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新局面

2024-11-05

社会治理新局面(共8篇)

1.社会治理新局面 篇一

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维护安全稳定局面

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

——在×电力集团公司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

会议上的述职报告

各位领导、同志们: 2007年,是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年。一年来,我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在×电力集团公司、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按照×电力集团公司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的要求,坚持“预防为主”,完善工作措施,抓重点,攻难点,以点带面,化解矛盾,营造和谐环境,推进和谐企业建设;坚持综治领导责任制、目标责任制,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生产经营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确保了企业的和谐与稳定,推动了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我本人作为×电业局综治委主任,在2007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两个《决定》以及×电力集团公司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明确维护本单位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的职责,认真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切实负起综治委主任的政治责任,全面完成工作的各项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并述职如下。

一、切实加强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的领导

局领导班子始终牢固把握“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原则,健全和落实严格有效的维护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把综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生产经营工作有机结合,明确了综治工作第一责任人,主要领导亲自抓,形成了从上到下、齐抓共管、人人有责的综治工作体系,并落实了责任制,纳入了目标管理。

二、切实提高对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1)把提高综治管理水平,维护稳定局面,争创综治先进单位,作为建设和谐企业的重要目标,作为衡量平安建设的重要指标,深入理解和领会×电力集团公司、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相关文件、指示精神。局领导班子利用会议等方式,反复强调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求所属各基层单位将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警钟长鸣;在组织上加强领导,构筑机制;在措施上健全制度,完善责任;在行动上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2)把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和安全稳定创建活动”,构建和谐企业,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的具体体现。

(3)把开展好“平安建设和安全稳定创建活动”,构建和谐企业,作为加强综治工作,维护企业稳定的重大举措。

三、健全落实综治责任制,促进企业和谐稳定

(1)落实领导责任制。年初,局党委对综治工作领导机构进行了重新调整和充实,明确了党委书记为综治委主任,班子其他成员为综治委副主任。进一步健全了组织机构,形成了由党委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特殊岗位专人抓、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单位的综治工作与工作的整体挂钩,坚决执行一票否决制,严格进行奖惩。定期召开综治工作例会,对综治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如何采取措施保证目标任务的完成。

(2)落实检查督办制度。局党委结合工作实际,逐步完善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制度、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工作制度、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工作职责、信访调解制度、定期报告制度。用制度规范综治工作,用制度约束干部行为,用制度落实综治目标。

四、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众团体力量,形成全方位群防群治的综治氛围

工会、团委部门根据局党委制定的社会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计划、签订的责任书、建立的规章制度,不定期、适时到所属单位调查研究,找干部职工座谈,掌握第一手资料,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情况,加以整改。

五、广泛开展普法宣教工作

今年3月份,组织开展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局域网系统,大力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义,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保障作用,为企业提供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我局在印发的《2007年安全生产管理纲要》中,将综合治理工作列入重要管理内容,全局上下认真贯彻执行。下发了《普法资料汇编》、《行业执法手册》等多种普法书籍、资料,利用大小会议开展普法教育,分批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普法培训学习,订阅普法报刊杂志,并积极参加地方党委、政府部门组织的普法宣传和法制咨询活动,增强了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维护社会治安的自觉性,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在全局上下蔚然成风。

六、实行分工负责,分片包干

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所属基层单位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经常深入基层单位检查各项综治措施的落实情况,综治工作专兼职人员、经费、通讯工具等的配备情况;了解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帮助基层单位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使综治工作有组织、有领导、有经费,确保综治工作顺利开展,确保了年内没有发生越级或群体性上访事件。

七、不断加大检查督办力度

为使综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不断加大逐级检查督办力度。各单位深入细致地开展“四个自查”:①紧紧围绕影响稳定的各种苗头开展自查;②对可能发生越级上访事件的苗头进行自查;③对可能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隐患进行自查;④对可能发生盗窃案件的隐患进行自查。局党委要求对检查情况及时通报,坚持做到“三个不放过”,即对发生的问题不查清楚不放过,对责任人责任追究不到位不放过,对发生问题单位的整改措施不到位不放过。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措施的实施,2007年全局系统未发生较大和造成不良影响的治安案件,从而保证了企业的和谐、平安、稳定。

局及各单位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法轮功”问题的严重性和这场斗争的复杂性、尖锐性、长期性,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有效地防止了“法轮功”问题的反弹。能够按照×电力集团公司、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有关情报信息和案件事故报告制度,对内部发生的案件、事故及时上报。

