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小学数学教学论》期末考核

2024-10-12

2024年秋季《小学数学教学论》期末考核(精选4篇)

1.2024年秋季《小学数学教学论》期末考核 篇一

期末作业考核

《企业文化》

满分100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不属于丹尼森划分中人的特性模块的内容是(B)。A.授权 B.应变能力 C.团队导向 D.能力开发

2.(B)是指企业文化特质的保存以及企业文化新特质的不断增长的过程。A.企业文化管理 B.企业文化积累 C.企业文化发展 D.企业文化延伸

3.建设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必须从(ABCD)等方面采取相应的保证性措施,以便巩固它、强化它,使优良的企业文化渗透到全体员工的心里,融合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A.物质 B.组织制度 C.教育 D.礼仪 4.卡迈隆和奎因的分类维度是(AB)。

A.灵活性-稳定性 B.关注内部-关注外部 C.挑战性-保守性 D.外部方针-内部方针 5.王进喜对大庆精神的影响说明企业文化受到(A)的影响。A.个人文化 B.行业文化 C.民族文化 D.外来文化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为企业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2、企业核心能力

企业核心能力指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有机结合的各种技术交流的学识,应该包括企业特有的技术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文化

3、一体化原则

一体化原则,即坚持企业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之间的关系一体化,最终实现企业精神的一体化。

4、内部管理整合

内部管理整合,是指为保证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员工、组织、制度之间的协调与管理特征。

5、基因传承型企业文化建设模式

基因传承型企业文化建设模式通常是指企业在创业和成长时期就有较为强健的文化因子,企业文化很有生命力和超越性,把最核心的文化基因密码代代遗传,这种企业文化通常体现在“老字号”身上。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企业文化管理理论的核心。(1)以人为本:坚持把人放在企业管理的主体地位上,尊重人、信任人,培养人,发展人,把提高人的素质和发挥人的精神潜能作为管理的根本出发点。

(2)以文化人:强调群体意识、文化认同和团队精神,主张通过建立共同价值,凝聚力量,实现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融合;实现经营过程与文化养成的一体化。

(3)以文兴企:倡导用先进的人本理念和市场理念引领企业经营,用鲜明的文化特色和文化手段提升经营层次,创造和提升品牌的文化价值。

(4)创造和谐:谋求企业与社会、自然环境以及企业内部物质、制度、精神各个层面的动态平衡与和谐发展。

2、简述强悍型文化特征。

这种文化形成于高风险、快反馈的企业,如建筑、整容、广告、影视、出版、体育运动等方面的企业。这种企业认为要么一举成功,要么一无所获。因此,员工们敢于冒险,并且,对于所采取的行动正确与否,能迅速地获得反馈。

强悍型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1)强调工作的快节奏,让人感到极度的紧张;(2)强调快速反馈,甚至不惜冒风险行事;

(3)奉行个人英雄主义,企业文化主体的代表一般是年轻者;(4)强调追求最佳,最大和最杰出的超人境界;

(5)轻视合作,急功近利,不能容忍厚积薄发的稳健型的人;

(6)短期失利者没有生存的余地,因而人才流动率很高,难以形成企业必须有的凝聚力。

3、阐述企业楷模的作用。

(1)榜样作用,企业楷模其为人和功绩是一般员工直接体验的,容易使大家产生共鸣,因而乐意去仿效。

(2)聚合作用,企业楷模产生于群众之中,他们的理想、信念、追求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易于为群众所认同和敬佩,并产生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周围的员工,使整个组织同心同德,形成整体力量。

(3)舆论导向作用。在一个良好的组织文化环境中,企业楷模的公正主张和远见卓识,能够控制舆论导向,能够起到引导员工言行、强化企业价值观的作用。

(4)调和作用,企业楷模以自身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优势,在解决企业内部的各类矛盾、冲突时起着调和作用。

(5)创新作用:企业楷模着迷于把自己的幻想变成现实,其观念、言行常常突破惯例。因此,企业楷模本身的创新之举,往往代表着积极的企业文化倾向。他们通过自身的榜样作用把先进的文化倾向传递给组织的其他成员,点燃大家的创新激情,带动整个企业文化的创新。

4、举例说明MI的分类。

1)企业使命型。即反映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和超越自我的社会价值。如IBM公司的“无论一小步,还是一大步,总是带动世界的脚步”。2)经营目标型。即反映企业追求的理想境界或战略目标。如雷欧•伯纳特广告公司的“创造伟大的广告”等。

