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老人的故事

2024-10-05

孤独的老人的故事(精选8篇)

1.孤独的老人的故事 篇一

陈婶七十多岁了,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

三个孩子都已结婚生子,忙忙碌碌地过日子,大女儿的孩子也都好几岁了。

陈婶年轻的时候,也忙忙碌碌地过日子。那时候的生活,远比现在艰难不知多少倍。陈叔和陈婶天天起早贪黑,一年到头奔波辛苦,生活仍是捉襟见肘,困顿不堪,似乎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几日空闲,又忙着给孩子们添置几件新衣,置办一些年货。看着孩子们在厨房挤来挤去兴奋的样子,陈叔陈婶地脸上也有了难得的笑容。

后来,孩子们渐渐长大了,生活也越来越好了,可陈叔陈婶也不知不觉就老了。

几年前,陈叔生病去世,家里就只剩下陈婶一个人了。

唯一的儿子研究生毕业后去了美国,一年难得见上一面。两个女儿都很孝顺,经常回家看陈婶,也一再要求陈婶去和她们同住,可陈婶总说:“不去,人老了,到哪儿都不如在自己家!”

于是很多时候,陈婶是一个人生活的。孩子们给钱或者买东西总是说不需要,经常穿着两个女儿淘汰的旧衣服,在庭院里种一些小菜,养几只鸡,偶尔和村里的老人出去烧香念佛,极其简单地生活着。

过年的时候,是家家团圆的时候。可每到过年,我却总会想起,那一年春节,大年初一,陈婶的饭桌上,只有一碗饺子……

作者|高小莉

公众号|写画空间

2.孤独的老人的故事 篇二

《老人与海》是文学史上一部著名的作品, 作者海明威所塑造的经典人物形象让人印象深刻, 主人公圣地亚哥作为其作品中最典型的硬汉形象吸引了众多专家和学者进行探究。小说基于真实事件改编, 其中栩栩如生的渔夫经历及深刻内涵吸引了众多读者。

基于对圣地亚哥的众多分析, 本文将选取全新角度来分析《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孤独硬汉形象。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描绘了本文的基本框架;第二章从两个方面论述了本文的写作背景:第一方面简要论述了海明威及其作品《老人与海》, 第二方面比较了海明威作品中的主要硬汉形象;第三章从两个方面推断论述了圣地亚哥的孤独硬汉形象。首先, 从海明威的孤独硬汉性格入手, 其次, 分析了写作背景。最后, 是本文的总结。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海明威 & 老人与海

欧内斯特.海明威是上世纪著名的小说家和短篇故事作家, 同时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他的作品令人着迷, 其作品不仅风靡美国, 更风靡全球。他曾作为红十字会的司机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作为一名记者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其丰富的人生经历为其创作带来了丰富素材。他将自己的性格, 理想并入作品, 塑造了一系列优秀的“硬汉形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海明威进入了他的创作后期, 他撰写了《老人与海》, 这也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二十世纪中叶的古巴, 描述了一个古巴老渔夫 (圣地亚哥) 连续84天没有抓到一条鱼, 致使尊敬他的孩子也不得不离开他。但老人没有放弃, 在第85天, 他独自航行到远海捕捉到了一条大马林鱼, 这条鱼比老人的渔船还要长。但是大马林鱼是一条鱼中英雄:它聪明而冷静, “没有战斗恐慌”。连续两天两夜, 老人坚持拽着鱼线, 展开了与马林鱼艰苦而持久的心理战争。老人被马林鱼拖到海洋深处, 他的手布满了鲜血并且因为长期拖拽而痉挛, 但他用强大的勇气和意志力坚持着。经过两天两夜的斗争, 老人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巧战胜了大鱼, 并将其挂在了船边。但在回来的路上, 成群的鲨鱼汹涌而来要吃掉鱼肉, 尽管老人艰难的抗争, 但是最终他还是无法抵抗鲨鱼的猛烈攻击, 当他返回到港口时, 马林鱼只剩下一副大而长的白色脊骨。老人拖着鱼骨上岸回家了, 他在家里缓缓入睡, 并再一次梦见了非洲雄狮。即便如此, 老人仍然感到非常自豪, 虽然他没有得到猎物, 但是他获得了精神上的胜利。

