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精选7篇)
1.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 篇一
[摘要]高校传统行政型教学管理,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进步和教育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在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等学校必须贴合实际,符合市场需要,以终极关怀为其出发点,使高等教育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的是教学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找准定位,切实加强教学管理的针对性,将科学的教育理念应用于教学管理实践中,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目的性的教学管理,通过种种策略和手段加强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种种素质。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教学管理观素质教育
现有教学管理研究观念的陈旧以及教学管理手段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教学行政管理的“瓶颈”所在,并造成了教育信息化投资的盲目和低效!因此转变传统教学管理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就具有了更为积极的现实意义。既然教育中的主要矛盾是表现为主体性的教育要求与表现为客体的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是推动教育过程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那么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该是围绕这一主要矛盾而开展。在教学中教师、学生同等重要,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围绕“学生和老师”两个基本点,以“教学”为中心进行的人本管理,既是高等教育能否深入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一)转变传统教学管理理念,善用管理手段
传统教学管理理念更多的侧重于体制、模式、手段、行政等方面,忽视了“人治的作用”,忽视了现代教学管理中人是一种不同于物的资源以及人在其中的决定作用和主导地位。跨入21世纪,传统的教学管理思想已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要求。与传统教育被动式的教育方式相比,素质教育最为重要的中心内容之一创新教育是强调对学生主动学习方式的引导和培养。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然成为高等学校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学校的管理方法、手段以及组织都要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
1.转变传统教学管理理念的必要性。教学管理职能的正确履行依赖于科学的管理理念。学校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形式,它必须了解被教育者的需求;学校是教育发展的执行者,需要把握教育方式、方法变化的趋势,才能作出准确的战略选择。学校是教育问题的治理者,这要依赖于对教育问题信息的分析、判断和把握。因此,科学的教育理念是现代教育的神经系统。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可能以运用所获取和掌握的教育领域准确的、可靠的信息,制定正确的决策,作出理性的判断并采取积极的行动,进而提高教学管理决策的水准和质量。可以说,转变传统教学管理理念对高等教育管理乃至整个教育的领域进步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运用现代教学管理,充分利用和配置教学资源。现代教学管理理念其一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校教育因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所包括的人、财、富、信息、时间科学调配;其二是调动学校所有资源围绕学生的自主学习来进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其三是运用系统理论对学校教育实施综合管理,有效地实现教学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
教学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把有限的人力、物力等各种教学资源发挥到最大的效用。众所周知,教学管理,主要靠知识和智力。而在教学管理的诸多因素中,核心是人,传统的教学管理只是单纯对人的管理,强调只要管好人,强调只要被管理者做好本分工作则万事大吉,缺乏对被管理者一种认同感,缺乏一种互动。可以说传统的教学管理,只是某些领导单方面的意思体现。而现代教学管理理念有助于教育行政部门充分掌握各种教育信息,加以科学的利用,大大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因此现代教学管理的发展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调配。反过来,教育从业者也面临着更多的知识和智力的压力,这会促使他们不断地去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们的素质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工作效率也将大大提高,从而进一步使人力资源得以最大化的利用。
3.运用现代教学管理观,优化学校教务管理。教务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也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教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学校教务管理的内在规定性与教务管理的状况,要求深入思考教务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发展,而改革与发展的唯一路径就是教务管理的创新,这也是教育行政管理参与学校教务管理的内在要求。实践证明,转变传统教学管理理念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为使教务管理向“规范化、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必须充分认识教务管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完善教务管理的方式方法,以实现教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通过现代化手段合理设置教务管理机构,强化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以加强教务管理技术、手段的创新并建立科学的决策和执行体系等措施来提高教务管理效率。
(二)以人为本,诠释现代教学管理艺术
