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人于爱以德育人

2024-10-07

赠人于爱以德育人(共7篇)

1.赠人于爱以德育人 篇一

以德为首,育人为先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明文指出:学校应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与教学活动之中,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的确,一个人,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如果一味停留于只求学好文化知识为己任,忽视思想品德的培养和熏陶,这是很危险的。这样的“人才”真的有用吗,他们只会学习,不懂交流、合作,他们将与社会、与他人,甚至与自己的家人格格不入。试问,生存问题如何解决,为社会为国家贡献的宏图大志更是纸上谈兵。为此,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担任启蒙教育的工作者,更是任重道远。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十几年来在自己的教学工作努力尝试把德教放在首位,与德教与教育各个环节: 一

课堂教学 以德为先

十几年的教书生涯,我深深感到学生们对尊敬长辈,学会感谢等方面一届不如一届,真是世风日下呀,为此我,难堪过,伤心过,也惶恐过,然而仅凭一己之力又能改变些什么呢?只好把握着这三尺讲台,尽自己的微力做点自己该做也想做的事吧!

将德教贯穿于所教学科之中。先后涉及到语文、思品、写字、数学等各个学科。现以一堂数学课的教学为例加以说明。前几天,我任教的一年级小班应学校要求向家长进行开放教育。家长们兴致勃勃地来到教室,有爸爸,有妈妈,有爷爷奶奶,甚至一家来好几位家长,发下去5张请柬,教室后面却坐了满满的一排,足足有二十来位,可见他们对孩子的关注之切。他们那饱含关注和爱意的眼神让我感动,不知我的那帮小家伙们是否与我同感?我知道,礼尚往来,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于是,一开课让孩子说一句最想对家长说的话,也许是受情境的感染,孩子们说得头头是道,充满真情的稚嫩的话语让家长们也倍感欣慰,爱于被爱,回报爱与享受回报一切在无言之中,可谓是润物细无声吧!我意识到,孩子们的情感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从他们自信的眼神中我读懂了他们的心情:爱家长不能仅仅靠一句空话,是要付出行动的。这时间花得值!紧接着我又将招待客人设计成课堂教学的情景,把要讲解的例题贯穿于情景之中,让教学活动源于生活,让生活为教学提供宝贵的资源。如例2教学:我们要准备好吃的来招待家人(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出示9张橘子卡片),人太多不够分怎么办?孩子各有各的想法,但在我稍做引导之后,他们都知道先分给老人才是好孩子。尊老的思想在此例中得到很好的贯通。只是一堂普通的数学课,孩子们掌握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的道理,同时学会回报爱,学会尊重老人等做人的道理,如此教学何愁世风不改? 二 调解纷争,德教为先

孩子之间的打打闹闹家常便饭,他们正处于打闹的年龄,而在这些打闹中故意让人难堪,使人不痛快的毕竟占少数,多数打闹皆因他们玩中闹,闹中打而引起的纠纷,还有天生好动的,无意之间惹着了别人自己却全然不知。这时候他们会把说的清说不清的大大小小的纷争一股脑交给他们信任的老师,在他们心中老师是万能的,是救世主,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是万能的吗?不是的。每件事都断出个是非,每个孩子都能满意而归,谈何容易。分不出是非,用心找到谈话的切入点,和孩子们进行心灵的沟通,教他们学会认识自己的短处和对方长处,这对我们老师来说是可以办到的。比如说甲同学哭着告状说乙同学偷了他的铅笔,让我去给他们断案,没有证据,我能断出是非吗。不断会让甲失望,胡乱断会伤害到乙同学,左右为难,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教会他们找自己的问题,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问甲:你亲眼看见乙拿了你的铅笔吗?(没有根据不可信口开河);为什么你的东西那么容易丢?(学会独立生活,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再问乙:为什么别人会怀疑你?(学会诚实做人,用诚实维护自己的尊严);你拿了别人的笔吗?如果自己一时糊涂做错了,现在你想清楚该怎么办了吗?(懂得犯错不可怕,怕就怕在有错不知,或知错不该)„„两个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心悦诚服的接受老师的建议,心中的气也烟消云散,同时又明白一些为人之道,真是皆大欢喜呀。如此事例举不胜举,只要我们做老师的用真心去理解、尊重和关爱每一个学生,你所做的一切都会留下些痕迹。三