第三章圣地亚哥孤独硬汉形象的分析

3.1海明威的孤独硬汉性格

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战争经历是海明威创作的源泉, 反过来, 海明威的作品必然会反映他的精神和思想。通过对小说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海明威迷惘的情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他带着在战场上受到的疤痕回到家乡橡树公园, 在公众眼中他成了一个没有生活目标的人。战后, 海明威自身迷惘的精神状态在他的小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海明威将圣地亚哥塑造为“打不败的失败者”, 这与他自己的双重性格有关。《海明威传》的作者辛格写道“海明威很勇敢, 是一个男子汉, 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女人的直觉, 他敏感温暖, 容易落泪”海明威的情感也表现在了圣地亚哥身上, 例如, 圣地亚哥一大早叫醒小男孩的时候, “他轻轻地握着孩子的一只脚, 直到他醒过来”这就显示了渔夫温柔的一面。总之, 海明威是一名孤独的硬汉, 他的内心深处是孤独而恐惧的, 但在表面上是一名英雄。海明威与其他现代主义作家不同, 尽管他在生活中经历了很多磨难, 但是他没有退缩, 仍然在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这对圣地亚哥来说也是一样的, 特别是在与鲨鱼战斗后, 老人说“人生来就是无法被打败的…”这句名言也显示了海明威的生活原则。

老渔夫圣地亚哥是海明威最后的悲剧英雄, 也是他作品中“硬汉形象”的总结。圣地亚哥的生活是贫穷和不幸的, 他的命运是悲伤的, 但他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是“无法打败的失败者”。尽管海明威将圣地亚哥刻画成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但海明威的性格映衬到了圣地亚哥身上, 这就是海明威“硬汉形象”的精神象征。

3.2作品的写作背景

《老人与海》创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这对知识分子有很大的影响。很多年轻人讨厌战争, 并对文学产生了新兴趣。战争破坏了人们为之骄傲的欧洲文明, 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被怀疑。无休止的争斗将人们固有的思想打破。一些人认为“捍卫民主的世界观”是过时的, 当旧的价值观被打破, 新的价值观尚未确立的时候, 人们陷入了困惑和失望当中。一战使人们看到战争的疯狂和野蛮, 也让他们看到现实的荒谬和残忍。从战场上归来, 人们面对着让人失望的美国社会。这一切都让人们的理想幻灭, 所以这一时期的人们有一种困惑的悲伤和愤怒, 思想上的空白和理想的幻灭使人们愤世嫉俗, 逃避现实, 是真正的“迷惘的一代”。

然而, 在孤独, 困惑, 冷漠的环境中, 美国人仍然显示出斗争精神, 致力于战后重建, 这种时代精神也反映在这部作品中。

小说的开头简要描述了圣地亚哥的生存背景“他是一个老人, 他航行着小船在墨西哥湾捕鱼。他出海连续84天, 但是毫无收获。”短短几句话反映了独自捕鱼的艰辛, 同时也刻画了一个缺乏运气的形象。老人的形象意味着他的时代已经过去, 无限的海意味着复杂的环境, 独自航行意味着生命力量的极限, 连续84天出海但毫无收获让读者感到了残酷的转折。小说中有一个不成比例的对比, 即老人与辽阔的大海。老人独自在波涛汹涌的海洋与大海和鲨鱼斗争, 这让读者感到生存的艰难和接近死亡的感觉。对于圣地亚哥来说, 似乎不幸总是与他相伴。所有这些条件和人物形象的刻画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想契合, “迷惘的一代”集中体现在了圣地亚哥身上。

总结

3.孤独的老人 篇三

(更多微案可登录本刊微博:http://e.weibo.com/fymagazine)

