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

2024-10-05

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共12篇)

1.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 篇一

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工作要求

1、人员:每组活动人数为10—20人,年龄在35-75岁之间的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

2、组长:每个小组确定组长、副组长各一名,组织患者相互交流和学习疾病自我管理的技巧与技能。

3、场地:固定活动场所,面积在20—50平方米。

4、指导医生:要有一名专业指导医生,负责指导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开展活动。

5、配置:基本的配置(黑板、挂图、血压计、体重称、腰围尺、电视机、放松音乐光盘、健康处方、宣传资料等);

6、开展活动:至少两个月组织开展一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活动,拟定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学习,要求内容包括:自我管理介绍、合理膳食、运动、控制体重、情绪管理、戒烟限酒、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等。

7、形式:采取互动交流或座谈方式,激发组员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8、人员管理:每个小组活动中要进行问卷调查、个人健康状况评价

9、总结:每次活动要有活动计划、活动记录、有照片、活动小结。

2.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的160例作为护理对象, 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均分为两组, 其中对照组患者中共有男性63例, 女性17例, 年龄在41~76岁, 平均年龄为 (59.35±3.14) 岁, 病程在2~10年, 平均病程为 (5.68±1.77) 年;护理组患者中共有男性58例, 女性22例, 年龄在37~74岁, 平均年龄为 (55.83±4.09) 岁, 病程在1~13年, 平均病程为 (6.94±2.31) 年。上述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上判定糖尿病的标准, 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于两组患者的护理方法有所不同,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传统护理模式, 包括对患者运动、饮食、用药等方面的护理;而护理组患者则不仅要接受传统的护理, 还要接受在规范管理下的糖尿病护理小组的护理, 主要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1) 糖尿病护理小组的所有成员应该都接受过关于糖尿病护理的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培训, 最终通过了相应的监督和考核, 并且上述实践都应在规范化管理的框架下执行, 此举可以保证小组成员可以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对患者提供专业的专科护理; (2) 小组组长应该不仅能够传授指导组员掌握优秀的护理理论和实践的能力, 而且能够带领组员在实战中保持专业高效的护理, 同时保证对全部流程进行规范化监督和反馈, 从而使小组所有成员保持较高的护理水平和规范化的制度运作; (3) 小组组长应本着规范化管理的理念, 对所有成员适时开展二次考核的质控体系, 务必确保所有成员的护理水平达到了规范化和高水平的要求; (4) 通过长期的实践和考核经历, 小组组长需要定期与各方面的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了解, 随时改进提升对小组成员的考核方式, 还要根据实际情况, 随时规范改进糖尿病护理的质量要求, 确保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

1.3 护理指标:

对于本研究中的护理疗效评价, 我们主要分为3个等级, (1) 康复:患者糖尿病的临床症状痊愈, 无不适感受; (2) 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不适感轻微; (3) 无效:患者相关临床症状未得到缓解甚至加重, 不适感较重。此外, 我们还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问卷调查, 以获取他们对我们护理质量的看法, 满分为100分, 两组数据统计平均值进行对比分析。

1.4 数据处理方法:

对于本研究中观察记录的数据处理方式, 我们采用SPSS 19.0进行计算和分析, 用 (±s) 来表示计量数据, 用t检验来进行组间数据的比较分析, 当P<0.05时可以认为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 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文中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病情均有所好转, 其中护理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98.75%, 而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约为88.75%, 经过统计分析可以发现, 护理组患者的疗效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疗效数据, 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这就说明了采用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的方式可以显著提高专科护理的效果, 结果令人满意, 同时我们可以从患者及其家属的态度上看出, 他们对护理组的评分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 其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可称得上是临床上常见的高发病之一, 它经常表现为高血糖的临床特征, 而高血糖则会直接对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等造成持续的慢性损伤进而导致相关生理功能出现障碍[4]。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渐增高, 导致住院患者中糖尿病患者急剧增加, 但是现在的医护工作者的状态却不能很快的适应这种变化, 这就导致了医护工作者们采用常规的传统护理方法无法起到高效的专科护理作用。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新变化, 我院积极开展了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的新型护理模式, 依靠这样的一支小组我们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有了显著的提升[5]。从本研究的数据来看, 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总体有效率达到了约98.75%, 而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仅为88.75%, 可见比之明显提高了约11.27%。如果我们继续仔细分析在各个标准下两组的差异, 那就更能体现出新型护理模式的优势:在两组患者的康复比例中, 护理组达到了约95.00%, 而对照组仅达到了66.25%, 相对比对照组患者提升了约43.40%;而在两组患者的护理无效比例中, 护理组的无效率约为1.25%, 对照组的无效率约为11.25%, 相比较可见, 护理组比对照组的治疗失败率低了88.89%。由此可见, 规范化管理下的糖尿病小组对于糖尿病的护理疗效相对传统护理方式有了可以说压倒性的临床优势, 因此这种先进的新型护理模式受到广大医护工作者和患者的欢迎也是正常的[6]。