家校沟通

德教为先

不止一次家长会或与家长的电话沟通中我说过同样的一段话:孩子的成长营造好的环境,那么环境是什么?环境就是老师的德行,就是父母的德行,就是孩子身边所有人的德行,什么“诚实”、“守纪”、“宽容”、“谦让”等词汇都只是笼统的说教,他们不能带给孩子们真真切切的体验,更不能带给孩子们实实在在的环境,因为他们是空洞的,是不可触摸的。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没有模仿的对象,没有学习的榜样,他们的学习活动就会是盲目的,无效的。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又说“跟什么人学什么样。”这些话说的一点不假。我自己就有切身的体会今年新接一年级,为了节省发作业的时间,前面同学的作业递过去,后面同学的作业则是扔过去,没过几天,教室里作业飞舞的现象随时可见。谁“创造”环境?是我,他们的老师,我深深的自责了,想改变这种环境,却远不如“创造”环境来得容易。因此我在与家长以各种方式沟通的过程中,总是用“现身说法”和家长交流,希望家长为孩子们树立好榜样,把培养孩子的思想品德放在第一位,“树立先学做人,再学做事”的理念。如果家长有空就趴在电脑跟前,想让孩子不迷电脑难;家长如果自己不能做到尊重别人,想让孩子懂得尊重你们也难;自己不读书学习,想让孩子爱学习难;„„。身教重于言教,在孩子幼年时期就对他们施行良好的教育,他们就会深深的记住这些内容,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育人为本,德教为先。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不仅仅是班主任或德育校长的事,它应该渗透于我们每一位老师的每一节最平常的课堂教学之中去,只有真正做到德育教育和知识传授有机结合,才能让我们的每一节课充满活力,充满激情,才能让学生不断闪烁智慧的光芒,才能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得到最大的尊重,收获最大的快乐。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真的做了教师的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一、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我曾教过一个这样的学生,他家的生活状况极糟,父母离异、生活拮据,导致他失去家庭温暖,在在其他同学面前常感愧不如人,再加上自理能力也很差,就越发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情绪。面对这种情况我调整教育方法,与瞧不起他的同学谈话,告诉他们:他是我们中的一员,只有我们才能真正帮助他。做通其他同学的思想工作之后,我又多次与他谈心,在生活上、学习上关心、照顾、鼓励他。渐渐地,他变成了一个自尊心强的孩子,偶尔也会做出不可理喻的事来,无非是为了维护他那自卑和幼小的心灵。明白了这一点,我对他说:“老师不会因为一名学生的家庭背景而对他另眼相看,老师只在乎他是否真正学会做人,学到知识。让老师来帮助你,使你成为一个别人喜欢的孩子,好吗?相信你能行!”在以后的日子里,尽管他有时还会犯些小错误,出点小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毕竟在改变自己,毕竟在不断的进步。

通过这件事,我深刻体会到,学生再笨再懒再难管,都不应该成为被老师蔑视、嘲讽的对象。如果教师在一个被认为难管的学生面前束手无策,只能用难听的话打击他,本身就是一种不称职,更何况学生们其实不像有的老师认定的那样笨,关键要看教师有没有从心底里尊重和爱护学生的意识,有没有求真、求善、求美、求知的人格原则。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才会把老师当成可以信赖的人,师生之间才能架起一座信任、友好的桥梁,学生才肯接受教育。师爱--真正是教育者取得成功的法宝。

二、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勿庸置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除了父母长辈等家庭成员之外,就要数教师了。教师必须处处、时时、事事、言言、行行,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如果教师言行上不严谨,势必会不知不觉地对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毕竟他们年龄还太小,对于是非、善恶、美丑还没有成熟的概念和判断的经验。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高大的、可信赖的,他们认为教师所说的、所做的都是正确的,可见教师言行的好与坏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语,都会给他们以前进的动力。当然教师的不经意中做过的一件错事(哪怕很小),或者说过的一句错话(哪怕很短),都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反之的教育,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的教师在课前不认真备课,上课时应付了事,甚至课上传授了一些错误的知识,或作一些模棱两可的解释,而后又不肯拉下脸皮向学生认错,将错就错,最后损害的是教师的形象,是教师的威信。相反,若能知错就改,学生不但不会嘲笑你,而会更尊敬你,大大增强了你的威信。

论语有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我当班主任时,有一次班会课上,我看见教室地上有很多纸屑,于是弯下身子将纸屑一片一片的捡起来,学生们看见我在捡,也都加入了我的行列,教室很快就变干净了,自那以后我就很少看见教室地上有纸屑。短短几分钟我一句话没说,但却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我想这就是率先垂范的教育力量。

规范师德不是一朝之功,而是时时之事、处处之事。如果教师在学校教育学生要尊老爱幼,而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却并没有为学生树立起榜样,试问:教师尚且做不到,又有什么理由去教育学生呢?教师只有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为人师表,才会使学生如沐春风般地受到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教师自然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三、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不正之风也在校园里蔓延,请客送礼蔚然成风;一年一度的评优活动,也不能得到很公平的对待,唯有利益最重,功利在教师心中的份量越来越重,为了“一纸空文”,更多的是拍马吹捧、拉关系;更有的教师心理不平衡,见异思迁,弃教跳槽的事时有发生;也有的教师,受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喊起“课堂为温饱,家教奔小康”的口号。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不良影响,玷污了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因此,面对窗外的灯红酒绿,教师更

应该以陶行知先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坚定选择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人生之路,只讲奉献,不求索取,敬业乐业,无愧于“教师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美誉。决不能让一些不良风气玷污教师这片净土,影响学生纯洁心灵的塑造!