以人为本的是基于人的本性、根据人的特点以及为了人的发展的管理方式,以人为本的管理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催生同甘共苦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高校管理“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实现科学管理的前提。现代教学管理核心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把人看做是现代教学管理中一切活动的主体、前提和动力,并确定人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而在这其中,科学管理制度建设是人本管理的有力保障,业绩考核是人本管理的有效手段,只有通过它,才可以了解工作人员目前以及潜在的价值,以便加强对工作的引导和管理,发现和了解工作的状况,并对他们的工作所作出合理公正的评价和应该改进工作的地方。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本身就是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评价并作出科学的调整,以保证合理地支配完成工作目标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这是现代教学管理智能资本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现代教学管理为什么要坚持人本管理理念的原因之所在。管理制度说到底也是一种文化,文化存在于“人为”,没有了人也就无从谈起文化,文化和人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文化最基本的体现是管理者的管理艺术和管理水平,就硬环境而言,从设备的选择到教学环境氛围的营造,从人员的配备到管理机制的改革,无不体现出文化的品味和管理者的匠心独运。而文化依据人的行为而作用,相对的,管理制度的建设是根据人的思维进行,取决于人。具体到教学领域,现代教学管理是一门艺术,教学管理者由于工作的性质,自己所处的地位要求等等客观情况,更要讲究管理艺术。高校教学管理者实施的对象是高级知识分子,即:高校教师、大学生和研究生,他们更看重工作的方式方法,要求标准也高。所以管理者需要不断的学习管理特别是服务的方式方法,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和取得成效,逐步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管理科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现代教学管理理念已成为一种趋势,其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强调以学生为本的管理,它已经并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面貌,丰富和影响着我们的办学形式,并通过种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为教学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一句话,我们要靠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学管理来提高高校的竞争力,提升学院的教学质量,以一流的管理水平造就一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灿成.学校管理学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金含芬.学校教育管理系统分析[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孟繁华.教育管理决策新论:教育组织决策机制的系统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李晓芳等.论”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J].中国成人教育,2006,(11):47.[5]刘邦奇等.现代教学管理系统[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2.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 篇二
一、“校史资源观”的提出及意义
不管是有形的校史资源, 还是无形的校史资源, 均为一种客观存在。人们对这些客观存在的认知、看法、态度等便成为“校史资源观”。观点乃是一种主观认识, 它的出现总是源于客观主体之间的一定矛盾和主体的急切需要。现实学校需要发挥校史资源的作用, 但在对待学校历史资源的态度上, 往往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立场, 一种是“虚无论”, 一种是“占有论”;虽然也会出现介于二者之间的某种立场, 但“虚无”和“占有”之间的矛盾, 直接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看待校史资源?这便导致了“观点”的产生和争辩。而在“校史资源观”的提出意义上, 当有以下要点。
1. 校史资源观是对科学历史观内涵的补充
之所以提出“校史资源观”, 而不是简单地说研究利用校史资源, 是因为研究、利用只是一种态度和行为本身, 这种态度和行为未必是客观的、系统的和有意义的, 而在特定观点尤其是正确观点指导下的研究利用却相反。科学历史观讲究客观、全面、唯真、唯实, 在现实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校史资源观也应当体现科学历史观的精髓, 以使作为“历史”构成成分的“校史”的研究利用也能粘附科学历史观的要义。学校虽是社会组员中高度“圆融”的细胞, 但其目前的校史资源研究利用, 仍有其自觉与不自觉的偏执性, 随意将校史资源当做“小姑娘”一样去“打扮”。因此, 郑重地提出“校史资源观”当为合宜之举。
2. 校史资源观作用于学校现时教育
首先, 从教育观点构成的角度看, 校史资源观像教师观、学生观等诸多观点一样, 是学校主体观点的组成部分, 反映了学校办学的价值取向尤其是育人价值取向, 其正确与否,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育人结果。人们热衷于把子女送入名校求学, 即说明名校的校史资源尤其是其长期以来形成的校园文化积淀, 对于学校发展的良性影响, 名校隐含的校史资源观无形中发挥着作用。其次, 从课程构成的角度看, 校史资源不仅本身就可作为学校教育的隐性课程, 而且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 可对许多现时课程的开发起到补充、深化、润色作用。[1]如果能够在课程的开设、运作过程中, 确立正确的校史资源观, 定会为新的教育改革活动注入活力。同时, 教师在利用校史资源对教材的整合及使用中, 可以锻炼能力, 有利于专业化成长。
3. 校史资源观服务于学校未来发展
正如优良的办学传统和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可以直接影响学校发展一样, 校史资源观也可以直接作用于学校的现时发展。同时, 一旦学校确立了正确的校史资源观, 并在其引导之下致力于学校建设, 且取得优异成果, 那么该种校史资源观也将会穿透历史的时空, 在将来发挥其潜在的影响力, 且可能代代相传, 不断铸就办学业绩。因为校史资源观是建立在校史资源这种客体层面上的“主体精神”, 它有着穿越时空的生命力。校史资源有可能因为自然或社会因素遭到破坏, 校史资源观却会因为有“人的永存性”而长久流传。
二、校史资源观的正确确立
校史资源观不可能脱离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 总要带上社会性和时代性特质。因此, 校史资源观的确立应在科学发展观宏观理论的指导下, 注意务实求真、统筹兼顾和适当利用。具体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1. 客观性
