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服务管理专业

2024-08-09

老年服务管理专业(通用11篇)

1.老年服务管理专业 篇一

随着社会对养老服务行业的重视,相关专业人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就业起薪、社会地位都有较为明显的提升,从而将会对生源的扩大有较大的正面影响。目前本专业的生源一半来自于外省,以农村地区较多,这些学生具有良好的吃苦耐劳的品质,较易适应养老服务岗位。

按照老年人口与护理人员配备比例3∶1测算,全国有2830万老年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共需要养老护理员1000万人,而目前全国养老机构的职工只有22万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的仅有2万多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同时,老年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较低,专业水平、业务能力、服务质量还不能有效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老年服务社会化的人才需求所催生的老年服务教育事业必然是生机盎然、大有可为的。除了机构养老,居家养老也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养老模式。

2.老年服务管理专业 篇二

关键词:老年服务与管理,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有近100 所大中专院校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或涉老课程, 其中高职院校近50 所 (全国养老教育产业联盟统计数据) 。 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办学过程中, 各校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和养老行业的发展状况研究设计了课程培养体系结构, 并且各有特色, 有代表性的诸如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和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等。 然而, 由于受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全国养老行业发展滞后、社会大众对养老行业和人才培养的认知度受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现今对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结构、培养模式、教学大纲、培养教材、质量控制等并没有统一标准。 湖北省的养老行业也呈蓬勃发展之势, 研究机构众多, 但目前正式开设并实际招生进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院校仅武汉民政职业学院一所。

笔者结合湖北地区养老服务机构的实际情况展开了专项抽样调查工作, 重点围绕养老行业企业对于学生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相关要求, 采用整理归纳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提出“三核”课程体系构建, 同时进行实践, 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和实践成果。

一、调查方法与与对象

调查湖北地区30 家养老机构, 其中武汉市内20家、武汉市外10 家。 设计有针对性的调研表格两份:《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分析表》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行业企业调查表》。 采用问卷调查、座谈、访问、网站搜索、政策咨询等方法, 并对差错问卷进行排除。

二、调查内容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分析表》主要针对职业岗位类别、主要工作任务、职业技能、 必备的理论知识、 基本素质等方面进行调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行业企业调查表》主要调查企业近三年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企业实际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企业要求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能力、企业认为学生最需要学习的课程、 企业认为学生最需具备的职业证书、 企业认为学生最需解决的素质缺陷等方面。

三、调查结果

通过座谈、填写调查表、归类分析整理等, 我们得出调查结果如下页表1、表2。

注: 该表是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调查表的基础上统计得出的

注:该表是在养老机构和企业中进行调查填写的项目内容汇总表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 职业岗位

通过调研得知, 养老服务产业链十分广阔, 毕业生能够从事的岗位种类众多, 主要集中在护理员、康复保健师;同时, 医生和护士也有较大需求, 但目前按照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及专业性质归类要求,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属于公共服务类, 学生不具备医护从业资质;另外, 根据养老机构开展的业务范围、规模大小、管理水平高低等情况, 也涌现出对行政助理 (秘书) 、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养老产品营销等职业岗位的需求。 据此, 相关院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实行分专业方向培养的方法。

(二) 知识和能力

根据养老企业对相关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得知,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包括老年生活照护、常见疾病预防、基础护理、康复护理、中医保健、推拿按摩、老年心理、健康管理、市场营销、老年社会工作、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现代化信息办公技术、老年活动组织与策划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还要熟悉养老相关法律精神。

(三) 素质

学生的素质包括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两方面。 职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通用职业技能 (计算机、英语、普通话、写作、沟通等) 、老年人权益保护等;人文素质包括孝道文化、文明礼仪、爱岗敬业、企业忠诚度、身体和心理素质等。 同时, 对学生工作纪律、岗位认同感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和希望。

五、“三核”课程体系构建

结合工作任务分析及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 我们提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构想。 我们将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模式重组为“三核”课程体系, 包括内核课程体系、中核课程体系和外核课程体系。

(一) 内核课程体系

内核课程是指结合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和技能而匹配的主干核心课程。 根据调研得知, 学生需要掌握的岗位技能主要包括老年人生活照护技术、老年人医疗保健和养生技术、养老机构营运管理能力等三大方面, 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 由此我们设计出6 门核心课程作为 “内核课程体系”, 分别是 “ 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护技术”“老年康复护理技术”“老年推拿保健技术”“老年福利机构经营与管理实务”“老年社会工作实务”“养老机构质量标准体系”。 这6 门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从基层养老护理员服务岗位不断突破职业发展空间, 上升到养老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层级, 有利于学生毕业后根据用人单位工作实际分类从业, 提升学生的就业信心。

(二) 中核课程体系

中核课程是指为了保证内核课程的顺利学习而设置的基础性课程。 为了适应内核课程体系的培养要求, 学生需要前期掌握基本的医学基础知识、护理基础知识、营养保健知识、社会工作知识, 了解国内外老龄化趋势, 同时应具备行政管理的基础知识。 中核课程体系和内核课程体系之间充分体现了“适应岗位需求, 能力逐层递进”的学习规律。 基于此, 我们设计出8 门课程作为 “中核课程体系”, 分别是 “老年学概论”“医学基础”“基础护理技术”“社会工作概论”“老年心理学”“老年营养与膳食”“管理学基础”“社区居家养老照护”等。

