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高考作文题

2024-07-29

2024年江苏高考作文题(12篇)

1.2024年江苏高考作文题 篇一

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题--忧与爱

6月7日上午11点30分,2012年江苏高考第一科语文结束。作文题目是《忧与爱》,这与此前网上流传的《故事与结局》相差甚远。不过多位考生反映,今年的作文比较简单。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名师点评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忧与爱》

6月7日上午,2012年全国高考正式开始,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目是《忧与爱》,多位学生都反映今年作文题目比较简单,很好写。专家对此题目也予以高度评价,称是“江苏高考命题作文以来第二个好题。”金陵中学特级教师、语文教学专家喻旭初说,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忧与爱》“出得很好”,仅次于2004年的高考作文“水的灵动,山的沉稳”。喻旭初说,虽然2004年的高考作文比较难写,但是个好题目。

喻旭初认为2012年的江苏高考作文让大家有话好说。“如果说很多人没什么可说的,这个题目就不好。”此外,喻旭初分析,这一题目可写的东西也很多,可以写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也可以写现实,还可以写历史。第三,这个题目可以引导学生不仅要热爱生活,也要思考生活。“这主要体现在‘忧’字,忧是一种社会责任,历史使命,有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生活、家庭、社会就会充满爱。有了忧患意识,忧患的最终是为了爱,这样文章就会有深度。”

喻旭初认为,这个题目也对中小学的教学有一些启示。他认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了解生活,引导学生理性地思考生活,增强公民意识。喻旭初认为,现在社会欠缺公民意识,对很多事情都麻木了。而有了忧患意识,就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也会促进生活中一些不良现象的改变。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江苏省写作学会会长凌焕新也向人民网江苏视窗解析,《忧与爱》这样的题目主要是反映人性方面的寓意,选取感情的角度,比较感性一些,贴近学生,“比较好写,也不容易跑题。”凌教授说,这个题目要把“忧”与“爱”结合起来写,“忧”的事情有很多,比如与身边同学的事,家庭的事,甚至国家的事,“爱”则侧重爱心。凌教授分析,“有些时候忧就是爱的体现,忧是爱的原因,每个人都为了爱有所忧虑。”因此,写作的时候可以把两方面结合。

不过凌教授也指出,这个题目人人都能写,但要写得生动、漂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还是不容易做到的。他说,关键在于选取的事例能否打动读者。

2.2024年江苏高考作文题 篇二

2011年江苏高考作文的阅卷现场, 笔者时不时总会听到诸多这样的低声叹息。的确, 无需和其他阅卷老师交流, 笔者也早已审美疲劳:于高考前一天法网夺冠的李娜成了“拒绝平庸”的最大赢家!而2010年上海达人秀冠军也在无数次地“拒绝”着“平庸”!一如往年, 屈原、项羽、司马迁仍是高考作文的常客!于是, 任凭这几位今古名人再怎么努力, 这些文章最终还是无法拒绝“平庸”的分数 (三类卷或四类卷) !

众多考生为何会出现选材的集体撞车?他们平日的生活积累、阅读积累哪里去了?他们为何就不能在考场上信手拈来?对比一下阅卷中印象较深的几篇优秀作文, 也许会找到问题所在:

【例1】有一考生以人物评传的方式写张爱玲。写她的童年、求学、爱情, 写她在美国的生活, 写她的《倾城之恋》《半生缘》《小团圆》, 写她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异数”, 写她传奇的一生。——如果没有读过张爱玲的诸多作品, 该考生是断然写不出张爱玲生命里的那份“苍凉”与“寂寞”的!这样的文章让人读罢除了怅然还是无限怅然!这样的女子特立独行, 是当之无愧的“拒绝平庸”的楷模!

【例2】有一考生记叙自己老爸的生活故事。写老爸爱唱《凡人歌》, 爱那句“每个人都拥有一个梦, 平凡而不平庸”。去年老爸参加年终唱歌比赛得了三等奖, 这不, 今年又在备战, 想赢台电脑送给我。可是, 晚上“我”等来的却是喝醉酒的失败老爸, 我有点鄙视输不起的老爸。这时, 妈妈告诉我, 原来老爸每次参赛都是为了让我为他骄傲, 不再说他“没用”。我懂了, 一个爱孩子胜过一切的老爸, 怎会平庸?!——这篇文章写得情真意切, 一直在默默努力地“拒绝平庸”的老爸让人肃然起敬!

像上面这两篇作文的选材就不可能与他人撞车。究其原因, 聪明的考生总会有属于他们的独一无二的个性化素材:可能别人也会读张爱玲, 可没有像例1的考生那样读得全、读得透, 而且也无法像他那样津津乐道;可能别人也会写自己的老爸, 可他的老爸除了高呼“拒绝平庸”的口号外, 无法像例2考生的老爸那样默默地用些微的实际行动“拒绝平庸”。如果能这样立体地掌握“一个人”的素材, 那么在“拒绝平庸”时就能得心应手地剪裁。

再比如, 阅卷中还发现, 像例1类似人物评传写作的, 还有考生写三毛的, 也有写史铁生的, 写西塞罗的, 写海明威的:他们都不是简单罗列人物事例, 而是夹叙夹议, 灵活地切割“这一个”人物的素材, 再巧妙联系他人他事, 从容不迫地表达着对“拒绝平庸”的独到之见。而像例2类似写凡人小事的, 还有考生写自己的老师——一个“有境界”的潇洒老先生, 也有写自己的爷爷——一个总是想法儿致富的忙碌老村长, 还有写“我”——一个崇尚自由、独立思考的青年学生等。这些凡人都不是在“混”日子, 更不是“笨”得做事做不好;相反, 他们都是“有心人”、“有时间感” (骆冬青教授对“拒绝平庸”的解读) , 所以他们都成功地“拒绝”了“平庸” (二类卷或一类卷) !