校史资源观内涵的客观性, 是指在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坚持“唯真、唯实”的原则,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相统一。首先, 要用唯物的眼光看待校史资源, 既注意发掘整理其中的亮点, 以便从正面提取精华, 用来鼓舞人, 激励人, 又注意发掘整理其中的“暗点”, 以便从反面吸取教训, 用来警醒人、鞭策人。有的学校一路激昂, 凯歌高奏, 总结出成功的经验, 便于将其发扬光大;有些学校路途崎岖, 屡遭踬踣, 总结出受挫的教训, 便于匡偏纠错, 力促学校从今迈入正常发展的轨道。总之, 要讲求一个“真”字, 不忽视成绩, 也不回避问题, 尤其要注意从学校历史问题中挖掘出解决现时问题的策略与智慧, 服务于学校发展。其次, 要用区别对待的态度利用校史资源。除了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教训要适当兼顾外, 还要根据现实学校发展及育人目标的确定, 有选择地加以科学的提炼。既不忽视从校史资源中提炼反映学校办学传统和办学精神的办学理念等重点元素, 也不忽视从校史资源中抓取反映特定时代教育往事的琐细枝节, 以产生“洪钟大吕”振聋发聩、平凡细节发人深思的效果。由此可见, 不重视校史资源的“虚无论”和囫囵吞枣的校史资源“占有论”都不是客观对待校史资源的观点。
2. 系统性
校史资源观内涵的系统性, 是指在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坚持“全面”的观点和“层次”的观点, 避免校史资源开发利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首先, 校史资源的一体性特征决定了在开发校史资源时必须进行通盘考虑, 讲求全面性。不能雾里看花, 只抓亮点;不能断章取义, 敷衍成“趣”;不能因难生畏, 割舍要义;不能道听途说, 不明就里。现时一些学校的教职工乃至一些校长对本校校史资源要么茫然无知, 要么知之甚少, 要么曲解舛讹, 既与对校史资源的重视程度有关, 也与先前开发整理的片面性有关。其次, 在利用上要讲求层次性。在利用校史资源对所有师生开展校史校情教育的过程中, 要根据教师入校时间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育, 体现出受教人员的层次性;要根据师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现时所需, 选择校史资源中的有效性内容, 有的放矢地教育, 体现出施教内容的层次性;要根据校史资源的范畴类别和现存形式, 使用多种手段对师生进行教育, 体现出施教方式的层次性;要根据已开展教育的效果, 拾遗补缺, 逐步提高, 力争教育效果的螺旋式上升的态势, 体现出推进过程的层次性。
3. 适用性
校史资源观内涵的适用性, 是指在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 坚持“为我所用”的观点。校史资源的最大适用意义在于正面的鼓舞激励和反面的警醒鞭策, 在影响人、教育人方面发挥效益。因此, 校史资源的适用性首先对师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要坚持开发利用“四个有利于”的思想: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学校传统教育和优良校风教育, 有利于开展“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教育活动, 有利于增强校友对母校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有利于学校品牌的宣传。在内容选用上, 应注意由校史资源到现代理念的“顺向联系”, 不能“唯‘史’独尊”, 忽略了校史的时代意义;应注意由现代理念到校史资源的“逆向联系”, 不能“数典忘祖”, 忽略了现时思想的历史渊源。重视校史资源的思想性和育人特质, 是开发利用校史资源的初始态度, 也是永久态度。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 开发利用校史资源, 建设符合国家规定、具有地方特色和校本特点的教育资源体系, 不失为学校的良好选择。因为校史资源的校本性、亲切性、说服力, 决定了校史资源对于课程开发的可能性和适用性。课程开发的作用对象是师生, 而所谓校史资源“为我所用”, 还包括校史资源能够唤起毕业学子对母校的追忆情怀、热爱感情、帮助心理, 还包括校史资源能够吸引其他社会成员对学校的关注意识、恋慕情意及支持心态。
三、校史资源观的实际运用
校史资源观内涵上的客观性、系统性、适用性为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原则依据, 适用性是前提, 系统性是保障, 客观性是灵魂。所以, 校史资源观在实际运用上当在考虑“需要什么”的基础上, 重点考虑“怎样获得”和“怎样运用”的问题。
1. 校史资源的获取方式
在思想意识上, 要确立正确的校史资源观, 把校史资源当做可贵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在组织领导上, 要把对校史资源熟稔的同志包括一些老同志组织起来、团结起来, 进行适当的投入, 保障校史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产出。在具体运转机制上, 应建立校史资源开发利用的讨论制度、查访制度、研究制度、收集制度、展示制度等, 依照规制, 保证各环节的正常进行。讨论:主要是制订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案;查访:主要是校史资源的散佚收复;研究:主要是校史资源的真伪辨析;收集:主要是校史资源的合理归类;展示:主要是校史资源的成果彰显。
2. 校史资源的恰当运用
建立校史资源宣传的有效载体。可根据学校现实条件, 建设朴素大方、内容翔实、形式生动的校史馆, 集中展示学校的特殊历史、办学得失、经验教训及各种实物, 使校史馆成为校史校情教育的基地, 成为校本课程开设的平台, 成为呼朋引伴、会聚雅意的温馨园地。可编制图文并茂、线索清晰的校史年鉴, 突出办学传统、育人精神、师生风采等。可适时举办主题鲜明、主体突出的校庆活动, 展母校今昔风采, 抒母校炽热情怀, 鼓励在校学生奋发向上, 感染毕业学子反哺施恩, 吸引各界人士倾力助学。可在校报校刊、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网站中开辟空间, 追溯学校历史名人, 歌咏其德行, 挖掘其精神, 传达其魅力。可成立离退休教师校史宣讲团, 向在职教师和各届学生传递校史信息。可利用社会媒体平台, 刊发通讯报道, 以学校现实成就的宣传为契机, 寻觅取得非凡成绩的近因和远因, 等等。
建立校史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首先, 可将校史教育纳入学生的始业教育、青年教师的上岗培训、干部的专题培训、学子聚会的相关活动, 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确立结合实际的校史校情教育的工作制度。其次, 要探索长期而稳健的校史资源开发机制, 保证人力物力持续投入, 力促校史资源的开发不断出新, 力促校史资源的利用始终贴近师生员工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再次, 要探索建立校史资源进课程的工作模式,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寻找合理的空间, 确保德育工作中的校史资源有用武之地。[2]要着力在学生的情感升华上下功夫, 确保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校史校情教育的平台上得以升华, 将朴素的爱校情感上升到个人价值实现与祖国命运、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情感高度。要克服校史校情教育的单纯性弊端, 探索教师与学生、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学校与社会互动的模式, 努力把校史资源变为一种更具广度的社会资源, 努力把校园文化演绎为一种更具深度的社会文化。
