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性格(精选8篇)
1.自我的性格 篇一
无论找工作还是考研,自我介绍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自我介绍的性格特点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自我介绍的性格特点一
尊敬的xxx:
大家好,小女孩一位,现年十三岁,并非大家闺秀,其貌不扬,生于广西柳州市。祖籍浙江(为金庸之老乡),却从未涉足此地。四岁上,随父进京,进入地科院幼儿园。人生地不熟,受小朋友之欺侮,常含泪缩于墙角,渐将爱动爱闹之习改掉,胆小慎微,直至现今。记得当时住于一小院,母亲教之读幼儿书报,增长见闻,并习钢琴,后受益匪浅。
六岁半入小学,低年级时甚欢乐。班主任姓粱,极慈祥,伙伴亲密如一家。可惜好景不长,三年级插班时并入二班,亦搬家至先住地。此班同学待人冷漠,妒性强,不以诚心相对;搬家后住处离小学甚远,与同学不能互通有无,更增隔膜。在此班中度日如年,几欲转学而不得,只得整日学习,以慰无聊。常受老师表扬,实不知乃出于无奈。
毕业后,考入北京八中。此地环境优美,令人心怡。同学大都多才,且全班关系和谐。老师深得学生之心。平日同学高谈阔论(吾班谓之扯),我时常混于其中,其乐融融。吾不爱体育,便去打电脑看小说。生活充实学业得志,不亦乐乎!现升入初二,今后之事,还未得知。
吾从小到大爱好甚多,却无一成为特长。琴棋书画,只略知其一。小学时得过些奖:在市英语科技竞赛中,一、二、三等奖各获过一次,在新加坡数学竞赛中获过三等奖,钢琴过了九级。中学后便无一所获。目前无大志,只把心胸豁达作为最高追求,喜爱金庸先生之《笑傲江湖》,及李白、辛弃疾之诗词。愿今后不负自己及家长之望,小事开心、大事顺利、少出差错,足矣。
自我介绍的性格特点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好!
我是XXX,今年XX岁,家住XXXXXX。
我一直期望的初中生活从今天就要开始了,真希望在新的年纪,新的学校,和各位同学老师们相处融洽,学习愉快。一起度过愉快的3年初中生活。
在来到这里之前,我的小学生活丰富多彩。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有三个学期我都得了双百分,并且在校都能和各位同学和睦相处,不过也有点小缺点,就是我是一个小动作太多,有时候会影响到其它同学,以后在和大家相处的日子里我一定努力改正。
我比较热爱文学还有音乐,曾经也有文章在校刊发表过,课余时间热爱听听悠闲的音乐。新的学期里,我愿和大学共同进步,用我们最宝贵的几年时间来完成学业,有困难相互帮助,我一定会第一个上前。请大家监督我。
自我介绍的性格特点三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阅读我学生xx的介绍信!经历四年大学生活的锻炼,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在校求学期间,本人思想上要求上进,刻苦认真学习,努力钻研专业知识。面对机遇与挑战,在四年高等教育和高校生活的磨砺后,我充满信心的向您展现我的风采。真诚、热情是我的为人之道;踏实、谨慎是我的处事风格。
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本人基础扎实,成绩优良,有一颗充满活力的心,多次参与校园活动,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而利用假期不断参加社会实践工作虽然时间不长,但是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专业知识,更磨练了我吃苦耐劳的意志,掌握了与人沟通的方法,增长了我面对困难独立处理问题的信心和能力,同时也给了我很多如何面对未来工作问题的解决办法和良好的心态。
通过认真地学习和实践,我认为自己将来在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方面一定能为雇主做出应有的贡献,而欣闻贵单位作为需要这样的人才,我感到非常的兴奋。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贵企业提供的发展环境和机会与本人的理想不谋而合,我也有万分的热情来迎接这份挑战。
对xx同学来说,获得这个机会,来之不易,我也知道,经历尚浅是我的弱势,但是我的优势是专业知识、实践经验、悟性以及我的热情,我相信本人定能很快弥补自己的弱势。
伯乐相马,不因马瘦,能食数石,必行千里。若有幸成为贵单位的一员,必将以自己的努力释放出最大的热忱和能量,与同仁携手同心共进退,共同打造大家美好的明天!
本人愿意到贵单位工作,同时,我也相信我能胜任以后的工作岗位。
2.自我的性格 篇二
关键词:我们的荆轲,莫言,荆轲,成长,常见性格与超载性格
继《霸王别姬》之后, 莫言再次运用他天马行空的奇异想象, 赋予另一历史经典——“荆轲刺秦”新的血肉和生命, 创造了又一部戏剧作品《我们的荆轲》。莫言的这一创作让人联想到鲁迅先生对于历史小说创作的观点 :“只取一点因由, 随意点染, 铺成一片。”莫言对“刺秦”故事中的历史人物进行颠覆性的现实化处理, 以其另辟蹊径的构思及对当下社会中种种人性、欲望等现实命题的思考, 刻意精心点染, 铺成一片“借古代的事来讲现代人的事”1的精彩演绎。
莫言对“荆轲刺秦”历史重新书写的欲望从话剧的标题可见一斑 :是“我们的荆轲”而非“我的”。他对此的解释是 :“说‘我们’就是指我们写的, 是我们心目中的, 而且是把荆轲当做我们的朋友的意思。”2可以看出“我们”这一词指向了多义的可能性, 荆轲的故事说出了每一个“你”和每一个“我”的现代人心态。那么这个作为“我们”的代言人的荆轲先生, 在剧中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与性格?从他的人物性格中我们又可以管窥到一种怎样人生状态?本文试借黑格尔和莱辛的人物性格论简要分析《我们的荆轲》中的主角“荆轲”这一人物的性格与心理, 尝试探究其中深层次的对人性与生命本质的哲思。
一、一个成长式的“荆轲”
剧本《我们的荆轲》有两个版本, 一个是初步的旧版, 一个是为了演出而修改的再版。莫言对荆轲加浓了着墨, 赋予了他更多在思想层面上的心灵独白, 精神对白和终极诘问。作者曾对此作出这样的解释 :“荆轲这个人物在旧版本中是没有成长的, 基本是在搞笑的层面往前推进, 变成了一场刺杀秀, 就是要成名。而现在的版本, 我想第一个就是把荆轲这个人物升华了……由一个平面人物变成了一个在成长过程当中不断升华、提高的人物……思想性比原来要强多了。” 3
结合两版剧本文本, 循着线性的顺序和发展的情节, 简单看看莫言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怎样“成长式”的荆轲先生 :
通过上表,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全然不同于司马迁《刺客列传》笔下那个然诺重于生命, 充满悲壮和英雄气概的侠士荆轲, 呈现在读者和观众眼前的却是一个和“我们”如此贴近的世俗人。他在战国时期的侠客圈里蝇营狗苟, 四处送礼而落魄酒醉, 在清醒和混沌之间游走和挣扎, 感慨自己不自觉沾染“圈内”的恶习却又无法抗拒和放弃这一规则, 当刺秦这一千载良机摆在他面前的时候, 他心里的懦弱与求名的热切始终纠结着他的内心, 直到与心爱的女人燕姬进行精神上的深层对话之后他恍然明白自己正在走着一条没有意义的归路, 杀死燕姬也好, 呼唤高人也好, 最后他始终没有与旧的自我决裂, 因为他没有追寻到终极的生命意义, 只能在黑暗和绝望的痛苦中铤而走险地去完成刺秦使命, 终以悲剧圆场。
莫言剧作着力表现主要人物精神发展的心路历程, 因此他把荆轲塑造成这样一个“成长式”的人物是独具匠心的构思, 其中折射而出的困惑与矛盾也许正是剧作家想要向接受者提出的思考, 也可能是莫言自己的迷惘。依据“成长”这一线索, 我们来具体剖析荆轲性格里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多义性?他与当时的其他侠客, 与现代的“我们”又有哪些性格上的异同?