通过不同类次的作文对比会发现, 高考作文容易撞车的素材有:当下的大众都在追捧的明星 (除了李娜、刘伟, 还有姚明、刘翔、王宝强以及感动中国人物等) , 古代的知名度特高的名人 (除了屈原、项羽、司马迁, 还有刘备、岳飞、李白、杜甫等) 。而要避免高考作文选材的雷同, 须谨记何永康教授的教诲:一提笔能想到的素材千万不要写, 再想的也不要写, 三思而得的素材方可写。也许这样的要求有点苛刻, 但其中的要义是:写作不能人云亦云!

所以, 笔者认为, 个性化素材成就高分作文。在几十万考生进行同题作文时, 主题思想的表达难免沦为相同的声音, 而唯有个性化的素材才能成为万紫千红中那一道独特的风景, 从而留住阅卷老师慢慢欣赏的眼光。

那么, 个性化素材源何而来?真的是考场上灵光一闪吗?非也!优秀的高考作文都源自考生平日的丰厚积累 (像上文的张爱玲、爷爷等素材) :笔者任教的2011届考生中有三名语文高分的同学, 他们自估作文应该超过60分, 都说写的是平时作文中写过的好作文。而笔者任教的2010届考生中有两篇满分作文, 一篇写小河的, 该生曾在练笔本中写过三遍了;另一篇写外婆的, 该生在平时的模拟考试作文中写了不止三遍了。这些曾写过的好作文之所以能在考场上大放异彩, 绝不是这些考生的侥幸, 而是源自他们对自己佳作中的素材熟悉得能游刃有余地“一材多用”。由此可见, 高分作文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要善于积累个性化素材, 而且还要是能“一材多用”的个性化素材。

个性化素材不是一个经典的小故事、一篇美文等, 而是“我”特别熟悉、精于研究、“寓万于一”的某“一”方面的素材。例如:独特的这一个“我”、我欣赏 (或熟悉) 的一个人、我常读的一本书、我喜欢的一部电影 (电视剧) 、我爱好的一项活动、我常关注的一个问题等。把这六个“一”材料积累丰厚, 就能够灵活运用于多个文题的写作。具体如下:

(一) 独特的“这一个”“我”。

作文就是要“我手写我心”, “我”是唯一的“这一个”。“我”的生活是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所以, 整合素材的首要任务是梳理这十多年来“我”的生活, 诸如“我”经历的喜怒哀乐, “我”的亲情、友情故事等, 由此剪辑、编写成“我”的人生小传。

近年的高考作文题像“我能”“我生活的世界”“我与故事”“找回童年”“我的时间”等所涉及的素材都和“我”息息相关。

(二) “我”欣赏 (熟悉) 的一个人。

拿出粉丝对偶像的热情去关注“我”欣赏 (熟悉) 的人, 能“爱屋及乌”地搜集和他 (她) 有关的素材, 亦能在作文中和他 (她) 畅所欲言。这个人可以是当红的明星, 可以是彪炳史册的古人, 可以是文学作品的典型人物, 也可以是身边平凡的小人物。诸如诸葛亮、简爱、觉慧、周杰伦、谭嗣同、傅雷、季羡林、温总理、我的家人、同学、老师等等。

像这样一些或伟大或平凡的人物, 他们身上的“金子”都能在作文中熠熠生辉。

(三) “我”常读的一本书。

阅读是作文最直接和最丰富的素材源, 但不能一味沉溺于时文的快餐, 那只是浮光掠影;应该享用的是文化“大餐”——至少要熟读一本经典 (名著、传记、作品专集等) 并能做到“刻骨铭心”。高三是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阅读一本新书的, 即使读也短时间难以读透, 所以最好是把以前常读的一本书拿来重读。

像《史记》《红楼梦》《三国演义》《热爱生命》《高老头》《莎士比亚戏剧集》《白鹿原》《周国平散文》《围城》《野性的呼唤》《狼图腾》《双城记》《汤姆叔叔的小屋》《花田半亩》等, 这样一些学生特别爱读的书, 信息量大、蕴涵深厚, 再三、再四读之都会有新的发现, 作文时则可以依托书中人物、作者思想表达自我的新认识。

(四) “我”喜欢的一部电影

生活需要娱乐, 欣赏电影、电视剧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学生喜欢的电影或电视剧有《亮剑》《潜伏》《暖春》《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美丽心灵》《大兵小将》《唐山大地震》《南京南京》《乱世佳人》《阿凡达》《孔子》等, 这些作品中的人物故事都是有着多层意蕴的典型素材。

(五) “我”爱好的一项活动

丰富的课外活动、个人独特的兴趣爱好等, 更应该写进作文, 像种地、养花、篮球、乐器、读书、聊天、旅游、跑步、游泳等活动, 既可以锻炼能力增长见识, 又可以加深我们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 而这正是让写作生活化的最有效途径。

(六) “我”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生存还是死亡, 这是一个问题。”除此, 还常思考什么问题?是人性的美丑、生活的意义、环境保护还是世界的和平等问题?因为困惑, 所以才会努力探究这些问题。高考作文若能呈现对某一个问题长期思考的过程或结果, 理性的光芒一定会得以投射, 从而赢得阅卷者的思想共振。

3.2016年江苏高考作文题思辨 篇三

笔者梳理出了争论的几个焦点问题,力图分析讨论中存在的思维误区和解决策略。

一、争论的焦点问题

1.个性与创新是什么关系?

