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实践教学中如何加强数感培养

2024-07-08

在综合实践教学中如何加强数感培养(13篇)

1.在综合实践教学中如何加强数感培养 篇一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首先教师要注重平时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因数学来源于生活,发掘学生生活中的数感十分重要。例如:让学生感受1厘米,1分米、1米、10米、50米、200米、400米等距离;到超市购物、称称、掂掂各种蔬菜、糖果的重量、感受100克、10千克、1千克、1克的实际重量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获得数感的启蒙,还能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自己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比如: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中,在认识“1”时,先请学生说出现实生活中用“1”表达的事物。学生例举出:1个苹果、1只鸡、1根小棒、1个国家、1粒葡萄、1串葡萄、1捆小棒„„随后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理解“1”可以表示1个个体,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可以表示一个整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发掘了学生在生活中的数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的兴趣,其次、培养课堂中的数感,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能促进数感的形成。例如:在教学“升和毫升”时,练习中要求学生会看刻度说出水的体积:一个量筒装有1000毫升水,另一个量筒装有500毫升水,合在一起是多少呢?学生看图后想出了多种方法,有的说1升500毫升;有的说1.5升;有的说1500毫升;有的说12升。学生用多种方法表示同一个数量。说明同样表示图中水的体积,可以用整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和分数表示。这样学生就知道了能从多个方面理解一个数,丰富了对数的认识,进一步发展了数感。

还要在发展比较数感,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使学生在比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相当于这样的几倍的认识,使数感得到发展。例如:在进行大数目估算的教学时,我请学生们试着估算一下一页语文书纸上有多少个字?一摞纸有多少张?全校有多少名学生?学校阶梯教室有多少个座位?学生在估算时大多数能自觉地把要估算的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数出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再看大数相当于一份的多少倍,用这种方法估算这些大数。学生在这样的估算训练中,估算能力逐渐提高,能够见到生活中的事物,很快和数建立起联系,体会了数的大小、多少的实际意义,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也会逐步提高。因此,在学生对数有了初步的体验时,通过比较才会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体会到数的大小、多少不同,能够以小数感知大数,从而使学生的数感得到进一步发展。总之,培养小学生的数感,方法多样,只要老师善于发现,学生的潜力是无穷尽的,小学生有较强的数感,会对小学生将来继续学习数学有重要的意义。

2.在综合实践教学中如何加强数感培养 篇二

一、在体验生活中培养学生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 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 感受数的意义, 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 初步建立数感。”小学生的年龄小, 他们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 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缺乏概括能力。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教学。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少, 阅历浅, 对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经历和生活实际, 让他们在体验中理解抽象的概念, 建立数感。

小学数学中的整数、小数、分数等数的概念很抽象, 对于小学生来说难以理解, 如果教师就概念解释概念, 将概念灌输给学生, 那么, 学生即使耐心听讲也很难掌握。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将数学教学生活化, 告诉了我们数学的学习必须与生活相联系, 要将学生头脑中的抽象符号, 赋予其真实的生活意义。因此, 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将数学知识置于生活之中, 让学生在生活中充分地感知和体验, 切忌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学生早晨起床的情境图, 也可以让学生到家庭附近的商店或工厂了解职工上下班的时间, 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一天起床、吃饭、上学、做作业睡觉的时间记下来。这样的学习活动与现实生活相连接, 对时间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中, 教师借助利用多媒体, 向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精美的轴对称图形图片, 让学生充分感知生活的美, 大自然创造的美, 进而产生因爱美而学的愿望。体验让学生产生探究的心理, 学生因探究而“要学”。

二、在比较分析中培养学生数感

数的概念比较抽象, 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的理解也很难。教师必须将这种大小关系的理解放在具体的情境中, 增强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程度。比如, 学生对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相当于这样的几倍的认识。在进行大数目估算的教学时, 教师请同学试着估算一下:我们使用的语文课本大家最为熟悉, 那么, 语文课本有多少页?一页上有多少个字?一本书上总共有多少字?学生的估算不会凭空估计, 往往是把要估算的数平均分成若干份, 数出其中的一份是多少, 再看大数相当于小数的几倍, 体会了大数的多少, 同时也了解了大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估算训练, 能够让学生看到生活中的具体事物, 学生就会很快和数建立起联系, 对数的大小、多少的实际意义有了认识, 提高了对数的感知能力。

三、在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数感

数感的培养, 还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包括问题的设计, 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层次性等等。有了能够让学生思考的问题, 就能引发学生的讨论, 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借鉴;就能促进学生的交流, 并拓展思维, 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 促进数感的形成。作为教师, 也要培养学生倾听的意识, 倾听也是学习, 可以从别人对数的描述中发现问题, 去思考问题。倾听, 在某种意义上说, 也是一种交流。

四、在应用中培养学生数感

学生要将所学的知识掌握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必须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因此, 小学生必须更多地接触现实问题, 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建立与数量关系的联系。身边的事物中数学问题很多, 如何使学生形成数感, 关键在于如何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在此基础上能够揭示具体事物和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这样对所学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 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自己所住的单元楼, 楼内住户每月的水费和电费各是多少。单元楼前的花池要栽种月季花, 根据种植面积和树苗棵数, 计算行距、株距等。邻居要装修新房, 测量房屋的墙面面积, 根据面积计算使用的涂料重量;根据地面的面积, 计算每一块地板砖的面积, 看看总共用多少地板砖。这些问题来自于生活, 非常有趣。身边的数学, 越学越有兴趣,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培养学生的数感。

总之, 培养学生的数感, 是数学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对现实生活接触较多, 他们在接触生活的过程中可以更多的去体验生活, 在生活中培养数感。同时, 在交流和讨论中, 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这有利于数感的建立、发展, 促进学生整体数学素养的提高, 也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数感。培养的途径很多, 主要是在体验生活、课堂活动以及实际应用中去培养。它能促进学生整体数学素养的提高, 也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篇三

荷兰著名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经说过:“让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好的方法是做。”学生天生好动,活动可以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是学生保持积极主动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调动视觉、触觉、听觉等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在积极的感知中尝试、感悟学习材料的相互联系,从而有效地把数学知识结构转化为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

一、让学生开展课堂操作活动——在活动中感悟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指出:儿童天生就喜欢活动,操作活动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操作活动的机会,如圈一圈、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分一分等,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数学联系。

