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货币

2024-07-15

财政货币(共8篇)

1.财政货币 篇一

财政政策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

目前中国实行的是: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摘要]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对社会资金供求的调节应尽可能避免行政干预,而应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当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时,财政政策就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带动作用。同时,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不仅是财政政策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为中央银行发展债券市场开展货币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必要条件,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的高速增长阶段,面临着相当有利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在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获得加入WTO、西部大开发和扩大国内需求政策新的推动力量,经济增长前景乐观。

2000年以来的我国货币政策措施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外币管理体制。为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经济的对外开放,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9月21日起实施新的外币利率管理体制。

2、积极推进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实施储蓄实名制。

3、鼓励商业银行进行金融业务品种创新。

4、加强信贷政策指导,引导资金流向。

5、积极推进货币市场建设。

沈义

6、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引导规范民 间信用。

实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答:双紧、双松、货币政策紧财政政策松和货币政策松财政政策紧。这是两项宏观调控政策协调配合的四种为人熟知的可供选择的方案。

双紧的搭配方式一般只能用于需求膨胀、经济过热、物价形势急剧恶化时的紧急调节。因为这种调节方式几乎毫不例外地要造成经济衰退。因此,必须谨慎地加以利用。双松的搭配方式一般用于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萧条时期及生产资源有较大富裕的经济条件。这时,再生产过程中的闲置资源急需足够的货币力量去推动。客观要求投资需求与现实及潜在的资本供给和生产能力相适应,消费需求与消费品及劳务的供给相协调。如果单松动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都可能出现需求刺激力不足或形成过程相对缓慢的问题。而同时松动财政和货币政策,就可以使经济保持足够的上升冲力。但双松政策在搭配运用时一般不能持续时间太长,因为很容易导致经济过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采取怎样的松紧搭配方案,取决于经济

若是论述: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方式与内容

一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从配合的形式上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主要表现为财政投资项目中的银行配套贷款。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还要求国债发行与中央银行公开市场的反向操作结合。

2、政策时效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的搭配。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度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在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

3、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还体现在:“适当的或积极的货币政策”,应以不违背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为前提,这样可以减少扩张性财政政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政策性贷款风险。财政政策的投资范围不应与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完全重合。基础性和公益性投资项目还是应该以财政政策投资为主,而竞争性投资项目只能是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否则就会形成盲目投资,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4、调控主体、层次、方式的协调配合。

第二种观点认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表明,只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常见的配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双“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此种结合方式的积极效应是可以强烈地抑制总需求,控制通货膨胀;其消极效应是容易造成经济萎缩。

2.双“松”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其积极效应是可以强烈地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消极效应是往往产生财政赤字、信用膨胀并诱发通货膨胀。

3.“松”“紧”搭配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松”“紧”搭配的财政货币政策是在经济调控中最常用的调节方式。如何搭配二者的“松”“紧”则取决于客观经济状况。

(一)我国宏观经济现状

摘要: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五大特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继续加快;财政收入和支出双双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投资增速继续在高位运行,结构性矛盾突出;市场销售增速稳步加快;居民消费价格结构性上涨;对外贸易顺差过大,外汇储备增长过快。

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总体形势良好,但是宏观经济总体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势头进一步加剧。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66043亿元,同比增长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529亿元,同比增长2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827亿元,同比增长15.9%;进出口总额15708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国家外汇储备14336亿美元,同比增长10.9%。总体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继续加快。

2.财政收入和支出双双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3.投资增速继续在高位运行,结构性矛盾突出。

4.市场销售增速稳步加快,居民消费价格结构性上涨。

5.对外贸易顺差过大,外汇储备增长过快。

值得注意的是,连续多年的投资增长明显大幅高于GDP增长的状况,使得当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持续攀升,预计今年将达到56.6%,成为经济增长过热的重要推动力。

于是中央决定将我国实施了近七年的积极财政政策转变为稳健的财政政策,从而宏观经济由“一积极,一稳健”转变为“双稳健”。这是央行作出加息决定后针对我国当前经济局部过热的又一重大举措,如果说加息是临时性的急救措施,那么这次财政政策的转变则是战略性的。

对财政政策转型的一些认识

为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协调、较快地发展,200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基调,即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连续实施6年多积极财政政策之后,财政政策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阶段。

一、财政政策转型有其必然性

宏观财政政策转型,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下势所必然。主要原因是:

(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

1998年起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主要是针对当时国内供需格局转变为买方市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带来外需不足所致使的经济偏冷。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从松的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扩大了国内需求,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发展。从2003年起,我国经济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进入了新一轮上升时期。与此同时,出现了物价上涨过快,一些行业和地区投资过旺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倾向有所加剧,钢铁、汽车、电解铝、水泥等行业在建和拟建规模过大,货币信贷增长偏快,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并带来了煤、电、油、运和原材料供应紧张的局面。为此,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货币手段(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提高利率等)和行政手段等,来逐步控制经济局部过热的迹象。