一是并列关系。个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创新意识是人们对创新与创新的价值性、重要性的一种认识水平、认识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待创新的态度,并以这种态度来规范和调整自己的活动方向的一种稳定的精神态势。不同性质的概念作为句子的一部分并列不合逻辑。

二是包含关系。个性彰显同时可以具备创新意识,个性彰显外延大,创新外延小,大小不同的概念一般不好并列,不好用“有时……有时”连接。

三是交叉关系。有的创新需要个性的彰显,有的个性与创新无关,两者不存在不可调和的选择关系。

四是辩证关系。有个性未必有创新,个性并不都带来创新,但没有个性,肯定不能创新。

五是不相关,即二者之间没有关系。个性与共性是一对范畴,创新与守旧是对立的概念,“个性”与“创新”,在哲学中没有这一对范畴,在逻辑学中不同性质的概念不能并列。

2.“说话长短”与“个性”和“创新”有无关系?

一是仅仅就“说话长短多少”而扯上“创新”,是命题者“黔驴技穷”;说话长短和个性、创新扯在一起,命题人脑袋被门夹了。

二是前者是后者讨论的前提,宽泛地谈个性、创新是偏题的,一定在说话、表达的范畴内谈才切题。

二、争论中的思维误区

1.脱离语境,断章取义

在争论中,许多发言都是脱离了具体的语境空谈个性和创新这两个概念的关系,这是最大的一个问题。

个性和创新两个词不是孤立地存在的,理解一个词,不能仅从其词典义理解,还应注意语境义。它们处于“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的语境中。个性或创新是对上述行为的评价。在此语境中,出题人是有意将二者区别开来的,“个性”可能侧重于感性层面,是一种受性格、情感所左右,没有经过深入的思考而产生的自然反应;而创新意识则是有深厚的学识和深刻的思想作为基础,是带有高度思维特征的高级意识的反应。

“有时”的含义具有模糊性,导致了语意的不确定性,成为争论的一个因素。“有时”其实是指不同情境或不同人的状态,可以是指不同情境下的不同的人,也可以指不同情境下的同一个人。“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表达的意思是,上述的行为对某个人或特定时间下的某个人,在别人无话可说时就是要说,即使未必能说出新的东西,这时是一种个性的表现;“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是指有的人能说出别人说不出的新东西,与学识、思想、智慧有关。

因此,这则材料并不是要讨论个性和创新的关系。争论“个性”与“创新”两个概念是交叉关系、包含关系还是辩证关系,能不能用“有时是……,有时是……”连接,都是脱离材料的空谈,是断章取义,没有意义。

2.机械套用逻辑理论

个性和创新两个词是不同种属的概念,“个性”是属于性格的概念,创新意识是思维层面的概念。有人认为不同集合下的子概念在逻辑中不是并列关系,因此在这里不能以“有时……有时”的并列关系出现。其实在语用的环境下,这两个概念只是语法关系上的并列,并不是说它们是逻辑上的并列关系。

比如这样一组对话:“你真是一个男人。”“不,你不应该用‘男人这个词,应该用‘思想家。”“男人”在逻辑上并列的概念是“女人”,“思想家”在逻辑上并列的概念是“科学家”“艺术家”等,但在这个语境下,“男人”和“思想家”是在评价一个人时所运用的两个概念,是语法层面上的并列关系。从外延上讲,“男人”和“思想家”有交叉,但两词的内涵明显不同,在语言运用中我们更看重的是二者内涵上的不同。如果严格按照逻辑学的理论来要求语言的运用,不仅文学语言无法产生,我们也简直无法说话了。

明确概念的内涵很重要,但我们不能将逻辑学中概念的那套理论机械照搬到语用环境中来。几十年前,逻辑学曾经进入到中学语文课程中来,但后来又消失了。或许将逻辑学的一些原理机械照搬到语文中来严重影响了语文本身的教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3.发言碎片化、情绪化

网络社区讨论有其优点,即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在一个事件发生时迅即发表观点。但是,这一优点也带来了相应的弊端。任意一个成员都可以随时发表观点,发言水平参差不齐,随意性较大,整体发言水平不高,不同成员不同角度的发言也会相互干扰、影响他人的发言,使讨论常常难以集中一个话题上,各种观点交织在一起,呈现一种碎片化状态,缺少逻辑的推进,让人理不清头绪。比如,并列说、交叉说、辩证说、包含说等不同观点,不断冒出来,相互批驳,没有头绪。

随时迅速发表观点,但是思考不够深入,感性的认知居多,对自己的观点缺少论证,许多发言只是在重复自己的观点,即使有论证但由于缺少深入的思考也不够严密。对他人的观点不能认真倾听,有时并没有真正理解对方的观点,只是一味地否定。

争论的各方由于缺少论证意识或者缺少推理能力,常常只有论断而少论证,互相不服气。甚至不再讨论问题本身,而是转向对与论题相关的人进行批评、指责甚至谩骂,完全成了非理性的情感宣泄。在当前的网络口水战中,这种情况比较普遍。

三、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1.树立整体意识,重视逻辑思维

一篇文章也好,一个语段也好,都是一个完整的话语系统,但凡有点写作经历的人都知道,什么地方说什么、怎么说,作者是有一个思维流的,因此,要想知道文章或语段中某些语句、词语的含义,就必须放在作者的思维流里来考量,理清前后语句间的逻辑关系。脱离了文章或语段的整体去探讨某一句话、一个词,那就是将其孤立起来,只谈论它们的词典义,或者进一步抽象为哲学概念,完全抛开了作者(或命题人)的写作(命题)意图。