(三) 外核课程体系

外核课程是指为了适应和丰富养老服务岗位工作能力而设置的拓展延伸课程, 主要体现为对学生素质要求的培养。 对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 素质教育贯穿始终。 从就业稳定性和企业忠诚度角度来讲, 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更甚于专业技术要求。 根据企业调查数据, 我们把素质培养划分成三大领域, 并转换成教学执行计划, 分别是通用职业素质课程领域、职业道德课程领域和人文素质培养领域。

1.通用职业素质课程领域

主要是指为了适应当今国家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 适应现代职场人士基本素质所需要的公共职业素质和能力。 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法律基础”“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

2.职业道德课程领域

主要是针对养老服务特殊岗位需求而设计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体系, 形式灵活多样, 可以讲座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实现, 主要在课外进行。 我们设计三种形式:一是成立学生“颐和阳光”社团, 每年开展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 并执行有系统的实践报告和考核体系;二是邀请专家讲座, 每学期邀请行业专家和养老企业榜样人物来校为学生开展讲座; 三是开展养老政策法规讲座及养老文化团体联姻活动, 积极联合湖北省工会、湖北省老龄委、湖北省老年文化艺术协会、老年群众艺术馆等单位与学生一起开展文化艺术活动, 得到了楚天都市报、湖北经视、楚天商报、360 教育网等多家新闻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四) “三核”课程体系的拓展

为了更好地适应并体现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要求, 我们在“三核”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开展了教学方法改革、职业资格培训考证和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1.教学方法改革

根据“三核”课程体系不同类别, 把内核课程体系定位于“实践技能课”, 要求培养过程做到“实践技能操作为主, 理论为辅”, 教学环境以“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为主, 课堂教学为辅”;把中核课程体系定位于“理—实一体化课”, 要求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 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教学环境以“校内教室和实训室相结合, 辅于养老企业认知实践”;外核课程体系定位于“理论知识课”, 要求“知识讲授为主, 辅于项目任务完成”, 教学环境以 “校内教学条件为主, 校外开放和联姻相结合”。 经过改革, 任课教师在编制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时均能大胆创新, 校内外活动丰富开展, 多元化培养方式逐步形成。

2.职业资格培训考证

内核课程体系的设计链接了养老行业最主要的三大职业工种资格证考证项目, 分别是养老护理员、保健按摩师和社会工作者。 教学计划设计分别按教学进度对应学生培训考证项目, 学校也积极争取建立了相关职业工种鉴定基地, 包括“国家特殊职业工种培训鉴定中心”“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培训基地”“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培训基地”。 内核课程体系的教材选用和培养方式全部按照相关职业工种的培训要求执行。

3.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为了保证“三核”课程体系的构建, 学校在争取政府财政支持高标准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上, 大力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并重点获批“湖北省大学生省级实习实训基地”———武汉侨亚置业集团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基地。 该基地建设规划及执行全部按照“三核”课程体系总体要求进行。 在全面培养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及相关专业人才 (社会工作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等) 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

同时, 为了丰富和完善“三核”课程体系, 我校正在养老产业营销 (主要是养老服务营销和养老地产营销) 、行政秘书等方向上进行有益的尝试。

六、“三核”课程体系构建的意义

(一) 体现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要求

“三核”课程体系建立在养老企业对职业人才需求和技能要求的基础之上, 避免了“闭门造车”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模式, 体现了市场需求。 在前期专业建设和养老行业专家、 养老企业一线调查的过程中, 对核心课程体系进行了科学分析和论证, 提出了“养老护理、保健康复和社会工作能力”三大主要能力任务要求, 同时提出了对高端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 “三核”课程体系的设计并执行是对养老用人市场要求的积极响应。

(二) 有利于促进学校办学内涵建设

教育部门多次重申, 高等教育要实现特色和品牌院校建设, 实现差异化错位发展, 重视教育教学质量建设, 其核心要素是鼓励各高校抓办学内涵和质量建设。 “三核”课程体系的构建, 围绕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对相关课程给予了恰当的定位、明确了课程结构体系、拓展和丰富了外围教学活动, 有利于学校和教学管理机构以教学为中心抓学校内涵建设, 提升专业办学条件, 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三) 有利于学生素质培养

“三核”课程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内核和中核课程结构的性质定位, 特别是对外核课程体系的设计, 系统、规范性地对学生展开素质教育体系的培养, 甚至于素质教育体系的培养要求胜过对职业技能的掌握要求。 对学生全面提高职业素质、职业道德、通用能力起到了指引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珏辉, 姬栋岩.老年护理技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2]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试行) [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12.

