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许经营概论期末复习

2024-11-14

特许经营概论期末复习(共6篇)

1.特许经营概论期末复习 篇一

单选题:

1.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是弱势群体 22.社会价值体系的内容不包括:对权力的认识

2.睦邻组织运动的发起人是巴涅特 23.尊重案主的自决权意味着社会工作者以自立、自助的方式帮助案主

3.“人在情境”是心理暨社会派派别个案规划工作的中心概念 24.价值体系内部矛盾表现最明显的是隐私权

4.1917年玛丽·里士满在《社会诊断》中首次把助人的工作加以专门研究和讲授 25.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帕森斯

5.以下哪个不是社区工作的功能:社区参与自治 26.社会工作系统工作论认为,系统模式的最重要问题是采取介入策略改造整个系6.“危机调适”一词是艾瑞·林德门于1944年提出的,它是…… 统……

7.除了三大传统的社会工作方法,儿童社会工作领域的特殊实务方法是游戏治疗 27.激进女权主义认为,最古老、最深刻的剥削制度是性别制度

8.以下哪个不是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老年社会关系处理 28.综合玛丽·里士满和鲍尔斯的看法,社会个案工作的工作对象要素为个人与家9.以下哪项不属于医疗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康复训练 庭

10.美国学者奥斯卡·刘易斯提出“贫困文化”的概念 29.属于小组工作三大模式的是社会目标模式

11.1922年第一个为残疾人服务的国际组织国际康复会成立 30.罗斯曼于1979年提出的社区工作三大模式中,适用于比较简单的社区模式的12.医疗社会工作者对病人提供的服务不包括:体质方面的咨询 是地区发展模式

13.查尔斯·罗林·布雷斯于1853年创立了第一个专业的儿童社会工作机构…… 31.有学者指出,表面上看来福利制度是在……,这种观点属于福利制度贫困论

14.美国学者杰克·罗斯曼1979年将美国社区工作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提出…… 32.中国对于残疾人就业的要求是单位按照职工人数的1.5-2%的比例安排

15.连续性理论认为,如果一个老人仍能保持中年时代的个性和生活方式就会晚年33.罗斯曼于1979年提出的社会工作实施的三大理论模式不包括:社会运动模式 幸福 34.下列残疾儿童学前班不属于对于不幸儿童救助的方式

16.妇女的服务的出发点室“以妇女为服务本位”,注重…… 35.妇女社会工作在欧美近期的发展是男性运动

17.犯罪的社会学派理论着眼于社会生活环境,强调犯罪行为的发生主要是受社会36.某小区组织了老年人腰鼓队,……,这种腰鼓队属于老年文体康乐小组老年小因素的制约 组类型

18.20世纪80年代以后,“平等、参与、共享”成为残疾人工作的新理念,…… 37.在下列妇女小组中,属于妇女支持小组的是为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开办的小组

19.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食品开销/家庭总支出 38.尊重案主自决权的例外原则是指当案主的所作所为对第三者造成伤害时…

20.医疗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不包括:医院治疗工作 39.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以利他主义的价值观为主导帮助他人

21.社会工作的灵魂和统帅是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40.下列不属于社会工作的特点的是社会工作者代替案主作决策

判断题:

1.社会工作从从社会环境和社会政策的角度出发,关注如何通过减少改善社会环务都可以纳入老年社会工作的范畴

境和优化社会政策,减少造成犯罪的社会根源 11.实践中产生了两个独特的个案工作辅导技巧,就是怀旧与生命回顾

2.西方国家早期的慈善活动主要是由教会推动的 12.在西方的老年社区工作中,主要是指利用社区照顾策略和社区支援网络来为老

3.社会工作价值不仅会受到外部的挑战,同时也会有价值体系内部的矛盾 年人群提供各种有效的服务

4.心理防御机制主要有压抑、投射、否认、退行、固着、升华、置换、抵消和反13.家庭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家庭像世界上的任何其他事物一样,都遵循着形成、发向形成 展、消亡的轨迹,即家庭也有它的生命周期

5.社会系统论认为社会成员、家庭、邻里和社区可以视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 14.20世纪90年代至今,家庭治疗已成为精神医学、心理辅导、社会工作等领域

6.个案工作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轻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的重要技巧和理论

良好福利状态 15.社区组织和社区发展是达到社区工作的基本目标——调动社会资源、解决社区

7.家庭沟通理论认为沟通有利于家庭成员化解家庭冲突和紧张,促进家庭成员角问题、促进社区进步等方面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色的实施和家庭功能的正常运转 16.社会帮教的对象具有违法可能性或轻微犯罪行为的人员

8.社会目标模式的小组工作以社区层次及小组结构框架服务为主 17.医疗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医院照顾工作、社区照顾工作和疾病预防工作

9.针对问题儿童的社会工作主要包括预防和矫治两类 18.约翰·肯德尼认为:社会行政工作可称为转化社会政策为社会服务的过程 10凡是协助老年人解决其生活困难或问题,满足其需要并帮助其进一步发展的服19.1946年美国小组工作者协会成立,标志着小组工作的正式形成填空题:

1.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内部,以暴力或非暴力手段对家庭成员实施身体、精神、性等方面的伤害与摧残的各种行为

2.社会诊断就是把会谈、访视或其他方式所得到的有关案主的人格特质、发展情形、家庭、社会情况及…………

3.睦邻组织运动的发起人室巴涅特,他在伦敦东区建立了一个社区睦邻服务中心,……,将其取名为汤恩比馆 4.1922年,……“国际康复会”成立,……,1981年,国际康复会为响应“国际残疾人年”编写了《80年代宣言》 5.社会小组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方法和技术,协助和引导小组成员进行互动和互助,以促进小组成员个人行为的改变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6.社区矫治即不把犯罪者纳入矫治机构内,……,直到他们完全适应社会,实现再社会化,他包括缓刑、假释、社区劳役……