二、结合西方人物性格理论, 看荆轲的几点性格特质
论及人物性格, 中西方各有不同的审美方法。中国古代性格论大多侧重于人物性格的感性直观、一目了然, 强调人物性格的先天性和一成不变性, 因此相对忽视了人物的情感以及性格的发展和成长过程。而《我们的荆轲》中的荆轲实质上是一个成长式的人物, 一个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的侠士, 用中国古代性格论的评论方式显然不适用。而西方的性格论, 重视的是人物性格形而上的意义及性格中的哲学内蕴, 多透过性格对人进行本体论的具体而理性的思考, 注重人物性格的“流动性”和历时性。这与荆轲的形象性格有某种契合之处。因此笔者试结合黑格尔和莱辛的人物性格论, 分析荆轲在心态成长过程中的内在性格。
(一) 、黑格尔和莱辛的人物性格论
黑格尔对人物性格问题十分重视, 在欧洲典型理论发展史上他第一次提出 :“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 4他认为虽然“情境”很重要, 但无法构成艺术形象的美, 艺术的目的在于表现性格, 而性格则需要一种推动人物动作的普遍情感力量, 那就是“情致”。他将“情致”称为“存在于人的自我又渗透到他的全部心情的那种理性内容……神们 (普遍力量) 变成了人的情致, 而在具体的活动状态中有情致就是人的性格。”5在此基础上, 黑格尔认为理想人物性格须满足三个要求, 即丰富性、特殊性和坚定性, 此外还要符合真实性、时代性与民族性。
而莱辛在《汉堡剧评》中也指出, 文学典型性格可分两类 :一种他称之为常见性格, 一种为超载性格。前者指许多个性的“折衷”, 把许多人的特征共同点综合平衡 ;后者指个性特征的强化, 即把观察某类型许多人身上的一种突出特征加以强调。莱辛认为, 一个理想的文学性格应该做到“同时既是超载的, 又是常见的”。6将二者的理论结合起来, 可以说莱辛的“常见性格”和“超载性格”的统一论与黑格尔理想性格丰富性、特殊性的统一是互为补充, 相辅相成的。将这两个理论融合, 对剧本《我们的荆轲》中荆轲的人物性格形象进行进一步剖析和阐述, 即两个方面 :常见性格 (丰富性或普遍性) 和超载性格 (特殊性或个性) 。
(二) 、荆轲的“常见性格”——侠士身份的特质
黑格尔提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时这样说道 :“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 本身就是一个世界, 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 而不是某种鼓励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7莫言笔下塑造的这个荆轲形象, 容纳了黑格尔所言的“丰富性”和莱辛所说的“常见性格”, 集中体现在荆轲作为一名战国侠士的身份特质。
首先, 荆轲具有当时及历代侠客的普遍性格风貌, 用田光的话说, 荆轲乃“神勇”之人, “怒而色不变”, 是登峰造极的勇者。这也是田光向太子丹举荐荆轲的重要原因之一。侠客必当自“勇”, 没有一股神勇之气, 如何忍辱负重, 等待时机, 举剑杀人?荆轲性格里具有这种作为侠士的“勇”。但如孟子所言, “勇”还分“大勇”和“小勇”, “小勇”仅是匹夫之勇, 徒有一腔血气之怒, 动辄以性命相搏, 是浅层次而单薄的“勇”。小勇敌一人, 大勇安天下。侠客就是刺客, 为了纯粹的目的去刺杀一个人, 安天下的使命不是侠客可以完成, 侠客们也不屑于完成。因而, 荆轲与历代侠客一样, 拥有这样的纯粹之“勇”, 年迈的田光正是看中了荆轲的“匹夫之勇”才将刺秦的重任托付于他, 让他为燕国尽忠报效。
然而“勇”这样一种性格特点的来源, 在于侠士身份的第二种特质, 也是莫言为了突出的动机, 即追名求利的无原则性。他自己这样解释道 :“他们其实没有太多原则性, 多数就是受人恩惠, 或者给人承诺, 就替人杀人, 所杀之人是否真的该杀?这种报答方式是否真的合理?”8莫言在这里指出了对刺客这一群体的怀疑与否定。在荆轲身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为了追名求利而无原则地接受他人的恩惠, 为人报酬, 毁人性命。荆轲身上这一点性格特质恐怕连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 仅仅只是随着“圈内”的规则随波逐流, 就如剧本中荆轲的第一次出场——因拜访齐国侠士碰壁而借酒消愁, 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而一切只是为了能成为声名远扬的“大侠”, 高渐离在开场的间离效果中就告诉了观众 :
高渐离 (边击筑边用现代腔调唱着) 没有亲戚当大官, 没有兄弟做大款, 没有哥们是大腕, 要想出名难上难, 咱只好醉生梦死度年华。9
那个充满侠义、悲壮和惨烈的荆轲刺秦故事不复存在, 曾经被我们歌颂过的大仁大义如今被莫言撕去了传统的外衣, 徒剩英雄叙事背后的这一点凉薄与真实。荆轲其实也同大多数侠客一样, “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攘攘熙熙皆为名来”, 所谓英雄的背后都是“名利”二字在作祟。而荆轲深谙此理, 认同此理, 并且让自己努力地适应这个圈子里的规则, 沉沉浮浮。而这是荆轲的这一点“常见性格”, 成为他在往后情节中成长的重要起点, 也是他的“超载性格”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契机。没有这种充满丰富性和普遍性的“常见性格”, 也就不会有故事后面荆轲逐步成长, 逐步赋有思想性的发展空间, 以荆轲的“常见性格”为底色, 才能晕染出他“超载性格”上的多层次性, 得以丰富和饱满这一人物性格。
(三) 、荆轲的“超载性格”——在矛盾中实现超拔与解脱
黑格尔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出发, 对人物性格的特殊性十分重视, 他认为, “普遍的东西应该作为个体所特有的最本质的东西而在个体中实现。”10这里认为的特殊性就是要具有“特殊的情致”, 也就是人物的个性。如果荆轲和鲁国曹沫、吴国专诸、晋国豫让等侠客一样, 为了名利而不顾一切地奋“勇”向前, 那么他的故事也不会被后人多次地重新书写, 更不会被莫言的目光捕捉。
