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诚信

2024-07-02

论诚信(精选8篇)

1.论诚信 篇一

论诚信

诚信是什么

诚信就是诚实,信用.始终用善感的心灵去认真对待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节!

校长可谓是一诺千金,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我相信,大家也同样深有此感,这位可亲可敬的校长颇有古时曾子的风范。

我们需要诚信,我们呼唤诚信,诚信是美丽的,因为它给世界带来了温暖的阳光;诚信是微小的,它只需要占据心灵中一个很小的角落,就温暖了人们整个人生;诚信是脆弱的,只要一场暴雨,就足可使它香消玉殒.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让我们为之担忧的事情,因为他们失去了诚信,甚至为我们人类带来灾难.纳米技术,克隆基因,导弹防御……这些人类引以为豪的高科技结晶,为我们带来福祉的同时,又危害着我们人类,因为某些人心中的信念变了质,变造福于人类于狭义的民族甚至个人.每个人都会面对利益的诱惑,在这个时候,有些人迫不及待地牟取蝇头小利,而有些人却把眼光放得非常长远,追求未来更大的发展.名人掌上电脑等近10个品牌在重庆的总代理刘惠民在北京一家公司就职,踏实勤奋的他深受公司董事长的信任,年纪轻轻就被委以副总的重任,手上掌管着几千万元的资金和上千万元的货物.当时,公司刚成立不久,规模不大,管理上漏洞很多,只要稍微动动手脚,几百万就有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刘惠民兢兢业业地工作,除了期望自己的工资和奖金会更高之外,根本没有别的杂念,把公司上上下下管理得毫无纰漏.如今的刘惠民已经是这个市场的大赢家.今天,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讲规则的时代,诚信无疑是这个社会游戏的基本规则.新的商场流行一句话:信用破产,你就什么都破产了.古人云:诚信于君为忠,诚信于父为孝,诚信于友为义,诚信于民为仁,诚信于交为智.诚信渗透到各个方面,面对历史和社会,人们对诚信的选择有多大的保留啊.道德教育远离历史社会,让人们的选择是多么苍白无力啊.对于诚信,社会上有太多的争议,我认为不是不要诚信,而且诚信是中国社会的稀缺资源,犹如万古沙漠,早该绿化了.问题是在一个有着几千年下信上不信,卑信尊不信,贱信贵不信历史传统的社会里,道学家式的空洞的诚信说教即使是没有愚民之嫌,也必然流于形式.真诚的诚信教育,就不应该把起点放在要不要诚信,而应该放在怎样建立诚信,使社会多点诚信.因此对于诚信的建立不仅是每一个家庭,学校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全人类的责任.诚信是最宝贵的美德,是我们取信于人的根本,没有比信任危机更可怕的了.信任危机是社会的毒素,是我们蔑视诚信所付出的代价,它无声无息却充满负面的能量,足以销蚀人的勇气和良善,更会使一个国家,民族丧失最后的团结精神.大力倡导诚信美德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更加需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首先,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市场经济是讲究信用的经济,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要注意发挥包括诚信在内的社会主义道德对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巨大作用。市场经济越发达,对诚实守信的道德要求就越高。其次,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它要求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在自己 的工作岗位上,都要诚实劳动、实事求是,杜绝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现象。最后,诚实守信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它要求人们为人诚恳,待人诚实,做事实在,追求信誉,等等。诚信既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一个社会维持和促进整个公民道德建设取得实际效果和实质进展。

大学生要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

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足处世的根本准则。

1.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大学生只有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牢固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生奋斗的理想信念。

2.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大学生只有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诚信、讲道德,言必信、行必果,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觉端正态度,坚守道德规范,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3.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每个人诚实守信、遵守契约。民主法制建设需要社会成员遵纪守法、相互信任。大学生只有树立诚信为

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加强诚信建设不仅仅要从道德入手,还要着重加强法律体系建设。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营造社会氛围。诚信建设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各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法制舆论作用,设置专题专栏,加大宣传报道力度,但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诚信意义的一般论 述性宣传上。要通过对诚信的典型(包括个人、企业、政府部门)给予舆论支持,如在诚信红榜上公示,营造氛围,树立标杆;对失信的典型给予曝光谴责,如在失信黑榜上公示。让守信者美名远播,使失信者臭名远扬、寸步难行,在全社会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守法良好氛围。同时,构建个人社会信用制度

重点构建企业信用。企业信用是企业的生命和立业之本。要尽快理顺企业的产权关系;国有、民营企业要有法律意义上的平等;尽快建立企业及其管理人员的信用记录和信用档案。并继续推进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诚信建设,从根本上遏制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生产企业要把诚信建设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严格生产标准、确保产品质量上。流通行业要在继续改进服务态度、完善售后服务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杜绝假冒伪劣商品的问题。要继续深入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增强示范街、示范店的数量,把活动向批发市场、私营企业和个体劳动者延伸,扩大活动覆盖面。要针对影响恶劣、危害严重的制假售假的重点商品、重点市场、重点地区和重点案件,把企业打假、商业打假与社会打假结合起来,加大整治力度,促进问题解决。

总之,要将道德与法律结合起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诚信体系。

2.论诚信 篇二

会计造假的三个条件, 一是压力, 压力来自经济, 不同的人表现不同, 如国企压力, 工作压力, 个人生活习惯等。二是机会, 会计需要判断, 会计是门科学, 会计是门学问, 会计也是魔术, 即使在严密的制度下, 会计界的高手也能从中找到下手的机会。三是借口, 找理由, 把造假归与道德环境问题, 没有人承认是故意。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就会计诚信问题作一简单论述。

一、会计诚信的主体

新《会计法》明确规定了单位负责人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完整性的第一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会计诚信的主体应是单位负责人。会计行为是企业行为, 不是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 会计诚信是企业诚信的一部分, 不是会计人员个人的诚信问题。

