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内部审计

2024-09-21

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精选8篇)

1.电力企业内部审计 篇一

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

根据美国COSO委员会1992年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提出的概念,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提高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按其作用范围可分为两部分: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前者主要是指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方法、措施和程序;后者是指与经营管理工作直接相关的控制,范围涉及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经营目标和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二、电力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电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需要。电力企业要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市场主体,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财产物资核算、监督、保管等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资本保值增值的目标与责任,处理好受托经济责任和利益分配关系确保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协调、有序、高效的开展。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电力企业适应新形势和新的经济环境的需要。加入WTO后,新形势要求电力企业加快信息化、国际化、市场化建设步伐和管理创新,建立和完善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机制,努力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以完善、严密的内部控制系统作保证,推进电力体制深化改革。

电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国有资产管理的要求。电力企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具有投资大、设施分散、资金密集的特点。目前,电力企业资产主要由国家投资形成。国家作为股东,必然要求资产投运后能不断保值和增值,并采取措施防范国有资产被侵蚀。因此,国家对电力企业安全文明达标、创一流企业及经营目标等都规定有资产考核的内容,而这一要求与企业是否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密切相关。

电力企业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要求。新修订的《会计法》和审计准则第九号《企业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从报表审计的角度和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的角度正式提出了若干与内部控制相关的要求,对进一步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加强企业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推动证券市场乃至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重大作用。我国也已相继颁布实施了《会计法》、《审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内部审计条例》等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要求各单位必须加强内部监督,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

三、如何加强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还相当薄弱,主要体现为:客观环境的局限性、投资者

风险意识淡薄、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企业内部缺乏制衡机制、对管理系统缺乏控制力,这就要求企业内部控制必须有所创新和发展。

(一)、切实加强电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而电力企业又具有投资大、设施分散、资金密集的特点。因此,形成以会计为中心,覆盖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是保证电力企业资产安全完整和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根本保障。电力企业在内部会计控制建设时应包括财务和会计两个方面。财务控制应着重于企业各个层次上的财务活动的约束和监督,包括企业筹资、投资、资金运营及收益分配等。会计控制应着重于电力资产、电力工程、债权债务、成本费用等经济业务。这些经济活动都是以资金为核心,而且关于企业筹资、投资的经济活动涉及到预测、分析、决策等经营管理性行为,其控制对象中人的比重大大增加,可见财务控制的主观能动性整体上比会计控制要强,所以在电力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中又要以财务控制为核心。

电力企业在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上应注重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等方法。通过内部会计控制应该达到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证电力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达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二)、建立企业内部各环节的相互制约制度

电力企业涉及的经济业务较多,各项经济业务都有一个计划、审批、执行的过程。因此,从控制的角度出发,应实行每一笔经济业务由两个及以上人员共同经手完成,禁止每一笔经济业务由一人包干到底完成,业务记录一人处理完成的做法,以形成相互制约的工作关系。这种制约包括上下级之间的相互制约、相关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在内部制约中,还必须采取工作轮换制,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牵制的效果。工作轮换制是指根据不同岗位在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程度,明确规定并严格控制每一员工在某一岗位的履职时间。

(三)、建立全面的风险评估体系

电力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变化日益复杂,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不断提高,如何辨别、分析、防范和控制经营风险,应是电力企业进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电力企业的风险管理要以预防为主:首先,通过增加、补充或规范各内部控制环节来减轻可能面临的风险;其次,内部监督机构对企业高风险区域应经常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已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最后,要善于转嫁风险,如购买保险等。

(四)、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树立“ 以人为本”的新观念

人是观念创新的根本和灵魂,企业制定经营目标,设置核算机制,都必须依靠人的创造性工作。强调以人为本,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依靠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准和法规意识,充分发挥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内部控制的成败,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而企业领导者的内部控制意识和行为是关键。企业领导者内部控制的随意性往往会限制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发展。企业领导者若注重内部控制,注重对企业员工的研究,尊重员工的心理需求,强调沟通和交流,便能减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隔阂,形成强大的企业合力,从而促进整个企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五)、进一步加强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内部审计通过监督控制环境和控制程序的有效性,监督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被执行并及时反馈有关执行结果的信息,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实现预期控制目标。同时,在监控过程中,内部审计可以促进控制环境的建立,为改进控制制度提供建设性建议,从而成功地达到组织所需要的内部控制水平服务。实践证明,内部审计无论在对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成本的控制,还是在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性查证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和参谋作用。电力企业内部应逐步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设置组织结构,并全面进行资产负债表审计、损益表审计等财务审计及以经济效益为主的经营审计等,为电力企业堵塞漏洞、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发挥应有的作用。

电力企业必须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要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就必须将内部审计人员从会计、财务人员中分离出来,直接对董事会负责,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内部审计人员的作用,监督和保护企业的资产、财产安全,监督企业朝着合理、合法的良性方面发展。

2.电力企业内部审计 篇二

关键词:电力企业,内控,审计

1 完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

1. 1 有助于保护电力企业财产完整

一般电力企业财务风险都具有间接性, 主要源于电网基建工程项目前段业务管理问题后果的反映, 因为电网基建的一切管理活动均围绕着资产价值的形成过程展开, 工程财务管理针对管理活动所需资金进行组织管理, 并对资金使用是否遵循价值管理原则进行监督。实施内部控制有利于财务分析体系完整, 流程顺畅, 有效防范关键风险, 从投资计划到项目后期评价等各个阶段都尽可能实现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促进企业资源合理化和生产效益最大化。

1. 2 有利于提高电力企业竞争力

近年来, 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推进的电力体制改革, 导致国家在以往所赋予给电力企业的保护性政策都逐渐淡化。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既有效监控各个部门的实际经济状况, 还有助于降低部门经济成本, 确保实现计划目标。同时, 此项制度也是预防经济犯罪的有力措施, 监督力度的增强改变以往内控制度缺失的现状, 也将经济违法犯罪扼杀于苗头。最重要的是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 并通过加强国有资源管理提高电力企业综合竞争力。

2 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2. 1 企业管理层内部控制观念淡薄

当前大部分电力企业都存有事后核算和重揽轻管的问题, 由于企业管理层淡薄的管理意识和观念, 使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准确定位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长此以往内部审计部门成为摆设, 如果企业组织机构有变动现象, 内部审计部门是首先被精简和整编的对象。虽然有些电力企业的管理层意识到了内控的必要性, 但忽视了控制方式和方法的强化, 导致内部控制执行效果不够理想。淡薄的内部控制观念没有体现内控制度在企业的核心地位, 自然会影响企业的内控建设, 无形中增加企业风险。