除去荆轲刺杀的对象和刺杀的场景或将其“去经典化”, 让我们和莫言一样纯粹回到刺杀前准备时, 荆轲作为一个个体, 他的身上体现的性格变化。第一部分说了, 荆轲在剧里是一个“成长式”的人物。到了剧中第六节开始, 有了燕姬的正式参与, 荆轲的“常见性格”中开始超拔出另一种异于其他刺客以及他本人身上其他性格的一种性格特质, 那就是荆轲的“超载性格”, 也是他作为独特个体的个性与特殊性所在, 而这里面包含着黑格尔所说的“矛盾性”, 即“人物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才能衡量出来, 心灵从这对立矛盾中挣扎出来, 才使自己回到统一。”11
矛盾的两面:虚无与真实
荆轲的“超载性格”主要体现在他的矛盾性。以往我们对荆轲的评判往往趋于类型化, 单一化, 认为这就是一个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大英雄。而莫言笔下的这个荆轲, 是我们的荆轲, 他有着和我们一样的生存困境与生命抉择。这个矛盾性的对立两面是 :虚无与真实。荆轲在整个剧中的性格矛盾始终围绕着这两个二元的对立面展开, 他的选择矛盾, 他的内心冲突, 都在虚无与真实之间游离与挣扎。
虚无
从本文第一部分的图表中可以得知, 荆轲在剧中的第一节到第五节可以说都是处于一种混沌而虚假的“面具式”状态。比如他与田光的对话, 大谈侠与剑的术道 ;比如他与高渐离的对话, 听他讲述历代侠客的故事以自我洗脑, 自我麻醉, 让“水涨船高”的理由充塞于心间 ;比如他与燕姬在第六节“断袖”之前的相处, 一味隐藏自己的真实内心, 只将燕姬当做工具把玩……这些与其说是“虚无”, 不如说是“虚伪”, 借侠义之名来加以掩盖修饰。这是第一个虚无的层面。
真实
一直到荆轲按捺不住自己的内心, 在实战演练的前一天夜里, 他向燕姬诉说了自己对她的真情实感 :
荆轲 :……燕姬, 此刻我不是那个冷酷的此刻, 也不是那个清高的侠士。此刻我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一个平生第一次领略了肌肤之亲的男子……太子为了激我刺秦, 可以割肉为我煲汤 ;为了让你睁开眼睛看看你身上的我, 为了让你给我一点温度, 我可以砍下一条手臂。燕姬!12
在这里, 我们的荆轲闪出了一丝温情的光亮。他诚实地脱掉了侠客冰冷的面具, 而成了一个真实的, 渴望真感情的孤独男人, 并愿意将所有感情倾注于心爱的女人心上, 此时什么名利, 什么刺秦, 早已在荆轲脑海里烟消云散, 他似乎突然明白, 循着内心真实的想法心路走, 更能让自己顺畅地呼吸。这是第一个真实的层面。
虚无
从这里开始, 燕姬开始同荆轲进行一问一答的精彩对话。如果没有燕姬的出现、回应与提点, 荆轲无法得知真正的虚无其实就在于自己生存的意义。燕姬再次陪荆轲演练刺杀秀, 一步步地追问刺杀的目的, 不是为了天下的百姓, 不是为了秦国的百姓, 不是为了所有的诸侯, 不是为了燕国太子丹, 而是为了侠士的荣誉!那么侠士的荣誉有意义吗?燕姬替剧作家说出了根本 :
燕姬 :你总算说到了事情的根本。你们这些所谓的侠士, 其实是一些没有是非、没有灵魂、仗匹夫之勇沽名钓誉的可怜虫。13
荆轲受到了当头一棒, 燕姬的话敲醒了沉醉在虚无世界里的自己, 原来刺秦没有意义!那么侠士的荣誉也不复存在, 自己既然作为一名侠士, 那么自我的生存也没有了价值。所谓追名求利, 流芳百世, 名垂千古, 也同样失去了立足点, 自始至终, 荆轲追寻到原来自己的生命终究只是一场虚无。求名求利是虚无, 情感是虚无, 人生是虚无, 一切皆虚无。
真实
可以说, 燕姬是荆轲的精神导师, 带着荆轲一步步地接近人生活最本质的问题。荆轲也在不断地自我诘问与灵魂的拷问中挖掘自己真实的内心, 甚至用极端的行动来追求和实现真正的“真实”, 那就是“杀姬”:
【荆轲左手抓住燕姬袍袖, 右手持匕首, 刺入燕姬胸膛
燕姬 : (摘下秦王面具) 你到底要了我的血……
【众目瞪口呆
【荆轲拔出匕首, 再次燕姬
燕姬 :谢谢你…… (伏地而死)
对荆轲杀姬的这一行为可以有很多解释, “奸细”说、“情杀”说、“作秀”说、“泄密”说、“解脱”说等等。15笔者认为, 荆轲这一行为的背后, 实际上是对自我内心的一种真实的面对, 超拔的解脱, 偏向于第五种解释。因为在与燕姬深层对话之后, 他已窥透了所有的名利终皆虚无, 也知道自己无法与燕姬厮守, 付诸予彼此最真挚的情爱, 进退都已成空, 索然用自己手中的剑斩断自己所有的欲念、期待、憧憬和生命的生动。正如荆轲在易水送别时的表态 :“没有杀错, 其实就是杀错了。看起来杀的是她, 其实杀的是我自己。”这里的荆轲, 是抵达真正“真实”的荆轲。
他内心对虚无与真实的矛盾实际上已经有了答案, 只是他无法让自己与这种矛盾彻底决裂, 彻底分离。他逐步驱散了之前的迷惘与困惑, 最后竟然到达了一片人生中真正的荒漠。最后荆轲还是走上了刺秦的道路, 因为在此之前, 他已经失去了所有。
三、结语
莫言笔下的荆轲, 是个说不完的故事。因为他是一个“流动”着的人, 是一个“成长式”的人物。这样的人物性格更切合西方性格论里的说法, 适合用感性而形而上的哲学角度去审视他。荆轲身上不仅包含着具有丰富性与普遍性意义上的“常见性格”, 更具有特殊而个性化的“超载性格”, 这种“超载”, 在于荆轲本身内心的多重性、复杂性和矛盾性, 始终虚无与真实之间的徘徊轮回, 最后以悲剧的真实为自己画上了悲剧的命运句点, 完成了在多重意义上的自我成长。
从荆轲人物性格的塑造上看, 莫言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对历史的重读思考, 更多的是让我们反观自我, 对荆轲的“共鸣”的现实处境思考。黑格尔的人物性格论里最后一点谈到人物性格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我想荆轲这个人物也是具有时代性的, 而且是“超”时代性, 穿越了时空, 来告诉我们, “名利皆虚, ‘神马都是浮云’。但是总要有一种东西支撑我们活下去, 人都是有缺陷的, 你不可能达到完美, 但你至少可以追求纯粹。”16也许这就是这部看似轻喜剧的话剧所要传达的最本质的东西。
参考文献
[1]莫言:《我们的荆轲》剧本, 载自钟山文学双月刊, 2004年第2期
[2][德]黑格尔著, 朱光潜译:《美学》[M], 商务印书馆, 1996年版
[3][德]莱辛著, 张黎译:《汉堡剧评》[M],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年版