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先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看能摆出几个正方形,学生都会情不自禁地操作起来。再让学生用8根小棒摆三角形,摆完后问学生:“你用8根小棒摆出了几个三角形?”学生说“摆了两个”,然后教师引问:“8根小棒都摆完了吗?”学生说“还余2根。”用算式表示8÷3=2(个),余2根,然后导入新课。把小棒的根数一根一根地增加,让学生摆几次,导出多个有余数和没余数的除法算式。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不断感悟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及余数之间的关系,真正理解了有余数除法的关系和余数变化规律。这比教师示范给出结论要好得多,学生感受的知识要亲切得多、深刻得多。

二、让学生进行猜想和估计——在联想中感悟

估算和猜想一样能激起学生的主动感悟,每个学生有好奇性、好胜心。猜想和估计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优化认识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地学习。猜想过程是学生综合处理信息,从中不断反省自悟的过程。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主动反思的猜想情境,从中感悟事物间的数学联系。

如二年级“比多(比少)求和”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开展猜点子的游戏。第一层次,理解两个量之间比多(比少)的关系,教师出示一张明牌5点,和一张暗牌,并告诉学生,暗牌是比明牌多2点,猜暗牌是几点,并要求写出算式。学生猜后,教师翻开暗牌给学生看答案,稍停片刻继续出题,调换明暗牌关系叙述或换成比少关系叙述。第二层次,把问题换成明牌暗牌共有几点,并写出算式。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千万注意不要让学生回答为什么或你是怎么想的之类的问题,也应允许学生出现错误,要给学生努力成功的信心,只要学生思考便就是在感悟。这时学生的思维主动积极,思考量大又有深度。

三、进行开放性练习——在练习中感悟

因为开放性练习题给了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的空间,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情境,积极参与多向的思维活动,在主动参与探索的过程中感悟数学规律。如第九册小数的乘法教学时让学生练习这样一道题:把125×8=1000,移动因数中小数点的位置,使结果等于1或等于10或等于0.1的算式,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结果写算式,比一比哪个组写得又对又多。学生通过练习发现结果相等的算式有很多个,从这些不同的算式中使学生领悟到积的小数点与因数的小数点之间的变化规律,以及两个因数小数点移动变化规律。这些规律是比较复杂的抽象的知识,但学生通过开放性的练习,理解思路是清晰的、明白的,尽管有些知识不能言表,但成为学生头脑中的一种数感。

当然,强化性的练习、重复的练习也能让学生有所感悟,也能发展学生的悟性,但这是在加重学生负担的基础上的,是让少数人得到发展的教学方式。

四、创设生活情境——在模仿中感悟

生活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大课堂,一个人的大部分知识是在生活中、与人交往中,通过观察体验别人的成功行为和经验,并在自己的行动中不断地模仿、尝试感悟到的。所以教师要经常创设学生经历过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带着自己切身的体验去感受数量间的关系。

如“折扣问题”的教学时,我改变了课本中的例题,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的问题:小商品商场内一个摊主在卖一件很漂亮的衣服,他在这件衣服下挂着这样一句话“打九折出售”,如果让你去买,你打算怎样买?于是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一位学生说“我向他讨价还价,他说打九折,我还他八折。”我当作摊主跟他说:“成交!原价要100元,你该付多少钱?”大家忙着给他算出80元。另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去买,先问原价是多少?然后再讨价还价。”这位学生就精明多了,我告诉她每件60元,让他买,她还要让原价再低点,于给她一个原价50元,让她算出自己该付的钱。还有学生还了原价还折数,有的提出既还原价,又还折数,还掉现价零钱部分。我分别让他们算出自己要付的现价。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感觉到自己该怎么买才便宜,悟出了原价、折数和现价之间的关系,更领会了数学问题中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不知不觉地学会并懂得这种数学方法。

五、设计实践问题——在体验中感悟

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参与解决实际问题,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把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实践生活结合起来,把自己作为实践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主体,从对问题的设计、改进和完善中感悟数量关系,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是“再创造”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意识。

如学习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后,让学生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学校搞基建有500块砖要搬到工地,由四<1>班和六<1>班两个班完成,四<1>班有48人,六<1>班有50人。请你设计一个分配劳动任务的方案。于是学生中出现了多种思路,(1)按1:1平均分。(2)按人数的比例分即25:24,有人补充欠合理,还有2块多余,应该让六<1>班同学来搬。(3)六年级年纪大理应多搬所以按3:2分。(4)按2:1分比较合理……从不同的设计中学生领悟到不同的比,分配到不同的结果,感受到比的变化与总量之间的关系,同时给数学问题带上了一层浓浓的感情色彩。

感悟作为一种学生认识活动的过程,对于数学学习来说通过感悟得到的知识比其他方法获得数学知识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通过感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方法,是一个人的数学灵感,但它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活动。

运用让学生在实践与活动中感悟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增强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还有利于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经历和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数学,同时学生的个性、情感等也得到了积极和谐的发展。

4.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篇四

作者/于娴静

数感,即对数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及学好数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联系生活实际,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学生数感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为学生学好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引领观察,探究规律,培养数感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顺序的感知活动,是形成数感、获得认知、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有效的观察活动,引领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观察能力。

例如,教学“加法结合律”时,教师先让学生观察三组算式,即(52+42)+37=52+(42+37)、(16+61)+12=16+(61+12)、(24+35)+40= 24+(35+40),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对比分析,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生、:我发现在这三组算式中,每组算式的两边都是三个数相加。

生。:我发现在这三组算式中,每组算式等号左边和右边加的顺序相同,即左边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三个数相加,而右边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

生。:我发现在这三组算式中,改变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加法结合律。这样通过观察、探究发现规律,不仅深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数感,提高了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

二、动手操作,深化认知,发展数感

数感的培养离不开动手操作。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平台和机会,通过画一画、折一折、涂一涂、分一分、剪一剪、量一量、拼一拼、找一找、称一称等实践活动,有效引导学生实践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深化学生的认知。

例如,教学厘米、米、分米和毫米等长度单位时,教师可让学生动手量一量大拇指的宽度、手的厚度、课桌的高度、黑板的长度、铅笔的长度等,或走出教室测量学校的围墙有多长、方砖有多宽等,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和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又如,教学“千克和克”时,教师可让学生掂一掂1角钱硬币、一本数学书的重量,也可以称一称4个梨子、2包精盐、1袋大米的重量,或数一数1千克梨的个数、1千克精盐的包数、1千克大米的袋数等,通过实际体验发展和深化学生的数感。再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披萨的一半就是二分之一后,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六边形、圆),通过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出图形的二分之一,理解二分之一的意义,然后让学生再用图形表示出自己想要的分数。在这样创造分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了学生数感的形成和发展,深化了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

三、鼓励估算,实践运用,强化数感

估算是数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估算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巧设生活情境,鼓励学生大胆估算,灵活运用,()从而强化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应用能力。

情境1:-辆大巴车有68个座位,有9辆车和600个人,够不够坐?

