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创新服务措施(精选8篇)
1.护理创新服务措施 篇一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方式不是简单的工程,表面的肤 浅的技巧远远不够,护理工作人员必须自觉自愿地改善和 病人的关系,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使病人满意 只需要简单的微笑技巧训练”是错误的。仅有微笑还不够,还必须学习如何作个好听众,学习在病人“不讲道理”的 时候仍然耐心倾听,学习如何满足病人的需要。据美国一 家保险公司调查,入院治疗的病人中有百分之一的人完全 可能就医疗事故或医疗疏忽向医院起诉,然而真正采取诉 诸法律的方式解决问题的人却不到千分之一。为什么呢? 该公司发现,答案就在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关系里,病人对 医患关系相当满意的话,往往不会动不动就告上法庭。
1、增强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即自觉主动做好服务工作的一种观念 和愿望,它发自服务人员的内心。
2、要有基本礼仪 首先是礼,礼是一个人内在的文化素养。而仪是在内在文化素养的支配下的一种外 在表现形式。比如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次满意的解答等,礼仪之事,说起来容 易做起来难。首先护理人员应该提高自身 的修养,用自身的修养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礼仪应该写进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里,每天实行,每天监督,使它成为工作职责 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问候
病人进入医院或疗区后,护理人员起立与病人说 “您好”,热情地和病人打招呼,要微笑着看着 病人,请病人坐下。告诉病人可以怎么称呼你,并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工作,如“我是办公室护 士。”热情地问一下患者“您需要什么帮助?”
病人大多带着紧张害怕的心情来求医,而护士的 一个微笑、一声你好、一个请坐,这些小小细节 可以帮助病人减轻甚至消除紧张,使病人感觉医 院欢迎他的来访,病人对医院立即产生好感和信 任。在信任的前提下,病人在讲述病情或在接受 体检时才能完全解除警戒。相比之下,病人到达 和离开医院时,若没有得到医护人员面带笑容的 口头上的迎送,或很长时间没人理睬过问,病人 会感觉“这个医院不欢迎我,”“既然不欢迎我,我当然不信任它。”
4、自我介绍
如果在医院门口调查病人是否知道刚才给他看病 的医生、接诊的护士叫什么名字,病人十有八九 不知道(专家门诊可能例外)。? 病人入院时,护理人员务必自报姓名和职务,并 告诉病人可以怎么称呼你,比如:我是您的责任 护士ⅩⅩ,这样一来,彼此两个人之间再建立进 一步的信任关系就比较容易。
5、保护隐私
要尊重病人,就要维护他的尊严,保护他的隐私。保护隐私表现在为病人保守医密。不得把病人的 故事在院外乱讲,不得当着病人的面与不相干的 人议论病人,这种议论是指非医学专业的嚼舌头。不要在过道等公共场所与病人讨论其病情,比如 说“如果下次肛门还疼,再来找我”之类的话,在医生来看是司空见惯,病人却会觉得难为情。
6、交流方式 与病人交流需要技巧,大多数人需要通过学习来 掌握这门技巧。改善交流技巧的一个好方法就是 观察其他人如何与病人打交道,从中得到暗示和 启发,从中发现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尊重 病人,做个好听众,言简意赅,自然而不矫揉造 作,千万别吝啬你的微笑,你就会成功地与病人 交流。
7、面带笑容
哪怕遇上非常不顺心、不愉快的事,医护人员也 必须面带笑容接待病人。不能把自己不愉快的情 绪带进医院,更不能向病人发泄。微笑代表热情、自信和友好,给病人以温暖和关心,让他们体会 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不妨经常试一试:只要你有意识地面带笑容,你 的不顺心和不愉快就会乖乖地回避,使你能够由 衷地同情、关心、体贴你的病人。
8、诊室与电话
接电话时,让声音也充满笑意!看到你的笑容,任何碰巧 走进来的人都会受到感染,而你可以用一个笑脸迎接这位 刚巧进来的人,不必再做第二个笑脸。? 在和病人交谈时,你的时间属于病人,你不能接任何电话。若有重要电话非接不可,要先对病人说一声“请稍等”或 “对不起,我接一下电话”,不可通话太久而冷落病人。无论来电对方的职务高低,你的对话要简短,告诉对方你 现在有病人,告诉对方你稍后再打回去。这些小小的举动 会感动病人,让病人感觉他在你眼里确实很重要,让他感 觉受到尊重。
9、学会倾听
如何倾听?如何当个好听众?这也需要一点技巧。要面对病人,眼睛看着病人。如何倾听是有效交 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你必须认真地倾听才能 了解病人的意图。必须充分了解病人的需求,不 要打断病人,让他全面描述症状,然后才能从善 对答。一边听一边不时地正视病人眼睛,不时点 点头或说些“哦”、“嗯”之类的感叹词,或者 鼓励病人说“接着讲”。这样表明你对病人的事 情很感兴趣,病人知道你在认真听。
10、如何说话
说话方式是交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语调、声调高低、以及节奏。语调非常关键;同一句话,语调不同的意思就不同。用特别的声调强调某一 个词会改变整句话的意义。注意节奏不要太快,稍慢的说话节奏会帮助我们清晰准确地表达思想。
11、避免说“不” 因为身在病痛中,病人精神状态大多不太好,医 护人员要尽量避免言语中使用否定式,要努力营 造乐观向上的气氛。? “我不知道”改成“让我跟某某谈谈,过一会儿 告诉您结果。/我会问问某某,下午再电话给你。/ 某某是这个问题专家。”“我们这里不做这种检 查”改成“某某医生或医院可以做这个检 查,”“我现在不能告诉您”改成“让我核实后 再打电话给您,以免对您造成误导。”“您那样 做不对”改成“我当然理解您为什么会那样做。/ 如果是我也会这样想的。”
12、注意眼睛和眼睛的交流
很多时候护士只顾埋头填写病历表格而不和病人 说话,或是一边填表一边和病人说话。这些都是 不正确的作法。正确的作法是直视病人的眼睛交 谈。这样一来也许问诊记录的进展慢些,但是病 人会感觉良好,病人不会有被护士匆匆忙忙应付 的感觉。护士切忌当着病人的面和其他医护人员 指指点点、耳语或聊天;更不允许一边给病人检 查、处置,一边和同事、熟人说笑。
13、注意肢体语言
眼睛与眼睛的交流属于非语言的交流,有时又叫做“肢体语言”,其 它肢体语言包括触摸、手势、面部表情、身体的姿势、双方彼此间站 立的距离等等。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都在变换肢体动作,只不过很 少意识到。? 作为医护人员,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需要随病人肢体语言的 不同做调整。我们的头、手、身体的不同姿势可以传达各种正面或负 面的讯息:和病人一边说话一边点头表示你很专心致志;一个亲切友 好的护士对病人会采取一个开放的、包容的姿态,无论站着或坐着,他会面对病人,不会双臂抱胸而立,不会双腿交叉而坐。? 人们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交流,即语言、说话方式、和无声的肢体语言。交流过程中,词句只占百分之十,说话方式占百分之四十,肢体语言 占百分之五十。可见,所说的内容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 说话的时候,我们的脸、我们的手和我们身体在传达着信息,就像常 言道:行动比声音响亮。