2. 2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缺失

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都没有建立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虽然有一些企业建立了, 但执行力度不够, 过于形式化, 导致难以充分发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最常见的现象有: 业务价差情况, 会计岗位设置不合理, 会计工作流程中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缺乏监督和审核等, 都影响了企业内控制度的正常发挥。

3 强化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措施

3. 1 推行内控, 妥善处理企业内部控制相关内容

目前, 电力企业都单独拟定了招投标制度, 从工程项目、劳务分包、物资采购等都采取实际投标的方式, 并委派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但实际操作起来人力、物力、时间都会耗费很大成本, 为此, 内审人员可与监察、纪检人员联合设置单独标准表格, 控制好项目中的各个环节, 如进行价格谈判时需两人均在场, 并按照规定记录谈判内容, 经领导签字后送审计及监察纪检备案, 不仅可有效监督项目分包, 还不影响生产进度。此外, 还要妥善处理企业内部控制相关方面, 如强化公司内生动力, 处理外部监管要求与内部管理需求关系; 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选择, 企业管理层应努力化外部监管压力为内部发展动力, 把握机遇, 加强内部管理和业务创新, 实现传统业务转型。电力企业在制定制度时应充分考虑企业当前实际情况, 确保制度切实可行。处理好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内控体系与财务报告相关控制及审计的关系, 通过加强企业内控管理提升公司报告信息质量, 由于难以衡量财务报告相关部分意外的控制执行效果, 内部运行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提高企业对外提供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增加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所以, 处理好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内控体系与财务报告相关控制及审计的关系, 有助于提升企业财务报告信息质量。

3. 2 加强内部控制宣传, 提高内审质量和水平

良好的内部控制除了企业管理层的正确领导, 还需各职能部门的认真贯彻实施及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然而, 当前电力企业员工之所以认为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分内之事, 大部分原因是电力企业产权关系模糊, 十分不利于电力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规范。可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内控制度宣传, 让企业职工不断了解内控的作用, 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内部审计成果, 让更多的员工了解企业当前内控所实施的现状。针对一些深知企业内控制度的管理者还依旧违反制度, 可按照规定通报, 在企业内部起到警示作用, 提高员工认识和内控制度的执行力。从单纯的查错纠弊向促进提高单位管理水平转变, 从单纯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风险评估、经济效益审计转变, 从监督型向监督服务型转变, 健全内部审计规章制度, 推进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管理审计、风险评估和经济效益审计, 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 反映经济管理和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提出改进建议。通常在实施内控制度中, 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 内审人员要加强与企业其他部门的沟通联系, 内部审计人员要有较高的职业操守, 以谨慎态度执行内部审计业务。

3. 3 开展多部门联合审计, 以强化服务意识带动企业内控管理

当企业出现问题或制度存在缺陷, 单独个体指出所存在的问题效果不大, 一旦多个部门共同对此项制度发起疑问, 则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内部审计同样也是如此, 开展管理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可联合生产技术部、企业管理部及纪检等多个部门, 共同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寻求合适的解决措施。根据企业的实际业务情况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简化内控评审环节, 使各个部门一致认可审计所提出的问题, 企业管理层才能更重视企业内部审计。此外, 内部审计不同于国家、社会审计的区别在于单位内部, 开展其工作需在单位相关负责人的领导下, 单位内部经济和管理活动是其主要工作对象。所以,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和服务功能是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前提, 应统一思想, 加强服务, 提高企业工作人员内控意识。如发挥内审作用的必要基础是取得电力企业负责人的有力支持和认可, 不断加强服务理念审计部门应同其他部门求同存异, 友好发展, 构建和谐的审计环境。

4 结 论

电力企业应在新形势和发展趋势下发挥内部审计应有的作用, 根据现状重新定位, 分析内、外部环境, 更好地促进企业内控体系的全面推行。

参考文献

[1]孔祥娟.探讨电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薄弱的原因与对策[J].商情, 2013 (24) :29.

[2]邵庆玲.内部审计对防范电力企业风险的作用[J].中外企业家, 2013 (18) :63-64

3.关于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 篇三

电力行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已是各方共识。建国以来,我国电力事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长足发展,电力企业在走过几十年充满荣耀的风雨历程以后,其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水平在国有企业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作为国有企业一面旗帜的电力企业,其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不可避免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实事求是的说,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着先天不足,它实际上是行政命令的产物,这也是我们与西方现代内部审计存在巨大差距的的根本原因。综上所述,我认为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目前还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1.1对内部审计职能的认识较为模糊

我国内部审计在初期形成了片面强调外向性服务及作为国家审计基础而存在的内部审计模式。这种审计模式实际上导致了人们对内部审计职能上的模糊认识,不利于甚至阻碍着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这一情况在电力行业显得尤为突出。至今有些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仍难以融入其整体经营管理之中,其结果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很难有效开展,更谈不上履行现代内部审计的外延职能,应有的内向性服务作用也无法充分发挥。这样,不仅不利于内部审计的健康发展,而且使之越来越不适应电力企业发展的需要。

1.2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差

电力企业现在已经拥有一个自上而下的较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各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受所在单位和上级审计机构的双重领导,但是目前的现状是,即便是内部审计部门得到最高的独立性,仍然是企业的一个部门,审计部门的人员配给、职位晋升、绩效考评、经费来源、办公支持均由所在企业控制,其独立性是极其有限的。电力内部审计在独立性上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起客观性、权威性及公正性。而且,电力企业现在这种“双向领导”模式,要求内部审计同时为两个利益格局不一致的经济主体服务,超越了内部审计固有的职域,使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难以适应。

1.3与审计对象之间的协调与沟通不够

由于我国内部审计政府审计关系相对特殊等原因,长期以来,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形成上审下多,同级审少的特点。内部审计往往怀着对被审单位不信任的态度开展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又缺乏良好的沟通,非常容易形成一种对立的局面。于是就有了“防火、防盗、防审计”的说法,审计人员在基层不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加上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存在主观和客观上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要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无疑是十分困难的。