八、强化舆论宣传,营造创安氛围

综治宣传活动是综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向广大干部职工展示构建和谐企业、创建平安系统的有效形式,也是引导全局干部职工参与综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为营造创安工作氛围,我局要求各单位对综治工作逢会必讲,并加强综治宣传工作,坚持把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人人皆知综治工作的重要性。在宣传活动中,所属各单位利用会议、板报、橱窗、知识竞赛、悬挂横幅等形式,深入扎实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活动。同时开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宣传,特别是以创建安全文明单位和安全文明小区为载体的基层基础建设和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的宣传报道,丰富和活跃了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全系统干部职工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明显提高,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九、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我局认真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制,重新调整了交通组织机构,对交通车辆进行了分类统计。加强司机交通安全教育,组织学习×电力集团公司2007年第四期《安全警示信息》,吸取历年交通事故血的教训,提高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意识。配合×电力集团公司举办了交通安全管理培训班,征得×电力集团公司同意,我局所属各基层单位也派专责人员参加了培训。同时进一步约束领导干部驾驶公车,严格执行内部准驾证制度,无×电力集团公司颁发的“内部准驾证”,不准驾驶系统内各种车辆。司机严禁酒后驾车,一经发现无论有任何理由,都给予下岗一年处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2007年,我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按照×电力集团公司、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全面贯彻落实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综治委、维稳办以及×电力集团公司的指示精神,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契机,全面开展“平安建设和安全稳定创建活动”,全局上下紧紧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牢固树立保稳定、促发展、增效益的安全稳定观,居安思危,超前防范,稳步扎实开展各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有效地防止了各类事件的发生,保持了安全稳定的生产经营局面,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我个人作为综治工作第一责任人,能够按照×电力集团公司的要求,在综治工作中,尽职尽责,为做好本单位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我局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一如既往的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为实现×电力集团公司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电业局党委书记××

2007年×月×日

2.社会治理新局面 篇二

一.社会档案意识的概念

何谓“社会档案意识”?郑州大学陈忠海教授指出, “档案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 属于意识形态范畴, 是指档案客观现象在人脑中的反映, 是人们对那些具有考察利用价值的文件资料加以保护和开发的意识”。综合档案界前辈们的理论成果, 我认为, 档案意识不仅包括主体对档案的保存意识,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主体对档案的利用价值更不可忽视。

二.我国社会档案意识的现状

目前, 从整体上讲, 我国社会的档案意识还是相当淡薄。在这一方面, 郭奎生教授曾作了一次调查报告, 调查数据显示, 有26.5%的人没有接触过档案, 有57.1%的人还不知道有档案刊物, 有9.5%的人对档案开放有误解。在被调查的人员中, 不乏党政机关干部和档案专业人员。

三.我国社会档案意识薄弱的原因

为什么我国的社会档案意识如此薄弱?这一问题的产生, 既有深刻的社会根源, 又有着不可忽视的个人原因:

(一) 虽然我国有着悠久的档案和档案工作历史, 有关档案管理思想的孕育和萌芽同样历史悠久。但是这些思想缺乏完整性和较为系统过的理性思考, 而将有关档案现象作为一个独立性的专门问题进行研究, 则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由于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落后, 导致档案学科的滞后, 这一学科的滞后制约了档案事业的发展, 档案事业不发展, 社会档案意识又怎能不薄弱?

(二) 我国档案工作的发展状况所致。从我国档案工作的现实状况来看, 档案工作的水平还很低, 还处于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现代化管理转变的起步阶段。这种状况严重地影响着档案部门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从而使档案工作长期处于管理提供者与利用者相隔绝的状态。

(三) 我国的国民文化素质还比较低,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档案意识的提高。近代以来, 由于我国的经济文化的落后, 国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限制了人们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认识和了解, 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误解和偏见普遍存在。

四.社会档案意识的重要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且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增强社会档案意识, 不仅对档案事业有着重要意义, 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 对档案工作的进步具有重大作用。档案意识的增强, 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不断加深, 从而使档案工作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地位心理, 这种心理的社会化改变了档案工作在社会各项工作中的地位, 得到社会重视。

(二) 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凭证价值的历史记录, 社会化的档案意识指导着人们利用档案这一工具, 研究经济形体, 进行社会经济建设。社会档案意识的这一作用, 是通过利用档案间接表现出来的。