14、注意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反映人的喜怒哀乐,是肢体语言的另一方面。通 过病人的面部表情,护士可以判断病人的感受如何;同样,通过护士的面部表情,病人可以判断护士在想什么、有什 么感受。作为护士,尽量保持一种中性的表情;确保面部 表情所传达的信息和言语传达的信息一致。当我们见到病 人时,因为生病他的情绪可能千变万化,他可能等了好半 天才见到护士结果又被护士几分钟就打发了,他可能搞不 懂护士说的话,弄不清为什么要用药,用的什么药,是什 么诊断,诊断结果让他既不懂又害怕;如果我们设身处地 体谅病人的感受,我们的脸上会自然地流露出关心和同情,交流起来会更有效。
15、做到不厌其烦
病人大都没有医学知识,病人不懂才去求医,所 以再简单的问题护士也必须耐心重复讲解,直到 病人弄懂。对同一个病人重复讲解,对不同的病 人重复讲解,哪怕每天重复几次,也应该面带关 心的神情,不厌其烦。这是对护士最基本的职业 要求,就像航空小姐必须含笑而不厌其烦地向每 一位登机的乘客说“您好,谢谢您乘坐× × 航空公 司的班机”一样。道理很简单,如果病人什么都 懂的话,还需要护士讲解什么呢?
16、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也是一种“非语言交流”的方式。初次 见面时,长相举止早在言谈话语之前给对方留下 深刻印象。要小心第一印象,不要以偏概全,不 要预先假定,不要因为第一印象对病人产生偏见。记住,第一印象是相互的,病人的仪态举止给护 士留下第一印象,反之亦然。作为护士,切忌不 要留下你不想留的印象。有句话说得好,你没有 第二次机会给他人留下第一印象,可见第一印象 有多么重要。
17、两句必须说的话
因个人的需求、关心、教育、年龄等因素的不同,患同一 个病的不同病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对护士来讲,意味着对 每个个体进行调查。查房时护士必须问病人,“您今天有 什么不舒服?”病人临走前,护士必须问病人,“今天还有 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对每个病人都如此。这两句看似简 单却很重要,因为病人因此得到两次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或表述自己的问题。可以肯定地说,病人想说的话和想问 的问题通过两次机会可以说完或问完,得到如此全面充分 的照顾,病人会非常满意,这两句话对护士的意义还在于 不会漏掉任何可疑的病症、确保了解到最准确的信息、增近护患距离。了解病人的需求,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
18、为病人处置时
护士在进行每一项处置前,需简单告诉病人要做 什么动作及用什么辅助工具或仪器,告诉病人可 能感觉什么样的不适等,让病人身体和思想上有 所准备。在检查过程中,要尽最大可能告诉病人 你将做什么、正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有 没有别的选择、下一步准备做什么以及为什么。? 时时牢记,任何检查项目对护士来说都是司空见 惯,可是对大部分病人却是第一次。要从言语态 度各方面尽量使病人对护士产生信任,使病人对 环境感觉舒
19、使用治疗仪器时
在使用“直接接触性”仪器时,因为仪器会触及 病人的皮肤或者进入病人体内,必须向病人讲解 操作过程,不要让病人产生“被突然入侵”的感 觉。在使用仪器检测过程中,在不影响仪器功能 的前提下,护士尽可能与病人保持简单的交谈,减少仪器带来的冰冷生硬气氛,对病人也是宣传 教育的机会。
20、病人教育
行医不仅仅是诊断治疗的过程,它越来越成为病 人教育的过程,医生、护士是病人最好的老师。病人早已不再是被动接受治疗的对象,在治疗过 程中病人有参与权和知情权,充分尊重他们的权 利,病人的满意度才会提高。病人教育是尊重病 人知情权的一种体现。充分与病人沟通,对病人 进行教育,将用药、手术前后须注意相关知识全 面告诉病人,病人才会遵守医嘱配合治疗和护理。
过去,病人或病人家属常常因为缺乏知识而对治 疗效果抱太高的不切实际的期望,因期望值太高 而产生的各种医患纠纷,经常困扰医患双方,不 少时候,还产生暴力相间的悲剧。相反,全面知 情、受过医学相关知识教育的病人对治疗效果的 期望就会变得比较客观,各种纠纷和诉讼就会减 少,这无疑对医患双方都是有利而无弊的。
21、了解病人的需要
有不少医生抱怨,病人一人一个样,你永远不知 道某个病人需要什么,要满足每个病人太难了!没错,每个客人的要求和期望都不同,不可能寻 找到“一种满足每个人的万能药方”。答案很明 显:让病人满意,就是让每一个病人满意,让病 人在医院的每一个时刻都满意,让病人到医院的 每一次来访都满意。? 要做到让病人满意,必须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通过病人的眼耳观察分析。越是充分了解病人的 需要,越能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
2.护理创新服务措施 篇二
1 开展全预约等系列便民服务,优化门诊流程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闽西南地区的老医院,有一批患者信赖、家喻户晓的名医。近年来,随着医院的发展,诊疗量增长很快,而医院地处老城区,用地狭小,交通拥挤,早期建设门诊楼的设计服务容量为2500人,诊区人满为患。提高服务效率,优化就医流程迫在眉睫。2006年,医院成立了客户服务中心,尝试开展预约服务。2010年初,结合厦门市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建设,医院不断扩大预约范围,拓展预约渠道,建成了集挂号、收费、诊疗、检查、取药全环节的信息平台,实现了门诊就医全程预约、全科预约、全天候预约。
所谓“全时预约”,就是全天24小时接受预约,提供电话预约、网上预约、自助预约和现场预约等多手段、多渠道预约方式。“全程预约”指的是预约覆盖整个诊疗过程,从医生诊疗到抽血化验、拍片等辅助检查全部实现预约。“全科预约”即所有科室的出诊医生,包括专家门诊、普通门诊全部实现预约。实现普通门诊预约,使占门诊量近70%的普通门诊患者得到合理的分流,最大程度地减少候诊时间。为提高“全预约”精细化程度,医院根据不同科室病种特点,测算每位医生看病平均耗时,合理设定就诊人次,确保预约候诊时间精确到分。
全预约服务开展使原本设计仅仅可容纳2500人的门诊楼,可承受目前每天7000~8000人的门诊量,3~4万的人流量,有效缓解了百姓就医难题,已成为医院最具特色,最受欢迎的服务项目之一。
在此基础上,医院不断完善全预约配套服务。在门诊大厅设立自助充值机、自助检查结果打印机及自助发票打印机,为患者提供全方位自助服务。在预约挂号、检查、取药、交费、查询检查及诊疗结果等全程实现一卡通。来院患者可待就诊结束后,统一结算,初步建立“先诊疗,后结算”的模式。
