是一个大的系统,包括花山壁画,铜鼓花纹,服饰花纹,建筑花纹等;

二、人物形象部分,各种传说故事人物;

三、生产工具部分,包括水稻种植工具,水田作业工具,米粉加工工具,服饰加工工具等原始工具;

四、物质产品部分,包括衣食住行等产品。

建设方式:平面设计、二维、三维设计。

建设方法:依据原始资料加工转换为符合现代传播需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参考标准有视觉识别系统标准、艺术作品创作标准。

5、文化传播艺术系统建设:艺术系统分为文学系统和艺术系统,文学系统以原始资料和后人加工作品为主,艺术系统分为歌舞系统和影视系统,请专家创作。

三、骆越文化开发利用的经营思路

1、知识库经营:文化系统建设完成,可提供骆越文化咨询服务,其中,文化传播基础系统有着自主知识产权,可销售知识产品。

2、产业经营:文化系统建设完成,可在原基础上成立影视制作公司,生产骆越文化影视产品。

3、产业园区经营:产业经营形成品牌力,可创办“骆越文化园区”,园区分为创意产业园和主题公园两部分,按迪斯尼模式经营文化园,打造与东盟博览会相匹配的文化交流平台。

四、骆越文化开发经营的经济模式

1、政府经济:骆越文化资源开发及经营,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与广西发展战略密切相关,是广西城市形象工程,是广西泛北部湾区

域经济模式的配套工程,此外,资源开发和经营过程的关联部门大多是政府职能部门,需要社会各界联合起来才能运行正常,是典型的社会化运行模式。因此,其经济性质中“政府经济”属性起主导作用,没有政府带动和政府经济模式,经营不具备可行性。

2、区域经济:骆越文化是公共文化、公共品牌,企业开发骆越文化资源的自主知识产权很有限,更多的是资源共享、文化交流、文化共鸣,公益性起主导作用,开发本土文化服务于本土区域,随区域经济需求而生,随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就有了区域经济特色。

3、创意经济:骆越文化经营的任何阶段,都以创意为主导,是典型的创意经济运行模式。

策划:黄华坚 2010年10月6日

学院合作项目

一、合作项目:骆越文化基础系统设计制作。

1、学院工作内容:

(1)符号及手册设计:符号设计内容包括花山壁画,铜鼓花纹,服饰花纹,建筑花纹等;

符号设计:平面设计;

符号设计流程:设计内容资料收集,符号临摹,符号色彩及艺术加工设计,骆越文化符号系统设计审核,审核通过后设计“骆越文化符号手册”,编辑符号手册,制作手册清样审核。

(2)人物形象设计,骆越文化中各种历史及传说人物形象设计;

人物形象设计:平面、二维、三维设计;

设计流程:历史及传说资料收集,人物形象设计策划方案,按策划方案设计人物形象,设计审核。

(3)生产工具设计:骆越国生产工具设计内容包括水稻种植工具,水田作业工具,米粉加工工具,服饰加工工具等原始工具;

工具设计:平面设计;

设计流程:考古及博物馆资料收集,工具临摹,工具色彩及艺术加工设计,工具设计审核。

(4)物质产品设计:骆越国及其后裔的原生态产品设计内容包括衣食住行等产品;

物质产品设计:平面,二维,三维;

设计流程:骆越国及其后裔生产的原生态产品资料收集,产品临

摹,产品色彩及艺术加工设计,设计审核。

(5)设计标准:依据原始资料加工转换为符合现代传播需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参考标准为视觉识别系统标准、艺术作品创作标准。

2、合作工作内容:

(1)资料收集和方案策划;(2)符号手册编辑;

(3)《骆越古国》史前文明图册编辑;(4)骆越文化宣传网站设计与管理;(5)骆越文化宣传片制作;(6)骆越文化题材形象设计。

二、后期合作项目:骆越文化艺术系统设计、制作。

1、骆越文化图书产品生产。

2、骆越文化影视产品生产。

3、合作条件:基础系统完成后,视学院学生生产能力再具体设定合作内容。

2.传统文化资源开发 篇二

1. 1源流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经历过原始社会阶段,信仰过原始宗教,或长或短有其自然、图腾、祖先崇拜的历史。傩,起源于中国远古狩猎时代的原始驱逐法术和巫术,根植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神鬼崇拜的原始文化沃土。它孕育于新石器时期,萌生于夏、商,形成于周而规范于 “礼”。在经历了悠久岁月的文化积淀后,最终构成了包括多种宗教、多种艺术形式、民间文学及神话传说诸多因素的庞大文化丛系: 多元、复合的文化空间形态。

傩的记载,最早见于 《周礼·夏官·方向氏》: “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大丧,先柩,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殴方良。”在 《礼记》《论语》 《吕氏春秋》 《后汉书·礼仪志》《东京赋》 《礼纬》 《汉旧仪》中都对傩有概述。

据文献资料查考,至迟在宋代已有傩戏出现,而蜕变出傩戏的傩仪和傩舞,则可上溯到商周时期以至更古远的年代。巫风傩仪与民俗结合紧密,在迎神赛会中占有重要位置,傩仪、傩舞更进一步戏剧化,开始出现成本成套的剧目,而有的戏剧演出又根据具体神佛鬼怪,加上 “香火”“剪生”“傩逐”等内容,从两种不同方向逆反融合。许多种类型的傩戏根据不同的生存土壤、生态环境,或先或后形成独立的剧种,跻身于中国戏曲群落之中。[1]

1. 2分布

近代傩文化东起苏、皖、赣,中经两湖、两广,西至川、黔、滇三省,其中心为贵州和川、黔、湘交界地带。此外,它在北方的陕、晋、冀和内蒙古也有少量遗存。受其影响的民族有汉、土家、苗、瑶、壮、布依、仡佬、彝、水、侗、毛南等。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原巫术传统为骨干的傩仪逐渐与巴蜀和荆楚古俗、道教方术和少数民族宗教等文化因子相融合,形成一种多元巫术文化系统。它与萨满教南北对应,是一种在中国影响甚广的巫术文化事象。[2]

