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决定执行力

2024-07-06

角度决定执行力(精选8篇)

1.角度决定执行力 篇一

我在青藏高原旅游,我就思考一个问题:从青藏高原流下来的水成千上万条,为什么绝大多数河流着流着就没有了,为什么只有长江和黄河最终形成了两条奔腾不息的大河?

我请教一些地质学家和科学家,最后得到这样的答案:只有这两条河发源的高度和角度不同,

高度决定速度 角度决定长度

高度比别人高会导致什么呢?会导致这条河水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落差大,水的落差大就会形成较大的势能,导致水流流淌的速度大。

所以,高度决定速度。

那么河流发源的角度不同将会导致什么不同?

假如给一些人10个小时时间去走路,以同一个起点向不同的角度走,看他们每个人能走多远?你沿着45度的方向,他沿着90度方向,另一个人沿着135度的方向

每个人在不同角度将意味着他遇到困难的性质和大小是完全不同的:你在45度的方向遇到一条高速公路,一马平川;他在90度的方向遇到的是几座高山;另一个人在135度的方向遇到的是几条大河

不同角度上行走的人得拿出不同的资源和时间来克服道路上遭遇的不同困难,也就意味着每个人在不同角度上在10个小时内能行走多远。

所以,角度决定长度。

同样,很多企业都希望做百年企业,为此这些企业展开艰辛的努力,但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企业做着做着就没有了?很多人都想成才,为此勤奋努力,但为什么绝大多数人慢慢就变得平庸了?

因为,他们缺乏高度和角度!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两匹马几乎同时出生,老大被一位农夫牵回家拉磨磨面粉;老二被一位和尚牵去西天取经。十年后这两匹马又见面了,

《高度决定速度 角度决定长度》()。老大非常不服气,对老二说:“我在这十年内也是每天都在不停地走。没有比你少走一步,为什么到今天我还得不停地走,否则主人就不给我饭吃?你也没有比我多走一步啊,为什么你从印度回来就被授予‘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还在河南的洛阳给你奖励了一座大宅子,叫白马寺。那么多人每天给你叩头供奉,你整个后半生就衣食无忧,凭什么啊?而且,在我看来,你还利用公款旅游了一把。”

这两匹马的命运怎么差这么大呢?

老二是这样回答老大的:

“你在这十年内确实没比我少走一步,你确实很辛苦,我也确实利用公款旅游了一把。我们两个人的不同在于,你这十年内一直围着这一个点打转转,所以距离是零:我随着唐僧师傅往一个方向不停地走,最终帮助师傅把经取回来了。我们就这一点不同,角度决定长度。”

大江大河之所以常流不息,就在于江河发源地有足够的高度,高度产生足够的势能,带来奔腾向前的速度。 同样,了不起的企业首先得益于非凡的高度和角度,这就是战略。 战略首先是一种高度。 我们看待中国市场,看待企业这种组织有没有高度,将意味着我们能不能看到机会,看到机会你才敢于运作,你才能做出企业的发展速度。如果你看问题没有高度,或高度不够,你就看不到机会,你就无从下手,就做不出企业的发展速度。

比如,你看待一个行业有没有高度。将决定着你能不能“顺大势做大事”。任何成功的企业首先是得益于行业的发展态势,在中国成功的企业,无论是跨国企业还是国内企业,无一不是站在一定高度洞察行业大势而借势飞翔的。相反,那些失败的企业很大部分是在伟大机遇来临时如盲人视而不见,仍然在地上爬行。

看到机会后,你切入的角度不同,将意味着你付出的成本和代价不同,也就意味着你在有限的时间段能走多远!

这就是战略:高度决定速度,角度决定长度。

2.角度决定执行力 篇二

一、课程实施¬——“一流的执行力”

(一) 完善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

在传统机构设置基础上, 学校在中层干部的设置上作了更多的思考。结合学校七彩教育的实情, 设置了教科办、教务办、体艺办、德育办、总务办、安保办等中层机构, 让三级课程的实施和执行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扎实、稳步前行。陵园小学七彩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实施是在学校各中层机构的共同参与、研发、监督进行的, 特别是陵园小学富有特色的一系列校本课程, 如:升旗课、形体课、安全法制大课、版画课都离不开各处室的积极努力。科学健全的中层组织机构给校本特色课程的形成作了有力的保障。

(二) 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作为学校实施三级课程的关键主体, 其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的效果, 因此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课程实施最关键的执行力。

1、“手册”规划教师发展。

学校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结合陵园小学实情, 制定了《陵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手册》。每位教师根据自身实际和学校发展规划, 填写制订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并在教学中逐步实施个人发展规划。

2、培训引领教师发展。

(1) 把专家请进来。定期邀请一些有知名度的领导、专家、教师来校作课讲座, 让更多的教师有机会直接与专家和名师对话, 更新和充实其教育教学理念。 (2) 把教师送出去。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学习, 听专家讲座、观名师课堂、看名校风采, 以此拓宽教师视野。

3、实践提升教师发展。

在新课改行进历程中, 陵园小学形成了七彩课堂教学模式“殊途同归”四段教学法。学校全体教师步调一致, 思想高度统一。紧紧围绕“殊途同归”四段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实践, 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打造七彩阳光自信课堂。

各科教师结合学校的新课程学科课堂评价标准, 反复实践, 不断完善各自的课堂教学, 全体行政人员和名师工作室成员随时推门听课, 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每学年全体教师都要在不同范围内上研究课, 骨干教师、“名师工作室”成员定期上示范课。

4、搭台促进教师发展

(1) 教师外出学习培训, 回校后作“小讲座”、上“汇报课”等方式, 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 使他们的专长得到培养, 综合能力更加完善。

(2) 每学年的“新进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教师基本功竞赛”, 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 学校创新“青蓝工程”, 采用“师徒捆绑”的结、帮、带等形式, 为骨干教师创设施展才能的平台。

(4) 成立由县市知名教师领衔、校内骨干教师担纲的“七彩名师工作室”, 开设“名师讲坛”, 让骨干教师定期向全校教师作讲座, 让大家分享其教育教学经验成果, 使之获得成就感。