这种断章取义的做法,反映了相当一部分人(包括教师)逻辑思维能力的欠缺。这与传统的语文教学重感性和感悟,轻逻辑理性有关。所以,教师本人首先有必要重视思维能力的训练,增强逻辑理性意识。

2.树立论证意识,培养批判性思维

提出了观点,必须要论证观点。不能说我认为就是这样,这样就是对的;或者我的经验告诉我,我的观点就是对的。这都不是说理。也不能认为提出了一个理由就可以证明自己的观点就是正确的。别人是否相信,首先要看这个理由是否成立。比如“说命题人弱智,不是针对具体命题人,是针对命题人所命题目不能让人满意的状况,跟尊重没有关系”,这样的理由能让人信服吗?完全是强词夺理,无理取闹,不值一驳。然后要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理由,一个理由常常不足以证明观点,从不同角度运用多个理由才更有说服力。再次,要想一想自己的理由本身是否符合逻辑,比如:“个性彰显外延大,创新外延小,大小不同的概念一般不好并列,不好用‘有时……有时连接。”个性与创新属于不同类型的概念,并不能比较哪个外延大,哪个外延小;“有时……有时”并不意味着所连接的一定是没有交叉关系或包含关系的两个概念。

反驳他人的观点,必须有理由和依据。不能说我的理由是正确的,所以你的理由就是错误的。这种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思维中占据着统治地位。这种理由和依据是逻辑推理(论证)的一些基本原则,比如概念是否阐释清楚或准确,归纳推理是否正确,因果关系是否准确,是否符合演绎推理的原则,隐含的前提是否合理等等。

3.懂得求同存异,深入探讨

我们的认知并不是一下子就深刻而全面的,也并不代表着真理,可能有正确的认知,也可能有错误的方面。所以,一方面我们应善于倾听他人的观点,看是否有合理的地方,不能一有与自己的不同的地方,就对他人的观点全面否定,这是情绪化的表现;另一方面,对自己的错误的地方,也要有勇气改正,自己未曾认识到地方,也要能接受他人的认知。

再者,当对某一点的争论无法进行下去时,暂时避开这一点,换个角度去看问题。不妨看一看有没有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地方,寻找新的讨论方向。比如,在为个性和创新争论不休时,想一想此题只能写个性和创新吗?还可不可以写别的?别人无话可说,可能是不敢说(受胁迫或有危险),或者不愿说(说了也没用),这种情况下说出别人不敢说的东西,则是一种勇气,也可能是为了自己所坚守的理想和品质,体现出的是一精神气节,与个性和创新无关。由此,我们是否想到,个性和创新,应是由母题引申出的两种立意方向,不一定是关键词,考生应该可以写别的理解。正如2015年江苏高考作文题,“智慧是一种经验、是一种能力”一样,“经验”、“能力”是对智慧的一种提示,并不是必须写作的关键词,考生完全可以写出其他的理解。由此,此题就有更大的写作空间。

回过头来再想想,如果再去争论个性和创新的关系,是否还有意义?

4.作文命题语言应更加严谨

此题应该是一个好题,但是引发这么大的争议,题目本身表达不够严密也是一个原因。其一,“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主体是说话人本人,而“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的主体前后不一致,“有话”与“无话”的主体是“别人”,“短”和“长”的主体是“我”。固然,后面给出了解释,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命题人想要表达的意思,但严格来讲,前后主体不一致不能构成转折关系。这种表述实在不够精密,让人感觉别扭。其二,“有时”语意的模糊性,既给出了解读的空间,但也造成了理解的困难,从而引发了争议。这是用文学性的表达手法来命思辨性作文题目带来的弊端。作文命题的语言,还是更加严谨一点,所指应该更加明确,不应人为造成理解的困难,给学生制造阅读障碍。再者,当别人不说时自己来说,可能是勇气,也可能是一种精神气节,只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则易限制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认为只能写个性和创新。不如将结尾的句号改为“……”,这样更给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

4.2011年江苏高考零分作文 篇四

这么些天了,过去的故去了,忘记的也忘记了,但是有些事我也没有忘记,我真的忘不了,你知道我对你的情有独钟,我喜欢你们那个地方的女孩,他们心里美,说话美,做事美,干什么都美,我对那的女孩非常的向往,我一定要找个那面的女孩......在开学的时候,我认识了你,我是多么的高兴,我不是夸大自己,我觉得自己在哪里都做的不错,在什么样的环境都可以你我和睦共处,我计划着我们的将来,为了等你,我真的愿意等你一年,我爱你,也许身高的原因吧,你瞧不上我,可是那时先天的,我也没办法改变的,如果要是可以改变我愿意,为了你,我做了不少,我时时刻刻的在努力,天天变着法的哄你高兴,只有这么一回,出去没怎么和你说话,我认识了自己错了,你是强者,你说受不了我们两个,都这么强,可是我也愿意退一步,你知道好感么,爱上了哪是轻易就能忘记的啊,无论现在还是以后,丫头,你说回来,我愿意,只希望我们真的可以走得更远,我爱你!在学校,我觉得我们应该是一起面对困难的,不知道你为什么会退了,喜欢上他,还是他在破坏我们的感情,我真的很想知道,我受不了的就是欺骗,我相信你,是阿姨说的不愿意,但是你们现在真的好着玩,还是大学三年怎么着,我......难道就不愿意和我培养至死不渝的爱情吗?想想我们吧,我们有自己的优势,你说家里给你找,我想说我爱你,为什么不在大学培养自己永远的爱情呢?我不够好,但是有你,我会改,我不傻不笨不懦弱,我不知道我有什么做不到,我相信自己,你应该看得出来我有多么的在乎你,嘴上现在什么也不说,但是心里憋得慌,这封信,虽然不代表什么,但是希望你能看在我们好的份上读下去,他也许会让你懂得点什么,我也一直会站在孤独的角落里等你,张炳欣,董利洋心里有你!正是你的到来,我的生活出现了形形色色,有你的存在,我站在畸角也会默默的守候,你的每一个笑容都记录在我的脑海,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有我你不会孤单,有我,你不在会感觉到累,有我你的生活会充实,请你给我一个展现的机会!