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2.以德育人05 篇二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全社会公认的并由教育行政机关制定的规定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教师的师德修养,则是指具体到每一个教师个体其本人的政治思想观念、个人道德情操和业务水平。

每个教师的师德修养与教师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所要求的多少都有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越短,教师的道德素质就越高,反之就越低。作为教师基本上都知道书面上规定的教师道德,但由于师德修养水平不同,并不是每一个教师都能把教师道德规范、准则全部做到做好。

例如,每个教师都知道体罚学生的做法是错误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就是有些教师控制不了自己,具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甚至触犯了刑律。

上述例子说明,师德修养针对每一个教师个体来说是很参差不齐的。教师所从事的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教师的师德修养水平的高低势必直接影响着所教学生学生的道德素质,也影响着整个学校的德育形象。因此,教师师德修养是以德育人关键。

教师的师德修养主要表现在教师在政治思想个人品德方面、对学生家长关系的处理方面、对自身业务水平提高的态度方面等。

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会严格要求自己,牢记自己是一个教师,是杜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们在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同时,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旗帜。他们为人正直,心胸豁达,谦虚谨慎,堪称师表。他们关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有着为民族的兴旺发达而培养祖国栋梁之材的敬业精神。一个师德修养好的教师强调学生的独立人格,始终把学生人格尊严放在第一位。在“尊师爱生”问题上,首先考虑的是“爱生”,眼中没有“好生”、“差生”,课堂抽问、批改作业、班务安排等都一视同仁,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所有学生避免有害身心健康的情况。不会拿刺耳的话语来挖苦、讽刺“差生”,总有办法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对课堂出现的混乱状态能有效的制止。愿意听取学生及其家长或监护人关于教师教学、管理、行使职权等的意见。在学生有意或无意地冲撞、伤害自己时,能理智的对待,冷静地分析,正确地解决,不会轻易地发大火,乱骂人。进入教室时总是衣着整洁、体态端庄,面带笑容面向所有学生。始终把自己摆在教育者的位置,为人师表,做学生的好榜样。

一个师德修养好教师会认为家长如果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学生在校表现会更出色。把家长视为自己的伙伴和合作对象。为维护这种健康的伙伴关系,会经常主动地通过许多方式与家长沟通并争取他们的合作,与家长沟通学生的情况,听取家长对教师和学校工作的意见。经常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如学科的学习成绩、技能和能力的发展、学习态度、品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等定期向家长传达。不会利用职务关系向学生家长谋取私利。

一个师德修养高的教师能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奉献全部精力来提高自己的教研和教学能力。他们现代意识很强,特别关心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进取。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学习新教法,掌握新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改革,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比如,采用先进教学手段之一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来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到现代化的气息,这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会极大的促进作用。

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每一个教师首先应该受教育。除了在专业知识上以外,在师德修养方面更应经常接受再教育,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更新教育观念,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其次,在工作中要热爱学生,尊重家长,团结同事。在业务上要潜心治学,增强现代意识,不断接受新知识、新观念、新技术,全面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3.以德为本 全面育人 篇三

全面育人

海口寰岛实验小学

办学十九年来,我校始终将德育工作列为育人的根本,坚定不移地以“德育兴校”的战略认真实施教育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校的德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构建全员育人的德育体系。要想增强德育实效,首先要建设德育队伍。因为德育队伍是德育工作的策划者、实施者。在多年的实践中,我校形成了由德育领导小组倡导、大队部贯彻、班主任落实、科任教师督导、生活教师协助的全员育人的德育体系。为了让这个德育体系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合力完成德育工作,学校每年都召开德育工作会,让德育团队明确本的德育目标、重点工作和具体分工;再召开中队辅导员会,让各个中队成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此外,学校还会定期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我的教育教学故事”演讲比赛等。2010年,我校将老师们的德育工作经验集中在一起,印制了《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以爱育爱——班主任工作方法谈》两本册子。这些举措都为广大教师开辟了真诚交流的渠道,促进了教师们的共同提高。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环境。建筑是无声的艺术,环境是无声的教育。为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我校将着眼点放在了校园文化的建设上。

(一)校园环境

因受地理位臵的制约,寰岛小学的两个校区都不是很大,但都做到了“小而精”。教学楼下的大厅里有学校的荣誉梁和学生书画作品,楼梯间有文明标语,橱窗内有宣传园地。老校区有“爱心池”,含“以爱育爱,爱满天下”之意;新校区有“腾飞园”含“磨炼羽翼,振翅腾飞”之意。教学楼体上还醒目地展示着“勤勉、活泼、文雅、进取”八字校训,时刻勉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做一个彬彬有礼的文明少年。我们的校园虽然不大,但学校把有限的空间用到了极致,并且时刻保持校园的整洁,让每一位走进寰岛校园的学生和家长都感受到一种温馨祥和的气息。

(二)班级文化

班级是师生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因此,班级文化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我校的班额不大,每班控制在45人左右。教室都是南北通透,通风良好,采光充分,并且每个教室都配备不反光的弧形黑板。黑板上方有班训,黑板两侧有班务栏,教室后侧有黑板报,教室两侧有评比栏。简洁的布臵、整齐的摆放,以及干净的卫生条件,都在无形中对学生成长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三)书香校园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让孩子们在书本中增长见识、明白事理,学校发起了“创建书香班级”“读书大王评比”“读书交流会”“讲故事比赛”“二手书跳蚤市场”“晒晒我的书单”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在校园内营造了书香的氛围,为孩子们搭建了与文明拉手、与科学对话的成长平台。

