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

2024-08-16

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共11篇)

1.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 篇一

上海大学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2012学年)

(填表前请先看本表反面填表说明,请如实完整填写,须上交原件,本表涂改无效。本人承诺所填内

《上海大学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2012学年)》填表说明

1.申请学生严格按要求填写表格,不留空白,涂改无效。2.家庭成员情况说明

a)“健康状况”指正常、残疾、重病、已故。

b)“就业状况”指就业、务农、个体经营、退休和养老、失业、在读等。

3.指学生本人、学生未婚的兄弟姐妹及学生父母。祖(外祖)父母若在同一户口簿中并共同生活可算作家庭成员。家庭所有成员(不含学生本人)必须提供户口簿复印件(包括户主页和全部内页)。4.“家庭年总收入(不含救助金)”:指家庭所有成员近一年的年总收入之和。包括:长期或临时就业

获得的工资性收入;个体经营收入;证券投资收入;房租、土地出让收入;退休金、养老金收入;赡养赠送收入;保险赔偿收入;经营农作物及农副产品收入(含现金和实物收入)。

5.“家庭年救助金”、“其他救助情况”:指近一年里家庭成员由当地政府提供的低保、协保、失业金、就业补贴、医疗补助、助学金、其他一次性补助等的总和。6.a)“健全”指正常家庭,无其他特殊情况。

b)“孤儿”指未成年人父母双亡或被宣告失踪。须说明抚养人情况,由街道(或乡镇)民政部门盖

章证明。

c)“烈士子女”指父亲或母亲一方为烈士,须提供相应证明。d)“单亲”指父亲或母亲一方去世。监护人再婚不算单亲家庭。e)“离异”须说明对方所支付抚养费情况。监护人再婚不算离异家庭。

f)“残疾”包括学生本人及家庭成员残疾。须提供残疾证复印件(含残疾人姓名、种类和等级)。g)“重病”包括学生本人及家庭成员患有重病。须由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病史材料(近两年内的病史

材料有效),并说明病情。

h)“大额医疗费支出”指家庭成员因患重病所导致的近一年内大额医疗费用的自费支出,须提供

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病史材料及已支付的医疗费收据。

i)“遭受自然灾害”指家庭因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等情况,导致家庭经济受到严重损失,造成日

常生活发生困难。由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出具受灾情况证明。

7.家庭成员中凡符合以下情况(学生本人除外)的,必须提供经济收入情况证明,要求如下:

1)有工作单位——必须由工作单位开具“收入证明”(见附表1)并加盖单位公章。2)务农——必须由村委会及乡镇民政部门开具“务农证明”(见附表2)。3)个体经营——必须由工商管理部门开具就业情况及收入情况证明。4)退休和养老——必须由相关管理部门开具“养老金证明”。

5)失业——必须由街道(或乡镇)的劳动保障部门出具“失业证明”并注明领取失业金情况。6)8.秋季学期开学第一周,申请学生须将本表交给学院辅导员。

以上解释权归上海大学学生成才服务中心

2012年7月

附表1:收入证明

兹证明系本单位(填写“劳动合同制”、“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身份证号码为,于年月进入本单位工作,现工作岗位为,现任职务为。近1年(时间以开具本收入证明之日起推算),该员工在我单位的税后年总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奖金、补贴、加班费、年终奖、分红等)为人民币¥元(大写:万仟佰拾圆角分)。

上述情况属实,特此证明。

单位名称(公章):

经 办 人:

电话:日期:

注:此证明材料仅用于我校学生申请家庭经济困难认定,请贵单位配合如实开具,谢谢。

此 虚 线 不 用 裁 剪

附表1:收入证明

兹证明系本单位(填写“劳动合同制”、“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身份证号码为,于年月进入本单位工作,现工作岗位为,现任职务为。近1年(时间以开具本收入证明之日起推算),该员工在我单位的税后年总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奖金、补贴、加班费、年终奖、分红等)为人民币¥元(大写:万仟佰拾圆角分)。

上述情况属实,特此证明。

单位名称(公章):

经 办 人:

电话:日期:

注:此证明材料仅用于我校学生申请家庭经济困难认定,请贵单位配合如实开具,谢谢。

附表2:务

农证明

上海大学制

2.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 篇二

1 发展家庭牧场的现状

目前, 全市拥有各类家庭牧场14 769个, 已登记注册或备案管理的有9 651个。

1.1 产业结构情况

种养型家庭牧场:生产经营涉及到粮食、油菜、蔬菜、果品、苗木等产业。全市种养型家庭牧场12 657个, 占总数的85.69%。养殖型家庭牧场:主要养殖家畜家禽。全市养殖型家庭牧场2 003个, 占总数的13.56%。观光型家庭牧场: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特色餐饮以及休闲畜牧业、观光畜牧业的家庭牧场109个, 占总数的0.75%。

1.2 流转土地情况

全市各类家庭牧场共流转土地1.01万亩 (1亩=667平方米, 下同) , 全市流转土地在50亩以下的家庭牧场12 343个, 占总数的83.57%, 50亩以上的2 426个, 占总数的16.42%。土地流转价格因土地类型、地域和地质不同而不同, 区位优势较好的地方流转价格约为800元/亩左右, 高岸田及交通区域优势不明显的地方, 一般流转价格约为600元/亩, 山地流转价格约为50元/亩。国家粮食直补、综合补贴等政策性补助资金一般由原土地承包经营农户享受。

1.3 生产经营情况

家庭牧场在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体制下, 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 从事畜牧业生产的适度规模化、集约化、商业化生产经营, 使畜牧业由保障功能向盈利功能转变, 将成为当今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存的畜牧业生产经营主要组织形态。眉山市家庭牧场大多参与了农民专业合作社, 多以合作社+家庭牧场的形式运作, 经济效益普遍较好。合作社为家庭牧场提供种畜、饲料、药物, 并实施配送服务。全市家庭牧场经营总收入50万元以上的有3 101个, 占家庭牧场总数的20.99%, 10~50万元的有11 519个, 占家庭牧场总数的77.99%, 10万元以下的有149个, 占家庭牧场总数的0.02%。有307个家庭牧场主牵头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有324个家庭牧场与畜牧业企业签订了产品购销合同, 有18个家庭牧场拥有产品注册商标。