(三) 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发展社会文化有重大作用。档案记录国家和党的史实, 记录了社会各方面的历史, 充分利用档案, 从中汲取教训, 总结规律, 结合现实, 使得人民和代表人民意志的政权能够有效的管理国家事务, 能够有效的控制和协调社会发展。所以说, 社会要和谐, 文化要发展, 增强档案意识势在必行。

一方面, 社会档案意识在各个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 我国的社会档案意识还很薄弱, 档案工作的新局面未能打开。怎样来均衡这两面的关系, 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发展档案事业, 开拓档案工作的新局面;增强社会的档案意识, 将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安渝敏《浅议增强社会档案意识》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1 (3)

[2]陈忠海《试论档案意识·郑州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 (7)

[3]冯惠玲张辑哲主编《档案学概论·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

[4]郭奎生《社会档案意识的初步调查》

3.社会治理新局面 篇三

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2.据报道,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平稳快速发展。2007年,粮食总产量超过10000亿斤,实现连续4年增产;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实现连续4年增幅超过6%。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农业农村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要求。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科学分析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3.2008年1月31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意见》是继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第五年制定的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送给九亿农民的新春贺礼。《意见》指出,200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知识链接】

1.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感受社会发展的脉搏,关注社会的今天和未来,把青春的热情和力量奉献给社会,这不仅是我们青少年未来的任务,而且是现在就应该开始的行动。我们青少年应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投身于新农村建设。

2.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类就一直追寻着公平的理想。当今时代,公平问题更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维护社会的公平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树立公平意识。

3.责任是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往往同时具有多种社会身份,而每种社会身份都要求他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应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4.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5.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制定一切路线和方针政策,都必须以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面对从未遇到过的问题,要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根本判断标准。

6.“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因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是确保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7.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8.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时富裕、同步富裕。

9.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轻松练习】

1.2008年1月31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意见》是继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第五年制定的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2008年“一号文件”的颁发表明()

A.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党和政府重视“三农”工作,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C.农村经济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主体

D.广大农民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2.下边图表中的数据表明()

A.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提高,农民生活得到改善

B.发展农业生产已经不再重要

C.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解决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已经实现

3.2007年我国农资打假工作成效显著。全国农业、工商和质检部门共检查各类农资市场25.4万家(次),检查农资经营户(企业)196.8万户次,查处农资违法案件5.9万多件,受理农资投诉1.3万件,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0.3亿元。我国开展农资打假工作()

①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②有利于规范农村的市场秩序 ③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质量安全意识和维权能力 ④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几位农民的心声:希望政府能够为农民网开一面,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办扫盲识字班那样为农民开设专门的课堂,让他们也能在农闲之时“背着书包上学堂”,为致富奔小康多“充电”。为农民开设专门的课堂()

①能为农村带来移风易俗、建设美好生活的新风尚 ②可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③可以解决农村存在的一切矛盾和问题 ④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2008年2月20日,赶在春耕之前,财政部已经一次性下拨全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资金633亿元,随后又下拨了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测土配方施肥等专项资金123亿元,大大提高了支农资金的时效性。同时,补贴规模也大幅增加,农资综合直补、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总额比上年增加244亿元,增长48.2%。中央财政加大支农投入是为了()

①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②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二步目标 ③消除人们收入上的差别,防止两极分化 ④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

6.据报道,2008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将继续扩大。在把全国一半以上城市纳入居民医保试点的同时,国家还将重点推进农民工参保步伐,力争使参保人数达到4000万人以上。重点推进农民工参保步伐()

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④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7.农业部新闻办公室有关负责人2008年2月27日说,农业部将开展“五个一”科技减灾促春耕活动,即组织1万名农业科技人员赴10个重灾省区、100个县市、1000个乡镇、10000个村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和服务工作。这一举措()

①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 ②有利于推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③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同步富裕 ④有利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指出,200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是什么?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由我国现阶段的什么基本国情决定的?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会对我国今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哪些推动作用?(不少于三个方面的内容)

(4)请你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简要提出至少六个方面的建议。

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了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活动,某校准备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有关新农村建设的调查。

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本次调查活动设计一个主题。

(2)请你设计两条宣传新农村建设重大意义的标语。

(3)请运用所学知识,按照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设计调查内容。(要求:至少设计五个方面的内容)

(4)作为当代中学生,你准备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哪些努力?(两个方面即可)

参考答案:

1.B 2.A 3.D 4.C 5.D 6.C 7.D

8.(1)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我国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3)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发展生产力;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保障农民的政治生活权利;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推动“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等。(4)①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和高科技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②加大农村改革开放力度,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素质。④倡导朴实民风,做到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相处,防止“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发生。⑤保护农村环境不受破坏与污染,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积极建设节约型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扩大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⑦进行普法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与道德修养,积极建设文明农村。⑧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转变农村人口观念,少生快富。⑨国家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权益,城乡携手,共同发展。

4.以党建引领开创基层治理新局面 篇四

强调,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近年来,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针对自然村自治组织薄弱问题,探索建立“党小组+村民小组+村民理事会”的“三位一体”治理模式,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组织保障。

强化村党小组的政治功能

强化农村党小组建设是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一段时间,农村党小组曾出现弱化、边缘化趋势。因此,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加强行政村以下党组织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全面领导乡村振兴的作用,强化村党小组的政治功能。

党小组建在自然村是农村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精准扶贫的村庄整治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等,其落脚点也在自然村。由于村民小组人少事多任务重,各地纷纷在自然村设立村民理事会,集聚乡贤,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弋阳县委因势利导,把党小组建在自然村,充分发挥农村党员作用,让党小组成为行政村和自然村的纽带和支撑,成为村级工作的承载体,确保政令更加畅通,各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统筹规划,健全组织。党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实行组织领导、事务决策,宣传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村民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管理集体资产,承担本组村民生产生活的服务和协调工作,推选村民代表和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村民理事会的主要职责是建立完善和监督执行村规民约,公共事务管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等各项长效管理机制。呈现“人、财、事”分设局面,同时实行人员交叉任职,保证自然村治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典型引路,分类建设。按照自然村“三位一体”组织体系建设的要求,由县委组织部推进典型打造、分类建设。先后打造了治理型、文化型、产业型、生态旅游型等乡村振兴的不同典型样板,以点带面。

能人理事,制度保障。建立农村能人培养制度。把农村优秀青年培养成党员,把年轻优秀的党员培养成“两小”组长(即村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或村民理事会理事长,把年轻优秀的“两小”组长或村民理事会理事长培养成为村干部,保证治理组织后续有人。建立自然村治理组织经费筹集制度。采取组织部门奖励、挂点单位支持、乡镇(街道)党委补助、向外筹集、集体经济提留等多种渠道办法,保证治理组织有经费办事。建立自然村党小组星级创评制度。创评标准为三、四、五星等级,对被评为四星、五星级的村党小组进行奖励。

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

乡村产业更加兴旺。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培育了艺林雷竹、金龟王、柏林罐头等1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形成了7万亩雷竹、3万亩大禾谷、1万亩油茶种植基地,20xx年全县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19个,实现了4600多名贫困人口的脱贫。

乡村人才更多聚集。“三位一体”组织体系的建立,把村民自治重心下移到了自然村。下移的过程,也是将社会资源规范化、组织化的过程。越来越多乡贤回村参加建设,积极投身家乡公益,带领农村富余劳动力创新创业。

乡村生态更为秀美。近年来全县共推进了227个秀美乡村点建设,重点围绕“三线三区”(高速、国道、省道沿线和城区、景区、园区),按照生态旅游、美丽宜居、整洁规范三个等次,打造了一批示范点。

乡村文化更显繁荣。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设立“身边好人榜”,经常性开展广场舞大赛、“最美家庭”评选,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弘扬家庭美德、构筑文明风尚的文化氛围。坚持每年开展弋阳腔剧团送戏下乡和群众文化周活动,满足了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5.努力开创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新局面 篇五

[日期:2011-10-10]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劳动竞赛作为中国工会的一项传统工作和重要工作内容,是工会履行职能的重要手段。结合工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努力开创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新局面,充分发挥劳动竞赛在调动职工生产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中的积极推动作用,是工会工作者亟须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明确目标,把握方向,进一步理清开展劳动竞赛活动的新思路

劳动竞赛活动要坚持的正确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优势,以争创“工人先锋号”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岗位做贡献、建设新青海”主题劳动竞赛活动,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团结动员全省广大职工为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建功立业。

劳动竞赛活动需要把握住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等方面切实发挥作用,使劳动竞赛成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坚持以人为本,在组织动员职工开展劳动竞赛、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的全面落实;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充分认识在所有制结构调整和企业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用工方式多样化以及职工队伍结构变化条件下开展劳动竞赛的特点和规律,积极研究新思路,探索新举措,不断增强劳动竞赛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把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青海工人高尚品德和劳模精神与开展劳动竞赛紧密结合起来,努力营造崇尚劳模、学赶先进、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激发广大职工的参赛热情,推动竞赛活动广泛深入开展。