三、挖掘教育内涵,培养品学兼优的文明少年。

(一)养成教育常抓不懈

养成教育是为学生成长奠基的教育。寰岛小学以夯实“两个基础”“养成三个习惯”“形成四个意识”为主线开展了养成教育。

席小琴校长常说,小学阶段不是出人才的阶段,而是打基础的阶段。因为,只有基础夯实了,才能建起高楼大厦。作为教育单位,小学要在六年时间里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孩子们打牢两个基础:一个是做人的基础,这是孩子的立世之本;一个是文化知识基础,为孩子们日后腾飞积蓄能量。与时同时,学校还通过红领巾广播、国旗下讲话、每周一次的班会、每期一次的大队会、每年一次的少代会,以及手抄报比赛、摄影作品展、主题征文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互助意识、感恩意识、公德意识;通过开展“书写姿势检查”“收书包比赛”“穿衣比赛”“叠被子比赛”“我是文明小天使”等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对于德育工作来讲,不仅要有正确的育人理念,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明理,在活动中成长。每个学期,我校都会开展各种活动,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具体内容如下:

通过组织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紧急疏散演练等,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通过开展“树叶贴画”“布料贴画”“科技制作”“科学知识竞赛”“讲科学故事”“写科学日记”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开展唱英文歌、讲英语故事、单词比赛、英语超市模拟购物等活动,给学生创造使用英语的语境,进而提高口语水平;通过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创建书香班级”“晒晒我的书单”“二手书跳蚤市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文学积累;通过 “红领巾小广播”“少先队知识讲座”“一年级新生入队”“少代会”“大队干部改选”“鼓号队训练”等活动,让学生在少先队组织中锻炼并成长;通过祭扫烈士墓,举办学生画展、开展歌咏比赛等形式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通过“春游”“远足”“游艺”“寰岛之星才艺展”“金话筒主持人选拔赛”“现场作画比赛”“作文比赛”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此外,我校自从办校以来,一直开设校本课程,每周三下午,是学生最开心的时候。因为,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家长的建议自由选择、自主报名,参加整整一下午的兴趣班活动。我校的兴趣课有:琵琶、电子琴、管乐、葫芦丝等器乐类;有合唱、舞蹈、美术、书法等艺术类;有跆拳道、武术、篮球、足球等体育类;有航模、手工等科技类;有围棋、国际象棋等游艺类;有课外阅读、趣味数学等益智类。这些课程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四、家校携手形成合力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是重要的,但不是万能的,只有善于利用社会因素,善于调动家长热情,形成家校携手的格局,才会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校在家校合作方面的做法是:

(一)通过致家长一封信促进了解

学校每逢大型活动、重要举措,或是在寒暑假前,都会致家长一封信,让家长了解学校动态,便于家长积极配合。每位新接班的班主任也会通过致家长一封信的方式,向家长介绍工作经历、阐明教育观点、讲明教育思路,以此促进家长对新教师的了解,增强对孩子所在班级的信心。

(二)通过家长会和家长开放周增进沟通 我校每年有两次大型的家校活动:第一个学期是家长会,第二个学期是家长开放周。每逢家长开放周,家长们都兴致勃勃地会走进校园,观摩孩子的在校生活,还可以走进班级,坐进教室,与孩子共同听课。这样的沟通形式很受家长欢迎。

4.《以德育德:我的育人故事》 篇四

深圳西乡中学 田斌

【摘要】后进生作为现代“教育病理”的最明显征兆之一,已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大社会问题。帮助每个孩子成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愿望。然而,无论是思想上的后进生,还是学业成绩上的后进生,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慢性发展的结果。因此,转化后进生是一门很讲艺术的学问。本文将从“倾斜政策”的五种方法来探讨后进生的转化。

【关键词】 倾斜政策 方法 后进生 转化

任何一个班级都有后进生,一些后进生经过老师教育,进步很大,但也有一些后进生,老师虽然花费了很多时间,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结果都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对这部分后进生,有的老师把他打入“冷宫”,置之不理;或者冷嘲热讽,以解心头之气;有的甚至找个理由,把他赶出校门,以免影响和拖累班级。这些做法都是教育上的大忌。因为转化后进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转化一个差生,等于培养一个高材生”。在转化后进生这一具体工作中,我们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下面,我谈谈“倾斜政策”的五种方法。

一、多点尊重争其面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因为“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一位成功的教育者一定要懂得尊重学生。很难想象,一个无视学生人格、漠视学生尊严的教师,会是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一个善于爱学生的教师,3、家庭的压力。由于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往往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又往往因孩子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大失所望,故常采取非打即骂的方法,造成学生过重的心理压力,逐渐对学习产生恐惧、厌恶的心理。作为教师,既要为后进生进行心理“减负”,除去加在他们身上的枷锁,又要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发挥学习潜能。

三、多点欣赏掘其力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巨大力量,关键看如何挖掘”。后进生并非全身都是缺点,他们也有自己的长处,即“闪光点”,只是他们的长处被掩盖了,因而,班主任不应只看他们的表面行为,便妄下定论,必须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后进生,以高度的责任感,用“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去发现和发掘后进生的优点和“闪光点”,并予以鼓励、肯定和强化,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实现后进生的转化。

有的学生因心灵遭受创伤,加上本身缺点较多,常遭一些老师、家长的冷面孔和同学的冷眼,在心理和精神上受到种种压力,极易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等情绪,然而他们仍有追求进步的欲望,教师应注意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善于抓住学生在学习、劳动、日常生活中的“闪光点”,作为转化的突破口。他们一有“闪光点”,就多在公众场合给予表扬,多加鼓励,使他们内心感到大家没有歧视自己,自己仍是集体的一员,从而消除自卑感,重拾信心,激发上进心和求知欲。