[3]张岩松, 等.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兼论我国首个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育教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

3.老年服务管理专业 篇三

关键词:老年服务;基于工作岗位;课程体系;多元化管理

一、老年服务与管理现状分析

很多较早步入老龄阶段的国家,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其养老工作人员培养方式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文献指出,澳大利亚的养老护理是从1940年开始正式兴起的,并逐步完善出养老专业护理人员的培训体系,由单纯的生活照料逐步演化成养老专业护士的培训,针对护理工作分工细。文献2指出,美国养老机构开展养老护理实践的高等教育和训练,培养具备熟练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研究生学历,经过认证,能够以整体的方式处理老年人复杂的照顾问题。

我国进入老龄化阶段相对较晚,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还不是很成熟,但相关的研究也有很多,文献3-4指出,我国养老护理员队伍人员文化素质低、专业技能差、年纪普遍偏大等,已经影响到我国养老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养老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并建议有关高校应在充分论证老年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必要性的基础上,开设老年服务类专业,培养和培训适应我国老龄化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综上所述,发展老年服务教育事业,早已跳出医院、医学院培养的范畴,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事业,在高职院校建构一个良好的、多元化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二、以机构养老为主的多元化老年服务与管理岗位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城市老人文化层次高,旧式的单一老年服务与管理,显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养老院必须与时俱进,实行多元化、分层次管理,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程度的老人,可以根据老人个人意愿选择分阶段在家养老或者在养老院养老。对于选择在家养老阶段的老人,养老院可以和社区相对接。还可以利用网络或者中介,给老人提供综合服务平台,涉及娱乐、运动、旅游、创业等方面。

综合上述老年服务与管理项目,归纳起来,基于工作任务共设置岗位部门如下:

(1)机构养老,主要设置服务部、策划部、外联部、执行部、膳食部、文艺娱乐部等六个部门。

(2)针对居家养老,主要岗位是居家养老宣传员与服务员,这个也可以挂接在机构养老的外联部。

4.老年服务管理专业 篇四

一、机构概况

北京汇晨老年公寓是北京市公办民营综合性服务机构,位于昌平区北七家镇。公寓以能自理的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一期占地117亩,建筑面积3.9万平米,现有床位数712张,为入住老人提供生活照料、营养餐、康复医疗、温泉水疗、文化娱乐等50余项服务。公寓养老用房户户朝阳,均配置独立厨房,采用地板采暖方式供暖,配备无线求助定位看护系统。园区内进行人车分流管理。

二、服务对象

北京汇晨老年公寓来福宫所有老人。

三、实践目的1、走入机构,深入了解我们的专业。将我们在学校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磨练我们的意志,在实践中提高我们的专业技能。

2、认识我们毕业后所从事的行业,坚定我们的从业方向。

3、通过暑期实践提高我们的社会责任感,使我们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四、实践内容

作为一名养老护理员,我们在实践单位所做的并不是单一的工作,而是涉及老人饮食起居的各个方面。我们的工作是倒班制。例如,早晚班,我们帮助老人起床洗漱,为老人打饭,打扫房间等。白班,处理报警,满足老的需求。机动班,陪老人散步,帮老人洗澡,为老人喂药等。

五、实践结果

通过20天的暑期实践,我们不仅是我们的知识学以致用,提高了我们的专业技能,同时也磨练了我们的意志,服务了社会。

六、实践感想

时光如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们的暑期实践时间已满,当初只想锻炼一下自己并利用暑期服务社会的我们却在这里收获了一份真挚的情感——信任。

当初我们刚到实践机构时,并不奢望自己能帮得上什么忙,接触真正的护理工作,本以为我们的工作就类似于清洁工。但事实并非如此,那儿的工作人员让我们跟着各自的师傅对老人进行护理,就把我们当作那儿的正式员工看待。所有程序都一丝不苟,这让我们感到很正式,感到我们被尊重。

当我们的师傅夸奖我们的时候,我们真的是无比的兴奋,那是他们对我们的认可啊,恰恰那份认可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当老人知道我们要走时,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出他们的不舍,当我们问一位老人我们走后会不会想我们,那位老人斩钉截铁的说想,说舍不得我们。在那一刻,我们想哭,因为我们感动,为自己感动!

当一位老人在我们临走前把她亲手做的一个花瓶和一束花送给我们并说那几朵花就代表我们的时候,当老人和领导主动要与我们合影留念的时候,当那儿的领导请我们吃饭送我们礼物并希望我们实习时期再去的时候,我们内心的自豪与骄傲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5.老年服务管理专业 篇五

摘要: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关键环节,老年服务工作是以解决老龄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主的应用性学科,实践性、实操性是其最根本的特征。在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的情况下,要求老年服务与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论述了如何构建老年服务与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的院校提供参考。

关键词:老年服务与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管理

老年服务与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是一门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新兴的专业,也是一门助人的专业。该专业着力培养系统掌握养老机构经营管理、社区养老服务等方面必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机构管理、老年人生活照料、疾病护理、心理护理、康复保健技能,适应人口老龄化社会发展需要,面向城乡各级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以及居家养老等相关领域从事老年社会工作、管理、护理、保健等工作岗位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因此,老年服务与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而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实践教学。

1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核心是实践教学目标,我们应该确立这样的目标:学生通过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完善专业的基础知识,掌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最前言的新技能,运用专业知识和理论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实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工作作风,使学生的工作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路径

2.1深化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紧密围绕老年服务与管理应用型本科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内涵式专业发展道路。积极与用人单位进行合作,通过“引企入校、引校入企”等多种方式,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促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为了培养用人单位所急需的“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养老专业人才,学校积极为用人单位“量身定做”,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与相关养老机构共同完成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2.2强化实践教学课程建设