就目前来看, 从多种角度评说校史资源“可用性”的文字不在少数, 而对于校史资源开发利用的“观点性”论述却为数不多, 甚至说论者颇鲜。笔者认为, 加强校史资源观问题的研究, 逐步促成校史资源观的“立体性”, 以指导实际工作, 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徐继存, 等.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 2002, (2)
3.确立正确的英语教育教学观 篇三
关键词:课程标准 英语 教育教学观
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因此,学习和掌握外语,特别是英语,具有重要意义。高中英语教师在加强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需求给学生提供大量的选择机会和充分的表现空间。教师要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要优化学生英语学习方式,使他们能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主动学习的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标指出:英语是高中阶段外语教育的主要语种。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新的外语教育教学理念,以保障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英语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英语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素养。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一、英语教学中的师生是平等的
现代教育提出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教师要能够轻松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在创设的语境中参与自由交流。教师要像朋友一样平等对待学生,在课堂上,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良好引导者,又是热心的、耐心的听众,还应该是学生谈得来的朋友。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应定位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上。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的课后反思,从而促进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自我评价对于学习的意义,使其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学生都应是积极的参与和合作者,教师要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从而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促进自身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不断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三、注重语言运用,彰显学科价值
语言的本质特征是工具性、交际性和实践性。因此,学生在进行语言学习时既要注重知识积累,更应注重实践运用。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当转静为动,化繁为简,少讲精练,以活动开展为载体,以语言运用为目的,贯彻落实“学用合一”的教学原则,努力挖掘现有的教育资源,大力开辟广泛的教学渠道,积极营造鲜活逼真的课堂情境,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同时,教师必须注重方式方法的转变,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因材施教、以人为本,通过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训练活动的开展力求使所有学生均能在原有语言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体现出英语学科的教育价值。
四、切实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丰富积累
教师通过阅读教学教授学生阅读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感,特别要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基本技能的培养。英语阅读文章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教师应选择贴近高中生学习生活和语言水平的文章,同时要注意所选阅读材料具有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挑战性和时代性。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多鼓励、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还要对学生进行监管和评价。
五、注重形成性评价的作用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及时而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教师要重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合理地评价学生,促使其更好地学习英语。
4.观《让爱你的人为你自豪》有感 篇四
一上场他幽默的语言就紧紧抓住了听众的心,听听他的自我介绍:“我,房善朝,29岁,性别嘛,我想你们能看出我就不用介绍了。”全校学生一片哗然,“啊,看不出来呀!你们伤了我幼小的心灵那!”全场的气氛一下活了。
不愧是心理学专家,对听众心理的把握拿捏真是恰到好处,声情并茂的演讲让我们全校一千来师生泪雨滂沱,掌声如雷!
在近两个小时的报告中,房老师用生动的生活事例、真挚的语言、饱满的激情创设了一个个开启学生心灵的感人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份感恩情怀,并让它展现出来,爆发出来,让瞬间的自我发现成为励志终身的承诺。伴随着《感恩的心》的旋律,很多同学的眼睛里闪烁着感动的泪花,真情的语言渗透到每个人的心底,深深打动了在场的学生和老师。“记得父母生日的同学请举手。”“用最热烈的掌声向老师表示感谢!”“请拥抱自己的老师。”在房善朝老师的真情感召下,同学们掌声雷动并纷纷与自己的老师拥抱以表达谢意,整个会场笼罩在一片温馨、感动的真情之中。
报告会使同学们明白一个学会感恩的人,才能明确自己的人生意义,懂得感恩的人,才能体会到生活的温暖与美好。要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不要忘了培养自己的祖国,不要忘了养育自己的父母,不要忘了教授自己知识的老师,不要忘了那些关心自己帮助自己的人。
5.如何确立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 篇五