7.弱势群体,也叫脆弱群体或弱者群体,是指在社会中处于较差的地位和缺乏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

8.社会服务指在……以社区为单位,通过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的共同参与,为满足社区成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9.残疾人社会工作是指运用社会工作的原理和方法为残疾人服务,恢复和发展其潜能,使他们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专业活动

10.西欧与北美国家的家庭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较早,法国于1663年成立慈善女儿社,以访问贫民家庭、改善贫民生活为宗旨

11.儿童虐待是指父母、监护人或其他年长者对儿童施以躯体暴力和性暴力,造成儿童躯体……或对儿童的日常照顾、情感需求、生活监护、医疗和教育的忽视现象 12.社会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为个人和家庭提供一对一的服务,帮助……

13.社区组织是指建立……并运用联系、协调、配合等组织管理的方法,……,预防和解决社区内各种问题,增进社区成员福利,促进社区健康发展的一种社区工作方法

14.贫困功能论认为,贫困之所以……如美国社会学家甘斯在1972年发表《贫困的正功能》一书,…… 15.德国的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是继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后的慈善实践……

16.人在情境中是心理暨社会派的中心概念,……,人的内在心理所处的社会内涵经常交互作用……

17.服务与治疗包括直接治疗和间接治疗两种类型,……,而间接治疗则是从环境着手,通过改良环境来发展人格

18.1959年,美国学者奥斯卡·刘易斯首次提出“贫困文化”的概念,并从社会、社区、家庭和个人等层次,对其进行系统研究

19.从90年代至今,家庭治疗已成为精神医学、心理辅导、社会工作等领域的重要技巧和理论,并成为处理婚姻、亲子、药物滥用、学校适应等问题的利器

2.2014年概论期末复习提示 篇二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那些理论?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是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4、在经济建设中为什么要加强生太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是怎样的关系?

5、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是要实现GDP的高增长吗?为什么?结合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谈谈你的感想?

6、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7、怎样才能做到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做到,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又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8、我国在現阶段还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相矛盾吗?为什么? 9、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遭到的严重挫折,说明了什么?谈谈你的感想。10、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党的宗旨是什么?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是什么?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性是什么?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14、你是怎样理解新社会阶层的,有什么特点?

15、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什么?

16、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

17、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的是什么?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

3.《桥梁工程概论》期末复习题 篇三

1、桥梁一般由:上部结构、、下部结构、蹲台基础和附属设施组成。

2、按结构体系受力特点,桥梁可划分为梁、、索三种基本体系。

3、梁式桥:是一种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无水平反力的结构,可分为:、连续梁桥、悬臂梁桥。

4、拱桥下部结构由、支撑桥跨边,并与路堤连接的桥台及其下的基础组成。

5、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悬挂在两塔架上的强大的柔性揽索,包括:塔架,揽索、锚定结构及吊杆,加劲梁。

6、钢架桥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梁与立柱钢性连接的结构体系,其特点是在下,主交处不仅产生竖向反力同时产生水平反力,使其基础较大推力。

7、斜拉桥是典型的悬索结构和梁式结构的结合体系,包括:、缆索、塔架。

8、桥梁的纵断面设计包括:确定、桥梁的分孔、桥面标高、基础埋深、桥下净空、桥上及桥头引道纵坡等。

9、桥梁横断面设计:主要是确定和桥跨结构的横断面布置。

10、桥梁使用按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采用基本组合和偶然组合,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应采用作用的。

二、判断题

1、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断面的的车辆数量或行人数量。()

2、道路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或行人数。()

3、公路中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公路路线的横断面。()

4、公路中线在路中线立面上的投影成为公路路线的平面。()

5、公路路线在垂直于路中线的立面上的投影称为线路的纵断面。()

6、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当圆曲线半径小于规定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将弯道外侧车道抬高构。()

7、成内低外高的单向坡,这种设置称为圆曲线的超高。()

8、在圆曲线上适当拓宽路面的形式称为平曲线加宽。()

9、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看到前方一定距离内的公路路面。()

10、以便及时发现障碍物或对面来车,使汽车在一定的车速下及时制动绕过,汽车在这段时间内沿路

面所行驶的最短距离称为行车视距。()

三、选择题

1、直接与桥梁服务功能有关的部件,在过去总称为()。

A.桥面构造B.桥跨上部结构 C.桥跨下部结构D.桥梁结构

2、桥梁两端两个桥台的侧墙或八字墙后端点之间的距离称为()。

A.桥梁全长B.桥梁孔径 C.计算跨径D.总跨径

3、设计洪水位上相邻两个桥墩(或桥台)之间的净距为()。

A.净跨径B.桥梁孔径 C.计算跨径D.总跨径

4、桥梁高度简称桥高,是指桥面与()之间的高差。

A.设计洪水位B.计算通航水位 C.低水位D.高水位

5、桥梁按结构体系划分,有梁式桥、拱桥、悬索桥和()四种基本体系。A.斜拉桥B.刚架桥

C.连续刚构桥D.梁、拱组合体系桥

6、为了区别与桥梁,单孔跨径不到()m的结构物,均称为涵洞。

A.2B.5C.10D.157、桥梁中的梁作为承重结构,是以它的()能力来承受荷载的。

A.抗压能力B.抗弯能力C.抗拉能力 D.抗剪能力

8、拱式体系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拱肋(或拱箱),以()为主。

A.抗弯B.受剪C.承压D.抗拉

9、悬索桥的主要承重结构是()。

A.悬索B.塔C.拱肋D.锚

10、高架桥和栈桥是按照()分类的。

A.用途B.主要承重结构所用的材料

C.跨越障碍的性质D.上部结构的行车道位置

四、简答题

1、桥梁作用(荷载)是如何分类的?公路桥梁有哪些作用效应组合?

2、桥梁主要的截面形式有几种?从受力和构造上各有何特点?