为儿读公校,母买假章被拘

@为开借读证让非京籍儿子在京读上公立学校,曹女士好不容易办理了暂住证和山东老家出具的无监护人证明,证件却被指不合格。眼看办理截止日期将到,曹女士想到了办假证、买假章。8月9日交易当天,她被警方当场抓获,随后因涉嫌“伪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被刑拘。

亿万富婆的发财之道

@厦门中级法院近日受理了“亿万富婆”李宝华特大集资诈骗案。案发前,李宝华一直以“商界女强人”形象出现,对外号称资产达几十亿元。还投资设立了一家“富婆会所”,不仅要花30万元,还要有5000万元的资产证明才能入会。此次和李宝华一同被起诉的还有同伙凌如发,凌还有另外一个假身份——“香港富豪李嘉诚的私生子”。

论斤卖藏獒

@28岁的王元被李翔介绍到一户村民家打工养藏獒。王元和藏獒“混熟”了,开始打起它们的主意,盗走了11条藏獒。随后,他们把藏獒犬按狗肉价格论斤卖给了一狗肉商贩,从中获利2000余元。经鉴定,被盗藏獒犬价值人民币共22.6万余元。近日,法院认为王元的行为已构成盗窃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3万元。

为首付抢银行

@“我买房首付差17万,抢劫时要30万是怕他们讨价还价。”年仅32岁的软件设计师杨明(化名)失业后,因无钱支付婚房首付款,在付款日期最后一天,选择了抢劫银行。而当他持刀挟持银行大堂经理后的5分钟里,却被银行职员用椅子击倒并制服。近日,因抢劫银行未遂,杨明被控抢劫罪在北京市朝阳法院受审。

4.孤独的老人作文250字 篇四

孤独的老人作文250字

在我们家楼下,有一位独自居住的老爷爷。在我小的时候,我就很好奇,为什么老爷爷总是一个人居住,看起来形单影只,十分的孤单,妈妈跟我说,这是因为老爷爷的孩子们都在外地,经常不会回来看望他。

每天早上我去上学的时候,总会在楼下看见老爷爷牵着一只小狗,在慢慢地散步,他的脚步十分的缓慢,反正也没有事情可以做。等我上学回来的时候,经常会看见他仍然和小狗在楼下待着,有的时候是在散步,有的.时候是在看大树下的人们下象棋。老爷爷的背影总是让我觉得他十分的孤单。我很想对他的孩子们说,你们一定要多回家看看自己的父亲啊,他一个人居住实在是太孤单了。

5.关爱孤独老人英语作文 篇五

In the picture, an old mother is sitting before a mirror, she says:“My children all have no time accompany me ,I feel so lonely.”

It is true that her children have grown up and they have their business.They don’t have any time to look after their parents.However, to respect the old has long been a traditional virtue of Chinese people, we should pay back for the love and care of our parents by making their later years happy and enjoyable.So we had better save some time to accompany our parents such as having dinner with them and taking a walk and chatting about work and life.It is not difficulty in doing these easy things, or we will lose the chance to love them forever.

6.孤独的老人的故事 篇六

想当年,我孤独一人携带一身孤独,漂泊大江南北,为衣食、为理想、为伴侣。转眼十几年过去了,我依旧为衣食奔波着,伴侣已找到,理想却依旧渺茫。

当初我一个人开始了孤独的漫漫征程,期间历尽了酸甜苦辣,也接触了一些女孩子。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我和她走到一起。初始之时,我们如胶似漆,日子何其甘甜,当时曾不知寂寞为何物。然而妻子怀孕后,回了老家。我又一次一个人征战在外,至今已有八年。在这八年里我再次饱受孤独困扰,并在这八年里失去了英俊、帅气。八年里,我无时无刻不在期待妻子能够早一点出来和一起并肩战斗,同甘苦、共命运。可惜天不随人愿,八年后,妻子被邪教蛊惑,对挣钱毫无兴趣,更无外出打工之心。而在此时,我已搁置了支撑我多年的精神支柱——文学梦、明星梦,心灵陷于空前的空虚。对妻儿的思念更加强烈。而她有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对我丝毫不思念,相处时亦无话可谈。多年的期盼,瞬间破灭!巨大的失落感,使我的心灵受到重创,于是陷入孤独之深渊。

