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老舍先生的作品

2024-11-06

有感于老舍先生的作品(共10篇)

1.有感于老舍先生的作品 篇一

我从小就爱看许多著名现代作家写的文章,尤其是大家熟悉的巴金、冰心、老舍等作家,他们写的文章或作品,我是百读不厌。

我们课本的第一篇课文,名字就叫《养花》,是老舍先生写的,我对它非常欣赏,因为老舍用非常朴素、简练的话语,记叙了自己养花的经历以及养花的乐趣。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这看似很普通的话语,却说明了劳动是人生活的根本,养花需付出劳动,才会有收获,你们说对吗?

在平时的工作中,老舍先生也运用了劳逸结合的方法,使自己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这正告诉了我们平时学习的时候,可以写一会就到室外去晒晒阳光,看看绿色,开阔视野,有益身心。

当然,养花也会得到许多知识。比如说:有的话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底下,有的喜干,就别多浇水。我们在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总会或多或少地积累一些知识,多得些知识绝不是坏事。

这篇课文抒发了老舍先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我想,我们也要像老舍先生那样,把自己的爱好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精心的照管它们。你的生活会因此丰富多彩,自身也会感到充实、幸福。

2.有感于老舍先生的作品 篇二

伟大的人物总是能给人以心灵的荡涤、思想的震撼。陶行知先生便是这样一位能给人启迪的人物, 从他的“四颗糖”故事起, 我就深知他必将会给我的教育生命带来精彩。他的思想是如此的高瞻, 即使历经岁月的磨砺, 仍然是那么鲜活、生动, 富有现实意义。给笔者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爱满天下”这四个字。如果说他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他的睿智, 那“爱满天下”思想就是他博大的胸怀。他说“为了孩子, 甘为骆驼;于人有益, 牛马也做”, 这是一种何等高尚的情操、何等崇高的师德!其实, 爱是教育永恒的话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教以来, 在无形之中、潜意识里, 总会想到这四个字, 但要努力地践行这四个字, 却是不易。学生是多样的、丰富的, 品学兼优的自然能博得老师的垂爱, 那些顽劣头痛的也能得到不同的关爱———犯错后的严厉批评、表现好时的及时鼓励, 那都是爱的不同形式。唯独, 有一些人常被忽略, 笔者把他们称为“隐形人”。

要把爱播洒到这些人, 笔者认为要费点周折。为此, 笔者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与尝试。

一、观察与思考

之所以把他们称为“隐形人”, 是因为他们总不让人察觉到他们的存在。优秀的学生, 会因他们精彩的表现引人注目;顽皮的学生, 会因他们出格的表现引人关注;甚至成绩差的学生, 也会因知识掌握情况令人担忧, 而受到格外的照顾。他们却是默默无闻, 一不小心就会被忽略。笔者通过长时间的观察, 认为他们有如下一些共同特征。

1. 怕出错引起心理自卑。

他们常常感觉自己成绩平常, 不会受到老师的喜欢。课堂上往往那些思维活跃、善于表达的孩子容易到教师的青睐, 常常频繁地被教师点名问答问题, 少不了表扬几句;有些课堂甚至是几个活跃的学生唱主角, 其余的则成了观众。他们就是默默的观众中的一份子, 原本就不善于表达的他们, 更是畏缩在一旁, 静静地听着、看着他们的表演, 置身于世外。

2. 安于现状引起积极性缺乏。

他们“动不越规, 行不逾矩”, 品无不端, 不会让教师、家长过多地操心。然后这样的不操心的背后, 他们却是安于现状, 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始终是平平淡淡, 对于偶尔的好成绩也是短暂的兴奋, 对于粗心、马虎等不良学习习惯却持久的不修正;面对成功与失败, 始终有种波澜不惊的态势———学生的动力不足, 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严重缺乏。

3. 孤僻的性格引起社交困境。

这类学生, 性格一般都比较孤僻, 不善言词, 交流方式的堵塞, 常使们他们被孤立。课后, 他们很少能与其他学生玩到一起, 很少能开怀大笑, 很少会与其他学生一起调皮捣蛋, 教师也抓不住他们的什么缺点。但他们往往融入不了大集体, 也很难形成小群体, 只有极少数的几个偶尔凑在一起。群体, 在人的成长、社会交往能力的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个体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正所谓“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这种影响通过感情密切、相互信任、说话投机等途径, 产生相互影响、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作用。远离群体的人在性格上的缺陷绝不可小觑。

二、以爱为轴, 谋划策略

1. 创造亲师机会。

笔者以前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 许多“隐形人”学生之所以隐形, 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害怕老师, 不敢亲近教师。最近的一次家访活动让我改变了想法。

家访时, 我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位我心中所谓的“隐形人”, 试图从他们父母那里得到一点帮助。小思同学是一位性格内向的小姑娘, 上课几乎看不到她举手的时候, 也看不到她跟同学嬉笑打闹的场面。来到她家, 我受到了很热烈的欢迎, 这个欢迎既有家长的热情, 又有孩子眉间的笑意。从她甜甜的笑容中我发现, 她是真心希望老师去她们家的, 并没有什么畏惧。这一点又让我疑惑了, 她在学校的时候难道不是因为怕我而不敢说话么?后来, 在跟小思爸妈的交谈中我发现的确是我被自己的想法蒙蔽了。她爸妈跟我说, 其实小思并不是害怕老师, 反倒是很喜欢老师, 说新来的英语老师嗓音很悦耳。但是觉得自己英语成绩很一般, 老师课堂上也不特别留意自己, 估计不会太喜欢自己, 所以也就得过且过。听到这, 我觉得很惊讶, 这是怎么样的一种自卑心理啊!