3)技术质量型。即反映企业开发技术,提高质量,为顾客创造最好产品的理念。如佳能公司的“忘记了技术开发,就不配称为佳能”。

4)市场经营型。即反映企业开拓市场,勇于竞争,力创一流的理念。如日本卡西欧公司的“开发就是经营”。

5)服务致胜型。即反映顾客、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如美国假日旅馆公司的“为顾客提供最经济、最方便、最令人舒畅的住宿条件”。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企业文化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1)一致性:一是目的一致性,都是通过作用于人,进而提升企业效益;二是指导思想一致性,坚持以人为本。

(2)差异性:一是两者工作着眼点有差异,人力资源管理更注重个体技能与素质的提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企业文化管理则重视整体价值观的培养;二是工作方式有差异,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主体行为,企业文化管理是主客体互动行为;三是两者工作边界有差异,企业文化管理除了面向企业人,还要面向顾客。

(3)互动性: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人的素质,激发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为发展高层次企业文化奠定坚实基础;荣国企业文化管理,建立了共同愿景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文化氛围,可以大大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

同时,企业文化理论也改变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点,使人们更加重视个体价值和整体价值的契合,而不仅仅是个体能力与组织目标和要求的适应。

两者必须结合起来,对人的管理才能产生放大效应。

2、如何建设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从根本上讲,提高企业家的素质与素养,强化企业家精神,造就职业企业家队伍,依赖于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当然,企业家自身的自觉学习、修炼以及实践锻炼是不可缺少的,此外,还需要创造以下条件和机制:

(1)制度创新与产权变革

现代企业制度与清晰、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是企业家成长的最好平台。(2)形成与评价机制的变革

伴随着企业家市场的不断发育,应尽快实现企业家择业的市场化、流动的市场化、评价的市场化和收入的市场化。

(3)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立

企业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最稀有的市场“资源”,其收入应该体现市场供求规律,要重视对企业家的激励,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同时要通过科学的治理结构,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约束企业家的行为。(4)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

必须为企业家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在社会舆论上摒弃陈旧观念,倡导经商光荣、崇尚财富的社会风尚,使企业家这一职业得到全社会的尊重。

(5)培训的强化

企业家素质的提高离不开专业培训,通过专业培训来提高企业家必备职业素质及其他方面的能力,从而为企业家的形成提供助力。

(6)企业家精神的发扬

大力提倡企业家精神,使企业家产生巨大的内驱力,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同时,把这种精神传导给企业,也有利于形成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

2.2024年秋季《小学数学教学论》期末考核 篇二

《经济法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诉讼时效

答:权利人在规定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力,虽然权利人仍有权起诉,但其所享有的权利就不再受法律保护,也就丧失了胜诉权。诉讼时效不消灭实体权利,即时效过后义务人自愿履行义务的,权利人仍有权受领。

2、物权

答:物权是权利人直接支配其标的物,享受其利益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

3、公司合并

答: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并为其中的一个公司或创设一个新的公司的法律行为。

4、处分

答:处分权是指所有八体法对其财产在事实上或法律上给予处置的权利

5、受理

答:受理是人民法院通过审查原告的起诉,认为符合起诉条件而决定立案审理的一种法律行为。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经济法律关系的特征。

答:经济法律关系的特征即经济法律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经济法律关系是由经济法律规范确认调整的社会关系;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经济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而实现的。

2、简述格式条款的特点。

答:格式条款是由一方当事人为了反复使用而预先定制的,并由不特定的第三人所接受的,在订立合同时不能与对方协商的条款。格式条款具有以下特点:

1)格式条款是由一方为了反复使用而预先定制的; 2)格式条款是适用于不特定的相对人; 3)格式条款的内容具有定型化的特点; 4)相对人在订约中居于附从地位。

3、简述有限责任公司的基本特征。

答:

1)本质特征是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时对公司承担责任 2)法律特征是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万元

3)一般特征是有限责任公司是在对无限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者的优点兼收并蓄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将人合性和资合性统一起来。二是有限责任公司的全部资产不必分为等额股份,股东只须按协议确定的出资比例出资,并以此比例享受权利,承担义务。三是有限责任公司因其具有一定的人合性,以股东之间一定的信任为基础,所以其股东数额不宜过多。《公司法》规定为2—50人。四是有限责任公司只能在出资者范围内募股集资,公司不得向社会公开招股集资;五是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证明不能转让流。

4、区分有偿合同和无偿合同的法律意义在于。

答: 1)当事人的责任不同。在有偿合同中,债务人的责任比较重,无偿合同中,债务人的责任比较轻。例如,有偿保管合同的保管人因过失造成保管物毁损、灭失的,应赔偿全部损失;而无偿保管合同的保管人因过失造成保管物毁损灭失时,虽然不能免除全部责任,但应酌情减轻责任。(2)主体要求不同。又唱合同的当事人必须具有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人不经法定代理人同意,原则上不能订立有偿合同。而对于一些单纯获得利益的无偿合同,原则上限制行为能力人 也可以订立,例如。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他人的赠与,应答是有效的。

5、先占的条件是什么?