昔日形影相吊、茕茕孑立仅限于身体,精神上有所期盼。如今精神上的孤独远甚于身体。夜里浮想联翩,反反复复孤枕难眠。白日里精神不集中,时时在工作中失神。无事时,居不知干什么只是发呆;出则不知何往。精神恍惚,有似精神分裂。我年年月月天天被寂寞包围着,被孤独陪伴着,被无聊搀扶着,被忧愁挟持着,被懊悔折磨着。

再想想事业,为了妻子我数易工作,选择了最不稳定条件最差的工作,为的是自由,可以随时回家看望妻儿,卸去积蓄许久的孤独。年少时有多少人高估了我,他们认为我前程似锦,一些美女竞相表露爱意。谁料,十几年后,我竟依靠做防水为生,如乞丐般苟活于世。有多少亲戚朋友会背后议论我,当初的骄子今日的朽木。当初示爱的女子会说:“幸亏他当初没娶我,要不然我岂不成了穷鬼的老婆。”如果不是为了回家探望方便,我才不会辞去原本清闲优厚的工作。谁知为减少孤独做的努力到头来换来的是更加的孤独。难道我此生难以挣脱这孤独的枷锁?

7.孤独的老人的故事 篇七

二氧化硅纳米保温材料为何如此神奇?是因为它含有“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气凝胶。在它背后, 有一个花甲老人演绎了12年的创新创业故事。

美国科学家求职中国民企这是为什么?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66岁的鲍勃·斯托克成为第一个为房屋加上气凝胶保温层的英国人。他说:房屋的保温效果好多了, 暖气都调低了5摄氏度。这太有效了。

气凝胶密度只有玻璃的千分之一, 几乎能在空气中漂浮, 被称为“世界上最轻的固体”。18毫米厚的气凝胶衬里能帮助宇航员抵御零下130摄氏度的低温, 被用来制作太空服的隔热保温衬里, 为2018年人类登上火星大陆做准备。因此, 科学家把气凝胶称为“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

为了捕捉彗星的微粒, 美国“星尘”项目设计者华裔副首席科学家邹哲博士, 潜心25年, 终于用气凝胶组成的尘埃采集器达到目的。所以, 当邹博士收到来自绍兴市纳诺高科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纳诺公司) 的邀请, 请他前往考察该公司生产的气凝胶时, 他付之一笑, 认为中国企业绝对生产不出气凝胶。不久, 固执的纳诺公司又越洋寄来气凝胶样品, 二请诸葛, 盛情难却, 邹博士带着疑惑来到了该厂。于是, 他见到了本文的主人公——董事长周水林。

周水林, 身材高大, 眼神炯炯, 当兵5年, 一身正气, 时为2006年, 他61岁。

内行看门道。通过考察, 邵博士最终认定纳诺的气凝胶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他拿出一块烧饼大的气凝胶产品, 敬佩地送给周水林作为礼物。这块“烧饼”在美国价值几万美元, 可纳诺公司一立方米的的气凝胶保温材料, 成本不到2万元人民币。这让邹哲大为吃惊。机场临别, 邹哲考虑再三, 提出希望留在科诺公司工作, 却被周水林婉言谢绝。

“灯火阑珊处”发现一个“试管婴儿”, 养, 还是不养?

这么牛的周水林是谁?他当时还是浙江中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在他的领导下, 公司成为一家具有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大型集团企业, 涉及建筑、房产、文化等多个产业领域, 市场覆盖全国, 雄踞全国民营500强企业、中国建筑业500强企业、浙江省百强民营企业、进沪施工30强企业行列。

在许多人看来, 周水林功成名就, 年近花甲, 还有什么不满足呢?但周水林却想得更多。

2004年, 周水林59岁。一次与朋友聚会, 他终于透露心声:我们建筑企业一定要转型升级, 要么不转, 要转一定要向高科技企业转;要做, 一定要做国内没有、世界领先的产品!当时有多少人相信呢?