中国傩仪的流布路线如下图所示。

从剧种资料看,在中国黄河、长江、珠江流域,以及东北和西北地区,都存在过不同形态的傩戏、傩文化,并以不同的方式和形态存在着,形成了一个东起苏、皖、赣,中经两湖、两广,西至川、黔、滇、藏,北至陕、晋、冀、内蒙古、新疆、东北的傩 (巫) 文化、傩戏圈。其中,保存最为完整、品种最多、覆盖面最宽的是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重庆、四川、西藏和相邻的广西。[4]

1. 3 发展

中国的傩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不但保留有相当完整的傩文化发展形态,而且由于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各民族在傩仪的活动中逐步形成了品种繁多、风貌独特的傩文化。据文献记载,在殷商时期已有傩仪祭坛祀神活动。在商周时期已广泛流行,后来又传播到邻近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先秦两汉时期,记述傩戏、傩文化的文字已见诸部分古籍。魏晋以来,历代古籍文献记载频频,至于地方史志的记载,更是屡见不鲜,古代的正史和野史中,都有大量关于傩文化的记载,而对于傩文化的研究是近代才开始建立的。中国学者对傩的研究于20世纪初在西方人文科学影响下开始,主要涉及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宗教学、语言学、历史学、艺术学、戏剧史等几个领域,并以文献查考、田野调查和理论探索三个阶段为主要研究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前和新中国成立初,凌纯声、茵逸夫、刘恩伯、孙景深、盛婕、王兆乾等一批学者,曾对一些省区的傩文化进行过零星的调查和初步的介绍。其中,盛婕撰写的 《江西省 “傩舞”调查介绍》成为第一篇带有田野调查性质的傩研究报告。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曲六乙先生把中国傩文化划分为六个大的傩文化圈,即北方萨满文化圈、中原傩文化圈、巴楚巫文化圈、青藏苯佛文化圈、百越巫文化圈、西域傩文化圈。

现状傩戏内涵十分丰富,它代表一种文化现象,戏剧表演只是傩活动中的一个部分。围绕着傩戏展现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涉及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民族性格和心理等,也包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傩戏被公称为 “活化石” “傩文化”。傩戏演出,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请神降神仪式; 歌、舞、戏酬神,人神同乐表演; 送神仪式。

2傩戏文化的价值

2. 1历史文化价值

傩作为一种文化有着三千多年的发展史,始源于商周时期,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古代祭祀、图腾崇拜等文化的活化石。

“傩”作为逐疫驱鬼的功能。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里,“傩”和求雨的 “雩”、祭祀农神的 “蜡”并称为三大祭礼,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巫傩文化的重要遗存和组成部分。

“傩”作为原始祭典的功能。傩戏是中国戏曲的渊源之一。朱熹在注 《论语乡党》时也认为: “傩虽古礼,而近于戏。”清董康在 《曲海总目提要序》中讲得更明白:“戏曲肇自古之乡傩。”[5]

“傩”作为面具艺术的功能。中国傩面具文化源于商周时期的饕餮纹饰,可上溯至龙山文化、良渚文化时期,距今已有五千年左右的历史。傩面具艺术源于古代兽面图腾崇拜,商周时逐渐形成为完整的傩仪。

傩戏历史悠久,是一种世界意义的宗教文化现象,中国是世界上保存傩戏最多的国家,而且历史演变源远流长,辐射面宽。现今各民族的傩戏在发展过程中大都受汉文化的影响,但又各自具有民族和地域特点。傩戏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傩戏的目的是驱鬼去邪,后发展为娱人的功能。

2. 2审美价值

傩戏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审美认知与审美娱情两方面的价值。

傩戏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被称为戏剧文化的活化石,具有多层次的审美认知价值。如从宗教学、神话学等角度分析,随着原始思维、原始审美意识的发展和演变,可以看到诸如原始宗教的生殖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原始巫术、仪式对生活的审美模仿成为原始戏剧艺术的源头。由于宗教和巫术的表现形式是把来自于超自然领域的感受转换为形象的现实感受,而这些表现形式必须以审美认知和形象表达行为来实现,而这些形象表现活动的精神动力也主要来源于宗教或巫术,从而宗教和巫术的认知常常表现为一种审美认知行为。如从戏剧发生学角度审视,则可以看到巫傩与戏剧的关系; 看到傩祭的傩仪、傩礼如何演变为傩戏、傩舞、傩歌; 看到傩面具纹饰的审美嬗变。如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来看,可以看到汉族傩文化与彝族变人戏、苗族地戏、藏族羌姆、土家族傩堂戏等民族艺术在行为、仪礼方面的异同,中国的傩戏文化主要遗存于南方省份地区,如湖南、江西、安徽、云南、贵州等地。各地傩戏文化又具有各自的地域特点。如此这些都具有很高的文化人类学意义和认知价值。

傩戏文化作为传统民间艺术有着很强的审美娱情价值。首先,从傩面具的面具艺术方面看,自良渚文化中的兽面纹饰、商周文化的饕餮纹饰至今,衍化出文面、丑面、凶面等多种类型,具体面具纹饰图案有上千种之多,它们表现出色彩美、纹饰美、世俗性、假定性、象征性等,表现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要求,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审美娱情的客体对象了。其次,通过傩祭形式表现出的仪式行为。傩祭仪轨自周、秦、汉、唐历代相沿,皆载入正史 “礼仪志”,定例在岁末举行 “大傩”。宋、元、明、清渐渐由宫廷走向市井、乡村,傩祭仪式也逐渐删繁就简,向民间风俗转化,走向社会化、习俗化。最后,由傩祭文化中派生出的傩戏、傩舞、傩歌等。傩歌说唱中的神话史诗、英雄传奇和日常风情; 傩舞中的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集体舞; 傩戏中的百戏纷呈,文坛有 《目连救母》 《斩旱魃》 《打黄鬼》 《孟姜女》 《花关索》等; 武坛则有武术、杂技、魔术、气功等技艺表演,深受民众的喜爱和欢迎。因此,在傩戏舞中面具的宗教驱疫意味已蜕变为审美娱情的面部化妆。傩戏舞的表演也走出傩祭中特定场所的限制,走向市井与乡村。傩戏舞的内容渐渐远离宗教与巫术,而有越来越强的世俗娱情意味,傩戏舞的伴奏音乐也渐非宗教化,乐器众多。节奏欢快,旋律优美,情感丰富,真可谓集中国民间艺术之大成,其娱情观赏价值自不待言。[6]

