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农业建设为抓手发展高效现代农业

2024-07-19

以项目农业建设为抓手发展高效现代农业(精选4篇)

1.以项目农业建设为抓手发展高效现代农业 篇一

亮点工作材料一

以招商为抓手,打造环景区特色农业产业带

今年来,镇党委政府根据“镇十二五产业布局规划”,以**洞申报国家风景区为契机,发挥近城交通优势,用好用活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以“兴朝阳产业,活一方经济”为目标,以招商为抓手,围绕**洞景区生态旅游休闲,着力打造环景区生态农业带,特色产业雏形正在形成。

首先,我们科学定位,成片规划,求生机。年初组织开展了“**的优势是什么?**的产业何处去?”的专题讨论,在充分分析现状、仔细研讨政策后,科学地做出了“致力打造朝阳产业”的决策,并规划为“以**洞景区为中心,环周边5000亩区域特色农业连片建设”,着力求得产业生机。

第二,大力招商,力招大商,求规模。产业是生机,规模是效益。为实现“成片成带”的目标,我们通过以商招商,以乡招商的方式,引资6500多万元上了5个投资均在千万元以上的农业生态项目,分别是投资1000万元占地500亩集娃娃鱼、虹鳟鱼等特种鱼养殖和佛手精品花卉种植于一体的**科技园;投资1500万元,占地600亩,以生态休闲观光为主的振农山庄;投资3000万元,占地3000亩,集近城园林别墅开发、商务会议、休闲度假为一体的**花园;投资1000万元,占地150亩,以休闲垂钓为主的晓成社会慈善生态中心,再加上**生态,形成了环**洞景区风格各异、特色多样、连片成带的主体生态农业产业区,总面积达4500亩。

第三,着力服好务,求速度。项目引进后,我们按照一个项目一名党政领导包干,一套专业班子协调,限时破土动工的责任机制,围绕业主的目标计划、指导分步实施项目,跟踪搞好项目服务,力争早上快成。仅6个月时间,**科技、**山庄就初具规模,基本建成;**花园完成了4千米环园公路毛路,1000亩备种花卉用地清整和20000株名贵花卉种植及花园规划。**社会慈善生态中心正在签订用地协议。

2.以项目农业建设为抓手发展高效现代农业 篇二

以示范校建设为抓手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新疆化学工业学校

新疆化学工业学校于2011年7月25日获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以后,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的办学方向,坚持“立足化工、突出技能、服务新疆,为新疆石油化工、煤化工行业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坚持走“内涵式、精品化”的发展道路,以重点专业与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年培养培训7000余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熟练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高技能人才。现将建设以来取得的成果和一些做法汇报如下。

一、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

确立适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现代职教事业科学发展的共识。这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学校办学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办学主体的认识、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关键环节上,学校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进行设计、重构。

(一)学校是校企合作的主体

学校办学主体中虽然有合作企业,但校企合作中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的确定,师资配备、日常管理与教育的实施等绝大多部分工作必须依靠学校来完成。尽管由于一些企业采取“粗放式”用人机制和行业准入制度执行不力等原因,迫使学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长期处于劣势地位。但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主体地位是不容置疑的。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生产技术升级、生产设备更新的需要,这种局面会不断改观,学校在人才培养和储备方面的主体作用会日益突显和重要。

(二)工学结合是校企合作办学的自然选择

对我们学校来讲,实现好校企深度合作必须做好“六个对接”,即化工职业教育与石油化工、煤化工等产业对接、学校办学与化工企业生产对接、专业设置与企业职业岗位对接、课程体系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校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六个对接”必然选择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必需摆脱单纯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培养模式,走向学校与产业企业相融合、学校课堂与工厂车间相整合的培养模式。学校不再唱“独角戏”,而是组织“大合唱”,特别是处在弱势条件下,应充分利用好一切有利社会资源走工学结合的路子。