实践教学应该重点加强实用性建设,加大学科专业建设力度,完善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在编制教学计划过程中,要处理好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不能采用传统的方法:按理论课安排实践教学的方式。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教学体系的两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组成部分,两者各具特色,不分主辅。应该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思想,系统的编写课程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技能训练、校本教材、学生技能训练计划、实习指导书等,一个成熟、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要根据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要求,努力开拓具有应用性、创新性强的实践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的众多因素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一个学校师资队伍不具备强大的社会实践能力,就很难担当起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结构。主要的措施有:一是引进医务护理专业管理一线人才;二是加大校内教师的培训力度,有目的、有计划、分期分批选派专业教师到老年服务管理一线挂职锻炼,有目的、有计划、分期分批选派专业教师出国进修,接受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思想;三是加强校企合作,积极聘请校外行业专家为本专业的客座教授;四是适时地进行校际间的交流,加强校际合作,实行资源共享。

4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建设包括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两个方面。在校内实训室建设上,学校应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供物质基础。完备的校内实训基地应根据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与养老服务行业全面合作设立校内实训中心,建成老年医护实训室、老年康复治疗技术实训室、老年养护基地、老年产业基地4个设备先进、功能完备、管理科学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老年医护实训基地可满足本专业《医学基础知识》、《基础护理技术》、《老年病学基础》等医学课程的实验、实训所需;老年康复治疗技术实训基地,能够满足本专业《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老年护理和老年常见疾病康复》、《中医传统康复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所需;老年养护基地能够满足本专业《养老机构经营管理概论》、《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老年心理咨询与治疗》等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所需;老年产业实训基地可以满足《养老机构经营管理》、《老年产品开发》、《社区居家养老》等课程的教学需要。为了弥补校内实践条件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校应充分利用资源,积极探索校企共建、校企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余专业实践活动,如鼓励学生参加省级的护理技能大赛,全国民政行业养老护理员大赛等、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支持学生参与专业调研活动,鼓励学生在不影响专业课程学习的前提下到企业做兼职工作,形成重视和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提高自身专业实践能力的良好氛围。营造一种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形成一种开放式与社会化的实践模式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在老龄化进程日趋加剧,养老服务行业人才紧缺,国家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背景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要树立培育新型养老人才理念,建立协同、协作,培育养老人才模式;加强专业群建设、构建养老人才的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实施养老人才培养工程、养老课程、教材体系、教学资源库协同联动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师资水平逐步提档升级;继续加大与优秀养老企业进行合作的力度,实行订单式培养,形成完善高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张克营,张娜,曹稳根.提高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途径的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05).

[2]张余华.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6.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方案 篇六

一、目标任务:65岁以上老年人建档率要求达90%以上(65岁以上老年人数按辖区常住人口的16%计);规范管理率达85%;健康体检表完整率95%。

二、工作内容

1、建立组织、落实制度、明确职责

(1)成立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2)制定《老年人保健管理工作制度》。

(3)责任人员:

2、培训及宣传:

(1)由卫生院公共卫生科慢病管理人员按《规范》要求组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两级专业人员进行每年6次的培训工作。要求培训要有通知、有报道册、有会议日程安排、有培训内容、总结、简报。

(2)宣传:通过各种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健康知识讲座、发放宣传单、制作展板、黑板报、固定宣传标语等形式开展宣传工作。

3、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要建立辖区内《65岁以上常住老年人花名册》,要求项目齐全,每半年更新一次。

4、体检及健康指导

(1)体检:

A、由卫生院组织专业人员携带设备到村卫生室设置的固定点进行健康体检。

B、针对未到集中预约点或行动不便的人群,可由卫生院组织人员入户进行体检。

C、村卫生室应全员参与、全力配合,提前通知、组织目标人群到体检点进行体检。

(2)体检内容。

A、体格检查:包括体温、脉搏、血压、呼吸、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进行粗测判断。

B、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肾功(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空腹血糖、血脂和心电图。其中血常规、肝功(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肾功(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空腹血糖、血脂由卫生院工作人员采集血标本离心后用肝素钠管保存回院后进行检查,心电图和尿常规在固定点当场检查。

(3)体检结果告知:凡体检结果异常者,我院要开具《体检结论通知单》给被检查者,嘱其到上级医疗结构进行复诊,同时要在健康体检表相应的项目标识“已发放体检结论通知单”。

(4)健康指导:

A、对发现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等患者还要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B、对体检中发现有异常的老年人建议定期复查。

C、进行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放跌倒措施、意外伤害预防和自救等健康指导。

D、告知或预约下一次健康管理服务的时间。

(5)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按照《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通过问诊对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

5、档案更新

(1)每年要对辖区内64岁步入65岁的老年人的健康档案进行更新并纳入管理。

(2)对65岁以上已死亡的老年人,要注明其死亡时间并从所管理的健康档案中剔除,剔除的档案保存3年。

7.老年服务管理专业 篇七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2014 年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 12 亿,占总人口的15. 5% ,其中,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0. 1% ,预计2025 年将突破3亿。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服务事业蒸蒸日上,加快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是国家的重要战略举措,但是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在数量和质量上并没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当前,各职业院校相继开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以中高职为主,本科专业较少,同时也面临着师资力量薄弱、实验实训配备不足、专业教材缺乏、资金支持力度不大、招生难等问题,因此,需要对职业院校中职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望剖析出制约该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的主要瓶颈,提出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建议,提高职业院校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及质量,实现国家在养老服务事业上的宏伟目标。