有些学生直接进行精确计算,即68×9—612>600,答“够坐”。也有的学生用估算快速有效地解决了问题,即把68估算成70,由于70×9=630,而630>600,所以够坐。

情境2:一台空调的价格是5018元,一个微波炉的价格是503元。请问,英子的爸爸想买一台空调和一个微波炉,大概要带多少钱?

生,:我把5018看成5020、把503看成500,所以英子的爸爸大概要带5020+500=5520(元)钱。

生。:我把5018看成5000、把503看成500,这样英子的爸爸大概要带5000+500=5500(元)钱。

生。:我把5018看成5000、把503看成510,这样英子的爸爸大概要带5000+510一5510(元)钱。

这样教学,不仅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而且有效渗透了生活数学的意识,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在综合实践教学中如何加强数感培养 篇五

谈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跋涉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上饶市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经验介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初探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思考

立足活动基础 发展综合实践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努力开发课程资源 认真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

“四个必须”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可行的路在哪里——与沈旎老师谈综合实践活动

发挥教研组核心作用,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整体设计 校本实施——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实施的构想与实践(下)依托乡土资源 构建校本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6.在综合实践教学中如何加强数感培养 篇六

湖州市吴兴实验中学(313000)马建新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学习内容之一,要求初中生“经历运用数 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并详细指出了它的具体 涵义、要求及最终发展目标.可见其重要地位已是广大关心和参与数学教育人士的共识,而在实 际教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培养数感之重要性已不容置疑.下文将对数感的渊源、意义、特征以 及课堂教学的现状等几个方面进行剖析.1 数感的渊源及意义

纵览整个人类数学史,简而言之,可谓起之于数,以算为基本手段,以量化为基本形式,着重 研究数、形及其相互关系,最终发展为一门人人不可或缺的信息化基础学科的奋斗过程(陈省身 语).其间,如能形成一种主动自觉或是自动化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即数感),无疑将有 助于人们深刻体会数学史的发展历程,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善于抓住事物的数学本质,进行数 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进而逐步形成独创性的数学思维习惯.这显然也是中小学数学教育的根本 性目标和基础工作,一如语言学中的“语感”、音乐中的“乐感”,“数感”更是每个人必须具 备的基本素养.[1]“数感”的英文是“Number Sense”,也可以翻译成数觉或数意识.这个在西 方数学教育中的常见词语,首次作为我国数学课程的一项培养目标,为我国当前的数学教育传达 了一种全新的信息.综而言之,数感是一种心智技能,是对数学对象、材料直接迅速、正确敏锐的感受能力.《数 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并且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 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 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由此可见,良好的数感起着导航器的作用——能在具 体的问题情境中迅速洞察数、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而选择适当的解决方案.2 数感的特征分析

2.1 数感是关于数字(量)的直觉

经过心理学家研究,在学生能很好地进行估算之前,他们一定发展了一种数量的直觉,一种用 数字表现量的感觉.后来这种关于数量的直觉被称为数感.1989 年在美国的NCTM中,对数感进行 了如下的阐述:“数感是一种关于数字的直觉,它使数字的所有不同的意义的表述得以表现.” 2.2 数感是关于数概念的网络结构

1988 年,Judith Sowder 将数感定义为:“一个具有良好组织的概念网格结构,它能够使一个数 字和它相关的操作特性相关联,并且以灵活而有创造性的方式解决数字问题.”这就是说,数感是 关于数概念的网络结构,这个网络结构是随着数概念的不断扩大(自然数、小数、有理数、实数、复数)在人脑中逐步形成的,它帮助人脑接纳数学中的其他知识,使人开始以数为基础逐步建构数 学知识系统,并且能够自觉选择灵活而有创造性的方式解决数字(量)问题.2.3 数感是与数字相关的教育目的的非精确形式

1989 年,Resnick 用非决定论的、开放式的思考对数感进行了阐述:数感抵抗我们已经在学校 教育中所设定的以联系被指定目的的精确形式.就是说,作为一项教育目的,对于设定的与数字相 关内容的精确形式而言,数感是相应的非精确形式.然而,当它发生的时候,列出数感的主要特征是 相对容易的.(1)数感是非算法.那是因为行动的路径不被预先完全叙述.(2)数感是合成物.总路径 不是“看得见”(心理上)地来自任何单一观点.(3)数感包括细微的判断力和解释.(4)数感包括多 标准的运用,有时各标准之间会彼此冲突.(5)数感时常不确定.不是与任务有关的每件在手边的事 物都是已知的.(6)数感包括思考程序的自我规则.(7)数感思考是需要努力的.2 2.4 数感是对于数和运算的一般理解

1999 年, Robert Rey、Barbara Rey 等六位学者在对澳大利亚、瑞典、美国以及我国台湾的 8~14 岁学生数感的评定研究中提出,数感是指“对于数和运算的一般理解,连同这种能力和倾向一 起的是使用这种理解去灵活地作出数学判断,并且发展有用、有效率的策略去处理具体的数学情 境.它导致一种关于使数字变成一种有意义的实体的数字观点,以及关于数学的操作和成果可以 产生感觉的期望.”