可巧的是, 这位朋友的亲戚在清华大学化工系一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 刚好研究出一种新材料, 那就是用二氧化硅制造气凝胶。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周水林马上邀请绍兴市副市长徐文成一道赶往清华大学。

“喏, 就是这东西。”清华大学教授黄涛举着一根实验用的小试管, 里面密封装着极细的白色粉末, 摆动试管, 细粉来回流动, 轻盈如水流。

看着这些仅仅是实验室产品的粉末, 陪同的朋友有点退缩了, 他给周水林泼冷水:“这只是个‘试管婴儿’啊, 养不养得大还不一定, 行吗?”该“产品”未经过中试, 产业化成功率只有30%, 也就是说, 七成可能失败。而中试, 至少需要投入500万。

市里有关领导说:“东西是好, 风险很大, 效益惊人。”

都看着周水林。是退缩还是拼一拼?经过再三斟酌, 周水林毅然拍板:做!美国人能做出来, 中国人也能做出来!关键时刻, 彰显企业家的远见与风骨。周水林让笔者想起了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一段论述:企业家不是投机商, 也不是只知道赚钱、存钱的守财奴, 而应该是一个大胆创新、敢于冒险、善于开拓的创造型人才。

“试管婴儿”走出试管, 个中艰辛催人泪下

饭桌上的一番豪言壮语, 立刻变成征用土地、建设厂房、购买设备的行动。2004年4月, 绍兴市纳诺高科有限公司成立。8年后, 该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经国家工商局批准, 该公司更名为国家级“纳诺科技有限公司”, 犹如“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尽管不可同日而语, 也看出各方面的重视和期盼。这是后话。

生产没人生产过的新产品, 必定会碰上想象不到的困难。

中试所需超临界的中试装置, 无处购买, 只有四川一家大型企业能够制作。当周水林风尘仆仆赶到时, 心凉了半截。厂方告诉他:这种非标准化的专用设备制作非常麻烦, 而且体量太小, 不愿承接。花甲之年、数亿身家的企业家, 低下头来再三地哀求, 再三说明产品对国家的意义, 终于感动了这位负责人, 厂方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了难题。

设备有了, 人才呢?茫茫中国, 懂气凝胶生产的人才在哪里?周水林寻问每一个可能知道的人, 到处收集有关资料和相关线索。那位美国休斯敦市约翰逊航天中心的邹哲博士, 就是周水林在看《参考消息》时, 发现上面刊登了一则介绍“星尘”项目取得成功的报道, 其中提到气凝胶和邹哲。他马上决定要请邹哲来指导。别人说:周总, 您异想天开吧?世界闻名的“星尘”项目的设计者, 您一个“包工头”也能请来?人家美国同意吗?令人大跌眼镜的是, 邹博士真来了。谁知道其中周水林费了多少周折?周水林就是用这种精神, 从全国诚邀人才, 组织了一支精干的科研团队。

气凝胶怎么生产?气凝胶是把有机硅里的水分抽去, 然后注入二氧化碳气体, 形成无数个纳米级的空洞, 如果把一立方厘米的气凝胶全部铺开, 它能覆盖一个足球场, 轻得被称为“冻结的烟雾”。自1931年由美国化学家发明以来, 气凝胶因成本高昂、性能脆弱, 一直被锁在实验室。十多年前, 美国的阿斯彭公司为这一材料赋予更多实际用途, 开始垄断全球气凝胶产品生产, 目前产能约为4万立方米。