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对她及还有几位“隐形人”作了策略调整, 就是为他们创造亲师机会。课上, 我会多一些关注。一个眼神、一个微笑, 都会随时传递给他们;一个摸头的手势、一个表扬的手势, 我会不吝啬地给他们;一个问题, 我会留给他们, 等待他们的回答, 即使不那么精彩。课后, 我会故意让他们帮我点小忙, 拿个本子, 叫个学生;我也会故意和他们闲聊上几句:“今天的衣服好像没洗干净”、“今天的头发是自己梳的?”慢慢地, 她们有了一些变化, 课堂上敢于举手了, 课后也敢于来找我问东问西了。一段时间后, 偶遇家长, 家长说:“上次老师家访过后, 小思好像心情变好多, 回家后总是会跟我们说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了。”听到这, 我如饮甘泉。

“亲其师, 信其道”, 这句话的道理我们深知, 可有时学生就是不愿来亲师。这个时候, 教师应该放下身段, “蹲下来与孩子对话”, 主动地为这样一群“隐形人”创设亲师的机会。

2. 允许犯错。

这群学生常怕犯错, 我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错误。道德品质方面的错误要正确认识, 那些行为不端的也不容模糊, 在这里笔者主要想谈下学习方面的错误。我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正确对待学习错误的思想———错误, 有时不可避免;这也是知识学习过程中必然产生的, 不必为此过份自责, 重要的是能够在错误中汲取教训, 及时修正错误, 避免一而再, 再而三地犯错。笔者时时处处做有心人, 哪个学生上次拼写哪个单词有错误, 都有个备案, 下次故意再请他来拼写一遍, 拼写对了及时鼓励;如错了, 提醒他下次还要请他拼写, 希望下次能正确, 给予他教师的期许。

3. 构建小群体。

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不容忽视, “隐形人”他们所缺少的就是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内的成员应该具有共性、层次相似;如果这个群体里满眼竟是优等生, 势必会更加重他们的自卑心理。在一个平等的群体中, 他们才容易放松、容易激发出他们的竞争性、主动性等积极因素。

我把四五个“隐形人”编成一个学习小组, 没有组长, 由我“垂直领导”。这个学习小组不定期地碰碰头, 利用5~10分钟时间, 互相谈谈心, 说说表现, 夸夸某某这个星期里作业做得好, 某某课堂表现不错, 某某受到其他教师的表扬了……尽力寻找出他们闪光点, 让这种表扬带来的刺激更为兴奋, 更为持久。表扬激励的同时, 也要客观地指出缺点, 并给予细微的目标期许, 如希望某某下周争取作业中改正不细致的毛病, 争取没有错, 希望某某要牢记某个句型、下周请他课堂上回答;也鼓励他们课后经常相互间说话, 不仅仅是学习上的事, 也可以生活上的事, 如喜欢的电视节目、喜欢的书籍、喜欢的玩具等。

4. 角色换位。

针对“隐形人”大多甘于做观众的缺点, 给予他们一些演主角的机会, 帮助他们树立起参与意识。如在听写单词时, 提前告诉他, 明天要默写单词, 你要先把单词背熟了, 明天请你代替老师在上面报。这样一个任务交给他, 他会欣然领命, 不仅把单词提早背熟了, 更有一种成就感、荣誉感。在评价学生时, 我会请他评一评其他同学———让他们发出声音, 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感。

3.有感于启功先生的“为师之道” 篇三

去年八月,著名书法家、国学大师、书画鉴赏家、教育家启功先生在北京去逝。这样一位名满中外、著作等身的学界泰斗,生前在谈及社会给予他的各种头衔称谓时,曾郑重其事地说:“我这一辈子的主要工作是教育,我只不过是一个教书匠。”这是何等谦逊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敬业精神!人们只知道启功先生是当代杰出的书法大师,却不知道他最看重的却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一一教师,更不知道他在教书育人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因为这些被他的书法光环所遮没。我们耳熟能详的一条崇高的教师行力准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就是启功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的时候,从毕生为之奋斗的教育事业中归结出,并敬题给母校做为校训的。最近读了著名作家鲍文清写的《启功杂忆》这本书,书中关于启功先生谈到的自己“为师之道”的一些话,让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我深受教益。

一、评价学生:“以激励夸奖学生为主。不好的学生,包括淘气的学生,都要尽力找出他们的一点点好处,加以夸奖。对学生不可有偏爱、偏差,万不可讥诮学生。”

启功先生的这段话包含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教育原则:对学生的评价要以激励为主。为什么对学生要以激励为主呢?启功先生当年没有做进一步的阐释,但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足以证明,先生的话是多么的正确。因为,根据心理学的规律,教师激励性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个性和人格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外部力量尤其是教育对中小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教师激励性的评价,往往会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取得的进步,从而产生强烈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以一种愉悦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进而形成积极的性格——认真、勤奋、乐观、沉着、刚强、进取、大度、慷慨、坦诚、谦逊和热情等。相反,负面的评价,尤其是一些简单的斥责往往会使学生心情沮丧,意志消沉,内心懊悔,伴随而来的便是自我否定的自卑心理,进而形成消极的性格——阴郁、敏感、懦弱、冷漠、自私、狐疑、狡诈、狭隘、放任自流、得过且过等。所以说,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对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往往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几十年前启功先生的前瞻性的认识在今天已经成了我们共识,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对学生的日常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启功先生也指出了激励学生的一个好方法:尽量找出学生的一点点好处一一从细处着眼。这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教师要用显微镜和放大镜去观察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细小的优点和取得的进步,抓住时机,激励他们。

二、课堂教学:“教师要懂得疏通课堂气氛,不要老站在讲台上讲,要适当的到学生中间走一走,一方面可以知道学生在干什么,有没有偷懒、睡觉、看小说的?顺便看看自己板书的效果好不好,学生记下了没有,没有记下的就顺便指导他们一下;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设置一种深入他们的气氛,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环境,让学生觉得你平易近人,可亲可近。”

启功先生在这段话中指出的,其实正是现今我们所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一一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平等问题。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要总是居高临下地将现成的知识和技能硬性灌输给学生,让他们只是被动的洗耳恭听,而是应该经常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一是提醒督促学生认真听课,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从而打破那种教师台上居高临下的一人独白,学生台下万马齐喑的倾听的局面,创造出一种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师生双方在平等中积极互动,相互交流,共同发展。启功先生关于课堂教学的认识是朴实感性的,但却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他所提倡的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不正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吗?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第一条所明确指出的:“语文教学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体味先生多年前的这些教学感悟,我们又怎能不对先生肃然起敬!