(二)长期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产生了体制复归倾向

连续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已使人们产生了“财政支出的不断扩张成为经济增长必要条件”的幻觉或依赖。财政国债投资偏重于政府计划调节,投资项目由地方各级层层申报,上级政府层层审批,同时还要求银行配套贷款、地方安排配套资金,这样一来,投资体制有重新向中央政府集中的趋势。在经济已经有过热苗头和政府投资偏于亢奋的情况下,如果继续扩大国债投资规模,不但会增加宏观经济调节的难度,也会增加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难度。

(三)财政风险和公共风险有逐步积累放大的趋势

连续多年来的积极财政政策迅速扩大了政府债务规模,四、完善财政政策转型的相关建议

财政政策转型,如果只是单一地采用减少长期国债发行、减少财政赤字的方法,其效益也是单一的。如果大幅减少长期国债发行和财政赤字,也会遇到各方面的阻力,最终会影响到财政自身运作的可行性。而且,这样做只能缓解财政的增量风险,不能有效解决存量风险。

笔者的建议是,把财政政策的转型和深化经济改革、有效化解财政风险等问题结合起来,通盘考虑。其选择措施主要有:

(一)拓宽国债项目后续资金的来源渠道,解决财政转型过程中的“拖曳”问题

如前所说,近年来我国大规模长期国债建设导致了国有部门和计划手段的大量复归,一方面不利于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进展,另一方面占用了大量政府资源或加大了财政风险。1998年,由于当时的民间投资预期不好,政府承担起社会投资的主体责任、推动社会需求的有效成长,是理所应当的。但七年之后,民间投资人为活跃,政府适时适度退出也应该是正确的选择。在目前的国债建设项目中,有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在交通、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供水、供气、供热等项目上的国债投资占8000亿元国债资金的33.4%。有专家指㈩,这些项目是可以通过改革投资体制,理顺价格和收费机制,吸引社会资金,通过实行“多元化投资、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BOT、贴息等方式来解决。如果对这些能采用市场化经营的国债资金在建项目,通过互惠互利的方式(如合作、合股、转让等方式)引入社会资金以填补后续工程建设资金的缺口,一方面可以节约政府资源,确保财政宏观调节的机动能力,更好地配合货币政策;另一方面也可以适度缓解体制复归的政策副效应,促进市场的成长和完善。

(二)逐步理清国债建设资金项目(包括竣工项目)

按照项目的市场属性,将那些能够市场化经营的项目,以经济的方式转让给社会力量,或者采取BOT、合作经营、承包等方式,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并且可以置换出部分财政资金用于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大局。这种运作方法,具有多重意义。(1)积极财政政策连续7年的实施,主要目的是刺激社会有效需求,因此在达成这一战略目标后,应该及时想方设法盘活存量,抽身而退,以保持相对强大的财政运作能力和宽广的运作空间。(2)这些国债投资项日主要是为了配合宏观调控目标而举借的债务资金,客观上形成财政未来的风险或压力,需要由纳税人偿还。为了缓解财政压力,便利财政政策转型而实施的清理国债项日方式,容易取得社会各界的谅解,减少变革阻力,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发育。(3)积极财政政策实施过程中,大多数资金是带有强制性的配套资金,特别是银行的配套资金。如果不能及时通过引入社会投资资金“接盘”,不利于及时将银行资金“解套”抽出,银行可能因执行财政职能而增加其不良贷款。(4)通过清理竣工国债投资项目,还可以将置换出来的部分国债资金转投于那些还在建设中的而且必须由政府投入的部分,形成已发长期国债资金的部分自我循环,减轻财政赤字压力。(5)通过项目转让、合作等方式,将国债项目的经营和维护职能转移给社会,有利于提高项目的使用效益,节约成本

2.财政货币 篇二

关键词:明朝,大明宝钞,货币政策,社会影响

一、宝钞的发行与明朝通货膨胀之间的必然联系

1. 财政政策存在明显缺陷。

明朝设有非常完备的货币发行制度。政府拥有发行专属权,“洪武九年,朝廷设立宝钞执行衙门,诏书明立督造大明宝钞,民间凡可任通行”,宝钞上明文印有“凡伪造者斩立决,通告者赏银三百两”。[1]规定金银标准,统一金银和宝钞兑换比价,“钞为一贯,兑以千文,或银一两。五贯方兑以黄金一两”。另外,朝廷还责令工部铸造钱币,施以宝钞为商品交易主币,铜钱为辅。货币发放以官府俸禄、部队军饷等财政形式支付发行,以各项税务形式回收。同时还推行回收“久通不清之钞“的换钞法,“洪武十五年,通令置行管库,凡州官百姓以昏钞入库换以新钞,行以收工墨直”。不过,大明宝钞在发行制度方面却存在非常大的缺陷。依据现如今货币流通学理论,信用保障的发行纸币首要法则,就是要建立完整可靠的准备金储备制度。有了准备金的保障,纸币才算是社会流通的信用货币,这就是发行纸币的标准所在。而“大明宝钞”却是一种无准备金、无法兑现的纸币发行制度。此货币制度的实施,因为没有准备金作为后备支撑,所以根本就不能依靠其价值所在来调节市场流通情况。肆意发行而导致无法兑现,致使市场流通货币总量远远超出商品价值总额,最终导致通货膨胀现象日益严重。