董利洋

2011/11/24

5.2012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 篇五

记得那段日子,从网上看到南京梧桐树被砍的图片。曾经枝干挺拔、满树碧绿的梧桐只剩下了光秃秃的躯干,孤零零地躺在冰凉的马路上。满地的断枝残叶,仿佛城市记忆的碎片。“你离开了南京,从此没人和我说话”,看到这般伤感的留言,眼眶终不由得有些润湿,对这个城市的忧与爱一起涌上心头。

姑姑家在南京,所以经常去那儿。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庄严雄伟的中山陵,也不是烟柳繁华的秦淮河畔,而是那一棵棵挺拔秀美、矗立在街头两旁的梧桐树。碧绿硕大的叶子摇曳着赏心悦目的青翠,为夏日火炉般的南京注入一潭诱人的清凉。齐齐向外张开的枝干仿佛一只只有力的臂膀,共同撑起这千年古城的浩荡长空。

梧桐与南京是一体的。芳华既在之时,风姿绰约,潇洒不凡;芳华摇落之后,寂寞宁静,疏朗苍远。梧桐,让我喜欢上了南京这座千年古城。

姑姑说,这些梧桐都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梧桐伴着南京,走过百年的沧桑,一起静看岁月的流逝。以前没空调时,人们便坐在梧桐树下乘凉,或聊天或打麻将。我记得作家苏童曾经说自己就是因为这满城的梧桐树才定居南京。梧桐与南京人有着割不断的情缘。可是,这些年,南京的梧桐被砍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地铁,一座座摩天大楼。在福布斯公布的《中国变化最大十大城市》中,南京位列第七。六朝古都被描述为“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或许,一些东西终抵挡不了时代的滚滚潮流,可为什么站在繁华的新街口,我的心里会涌出丝丝淡淡的忧伤?

我看见南京的网友在网上的留言,“梧桐在南京住了七八十年了啊,它们被‘斩首’了,剩下的我们这群南京人是不是也快了?”或许我这个外地人终不能有切肤的感受,只有那些在南京生活了几十年的老街坊有最深的感触。

只是忧伤是不够的。我看到网友们在网上大声地疾呼,一条条灼热的微博包含满满的对梧桐的关切。我看到南京人自发走上街头,一条条枝干上飞扬的绿丝带,蕴含着南京人对自己城市的无限的爱。

因为深爱,所以忧伤;因为伤痛,所以更爱。梧桐,留下了不少。忧与爱,继续生根,发芽„„

【简评】作者巧妙地选取了最能触动南京人心弦的“梧桐”,作为文章的切入口,可谓“棋高一着”,几幅对比鲜明的画面,读来令人触目惊心,不能不与作者一起“忧与爱”。文章结尾耐人寻味:“梧桐,留下了不少。忧与爱,继续生根、发芽„„”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张雨仁)

我蜷缩在小小的茧中,等待那一刻的到来。

周围是白茫茫的一片,丝丝的线紧紧围成一个坚固而温暖的小窝,我在其中积蓄着力量。

翅膀渐渐长大,我隐隐感到有一股力量在翅尖蔓延,小小的茧已容不下我的身体、我的心。我挣扎着搓弄着翅膀,支起,撑开,再支起,再撑开„„试图撕开这束缚我的茧。

终于,茧裂开了一条缝,一束阳光洒入茧内,烘暖了我疲惫的身体。透过缝隙,我看到了一张充满稚气的脸,乌黑的眼里满是惊奇,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给我以关爱的力量。

阳光温暖着我的身体,蓄足了力量。再次地,我搓动起翅膀,试图张开。我用双翅顶住茧壁,用力,再用力,可蜷缩着的翅膀竟使不出任何冲破茧的效用。我累了,可心中对自由蓝天的向往却激励着我咬紧牙关不放弃。

缝隙中那小孩的脸已是通红,额头渗出细密的汗,握紧的小拳头似在为我加油。我看到他眼中的怜爱、眼中的担忧,他那如黑葡萄般的眼珠死死盯着我。真是善良可爱的人类啊!

用力,再用力,突然,似有一股血液涌向翅尖,涨得我血管生疼,疼得我直打颤。是要成功了吧,我努力着。缝外的小孩却似乎没了耐性,急匆匆地走开了,不一会儿,手中拿了一个什么东西过来了。

“别担心,我来帮你。马上你就可以出来了。”小孩用手中的东西伸进茧内,只两下,茧便破开了。

终于呼吸到新鲜空气,我试图张开翅膀,却发现萎缩弯曲的翅膀根本无法张开。我只能曲着翅膀,用腹部跌跌撞撞地行进。小孩用手拨弄着我的身体,声音略带哭腔地说:“飞啊!飞啊!这是怎么了?”

这是怎么了?我辛苦沉睡,拼命破茧,却被毁在你的担忧和怜爱中!

真是愚昧无知的人类啊!

我的翅膀还未展开,我飞翔的梦想还未实现,难道就这样死去?我不甘,但无奈。

“我是担心你不能出来啊!我是因为爱你这只美丽的蝴蝶啊!都是我的错!”小孩落下一颗晶莹的泪水。

而我,只能奄奄一息地等待死亡。不经历破茧的痛苦挣扎,哪来化蝶的自由飞舞?