提供会计信息, 是企业与报表使用人之间的一种契约, 或者是法律制度的安排, 会计人员与报表使用人之间没有任何契约或法律关系。会计人员只与企业存在契约。会计人员的职业诚信, 是指他在企业内部与他人关系中是否诚信。会计人员是企业的一个成员, 他的个人行为取向也会影响企业的会计行为。主导企业会计行为的是单位负责人。因此, 企图通过会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水准, 达到改善企业会计报表质量的目的, 是避重就轻、隔靴搔痒。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应当是技能胜任、保密、廉洁、客观性等, 以便保证出色地完成其专业工作。会计人员不是市场交易的一方, 而是企业的雇员。他们生产会计信息与工人生产产品类似, 都要听命于雇主, 并且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直接对最终产品承担法律责任。企业是个层级组织, 其首要原则是下级服从上级, 诚信是其次要的要求。会计人员举报会计造假, 与其保密的道德准则存在冲突。企业也要求雇员诚信, 不过是针对企业而言的, 是在处理企业内部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时应遵守道德标准。

过去, 我们曾经企图通过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地位, 让他们监督企业, 改善企业管理, 事实证明收效甚微。这种不合理的要求, 必然导致徒劳无功并使会计人员陷入困境。

二、会计诚信的标准

会计诚信的标准有法律标准和道德标准, 但目前名义的法律标准和道德标准不低, 而法律和道德的实际标准不高。

一般说来, 诚信是指诚实、守信。诚实, 是指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 不说假话, 不做明知不对的事情, “开心见诚, 无所隐伏”。守信, 就是讲信用, 不失信, 能够履行跟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任, “言必信, 行必果”。诚信的核心问题, 是在谋求个人利益时如何对待他人利益。人们共同生活在一个世界里, 需要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以保证活动的秩序。这种行为准则分为两个层次: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

诚信的法律规范是写在有关的法律条文之中, 例如《会计法》就有许多这方面的规定。一个企业, 如果没有违反《会计法》和其他法律有关诚信的规定, 没有受到过处罚, 就说明它达到了法律要求的诚信。用这条标准衡量, 我国企业的会计诚信水平似乎不错, 因会计虚假受到处罚的企业并不多。但是大家都认为目前企业的会计诚信水平不高, 这只能用法律的名义标准与实际标准不同来解释。为什么两者会有区别呢?就是执法不严, 违法的企业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罚。为什么不严格执法呢?从立法来看, 可能是法律的规定脱离实际, 造成执法部门无法操作;从执法部门本身来看, 可能是未能严格履行职责;从企业来看, 可能是违法的人太多, “法不责众”。

许多研究和政府调查结果表明, 造假的企业很多, 造假的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 逐步形成了“法不责众”的局面。“造假账”几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作业链”, 达到了很专业的水平。对于从事具体业务的会计人员来说, 甚至出现了你不会“造假账”, 你不会偷漏税, 单位负责人就认为你的水平不高, 认为你不会创新, 不为变通, 就不重用你的局面。

三、影响会计诚信水平的因素

会计诚信下降, 不是一个抽象的道德问题, 涉及许多因素。

非诚信行为的成本, 包括受法律惩罚的成本、受舆论批评的成本和受良心谴责的成本。我们对于非诚信行为的法律惩罚, 总体上力度不够, 但还不是关键问题所在。主要是谁承担惩罚的成本有诸多问题。由于产权关系不明确, 使得惩罚对象不明确。例如, 国有企业 (法人) 受惩罚, 实际受损失的人是谁?针对会计造假的舆论批评, 总体上批评这种现象的多, 针对特定企业或个人的少, 舆论批评的成本未能“分摊”到具体对象;至于良心谴责成本, 由于造假的普遍性, 许多人的良知己经麻痹。因此, 非诚信行为是吃小亏占大便宜。

非诚信行为的收益包括货币与非货币的收益、当前与将来的收益、有形的与无形的收益等。会计造假的受益人很多, 政府官员的政绩、经理人员的物质利益、工人的工资和奖金、会计人员的升迁等等, 都需要一张更好的报表。以至于有时弄不清有谁需要真实的报表?假报表究竟侵犯了谁的利益?造假的受益人如此众多, 让注册会计师一个人与之抗衡, 实在是力所不及, 何况他们也要靠造假的人养活!我国资本市场各种力量的结构与美国有很大区别, 造假的力量大, 抑制造假的力量小, 无法制衡!

在非诚信行为的收益超过成本时, 非诚信行为就会增加。两者的差距越大, 社会平均的诚信水平越低。

四、如何提高诚信水平

1、加强法制和政府监管。

加强法制和政府监管, 是用非市场力量抑制市场制度的弊端。如果力度不够, 则非诚信行为增加;如果过度, 则伤害市场制度的效用。应当根据情况灵活处置, “不审势, 则宽严皆错”!

从有关会计的制度规范来看, 与会计造假有关的问题有两个, 一是频繁的会计制度改革, 影响了会计数据的连续性, 每一次改动必然给企业提供一次洗牌和造假的机会。因此, 会计技术规范的出台要慎重, 要有相对的稳定性。二是为了防止造假, 会计规范制定机构与上市公司展开了博弈, 在战略上是正确的, 但要防止被上市公司牵着走。

2、社会监督与评价机制

是否遵守了道德标淮, 要靠舆论和公众的评价, 而非法院和政府认定。没有舆论支持的道德标准, 只是纸面上的道德标准。对于造假账的舆论谴责是广泛存在的, 己经给企业、会计师和审计师造成一定的压力。但是这种谴责, 多数是整体性的而非针对具体企业, 多数是学术性、政策性的而非实用性的。对于具体企业的公开评价, 大多是“表扬”为主, 它们又主要来自缺乏独立性的卖方财务分析师。目前, 我们客观缺乏评价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环境、社会力量和动力机制。刘姝威评价蓝田公司的偿债能力, 引来人身威胁和诉讼, 反映了我国公众评价的艰难。安然公司的败露, 说明了买方分析师和媒体在揭露会计虚假中的极端重要性。要靠市场的力量抑制会计造假, 只靠政府一家打击会计造假是不行的。

3、社会教育机制

关于诚信在多大范围和什么程度上为人们所接受, 取决于诚信的宣传和教育。要让人们认识到, 诚信是重要的并且有益的, 诚信是必然趋势, 不诚信的人终究要倒霉。诚信教育的重点应是社会的强势集团, 包括企业的负责人, 以及能够控制企业负责人的政府官员。