五、论述题

4.经济法概论 期末复习最终版 篇四

1.法的本质是()

A.维护社会稳定的工具B.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的手段

C.统治阶级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D.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

2.下列属于所有权绝对消灭的是()

A.所有权客体的消灭B.所有权的抛弃

C.所有权转让D.所有权因强制手段被转移

3.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最高人数为()

A.10人B.20人

C.30人D.50人

4.下列各项中可以申请专利并授予专利权的是()

A.一种疾病的治疗和诊断方法

B.一项对某种型号的汽车发电机进行改进的技术方案

C.一项天文科学发现

D.一项智力活动的规则与方法

5.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

A.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B.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C.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D.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6.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可分配利润,应按照()

A.企业主管部门确定的比例进行分配B.董事会确定的比例进行分配

C.合营各方的出资比例进行分配D.企业合同的约定进行分配

7.以募集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必须认购公司股份的()

A.全部B.总数的一半

C.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五D.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五以上

8.我国目前的财政监督机关是()

A.权力机关B.政府财政机关

C.审计机关D.司法机关

9.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

A.一倍B.二倍

C.三倍D.四倍

10.诉讼的证据是指()

A.原告陈述的事实B.被告陈述的事实

C.证人陈述的事实D.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具体包括()

A.国家经济管理关系B.经营协调关系

C.组织内部经济关系D.涉外经济关系

2.法人具有的特征为独立的()

A.组织B.财产

C.经费D.责任

3.法的结构形式,一般来说由以下层次构成()

A.法律规范B.法律部门

C.法律体系D.法律文件

4.对商标侵权人,工商管理部门有权责令侵权人()

A.立即停止侵权行为B.罚款

C.以后不得经营同类商品D.销毁现存商品上的伪造商标标识

5.下列民事行为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有()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

B.因重大误解而实施的民事行为

C.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D.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处分自己财产的行为

6.“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A.同时设计B.同时施工

C.同时投产使用D.同时验收

7.有限责任公司是由股东共同出资建立的公司,股东人数的最低限额与最高限额为()

A.1B.2C.50D.30

8.统计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集中统一原则B.实事求是原则

C.责任制原则D.独立性原则

9.下列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中的混淆行为?()

A.假冒他人注册商标B.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

C.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姓名D.伪造、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

10、税收的基本特征是()

A.强制性B.无偿性

C.时效性D.固定性

三、判断题

1.凡是不为公众所知悉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都属商业秘密。()

2.仲裁委员会是民间性的事业单位法人,它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

但仲裁委员会之间有隶属关系,各自不能独立从事仲裁业务。()

3.社会保险具有国家强制性。()

4.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有最低人数限制,也有最高人数限制。()

5.无权代理行为经本人追认后,本人一般不能反悔。()

四、简答题

1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2简述消费者权益争议解决的途径。

3不正当竞争与不平等竞争的区别

五、案例分析题

1小刘接受某公司的聘请,与其妻子小王一同调入A公司,双方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工作1年后,小刘觉得在公司没有发展前途,个人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发展。此时,另一家同行业B公司表示能为小刘提供比较充分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小刘在没有同公司任何人打招呼的情况下离开A公司。A公司领导通过各种方式多次劝说他回来,但始终没有结果。A公司领导迁怒于小王身上,只给她发基本工资,并限期她3个月辞职。

(1)小刘擅自离开A公司的做法合不合法?为什么?

(2)A公司领导对小王的做法是不是合法,为什么?

(3)A公司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解决小刘的离职问题?

(4)B公司是否应该承担责任?为什么?

(5)如果双方约定了违约金,小刘是否应该承担违约责任?为什么?

2某商厦与某鞋厂签订了冬季棉鞋购销合同,规定10月交货。双方在签定合同后又补签了一份仲裁协议。协议规定,如果双方就合同发生争议,任何一方有权提请仲裁。但协议未具体选定仲裁委员会,合同生效后,鞋厂于9月交货,商厦验收并开始在柜台上销售,由于冬季变暖,销售不理想,为此商厦以鞋厂违反合同提前交货为由,要求退货并拒付款项。鞋厂因此向人民法院起诉。开庭前,商厦向法院提交了仲裁协议,请求法院驳回鞋厂起诉。

请问:法院应否驳回鞋厂的起诉?为什么?C2 A3 D4 B5 A6 C7 D8 C9 A10 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 ABD3 ABC4 ABD5 ACABC7 AC8 AB9 ABCD10 ABD

三、判断题

1错误2错误3正确4错误5正确

四、简答题

1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是指构成民事法律关系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包括主体、客体、内容三方面,缺少其中一个,民事法律关系就无法建立,只要一个要素发生变化,民事法律关系就随之变更或消灭。其中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即是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有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途径有: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

(5)向人民法院起诉区别在于:

(1)不平等竞争是由经营者的外部条件不平等、不公平造成的,而不是由行为者主观违法、违背商业道德造成的(2)不平等竞争一般不是违法行为,而不正当竞争则必然是违法行为

(3)社会后果和法律后果不同。

五、案例分析题(1)小刘擅自离开公司的做法是不合法的,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 位

(2)A公司领导对小王的做法不合法。因为小王与A公司的关系受劳动法的保护

(3)A公司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的方式解决,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通过诉讼解决。

(4)B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5)不可以,因为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在本案中不可以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2法院应驳回鞋厂的诉讼请求。

因为本案的仲裁协议是双方当事人在合同订立后补充鉴定的,且采取了书面的形式,因此具有法律效力。根据仲裁法之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合同纠纷自愿达成书面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因此法院应驳回鞋厂的诉讼请求。

但本仲裁协议缺少一项即当事人双方没有选定仲裁委员会,因此根据仲裁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双方可以补充协议,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

1.法的渊源指的是()

A.作为法律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法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

C.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法律制度与法律关系

D.各种法律法规的相互联系性

2.李某因长期不向借款人要求还款,导致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李某因此丧失了()