2. 3 旅游开发价值

文化已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类社会精神方面的生产力。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先后自工业社会进入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社会,随着文化的当代科技、文化、经济的一体化趋势,文化进入市场形成文化产业,文化中渗透科技的、经济的、商品的要素,文化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之一。文化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认识到经济的发展与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是分不开的,而脱离本地区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发展是一种没有灵魂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文化的创造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现代旅游经济的发展,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是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重要标志。根据旅游者 “求新、求异、求奇、求知” 的需求特点,各个国家、地区、民族的传统文化应是其重要的旅游资源。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旅游者越来越希望看到和领略多元的、异质的、新奇的民族文化。对文化而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中国的傩戏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之一,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拥有数千年的文化底蕴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和丰富的表现形态 (如仪礼、面具、傩歌、傩舞、傩戏以及傩技艺等),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据调查,大部分地方的傩舞傩戏班子都有为旅游者表演的经历。如江西萍乡利用自己丰富的傩戏文化遗存,筹建中国傩文化园,不仅保护和发展了民族民间优秀的文化遗产,而且发挥了傩戏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傩戏文化旅游资源特色与旅游功能

3. 1特色

3. 1. 1傩戏文化的原生性和远古性

具体表现在: 其一,傩戏文化诸神中的大量女神,以及女神在众神中的突出地位,表明傩戏文化中保留着大量母系社会的女尊遗风。显然,这种远古巫傩遗风属于原生性文化。其二,傩歌或傩法事唱词中,大量的太阳神崇拜、鸟神崇拜、五谷神和农神崇拜等,表明傩神观念在远古的农耕时代就产生了。

3. 1. 2傩戏文化的奇特性和神秘性

傩戏文化同其他神秘文化一样,是人们想象出某种神在冥冥之中佑护人们、支配人们命运的。傩戏文化偏重于对现实活着的人的关爱与佑护,为活着的人驱鬼邪、消灾难,具有神秘性之中佑护的现实性。虽然与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一样,宣扬神对人的佑护,人对神的毕恭毕敬,但却有多层面的奇特的神秘之处。

3. 1. 3傩戏文化旅游资源中伴随着粗犷性与豪放性

其一,傩坛布置比较朴实粗犷。其二,唱腔粗犷豪放、较为朴实。唱腔一般较为通俗的张口即可诵唱等大众性的唱法,曲调也朴实简单,几乎人人皆可唱,唱词和唱法都充分体现了豪放与粗犷的人格特性。其三,傩用法器、道具的粗犷、朴实、豪放特质。

3. 1. 3傩戏文化的独特性

傩戏文化能一直传承到近现代,极大地融合了民俗文化、儒家文化、历史文化、佛教和道教等宗教文化以及戏剧、文学、舞蹈、声乐、绘画、雕塑等于一身的综合性文化,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非物质文化是以物质形式展示出来的,是在活动内容神秘化,鬼神观念活动化的基础上,将驱鬼逐疫等活动奇特化、惊险化、娱乐化的民俗事象,因而具有鲜明的独特性。

3. 2 旅游功能

3. 2. 1傩戏文化的可观赏性较强

旅游是一种集观赏性、趣味性、娱情性于一体的审美活动。对于一种文化资源,尤其是民俗文化资源,能否转化为有价值的旅游资源,主要在于这种文化资源对人们有没有吸引力,吸引力较小,一般难以转化为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吸引力越大,就越容易转化为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傩戏文化之所以能成为有较大吸引力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就在于它的神秘性以及奇异独特的表现方式具有很强的可观赏性。

3. 2. 2傩戏文化活动的参与性强

傩戏文化活动大多是喜庆性活动。其中的娱乐节目多,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大家聚在一起,唱傩歌,跳傩舞,演傩戏,欢歌笑语,其乐融融。

3. 2. 3傩戏文化的科学考察功能较为突出

文化旅游活动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旅游者到异地他乡游览、认知、考察、休闲、体验异地风俗民情的认识活动。旅游目的地民俗文化就是旅游者的重要认知、考察、体验的对象之一。傩戏文化这种民俗文化也就具有旅游中的认知、考察、体验等功能。通过对傩戏文化的科考活动,能够使旅游者认知傩戏文化的源流、分布、内涵以及地方居民勤劳简朴、粗犷豪放、重情好义等人格特质; 能够把握傩文化活动源于农耕的本质; 能够意会傩民信仰傩神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原因。

3.传统文化资源开发 篇三

摘要:新媒体时代,借助文化创意产业的现代科技手段,古老的中原传统文化将焕发新的生机。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中,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和传统资源的有机结合,打造品牌式的龙头企业,正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传统资源;开发

新媒体时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蓬勃,逐渐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近年来,河南省作为文化资源大省,以传媒出版、文化旅游、演艺娱乐、艺术品与工艺美术、文化创意、文化会展、影视制作、武术体育、动漫游戏等九大产业为重点,不断开创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局面。在《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05——2020 年)》、《关于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文件中,河南省提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5%以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更是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建设目标。

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必须以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为底蕴,才能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这要求文化创意产业必须集中解决的问题是:文化资源的历史化与表现形式的现代化之间的矛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剧烈改变,形成强势文化对于弱势边缘文化的侵蚀。随着西风东渐,导致许多传统文化正在消亡和衰落。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剧烈的改变,农耕时代遗留下来的中原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已经不复存在,这是传统文化面临困境的根本原因。借助文化创意产业的现代科技手段,古老的中原传统文化将焕发新的生机;与此同时,河南文化创意产业将获得取之不竭的创意来源。