(三)学校三大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根据产业企业生产及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储备的需求,结合学校三大重点专业的实际,我们学校采取了政府主导、行业参与的校企合作模式,成立了由经信委、化工行办参加的学校专家咨询委员会和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指导和联系与企业商定校企合作框架协议,有针对性地扩大共识,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化学工艺专业继续在原有“实习+就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依托校企合作,创新和深度推进“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技能学习过程中,实行定向培养,学生及早成为准员工。能充分利用企业实训资源, 有效的发挥企业兼职教师技能指导作用,使企业文化真正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凸显技能优势,培训上岗时间大大缩短。在顶岗实习管理方面,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以学校为辅,责、权、利分明的有效的管理机制。目前与新疆众和、中泰化学、天富热电、新疆宜化等公司、企业开办“订单班”数十个,其中与新疆宜化“订单培养”规模已达千人。

化工机械与设备专业采取“多元积分驱动,工学结合”的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中职学生特点及职业岗位能力形成的阶梯式递进规律,把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贯穿教育全过程,校企深度合作,工学紧密结合,将学生在校三年的学习内容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基本素质教育年、专业基本能力培训年和岗位综合素质培养实习年。学生评价体系以多元积分模式进行,即将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多元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实现个体差异化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实行“两环境、三阶段、双融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行业参与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形成“两环境、三阶段、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两环境”指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环境,学生的学习与在企业的工作有机结合;“三阶段”指专业基础教育阶段、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阶段和职业岗位能力培养阶段;“双融合”指“学中做、做中学、学做合一”及学历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的融合。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加强学生技能水平,提高学生就业对口率,实现校企合作“共育、共管、共享”的培养目标。

(四)“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案例

1、组建“订单班”

当得知湖北宜化全资300多亿元兴建新疆宜化时,我们立即派人前去咨询洽谈合作事宜。经过多方会谈,2009年7月我校邀请新疆宜化主要负责人来校进行了座谈和企业推介暨招聘宣传活动。通过学生自荐、学校推荐、企业面试,300名刚入校学生、学校、企业分别签订了订单班和顶岗实习协议书,组成6个“宜化班”。

2、共同制订育人计划

为了培养企业用得上、留得住的毕业生,学校在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指导下,与新疆宜化共同制定了“宜化班”培养方案,采取综合成绩过程评价法,把上课态度、作业情况、参与活动情况、考试成绩、劳动表现等全部纳入考核落实。评定主体以学校评定为主,企业提出部分环节的意见。第一、二学年,按照新疆宜化的企业文化精神、管理模式、生产工艺流程、岗位要求,分阶段企业定期派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到学校讲课。第三学年,学生进入新疆宜化顶岗实习。

3、企业文化进课堂

在戈壁深处建基业,必须有一股强劲的理想信念作支撑。湖北宜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蒋远华先生讲,“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我们认为这也适合于对学生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的培养,把这种文化引入了课堂,开设了企业文化课程,每两月举办一次企业文化进校园专题讲座,聘请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授课、讲座。当2011年12月新疆宜化一期2×20万吨合成氨、60万吨尿素工程一次性安全开车成功时,所有“订单班”学生与企业员工一样兴奋,并以准员工身份向公司发了热情洋溢的贺电。

4、做实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学校教学的延续,是实践教学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一管到底。2010年8月,与企业共同制定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手册》《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标准》等规范性文件。同时,为了做好学生实习准备工作,我们对“宜化班”学生进行了为期15天的军训和在我校化工实训车间30天的化工单元操作强化实训。2010年9月,300名学生分批前往新疆宜化厂、湖北应城、内蒙乌海、重庆等地顶岗实习,每批我们派出了3位教师随队跟班指导和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疆宜化也为每名学生分配一位岗位技术指导师傅。2011年元旦,学校派常务副校长带队一行11人,历时20多天赴内蒙、武汉、重庆等地专程看望、慰问实习学生。2011年春节,跟班教师全部与学生一起度过。我们的这一做法,新疆宜化非常感动,为此给每位跟班教师发放了2000元的春节生活补助。

5、做好毕业生回访

2011年7月,学生拿到毕业证后,返回了新疆宜化工作。2012年2月25日,我们再次到新疆宜化工作现场回访看望学生,调研学生工作以后的情况及生活状况。同学们个个豪情满怀,表示:“请学校和老师们放心,我们一定努力工作,做好新疆宜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企业领导激动地说:“化工学校就是我们的娘家!”