[4]邹红:《关于荆轲杀姬的N种解释》[J], 中国戏剧, 2011年11月版
3.九种性格的自我修炼清单 篇三
1#完美者
每天工作过后,留一个时间总结,留意自己在刚才使用“对、错”这类字眼的次数。
从现在开始把“游戏”和“玩乐”列入你的“应该表”中,直到它们占日常生活一定的比例。
找朋友分享你的愤怒,每星期一次。分享的时候需要跟朋友道明:我只是需要分享的空间,而非建议,希望朋友可以支持。一号心法:“差异不代表错误或缺陷。”
2#给予者
每天专门安排独处一个小时(自己一个人待着,睡觉时间除外),并尝试享受这份跟自己建立关系的时间。
每天找出一个自己需要别人帮助的地方,并尝试直接跟朋友表达。用笔纸记录下这个需要帮助的事情,还有尝试直接表达的效果。
3#实干者
每天专门安排独处一个小时,在这一个小时里面关掉手机。与外界完全断绝联系(睡觉时间除外),享受休闲的独处可以是在洗澡的时间里充分按摩身体。每天用0—100分的方式来为当天的生活质量打分,并记录下来。反复想想这分数是否真实?如果有出入,马上更改!
4#悲情浪漫者
每天用笔记录两个值得开心的事情,并用一个积极的形容词形容这两件事情。
每天用0—100分的方式来为当天的生活质量打分,并记录下来。
5#观察者
每个星期至少参加两次社交活动(包括聚餐、联谊等),并记录当中感受。
用一张白纸写出一百五十个形容感受的词语。每天拿出来,对照并朗读出每天早上、下午、晚上的感受。
6#忠诚者
写一千字的文章《臣服》。
每天打坐一个小时以上。盘腿,靠墙,放松。打坐的目的是留意呼吸的深浅和轻重,每天记录效果和进展。
7#娱乐者
每天静坐一小时,静坐的目的是观察自己每一刻的心情变化,并在静坐后马上记录下来。持续三个星期。
然后,每天念《圣经》半小时,直到把《圣经》念完。不需要了解里面内容,但是在开始念和念完整本前,不能读其他的书。
8#领袖者
每天找一件值得道歉的小事情,学习道歉,话里必须有“对不起”三个字。
每天一个人平躺深呼吸15分钟,自由呼吸半小时,并记录感受。
9#和平者
用一张白纸写出一百五十个形容感受的词语,每天拿出来,对照并朗读出每天早上、下午、晚上的感受。最好是有人陪同在身边,介绍自己的感受给对方知道—如早上是开朗的,中午是郁闷的,下午是无聊的。晚上是兴奋的。简单记录每天做完的感受。
4.性格开朗的自我介绍 篇四
我喜欢笑,在家,在学校,在路上都回荡着我“张牙舞爪”的笑声。每次回家,妈妈都会这样的感叹;哎呀,你又回来了。我猜想肯定是因为我的笑声吧。我就下定决心,这个假期不笑了,还妈妈一个安宁的日子,可是笑声仿佛和我作对。哥哥来了。“啊、你、你……”这不,我又笑上了,原来,他变成了光头哥哥,我又笑个不停,把肚子都笑疼了,还停不下来。于是,哥哥和妈妈决定让我自己在屋里笑个够。这回我可急了。“你们……”我的话音没等落下,哥哥又在故意的逗我,他一遍遍的摸着他的光头,我又疯狂的笑了起来。这就是我,一个爱笑的女孩。
在家里,我也是一个调皮的孩子。我做事的方法常常会引起妈妈的大笑。有一天,我家的鸡下了俩个蛋,我拿着这俩个蛋,高兴的不知所措,我拿着粉白的鸡蛋,又蹦又跳,只听啪的一声,鸡蛋碎了,我不知该怎么办,害怕得到妈妈的训斥,我灵机一动,把碎了的鸡蛋用土埋上,妈妈问我:“鸡下了几个蛋?”我忐忑不安的说;“一个”。“哦,那放起来吧”。几分钟刚过去,爸爸回来了,说要拉土铺路,土刚刚挖到中间,就看见了里面还有蛋壳而且,土是湿的,一小部分是黄色的,妈妈把我叫来,笑着问我:“你知道土里的鸡蛋黄和鸡蛋壳是怎么回事吗?”我一看,妈妈笑了,便把心放了下来,说了实话,这回把妈妈逗得前仰后合,这就是我,一个调皮的女孩。
5.自我性格的形成与重塑 篇五
• 自我价值感是学习而来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家庭价值观的呈现,因而检视自己、原生家庭,有助于改造自己,找出生命的动力,通过这样的察觉与改变历程,更能凸显生命的意义。• “自我重塑”(self-reparenting)的动力必须来自于你自己。通过书中自我剖析的部分,你可以更进一步借着分析 自己与父母的互 动关 系来了解自己。这是为了你自身的变革与成长,为了要重塑你既定的生命模式。
十二个禁止令
禁止令(stopper)形成的原因,是小时候我们从内在发出自然的需求、欲望或感情时,却受到父母长辈们的禁止,常常陷入一种不自由、被束缚的状态。我们大约会在三到五岁时开始接受禁止令。禁止令的发生最初是父母为了保护孩子的安全而形成的,因为孩子不了解生命里面存在着许多的不安和危险。
• 第一个禁止令是”不要存在”。孩童时期被体罚、羞辱、忽视时,会恨不得有个地洞可以钻下、希望自己消失。父母亲冷漠、不关心的态度会使你觉得自己的存在无足轻重。在心理上,父母亲给孩子最大的伤害就是漠视。
• 第二个禁令是“不要当自己”。由于父母对孩子有很高的期许,他们总是用自己理想中孩子应该表现的样子来评断你。为了得到父母的夸奖,你愈来愈远离本来的自己,而成为父母所期待的样子。
• 第三个禁止令是“不要亲近”。有些父母本身非常不善于和孩子有亲密的肢体接触,如拥抱、亲吻。此外成人在焦虑状况下无心的呵斥,孩子可能诠释为“不要亲近”的信息。
• 第四个禁止令是“不要属于我们”。如果小时候父母比较偏心,而你刚好又不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那个人,你甚至曾经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爸爸妈妈亲生的。长大之后,我们很难有归属感。在与别人的互动关系上总是格格不入。
• 第五个禁止令是”不要长大”。有些父母很需要孩子需要他们,这种被需要的感觉,才让他们觉得自己的生命很有价值,所以,每次你要自己独立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你就会被否定。• 第六个禁止令是“不要像个孩子”。在童年时期,每当你展现出活泼、好动的本性时,却遭到父母严厉的斥责与喝阻。我们会变得很难快乐起来,因为内在那个快乐的本质已经一点一滴地被扼杀了。
• 第七个禁止令是“不要健康第”。当你身体健康时,父母很少关注你,当你身体不舒服时,他们就会对你特别好。你为了获得父母对你持续的关注,可能选择让自己成为一个体弱多病、欠缺生命活力的人。成长之后,尤其在人生面临困境时,各种病痛都会逐一浮现。
• 第八个禁止令是“不要正常”。小时候,当你表现正常时往往得不到父母照顾和关心,可每次你一歇斯底里时,你就会被关注。事实上,有许多孩子早就知道该如何“利用”自己的愤怒或情绪来控制父母。