一、依托新媒体,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式保存

“历史的经验表明,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对传统的依赖就越强烈,对传统的寻根意识也就越浓厚。”[1]事实证明,文化创新的程度往往取决于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发掘的深度。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的见证,是中原文明的重要载体,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是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

传统意义上,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民间文学、民间表演艺术、民间美术和民俗文化等类型。民间文学包括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谚语等,如新郑黄帝、周口伏羲、泌阳盘古等表达了东方特有的瑰丽而隽永的民族想象,对人们的思想形成了深刻的影响。民间表演艺术包含民间戏剧、曲艺、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等,历史悠久,从上古延续至今,种类繁多。民间美术包括瓷器、泥塑、玉雕、年画、剪纸等,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如河南淮阳太昊陵的泥泥狗,虽然初看粗糙古朴,但是它有很深厚的历史底蕴,被称为史前图腾,它把原始的信息带到了现代。民俗文化反映了农耕文明时代老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各种习俗,如庙会、春节、社火、中秋赏月、端午赛龙舟等,这些传统节日中有着大量的民族文化内涵。

目前,传统文化往昔的辉煌不复存在。版画、刺绣、杂技、戏曲、武术等传统文化后继人才不足,传统技艺濒临失传,经营入不敷出,陷入生存的窘境。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形而上的文化形态,较之意识形态领域各种专门学科学术而言,它对物质生活的联系更为直接,其传播范围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它的存在方式不是书本和固态形式,主要是依附于某一群体或个体的传承人,因而其表现形态也具有个性化和不确定性特征。这既是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不可替代性,也是其难以保存的原因。传统文化多采用口传身授的的传承方式,受社会宗族思想的影响,其绝学多局限于宗族内部选择继承人,后继无人便面临失传的危险。作家冯骥才指出,在从农耕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的快速转型中,中国传统文化被工业浪潮席卷,是一种“非正常死亡”。而这些“非正常死亡”的,正是与精英文化并立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另一半”。

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大量非遗的影音材料未对公众开放,造成社会参与、群众保护的意识淡漠;其次,宣传方式单一,多由文化部门在传统节日或者文化遗产日组织进行;再次,宣传资料以说教为主,方式陈旧,难以引起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广泛关注。面对文化争夺的硝烟和文化流失的痛楚,必须为处于窘境的中原传统文化寻找其失落的尊严,为传统文化寻找现代生存平台。

文化创意产业是建立在大众审美以及数字技术上的新型产业模式,以数字媒体为传播途径,具有跨地域、速度快、易于接受、传播人群广泛等特征。1948年,传播学的创始人之一拉斯维尔就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指出:传播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有三大社会功能:监视社会功能、协调社会关系、传承社会遗产。传播是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文化创意产业有着强大的技术优势,使传统文化遗产延续了留存时间,扩展了其分布空间。传统文化在动漫产业、影视制作、旅游开发等过程中取得了虚拟化生存空间。三维技术可以运用数字化故事编排与讲述技术,将传统文学转化为影像,对民间舞蹈动作进行真实自然的呈现,渲染生成虚拟民间建筑,甚至复原民间艺术中的道具、服饰、剧场等,使传统文化获得虚拟化生存空间。如皮影戏是濒临绝迹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工艺精绝复杂,唱腔里体现着原汁原味的民间生活味道。随着现代娱乐方式的转变,皮影戏的演出者和观众大多是年近古稀的老人,面临着人亡技绝的困境。复旦大学沈一帆教授研制出数字版皮影戏《梁祝》,使这种文化瑰宝在现代传播平台上流传。

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将极大程度上实现传统文化的可视化传播。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提出,当代文化正逐渐成为视觉文化。文化创意产业可视化传播的优势在于:它可以逼真地呈現传统文化的图景,带给人们生动性、真实性以及强烈的现场冲击力。新媒体技术可以利用特殊的科技和创意手段,将传统文化中已经绝迹或者无法用普通影视、图像、文字直观记录的部分加以补充和还原,从而稳定地记录和完善中原传统文化档案。传统的民间艺术大多依靠口头语言或者是实物,如通过语言、文字、绘画、服饰、舞蹈、音乐等表象符号系统进行传播。但其关键点在于必须有真实的传播场的存在,即一切传统文化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必须在一个真实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以纪录片《圆明园》的制作为例,影片中大量的3D画面再现了圆明园气势磅礴的建筑园林,雕梁画栋、亭台楼阁、檐角神兽随处可见,令观众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叹为观止。如果仅仅依靠拍摄圆明园遗址上的断壁残垣,是无法满足世人对于万园之园的瑰丽想象的。影视、动漫技术可以实现传统文化在虚拟化的场景中完成,受众即使远离现实的传播场,依旧可以真切感受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绘画、民俗活动的独有魅力,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全民信息共享。

新媒体时代,文化创意产业是重塑传统文化结构和实现文化增值的有效方式,使传统文化重新成为新媒体传播领域内的经典作品。

二、立足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創意产业品牌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直接体现,在当今全球化进程中日益彰显其竞争张力。出版、影视、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跨越了语言文字的传播障碍,在数字媒体环境下快速流行于异域他国。在人们消费精神与物质产品的同时,也将作品所承载的文化植入人心,实现了文化输出。“传播过程中,这种题材所代表的文化背景与受众原有的知识背景产生共鸣,并对受众记忆中的知识体系产生强化,从而使这种带有明显国家烙印的文化信息传递给每一位受众,让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传播国的文化。”[2]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各个民族色彩斑斓的传统文化往往是最受欢迎的,西班牙的斗牛、巴西的桑巴舞、中国的国画、韩国的跆拳道、日本的茶道等之所以让全世界瞩目就是因为它们带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色彩。当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世界各国将文化建设作为增强国家实力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把发展“软实力”、增强“文化国力”作为新时期的国家战略来抓。河南文化创意产业正是立足其丰厚的文化资源,打造出一个个品牌项目。