五、提高会计人员诚信的建议和对策

1、既从道德上宣传, 也要从法律上解决。

2、增大发现概率, 加大处罚力度, 符合成本效率原则。

3、诚信是系统工程, 不仅要重视职业培训, 也要重视道德培训。

4、制度上安排, 减少发生诚信危机的环境, 如实行轮换制, 减少被收买的可能性。

5、针对银行、政府参与造假, 要增加政府处理诚信问题的透明度, 给其他部门示范性, 减少暗箱操作。

3.试论会计诚信 篇三

摘 要 会计业的诚信也被广泛关注,从中国的银广厦事件,到美国的安然事件,无不对会计诚信提出了质疑。对会计行业而言,诚信问题至关重要。如何重建会计行业的诚信是我们面临的紧迫问题,本文就会计诚信问题和相关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会计 诚信 问题 对策

一、会计诚信的含义

诚信是指诚实、守信。诚实,是指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守信,就是讲信用,不失信,"言必信,行必果"。

会计诚信是什么呢?朱镕基总理在给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题词"不做假账"作了最好的诠释,即根据原始凭据按会计准则、原则记账、编制会计报表及审计等。

二、不诚信的危害

(一)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如果大量的会计资料失真,直接影响国家税收、导致各项经济指标失真,最终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二)危害投资者

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他们投资的主要依据是经审计后公布的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的失真,将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作为最大的投资者-国家,损失更为惨重。

(三)危害会计人员自身

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个人交往中不诚信损害人际关系的和谐,致使人情淡薄。而会计人员不诚信,轻者不得从事会计职业,重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2001年8月初,银广厦通过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和巨额利润,为其出具严重失实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东窗事发,其执业资格及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被吊销,签字的两名注册会计师被严惩就是例子。

三、不诚信的原因

(一)市场经济制度

市场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优胜劣汰,最终加剧贫富悬殊,少数人获得较大利润而使多数人走入困境。经济上的弱者,在竞争中处于弱势,执行对于强者有利的诚信原则,若获得相同的利益,付出的成本将远远大于经济上的强者付出的成本。他们为了生存或者改善竞争地位而不被淘汰,只有采用不诚信的办法,才能完成原始积累或摆脱困境。

(二)利益驱驶

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非常胆壮起来。……有50%(的利润)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资本论》第一卷第839页)。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下,失去了理性,走上了唯利是图的道路,就会不择手段,图谋攫取不义之财,做假账,编假报表,串通作弊,虚报利润,制作虚幻的高速成长,来蒙蔽监管者,欺诈社会,严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三)制度不健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主要通过各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易来进行,信息量空前增大,且瞬息万变。加上我国目前市场机制尚未完善,没有形成一套有效机制来保证信息的公开、公正和有效传递,这就使得市场交易主体及投资者,所了解的信息不对称,给不诚信和欺诈提供了可能。

(四)处罚不力

《公司法》第212条规定:"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出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对直接负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会计法》第45条规定:"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还有不少条文只是罗列"不得"有这样或那样行为,却没有给出"违反了怎么处理"的后文。这类条文的规定,明示了造假行为预期"成本"的上限,不仅威慑力不足,反倒起了“鼓动”作用。

四、措施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全社会的人们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强化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观念,形成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社会氛围,使"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取之有害"深入人心。

会计诚信的关键是企业的负责人以及能够控制企业负责人的政府官员,因为他们掌握着会计诚信的支配权,因此他们是誠信教育的重点。

(二)健全制度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建立从业人员个人的信誉档案,对其执业状况、守法状况、等进行严格的登记,守信者受鼓励,不守信者受惩罚。鼓励媒介披露不讲诚信的人,对不守诚信而造成严重后果者,不仅要在经济上追究其责任,还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加大处罚力度

据中央新闻报导:美国总统布什于7月30日在白宫签署了公司改革法案,从而使打击公司欺诈活动、加强对财会业实行监管的措施变成了法律。这项新法案出台的直接原因是近来美国公司财务欺诈事件不断曝光,美国股票市场出现信用危机。

法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公司财务欺诈人员实行刑事惩罚;设立一个独立委员会来监督会计公司;限制会计公司为被其审计的公司提供咨询服务;禁止公司为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提供个人贷款;同时针对金融分析人员做出一些新规定以防止产生利益冲突。

4.议论文:论诚信 篇四

诚信是什么,这是一个困扰人类数千年来的社会问题,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中国古代从来就不缺乏关于诚信的典故,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同样是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逃亡在楚国时,楚王问他将来怎样报答自己。晋文公,如果将来晋楚交兵,“退避三舍”。以后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遵守诺言,把军队撤九十里。

“言不信者,行不果” “民无信不立 ”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些都是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关于诚信的思想结晶。看来早在很久以前中华民族就已经意识到诚信对于个人、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但是反观现在,味千拉面“骨汤门”事件被各大媒体报道得轰轰烈烈;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面临超亿索赔,重庆老堂客火锅老油、口水油过滤再上桌。以及前段时间轰动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上海染色馒头事件、瘦肉精事件、苏丹红事件地沟油事件无一不冲刺着我们的神经,挑战者我们对本国企业的信任底线。这样的事实,实在让公众难以接受,基本原因则在于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监管不力,中国文化中关乎于“诚信”的道德文化的确出现了缺失。关于道“诚信”的先贤哲语倒是相当的多。然而,人们在内心里所构建的操守防线,常常经受不住考验;在社会运行中建树的制度法则,常常面临“目空一切”的挑战。贪官若是,奸商若是,侩民亦如是。只要能赚钱,管它食品有毒有害,管它手段违法犯罪。获利越大,操守防线门阶就越低。社会变动越是深刻,这种操守防线的弃守越是显著。

5.论诚信议论文 篇五

古人从天地生养万物的过程中,看到了天地真实无妄、自强不息的特征,就把这种特征称作“诚〞。并由此推出人的行为准那么:“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指出了人应思诚而与天道相通。“信〞从造字结构看,“人言为信〞,关于信的论述有“一诺千金〞、“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古人为人老实、恪守诺言的例子比比皆是。

例如孔子教育他的`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不自以为是,要虚心。说话办事要言行一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孔子在《论语》中谈个人修养和待人之道时屡次说到“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人无信那么无以立,无以行。孔子在谈到治理国家大事时说:“民无信不立〞,认为“信〞比军队、粮食还要重要。