建立以财务预算为前提的事前预测与财务规划。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以现金流为核心,按照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财务目标的要求,对各项财务活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并严格按照预算分解落实,保证实施。预算编制时,覆盖所有财务领域;预算执行中,要建立先期预测、分析、考核和决算制度,跟踪并及时修订预算执行情况,确保目标完成。
建立以资金营运为重心的资金管理制度。企业的财务管理一方面要根据需要、可能、及时和效益的原则,通过一定的渠道,采取适当的方式,筹集资金;另一方面也要据以同样原则运用资金。财务管理中对各部门分配资金,都应伴随效益考核,力求使每笔资金都用之得当,效益最佳。资金回笼任务在销售部门而不在财务部门,每笔销售业务都必须由专人从合同签订到资金回收全过程实行总考核,并与经济责任制和业绩效益紧密挂钩,严格价格政策,实施承包考核,以确保资金营运质量和营运效率,
建立健全成本费用管理体系。企业建立成本控制系统,强化成本预算约束,推行质量成本控制办法,实行成本定额管理、全员管理和全过程控制。企业实行费用归口、分级管理和预算控制,建立必要的费用开支范围、标准和报销审批制度。采用“倒逼成本”方法,根据预算和市场行情,以制定具有竞争性的价格为起点预测收入,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对成本指标进行合理分解,并量化控制,形成“市场重组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氛围。质量管理作为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把握好质量水平与质量成本的最经济、最合理的平衡性,并以完善和规范各项基础工作为起点,注重全程监控。企业财务管理在参与商品质量、企业品牌的建设上,适度增大商品质量、品牌建设的投入力度,促使商品质量、品牌、效益协调发展。
6.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 篇六
一、“人为为人”的含义和方式
(一) “人为为人”的含义
“人为”的“为”, 读作“wéi”, “人为 (狭义) ”是一种自我导向的个体心理行为。而“为人”是以他人导向的服务行为, 是个体对外部对象的心理激励行为, 强调自身心理行为的可塑性的同时, 客观上产生服务他人的效果。“人为”与“为人”的辩证统一就是“人为为人”。从“人为”和“为人”的概念分析中不难看出, “人为”与“为人”是高度统一的集合体。“人为”与“为人”互相联系并且相互转化。强调个体心理行为与外部对象心理激励的互动性。人为管理, 应该是第一“为”推动第二“为”, 第二“为”反馈第一“为”的同时又成为第二轮“人为为人”的发端, 如此循环往复, 生生不息。应该是心连心、心交心, 用此心感应彼心的过程。
(二) “人为为人”的行为方式
1、以身先而后则。
“人为”管理重视管理者的自律, 认为只有领导者先做出表率作用, 才能教化普通民众。组织何以保持稳定?是在管理者“修己”的基础上建立社会的正义, 建立其组织的规范。员工认真地以管理者为表率, 模仿管理者的言行, 便是有效的感应。管理者体贴员工的苦衷, 处处为员工着想, 也是一种感应。有感才有应, 有应也会引起更多合理的感。彼此都用心, 自然会心语相通, 不致受到语言、文字的障碍。
2、以利他而利己。
在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上, “人为”管理主张以义取利。“人为为人”事实上代表了一种高度的道德境界———有理性的利他行为。先付出必然有回报, 即使没有必然的回报对自我成长也是有益的。这样的人具有比较稳定的道德准则, 其行为以是否服务于别人并提高整个组织的工作绩效为依据。
3、以放达而规矩。
“人为”管理主张充分信任员工, 给员工更大的工作发挥空间。在法制、规章、规矩的许可范围之内, 员工自己审慎度量, 决定合理的应变。这种审度事物的道理, 藉以将心比心, 使大家都能用合乎规矩的方式。享有了更大发挥空间的员工, 拥有了对工作更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自发承担起更大的工作责任并为此自觉努力, 做出和组织目标相一致的行为。
4、以不居而不去。
“人为”管理的理想境界是将“为人”作为自我管理的一种方式, 认为管理者应该努力追求“无我”的境界, 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不居者通常有如下的形象:不多言;给员工留有余地, 留面子, 不完全否认别人的观点, 尽量从中找出可取的角度解释;真诚地倾听别人的观点, 认为他们大多数都是好的, 值得信赖的, 不武断地反对他人的观点, 甚至侧面引导别人发现新观点, 顺应他, 揭示别人的才能以为这是自己的光荣, 别人甚至不能觉察到这个过程, 事后能醒悟;总是能够鼓励和期待别人的成长;不断地反思和提示自己行为中的不当。
二、“人为为人”的互动性
人际互动论的分析视角着重表明, 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人际互动推动、导致“人为”与“为人”之间相互转换、不断递进、周而复始的运作形态。
(一) “人为为人”的动态性
在“人为为人”中, “人为”与“为人”的各类行为并不是一次性发生随即结束的, 而是彼此影响, 处于动态之中。管理者在对员工进行示范、激励、提携的同时, 员工也同样会反作用于管理者。这种反作用可以视为第二轮“人为为人”的开始。管理者“为人”与员工的“人为”可能同时发生, 也可能是相继发生。比如管理者可能先对员工施以一定的激励, 而员工随即做出一定的反应, 这种反应对管理者又构成了一种新的“为人”。由此可见, “人为为人”不是一次性的单向运动, 而是处于循环往复的动态之中。
(二) “人为为人”的互励性
“人为为人”的本质是组织中各成员、各层次彼此之间的互励。我们知道, 当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的角色由一个人承担时, 这种激励是自励;当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分开时, 这种激励称为他励。互励就是不同组织成员互为激励主体与客体的情形。因此, 互励其实是他励的一种特殊情况。只不过, 他励是单向性的, 而互励则是双向互动的一种激励形态。激励主体通过自励即“人为”, 创设一种环境, 去诱导客体“人为”, 这就是“为人”。反过来, 激励客体同样对激励主体施加反作用, 这样他们的之间的角色就发生互换。激励客体成为激励主体, 而激励主体变为激励客体。如此相互激励的状态, 就构成了“人为为人”互励系统。
(三) “人为为人”的递增性
“人为为人”概括了管理过程中三对矛盾的统一运动:义与利的关系问题, 我们主张以义取利;激励与服务的关系上, 管理既是激励, 更是服务;“人为”与“为人”的关系问题, 个体必须从利他的角度出发, 来实现利己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 对于任何管理者和被管理者, 都有一个从个人行为逐步向他人服务转变的过程。“人为为人”事实上代表了一种高度的道德境界———有理性的利他行为。这样的人具有比较稳定的道德准则, 其行为以是否服务于别人并提高整个组织的工作绩效为依据。由此可见, “人为为人”是一个蕴含深厚道德、情感的行为。这种基于道德, 充满情感的回报具有增量的特点, “受人滴水之恩, 必当涌泉相报”, 从管理者的“人为”到员工的“人为”是不断递增的运动过程。
三、和谐社会背景下“人为”管理机制的和谐效用
“人为为人”思想概括了古今中外一切管理行为的本质特征, 它也是面向未来的开放的管理思想, 在当今追求和谐社会的大环境里, “人为为人”管理机制的效用突出地体现出来。总括来说, 可以从个体的心理和谐、组织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共赢三个方面来说明。
(一) 个体的心理和谐
1、管理者的心理和谐。