在本文中, 我们还统计分析了两组患者和家属对于各自接受的护理进行评分的结果, 虽然采用常规传统护理方式的对照组平均得到了 (89.55±3.98) 分的良好成绩, 但是相对于护理组平均得到的 (97.67±2.18) 分而言, 差距还是比较显著的, 由此也可对上面陈述的现象提供数据层面上的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 进行了规范化管理的糖尿病护理小组具备了全面扎实的糖尿病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 可以实现更加高效良好的临床疗效, 深受广大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的欢迎, 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实践。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了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对提高专科护理质量的情况。方法 选择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护理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均分为两组, 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传统护理手段, 护理组则在其基础上加上了经过规范化管理的糖尿病护理小组的护理手段, 再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护理之后的疗效分析, 并调查记录了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我们护理的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之后病情均有所好转, 其中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约为98.75%, 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体有效率约为88.75%;护理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评分平均值约为 (97.67±2.18) 分, 而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评分平均值约为 (89.55±3.98) 分, 通过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 上述实验数据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给予经过了规范化管理的糖尿病小组护理方式, 可以更加高效地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该方法具有进行临床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专科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薇, 楼青青, 赵芳, 等.中外糖尿病社会心理学评价比较:来自糖尿病态度、愿望与需求研究的结果[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6, 24 (1) :29-34.

[2]刘梅玲, 卢兰敏, 郭惠萍, 等.干休所健康体检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 15 (11) :2095-2097.

[3]王龙凤.糖尿病护理专业小组在护理会诊中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 18 (24) :2889-2891.

[4]曹旭, 李蓬秋, 张学军, 等.快速血酮检测对门诊糖尿病患者高血糖急性并发症筛查的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 29 (8) :831-832.

[5]李娟, 李乐之, 杨玲凤, 等.长沙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非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知信行的调查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 2013, 13 (6) :91-94.

3.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带来欢乐晚年 篇三

1999年底,上海锅炉厂职工乐老伯步入了退休生活。没有了工作压力,乐老伯的心情放松了许多,和早已退休的妻子恩爱相伴,每天抽抽香烟喝喝老酒,顿顿有鱼有肉,日子过得舒舒服服。可是,这种舒服的生活在一年后的一天发生了变化。那天,他的半边肢体突然失去知觉不能动弹,被诊断为典型的高血压引起的中风(卒中)。从那以后,原本好动的乐老伯起居全需别人帮助,人变得沉默寡言起来,不愿意接触外界,也不愿意进行康复运动。让老伴烦心的是,乐老伯时不时发无名火,稍不称心便掀台子摔东西,脾气变得很暴躁。为此,老两口经常吵吵闹闹。“他退休后只开心了一年”,回忆起这些,老伴仍很伤感。

像乐老伯这样的遭遇并不鲜见。上钢社区45岁以上人群中,就有6.1%的人发生过中风;而60岁以上人群中,47%的人患有高血压。然而,大多数人对高血压认识模糊,没有防控意识,缺乏积极治疗的态度。为了改善这种状况,社区成立了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

既是会诊对象又是会诊医生

一天,笔者走进济中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一进门就被扑面而来的热烈气氛感染:墙上挂着“任务书”、“行动计划”等大型图表,一旁还有写满字的黑板,组长钱老伯站在黑板前手捏粉笔正在讲课,穿着白大衣的崔医生像总参谋似的站在一旁,组员们围坐在会议桌旁认真地听着,时而交流、时而争论,俨然一派战斗指挥部的景象,大有与病魔较劲的气氛。他们中最小的52岁,最大的83岁,有拄拐杖的,有看似强壮的,还有家人陪同的。

笔者注意到,他们每人手里有一本《高血压自我管理指南》,会议桌上除了血压计外,还有“个人健康评估表”、“成效记录”、“个人行动计划”等活动台账。一本“血压统计账”里面,每人都有一张血压走势曲线图,个人的血压情况不仅自己知道,其他人也可以查阅。一位组员说,这些台账不是装样子,非常实用。每次活动时,都要查阅各位组员的资料,对照检查行动计划执行情况,有问题大家帮忙“会诊”,查出原因,开出“处方”,并记录在案,以便下次对照检查。所以,在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每个人都是会诊对象,又都是会诊医生,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者。

“变了一个人”

“自从加入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老乐像变了一个人!”老伴说,“真神奇,烟酒不沾了,每天出门活动了,还丢了拐杖帮我做家务呢。现在脾气也变好了,我们再也不吵吵闹闹了!”参加小组后,乐老伯学会了测血压,学会了自我调节,血压一直稳定在135/85毫米汞柱。因为他变了,老伴的心情也好了,每次都热情陪伴老乐参加小组活动,还帮着做笔记。

其实,“变了一个人”的何止乐老伯一个!因中风落下后遗症的姜老伯,以前不懂高血压的危害,上班时一天一斤白酒、两包香烟。听了高血压讲座以后,姜老伯戒了白酒,改喝黄酒了,量也控制在适当范围之内,烟一时戒不掉,但抽得少了,一天半包。

4.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 篇四

一、组织健全

根据新区要求陆凌居委建立市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由健康教育干部担任组织者,一起实施健康自我管理工作。“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达到积极倡导和促进居民掌握科学健康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居民的健康素质。

二、主要工作

16位组员每月一次开展活动,全年共11次。组员之间交流个人行动计划执行情况,同时组织健康知识拓展培训及核心知识点巩固复训活动。

自主性健康促进活动,包括组织健身活动(健步走、打乒乓等)、健康生活方式技能展示(健康菜肴等)以及健康社区志愿者服务(控烟劝导、爱卫义务劳动)等活动。同时要组织好“1传10”健康促进传播活动,鼓励组员通过家庭以及社区等途径,向周边人群集聚传播知识与技能,每人每年传播对象不少于10人。大力宣传健康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限盐等。为组员树立信心,鼓励他们要积极参加社区医生对健康知识的培训指导。鼓励组员相互勉励,认真学习各种知识技能来维护健康。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健康素养,增进了自身的健康素质。