北宋的范仲淹青年时在睢阳读书,认识了一位姓李的术士。一天,那个术士得了重病,请人找来范仲淹说:“我这里有一个炼金秘方,我的儿子年纪小,不能把点金术给他,现在我把这秘方交托给你。〞术士把秘方和炼成的一斤白金封好交给范仲淹,就病故了。

几年后,范仲淹当了谏官,他找到那个术士的儿子,对他说:“你的父亲会使用神奇的点金术,当年他过世的时候,因为你年纪还小,所以就托我先保管秘方,如今你已长大,应当把这个东西还给你。〞于是就拿出那个秘方还有白金一起交给术士之子,那个密封的记号还保存完好,没有被翻开过。

还有一个著名的诚信故事:“种世衡不失信于羌人〞。北宋名将种世衡到青涧城戍边时,巡视抚问境内部落。牛家族首领奴讹倔强自负,从不服从宋朝地方管理。种世衡与他约定,次日到帐下慰问部族。谁知当晚下起了大雪,次日道险难行,而奴讹部落又处于偏僻的山沟,众官劝阻种世衡改天再去,种世衡坚意践约。

奴讹以为大雪种世衡必不来,没想到他迎风冒雪而至,感服,急聚族人听命。此后,当地人相继来归。种世衡的军队秋毫无犯,深得人心,与羌民和睦相处,人称“种家军〞。后来每当西夏军犯宋,羌民即先通报,并倾力相助,因此宋军每战必胜,使边境得安。

6.浅论会计诚信问题 篇六

会计诚信是会计行为的诚实守信, 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也是中国传统诚信在会计上的体现, 包括了会计从业人员实事求是, 不弄虚作假, 会计资料真实可靠, 客观。

在现代社会中, 随着观念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多不好的现象。很多企业, 个人为了谋取私利, 运用各种手段, 利用各种漏洞和空子, 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会计诚信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会计不诚信的原因:

1. 客观原因

(1) 会计本身信息的单选传递性

会计信息的生产者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者在信息传递上是单向的。一般情况而言, 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基本是参与到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 对于企业的运营情况都能够及时迅速的了解, 能够得到关于企业状况的比较真实的数据。而会计信息使用者由于没有直接参与到企业实际的运营状况, 仅靠会计信息的生产者比如会计人员等提供的会计资料来了解企业的会计信息。这种单向传递并没有比较可靠的监督体制, 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就能够在会计诚信方面抓住漏洞, 大做文章

(2) 会计本身的制度和管理体制有漏洞

目前会计制度本身也有漏洞。经济一直飞速发展, 而企业的运作方式经营方式也层出不穷, 新的企业机制, 新的企业组织都在不断的更新。会计制度在新的形式下并不能满足所有企业的核算方式。于是很多企业就在这些地方运用各种手段制造虚假信息, 从而获取利益。

为了适应新的企业组织和运营形式和产生的新的会计事件。会计制度一直在不断调整, 在这个过程中也为企业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 由于没有稳定的会计制度的约束, 很多会计核算, 会计处理的方法模棱两可, 同时会计制度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时间, 这也给会计的不诚信行为提供了温床。没有稳定统一的说法和规则让会计造假行的通

同时会计管理体制还不完善。在我国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中, 还存在许多问题, 如企业以及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还是单位任免制。会计人员的切身利益, 工资, 薪金, 福利, 奖金, 升迁这些和会计人员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都掌握在公司领导的手中, 人在屋檐下, 不得不低头。会计人员本身不够独立

2. 主观原因

有利可图, 才会铤而走险。会计不诚信问题出现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源于一个利字。企业的根本目标是赚取利润也好, 股东利益最大化也好, 都脱不了利益。个人的生存也好, 价值观的实现也好, 也离不开一个利字。当不需要付出太大的成本就可以取得更好的利益, 会计造假就成为了一种社会风气。

公司的领导者管理者可以用虚假的会计信息营造良好的经营状态, 欺骗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投资者, 债权人, 国家有关部门以此获取更多的投资, 更好的贷款政策, 和更优惠的政策, 得到多多的好处, 而我们的会计人员也就是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 也能因为会计造假获取更多的薪金, 更好的升迁机会, 能够营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尽管有时候会计不诚信会被发现, 但是因此而得到的损失比可以获取的利益差距太远。正因此, 会计的不诚信已经泛滥成灾

二、针对以上两方面的问题,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1. 在客观原因方面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着手

(1) 加快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制订, 减少会计虚假信息的施展空间, 可以适当扩大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对会计监督的体制进行思考, 尽可能的规避会计信息单向传递带来的风险。考虑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 让会计政策选择进入条目化, 具体化, 尽量成为单向选择, 少出现多项选择。在会计人员的制度方面另予会计人员一定的独立的身份, 使会计人员在拒绝接受造假方面有一定的权利

(2) 加大处罚力度, 增加造假成本。对恶意造假者, 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 在立法, 执法方面着手, 当造假成本大于造假获取利益时, 造假自然就偃旗息鼓了。比如实行市场退出机制。这对相关行业内每一个企业都是一个警示。同时对造假的中介机构要进行取缔。当侥幸心理带来危害让企业无法承受时, 企业自然对于造假的意识就要淡薄的多。

2. 在主观原因方面主要是从意识和思想下手加强会计诚信建设

在企业方面可以努力塑造会计诚信的企业文化。诚信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 因此对于一个想要在市场上长期生存下去的企业来讲营造一种“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比造假博取短时间的利益来的更为重要。让企业上自公司领导下至公司的每位员工都树立一种诚信观念并将诚信尤其是会计诚信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通过合法的手段使公司利润最大化才是全体员工的共同目标。

加强社会监督与评价机制。目前, 对于造假账的舆论谴责已经给企业、会计师和审计师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但是这种谴责具有相当强的宏观性, 同时也缺乏具体的和细微方面的机制和力量。因此, 应当建立和培植揭露虚假会计信息的市场力量, 以改变目前造假力量大于抑制力量的失衡状态。应当加快信用体系的建立

对于会计从业人员要不断地加强责任意识教育、职业理想教育, 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道德修养, 以会计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为准绳。对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进行善恶褒贬从而引发会计人员对于诚信的荣辱观, 做合格的会计人员

摘要:目前社会的会计诚信有很大问题, 而会计造假泛滥成灾。本文试从影响会计诚信的原因分析以及改善方法进行浅议。

关键词:会计诚信,会计造假

参考文献

[1]李勇.大力推进行业职业道德建设[J].中国农业会计, 2003, (1) :8-9.