A.债权B.所有权

C.胜诉权D.起诉权

3.我国商标法规定,自核准之日起计算,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

A.20年B.15年

C.10年D.8年

4.我国劳动法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法定年龄是()

A.14周岁B.15周岁

C.16周岁D.18周岁

5.劳动合同的下列条款中,不属于劳动法规定的法定条款的是()

A.劳动报酬B.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C.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D.试用期条款

6.我国实行()终审制,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或专门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A.两审B.一审

C.三审D.公开

7.下列属于所有权绝对消灭的是()

A.所有权客体的消灭B.所有权的抛弃

C.所有权转让D.所有权因强制手段被转移

8.合同生效后,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应当()

A.返还定金B.双倍返还定金

C.返还定金并赔偿损失D.返还定金并支付违约金

9.下列属于不当低价销售行为是()

A.销售鲜活商品

B.为排挤竞争对手,以低于成本价销售商品

C.季节性降价

D.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

10.在仲裁与诉讼之间我国实行()

A.先仲裁后诉讼B.先诉讼后仲裁

C.或诉讼或仲裁D.既诉讼又仲裁

二、多项选择题

1.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

A.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B.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C.经济法律关系的体系D.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2.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

A.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经营者的商品B.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

C.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商场D.限制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3.劳动争议解决方式主要涉及()

A.和解B.调解

C.仲裁D.诉讼

4.授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条件是该项发明或实用新型具有()

A.经济性B.创造性

C.实用性D.新颖性

5.保险合同的关系人是指()

A.保险人B.被保险人

C.投保人D.受益人

6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

A.国家机关B.社会组织

C.内部组织D.个体工商户、承包户和公民(自然人)

7以下关于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召集股东大会B.成员为5——19人

C.董事会决议的表决实行一人一票D.董事长由股东大会选举

8.下列民事行为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有()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

B.因重大误解而实施的民事行为

C.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D.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处分自己财产的行为

9.对商标侵权人,工商管理部门有权责令侵权人()

A.立即停止侵权行为B.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

C.以后不得经营同类商品D.销毁现存商品上的伪造商标标识

10.垄断行为包括()

A.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B.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C.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D.企业并购

三、判断题

1.我国民法调整的对象是调整所有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2.凡是不为公众所知悉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都属商业秘密。()

3.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4.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其行为能力的范围是一致的。()

5.注册会计师违反《注册会计师法》的有关规定,情节严重的可由当地政府财政部门给予暂停其执行业或吊销其营业执照。()

四、简答题

1要约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2民事诉讼的管辖

3专利申请的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

1.2001年3月初甲公司与乙粮油公司签订定了购销100吨大豆的合同,单价每吨2400元,总价款24万元,交货款为当年11月30日,交货地点为天津港码头。合同签定后,甲公司于2001年4月预付货款24万元。乙粮油公司为了向甲公司供货于3月底与某粮库签定大豆购销合同,约定由该粮库提供乙粮油公司100吨大豆.单价每吨2000元,总价款20万元。11月28日在天津港交货,并于4月底预付了部分贷款,某粮库必须依质按期交货。2001年10月,某粮库向乙粮油公司提出,由于国家调整农产品价格,每吨须涨价200元方能供货,乙粮油公司立即通知甲公司是否同意涨价,甲公司不同意。乙粮油公司即电复某粮库不同意涨价,并于10月15日派人赴某粮库商谈。乙粮油公司考虑其与该粮库的业务关系,同意涨价100元,但粮库坚持200元。甲公司在交货无望的情况下,诉诸法院,要求乙粮油公司、某粮库履约,否则赔偿一切经济损失。

请问:(1)甲公司、乙粮油公司、粮库之间签定的合同是什么合同?是否有效?

(2)甲公司要求粮库作为第三人履约有法律根据吗?

(3)如逾期不履约,违约金由谁支付?如何支付?

(4)本案诉讼费由谁支付?

2.甲公司为国有独资公司,乙公司为甲公司独资举办的子公司。2001年,甲公司出资100万元,乙公司出资50万元,共同设立了丙公司,甲公司经理李某担任丙公司董事长。

请问:(1)若乙公司欠丁公司80万元,该笔债务是在甲公司指示下以乙公司名义造成的,甲公司是否需要向丁公司承担责任?

(2)设李某代表丙公司做出一项投资决策,导致丙公司损失50万元,该损失应由谁承担?

1B2 C3 C4 C5 D6 A7 A8 B9 B10 C

二、多项选择题ABD2 ABCD3 ABCD4 BCD5 BDABCD7 ABC8 AC9 AD10 ABC

三、判断题

1错误2错误3错误4正确5错误

四、简答题

1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发出该意思表示的人为要约人,接受该意思表示的人为受要约人。作为要约的意思表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内容具体确定。(2)表明一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的约束。

2民事诉讼中的管辖,是指人们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开和权限。根据民事诉讼法德规定,管辖可分为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

3专利申请的原则有

(1)书面申请原则

(2)先申请原则

(3)一申请一发明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

1(1)三方签定的是购销合同,意思真实,内容合法,为有效合同。

(2)根据合同相对性的原则。甲公司不能要求粮库承担合同不履行的责任。

(3)如不履约,三方合同终止。乙粮油公司退甲公司贷款24万元,井支付违约金与赔偿金,粮库退还乙粮油公司的预付货款并支付违约金与赔偿金。

(4)案件诉讼费由粮库支付。(1)甲公司不需要向丁公司承担责任,根据公司法的规定,乙公司应以自己的资产对外承担责任,股东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5.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指导 篇五

一、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考核教材使用陈庆云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共政策概论》。

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公共政策概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的了解与掌握程度,考核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都有具体的考核要求:“了解”要求学生对所给的问题有全面和一般的认识;“理解”指在“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给定的问题有完整的理解;“掌握”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给定的问题能够准确记忆,并针对考题做到灵活运用。