2. 财政税收使得回收政策严重受阻。

因为发行制度存在明显缺陷,大明宝钞飞速贬值,致使百姓“重金银而轻宝钞”,市场商品物价飞涨,而宝钞却在急剧贬值。此时的朝廷也在尽力维持,在市场经济和法律两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的财政政策,以力保大明宝钞的社会购买力。比如严禁用银,拓宽宝钞的使用范围,推行宝钞回收的通货紧缩政策等。如此一来,明朝政府也逐渐了解了宝钞通货膨胀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财政手段来维持宝钞价值,这些财政手段多为对症之策,因此使得宝钞严重贬值的现象得以有效缓解。不过,于《明史》记载中我们可知,大明宝钞政策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其原因到底为何?从理论上来讲,财政政策如果一直坚持只收不发,那么宝钞价值肯定能够不断回升。但是实际情况却非如此,“只收不发”政策很难坚持贯彻到底。首先,如果持续贯彻宝钞回收的货币紧缩政策,那肯定会对朝廷的财政状况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因为宝钞持续贬值,货币回笼就会使朝廷财政冒相当大的风险,所以最终会导致朝廷可掌控的实际价值要远远低于商品市场的价值总量。另外,宝钞回收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受朝廷财政状况的影响较为严重,这已经不算是单纯的货币发行政策。朝廷为了增加国库收入,就只能持续发行大明宝钞,这种边收边发的情况,其结果还是使流通宝钞总量不断增长,宝钞依旧不断贬值,财政状况持续恶化,最终就是宝钞发行失败的结局仍然不可逆转。从洪武时期,社会上虽严禁用银,但是为了财政税收政策得以保障,赋税时,金银同样作为财政税收货币在缴纳。因为颁布了宝钞、金银以及铜钱的明确比价,实际上金银代替了宝钞发行的标准货币,这就使得朝廷实则在以宝钞为法定货币的同时,还以金银为流通货币在征收赋税。比如“洪武十三年,民间可以钞银线绢代以赋税。洪武十八年,诏岁解税课钱钞,可以金银而进”。

二、明朝政府对于铜钱私铸现象的治理

明朝初期,朱元璋于京城设立了宝源司,同时地方各省也设立了宝源司来专属铜钱铸造。直至明末时期,历朝政府都有颁布与铜钱铸造发行相关的旨意。但此时社会上私铸铜钱现象尤为严重,为彻底解决铸钱流通中出现的“钱法不通”以及私铸现象,朝廷于法律与经济两方面都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和政策。

1. 律法明令禁止。

明朝伊始,政府持续贯彻“严私铸之禁”。另据《明会典》记载“有私铸者绞之,其匠人罪为同等,知之及买使者罪低一等,而有告捕者赏银一百二十两,如有将钱剪之措薄、取铜以求利者,廷杖八十”。[2]不过这也无法与市场投机之心相比拟,结果终究是“罪以将报,终无可止”。

2. 严明铸钱规格,提高政府铸钱质量。

与纸质货币不同,铜钱属于金属质地,其本身就具备一定的价值,政府通常是铸造发行价值不对等货币,而发行者也可在其法定价值与实际价值中间获取可观的利润,就是“铸息”,而铸息最终只能归发行者所获得。一旦流通货币价值与自身价值相接近,那么就会降低铸币利润而导致无利可图,这就需要朝廷在铸币手段上动脑筋。不过,这一措施还是没有坚持贯彻实施下去,户部曾向朝廷汇报“钱币初铸,仅逾十年,而轻重不啻相半”。非但如此,因铸造不足值钱币所得铸息更为可观,而朝廷还非常重视铸息所得收入,而主管铸钱的官员与匠人还于此中饱私囊,致使明朝实际铸出的铜钱质量非常差,有时甚至和私铸钱币并无太大差别。明朝初期所实施的铜币铸造制度,实际上因为铜品供应不足而中途废止。政府最开始所造“洪武通宝”,其规格分为五等,其中的“当十”钱约一两重,并严令私铸之禁。不过后来,因为铜品供应中断,朱元璋于洪武七年下令改为铸造小钱,“严明私铸钱作废铜以报官,换得钱,云使司责民以作铜,民以器皿报官,由为作苦矣”。[3]此情形下,朝廷以“民商沿实之旧习以用钞,不便为用铜钱”为由,而发行宝钞纸币。之后宝钞政策失败,朝廷货币重点转为铜钱铸造,各地方衙门也为之叫苦。

三、明朝货币政策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解析

1. 朝廷对于货币的发行与流通掌控不力。

明朝发行三大货币,只有大明宝钞的发行掌控于政府手中,不过因为过度发行而形同废纸。铜钱和白银具备一定的价值,但是政府却掌控不力。铜钱私铸现象日益盛行,致使朝廷经济局势混乱不堪,政府难以对其实施有效的统筹与规划管理。况且因为铜币的铸造发行由朝廷转至地方商贾手中,这给政府财政收入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明代中期官员全都力主政府严明立法,一定要将铜钱铸造发行权掌控于朝廷手中。白银是主要流通货币,而明朝政府却无法对白银实施有效掌控这也直接导致了明朝货币制度的衰落,与钱币私铸泛滥现象一样,同样对政府的财政税收政策起到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朝廷还是不能使用货币手段来掌控财政税收,大量的白银依旧掌握在富商巨贾手中。至明朝末期,政府为了运用货币政策来提振国库的财政税收,许多朝廷重臣都提出了复行钞法,但因“终不可行而止”。至此,朝廷已经没有能力以货币政策来改善政府财政收入。