三、作文评改:“对学生的作文教师不要详改,详改还不如教师替学生做一篇,何况改多了学生也不看,要改重要的关键处。”

启功先生的这段话表明了他对作文评改的态度:不提倡精批细改,注重批改效率。长期以来,作文批改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事,一本本的批改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往往是劳而无功,学生只看一下分数了事,这次指出的错误下次照犯。启功先生的这一观点和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作文教学思想不谋而合。叶圣陶先生也历来反对那种“学生写、教师改”,而且还要“精批细改”的做法,他主张让学生“多写、自改”。他说过,写作是一项技能,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才能练就。学生一定“要多写,越写越熟,熟极了才能随心所欲。多写,还要多改。文章不好,原因之一就是自己不改或少改。”

实践证明,两位先生的说法确实是真知灼见。写作教学中的“精批细改”,不但使教师疲于奔命,而且使学生形成了一切依赖教师的不良习惯:不会自觉主动的进行大量写作,写了也不去自行修改充实,从而致使写作水平普遍低下。所以我们在写作教学中要勇于放弃精批细改这种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一方面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写作实践训练,使他们达到“熟能生巧”的境地,另一方面,要改变批改方式,采用诸如重点批改学生作文的关键错误、指导学生自改、互改等多种富有实效的批改方法来帮助学生切实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做为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启功先生的学历只是中学,也没有搞过什么教学法和教育心理学,但他从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这些教学经验和方法却是非常中肯实在、行之有效的。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阅读启功先生的这些“为师之道”,无疑会给我们一些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很有借鉴价值。

4.老舍先生读《红楼梦》有感 篇四

很自然地,在这里我只能以一个小小的作家身分来谈谈这部伟大的古典著作。

我写过一些小说。我的确知道一点,创造人物是多么困难的事。我也知道:不面对人生,无爱无憎,无是无非,是创造不出人物来的。

在一部长篇小说里,我若是写出来一两个站得住的人物,我就喜欢得要跳起来。

我知道创造人物的困难,所以每逢在给小说设计的时候,总要警告自己:人物不要太多,以免贪多嚼不烂。

看看《红楼梦》吧!它有那么多的人物,而且是多么活生活现、有血有肉的人物啊!它不能不是伟大的作品;它创造出人物,那么多那么好的人物!它不仅是中国的,而且也是世界的,一部伟大的作品!在世界名著中,一部书里能有这么多有性格有形像的人物的实在不多见!

对这么多的人物,作者的爱憎是分明的。他关切人生,认识人生,因而就不能无是无非。他给所爱的和所憎的男女老少都安排下适当的事情,使他们行动起来。借着他们的行动,他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实。这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而绝对不是一场大梦!

我们都应当为有这么一部杰作而骄傲!

对于运用语言,特别是口语,我有一点心得。我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要知道:有生活才能有语言。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必须是由生活里学习来的,提炼出来的。我的生活并不很丰富,所以我的语言也还不够丰富。

其次,作品中的人物各有各的性格、思想和感情。因此,人物就不能都说同样的话。虽然在事实上,作者包写大家的语言,可是他必须一会儿是张三,一会儿又是李四。这就是说,他必须和他的人物共同啼笑,共同思索,共同呼吸。只有这样,他才能为每个人物写出应该那么说的话来。若是他平日不深入地了解人生,不同情谁,也不憎恶谁,不辨好坏是非,而光仗着自己的一套语言,他便写不出人物和人物的语言,不管他自己的语言有多么漂亮。

看看《红楼梦》吧!它有多么丰富、生动、出色的语言哪!专凭语言来说,它已是一部了不起的著作。

它的人物各有各的语言。它不仅教我们听到一些话语,而且教我们听明白人物的心思、感情;听出每个人的声调、语气;看见人物说话的神情。书中的对话使人物从纸上走出来,立在咱们的面前。它能教咱们一念到对话,不必介绍,就知道那是谁说的。这不仅是天才的表现,也是作者经常关切一切接触到的人,有爱有憎的结果。

这样,《红楼梦》就一定不是空中楼阁,一定不是什么游戏笔墨。

以上是由我自己的写作经验体会出《红楼梦》的如何伟大。以下,我还是按照写作经验提出一些意见:

一、我反对《红楼梦》是空中楼阁,无关现实的看法:我写过小说,我知道小说中不可能不宣传一些什么。小说中的人物必须有反有正,否则毫无冲突,即无写成一部小说的可能。这是创作的入门常识。既要有正有反,就必有爱有憎。通过对人物的爱憎,作者就表示出他拥护什么,反对什么,也就必然地宣传了一些什么。不这样,万难写出任何足以感动人的东西来。谁能把无是无非,不黑不白的一件事体写成感动人的小说呢?《红楼梦》有是有非,有爱有憎,使千千万万男女落过泪。那么,它就不可能是无关现实,四大皆空的作品。

二、我反对“无中生有”的考证方法:一部文学作品的思想、人物和其他的一切,都清楚地写在作品里。作品中写了多少人物,就有多少人物,别人不应硬给添上一个,或用考证的幻术硬给减少一个。作品里的张三,就是张三,不许别人硬改为李四。同样地,作品中的思想是什么,也不准别人代为诡辩,说什么那本是指东说西,根本是另一种思想,更不许强词夺理说它没有任何思想。

一个尊重古典作品的考据家的责任是:以唯物的辩证方法,就作品本身去研究、分析和考证,从而把作品的真正价值与社会意义介绍出来,使人民更了解、更珍爱民族遗产,增高欣赏能力。谁都绝对不该顺着自己的趣味,去“证明”作品是另一个东西,作品中的一切都是假的,只有考证者所考证出来的才是真的。这是破坏民族遗产!这么考来考去,势必最后说出:作品原是一个谜,永远猜它不透!想想看,一部伟大的作品,像《红楼梦》,竟自变成了一个谜!荒唐!