2 发展家庭牧场的问题

2.1 生产要素的约束是家庭牧场的发展瓶颈

大多数家庭牧场获取畜牧业生产要素仍然面临着较大的约束, 主要集中在资金、土地和人才等方面。

2.1.1 土地。

土地流转期限都普遍偏短, 以1~2年居多。村规民约与《农村土地承包法》相悖之处较多, 农民对这部法律执行和遵守不够严格, 个别地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仍坚持3~5年一小调, 10年一大调, 对规模经营造成较大难度。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与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生产依然存在矛盾, 相当一部分农民还抱着“宁可抛荒不可失地”的思想, 害怕失地失权, 不愿意把土地流转给他人耕种。

2.1.2 资金。

绝大多数的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在融资筹资方面都存在着授信担保困难、申请手续繁杂、隐性交易费用高等问题, 发展前景受到很大制约。

2.1.3 人才。

家庭牧场总体上是农村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群体, 在所从事的行业中往往都有着一定的技术和经验优势, 但从事牧场生产的主体成员存在高龄化、低能化的问题。

2.2 基础设施薄弱是家庭牧场的发展障碍

虽然近几年来眉山市农村基础设施有了大幅度的改善, 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依然存在, 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水源条件好、旱涝保收的耕地, 农民不愿将其流转, 地形地貌条件差、交通不便、水源缺失的耕地, 由于收成无保障, 往往是家庭牧场流转的区域。同时, 由于土地流转期过短, 导致业主对修建灌溉设施、培肥地力等事关持续发展的项目不敢投入, 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未得到全面改善。当前畜牧业是投资回报期长、回报率低、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的产业。畜产品市场价格的异常波动时有发生, 家庭牧场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2.3 产业布局无序是家庭牧场的发展隐患

从全市家庭牧场产业布局上看, 盲目扩大生产规模, 且品种单一, 往往造成产品价格急剧下跌的情况, 导致价贱伤农。如家庭牧场中的生猪生产占到70%以上的份额, 而肉牛、山羊等草食家畜养殖比重偏低。

3 发展家庭牧场的对策

3.1 加快改革步伐, 增强要素保障

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方面, 要进一步赋予村级集体对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调配权, 同时加强土地流转的规范管理。在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方面, 要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农村基层建立畜牧业信贷网点, 建立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的抵押、担保、信用体系。要完善小额信贷产品, 建立灵活高效的畜牧业融资保障体系, 缓解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要制订出台扶持政策, 引导和鼓励“农民企业家”、“返乡农民工”、“创业大学生”等群体成为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 尤其要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 争做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

3.2 强化政策引领, 优化发展环境

要出台具体可操作的金融、科技、人才、税收、用地、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合作社、家庭牧场注册商标、产地产品认证、质量体系认证等免收费用。

简化行政审批程序, 减免注册成本。家庭牧场等到工商部门注册, 由乡镇畜牧兽医站实地核查并出具证明, 工商部门凭相关证明材料及时注册登记。家庭牧场只需刻行政公章, 而不必像公司一样, 行政公章、财务专用章、合同专用章三章齐全, 以减少注册登记成本。

尽快出台家庭牧场准入条件及奖扶政策。制订统一的准入条件、登记办法。

3.3 加大扶持力度, 降低经营风险

要继续加大对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资金扶持力度。要按照各级财政增长比例同步提高对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扶持额度, 特别是启动出台对家庭牧场扶持政策。

3.家庭阅读情况的调查研究 篇三

一家庭阅读的建设现状

有人把当下这个时代称为读图时代或视听时代,因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想要静下心来读书也就越来越难了。据一份中国国民读书状况调查显示:有近四成人基本不读书,其中称自己“没时间读”的就多达37.8%。而对761名中小学生问卷调查显示:如果有一本亲子沟通的读物摆放在家里,父母主动要看的也不过占51.64%。

不少家长诉说自己的孩子不爱读书,殊不知孩子厌倦读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许多父母给孩子买的课外书,大多是一些复习参考资料,带有功利性和强制性。有些父母觉得好的书,孩子读来却觉得索然无味。调查显示,中小学生有以下六大主要阅读需求:A.一切轻松、有趣的文字;B.有幻想色彩和神秘色彩的文字;C.反映亲情、友情甚至爱情的文字;D.介绍生理知识的文字;E.各种知识性文字,包括天文、地理、军事、科技等方面的知识;F.介绍和父母有效沟通方法的文字。这些阅读需求,大部分是一种阅读喜好,同时也是一种心理需求,不带有功利色彩。

二阅读能力是一种基本的学习能力

许多家长认为,阅读能力顶多影响到孩子的语文成绩,其实阅读能力的高低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因为任何学习都是从阅读开始的。孩子不可能在学校里学习到成年以后所需的一切知识和技能,因此,学校教育必须为人的终生学习奠定稳固的知识基础,而阅读能力则是一个人终生学习的基础和最大的本钱。有关资料显示:9岁以前是儿童发展阅读能力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孩子学习阅读的方法,并开始透过阅读来学习。10至13岁的儿童通过阅读,大量吸收知识。13岁以上的青少年以功能性阅读为主,能根据不同的需求,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从这样的规律可以看到,阅读能力愈强的人,愈有能力搜集、理解、判断信息,以达成个人目标、增进知识、开发潜能,并运用信息有效参与现代社会的复杂运作。

三家庭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重要环境

儿童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许多因素都可直接影响儿童的阅读能力,如语言接受能力、语言生成能力、情绪影响等。但一般来说,影响孩子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来自家庭。