四、多点情感导其思

面对已经严重违反纪律的后进生,教师必须有必要的“情语”来作为“协奏”。很多后进生是伴随着呵斥长大的。教师很多正常的批评在他们的思维中得出相反的结论。对他们板起黑脸,只会使他们反感对抗。语调温柔、言辞恳切,态度和蔼,无形中缩短了师生的心理距离,如果后进生感到老师是通情达理的,老师的

世界最早的接触点,是一切教育的开端,更是学生接受教育和影响最持久、最广泛的地方。学校教育只有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发挥各自的特长,互补不足,形成统一强大的教育力量,促使后进生青少年改过自新,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长与学校合作的关键是教师,这是学校与家长之间能否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一环。而如何与家长进行联系、沟通,至关重要。教师应以热爱之心与家长沟通,协调一致,共同打动学生的心灵,努力提高教育的效果。

六、体会与反思

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在与“后进生”打交道的过程当中,确实学到了很多,这些在书上也未必有章可循,当然有些工作也是在曲折中摸索前进。后进生较之其他学生面临更多困难,因而我们要热心指导。针对其各方面基础较差的特点,从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入手,同时,在行为上指导他们如何处理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家庭关系等。教师对后进生的这种关怀会引起他们心灵深处的共鸣,激发其奋发向上的情怀。总而言之,对待后进生,应在尊重、了解、欣赏、情感、关爱等方面实行“多一点”的倾斜政策,并促使他们发挥最大的潜能,形成奋发图强的内在精神动力。使他们能够成为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国家栋梁。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但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愿意为他们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心血,便一定会有可喜的成果。

5.立德修己以德育人争做师德楷模 篇五

立德修己以德育人争做师德楷模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立德修己以德育人争做师德楷模》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所以,打造一支具有优秀的师德、师表风范,具有模范的师爱形象、具备高超的师识本领和掌握精湛师艺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根本之本。作为双林中学,我校实施“出名师、育名生、塑名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勤政廉政、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为主要内容;以突出思想教育、加强建章立制、严格监督考核为抓手;以整合管理资源,优化管理要素来解决师德师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2015年我校根据《衡南县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南教字〔2015〕8号)文件精神,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宣传教育活动,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行为规范、作风优良的高质量师资队伍。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我们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抓理论认识,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努力构建师德教育新机制

教职工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如何,是加强师德建设的关键所在,为此,中心校谢明主任在开学初就做了关于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的动员报告,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重要目的,阐明了开展此项活动的意义是:以“办人民满意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着力解决教师队伍中的突出问题,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严格遵守师德规范,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切实提高师德素养,努力造就一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教师队伍,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是教育艺术的基础和前提。在大家取得共识的基础上,我校要求每一位教师时刻做好表率,在学生面前树立“严师慈母”的形象,在家长面前树立“最可信赖的人”形象,在社会上树立“最文明群体形象”,展示坦诚向上、整洁的精神风貌。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教研处将师德建设要求细分,分解为对教师素质和日常行为准则的要求,制订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教师的行为,还制定了师德师风检查、评估、考核方案,建立评比奖励制度,靠正面教育,靠榜样引导,靠制度约束,始终使教师以“传道、授业、奉献”为己任,视“正己、爱生、敬业”为天职。我们还采取多种形式,主动出击,争取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支持,对学生、家长采取问卷调查,由社会、家长和学生对学校、对教师给以评价。

二、抓组织领导,以班子建设为核心,努力开创以德治校新路子

为确保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把各项内容的组织安排具体落实到每一位领导小组成员,责任到人,切实加强了组织领导,真正做到精心组织,统筹部署,加强领导,专人负责。制定了学习计划,严格考勤制度,切实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任务落实,形成了学校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工会、教务、团委、政教等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

同时,学校要求,领导班子要团结一致,工作效率高,战斗力强,班子成员要自觉抵制社会风气的不良倾向,廉洁奉公,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教师,平时关心教师,密切联系教师,把自己看成是教师中的一员,倾听教师的呼声,随时了解教师的思想脉搏,关心教师疾苦,积极为教师排忧解难,坚持“领导就是榜样”、“领导就是旗帜”的这一观念,事事处处给教职工做榜样,保持良好的干群关系,发挥实干的工作作风。

三、抓环境氛围:以文化建设为载体,努力创设良好的师德教育氛围

教育的实践证明,校风建设应从校园环境的美化、绿化、教育化抓起。开学初,我们就从“优化校园环境、培育校园精神,强化校园制度,塑造学生灵魂,提升教师素质”入手,努力打造师德师风健康向上的立体环境。首先,我们各种渠道大力宣传党的教育法规和模范先进事迹,大大提高了校园文化气息和德育工作氛围。第二,师德师风宣传标语时刻警醒着全校师生。庄严神圣的升旗台,规范、美观的宣传橱窗、富有感染力的教育走廊,突显了我校各类设施和校园文化特色,使老师们置身学校,能时时提醒自己:请按规范要求自己。

四、抓各种活动:以开展活动为形式,促进良好师德师风的养成。

为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我们认真查摆问题,针对我校教职工队伍师德建设的现状,适时对全体教师提出了“正己、敬业、爱生、奉献”的要求,并举行了一系列活动,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开展。