劳动竞赛活动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为经济发展中心服务的原则。二是坚持提高职工素质的原则。三是坚持有利于职工群众参与的原则。四是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重的原则。五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原则。

二、结合实际,突出重点,进一步增强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新实效

围绕实施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和八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创先争优、建功立业活动。要积极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在新能源、新材料等特色优势产业中,广泛开展以开发新品、开拓市场、提高质量、挖潜提效、增收节支、安全环保、提升素质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建功立业活动。

围绕推动“双百工程”、全省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玉树灾后重建的目标任务,深入开展以比工程质量、比建设工期、比技术创新、比科学管理、比文明施工、创和谐团队为主要内容的“五比一创”劳动竞赛。

围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深入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要深入实施以推动技术进步为主题,以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重点,以争当“创新示范岗”、“创新能手”为载体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要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活动,引导职工积极参加“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活动,培育更多的创新能手、创新示范岗和创新型班组。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认真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围绕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和班组建设,在全省企事业单位中,深入推进“学习型、创新型、效益型、和谐型、环保型、安康型”六型班组创建活动。要结合行业、地区、单位实际,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提高班组管理中的生产、安全、质量、成本、设备等班组管理制度的数据化、标准化程度;进一步激发职工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潜能,全面提高广大职工的政治、文化、技术和能力素质,促进职工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打造具有时代精神和各具特色的班组文化,为班组建设和职工成长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围绕实施“科教兴青”、“人才强省”战略,深入开展职工素质提升活动。要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把普遍提高职工技能水平与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赛、师徒帮教、技能培训等活动,选树行业、工种技术状元和技术能手,促进职工技能水平不断提高。

围绕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和生态立省战略,深入开展“全省职工节能减排行动”和“安康杯”竞赛活动。要组织动员广大职工深入开展“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活动,为促进“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实现贡献智慧和力量。要发动职工群防群治,落实各项节能减排措施,杜绝跑冒滴漏。组织职工参与节能减排管理和监督,进一步加强职工节能减排义务监督员队伍建设。要围绕促进安全生产、维护职工安全健康权益,广泛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把煤矿、建筑、交通运输、化工等高危行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为重点,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防护工作。

三、加强领导,完善制度,进一步健全开展劳动竞赛活动的新机制

要健全组织机构,落实竞赛目标任务。各地区要健全劳动竞赛委员会机构,由政府(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工会、财政、科技、经贸委、发改委等部门为成员,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安排劳动竞赛工作,明确目标任务。企业要成立集团、公司、车间竞赛组织机构,制定总体规划,车间侧重抓好落实,竞赛委员会成员单位要加强协作,发挥各自优势,明确职责任务,切实加强对竞赛活动的组织领导,健全工作制度,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部门配合、工会运作、职工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要夯实竞赛基础,扩大竞赛覆盖面。班组竞赛是劳动竞赛的重要基础,要通过开展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载体的班组竞赛,把更多的职工吸引到竞赛活动中来。不断扩大劳动竞赛覆盖面,使竞赛从国有企业向非公有制企业,从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从生产领域向服务领域、管理领域拓展。尤其要推动竞赛活动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广泛开展。

要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竞赛活动效率。工会干部是劳动竞赛的组织者。要加强政治思想建设,按照建设学习型组织的要求,不断提高工会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政策水平;加强业务能力建设,不断学习新知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加强作风建设,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加强分类指导,牢固树立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的思想,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

要健全考核机制,促进竞赛活动发展。一是建立劳动竞赛目标考核制度,年初要将竞赛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到实处,年终进行目标考核和工作评价。二是建立劳动竞赛检查制度,对劳动竞赛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及时进行情况分析、反馈,解决存在的问题。三是建立劳动竞赛情况通报制度,对竞赛活动情况进行通报。四是建立劳动竞赛表彰奖励制度,适时表彰一批劳动竞赛先进集体和组织单位。

要选树先进典型,弘扬劳模精神。竞赛活动要充分发挥劳动模范、能工巧匠和科技带头人的示范引导作用,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励广大职工立足岗位,争创一流。及时总结推广成果,完善创新机制,优化创新环境。要大力宣传劳动竞赛取得的成果和在竞赛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模范人物,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不断激发和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加强理论研究,提高竞赛活动水平。各级工会要从本地区、本产业的实际出发。通过加强经济政策研究和参与政策制定,正确指导劳动竞赛的开展,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信息。建立健全工会经济信息网络,加强信息交流和政策指导。开展劳动竞赛理论研讨,发挥理论指导作用,促进劳动竞赛的创新发展。