如何抽去有机硅的水分?如何让气体进入固体?如何形成均匀的纳米级空洞?温度、压力是多少?一个个不眠之夜, 一次次试验, 一次次失败, 一次次流泪, 一次次从头开始。当失败的记录达到上千次的时候, 终于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这使我们想起了肯德基。他经历了1009次失败, 终于在66岁时成功, 以独特配方的炸鸡首创“特许经营模式”。全世界都知道他的名字——哈兰·山德士上校, 肯德基的创始人。

他们拥有一种共同的精神。

2006年1月6日, 艳阳高照。浙江省科技厅在绍兴组织气凝胶成果鉴定会。3位两院院士从全国赶来, 7位专家涉及的学科覆盖化学工程、核物理、航天动力、精细化工、无机化工等领域。最终专家组一致认定, 这种新材料和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其工艺技术处国际先进水平”。

正当大家喜气洋洋, 摩拳擦掌准备投入到工业化生产之中时, 一场灭顶之灾突然袭来。由于绍兴市城市规划变更, 有关部门要求纳诺公司尽快搬迁。刚刚通过鉴定的气凝胶不能生产了, 望着新建的厂房、新安装的设备和刚刚整修好的厂区, 不少员工流下了眼泪。几次交涉没有成果, 有关人员甚至叫嚣要抓人!在有些人眼里, 气凝胶与他们一毛钱的关系也没有。企业毅然拿起法律的武器, 几经周折, 企业获得了赔偿和新厂用地, 但时间和精力无谓地白白浪费了。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今天, 时间就是市场, 时间就是企业和国家的效益啊。

那时, 投入已近亿元, 企业停产, 前景渺茫。员工在眼巴巴地看着周水林, 好容易凝聚的人才开始流失。公司董事会一些同事婉转地劝说周水林放弃这个项目。周水林夜不成眠, 何去何从?最终, 军人的血性和企业家精神让他一跃而起, 中国不能没有气凝胶, 中国一定要有气凝胶!他对董事会的同事说:这样放弃, 对不起那些从开始就跟我们一起创业的科研人员, 对不起我们已经取得的15项专利, 对不起那些帮助过我们, 对我们充满期望的领导和朋友!我们不但要做气凝胶, 而且要比外国的成本更低、更环保!我来负责任!他的态度终于感动了董事会, 气凝胶项目终于继续进行下去。

现任综合管理部部长沈立青, 从创业开始就来到企业, 至今已12年。笔者问她为什么能坚守企业不动摇?她说:就在生产被迫停顿, 厂里最困难的时候, 周总推动董事会给我们长工资。这不但感动了我们, 也说明周总对企业有信心, 我们对周总有信心!科研中心主任博士毕业, 业绩突出。有人劝他跳槽, 他的回答是把爱人、儿子, 甚至老父亲都拉到厂里工作, “身家性命都交给企业了”。人心齐泰山移, 公司上下同心协力, 攻坚破难, 终于取得了突破。现在, 周水林又与董事会商议, 准备推行管理层持股, 与公司员工共享发展红利。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说:“所谓领导者, 就是能够对自己的任务描绘出宏伟前景的人, 拥有千方百计去实现的信念, 就算是下刀子也要把自己的信念坚持到底, 有丢掉性命也在所不惜的坚强意志。如果没有人格上的问题, 员工肯定会追随这样的领导者。”周水林就是这样的领导者。

惊险一跃, 气凝胶温暖中国, 走向世界

气凝胶终于可以工业化生产了!员工欢腾, 董事会兴奋。但周水林知道:近亿元投进去, 摆在他面前的仍然只是一堆粉末, 一堆一阵大风就会吹得无影无踪的粉末。气凝胶怎么变成商品?商品应用到哪个行业?到哪里找买家?这些像一座座大山, 等他继续攀登。正如马克思所说:从商品到货币, 是惊险地一跃, 如果这一跃不能成功, 摔碎的将是商品的所有者。