此外,医院引入辅助检查排队系统。患者可根据排队系统安排的检查时间及诊室,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检查候诊时间,有效节约患者排队时间的同时,减少了辅助科室排队拥挤的现象。目前,医院辅助检查排队系统已覆盖所有医技部门,包括普放、CT、MR、心电、派特、胃镜等。
2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为卫生部72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的医院之一,按照卫生部的部署要求,医院新招聘护士180多人补充到临床一线。采取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的护理单元护士给予专项补贴,实行护理垂直管理模式,完善护理人员绩效分配机制,实行月度优质护理服务明星评选制度等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在建立工作机制的同时,医院编印了《优质护理服务指导手册》,方便护士学习、查阅。实行责任护士包管患者,为患者提供全程、满意的护理服务,扭转由患者家属或家属自聘护工承担患者生活护理的局面。按照科室临床工作性质和护士的需要,实行弹性排班,使各班次护士配置科学合理。积极与市物价局、卫生局沟通,申请提高护理级别收费标准。据护理部统计,在实行优质护理服务的病区,患者满意度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提高了6.45个百分点。截止2011年3月,全院31个病区均开展了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
3 全面实施首席质控师制度,既控质量,又控费用
2005年,医院开始在医疗质量管理中实施首席质控师制度,由同行专家对医疗质量关键环节进行监控,重点确保核心制度的落实和患者安全。通过不断完善制度,现已开展包括医疗、医技、合理用药、护理、医疗费用管理等范畴的全面质量管理。
尤其对合理用药,院长、总质控师杨叔禹教授通过给全院员工短信的方式倡导“好医生应惜药如金”的理念,在全院职工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医院采取了一系列规范、控制合理用药的措施:一是利用信息系统强制规范医师特殊使用抗生素处方权限;二是定期发布抗生素使用监测通报;三是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全员培训;四是加大处方、医嘱点评力度;五是对排位前30位的抗生素等药品实行限量供应的措施;六是各临床科室结合申报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加强对全体医护人员合理用药的全面培训。近年来,医院的抗生素处方率控制在20%以下,远远低于国内30%的控制线。为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医院编印了《实用基本药物指导手册》,发到每个医生、药师和护理组。2010年,医院人均门诊费用、人均住院费用在厦门市三甲综合医院中费用最低。
4 领衔医疗联合体,延伸三甲优质医疗资源
近年来,医院按照市卫生局医疗资源重组的部署,先后合并了杏林医院、第二医院鼓浪屿院区、思明区医院,接收了9个社区医疗中心,实现了三甲医院、二级分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一体化整合,为建立大医院与基层医院上下联动、分工协作的服务模式奠定了基础。
医院依托“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与所辖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建立了“双向转诊”的服务模式,在社区就诊的患者如需到医院进一步诊治,可由社区医生开具双向转诊单,患者持卡到院本部确认转诊科室即可实现上转。院本部住院或门诊就诊的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需要长期治疗及随访的患者,可下转到社区继续治疗。同时,将社区检验标本统一由医院检验科检验,患者在社区医疗中心做心电图检查,也由医院心电功能科通过远程心电诊断网络实时诊断,检验、检查报告单通过网络在社区医疗中心打印给患者,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三甲医院的检验、检查服务。
为做好社区医疗服务工作,医院成立了社区部,专门负责社区日常管理。为促进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医院先后派出100多名专家到社区中心出诊,并派出管理骨干到社区中心管理;对社区中心的医疗场所进行置换、修缮;对设备进行了更换、添置,对信息网络进行了改造完善,提高了社区医疗中心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可。
2009年社区医疗中心门诊量91.5万人次,同比增长72.3%,为百姓减免挂号费和药品加价费用达637.88万元。2010年社区医疗中心门诊量进一步增长,达到95.5万人次。目前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实行一周七天无休息日开诊,同时下午开诊时间延长至晚上9:00,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医疗服务。
同时,全力帮扶县级医院,切实提高县级医院服务能力。2007年,受厦门市翔安区政府委托,医院整体托管翔安区同民医院(农村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床位300张),负责翔安医院的经营管理。托管后,医院选派强有力的管理团队担任同民医院的院领导,派学科骨干担任同民医院的学科带头人,常年派专家到同民医院看门诊。通过选派妇产科专家到同民医院任妇产科主任,使原来只是以产科为主的科室发展成为可以诊治子宫肌瘤、宫颈癌,开展腹腔镜手术的优势科室。在派驻管理和临床专家的基础上,医院对托管医院的所有业务科室进行了结构调整,狠抓诊疗规范和核心制度的落实,建立公开、公正的人才选拔引进机制,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保证公平性,调动员工积极性。通过进行理论考试、实践考试、群众满意度测评等程序,综合考核、选拔护士长,使护理队伍面貌焕然一新。经过两年多努力,2009年同民医院顺利晋级为二级甲等医院。2010年门诊量比托管前增长27.5%,出院患者数比托管前增长41%,手术台数比托管前增长36%。
根据省、市卫生行政部门部署,医院对口帮扶福建省平和县医院、东山县医院。经过派驻业务骨干,建立技术协作、帮助培养医务人员、捐赠药品器械,有效地提高了帮扶县医院的服务能力。医院选派眼科专家到平和县医院帮扶开展白内障晶体植入术,通过一年的努力,使平和县医院的眼科成为该院的品牌科室。
公立医院改革任重道远,作为大型公立医院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始终坚守公益性原则,时刻不忘社会责任和义务。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改革创新,真正做到惠民便民,为政府解忧。