(5) 县级名师和各级骨干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 不断提高其业务素养和理论水平, 并按学校“十个一”要求不断完善自我。

5、反思完善教师发展。

全体教师通过“课后反思、单元反思、学月反思、学期反思”等评比活动, 不断反思、总结, 提升专业素质。

(三) 构建扎实有效的管理制度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健全的管理制度, 作为校长必须要有制度文化建设的意识和通盘考量。学校经过酝酿、讨论、座谈、教代会表决最终形成了一系列的课程实施的管理制度。《綦江县陵园小学课程实施要求》、《綦江县陵园小学教师执行课程评估细则》、《綦江县陵园小学七彩校本课程开发规划》、《綦江县陵园小学教师课程开设能力培养要求》等制度应运而生, 为三级课程的实施和执行保驾护航。

(四) 全面科学创新地利用资源

校长还要善于全面科学创新地利用资源, 让一切可用资源为学校课程实施服务, 拓宽提高课程执行力的空间。

1、让校内教师“一岗多能”。

2、聘校外师资做有益补充。

3、家长担任学生家庭生活技能辅导教师。

4、协调社区及周边资源成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地。

二、课程评价——“一流的效果”

在课程评价中, 学生、家长、教师、学校都成为评价的主体。采用“学生自评、学生评价学生、学生评价老师、学生评价学校;教师自评、教师评价学生、教师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校;家长评价学生、家长评价老师、家长评价学校”的三维评价方式, 进行过程性、发展性以及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 关注差异和发展, 导向课程的实施, 促进学生、教师、学校良好发展。

对学生采用学业水平监控抽测、2+X拓展课程发展性评价手册、日常操行评价手册、成长档案袋等形式评价并日趋完善, 促进了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学校的毕业学生受到上一级学校的好评。

对教师采用学科课堂教学评价、学科教学质量目标考核评价、教师参与拓展课程评价、教师校本教材编写评价等方式, 所有评价纳入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分配, 并与评优评先职称晋级挂钩。评价促进了教师素质不断的提升, 教师驾驭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能力大大提高, 专任教师人人“一岗多能”。市县校各级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6人被评为首届县级名师和学区首席教师。

学生、家长、教师对学校的满意度评价, 都在95%以上。学校正逐渐成为师生成长的乐园。

3.信任力决定执行力 篇三

事实上,执行型机制就如树之根茎,倘若根茎的吸收和给养能力不行,纵使外部营养再好,都是长不成执行力这颗参天大树的;执行型机制就如大厦之地基,没有这地基或这地基不稳,再好再多的砖瓦,都是筑不成执行力这座大厦的。

可是,什么是执行型机制呢?它指的是围绕高效营销执行力得以实现,促成组织及其个人由消极执行到积极执行、由被动执行到主动执行的机制,它由信任机制、授权机制、沟通机制、薪酬绩效机制等一系列的内涵构成。

执行力的助推剂成分

本文下面探讨的内容就与如何在组织内部建立信任机制推动执行力的提升有关。

在联纵智达营销执行力研究中心跟踪服务过的数百家企业中,至少有60%的企业存在着营销团队对企业信任不足的问题。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造成了市场一线的封疆大吏及其团队畏首畏尾,不敢放手去干,拖拉折扣不愿尽力去做。是故,执行力也因此难从谈起。比如下面讲到的张某就是这么一例。

张某是一家药企企业的区域经理,他近日向笔者大倒苦水。

“公司给我们每人办了一张信用卡,要求每个人请客户、请招标办的人吃饭,都必须刷卡,可现实的问题是能刷卡的地方消费高,去一次超标一次,价格合适的地方许多餐厅又不能刷卡,不刷卡公司就不报账,搞得我们现在就怕请人吃饭。”张某狠抽了两口烟,皱起的眉头在烟雾飘渺中愈发显得愁困。

“公司这不是明摆着不信任我们吗?弄得我们请客都不敢,能做好后面的招标吗?”他带着的几个同事齐声应和着“是”。

“公司不信任我们,我们也很难信任公司。去年年终大会的时候,说好完成了多少任务给多少奖金,这半年刚过,看见今年增长得快,前几天就发通知下来,说基准任务上调20%……”

类似张某这般的事例我们碰到过很多。这些封疆大吏们之所以对企业缺乏信任,通常都和企业规则不稳定、不平衡有关系。

一、企业规则三天两头的变缺乏稳定性

“计划没有变化快”,常被许多企业的管理者拿来当着自己改弦易辙的理由,甚至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企业及其管理者自我调整与修正的必然途径。但问题是,你的执行团队刚刚向西跑出了50米,现在你却说“兄弟们,咱们之前跑偏了,让我们向东”;执行团队刚向东跑出了50米,你又发现方向偏了,于是再度改变规则“兄弟们,向南跑”。如此这般一来二去的折腾,团队的执行力就难免出问题了:其一是大家不敢跑快了,因为折回来麻烦;其二大家不敢用力跑;其三是前面的折腾已经用了太多的力气,没有劲跑了。

和这个问题有类似破坏效应的是政出多门、令出多人。不同管理者对重点及关键点的把握与认识是存在差异的,无论是管理者的变动,还是管理者之间在沟通协调上没有达成一致认识,他们都可能对执行团队发出听起来完全是两回事的指令。

二、企业规则的变化只利于企业和管理者,而不利于执行者

前面的案例中我们提到过企业给营销团队办信用卡。这其实不是个案现象。部分企业的管理层当初主张办信用卡,出发点完全是出于企业或自己事业部、分公司的管理需要。如办了信用卡,就不用担心个别员工借款“跑路”了;就不会占用企业流动资金,从而把资金压力转给银行了。也就是说,他们在制订与信用卡及费用使用相关规则的时候,很少从营销团队的角度去设身处地的想:信用卡会推高消费的场所,在同样费用比例的情况下,团队成员们能做好平常的公关和客情事务吗?假如我们的主要市场在二三级市场或者是三四级市场,钱包里面装张卡的营销团队能找到合适的消费场所吗?