《公共政策概论》的期末考试采取闭卷方式。试卷均采用百分制。卷面成绩按80%的比例折算计入课程总成绩。试题类型包括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含案例分析),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10%、10%、28%和32%左右。

二、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导论

考核知识点

1.中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界定

2.利益分配的动态性

3.公共政策的本质理解

4.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主要功能

5.公共政策分析要素

6.公共政策研究产生的历史背景

7.政策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8.后工业社会的政策分析

考核要求

了解:中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界定;公共政策研究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解: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主要功能;政策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掌握:利益分配的动态性;公共政策分析要素;后工业社会的政策分析

第二章公共政策主体

考核知识点

1.公共政策核心主体

2.准公共政策主体

3.公众参与与公共政策

4.公共政策主体的能力的涵义和内容

5.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必要性和途径

考核要求

理解:公共政策核心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公众参与与公共政策

掌握:公共政策主体的能力的涵义与内容;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必要性和途径

第三章公共政策系统与决策体制

考核知识点

1.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2.公共政策系统的内部关系

3.决策权力的内容

4.公共决策体制的结构

5.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

6.公共决策体制的特征

7.政府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

8.执政党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

9.其它社会组织对公共决策的影响

考核要求

理解: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内部关系;决策权力;公共决策体制的结构、类型、特征

掌握:政府、执政党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其它社会组织对公共决策的影响

第四章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决策

考核知识点

1.确定公共决策问题

2.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

3.拟定公共决策方案的原则

4.方案设计者的主观条件与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5.决策方案设计的程序

6.决策方案的具体内容

7.决策方案的评估

8.选择决策方案应遵循的原则

9.决策方案选择的方法

10.决策方案选择中共识的形成11.决策方案的合法化

12.提出调整方案

13.选择调整方案

考核要求

了解:决策方案设计的程序;决策方案选择的方法;决策方案选择中共识的形成理解:确定公共决策问题;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方案设计者的主观条件:与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决策方案的具体内容;决策方案的评估;决策方案的合法化;提出和选择调整方案

掌握:拟定公共决策方案的原则;选择决策方案应遵循的原则

第五章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执行

考核知识点

1.政策执行的理论

2.政策执行研究的基本模型

3.政策执行组织及其成员

4.政策对象

5.政策环境

6.联合行动的复杂性

7.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资源

考核要求

理解:政策执行的理论;联合行动的复杂性;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资源

掌握:政策执行研究的基本模型;政策执行组织及其成员;政策对象;政策环境

第六章公共政策评价

考核知识点

1.公共政策评价的内涵及作用

2.公共政策评价的产生与发展

3.公共政策评价的类型

4.公共政策效果评价

5.公共政策评价的标准

6.公共政策评价的基本程序

7.公共政策评价方法

8.我国公共政策评价所面临的障碍

9.我国公共政策评价目前存在的问题

10.推进中国公共政策评价的途径

考核要求

理解:公共政策评价的产生与发展;公共政策评价的类型;公共政策评价的标准、基本程序和方法

掌握:公共政策评价的内涵及作用;公共政策效果评价;我国公共政策评价所面临的障碍;我国公共政策评价目前存在的问题;推进中国公共政策评价的途径

第七章公共政策的思维方法

考核知识点

1.“公共决策思维”和“公共决策思维方法”

2.公共决策思维方法的特点

3.一般思维类型

4.公共决策思维类型

5.头脑风暴法

6.德尔菲法

7.类比法、隐喻法与群体生态法

8.巴拉姆驴子思维法

9.理想方案思维法

10.简单矩阵思维法

考核要求

理解:“公共决策思维”和“公共决策思维方法”;公共决策思维方法的特点;一般思维类型;公共决策思维类型;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类比法;隐喻法与群体生态法;巴拉姆驴子思维法;理想方案思维法;简单矩阵思维法

第八章公共政策与系统分析

考核知识点

1.系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系统的概念

3.系统方法及其特点

4.系统分析及其产生背景

5.公共决策系统

6.系统分析与公共政策

7.系统分析学派和结构功能分析学派

8.系统分析的基本要求

9.系统分析流程

10.系统分析的主要作业

11.决策支持系统

12.系统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考核要求

了解:系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系统分析及其产生背景;系统分析流程理解:系统的概念;系统方法及其特点;公共决策系统;系统分析与公共政策;系统分析学派和结构功能分析学派;系统分析的基本要求;系统分析的主要作业;决策支持系统

掌握:系统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第九章知识经济时代的公共政策

考核知识点

1.知识经济的概念与由来

2.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

3.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理念的影响

4.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体制的影响

5.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过程的影响

6.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方法和技术的影响

7.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内容的影响

8.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

9.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新特点

考核要求

了解:知识经济的概念与由来

理解: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理念、体制、过程、方法和技术、内容、执行的影响;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新特点

掌握: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理念的影响;公共政策对发展知识经济的影响

第十章公共政策案例及其分析

考核知识点

1.公共政策案例的特点和类型

2.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涵义及意义

3.公共政策案例学在中国的发展

4.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目的、角度和立足点

5.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框架

6.实例分析:燃油税,如何走出消极等待的政策困境

考核要求

理解:公共政策案例的特点和类型;公共政策案例学在中国的发展;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目的、角度和立足点;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框架;实例分析:燃油税,如何走出消极等待的政策困境

掌握: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涵义及意义

第十一章公共政策的理念转型及其挑战

考核知识点

1.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公共政策

2.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公共问题

3.公共利益与公共政策

4.公共文化与公共政策理念的转型

5.公共决策面临的现实挑战

6.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走向

考核要求

理解:公共问题是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走向

6.广播电视概论复习资料 期末总结 篇六

第一节 世界广播电视的体制:三种理论模式

1、广播电视的发展

①广播电视的发展取决于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广电发明三个条件:信息远距离传输的能源;电子信号的发射和接受渠道;传递的音频和视频信息所借助的编码解码方式。ENG SNG)②依赖于国家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整体发展。③社会对信息的需求程度。④依赖于巨额的广告营销收入。⑤居民的消费水平。