摘要:按照卫生部公立医院改革部署要求,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通过推行全预约、首席质控师制度、优质护理服务等一系列便民惠民措施,全面改善门诊流程,严控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并通过建立医疗联合体,将大医院优质资源,延伸至基层医疗单位,取得显著成效。
3.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有效措施 篇三
1.5 细化健康教育:各组长与责任护士选择合适的时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行各种宣教、健康指导、康复锻炼、出院随访,了解并掌握所管病人的病情、治疗、现存护理问题、护理措施。组长与护士长不定时抽查患者掌握的程度。1.6
规范护理执业行为:按照《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要求,认真执行《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体现中医特色专科护理,提高中医护理水平。1.7
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制订绩效考核办法,护士长与质控组定期考核、评价。护理组长负责每天登记基础护理工作量,月底统计后由护士长依据工作量、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给予综合考评后并结合院内所制定的奖金发放系数,对成绩突出者给予奖励,不达标者给予处罚。通过奖惩措施的执行来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服务意识与护理质量;同时将考评结果与年终考评、晋级晋升挂勾。2
4.ICU护理服务措施 篇四
为了认真贯彻医院管理年“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精神,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首位,努力落实“两好、一满意”。特制订护理服务措施如下:
一.认真落实危重病人“六洁、四五”,保持病人舒适整洁,让病人满意,家属放心。主要包括:
1、保持床单位清洁、整齐,病人体位舒适。每日为病人擦身、洗脸、洗手、洗脚早晚各一次,刷牙或口腔护理、尿道口清洁早晚各一次;隔日为病人清洗会阴一次,每周为病人洗头2次,剪手脚指甲一次。身上有血渍污渍随时清洁。
2、购买卫生纸、梳子、毛巾为“三无”病人应急使用。ICU病人不能经口进食,常需要鼻饲流质饮食,为保证肠内营养的适宜温度,故购买微波炉随时为病人热饭,预防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
3、部分气管切开病人常因系带导致颈部皮肤受损,于是大家每日检查,每周更换粗系带,污染是及时更换,并用纱布保护,减轻病人的不适。
4、部分家在外地的病人出院后复印病历有困难,大家就主动在病人出院前留下他的身份证复印件及家庭住址,替病人到病案室复印病历并邮寄至病人家中,深受病人及家属的欢迎。
5、加强“三基三严”训练,认真落实各项护理制度、岗位职责、操作流程,规范熟练各项操作,减轻病人痛苦。
二、医院管理年的中心任务是“病人安全”,结合“两好一满意”要求,护士长组织大家查找安全隐患,认真学习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细化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医疗安全。
1、为所有病人佩带腕带标志,避免差错。
2、对膀胱冲洗管路、腹腔冲洗管路、呼吸机蒸馏水湿化管路,肠内营养鼻饲管路进行不同颜色标志,确保清晰明了,避免差错。
3、输血病人进行血型醒目标示,在各治疗车上悬挂:“你核对了吗?”标示,提醒大家进行各种治疗前后时刻注意“三查七对”。明年将继续改进采用不同颜色卡片进行标示确保病人安全。
4、洗手是预防院内感染的简单方便的措施,为此在每个病人床尾桌上放置洗手液,互相提醒操作前后,护理病人前后要洗手或戴手套。
三、ICU多收治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无法进行语言交流和沟通,比如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诱发ICU综合征,影响病人的康复。为此我们采取以下措施预防:
1、制作卡片,购买写字板,通过文字交流。
2、利用各种手势语,如大拇指是“大便”、小拇指为“小便”等,闭眼为“是”,睁眼为“否”等。
3、每天早晨晨护时,给病人介绍天气情况、时间、日期,做任何操作前都耐心细致解释。
5.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方案 篇五
一、指导思想
我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创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为契机,以“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为主题,努力为患者提供无缝隙、连续性、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二、工作目标
以患者满意为总体目标,夯实基础,巩固成果,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升服务内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三、工作措施
1、全面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
(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得到提高。每月组织两次业务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理论、专科护理、法律法规、服务意识,强化基础护理及分级护理的落实并保证质量。每季度度进行理论考核一次。
(2)加强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培训。建立培训机制,按照培训计划,有计划的对护士进行技能操作培训,要求每人今年必须完成技能操作的培训与考核,牢固掌握护理基本技能,夯实基本功底,同时组织开展护士技能操作竞赛活动,进一步强化训练,提升护理技能操作水平,从而提高护理服务。
(3)加强护士礼仪规范学习。护士礼仪是护士综合素质的体现,是护士在整个护理工作中,为了塑造个人和组织的良好形象所应遵循的尊重患者、尊重患者家属及其他工作人员的礼节和注重仪表、仪容、仪态等方面的规范和程序;护士美的仪表、礼貌的语言、落落大方的礼节,可使患者感到被理解、被尊重,心理上得到安慰,情感上得到愉悦,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