正是因为管理者和执行者之间身份及其思考事情的出发点的错位,我们才会发现规则更多利于企业和管理者的现象比比皆是。既然没有从执行者及执行环节考虑,自然就会让执行团队与企业离心离德,增加不信任感,从而给执行意愿及态度带来负面影响;自然就难免会增加执行团队的执行难度,影响执行。

核心问题解决方法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其中的核心就是企业及其管理者都要维护好自己订立的规则。

一、订立规则的时候向执行者偏一“毫厘”

古语云“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企业的规则订立上。换句话讲,如果在订立规则的时候,多向执行者偏一毫厘,执行力情况就会好很多。其中的重点是在制定计划、指标、奖惩,出台规则的时候要多从执行者的角度换位思考:规则是业务和业务管理导向的吗?这样做对管理及完成计划、指标有多大帮助?各个区域的营销团队及其成员的执行难度增加了多少?这是他们能做到的吗?如果规则本身就妨碍了执行,又应该怎样更改?

二、让规则具备一定的稳定性

稳定性的背后往往潜藏着合法性、有效性,往往也会给执行者带去“既然这么定了我就这么干了”的信任潜意识,所以我们主张规则,尤其是那些影响重大的规则都需要一个稳定周期,都需尽量在这个稳定周期内少变动,比如说年度营销指标、费用计划、奖惩规则等等,在企业颁布的年度内,需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如果确实需要改变,就要向执行者偏一毫厘,在给执行团队责任加码的时候,奖励也跟着加码,支持也跟着加码,不能说让扛包走路的多扛五十斤了,还给那么多粮草,还只发一双破草鞋。

三、维护自己的规则

连你自己都不维护自己订立的规则,你又如何让执行团队信任你的规则,拥护你的规则?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话题。我们身边有不少营销的中高管们,给团队讲“我们今年要把目标网点铺货率提高到70%,要把终端包装做到50%”,可他们不把薪酬绩效考核指标和铺货指标、终端包装指标进行关联设计,在平常的营销管理工作中甚至是每周、每月的例会上,也很少就铺货率指标和终端包装指标进行检查、诊训以及跟踪阶段性达成率,更谈不上制订改善计划。以至于这些规则,就像仅是用来在某个特定时段随便讲讲一样。

4.责任决定执行力读后感 篇四

近日利用闲暇时间,翻出公司推荐的《责任决定执行》一书,在我拜读了之后,心情激昂澎湃,这本书明确的个人责任意识和勇于负责的理念,是决定个人、企业、社会所做工作成败的关键所在。

我们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之一,电力安全生产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防安全和人民安居乐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要确保电力安全生产,就要求每一位员工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以确保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能顺利流通。

负责是每一位企业员工必须具备的品质,即使职位再渺孝工作再平凡,也伴有不可推卸的相关责任。一个人对工作、对生活的态度的表现就是他的责任感的表现。无论是学习、生活、工作、家庭中,能否负责将会直接影响个人的行为,决定了工作任务的执行力度和企业兴衰、个人成败。读了这本书后,我明确了在工作中,我们应当爱岗敬业、互助友爱,有目标、有信心,有乐观精神去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遇到了不会的、不懂的,要积极向上级领导、同行多请教,多训练,而不能以消极的态度逃避的心态去对待。

责任感是对制度的严格执行。每一个企业都建立了详细的规章制度,良好的制度在企业的管理中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我们每一位员工都要自觉地服从制度的约束和管理,不得随心所欲、自由散漫。制度的遵守,是员工责任感首要表现。

责任感是对上级命令的服从。服从是执行的基石,是执行的第一要素。当一项任务安排让你执行时,你首先要服从,但这种服从是一种理智的服从,不是盲目地服从。也就是说,你执行的前提是你的工作对公司和安全生产是有益的,如果你发现让你执行的计划存在着漏洞,你就应该勇敢地站出来与上司商榷。当然,也许在执行的开始你并没有发现任务的不可执行性,随着工作的开展发现不对的时候,也不要以不是自己的责任为由,将错误进行到底。特别对不利安全生产的违章指挥要坚决指出。

责任感是对工作任务不打折扣的执行与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都必须要按计划要求倾尽心力去完成,不可懈怠责任。用强烈的责任心去工作,勇于负责,才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责任感是团队精神的表现。为了完成某一项工作任务,可能需要多人或多个部门相互配合执行,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直接导致工作受堵,不能或延迟工作任务的完成。因此,每一位员工都必须有团结协助的集体精神,站在企业集体利益的高度去工作,不能因个人或小集体利益而损害企业、社会利益。

责任感是要敢于承担责任。一个人在工作中犯错是很正常的事情。工作一时出现差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错误,找借口推卸责任。一个人惧怕承担责任,就不会有勇气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改正错误并更好地完成任务。殊不知,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也是负责的表现。勇于承认错误并积极改正错误,才是正确的工作态度。这样才会吸取教训,积累经验,避免碰到相同或者相似的问题时第二次犯错。

我们每一位员工都是企业的主人翁,企业发展了,我们才会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稳定的收益。个人的责任感提升了,个执行力也必然得到提升。让我们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去工作,提升企业的执行力和竟争力,共同为公司的蓬勃发展而努力工作。

《第五项修炼》读书心得体会

《第五项修炼》是一本开拓性地倡导学习型组织管理思想的著作。书的作者彼得·圣吉在研究中发现,要使企业茁壮成长,必须将企业变成一种学习型的组织,并使得组织内的人员全心投入学习,提升能力在本职岗位上获得成功。作者指出,从长远来看,一个企业唯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就是比对手更快更好的学习能力。书中描述了公司如何通过采用学习型组织的战略和行动对策,即五项修炼,来排除威胁组织效率和事业成功的学习障碍。

这五项修炼概括地说包括: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第一项修炼是“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的修炼是深刻了解自我的真正愿望,并客观地观察现实,对客观现实正确的判断,通过学习型组织不断学习激发实现自己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并全心投入工作、实现创造和超越。此外,个人的修炼又应该是自愿的选择,一个组织的领导者不能强行推动成员自我超越,而是要创造鼓励和支持自我超越的氛围,并带头承诺和实践自我修炼。