错误的忧与爱,便成了阻与害!

【简评】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本文则巧在角度,妙在形式。枯鱼过河泣,残蝶破茧啼,异曲而同工。这是一则借蝴蝶之口破解忧与爱的醒世寓言。人皆知释己之忧,孰知蝴蝶之忧?人皆知遂己之爱,又孰知蝴蝶之痛!还值得称赏的是考生的清醒与机智。当他化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情节逼真,心理传神;当他俄然觉,又蘧蘧然周也,一语破的,片言居要。庄生晓梦迷蝴蝶,考生不迷!(徐晓彬)

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渺远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

只是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一家平凡的餐馆从一干“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超越了平庸的力量。

不由又想起一群人,他们也曾坐在这考场,也曾为了理想而奋斗,而他们现在,叫做“蚁族”;他们的住所,叫“蜗居”。当社会的风霜吹凉了热血抹平了棱角,当学过的知识没有用武之地丢弃在脑海尽头,他们早忘却了身为高学历人才的骄傲,沉寂了,平庸了。最可悲的不是身居不足盈尺的斗室,也不是食不果腹衣不保暖,而是丧失了理想和追求,只剩下忍让顺从。没有人生来就是任人践踏的草芥蝼蚁,但如果有一颗甘于平庸甘于卑贱的心,那唯一的归宿就只是蝼蚁。

要成为强者,必先有一颗强者之心;要俯瞰平庸的众生,先必有一股“登临意”。对,登临,是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登临,是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登临。

是否有一颗强者之心,一颗超脱平庸的心,是平庸与出众者的分水岭。人只是会思想的苇草,最高贵的就是会思想。所以人的高贵来自灵魂,来自思想层面的高贵。有了一颗拒绝平庸的心,终有人会从你眼中的坚定,从你不俗的谈吐与紧握的双拳看出你的不凡。即使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即使会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诋毁,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仍会有“香如故”。

“蚁族”又如何?若心怀鸿鹄之志,俯视那有着优厚境况的燕雀,我坚信:终有一天,能“扶摇而上九万里”,“朝游北海暮苍梧”,携长风,浩荡而去。

相信“风沙渡”的主人不会是一个平庸的、世俗的商人吧?如果不是一个来自黄土高原的汉子,也必是腹藏诗书但不得不囿于世俗的文人。否则,怎会有如此豪情、如此透着古韵气息的招牌?

我必去“风沙渡”。酒菜已不重要。小酌后,与老板相视而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拒绝平庸,世界有你而精彩。

6.2011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 篇六

曾经几时,沧海变成了桑田;曾经几度,岁月蹉跎凝固;人类的文明如诗如画,点点墨迹,轻轻涂鸦,你我的踪迹就像隐匿在枝干后的那朵梅花,不被人注意,不使人惊讶,甚至有点残败、有点暗淡、有点凄苦、有点迷惘„„但是,在万木凋谢、冰雪消融、严寒彻骨的冬天里,他们用他们的纯洁、用他们的血液向人们渲染着信仰意义、报告着春天的消息„„他们锲而不舍的足迹,萦绕不去的铿锵之音,巍然屹立的铮铮铁骨,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徜徉,但却刺痛了那些失意迷离的眼睛。

竹简里的隐者

是谁,隐忍苟活,弹响史家之绝唱?是谁,幽幽发奋,吟出无韵之离骚?世人之讽,牢狱之苦,残体之辱,曾将他的心打磨的不再呻吟,他以海的大度包容了屈辱酷刑,以山的刚毅书写了千年的沧海桑田。从三皇到五帝,从春秋到西汉,一滴滴鲜血的印记,一次次内心的呐喊,都隐藏在片片竹简里。历史的厚重刻在了他风霜的脸庞,平庸的肤浅被他的刚毅抛上了霄汉。

诗空中的行者

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狂放,我辈岂是蓬蒿人;他豁达,为君谈笑净胡沙!奉召人京,仰天大笑出门去;供奉翰林,自称臣是酒中仙。当他发现自己的紫袍玉带,只能写些“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宫词艳调时,毅然决裂,舍弃了风花雪月,舍弃了富贵利禄。这一舍,成就了惊风雨、泣鬼神的一代诗仙;这一抛,耸起了中华五千年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拒绝了平庸,换来了开心颜!

笔尖上的斗者

一身青袍,衬出他颀长傲骨;一双锐眼,看透纷乱世态;一支利笔,剔破思想枷锁。他拒绝平庸,他弃医从文,走向了中国人心灵的手术台,开始了彻头彻尾的拯救。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他让冷漠的心沸腾起来,让不甘平庸的人醒过来、站起来!时代的舞者

7.2024年江苏高考作文题 篇七

例1 (江苏省化学24题) 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 某同学将一块部分被氧化的钠块用一张已除去氧化膜、并用针刺一些小孔的铝箔包好, 然后放入盛满水且倒置于水槽中的容器内.待钠块反应完全后, 在容器中仅收集到1.12L氢气 (标准状况) , 此时测得铝箔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0.27 g.水槽和容器内溶液的总体积为2.0L, 溶液中NaOH的浓度为0.050 mol·L-1 (忽略溶液中离子的水解和溶解的氢气的量) .