三、成果成效

健康自我管理小组以自我学习管理为主,每周一次测量血压,与医生一起制订个人行为干预计划、开展互相交流等多种形式,与组员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控制血压、限制食盐量。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6名组员在自我管理方法的帮助下,提高信心,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

希望我们的工作组通过健康自我管理方法的实践,使之更加成熟、更实用、更有效,为社区居民们的健康和幸福发挥更大作用。

5.慢病自我管理小组工作总结 篇五

为了加强社区慢性病患者的指导,引导社区居民提高慢性病管理意识,提升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群自我管理能力,按照《魏都区创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社区实际,在辖区内开展“慢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社区中心按照上级要求,在2014年成立了3个慢病自我管理小组,成员70余人,各小组每年开展活动6次,共计18次,组员不仅学习了慢性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健康状况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二、工作成效

1、统一思想,高度重视

魏都区卫生局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制定了《魏都区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实施方案》,将具体活动目标及活动步骤等做了明确要求,我中心成立领导小组,具体分工落实到责任人,从根本上保障了辖区内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顺利进行。

2、加强学习,提高技能

为了提高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组长及组员的自我管理技能,是慢性病患者获得健康知识,逐步实现自我管理,建立有效的健康生活方式,我社区中心专门组织组长、技术指导医生进行学习、培训,为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社区中心加强对自我管理小组的情况进行摸底,掌握成员的基本情况和管理需要,针对掌握的情况制定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工作计划及活动安排,在活动中对小组组员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纠正,对正确的健康教育知识进行讲解,并对小组组员进行基本身体指标测量及健康状况和自信心测评。

三、存在问题

1、慢性病患者参与自我管理小组的主动性不够,自我管理意识未形成浓厚的氛围。

2、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形式多以讲座、集体讨论为主,形式较为单一,未能调动参与的积极性。

3、我社区中心知道医生的业务水平、组织能力、知道水平有差异,在实际开展活动中不能深入指导到位,造成自我管理小组成员参与的积极性不够。

四、下步工作安排

6.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 篇六

一、总体要求

1、根据相关工作要求,认真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交流,汇报每个阶段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工作开展的情况。

2、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形式可以采取互动交流或座谈方式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组员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每次活动后做好活动登记,资料发放、问卷调查、影像资料等收集、整理工作。健康之家悬挂横幅(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培训室),组员佩带胸卡(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

XXXX)。

4、每期活动情况要及时总结,及时上报。

二、工作内容:

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以组员互助的方式,进行相互帮助、交流,以及疾病自我管理等,达到积极倡导和促进居民掌握科学的健康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居民的健康素质。

三、工作目标:

1.让慢病患者互相面对面进行交流和学习,说出每个人自己在对抗慢病期间的心得体会,提高慢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提高对慢病得认识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或延缓慢病并发症的发生。

2.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慢病自我管理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带动更多的慢病患者和广大社区居民加强健康教育和

健康促进,普及慢病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四、基本要求:

1、每小组活动人数为

8-10名患者,年龄35—70岁;

2、在参加者中确定组长和副组长各1名,各由一名经过培训的社区医生和一名健康指导员承担(健康指导员主要由退休的教师、医生、干部或其他职业的普通居民等慢性病患者担任);组织患者相互交流和学习疾病自我管理的技巧与技能;

3、选择基本固定的活动场所,面积约20—50平方米;

4、活动场基本的配置(黑板、笔、血压计、体重称、腰围尺、仿真食品量化模型、健康宣传资料、调查表、学员卡、椅子等);

5、有针对性地拟定活动内容、形式;

6、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有图片、有总结;

7、小组活动中进行问卷调查、个人健康状况评价

四、实施步骤:

1、社区动员

由社区居委会健康指导员负责组织。(1)在社区居委会张贴海报、发放慢性病宣传单或邀请信,营造居民对慢性病的关注氛围(2)通过 门诊就诊时口头宣传、动员;(3)接受培训报名,确定培训人员、地点、时间。

2、健康教育和技能培训

(1)课程安排:每一期为6节课,每周1课,每节课约1小时半左

右,每期约8-10人,连续6周完成。授课内容可参考《健康自我活动指南》、《慢性病自我管理组长手册》等。

(2)授课过程:采取小组座谈交流形式、强调共同参与和讨论、小组长示范、互相支持等成人教育方法的授课方法及过程。

五、实施过程

1、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和个人健康计划

2、提供针对性地培训、指导和服务

3、负责小组活动信息资料的收集、总结和评估。

六、附表

附件1:参加社区“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的邀请信 亲爱的居民朋友:

为帮助居民朋友提高慢性病自我管理的技能和信心,更有效地控制慢性疾病,我中心将开展一项新型的健康教育项目—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近期将成立“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该小组是通过医务专家指导8-10人的活动,共同学习如何进行慢性病的自我管理,通过病友之间的互助使每个成员更加健康、幸福。l 参加该自我管理小组有什么好处?

它可以帮助您树立管理高血压病等慢性病的信心;教会您如何进行合理营养、戒烟限酒、积极锻炼、控制体重、合理用药、精神放松、与人交流、血压自我监测;降低您看病和住院的次数。同时参加该小组有机会碰到许多病友,扩大您的交际圈,能同其他病友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医生将对你们小组进行集体随访、指导。

l 怎样加入该自我管理小组?