2、广播电视组织结构与体制

开办广播电台或电视台需要占用公共资源;无线电频率资源有限;传播内容控制严格。广播电视机构三种管理体制模式:国营广播电视、公营广播电视及商业广播电视体制 ①国有/国营型广播电视机构

广播电视机构属全体国民所有,但通常由政府或执政党直接建立、管理、控制的一种类型。通常直接由政府出资兴办,代表官方立场,负起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受众的责任;经费主要由政府拨款,同时依靠小部分广告收益。特点是:所有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都为国家所拥有。美国广播电视机构以私有制为绝对主体,但美国之音等属于国有广播电视机构,有政府拨款成立并负责运营。②公共机构经营型广播电视机构

通常由国家委托或特许公共机构负责运营、管理,运作经费主要来源于收取广播电视执照费或视听费,或通过政府捐助或民间善款等其他财务安排来维持。

是广播电视体制重要组成形式,强调公共服务,广告收入仅占其经费小部分比例。是给予广播电视频率谱资源的公共性和稀有性的传统心跳,通过国家特许和委托公共机构经营广播电视媒介,来保障社会公共利益。③商业型广播电视机构

由财团或个人所有与经营,以赢利为其重要目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商业广告、节目销售及其他经营型收入,政府只通过一定的法律和法规进行管理。

①事前限制:政府主管机构在信息传播之前通过许可证制度或节目审查制度对媒体传播内容加以限制,以决定允许

该节目播出或要求修改后播出及限制、禁止该节目播出。②事后惩罚:主管机关事先不对媒体播出内容审查,但若播出内容违反法规和政令,则对媒体进行相应的惩罚。③强制近用:政府通过法令等强制媒介传播某些特定的内容节目,如政令发布、公益节目等。

第二节 美国模式

1、美国模式是典型的以商业型广播电视机构为绝对主体的商业化运作体制。美国大多数电视公司都是由财团拥有和运营的,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则通过一系列条款对广播电视进行必要的管理。

商业型广播电视机构基本特点:①机构以赢利为最终目标;②节目以收视率作为制作、播出的直接目标;③节目取向以迎合受众为节目制作的基本原则;④垄断竞争是美国电视业运作的基本模式

1980年代以来的“去规制化”倾向:政府放宽对广播电视产业结构和节目内容方面为确保公共利益而曾经做出的种种限制。传统三大商业广播网CBSNBCABC2、去规制化:反媒介集中于垄断的措施逐步放宽

集约经营、规模经营是吸纳带产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巨型媒介集团控制了大部分的受众市场,信息传播口径趋同化,受众的知晓权可能因此受到侵犯。财团更多所关心的是公司的利润率,而往往忽略新闻的社会责任。

3、商业型为主,其他形式补充

美国商业电视体制运营的内部机制大致构成:①电视台②节目制作者③广告商

美国国有广播电视机构美国之声、马蒂之声等,由美国政府拨款成立负责运营。

美国公共机构经营型的广播电视机构,如美国公共电视网,运营经费来自政府拨款及民间捐助,但增幅拨款不得影响公共广播电视的独立性。

第三节 西欧/日本模式

1、公营、商营广播电视的共同发展的双轨制

1980以来,广电行业巨大变化,市场化和商业化。①有线电视和直播卫星打破资源公共性和稀有性②广电行业高投入高成本,竞争激烈,公共广电机构难以为继,调整以适应市场需要。

西欧/日本公营广播电视体制政策改变的三个方面:①自由化:引入私有/商营者,与原来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形成竞争格局;②商业化:强调市场因素和赢利倾向,广告和其他商业型收入比重增加。③去规制化:放宽甚至除去对广播电视产业结构和节目内容方面为确保公共利益而曾经做出的种种限制。

2、公营、商营广播电视体制的平衡:以英国为例

P109独立电视局ITA 广播电视局IBA3、公营、商营广播电视体制的节目互补

公共广播电视节目编排策略与商业广播电视策略差别:公共不需不惜代价进行节目编排来追求最多的观众,还有位特殊受众服务的义务。教育性和非商业性。相互补充从而满足受众多元化节目需求,同时避免过度竞争的 商业环境下容易产生的节目低俗化倾向。

第四节 中国模式

1、国有属性不变,引入商业运营机制

新特点:①广播电视业广告、节目出售等商业经营开始在广播电视业占据重要地位;②积木制作部分以市场导向执行,但仍主要承担执政党和国家喉舌作用;③广播电视机构之间激烈竞争的情况尚不可能出现。

19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广播电视媒体从单纯事业单位走向“事业单位,企业管理”;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第三产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三位一体的管理职能

1997年9月国务院正式办不了《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以行政法规的形式肯定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宣传工作、事业建设和行业管理”的“三位一体”广播电视体制。

《条例》规定我国的广播电视台要由党和政府授权的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设立,禁止任何其他单位和个人设立广播电视台,禁止设立外商独资经营、中外合资经营和合作经营的广播电视台,以确保和促进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健康发展。

3、对我国广播电视经营管理的认识

广播电视事业的经营管理,是以经济利益为考虑要素,对广播电视事业的频率资源、传播效应等一系列社会功能进行合理配置、管理运作的所有经营管理的统称。

广播电视的产业性:①广播电视的基本经济功能是向社会提供服务,属于服务性行业;②广播电视事业属于起社会信息中介作用的信息行业;③广播电视经营运作必然受到供求平衡、市场竞争等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制约。