2 调查对象及方法

2. 1 研究对象

开设中职或五年制高职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的15 所职业院校,其中本科学校1 所,高职学校10 所,中职学校4所; 其中民办学校3 所,公办学校12 所。

2. 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自编 《职业院校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调查问卷》,本调查问卷共设置了41 个题,包括院校基本信息、招生、培养方向、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材情况、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校企合作、专业科研、就业等内容。为保证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邀请了行业和学校专家给予指导,保证了科学性。测试时间为2014 年12 月至2015 年4月,共发放问卷68 份,回收65 份,其中有效问卷为62 份,回收率为95. 6% ,有效率为91. 2% 。

采用Word 2003、Excel 2003 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3 调查结果

3. 1 学生来源及招生情况

中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大部分是初中生,也有部分高中生和高校回流学生; 各职业院校该专业招生情况不容乐观,大部分学校招生不到30 人,甚至个别学校招不到学生。

3. 2 培养方向情况

在本专业的培养方向上,学校主要以养老护理员、养老事务员为主,兼有社会工作者方向。

3. 3 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各学校本专业所开设的核心课程,主要集中于 《老年人的生活护理》 《老年人心理护理》 《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 《老年人的活动组织与策划》 《人际沟通》等课程。而由于学校的不同专业优势,在开设课程上也会体现一些特色,比如有些学校开设 《老年社会工作》 《家庭管家服务》《正常人体结构》等课程。

首先,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主要为护理技能、沟通与交流能力和爱心、耐心、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 其次,文体活动组织与策划、现代办公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康复技能、老年心理辅导等。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核心技能主要为生活照料、护理技术、养老事务管理,其次为康复护理与心理护理。

3. 4 专业教材情况

在教材选取上,各学校以普通教材为主,兼有校本教材和非本专业的国家规划教材,以及其他讲义、视频等方式。教师对教材存在较大意见,例如教材数量少、教材内容与专业贴合性差、教材内容陈旧、教材内容不适合中职学生、教材内容与岗位脱节、缺乏数字化教学资源等。因此,目前急需开发本专业国家规划教材。教材的开发并不多,只有少数学校开发了校本教材,极少数学校参与了国家规划教材的编写。

3. 5 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本专业教师多为相近专业( 护理、康复、社会工作、管理等) 教师,并聘任行业企业专家为兼任教师,年龄多在30~ 50 岁,学历符合要求。大部分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在60%以上,只有少数学校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较低。首先,专业教师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专业技能和社会服务能力上; 其次,参与专业建设程度以及与行业企业沟通交流能力。

各学校重视专业教师的培训,主要是通过参与专业建设和行业企业锻炼的方式,同时还重视课程开发交流和教育教学改革培训。

3. 6 实验实训及校企合作情况

根据国家教育部对实践课时比例的要求,各学校在实践课占总课时的比例均超过50% ,大部分集中于50% ~ 60% 这个区间。

各学校都设有校内实训实验室,从调研数据来看,老年生活护理模拟实训室、老年模拟护理病房实训室、老年康复模拟实训室是各学校普遍开设的实训室。根据市场要求和学校培养方向的不同,一些学校特地开设了养老机构管理实训室、老年社会工作实训室、老龄产业经营实训室、老年健康教育实验实训室等。

在专业建设中,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毋庸置疑,各学校都重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调研数据显示,各学校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最少2 家,多数为3 ~ 5 家,主要提供岗位为养老护理员、养老事务员、营养师、康复师等,主要实训内容包括老年人生活照料、老年人技术护理、老年人康复护理、老年人心理护理等,实习形式中采用岗位轮换制,让实习生充分了解每个岗位的职责和工作任务,最终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多数学校在最后一学年安排学生实习,实习时间不低于8 个月。

3. 7 毕业生就业情况

调研发现,近3 年各学校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初次就业率都在95% 以上,当前老年服务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只要学生愿意从事老年服务工作都能够顺利就业。少部分未就业的学生对就业持观望的态度,这有可能受到家庭方面的影响,他们期望有更好的就业机会,而选择待业。本专业毕业生从事的职业岗位多为养老护理员、保健按摩师、养老事务员等,还有少部分学生从事老年产品销售工作。

4 结论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朝阳专业,具有明确的培养方向,受到了国家及地方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学生就业率几乎达到100% 。但是,本专业面临着招生规模小、教材缺乏、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实验实训配备不足等问题,这严重制约了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健康的发展与成长。社会各界应高度关注本专业的健康发展,在政策上、资金上、人力上加大支持力度,解决本专业发展瓶颈,为我国养老事业培养出更多数量、更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实现国家养老事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8.老年服务管理专业 篇八

“这绝对是件好事情。届时,全省老年医养行业不仅有了标杆和模板,还可照此标准进行规范化操作,从而推动全省养老服务水平共同上一台阶。”闻此喜讯,省政协原副主席、省老年学学会会长徐鸿道如此评价。

事实上,去年10月,该项目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已列入“2013年浙江省第二批工业与服务业标准化项目”。现在宣布正式启动,用杭州绿康老总卓永岳的话说,就是“一切准备就绪了”。到目前为止,绿康已搜集各类有关标准168项;制定企业标准186项,其中:工作制度105项,岗位职责69项,应急预案12项。

“前一阵子,民政部等国家五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要加紧制定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控制规范等标准,这个项目的意义就在于此。” 省老龄委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王先益说,“未来这个标准一旦通过审定,浙江老年医养服务和管理就有‘省标’啦!”