如果您是经医生确诊的高血压或糖尿病病人,无论您是否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年龄在35-75岁之间都可以参加。只要您每星期有一次1小时的空余时间参加培训,愿意接受医生的健康管理和干预服务,且能坚持1个半月,相信一定会对你的健康状况改善取得积极效果。参加小组活动免费。

如您有意,请于20

日前到

居委会报名参加。联系人:

联系电话: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附件2: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组员健康状况评价表

请您仔细阅读题目,请在下面适合您情况的答案的数字上画“√”。

姓名

性别①男 ②女

民族

年龄

1.您是否了解自己的血压或血糖情况?

①患有高血压

②患有糖尿病

③血压测过但不清楚

③血糖测过但不清楚 2.您是否服用降压药?

①是

②否

3.您是否服用降血糖药?

①是

②否

4.目前您正联合服用几种降压药?

①1种

②2种 ③3种

④4种

5.目前您正联合服用几种降血糖药?

①1种

②2种 ③3种

④4种 6.您使用的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效果如何? ①不好

②较好

③好

④不知道 7.您使用的药物控制血糖效果如何? ①不好

②较好

③好

④不知道

8.您是否在家自己测量血压?

①是

②否

③不会测

9.您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是?

①很好

②较好

③一般

④差

⑤很差

10.到目前为止,合计起来您是否吸足100支烟?

①是

②否

11.过去一周中,是否经常有人在你的面前吸烟?

①是

②否

12.您平均每天吃鱼、肉、蛋类合计有多少克?

(50克相当于1个鸡蛋大小)

①50克~

②100克~ ③150克~

④200克~

⑤300克~

13.您平均每天吃米、面类等主食是否有多少克?

①100克~

②200克~ ③300克~

④400克~

⑤500克~

14.您平均每天吃蔬菜、水果类合计有多少克?

①200克~

②300克~ ③400克~

④500克~

⑤600克~

15.您是否每天饮食奶类、奶制品或豆制品?

①是

②否

16.您家经常在家吃饭有几口人?

①1口

②2口

③3口

④4口

⑤5口

17.您家平均每月吃多少公斤植物油?

①1公斤~

②2公斤~

③3公斤~

④4公斤~

⑤5公斤~

18.您家平均每月吃多少袋盐(500克/袋)?

①1/2袋~

②1袋~

③ 1.5袋~

④ 2袋~

19.您平均每周饮白酒有多少克?

①0克~

②100克~ ③200克~

④300克~

⑤400克~

20.您觉得经常性的身体活动是否能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①是

②否

21.您每周、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的大强度的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如中速跑步、中速游泳、足球、篮球、羽毛球、搬运重物等有几次?

①0次 ②1次

③2次 ④3次 ⑤4次 ⑥5次 ⑦6次~

22.您每周、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太极拳、乒乓球、交谊舞、擦窗户、手洗衣服、拖地板等有几次?

①0次 ②1次 ③2次 ④3次 ⑤4次 ⑥5次 ⑦6次~

23.您每周、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的步行有几次?

①0次 ②1次

③2次 ④3次 ⑤4次 ⑥5次 ⑦6次 ⑧7次~

24.闲暇时,您平均每天坐着、靠着或躺着(如看电视、用电脑、阅读、写字、吃饭、打麻将、打牌、下棋等)的静态累计时间是:

①3小时~ ②4小时~ ③5小时~ ④6小时~ ⑤7小时~

25.您每天白天和晚上合计睡眠的时间是多少小时?

①4小时~ ②5小时~ ③6小时~ ④7小时~ ⑤8小时~

身高:□□□.□厘米

体重:□□□.□公斤

腰围:□□□厘米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附件3: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组员做事自信心测评

您能克服高血压/糖尿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吗?请对下列每个问题,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数字。1.因患高血压/糖尿病所产生的疲劳,对您日常生活有影响吗?

1毫无影响

2有点影响

3比较影响

4非常影响

2.因患高血压/糖尿病所引起的身体不适或疼痛,对您日常生活有影响吗? 1毫无影响

2有点影响

3比较影响

4非常影响 3.因患高血压/糖尿病所引起的情绪低落,对您日常生活有影响吗? 1毫无影响

2有点影响

3比较影响

4非常影响 4.您现有的任何其他症状或健康问题对您日常生活有影响吗? 1毫无影响

2有点影响

3比较影响

4非常影响 5.您认为参与慢性病自我管理活动,可以减少看病的次数吗? 1毫无影响

2有点影响

3比较影响

4非常影响

6.通过遵医嘱服药及行为生活方式的调整(如:少盐、少脂肪,加强锻炼),来降低高血压/糖尿病,会影响您的日常生活吗?