3、加强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1)严格遵守护理核心制度、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严把护理质量关,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事前有评估有告知,事后有措施有改进。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按标准完成。
(2)充分发挥护理质控小组的作用,调动质控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与责任心,做到主动承担检查责任,帮助科里同事共同进步。
4、夯实基础护理
切实做好基础护理,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保持病床整洁、无异味、无污迹,物品摆设整齐规范,输液滴数与医嘱相符,勤巡视输液病人,善于观察病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严格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1)实行APN排班。A班:7:30-15:00 ,P班:15:00-20:00 N班:22:00-8:00。工作忙时可加班,闲时可轮休。
(2)将病区分成两组,分别由鲜和玲及李欢担任责任组长,每名责任护士负责≤8名病人,实行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让我们的每一组病人都得到24小时不间断的连续的护理服务。
(3)深化护士分层使用:建立N1—N4级护士分层使用制度,依据病人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分配责任护士,危重患者由年资高、能力强的护士负责,体现能级对应。
(4)临床护理服务充分体现专科特色,依据科室特点丰富服务内涵,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康复。
6、加强患者健康教育
(1)个体宣教:个体宣教由责任护士做每天不少于3次,根据科室常见病的治疗和护理常规及疾病相关知识,向病人做详细的讲解。
(2)集体宣教:利用公休座谈进行宣教,内容涉及季节性疾病和科室常见病的相关知识、自我预防、用药的注意事项、家庭急救常识、安全防护等,并听取患者及家属对优质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持续改进。
7、定期满意度调查
每月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护士的操作技术、仪容仪表、健康宣教、病房环境等,制定整改措施,及时反馈科室。让患者从心里满意,要求每位护士树立良好的服务态度,把病人的满意作为工作的最终目标,尽可能的为病人提供方便,杜绝生、冷、硬、推诿的想象发生,决不允许与病人发生争吵。
8、完善绩效考核
(1)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并按照护理岗位的劳动强度、技术要求、工作风险等要素确定分配原则,在分配机制上向工作量大、技术性强、工作时间长的岗位倾斜,实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如:组长系数1.3/天、二级责护1.1/天、一级责护1.0/天,其余白班0.9/天,护士的P班1.0/天、N班1.3/天,护师P班1.1/天N班1.5/天,主管护士P班1.2/天、N班1.7/天。
(2)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相结合。将工作考核质量,患者满意度等要素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并作为护士薪酬分配、晋升、评优的主要条件。
9、加强人文关怀:护士长管理护士要做到以人为本,关心和信任护士,关心她们的婚恋、家庭、生活等,设身处地为护士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充分理解、多激励并激发每个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开展护士长与护士谈心活动,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让护士快乐工作。
6.优质护理服务保障制度及措施 篇六
一、优质护理服务保障制度
1、医院高度重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
2、“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是全院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各职能科室、医技科室、后勤保障科室等应树立为临床一线服务的意识,按照岗位职责做好服务。
3、制定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
4、完善医院支持系统,各科室、各部门协同配合,为开展优质护理工作提供各种保障,尽可能减少护士从事非护理工作。
5、将优质护理服务保障工作纳入医院绩效考核中。
6、加强优质护理服务科室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进修、学习予以优先安排。
7、严格执行我院优质护理服务考评激励机制。
8、修订完善优质护理工作制度、规范及标准,并认真落实。
9、定期收集整理各优质护理服务科室反馈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整改。
二、优质护理服务保障措施
为保证我院优质护理服务工作顺利进行并落实到位,需要院领导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各部门具体保障任务分解如下:
1、护理部
(1)按照相关要求保证临床护士配备,合理调整护理人力资源。(2)建立和完善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调动广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3)保障护士的合法权益。(4)督促落实各项支持保障措施。
2、院办、党群部
(1)加大“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宣传力度,倾力营造“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氛围,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2)组织召开护理工作专题会议,通过院办公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扎实稳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
(3)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进一步加大医院支持保障系统对护理工作的投入,将护士还给病人。