1.4审计范围相对狭窄

直至现阶段,部分电力企业领导层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仍存在不足,错误地认为审计就是查帐,与此同时,当前电力企业的审计人员大都具有财务工作背景,电力专业及相关管理知识储备不足,导致不少企业的内部审计仅局限于企业财务会计方面的审查,很少触及电力经营管理的其他领域,从而使内部审计多属财务性质,使得内部审汁工作实际上变成了财务会计的自审过程,内部审计工作界面单一,为企业发展战略、经营决策、投资效益进行评价、咨询及服务的职能根本无从谈起。转贴

1.5内部审计报告的质量有待提高

现在看来,相当部分的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对自身作用的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内部审计主要“查错防弊”,以评价为主,所提交审计报告的重点往往放在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描述上,对审计建议重视不够、质量不高,而且审计报告过于专业化和程式化,显得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对报告使用者缺乏吸引力。而实践证明,审计报告中所提问题是否受到重视,所提建议能否付诸实施,直接取决于管理当局的兴趣和决心,而公司管理当局的兴趣和决心又与审计报告的质量有很大关系。

1.6审计技术相对落后

在很长时间里,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一直以手工查帐为主,凭审计人员个人经验和职业判断、通过随意抽样进行,较少运用统计抽样和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审计工作的风险无法量化;以事后审计、静态审计为主,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很少开展,不利于审计部门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避免造成损失。

2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之我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电力行业必将在多方面与国际环境接轨。很显然,电力企业需要一个具有前瞻性的、能寻求各种解决之道来促进公司管理的内部审计部门。

2.1逐步改变内部审计的组织模式

这是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现阶段问题的根本之道。

独立性是审计的生命!无论内部审计还是外部审计,离开独立性,其审计结果将大打折扣。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既表现在其机构的隶属关系上,又表现在其职权的授予行使上。电力企业应当逐步改变目前双重领导模式,逐步建立审计委员会,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派出制,强调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权威性。

2.2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总体素质

“所有成功的组织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好他们自己”,审计工作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人的要素,提高审计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随着市场经济向多元化发展,产权关系日益复杂,经济领域作弊方法更加隐蔽,加上内部审计信息不对称及各种条件的限制,审计人员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风险。在这种形势下,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可持续的学习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中审计环境,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进取精神和出色的沟通技巧。

当前部分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存在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甚至还有相当部分的审计人员长时间处在被误解或不顺心状态下工作,感觉到开展审计工作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困难,这对于充分调动审计人员学习与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十分不利,也直接影响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因此,电力企业应当把审计人才的合理配备和素质提高作为充分发挥审计职能的必要条件,给予审计人员良好的职业规划和顺畅的成材通道,吸引具有复合知识结构的精英到审汁部门来。展望未来,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是既具有会计审计学、经济学、统计学、计算机学等方面的知识,还能熟练掌握分析推理的方法、具有改善良好沟通能力、管理和信息处理的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3内部审计的工作将更加关注向经济效益和风险管理

何企业无法回避的的市场风险和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使得内部审计将会越来越多的开展经济效益审计、风险管理审计和营销环节审计,对浪费和无效率的关注将和对舞弊的关注平分秋色。当前,电力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大,为了加以识别和控制,迫切需要内部审计将工作领域进行拓展来服务与于企业的中心目标。风险管理是识别风险并寻求控制风险的途径,其核心是将预期的未来事项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发生概率或最低限度。现代审计实践也表明,现代内部审计的重点是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并且风险管理也越来越多地纳入到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内,IIA对内部审计的最新定义进一步明确了这一内容,也充分说明了这一内部审计发展的历史趋向。

2.4结合电力行业特点,拓展审计工作范围

电力企业是国有基础工业,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特点,内部审计要更好地为电力企业服务,就应当结合电力生产经营流程和行业管理特性,将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扩展到电费回收、线损管理、风险预警、风险评估、内控评价、结构测试和评估等各个领域,充分体现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这一重要作用,使内部审计工作充满活力。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电力企业必将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持续发展而不断变化,企业管理层要求提供更加富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内部审计服务,同时内部审计部门自身希望优化审计职能以巩固和提高其组织地位,在这两个动因的共同作用下,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界面必将随着企业管理中心目标的变化而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成熟、全球经济相互渗透的今天,电力企业与其他所有企业一样面临着越来越直接的经营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应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扩充自己的相关专业知识,紧紧围绕企业经营风险的甄别评估、控制和防范开展审计工作,使审计资源在公司经营层面得到更为一致的应用,将大大提升内部审计的职业形象和工作效果。

2.5采用更先进和更灵活的工作方式

现代审计学认为,内部审计在保持一定的正当怀疑的基础上,运用专业理论、专业方法和职业判断来进行工作,它在整个公司使命中与其他管理要素合作和共存。

如前所述,电力企业属于专业性很强,管理上有显著特点的组织,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必须与其相匹配。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情况较熟悉、取证叫方便的优势,大力开展审计调查,对组织中存在的带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特别是组织所面临的财务和经营风险,进行经常性的调查、分析和评估、预测。采用动态的审计方式,及时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或未来的发展方向,向企业管理层提出解决或防范问题再次发生的建议,或随时接受他们的咨询,以帮助改善风险管理,促进提高企业效益。

4.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与内部控制 篇四

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施企业文化建设是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最为关注的话题,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电力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此,电力工业正在努力进行着改革, ,电力企业文化更应该加快创新与发展的步伐,给电力改革以强大的精神支持和思想保障。

一、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执行与企业文化建设密切相关。企业文化是一种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制度依存于企业而存在的共同价值观念的组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有赖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支持和维护。因为企业文化是培养诚信,忠于职守、乐于助人刻苦钻研、勤勉尽责的一种制度约束。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进行的统一和融合,使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达到有机的结合。根据经验得知,各项制度都有失效的时候,而当制度失效时,企业经营靠的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中枢神经,它所支配的是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在良好的企业文化基础上所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必然会成为人们行为规范,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会有效地解决公司治理和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所以,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正常运营的行为标准,而企业文化则是统一员工思想、价值观念的黏合剂。通过二者的有效结合,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经营中的不协调、不统一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效率。这里的关键问题,是企业所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是科学合理的,企业文化必须是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建设,由此所实现的二者结合,才会创造企业发展的奇迹。

二、我国现代电力企业所需的文化建设包括:

1、以市场为导向的竞争型企业文化。

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作出了撤消原电力工业部、成立国家电力公司的决策,从而打破了电力行业的国家垄断格局,电力行业不得不独立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风浪,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力企业倘若继续保持过往“电老虎”、“电老大”的优越感,不仅面临经济效益降低的威胁,也增加了企业被市场竞争淘汰的危险。因此,为了保持我们电力企业的竞争力,除了进行企业体制改革、积极落实自负盈亏责任外,更要在企业内部渲染市场竞争意识,从人员体制结构的优化,到成本控制模式的完善,再到多种生产经营方式的进行,统一地都要围绕着“市场竞争化”这一主题牢牢进行。例如,我国装机容量在10万千瓦以下的小火电机装机容量约占20%,随着“竞价上网”政策的实施,很大部分的小型火电厂因为不可控的成本因素如管理者经营能力、员工素质、能耗等的增多,倘若继续停留在单一的经营方式下,必然难以生存下去。对此,我们电力企业不仅可以在原有企业的基础上划小电力行业内部单元(即与电力主业相辅相补的检修业、运输业、燃料业、后勤服务业等)进行独立的经济核算以增强企业专业化职能管理,还可以从电力主业生产经营上进行延伸(如发电厂的粉煤灰利用业、温流水产养殖业、电讯器材业等)通过多种方式提高企业经营利润,这是电力企业适应国家政策要求的必然,也是电力企业全面适应时代潮流、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然。

2、以技术为导向的创新型企业文化。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存之本。自从实行厂网分开后,发电和电网两项业务谋求创新发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强调节约能源、提高发电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后者强调科学规划、降低损耗、实现电网的经济运行,但归根到底都是一个道理——唯有先进的技术才能够保证企业不被社会和市场淘汰。因此,应该建立合适的激励制度,规范条例,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支持,特别要尊重人才,注重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大的空间让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干,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谋求企业的发展。例如在企业内部经常开展各技

术工种的技术比武活动并以此营造良好的技术工人学习业务的氛围、提高技术工人的操作技能;建立各级人才库,适当引入知识守门型人才,利用这些人才加强同行或技术文献的密切接触,利用企业的共享机制实现难题的解答和知识信息的扩散;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这并不是意味着只是给出众人才荣誉和奖金就完事了,而是要求电力企业除了重点培养员工对象外,还要充分承认企业个人的独特性和创造价值,建立各个层次的奖励方式和标准。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授Jeresam Gmalile就认为:“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爱恩斯坦一样创造相对论,每一个普通的企业员工都具有创新的能力,他们能够创造出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益于企业的方法„„”。

3、以安全生产为导向的责任型企业文化。

刘振亚总经理曾经强调:“对于安全生产必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敏感度,要时时刻刻战战兢兢,时时刻刻如履薄冰,要实现可控与在控。”在安全生产长周期下,企业员工们很容易产生麻痹思想,以往就曾出现过很多因为“两票三制”执行不到位、检修走错间隔、带电合地刀或隔离开关等的安全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外还严重危害值班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我们电力企业在实施市场战略的同时,必须也把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落到实处,居安思危、严格执行安全管理,提高电力企业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例如,应该仔细查找麻痹思想的苗头和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研究机制、管理、设备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定期开展“反事故、反违章”大讨论;开展事故追忆、安全知识竞赛、党员值班岗位、党员身边无违章等各类安全活动;探索安全生产寓教于乐的形式,在使大家认识安全的重要性同时,最大限度地与自己的具体工作结合起来;要求领导干部对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全力以赴,做到“天天讲安全、捉安全”,坚持每月的安全生产例会;积极开展安全生产事故模拟活动,并建立与之配套的安全评估体系,将评估结果反馈到企业员工的绩效评估体系中,努力做到不断地培育和增强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总而言之,在电力企业内部必须牢牢抓紧安全生产这条弦,在企业内部形成严谨、认真的安全作业风气,把事故情况减至最低。

4、以顾客利益为导向的服务型企业文化。

以电力系统为代表的垄断行业过高收入,已是众人眼中一道高悬的电门,电力企业由此面对着巨大的社会压力;而且在过往计划经济的条件下,电力的长期紧缺使电力职工形成工作上的优越感,造成服务意识淡薄的现象。但是,服务也是生产力。要在社会中保持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人民群众及其他用电行业对我们电力企业的信任与支持,搞好服务是无可争议的道路。在企业内部形成广泛的服务人群、服务社会的文化价值观,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入手。对于前者来说,是指针对当今社会对供电部门最迫切的要求是供电可靠性的问题,我们必须更正经常拉闸限电、忽视用户利益 的做法,通过硬性措施——例如实行分时电价、均衡电力负荷,或者推广电力负荷控制和管理技术、实现电力负荷的可控——实现电力企业供电可靠的承诺。对于后者来说,是指针对当今电力企业内部员工服务意识淡薄的问题,我们应该更正过往“电老大”的态度,在企业内部积极开展以“客户至尊”为主题的学习会、以揭露员工在工作中的不文明行为为主题的批评会,或者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客户反馈部门以使电力员工从根本上摆正权利和义务、服务于被服务的关系,使员工由权利意识向责任意识转变,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只有通过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企业才能得以长期的生产和发展,建立服务型文化,是我们电力企业的形象之本。

5、以人性为导向的人本型企业文化。

企业不单单是一个仅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和给员工提供温饱的地方,而且也是职工们实现自我价值和承担社会责任的人性组织。自从现代管理理论的引入,我国的企业也纷纷把企业管理的中心转移到人本管理上来,只有理解员工、重视员工、培养员工、激励员工、信任员工,才能真正塑造一个有利于全体员工和谐向上、学习创新、坚定信念、忠诚品质、协作精神与自我管理的氛围,才能让企业发展过程中谋求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和精神力。有一