河南是中原文明的发源地,在历史的长河中,凝结出数不尽的灿烂的文化遗产。古都文化、武术文化、圣贤文化、旅游文化、姓氏文化等共同构筑成厚重的中原文化。目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着力点之一便是依托丰厚的文化资源,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和传统资源的有机结合,并打造招牌式的龙头企业。开封市清明上河园的成功便是有力的佐证。

开封市清明上河园于1998年10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依照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建造。这是一座依托宋都文化打造的大型历史文化公园,是中原黄河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景区,景观建筑面积30000多平方米,形成了中原地区最大的仿宋古建筑群,屡次获得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南经济最具成长力企业等称号。建立十余年来,清明上河园共接待游客5 0 0 多万人次,总收入逾亿元,成为河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典范。仿照张择端的原图,开封清明上河园开设宋文化展示、繁华京城、驿站、特色食街等八个功能区,以及校场、虹桥、民俗、宋都等四个文化区。游客入园伊始,便会被扑面而来的传统文化氛围包围,可以跨虹桥,游文绣院,乘马车,下榻驿站,观赏杂耍、吹糖人、剪纸等民间工艺,品开封小吃,形成“如在画中游”的感受。民间表演艺术的融入更是游园的亮点,身着古装的演员们会上演《梁山好汉》、《包公巡视》等剧目,游园的观众可以不仅观看节目,更可以置身其中参与互动。继而推出的《大宋·东京梦华》是清明上河园的锦上添花之作,也是继《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之后河南省隆重推出的第二个大型实景演出,逐步成为“夜游开封”的核心文化创意产品。《大宋·东京梦华》将八首经典宋词《虞美人》、《蝶恋花》、《满江红》等融入到实景演出中去,利用LED 等亮彩技术设计的流光溢彩的香车宝马,现代技术设计的可自由拼合的水上栈桥,“绽放”的菊花舞台等使得游客产生古典与现代双重的审美愉悦。

纵览河南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如郑州《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安阳市殷墟国家大遗址公园、曹操高陵博物馆、南阳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洛阳牡丹瓷文化创意产业园、信阳的鸡公山·志高文化科技动漫产业园等,无一不是依托传统文化资源的优势实现了文化和经济的双赢。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创意产业要大力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并非仅仅局限于对传统文化的模仿和复写,更应该强调的是中原人的民俗习惯,中原人的审美情感、道德价值取向,展现出中原文化的厚重深沉。

【参考文献】

[1]于海广.王巨山.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2

4.开发资源宝库建设文化大省 篇四

开发资源宝库建设文化大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甘肃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跨越式文化发展道路指引了方向,为甘肃省提供了先的思想观念、广阔政策等空间与难得发展机遇.

作 者:范鹏 作者单位: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甘肃,兰州,730070刊 名:社科纵横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REVIEW年,卷(期):25(7)分类号:G127关键词:甘肃 文化大省 文化环境

5.传统文化资源开发 篇五

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有着其自身特立独行的思想内涵,这是有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本质区别。而且其的产生还受到历史环境和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有其难以剥离的生存土壤[3]。所以在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时一定要保持原汁原味的开发原则,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其更好地背负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历史责任。

3.2科学的开发原则

当今社会是知识的社会,更是崇尚科学反对愚昧的社会。要想更好地做好一件事情,如何科学的计划,如何科学的实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开发自然也要遵循科学的开发原则,否则只能与希望和目标背道而驰,越走越歪,越走越远。因此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一定要遵守自然的发展规律,尊重客观事实、然后精心计划科学有效的开发原则、才能使其朝着又快又好的发展之路上前行。

3.3符合市场需求的开发原则

6.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篇六

张莹1

摘要:佛教自传入我国就与我国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我国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我国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起步较晚,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该挖掘其深层次内涵,遵循开放性、生态性、特色性的原则,按照主题公园、节庆活动、餐饮等形式开发,这样就能够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激发旅游动机的文化因素,并将其组合成完整的、成熟的旅游产品。

关键词: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佛教文化旅游包括普通旅游者观光、游览佛教寺院、石窟、佛塔等实体景观,参加佛教节日庆典活动和专业佛教信仰者的朝拜。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它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旅游客源市场稳定,旅游者回游率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开发潜力。

一、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佛教文化在我国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播、发展,佛教文化在人们中影响根深蒂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在人们心中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无论是普通的旅游者,还是佛教的信仰者都可能成为佛教潜在的购买者,佛教旅游地中寺院、石窟、佛塔等实体景观和佛教圣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对佛教旅游者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很多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已经具有了开发的价值。因此,佛教实体景观、人文景观和节庆活动就成了现代社会重要的旅游资源,称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二、我国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

佛教旅游的发展使人们逐渐了解佛教文化,但是佛教旅游的发展也使佛教文化的普及和传播鱼龙混杂。佛教旅游实质上是一种以佛教文化内涵为主要吸引物的特色旅游。但是我国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目前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对其内涵深层地挖掘和开发。

我国佛教文化旅游景点的项目开发比较晚,而且开发的水平不高, 基本停留在一些实体景观观光较低层次产品的开发上。大多数佛教旅游景点只进行了一些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很少挖掘自己独特文化特点,对蕴含在佛教旅游资源当1 作者简介:张莹(1980—),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哈尔滨商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中的文化进行设计和开发, 这就造成了佛教旅游者得不到深层次的文化感染,收获很少,从而降低了对佛教景点的吸引力。导游在对佛教旅游资源进行旅游讲解时,大部分停留在佛教建筑的外观上,对蕴含在实物当中的深层次佛教文化内涵不能理解,从而不能把一些佛教文化和佛教故事向游客详细讲述;佛教寺院中大师和徒弟,基本上都是从事诵经、占卜等活动,不能与旅游者进行思想交流。因此,在佛教景点游客基本上是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旅游者感受不到佛教文化真正的熏陶。

三、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我国佛教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为丰富,遍布我国的大江南北。但是,要想使佛教旅游健康、快速发展,合理开发这些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并且保持和发挥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原有的功能和价值,就必须遵循以下开发原则。