2.5 数感是对于数字(量)的敏感及鉴别能力

2002 年,我国学者郑毓信认为:为了说明数感,可以先看一些类似词语的用法,如“语感”、“方向 感”、“美感”、“质感”等.显然,这些词语都代表了一种相关的能力,但与能力相比,又都含有一种“直 感”的涵义,特别是指对于某些特定的事物或现象或属性或方面的敏感性,及相关的鉴别(鉴赏)能 力.而后者通常又并非是一种自觉的过程,仿佛已经成了主体的一种本能,一种直接的“感知”,从而 在很多情况下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根据以上描述,数感可以理解为对于数字(量)的敏感及鉴别 能力.2.6 数感是数概念扩展中产生的一种对数学的敏感与理解

通过以上对数感的历史发展中各种定义的考察,文[2]认为,数感是人们在数概念的扩展中而 产生的对数学的一种敏感与一般理解.(1)这种敏感与理解是对数字(量)的直觉,它帮助人们对数字(量)的直感迅速地反应为数 学问题,使数学问题从感知层面敏捷地链接到数学思维.(2)这种敏感与理解是关于数概念的网络结构.这个网络结构帮助人们以数为基础掌握更多 的数学知识,以选择灵活而有创新的方式解决数量问题.(3)这种敏感与理解具有非算法、非单

一、非确定、非逻辑等特点,其反应时间短,稳定性差, 是所需解决的问题与数学思维之间的按钮,其灵敏度与数概念网络结构的个性化有关.3 初中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

3.1 创设民主、开放的教学情境——培养数感的前提

当前课堂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知识目标高高在上,纯理性的应试内容充斥着整 个课堂,学生一个个超出教师预设的新的想法在断喝中被击碎,久而久之,灵气被泯灭了,对数学 的兴趣没有了,钻研精神减弱了,有的只是对老师千篇一律的讲解的等待、依赖和对教材、教师 思维结果坐享其成的“拿来主义”,哪还有数感呢?因而课堂活动中,教师应主动打破传统观念, 发扬教学民主,把学生视为合作学习的伙伴,把数学教学看作是学生自我探索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在教学中创设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呈现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允许学生标新立异, 敢于发表个人意见,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的精神,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地 开掘与发挥,进而能多维、多向、多层次地感受数学,去领悟其丰富内涵、去发现新的结论.例如,池塘水面上生长着浮萍,浮萍所占水面面积每天增加1倍.经过100天,整个池塘长满了浮 萍.问经过多少天,浮萍所占面积是池塘水面面积的一半?从表面上来看,这是一个指数方程的问 题.如果学生具有良好的数感,对“浮萍所占水面面积每天增加1倍.经过100天,整个池塘长满了浮 萍”就会产生一种敏感与理解,从而从隐秘形式中发现问题的实质:长满浮萍的前一天,即经过99 天,浮萍所占面积正好是池塘水面面积的一半.3.2 注重经验、方法积累,引导形成知识网络——形成数感的基础

布鲁纳强调:“数学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的 思维在认知活动中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数概念是数学概念中的一个最重要 的成分,数概念的掌握表明了学生理解了数与算术的本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的开始.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如何用数表示周围的事物等,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在《认识100 万》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 A F E C D B a c b 图 1 过让学生查找几个大数,创设一个现实情景,引起学生对大数的神秘感受,体会大数是生活中客 观存在的.比如,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分钱,全国13 亿人口每天就可以节约1300 万元,以一个失 学儿童每年500 元的学费计算,它可以解决26000 失学儿童一年的学费.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不仅 对大数有了具体的体会,还对节约用钱有了感受.另外,在数学解题中,由于学生的学习空间比较狭小,见识不广,难以形成敏锐的数感,而解 题经验、分析方法的长期积累,必然能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领悟能力,稍具经验的学生在解题 时只要弄清了试题及图形的结构特征,马上就能预见解题方案.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加强对 基本结构、基本图形的识别和基本方法的运用,并引导学生以此为基础,在脑际迅速发散,整体加 工知识,逐步形成解题经验.对学生而言,基本结构、图形、方法等经验性的知识贮存得越多,数 感就越强,解题也就越迅速、简捷,学习起来也就轻松多了.3.3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发现,全面激活思维——提高数感的关键 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 容易掌握其内在的规律与联系.虽然课本上的知识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但我们不能只让学生依 样画葫芦,而是要带学生去感受、去“发现”、去“创造”,以亲身领略数学的美.因此,在教学 中应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去发现结论.例已知正数 1 1 1 a,b,c,a ,b ,c ,满足条件aa bb cc k 1 1 1 ,求证:.2 1 1 1 ab  bc  ca  k 分析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以及教师的适时指导,思考利用数 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构造边长为k 的等边三角形(如图1),并令

AF  a,BD  c, CE  b , 而SAEF  SBDF  SDCE  SABC ,即

      sin60 2 sin60 1 2 sin60 1 2 sin60 1 2 1 2 ab1 ca1 bc1 k 故2 1 1 1 ab  bc  ca  k 成立.于是学生一下子就抓住问题的实质,结论的总结由于是学生 自己的发现也就水到渠成了.3.4 加强实际问题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价值与力量——拓宽数感的途径 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教材的钻研,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积极为课本上的数学问题 赋予实际意义,使其贴近生活实际,贴近社会热点,从而让学生参与决策设计,使数学知识成为学 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事实,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 用于生活的特点.如: 一报刊销售亭从报社订购某晚报的价格是每份0.7元,销售价是每份1元,卖不掉的报纸还可 以以0.20元的价格退回报社.在一个月内(以30天计算),有20天每天卖出100份,其余l0天每天只 能卖出60份,但每天报亭从报社订购的份数必须相同,若以报亭每天从报社订购报纸的份数为自 变量x ,每月所获得的利润为函数y.①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7.在综合实践教学中如何加强数感培养 篇七

关键词:数学课堂,小学生,数感

数感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 但“课标”第一次把数感作为一个重要目标提出来, 可见培养学生的数感是非常重要的。什么是数感, 顾名思义就是对数与数之间的一种感悟, 一种对数的深入理解, 然后内化成一种驾驭数的能力。“课标”明确指出:这种能力的培养在于理解数的意义, 能够用多种方法表示数, 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能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在现实生活中理解数、运用数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本身是抽象的, 理解数的标志是能把这些数的概念与它们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建立联系。因此, 数感的培养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数学素材, 努力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让学生自己试着去感知、去发现数学就在身边。学生的数感不是单独靠教师讲解获得的, 而是要结合具体情境, 通过数学活动得到感受和体验, 我们要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

二、在估算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加强估算, 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具有重要的价值。估算在发展学生的数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 在计算教学中, 先让学生估计一下大致的结果, 设法找到答案, 教师绝不能首先示范讲解竖式笔算的法则和算理, 那样不利于学生数感的形成。