答:先占应当具备的条件是:先占的标的物是动产。在我国,不动产不因先占而取得所有权,西方不是;被占有的物应当是法律不禁止占有的物品,违反法律规定而先占的,不能取得占有物的所有权;必须以所有的意思占有,即先占人在占有物品时有客观上足以使他人认为先占人有据为己有的表示;必须为无主物。

三、案例题(共30分)

1、李先生到百货大楼买了一台电视,经过讨价还价最终决定购买展柜里的样品,由于样品陈列在外,显得有些陈旧,原价5000元,现百货大楼只卖给李先生3500元,二者约定明天付款。但晚上百货大楼发生了火灾,电视被烧毁,李先生拒绝付钱,并声称该由百货大楼承担责任,李先生的说法有道理么?你的观点呢?

答:李先生的说法不对。

因为买卖合同标的物是特定物,该买卖合同为诺成性合同,当合同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后,合同就已经生效。

3.2024年秋季《小学数学教学论》期末考核 篇三

《学前儿童游戏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象征性游戏

答:又称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它是学前儿童通过模仿和想象来扮演角色,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的象征过程,从而反映儿童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形式。

2.恩物

答:福禄倍尔为儿童设计的游戏玩具,他认为恩物是神赐给儿童的东西,是适合儿童特点的恩赐物,恩物能够使儿童得到知识和发展各种能力。

3.复演说

答: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它认为,游戏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重现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祖先的动作和活动,游戏是人类遗传活动的表现。

4.游戏的觉醒理论

答:又称内驱力理论,代表人物是伯莱因,它认为,觉醒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环境刺激是觉醒的重要源泉,当机体缺乏刺激时,机体采取游戏的方式来增强刺激,提高觉醒水平,使机体感到舒适。

5.学前儿童游戏的评价

答:是指对学前儿童游戏的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前儿童游戏指导的评价,包括对游戏环境创设、游戏组织实施和游戏现场指导的评价,二是对学前儿童游戏发展水平的评价。

二、辨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感觉运动游戏是学前儿童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

答:感觉运动游戏:也称机能性游戏或练习性游戏,主要是2岁前儿童进行的游戏,是学前儿童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它是由简单的重复动作或运动构成,使学前儿童的感觉或运动器官在运用过程中获得快感的一种游戏形式。

2.纽曼的游戏特征“三内说”是指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和内部体验。答:(1)内部控制(2)内部真实(3)内部动机。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学前儿童游戏理论研究有哪些发展趋势?

答:(1)学前儿童游戏研究领域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2)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在游戏研究中占主导地位,重视游戏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3)游戏理论逐渐突破了认知理论的框架,出现了一些初具规模的新的理论模式,包括游戏的觉醒理论和元交际理论。

(4)非常重视实验研究,对条件控制比较严格,对研究结果进行细致的统计分析。

2.学前儿童游戏的情景特征有哪些?

答:(1)儿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2)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儿童自行决定。(3)活动的难度与儿童的能力相匹配。(4)儿童不寻求或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

3.学前儿童游戏形式的发展表现出哪些趋势?

答:(1)游戏动作的渐次连贯(2)游戏语言的准确化(3)游戏持续时间的推延(4)游戏规则的明朗化(5)游戏活动的社会化

4.按照儿童社会性发展划分的游戏包括哪些类型?

答:(1)无所用心的行为或偶然的行为(2)旁观行为(3)单独游戏(4)平行游戏(5)联合游戏(6)合作游戏

5.学前儿童游戏对于儿童发展有哪些价值?