• 第九个禁止令是“不要成功”。在孩提时期,当你很得意地完成了一件作品,得到的却是父母对你的批评与苛责时,在潜意识中就会不自觉地去拒绝生命中任何一个可能成功的机会,当然,这个部分是绝对无法用头脑觉察到的。
• 第十个禁止令是“不要重要”。如果在长大的过程中,父母很少让我们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也没有让我们了解我们对他们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就可能会产生“不要重要”的禁止令。
• 第十一个禁止令是“不要思考“。也许在你小时候曾经非常好奇,可是当你在思考或发问时,却没有得到父母给你的鼓励和回应,于是,你渐渐地就陷入了这个“不要思考”的禁止令当中• 第十二个禁止令是“不要感觉”。在过去几百年的历史里,几乎都认为情绪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有些父母把情绪视为毒蛇猛兽,他们没有办法自然地接受孩子内心真实的情绪展现,所以每当孩子自由表达内在的感觉和需求时,他们会用各种方法去扼杀或阻止孩子将真实的情绪流露出来。
五种束缚自己的驱逐令
• 有一个马车夫,驾着一匹神采飞扬的骏马肆意驰骋。有一天身后突然传来车主的口谕:“停!”马车夫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并不是主人。马车夫代表着我们的自我,而真正的主人是心灵,有时自我驱使我们去追求许多属于外缘的东西,或因童年时期体验产生的深刻烙痕,使我们一再陷溺在同样的应对模式中。
• 驱迫令(driver)源起于童年时期,在与父母长辈的互动过程中,通过他们的言语、情绪举止、态度,使我们内心产生一种后天、非本能的驱迫性感受,即 我应该如何、如果不的话会怎么样。这些驱迫令如影随形使我们的内心时时感到紧张、焦虑和压迫,而无法享受自然愉悦的生活。
• 第一个影响我们的驱迫令是:“快一点!”有一些性格急切的父母常会催促孩子做什么都要快一点,孩子会敏锐地捕捉到这种信息中所蕴含的催逼性感觉,长大后内心会经常处于焦虑的状态,很难真正放松下来。
• 第二个驱迫令是:“要更努力!”要求完美、成就导向的父母从小总给孩子一个信息,你做得还不够,你还可以做得更好。你会总觉得自己的努力还不够,会不断地追逐成就感来建立自我价值,很难让自己停下来,充分去享受那种完成事情的成就感与自我满足感,很难欣赏自己。• 第三个驱迫令是:“要坚强!”有些父母常对孩子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好汉打落牙要和血吞”这样的话。你的自我防御性会变得很强,你会很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弱点;当你感觉悲伤和无助时,很难对人求援或倾诉。
• 第四个驱迫令是:“要完美!”对孩子的要求比较挑剔、严格的父母经常很容易就挑出你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你会不断为自己的表现打分数,经常自责,并给自己很大的压力。
• 第五个影响我们的驱迫令是:“取悦别人”有些人会不断地表现出自己可爱、善良讨人喜爱的一面,尽量使周遭的每一个人感到高兴。这个驱迫令最主要形成的原因,来自于情感上比较匮乏、需要支持的父母,比如说:在离婚、单亲、丧偶的家庭。
• 影响我们的七种负面人格特质 在孩提时期父母对待我们的态度,将在我们今后人生自我概念的建构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了觉察你的人生剧本是如何形塑的,为了不让负面的影响延续下去,去理清影响自我概念的负面因子很重要。
第一个对我们影响很深的特质是:“过度批判的父母”。这类父母经常会使用全面性否定的话语指责孩子所犯的错误。孩子心中会有很深的自卑感和罪恶感,并且否定自己。
第二个影响我们的特质是:“过度保护与过度干涉的父母。”这类父母经常会剥夺孩子独立学习、探索周围事物的能力。孩子长大后在面对问题或困难时感到退怯、无助、没有主见。
第三个影响我们的负面特质是:“首尾不一致、缺乏一贯性的父母。”有些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和管教方式经常朝令夕改、缺乏一贯性的原则,使得孩子无所适从。长期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 • •
孩子会经常处于焦虑不安、困惑和矛盾的情绪里,他们对人无法信任、疑心病重,并且特别喜欢去探索别人对自己的想法和感觉。
• 第四个影响我们的负面特质是:“言行不
一、表里不一的父母。”小时候我们经常从父母那儿接收到所谓的“双重信息”,比如说:父母常常告诉你做人要诚实,结果自己却经常说谎。这样往往会造成孩子心中极大的困惑和混淆,也会成为一个言行不一的人。
• 第五个影响我们的负面特质是:“不关心孩子、放牛吃草的父母。”仔细地回想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是否跟父母之间的距离一直很遥远,你的父母很少给你情感上的支持和回应,他们很少注意到你内在真正的感受和需求。长大后我们会很难对人有正面的回馈与表达。
• 第六个影响我们的负面特质是:“理论家型的父母。”有些父母很会讲道理,与孩子互动及表达关心的方式就是说理或说教,却很少对孩子表达自己内在的感情和关心。而当内心一再累积愤怒造成反动时,孩子会变得比较容易走极端,做事情时会比较叛逆并缺少弹性。
• 第七个影响我们的负面特质是:“情感匮乏的父母。”这类父母通常因为自己的婚姻不幸,反而需要孩子来照顾他们情感上的需求。许多代理父亲、代理母亲的孩子便是在这样的家庭中训练出他们善解人意、过度敏感的人格特质。我们会理不清自己情感上的界线,常常将别人的问题往自己身上揽,但对自己的感觉和需求却往往视而不见。
八种著名的心理游戏
• 第一个我们常玩的心理游戏是:“是的……可是”。总是有一些比较热心帮助别人的人,会一再地掉入救援者这种心理游戏中,并一再地上钩。被这个心理游戏困住的人,可能在童年时期就已经学会不断用牺牲者的角色,得到父母的注意和帮助,这样的人一直让自己扮演牺牲者,以吸引喜欢拯救别人的人出现。