[2]李爽, 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会计粉饰问题研究[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6

[3]吴联生, 会计信息失真的“三分法”:理论框架与证据[J], 会计研究, 2003, 1:25-30

7.论诚信为立国之本 篇七

【关键词】诚信;性格;谎言;正义

大约100多年前,美国传教士阿瑟.史密斯总结中国人的性格为:勤劳节俭但麻木冷淡等,其中最为尖锐的是没有诚信、谎话遍地、毫无良知。这些特点随着史密斯《支那人的气质》以及资本主义殖民者的铁蹄而迅速的传遍了全世界。

在随后的时间里,我们的国学大师如林语堂、梁启超、辜鸿铭等先辈们虽一再美化我们民族的文化、礼仪与智慧,但对国民的精神及没有诚信这一事实却不约而同的进行反思与反省。甚至也不惜笔墨,痛加斥责,可见对这一论断的认同。

近代以来中国所遭受的侵略固是由于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但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形象以及世界各国对中国人的不信任——如“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甚至于达到如日本人必欲灭之而后快的恶劣地步——等等,则不能不说与我们自己有关。我们许多的优点其实是我们缺点的注脚。比如说中国人节俭,倒不如说他们太穷苦,不得不节俭;说中国人勤劳,那是被恶劣环境逼的,不勤奋就得饿肚子,就无法生存。所罗门说“勤劳的手可以致富”[1],但在中国却远非如此,何以故?因为中国的老百姓永远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再勤劳也不能改变他们的现状。

中国的先哲们说“仓廪实而知礼节……”[2],是说礼义廉耻要建立在正常的生活之上。 而中国自1840年以来约100多年的历史几乎全部陷于战乱,——岂止100多年以来,我们上推至两千年以来的中国社会,所谓的“太平盛世”能有几个?“乱离人不如太平犬”[3],不仅“不如太平犬”,“人相食”[4]的历史就层出不穷,对于没有任何生活保障的中国人来说,何谈礼义廉耻?何谈诚信?于是,为了生存,为了不被突然地、不可知的命运所吞噬,他们不得不撒谎,以至于装腔作势;不得不背信弃义,背弃亲情、友情,而代之以谎言和欺诈。以此而言,诚信实在是一个人格与人品中的奢侈品,人性的奢侈品,中国人似乎不配拥有。

新中国的成立,使那些曾经想占领、瓜分与殖民中国的资本主义各国不得不对中国人刮目相看了。毛泽东立志要“创造一个有自豪感的新中国”“中国要在国际上获得尊重”[5],并最终实现了。而诚信必然是自豪感与被尊重的首要。是的,中国人将不再生活在苦难里,在世界上,也不再是缺乏诚信的民族。

但是,接着而来的“大跃进”“形势大好”“万寿无疆”“亩产过万斤”等等,直至十年内乱,简直成了谎言遍地,假话、空话、大话满天飞的时代。夫妻反目,父子成仇,人们生活在极端的恐怖与恐惧的深渊里,诚信早已不复存在了。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许多的错误都被很自然的纠正了,国家与人民富裕了,政治与经济健康发展。中国人再也不会为了生存、为了活命去撒谎、去欺骗了。

可是,诚信缺失却象毒瘤一样又一次死灰复燃了。……从江西九江防洪大堤用竹子取代钢筋,到重庆彩虹桥的垮塌,新的民谣总结说:“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三聚氰胺毒奶粉震惊了世界;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至300万吨,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强烈致癌,毒过砒霜100倍;2004年,全国10多个省市粮油市场发现有国家粮库淘汰的发霉米即“陈化粮”事件曝光,“陈化粮”含有大量强烈致癌的黄曲霉素……

温家宝在一次讲话中说: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毒奶粉、地沟油等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岂止是食品安全诚信缺失?北京大学的教授、博导抄袭学生的论文,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许多所谓的专家、学者们以貌似神圣的,但却是无聊琐碎,甚而弱智的学术讲座与交流招摇撞骗;许多的大贪、巨贪;所谓的小三、小四;所谓的裸官现象等等,说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沦丧,已经蔓延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并正在毁掉人们心中仅存的一点神圣和良知,动摇着我们国家与民族的根本。

从古到今,中国人诚信的缺失,谎言的施虐,似乎不仅仅是由于生活的困苦、苦难,不仅仅是由于被统治、被压迫、被剥削、被奴役,即使他们富裕起来、独立起来、强大起来,他们也一样说谎,一样没有诚信,他们似乎永远都生活在一个虚假的或虚拟的世界里。一切看似无聊的、荒诞的现象却都是真实的,“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是假亦真”[6]真是一句精辟的概括。

鲁迅说中国人惯于夸大其词、无中生有:曰“《颂》诗早已拍马,《春秋》已经隐瞒,战国时谈士蜂起,不是危言耸听,就是以美词动听,于是夸大、装腔、撒谎,层出不穷”[7]。我们会常常见到那些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的人;那些粗俗轻浮、装腔作势的人;那些夸夸其谈、屁话滚滚却自以为雄辩滔滔的人,……这乃是我们社会的痼疾,却也是诚信的大敌。史密斯说“中国人是一个具有强烈演戏本能的种族”他们所做的一切都与事实无关,“问题从不在于事实,而永远在于形式”[8],乃是对这一现象的进一步的注脚。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了现代,甚至于持续到了目前,持续到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与精神。

我们一般所理解的诚信即真诚、诚实、守信等,这是中国人关于诚信的基本概念,也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所追求的、所崇尚的美德之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9]“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10]“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等,都是关于诚信的美德和传说,但是这些美德和传说在我们中国人身上到底能够显现多少?自古以来,我们有为义而死者、有为情而死者、有为忠孝而死者、有为礼节而死者,但却很少有为诚信而死者,为诚信而死者谓之傻瓜。