则寓言,讲的是从前有一只青蛙和一只蝎子要过河,蝎子不会游泳,请求青蛙能送它一程,但青蛙说:但是我怕你会咬我。蝎子回答:不会,如果我咬你,我也会掉进河里死掉的。青蛙听了后,觉得有道理,于是让蝎子坐在它的背上,一起过河。当它们来到河的中间时,突然,蝎子咬了青蛙一口,之后,它们一起向下沉。青蛙非常愤怒,问蝎子:你明明讲过,若我背你,你不会咬我的。蝎子感到歉意,说:我是不想的,但这是我的本能。然后,青蛙和蝎子一起沉没在河里。其实,我们都像蝎子一样本性难移,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以及交往风格。因此,在每一个企业中,基于人性的差异所带来的管理问题一直是企业管理很重要的一方面。电力企业的员工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虽然并不是每一个员工都是企业的骨干,但是他们肯定都具有某一方面的特长,例如一个对电力技术并不是很熟悉的员工却对演讲很在行,那么他可以在企业晚会或者活动上担任主持,总之,每一个员工都需要被信任、被支持和被重视。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考评体系,而且要多深入基层了解员工的动况,知道属下员工的特点以及尊重他们的意见,让员工们获得适当的鼓励,将更多的热情投入到电力企业的工作当中,长而久之,形成企业内部热情、向上、信任、奉献的工作风气,大大地推进了电力企业创一流活动开展。

5.电力企业内部审计 篇五

作为一个企业来讲,内部控制是关系到企业内部的重点内容,要做好内部控制的工作,就要从几个方面入手,对企业的财产进行有效的核算、保管、监督等等管理工作,有效进行企业内部控制能够帮助企业达到会计管理的质量,还能够保护企业的所有财产的完整和安全;而财务风险管理也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内容,市场本身就具有很大的风险,电力企业必须要认识到风险,不然就会将电力企业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就会出现困难,严重的情况会导致企业濒临破产,所以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对财务风险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尽量避免电力企业的财务出现状况。

2内部控制与财产风险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6.电力企业内部审计 篇六

__省电力有限公司是国家电力公司全资子公司,2000年_月_日由__省电力工业局改制而成。公司主营电网经营、电力生产、电力电量购销、电网调度与管理;[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一

站在手,写作无忧!]兼营电力技术开发、试验研究、信息通信、电力建设(包括勘测、设计、施工、修造、安装、调试)、燃料购销、物资购销、职业培训、咨询服务、房地产开发、广告装潢等。公司本部机构设16部1中心,公司现有直属单位33个、二级单位8个、视同直属的合资联营单位18个,正式员工约23623人;有多种经营企业238个,并与全省60个趸售县(市、区)的供电企业签订代管协议,实现代管56个。到2001年底,全省电力装机总容量达1245.41万千瓦,资产总额287.51亿元。2001年3月26日,__省电力有限公司被国电公司正式命名为中国一流电力公司。

__省电力公司为了保证“资产经营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促进__电力竞争性生存、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员工效益,实现“客户满意,政府放心”的终极目标,紧紧围绕“咬定双满意,奋力创一流,加速实现两个带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的工作主线,积极探索构筑“立体、动态、集约、高效”的内部监督体系,实施财务总监、总会计师及财务部门负责人委派制、片区审计工作派出制和监督巡视制度。通过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制度的创新,推动监督运行机制的流程重组、功能再造,确保监督管理的有效和长效,[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一站在手,写作无忧!]实现生产安全、经济安全和政治安全。公司现有审计人员93人,其中:本部及派出机构28人,基层单位配备专职审计人员65人,初步形成公司本部、审计工作部、基层内部审计三个层面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及效果

省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了“立体、动态、集约、高效”的监督体系,实施了财务负责人委派制、片区审计工作派出制和监督巡视组制度。作为监督体系组成部分的内部审计,紧紧围绕“经济安全”这个主题,在内部审计体制、机制和管理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先后成立了审计委员会、试行了审计项目经理制、实现了审计工作向职代会报告制度、召开了高规格的审计工作会议等,初步理出了一条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内部审计工作思路。2001年,公司系统共完成415个审计项目,完成工程、合同审计签证778份,查纠违规金额3,594万元,核减工程造价1.5亿元,提出管理建议917条。

一是开展了综合审计调查工作。审计部门围绕企业经营者关心的重大问题,选择专项管理课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综合审计调查,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帮助,得到各单位领导和部门的重视。如对火电厂煤耗管理的审计调查,促进了基层单位对入厂煤质量的管理;对大修理费用的审计调查,进一步明确了大修与技改的界限;对结算中心的资金管理审计调查,提出了运用多种财政杠杆盘活存量资金的建议;对多经企业内部业务管理的审计调查,促进了多经企业内部市场的统一和规范管理;对投资管理的审计调查,区分了投资与借款的界限;对科技开发费的审计调查,提出统筹安排、集中开发、推广应用的意见,有利于克服科技投入的重复、浪费现象。

二是前移审计关口,开展了事前审计。审计部门事前介入管理的作用逐步显现,并愈来愈得到各单位的重视。在会计决算报表报送之前,审计部门能以审计的视角,对经营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价;审计人员还积极参与了物资和工程招投标工作,重要合同没有内部审计审查,不对外签约;对基建工程项目,审计部门及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进行事前检查,纠正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三是全面启动了小型基建工程结算审计。从1998年开始全面启动了小型基建工程结算审计,由省公司审计部直接审计、组织片区审计、委托中介机构审计的小型基建项目综合审减率达6%。通过审计,小型基建管理得到加强,使审减率逐年下降,审计效果得到较好体现。

四是开展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审计部门对经营管理第一责任人组织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在完成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同时加大了届中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对企业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和经营管理上不合规的经济行为及时给予预警;省公司还把内部审计评价融入干部届中考核工作中,配合人事部门在鉴

证、评价领导班子经营能力上发挥了作用,使审计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

五是加强了农网改造工程项目审计。公司审计部组织完成了对全省30个县电力公司的农网资金使用情况调查,组织完成了421个农网单项工程审计,审减金额1080万元;及时纠正了农网资金未按规定专款专用以及农网工程物资采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农网审计工作取得的成绩,在这

次国家审计署统一安排的农网工程审计中,得到了各级审计机关的好评。

六是积极配合监察部门完成对有关经济案件的查处。公司审计部配合监察部门落实了职工来信来访反映的个别领导干部经济问题。通过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调查落实,有的澄清了问题,解脱并保护了干部,有利于领导更好地开展工作;有的查清了事实,帮助责任人员从思想上认识存在问题的性质,达到了教育干部的目的。