2. 高利贷与私铸现象日益盛行,对社会经济影响巨大。

货币掌控不利,对于社会经济影响巨大,这会直接导致流通货币量的不足。明朝颇具见地的贤能人士对此看得非常清楚,“为臣窥探天下之民惶以匮乏之虑者,非布帛五谷以不足,金银不过耳”。[4]在发行大明宝钞时,朝廷对铜钱铸造重视程度不足,这就有可能影响到与法定货币的相互竞争。而在用钱禁令取消之后,百姓对于铜币的需求又引发了“铜荒”,因为货币流通量的匮乏而导致铜钱私铸现象始终不绝。朝廷命令严禁金银交易,致使百姓大多将自家金银制成首饰,这也让实际流通货币总量在不断下降。后来政府又因通货膨胀而废黜了宝钞的流通,百姓对于朝廷发行货币失去了信心,并将注意力集中到白银上,因此白银的价值水涨船高,致使大量财富都集中到富商巨贾手中。因为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税收折银政策,使得经济市场上对于货币的需求量持续增长,两方矛盾的形成,最终导致明朝后期的“银荒”现象。另外,朝廷所掌控的铜币与白银量根本无法达到市场的需求程度,这就给民间借贷打开了方便之门,社会金融体系混乱不堪,百姓对政府信用度难以重拾信心。经济学者认为,明朝政府的法定借贷利率根本不符合实际情况,社会保障系统也在不断下降,致使民间私债借贷现象泛滥,发放高利贷者也是十分猖獗,这与朝廷无法有效掌控货币制度有直接关系。朝廷无力主导金融体系,也就根本无法制定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有效利率政策。

3. 政府财政每况愈下,百姓苦不堪言。

我们于大明宝钞和钱币铸造发行中能够看出,明朝政府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相互交织,错综复杂。通常为稳定市场利率而采取的货币政策全都变成朝廷增加国库税收而实施的敛财手段,这些对于百姓生活都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此时这已经不是政府回收货币所采取的措施,而是成为朝廷利用比价与市场价值的差额来搜刮民财的工具。至此,“宝钞一贯不顶钱一文,而钞则征之于民,每贯征银三分一厘,致民以巨困也”。作为官员俸禄的主要支付方式,大明宝钞也使得明朝官军的实际俸禄直线下降,最终达到了历史的最低水平。另外,在铜钱的使用方面也同样存在问题,因为朝廷无力掌控和治理私铸现象,致使铜钱铸造质量不断降低,由此,铜钱有了等级划分。后来朝廷倾国库为官军发放俸禄,还是以“凡新旧品貌,具以七文折算”。官军拿俸钱至市场交易,“亦悉以七文抑勒予民”,使得当时民风混乱。显然,明朝货币政策加剧了政府将财政风险向民间转移,这也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金融调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明朝货币政策因为制度原因而失控,致使政府财政收入持续下降,这就表明在封建传统的中国根本就没有实行商品经济管理的条件,对于我们来说这是非常深刻的历史教训。在中国传统经济无法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的形势下,政府公信力所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陈昆.宝钞崩坏、白银需求与海外白银流入[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1(3).

[2]任均尚.明朝货币政策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

[3]唐文基.论明朝的宝钞政策[J].福建论坛,2000(1).

3.货币“千斤”更需财政“四两” 篇三

2012年9月份以来,欧洲央行、美联储和日本央行相继启动了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这意味着危机爆发四年后,又一场货币盛宴的序幕已经拉开,而这场盛宴由于中国央行的缺席,也给金融市场市场带来了“三缺一”的遗憾。

中国央行的缺席,表明央行这一次似乎已经不愿意通过开闸放水的方式来应对危机。

自2005年以来,作为观察中国资金面的重要指标,外汇占款已在2012年出现了趋势性的逆转:2012年前8月外汇占款仅增加了2814亿元人民币,而实际上自2011年9月份以来,中国的外汇占款已经停止了增长的步伐,即便如此,央行仍然没有采取市场期盼的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而是采取更为谨慎的策略——公开市场操作。在周期上也只是增加了28天逆回购期限品种的操作。而在刚刚结束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2年第三季度例会的声明中,更是增加了“有效解决信贷资金供求结构性矛盾”的表述。