“人为”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管理者减少心理行为的无序而达到某种程度的和谐。立志使管理者知道自己行为的方向, 不患得患失, 不瞻前顾后;尚学使管理者能够良好地适应环境, 心理行为能够顺应社会文化的进步, 反应敏锐, 蓬勃向上, 不因能力不足而焦虑、紧张;诚省使管理者在实践过程中能够适时调试管理行为使之与变化中的环境相匹配, 能够适应紧张的生活, 承受社会压力和挫折;向善使管理者海纳百川, 胸襟坦荡, 保持健全的人格, 追求自我实现和社会奉献的统一;重制使管理者不骄不躁, 有较强的意志品质, 意志果断, 自制力好, 心理承受能力强, 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
2、员工的心理和谐。
在“人为”管理机制下, 员工的心理行为的无序性也会大大降低, 达到某种程度的和谐。员工不会因“不知道该怎么做”, “怎么做才是正确的”等问题而焦虑、彷徨, 因为有管理者的示范行为可供模仿, 遵循;员工不会因福利、薪水等问题而焦躁、愤恨, 因为管理者会给予员工合理的工资水平和福利条件使员工安心工作;员工不会因为努力工作不被认可, 得不到激励而彷徨、忧虑, 因为管理者会根据员工的表现适时、适度予以激励;员工不会因为工作设计、才能得不到发挥而怨恨、苦闷, 因为管理者会根据员工的能力特点配置合适的岗位并授予相应的权限和弹性;最后, 员工不会因为自身得不到发展和提升而苦恼, 因为管理者会结合员工的具体情况、意愿和员工共同规划职业生涯, 帮助员工有计划、有步骤地达成自我实现的理想和目标。
3、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和谐。
关系的和谐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自古以来, 中国传统文化就重视天、地、人及社会之间自然和谐的状态。落实到社会关系中便是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为”管理突出自我示范, 强调对人的关心, 尊重和激励, 员工接收到管理者的各类“人为”管理信息的输入, 不断据此调整自身的行为使之更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管理者则进一步通过员工信息的反馈对自己的管理行为进行调试以更好地启动新一轮的“人为为人”, 如此循环往复, 及时纠偏, 类似于信息论中的负反馈效应。由此, 管理者和员工都能够有效调节和控制情绪, 及时处理紧张、愤怒、恐惧等不良情绪反应, 具备积极交往的能力;交往中的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从而有效地调节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状态, 减少彼此之间关系的无序程度, 使之达到和谐有序, 是培养和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根本方法。
(二) 组织的和谐发展
“人为”管理可以在内外两方面促使组织的可持续和谐发展。
1、对内———“人为”管理是智力资本管理的有效手段。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目前已经从竞争优势外生论、竞争优势内生论发展到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所谓核心能力, 就是企业拥有的关键的隐性知识和技能, 最终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核心能力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开发核心能力的根本途径是智力资本的管理, 而人为管理正是智力资本管理的有效手段。智力资本是指那些存在于组织之中、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为企业增加价值的无形资产。不断增值的智力资本正是企业可持续和谐发展的核心能力。智力资本通常包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客户资本。人力资本管理要遵循人力资本价值识别———人力资本价值的增值———人力资本价值的拥有的思路;结构资本管理的关键在于通过组织结构、组织行为以及组织文化三个方面, 使企业智力资本不断增值;客户资本管理的重点是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 把传统的公司与顾客之间的交易关系变为共同学习的关系。无论哪种形态的智力资本管理, 都具有共同的理念, 那就是以身作则, 尊重员工, 激励员工, 与员工共同成长、共同分享收益的良好关系, 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不难看出, 这些观念与“人为”管理的核心理念是相同的。
2、对外———“人为”管理是开展公共关系的有效手段。
“人为”管理的实践者必定是具备管理道德的人, 他们深刻理解道德与管理价值的关系, 能够正确处理好管理中的义利关系。管理者以自身道德标准和日常行为率先示范, 建立合适的奖惩机制, 就会对被管理者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久而久之, 就会形成支撑管理道德的企业文化, 组织价值观就会被全体成员所共享, 反过来对管理的各个过程产生巨大的反作用。而组织总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 组织和组织经营活动相关的各类公众之间的公共关系, 完全可以通过“人为”管理来良性运作。如社区公关的重点是融洽与所在社区的关系, 在公众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印象, 取得社会大众的支持, 从而实现企业长期的利润, 达到可持续和谐发展的目标。这也正是“人为”管理从企业内部管理过渡到处理企业与社会关系的表现。
(三) 社会的和谐共赢
从上面的阐述进行推论, 个体在不断的“人为为人”过程中达到心理行为的和谐;各层次人际关系在不断的“人为为人”过程中达到关系的有序和谐;各类组织能够在相互之间不断的“人为为人”过程中达到对内、对外可持续和谐发展, 社会将最后达到和谐共赢的理想状态。这进一步证明了“人为”管理是古今中外一切管理行为的本质特征, 是面向未来的开放的管理思想, 在促进未来管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实践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需要整体性思维的系统工程, 要求我们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管理、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 运用多种手段, 统筹各种社会资源, 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人为为人”是东方管理学的核心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就是“人为”管理。“人为为人”管理观的内涵十分丰富, 能够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从管理层面起到观念导向的推动效用, 是管理领域对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入诠释和落实。
关键词:和谐社会,“人为为人”,“人为”管理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东方管理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曾仕强.中道管理——M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刘茜, 王高.国外企业危机管理理论研究综述[J].科学学研究, 2006 (S1) .