七是审计成果得到有效运用。各片区审计工作部建立了片区各单位的审计电子台账,动态分析经济安全危机点;开展了审计工作回头看活动,加大审计成果运用检查力度,组织对1999年以来审计成果运用和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解决“审用脱节”问题,根除“审而不改,审而无用”现象;省公司还为各单位主要领导建立了电子邮箱联系制度,审计部门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通过电子邮箱发送给各单位主要领导,各单位领导对提出的审计意见能给予重视,部分单位还对照电子邮箱中提出的问题,举一反

三、对照自查。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审计部门围绕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管理、服务”的重点,在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改进方法、提高审计成果运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__电力的审计工作从弱到强,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不断创新,建立了新型审计监督组织形式

省公司按照“有限责任、有人负责、有效制衡”的要求,根据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趋势,在分析了过去联合审计组织形式利弊的基础上,为解决审计力量和力度问题,提出了“立体式、集约化”的审计组织体系的思路,实行审计机构派出制,进行垂直管理和领导。通过笔试、面试、考核等层层选拔,选派一批(24人)优秀审计人才到4个片区审计工作部工作,其中总审计师4人(副处级)、正科级审计员7人、副科级审计员13人;审计工作部中审计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各项社会保险及发生的管理费用由省公司指定单位代办,费用单列,由省公司统一考虑并列入公司财务预算。

其效果主要表现在:监督力度得到加强,监督领域得到扩展,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工作更加贴近被审对象,审计服务得到有效体现。通过片区审计人员的辛勤努力,内部审计组织体系改革的举措得到了有关单位的充分理解和认可,片区审计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也得到省公司和片区单位的积极肯定。

(二)加强审计队伍培训,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为使审计人员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一是以审代培,以老带新。在开展审计项目时组成审计组,在人员组成上有意识地将“新手”与“老手”搭配,让“新手”在审计实践中学会审计;二是举办专题培训班。省公司先后举办了经济法规、审计业务、审计计算机应用和工程预决算知识等培训班,受训审计人员近400人次;三是送出去培训。参加国家电力公司、省审计厅、华东审计部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150余人次。系统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队伍结构正朝多师方向发展。

同时制定了具体的工作制度、规范或办法,颁布了《内部审计处罚规定》,首次赋予内部审计直接处理、处罚权,对试图违纪的人起到了威慑作用;出台了片区审计工作规则及相关管理办法,各片区审计工作部也陆续出台了各种内部审计管理标准,完善了审计信息交流网络,建立了工作部与监督巡视组沟通联系制度,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审计质量控制活动,并建立了审计成果的定期跟踪制度,初步建立了适应新的组织体系有序运转的操作平台。

(三)优化审计业务流程,构筑立体审计监督网络

作为省公司“立体、动态、集约、高效”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成了审计监督体系的建设,对原有审计业务流程进行了重新整合,构筑新形势下系统的、分层的审计监督体系。提升了审计监督的功能,围绕“三项目标”(依法经营、闭环控制、Q×△P最大化),突出“三项核心业务”(责任审计、制度审计、效益审计),强化“三大功能”(监督、评价和咨询),明晰“三个层次”(审计部、片区审计工作部、基层内审)的界面,通过制定规范化的审计工作制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型的审计组织形式,加大了审计监督的力度,提高了审计工作质量及审计成果的运用。

(四)在审计项目管理中推行项目经理制,使内审主要职能在审计实践中和谐统一

为了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发掘和培养审计骨干,最大限度地调动审计人员的潜能,给审计人员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价值的机会,根据省公司审计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对综合性审计调查项目逐步实行柔性化管理机制,不再采取指定审计项目实施对象的做法,引入项目竞争机制,通过招标方式择优选定审计项目负责人。

审计部首次对电力市场开拓暨购销比价管理调查项目实行公开招标,在审计项目管理中引入招投标制度,通过这种形式,对现有审计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选择最优的审计工作实施方案,选择最佳的审计项目负责人,从而推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三、几点体会

一是审计干部对审计作用认识的提高是做好审计工作的基础。广大审计干部认识到,内部审计不仅是监督,更是一种特殊的企业管理活动,在职能上体现监督与服务的兼容性,即监督下的服务,服务中的监督,是监督与服务的高度统一;审计工作是公司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必须紧紧围绕__电力的战略目标和工作主线,与公司的其他监督一起,把工作重点放在防范企业经营风险上,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职能;审计干部还在审计实践中逐步树立了“有为才有位”的思想,认识到“正人先要正已”,按照“独立、客观、公正、廉洁”的审计行为准则,并不断在审计实践中学习和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通过揭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以改进的措施,实现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目的,进而找准自身的位置。审计干部对审计作用认识的不断提高,为开展各项审计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是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发挥审计职能作用的关键。公司党组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刘顺达总经理多次强调“三合”(合法、合规、合程序)是立业之本,是企业稳健经营的关键,要把监督摆在显著位置,关键是要把“四个凡事”(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据可查)落到实处。有些单位领导还亲自布置内部审计的任务并提出具体要求;单位内部重要会议、重大决策请审计人员列席并听取意见;省公司及部分基层单位成立了以公司总经理为主任,有关领导及主要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审计委员会;有80%的基层单位实施了审计向职代会报告制度。所有这些,对审计职能的发挥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是审计组织体系的建立健全是审计工作有效开展的保障。截止2001年底,基层单位共有21个单位设立了独立的审计科,其他规模较小的企业均配备了专职审计员;同时借助片区审计、社会审计力量,扩大了审计复盖面;各电业局审计部门还配备了工程技术人员,开展对工程决算的审计;公司系统共有专职审计人员93人,其中公司本部28人,基层单位65人,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四是审计成果的落实和运用是审计工作不断提高的动力。审计人员认识到审计发现并提出问题不是审计工作的终结,而是审计工作新阶段的开始,因此审计不但会提问题,而且能针对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从制度上、措施上加以完善和改进的办法,督促被审单位举一反三进行整改,促进被审单位树立依法经营观念,提高制度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审计监督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实现管理的有效和长效。省公司对审计处理意见和决定,建立审计意见执行情况台账,进行跟踪监督或后续审计;对审计委员会决定的落实情况列入了下次会议议程;在干部任用上,人事部门注意吸收审计部门的意见;在公司系统双文明先进单位评比中,审计占有重要一票,较好地克服了“审而无用、审而不改、审而不究”的问题,大大鼓舞了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成为推动审计工作不断发展的动力。