(一)、学习活动,提高教师对师德的认识。

学习是修养的前提。为提高教师的师德意识,引导教师自觉抵制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们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例如:集中学习了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论述、《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9年修订版)、《教师资格条例》和《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处理办法》(教师【2014】1号)、教育部《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教监【2014】4号)和《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教基一函【2014】1号)等教育法律法规;组织学习总书记2014年9月9日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组织观看党风廉政教育纪录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采用集中学习、辅导讲座、讨论交流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力求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进一步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树立“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树立“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明确自己对人民所负有的使命,乐于做“人梯”,甘当“铺路石”。

(二)、实践活动,培养教师的师德素质。

教师修养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抽象空洞的东西,而是教师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来的客观规律,可以说,离开了教师的社会实践,特别是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就不可能有教师的修养。因此,高尚的师德,需要在敬业爱生的实践活动中去培养,去锻炼,而不能单纯靠说教、靠学习。要说与做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此,我校开展多种活动,使教师在活动中培养自主意识,提高修养水平,陶冶高尚情操,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爱事业,爱学生,爱学校;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满意,让学生满意;对待学生:热心、诚心、关心、耐心、细心。

(三)宣誓、讨论活动,增强教师的师德信念

(四)评比活动,升华师德内涵。

五、抓监督考核,以监督考核为手段,形成争当师德楷模的良好风貌。

1、学校根据教师的实绩、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进行考核。通过领导和教师的听课、教师互评、学生评议,家长反映等途径,及时把握每位教师遵守师德规范和教书育人的工作情况。其中,学生座谈会、问卷测评教师是考核教师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主要以课前准备,授课方法,授课效果,作业布置等对教师进行测评。这样,不光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而且也给教师增加了无形的压力。把师德教育与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阶段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奖励与处罚相结合,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使教职工产生更大的内驱力。教师们更加明确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建立了教与学双重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师生合作关系。

2、对凡违反《衡南县师德师风规范》,或出现过教育教学事故,有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或接到投诉或学校检查发现,经调查核实的,或被全县通报批评的教师,视其情节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并对其教师在本评先评优及职务评聘晋升等方面实行师德“一票否决”。

6.书香飘溢助成长,以德育人促和谐 篇六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书香飘溢助成长,以德育人促和谐”。几年来,在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猴头沟小学紧紧围绕松山区教育局教育工作要求开展工作,在此基础上,我校依托校园文化建设,注重文化氛围的引导和熏陶感染,以养成教育为抓手,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下面谈谈我校在这一方面做的一些有益探索。

一. 理念的更新和确立

近年来,猴头沟小学在“让每位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办学思想的指引下,依靠全体教师,服务全体学生,培养个性特长,全面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规范师生行为,形成了“文明、活泼、健美、进取”的良好校风。学校以锤炼忠诚、热爱奉献的优良师德为目标,认真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努力建设“用心教书,以爱育人”的教风。以基础道德教育为核心,以学生的基础道德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切入点,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思想、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积极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逐步形成“用心读书,真诚做人”的良好学风。猴头沟小学的每一位师生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教育环境中扬帆起航,锐意进取的。

二. 整体环境的优化

一个绿树成荫、环境优雅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师生的思想情操,激励他们工作和学习,校安工程后,猴头沟小学的校园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原有建设的成果上,学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舍得投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下采购了大量的树苗,花种及爬地柏,对甬道,中心花坛及教学楼后的空地重新设计,以绿色为主,努力做到布局合理。与此同时学校的硬化工作也积极开展起来,校园内着眼处基本都是硬化地面,并且在餐厅、篮球场外围加设美观的防护栏,今年更在甬道及操场周围按上了路灯,白天远望,蓝天青山下,绿树掩映着校园然让人心旷神怡,晚上,路灯下孩子们三三俩俩嬉戏玩耍,更是美妙惬意。科学实验基地也是我校校园环境的一个亮点,在那里师生体会到了春耕的艰辛,秋收的愉悦,挥洒了汗水,也收获了欢乐。当然基地建设更为我们打造花园式学校增添了一抹绿色。

校园外部环境的改善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我们的文化环境是否也应该有所改观那?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说话。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塑造美好的心灵,激发开拓进取精神,达到一种无声教育。围绕校园的不是限制自由的冰冷的围墙,而是丰富热情的人文导师。基于此,我校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彰显育人功能。学校教学楼一楼文化主题是朗朗上口的“论语”和“弟子规”,让孩子们从思想上有正确的导向,懂得如何做人;二楼文化主题是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告诉学生怎样做一名好学生;三楼是学生的作品展示,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快乐。各班教室门前有设计新颖、各具特色的“班级名片”。名片上凝结着班主任和学生的智慧,展示了学生们的风采瞬间,突出自己班级特色,已成为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工程。走进宿舍,跃入眼帘的是学校“八大习惯”及德育系列教育内容,它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基本操作规程,从一楼到三楼无不渗透着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二楼的“八大习惯”板块尤为突出,不仅具有浓厚的艺术氛围,还未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餐厅文化浓缩着对劳动人民深情的敬意,教育学生珍惜每一粒粮食,从点点滴滴做起,从我做起。总之我校在环境构建方面追求的不仅是外部环境的绿化,美化,更希望师生透过文化的力量得到心灵的净化!三.书香校园的打造