1、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就是指开发佛教旅游文化资源时要结合旅游者的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充分挖掘蕴含在佛教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内涵,设计和开发出能够满足旅游者多种需求的旅游产品。

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不仅可以使人们正确认识佛教,而且还可以很好地发展佛教旅游事业,将佛教旅游发展壮大,使之成为旅游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还可以把我国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以后,又是我国传到日本、朝鲜、韩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我国是佛教在东南亚国家传播的中转站,不同宗派的大师的讲法、遗址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再加上我国佛教圣地大多数都坐落在风景秀丽、青山绿水的名山之中,如果我们能够开发合理,宣传得当,就能够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实现佛教旅游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2、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指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时要注重佛教文化与周边自然景观的融合。佛教生态旅游,以佛教周边自然景观为主,佛教建筑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旅游者可以通过旅游活动使自己感受佛教的生态底蕴,保护资源不受到任何破坏。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要坚持生态性原则,可以引导游客从观念上净化思想,自觉保护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科学合理地设计和筹划佛教圣地文物古迹的修复与重建工作,尽最大可能保持其原有建筑格局和

建筑风格,佛教圣地后来的人工建筑也要与原有的自然景观和建筑风格相协调,不能破坏原有的建筑风格。合理开发佛教旅游地的旅游内容、接待项目,控制佛教旅游地的规模和接待人数,使佛教景区得到可持续发展。

3、特色性原则

特色性原则指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时,一定要体现出自己的特色,挖掘不同佛教旅游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将这些资源组合成能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一种独特的旅游体验和感受。

坚持特色性原则就要紧紧围绕佛教文化内涵这一主题,根据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佛教旅游地的不同特点,开发一些区别于其它佛教旅游活动的独特旅游项目,让佛教与我们日常生活相融合,如武术与佛教、茶道与佛教的融合,创造出独特的佛教旅游项目,使佛教信徒和普通游客者得到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随着旅游消费者需求水平的提高,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要从观光旅游向参与体验旅游转变。观光旅游是以游客观光游览旅游景点中的实物为主要方式的旅游。这种旅游方式游客几乎没有参与体验旅游项目的机会,游客也很少能够真正亲身体验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很难受到佛教文化感染。所以,观光旅游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参与体验旅游开发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动态式开发,除了设计观赏实体景观以外,还设计了一些与佛教活动有关的动态参与和体验项目。游客可以在动态的佛教旅游活动中,亲身体验出家弟子的生活状况。如出家弟子的饮食、住宿等。在这种优雅的环境中感受佛教独特的生活气氛,可以让游客舍弃名、利等杂念,忘掉烦恼,净化心灵,实现佛教文化的深层体验。

四、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挖掘佛教文化内涵,紧紧围绕满足旅游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遵循科学开发的原则,将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将其组合成完整的旅游产品,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佛教主题公园开发

1955年7月,世界上最早的主题公园——美国迪斯尼乐园建成以后,人们很快地接受了主题公园这种新型旅游形式。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深圳锦绣中华的主题公园在国内获得了成功以后,主题公园的形式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如:杭州“千古宋城”,无锡的“三国城”和“水浒寨”。主题公园的形式、内容可以多种多样,只要主题定位准确,设计方案能够满足现代旅游者的多种需求,主题公园形式就能获得成功。佛教文化旅游胜地可以借鉴主题公园的形式来规划和开发。由于藏传、南传和北传佛教建筑在风格上有很大差别,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间的佛教建筑风格也有很大差别,各有各的特色。如果把不同特色的建筑合理地组建在一个主题公园中,全面、系统地展示给游客。那样,游客只要去一个主题公园,就可以领略到不同派系、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佛教建筑了。杭州的“东方文化园”将佛教、道教和儒教的建筑、各式各样的节庆活动同时在一个公园中展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游客评价很好,而且游客回游率很高。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成主题公园形式,将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非常具有前景的形式。

2、佛教节日庆典活动开发

自从佛教传入我国后,佛教文化对我国影向比较深远,在我国宗教的教徒中,佛教徒占有很大的比重,数量最多。普通人虽然不是佛教徒,但他们对于佛教节日比较感兴趣,而且参与佛教节庆的积极性也比较高。通过开展和举办佛教节庆活动,可以增加佛教旅游地吸引力。佛教节庆旅游不仅有利于促进佛教旅游地的建设,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佛教旅游业的发展。所以在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时,应该重视佛教节日庆典形式的开发。开发节日庆典活动不但可以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而且还可以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佛教节日很多,作为开发者,要重点利用这几个节日来安排旅游地一年的活动内容,从而提高佛教旅游地的声誉,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佛教餐饮开发

目前全国大部分佛教旅游地,产品较为单一,主要是观光与赏景形式。餐饮食品开发一直是空白,而且游客对佛教餐饮也不了解。因此,开发佛教餐饮食品将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又一重大创新。现代社会中,人们提倡健康的饮食,为佛教餐饮开发提供了市场潜力。因此,可以在佛教旅游地开设如佛教素菜餐馆或素食餐厅,把素食延年益寿的理念向晋通游客推广。佛教餐饮开发将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又一个重要形式。

总之,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必须做好旅游市场的调查和研究,深层次地挖掘蕴含在佛教旅游资源当中的文化内涵,使旅游市场的需求与佛教文化相融合,并在此基础之上,搞好与之相配套的软、硬件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具一定特色的佛教旅游产品。

参考文献:

[1] 赵伯乐.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月

[2] 华钢.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J].网络财富,2008年第5期

[3] 刘海英.哈尔滨市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8月

[4] 袁银枝.试论佛教旅游资源及开发原则 [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期

7.传统文化资源开发 篇七

一、研读语篇, 寻找语言文化的出发点

新教材以单元教学来编排, 单元之间均有独立的单元话题, 而每个单元又至少有两篇与单元话题紧密相连的语篇, 并且这些语篇在单元知识覆盖面上是位居榜首的。语篇是单元话题的具体表现, 是语言交流的集中体现,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正因为如此, 教师不但要深究语篇中的语言知识点, 也当探究语篇中的文化知识点, 在研读语篇的过程中, 要想方设法地将隐含在内的文化内涵寻找出来, 锲而不舍地将语言知识点与文化知识点自然连接, 只有这样, 课堂教学时才能使学生体验到语言运用的生动性和文化差异的多样性, 这样英语教学才会更趋于一种全面, 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才会趋于一种可能。