(1) 写出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试通过计算确定该钠块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析: (1) 根据题意:金属钠和被氧化的钠块都能够和水发生反应, 此外生成的NaOH还可以和铝箔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Na+2H2O=2NaOH+H2↑ ①

Na2O+H2O=2NaOH ②

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③

undefined

据反应③可得由铝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 n (NaOH) =0.01 mol, 生成的H2物质的量为 n (H2) =0.015 mol, 则由金属钠反应生成的H2物质的量为

undefined

=0.035 mol

据反应①可得金属钠的物质的量为

n (Na) =0.07 mol

又因为反应后溶液中剩余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

n (NaOH) =0.050 mol·L-1×2.0L

=0.1 mol

金属钠及被氧化的钠块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的物质的量等于铝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中剩余的NaOH的物质的量, 所以

n (NaOH) =0.01 mol+0.1 mol

=0.11 mol

undefined

则该钠块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undefined

点评:本题源于课本, 取材于教材上证明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的实验, 又高于课本, 所用的金属钠并非纯净的, 是金属钠和氧化钠的混合物, 通过试题的设计, 既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掌握程度, 又考查了学生理解总量和分量的关系以及会运用元素守恒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例2 (江苏省化学25题) 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2006年我国粗钢产量突破4亿吨.居世界首位.某中学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利用假期对当地钢铁厂进行了调研, 对从矿石开始到钢铁产出的工艺流程有了全面的认识.请您对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计算:

(1) 将6.62 g 铁矿石样品投入适量的盐酸中 (充分反应) , 过滤, 然后在滤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 过滤、洗涤、灼烧得4.80 g Fe2O3.现以该铁矿石为原料炼铁, 若生产过程中铁元素损失4%.计算每生产l.00t生铁 (含铁96%) , 至少需要这种铁矿石多少吨? (保留两位小数)

(2) 取某钢样粉末28.12 g (假设只含Fe和C) , 在氧气流中充分反应, 得到CO2气体224 mL (标准状况) .

①计算此钢样粉末中铁和碳的物质的量之比.

②再取三份不同质量的钢样粉末分别加到100 mL相同浓度的H2SO4溶液中, 充分反应后, 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

计算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③若在实验Ⅱ中继续加入 m g钢样粉末.计算反应结束后剩余的固体质量为多少? (用含 m 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 (1) 6.62 g 铁矿石中铁的质量为

undefined

设生产1.00 t 生铁需要铁矿石的质量为 x, 根据题意

undefined

undefined

m (C) =12 g·mol-1×0.01 mol

=0.12 g

undefined

n (Fe) ∶n (C) =0.5 mol ∶0.01 mol

=50 ∶1

②根据表1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实验Ⅲ中钢样粉末有剩余, 硫酸已完全被反应完.则

Fe+H2SO4=FeSO4+ H2↑

1 mol 1mol

undefined

undefined

③当钢样粉末中的铁未未全部溶解时, 剩余固体为铁和碳, 其质量为

(5.624 g+m g) -56 g·mol-1×0.125 mol= (m-1.376) g

当钢样粉末中的铁未全部溶解时, 剩余固体为碳, 其质量为

undefined

点评:本题取材于工业生产, 与我们周围的事物紧密联系, 很好地体现了学为所用的理念, 试题设计梯度明显, 绕出了化学计算偏繁、偏难的圈子, 注重在答题过程中, 考查学生对题意的理解能力、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和产物成分的判断能力.

综合以上两题, 新课改下的化学计算试题, 以注重“双基”的同时, 还加强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考查,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进行针对性训练, 培养学生的综合逻辑思维能力.

8.2016年江苏高考作文导写 篇八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文题浅析】

江苏卷作文题似乎一直都与其他省市乃至与全国卷大异其趣——人家是材料作文的时候,江苏卷是命题作文;等全国卷向材料加命题的方向转变时,它又变成纯材料作文了。这大概就是文化大省的个性所在吧。今年江苏卷作文题给的材料是对一句俗谚的反思:“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是惯常思维,也是正常现象;“有话则短,无话则常”,这是从“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这个角度阐释的。命题者对“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的诠释很见机智(与《格言》杂志卷首语中常见的那种“格言反说”颇有几分相似)。前者是中规中矩的思维定式,后者则是个性的彰显、创新意识的闪现。

别人“已说的”“话多的”我毋庸赘言,因为人云亦云的陈词滥调是一种正确的废话的堆砌;倒是别人无语或词穷时,正是我展示个人风采、陈述独到见解的时候。写作此文可从反面切入,挖掘“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句话中潜藏的缺乏创新精神、泯灭个性色彩的弊端;亦可正面入手,探讨“有话则短,无话则长”中包含的彰显个性、注重创新的意义。其实,“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和“有话则短,无话则长”都是个抓手,论述的核心应是“个性的彰显”和“创新意识的闪现”。明乎此,你就知道这则材料的含义并不算冷僻。

现实生活中“彰显个性”的事例很多,可以从正面解读其显现出的独特魅力,也能从反面揭示其某些怪异的取向,关键是看问题的角度。至于“创新意识”则是时下方方面面都在极力倡导的可贵的思维品质,名言实例俯拾皆是。构思的时候,考生可以抓住关键句“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時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来确定立意,基本上不外乎“平庸与个性”、“创新与守矩”两方面。

确定文体的时候,考生可选择记叙文,从正面表现个性魅力和创新意识,也可以从反面讽喻,促人深思;当然亦可选择议论文,借助论证阐述“创新”和“个性”的意义。

9.2009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 篇九

当“非主流”成为主流,我们应当何去何从?当歌手海鸣威替代了作家海明威,桑提亚哥是否会心疼?品味时尚,我承认其中存在创新与美雅;品味时尚,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有些经典不容恶搞,有些时尚应当退让。

曾经,萌芽网站抛出一个十分可笑的问题:“郭敬明、韩寒、鲁迅哪个更伟大?”而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前两者得票数远远高于鲁迅,这个用笔尖战斗的孤独者只有可怜的几票!网友的理由竟然是:鲁迅的文字干涩无味,没心情去看。而小

四、韩寒的文字时尚可爱,玩世不恭,当然愿意读。我无法解读这种理由背后的深邃的民族性心理,但我认为,郭韩之类的所谓“时尚”不妨流行,但这决不会也决不允许它们撼动鲁迅等人所代表的中华文明传统以及中国人应有的脊骨。昔日鲁迅的孤独是因为浑噩的看客与无生气的国民,而今鲁迅的孤独竟然是所谓“时尚”一手造成,岂不怪也欤?