在充分肯定审计工作取得的成绩和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还清醒地看到,目前公司系统的审计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部分单位对审计作用认识不足,审计工作开展不平衡;二是审计人员的数量和素质尚未能完全适应公司系统经济安全的需要,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和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队伍稳定性尚存在问题;三是审计工作质量保证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有效的审计监督的约束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四是内控审计工作的开展亟待加强。

__省电力系统的内部审计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与内部审计要达到的最终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尚需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发展。新的一年,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公司的“两出两化、国际一流”战略目标和2002年__电力工作主线,以创国际一流电力公司审计为目标,务实创新,推动公司审计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7.电力企业内部审计 篇七

1 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现状

1.1 电力企业内部审计思想观念依然受传统观念的束缚

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大多是差错防弊型审计。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及其相关资料, 工作大都集中在财务领域的表面层次;审计方法也采用传统方法, 基本上是对会计科目进行逐笔审查, 局限于“就帐查帐”, 审计效率低;在审计内容及范围上对经济责任审计、内部控制审计不重视;审计手段还主要停留在手工收集资料, 审计效率低。近年来, 伴随着ERP系统在电力企业的推广应用, 财务管控、物资管控等相应的管控系统相应配套使用, 但是由于这批系统数据平台不统一, 数据标准不统一, 使审计技术和审计手段仍然不能有效实施。

1.2 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 限制了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电力企业设置的审计机构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本单位利益的限制, 面临着单位领导层和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审计过程及结论必然涉及到具体部门和个人利益, 难以客观公正、公允独立地开展评价工作。这种内部审计管理模式难以保证内部审计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性, 内部审计部门发表的审计意见首先要考虑企业的经济利益, 服从企业大局, 一定程度影响了其客观性, 无法为外部所认同, 减弱了内部审计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1.3 固定资产审计类型单一, 覆盖不全面

电力企业固定资产内部审计的主要类型有工程造价审计、竣工工程财务决算审计、工程管理审计、其他专项审计。其中工程造价审计和竣工工程财务决算审计开展的较为普遍, 工程管理审计仅在部分电力企业得到开展。以某电力企业2010年对其资产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为例:工程规划审计程序违规、工程合同管理不规范、工程招投标管理违规、废旧物资处理不规范等合法合规性方面存在问题, 占据了所发现问题的61%;工程造价过高、超概算等问题占24%。其他问题占15%。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 电力企业固定资产审计中, 对于工程建设阶段的关注度较高, 对资产运行阶段的关注度不够;对资产管理合法合规性问题揭示较多, 对资产管理机制、运营效益等方面所存在的深层次、系统性问题揭示较少;对风险的揭示集中在财务风险方面, 缺乏对资产管理风险的全面揭示, 反映出当前审计工作还没有突破“查错纠弊”的局限, 未能向更高层次的管理型、绩效型、风险型审计拓展。

1.4 审计人员的素质和结构需进一步加强, 审计集约化管理亟待构建

审计人员的素质的提高与电力企业发展有很大差距。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比较突出, 业务精通、经验丰富的审计人才稀缺。面对繁重的审计任务, 审计人员偏少、专业结构单一的矛盾比较突出。由于在思维上审计还停留在“查错纠弊”的职能上, 部分企业在审计人员的配置上着重于懂财务知识的人才, 而掌握管理学、计算机、法律、工程学等方面知识的费财经类专业人才相对缺乏。近几年来, 整个电力行业对内部审计人员的配置也在向多元化发展, 各种专业培训、以审代培等不断开展, 对审计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既懂审计又精通计算机、工程管理、管理学等的复合型人才依然稀缺。

2 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2.1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强化对审计人员的培训监督

审计既是一种专业和技术性都很强的职业, 也是一种高层次、综合型的经济监督。对大多数审计项目来说, 审计风险的识别、评价、预防等, 大都依靠审计人员的经验研判。对内部审计人员要进行有限的风险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 一方面, 采取送出去深造, 专题办班授课、强化网络培训、深入基层互动交流等方式, 另一方面, 充分利用审计项目机会, 做到以审代培、以审促培、审教结合, 努力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各项技能, 使审计人员能利用电力企业现有的信息平台, 采用各种网路手段、审计技术防范和抵御各类风险。同时, 在内部审计过程中, 要进行适当的监督和指导, 将风险管理能力和复合技能作为考核评价内容, 确保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审计工作质量逐步提高。

2.2 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和质量评价体系

提高审计质量, 不仅要建立相关的工作保障制度和规定, 还必须建立相关的工作监督制度, 通过建立《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内部审计人员培训制度》、《月度审计工作例会制度》、《监督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等以及向审计委员会、职代会定期报告机制等内部审计业务控制制度, 约束审计行为, 规范审计程序。此外,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对审计管理和审计业务质量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是提升审计质量的有效工具。建立审计质量内部自我评价体系应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式, 首先对内部审计机构质量、审计项目质量、被审计单位和其他部门对审计工作的意见及利用外部专家服务方面的内容制定科学的评估标准。而且, 对需要评价的各个项目分别以百分制评分, 按照制定的评估标准确定每一项目具体内容所得分数, 汇总得出每个项目的分数, 按照重要性原则, 分别赋予每个项目权重, 用各项目所得分值分别乘以该项目所赋予的权重, 即可得到质量考核应得分数, 最后根据考核标准认定审计质量的高低。

2.3 实施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审计

随着资产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在电力企业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开展。内部审计部门应逐步探索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审计, 将审计范围向前延伸至规划设计阶段, 促进企业提前对资产全寿命周期的成本费用进行全面统筹规划, 向后延伸至运行维护、报废阶段, 协助电力企业对资产整个寿命周期的成本效益实行科学控制, 确保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最优化。

2.4 整合审计资源、深入开展审计集约化工作

审计集约化内涵是指以资源共享为基础, 以项目为纽带, 以业务领导为核心, 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 已审计垂直化管理为目标, 实现省市县三级在项目安排、人员布局、时间进度、处理口径、信息披露、经费保障在内的审计一盘棋概念, 把省市县三级审计部门的审计资源和审计力量整合起来。其目标是充分挖掘审计人员的潜能, 通过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审计信息资源的联网对接、技术手段资源的优势互补、环境资源的统筹规划等有效整合资源的各种形式的综合运用, 使审计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 协调一切有利因素, 推动审计工作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全面转型, 为企业提供最为优质的服务。此外, 应有效利用社会审计资源, 积极引进外部审计机制, 弥补内审自身的缺陷, 这不仅能促进内部审计的发展, 还能促进内部审计活动的有效增值, 提高工作效率, 扩展审计领域。