6.努力开创社会化办林业的新局面 篇六

努力开创社会化办林业的新局面 拓宽思路 强化举措

努力开创社会化办林业的新局面 我县是人口小县、林业大县。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始终把林业经济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不断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强化举措,加快林业发展步伐。特别是近年来,全县以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为契机,广泛吸纳民间资金,动员社会力量投入林业,全县已经形成社会化办林业的局面,林业得到快速发展。以来,全县累计投入林业发展资金4100多万元,新造林14万亩,仅就完成退耕还林万亩,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40%。目前,全县有

林地发展到万亩,森林覆盖率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

在社会化办林业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打破框框条条,解放思想办林业 县委、县政府以实施林业二次创业为目标,在发展林业经济中,冲破旧有的思想观念束缚,打破传统的国有、集体林场单一的营林模式,突破所有制界限,大胆提出“不论公有、私有,能造林就行;不论内资、外资,能投资就行”、“只要林业发展,不怕别人发财”等林业发展新理念,对承包山场从事林业经营的,一律采取“三不限政策”,即不限营林者身份、不限营林规模、不限营林形式,并且适当延长营林者的经营期限,最长可延长50年。为把新的思想理念贯穿到林业经济发展中,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广泛宣传林业发展的新理念,更新人们保守思想观念,努力在全县上下营造抓林业、投资林业、发展林业的浓厚氛围。同时出台了一系

列操作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采取得力措施,不断解放林业生产力,如鼓励民间资金投资兴办林业,并允许机关干部在处理好与单位关系的前提下,承包山场从事林业生产;建立私营林业示范片联系制度,由县几大班子和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联系,帮助个体营林户搞好林业生产等。新思想、新理念的形成,彻底打破了林业发展的徘徊局面,全县林业发展已实现苗木培育基地化、林木经营社会化、木材加工产业化。

二、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办林业

为推动社会造林,我们着力在制定优惠政策、降低门槛上下功夫,努力构建政策洼地,聚集民间资金投资林业。1998年,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充分开发利用“四荒”、“四低”等农业资源的决定》,给投资林业提供优惠,对新开发荒坡15亩以上的,8年内免征农业特产税及以土地负担的各项统筹费用;对新开发荒山3亩以上的,3年内免征农业税、农业特产

税及以土地负担的各项统筹费用。并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县财政每年拿出10万元资金,专门奖励林业发展先进乡镇和造林大户。各乡镇也采取更加务实和灵活的举措,拿出最大的诚意,创造最好的环境,给外来客商提供最大的便利,全面推进社会造林。优惠政策的出台进一步调动了广大群众造林的积极性,全县造林大户不断增多,现有大户200多户。陶厂镇农民易厚掌带领全家扎进深山承包山场造林800亩,成为全省林业战线上的劳模;谢集乡青年农民任良平创办了300多亩的林业科技示范园;仙踪镇青年蒋庆虎、赵庆文建立了260多亩果树苗圃等。同时优惠政策也吸引了大批外地林业户纷至沓来,投资发展林业,1999年,山东临沭造林大户陈召信率先来我县清溪镇,承包山场300亩种植经果林,新来造林,困难较多,清溪镇政府得知情况后,拿出万元帮助他架设了电线,修建了通山砂石路。由于政策好,环境优,当年又有7户山东人来

到清溪镇造林800亩,此后,接二连三地来了浙江、河南、淮南、临泉、五河等地100多户外地造林大户落户我县环峰镇、张公乡等11个乡镇,投资多万元种植经果林、苗圃等,面积3万多亩。在引进外地造林大户的同时,还成功引进外地企业前来投资林业,巢湖唐亮食品公司落户我县铜闸镇塔岗村投资200万元承包山场,一期开发已建成1100亩枣园,规划开发山场5000亩,建设兼具旅游观光价值的生态园,发展果品加工业。

三、实施项目牵动,多方引导办林业 为大力兴办林业,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争取和实施林业项目,通过项目运作,解决资金投入问题,并保障收益,有效地化解营林风险,吸引群众投身林业建设。去年初,在实施油茶项目中,县政府从省林业厅争取到600万元的林业贴息贷款,促成县大平油脂公司与县苍山、太湖山等3个林场达成协议,签订了油茶生产“订单”,由该油脂公司