我没有写成过任何伟大的作品,但是我决不甘心教别人抹煞我的劳动,管我的作品叫作谜!我更不甘心教我们的古典作品被贬斥为谜!

三、我反对《红楼梦》是作者的自传的看法:我写过小说,我知道无论我写什么,总有我自己在内;我写的东西嘛,怎能把自己除外呢?可是,小说中的哪个人是我自己?哪个人的某一部份是我?哪个人物的一言一行是我自己的?我说不清楚。创作是极其复杂的事。人物创造是极其复杂的综合,不是机械的拼凑。创作永远离不开想象。

我的人物的.模特儿必定多少和我有点关系。我没法子描写我没看见过的人。可是,你若问:某个人物到底是谁?或某个人物的哪一部份是真的?我也不容易说清楚。当我进入创造的紧张阶段中,就是随着人物走,而不是人物随着我走。我变成他,而不是他变成我,或我的某个朋友。不错,我自己和我的某些熟人都可能在我的小说里,可是,我既写的不是我,也不是我的某些朋友。我写的是小说。因为它是小说,我就须按照创作规律去创造人物,既不给我写自传,也不给某个友人写传记。你若问我:你的小说的人物是谁?我只能回答:就是小说中的人物。

我的作品的成功与否,在于我写出人物与否,不在于人物有什么“底版”。

假若我要写我自己,我就写自传,不必写小说。即使我写自传,我写的也不会跟我的一切完全一样,我也必须给自己的全部生活加以选择,剪裁。艺术不是照相。

有的“考证家”忘了,或不晓得,创作的规律,所以认为《红楼梦》是自传,从而拚命去找作者与作品中人物的关系,而把《红楼梦》中的人物与人物的关系忘掉,也就忘了从艺术创作上看它如何伟大,一来二去竟自称之为不可解之谜。这不是考证,而是唯心的夹缠。这种“考证”方法不但使“考证家”忘了他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而且会使某些读者钻到牛犄角里去──只问《红楼梦》的作者有多少女友,谁是他的太太,而忘了《红楼梦》的社会意义。这是个罪过!

是的,研究作家的历史是有好处的。正如前面提过的,作家在创作的时候,不可能把自己放在作品外边。我们明白了作家的历史,也自然会更了解他的作品。

可是,历史包括着作家个人的生活和他的时代生活。我们不应把作家个人的生活从他的时代生活割开,只单纯地剩下他个人的身世。专研究个人的身世,而忘记他的时代,就必出毛病。从个人身世出发,就必然会认为个人的一切都是遗世孤立,与社会现实无关的。这么一来,个人身世中的琐细就都成为奇珍异宝,当作了考证的第一手资料。于是,作家爱吸烟,就被当作确切不移的证据──作品中的某人物不也爱吸烟么?这还不是写作家自己么?这就使考证陷于支离破碎,剥夺了作品的社会意义。

过去的这种烦琐考证方法,就这么把研究《红楼梦》本身的重要,转移到摸索曹雪芹的个人身边琐事上边去。一来二去,曹雪芹个人的每一生活细节都变成了无价之宝,只落得《红楼梦》是谜,曹雪芹个人的小事是谜底。我反对这种解剖死人的把戏。我要明白的是《红楼梦》反映了什么现实意义,创造了何等的人物等等,而不是曹雪芹身上长着几颗痣。

5.有感于冰心作品(推荐) 篇五

冰心是少年儿童文学作家,今年暑假,我也阅读了一本她写的书。这本书与别的书不太一样,它是由散文,诗歌,小说等聚集在一块儿组成的。因为每一篇的篇幅都不是很长,所以我很爱读。也因此,渐渐地我发现了冰心奶奶写的书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爱。她爱蓝天大海,爱河流山川,爱花草树木……更爱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因为在她的眼里除了宇宙,孩子就是最美好的。在她的文章中歌颂亲情,歌颂童心,歌颂自然,在她的世界中处处都有爱的身影。

“母亲啊,你的头发披在你的肩上,这是你赋予我的万缕柔丝”这首小诗虽不长但却歌颂了母爱。父母生下了我们,培育我们,照顾我们,教导我们,我们每一个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他们爱我们,关心我们。在我们顺利时,给我们忠告;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给我们帮助;在我们失败时,给我们鼓励;就在我们快乐的时候,他们比我们还开心;我们哭泣时,他们比我们还要伤心;我们生病时,他们比我们着急,会放下一切来照顾我们。

就在这本书中,有一个故事,叫《我的母亲》。在“我”的家中,母亲生了六个儿子,前两个生下来后夭折了,母亲便希望接下来的我能是个女娃,这样可以照顾后面的孩子。可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我”还是个男孩。但是母亲还是尽心尽力地教育照顾“我”。妈妈是个贤妻良母,她有自知之明,不喜欢和别人一样的东西,很喜欢政治,更爱读书看报,而且对感情也有不一样的看法,真是个“全才”呢!又会劳动,又会读书看报,真是让人不得不佩服呀!我的妈妈可没人家那么有学问,但是她也是个贤妻良母。白天,她在外面跑出租,晚上回来要做饭,洗碗,洗衣服,拖地……这些活,除了生病,从未停过。

可是我又想起了一个更感人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三袋米》。它述说了一个母亲讨饭给儿子上学的事。这个家庭在儿子上小学时父亲就去世了,家里变得特穷。儿子上高中时,母亲得了风湿,不能再干活了,但是学校要求每月得交30斤大米给食堂。每个月她都将30斤的大米交给学校,但全都是每种一点每种一点混在一块儿的。当第三个月时,这儿的厨师熊师傅见母亲每次都这样,生气地责备起来。母亲这才告诉他这些米是讨饭讨来的。但母亲和大家还是在儿子面前保密了这件事。就这样,母亲讨饭让儿子考上了清华大学。