综合来看,央行的态度已经相当清晰地表明,当前中国的货币调控的主要问题不是在总量,而是在结构。

如此一来,当下中国的信贷结构的新变化,无疑就成为理解央行调控政策的重要注脚。

首先从观察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的变化入手。金融危机前的2005年-2008年,在新增贷款的期限结构中,短期新增信贷和中长期新增信贷的平均比例为42:58。危机爆发后,伴随反危机公共干预的实施,中长期信贷快速上升。2009年-2011年,短期和中长期新增信贷的平均比例变为33:67,即由危机前的“四六开”变为了“三七开”的格局。但是2012年以来,情况又有所变化,前8个月,短期和中长期新增信贷的比例迅速调整为63:37,信贷结构发生了逆转,由前期的“三七开”的格局變为了“七三开”局面。

再来看不同部类的信贷变化。2005年——2008年,在新增贷款的部类结构中,居民新增贷款和企业新增贷款的平均比例为21:79,基本是“二八开”。而在2009年-2011年,这一比例已经变为了31:69,即变成了“三七开”的格局,新增贷款的年平均增量为8.3万亿,是2005年至2008期间2.9万亿的2.85倍之多。因此,在此轮反危机过程中,居民的加杠杆程度明显高于企业。而今年前8个月,新增贷款中居民和企业的比例变为了26:74,居民的比重较此前回落了5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居民和企业的融资期限的变化也能体现出调控方向的转变。在2009年至2011年间,居民的新增贷款中,短期与中长期的比例为34:66,2012年前8个月这一比例则变为了48:52,呈现出“五五开”的格局,短期贷款的比重上升了14%。同样的情况在企业层面也如此:2009年-2011年,企业的新增贷款中,短期与中长期的比例为30:70,而今年以来该比例则变为了33:67,即便是将企业债券融资的因素考虑进去的话,2009年-2011年,企业的短期融资和长期融资的比例为30:70,今年含债券在内的企业融资结构,短期和中长期的比例也已经变为了57:43,即“六四开”的格局。

由此可见,在经历了中国特色式的反危机干预下的加杠杆之后,如今由于巨量政府投资效果的减退,相应居民和企业层面已经开始了“以短换长”中国特有的去杠杆调整,此点有别于欧美的债券总量净减少的“去杠杆”。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在实体经济层面去杠杆的调整下,完全依靠货币政策的开闸放水,恐怕也只能是本末倒置。

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篇四

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稳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有税收和公债等;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有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这些财政收支的政策工具作为财政政策手段,对社会总需求乃至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不仅是数量上的简单增减,它们还会通过乘数发挥更大的作用。

财政乘数主要包括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这些乘数反映了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转移支付变动量、税收变动量和政府收支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动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这些变量的变动量之间的比例。通俗地讲,这些变量的变动在连锁反映下,将引起国民收入成倍的变动。

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反映为财政政策效应,取决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小,调控力度就小;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大,调控力度就大。影响政策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即:

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IS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LM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

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一般是指经济发展的目标。如一定的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代表中央政府通过银行体系实施。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要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一般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等。

由于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将会产生存款乘数;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将会产生货币乘数,又叫货币创造乘数。

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反映为货币政策效应,就是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化影响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变化程度。一般讲,货币供给的增加,可使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减少,能使利率提高、国民收入减少,这就是货币政策的效应。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也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即:

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小(平坦),货币政策效应大,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大;IS曲线斜率大(陡峭),货币政策效应小,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小。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小(平坦),货币政策效应小,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小;LM曲线斜率大(陡峭),货币政策效应大,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大。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有其局限性,以及各自所采用的各种手段的特点、对国民收入产生的影响不同,因此,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将二者有机地协调起来,搭配运用,才能有效实现预期政策目标。两种政策的搭配方式,主要

有三种协调配合模式:

1、双扩张政策。经济产重衰退时,同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例如在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率的同时,抑制利率上升,扩大信贷,刺激企业投资,从而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在保持利率不变的条件下,缓和衰退、刺激经济。这种双扩张政策会在短期内增加社会需求,见效迅速,但配合如果不妥当,则可能带来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在运用时应慎重,其适用条件是: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劳动力就业不足;大量资源有待开发;市场疲软。

2、双紧缩政策。经济过热,发生通货膨胀时期,配合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例如在减少政府支出,提高税率的同时,减少货币供应量,从而压缩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减少国民收入,减缓物价上涨。这种双紧缩政策对经济起到紧缩作用,不过若长期使用,将会带来经济衰退,增加失业。因此,应谨慎使用作用幅度较大的双紧政策,它的适用条件是:需求膨胀,物价迅速上涨;瓶颈产业对经济起严重制约作用;经济秩序混乱。

3、松紧搭配政策。某些特定条件下,可以根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特点,按照相反方向配合使用这两种政策。具体搭配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搭配。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助于通过减税和增加支出,克服总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紧缩性货币政策,则可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从而减轻扩张性财政策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但这种配合也有局限性,即扩大政府支出和减税,并未足够地刺激总需求增加,却使利率上升,国民收入下降,最终导致赤字居高不下。其适用条件是:财政收支状况良好,财政支出有充足的财源;私人储蓄率下降;物价呈上涨趋势。

另一种是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搭配。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减少赤字,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使利率下降,在紧缩预算的同时,松弛银根,刺激投资带动经济发展。但这种配合模式运用不当会使经济陷入滞胀。其适用条件是:财力不足,赤字严重;储蓄率高;市场疲软。