第二项修炼是“改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对事物作出价值评价,沉积在自我心灵深处的印象等。我们通常不易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对行为的影响。然而不同的心智模式处理问题的角度会有很大的不同。在组织中,改善心智模式是保证团队合作成功的重要保证。一个组织要改善心智模式就要开发反思和探寻心智模式修炼的方法,把心智模式的修炼制度化,提倡探寻挑战思考方法的氛围。

第三项修炼是“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指的是一个组织中各个成员发自内心的共同目标,在一个团体内整合共同愿景,并有衷心渴望实现的目标的内在动力,将自己与全体衷心共有的目标、价值观与使命的组织联系在一起,主动而真诚地奉献和投入。进行建立共同愿景的修炼首先要放弃传统观念,即总是由领导人或通过正规的计划发布愿景,其他人仅是执行。真正共同的愿景要通过个人愿景的交流与沟通而逐渐浮现。这就要求领导人有非常开放的心胸,愿意聆听与理解各种各样的想法,以找到超越和整个各种愿景的最佳行动路线。

第四项修炼是“团队学习”。团体的集体智慧高干个人智慧,团体拥有整体搭配的行动能力。当团体真正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团体整体产生出色的成果,个别成员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要快。团队学习要发掘个人的思想潜力,以超越个人的心智;需要有创新、协调的行动,建立一种“操作信任”,成员之间相互依赖,互补互助。尽管包含个人技能和理解力,它是一项集体修炼。掌握团队学习的修炼方法是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关键一步。

第五项修炼是“系统思考 ”。企业和人类的其他活动一样,也是一种系统,也都受到细微且息息相关的行动所牵连,彼此影响着,因此必须进行系统思考修炼。系统思考的修炼是建立学习型组织最重要的修炼。系统思考也需要有“建立共同愿景”、“改善心智模式”、“团队学习”与“自我超越”四项修炼来发挥其潜力。第五项修炼高于其他四项修炼,是整合其他修炼的修炼,并且要在开发其他修炼的情况下才能发挥自身的潜力。开发共同愿景会促进对长期性目标的承诺,心智模式的修炼主要在于开发我们的心胸,团队学习能够培育超越个人视角局限、以看清更大图景的集体技能,而自我超越则激发一种个人动机,让我们持续地学习和理解我们的行动如何影响我们的世界。

5.执行力决定转变发展方式的成败 篇五

执行力就是生命力,是广东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的重要保障。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就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以及上级指示、决定、命令,从而实现预定目标和任务的能力。具体说,就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就是把握规律、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就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狠抓落实、坚决完成任务的能力。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今年全省经济工作的头号工程。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不转不行;面对国内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慢转也不行。面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盲目转也不行,要进一步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以自我革命的勇气、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对不适应科学发展的理念、经验、做法进行扬弃,切实解决“不愿转”、“不会转”、“不能转”的问题,真正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

广东科学发展的思路、目标、措施已经明确,科学发展的时机和条件已经具备,关键是提高执行力。当前,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避免人为的“中梗阻”,要有强的执行力;建设文化强省,实现省委提出的既“涨钱袋”、又“富脑袋”的目标,要有强的执行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平安亚运”,要有强的执行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完善具有广东特色的开放、动态、创新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有强的执行力;打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攻坚战,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安居难等民生问题,要有强的执行力。

总的看,全省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是好的,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广大党员干部彰显了务实、高效、坚决的执行力。但是也应看到,与发展的要求、群众的需求相比,在执行力上还存在执行标准不高、执行速度不快、执行力度不大、执行办法不多、执行能力不强、执行动机不纯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被动执行。有的领导干部“躲”字当头,怕担责任,工作能推则推。在处理复杂问题和解决疑难矛盾上,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笨办法不愿用;有的领导干部“拖”字当头,怕犯错误,等上级部署,靠领导指点,先看人家怎么做,瞻前顾后,裹足不前,只为“不行”找理由,不为“能成”想办法,工作能拖则拖,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简单矛盾拖成复杂矛盾;有的领导干部“怕”字当头,怕枪打出头鸟,怕得罪人,怕丢选票,碰到问题绕道走,歪风邪气不敢管,难事硬事不敢抓。

虚假执行。形式主义盛行,害了事业,也害了百姓。有的领导干部只说不做,行动在嘴上、落实在纸上;有的部署工作雷声大,落实工作雨点小,表决心惊天动地,看成效毛毛细雨。“上级下文件,层层往下念,念完文件进饭店,不见文件有兑现”。

机械执行。有的领导干部教条主义严重,拘泥于条条框框,对上情吃不透,对下情不了解,工作部署讲大道理、大概念,工作落实无特色、无突破;有的领导干部只当“传话筒”,照抄照搬,毫无新意,被群众戏称:“当官当大官,讲话讲宏观,坐车坐皇冠,啥事都与己无关”;有的领导干部信奉“经验主义”,习惯走斑马线,形成思维定势、路径依赖,行动怕出格,思想没激情,破解难题和推动工作的思路窄、办法少,辛辛苦苦效率低,忙忙碌碌实绩少。

选择执行。本位主义严重,自私自利,表态积极,行动消极。有的领导干部处处从小团体利益出发,凡事把单位和部门利益放在第一位,与民争利;有的领导干部以个人利益为取舍,私心杂念重,干活由心情,办事看人情,甚至以权谋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有的领导干部以取悦上级领导为目标,执行不顾及基层利益,不考虑群众感受,摆花架子,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没注意。

执行力的强弱,表面反映的是工作效果,深层折射的是工作作风,本质危害的是执政基础。如果执行力不强,只有规划没行动,只有布置没落实,再科学的决策都会成为“海市蜃楼”,再美好的愿望也会变为“空中楼阁”。

要以昂扬的意志激发执行力。执行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精神。干事业要充满激情。我们要满腔热情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牢固树立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克己奉公、甘于奉献的事业心和使命感。要树立“拒绝借口,无条件执行”的执行理念,培养执著的执行意识。要树立“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执行理念,在执行上比精神,在执行上比速度,在执行上见高低。要树立“迅速反应、立即行动”的执行理念,“先试不争论,先干不议论,时间作结论”,真抓实干,一抓到底。