中国的圣人们如孔子、孟子,虽然也大谈诚信,如孔子:“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11],从文化与理论上将诚信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在实际上却并不推崇诚信,而是极力的推崇权变,所谓“与世推移”,并以其实际行动将诚信置于虚空的位置之上。孔子删订《春秋》,其“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12],曲笔阿世;所谓“笔则笔,削则削”[13],已经开始随意曲解史实了。在他所排列的人伦纲常里诚信排在最后一位(仁、义、礼、智、信),孔子说“直而无礼则绞”[14]——诚实但却不合乎礼节就是尖利刻薄,那自然是极不可取的。并且这个排在最末的诚信,也是以维护三纲五常、君主道义为根本,否则,“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15],似乎只有小人才信守诺言。而孟子对于孔子的行为大加赞赏:“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16],“义”也者,王道礼义纲常名教也,诚信与行动是维护“义”的手段,而为了所谓的“义”则可以不择手段。这样,言行不一、不守诚信而大言炎炎的劣行渐渐地成了所谓仁人君子的正常的品行。这不能不说是圣贤们的悲哀,更是中国人的悲哀。此后,被总结在《大学》里的正诚格致与修齐治平的道德规范与行为标准——那个被视为士大夫们最高的人生境界,即由于圣人们对于诚信的漠视,将其中的正心、诚意、格物、致知被后世儒士们渐渐淡忘了、泯灭了、消亡了,而只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了。即使这样残缺不全的人生与人格的修养标准,古今来能够达到的也寥寥无几,先圣先贤尚且如此,普通百姓又何尝能够?对于诚信与其他道德规范的本末倒置,应该说是中国自古以来诚信缺失的根本所在。

nlc202309011339

我们常常感叹自近代以来西方的文明、美国的文明、甚至于日本的文明,不满于中国近代以来的落后,却特别自信于、自满于我们古代的文明。岂不知近、现代文明的果皆源于古代文明的因,近代的落后原是从古代埋下的祸根。

我们且看一看,作为一切道德基础的诚信在各种文明中的地位与作用。

西方文明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那些希腊罗马的先贤们为西方文明所立下的根本就是自由、民主、公平与正义,此后几千年,无论社会如何进步发展,这个根本一直没有动摇。近代资本主义产生之后,这个根本之中又加上了诚信——资本主义经济本质上就是信用经济。因此,自由、民主、公平、正义,以及凌驾于其上的诚信,应该说是资本主义文明的核心,也是西方文明得以存续至今而又始终领导世界的秘密所在。

美国人吸收学习甚至照搬了西方的文明,并创造了自己的、有别于西方的独特的文明。而这个文明同样以诚信为第一。马克斯·韦伯说:资本主义是金钱至上,但却是诚信第一[17]。并援引号称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的名言:诚信为立国之本。洛克菲勒也说:“我支付了诚信,……所以我获得了成功”[18]。这位被戏称为“窥见了上帝之手”[19]的全球首富始终将诚信列为人生种种美德之第一。

不独商人、资本家以诚信为第一,即便如英雄豪杰也不例外。在美国人的心目中,在英雄所应具备的十种品德之中,诚实位列第一。美国人常说:“相信人是美国人的传统”[20],所谓相信人,就是相信别人的诚实,美国人的口头禅是“诚实是上策”[21]。这个社会与人生的信条源于美国的传统,那个伟大博学的爱默生——号称是美国的孔夫子,在论人的美德里,将正直与诚实列为第一[22]。

资本主义的自由与民主若无相应的诚信规则做基础,岂非早已天下大乱?

我们再看看我们一直所鄙视的日本吧!

在近代以前,日本一直是模仿和学习中国的文化,移植中国的文明。并对之进行切合于日本实际的改造。这个改造奠定了日后日本文明、文化与精神的根底。

首先是以“忠”与“诚”来取代那个被中国的圣贤们抬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统领所有道德规范的、位于五伦之首的“仁”——那个有条件的“仁”。日本人试图以无条件的“忠”与“诚”来统一日本的各种道德观念,并以“诚实”作为一切道德之上的最高道德。近代以来,日本人将“诚实”列为“军人敕谕”五条训诫(忠义、礼仪、勇武、大节、节俭)的灵魂[23]。“诚实的义理”则被认为是日本“永恒不灭的榜样的义理”[24],“诚实”也是使日本道德戒律中的任何戒律或“日本精神”持续下去的东西。也只有诚实的人才能“领导其人民”[25]。

不仅如此,在经中国而后兴盛于日本的禅宗修行中,“诚实”具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后经日本荣西禅师及铃木大拙的改造、参研与传授,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日本修养法”以及所谓的“日本精神”。铃木大拙说:所谓至诚,即不欺,意即“和盘端出全部的自我”,以禅语解,即“整体作用”,“不保留、不伪装、不浪费”[26]。如此生活的人就是金发狮子,是刚强、诚实和全心全意的象征。

这个关于“诚”的精神将日本文化、禅宗文化、日本神道教及日本精神有机的统一了起来。

最后,诚实也成为日本武士道最高的道德和必修的课程,成为日本武士信实的基础,所谓“武士一言”,就是对其所说的话的真实性的充分保证[27]。武士守信义,重然诺,朴实无华,视死如归,被认为是崇尚诚信的最高典范。在日本,一直流传着许多关于武士因食言而以死相抵的故事。

据此,我们可以看出,西方文明、美国文明,或者日本文明等等,都将正直、诚实、正义列为诸般道德之首,或列为一切道德之基础,或视为一切道德与规范或规则的灵魂,应该说是极其正确、准确,极其有远见的。这一点,应该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据此,我们是否可以得出一个有关诚信的结论,即诚信是所有道德规范的基础,是一切道德的首要和灵魂。没有诚信,则“礼仪便是一场闹剧和演戏”[28],非但如此,则一切的道德都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而没有了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道德戒律,则国家就会陷入混乱,人类文明就无从谈起了。

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诚信是道德的基础,是立国的根本,是人类文明的唯一保障。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总结概括为三句话,即所谓的三个倡导:而第三个倡导就是指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其中,我以为,诚信应位列第一,或凌驾于三句话之上,或应是核心中的核心。这里的诚信,落实到行动上,我理解,就是指能力和责任。