提供油茶种苗,并包回收种子,林场负责油茶种植,通过“订单”形式给林场吃了“定心丸”,新发展油茶万亩。与此同时,还抓住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机遇,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大力引导群众退耕还林,全社会掀起了兴办林业的新高潮,、两年全县共有6648户农户参与退耕办林业,新办林万亩,相当于过去累计绿化面积。几年来,全县实施了种苗花卉、退耕还林、森林生态网络体系、长江防护林封山育林等20多个项目,新办林业7万多亩。

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机制办林业

在社会办林业中,我们引入市场机制,在稳定林场所有权的前提下,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原则,采取拍卖、转让、入股、承包、租赁等多种方式,加快林业经营机制改革,引导社会力量经营林业。,我县公开拍卖古塔公路54公里绿色长廊30年的经营权,全椒县个体老板梁华忠

最终以40万元购得,栽植杨树,折算面积达840多亩。林头镇方六行政村林场在全县率先推行集体林场产权制度改革,拍卖林场现有800亩半闲置林地经营权,加拿大籍华侨鲁晨光以80万元价格买断该林地经营权30年,栽植枫香、马尾松等经济价值高、成长快的林种,林地效益快速提升。环峰镇存良行政村积极流转土地,将本村500多亩成片荒坡地集中收回,发包给浙江温州客商潘欢迎,发展速生丰产林,盘活存量资源。巨兴乡白马行政村129户农民自愿拿出138亩林地,以土地入股组建新型股份制林场,按照股份制公司方式进行运作,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收入可观,公司年创收万元。

五、建设基地,构建平台办林业 为引导社会多方参与林业发展,我们注重抓好林产业基地,规划建设横龙埠苗圃、林头镇福山、环峰镇科技园、清溪镇溪园、马钢南山矿等五大林业种苗基地,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地建设,民间投资十分活跃。座落于我县东山乡的马钢南山矿利用丰富的山场资源建林业基地,先后在东山乡花山村、张公乡龙梅村租赁土地210亩建成苗木基地,几年来,该基地已出售各类绿化苗和造林苗300余万株,创产值200多万元。林头镇福山苗木基地育苗历史悠久,苗木销往全国各地,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引进江苏南京大桥润滑油公司投资60万元,创建福山生态园林有限公司,从事园林绿化苗木生产,同时引进美籍华人庄卓雄落户福山,创建金雄盆景种苗有限公司,从事绿化苗木、盆景花卉等,目前,全县从事种苗培植大户达40余户,年培育各类绿化苗木1200余万株。此外,还注重建设林产品加工业,建成铜闸镇胶合板生产基地,发展林业后续产业,使我县林业发展迈上林板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目前,该基地木材加工企业已达5家,年消耗木料40万吨,生产胶合板材20万立方米。

在社会化办林业中,我们的体会是:

一、政策引导是前提

政策是导向,是指挥棒。在社会化办林业中,我们注重研究和制定政策,充分挖掘社会办林业的巨大潜力,撬动政策杠杆,吸纳民间资金投入林业,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林业建设,切实解决有钱无力、有力无钱的问题,把投资金和投劳力很好地统一起来,使全社会在办林业中做到有钱的出钱,无钱的出力。同时,用政策来搞好利益分配,调整林地所有者、造林者、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使他们各有所得、各有所获,从而使全县的林业发展形成一方造林、多方支持的局面。

二、机制创新是关键

社会化办林业中,我们坚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在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林地流转机制,鼓励乡镇、村依法对林地使用权进行转让。同时,探索新的营林模式,从推进现有林场改制入手,按照“有所破、有所立”的原则,采取破与立相结合,一方面,大胆地破,破除国有、集体林场高成本、低效益的不合理运行机制,另一方面,敢于立起来,就是在破的基础上,成立新的私有林场或股份制林场,实行统一经营,走低成本、高效益的社会化营林的新路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让营林者得到更多的实惠,调动他们办林积极性,并引导更多的投资主体参与到林业建设中。

三、抓好规划是基础

走社会化办林业的新路子,我们从一开始就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思想,搞好规划,定好位,牢牢把握发展方向。为此,我们坚持绿化荒山,建设山川秀美含山,按照“适地适树,宜林则林,宜果则果”的原则,不求千篇一律,但求生态第一,注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完美结合,全面推进社会化办林业。具体实施中,围绕“点、线、面”抓建设,点,主要是引进外来承包大户,发挥他们的资金、技术优势,改造荒山荒坡,建设成片经果