1毫无影响

2有点影响

3比较影响

7.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 篇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02例糖尿病患儿,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有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儿[2]。按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男28例,女23例,年龄3~12岁,平均(8.2±1.5)岁;对照组男29例,女22例,年龄3~13岁,平均(8.4±1.6)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定期监测患儿的血糖水平,一旦发现患儿血糖升高或降低,需及时进行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奥瑞姆自我护理模式,包括:(1)完全补偿性护理:因患儿年龄较小,对糖尿病发病诱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等相关知识缺乏一定认识,使得患儿护理依从性较差,自我管理行为能力降低,这就要求护士对患儿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护理,详细评估患儿及家长对糖尿病知识及相关护理知识存在的缺陷,介绍糖尿病的发病诱因、发病机制、病程、胰岛素注射方法及血糖监测方法等,嘱患儿家属定期帮助患儿做好血糖监测,同时指导患儿遵医嘱用药,从而提高患儿自我管理行为能力。(2)部分补偿性护理:在完全补偿性护理基础上,全面观察患儿病情,对患儿进行部分补偿性护理,在饮食指导上,坚持少量多餐的原则,通常每天5~6次,因上午体内各种升糖激素分泌达到最高峰值时,肝糖原分解旺盛,餐后易引起高血糖的发生,此时注意早、中、晚3餐营养合理分配,一般早餐1/5,中餐2/5,晚餐2/5,同时合理控制热量,每日热量计算公式为1000+(年龄80~100)kcal,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家长应密切观察其进餐情况,需限制糖果类食物摄入。除此之外,应教会家长如何判断患儿病情,若患儿出现低血糖反应,如心慌、面色苍白、大汗、心率加快等症状时,应指导患儿合理休息,吃含糖量高的食物,低血糖症状可在数分钟内缓解。若患儿出现酮症酸中毒症状,常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嗜睡、呼吸加快等,需及时来院就诊。

1.3 观察指标

应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3]对两组患儿自我管理行为进行评定,包括饮食、服药依从性、血糖监测、运动、高低血糖处理、足部护理等,最后统计其总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干预前饮食、药物、血糖监测、运动、高低血糖处理、足部护理评分及自我管理行为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饮食、药物、血糖监测、运动、高低血糖处理、足部护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糖尿病的发生人数逐渐增多,且呈年轻化趋势。经调查统计,我国小儿糖尿病发生率约占全部糖尿病总人数的20%~30%,糖尿病已成为我国人们身体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4]。为有效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加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奥瑞姆自我护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注重强调患者的自我护理[5]。因糖尿病患儿的年龄较小,对糖尿病疾病缺乏一定认识,其治疗依从性较差。因此,在糖尿病患儿护理中,开展奥瑞姆自我护理模式,根据患儿的病情有针对性进行指导,包括饮食、运动、用药、血糖监测、高低血糖处理等,可提高患儿的自我管理能力。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干预后饮食、药物、血糖监测、运动、高低血糖处理、足部护理及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文献报道一致[6]。

综上所述,奥瑞姆自我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其自我管理行为,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洪文,陈少春,周丽华,等.奥瑞姆自我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儿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21-24.

[2]熊学勤,罗碧霞,郑晓玲,等.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西部医学,2013,25(7):1095-1097.

[3]徐勤容,陈育群,吴丽琴,等.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提高专科护理质量的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4,16(1):27-29.

[4]李德霞,赵淑坤,吕英华,等.糖尿病护理团队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1):974-976.

[5]范福玲,徐琳.糖尿病连续性护理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2):1674-1677.

8.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研究新进展 篇八

【关键词】糖尿病;自我管理;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017-02

糖尿病是一种与行为( 或生活方式) 相关的慢性终身性疾病,能否得到有效控制与其自我管理行为关系密切。陈霭玲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与其生存质量呈正相关[1],但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处于中等或偏低的水平,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67.2%,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为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平提供参考资料,本文从患者自我管理策略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如下。

1 糖尿病自我管理的概念

糖尿病自我管理是指个人能够长期有效地管理自己行为的能力,即: 按医嘱坚持吃药,注射胰岛素,遵从饮食和锻炼的生活规则,自我监测血糖,以及应对困难和不利生活的能力。糖尿病自我管理的目的是控制血糖在理想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

2 影响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因素

影响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因素有社会人口学特征健康相关知识态度和信念社会支持等。

2.1 社会人口学特征 对糖尿病自我管理的行为产生影响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有[2]: 病程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环境心理状态,以及个人的健康信念和遵医行为等。

2.2 健康相关知识

健康相关知识即病人能否掌握糖尿病饮食运动用药自我监测等糖尿病相关知识和技能,并能正确运用,以达到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目的。在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对自我管理行为、血糖控制及入院率等方面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缺乏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糖尿病病人与知识掌握较高的病人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3]。但是,也有研究证实,要真正改变病人自我管理行为,不能仅教会病人相关知识 还要考虑态度和信念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

2.3 态度和信念

对于糖尿病自我管理的态度和信念而言,就是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和管理技能提高。

2.4 自我效能

糖尿病自我管理效能就是糖尿病病人对自己能否较好有效地实施自我管理四种行为的自我能力的判断,在对糖尿病病人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行为相关性的研究中,国内一些研究数据表明,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行为显正相关。

2.5 心理状态

糖尿病患者,易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相对于健康人群,糖尿病患者本身就主观能动性降低、自我效能低下,如出现焦虑和(或)抑郁的心理状态,患者会降低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对疾病的不良体验增加,因此,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可促进自我管理水平的提高。

2.6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所提供的感知的和实际帮助和支持,如心理支持情感支持等,社会支持与糖尿病自我管理四种行为关系密切,能提高糖尿病治疗效果,降低再住院率,改善抑郁情况,而且,社会支持越大,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越好。