周水林开始了新的长征。他不是在飞机上, 就是在赶往飞机场的路上。他和他的团队拜访了众多科研院所、高等学府、机关企业, 办公室柜橱里, 摆满了他所有能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 他终于在上海同济大学玻尔固体物理研究院找到了希望。院长沈军来到绍兴, 考察过纳诺公司后, 建议用常压干燥装置和技术工业化, 生产气凝胶保温材料。在沈军的指导下, 周水林组织科研人员投入研发, 又是经过了上千次失败, 终于在2008年成功生产出二氧化硅纳米纳米孔绝热保温材料 (简称气凝胶保温毡) 。

周水林赶到辽河油田和克拉玛依油田, 请他们进行气凝胶保温毡包裹输油管道的试验。在苦苦期盼中喜讯终于传来, 油田方面反馈的意见是:“使用气凝胶保温新材料, 不仅节能38%, 油田的出油率也大大提高, 而且环保无毒、防水抗裂、耐腐蚀、好施工, 能够延长管道包裹材料的使用年限。”油田于是成了他们第一批客户, 市场向他们露出了笑容。

纳诺公司成为中国中车集团的合格供应商, 产品应用在高铁列车上, 增强了保温效果, 节省了车厢空间。纳诺产品随着中国高铁奔驰在国内外。

当年, 外军参观我军舰艇, 嘲笑内部防火材料等级太低。2011年12月, 海军装备部在上海召开了由34家科研所、大专院校、各大船厂代表参加的鉴定会。经过激烈的讨论和新、旧材料的对比, 最终确定气凝胶材料可以应用于船舶设备上。这为纳诺公司开拓了又一个市场。

在北京奥运工程、在国家大剧院、在国家档案馆、在中国美术馆、在上海金山石化、在天津力神锂电池项目、在宁波热电项目、在三亚房地产工程、在绍兴市立医院、在我军某新型护卫舰、在新能源汽车和光伏发电企业, 纳诺公司的二氧化硅纳米保温材料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方检验证明, 他们的产品, 能抵御300至800摄氏度的低高温, 几乎完全憎水, 实现了保温节能、防火、防水三合一的完美结合。原二炮院士康西生兴奋地说:这种材料对我们战略武器的保护非常有用!

如今, 纳诺公司已建起了4条生产线, 第5条正加紧建设;建成了国内第一台气凝胶高温涂层机, 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联合成立研发中心;成立了“同济大学-纳诺气凝胶联合研究所”, 各种研究正如火如荼;纳诺公司的产品被列入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组织实施;国家有关部门委托纳诺公司, 以他们内部生产标准规范为基础, 起草中国气凝胶保温毡国家标准;他们的产品已经出口到俄罗斯、意大利等国家, 公司正紧张准备在德国、美国设立代理处。院士袁维康回访纳诺公司时, 十分兴奋, 连连赞赏, 对纳诺公司信心满满。

敢为天下先, 爱拼才会赢努力奔跑在世界的前列

可周水林依然不满足。他说:这些年来, 世界发达国家竞相研究气凝胶, 发展很快。而气凝胶的用途非常之广, 亟待我们去开发, 这也是一场市场竞争。这使我有一种迫切感, 恨不得一个早上中国就能推广这种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如果我们不加倍努力, 如果我们不能尽快扩大市场份额, 减低成本, 我们就会被人追上。

他呼吁:中国气凝胶事业需要国家和政府更多重视、宣传推广、扶持帮助。需要许多行业修订标准规范, 需要打破一个个利益链条。这一切, 都需要快、快、快, 让气凝胶更快地为实现中国梦出力。

他决定投资5亿元, 建成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二氧化硅纳米孔洞超级绝热材料研发与制造基地。他的梦想是用纳诺公司的保温材料, 温暖中国城乡千家万户, 还要走出国门, 温暖世界。

2016年, 周水林71岁, 但说起气凝胶就神采飞扬、充满希望。看得出气凝胶这个朝阳产业, 给周水林带来了青春和活力。当年, 他17岁背着行李到工地当石工学徒的时候, 他十分努力, 充满对未来的憧憬;当他参军来到部队, 同样怀着对未来的设想, 放弃一切业余时间狠补文化知识, 才有了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今天。转业回来, 他在建筑公司大显身手, 屡建优质工程, 获得了中国建设工程最高奖项“鲁班奖”。如今, 他从59岁开始, 奔向新的梦想, 用了整整12年的时间, 终于实现了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要做就做国内没有、世界领先的产品!”