如果问我人世间什么爱最伟大,我会斩钉截铁地说:是不求回报的母爱。

《繁星》《春水》读后感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总的来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也是最辉煌的地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母爱是“爱的哲理”的根本出发点.她认为: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爱的歌颂,在《繁星》《春水》里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可以说,正是对母爱的深情赞颂,奠定了这两部作品深沉细腻的感情基调.童真在诗人眼力,是充满纯真的人间最美的世界,可谁说不是呢? 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人类来自自然,归与自然,人与自然是和谐一致的.她的一首诗是这样写的: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件/我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大海里/ 这首诗把对母亲的歌颂,对童真的呼唤,对自然的咏叹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个至善至美的世界,感情诚挚深沉,语言清新典雅,给人以无穷的回味与启迪.三是对人生的思念和感悟,我们称这部分为“哲理诗”.在艺术上,《繁星》《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特别是在语言上,清新淡雅而晶莹透丽,明白而又情韵悠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繁星》读后感

冰心及其《繁星春水》冰心出生于1900年,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冰心生长在一个优裕而温暖的家庭里,她选择了“思想的”人生作为自己讴歌的对象,因此,母爱、童真和对自然的歌颂就成了冰心作品的主旋律。《繁星》、《春水》的内容,是诗人平时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后来,她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启发,觉得自己那些三言两语的小杂感里也有着诗的因子,这才整理起来,而成为两本诗集。冰心在当时大约不会想到,她这两本含蓄隽永、富于哲理的小诗集的出版,竟会使那么多青年的久已沉默的心弦受到拨动,从而在她的影响下,促使“五四”以来的新诗,进入了一个小诗流行的时代《繁星》、《春水》体现了两大主题:一是纯真的童心;二是圣洁的母爱。主要内容是对母爱、童真及大自然的讴歌。《繁星》共164 首,主要体现纯真的童心。《春水》共182首,主要体现圣洁的母爱。《繁星》《春水》是冰心给我们点燃的一盏爱与美的小桔灯,是人生的一个指向,是一个永恒的渴望,是遥远的一个梦想。《繁星》、《春水》中还有一些歌咏自然的诗篇,不施浓墨重彩,没有人为的夸猸和渲染,只是用清淡的笔墨将自然的本色美显示出来。

二、我读冰心《繁星春水》这本书是我头一次接触,看惯了白话文的我,一下子来看诗集,就觉得有点不适应,不过也别有一番滋味。翻开书,首篇导读便吸引了我。讲到冰心是如何创作诗集,从小到长大,充分体现了冰心在写作方面的天赋。她的诗主要以母爱,童真,自然著称。从《繁星》中“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可想而知,冰心的童年充满着梦,充满着童稚的幻想。“小弟弟呵,……灵魂深处的孩子呵。”更诠释冰心与兄弟姐妹之间那不可言喻的深情厚谊。这些是冰心充满童稚的渴望与幸福。她后来出洋留学,一去便是多年,她便通过笔来叙述自己的思念,迫切希望能够早点回家。她幻想着与母亲见面,幻想着回家,她很快乐。但是一旦没了幻想,那么她就会变得更加的失落与失望。背井离乡,又离开了至爱的母亲,怎会没有思乡之情呢?“故乡的波浪呵!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是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盘石,现在也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心弦。”那波浪不断的拍打岸,我无动于衷,可是一旦离开了家乡.那一滴滴的波浪,无不在触动我内心的一根快要绷断的弦,思乡的弦。的确,世上只有妈妈好,母爱的爱是最伟大,母亲的爱是最纯洁。冰心的短诗,给了我万千的感慨。她的诗不含丝毫的虚伪,全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能够感人至深,也可见冰心的童年幻想中度过的,她的幻想是那么美,那么引人入胜,那么富有童趣。但,她那深深的母爱,思母心切是我们所不能企及的。母爱是那么圣洁,它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爱,所不能企及的。冰心是母爱的代名词,通过冰心我读懂了母爱。此时的我,心潮澎湃,无法平静,万千感受,无法溢于言表。此诗集中,冰心以母爱、童真和对大自然的歌颂为主题。女作家杏林子曾经说过:“除了爱我什么都没有!”的确,当你拥有爱就不需要别的什么东西了,因为你已经拥有了一切。冰心接受着母爱,同时她赞誉母爱,她爱大自然的一切。冰心的诗句,是那样简朴,但是每一个字眼都蕴含着那样深的含义,许多诗句还透入着对母爱的深深的赞誉。从冰心的诗句中,我悟道:一个人爱万物,她(他)是美丽而快乐的;一个人被万物爱着,她(他)过得会安逸舒适。而同时为这两者,她(他)就是快乐的。“冰心”这个词就是像她的人一般典雅清丽,超凡脱俗,也正如她所写的诗句,在淡淡的优雅的文笔中,还有着许多的哲理。一句“弱小的草呵!骄傲些吧,只有你普遍的装点了世界。”告诉我们小草虽然渺小,但世界却需要你的点缀。又一句“青年人,珍重的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告诉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去做该做的,在时间的书上写下你的成绩与辉煌。总之,在冰心的诗句中,我们总能学到很多。读这些小诗,似乎很亲切,因为冰心将大自然中最纯最本色又十分普通的东西用轻淡优雅的诗句表现出来,不加以任何人为的修饰,不添以任何华美的词句,带着一丝温柔的忧悠,或一些深深的内在美:明目下,绿叶如云,白衣如雪。怎样的感人呵!又况是别离之夜。在那娓娓道来的诗句中,满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是她冰清玉洁之心的再现。读完这本诗集,觉得很美很美,不仅仅是美而美,也有忧而美,悲而美。冰心的诗下,一个多么美的世界!冰心的诗含蓄深刻,字里行间透漏着作者的独具匠心,不知为什么,看了这繁星春水,我的心灵微微触动了一下, 也许,这便是感动......《繁星春水》读后感

第一次认识冰心是我在小学时读的文章《三寄小读者》。冰心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和蔼可亲,一心为孩子们创作的老奶奶!在寒假,我读了《繁星春水》。