【案例分析】译林版四年级下册Unit 6 Whose dress is this?的Story time部分主要场景有两个: (1) 苏海、苏阳为参加聚会, 挑选合适的衣服; (2) 在聚会上, 孩子们谈论彼此的衣服。主要涉及的语言知识点包括衣服类的单词, 评价、建议类的句型和衣服所属的问题。那么其中蕴含的文化知识是什么呢?研读文本, 不难发现此语篇展开的聚会场景乃是老外乐此不疲的化妆舞会Fancy Dress Party, 但是对于国内学生来讲, 却是相当陌生。基于此, 课始, 教师播放了大量色彩艳丽的化妆舞会图片, 从视觉上满足了学生的胃口;之后, 课代表宣读了课前收集到的关于Fancy Dress Party的情报资料, 具体解释了化装舞会的历史由来;然后, 教师一连三问: (1) Do you like Fancy Dress Party? (2) Why? (3) Do you want to go to the party?从直观到形象刺激了学生们参加聚会的欲望。那么课文的教学, 就有了文化的底色, 学生学习语篇也有了更多样的体验。

【反思】语言来源于生活, 更成长于环境, 那么英语教学就应该注重语言生长的原点。为此, 教师教学的目光就当聚焦在英语如何在英语国家中被人们所运用。任何空穴来风式的英语教学不但脱离实际, 更是流于形式。为了杜绝这样情况的发生, 教师就应对于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文化知识有所了解。教师从原点处出发, 走向文化的领域, 挖掘出教材更深层的意蕴, 在文化中研究文本, 为英语教学创设出更浓厚的文化语境。在以上案例中, 教师就是追根溯源地寻找出将语言与文化契合点, 将语篇的教学培植在原生态中, 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仅教学了谈论衣物的口语交际内容, 更让学生在Fancy Dress Party中体验了“Party文化”, 让学生明确了语言从生活中来, 运用到生活中去, 使得他们在不同的场合敢于开口, 正确地使用英语语言。

二、文化板块, 寻找语言文化的融合点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英语自然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作为外语学科,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 文化意识难以自然习得。为此, 教师就应善用教材, 探寻语言文化的融合地带, 对语言蕴含的文化知识精心组织予以教学。自五、六年级新教材实施一年以来, 我们发现每册书中, 单元之间出现了Culture time板块, 以六年级上、下两册为例, 共16个新授单元中, 就有10个单元编有文化板块, 从上册的英国学校假期、各国地铁的不同说法、中西方节假日等文化知识到下册的有关早餐、交通规则、社交礼仪等方面的中外文化差异, 一改从前一线教学“文化知识匮乏, 教师教学凭感觉下手”的情况, 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有了教学内容上的显性体现, 文化教学不再是盲人摸象, 毫无章法。

【案例分析】译林版六年级上册Unit 7 Protect the Earth的Culture time部分的内容是Liu Tao says:“Earth Day is on 22nd April.”Mike says:“World Environmen Day is on 5th June.”Yang Ling says:“We should love and protect our Earth.”教师在教学这一部分的时候, 顺应Unit 7 Protect the Earth大单元情境, 让学生不但及时了解地球日和世界环境日的具体日期, 还适时追问学生:“We should love and protect our Earth.But what should we do?What should we not do?Let’s make a poster.OK?”课堂之上, 学生们积极思考, 反响很大。课后, 他们集思广益, 绘制出各种各样保护地球的英语海报。学生干部评选出最佳海报, 教师予以评奖, 之后还张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进行展览。

【反思】教材是师生开展英语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 而新教材的实施更是突破了老教材的局限, 从篇幅上完善了文化知识的补充, 虽然不可能穷尽中英文化所有的差异, 但确实为英语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气息, 使得教师也多了一份课程的文化意识, 而这正是合理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又一脚手架。保护地球的话题貌似老生常谈, 可却与人类息息相关, 对于小学生来说, 空洞的道理多讲收效甚微, 只有具体的行为准则才是对其生活实际的指导。关于保护环境的节日介绍, 填补了学生此常识上的空白。从以上内容可见, 教师如何依托教材资源, 寻找出语言与文化的融合点, 从国际文化的角度, 让学生用英语动脑动手, 感悟着语言文化中的魅力, 为的就是帮助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

三、差异比较, 寻找语言文化的交叉点

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化, 作为母语的中文和作为外语的英文自然是差异显著。英语教学的目的不单是为了让学生学习一些英文, 会说两句外语而已, 而是为了让学生在理解外国文化的基础上, 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 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 形成跨文化的交际意识和初步的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简而言之, 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但是教材由于篇幅的限制, 编排上不可能穷尽所有语言知识和相关文化, 自然带有局限性。那么如何突破这样的局限性, 让教学走向一种宽广呢?当然是需要教师结合具体教学内容, 见机引用相关英语文化的背景知识和社会习俗的典型事例, 让学生将其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比较, 由此领会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加深他们对两种文化的领悟, 在领悟中, 切实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案例分析】译林版四年级上册Unit 1 I like dogs单元话题与功能主要是表述对动物的喜好, 所以教师就以“dog:与人友善or令人厌恶”为题, 与学生一同探究东西方文化中对dog褒贬不一的说法:西方人视狗为友, 言语之中透出喜爱 (a lucky dog幸运儿、a clever dog聪明人、gay dog快活人等) ;但是中国人却鄙视狗, 言语之中充满敌视 (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狐朋狗友等) , 这种对狗的认识差异, 使学生感受了文化不同语言还会如此的妙趣横生。再如译林版四年级上册英语Uni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单元话题与功能是主要解决水果的所属问题, 因此教师在此又以“吃不得的apple”, 说明美国人如何在生活中使用apple, 表达对苹果的情有独钟:比如the Big Apple指代纽约市, 再如the apple of one’s eye指代某家的掌上明珠, 还比如in applepie order指代一切非常井然有序, 等等, 而这些“吃不得的apple”又让学生惊奇一把。