(4)负责协助护理部门及时制作实际工作中所需的各种公示牌及温馨提示牌。
3、医务科
(1)加强临床医生和医技科室的管理,规范医嘱行为。
(2)加强医师培训,严格落实《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能力,开具护理级别医嘱。
(3)加强医护协作和有效沟通,特殊情况下保证医嘱正确执行。
4、人事科
(1)贯彻落实《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保证临床护理人员的配备。
(2)执行国家有关工资、福利待遇规定,加强聘用制护理人员管理和考核,逐步提高聘用护士待遇,使聘用护士和在编护士享受同等晋升、评优、岗位竞聘、进修学习机会,逐渐落实社会保险等福利待遇,稳步实现护理人员同工同酬。(3)及时补充护理人员,缓解护理人员不足、业务繁重的现状,稳定和发展护理队伍,保障一线临床护士占全院护士总数的95%以上。
5、财务科
(1)认真执行物价部门公布的医疗收费项目、标准,保证患者费用正确无误,患者入出院办理及时、方便、快捷。
(2)为患者提供每日收费清单,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解释。若发现收错费用,及时给予办理退费手续。
(3)保证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购买各种设备、物品的资金供应。
(4)保证护士进修、学习、培训的各项经费开支,做好专科护士培养经费保障。
6、医技部门(检验、B超、影像科等)(1)为临床各病区提供各种采集标本用物。
(2)急危化验、医技检查,接到电话或报告申请单应立即实施。(3)各种化验、检验报告应在规定时间内出具,并有专人及时送至病房。(4)开辟绿色通道,实行24小时值班制,急诊和急危病人优先检查,检查结果立即电话通知临床医生。
(5)对有疑问的标本检查单应及时与科室沟通,确保准确安全。(6)新开展项目及时与护理部协商,对护士进行培训指导。
7、药剂科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证配发药品质量合格安全有效。(2)严格执行处方调剂操作规程,发出药品准确无误。
(3)落实基本药物使用制度,临床药师定期查房,指导抗菌药物合理使用。(4)定期指导临床科室规范药品管理,保证用药安全。(5)逐步实现所有药物下收下送至科室。
8、后勤保障科
(1)保证水、电、暖、被服的及时供应和维修,保证“三通”(水通、电通、气通),及时处理“三漏”(漏水、漏电、漏气)。24小时保持电话通畅,随叫随到。
(2)做好科室物资配送工作,同时增加和更新相关的护理用具设备,满足临床需要。
(3)建立巡视机制,定时巡视病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4)负责病房的膳食供应,送饭菜到病房。
(5)负责与保洁、洗涤公司的联系与监督,加强规范管理,保证医院整体清洁工作正常运行。
9、器械设备科
(1)认真执行医疗设备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根据科室需要采购合格的医疗用品,仪器设备性能完好。
(2)定期下科室检修保养各种医疗仪器设备。接到报修信息及时到位,保证医疗设备的供应及正常运行,抢救设备运转良好随时备用。(3)科室需要的各种医用物品,按要求送到科室。
10、信息科
(1)实施“电子护理病历”、自动绘图、检索数据等。
(2)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功能,增补护理管理信息模块,为动态实施护理岗位管理提供强有力支持保障。(3)及时听取科室合理化建议,电脑操作出现问题,及时排查和维护,满足临床科室需求。
11、保卫科
(1)加强医院安全,保卫、综合治理工作。(2)维护医院员工、病区病人的安全。
(3)科室出现安全意外事件,及时到位给予帮助。
护理部
7.护理创新服务措施 篇七
1 指导思想
1.1 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行业发展为引领
以区域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行业发展方向作为产学研工作开展的依据,通过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发挥引领行业发展的作用。
1.2 坚持协同创新,政校行院协同推进
主动与政府、行业、医院对接,利用各方资源和力量,使产学研工作有平台,人员有保障,项目能落地,成果能转化。
2 协同创新提升护理专业服务能力
2.1 搭建合作平台,服务护理行业发展
2.1.1 搭建合作平台,完善合作机制
成立宁波市卫生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及院校合作理事会,促进专业与行业对接。与宁波市技术力量雄厚、行业影响力大的6家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合作组建了6家临床学院,重建教学团队,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专业调研,专业建设,课程、教材建设,教育教学改革,顶岗实习质量监控及整体护理考核工作;制定临床学院示教室和实训室建设方案,开展科学研究等。
2.1.2 借力合作平台,服务行业发展
护理专业带头人为宁波老年照护与管理学院、浙江省首家家政学院———宁波家政学院的副院长及建设领导小组成员,积极参与组建宁波市家政与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联盟、浙江省家政服务人才培养培训联盟宁波分中心,发挥专业对行业的指导作用。
2.2 优化专业结构,服务护理专业改革
2.2.1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以社会需求、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深入调研行业需求及国内外人才培养现状,在卫生行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依托临床学院分析专业岗位的基准性胜任力和鉴别性胜任力,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进一步完善“校院协同、仁术融合、选择多样”人才培养模式。
2.2.2 完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在5个岗位方向(临床护理、康复护理、社区护理、口腔护理、涉外护理、老年护理)基础上,增设美容护理和中医护理两个方向,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增加职业素质拓展模块,进一步保证学生个性发展与岗位的有效对接。通过设置思政与公共素质课程教育平台、职业能力素质课程教育平台,培养学生基准性岗位胜任力;增加职业素质拓展模块,开设大量选修课、课外活动等拓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鉴别性胜任力。
2.3 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2.3.1 加强课程建设