总之,不同的政策搭配方式各有利弊,应针对经济运行具体情况,审时度势,灵活适当地相机抉择。一般来说,一种政策搭配运用一段时间后,应选用另一种政策搭配取而代之,形成交替运用的政策格局,这也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运用的重要形式。

5.财政货币 篇五

摘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字: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相互作用区别联系

正文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工具

财政政策:一定经济形势下,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变动收支的措施或者指导思想或方法。

财政政策工具:也称财政政策手段,它主要包括财政收入(税收、规费、国有企业收入、国债)、财政支出(政府购买、转移性支出、政府投资)、自动稳定器功能、相机抉择政策。

货币政策:央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的行为。

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再贴现率政策、存款准备金制度、公开市场业务、道义劝告、信贷额的限制。

二、分析比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稳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有税收和公债等;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有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财政政策作用机制:如:经济萧条时期

财政政策→改变政策的收支→

1、政府购买↑就业↑

2、转移支付↑ →社会总需求(Qd)↑ → GDP↑

3、税收↑

这些财政收支的政策工具作为财政政策手段,对社会总需求乃至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不仅是数量上的简单增减,它们还会通过乘数发挥更大的作用。财政乘数主要包括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这些乘数反映了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转 2

移支付变动量、税收变动量和政府收支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动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这些变量的变动量之间的比例。通俗地讲,这些变量的变动在连锁反映下,将引起国民收入成倍的变动。

1、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反映为财政政策效应,取决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是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投资↓,使得总需求↓,导致均衡收入↓。挤出效应↑,政策效应↓,调控力度就↓;挤出效应↓,政策效应↑,调控力度就↑。影响政策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

率。

(1)、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变化

IS曲线斜率越小,IS曲线越缓,利率提高幅度越小,挤出效应越大,财政

政策越不明显。

IS曲线斜率越大,IS曲线越陡,利率提高幅度越大,挤出效应越小,财政

政策越明显。

(2)、LM曲线斜率变化,IS曲线斜率不变

LM曲线斜率越小,LM曲线越缓,利率提高幅度越小,挤出效应越小,财

政政策越明显。

LM曲线斜率越大,LM曲线越陡,利率提高幅度越大,挤出效应越大,财

政政策越不明显。

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

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一般是指经济发展的目标。如一定的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代表中央政府通过银行体系实施。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要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一般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等。

货币政策作用机制:如:经济萧条时期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

1、再贴现率↓

2、法定准备金率↓

3、买进债券→货币供给↑→利率↓→投资↑→Qd↑→就业↑ 和GDP↑

由于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将会产生存款乘数;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

将会产生货币乘数,又叫货币创造乘数。

2、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反映为货币政策效应,就是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化影响

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变化程度。一般讲,货币供给的增加,可使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减少,能使利率提高、国民收入减少,这就是货币政策的效应。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也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

(1)、LM 曲线斜率不变,IS 曲线斜率变化

IS曲线斜率小,IS曲线越缓,货币政策效应大,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大。

IS曲线斜率大, IS曲线越陡,货币政策效应小,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小。

(2)、LM曲线斜率变化,IS曲线斜率不变

LM曲线斜率越小,LM曲线越缓,货币政策效应越不显著,对国民收入影

响越小。

LM曲线斜率越大,LM曲线越陡,货币政策效应越显著,对国民收入影响

越大。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与联系

要正确认识财政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相互关系,就必须客观地分析两

者之间的差别。财政与货币政策是各自独立的政策体系。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各有侧重,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

(一)、两者的区别

1、功能差异。其一是明显度不同。财政政策具有较高的明显度,而货币政

策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财政预算一收一支,一目了然;银行信用一存一贷,但存款可以派生货币,因而货币发行的合理界限很难掌握。其二是调控力度不同。财政政策的调节对象是财政收支,具有“刚性”特征,如税收和税率、财政补贴等,都应保持稳定。货币政策的调节对象主要是货币发行量,在操作过程中具有可塑性、灵活性。因此,货币政策较之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更大些。其三是着重点不同。财政的政策主要调节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总量。财政可以通过自己的收支活动,引导货币投向,从而达到优化经济的供求结构、产业结构等目的。货币政策涉及到货币运动的所有领域,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调控,是一种总量宏观调控政策。

2、目标选择差异。调控总需求和调整产业结构是财政与货币政策面临的共

同的政策目标,但在总量政策方面的目标选择上,财政采取长期适度从紧政策,金融则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与金融在结构政策方面的目标选择也有一定的差异。财政采取压缩一般建设、保证重点建设的政策目标。金融部门则实行择优扶持,这样易导致信贷资金流向一般建设,加剧一般性建设的膨胀。

3、实施差异。由于财政与货币政策的职能、作用、任务不同,因而各自采取的政策实施起来也不同。财政政策主要实行税制改革、税率调节、调节财政支出与补贴范围等,货币政策主要围绕着利率(包括贴现率)、法定存款准备金与公开市场业务制订相应的措施,例如:实行储蓄保值贴补、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开放国债二级市场等。因此,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分析中,可以看到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单独运用其中某一项政策,都很难全面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这就要求二者互相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它们的综合调控能力。