翻开书,首篇导读便吸引了我。讲到冰心是如何创作诗集,从小到长大,充分体现了冰心在写作方面的天赋。她的诗主要以母爱,童真,自然著称。

《繁星春水》是大作家冰心的诗歌集,里面的内容是冰心平时随便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这两本书含蓄隽永、富于哲理,很受大家的欢迎,因此成了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书目。她的小诗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哲理,所以我们说她的诗是典型的哲理诗。

冰心这些趣味盎然、发人深思的格言式小诗,多有淡淡的哀愁。在艺术上,早年她追求“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境界,她的诗也具有这些特点。艺术上,赵景深称她的诗“一是用字的清新,二是回忆的甜蜜”,而苏雪林则用冰心评论泰戈尔作品的四个字_“澄澈”与“凄美”来评论她诗的艺术风格。

6.有感于老舍先生的作品 篇六

一、受佛恩而未皈依的居士:老舍的人间佛缘。 (行菩萨道而不是佛徒)

对老舍先生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有三个人:母亲、宗月大师、许地山。

1、从母亲学做人。老舍的散文《我的母亲》是最好的注解。他在文中写了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从私塾到小学, 到中学, 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 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 也有毫无影响的, 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 把性格传给我的, 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 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位伟大而平凡的母亲给了老舍许多优秀的品质, 慈母的言传身教对老舍的人格形成起了最直接的作用。老舍爱花爱小猫爱孩子, 对于贫苦的人民有着深切的同情, 对友人又十分讲义气。他痛恨战争, 向往和平, 热爱我们的祖国。这些品质也正是一个佛教徒通常所具备的大慈悲。

从宗月大师受佛恩。“没有他, 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 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他是不是真的成了佛?我不知道。但是, 我的确相信他的居心与言行是与佛相近似的。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受过他的好处, 现在我的确愿意他真的成了佛, 并且盼望他以佛心引领我向善, 正像三十五年前, 他拉着我去入私塾那样!”文章中的“他”即是宗月大师, 俗名刘寿绵, 这是老舍在《宗月大师》中对这位大师的深情回忆, 原文载于一九四零年一月二十三日《华西日报》。老舍在小说《正红旗下》写的那位定大爷就是以他为原型的。“他好善, 尽管他自己的儿女受着饥寒, 尽管他自己受着折磨, 他还是去办贫儿学校、粥厂等等慈善事业, 他忘了自己。”这种“忘了自己”的精神感动了年轻的老舍, 于是“他办贫儿学校, 我去作义务教师。他施舍粮米, 我去帮忙调查及散放。”宗月大师的实际行动使老舍认识到“做”的重要, “对佛学, 他有多深的认识, 我不敢说。我却真知道他是个好和尚, 他知道一点便去作一点, 能作一点便作一点。他的学问也许不高, 但是他所知道的都能见诸实行。”老舍以后积极从事社会活动, 热心于慈善事业, 为救国抗敌呐喊助威不能说与此毫无关系。

从许地山学佛理。“我不相信他有什么宗教信仰┈可也不敢说宗教对他完全没有影响。”“他似乎受佛教的响较基督教的为多, ……他像个禅宗的居士, 而绝不能成为一个清教徒。”这是老舍在《敬悼许地山先生》中评价许地山的话。日本的作家水上勉在听了老舍的为人之后说“老舍先生就是禅。”这样的评价并非空穴来风。老舍的生活有中国传统文人的禅诗意趣。他爱养花爱画画爱孩子, 在他的散文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诗意的生活场景。这和他积极乐观的心态是分不开的。

老舍散文中还有一篇《灵的文学与佛教》, 是他1940年应重庆缙云寺佛友之约参观汉藏教理院作的讲演。在讲演中, 他说, “佛陀告诉我们, 人不只是这个肉体的东西, 除肉体还有灵魂的存在, 最易激发人们的良知, 尤其在中国这个建国的时期, 使人不贪污, 不发混帐财, 不做破坏统一工作, 这更需要佛教的因果业报的真理来洗涤人们贪污不良的心理。”最后, 他希望“富于牺牲精神的佛教和尚们”“发心去做灵的文学的工作, 救救这没有了灵魂的中国人心。”

老舍的文学创作中也塑造了许多生动的佛教正反面人物, 正面的有《正红旗下》的定大爷、《大地龙蛇》中的赵老太太、《四世同堂》中的明月和尚等, 反面的有《老张的哲学》中的势力眼和尚, 《谁先到了重庆中》的伪佛徒、《四世同堂》中的冠晓荷等。

二、嫉恶如仇斥洋教的基督徒 (入教会而不肯虔诚礼拜)

老舍在1922年上半年受洗礼并加入了基督教会, 成了一名基督教徒。他早年做过许多教会组织的慈善事业, 可他并不是一个虔诚的教徒。他的夫人说, “婚后, 老舍可是从来没有做过礼拜, 吃饭也不祷告, 家里也没要过圣诞树。……老舍只是崇尚基督与人为善和救世精神, 并不拘于形迹。”可以说, 他的确欣赏基督教的天国蓝图。在一次庆祝会上他还提出要青年们背负起两个十字架, “为破坏铲除旧的恶习、积弊与像大烟瘾那样有毒的文化, 我们必须准备牺牲, 负起一架十字架。同时, 因为创造新的社会与文化, 我们也须准备牺牲, 再背起一架十字架。”但他的眼光并不是僵死不变的, 他也看到了一些批着教徒外衣的所谓的基督教徒, 在小说中对中外形形色色的伪教徒进行了讽刺。《二马》中的伊牧师之流、《选民》这的文博士都是他讽刺的对象。《四世同堂》中的丁约翰、窦神甫也是他痛恨的教徒形象。在解放后的作品里, 他对基督教徒几乎采取了全面否定的态度。如《正红旗下》的牛牧师来中国只为淘金, “他没学问, 也不要什么学问。他觉得只凭自己来自美国, 就理当受到尊敬。他是天生的应受人尊敬的人, 连上帝都得怕他三分。”