• 第二个我们常玩的心理游戏是:“都是你害的!”经常玩这种心理游戏的人必须一个人承担责任时,他的内心会有巨大的担心和恐惧,因此他会纵容自己一次又一次地去玩这个心理游戏,而到最后却又将所有的过错都推到别人身上,只因为这样子他可以不必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起责任。
• 第三个我们常玩的心理游戏是:“挑拨离间”。一个喜欢挑拨离间的人,他的内在是很需要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很可能在他童年的时候父母就经常鼓励他玩打小报告的游戏,以至于在往后的人生里,他就会不断地用这种挑拨离间的方式来建立自己与他人的亲密关系。
• 第四个我们常玩的心理游戏是:“终于给我逮到了!”会玩这种心理游戏的人一般来讲他童年时期的愤怒受到压抑、否定。在他的价值观和心里深处,一直认为愤怒是不好的,因此很害怕与他人有冲突。所以他通常会累积许多次的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当内心积压许多无法对人表达出来的愤怒或不满的情绪,到了最后忍无可忍时终于一次爆发出来。
• 第五个心理游戏是:“官兵捉强盗”。这个心理游戏的玩法是你想做某件事时,心中隐约知道别人不认同,你明明知道自己做某些事情会让身边那些爱你、关心你的人失望、伤心,可是你仍然会忍不住偷偷地做。当我们终于被身边心爱的人逮到的时候,会陷入强烈的自责、悔恨或是“我总是让爱我的人受伤”的念头中而无法自拔。最后通常会出现两种极端不同的结局:一种是将全部的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揽,另一种则是将所有的过错都推给别人。事实上,只有真实地面对自己,坦诚面对自己的需求,才是唯一能终止这个心理游戏的方法。
• 第六个我们常玩的心理游戏是:“挑衅”。这个心理游戏的玩法是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感觉,而用一些肢体语言或双重信息向对方传达自己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 第七个我们常玩的心理游戏是:“法庭”。当冲突或挑衅发生时,当事者会试图去找一个类似法官的人来评断,通过权威者或更多人的力量来支持自己的立场,他认为自己本身并不足以表达
内在那股受委屈或不舒服的感受,他总是需要借由更多人的力量来证明自己是对的。
• 第八个我们常玩的心理游戏是:“捕熊者”。捕熊者在要捕熊之前设下许多陷阱,用熊爱吃的食物引诱熊上钩。玩这个“捕熊者”的游戏的人,在小的时候父母只允许他表现出好的一面,对于不好的部分都一律否定。当他长大之后,会觉得只要一表现出负面的自己就不会被爱、被喜欢,会很敏感地察觉到别人对他的期待和需求,而不允许自己真实的情绪或情感流露出来。这个猎人是很深沉的,对自我的自尊心、自我价值感低落,他不敢直接表达真实的自我。
真实的亲密关系
• 亲密关系是心跟心的交会,所以你必须先掌握自己的心,了解自己目前心里的感觉与需求,才能进一步体会他人的心;接下来是“表达与展现”,因时、因地、因人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果光是察觉与表达只是单向的呼叫,还必须加上“倾听、同理”
重新书写自己的人生剧本
• 童年时期我们与父母每一天的相处过程中,渐渐学会了最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而那一些被我们称做“制约”的东西就这样进入我们的生命里面,因此,有许多能力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被剥夺了。
人生概念
• 到了六周岁的时候,内在孩童属于直觉的部分已经帮你选好了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好方式。所以在你六岁时,人生剧本的大纲就已经决定好了。
• “人生概念”与“心灵能量分布状况”是早在你十二三岁时就已经决定的,往后的日子里你继续地演练、彩排,在你尚未正式登场前,你将自己的这个角色不断地彩排、一再地演练,直到你十七八岁剧本完成时,你才开始正式粉墨登场……
6.性格复杂的孩子的自我介绍 篇六
一直以来我是个性格复杂的孩子,很多人说我很难了解。
于是我对他们笑。我是个爱笑的人。可是我不经常快乐。很多时候当我感到悲伤。泪水还没来得及涌上来,笑容已经爬上了眼角眉梢。
我对喜欢的人才会生气,不喜欢的人我却对他笑。直到有天我发现文字给我带来快乐,于是我开始不停的写。就像蒙着眼睛不断追逐那黑色的幸福。
性格矛盾:一半明媚。一半忧伤,对待生活消极而又充满希望。坚信人性中甜美的东西,可依然沉溺于绝望之中。
7.汉字的文化性格 篇七
王夫之的《说文广义》也是这样一部正字明道的愤世嫉俗之作。它通过对文字的形、音、义的研究,自觉地、有意识地宏扬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历史意识和伦理实践意识,继承了中国文化的道在事中、即体即用的思维模式,从而强烈地表现了有道之士的文化性格。
当然,由于当时尚未发现甲骨文字,王夫之在《说文广义》中对文字的原形、初音和本义的搜求,是无法像后人那般说得分明的,但这种道在事中、即体即用的思维模式和这种历史意识、伦理实践意识并没有因此而模糊起来。
《说文广义》中始终贯穿着体、用、能、所、形、音通而为一的阐释原则。他在训释“行”字时说:“步趋曰‘行’。道路者,人所步趋也,故路亦曰行,音皆同。凡一字之体、用、能、所,义相通而音不必异,明矣。”步趋为体,道路为用,行与道正是体与用的关系,统一于步趋这一实践活动。“行”为能指,步趋、道路为所指,统一于“行”的字形。一字之形、音,即包容了义,包容了体用能所。这一诠释,正体现了道在事中,道在字中的原则,体现了体用不二的思维模式。再如对“中”字的训释:“中,本训云:和也。其字从口,而上下贯通,调和而无偏胜,适与相宜,故周子曰:‘中也者,和也。’……中为体,和为用,用者即用其体,故中、和一也。”中字之形、即中之体,中字之用,即表现为和,中为和体,和为中用,体现了体用合一的思维模式。虽然“中”字的原形为旗,“和”字的原形为笙,两不相涉,但中国文化的基本思维模式,王夫之却没有说错。道在字中,通过对中国文字的辨识训练,传统思维模式已潜移默化地烙在中华民族尤其是士的集体潜意识之中了。由此看来,王夫之的“道在事中”,毛泽东的“一般寓于特殊之中”,原是理所固然,不必非借助于西方现代意识的。