回首气凝胶保温材料诞生的艰难过程, 是什么力量支撑周水林坚韧不拔, 攻关破难?周水林指着公司大厅悬挂的十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说:我常在这里停一停、看一看, 觉得这就是总书记给我提的要求。

这十个大字是:“敢为天下先, 爱拼才会赢”。2014年7月8日, 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省30位企业家回信, 希望广大企业家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 爱拼才会赢”的闯劲, 进一步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 敢于担当, 勇于作为, 为国家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壮哉, 敢为天下先, 爱拼才会赢!这正是周水林精神的写照。万众创业, 大众创新, 需要这种精神;改革发展, 民族复兴, 永远需要这种精神!我们用气凝胶保温材料温暖我们的家园, 用这种精神, 鼓舞我们振兴中华的斗志!

8.独居却不孤独的老人 篇八

热闹的独居小院

自从12年前老伴去世后,张国宾老人便拒绝了儿女们轮流接他到家里侍奉的建议,坚持独居临街的院子。家人都担心他一个住过于孤寂,想多陪陪他。可儿孙们工作的工作,上学的上学,不能时时刻刻陪伴在他身边。张国宾却有自己的办法,他买来瓜子糖果,沏好几壶茶,邀请村里的老伙计到他家里玩。一群老人坐在阴凉的南瓜棚下面,或摸纸牌,或下象棋,或听戏曲,那人气和热闹劲儿比茶馆都旺。而张国宾老人最喜欢做的事,躺在一张孙子孝敬的太师椅上,搖着自制的鹅毛扇,不时端着一壶香茶,与老友们摇头晃脑地哼上一段戏曲,怡然而乐。

除了老伙计们喜欢到张国宾老人家里玩之外,小孩子们也喜欢到他家凑热闹。张国宾喜欢孩子,无论是自己的孙辈,还是别人家的小孩,每次到他家里,他都拿出自己舍不得吃的点心,分给可爱的孩子们。

农闲时骑车看戏走亲戚

看戏是张国宾老人最大的爱好,农闲的时候镇上常常有唱戏的,只要听说哪里有唱戏的,他保准去捧场。而且,他每次看戏都喊上几个老伙计骑着车带上小马扎,一路慢悠悠地赶去。

有时候,唱戏的地方离家很远,他们要骑车一两个小时才能赶到,弄得满身是汗,儿女们都劝他电视上每天都有戏曲节目,不要再跑那么远去看戏了。他却笑着说,在家一个人看电视多没意思啊!去镇上的戏台看戏,有成百上千的老年朋友边看边交流,热闹着呢!看来老人看戏图的不是戏多好,而是看戏的那份热闹!

镇上的戏台不是每天都有,老伙计也不是每天都来,如果一个人闲了、闷了怎么办?张国宾笑着回答:“闲了、闷了就走亲戚呗!”老人把去各个亲戚的家的路趟得很熟,离着近的就走着过去,太远的就骑车去,利索得很。老人走的亲戚范围很广,上至他那早已过世的舅舅家、姑姑家、岳丈家,下至他那7个已出嫁的孙女家,逢年过节走个遍不说,就是忽然哪天想起谁,立马带着礼物跑过去看一眼。那股精神劲儿,让认识他的人都满心羡慕。

生活作息有规律

张国宾的生活很有规律,几十年来,他一直保持着早睡早起、午休1小时的习惯。

张国宾的牙齿早已掉光,他不喜欢义齿,吃饭时细嚼慢咽,喜欢吃软一点的食物,特别喜欢吃红薯和南瓜。他经常说,“红薯南瓜是个宝,要想长寿离不了!”

上一篇:思德作业论文报告下一篇:差不多先生上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