(二)、两者的联系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政策。

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

系,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

两者都要求达到货币币值的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劳动者充分就业和国际收

支平衡,以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

财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

容易引起过度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它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搭配,因而两者可形成合力,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现手段具有交叉性。

财政政策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效果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债把本来分别由财政机关和中央银行执行的相互独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联结起来,成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

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互作用

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有其局限性,以及各自所采用的各种手段的特

点、对国民收入产生的影响不同,因此,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将二者有机地协调起来,搭配运用,才能有效实现预期政策目标。两种政策的搭配方式,主要有四种协调配合模式:

1、双扩张政策。经济产重衰退时,同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例如在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率的同时,抑制利率上升,扩大信贷,刺激企

业投资,从而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在保持利率不变的条件下,缓和

衰退、刺激经济。

2、双紧缩政策。经济过热,发生通货膨胀时期,配合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例如在减少政府支出,提高税率的同时,减少货币供应量,从而压缩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减少国民收入,减缓物价上涨。

3、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搭配。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助于通过减税和增加支出,克服总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

4、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搭配。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减少赤字,而扩张货币政策则使利率下降,在紧缩预算的同时,松弛银根,刺激投资带

动经济发展。但这种配合模式运用不当会使经济陷入滞胀。

五、总结

总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既

有不同的调节重点和手段,有着不同的调节影响和作用范围,又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两者相辅相成。必须正确认识和准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二者应有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宏观经济学》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与联系http://bbs.chinaacc.com 中华会计网论坛

浅析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http://.cn中国知网

6.财政货币 篇六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经济危机对中国外向型经济冲击很严重,也就是说依靠出口来度日的企业在这次经济危机中遭遇挫折了。他们是依靠国外的市场生活的,而现在国外爆发了经济危机,老外们都不买东西了,东西卖不出去。但由于中国的国际化还不是很强,也就是说经济危机只对沿海及内地的部分地区有影响,不像西欧和美国那样能波及全国,说明我们的市场经济开放程度还不是很高,比如广大的农村就很难受其影响。对于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也得到改善。这次经济危机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而全世界唯有中国的金融系统最安全,中国企业的资金储备最足。

其次,虽然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体系冲击不大,但美国房地产市场大幅动荡与金融危机可能会对中国的金融市场与房地产市场产生恐慌心理,尤其值得警惕的是我国房地产业大幅调整将成为中国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采用的宏观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则从2008年7月份就及时进行了较大调整。调减公开市场对冲力度,相继停发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减少1年期和3个月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频率,引导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当下行,保证流动性供应。9月、10月、11月、12月连续下调基准利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目的是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扩大投资与消费。2008年10月27日还实施首套住房贷款利率7折优惠;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灾区重建、“三农”、中小企业等贷款。

促进对外贸易:进出口行业受到影响,并且从业人员众多。一是增加出口退税;二是人民币升值,都是增加出口竞争力的手段; 对外经济合作与协调

宽松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实施了证券交易税的下降和利息税的取消,扩大政府支出。促进对外贸易:进出口行业是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并且从业人员众多。一是增加出口退税;二是人民币升值,都是增加出口竞争力的手段; 减少企业负担:劳动法的调整等;加强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的支出,保持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稳定.产业振兴计划。效果:经济增长持续回升,09年gdp同比增长8.7%;工业生产增长强劲,企业利润不断增加;国内需求稳定增长,国外需求有所改善;物价平稳上涨,房价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就业趋势好于预期;货币供应量增速加快,货币流动性增加。10年后出现的新问题及宏观经济政策调整

总体而言,2010年GDP增速将较2009年持续回升,但季度同比增速却与2009年相反,呈现出轻微的下滑趋势,呈现“倒V”型,全年增长速度将达到9.4%。

在基数效应和政策调整的作用下,投资增速出现回落,但由于长期投资项目的惯性因素,2010年投资增速将在25.4%左右。

受消费信心回升、消费刺激政策的持续、收入政策的改革以及收入绝对水平上台阶等因素的影响,201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名义增速持续提升,达到18.2%,但剔出价格因素之后,消费的实际增速较2009年有轻微回落。

7.当前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解读 篇七

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 从而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即增加政府支出来扩大社会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 取得信贷更为容易, 利息率会降低。因此, 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 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采取降低重贴现率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或者在公开市场操作购回债券释放资金等方式, 借以提高货币供给成长率, 增加市场的可借贷资金, 应付企业对资金的需求, 从而刺激经济的手段。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是要强调信贷放松的规模不是全面放松, 而是有保有压、有所选择的信贷放松。

2. 积极的财政政策举措

当前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突出的一大特点是注重民生。十项措施中至少有五项以上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 与中、西部地区或低收入人群有关。比如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等。

此外, 当前财政政策还首次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税制转型改革列入了扩大内需的举措之中。此次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 鼓励企业技术改造, 减轻企业负担约1200亿元, 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未来还将在降低工薪阶层、个体经营者和中小企业的所得税税收支出、扩大城乡居民消费补贴范围和积极推进消费信贷等方面加大力度, 以刺激消费需求。