优美的校园环境为猴头沟小学全体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了重要的阵地,今年兄弟学校松山六小向我校提供了免费的校本研读教材《古韵飘香》,以此为契机,我校决定开展“打造书香校园”的读书活动,把学校打造成“学校有书香气,老师有书卷气,学生有书生气”的书香校园,各班级积极响应号召,语文教师精心策划,将诗歌按等级划分,每过一个等级都会有不同的奖励机制,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掀起了古诗文背诵的热潮,不仅如此,为了“书尽其用”,我们让这本诗词经典在“班内漂流”,各年段循环使用。经过一年的积累,不同年级段的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古诗词积累量,早晨踏进校园,朗朗的读书声传来,同学们在古人的诗歌词海中徜徉,让人不禁由衷感叹:书香满园扑面来!继而一本《古韵飘香》已经不能满足师生的阅读要求,学校充分利用图书室的作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最大程度为师生提供阅读的便利,每学期的学校工作计划中明确提出对图书室的管理、运行的要求。图书室实行全天开放。一二年级由教师代借,三至六年级由各班小图管员负责,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是还书的时间,借阅时,充分发挥班干部及小图管员的作用。阅读指导课教师告诉学生什么样的书要精读,什么样的书可以泛读,帮助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同时,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本,当看到好词佳句或有启发处,能随手摘抄,使“书尽其用”,保证了每学年生均借阅书刊达十册以上。

一线教师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群策群力,生活教师也不甘落后,也为书香校园的打造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充分利用我校是农村寄宿制小学的优势,开展“睡前讲故事”活动,从贪心的渔夫到善良的白雪公主,礼让的孔融到智慧的曹冲,也许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低年级的孩子还略显稚嫩,高年级的孩子还不够声情并茂,但我们相信在持之以恒、潜移默化中,同学们必定能在古今中外一个个经典的小故事里长知识,增智慧,学做人!

四.八大习惯养成教育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我校坚持以《松山区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指导意见》为指导,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把工作落到实处,以培养学生“八大习惯”为重点,抓实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按照《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要求,关注学生学习、生活与行为细节。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强化行为的内化。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以“八大习惯”德育系列教育为内容,通过严格的教育和训练,努力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并外化为行为,内化为素质,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一年来,学生的行为举止较以往有明显改变,在教学楼内学校设立“轻声区”和“静走区”,让学生学会说话,学会走路,学会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在宿舍楼内,学生们入楼后井然有序,在生活老师的指导下养成了较好的卫生习惯。餐厅里建立了良好的就餐秩序,喧哗声降低了,浪费粮食的现象减少了,同学们养成了文明用餐的好习惯。“好习惯益终身” 我们将继续秉持这个原则抓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健康成长,铸就学校教育的灵魂。

五.推进艺术特色教育

2014年9月,根据松山区教育局的文件精神,经过调查论证,我校选定了以剪纸为重点的学校特色项目,把剪纸与课堂相结合,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与师生发展相结合,让孩子在剪纸中培智强能,体验快乐,以剪纸艺术教育为突破口,进一步推进学校艺术教育活动,走特色兴校之路。我校的剪纸艺术教育致力于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致力于继承和发扬民间传统剪纸艺术。通过剪纸艺术教育,让学生从自己动手动脑的活动中,体味到生活的乐趣,更加热爱生活,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构图能力、想象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

为了使剪纸这一特色项目顺利开展,我校既制订了一系列的制度保障,又有相应的评价机制,让有专业水准的美术教师为带头人,班主任参与其中,专设剪纸课,并且让剪纸艺术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得到呈现,着力营造校园人文艺术文化氛围,发掘每个孩子的内在潜力,为孩子提供了实现梦想的成长动力。在年末特色项目迎检中,我校的剪纸艺术得到了局领导的高度赞扬,今后,学校将继续大力推广这一特色项目,上好剪纸课,组织好剪纸兴趣小组活动,探索剪纸与素质教育及其他课程的融合。我们相信,只要努力,先人留下这份沉甸甸的文化遗产,必将化为历史的遗韵,这朵民间艺术之花定然会绽放出更多奇异的光彩!

7.赠人于爱以德育人 篇七

一、依法治校:狠抓制度管理,向管理要成绩

依法治校,向管理要成绩,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修订教学常规,学生管理制度,尤其突出对教研课改的措施的制定,加强研训工作力度。对于一个好的学校来说,不仅要有一套好的管理制度,更需要狠抓落实。否则,所有规章制度都是一纸空文,毫无约束力。

(一)、致力学校制度建设,让制度成为促进治校工作的根基

1、坚持学校发展为本,推进学校工作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转变;由粗放式的外延管理向精细化的内涵管理转变;由事务型管理向流程式管理转变;由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民主式管理转变。

2、创新教师工作评价制度,加快推进教师管理实现三个转变。即教师管理制度由“重规范”向“重促进”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形式”向“重效果”转变。

(二)、继续狠抓教学常规,实施精细化过程管理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仍然是提高学校教学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培养人才,实施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学工作的好坏,关系到整个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常规——过程——细节”可以说是当前学校质量提高最实在、最有效的法宝。

据此,我校建立了《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条例》、《课堂教学“十不准”》、等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制度,无论今后学校发展方向何去何从,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学常规的管理,永远不能松懈。