三、在表达与交流中形成数感

数感是一种心灵感受, 它与孩子们的个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儿童对心灵世界直接相关的对象特别敏感, 总是根据自己的兴趣、习惯对数学对象做出选择和反应。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良好数感, 就要在教学时努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让学生和老师以及同桌、同组的同学自由、充分地交流, 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 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 拓展思维, 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 体会数学的价值, 从而能促进数感的形成。例如:在实际测量中, 我带领学生到操场上测量长方形花坛的长和宽, 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测出了花坛的长和宽。在课堂交流的时候, 展示了多种多样的测量方法。有的学生直接用卷尺量;有的学生先测出一块砖的长度, 再数长和宽各包含多少块砖, 用每块砖的长度乘砖的块数得到长和宽的长度;有的学生先测出1 米长的绳子, 再1 米1 米地量;还有的学生使用步测的方法。在交流中, 大家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进行交流, 也体会别人是怎样想的, 怎样做的, 从不同角度感知了一定的长度, 发展了距离感, 也增进了数感。

四、鼓励学生质疑反思, 发展数感

质疑和反思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 是一种有效培养学生数感的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适时设疑, 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和反思, 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自觉反思的习惯。在质疑和反思过程中, 既锻炼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又能调动学生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学中, 孩子们凭感觉经验简单得出答案的例子并不少见, 教师只要稍加引导, 让学生善于质疑反思, 在生活中发现数学, 在学习中锻炼数学思维,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学生们的数感自然就得到了发展。

五、在动手实践活动中强化数感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科学。它源于生活, 并优化生活。因此, 数学教学应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只有把抽象的数学建立在生动的生活背景之中, 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去主动地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 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 主动去探索,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用数学的眼光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作用。

六、在练习中升华数感

学生能力和思维的培养, 都必须以学生的数学知识积累为前提。知识能力和能力是一个逐渐转化的过程, 完成这一过程既要靠理解, 也要靠练习;没有知识, 就无法形成数感。数感越强, 知识也就越扎实, 且知识更易活化。估算是数感的一个重要方面, 反映人对实际情境中数和数量及其大小范围的理解和把握水平, 在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的使用价值。所以, 加强估算可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提高计算准确率, 优化、巩固学生的数感。教师还可通过不同层次的开放训练来发展学生的数感。

8.在综合实践教学中如何加强数感培养 篇八

关键词:教学过程;培养;数感;生活经验;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241-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的具体体现是“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能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数感与具有数学知识的多少、理解数学知识的程度有关,但更多地表现为应用数与运算的态度和意识。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让人人都成为数学家,但应当使每一个公民都具有数感,会“数学地”思考问题。《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作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从小建立起良好的数感,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看法:

一、联系生活实际,初步形成数感。

数感不是通过传授就能得到培养的,必须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主动去探索。数学来源于生活,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善于挖掘生活中有用的素材,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某些概念的实质,使学生初步形成数感。

例如,《千和千以内数的认识》,为了让学生感受到1000有多大,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首先电脑出示操场上100个同学所组成的方阵,然后让学生想象一下1000个同学所组成的方阵会是怎样的(学生想象后电脑出示)?两种方阵的感觉形成了对比。接着引导学生感受1000本数学书叠在一起有多高,然后用1000本练习本有多高以及1000本新华字典有多高进行对比,使学生体会到:虽然都是1000本,但是不同的物体高度也会不一样,从而使学生对1000有多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数感得到初步形成。

二、在操作活动中增强数感。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指出:“让学生在做中学。”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只有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方式参与学习,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才能有助于学生在领悟知识的同时增强数感。

例如,在教学“容积单位”时,可以设计一系列操作活动:(1)量一量:棱长是多少的正方体容器,它的容量是1升?(2)倒一倒:如果把这个正方体容器装满水,把这1升水倒入纸杯中,大约能装几杯呢?(3)摸一摸:感受一下1升水大约是多少?(4)比一比:老师出示的容器的容量是比1升大?还是比1升小?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体验到“1升”有多少,增强了数感。

三、在估算中发展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教学建议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因此,教师要抓好估算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估算的魅力,增强估算意识,并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

例如,在教学《乘法估算》时(例题:一套车票和门票49元,四年级一共需要104套票,需要准备多少钱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解决购票的具体问题,理解将票价和购票的张数适当地估大一些,并把它们分别估成整十数、整百数或几百几十的数,这样才能方便算出足够的钱买票。并且设计有效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用估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

四、在实际应用中升华数感。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数学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现成的数学问题,学生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不知所措。”数感的建立来自于生活,也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应用,才能得到升华。因此,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存在于周围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释现实中的数学现象,可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营养午餐》时,我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發现“理想中的午餐”和“营养午餐”的区别,完成了对营养午餐的认识和理解。然后为了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营养午餐知识,给班上偏瘦或偏胖的同学设计有针对性的营养午餐。例如,选编号为2、3、9的午餐提供给比较瘦的同学,热量:1254+1095+911=3260(千焦),达标;脂肪:19+23+11=53(克),略超标;总体比较荤。选编号为5、8、9的午餐提供给比较胖的同学,热量:1338+1020+911=3382(千焦),达标;脂肪:17+16+11=44(克),略偏低;总体比较素。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断地完善自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并不断建构对生活及知识本身新的意义,从而使数感得到了升华。

总之,数感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的时间逐步培养。作为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把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作为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落实到具体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编辑部编.小学数学创新性备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

[2] 施 勤 柴林喜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9.在综合实践教学中如何加强数感培养 篇九

《素描静物写生》――“光与明暗、体面与调子”这一课,我曾上过,那时刚参加工作,谈不上什么经验,所以在上课时总借助教参,严格按课时要求讲解。第一节课下来,还认为自己讲得不错,满怀信心,内心还有几分自豪,因为在这一课里我给学生讲了很多关于素描的知识,同时自己也认为我所讲的知识已经很透彻了。下课后,有几个平时关系不错的学生到我办公室来,他们不是来反映上课的情况,而是来看他们上次画的作业。我趁机询问这节课的情况,学生的回答让我很是吃惊,他们说学生普遍反映听不懂,按学生的话说就是:一会儿讲光、讲明暗,一会儿讲体面、讲调子,他们听了很多,但什么也没有明白。学生的回答让我的头脑清醒了,对这节课,我作了深层次的研究,我认为这样讲解,课堂呈现混乱局面,教师的思路其实是不清晰的,教师的思路都不清晰,要让学生听懂又谈何容易。这样上一节课,老师讲解很累,学生听课也累,不但没有达到教学目的,反而让学生对美术失去了兴趣。