要以改革创新提升执行力。禁区不突破永远是禁区,难题不破解永远是难题,出路在于改革创新。执行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当前干部群众对要不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形成共识,但一些地方和部门抓转变发展方式的方法还不多,措施还不实,效果还不明显。现在,我们正处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科学发展探路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突破思维定势。重点要把自主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推动力,加快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要推动行政体制、要素价格、投融资体制等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形成一整套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要以强烈的责任感保障执行力。执行力要靠高度的责任感来保证。党员领导干部要分清目标任务,狠抓执行不松劲,从根本上克服“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凝聚力。要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要围绕提高执行力这个目标,建立健全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重点工作项目专责制、重大项目与重要工作“限时办结制”和严格的责任倒逼机制等。要加强对执行的监督,深入开展明查暗访、专项督查和社会监督活动。要坚持违规必究,杜绝“下不为例”。要强化问责制度,实施严厉的奖优治庸罚劣措施,既要追究“乱作为”的问题,又要追究“不作为”的问题,做到有权必问责,问责必从严,把问责始终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

要以实际成效检验执行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执行力强不强,最终要以实际成效来检验。执行要在注重实绩、追求实效、讲究实力上见行动、比高低、论英雄。执行绝不是乱作为,执行要以法律法规、党纪政纪为准绳,以政策为界限,以成效为标准,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依法办事,化解矛盾,特别是在企业改制、城镇拆迁、农村征地等敏感问题上,一定要严格按法律政策办事,绝不能因执法不规范、执行政策走样或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而引发事端。要善于做好群众工作,对群众一时不懂的“政策问题”,一时不通的“意气问题”、一时不服的“利益问题”,要耐心细致地晓之以理,反复做工作,把群众说懂、说通、说服。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6.决定企业执行力的八个关键 篇六

一是管理制度制定不严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一个团体的活动行为都应该先从制度抓起。对于企业来说,制度最好是长久性的,经过严密专业论证的。仓促出台的规章制度不完善、常修改,会失去权威性,得不到有效的执行。话说:言而有信,一言九鼎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企业的执行制度已经处于混乱当中呢?那就不妨学习一下战国时秦国的商秧。昔日商鞅变法就是针对管理者因为经常改变政策而失信于民的一种方法。解决这种问题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提及反面人物,选其首恶,找一个能够引起他人警觉的人,杀鸡儆猴;二是树立正面的典型,这个通常的做法是大力鼓励表彰先进员工。通过正反范例告诉大家公司的意图:惩罚不是制定制度的最终目的,制度的是为了规范企业工作环境,以期带动员工执行的热情。

二是制度本身不利于执行

制度本身不合理,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或者过于繁琐都会影响执行情况。例如,有些企业通过各种报表的填写来约束员工的行为,或通过各种考核制度达到改善企业执行力的目的,但这些往往是事与愿违。

其实,企业每增加一项制度就是给执行者头上戴了一个紧箍,会进一步增加执行者内心的逆反心理。而其最坏的结果是员工工作时内心焦躁,敷衍了事,使企业的规定流于形式。

所以企业在设计相关的制度和规定时一定要本着这样一个原则,就是所有的制度和规定都是为了帮助员工更好地工作的,是提供方便而不是为了约束,是为了规范其行为而不是一种负担。所以,制度一定要实用,有针对性,并且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

三是在执行的过程繁琐

有研究显示,企业流程中,企业领导处理一个文件通常只需要7分钟,但耽搁在中间环节的时间却能多达4天。因为这件事可能需要各个部门进行审批,这会导致具体执行人员失去耐心,从而影响了执行的最终效果。

而且,对于这些流程,客户是不会理解的。他们只关心这件事完成需要多长时间。所以,缩短非必要部门的中间审批环节,提高作业效率,进行科学的流程再造是制度得以有效贯彻执行的必要措施。

四是管理者作用不到位

大的方面是对政策的执行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小的方面是具体任务没有后期效果检查,或者检查工作前紧后松;以及管理者在工作中宽以待己,严于律人,不做表率等等。

古人云:己身不正,虽令不行,就是这个意思。一个企业出了问题首先要看主要负责人,这是经营管理中责任分配的金字塔制度。企业要想强化执行力,必须在每个方案出台时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凡是牵扯到管理者的方面一定要率先示范,做出表率才行。

五是执行的方法欠佳

通常企业的每个项目都会有一个小组,其中每个人的工作都是不同的,ABCD每人负责一个部分,然后进行汇总。但是这种方式很可能出现“各扫门前雪”的情况,若加之沟通不到位,便会有1+1还要小于2的情况。

这是团队做作业中的方法问题,对此,建议团队作业时:一是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利用大家的智慧先确定思路上的原则性的东西,保证各方有共同的方向和开始,因为方向比距离和速度更重要。再就是在作业的过程中注意积累,建立自己的作业工具模板,这会大大提高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六是监督考核机制不科学

这里面有两种情况,一是没人监督,二是监督的方法不对。

前者是做了,但好与坏没人管;或者有些事没有明确规定该哪些部门去做,职责不明确,所以无法考核。这就是企业中的管理真空或者管理重叠问题。

后者是监督或考核的机制不合理。如今的管理中,经常被引用的不合理的监督和考核制度就是压力拉动型的竞争制度,其具体制度通常是:采用一套绩效评估程序,对同层次的员工进行横向比较,按绩效将员工分出等级,而这些级别将决定员工的奖金和命运。但是,这种竞争机制通常是事与愿违的,因为这套系统会形成个体重于团队的企业文化。如果我和同事之间是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那么在工作上我肯定不会协助他;再严重还会上升到各部门和团队的竞争,在企业里形成拉帮结派的官僚风气。

七是技能培训不到位

现在很多企业都重视员工的培训,从管理到技术,从技能到心态等等,无所不包。这是企业对提高员工能力、增强企业凝聚力的重视,但也出现了企业培训中的形式主义:很多企业往往是培而不训。