从本质上说, 不管是佛陀还是基督, 都有舍身为人的精神, 教人行善事爱和平。老舍注重的并不是它的形式, 而是运用它寻找为大众服务救民救国的真理和道路。当他认识到其中的弊端时, 就毫不留情地在小说中暴露批判。对人民的愚昧和落后麻木他则采取了温和的批评态度。说到底, 他始终记得自己生活周围那些苦难的人民, 他是在为他们为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写作。同时, 他也在不停地寻找自己的精神归向。

三、求上进为人民的艺术家 (想入党而终未果/被抛)

老舍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解放以后, 他毅然返回祖国, 成为最积极勤奋的作家之一。他适应时代的要求, 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用各种文体进行文学艺术创作。他写鼓词、快板、话剧, 受到人民大众的欢迎和热爱, 被称为“人民的艺术家”。可他依然那么自谦, 对朋友对家人充满爱心。战争时期, 他利用自己的关系, 拯救过革命作家。即使在反右期间, 他也没有忘记关照丁玲、吴祖光和胡风、阳翰生、石挥等人。他追求进步, 要求入党。直到他被拉去批斗, 他似乎也没有弄明白自己所追随的党是怎么了。在他沉太平湖自尽后, 人们发现了他随身带着手抄的工整的《毛泽东诗词》, 《卜算子·咏梅》。在离开人世的最后一刻, 他的追求和信仰写在纸上, 散落湖中。他所崇尚的佛陀和基督的献身精神竟然用到了新中国。

老舍先生的人格魅力是永恒的。他一生用人格写作, 交友无数, 待人亲切, 语言幽默, 但他说过这样并不幽默的话, “要作一个写家, 须先作一个人。盖自己不崇高伟大, 何以能体会世上最善最美的事?何以心明如镜, 鉴别善恶?有了真人, 而后才有至文。文艺并非文字把戏也。”在做人上, 他是圆满的。可在精神归宿上, 他死不瞑目。

7.论老舍先生的北平情结 篇七

关键词:老舍;北平情结;爱北平;想北平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01-01

老舍先生是一位“北京味儿”很浓的作家。他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从1899年出生到1966年弃世,老舍一生中有四十二年是在北京度过的。他最有影响的作品,如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都是以北京为题材用北京话写的,也是通过对北京人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和心理特点真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北京社会风情画。《想北平》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不在北平(北京)。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北京危急,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想念家乡,写下这篇抒发自己情感的散文。

一、“我真爱北平”

有没有人爱一个城市会像爱自己母亲一样,这是一位怎样的性情中人?这又是一座怎样的城市?老舍先生《我的母亲》是回忆母亲的一篇记叙文。全文通过对母亲一生经历往事的回忆,塑造了母亲的形象,突出表现了母亲勤劳刻苦、善良宽容、乐于助人、意志坚强等性格与伟大无私的母爱,以及母亲的人格力量对作者思想性格形成的深刻影响。从文章中感觉到老舍先生是一个大孝子,他对母亲的感情真挚、深沉而厚重,读来让人感动。当看到《想北平》中“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讨她老人家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语言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我们终于理解了老舍先生对北平到底有多爱!我们经常说:祖国母亲,党啊亲爱的妈妈,老舍先生像爱自己的母亲一样爱北平,那爱有多深!在这里,作者将爱北平与爱母亲做了类比,同样是真爱,为什么说不出口,正是因为爱的深沉而炽热。“因为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老舍先生被称为语言大师,但当他想表达对北平的爱时竟然是“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短短几句,文字不多,但写景、状物,营造气氛,表现有物情感,都笔笔到位,如同天成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作者没有用热烈的文字,反复重复这个爱“想说而说不出”,作者的爱为什么说不出,是没能力讲出吗?不是,他不愿意用通常的写法去写,预示他另辟蹊径,抛开美好的词语,用最通俗质朴的语言,最能引人共鸣的表达方式表达。

二、“真想念北平”

写出一个地方的特点,包括一个人对某个地方的喜爱,往往要通过比较才能看得出来。在文章中,老舍声言自己“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又联系自己丰富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将北京和“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相比较,从城市的整体结构、建筑格局、环境气氛、生活情趣等方面,历数北京的好处。北京之美,“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建筑方面,北京“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即使在今天我们因为认为老舍先生的意识很超前。而且“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北京“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总之,北京是大都市,却保住了乡野的幽静,让人和大自然保持着亲近。另外,作者特别说到,北京虽然也是有钱人的天堂,但“你我这样一个贫寒”的知识分子,仍然可以尽情享受它的美。所以作者花费了大量笔墨,去写北京的物产,写北京平民的日常生活。一枝一叶总关情,正是这样的叙述与描写表明了作者与北京的亲密关系,他真正融进了它的生活,深入到了它的血肉肌肤之中。如果老舍是北京的一个观光客,即使对北京再喜欢,也不可能有如此细致入微的体验,当然更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难怪他在述说北京的种种好处时不禁“要落泪”,禁不住深情地呼唤:“真想念北平呀!” 与前文“……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相照应,结构严谨,明白如话不加任何藻饰,因为此时任何修饰都是多余和无力的,只有落泪和深情的呼唤才是最真实情感,表达了以为深爱北平和祖国的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较平日更为强烈,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

8.给老舍先生的一封信 篇八

原谅我的肤浅,从您的骆驼祥子认识您

梁样君常用这些话来震人,可惜被震的人极少,以往每每说起,别人都不屑地说:“这又不会考试,你研究了有屁用。”所以每次都恨不得求别人收他为师,这次行骗有了成果,忙不迭道:“一句话,女人最喜欢两梁样君又侃侃而谈,不去当老师真是可惜了,“我跟你说,你最主要的呢,还是写情书。女的最喜欢那玩意儿,尤其是第一封,最主要!”

“是吗?”

“屁话,当然是,你最好呢,要仿造什么唐诗宋词,女人最喜欢!”梁摔君理骼道。

“嗅,那该怎么写呢?”

“告诉你,其实女人第一眼喜欢的是才,男人有才,她吹牛才会有本钱,然后呢,要发展,等到两个人亲热得男人叫她叫‘宝贝’了,她就把‘宝’字留着,而那个‘贝’呢,送给你的‘才’,她就爱‘财’了。”说完自己也惊奇不已。《说文解字》摆在梁样君面前,真是相形见拙了。但他解字有功,却没回答林雨翔。没当老师的梁样君竟已染上无底下大多数老师的毛病。

林雨翔叹服得自己问了什么都忘了,直夸:“说得有道理!”