2.5 做好审计项目沟通工作、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

内部审计沟通工作很重要, 要做好有效沟通, 内审人员除了要具备审计专业知识外, 还应善于与被审计单位和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对沟通中的重要事项要形成书面记录, 同时沟通记录经对方签字认可才能形成审计证据, 记录于工作底稿。审计人员在沟通结束前要提醒对方, 这是因为一方面进行必要的补充可以防止疏漏, 另一方面充分的沟通有助于加深双方对某一事项的理解和认同。沟通结束时, 除感谢对方的真诚合作外, 还要向其说明下一步可能会进行的工作, 给被审计单位或部门有充分的时间做准备。此外, 在整个沟通过程中要注意识别被访谈者接受和抗拒的非语言讯号, 适应场面气氛调节谈话内容。

在电力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 内部审计部门只有全面地了解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 并及时分析和研究导致这些风险的因素, 才能不断采取相应措施、以有效规避风险, 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各种内外部风险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从而促进电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为企业经济效益和各项管理工作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提供有力的保障。

摘要:随着电力企业的飞速发展及管理水平的提高, 电力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也相应提高。由于电力企业面临的社会环境及内部环境复杂多变, 增加了审计的难度和风险。通过分析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 对防范内部审计风险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电力企业

参考文献

[1]夏李君, 文素华.关于电力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管理模式的探讨[J]电力技术经济, 2005, (4) .

[2]康荟.工程项目费用控制与财务审计[J].现代商业, 2008, (21) .

[3]楼秀君.电力工程审计要点和重点[J].农村电气化, 2009, (8) .

[4]余玉苗.20世纪西方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述评[J].经济评论, 2000, (6) .

[5]张金霞.试论集团企业内部审计[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25) .

[6]李晓丽.浅议建设项目的造价审计[J].工业审计与会计, 2006, (5) .

[7]罗道宏.电力企业审计监督与服务职能的关系及未来发展趋势[J].贵州水力发电, 2005, (1) .

8.电力企业内部审计 篇八

摘 要 随着电力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不断的深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如何有效的开展,如何能够彻底的贯彻全方位的内部审核定位,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破解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电力企业 内部审计工作 开展

目前,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在新时期已经逐渐转变了方式,风险逐渐的增大,为了能够让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能够更好的对企业内部的运营状况进行彻底的审查和评估,使企业内部审计的效率以及评估的效果达到最有效和能有促进企业发展目标的更好执行,树立品牌价值,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管理的效果,当前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就是能够清晰的认识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和不足,并对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和判断,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以方便有效的开展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1、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企业的内部审核工作主要是片面的强调审计工作的外向性的服务以及依据国家审计基础而存在的审计模式。这种审计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某些方面严重阻碍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这种情况在电力企业更为严重。电力企业发展到现在,内部企业审计工作仍然不能够有效的融入到企业整体的生产和经营当中,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难以有效的开展,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外延性不能很好的开展,应有的服务也不能实现。

1.2企业内部审计对象的沟通效率不高

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内部的审计组织与政府之间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关系,长期以来,电器企业内部审计形式形成了一种自上而下的审计形式,而相同级别部门的审计相对较少。这就导致了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开展任何工作都不容易相信被审单位表现出来的任何态度和行为。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审计人员与被审企业之间长期缺乏有效合理的沟通,形成了敌对的情绪和防范的局面,于是对审计人员是处处防范。

1.3审计部门出具的审计报告的质量不高

电力企业的很多内部审计人员对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和意识存在严重的偏差,认为审计工作主要是为了对错误和失误的地方进行事后的补救,主要对企业的不当行为进行评估,因此,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出具的审计报告往往将关注的重点放在问题的叙述上,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的对策和建议重视不够,审计部门出具的审计报告不高。同时,具体工作的开展中,审计报告的内容过于形式化和程序化,内容枯燥、难以理解,对被审计单位缺乏吸引力。相关实践证明,审计报告中涉及的各种问题的严重性,提出的建议能否被重视和付诸实施,取决于管理者对审计报告的兴趣和决策者的决心,而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的兴趣的决心又与审计报告的内容和形式表现有很大的关系。

2、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重点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电力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能否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关键之处在于企业内部领导者和决策者重视的程度以及赋予审计组织的独立权利的大小。同时审计工作能否有效的开展,还对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有较大的要求。一般而言,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所附属的领导决策层越高,组织的地位和独立性就会越大。同时,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应该与被审单位之间要没有直接或重大的经济利益链条或者权利组织关系,内部审计人员不允许参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

2.2进一步的加强审计沟通的效率,确保审计的质量

要想提高沟通的效率,内部审计人员除了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之外,还应该具备能够善于处理审计单位与审计部门之间的矛盾,实现有效的沟通。在工作中,对于涉及的重要内容应该书面登记并保存,同时在双方的沟通活动中,书面的材料还应该经过被审单位的签字确认之后方能形成审计档案进行保存。审计人在审计工作进行到最后时,要及时的提醒被审单位,这是提醒被审单位一方面要想想是否有遗漏的问题,另一方面进行最后的确认,实现有效的沟通,这样有助于加深双方对同以事物认识的一致性和共同性,审计结束后应该向对方表示感谢,说明接下来工作的流程,确保审计单位或者部门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

2.3确保内部审计职能的合理化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的内部审计工作除了具有基本的职能之外,还具有管理控制和内部服务职能,内部的审计工作主要包括两种服务,即保证与咨询服务,也就是不仅要对企业的管理风险、控制或管理结构进行独立的评估而客观的进行审查,而且要提供相关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以及相关客户的服务活动。内部审计应该转变传统的审计模式,逐渐向经济效益审计、责任审计和管理审计发展。

3、结语

电力企业要想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有效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就必须建立自身的管理约束机制,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强化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相信在未来,随着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方式及时作出调整,势必会走出一条适合我国电力企业发展的内部审计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宗维.公路部门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浅议.交通企业管理.2010.8(02):124.

上一篇:尽职调查文件清单下一篇:幼儿园六一升旗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