3 糖尿病自我管理策略

3.1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网络蕴藏着巨大的健康潜力和健康资源,是糖尿病健康促进的最重要的场所,构建完善有效的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无疑是糖尿病综防治的重要措施。鉴于卫生与经济的密切性及社会支持对老人健康的作用[4],建立政府-PHC/社区-病人/家庭三位一体的创新照护尤显重要,当中具有个案管理技能的社会工作者在糖尿病的转介跨学科团队协作及正式非正式支持资源整合与服务及其效果评价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医护人员应在正确评估患者病情及照顾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帮助糖尿病患者启动社会支持系统,改善患者的主观客观社会支持,增强患者对支持的利用度,使其得到更大的经济支持和社会支持。

3.2授权

授权强调护患之间的相互协作,因此,在授权理论指导下,国外多采用小组协作和同伴支持教育的形式,国内多采用授权的5个步骤对患者进行教育:帮助患者明确问题;帮助患者表达情感;设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制订计划;评价结果。虽然授权理论在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中意义重大,但国内的相关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5]。

3.3健康促进俱乐部

俱乐部模式可使糖尿病人从中受益,提高自我维护健康的意识和能力。上海开展糖尿病健康促进俱乐部6年来在促进自我管理四种行为方面均取得明显效果[6],其具体做法: ( 1) 成立30人一组的糖尿病俱乐部 ( 2) 每月组织活动1次,每次1h左右,活动内容有: 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经验分享和技能示范等 。各社区糖尿病俱乐部间资源共享利用糖尿病健康促进俱乐部的形式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是一个新的尝试,俱乐部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优越性表现在:健康促进的时效性,在取短的时间内使更糖尿病患者受益;促进了患者间的经验交流相互监督和共同提高在社区以俱乐部形式管理慢性病,可缓解社区卫生人力不足与服务需求增加的社会矛盾,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社区卫生服务的新模式。

3.4糖尿病生活日记

糖尿病日记即设置专用记录本记录每次测量的相关结果及可有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主要记录内包括: 血糖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饮食种类和量运动时间和规律服用药物和用法出现的症状如低血糖睡眠障碍肢体感觉等,定期与医生沟通糖尿病日记是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窗口,也是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的具体体现 研究显示[7]。

结 语

随着糖尿病患者在健康行为决策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建立具有系统的、完整的、实用的、符合我国实际以及使患者比较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和内容。通过和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合作把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陈霭玲.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生存质量相关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 5) :434-436.

[2]毛向群,朱丽萍,黄丽红,等. 糖尿病自我管理方法在城乡社区运用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20) :31-33,12.

[3]施齐芳. 影响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行为因素的研究[J]. 护理研究,2007,21( 4) :372-374.

[4]王雁飞. 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2004,27( 5) :1175-1177.

[5]叶会玲. 授权理论在糖尿病教育中的应用现状[J]. 护理研究,2010,24( 1B) :97-100.

[6]赵艳萍,李秋华,严 瑾,等. 以健康促进俱乐部为平台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效果评价[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 1) :72-73.

[8]曹艳萍,桑文凤. 糖尿病日记在糖尿病自我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 中国全科医生,2012,15( 1) :103-104.

9.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 篇九

请您仔细阅读题目,请在下面适合您情况的答案的数字上画“√”。

姓名 性别①男 ②女

民族 年龄

1.您是否了解自己的血压或血糖情况?

①患有高血压 ②患有糖尿病 ③血压测过但不清楚 ③血糖测过但不清楚 2.您是否服用降压药? ①是 ②否 3.您是否服用降血糖药? ①是 ②否

4.目前您正联合服用几种降压药? ①1种 ②2种 ③3种 ④4种 5.目前您正联合服用几种降血糖药?

①1种 ②2种 ③3种 ④4种 6.您使用的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效果如何?①不好 ②较好 ③好 ④不知道 7.您使用的药物控制血糖效果如何?①不好 ②较好 ③好 ④不知道 8.您是否在家自己测量血压? ①是 ②否 ③不会测

9.您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是?①很好 ②较好 ③一般 ④差 ⑤很差 10.到目前为止,合计起来您是否吸足100支烟?

①是 ②否 11.过去一周中,是否经常有人在你的面前吸烟?

①是 ②否 12.您平均每天吃鱼、肉、蛋类合计有多少克?(50克相当于1个鸡蛋大小)

①50克~ ②100克~ ③150克~ ④200克~ ⑤300克~

13.您平均每天吃米、面类等主食是否有多少克?

①100克~ ②200克~ ③300克~ ④400克~ ⑤500克~ 14.您平均每天吃蔬菜、水果类合计有多少克?

①200克~ ②300克~ ③400克~ ④500克~ ⑤600克~ 15.您是否每天饮食奶类、奶制品或豆制品?①是 ②否

16.您家经常在家吃饭有几口人?①1口 ②2口 ③3口 ④4口 ⑤5口 17.您家平均每月吃多少公斤植物油?

①1公斤~ ②2公斤~ ③3公斤~ ④4公斤~ ⑤5公斤~ 18.您家平均每月吃多少袋盐(500克/袋)?

①1/2袋~ ②1袋~ ③ 1.5袋~ ④ 2袋~ 19.您平均每周饮白酒有多少克?

①0克~ ②100克~ ③200克~ ④300克~ ⑤400克~

20.您觉得经常性的身体活动是否能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①是 ②否 21.您每周、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的大强度的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如中速跑步、中速游泳、足球、篮球、羽毛球、搬运重物等有几次?

①0次 ②1次 ③2次 ④3次 ⑤4次 ⑥5次 ⑦6次~

22.您每周、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太极拳、乒乓球、交谊舞、擦窗户、手洗衣服、拖地板等有几次?