中国文字的训诂,不仅能铸成人的思维模式,而且能强化历史意识和伦理实践意识,铸成人的文化性格。中国文字在形、音、义上未发生过质的嬗变,所以往往可以从形、音上直求古义,可以真切直观地触摸到它的孳乳演化的历史过程。如王夫之释“节”字,从本义“竹约”说到“节制”,说到“节卦”的“节俭”,说到“节”“廉”同义,顺便指斥冯道的“淫佚于富贵而不知节”,再《论语》的“临大节”有安危之介必当奋争的道理,最后说到天子所授使臣之符节。此条训释如一介布衣之士的人生座右铭,安危荣辱沉浮进退都用一个“节”字说到了,言语之间隐隐透出王夫之的品性气节。读到这里,你不觉得道在事中、道在字中、道在士中是三位一体的道理么?
《说文广义》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精微的辨析中透出一股哲理味。如释“如”字,字的原始义释的并不对,说是“女子从父从夫之命,故本训‘随从’也。”后人指出过《说文》的误说,如字当从口,女声,本训为“往”也。但王氏在辨析“如”“似”之异同时说得极妙:“似者形肖,如者意肖,似者有不似,如者无不如矣。”倒是把中国古典美学中不求形似而求传神的艺术传统浅近而透彻地说出来了。又如“自”训,由一个“自”字,引出了自因、自然、性即是理三层道理,如剥笋然。“自己信之为然”一语,尤觉有一股士志于道的浩然之气。真是一篇绝妙好文。
所以读过《说文广义》之后的收获,倒并不在于多识了几个中国字,而在于悟出了道、字与士的关系,悟出了中国文化的本色和知识分子的文化性格。这种文化本色与文化性格,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所以即使在《说文广义》之类的字书中,也能强烈地体现出来。
如今中国的读书人不用通经便能得到黄金屋和颜如玉了,也就不信那套修、齐、治、平的文化秩序了,所以学库中的教师便不再把文字训诂当做学生的基本功课。这一方面也许是好事,但另一方面,是否会导致中国文化和它的“士”失去自家的中国特色呢?难说。
8.性格特点自我介绍 篇八
性格特点自我介绍1
我是一个快乐的阳光男孩,今年10岁。我相貌平平,乐于助人,爱好是看书,特长是弹钢琴。
我留着一个学生头,脸圆圆的像个苹果似的。我有一对又黑又浓的眉毛,但我是个单眼皮的男生。我本来有点瘦,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我变结实了,是个中等个子,身高快一米五了。
我的性格优点是乐于助人,缺点是马虎。记得有一次综活课要带纸盘,而我同桌、后桌都没带,而我又刚好多带了三个纸盘,就将纸盘都送给了他们。而他们也向我道了声“谢谢。”听到这声“谢谢”,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像吃了蜜一样甜。我呀,有时候很马虎。比如在数学考卷上,125x8=1000,我却少写了一个零。再比如“0除以任何数都得0”这道判断题,我忘记了还要加“非0”两个字,就做错了。而整张试卷我只错了这一题呀!马虎,就这样让我与100分失之交臂。
我的爱好是看书,特长是弹钢琴。我是一个小书虫,常常沉迷于书中无法自拔,跟着了魔似的`。一次我软磨硬泡地让妈妈帮我把《哈利·波特》全套买了下来,但是一天只能看一本。我上午要上课,下午要做作业,晚上要练琴,没有时间看书。于是,我在大中午拼了命读书,不看完就停不下来。我的特长是弹钢琴,虽然这是我的特长,但我对它也还没到“热爱”的程度,甚至有点偷懒。这让妈妈没少因为钢琴对我发火。不过,看到妈妈听我弹琴的陶醉表情,我觉得所有的汗水、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这就是我,一个实实在在的我,一个真真实实的我。
性格特点自我介绍2
别人都说我像个男孩子,可我看看自己,挺秀气,挺像女孩子的嘛!哦,可能是因为我那刺猬般的短发吧!别人都觉得女孩子应该留长头发,可是,我却恰恰相反,我喜欢短发,很精神,朝气蓬勃!
我的爱好很广泛,比如,唱歌、画画、书法……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看书。心地善良的白雪公主,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历经种种困难,最终变成了白天鹅的丑小鸭和骄傲自大的织补针,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我经常是晚上看书入了迷,不肯睡觉,早上闹钟再响也起不来。这就是我——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书虫。
我呀,虽说是属马,可却是个“食肉动物”,简直是看肉吃饭。为这,经常挨妈妈批评。这就是我——爱挑食的.“肉食恐龙”。
我有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对不懂的问题总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妈妈经常被我问得张口结舌,最后只好上网帮我找答案。我的学习习惯也不错,一回到家,做完功课,接着就是复习、预习,从不要人督促。平时,你休想在电视机前、电脑前看到我的影子,就连我最喜爱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也不能把我从书桌边拉走。这就是我——乐学好思的好学生。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性格特点自我介绍3
亲爱的各位学长,学姐,同学们,大家中午好。
我叫xx,来自计算机系汽车电子班,很高兴今天能够站在这个讲台上参加学生会的面试。我要竞选的是学生会的秘书处,因为我个人不太喜欢喧闹,我是个喜欢安静的人,因为只有安静才能体会到别人无法体会的境界,才能写出精彩的文章,秘书处给我提供了这样的环境,所以我喜欢安静,更喜欢秘书处的安静。
我相信我能胜任秘书处这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精彩一点啊。大学学生会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但是我始终相信,有志者事竟成。没有拆不散的个工作,请大家信任我,给我一个展示才能,实现梦想的.机会,谢谢大家!