7.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 篇七
中学语文观课评教应该由谁来实施, 这似乎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 一般的都会直接回答为听课教师, 他们是课堂教学的观察者、评价者、评判者, 甚至可以说, 开展观课评教也就是给听课教师发表意见的机会。现在, 许多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主打形式就是上公开课, 备课组或教研组指定一位教师上课, 组内其余教师评课;也有的先由上课教师说课, 对将要上的课从教学思想、教学安排、作业布置等方面进行阐述说明, 评教环节中上课教师也会有一个自评的环节, 但大部分时间是由本组内其余教师发表意见。应该说, 这样一种形式简便易操作, 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 这样的评课主体忽略了上课教师的主动性, 也把学生这一学习主体排除在外。科学有效的观课评教实施主体应是施教者、听课教师、学生三位一体, 缺一既不全面又不科学。
二、什么是实施主体观念的科学性
观课评教必须在一定的科学理念指导下来实施, 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我们将观课评教实施主体定位为两大群体: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 这是从教与学是教学活动的两个主体来考虑的, 没有“教”也就没有教育概念上的“学”, 没有“学”也就没有“教”。“教学相长”说的正是教与学二者内在的紧密联系。确立观课评教实施主体观念的科学性, 首先要分而“治”之, 即从“教”的角度分别确立, 然后要从“教”与“学”互相“长”———学生得到进步, 教师得到提高———的角度来确立。“教”的角度, 应该包括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语文教学的独特规律;“学”的角度, 应该包括青少年学生一般心理特征, 青少年学生学习、接受心理特征。“教”与“学”互相“长”, 则应该包括教师教学的改进, 学生学习的促进。综合起来看, 中学语文观课评教实施主体观念的科学性是指观课评教要符合“教”的规律科学性和“学”的规律科学性, 其作用是促进“教”与“学”的共同提高。
三、教师群体及其观念科学性的建构
观课评教要有教师的参与, 这完全是对的, 甚至可以说, 教师群体是观课评教的主体, 这在目前的观课评教活动中是最为普遍的。现在, 我们要深入思考的是, 教师群体为主体的组成人员要有施教者的一席。
首先, 施教者对课堂教学最为“心中有数”, 因此最有发言权。观课评教者只能“观”到课堂具体呈现出来的教学场景, 而对于课堂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安排而不是那样的安排, 课堂生成情况的处理为什么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 原因是什么, 目的是什么, 作为“旁观者”的听课者 (包括教师和学生) 是不甚明了的, 他们只能由果“猜”因, 而非由果“溯”因, 只能做这样或那样的分析、推断。这种情形下, 最真实最有分析研究价值的当属施教者自己的陈述, 他的陈述最直接、最真切, 因而也就最具可靠性。倾听施教者关于诸多“为什么”的答案, 我们的评教才会是有“的”之“矢”, 才能从源头上找到原因, 才能评出有价值的结论。
其次, 施教者的加入, 易于使观课评教有“对话场”, 有交锋点, 有针对性。撇开施教者只是评教者在分析、评价、评判, 是一种自说自话式的评价、评判。施教者的参与, 将“评”与“教”双方置于一个对话场里, 观点才能“对接”起来, 也容易形成交锋。
教师群体要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实施观课评教。教师群体的组成人员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是施教者, 一是听课教师。他们观念的科学性有共性, 也有个性。从共性方面来分析, 应该具有中学语文观课评教的理论依据, 包括教育的本质与功用、心理学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课程观念、语文学科性质的正确认识等。教师群体观课, 要在上述理论知识的指导下, 抓住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价值的现象, 对施教者的语言、神态、动作、所做的教学安排、所采取的处理以及学生的反应, 特别是在施教者教学的影响下所产生的反应进行真实的记录, 并加以思考。当然, 在课堂教学正在进行的实际情形下, 听课教师所能做的主要为真实的记录, 而无法对上述现象作认真深入的思考。因此, 这里所说的思考, 主要是指根据观课评教所需的理论依据, 对整个课堂现象进行甄别选择, 将能反映教学规律、有助于改进提高教学水平的有价值的现象记录下来, 并适时做好标记, 提示随后的评教重点, 特别是对那些有价值的思考点及时记录下来, 以提高评教的质量。在具体的评教过程中, 听课教师要站在科学理性的立场上展开评价、评判, 而不是以个人的喜好为标准实施评教。具体而言, 就是要着重分析课堂教学现象中施教者所采取的各种语言、行为、神态及所做的教学安排, 是否符合科学与学科的要求;学生所呈现出的语言、行为、神态及其变化是在什么样的情势下出现的, 它们呈现的原因是什么, 它们能够从另一个角度来反映施教者教学安排、教学行为的正误优劣。