6、帮助解决生产难题

新疆宜化在煤化工项目生产的低温甲醇洗工艺中,塔底出现泡沫并伴有刺鼻气味,针对此问题联系我们后,我们当即深入现场查验,对塔底液取样。通过馏程分析确定为含油碳6—9芳烃及环烷烃类化合物,建议在生产工艺中增加一个萃取塔等措施,从而解决了这一难题。新疆宜化对此十分感动和敬佩,决定今年3月一次性接受我校200名少数民族学生就业。

二、做好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项目建设工作

(一)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项目启动后学校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实施方案》《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选派校领导、业务干部、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42人赴德国、澳大利亚学习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安排近50名教师到内地参加专业技术学习培训,开阔眼界、提升技能。针对学校青年老师人数多,教学经验不足的状况,学校举办青年教师培训班,在职业道德、工作方法、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培训和提升,实施“导师制”,安排德能优良的教师一对一的培养青年教师,为学校的发展壮大储备人才。为及时了解掌握企业新的生产技术和企业文化,制订了《教师企业实践计划实施方案》、《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利用寒暑假安排教师下企业学习锻炼,今年下企业实践1200人日。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培养专业带头人9名、骨干教师22名,全国模范教师、全国职教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化工行业职教名师10多人。专业教师“双师型”比例达90%以上,聘请企业兼职教师53人,基本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双师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二)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学校着力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从企业调研和岗位能力分析入手,参照职业资格标准,聘请行业、企业专家等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起突出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标准,构建起了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基本实现了“课程体系与工作过程一致,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一致”,根据“订单班”合作企业的要求,以岗位操作规程为蓝本,编写了《合成氨培训辅导资料》、《氯碱PVC培训辅导资料》等10余本校本教材和实训指导教材,并用于“订单班”学生和企业员工培训,受到了用人单位好评。

目前,3个重点专业已完成4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并已推广应用。编制了4本校本教材、9本实训指导教材和2本企业培训教材,其中《化学工艺概论》等3本教材已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课改成果在教学班级试点已初见成效。现有3个专业和3门课程通过了自治区教育厅精品专业、精品课程结题验收,2个精品专业和2门精品课程通过了中期检查。已启动6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三)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在原有42个实训室的基础上,新建4个实训室,扩建2个实训室,组建了3个校内学习型、生产性实训基地。制定了实训基地管理、学生实训管理、实训耗材管理、实训设备维护维修、学生实训实习“双导师”等制度。在设备选型、论证过程中充分征集了企业、行业专家的意见,在招标采购过程中纪检、财务及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从而保证了资金的使用公开透明。已建成的实训室均投入使用,为提高人才质量发挥了作用。

(四)兴建共享型信息化平台和教学资源库

学校积极参与了“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学校对共享型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方案进行细化,新建了精品课录播室,制作三大重点专业网络课程录像和教学课件,其中化学工艺专业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已完成了专业学习网站建设,基本实现学生网上学习核心课程。