P116

第五章 广播电视传播的特征与社会功能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特征

广播电视的特征: ①传播对象广泛性,不受文化程度限制;②传播速度迅速及时;③丰富的视听语言作为传播符号,具有强烈的直观性和感染力;④接受方式的随意性和伴随性,把重大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带进家庭;⑤线性传播,顺序接收,具有“现在进行时视听感受”。⑥转瞬即逝,难以保留。

广播新闻传播的特点:①传播突破时空限制;②抗灾害能力强;③普及率稿,群众性强;④线性播出,接收选择性差。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①信息耗损小,真是可信;②受众参与性强,形象生动;③选择性差,稍纵即逝。

第六章 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声音与画面

第二节 声音语言:从广播到电视

第三节 广播电视中的音响与音乐

第四节 电视画面与镜头语言

第五节 电视声音和画面的组合第八章 广播电视新闻——类别与变化

第一节 广播电视新闻的概念和基本类别

1、基本概念

广播电视新闻:通过某些特定的电子技术(如无线电、光缆、卫星)公开传播的正在或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信息。广播电视:通过无线电或导线向广大地区或一定区域播送声音、音像节目的大众传播方式。

广播电视新闻特性:①传播方式依托于特定的电子技术,如无线电信号、光缆、卫星信号,实现了新闻信息从发送到接受的同步;②通过现场直播这一技术手段和传播方式,是想了从新闻时间发生发展到受众接受的同步。TNT模式(today news today)NNN(now news now)

2、广播电视新闻的种类和特点

不同种类的划分标准:①按新闻发生地:本地.全国.国际;②按新闻题材:时政.财经.社会.法制.科技.文化教育.娱乐.体育;③按新闻体裁:消息.深度报道.新闻专题.新闻评论.人物专访.特写;④按新闻采编方式:口播新闻.(电视)图像新闻.现场报道/录音报道.现场直播;⑤按新闻的播出方式:直播.录播。(联播.本地.全国)

国际新闻来源P1843、栏目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脉络

(怎么发展—栏目化、专业频道、杂志型节目、深度报道;什么时期出现什么变化)

⑴中国新闻栏目化发展历程:

①从“电视新闻”到“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1958—1978。1978年1月1日开班的《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新闻固定栏目。

②从《新闻联播》的创办到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栏目的开办1978—1987,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兴盛与发展的时期。新闻联播成为包括国内、国际新闻,基友图像报道又有口播新闻,较为系统的动态性固定电视新闻栏目。③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和附件电视台《新闻半小时》栏目的创办1987—1992,我国电视新闻栏目化走向成熟,进入广播电视新闻杂志型的发展兴盛期。打破单一风格,灵活性和适应性。

④大型新闻杂志型栏目《东方时空》与新闻评论栏目《焦点访谈》的创办1993年至今。向评论拓展和深化,我国广电新闻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尝试。

⑵新闻栏目的特点

①社会化趋势。对受众有较强针对性、启发性。②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地位专门化确立。③由记者直接主持栏目代替了播音员客串主持的传统模式。④一概过去单纯注重新闻报道内容而忽视栏目自身视觉、听觉形象设计的局面。

⑶新闻栏目化的原因

①是受众对广播电视新闻信息需求不断增加的体现。(对自身生存空间的关注,观察社会视野的开阔。社会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促使根据不同的目标受众、层次节目内容、性质和功能等因素来划分若干的固定栏目,形成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群体)

②广播电视新闻制作管理的专业化。(推动广电新闻传播的规范化、栏目化)

⑷新闻栏目化的传播优势

①从广电媒介地位看,利于广电在新闻传播上保持竞争优势和地位。栏目规范化的制作、管理模式是增加广电新闻信息密度的有效途径。以量变求质变。

②从广电功能看,有效发挥广播电视新闻各种文化功能。多样化选择,发挥认知、教育、审美、教化等功能。③有利于适应不同层次和爱好的受众的需要。使栏目有较固定受众群,相对稳定和扩大收视、听面。

一、④有助于广播电视新闻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二节 全球化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的新发展

1、世界广播电视新闻的变化趋势

①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越来越要求权威性、信息量和可看性的高度统一。独家新闻、首发报道、媒介权威性、公信力、有效信息量、大量现场报道——竞争因素。

②基于全球化语境下的广播电视新闻跨境传播与社区传播的两级发展。新闻内容和报道风格上地方性和全球性整合。③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品牌和风格成为广电新闻媒介影响力的重要构成要素。新闻主播/主持人至于节目的重要性。多频道/频率时代为广播电视新闻造就了一种新的受众观。自主选择、差异性、受众细分、频道频率专业化。如何既保持有限度的竞争带给新闻节目的创新能力和活力,又能够在差异性传播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问题。

2、现场直播:全球化背景下技术进步推及新闻理念

现场直播:在数字平台上进行的直播。由模拟转向数字,不仅有利更好的录音、摄影和传输质量,还有了更轻巧易便携的设备。

现场直播分类:①节目播出的实时直播,主持人演播室的部分;②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主持人的口播和相关访谈、现场记者的实时报道和采访、相关背景资料等。

SNG为观众提供更真实、更具时效性、范围更广泛的电视新闻直播节目。除了电视机构在大型直播中的合作外,还有与互联网为代表的跨媒体合作。中国的直播方式离国际化现场实时图像直播传送仍有距离,徒有形式没有内容。

第三节 广播电视民生新闻的崛起及其意义

1、民生新闻的报道理念和价值取向

民生新闻的本质特征:①民生内容,关注平民百姓的生活状态、生存状态和心灵状态。②平民视角,立足于城市最基层的普通市民。③民主的价值取向,帮助受众树立起公民意识,参与社会改革进程,行使民主权利。

2、实践策略

①《都市一时间》

选题:本地重大突发事件;社会治安相关非常规事件;跟百姓切身利益相关问题。形式:手机短信.热线电话.DV ③《第一时间》

选题:消费者维权.城建.住房.环保.医疗.就业。特点:深入寻常巷陌,立足公众视野,关注百姓生活,以人为本,对舆论监督职责的有效行使。

新闻配置:动态新闻、投诉新闻、生活资讯;新闻采集:活跃于人群,从百姓获取信息,深度互动;新闻写作:故事化、有情节、有细节;新闻编排:合理分布精彩内容与一般内容的位置;播报方式:演播室与新闻现场的结合。③《南京零距离》