答:(1)游戏促进学前儿童的身体发展。(2)游戏促进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3)游戏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4)游戏促进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实例论述游戏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促进作用。

答:(1)游戏为学前儿童提供了社会交往的机会,发展了学前儿童社会交往能力。①儿童在游戏中熟悉周围的人和事,了解他人的想法、行为和情感。②儿童在游戏中掌握交往的规则,学习分享、谦让、合作等社会交往技能。(2)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克服自我中心化,学会理解他人。①游戏有助于儿童学会区别自我和他人,克服自我中心化。②游戏有助于儿童从他人角度来看问题,学会理解他人。(3)游戏使学前儿童学习社会角色,增强社会角色扮演的能力。①游戏使儿童实现了性别角色的认同。②游戏使儿童理解了社会角色的特征。

(4)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①游戏有助于儿童形成亲社会行为。②游戏有助于儿童理解和遵守规则。③游戏有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5)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增强自制力。①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控制冲动,增强自制力。②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抗拒诱惑,增强自制力。

2.举例说明如何指导学前儿童的结构游戏。

答:(1)丰富和加深儿童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2)为儿童提供结构游戏的材料、时间和场地。帮助儿童掌握结构的知识和建构的技能。(4)培养儿童正确对待结构材料和建构成果。

(5)针对儿童的发展水平培养建构活动的目的性和坚持性。

4.2024年秋季《小学数学教学论》期末考核 篇四

《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课题论证

是指对选定的课题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也就是对本课题国内外研究概况、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拟突破的难题、完成课题研究的主客观条件等进行论证。2.集中量数

集中量数是用来描述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统计量。3.实验观察法

实验室观察法是指通过人为地改变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有目的地引起被研究者的某些行为的发生,以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对被研究者进行观察,收集有关研究资料的方法。4.因变量

因变量也叫反应变量或结果变量,是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被试行为或有关因素、特征的相应反应的变量,它是在研究中需要观测的指标。5.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认识教育现象和建构教育理论的过程,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以获得教育规律为目标的过程。6.结构访谈

结构访谈又称标准化访谈,指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按照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而进行的比较正式的访谈。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简述文献阅读的三种方法及其各自的含义。研究文献阅读的方法主要有浏览、粗读、精读三种。

浏览是将搜集到的研究文献粗略地翻阅一遍。通过浏览研究者可以对搜集到的研究文献的内容、价值有个初步的认识和判断,并据此确定是否需要对该文献进行更深入的研读。

粗读是了解一篇文章的基本观点,搜索文献引用的主要事实或数据的一种鸟瞰式阅读方式。精读是在粗读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求深、求通、求精、求透、求创新的阅读方式。2.教育研究文字资料的汇编要注意哪些问题? 教育研究文字资料的汇编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研究目的、要求和研究对象的客观情况,确定合理的逻辑结构,汇编后的资料既能反映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况,又能说明研究所要说明的问题;(2)对分类资料进行初次加工;(3)汇编的资料要做到完整、系统、简明和集中。

3.幼儿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哪些基本准则?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这是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最基本准则。在此基础上,应该注意遵循以下准则:(1)发展性(2)自然性(3)适宜性(4)准确性(5)可行性 4.简述临床法的实施步骤。

(1)观察个案行为;(2)明了当前情况;(3)了解过去历史;(4)设计处理方案;(5)判别处理方案;(6)实施并检验方案。

5.教育调查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确定课题、拟定计划、选择对象、确定内容,然后实施调查,最后整理资料、分析结果和撰写调查报告。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论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应如何进行反思改进?

行动研究的不同理论背景使得行动研究有了许多模式,由于每一种模式理论上的假设不同,关注的问题也就不同,在实施行动研究的步骤上也有一些差异,但在基本操作方面却是一致的。它遵循着一个问题研究的程序,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基本过程,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基本阶段。

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一个阶段,计划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所以,计划的每一项工作就是理清行动研究者的困境,提出明确的研究课题,计划指的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案、设想、构思、策划。计划意味针对问题,提出假设。任何假设都具有假定性、科学性和预见性,因此,假设决定了研究的探索性。但是假设又并非臆断,它以科学理论为导向、以经验事实为根据,又经过研究者的论证和交流,因此,假设又具有科学性,正是科学性避免了研究的盲目性。假设也是一种走在行动之前的思想、一种先于事实的猜想,是研究者从思想观念上对未来的洞察和把握,所以它以能使行动研究活动更具有预见性。

行动是计划方案付诸实施的过程,对教师而言,行动意味着改革、改进和进步。它具有以下特性: 第一,验证性,检验计划方案的可行性。所有计划在行动之前都只是一种假设,它的科学性、有效性是需要实践来检验的。以这个角度来说,教师作为研究者尽量按原计划行动,否则,检验也就无从谈起,研究的科学性也就无从保证。