(五)建立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

学校致力于探索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和长效运行机制,通过校企联系会议制度与机制,加强校企相互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校企双赢合作运行机制现已初步形成。学校与湖北宜化新疆分公司、广汇新能源公司、众和股份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实施新的合作方式,组建订单班;与中泰化学、湖北宜化、新疆广汇等企业广泛开展员工培训、技能竞赛和技术服务项目,社会效益明显增强。积极与企业开展技术攻关项目研究,解决企业生产中的难题,与天富特种纤维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冲天炉物料组成、粉煤灰纸浆纤维软化剂两个项目研究,实现了公司粉煤灰造纸项目的技术改造;与中泰化学正在合作开展膜法除硝、天然气制碳酸钠、发生器溢流液乙炔气回收等10个项目的技术改造研究;为新疆宜化解决了煤化工项目生产的低温甲醇洗工艺中塔底泡沫问题。学校致力于建设体现自身特色的教风和学风,关心学生的成长和价值观形成,主动引企业文化入校园,融企业文化到校园文化中,职业教育特色环境逐步显现。

三、示范校建设中的一些做法

(一)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扎实推进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国家示范校建设,成立了学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管理、组织和实施,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和具体建设工作。根据项目建设的需要,组成了重点专业及项目建设小组、项目建设计划协调监控小组和项目建设监督小组等三个工作组织机构,负责各子项目的计划组织与实施。同时学校成立了项目建设专家顾问咨询委员会,由政府、行业、企业和教育界专家组成,对项目建设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指导建设实施。根据《项目建设任务书》中规定的建设内容和时间要求,学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问题、分解布置任务,每月进行阶段小结,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按计划进行。

(二)加强管理,保障进度,重视质量

在加强项目建设管理方面,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过程管理,每两周召开一次示范校建设专题例会,校领导到会解决建设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保障了建设的质量和进度。

(三)全员参与,努力实践,整体提高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学校首先全面开展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在校级精品课中选拔优秀课程申报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大部分教师在参与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中,特别是青年教师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四)统一标准,规范要求,保持成果

在推广课程建设成果方面,学校积极推进课程建设成果的及时应用。针对教师习惯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不情愿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化学工艺专业把核心课程的课堂教学规范化,把每一堂课教学的引入、内容、实例、问题、解决方案、练习与考核都设计成规范教案,要求任课教师必须按照教案完成80%以上的内容,允许20%的课堂发挥,使课程建设成果较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

(五)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

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上,学校计划从今年起将每年5月份确定为校内“技能竞赛”月,要求全校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各个专业每个年级都设置相对应的专业技能竞赛项目,基础课程设英语口语竞赛、语文写作竞赛、民族学生汉语演讲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结合课程建设,促进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

(六)多渠道,全方位,严要求加强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组织部分专业带头人赴德国学习并取得证书;建立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并严格执行;选送教师到专业对口高校学习深造;选派教师参加教育部、人社部举办的各类教师培训;聘请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鼓励教师参加在职研究生学习,并创造有利条件提高教师学历。学校全方位的教师培养体系已建成。

(七)应用现代技术,助推实训内涵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着力与企业合作开发仿真车间,仿真工艺等训练项目。充分利用虚拟仿真软件,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八)积极参与国家教学资源库共建共享计划

在专业教学资源库及共享型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学校积极参与“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目前有两门课程是建设副组长单位,并有意向确定购买使用相关课程的建设成果。

(九)加强专业服务努力建设,主动服务企业发展

在社会服务方面,学校主动与企业联系,对企业员工开展技能培训与鉴定,协助企业开展员工技能竞赛;对区内中职学校进行示范校建设指导。

以上是学校在示范校建设中的一些认识、做法与经验,不足之处,请多批评指正。让我们共同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做出更大的努力,为现代工业体系建立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以项目农业建设为抓手发展高效现代农业 篇三