目前,中国家庭存在不少不利于孩子阅读能力培养的因素:一是家长的观念,不少家长把孩子的阅读活动看成是可有可无的,把阅读等同于看闲书。有调查显示,中国一年级孩子的阅读量不到美国孩子的1/6。中国孩子从8岁开始大量自主阅读,而美国孩子从5岁就开始了;二是家长不注意与孩子进行语言的交流和沟通。孩子阅读能力的发展需要丰富的语言刺激,但现实情况是,不少家长一开始和孩子说话就是“作业写完了吗” ?孩子生活在一个缺少语言刺激的家庭中,缺少重要的语言经验的积累。这不但影响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也会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影响孩子在人际交往中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三是家长只愿花钱不愿花时间,如跟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等;四是家庭视听媒体的影响。视听媒体对丰富孩子的日常生活、开阔视野、学习知识,有着不容置疑的积极作用,但是这些并不能取代阅读的作用;五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家长经常不知不觉地剥夺了孩子的阅读兴趣。许多家长让孩子在学龄前读书是为了认字。上学之后,孩子只能看和学习直接相关的书,家长很少鼓励孩子自主阅读、自由阅读。不少孩子的阅读兴趣被父母的教育功利思想慢慢扼杀掉了。

四家长要善于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乐在阅读,才能持續学习。家长应当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这已经成为国内外众多专家的共识。为了保持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更高的阅读能力,笔者给出如下建议:第一,家长要以身作则,自己也应该有阅读习惯;第二,要替孩子创造更好的阅读条件,例如孩子有自己的书房、书桌、书架等;第三,家长要为孩子买一些书,也可以让孩子自己选书,鼓励孩子和其他朋友交换书看;第四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比如开展家庭读书会,把书中的内容变成家庭剧等。每天坚持亲子阅读时间,这对小学阶段的孩子更为重要。

阅读让人“没有距离”。它不仅能让亲子之间的沟通没有距离,而且让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也会没有距离。世界经济合作组织在他们关于青少年的阅读能力调查中提到:家财万贯,不如满室书香。因为文化资产的影响力更胜于物质财富。也就是说,家里图书的数量、种类愈多,父母愈常和孩子讨论书籍、电影、电视节目的内容,孩子的阅读能力也愈强,也就为孩子将来参与社会竞争赢取了一张最有价值的通行证。

(作者单位:江西省儿童少年活动中心)

4.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 篇四

1-登记表必须双面打印。(一面打印调查登记表,一面打印“关于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

生调查登记表》的说明”。不接受单面打印,请务必强调这点)

2-调查登记表上“个人情况”,“家庭成员情况”,“影响家庭经济状况有关信息”三栏的相关信息一律采用电子档填好后再打印,不得手写。全部打印完后再拿去各个相关单位盖章(盖章不得打印)。另外学生本人签名及家长签名必须手写。

1-签章部分:经办人签名必须填写,不写无效。

三个公章缺一不可。

“该生家庭”可供选项必须勾选。

2-家庭成员信息一栏不包括已嫁出去的或娶进来的,如嫁出去的姐妹和娶进来的姑嫂。3-家庭成员一栏填写的所有成员必须附上户口本复印件,一式两份。

4-“已获资助情况”一栏“生活资助”是指领取学校各项物质补贴,如保暖衣被子等的领

用。“特困补助”指特困生接受的补助。

5.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 篇五

摸底调查工作的通知

县直各学校、各乡(镇)教育办及中学:

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家庭经济困难教师情况摸底调查工作的通知》(新教传[2012]36号)及地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地区家庭经济困难教师情况摸底调查工作的通知》(阿地教传

【2012】33号)精神,2011年在国家财政部、教育部大力支持下,中央财政将新疆列为试点省区,开展2011-2012学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励耕计划”(以下简称“励耕计划”),安排专项彩票公益金15028万元,专项资助新疆家庭困难教师15028人,其中阿克苏地区1535人,每人1万元。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资助金已于2012年春节前全部发放给受助教师。“励耕计划”在疆的顺利实施,是党和国家对新疆广大教师的特殊关爱,在社会上引起了积极反响,同时有力地激发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积极性。为进一步提高资助家庭经济困难教师的针对性、实效性,现对地区家庭经济困难教师进行摸底调查,并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摸底范围和对象

地区公办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在编在岗专任教师和特岗教师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教师,重点摸底因遭受自然灾害、家庭突发事件或重大疾病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教师。同时兼顾特困退休教师,工勤人员、教辅人员和学前教育机构、少年宫教师不列入本次摸底范围。

二、摸底调查原则

摸底调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严禁弄虚作假。

三、摸底程序

(一)各学校要根据摸底调查范围、对象、原则、条件,要求各类相关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教师进行逐一摸底。符合条件的教

师填写“家庭经济困难教师情况摸底表”(附件1)后,由学校以Excel表格格式填写“家庭经济困难教师摸底情况学校统计表”(附件2)。

(二)学校填写“家庭经济困难教师情况摸底表”后报县教育局,由县教育局以Excel表格格式填写“县级家庭经济困难教师情况摸底调查统计表”(附件3)。

(三)各教育局填写“县级家庭经济困难教师情况摸底调查统计表”后上报地区教育局师资办。

四、相关要求

(一)各学校要本着对家庭经济困难教师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摸底调查的相关工作,维护好家庭经济困难教师的切身利益。本次摸底调查工作将作为开展资助工作的重要依据。

(二)填表时请按照表格设计要求精确填写,不能错填、漏填,贫困教师比例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三)各学校请于2月29日上午下班前将附件1、2、3纸制版(须加盖公章),附件2、3的电子版一并上报教育局师资办。

联 系 人:王晓云祖丽皮艳 联系电话:****** 附件:

1、家庭经济困难教师情况摸底表

2、家庭经济困难教师摸底情况学校统计表

3、县级家庭经济困难教师情况摸底调查统计表

新和县教育局

二O一二年二月二十七日

附件1:

家庭经济困难教师情况摸底表

填表说明:

1.本表由申请教师本人填写,并上报所在学校初审,学校初审通过后报县级部门评审; 2.“家庭成员情况”一栏须填写家庭所有成员的详细信息;

3.“家庭经济重大支出情况”一栏主要填写家庭因遭受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或家庭成员重大疾病等情况下的重大

经济支出项目。

附件

2家庭经济困难教师摸底情况学校统计表

学校名称:(此处加盖公章)学校专任教师总数人

填表说明:

1.本表由各类相关学校填写,并上报所属县级教育行政部门; 2.“序号”从1开始,依次为2、3„„,以此类推; 3.“学校名称”一栏应与学校公章一致。

4.“家庭贫困原因概述”:请客观简要描述,勿以“我、本人”等称谓,字数控制在30个字以内。

附件

3县级家庭经济困难教师情况摸底调查统计表

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名称:(此处加盖公章)局领导签字:

填表说明:

6.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 篇六

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在地的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核实、盖章后,交到学校。

附表2:

家庭贫困证明

学校:

贵校学生其家长属本地居民,其家庭基本情况如下:

一、家庭人口人,家庭年收入元;

二、主要收入来源:(填写);

三、目前家庭主要困难(勾选):

□收入来源单一□劳动力较少□医疗支出较大

□其它(填写); 确属贫困家庭,特此证明。

村委会(街道居委会)或乡、镇(含)或街道 家庭联系人所在单位盖章民政部门盖章 年月日年月日

7.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 篇七

几年来, 全省家庭教育工作不断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全省党政领导、妇联教育部门主抓、多部门合作、社会力量参与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1. 政策机制不断健全。近几年, 全省妇联、教育、文明办、 民政、卫计、关工委系统合力推进家庭教育工作, 省级部门联合制定家庭教育五年工作规划并纳入儿童发展规划、人口发展规划、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文明城市村镇测评等工作中, 13市 ( 地) 和116县 ( 市、区) 制定家庭教育本级规划, 原省计生委制定 《“十二五”时期推动婴幼儿早期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省级近三年在妇女工作专项经费中安排家庭教育知识宣传普及项目经费, 对骨干培训、宣传教育、网校建设等重点工作给予保障, 大庆及所属4县、伊春及所属5县、哈尔滨4县和齐齐哈尔、双鸭山、黑河各1县将家庭教育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或设立专项经费。

2. 阵地队伍发展壮大。全省建立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10917所, 其中: 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4047所,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家长学校59所, 街道、城市社区家长学校1760所, 乡 ( 镇) 、行政村家长学校3329所, 新婚夫妇、 孕妇学校、人口学校等1237所, 机关单位家长学校278所, 广播电视家长学校95所, 网络家长学校112所, 其中留守流动儿童监护人家长学校1400余所。各部门加强指导管理, 促其完善功能、发挥作用。

3. 科学研究实践性强。依托家庭教育阵地、依靠骨干力量开展课题研究、专题调研, 推出科普成果并引领家长实践。组织省儿童中心等三个全国家庭教育实验研究基地及各有关人员申报课题, 确立 “80后家长养育方式” “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 “家长学校办学模式”等5个全国家庭教育科研课题、17个省级课题进行研究, 5个全国课题和14个省级课题已结题。组织骨干专家编撰15万字家庭教育问题指导用书, 对道德习惯养成、 能力责任培养、心理健康、青春期教育等专题107个代表性疑问进行解析拓展。组织省及各地优秀专家录制课程视频20讲、撰写指导文章近百篇, 统一编发科普光盘、资料。

4. 指导服务渠道拓宽。一是以品牌载体常态指导。省妇联牵头省文明办、教育厅开展全省家庭教育巡讲龙江———绿荫行动, 带动双鸭山 “母亲讲堂”、甘南县 “家庭教育进乡村大讲堂”及各地20余个民间组织公益讲堂发挥积极作用, 年均讲座1100余场次, 160余万家长受益。二是以新兴媒体扩大覆盖。省妇联、教育、卫生共同承接推动全国家庭教育 “空中课堂” 项目; 省妇联、省家庭教育学会创办省网上家长学校, 原省计生委创办了省人口早期教育协会网, 示范带动全省网上阵地的实践探索。省及各地依托网校、微博、QQ群、微信平台等集中宣传展示本地重点和特色工作、提供本省专家和家长主创的指导交流资料。

5. 示范典型作用明显。肇东市作为我省唯一的全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试点, 完善工作组织管理机制, 创新试点工作本土化实践, 成为我省又一县级工作典型。省级层面表彰30个先进集体、40名先进个人, 命名15个示范家长学校、36个示范社区 ( 村) 、10个示范县 ( 市、区) 、7个留守 ( 流动) 儿童示范家长学校。这些来源于、活跃在基层的工作典型, 发挥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成为助推当地家庭教育工作发展的重要力量。

6. 倾斜特殊困境儿童。一是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在全省绿荫行动中专设留守流动儿童监护人大讲堂子项目, 省及各地组织专场讲座370余场。二是发起关爱帮扶行动。近几年, 省妇联在妇女工作专项经费中拨款200万建设100个省级留守流动儿童之家, 牵头募集13万册爱心图书、募资20万建设 “助未来爱心书屋”; 省妇女儿童基金会 “春蕾计划”公益行动将贫困留守流动儿童纳入到资助重点人群范围, 进行常态化关爱。

二、存在问题

1. 家庭教育发展大环境有待突破。当前, 家庭教育事业发展仍缺少法律规范和顶层统筹设计, 一些地方和部门领导对需要付诸长期努力才能见成效的家庭教育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2. 家庭教育责任部门作用有待加强。各相关部门虽各具优势但合力不足, 导致有些工作交叉重复, 有些工作少人问津, 有的部门则因机构改革或人员变化导致工作衔接不上、职责不清等问题出现。

3.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实践有待完善。一是阵地建设方面。 实体阵地和网上阵地只求覆盖、功能不全、作用有限的情况仍然存在, 还有7市行政村家长学校建校率、4市城市社区家长学校建校率未达到预期。二是队伍发展方面。指导服务队伍专业化仍是短板, 人才梯队建设方面投入力量不够。三是指导规范方面。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层次不一, 没有统一规范。日渐活跃的民间力量易伴有功利色彩, 不易监管。四是特殊群体服务方面。单亲家庭、留守流动儿童家庭等特殊类型家庭易出现家庭教育问题, 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资源不充足。