作为项目实施者,已经运营了7年多的杭州绿康老年康复医院认为,目前养老机构缺乏医疗条件,市面上存在的以“医养结合”模式运营的老年医院又凸显严重的“两张皮”现象,离规范化建设和标准化管理尚有不少差距。

“以杭州绿康为例,目前绿康与杭州第二社会福利院、西湖社会福利中心、杭州市残疾人托管中心合作开设医疗康复护理机构,均为两块牌子,圈内人戏称‘院中院’。老年医养服务标准化建设的目标,就是让两者合二为一,最终成立‘医养院’,挂‘绿康医养院’一块牌子就可以了,将养老院和医院服务功能进行整合,可以实现‘1+1>2’的功能。”卓永岳说。

9.老年服务管理专业 篇九

今年以来,我们以“比学赶帮超暨精细管理年”活动为主线,深入开展亲情服务活动,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凝聚队伍,形成了尊老敬老、共促和谐的良好局面。2009年荣获管理局“老年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今年8月份,总厂主题活动老年系统观摩会在我站成功召开,推动了分厂的老年工作上新水平。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实施“三抓三促”工程,不断提升支部工作水平

2009年初,孤岛分厂党委对我站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充实了老年管理队伍。针对支部底子薄、成员新、老年党员人数多的实际,我们大力发扬“倾心服务,情注夕阳”的团队精神,深入实施了“三抓三促”工程,以班子建设为切入点,持续加强老年党组织建设,较好地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是抓队伍建设,促素质提升。干部形象就好比一面镜子,时刻影响着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我们认真组织开展了党员干部“四在先”竞赛,即:政治理论“学”在先;率先垂范“做”在先;帮扶救困“想”在先;服务创新“走”在先。保油上产会战中,党员干部克服人员紧张的困难,时刻冲在前、跑在先,切实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制定实施老年工作周报制度,建立《老年站标准化管理记录本》,通过每周召开工作例会,对老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有效地提升了班子成员的业务水平。今年以来,整改“带着不良情绪工作”、“服务语气不佳”等问题8项,促进 了老年服务水平的提升。

二是抓制度建设,促规范管理。工作中,我们结合本站工作实际,建立完善了《老年站岗位责任制》、《活动室管理制度》、《安全消防制度》等21项规章制度,并逐一挂牌上墙。建立了孤岛老年人员管理信息库,实现了退休职工、退养家属、低保老人、非在职党员等人员六大系统的信息录入。针对原有基础资料比较零乱、更新失位的状况,按照总厂老年工作考核细则逐项建立完善资料,党支部按照党建巡察标准,完善了相关资料,实现了党建及老年资料的规范化管理。

三是抓思想教育,促队伍和谐。一是抓好形势任务教育。通过组织集体学习、板报宣传、谈心交流及座谈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广大离退休职工深入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及时了解油田发展新形势,让老同志知厂情、解厂忧、做主人。二是抓好和谐共建教育。为了让老职工树立共建共享观,今年“七一”前夕,我们组织非在职党员到分厂各基层队进行了现场参观,将单位发展的现实成果通过现场讲解等方式,呈现给每位老党员,在非在职与在职职工之间架起了和谐发展的桥梁,增强了老职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三是抓好健康知识教育。采取定期下发健康知识手册与每季度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相结合的办法,培养老职工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让老同志始终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二、建立亲情文化,塑造和谐共进的职工队伍

注重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不断美化优化老年工作环境,用心凝聚干部职工,实现对老年工作思想‘认识的提升。

一是总结提炼,精心构建“家文化”。工作中集思广益,总结提炼出“人性化管理,亲情般服务,家庭般温馨”的服务理念,作为文化2 建设的统领,引导干部职工自觉学习老年业务和掌握老年法规条例,内化于心,规范日常行为,以知行合一,推动“倾心服务 和谐老年”愿景的实现。工作人员结合工作实际,组织人员对老年工作的认识提炼出自己的服务理念。共收集“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对老人尽一份孝心,给社会添一份和谐”等各具特色的服务理念16条。

二是比学赶超,精心培育“家动力”。围绕主题活动开展“三比三赛”活动,我们结合实际,立足自身查摆不足,向前线单位学习严谨的工作作风,向兄弟单位学习良好的工作方法。通过设立“服务明星评比台”,每月根据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个人素质提升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选出当月的“服务明星”。马新辉是我们老年站的先进典型。在为老同志服好务的同时,她还负责着分厂消夏晚会等多台文艺演出的任务,为组织好每台演出,她都事无巨细,精心筹备,使精彩文艺演出成为孤岛分厂的一张名片。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工作人员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切实促进了干部职工履行职责能力的提升。