(三)、突出科研先导思想,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如何解决课堂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是我们农村小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教育科研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推进学校发展的动力,把兴校之策建立在教育科研上,引领教师正确认识教育科研在学校教育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做到全员参与。为此,我们学校把教师培训作为重点工作,外出参加培训的教师,回来后把学习到的知识通过演讲、上示范课的形式传递到每一位教师,达到共同促进。同时我们学校还制定了《教师学习制度》,每星期要开展一次新课程理论的学习,使每一位教师明白了新课程改革的意义、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以及如何改的问题,保证了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四)、强化安全管理,构建安全、和谐、美丽校园

学校制订完善了《华疃小学安全管理及检查系列制度》,并出台完善了课间、上放学、延时看管等重点时段的管理方案。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防震防洪演练,训练学生自我保护、自救能力。

针对全国校园发生的学生伤害案,我校更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安保工作,层层签订责任书,校长与正副班主任、班主任与家长、学生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将校内学生的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肩上,并多次下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家校联手,确保每位学生的人身安全。

二、依德育人:理念引领未来,营造以德育人文化氛围

成才先成人,育智先育人。《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学校应成为最好的小环境之一,并对大环境的优化作出积极的奉献。”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又将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列为头等大事,而素质教育要求“五育”并重,以德为首。道德素质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所以,以德育人是当今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

(一)以德育人,理念为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断更新自己的人才观和育人理念已成为一种责任和必需。在“育人”方面,我校历来注重两种理念的养成。

1、树立人人成才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元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各个学段间的有机衔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重视活动育人与教学育人的有机融合,不断丰富育人形式和内容。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长足发展。

2、树立长远发展理念,教育学生养成习惯,形成能力,为学生成为人才奠基。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校教育只能是为学生人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书本理论知识只能是人生发展的专业基础,学校(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是为让学生成为未来人才做准备、打基础的地方,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养成习惯,形成能力,适应社会,创造未来。

(二)以德育人,师德要高

“是什么东西推动学生去追求高尚的美德呢?是教师精神和道德方面的表率作用。是教师在生活目的和生活准则上的表率作用。教师的生活目的和生活准则应使儿童,特别是青少年为之倾倒和激励”。(苏霍姆林斯基语)。这段语言谆谆教导师者要树职业形象。明职业责任,严职业纪律,守职业道德,做育人之德,启人之智的楷模。只有如此,才能对学生进行“德”的素质培养,才能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和学会创造”。我校非常重视做好每年一次的师德标兵评优工作,严格按照文教局师德评优工作的指示开展教师评优工作,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和评优聘用的前提和重要指标,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

(三)以德育人,教真求真

清代思想家魏源说过:“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没有不好的孩子,只要不好的教育。“一个人在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很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谗害他一辈子。”所以,教师在教人求真中尽可能具体一点,贴近一点,实际一点。让学生做到热爱人民、同情他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人际和谐;使他们积极上进,做到勤、勤思、勤习、勤做。让他们学习雷锋的“为人民服务”,赖宁的“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李向群的“抗洪抢险,还我母亲河”。要让他们做到正直诚实,淳朴厚道,勤俭节约,助人为乐,“五爱”“四讲”。总之,要使学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达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人民,心中有集体,心中更有祖国。我校一向重视道德楷模教育,将德育贯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四)以德育人,党建引领

重视提高党员干部和教师的整体素质,按照“一二三四五”的工作目标深入开展各项工作。

“一”就是“发挥一个作用(即:先锋模范作用)”,“二”就是“坚持两个在前(即:吃苦在前,奉献在前)”,“三”就是“奉行三个在后(即:享受在后,名利在后,待遇在后)”;

“四”就是“履行四个服务(即:为学生服务,为学校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

“五”就是“达到五个提高(即:提高党员、教师形象,提高人文素养,提高专业内涵,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工作业绩)”

(五)以德育人,营造氛围

1、抓德育资源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要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积极挖掘并利用本地的德育资源。如:文物、古迹、遗址、纪念馆、图书馆、电影院等,全面扎实地打好育人基础。

2、抓升旗仪式

利用升旗仪式,在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进行“五爱”“四有”传统美德,英雄模范故事等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对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3、抓行为规范

学校无小事,件件是大事,处处见精神。学校要利用,光荣榜,学习专栏等舆论工具,就学生中每日的行为规范(学习、生活中的社交、礼仪、闻名事迹大事小话等)给予报道、感化、教育其他学生。

4、抓有机结合

大家知道,要使人人成为大学生是不可能的,但使人人成为有道德的人却有可能,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固然重要,但培养出一个有道德的好公民尤为重要。学校应把品社课、各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少先队活动、社会实践等有机结合起来,在大小环境中塑造真人。

(六)以德育人,文化先导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最高追求,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所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为在我校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开展多项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1、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每周的国旗下讲话制度,认真做好节庆活动。

2、利用班队会,经常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校情教育。精心组织主题班队会。

3、实施特色大课间活动,集安全演练、文明礼仪、体质锻炼于一体,努力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4、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努力营造“书香校园”氛围。班班成立“图书角”,学校设有阅览室,走廊陈列开放式书架,试行“书中寻‘蜜’、‘甜’在心里”的借阅管理办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

上一篇:英雄联盟装备大全介绍下一篇:服装设计课程小结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