三、思考和建议

1. 完善保障机制, 优化发展环境。一是关注家庭教育立法, 探索源头保障。二是争取党政高度重视, 强化政策保障。

2. 打通重要环节, 激发工作活力。一是加强部门协同配合, 完善工作机制。二是促进阵地提质增效, 夯实服务基础。三是提升队伍专业素质, 加强人才储备。四是提高理论研究水平, 促进专业发展。

3. 抓住关键内容, 力求不断突破。一是0 ~ 3岁儿童早期家庭教育; 二是农村地区的家庭教育; 三是工作品牌的构建创新。 引导、鼓励、支持各地形成特色工作品牌, 宣传上注重传统与新媒体并行以提升影响力、认知度, 落实上注重整体联动中不断整合资源、深入推进。

摘要:为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本着发现亮点、查找不足、拾遗补缺、推进发展的目标, 省妇联儿童部通过书面调研、数据采集、案例征集等方式集中开展全省家庭教育工作情况调查, 根据调查情况, 形成此调查报告。

8.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 篇八

近年来,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不断加大对贫困生资助经费的投入,覆盖面也不断扩大,贫困生生活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出现了新的问题,也面临新的挑战。为做好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提高资助工作管理水平,促进我国教育公平,我们开展了高校农村贫困生现状调查。

这次调查是由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组织和实施的一次专门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现状调查,调查研究方法主要是参考有关文献、发放调查问卷、个别专访和个案分析等,采取抽样调查方法。调查时间从2013年2月到5月,共4个月,调查对象主要以地方农业院校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在校贫困生为主。调查内容以学生家庭经济收入、学习表现、生活状况、心理素质和就业意向等方面为主。这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53份,回收率95.73%。

调查结果分析

地方农业院校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农村贫困学生比例较大。关于提到“您的家庭户口所在地是哪里”的问题时,调查数据显示,14.29%的学生来自城市,85.71%的学生来自农村(县级以下含县级)。这表明地方农业院校农村生源比较丰富,占比例比较大。据2012年学校招生统计,51%生源来自农村,贫困生中农村学生又占了86%,农业专业学费较低是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选择农业院校就读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您的家庭贫困的原因是什么”问题上,数据显示,60.29%的学生选择经济收入不稳定,43.43%的学生选择地区经济贫穷,42.29%的学生选择家里子女多,24.29%的学生选择父母下岗,10%的学生选择是单亲家庭,19.71%的学生选择家庭主要劳动力长期患病。这表明农村地区经济收入较少,双亲下岗,家庭经济收入不稳定是造成农村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其次,农村家庭子女比较多,也是导致农村很多家庭贫困的一个重要因素。

农村贫困生家庭收入主要靠传统的种田所得,外出打工收入有所增多。在提到“您的家庭月总收入大概是多少”调查中,数据显示,选择家庭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30.86%,选择1000~2000元的占41.71%,选择2000~3000元的占20.86%,选择3000~4000元的占5.71%,选择4000元以上的占0.86%,表明有相当部分农村贫困生家庭生活非常困难,属于特困生,也是当地政府扶贫对象。

关于“您家庭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什么”提问时,统计数据显示,选择种田经营收入的占69.43%,选择劳务输出工资收入的占26.29%,选择政府农业补贴收入的占12.57%,选择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占3%。表明我国很多地区农民收入来源主要是农村农民生产性经营收入,而传统的农业收入是有限的。

贫困生在校生活费用开支偏低,主要依靠助学金及勤工助学收入。在“您在学校每月的平均支出大概是多少”选项上,调查数据显示,选择300元以下的占27.71%,选择300-400元的占56.86%,大部分学生生活费用在300-400元之间。调查组近日到食堂现场考察和专访学生时发现有部分学生,特别是女生,午、晚餐费用在2.4-2.8元之间,一天的伙食费用也仅只有6-8元,以此均值计算,一个月的生活费用在300元以内。从当前生活费用水平来看,伙食费用在300元以下的学生,伙食营养远远达不到一般青年人的标准要求,易造成发育不良,影响身体健康。

关于“您的大学生活费用主要来源渠道是什么”调查时,选择助学金的学生占58%,选择勤工俭学的占67.43%,选择父母寄钱的占46.29%,选择向亲友借款的占14.57%,选择奖学金的占25.13%,选择学校资助(专业、优生、专项)的占6.57%,选择贷款的占26.14%。表明农村贫困生在校期间的生活费主要来自助学金、勤工助学和父母寄钱。数据说明了国家助学金在资助困难生中起到主导作用,目前农业高校国家助学金已经基本上覆盖68%的贫困生,总额每年3000元,按10个月发放。另外,很多贫困生靠勤工助学取得报酬来解决生活费,校内勤工助学工作酬金是每月320元,有的学生除参加校内勤工助学之外还参加校外兼职赚钱,有少数学生靠父母寄钱来补充生活费。

农村贫困生学业成绩表现一般,应用知识水平较低。关于“您的成绩情况如何”的调查,数据显示,选择成绩突出的占13.14%,成绩一般的占72.57%,选择英语较差的占61.43%,选择计算机知识较差的占62.86%。表明农村贫困生在学习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计算机应用以及英语方面。调查组通过专访和考查,发现部分农村毕业生连计算机二级和英语四级资格证书都还没能考取到,而且在学校年度评优方面,成绩比较低,几乎没有贫困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在专访交谈中发现农村贫困生长期生活学习在农村基层,较少接触计算机及网络等知识,知识面相对较窄,与城里学生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农村贫困生具有较强的自卑感,社会活动能力较差。在提到“平时在学校给你带来的主要压力的是什么”问题时,选择贫困的家庭背景的占45.71%,选择拮据的生活费用50%,选择较大学习压力的占42.57%,选择恋爱上的负担的占4.57%,选择“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的占17.71%。表明农村贫困生在学校心理压力主要在于家庭经济困难和拮据的生活费用,加上有的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成绩进步不快,学习压力也大,因而产生较强的自卑心理。通过个别专访,发现一些农村贫困生由于经济上的拮据,心理压力比较大,有较强的自卑感,造成平时较少与城市经济较好的同学进行交流,阻碍了同学间的正常交往,无法建立良好平等的基础,易引发各种矛盾。