课后我不断地总结,找得失,求进取。我想不只是这一课,我得全面思考我的教学方法,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没有美术基础的农村孩子。教师只有研究了学生,吃透了教材,才能讲出生动的课。只有生动的课才能吸引住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符合教育规律,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讲《光与物体的明暗关系》时,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物体结构、透视、铅笔单线写生等,学生对上述知识都有一定了解。但这节课接触到的是素描静物写生。一组静物,在光线照射下所呈现的明暗调子是丰富多彩的,就像一首好歌,它有着振奋人心的旋律。如果我们只是按一般常规讲三大面、五大调,那这一课就太死了,因为我们在初中已经简单介绍了三大面、五调子,学生对明暗关系的一般规律有一定的认识。但要画好一幅静物不可能只是三大面、五大调子的那一点知识而能完成的,让学生能主动分析光与物体的关系,这才是我们上素描写生的目的`。

我在上这课时,把光和物体视为可变的,这样,不管在什么条件下,学生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光与物体,从而理解体面与调子。我是这样做的: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用提问的方式引出光,如:我们看一下讲台上的粉笔盒,是什么原因造成它一面是暗的而另一面是亮的呢?让学生参与课堂,做到教与学紧密结合。把光和物体视为可变的,可分为两种情况进行讲解:

一、在光线变化的条件下,分析讲解光的变化对物体的影响。如在光强弱变化下,物体也要发生亮与暗的变化,光线强,物体就亮,光线弱,物体就暗等。通过理论讲解,然后结合范画展示其效果,这样便于学生接受。

二、在物体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分两种情况:1、平行六面体;2、圆柱体。但在这里我们如果直接讲“三大面、五调子”,学生思维就要凝固于“平行六面体(立方体)”和“圆柱体”上。我在深研教材后总结出一个规律:我把世界上的物体归纳处理为“方转物”和“圆转物”,世界上就只有这两种物体,要么是方转物要么是圆转物。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从“立方体”和“圆柱体”中摆脱出来,他们会明白“立方体”和“圆柱体”只是方转物和圆转物的一个缩影――基本形体。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方转物是用三大面来表现的,圆转物是用五大调来表现的。我们要鼓励学生认真去观察生活,认真思考身边的事物,只有认真地观察,并对所观察到的事物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解决我们所面对的困难。这样,学生在生活里就会把所观察到的物体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进行正确的处理。如看见了复杂形体后,他们不会畏惧,因为只需要观察物体是方转或是圆转就可以了。

10.在综合实践教学中如何加强数感培养 篇十

数学课程《核心词的“演变”与实践解读》学习有感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2月16日下午,我有幸参加了曹培英老师就数学课程《核心词的“演变”与实践》的解读讲座,讲座中曹老师不仅用一句句生动的话语,对“十大核心词”进行了充分的阐述,而且还用一个个鲜活的实例为我们讲解如何发展学生的“十大核心词”和一些在发展学生的“十大核心词”时容易存在的误区,让我知道了今后如何更好的去发展学生和指导教学。今天我就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问题谈谈我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学会观察,建立数感

学会观察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发展儿童的思维,首先就是发展他的观察能力,也就是通过对周围世界的视觉感知来丰富他的思想。”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顺序的知觉过程,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发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

比如,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中,在认识“1”时,先请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用“1”表达的事物。学生例举出:1本书、1 只小鸟、1棵树、1根小棒、1个国家、1颗葡萄、1捆小棒„„随后引导学生数出几颗葡萄是一串?几根小棒是一捆?帮助学生理解“1”可以表示1个个体(如1根小棒),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如1捆小棒);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如1个国家),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如1颗葡萄)。从而渗透了“1”中有多、多中有“1”的思想,初步建立数感。

二、生活体验,形成数感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测的印象,原因之一是数学教学脱离实际。”可见,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学习离开了生活,将会寸步难行,而“数感”更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为此,教学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猜测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甚至可开放时空,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主动去探索。如果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学生就容易形成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内化知识,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形成数感。

例如:在认识大数目时,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受到感染和体验。让学生说出见到的比较大的数的情境,估计一个操场大约有多少人,一个剧院大约容纳多少人。看一段足球赛的录象,感受一个体育场有几万人,一万人大约有多少?如果一个班有50个人,30个班是一所学校,一万人是多少个班?是多少所学校?这样一些具体的,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对数,特别是较大的数形成一个鲜明的表象,并且再遇到相似的情境时,在头脑中会有一个具体的参照物。特别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始致终都能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形成数感。

三、实践操作,增强数感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智慧自动作发端。”实践证明,学生在动手操作时,眼、耳、口、手相结合,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助于他们正确、全面、深刻地感知数、认识数。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和学具的感知和操作来获得数感。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动手做数学、用数学,而不是听数学、记数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就在身边,感受到“数”的趣味和作用,对数产生亲切感。

如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设计一个让儿童数100根小棒的游戏,看谁数得又快又好的活动。数的结果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逐一地数;分组数;10根10根地数。数完后老师提出问题:通过今天的数数,你发现了什么?数感强的学生会说出:我发现10根10根地数比较快一些,还不容易出错。此时,教师应紧紧抓住学生的这种对计数原则的感悟进行发掘整理,让学生讨论为什么10根10根地数不容易出错?然后告诉学生,在数数的时候我们给满10根的数找一个位置,让数满10根的数都放在这个位置上,现在我们给这个位置取个名字——“十位”。儿童从逐一地计数到分群计数是对数的认识的飞跃,增强了学生的数感。

四、质疑反思,发展数感

质疑和反思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是培养学生数感的一种有效方法。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在学习活动中往往对主动探究的过程充满乐趣,而忽略了对活动之后的反思。作为教师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设疑,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质疑和反思,使学生逐步形成自觉反思的习惯;让学生通过观察、类比、反思等获得数学猜想,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学生通过质疑、反思,很自然地就能判断出结果正确与否,同时也提高了解题的正确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精心设计质疑、反思方面的练习,让学生在质疑和反思中增强辨别能力和估算意识,从而增强学生的数感。

例如拓展练习可以这样设计:“鸡和兔共21只,它们的脚共60只,猜一猜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其中一位学生猜测的答案是:“鸡16只,兔5只,16+5=21(只)”。这时。教师先不急于作出正面回答,而是给学生设疑:这个答案正确吗?学生通过简单的计算,很快发现脚的总只数少了8只。显而易见结果是错误的。学生的计算经常会出现某班学生人数是52.6人,某家电视机有1.5台„„这样的案例很多,只要学生稍加质疑、反思,就能判断正确与否。经常设计这样的练习,学生能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能锻炼数学思维,学生的数感自然就得到了发展。