同时, 此次出台的措施已将促进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紧密地结合起来了, 提出了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 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 支持服务业发展的举措, 这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 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3. 宽松的货币政策措施

当前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有五大任务:一是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大幅调减公开市场操作力度, 除停发3年期央票外, 1年期和3个月期央票发行频率也已降低。二是促进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 加大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继续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及CPI涨幅的变化, 灵活调整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 扩大信贷投放。近期将指导政策性银行在年底前再追加贷款1000亿元, 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及农副产品收购。鼓励商业银行对年底前1000亿元中央投资项目提供配套贷款。预计今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将超过4万亿元。三是加强窗口指导和政策引导, 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坚持区别对待, 有保有压,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工程建设、中小企业、“三农”、灾后重建、助学、就业等的信贷支持, 加大对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过剩产能转移、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 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四是进一步发挥债券市场融资功能。大力发展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 扩宽企业融资渠道。五是进一步改进中央银行金融服务。确保扩大内需后增加的现金供应。大力配合积极财政政策, 畅通国库资金支付清算渠道, 扩大国库直接支付涉农、救灾补贴等政府性补助资金范围, 提高社保基金收缴和社会化发放效率, 确保各项财政支出资金及时安全拨付到位。

4. 扩大内需, 实现经济较快增长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目标是扩大内需。扩大国内需求, 首先必须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要进一步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要适当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工资;要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所谓扩大内需政策, 就是在生产相对过剩的情况下, 调整经济结构 (包括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 , 拓宽国际市场, 培育消费热点, 以拉动经济的增长。简言之, 就是通过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来说, 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是国内需求, 国内市场广阔, 是我国最大的优势。面对国际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和世界经济的复杂变化, 立足国内需求, 可以使我国经济有较大的回旋余地, 增强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扩大内需是当前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下, 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根本之策。我国国内市场存在着广泛的需求。经济发展不平衡需要进行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的调整,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快和进一步改善, 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需要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都会带来巨大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郭守杰.中国的积极财政政策—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孟建华.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与发展[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8.新常态下财政和货币政策应优化 篇八

新常态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必须立足于服务全局,努力促进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稳定与提高质量,并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把短期的、年度的调控与中长期实现“五位一体”全面改革目标衔接起来。财政、货币两大政策的优化,至少需考虑把握好如下要点:

一是两大政策协调搭配的框架,要坚定不移地贯徹“使市场充分起作用”的调控哲理。只要宏观经济运行状态处在可接受的区间之内,决不贸然启动财政、货币两大政策的“双松”搭配。目前以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来做“一松一紧”的搭配,总体上适应新常态进入期的调控需要,有利于在景气水平、就业率水平可接受的底线上,让市场更好发挥“优胜劣汰”、调整结构的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只要经济运行不出现可能穿破底线的重大特征变化,对此决不轻易改变。

二是两大政策在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控、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互有侧重、优势互补的同时,总体上需更多考虑强化与优化“供给侧管理”。货币政策的调节通常势必带有总量调节特征,而财政政策在配合、策应货币政策时,理应把现阶段的总量扩张(以赤字规模和举债安排为代表)与明确的“区别对待”结构导向政策相结合,突出重点,兼顾其他,以财税政策手段倾斜支持三农、社保、小微企业、科教创新、教育文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另外,2014年货币政策方面“定向降准”等把总量型政策工具结构性运用的操作,也值得及时总结经验,加入“供给管理”的区别对待式政策组合。以财政、金融相互协调机制支持的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的发展,亦需放入“供给管理”框架充分发挥作用。更好地在供给侧发力,有助于结合中国国情与特定发展阶段,在新常态下把从保障房建设、小微企业创业支持、环保产业发展等,到重大项目建设等的一系列重要事项做好、做实。

三是两大政策的设计与运作必须积极有效地服务于、配合于推进财税、金融等方面改革的展开和深化。财政改革作为在被称为“全面改革元年”的2014年率先启动的重头戏,将在预算管理、税制和中央地方体制关系三大方面推出一系列举措,也将在财政信息透明度、跨年度预算编制、资金绩效提升、转移支付 、地方债务、具体税种改革和中央地方分配关系等方面产生众多与新制度供给相匹配的新政策供给需求。金融改革的一些重要事项,如存款保险制和中小金融机构兴办、人民币“走出去”与汇率机制的优化、特别是关键性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等,亦都摆上了改革议程,需要政策配合。两大政策还要在深化改革中与国债发行、公开市场操作、国库现金管理等“接合部”方面创新机制。以财政政策为主支持公车改革、司法改革、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等,亦是无法回避的重要任务。政策的设计和优化,需要服务改革、寓于改革。

以上关于两大政策的松紧适度合理搭配、供需管理结合而更加注重供给管理和服务支持改革,其内在逻辑都在于要适合新常态的“趋稳”、“蓄势”与“创新”需要而服务全局。

上一篇:看《锦衣之下》剧情观后感剧评下一篇:比较政治制度论文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