关于提到“您参加过的主要活动有哪些”问题时,选择社会活动(社会实践、实习、三下乡等)的占92.29%,选择学校组织活动(社团活动等)的占69.29%,选择各项比赛活动(作文比赛、规划比赛等)的占48.86%,选择公益活动(无偿献血、捐款、义教、志愿者等)的占43.71%。从调查结果看,农村贫困生基本上能够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活动,如“三下乡”、外出实习活动等,但对于一些公益活动、比赛活动还是不够积极主动。

贫困生就业意向倾向城市,没有兴趣到农村基层就业。在提到“对于未来,您有何打算”问题时,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到大企业就业的占45.71%,选择外资企业就业的占25.43%,选择自主创业的占12.08%,选择考公务员的占7.71%,选择考研的占6.43%,选择农村基层就业的占3.14%。表明农村学生就业意向倾向城市企业,意向考公务员和选择读研的比较少。调查发现有部分贫困生对自主创业比较感兴趣,创新意识有所增强,而选择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比例很低,表明很多农村学生还是向往城市,不愿意再回到农村就业、再过着父辈农村的生活。

解决农村贫困生经济困难问题的建议

健全资助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管理。设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目前,很多高校都设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但一般都挂靠在学生处,作为下属部门开展工作,未能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因此,建议高校设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作为高校二级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管理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学校奖助学金、社会奖助学金和校内外学生勤工俭学等,发挥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职能作用,完善大学生资助体系,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为贫困生提供服务。

建立贫困生资格评审制度。贫困生资格认定是保证资助工作有序、公正、有效进行的关键,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保障。农业高校要成立贫困生资格认定评审工作领导小组,下属院系成立贫困生资格认定评审工作小组,形成校院二级评审体系。完善贫困生资格认定办法,科学划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贫困等级:特困生、困难生和一般困难生。坚持民主评议和学校评定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确保贫困生资格认定的规范性、科学性、真实性。

加大经济资助力度,实现教育公平。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政府要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扩大贷款规模,按在校学生的35%的幅度给予贷款,贷款限额可根据不同专业的学费标准,如针对艺术专业学生的学费比较高的情况,贷款总额应增加到12000元/年,贷款期限适当延长到10年,贷款年利率降到2%以下,减轻学生债务负担,缓冲付息还贷压力。

扩大国家奖助学金范围。国家要加大财政奖助学资金投入,提高资助标准,让更多贫困生得到惠顾,体现国家教育公平。关于各项奖助学金,如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生服役的学费代偿补偿以及有关专项补助等项目,要增加资助金额,扩大学生资助面,以解决更多贫困生的实际困难。比如,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覆盖面可以达到在校学生的30%,国家助学金额提高到5000元/年,励志奖学金提高到7000元/年,国家奖学金提高到10000元/年。

加强学校助学金管理。高校要积极筹集助学经费,按政策要求在教育事业经费中提足资金,保障各项资助政策落实。在做好各项贫困生经济资助的同时,要完善勤工助学制度,增加勤工助学资金,设置更多岗位,规定时间,安排每周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40小时,学生的劳动工资报酬要增加到每小时12元。此外,加强校外勤工助学管理,建立校外勤工助学平台,联系有关企业单位,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加强勤工助学安全管理,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见习机会和勤工助学岗位。

积极筹集社会资助基金。高校要多元化筹集资金,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问题,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宣传和引导,鼓励社会组织、企业或个人参与学生资助事业,实现资助主体多元化。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针对农村贫困生的特点,着重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不但在教学方面强化专业知识学习,重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在实践方面,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校内校外勤工助学,参与校内外各种组织活动,提高农村学生综合素质。

鼓励学生农村就业。贫困生就业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大批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农业高校要鼓励农科专业毕业生到边远地区、山区、贫穷地区就业,到农村当村官,到农村就业,发挥自己所学专长,增强自身发展能力,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9.家庭情况调查报告 篇九

一.调查方式

由于天府镇上家庭有很相似之处,再加上不方便作问卷调查,所以选择了通过采访的形式进行调查。

二.调查内容

家庭成员的就业和收入状况,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居条件。

三.调查对象

我的朋友兰君的家庭。兰君,现在也正在上大学。兰君的父母曾经也是天府矿务局的职工。企业破产重组后,重新找了其他工作。

四.调查时间

20xx年8月20日

五.正文

1.就业情况和收入状况

兰君的父母曾经都是天府煤矿的职工。在天府煤矿大概工作了10多年。那时候具体的收入也记不得是好多了。反正还算不错吧。各种福利也还是很好。但是随着天府煤矿破产重组,以前的国有企业也变成了天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大量的员工不得不拿到一两万的下岗补贴后,成为了下岗工人。兰君的父母也在其中。下岗后,兰君的父母为了生计,必须另谋生路。兰君的父亲先后在与天府镇相邻的水土镇,静观镇上过班。兰君的母亲便在当地的多个私人企业打过工。可能待遇比不上以前,工作也不会太稳定。但是靠着勤劳,生活还是能维持的。现在兰君的父母又一起来到了重庆市合川区三汇镇的一个煤矿工作。由于他们工作经验比较丰富,所以他们现在的工作还算稳定。收入不算多,还是算得上满意吧。总的来说,兰君的父母从天府煤矿下岗之后,就不得不为了生存四处奔波。在私人的企业里面工作始终不如在国有企业里面工作稳定。这样的经历是很多当地人共同所用的,只是很多天府煤矿的员工下岗之后的选择不一样。想兰君父母这样四处打工是多数吧,还有一些人选择了做生意,比如开一个小超市,开一个文具店,还有一部分人选择跟随天府煤矿重组,入一部分股,继续留在了天府煤矿工作。

小镇居民的工作不像城里面的人从事的那些处于社会高端的职业。也不像农村的很多选择到了外地打工。镇上的居民丢掉了在国企工作的铁饭碗之后,多数还是选择留在当地工作。出了在其他小煤矿工作,还是可以在水泥厂,采石场,玻璃厂等地方工作。都是一些很蓝领的工作。从收入上来讲,估计还比不了那些外出打工的人。所以在生活方面必须得精打细算。