——鹿头镇中心小学高效课堂建设纪实

鹿头镇中心小学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布局规划的调整,学校的发展陷入了迷茫:教师缺乏职业激情,享受不到职业的幸福和快乐;老师苦口婆心,学生却无动于衷,兴趣缺失,厌学。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行为变成了简单的、机械的、周而复始的重复劳动,教师对如何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缺乏学习和研究。学校教育似乎走进了一条死胡同。2011年开春的教育工作会上,市教育局刘局长、教研室吴主任的工作报告拉开了我市构建高效课堂的序幕,这让鹿头镇小人看到了曙光。学校领导立刻组织广大教师学习高效课堂22条,传播高效课堂教学理念,并先后派骨干教师赴洋思、厉山三中进行考察学习。在学习借鉴其他学校课改的基础上,经过全体教师的思想碰撞和深入讨论,我们逐渐探索出了11345教学模式,并在全校广泛推广,经过半年的的实践,这一模式受到老师的认同、学生的喜爱、家长的满意,并在全市产生了强烈的反响。经过市教研室领导的考察验收,决定在我校召开全市高效课堂现场会,并取得圆满成功。这一课改经验、教学模式迅速在全市推广开来。现将这一经验特色汇报如下:

一、11345教学模式

“11345”课堂模式。即:一个抓手----小组合作;一个载体---导学案,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预习、展示、测评的三大教学流程,四查---一查上节课所学内容,二查预习,三查组内小展示,四查达标测评;五步-----独学;对学、群学;组内小展示;班内大展示;整理导学案,达标测评。要实施这一教学模式,关键是要搞好小组建设,落实小组合作学习。

二、小组合作学习

(一)、大力宣传,转变师生及家长观念

世界上最难的事莫过于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推行小组合作学习亦然,为此,我校首先进行了“大宣传”、“大学习”:我们在显眼的位置设置高效课堂宣传口号,印发《鹿头中心小学高效课堂读本》进行宣传;组织教师对高效课堂22条和“五步三查”等高效课堂理论的学习和考试,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研讨等等,以转变教师观念;其次开展了“大讨论”。面对反对的声音,我说:学校的产品是课堂,课堂才是竞争力,像我们这样的学校,没有别的出路,我们只有先投入战斗,再去考虑成败,投入战斗,不一定能成功,但不投入战斗,那一定是失败……..”通过辩论,打消部分教师的畏难抵触情绪。同时,我们也对学生进行了教育和培训,让学生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基本流程和每个成员在小组活动中的作用。另外,我们通过大型家访、召开家长会等活动,宣传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以赢得家长的理解和社会的支持。高效课堂的核心是展示,为了大小展示的有效开展,学校投资5000多元,为每班添置四块黑板,为学生创设了充分展示交流的平台。学校还购置了一体印刷机,保证导学案的及时印制。

(二)小组建设(1)划分小组

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小组建设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高效学习的成败。为了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班主任会同课任教师,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将各班学生按成绩、性格、性别、优弱学科等分为A、B、C三类,然后从每类中抽2人,有目的地组成6-8人的学习小组,选好小组长,制定编号。分组后,学生课桌摆放成长方形,学生四周围坐,以便他们互教互学、合作探究,共同提高。

(2)明确职责,合理分工。

分组之初,就要倾力打造动车小组(即每人都是发动机,推动小组前进),避免传统列车小组(即一个组长带动整个小组)。从而避免了所有的事务都由组长去做,而其他组员漠不关心,无动于衷,使得小组的活动最终只会流于形式。

小组成员分工:组长要负全责,包括学习、计分和纪律的监督和协调工作。而副组长主要是配合组长完成各项工作,起到一个辅助作用,副组长的工作做好了,可能被选拔为新一轮小组的组长。其他成员中,一人负责课堂纪律,一人负责收发和检查作业,一人负责小组知识点的背诵情况,一人负责卫生、宣传等。这样在每个小组内就初步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合作学习小组的管理模式。(3)建设小组文化

一个优秀的小组必须具备强烈的合作意识、目标意识、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并且具有民主、和谐、上进的组间关系,这就需要教师从小组精神文化建设方面进行引导和培养。小组文化建设包括制定组名、口号、组训、组规、组徽、组歌、建立墙面小组文化环境、制定小组发展目标和规划等内容。只有营造浓郁的组内育人氛围,才能加强小组内成员的凝聚力。