专业建设过程中牢牢抓住课程建设这一重要环节,与行业专家合作,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和建设,积极创建各级各类精品课程,开展课程改革,为护理人才培养提供优质课程。
2.3.2 推进双化基地建设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职场化建设。依托校院合作平台,进行护理实训中心扩建和改建,将实训中心建成高度仿真,具有人文环境、职业氛围的仿真医院,实现校内实训基地职场化。同时,借助临床学院开展校外实训基地课堂化建设。
2.3.3 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1)整合院校师资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聘请临床学院优秀护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充分发挥兼职教师在课程与教材开发、教学改革、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缓解专职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2)开展兼职教师教学化培养。为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积极性,实施“同聘用、同培养、同考核、同奖励”机制。通过定期召开兼职教师教学研讨会,选派兼职教师参加国内、外学习进修等,提升兼职教师教学水平。鼓励兼职教师考取教师资格证书、申报教师系列职称,举办专兼职教师技能大赛,开展兼职教师优秀课堂教学评选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临床骨干参与教学工作。(3)解决专职教师注册和下临床问题。专职教师均要进入临床学院学习,教师注册、临床实践均在相应临床学院完成,提升了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极大地推动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2.3.4 推进校院协同育人
(1)理论与实践并重,学校教育与医院教育并举。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把临床护理过程搬到课堂上,实施项目化、情境化教学,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顶岗实习时,组建由6位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实习指导教学团队,承担150~200名学生的实习指导、实习质量监控及整体护理考核工作,提高了护生顶岗实习质量。(2)依托医院资源,开展职业发展教育。根据护理专业特点及各临床学院特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例如,针对临终护理,与宁波市李惠利医院合作,以“仁爱”为主线,以“关注生命、发挥专长、服务社会”为宗旨,成立生命关怀志愿服务队,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生理与心理护理。
3 成效
3.1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近3年学生“双证书”获取率、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均保持在95%以上;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2010—2013年在各项技能竞赛中获国家级荣誉17项,省级荣誉42项,市级荣誉36项;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成效显著,“临终守望:用爱心点亮生命”生命关怀实践被评为宁波市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爱心互助社被评为宁波市精品社团等。
3.2 科技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近3年立项各类教科研课题64项;撰写论文124篇;获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0项;申报专利7项,其中1项已产业化。社会培训成效显著,开展多项实用技术培训,包括首次开展的国培项目———全国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师资培训班,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血管培训项目,育婴师、养老护理员培训,临床带教教师培训班等,共培训八千人次。
3.3 行业引领作用日趋显现
受相关部门及卫生机构委托,开展了宁波市养老机构规范和评价标准两个行业标准以及浙江省医学护理类专业高职单考单招考试方案和大纲的制定工作;参与了教育部委派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修订工作;承办了行业技能大赛并开展专业人员、行业人员、社会在职人员实用技术培训,起到了助推行业发展的作用。
3.4 校内外示范辐射作用显著
3.4.1 护理专业改革得到护理同行的认可
国内有百余所院校来我院参观学习,在全国会议上多次受邀报告改革经验,供兄弟院校参考借鉴。
3.4.2
改革成果在校内全面实施“平台+岗位方向模块”课程体系在校内各专业中全面推广实施,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人才培养方案在2013级护理专业实施,还为校内其他专业提供相关课程、实训资源、图书等共享。
4 结语
高职院校的发展与区域产业发展密不可分,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地方产业携手共进是高职院校的特色和生命力所在[2]。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与行业的密切衔接,以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护理人才。我院护理专业积极创新,主动与行业合作,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取得了一定成效,为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做了有益的尝试。当然,要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还需要更深入探索校院协同的合作模式、合作机制。
摘要:为提升高职护理专业服务能力,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加强协同创新,深化产学研工作,提升专业服务行业发展能力”的策略,通过明确指导思想,积极探索协同创新提升护理专业服务能力实践,取得一定成效。
关键词:协同创新,护理专业,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宇卫昕.工学结合提升专业服务能力[J].中国高校科技,2012(3):63-64.