林;线,主要是建设古塔路、合马路、合巢芜高速公路、淮南铁路复线等三横一纵的干线绿化和县道支线绿化。面,主要是在我县北部四个乡镇实施生态公益林,在南部苍山、刘武等林场实施长江防护林封山育林项目,建设丰产林,在太湖山、昭关、褒禅山等三大旅游景区建设生态林。

四、资金投入是核心

没有资金投入,社会化办林业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走社会化办林业过程中,我们把抓资金投入摆上突出位置,实行多元化投资,深挖投资潜力。一方面,由政府带头投资,引导社会投资林业,另一方面,聚集民间资本,鼓励乡村林场职工和企业投资等,同时眼睛向外,请进外地客商前来投资,全县社会化办林业出现个人、集体、企业共参与,财政资金和民间资金、内资外资一起上的局面。

我县社会化办林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与兄弟

7.社会治理新局面 篇七

会议指出, 2014年, 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以助推“三大国家战略规划”为引领, 以实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五项工程”为抓手, 凝神聚力, 开拓创新, 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的良好态势, 有效促进了河南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过去的一年, 几项事关全局的大事要事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是着力打造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升级版, 提请河南省政府与人社部签订了《共同深入推进河南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备忘录》, 尹蔚民部长专程到河南出席签字仪式, 会见了郭庚茂书记、谢伏瞻省长。二是招才引智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我们与国家外专局合作共建中国郑州航空港区引智试验区, 成为全国第三个国家级的引智试验区。三是中国中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 完善了国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战略布局, 列入河南省政府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重点项目。四是作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坚持上下联动, 持续深化整改, 着力正风肃纪;郭庚茂书记把河南省人社厅作为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 四次到省人社厅检查指导, 并给予充分肯定。

会议指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也要清醒认识到, 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特别是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形势将更加严峻复杂, 面临诸多挑战。就业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 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的空间进一步压缩, 加快建设支撑河南创新发展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的任务更加急迫, 劳动关系更趋复杂多变, 工资收入分配、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也面临诸多困难, 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统筹谋划, 深化改革, 积极作为。

会议强调,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河南省委九届八次全会上, 郭庚茂书记强调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河南省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以及河南省政府《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就主动适应新常态、让中原更加出彩做出了全面部署。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河南省委、省政府对新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 正视困难、把握机遇, 坚定信心、乘势而上, 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2015年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认真落实河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的部署, 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 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 重点实施两项工程、推进两项改革、构建两个体系、强化两个建设, 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 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8.社会治理新局面 篇八

学习贯彻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必须认真总结成绩,充分认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十一五”时期,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5年,也是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取得突出成绩的5年。一是城乡就业为历史最好时期。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就业。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问题得到较好解决。5年期间,全区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88.32万人,比“十五”时期增加86.79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05万人,比“十五”时期增加12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270万人。二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预计达到2066.71万人次,比“十五”时期增加986.55万人次;基金收入快速增长,预计五项社会保险5年累计征缴1005.25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681.58亿元;基金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三是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实施人才强桂战略,吸引和培养人才的政策更加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逐步健全,引智工作取得积极成效,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取得新突破,为我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四是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认真把握新时期劳动关系新变化新特点,妥善化解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新矛盾,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处理能力不断增强,保持了企业和社会稳定。五是制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十一五”时期,全区积极的就业政策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和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全面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失业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实现了市级统筹,顺利实施了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积极推动建立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符合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特点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初步建立。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和劳动监察执法机制不断完善。

“十一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及时出台了“五缓四减三补贴”等减轻企业负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认真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自治区成立50周年、建国60周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全力以赴做好就业、社保、劳动关系、表彰、维稳等工作,促进了重大活动任务的圆满完成。与此同时,自身建设也取得积极成效。

学习贯彻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必须认清形势,把握大局。“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促进就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对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实施富民强桂战略,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对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对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一定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新的起点上奋力开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新局面,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才保障更加有力,人事制度更加完善,收入分配关系更加合理,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公共服务更加便捷的目标。

学习贯彻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必须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做好2011年我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对于“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的部署,2011年我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要求,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实施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和人才强桂战略,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重点要做好十个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全力做好促进就业工作;二是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三是履行政府人才综合管理部门职责,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加大引进国(境)外智力工作力度,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五是继续完善公务员制度,全面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六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军转安置制度建设;七是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八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九是加快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十是认真编制和实施我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推进各项工作科学发展。

上一篇:《童年》读书心得优秀600字下一篇:关于青春励志的唯美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