如我校五(2)第五组的组牌设计为一只立体的手掌,5个手指分别贴有5个小组成员的大头贴,掌心部分,大大的组号“5”的周围环绕着他们的小组口号“手拉手,心贴心,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七组的组牌则设计为一枚心型,上面用醒目的大字写着“用心交流,用心沟通”,既有特色,又有着丰富的内涵。

每个小组的口号反映了学生的思想境界,例如:奥运小组的口号是: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鸣人”小组的口号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快乐”小组的口号是:快乐学习,快乐生活等等。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因此,一个小组要想管理得好,也必须定几条组规,来约束那些组内的不良习惯。虽然孩子们定的组规不是那么严谨,但都是根据自己小组的实际情况定的,有了这些组规,小组管理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另外,创设温馨环境,营造合作氛围也很重要。可以将教室前后黑板的上方划定几个区域,分别分配给几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每周选定一条具有积极鼓励意义的格言,设计誊抄在相关板块内,周一定时更换,以营造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也可在墙面空白处设计张贴“班级格言”、“班级口号”以及“班风”、“班训”等内容,使小组的建设始终统一笼罩于大的集体环境之中。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自主学习的熏陶。

(4)小组评价:课堂评价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

1、制定规则:由学科教师、班主任自行在一定范围内制定该学科或班级的积分规则,将组员个人的表现直接与小组考核评价挂钩,建立连带机制。(每一项分值在1——5分之内,如某一组内有一名学生回答对一个问题记1分等等;为了鼓励后进生回答问题,有的班级实行回答问题差异记分的规定,同是回答正确一个问题,A类记0.5分,B类记1分,C类记1.5分)

2、展示积分:在各组牌的背面夹有积分表,各组组长及时(每节课后、每天放学前)统计个人积分,并将组员积分变化情况分学科在积分表上展示出来。

3、奖励评价:每天各班各小组的成绩要及时统计,我们根据课堂表现和小组成绩两个评价指标,对学生获得的分数进行统计,并按每30分换一个星星、每20个星星换1个月亮、每10个月亮换1个太阳的晋级评价制度。各班对各小组做到每周一总结、一评比、一奖惩(奖励方式有:最佳合作小组”、“提问之星”、“进步之星”、“合作之星,获奖感言等);学校每月一总评,颁发流动红旗。建立起“人人进步,全组成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激励机制。

(五)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1、预习:我们指导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课上预习和课下预习,预习时,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组织作用,通过自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进行组内合作交流,可在展示中解决。预习检查的方式有三种:学生自查、组长检查和教师检查。这种做法使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落到了实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

2、展示:展示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检查预习的情况,摸清底子;二是解决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展示的方式有:互问互答、板演、讲解、纠错、归纳、表演等等。展示时,要进行分层实施,让每位同学都有展示的机会。

3、反馈:反馈的形式主要有课堂测评和作业批改。其目的就是检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每节课、每个单元,都要及时进行测评。测评后要及时进行讲评,查漏补缺。作业批改是反馈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手段,教师根据实际可全批作业,或者面批小组长的作业,再由小组长批改组员的作业,并及时纠错订正。

三、合作学习的成果

成效之一:教师的理念和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

案例:分组伊始一年级胡老师以学生小,班级大(78人)等原因不愿分组,三年级的周老师分组不到一周,又把桌子摆回了原样……..。学校分别对他们做了耐心细致的工作,并跟踪听课,帮他们分析小组合作的成效,使他们感受到了分组前后的明显变化,坚信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信心。现在,当谈及小组建设时,她总是充满自信地将自己对小组建设的感受如数家珍的讲出来出来,与大家分享。在期末考试中,这两班的成绩都在全镇前列。原来一些老师害怕讲公开课,害怕别人来听课,现在我们把高效课堂上成常态课,随时进课堂随时就能看到一个动态的、动感的、生动的课堂。课堂以学评教,少教多学,先学后教,体现了知识的超市,智能的多元,生命的狂欢。