11.在综合实践教学中如何加强数感培养 篇十一

关键词:学生;数感;培养

我们都知道,画家作画讲灵感,歌手唱歌讲乐感,学生学数学自然也讲数感。所谓数感,狭义地讲,是指学生对数的感觉,对数的敏感性;广义地讲,是指学生对数值的一种直觉,对数的近似值的一种估计,是对数学公式、定理、性质、公理等数学概念的直接反映。例如,有一个空盒,有一袋糖果,有人就会有意识地将两者进行比较:这些糖果装在盒子里能不能装下?能不能装满?又如,在饭店吃饭或家里来客人了,我们就会不自觉地比较人数和座位数,是座位数多还是人数多,进而就会决定是否需要增加座位。这些就是数感在人的头脑中起作用了。

一、习得阶段——建立、形成数感

数感可以理解为:让孩子们学会数学地思考,学会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它是一种心智技能,不是通过传授来得到培养的,而是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主动探索后,从现实的情境中看出了数学问题。这样学生在学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发展自身的多种能力,培养自身的数感。

比如,在教学《认识厘米和米》时,可让学生多次测量自己的手指中一乍和双臂张开的宽度,并带领学生去操场走一走、跨一跨、测一测、量一量,让学生感受10米、50米、100米的长度,并记住它,不但加深了对长度的认识,而且指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教学重量单位时,带上几包盐、铁块、橘子、黄豆、石块等物品,课上让学生亲自称一称,感受一下,课外还可以让他们去称称自己的体重,这些活动都会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在不知不觉中就获得了数感的启蒙。

在这些学习数概念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感知、体验、比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感受数的大小,体会数的作用,并运用数交流和解决问题,因此,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学习“数”,就能使学生的数感得以建立、发展。

二、保持阶段——增强数感

这里的保持阶段,应是在建立、形成数感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实践等活动,使数感得到增强、巩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智慧之花开在指尖上。”实践证明,学生在动手操作时,眼、耳、口、手相结合,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助于他们正确、全面、深刻地感知数、认识数。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自由天地,注重实践活动的数学课堂,将成为学生探索的乐园、创新的摇篮。同样,数感的培养和发展更离不开实践活动。学生天性好奇好动,因此,简单的实践活动,如操作、观察、猜测、交流等对他们来说是充满吸引力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更多地为学生设计有趣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数感的体验。

三、提取阶段——强化、升华数感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有良好“数感”的人,“数感”随时会从脑中“蹦出”。不过,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让现实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力量。由于问题解决需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数感也是其中之一,因此数感越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也就越简洁和灵活。

再者,学生能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也是学生升华数感的表现。如在《看一看,摆一摆》中,摆一个三角形要几根小棒?如果摆两个呢?为什么有人要6根,有人只要5根就够了?照这种方法摆,摆5个需要几根小棒?为什么?引导学生拓展、发散思维,选择适当的算法,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且在操作后,通过观察去发现一些几何中的奥秘,也是强化、升华数感的重要标志。

数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是一种意识活动,更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我想,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没有必要让学生人人成为数学家,但应当使每个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学会数学地思考,使每位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科学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数感培养,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李红.数学教学中小学数感培养.中小学数学,2005(04).

[3]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2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13-114.

[4]柏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培养策略的研究报告.浙江省小学数学优秀论文、案例集,2005.

12.在综合实践教学中如何加强数感培养 篇十二

一、要引领学生感受估算的价值与意义, 树立估算意识

日常生活中, 人们对没有太高精度要求的数量进行处理时, 多使用估算。例如, 我家儿子身高一米四多, 具体比“一米四”多“多少”是不被考虑的。但这些对经验积累尚不够丰富的小学生来说, 很少被感知和注意, 至于估算的概念、应用、价值与意义等更无从思考。所以, 教师在估算教学过程中, 有必要引领学生先树立估算的概念与认识, 曲径通幽,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 进入到具体的学习中去。

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 引领学生在表达中初步认识估算的存在与概念是首要一点。因为事先学过“长度”知识, 学生有关于“米”的概念。所以, 新课伊始, 教师让一名身材较高的学生站在讲台上, 请其他学生猜一猜这名同学的身高是多少。有学生说“我妈妈才给我量过身高, 说我一米二。他比我高, 肯定得比一米二多”, 这是学生与自己的身高作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有学生说“2米多”, 立马就有学生反驳“他比姚明还高呢?不可能”, 这是学生把自己看篮球运动的经验用上了;有学生说“我暑假去姥姥家时坐火车买的是半票。妈妈说身高在一米一到一米四之间的儿童要买半票。他和我身高差不离, 所以身高也在一米一到一米四之间”, 这里不仅用到了学生的乘车经验, 连推理都用上了。

因为认知水平低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低年级学生对于估计物体的长度 (高度) 等喜欢乱猜———仅仅是无意识的猜测而不是有意识的估计。但在教师的引导下, 到此为止, 学生们借助已知身高和生活经验, 已大致确定了这名学生的身高范围。这样一个过程, 即是教师引领学生初步认识估算概念的过程, 对于学生树立估算意识与接下来的学习初步奠定了基础。

通过创设情境引领学生理解估算, 也是低年级学生理解估算的一个入门方法。例如在学习“加、减法估算”时, 教材的举例是:妈妈带100元钱去商店买下列生活用品:热水瓶28元、烧水壶43元、水杯24元。妈妈带的钱够吗?显然, 学生极少有独自使用100元钱买这些东西或注意到妈妈买这些东西的经验, 但班上男生课间活动时, 十分热衷打王牌 (王牌, 一种硬纸板制作的圆形游戏用具) , 有学生书包中装有十多个甚至数十个。教师即利用这些王牌作为道具进行布景, 引导学生一步步进入估算教学。第一步, 教师将收集到的近百张王牌堆成两堆, 明确其中一堆的数量, 让学生据此估计另一堆的数量。在学生估计后通过明确的清点验证其估计是否正确;第二步, 将王牌分成一大堆和两小堆, 共计三堆, 来增加估算难度。如, 小明有一大堆, 计50个;小林有两小堆, 分别是38个和23个。请同学们比一比, 两名同学中, 谁的王牌多一些?在学生发言时, 教师及时追问学生计算的根据和方法, “是否需要先精确计算小林占有的两堆王牌的数量结果, 再去和小明同学的王牌数量作比较?”“你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来的?”等等。