三是以人为本,精心打造“家环境”。根据局老年示范活动室的标准要求,我站细化站《活动室管理规定》等细则,建立健全了卫生管理制度,把各活动室区域卫生责任落实到人,定期检查督导。工作中严格做到“三到位”,即日常清洁到位,安全监督到位,服务态度到位。温馨周到的服务赢得了老同志的信任,他们对我们老年站工作的满意率都在95%以上。连续六年荣获“管理局老年示范活动室”荣誉称号。

三、实施品牌建设策略,不断提升老年服务水平

我们始终坚持“亲情服务、呵护理解、共享和谐”的宗旨,以解 决老年群体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积极践行服务理念,深化服务品牌建设,开创了老年管理新局面。

一是设置亲情服务卡,心系老年献爱心。工作中,我们细化亲情服务措施,为离退休人员设计制作了300余张老年站的名片,即“老年亲情服务联系卡”,将服务宗旨及联系电话等印制卡上,亲手送到每一名老同志手中。当老同志生活中一旦遇到急事、难事,只要拨打该卡上的对应号码,就能得到我们满意的答复或服务。建立高龄、孤寡、重病、困难老人“心连心,一帮一”帮扶体系,今年共家访110余次,帮助老同志解决残疾证换证、更改身份证姓名等实际问题53个。

二是设立专栏爱晚亭,拓宽视野增信心。为了开拓老年人的视野,我站精心设计了以《健康养生堂》、《美食天地》、《生活百事通》等板块组成的老年宣传栏----“爱晚亭”。及时向老同志宣传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把《爱晚亭宣传栏》办成了老年人的“望远镜”,使他们心胸开阔眼界宽。把《爱晚亭宣传栏》办成了老年人的“强心剂”,使他们能正确对待各类疾病,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设立“夕阳暖心屋”,解疑释惑创和谐。为了切实关注老年人的需求,提供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化服务,我站还设立了“夕阳暖心屋”。班子成员注重倾听老同志的心声和烦恼,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疑释惑。我们在老年站公告栏内专门设立了“沟通园地”,随时征集采纳老同志的合理化建议。走廊内的温馨提示牌上,从天气状况到环境特点,应有尽有,时刻提醒老同志根据天气情况增减衣物,选项活动,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深得老同志的赞许。

10.老年服务管理专业 篇十

务项目工作总结

基本公共卫生慢性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自开展以来,根据年初全县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的总体要求,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重点,着力抓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极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的规范管理,同时根据“海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及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指导方案”,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要求,对我镇8个村委会6个卫生室,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员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及规范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基本公共卫生管理服务业务培训。从而使基本公共卫生慢性病和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工作走向有序开展,现将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制定公共卫生管理服务方案

以“海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慢性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指导方案”为蓝本,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项目目标,对辖区内所有35岁以上高血压、2型糖尿病和65岁以上老年为管理目标人群。我卫生院医务人员负责对农村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评估登记建档及老年人健康管理建档人数和累计建档人数,并按实施方案要求定期随访,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高血压、2型糖尿病、对个人,对家庭的危害,教育目标人群自我识别高血压、糖尿病,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和给个人、家庭造成的影响,指导目标人群及老年人倡导“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重点干预35岁以上的正常高值血压、超重肥胖人群,以利推迟或预防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发生,同时指导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用药,按各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防治措施,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及时就诊,做好危急患者的转诊工作,作好转诊记录和转诊后2周内主动随访工作,为我镇的慢性病和65岁以上老年人建立管理挡案,实行每人一年一次的一般体格检查,四次随访并给予康复措施指导,从而使慢性病和老年人健康管理达到规范管理。

二、全镇具体的工作开展结果

2010,按保亭县卫生局要求,开展慢性病和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全面开展了慢性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和老年人健康管理的筛查评估建档工作,落实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人员22人,全镇全年估算高血压患者516人,查出高血压疾病患者21人,建档管理21人完成率12.8%。估算Ⅱ型糖尿病患者155人,查出Ⅱ型糖尿病患者29人,建档管理29人,完成率53%。估算65岁以上老年人820人,建档管理751人,完成率91%。对查出的慢性病患者进行管理和随访,并制订了高血压、2型糖尿病筛查、评估、确诊管理工作流程,做到了慢性病患者和65岁以上老年人实行一人一档案,每个档案中有个人信息表、个人体检表、每次随访记录表,老年人年终体检表。填表书写要规范、完整、各种医学检查单附贴随访表后。明确了我乡镇级公共卫生管理项目各自职责,镇卫生院负责培训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负责辖区内的各类资料整理归档管理和上报工作,力争我镇基本公共卫生管理服务项目健康管理率、规范管理率、控制率达到上级要求。

三、待完善的问题和建议

公共卫生管理服务项目通过一年的实施,全镇防治慢性病和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还是存在着一部分群众的健康意识不强,还一时改变不了过去旧的生活习惯,加之部分村卫生室医务人员不够重视,不能按要求开展管理工作。因此,这就需要对村卫生室负责人和公共卫生管理服务人员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和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改变服务意识,增强防病能力,增强公共卫生人员责任心,加大健康教育力度,达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保城镇卫生院