这就导致了员工不知道在具体到工作中该怎么做,继而表现出执行力不足。一个企业培育员工应该不仅仅讲怎么骑马,还要进行示范,再把他扶上马,最后再送一程,以确定员工对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实现高效低错。

八是企业文化没有形成凝聚力

出现这一点的原因很可能是公司的企业文化没能有效地取得大家的认同。企业文化不同于其他因素的地方在于,它不是通过外部的刺激来改变执行者的行为,而是通过影响执行者的意识进而改变他的心态,最终让执行者自觉的一种做法。

7.角度决定执行力 篇七

无论从完善会计准则体系, 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还是规范小企业会计核算, 降低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保持与税法相互协调, 减少纳税调整工作量, 规范税收征收管理, 增强财务信息透明度, 提高小企业财务信息有用性, 促进小企业健康发展, 维护市场经济来看, 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是必要的, 是可行的。

(一) 《小企业会计准则》将推动国民经济的有序增长

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是我国基础性的群体企业。据有关资料统计, 在我国所有477万户企业中, 小企业数量占总量的97.10%, 从业人员占52.95%, 资产总额占41.97%, 主营业务收入占39.34%。为此, 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 增加就业, 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增长和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正式实施, 一方面将有效规范小企业纳税人自身的会计核算, 最大空间保持了与税法的协调, 降低涉税成本, 减少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空间, 降低职业判断能力, 简轻小企业会计人员编报成本, 规范和统一财务报表格式, 有效提升财务信息有用性。另一方面, 为小企业信息使用者提供规范的财务信息, 主要是为税收征管人提供税收核查依据, 规范税收征收管理, 同时也为银行信贷提供规范的决策依据, 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因此,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 将提升小企业的经济效益, 规范税收征管, 规避银行信贷风险, 为社会创造正能量, 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有序增长。

(二) 完善会计准则体系, 推动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中央已高度重视并支持小企业发展, 先后出台《中小企业促进法》、《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小企业会计制度》等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综合性制度和政策措施。但上述这些政策制度在实践过程中显示出内容过时, 实际工作中无所适从的问题。一方面, 企业之间有着不同的经营规模, 不同的公众受托责任, 也有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和信息需求。诸如《企业会计准则》法律制度不考虑小企业的会计需求、规模大小及其特殊问题, 一律执行单一的会计标准的做法并不符合小企业的实际。我国虽然制定了《小企业会计制度》, 但《小企业会计制度》是《企业会计准则》的简化版, 在会计核算、纳税调整、财务信息报送等许多方面都没有结合小企业的特点和实际。另一方面, 国际会计准则充分考虑到小企业规模较小、业务较为简单、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相对单一等实际情况, 出台了ISAR (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 , 同时IASB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于2009年7月制定发布了《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因此, 随着我国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 作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成员, 结合我国特色出台《小企业会计准则》有助于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 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三) 有利于税收征管, 促进税负公平

小企业财务信息使用者中, 最主要的是税务部门, 这是由小企业信息需求相对单一的实际以及小企业和税务部门之间的二维纳税关系决定的。小企业规模小, 经济业务少, 财务独立核算能力弱, 多数小企业财务账簿没有建立健全, 税务部门按照税收征管的要求只能对其采用核定征收的税收征收方式。这势必出现目前存在的多盈少盈的小企业都交纳相同的税, 盈利交税, 亏损也交税的税负不公平的问题。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将推动小企业财务制度的建立健全, 增强小企业的财务独立核算能力, 使税务部门实行查账征收成为可能, 规范税收征收管理, 促进税负公平, 满足税收决策, 包括是否按税收优惠政策纳税, 采取何种税收征管方式, 应征税额等, 为税务部门进行监管、依法治税提供了更加明晰的有用的财务信息。

二、影响《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力的因素分析

在推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际过程中, 由于小企业和税务部门之间的二维纳税关系, 将影响《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力。

(一) 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主体条件弱

小企业是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主体之一, 而且具体运用和执行又取决于小企业的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小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在小企业决策中起到关键作用, 同时也是推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关键。按照现代财务管理体制的要求, 财务人员的职能不仅仅停留在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层面, 更应积极参与小企业决策管理, 为小企业财务计划、预算、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提供参考和决策意见。但小企业规模小, 自身经济实力有限, 财务专业技能人才的录用无法像大中型企业一样用高薪酬来吸引, 从而使大部分小企业缺乏财务专业技能人才, 丧失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主体条件。一方面, 小企业财务基础簿弱, 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良莠不齐, 不能完全领悟《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精髓。另一方面, 小企业缺乏建章立制的能力, 使《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推行丧失主动力。小企业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推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前提, 因为财务管理制度是小企业财务工作的准绳, 既是对财务人员工作指导和规范, 又是《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具体化。但小企业往往缺乏建章立制的能力, 没有建立财务管理制度或建立健全了却没有有效执行。

(二) 多准则并存影响《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力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完善了会计准则体系, 但出现多准则并存的问题。 (1) 小企业会计人员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领悟能力有限, 对《小企业会计准则》内容变化的把握不够, 产生了误区。他们认为计税依据是税法, 不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制度》或新执行的《小企业会计准则》, 只要正确找到了税法和会计的差异, 并依此进行纳税申报, 就不会产生纳税风险。为此, 小企业一方面体现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实施从根本上就不重视, 缺乏推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在动力。 (2) 小企业不顾《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规定, 任选制度, 选而用之。 (3) 《小企业会计准则》第三条规定, 符合本准则第二条规定的小企业, 可以执行本准则, 也可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根据调查显示, 有33.33%的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 这也说明, 很多小企业在这一制度施行以前就选用了《企业会计准则》, 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又没有刚性的转换要求, 部分小企业必然选择沿用以前的制度。第四, 小企业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内容无心把握。《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框架、会计科目、核算方法、计量和报告内容等与《企业会计准则》差异很大, 但小企业没有精力再去掌握新的内容。因此, 多准则并存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推行会有一定的影响。