成效之二:学习方式变化巨大

案例:走进五2班,你会看到学生可以随意走动,到黑板上写、画、作、练,可以离桌到另一个同学或老师那里请教;随时可以看到学生站着激烈讨论的场面,“小先生”手持教鞭在本组黑板前认真讲解,其他学生自觉地围拢在黑板前,坐着听,蹲着听,站着听…… 室内温度只有7度的教室里,学生个个满都大汗,这是我校课堂改革的一道亮丽风景—-小组合作学习。

任玲玲是这个班的语文教师,又是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还是镇语文专家指导组组长和市名师工作室成员,再加之外出学习,事务繁多。“分组前,我往往是手忙脚乱,应接不暇,而今每节课我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布置学习任务、激励点拨,全部内容由学生自学完成......这学期学校工作和外出学习特别多,我却没落下一节课,很多课都是小组自学的,这已成常态,效果还很不错,期末考试全镇第二名...”任玲玲自豪的说。

成效之三:集体荣誉感不断增强

案例:6月1日上午,学校全体师生在操场集会,举行“庆六一文艺汇演暨蒙学经典诵读展演”活动。比赛结束已是中午放学,观众、师生已经散去。三3班一个小组的同学却在四处捡拾包装袋、纸屑。当我上前去了解情况时,他们都十分认真并自豪地说:“这是我们小组负责的清洁区。我们这样做当然是为了给小组加分、给班级争光。”

成效之四:实现了成果嫁接

政教处从小组积分制运行中得到启示,将班级纪律、卫生、课间操、路队等内容渗透到标准之中,制定了《鹿头镇中心小学文明班级评选标准》,有效地将小组建设的成果运用到了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之中,现在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狂打吵闹的现象消除了、卫生保持清洁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已经形成。正如一位班主任所说:小组建设一张表,产生的效果却不得了,课堂教学、学校管理和学生的养成教育尽在其中。

4.以项目农业建设为抓手发展高效现代农业 篇四

----区政协督办水务局承办的重点提案

7月19日,区政协主席**带队,对区水务局办理的《关于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提案进行了现场督办。区政协副主席、提案委员、部分农林界委员、区政协办公室、学提委负责人参加了现场督办活动。

督办活动中,相关督办人员视察了文殊沙河罗家大庄段河道治理工程、洪临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情况、万亩高效节水示范园区,在现场了解水利重点项目建设和节水工程建设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副主席主持召开了督办协商座谈会。水务局负责同志汇报了我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节水工程实施情况以及提案办理情况,面对面与提案者进行了座谈沟通。提案者对办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办理结果表示满意,并对做好项目前期规划,加大高效节水农业宣传,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抓点示范,整体推进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在讲话中指出:政协主席副主席督办重点提案实行了好多年,实践证明取得的效果明显,此次现场督办工作穿插了视察、参观活动,使得提案办理工作有了创新和发展。今后要继续探索创新提案督办形式,推动提案办复落实工作。**主席对我区农田水利建设,高效节水农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水务部门重视政协提案办理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认为水务部门在提案办理中有以下突出特点:一是高度重视、认识到位,提案办理富有成效;二是谋划超前、规划到位,基础工作扎实;三是抓主抓重、抓点示范,节水工程建设

措施得力;四是创造条件、主动出击,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大;五是全局谋划、统筹协调,综合配套效果明显。并针对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加强提案办理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一是围绕提案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牵头办理与相关部门协同联办的办案机制;二是承办单位要加强与提案者的联系沟通,多听取提案者意见建议,确保办理工作取得实效;三是整体联动、整合资源、整合项目资金,深化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整体推动农田水利建设,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四是谋划在先、规划超前,积极争取国家、省、市项目资金,动员引导全社会力量参与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工作;五是牢固树立抗大旱、防大汛的意识,确保农业基础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上一篇: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切入点之探索论文下一篇:立面整治竣工验收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