①0次 ②1次 ③2次 ④3次 ⑤4次 ⑥5次 ⑦6次~

23.您每周、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的步行有几次?

①0次 ②1次 ③2次 ④3次 ⑤4次 ⑥5次 ⑦6次 ⑧7次~ 24.闲暇时,您平均每天坐着、靠着或躺着(如看电视、用电脑、阅读、写字、吃饭、打麻将、打牌、下棋等)的静态累计时间是:

①3小时~ ②4小时~ ③5小时~ ④6小时~ ⑤7小时~

25.您每天白天和晚上合计睡眠的时间是多少小时?

①4小时~ ②5小时~ ③6小时~ ④7小时~ ⑤8小时~ 身高:□□□.□厘米

体重:□□□.□公斤

腰围:□□□厘米

10.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 篇十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1、2013、2014年工作计划、2013年工作总结 ;

2、2013年高血压日、糖尿病日主题健康活动资料 ;

3、登记已管理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信息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疾病相关信息、随访管理信息;高血压患者登记率达到当地调查患病率或全国平均患病率的60%及以

上。糖尿病登记率达到60%及以上;

4、登记规范管理的患者信息还需要求一年四次的随访管理资料和一次的周期性体检资料;

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率达到35%及以上。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达到30%及以上。

5、一年两次慢病专题讲座资料:包括照片、签到表、讲义 ;

6、一年包含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知识的宣传栏2期(照片);

7、2013年1月至今每月报表。

患者管理小组 :创建办出台有关政策性文件。每年完成6次及以上活动

1.每次活动要写通知

2.活动要有工作计划、工作总结

3.每次活动要照片

4.每次活动要有签到表,活动情况表

11.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 篇十一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620-02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接受腹膜透析的糖尿病病人来讲, 医务人员往往会把重点集中在如何更好地控制血糖、血压, 保护肾脏功能, 预防各种并发症方面,而忽略了足部护理的教育及指导,常常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通过对72 例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足部自我管理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的足部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 临床资料 糖尿病腎病腹膜透析72 例,病程均在10 年以上,男性44例,女性28例,年龄45~82 岁,平均63.5 岁,曾有糖尿病足史者11例,未接受过糖尿病足部自我管理教育者占78.5%,对糖尿病足部自我管理的认知率为20%,依从性10%。

2 方法

2.1 由于患者病程长,年龄偏大,性格大多固执,对糖尿病足部自我管理的认知率及依从性差,我们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然后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医学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制订适合于患者的并能为其所掌握的教育计划,教会患者自己进行足部管理。

2.2 糖尿病肾病患者常伴有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足部感觉异常、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所以注意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每晚用39-40℃温水泡脚,每次15~20min,用柔软毛巾拭干,尤其注意把脚趾间拭干;皮肤干燥者可涂用凡士林、甘油等,不用碱性肥皂洗脚。告诉患者不要自行修剪胼胝,修剪趾甲应在泡脚后趾甲较软时修剪,视力不好或动作不便者请他人修剪;每天检查足部皮肤、温度、颜色、感觉是否改变。冬天禁用热水袋、电炉取暖,防止因周围神经感觉迟钝而烫伤。穿鞋不当是导致糖尿病足溃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穿鞋要舒适柔软、大小合适的布鞋,鞋尖要宽,要下午去买鞋,双足试穿,穿新鞋最好,2-3小时换一双,每次穿鞋前应检查鞋内是否有异物。鞋袜应宽松、舒适、透气。嘱患者抬高患肢,以利于血液循环,预防下肢水肿。指导患者行足部按摩,避开伤口从足趾间至膝关节处行自我按摩。

2.3 糖尿病肾病患者因长期低蛋白血症易发生水肿,加之血管病变引起精神营养不良,容易导致皮肤破损,甚至发生褥疮,皮肤内含糖增加适宜细菌繁殖,血糖增高,血液中嗜中性粒细胞移动缓慢,杀菌能力降低,机体抵抗能力下降容易并发皮肤化脓性感染以及霉菌感染,因此,嘱生活规律、戒烟酒,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如已有末梢神经病变、下肢或足部动脉硬化、供血不足,可到医院进行预防性治疗,应用活血化瘀、软化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以及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

2.4 鼓励患者参加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使患者减轻体重,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适应性和体力劳动的能力,改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根据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有无并发症等具体情况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运动。能正常活动的患者进行全身的活动,卧床和轮椅的患者可做部分肢体部位的锻炼。足部承受负荷量不宜过大。不宜过度劳动,行走及站立过久等。糖尿病患者不宜剧烈运动,避免双足过度负重,并预防外伤。吸烟可加重动脉硬化,故应禁止吸烟。

12.浅谈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策略 篇十二

1提高糖尿患者的认识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 (或) 作用缺陷所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除糖代谢异常外, 还有蛋白质, 脂肪代谢异常, 长时间的代谢异常可致多系统损害, 如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 功能减退及衰竭, 所以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 治疗需要持之以恒[1], 如今, 传统的医学模式已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 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 健康教育, 健康知识的掌握, 被公认为是治疗成败的关键[2], 所以要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 提高糖尿病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