(三) 小企业存在税务核查误区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和银监会等五部委于2011年11月下发了关于贯彻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指导意见 (财会[2011]20号文件, 文中提出, 各地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应当提高税收征管水平, 促进小企业税负公平, 积极推进、引导小企业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建账建制。在五部委中, 与小企业往来最多的确属税务部门。但税务部门是征税人, 小企业是纳税人, 二者之间的二维纳税关系使纳税人毫无疑问认为, 征税人引导纳税人建账建制无外乎就是要求小企业提供税收征收核查依据。小企业若规范建账, 便是提供给征税人有关纳税信息, 无形被征税人全面监管, 毫无避税、漏税甚至偷税的余地, 从而也缺乏推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主动力。相反, 征税人也普遍认为, 主管我国会计工作的是财政部门, 自己的主要任务是按时足额地征收税款, 关注的重点是小企业账簿记录是否真实、正确, 能否按税务部门要求提供有关纳税信息, 是否按税法要求及时、足额缴纳各项税款。而小企业选择和适用哪种会计法律制度是自己的“分外”工作。因此, 纳税人存在税收核查误区, 征税人与财政部门甚至五部委间的相互推诿, 都影响《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推行。

(四) 执行成本和行为习惯影响《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力

财政部关于印发财会[2011]17号《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规定, 《小企业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小企业范围内施行。从《小企业会计准则》这一制度本身来看, 它具有他律性, 即按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所规定的小型企业标准的企业就必须强制执行。但小企业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影响《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 (1) 小企业出于转换成本所带来的短期利益受损考虑, 影响执行力。 (2) 由于会计人员的行为惯性, 不愿接受准则的变化对会计核算的改变, 尤其是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小企业, 会计核算要求改变更多, 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也跟不上。 (3) 小企业规模的界定是一个幅度范围, 上下限之间差异比较大, 会计核算能力和核算要求其实并不相同, 统一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会加大一些规模小的小企业制度执行成本, 从而也影响《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力。

三、提升《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力展望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和有效实施, 离不开小企业自身和五部委的引导、监督, 但在出台后,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力关键取决于小企业纳税人自身和征税人税务部门。

(一) 纳税人有助于提升《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力的措施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关键在于纳税关系中的纳税人这一主体, 小企业有以下四种积极措施来提升《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力。 (1) 出于缓解融资瓶颈, 提升执行力。《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施行有助于小企业融资, 为企业规模和业务的扩展创造了机会。一些金融机构不愿意给小企业贷款, 其主要原因是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不规范, 财务报表没有统一格式要求, 财务信息不可靠, 金融机构缺乏可靠的贷款决策依据。《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有效规范了小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 为金融机构提供了信贷决策、信贷额度、信贷条件等依据, 降低了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 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将会得到缓解, 从而增强《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力。 (2) 出于享受税收优惠, 减轻纳税负担, 提升执行力。《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施行为小企业提供了诸多税收优惠, 为小企业的效益增长创造有利机会。小企业必须意识到推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从税收优惠角度来讲, 大大减轻了小企业的纳税负担。小企业必须克服小企业转换成本和行为习惯, 克服短期受损的思想, 严格按照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文件对十六大行业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执行, 从而享受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 (3) 树立利税思想。目前, 小企业的纳税现状令人堪忧, 纳税负担重, 尤其是会计核算不健全的小企业根本无法享受税收优惠的政策。小企业必须掌握《小企业会计准则》有关的利税规定, 充分理解新准则中的利税思想, 正确认识国家出台该新准则的良苦用心, 尽可能及早准确地将准则规范运用到会计核算和纳税工作中去, 达到减税效果, 推动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4) 借助外力, 建章立制, 建立健全账簿。小企业担心自身建章立制的能力是自然的, 但小企业可以借助代理记账公司、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外力来引领小企业建章立制, 建立健全账簿。通过一段时间的引领, 小企业已走上习惯规范会计核算的征途, 最终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提升财务信息质量, 增强财务信息的有用性。

(二) 征税人有助于提升《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力的措施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力除关键取决于小企业纳税人外, 主要还取决于小企业的征税人, 征税人从以下五个方面推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力。 (1) , 征税人委托培养税收征管综合人才。推行《小企业会计准则》, 首要在于税收征管人才, 人才是有效推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推行不但要求税收征管人对税法的全面掌握, 也提出对《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准则》等会计法律制度的掌握。虽然二者所属不同的科别, 但税法和会计之间的紧密性决定税收征管人必须对税法和会计都要掌握。如:我国除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外, 都要交纳企业所得税, 在年底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仍然必须依赖会计利润, 即小企业应纳税所得税额的计算必须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进行纳税调增或调减。因此, 税收征管人只有既掌握税法, 又掌握《小企业会计准则》, 才能有效推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 (2) 明确《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协同和差异。《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亮点之一是充分保持与税法相协调, 满足税收征管信息需求。但在充分协调的基础上, 仍然存在一些无法消除的差异。在会计和税务这两个不同的主体之间, 二者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其原因是《小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是两种不同的经济领域, 他们最终目的不同, 两者有时对同一经济行为或事项会做出不同的规范要求。因此, 税收征管人必须明确《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协同与差异, 把握纳税调整事项与非纳税调整事项, 对准确贯彻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具有重要意义。 (3) 注重《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后续教育。征税人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掌握是一个长期学习和实践的过程, 必须转变观念, 定期不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 鼓励员工参加会计从业资格和会计专业技能资格考试, 通过集中学习和长期自学, 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 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满足《小企业会计准则》对税收征管人的要求, 从而增强《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力。 (4) 推动税收征收方式的改变。《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 要求税务部门推进和引导小企业建章立制。税务部门应以规范纳税管理, 降低税收征收管理成本, 提高税收监管质量为出发点, 充分结合小企业实际, 对符合查账征收条件的小企业要及时调整征收方式, 对其实行查账征收。 (5) 高度协调五部委的监督职责。在税务征税核查过程中, 税务部门发现小企业未按《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设置会计账簿, 私设会计账簿, 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 未按规定保管会计资料等情况, 税务部门没有处理权, 但必须履行五部委共同推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责任, 及时反映给主管会计管理工作的财政部门, 由财政部门进行处罚。税务部门与其他“三部委”之间也是如此, 各部门应做到相互协调, 共同监管, 而不能相互推诿。通过各部门的严格监督, 全面真实的披露财务信息, 提高财务信息披露质量, 净化信息市场, 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 为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有效信息, 为《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顺利执行做好监督保障, 提升执行力。