11.老年服务管理专业 篇十一

学生的学业考核和成绩评定是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考评能对教学起到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和积极导向的作用。但是目前流行的考评模式和方法存在着很多弊端,笔者试图从现有考评制度出发,分析弊端,提出本专业学生的学业考评设想。

1 传统考核制度弊端的成因

1.1 学生方面的因素

当前学校生源质量差、学习积极性与热情不高是一种普遍现象,很大比例的学生是应试教育的淘汰者,也是考试制度下的牺牲品。在这种情况下仅凭一张试卷定成绩,将会使不少学生依旧停留在失败的阴影中,严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会使付出艰辛和心血的教师得不到相应回报,缺乏成就感而感到心灰意冷,逐渐失去教学的热情。

1.2 学校方面的因素

本校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四类课程: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辅助选修课。课程模式的设计者是希望它们能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既能提高文化素养,又能提高职业知识与技能。而在现实实践中这四类课程很难整合,往往相互割裂,很难达到课程设计者的要求。同时在两三天时间内,学生要完成所有课目的笔试考核,这让学生普遍感到吃力,考试时违纪与作弊的情况经常发生,影响了考核的初衷与学习质量的提高,也不符合现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心理特征。

1.3 考评制度方面的因素

学校传统的考评方式强调甑别和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在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创新意识、人际沟通、实践能力、从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和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没有做出评价。而作为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最终教学目的,应当是坚持以现代旅游饭店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实习就业作为导向,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以培养创新精神为灵魂,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根本,克服那种学生只看分数、老师只教书本、管理偏离实际、教学脱离用人需要的弊端。本专业原有传统应试教育考评制度的缺陷日益显得严重。

2 更新考评观念和内容

该如何科学、合理地考核和评价这些学生呢?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观”得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作为本专业的教师应确立以“能力为主、需要为准和够用为度”为原则,树立以素质为基础,提倡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与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综合职业能力较强的、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与考评应该更好地发挥考评的功能,使考评这种手段真正为素质教育质量服务,坚持育人为本,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开发和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大力突出能力与素质培养、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发展、采用科学实用的教法、严格学生学业考评和把握学生素质水准也是本专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有效途径。

明确考评的目的不是甄别,不是选拔,而是为了促使学生学得更好,更有兴趣去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另一方面,考评也作为一种信息反馈,让教师知道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使考评手段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为了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摒弃以单张试卷给学生作终结性评价的做法,做到:

(1)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使学生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和特长;

(2)调整考试结构,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两个维度进行测试,着重于基本能力的评价;

(3)采取分项考试,把过去的一张试卷改为多项考查。实行多途径的评价,并以平时评价为重点,做好课堂表现、作业、阶段考查等方面的考评工作。

教师在评价时以考查的目的为评价内容的主线,同时对学生在考查活动中表现出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认真态度等给以肯定,采用评价表的形式,把以上评价内容细化分栏作为各项评价指标,各项以优、良、达标、待达标等第评出,合计后,给出综合等第。

3 改革考评方法与形式。

采用的考评方法与形式要做到减轻学生因考试而受到的压力,让学生能够轻装上阵,更轻松地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评价中及时发现不足,并通过讨论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表达能力和操作技能;给予学生合理表现个性的机会,使每个人都能找到表现、发挥自己的力量和才能的场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部诱因,用考核方法去吸引学生,使他们对课程产生兴趣和爱好,使外部动因向内部动因转化。

3.1 闭卷和开卷相结合

传统闭卷考试最大的弊病是导致学生死记硬背、死读书、读死书,压抑学生个性、能力发展,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本专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等,一定程度上要求学生实实在在地理解和掌握才行,它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和思维的空间。与其让学生痛苦的记忆,不如以小论文、事故处理或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发挥。

3.2 笔试、口试与操作相结合

本专业属于职业教育范畴,主要强调知识的实际应用,强调动手操作技能。应根据学科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操作测试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同时部分理论内容可以以口试的形式进行,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完成质量及操作的熟练程度给予评价。

3.3 鼓励重考、严格补考与设立重修制度相结合

重考是建立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之上的,其目的是通过鼓励学生重考这个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次考试后,有的学生对自己的考试成绩(包括考试成绩很好的学生)不满意,可以申请重考;重考成绩还不满意,允许再次申请重考,二次重考还不过关列为补考。这样做虽然会加重教师负担,但由于能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教师付出这份劳动也是值得的。

对于那些考试成绩不及格但又不认真对待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限定有偿补考,补考不及格的学生在毕业前给予重修机会。但是补考与重修一定要严格对待。这样既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又可增强学习的责任感。

3.4 允许免考

为激发学生兴趣,更好地发挥其特长,对学科内学习特别优秀的学生,在期末考试时,允许免考这门学科。这样可以激励优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免考的学生来说,是老师对其学习的一种最充分的肯定和信任,因而免考的学生会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与积极性来学好这门学科,能赢得更多时间学习其它各科知识。

3.5 总分细分化。

上一篇:餐饮搞笑推销经典广告词下一篇:互相关心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