马德保再翻到一本正规的《中国作家传》,给前几个人平反,但是先入为主,学生的思想顽固地不肯改,逢人就讲郭沫若是坏蛋,卡夫卡是白痴,幸亏现在更多的学生没听说过这两人的名字。

9.《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教学反思 篇九

《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是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老舍文化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介绍了老舍先生的一桩桩生活小事,使我们走进了他的生活,从而了解了老舍先生的情趣及为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富有生活情趣、自然、文雅的人民艺术家。

学生在学习过老舍先生坚强善良的《我的母亲》,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济南的冬天》富有社会洞察力的《祥子买车》,以及富有情趣的《养花》合《母鸡》之后,非常好奇老舍先生到底在生活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此刻再来学习本课就会激发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对老舍先生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让学生与老舍先生的距离拉近了。

【拓展延伸】

1、课下我看见大家都搜集了不少老舍先生的`资料,你能结合你的感受来谈谈老舍吗?

设计意图:在学生的交流中让他们更有广度和深度的去了解老舍,体会老舍

2、作业

10.老舍作品的幽默语言风格 篇十

关键词:老舍;语言幽默;技巧;思想内涵;喜剧意味

每位作家都具有自己的语言风格特点,在老舍先生的文章中,最为突出的是语言的幽默感。在其他作家作品中也有不少的语言幽默的作品,但老舍先生的作品幽默感有着他独立的写作特点,和他独立的语言风格,在老舍先生的作品中没有什么上层社会和大人物的描写,更多的是描写的是在社会底层,为生活奔波,挣扎在生活边缘的小人物形象的描写,老舍先生的文章更贴近当时的现实生活,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特点突出,写作手法生动,朴素,和读者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让普通老百姓都能看得懂。在一个社会生活中,普通人是占绝大多数的,他们是社会的主体 ,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社会发展的现状。

一、采用比喻的描写手法

在老舍先生的文章中,巧用比喻的描写手法,把在表面上看来丝毫没有联系的人物,事件,通过比喻的描写,把他们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读者更快的进入故事中,一起分享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老舍先生笔下的比喻描写手法,让读者印象深刻,过目难忘,老舍先生文中的比喻显浅易懂,很容易让人理解,更贴近人们的生活。老舍先生的比喻描写手法在每一个地方都用的很恰当,很有新意 。比喻的描写使文章读起来,更生动更形象。平民的生活本就简单,单调,一日重复一日,但经老舍先生笔下写出来的人物,场景,虽然也是一样的平凡,但是通过老舍先生的比喻,使人物形象顿时鲜明起来,场景更加细致,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深一步的了解文中人物所处的社会背景,人物特点表现更深刻,是读者读起来更自然。老舍先生运用比喻使文章更精彩,艺术效果更好,使人物形象更传神,更立体化。在每一片文章中,都要用到各种描写手法,这样使文章读起来更有艺术性,使读者能尽快的进入到人物故事当中去,随着人物的故事发展,一步一步深入故事内部。

二、书面语和大白话相结合

在老舍先生的文章中,更多的是小人物的描写,很多描写的是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所以在描写手法上,语言都比较朴素,显浅易懂,书面化的描写往往达不到所要描写的人物的形象效果。老舍先生曾经说过,不论写什么,都要信赖大白话,即使要说明比较高深一点的道理,也不接二连三的用术语和名词,老舍先生文中所引用的白话描写,使人物更接近现实生活,每个人物都能找到在实际生活中的影子。在文章中运用白话的描写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朴素的描写一样能达到好的传达思想的效果,每一个阶层的人都能看得懂,这也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欢的主要原因。

三、对人物外表,个性特点的详细描写

老舍先生对人物的外表描写上,往往都很细致入微,通过对人物日常生活的朴素描写,通过人物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了生活改变人们的伟大力量,老舍先生笔下的人物形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都有其人物影子的存在,通过老舍先生的描写,平凡的人变得不再平凡,小人物的形象也变得高大起来。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描写过各式各样的人物,他们渗透在社会的各行各业当中,通过对人物外表和对人物性格方面的描写,反映出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现实的无奈,透过表面现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质态度,透过小人物反映了整个社会现状。

四、引用各种语言的落差,增强文章的幽默感

老舍先生的文章,涉及到了各行各业人物的描写,这样在语言方面就有很突出的表现,运用语言夸张的描写,把人物推上了故事的高潮,达到了幽默效果;在老舍先生的作品中,还有很多比喻的描写,把表面看起来似乎毫无联系的两件事情,结合在一起。老舍先生的作品由着他本身独特的特点,在语言上,敢于运用各种形态的语言方式,使读者在阅读时,随着故事的跌宕起伏,语言的前后落差描写,增加了故事人物的形象,增强了作品的幽默感。

五、与人物身份地位相符的语言艺术描写

前面说过,老舍先生笔下的人物形象几乎覆盖了整个社会当中,涉及到了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物。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物都具有自身的人物特点,老舍先生深入生活,结合不同人物形象,安排了与其相符的语言风格,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人物个性更加鲜明,体现出了幽默感。世界上的人物形形色色,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人物外表,语言表达方式,心理变化等方面。

幽默是老舍先生文学语言的一大特色,被人们称为“幽默小说家”。在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上描写细致入微,人物语言上独具特色,虽然都是一样的小人物,但又有很大的不同之处;虽然讲述的是平凡人的生活,但又透出了人物形象的不平凡。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都变得活泼起来,富有生命力,人物各有各的特点,每个人物都有自己不同的一面。老舍先生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热爱文学,热爱生活。

参考文献:

[1]朱卫国.试论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J].作家,2014.

[2]李春林.《活着》对中国式生存文化的解读[J].电影文学,2013.

上一篇:企业文化进校园案例下一篇:隧道塌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