大家好!我是五年(1)班的xx,今年10岁。我是位踏实稳重、诚实善良的女孩,了解我的人觉得我做事比说话要漂亮些。
相信许多同学对我比较眼熟吧!确实,我经常在学校活动中露面。瞧, 20xx年11月第一届校运会上亚运助威操领操里有我的身影;20xx年12月学校班级形象大使展示上,我与大家一起努力,获得了全校第一名;20xx年5月越秀区大课间活动评比中我担任红歌小指挥;不久前的9月9日教师节童谣表演,我也有参加;现在我还和同学一起主持一年(1)班每周的班队会呢。
我在课外也有一些收获:去年5月在xx举办的 “我和妈妈不得不说的故事”演讲大赛中获得“十佳故事讲演奖”;有五篇文章发表在《趣味作文》等报刊杂志上;我爱画画,会画漫画、素描和速写,曾在去年12月越秀区“学生奶包装设计”比赛中获三等奖;我爱拉小提琴,从六岁时就开始学,如今它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还是全国有名的xx小天使交响乐团的一员呢! 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对人对事认真负责;我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太会表现自己。
性格特点自我介绍4
我是一个独特的小男孩,今年九岁。在岳阳道小学三年级X班上学。
我有着一张红朴朴的,还算细腻的脸,一双浓浓的眉毛下面,长着一对不算大的眼,我的鼻梁挺直,下面有两颗大门牙,在守卫着我的小嘴。我有浓密的`头发,一年四季留着小平头。
我喜欢音乐,无时无刻都想着音乐,妈妈洗完衣服,让我把衣服收起来。我立即完成任务,用剩下的时间,抓起衣架,在床上按节奏敲个不停。久而久之,枕头的不掏都快被我敲破了。
有时,我用幼时长条形的毛绒玩具来当双节棍甩着玩,边玩边唱着
这就是我,一个独特的小男孩。看到这里,你们最想知道我叫什么名字了吧!哈!哈!我叫张博伦!
性格特点自我介绍5
在城南小学的四(2)班里,你们会看见一位矮矮的、鼻子小小的、热爱运动、爱拼魔方的孩子,那就是我——xxx。
我的外貌可奇特了。一头浓密的头发,一张鸡蛋似的脸,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左眼旁有两粒浅浅的雀斑。我的鼻子与鼻孔特别小,就连黄豆也很难塞进去。我的鼻孔是朝下的,妈妈说开玩笑说:她必须得蹲下去才能看到我的鼻孔。我的鼻子已经很小了,再加上我患上了过敏性鼻炎,因此鼻孔里常年被堵得气泄不通,连吸呼都很困难。
我的胆子有时大,有时又特别小。怎么个小法呢?当我在黑夜中突然惊醒,见四处无人,就会被吓得半死。房间一片漆黑,寂静又凄凉。狂风吹开了窗帘,一张惨白的“脸”悬挂在空中,似是在像我邪笑。我顿时被吓得魂不附体,身子在不断地颤抖,汗水打湿了面颊,心中在不断地祈祷:鬼怪你不要过来啊!鬼怪你不要过来啊!
我的爱好可多了。我喜欢语文、篮球、跳绳、踢足球,玩魔方等。但毕竟人不是完美,我的各个爱好都有个“天敌”。论语文我比不过那个姓周的`,论篮球打不过那个姓张的,论跳绳比不过那个姓伍的,论踢球踢不过那个姓王的。总之,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在这几个爱好中,唯独魔方没有“天敌”。我拼魔方最快二十五秒,“魔方王”这个称号非我莫属。且我记性好,又有好奇与探索心,一些新的拼法要么是我速学的,要么就是我发明的。在这次魔方比赛中,我取得全段前十。比赛时,我以最快速度将第一个魔方拼完,再去拼第二个。但这次拼时不太顺利,使我的双腿颤抖起来,心“砰砰”直跳。终于,我拼完了,已停的秒表上显示着一分三十秒。“哇,我成功了!”我不禁喊道。
这就是我——一个灵活、调皮、记性好、外貌奇特、爱好广泛的孩子。
性格特点自我介绍6
我是来自山东的XX,大家所看到的我的内在就像我的外表一样,敦厚和实在是我对自己最好的概括。我不飘,不浮,不躁,不懒。我内心充实,物质享乐和精神刺激都不是我的嗜好。我待人诚实,从没有花言巧语,但真诚和厚道使我总能赢得朋友的信赖。我专业扎实,看书是我最大的享受,钻研电脑让我感觉其乐无穷。我做事踏实,再小的事情我也要一丝不苟地完成。我会修电脑,能管网络,网络经营和网上销售也没问题。重要的是,我有一种执著钻研的精神,一种不弄明白绝不罢休的。颈头。我叫春雨,春天的雨润物细无声,我希望我能默默无闻地、悄无声息地给我的团队装一点点绿色。给我一个机会,我会给您一个惊喜。
我叫XX,今年十三岁,刚上初二。
我个子中等,1.66米,再班里排第十个,长脸短鼻子,手大脚也大,一双眼睛不大也不小,眼珠子特别有神,一张大嘴巴特别能说,只要一说起来,说上一个小时也没问题,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帅的。
我在北京市XX中上学,我们的校服不好看,全是兰色,所以特别好认,一看就是中学生。我的优点就是爱动,每天早上我都到外面锻炼,跑跑步,玩玩单杠等,所以,我在学校的体育特别好,我的`学习也是不可质疑的,数学考试从来没下过90分,我的英语也不错。所以,我的脸上总是洋溢者喜悦的表情。
我的缺点就是不会打篮球,也不知到是怎么一回事,就是不喜欢,而且,我上课还总走神,不注意听讲。所以,老师叫我后,我还满有信心的站起来,百分之八十都是对的,害的老师又气又笑。
【自我的性格】推荐阅读:
人的性格分析10-16
性格积木的人生哲理06-27
描写性格特点的作文09-14
简爱的人物性格分析10-30
雷雨的人物的性格分析08-07
孩子乐观的性格如何培养09-17
乐嘉的性格色彩分析10-20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合群的性格06-28
双重性格的他初中作文08-12
韩国人的性格和风俗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