低年级学生的估算教学, 仅是一种初级入门式的引领教学, 如果直接使用算式来进行教学, 会因算式的抽象性与脱离学生的镜像感受而使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 创设有意义、有趣味的学习情境, 帮助学生在具体、熟知的情境下理解估算及其意义就显得非常必要。上述举例中, 王牌是学生们熟知和热爱的游戏用具, 以此作为教学用具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教学, 结合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感受估算的价值、意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会使学生因其熟知而积极参与、积极思考而解决问题, 并初步感受计算策略的选择要与具体问题的解决紧密结合。当然, 这一过程也是学生树立估算意识的过程。

二、合理利用实际条件, 帮助学生掌握多种估算方法

估算是以精确的笔算为基础的, 从其在教材中出现的次序即可看出这一点, 但估算的灵活运用又会促进笔算的熟练度和精确度。因此,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抓住时机为学生提供多种估算情境, 合理渗透估算策略, 帮助学生掌握多种估算方法, 以相对准确的估算来促进笔算的学习, 提高数感。估算教学可结合其他内容的教学随时进行。例如, 学习完“测量”后, 设计的一些题目即含有估算的价值:一根跳绳长约2 () 、一个西瓜重约3 () 、一辆汽车载货重约5 () 等。虽然教学目标中并无估算的目标要求, 但这种估算意识的感受、培养和保持是需要随时进行的。

亦可引导学生在精确计算前进行必要的估算。例如在学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 计算相关问题前, 可引导学生通过估算事先确定计算所得数值大概在什么范围内, 避免低级性错误出现, 为计算准确创造必要的条件。例如, 计算507-348= () , 直观估算, 该道算式的计算结果应小于200。如果计算时忘记退位得出比200大的数值, 则必错无疑, 即应重新进行计算。还可以在算后进行估算验证。即以估算值对比此前的精确计算结果是否在应取值范围内或者是否符合生活实际, 否则即应视作原计算错误并重新计算与找出原因, 加以纠正。仍以上述“507-348= (%%%) ”为例, 如得出计算结果为259, 而此后的计算检查阶段, 估算该数值应小于200, 即应重新计算并找出计算错误的原因所在, 以在后面的处理相关题目时避免再犯。

总之, 将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与估算教学结合在一起, 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首选途径。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根据需求随时调整、拓展与丰富教学内容, 以估算教学为基础, 以培养学生数感为目标, 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摘要:小学生数感的培养与估算教学必须紧密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 教师引领学生感受估算的价值与意义, 帮助学生掌握多种估算方法, 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首选途径。在此结合实例做简要叙述。

关键词:估算教学,估算意识,数感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3.在综合实践教学中如何加强数感培养 篇十三

松峰山中学文金玉

思维是人类大脑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内容、过程和结果,人类的大脑具有巨大的容量,其中还有巨大的潜力未被认识、开发和利用。思维能力是能够提高的,思维主要是一种后天的品质和能力,因此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来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和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启发诱导得好,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就越好,对事物认识的能力就越强,自制能力、自学能力和自立能力就越强,这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很大的影响。

我觉得现在我体验最深的一条是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尝试创新的教育理论,做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地理学是一门多学科、跨领域、门类复杂的综合性学科,是非常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门课程。但由于初中学生的知识基础、知识结构、认知水平有限等原因,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应本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原则,以课本内容为基础,结合社会、生活、环境、时事,开展一些适宜的实践性探究和学习。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应做到:

一、创设情境,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成功地上好课,必须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八年级上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一节的课前 2 分钟,可以让学生先欣赏一段香港繁荣的影视片段,以《东方之珠》音乐作背景。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可使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可以把学生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上来。用这样一段影视片来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巧设问题:“便捷的海陆交通为香港的发展提供了怎样便利的条件”,从而突出了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这部分内容,让学生感觉既轻松又新颖。另外在情境创设中还应注意的是不能脱离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情境创设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第二,拓宽知识面,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地理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然而课本内容与学生求知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在长期的地理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课本的内容未必都能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同时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课本又未必能进行周详的介绍,因此学生在上课时提出各种各样的疑问,从地下煤炭、石油的形成到天上太阳、月亮会不会灭亡,从企鹅为什么能生活在寒冷的南极到古楼兰的消失等等,这些疑问绝大多数在课本上都很难找到答案,然而它们都属于地理的范畴。而由于时间的限制上课时老师也不可能有很充裕的时间进行补充讲解,这样一来一方面,学生的求知欲在课上难以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导致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式学习状态,长此以往势必让学生对地理产生厌倦情绪,失去学习的动力。要解决这一个问题,可以从制作课件的首要工作收集素材开始,应该收集哪些素材为课件所用呢?这就要求学生首先必须认真详细的阅读课文内容。比如说要制作有关《东南亚》的课件时,学生只有通过阅读课文,才会知道要去收集有关马六甲海峡、东南亚的水稻种植、东南亚的热带经济作物、东南亚的旅游资源等方面的素材。而这个阅读过程已经自然而然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其效果远比我们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强。另外,学生所能收集到的素材远比课本来得丰富,这样极大的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比如有关东南亚的旅游资源,课本所提供的只是简单的几幅图片而已,而学生则能够收集到更多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通过这些学生可以全方位的了解东南亚的旅游资

二、注重双方交流沟通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师生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对教学而言,交流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仅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三、重视课本地图的使用

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用生活中具体有趣的地图、图片、图表,给学生展示了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面对这样的教材,你

该如何使用?又该怎样上课?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怎样挖掘学生潜能?„„需要地理教师冷静、积极地不断反思,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

四、启发学生“多问”

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学生具有好奇心,这正是追求知识的原始动力,是求知欲的嫩芽。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会对某一事物特别感兴趣,并由兴趣发展为热爱,由热爱进一步发展为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也由此会提出各种各样看似无稽实有深意的问题。这时,作为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心理,正确地引导他们多问的习惯,教师可作饶有风趣的讲解,并以丰富的感情色彩去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切不可因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符合教师的意图或教师一时难以解答而置之不理,甚至加以压制。

五、引导学生“好动”

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大纲提出的“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其实也就在于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让学生“听”科学。片面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只能束缚学生的行动。即使有高分,但不能在实际中去加以应用和发展,这样的“人才”又能有多大的创造力呢?明科此理,身为人师者,切莫把“好动”视为缺点,就把学生从“静”中解放出来,并热情鼓励,耐心引导他们动手,使他们在“动”中去增长知识,去形成能力。

上一篇:国学小名士精选征文下一篇:精选幼儿园小班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