作为一个个人,不管其多么伟大或多么渺小,都有其相应的能力,只不过是能力的大小而已,而这个能力与责任则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责任或缺乏责任的能力是自私的和没有价值的,而没有能力的所谓责任,则是空洞的、自欺欺人的,其实也就是不负责任的。所以,对于我们而言,必先有负责的精神,其次才可以谈展现其能力,也才能达到诚信之目的。如果能力不以责任相约束,不以责任来提升,则这个能力就会变成自私自利的工具,就会对社会及他人造成危害,所谓“挟才以为恶……是虎而翼者也”[29]。所以,禅宗修行里说: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如果能力不负有责任,则这能力也将会慢慢消解以至于消失。而失去了能力与责任的诚信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了。

所以,锻造我们的能力,增强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个人诚信落到实处的根本保障。

而落实和践行诚信则应该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重大使命,是我们每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30],诚信是一种高尚的人格力量,是打开一切大门的钥匙。

我们常常会说社会与国家不诚信、别人不诚信,而唯独不说我们自己不诚信,岂不知国家、社会都是由我们自己组成的。法国大文豪莫罗阿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事变的参与者,我们却常常原谅自己而指责别人,这是多么可笑的事情!

nlc202309011339

所以,让我们停止抱怨吧!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此时此刻做起。政府、商业、教育、个人都一起反思,看看我们自己,是否诚信第一?是否哗众取宠?是否常常作秀?是否欺下瞒上?是否谄媚领导?……让我们从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都显出诚信的意义。这样,我们的社会、民族与国家,才会建立基本的秩序、面貌与尊严,因为诚信是我们民族、国家、社会及个人存在的根本!

【参考文献】

[1](美)阿瑟.史密斯.中国人的气质[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2]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管子·牧民》原文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3](宋)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

[4]《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正史均有“易子而食”、“人相食”的记载。

[5](美)R.R.帕尔默.冷战到全球化——意识形态的终结?[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6](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M].长沙:岳麓书社,1987.

[7]鲁迅.鲁迅全集(卷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8.

[8](美)阿瑟·史密斯.中国人的气质[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

[9]《论语·为政》

[10](唐)李白《侠客行》

[11]《论语·中庸》

[12]《公羊传》闵公元年

[13](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14]《论语·泰伯》

[15]《论语·子路》

[16]《孟子·离娄》

[17](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上海:三联书店,1987.

[18][19] (美)洛克菲勒.洛克菲勒自传[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

[20][21](美)《洛杉矶时报》2003.8.18第一版.见《环球》2003年第22期

[22](美)爱默生.爱默生随笔[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3][24][25](美)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26](日)铃木大拙.禅宗概论[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2.

[27][28](日)新渡户稻造.武士道[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29](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30]语出《庄子·渔父》“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王充《论

衡·感虚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作者简介】

郭中波,男,汉中市委党校历史学副教授,讲授中国近代史、中国法律史多年。

8.论诚信的议论文 篇八

诚实是一种力量的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下面给大家分享论诚信的议论文,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论诚信的议论文1

古人云:“人无信而不立。”的确,诚信是个人发展所需的重要品质,也是中华民族得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有人不禁要发问,诚信如此重要,我们身边的诚信又在哪呢?

让我们顺着悠久的历史长河,回溯到古秦,你会看见:商鞅立木于南门,赏赐将木桩抬到北门者百金;再往回到春秋战国,你会看见,那晋文公为了履行当年的诺言,退避三舍,不惜舍去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前方战场;你还会看见,季布的一诺千金,为人称道一时……

诚信自古就扎根在人们的内心,它贯穿了千百年的沧海桑田,融入了人们的灵魂。诚信,不仅仅只是空口无凭的一句承诺,更是在心中督促人们承担责任、履行诺言的观念。它如同一盏明灯,驱散充斥着日常生活的种种黑暗,为我们的心照亮一条光明大道。

现今生活中,履行诺言的守信之人又何尝少呢?我们有为人诚恳守信的平老静,有绝不违背朋友承诺的宋庆龄,有宁可放弃极好的商业机会也绝不违约的李嘉诚,更有工地中随处可见,为了履行对家人“美好生活”的承诺而打拼的人们。诚信时刻就伴在我们身旁,守信的人们用他们平凡却执着的行为,向社会诠释着诚信的力量。

事实上,诚信做人,不仅适用于名人,更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莎士比亚说:“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对自己诚信。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对我们学生而言,在学习中我们要做到两方面。

一是对学习中的难题诚信,诚信地做题,抱着对于题目,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的态度,不去投机取巧,不去敷衍了事,以诚实的态度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二是对于我们身边的人诚实。老子有言:“轻诺必寡信。”在我们生活中,我们不应为了顺从别人的意愿而轻易透支我们的信用,不应对什么事都轻易下承诺。对于自己无能为力的事,应当礼貌地拒绝,不要为做个“好好先生”而失去诚信。

最后,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从自身做起,以诚信待人,共同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灿烂的辉煌吧!

论诚信的议论文2

所谓诚信,即诚实与守信,我认为人要讲诚信。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句很好的话: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诚信是自然的规律,追求诚信是做人的规律。”这就是所谓诚信的本质和道理。无论古今中外,诚信都不容随意丢弃,绝不被任何利益所诱惑。我们今天就叫做有诚信。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国家,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讲诚信的人,我们是有着重承诺,讲信义的优良传统民族。

随着时间的流逝,年代在不停变换,时代不断的的创新,诚信的具体含义却一如既往,不曾改变。祖先的许多有诚信的光荣事迹,流传至今还有着它积极的教育意义,这值得我们学习与模仿。

秦朝末年,幼时韩信家境贫穷,吃着剩饭白天还要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却因嫂嫂认为耗费灯油而读不成。被赶出流落街头。在他落魄时,意味老人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韩信很感激的对老人说:“我涨大笔报答您。”后来韩信做了楚王,不忘旧恩,将老人接到自己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老人。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韩信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人不可无诚信,守信乃为人之根本,立足天下应以诚信为本,所谓人要讲诚信。的确,人不可无诚信。有个富商过河时船沉了,他大声呼救,渔夫闻声而致。富商大喊:“我是这片最有钱的人,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却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疑惑的质问,富商却道:“你个打鱼的白有金子还不知足。”后来富商又一次在原地翻船,大喊谁救他给谁100两金子。有人欲救,被骗过的渔夫指着他说:他就是那个不讲诚信的骗子。”于是商人被淹死了。