参考文献

[1]何泽水:《〈小企业会计准则〉难点解读》,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8.心态决定角度 篇八

关键词:心态 师生双赢-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c)-0229-01

通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证的培训,回想一下自己的工作实践,突然发现很多事情的处理方式和角度不同,它的结果就截然不同。

[美]威廉·格拉瑟著由杨诚译的《了解你的学生: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一书中,威廉·格拉瑟说:“我们无法强迫任何学生用功读书,除非他相信这么做会令自己感到满足”。其实这句话仔细体会下,实质就是学生自己的学习心态问题,学生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学习,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自己的理想,那么他就将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故事一:2010年我带了一个高三音乐班,由于他们第一学期每天要大量时间学习音乐,所以,文化课就基本荒废了,到了第二学期3月初他们才正式开始正常的文化课学习,其中有个学生给了我很多启发。他第一学期期末数学成绩只考了30分,给他很大打击,而他音乐联考成绩已经过了重点本科线,他很着急,学习也沉不下心来。有一次上课叫他回答问题,他就两个字:“不会!”这个回答让我感到很寒心。在第二天的作业本上,我给他留了一句话:“下次考试目标是50分,你能让老师看到你的进步吗?相信你,你行的!”结果他在月考时考了52分,在试卷上我又给他留了一句话:“看到自己的实力吧!下次考试能让老师再一次看到你的进步吗?”……就这样,他在高考中数学考了98分,凭借这个分数,帮助他考上了厦门大学音乐系!

故事二:有一次上课铃声响了,我走到教室门口边的时候教室里还是一片吵闹,作为一个班主任,这是不能忍受的。学生看见了我,便立刻安静了下来,可能准备接受我的训斥。我本来也有点火,也准备走进教室把那几个声音特别吵闹的学生找出来大训一顿。当我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女学生在很认真的做着数学练习,她是我们班数学成绩快要垫底的人,今天怎么这么认真,我猜吵闹声中一定有她,她只不过是给我装个样子,怕我找她。但也就在我正准备叫她停下来,不要再装认真时,我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可以改变下教育方式呢!我给了同学一个微笑,然后说:“知道我为什么微笑吗?”学生纷纷回答:“教室里安静了。”“老师有好消息要告诉我们。”……“都不对,因为我看见有人在认真学习,看见了她的努力过程!”教室里顿时更加安静,相互张望。当然她在张望,我望着她,再望望其他同学,说:“现在我们可以上课了吗?”这节课同学们都听的很认真。后来她下课后主动来找到我,说:“对不起!”我微笑着说:“为什么说对不起啊,只要你继续努力,会成功的!加油吧!”从那以后她学习一天比一天认真,后来高考成绩也不错,上了一个深职院,这对她来说是以前都没有想到过的事情!

故事三:这是我刚接手的一个班,学生还没有完全了解,班上犯错、违紀的学生一个接一个,有时候劳动卫生都没有人去打扫。而我们班31个人,六组还多一个位,只能放到最后面,作为单座,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同学们都不愿意坐在那里。刚开始,我把这张桌子命名为“反省桌”,谁不守纪律或犯了错就坐这个位子,以示惩罚。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班上的纪律仍然不好,犯错、违纪的同学毫无减少的趋势。有一天我看见别的班级桌子摆放和我刚好相反,把这个单座放到最前面。这给了我很大启示,为什么不放前面来呢,大家不就都愿意坐了吗?还给它改一名字“荣誉桌”,哪位学生学习用功,受到科任老师的表扬多,为班级做的贡献多,就坐这个位子。一下子,全班同学都罗列自己优点,自己的贡献,为班级争得的荣誉,人人以能坐到这个位子而感到光荣和自豪。他们私底下还开玩笑说这张桌子是通过国家免检座位。从此以后,班上的纪律好了很多,学习也跟着进步了,还经常拿学校的“文明班级”荣誉称号。从那以后,不管这个桌子是放在前面还是后面,只要名字还叫“荣誉桌”,全班同学还是争着坐这个位子。

其实,这个三个故事都反映了一点,只要调整人的心态,就可以取得师生双赢。任何事情都有它有利的一面,只要你用恰当的心态去对待,就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

一次考试分数不能决定你的人生,而是你看待分数的心态,只要在进步,多少分并不能左右你的前途。一个数学只能考30分的人,最终能考出98分的高分!

一次违反纪律,犯错不能否定学生就是差生,就是没有前途的,老师的教育心态也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换个角度看问题也许就能到达幸福的终点。一个不爱学习的女孩,经历了一次不一样的教育,就能改变她的一切。

一次对座位的编排,也能成为学生行为习惯的珠穆朗玛峰。一张课桌,只要你想想办法,给予它生命,它就能给你带来一个精彩的世界。而这个精彩世界的背后,其实只是一个名字的不同而已。

我们用什么心态来看世界,用什么心态来生活,最后我们就得到了这种世界,得到了这种生活。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残酷无情的、悲观失望的,那么,这个世界就是这个样。我们认为这个世界充满了爱与关怀,是的,这个世界就是这般美好。万法唯心,我们如何看待世界,世界就是怎样。世界从来没有变过,5000年前的月亮和今天的月亮没有区别,变化的只是人的心态。教育不也是如此吗?

一个武将问禅师,真的有天堂和地狱吗?禅师说:“就你这德性,也配问这个问题”。武将大怒,拔刀要杀禅师。禅师说:“这就是地狱”。武将大悟,跪下请罪,禅师说:“这就是天堂”。

参考文献

[1](美)威廉·格拉瑟,著.了解你的学生: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M].杨诚,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好的生日祝贺词明信片下一篇:旅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