而现在很多的年轻人,似乎都不愿意在留在这里从事他们爷爷,爸爸都在干的工作。年轻的一代更加热衷于到大城市里面去打拼。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想天府镇大多数的资源型的产业是不能长久的。经济转型势在必行。

2养老保险

提到养老保险,兰君的父母也是经历了一些变化。还在天府煤矿工作的时候,他们不需要自己缴纳养老金。职工退休后,企业就要发给退休职工退休金。由于这个原因,企业有了一大批退休职工。这一大批退休金也成为了企业的负担。后来,企业破产,达到一定条件的职工可以提前退休。退休金按照工龄的多少计算。当然提前退休的退休金不会有很多。兰君的父母提前退休的条件都达不到,只能是被迫下岗。

下岗后,兰君的父母在一些私人企业工作,就必须自己在社保所办理养老保险。当然此时的养老保险算上了曾经在天府煤矿工作时的工龄了的。每个月都要去缴纳养老金。从那时到现在,差不多十年了。所需缴纳的养老金也随着物价的上涨而上涨,最开始,一年差不多只要一千块,而现在一年差不多要交五千块的养老金。

在后来,国家规定了私人企业也必须给职工缴纳养老金。兰君的父母的也养老金转到了工作的地方。他们也觉得这样的制度更能给老百姓带来实惠。

2xx年,国家又颁布了养老保险的新政策。使养老保险覆盖的人群更广。的确,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每个人在达到一定年龄,失去劳动力后的生存问题。国家有责任更好的去完善它,让更多的老百姓获益。

3.医疗保险

在煤矿工作,其实就是很有危险性的。不仅容易患职业病,而且在井下工作,一旦遭遇事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兰君的父亲曾经就是在井下采煤的。所以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好医疗保险制度。事实上也做得不错。吃药住院很多费用都可以在企业报账的。患有职业病,如矽肺,的退休职工每个月都可以得到一些补贴。

10.积极开展家庭情况调查(大全) 篇十

在暑假期间,我街道办事处民政办积极协助各大学开展

学生家庭基本情况调查。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采

取灵活的工作方法开展调查工作。

凡是在我街道社事办申请进行家庭情况调查表盖章的学生,我办在各村民委员会出具家庭基本情况和收入证明的基础上,对照低保人员名单,便于各高校进行贫困学生认定。

对于在社事办盖章申请贷款的学生,除需提供国家生源

地贷款相关资料外,我办亦要求出具村委会家庭情况证明和

进行比对是否低保对象,并要求学生填写按时还款的承诺

书,让寒门学子享受国家优惠政策有学上,有书读。目前我办已帮助学生进行家庭情况调查近百人,协助贷款近二十

人。

11.凤阳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查 篇十一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政策扶持

近年来,安徽省凤阳县高度重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积极探索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模式,目前已取得积极成效。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凤阳县出台应对措施,稳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一、凤阳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凤阳县目前有15个乡镇、2个省级工业园,共有198个行政村、26个农村社区、3265个村民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即经营收入、固定资产租赁收入、集体资产出让或转让收益、其他经济收入。

凤阳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从布局看,村级集体经济西强东弱;从强弱看,省级美好乡村建设重点示范村强于市级美好乡村建设重点示范村,市级美好乡村建设重点示范村强于县级美好乡村建设重点示范村;从同一乡(镇)看,乡(镇)所在地的行政村(社区)优于其他行政村(社区),中心村优于其他村,尤其是边远村。

二、凤阳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

(一)盘活存量资产。组织开展清产核资,摸清资产总量结构,分类搞活资产经营。一是盘活现有资产。引导村级经营实体对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办公用房、校舍、厂房、仓库以及机具设备、水利水电工程设施等集体财产,通过依法改造、发包租赁、入股联营等方式进行盘活,取得经营收入。二是改进经营方式。对集体所有的小型、微利、亏损企业,通过租赁、联合、入股等方式进行要素重组,增加经营性收入。三是增加土地收益。在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城镇用地范围外,经依法批准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的非公益性项目,允许村级经营实体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可采取自主经营、租赁、抵押、承包、作价入股等方式经营,增加资产收益。

(二)开发集体资源。一是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纠纷调处。对无偿占用、低价发包的村集体土地、林地、水面和未利用土地等集体资源进行认真排查,对原发包合同操作不规范、内容与价格有失公平的承包合同,依法按程序重新修订完善,并重新发包,或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进行转让、出租等交易,规范使用行为,充分发挥资源效益,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二是发展产业经济。鼓励村级经营实体采取股份合作、自营、联营、发包等多种方式,开发荒山、荒坡、荒水、荒滩等资源,兴办企业,发展产业。有旅游和矿产资源的村,支持村级经营实体在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并保证安全生产的情况下,采取多种形式开发利用。三是开发劳务经济。支持村级经营实体加强与龙头企业、城镇企业和单位联系,有组织、有秩序地开展劳务输出服务。

(三)挖掘潜在收益。一是开发项目投资建设。鼓励村级经营实体投资经营水利、交通、通信以及城镇建设等项目,推进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进步。对村级经营实体投资建设的服务性社会事业项目,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确定合理价格,实行有偿使用。二是增加集体资产收益。将各级财政资金建设的公益性设施,纳入村集体资产范围,工程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村级集体经济产生的资金收益,纳入村级经营实体统一管理。

(四)发展服务经济。一是开展社会化有偿服务。鼓励村级经营实体创办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服务组织,本着“自愿、有偿”的原则,为企业、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开展技术指导、信息提供、农机作业、物资供应、病虫害统防统治、农产品加工运销等生产经营服务,增加集体收益。支持村级经营实体通过创办综合服务、便民服务店或劳务服务队等方式,开展家政、环卫、养老、商贸、道路养护、绿化管护等社区服务和金融、保险、广电、通信等有偿代理服务。二是增加管理服务性收入。鼓励村集体受农户委托统一组织土地流转,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向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流入方,收取适当的基础设施使用费和土地流转管理服务费,用于农田基本建设或其他公益性支出。