商人的不守诺言,使别人失去了对他的信任,导致了最后的悲剧。两个例子都是讲诚信的,可结果性质却恰然相反。一位被后人称赞,美名千史。一位被后人批判,臭名远扬。以至于看出,讲诚信多么重要。所谓人要讲诚信。

风,是聚合物的一种精华力量。然而预聚合人心,更应有诚信之风相伴。它无处不在,只在于你自己。

千经万典,信义为先;人生行路,诚信为重。所谓人要讲诚信。

论诚信的议论文3

从《论语》中的`“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到程颐的“以诚感人者,人已以诚而应”;再从马克·吐温的“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到左拉的“失信就是失败”。古往今来,多少名人学士都用自己的话,乃至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要讲诚信,这些无一不体现着诚实的重要性。

从小,父母和老师都教导我们:不能撒谎,撒谎不是一个好孩子应该做的。我们从小就是在这样的熏陶下长大,谎言,不应该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我们必须弘扬,并且发扬光大。

相信大家都读过《狼来了》这个故事吧。故事中的小男孩就是因为说了谎话,导致所有人都不再信任他,最后他被狼吃掉了。

有人说:“生活中需要善意的谎言。”那么我想告诉他:如果你有一个朋友在你面前唱歌(唱得很难听),她问你唱得怎么样,你说好听。而你的朋友就兴冲冲地跑去众人面前唱,可是众人并不会估计她的脸面,他们只会说唱得难听,而你的朋友就会接受双倍的打击,从此对音乐失去信心。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善意的谎言有时的确可以给别人带来希望,但终究还是谎言,应该审时度势,慎用之。在我们用“善意”在“欺骗”的深渊上指出一张网时,就应该想到,当这张“善意”的网被“现实”侵蚀过后,还在网上行走的人,是否会落入一个更深、更大的深渊!

莎士比亚说过:“闪光的东西,并不全部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这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显而易见的。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同学们,善意的谎言可以用婉约的事实来代替。

诚信是我们的做人之本,是一个企业的兴盛之源,是一个国家和谐稳定的基石。让我们的生命在诚心的土壤中开出美丽的鲜花!

论诚信的议论文4

古人历来重视道德修养,把诚信作为人道德修养最基本的内容,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古人从天地生养万物的过程中,看到了天地真实无妄、自强不息的特征,就把这种特征称作“诚”。并由此推出人的行为准则:“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指出了人应思诚而与天道相通。“信”从造字结构看,“人言为信”,关于信的论述有“一诺千金”、“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古人为人诚实、恪守诺言的例子比比皆是。

例如孔子教育他的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不自以为是,要虚心。说话办事要言行一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孔子在《论语》中谈个人修养和待人之道时多次说到“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人无信则无以立,无以行。孔子在谈到治理国家大事时说:“民无信不立”,认为“信”比军队、粮食还要重要。

北宋的范仲淹青年时在睢阳读书,认识了一位姓李的术士。一天,那个术士得了重病,请人找来范仲淹说:“我这里有一个炼金秘方,我的儿子年纪小,不能把点金术给他,现在我把这秘方交托给你。”术士把秘方和炼成的一斤白金封好交给范仲淹,就病故了。

几年后,范仲淹当了谏官,他找到那个术士的儿子,对他说:“你的父亲会使用神奇的点金术,当年他过世的时候,因为你年纪还小,所以就托我先保管秘方,如今你已长大,应当把这个东西还给你。”于是就拿出那个秘方还有白金一起交给术士之子,那个密封的记号还保存完好,没有被打开过。

还有一个著名的诚信故事:“种世衡不失信于羌人”。北宋名将种世衡到青涧城戍边时,巡视抚问境内部落。牛家族首领奴讹倔强自负,从不服从宋朝地方管理。种世衡与他约定,次日到帐下慰问部族。谁知当晚下起了大雪,次日道险难行,而奴讹部落又处于偏僻的山沟,众官劝阻种世衡改天再去,种世衡坚意践约。

奴讹以为大雪种世衡必不来,没想到他顶风冒雪而至,感服,急聚族人听命。此后,当地人相继来归。种世衡的军队秋毫无犯,深得人心,与羌民和睦相处,人称“种家军”。后来每当西夏军犯宋,羌民即先通报,并倾力相助,因此宋军每战必胜,使边境得安。

诚信是为人、处世之本,是对人的本性、人的价值、人的使命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古人常用“至诚”的标准来规范自己,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提高社会道德水准。

论诚信的议论文5

诚实是金,黄金有价,诚信无价,诚信比黄金更贵重,诚信作为高尚的品格,可以为人们带来财富,但诚信本身并不是黄金。

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曾告诉我们:做人要“慎独”。意思是说,君子即使在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会严格地自我反省,做到心中坦坦荡荡,行动光明正大。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而严正的朋友”王充说过:“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生活中,一件不吃偷来的石榴的事让我想起一次夏天的中午,我正巧去过别人家的果园前,突然有人大喊起来:“枇杷、枇杷,黄澄澄的枇杷!”我转过头一看,一大帮孩子,正围在枇杷树前。你一言,我一语,似乎在议论什么。我走近一听,原来是在议论怎么把枇杷摘下。一个稍大的同学就先动手,我叫了一声:“别摘,不能偷别人家的东西。”他还不听,我叫他下来,耐心地对他说:“你怎么能摘别人家的水果呢?人家的果子少了,心里肯定很难过,如果是你呢,你会怎么想?你知不知道‘诚实’,诚实就是实事求是,不说谎,不虚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一个诚实的人,就要说老实话,为人老实,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只有为人诚实,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你懂吗?”当时,他红着脸赶紧逃了。

有一次,我考试考了97分,卷子一发下来发现有一道题目错了,老师批对了。我本来不想对老师说。但一晚上我的心里忐忑不安,第二天,我鼓起勇气去向老师说:“老师,你把我的题目批对了,这本来是错的。应该减一分。”罗老师语重心长的说:“你们学习也很刻苦,学的这么苦,考试应该使你高兴高兴。有些人考50几分就没办法了,你说是吗?”我点点头,让老师帮我改了,就跑回教室了。

上一篇:一件感人的事的作文下一篇:小学生诗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