作为评教的另一个教师———施教者, 则应该摆正心态, 真实地将教学设计的指导理念、教学安排的科学依据、处理课堂生成的科学依据 (当然, 那往往是潜意识指导下所做出的行为) 、对学生采取具体评价的科学依据等陈说出来, 以供评教过程中集中力量有的放矢地展开评价、评判。同时, 施教者也要积极参与到讨论甚至争论之中, 以提升评教的质量。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教师群体评课不能各自为阵, 自说自话, 要围绕一个问题阐述观点, 形成讨论甚至争论, 所谓“理愈辩愈明”。听课教师与上课教师之间要有互动、有对话、有反馈。可以先预定中心话题, 也可在评教的进程中, 随机确定话题 (焦点) , 围绕话题 (焦点) 展开阐述, 结果可能会形成一致的认识, 也可能出现截然相反的结论, 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关键是在评教过程中给“评”、“教”两方以启发。因此, 评教者应该明确观课评教的最基本的原则, 即教学安排、教学行为要符合科学理论, 符合学科特点要求, 有利于学生接受, 有利于形成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学生的参与及其观念科学性的建构
为什么主张让学生也参与到观课评教中来呢?
首先, 从教育的培养人才、促进人的发展的最重要目标来看。人才是学生, 促进的也主要是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得到发展) ,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翁, 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他们应该有充分的权利对课堂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说教育要尊重学生, 这不应是一句空话, 落实到观课评教中就应该让学生也成为评教者的成员。
其次, 从教与学的双向关系来看。让学生参与观课评教有利于促进教学改进与提高。教学相长, 就是强调教与学的互相促进。学是教的反映, 是教是否科学是否有效的最直接的衡量。同时, 学生也可以从教的方面获得学习上的启示。
第三, 从增强观课评教的真实性与针对性来看。学生参与有利于获取第一手资料。学生的感受具有真实性, 具有直接性, 学生是否喜欢应该成为评价一堂课是否好课的基本标尺, 无论是表面的喜欢 (如课堂气氛热烈笑声不断) , 还是深层次的喜欢 (如课堂中有浓重的情感熏陶和深刻的思辨, 因而课堂气氛不一定热烈) , 都应成为评价课堂教学成效及科学性的起点与要点。学生往往是直言不讳的, 这种“直率”正是评教真实性与针对性的强大保障。
学生参与评教, 关键在于“指导”、“引导”两个词。学生是感受上的强势群体, 但在理论上是弱势群体。他们无法也无需像教师那样掌握许多观课评教的理论知识, 但这并不意味着无需对学生加以指导和引导。在保证学生陈说内容的真实性前提下, 要指导学生增强陈说的针对性———有助于改进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帮助学生建构观课评教观念的科学性。
首先,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课评教观。充分认识到学生参与评教是对教师的提高, 最终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 受益最大的自然是学生群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全身心投入到课堂, 与教师教学思路保持一致, 接受认为有道理的知识、看法, 对有疑义的内容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尽自己所能阐述理由。学生的积极投入, 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展开的重要条件, 同时也是促使课堂生成的重要因素。在评教过程中, 学生要把最真实的感受陈说出来, 并依自己认识水平阐述理由。
其次, 教师要将一些关涉观课评教的基本的必备的理论知识向学生作专门传授, 以增强学生评教的理论性、针对性。如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知识, 语文学科特点的有关知识, 评价、评判语言的表述要求等。
第三, 给学生做榜样。在具体评教过程中, 让学生从教师的评教中学习和感悟到评教的方法。
第四, 对学生的评教及时总结。通过总结, 促进学生观课评教的改进。
第五, 向学生传授自我建构评教知识体系的方法。可以印发有关评教的知识文章, 组织学生学习。
【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推荐阅读:
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模式09-08
试论薪酬管理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06-26
以人为本企业管理模式07-05
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管理机制11-01
以人为本与人性化管理08-12
私营企业管理应如何坚持以人为本08-28
剑河县观么中学“学校管理强化年”工作总结08-25
2.3.3.2急诊留观超过24.48.72小时管理制度07-23
施工管理的合同管理09-13
项目管理的绿色管理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