2糖尿病患者的科学饮食

2.1 食物是血糖的主要来源, 控制血糖就必须控制每天摄入的食物量,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患者的基础治疗, 需终身坚持。糖尿患者的饮食原则, 应根据患者病情而定, 特点是:控制热量摄入的基础上, 每日应均匀摄入薯类、蔬菜水果类、肉、禽、鱼、乳、蛋、豆类、油脂类共四大类食品, 搭配合理, 应做到主食粗细搭配, 副食荤素搭配。热量的计算方法为【身高 (cm) -105】×30, 例如身高为1.60 m的女性, 每日需要总热量为 (160-105) ×30=1650kcal。同时, 可根据自己的活动强度适当增加或减少。

2.2 糖类的选择:在摄入的食物中, 糖类约占60%~70%, 即每日约250~350 g左右。糖类主要含于谷类、薯类、豆类、水果、蔬菜中, 1 g糖类产生的热量约为4kcal, 主食提倡食用粗制米、面和一定的杂粮, 可食用荞麦、玉米、燕麦、红薯、二合面 (玉米和黄豆面) 、三合面 (白面、玉米和黄豆面) , 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的主食长期食用, 每日总量应在8两以下, 三餐分配比例为:早五分之一, 中午、晚上各五分之二。蔬菜的选择:可食用白菜、芹菜、茄子、胡萝卜、西红柿、油菜、南瓜、豆角、韭菜等含糖量小于3%的蔬菜。水果的选择:选择低糖水果, 如猕猴桃、西瓜、柠檬、橙子;含糖量高的水果如香蕉、石榴、苹果、梨、荔枝、芒果等不宜食用。含糖量高的干果如干枣、柿饼、葡萄干、桂园等禁忌食用, 不少蔬菜可作为水果食用, 如西红柿、黄瓜等。糖尿病患者吃水果要少吃, 一般上午9:00~9:30, 下午13:00~16:00, 晚上睡前9:00左右, 在血糖控制较理想时, 可选择低糖水果, 每天可食用水果200 g左右, 同时应减少25 g主食, 如血糖控制不理想, 可选择西红柿或黄瓜等蔬菜当水果吃。

2.3 蛋白质的选择:糖尿病饮食中蛋白质应供应充足, 在摄入的食物中蛋白质占15%左右, 约50~100 g, 1 g蛋白质产生的热量约为4kcal。糖尿病造成的代谢紊乱, 使体内蛋白质分解过速, 丢失过多, 易出现负氮平衡, 有尿毒症、肝昏迷的患者, 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可选用优质蛋白, 如动物性蛋白, 主要来源于动物的瘦肉、鱼、虾、蛋、奶等, 植物性蛋白含量最高的是豆类。

2.4 脂肪的摄入:脂肪的摄入占饮食总热量的25%-30%, 甚至更低, 每日食入不超过50 g, 1 g脂肪产生的热量约为9kcal, 选择脂类食物时, 应尽量减少动物性脂肪的摄入, 如肥肉、动物油、奶油等。植物性脂肪如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等, 可适量摄入。

3合理运动

3.1 运动方式包括散步、慢跑、骑自行车、健身操、游泳及家务劳动等有氧运动。运动方式要遵循个体化和循序渐进原则。重视运动中和运动后感觉。

3.2 运动强度应该以浑身发热、出汗但不大汗淋漓为宜, 脉搏应控制在 (170-年龄) , 出现呼吸费力、胸闷、头晕、面色苍白等要立即停止运动。

3.3 每日运动时间和运动量要基本不变。以餐后1 h锻炼20~30 min为宜 (对于从来没参加过运动的患者, 可从每天5~10 min、每周2~3次开始, 逐渐增加) , 运动每周至少5次以上, 最好每天都运动。运动时, 随身携带甜食及写有姓名、家庭住址和电话的病情卡以应急需。运动前胰岛素最好注射在腹部, 比注射在四肢吸收的要慢, 可减低低血糖的发生。

4保持良好的心态

4.1 生活规律, 丰富多彩。

糖尿病患者生活起居、饮食、运动要有节奏、有规律, 血糖就不会大幅度的变化。要与人多交往, 参加有益的活动, 丰富多彩的生活会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解除对疾病的紧张与烦恼, 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尤其与糖尿病患者的交往, 可以相互探讨控制糖尿病的经验、体会, 相互鼓励, 相互帮助。

4.2 保持情绪稳定, 精神放松。

情绪波动会导致血糖升高。情绪的自控是非常重要的, 任何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不会一帆风顺, 总会碰上不顺心的事, 所以要注意情绪的变化, 时时刻刻有“自控意识”。 坚持一个“松”字, 就是放松;做好一个“和”字, 万事以和为贵。经常保持心情平静乐观, 戒怒, 避忧, 不悲, 无虑, 就有助于糖尿病向好的方面转化。

5适宜的治疗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选择专业医生治疗, 根据性别、年龄、身高、生活习惯和工作性质制定出每日所需总热量, 选择相应的食物成分, 规则的餐次等措施的基础上, 配合合理的口服药物和 (或) 胰岛素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还要学会监测血糖, 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每年1~3次全面复查, 并着重了解血脂水平, 心、肾、神经功能和眼底情况, 以便尽早发现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 及时予以治疗, 实践证明, 长期良好的病情控制可延缓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摘要: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 认识到糖尿病是终身疾病, 治疗需持之以恒, 根据个体化差异制定出符合自己的饮食、运动和治疗方案, 保持良好的心态, 从而保证病情平稳, 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内科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上一篇:在奋斗中体味幸福下一篇:湖南16高考专科批第一次征集志愿投档分数线(文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