(五)投资实体创收。一是开展经营。鼓励村级经营实体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通过土地流转,适度集约规模经营。以资产、资源、资金入股的方式,参与到有市场前景、有发展潜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龙头企业以及其他经济实体。二是参与经营。对拥有旅游资源优势或潜力的村,大力引导村民发展乡村旅游,村级经营实体采用投资入股方式,开展餐饮、住宿、文化体育、广告宣传、休闲娱乐等旅游设施配套建设。通过经营性收入或股份分红,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三是项目投资建设支持。对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县财政出资新建办公用房,也可用于对外租赁创收。坚持“村民自建、让利于民”原则,鼓励村级经营实体带领村民自建美好乡村建设、扶贫开发和民生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自建项目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

(六)招商引资促收。鼓励村级经营实体发挥自身优势,为经济开发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其他产业园开展招商引资、企业招工服务。其独立引进的落户企业,所实现税收的地方留成部分全额返还到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七)出台扶持政策。

一是財政扶持。积极整合有关项目和资金,用于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县级财政安排专项扶持资金,对注册成立的村级经营实体,按照“选择重点、树立典型、逐步推行”的原则,每年重点选择一些村(社区)给予资金扶持,或提供贷款贴息。同时,利用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扶贫开发资金等专项资金,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

二是落实金融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针对村集体依法开展土地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大型农用机械、集体林权、水域滩涂使用权、小型水利工程使用权等抵押贷款,开展应收账单、仓储单、存款单,保险单、股权、知识产权等质押贷款。县担保公司积极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固定资产投入、项目建设、应收账单、仓储单、存款单、保险单等提供融资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村集体企业参股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实现分红增收。

nlc202309081758

三是落实土地扶持政策。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时,预留部分国有建设用地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城乡建设用地增減挂钩试点中形成的挂钩指标,安排适当指标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鼓励村集体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经验收确认后,所产生的补充耕地指标获得的收益,全部直接返还村集体经济组织。

四是落实结对指导帮扶。组织开展部门帮村和村企结对、村银结对,把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帮扶重点,从资金、项目、人才、规划等方面给予支持。

三、凤阳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呈现“两极分化”。有的村级集体经济每年创收上千万元,而有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仅几千、几百元。

(二)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难度大,发展后劲不足。区域位置好的村,依靠工业经济发展区位优势,通过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制合作等办法,多渠道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而依靠自然资源开发的村,随着对生态自然要求的进一步控制,收入来源渠道正在逐步萎缩,增收后劲严重不足。

(三)对财政补助政策的依赖,阻碍了自我发展。少数农村干部群众有“等、要、靠”等惰性思想,主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思想意识不浓,完全依靠上级财政补助,村级组织勉强度日。

(四)集体资产流失现象比较严重,村集体成了“无产者”。经过几番村民委员会换届,村级集体资产出现了毁损和流失,一些村集体经济成了”无源之水”。

(五)村干部和群众对发展村级集体企业心存疑虑,缺乏开拓进取精神。片面地认为,村干部搞集体企业,一无精力、二无财力,三无能力,力不从心,不如不搞。缺乏敢想、敢做、敢为的勇气和魄力,放弃了发展集体经济的主动权。

(六)村级组织人员老化,村干部综合素质亟待加强。部分行政村(社区)的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影响了村集体组织的决策能力,多数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考虑,严重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七)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认识不到位,思想上不重视。当前村干部抓集体经济发展有两怕:一怕担责任,创办经济实体失败后,给集体造成重大损失,遭群众谴责。二怕困难,由于村级经济薄弱,发展集体经济面临诸多问题,往往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求发展。农民群众对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不放心,对集体丧失信心,甚至出现只要权益、不要义务、不愿出钱出力、不闻不问的现象。这些思想认识严重影响了集体经济发展。

四、促进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一)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保护严格”的现代产权制度要求,推进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以清产核资、资产量化、股权设置、股权界定和股权管理为主要内容的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以村(社区)为单位,注册成立经营实体,实行村级资产股份化、公司化管理与运作。

(二)创新集体经营体制。按照股份有限公司运作模式,村级经济实体的股东为全体村民,村民委员会代表村民行使管理权力。公司要设立董事会,村(社区)“两委”成员任董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法人代表(董事长),公开选聘或由村委会主任兼任公司总经理。同时,设立监事会,乡镇包村干部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任监事,乡镇包村干部兼任监事长。按照“收入稳定、长期受益”和“参股不控股,投资不经营”的原则,鼓励村级经营实体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农村社会化服务,兴办种植养殖型、中介服务型、加工增值型、产业综合型和产品营销型经营实体。

(三)规范村级“三资”管理。一是加强村财务管理。要建立健全民主理财、财务收入预算、开支审批、现金管理、财务公开等制度。完善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台账,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杜绝村不良债务。二是依法管理村级“三资”。涉及“三资”管理重大事项,集体资产处置,重大投资项目、资产资源经营方式确定和变卖等,都要履行招投标规定程序,实行民主决策,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加强村级审计监督。要把村级经营实体资产管理、收益分配、财务收支等纳入“村两委”经济责任审计重要内容,每年对部分重点村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同时搞好常规化的财务审计,每年对20%以上村的集体经营实体进行财务审计。四是加强村级集体“三资”网络监管体系建设。对现有“三资”网络监管系统增容改造,使“三资”网络监管系统更加畅通快捷,保障查询、预警、实时监控等手段的落实,切实提高村集体“三资”管理信息化水平。

(四)构建经营管理体系。一是建立健全县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体系。要以县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为平台,统筹全县农村产权交易;以乡镇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中心为载体,建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服务站;以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中心为信息网点,设立村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信息员岗位。二是建立健全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要建立完善的农村集体产权市场评估、信息发布、交易鉴证、交易机构管理等相关制度,集体资产发生拍卖、转让等所有权转移时,由社会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三是建立集体产权交易风险保障金和集体产权交易退出等机制,切实防止农村集体产权损失,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作者单位:安徽省凤阳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文

上一篇:部编九下文言文复习下一篇:曾经的友谊就这样一去不返了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