第二,探索性,发现和寻找各种新的可能性。行动绝不是按图索骥、按部就班的机械活动,而是一种积极寻找和探索解决问题,以求达到目的的最佳途径和最佳策略的过程。这意味着教师在行动时,不能拘泥于事先的设计,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设计进行有根据的调整、变更。反映在课堂上,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反映在教师上,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身上;不是把学生当作一种对教的配合,而是把学生看成学习的真正主体和运行教学过程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教育性,服从、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任何行动都应该无一例外地遵循人道主义原则,体现教育活动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关怀,无条件地有利于所有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这是行动的最高原则。验证和探索只有在完整地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的前提下进行才是有价值的、符合教育道德的。

一位教师要成为一个研究者,需要一种民主讨论的气氛。中小学教师的研究一般就是自己教育教学工作所开展的应用问题进行研究。理想的研究状态是:研究的课题正是教育教学中的难点,研究正是教学的过程中展开的,研究的结果也就是教学工作的结果。研究者成果的不断丰富,同时也意味着教师教学能力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要成为一个研究者,需要凭借自己的经验及观察力,能发现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并能确认这些问题,比如,教学情景中发生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对教学、对学生、对教师的重要性如何?这些问题必须解决吗?不解决行吗?如必须解决,应以什么为突破口?只有当教师明确了问题以后,才能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按照我们以往的实践以及认识,理论能够有效地指导实践,然而现实的调查发现,不少教师会以种种理由来拒绝理论的学习,“没有时间”,“看不懂”,“用处不大”等等。但是在本课题进行的过程中,我们又进一步作了调查,结果许多老师都认为,课程教学理论是最缺乏的,指导教学要避免盲目,必须钻研专业理论。行动研究以课例为载体,有利于扩展教师的视野和激发创造性,激发教师深入地在行动基础上反思:可以根据在行动中观察理论的机会,有利于提升案例讨论的理论水平和教师思考的深度。2.结合实际,谈谈幼儿教育科学研究的重大意义。

科学研究的含义:人们探索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规律的一种认识过程。它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有系统地在前人已有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客观事实加以掌握、分析、概括,揭露其本质,探索新规律的认识过程。伽利略:意大利著名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最早创立了科学研究方法。当时,他对物理理象进行实验研究,并总结出了用实验的方法与数学方法、逻辑论证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科研的目的:是探索规律、发现真理。也就是建立起科学的知识体系.从而可以顶见并改造现实。科研的手段则: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步骤的活动通过科学系统的行为方式、手段和方法,从而获得有关事物或现象的规律,发现真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组成:历史与比较研究,行动研究,教育测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教育统计学,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社会调查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1、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方针,通过科研更好地掌握幼儿教育的规律,有效地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在幼儿阶段为儿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早出人才,多出人才”。

2、发展学前教育科学,建立和逐步完善学科知识体系。

3、提高教育和研究工作者的研究意识和从事科研能力。

4、促进教育改革,推进幼教实践的深入。使幼教事业更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幼儿园生存发展的意义?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对端正幼儿教师的教育指导思想以及提高保教质量具有极其重大意义,从而成为影响幼儿因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不少幼儿园提出了“科研兴园”的口号,积极申报课题,开展园本研究。事实证明,重视科学研究的幼儿园能有效提高本园的保教质量,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吸引充足的生源,进而使自己的幼儿园上档次、上台阶,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不断成长、不断接受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反思和探究来拓宽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的终身学习和终身成长,是职前培养、新任教师培养和在职培训,直至结束教职为止的整个过程。幼儿教育科学研究产生的历史背景?

1、用科学的方法,探索中华民族儿童心理发展现律

2、建立推行中国化、科学化幼儿教育的—个实验基地

3、陈氏幼儿园课程的十大原则

4、教育部首次颁布《幼儿课程标准》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的趋势?

1、研究情景的生态化2.研究思路的综合化3.早教研究日益受到重视4.研究方法的引进、移植与数学化。

其研究的基本过程包括四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环节?起始环节——研究课题的选定;基础环节——文献检索;实施环节——研究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终末环节——研究结果的表述。选题的意义?

1、选题是教育科学研究的起点

2、选题决定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向与价值

3、选题是衡量教育科学研究者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选题的来源?

1、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提出课题

2、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在学前教育改革中反映出来的种种矛盾

3、从日常观察中发现问题

4、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进行选题

5、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接点找问题

6、从当前国内外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课题

7、从各级课题指南及课题规划中选题选题的条件与原则正确选题应具备的条件

(一)广博的知识是选题的前提

上一篇:刻公章介绍信下一篇:《贵阳学院学报》杂志社论文发表征稿启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