【反思】英语作为外民族语言文化, 不仅包含通过表象即可理解的部分, 同时还包括因思维方式的不一致而无法从表面现象进行理解的部分。所以, 教会学生表面上的单词发音并不难, 但教会他们说话得体却是不易。而说话得体的关键在于帮助学生增加文化底蕴, 增强文化交际意识。为此, 教师就要站在语言教学的高度, 坚持语言交际性的原则, 让学生充分认识其工具性, 也要坚持见机引入一些中西方文化习俗, 让学生体会其人文性, 只有这样, 才能使得他们尊重他国的语言和文化, 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在以上案例中, 教师就是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 有计划地开发和利用多种文化资源:先是顺应动物的话题, 有目的地选择dog来说明同一角度但文化观点的不同;后来又迎合水果的话题, 折中选择了apple作为文化教学的突破口, 让学生感受到外国文化下的语言指代功能。语言交际中, 通过文化差异的比较, 学生及时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禁忌, 日后运用英语才不至于陷入“虽能发音, 却不会说话或是不敢说话”的尴尬境地。

8.领略印尼风情文化开发课程资源 篇八

【关键词】领略印尼风情文化 开发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047-02

回归自然,回归生活,是幼儿园教育的应然选择。寻找侨文化是我们在实施回归自然与生活化教育课程中的一个内容,从创园初始至今走过60年的发展历程。在模索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反思,获得很多宝贵经验和心得。我们找出侨文化课程资源的利用模式,挖掘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民俗文化,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让孩子萌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使其在健康、愉悦的环境中成长。

一、寻找源于生活的民俗风情文化

陈鹤琴先生提出了“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动教材”。他认为,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我们旨在将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幼儿学习的大课堂,挖掘富有情趣,有利于激发幼儿身心发展的风俗文化,遵循情感陶冶原则,游戏性原则,发展性原则让幼儿在感知、探究自然、社会的过程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发展。因此我们秉承“融多元文化创阳光乐园”的理念,采用各种教育活动和教学方式,挖掘有关印尼文化内涵,让幼儿亲身感受,体验印尼人们的生活习俗及制作糕点的方式,感受印尼音乐舞蹈的独特,同时也是为了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印尼风俗文化。

在寻找侨文化资源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观看课件、参观归侨历史博物馆、走进归侨之家,从中领略侨文化的历史。我们从侨文化的众多类别中筛选出最典型、最有代表性,与幼儿日常生活相接近的、具有侨乡气息的印尼文化教育内容。我们把这些资源分成了三大类:美食文化、歌舞文化、建筑文化。其中美食文化包括:黄姜饭、沙爹、薯饼、千层糕、糯米条、九层糕等等;歌舞文化包括:巴厘岛、木瓜恰恰恰、哎呦妈妈、异域风情等;建筑文化包括:奇葩、浮屠塔、毛草亭子。将这些资源整合,立足于孩子的兴趣,在与幼儿互动的基础上有目的地生成一系列主题活动。

二、寻找源于幼儿生活的学习环境

蒙台梭利说:“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环境是重要的资源,是隐藏的教师,孩子吸收环境中一切有用的知识而成长。在幼儿园,孩子眼睛所触及的每一处风景、每一个角落都应该是美的。幼儿只有生活在一个充满自然、和谐色彩的情境中。基于这个理念,创设环境时,我们结合印尼风俗文化资源把家乡的特色融汇进去。

为了让幼儿能切身感受印尼风俗文化,我们挖掘并利用本土教育资源,让孩子“与环境对话”。园内种植具有东南亚特色的果树:“芭蕉树、木瓜、人心果、黄皮果、莲雾、释迦果等,用防腐木防造的印尼亭子、桥、房子及连廊,随处可见的柱子、槟榔树干都画有印尼特色的图腾”。创设“东南亚风情园”“美食劳作室”“华侨农场”等区域环境,开展了“印尼美食”“别样建筑”“印尼恰恰恰”等异域风情主题活动,成功地将侨文化渗透于学园的每一个角落,即具有教育性和艺术性,有着直接的熏陶作用,也使幼儿园弥漫着浓浓的印尼文化气息和生活情趣。从欣赏、品尝、制作印尼归侨的美食、印尼舞蹈、了解印尼建筑等方面向幼儿介绍异域风情,让其初步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能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有助于扩展幼儿的视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寻找源于幼儿生活的活动材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指導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自制玩具在幼儿的生活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收集及简单的制作,大大培养了他们的探索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印尼特色的材料。竹条、椰子壳、稻草、棕榈、木片、树叶、各种印尼香料等自然物品在这里随处可见,于是我们将这些材料引进到班级区域中:美工区,引导幼儿用小竹条制作做印尼乐器;用椰子壳做面具、棕榈毛拼贴印尼房子;提供木片让幼儿画印尼图腾。劳作区,提供糯米、肉末、香蕉叶、豆皮、马铃薯、花生等材料,引导幼儿制作糯米条、薯饼等。通过与材料的互动,真正让幼儿体验感受制作的乐趣,从而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

总之,来源于生活的课程最亲切,产生于侨文化课程最有生命力。陶行知先生强调“在生活中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走进自然和生活,将侨文化环境中的优质资源转化为课程建设的优势,有利于建构富有园本特色的幼儿园课程,有利于幼儿感受异国文化情趣,寻找乐趣,体验童趣,满足兴趣,形成对家乡、对侨文化的深情厚意和无限依恋,从而获得生命自由健康完整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淑英.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有效运用.教育理论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5.

上一篇:浅析询问与质询的区别下一篇:敞开胸怀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