选题:市场消费.事故灾难.社会道德.社会生活。特点:主持人作为新闻内容“说书人”的主体个性化

3、崛起的原因和意义

①社会发展决定民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市场经济确立过程中,公民的主体性树立,民主观念和权利意识加强。②我国新闻媒介传播价值观的转变。以传者为中心转向以受者为中心,回归平民化新闻内容和表达方式。③公民社会的建设要求媒介成为民众利益的代言人。都市化造就了具有现代意识和价值观的现代公民。④地方广播电视新闻应对新闻竞争的必然选择。利用本地的资源和优势,以时效性和接受性取胜。

第九章 广播电视新闻新发展——深度报道和全新闻频率/频道

第一节 广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和意义

深度报道中外之别P209 深度报道的定义和特点

1、中国深度报道实践脉络

深度报道与新闻业作为独立社会力量的存在息息相关,也与大众媒介的商业化和市场化密不可分。民主化的市场社会孕育了现代新闻事业。市场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新闻公共诉求和舆论力量得以表达和发生作用与影响的场域,也是主张新闻媒介源自道德冲动的煽情、过度曝光与圈套的土壤。

1978年上海《新闻透视》电视栏目,与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在中国改革开放大背景下的勃兴同步。1980年《观察与思考》,现场采访与即时分析结合,与中国社会变革的前沿问题相互照应。反映群众呼声,强调记者调查参与,突出舆论监督和引导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体系需要的思想启蒙不谋而合。1990年代中期,深度报道出现新面貌,中国没接市场化程度提高哦啊,媒介生存压力骤增,新的竞争态势出现;中国社会出现利益分化,社会问题凸显。1994年4月《焦点访谈》,受到宣传管理和市场逻辑双重认可。1994年6月《新闻透视》改版,细致解读社会现象、多层次展现精神风貌、合理预测发展趋势、倡导某种价值观念。

2、中国深度报道的现状和困境

现状:体现新闻媒介在中国社会变动的历史格局中迫近真相的努力,也包含了新闻媒介培育现代社会公民意识的思想启蒙功能。

约束:市场的力量、宣传管理划定的边界。刚性的评论和意见表达与柔性的故事性之间的矛盾,体现了新闻专业理念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冲突。

与中国新闻改革的发展脉络一直,广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和评论类栏目的实践,呈现出宣传管理、市场需求和新闻媒介自身专业诉求之间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

第二节 全新闻频率/频道的理念和事件策略

1、组织架构和节目策略

时间迁移:利用滚动新闻和重编让那些错过收听收看某些新闻栏目的听众和观众能在不同的其他时段补听补看。极地方化新闻:利用24小时的全天候新闻播出时间来挖掘发生在中心城市以外地区,那些一般主流报纸、综合性电视频道新闻节目关注重点之外的新闻。

新闻类别化:通过新闻内容的戏份来满足接受者的“分众化”需要。

2、CCTV新闻频道现状和问题

制度化的制约使得改变局限在外在形式而非新闻理念的变化。

值得思考的问题:①在全球化和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电视新闻所面对的是能够接触多种信息来源和多样化新闻内容的新一代受众。②媒介融合所带来的挑战还在于网络论坛、视频分享、手机以及各类即时通讯工具等,为公众和新闻事件间互动提供多种可能。新闻业的首要责任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第十章 广播电视谈话节目

第一节 主要类别和特征

广播电视谈话节目:就是将人际间的语言交流引入广播电视,并将这种交流本身作为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呈现给受众。

1、谈话节目种类:①新闻时政、公共事务和社会生活类。②社会名流、问题明星访谈。③情感、人际关系、心理自助类。

2、特征:①大量传统的私人谈话内容通过广播电视传播扩展到公共的谈话领域。②受众深入参与。③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和高度不确定性。④主持人多重角色身份。⑤播出大多在非黄金时间。

第二节 历史沿革

早期为“专家式”的,谈话节目主持人多以专家身份针对话题对听众宣讲见解和看法。20世纪30年代美国广播谈话迅速发展,引发社会对公共舆论热切关切。20世纪50年代默契,美国地方电台发展使谈话节目再度崛起,电话参与成为新特征。20世纪70年代后,心理自助节目大发展。

第三节 社会功能

①促进新媒介文化形态和社会公众新的文化价值的分享方式

②拓展了社会公共事务的讨论空间,为公众提供了一个通过参与节目达到参与社会目的的表达平台

③通过谈话节目发泄消极、负面情绪,对整个社会来说有助于群体心理释放

④为现代社会孤独、冷漠、相互隔绝的个体搭建起公共的情感家园,让观众实现自我认同。

第十一章 广播电视文艺娱乐节目

第四节 真人秀

真人秀:一个特定的时间和规定场景之下发生的真实故事,结合了虚构和非虚构节目的形式和内容特征

表现手法:借鉴了记录片的伴随式记录方式,全方位、近距离拍摄和刻画参与者内心;结构上通过规定情境和游戏规则强化戏剧冲突;观众不同程度互动参与。

基本元素:人物、悬念、竞争、游戏规则、时空情境、现场记录、艺术加工。

类别:室内真人秀、野外生存秀、表演选秀类、竞技类、身份互换类、婚恋类、其他。

第十三、四章 我国广播电视的法规与原则

第一节 社会框架中的广播电视行政管理

第二节 我国广播电视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

第三节 广播电视核心法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第四节 广播电视节目的管理与规范

第五节 我国广播电视管理的法制化进程

上一篇:管道工程安全技术措施下一篇:苦瓜也有甜味记叙文初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