8.浅析志愿护理服务创新发展方向 篇八
关键词: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社会化;职业化;联合化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1-110-2
0 引言
志愿服务是志愿组织或个人,在不计回报的前提下,利用自己的知识、能力、时间和资源,通过服务活动实现对困难人群的援助、实现对社会发展的促进。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认为志愿服务是利用自身的时间、能力、特长,为邻里、社区及社会提供帮助的行为。而志愿护理服务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其作用和地位显而易见,在保障广大人民生命健康和提升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志愿服务的社会化、职业化、联合化等特征以及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志愿护理服务急需通过创新发展,才能满足社会需求和适应新的形势。笔者试从本院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的自身发展出发,探讨当前志愿护理服务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成立于2008年6月的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截止到2016年,累计吸纳成员5500多名,累计服务社会人数达一万多人次,服务总时数达到30多万小时,在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健康宣教等方面,受到社会好评。现有成员1500多名,以护理专业高年级学生为主,具有优良的思想道德基础和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1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
2 发展目标
到2018年,在全省同类志愿护理服务队中,团队的组织建设、文化品牌、机制创新等方面引领突破,志愿服务工作形成日常化、社会化、制度化的格局,塑造新型的组织形象和文化品牌。
志愿服务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建立“菜单式”志愿服务模式,作为省内5支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中最早加入总队的队伍,要树立在省内同类院校志愿护理服务事业中的领先地位,并选拔出一批在省内有影响的骨干志愿者。
践行南丁格尔精神和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在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满足社会需求、引领文明风尚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在实践中开展中国梦教育,通过实际行动在广大师生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推进人们相互关爱、传递文明的重要渠道。
志愿文化和理论研究创新突破发展,将“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作为校园文化品牌向社会推广,提升与媒体合作的能力,使志愿服务文化得到普及。结合现代护理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更好地指导志愿服务实践。
3 工作方法及途径
通过比较研究法、实践研究法,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结合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社会对大学生提出技能素质要求,开展学习参观活动、社会调查活动、专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等,创新志愿服务形式。
加强与总队联系,取得学院领导支持。通过多种形式与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加强联系,认真学习其有关文件精神,深刻领会护理志愿服务的内涵与精髓,在业务上接受指导。同时,争取院领导的支持,在制度和政策上得到保障,确保志愿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强对外联系,开拓服务基地,优势互补,创造更多的志愿服务机会。各级红十字会、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敬老院、街道社区、其他省市志愿组织等,都是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的重要平台,为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奠定基础。
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职责分明,责任到人,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志愿者保障机制,如《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评优奖励办法》、《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志愿者条例》等。
按照开放性和共享性原则,根据志愿服务发展本身的需求,依托现有的志愿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志愿服务平台建设。将志愿服务人员管理、信息发布、供需对接、资源整合、认证考核等功能融于一体,实现志愿者、服务对象、社会资源有效衔接。
加强对志愿者队伍建设的规划、管理和指导,形成一支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素质过硬的志愿者队伍。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由五个中队组成:急救知识普及队、医院志愿服务队、健康知识宣教队、义务生活护理队、天使快乐传送队。根据志愿者的特长及其自身实际,五支中队的志愿服务对象、场所、内容各不相同,各中队长在志愿者中通过竞聘选拔上岗。
推动志愿服务便利化参与、日常化开展,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青年,不断满足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共同享有志愿服务的需求。推广“菜单式”志愿服务经验,通过媒体和平台在全省公开志愿者的技能、特长和提供服务时间等信息,与群众需求有机结合,逐步建立志愿服务供需有效对接机制和服务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志愿服务水平。
结合现代护理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开展志愿护理服务的理论研究,挖掘南丁格尔精神的文化内涵。儒家的仁爱观、义利观奠定了中国的慈善传统基础,客观存在所体现出的“行善”、“乐施助人”精神,与志愿服务的奉献、友爱精神是相通的。墨子平等的“兼爱”、“爱己”的思想,与现代志愿精神的互助友爱、共同进步的宗旨是一致的。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行动,开展具有我院特色的、充满“大爱”的志愿服务事业。
4 实施步骤
依据学院《章程》和总队章程,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逐渐形成职责明确、运转协调、奖惩有据的管理机制。2016年年底前,对志愿者平台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加快平台建设,将志愿服务人员管理、信息发布、供需对接、资源整合、认证考核等功能在平台上实现。并完善现有的服务基地,并开拓新的基地,力争在2017年初,实现签约基地达到20家。在总队指导下统一规范志愿服务标识、服饰、旗帜以及理念、礼仪等的使用,逐步完善形象识别系统。
结合现代护理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开展志愿护理服务的理论研究,挖掘南丁格尔精神的文化内涵,启动志愿护理服务的理论研究,并开展课题申报。参与人员包括志愿者、护理专业教师、服务基地工作人员及服务对象。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和当代青年个性化追求,启动志愿服务文化产品供给,将评选表彰活动打造成为时尚化、常态化、社会化的品牌建设载体,注重用时尚元素吸引青年、激发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热情。通过与专业机构和人员合作创作、向社会征集、开展评选和推荐作品等方式增加志愿服务文化作品的供给,从中发现并向社会推出一批贴近青年、贴近生活、引领时代潮流的文化精品。
以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年会的召开为契机,针对“菜单式”志愿服务和志愿护理服务的理论研究以及南丁格尔精神的文化内涵开展研讨。积极申报国家级暑期三下乡重点团队:爱心医疗服务团。根据上级安排,挑选部分专业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护理专业师生,到我省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农村基层,开展流行性疾病防治宣传、基本医疗卫生知识普及等活动,为当地群众进行健康普查和常见病治疗,结合基层实际需求培训当地医务人员,捐送部分药品和医疗器械。
5 预期效果
①我院广大志愿者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提升,职业能力水平显著提高。
②护士职业得到广泛宣传,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③志愿护理服务获得群众认可,提升学院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④我院志愿者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意志得到磨炼。
⑤学院社会服务职能和志愿者技能提升相结合,人道主义原则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服务成为推进人们相互关爱、传递文明的重要渠道。
⑥志愿服务对象在健康方面的预防保健意识提高,急救技能在服务群体中得到普及。
参 考 文 献
【护理创新服务措施】推荐阅读:
ICU护理服务措施08-03
感染护理服务满意目标及措施09-11
颈椎损伤护理措施07-02
输血的护理措施07-24
脑室引流的护理措施08-19
老年人防跌倒护理措施08-30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09-16
护理文书质量整改措施10-18
手术室优质护理措施10-10
工作创新的措施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