前日,中国最美的声音消逝了。那个二十五年如一日将一生心血倾注于电视播音事业的罗京离开了。这个看着《新闻联播》长大的电视人,以近乎可怕的零错误成为中国电视史上的一个奇迹。联想前几年一直叫嚷着要给《新闻联播》换脸的声音,我又对时尚有了更切肤的感触。作为央视“招牌”,罗京几乎不敢随意理发;因工作需要,他终年只能穿一成不变的正装。也许他注定与“时尚”无缘。待他走后,身后是无数熟悉的陌生的面孔为他祈祷、默哀。那一刻我突然明白,罗京的形象已沉淀为一种经典,尽管无缘时尚,却注定受人敬仰。无论时尚与否,坚持本色,一生执着,亦能成为传奇。

热爱经典,因为它的美丽,它的雅致;拒绝“时尚”,因为它的浮躁,它的伪善。我知道,苏东坡一生与“时尚”无缘,但他依旧传下光耀千古的名篇,万世留香;我知道,辜鸿铭一世与“时尚”无缘,但他依然为中外学者铭记,终成一代狂士怪杰。

今天的我们,难道愿意随“时”之波,逐“尚”之流,引领今天的“时尚”,成为明天的笑柄?

10.2017年江苏卷高考作文优秀 篇十

根据以下题材,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下水作文】

车与人生的幸福之旅

栀子花开的季节,在教室里徘徊不定,望着不远处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我不由思绪万千。车时代的到来,人在行的世界里多了几分惬意,似乎天地变小了,人生的宽度延伸到更远的地方。

车来车往,在花花绿绿的人生路途中,我们追求速度与激情,放飞理想与梦想。速度,高科技给香车插上了疯狂的翅膀,路愈来愈宽,车就像即将离开地面的飞机,把两地之间的距离拉得很近、很近。社会节奏加快了,曾经一个月的行程,如今只需几个小时就能抵达,如郦道元笔下的三峡之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生活在网络多元化的时代,人们似乎着迷于追求速度,老是在抱怨,车的速度不够快,路面不够宽。大城市,许多地方,车不再如潮水般,而似蚂蚁搬家,一个小时不能走上几里路。车的拥挤因为路的制约而让许多人心上添堵。人们渴望依赖车的速度能干更多的事儿,然,路的狭窄又限制了车的速度。无论你车的加速度是多快,没有路的支撑,我们只能躲在车内按喇叭,徒增一些烦恼与无奈。

高速公路应运而生,让车的速度发挥极致,却又在惬意奔跑中偶尔抛瞄。本来高速公路方便车的奔跑,却因极少数车的打盹而瞬息车祸来临,堵不仅耽误了人追求速度,更给追求速度之人提了个醒:一味追求速度与激情从来不是事儿,人生似乎不能没有闲适与理性。一个人在酒足饭饱之时,头脑膨胀得厉害,固然希望车外的风能带来速度的刺激。殊不知,速度在带来疯狂的同时,也伴随着灵魂的麻木,理智的失控,多少人间悲剧不就是在癫狂的状态下产生的吗?行车之人,不可义无反顾追求速度,如果没有理性控制疯狂的举动,哪怕路虎、宝马,都会在豪华的大道上瞬息毁灭。

车再贵,人无需疯狂张扬,更需静如止水。有人说得好,开车如步行,急不得又慢不得,完全在于自如掌控。车与人如流水一般,人心清静则水如明镜,在旅途中可以尽情欣赏美丽风景,心乱则水如猛兽,在前行中存在许多隐患,难免会累得如死狗,随时都可能丢弃来之不易之生命。

行车之人,如坐禅之老僧,速度不是唯一追求,激情只有在理性的帮助下收缩自如,哪怕是老爷车,照样能在奇妙的高速公路上稳稳当当的前行。社会让人活动变人形,一切都在追求高速度,大容量,忘记了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人如车,一味地从自身、大自然索取一切满足欲望,得到的恰恰不再是幸福,而是痛苦不堪之累。为什么社会进步了,人生活的心情却变差了,不就是违背了一张一弛之道吗?

人在创业之时,不能没有速度与激情,但更需冷静下来,用理性控制如脱缰的野马般情绪,给世界以及自己带来幸福的生活。“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人在混乱的世间闯荡,古道西风瘦马,不免会疲倦,想起家的温馨,又怎能不“断肠人在天涯”呢?大凡智者,在嘈杂的世界里,却有着超强的入世与出世的掌控力,在陀螺般的日子里不会失去人生方向。陶渊明不亏是掌控车的高手,没有被疯狂的世界所迷惑,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反而在田园生活中找到了人生之真谛。“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家生活,却不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行车之人随着速度的加快,说不定就会失去陶渊明世外桃源之生活。

“繁华过后成一梦”,多少倦鸟在奔波折腾了好一段时日之后,想到的恰恰是田园式的生活。君不见,许多人削着脑袋挤进城市闹区,而一些富贵之人却在乡间铸就农家别院。车轮滚滚,不能停留,想要维系速度与激情,只能是白日做梦。车行了一定里程,都会停下来保养。人在疯狂的社会中颠簸,又何尝不需停下来等等灵魂!到大自然中去呼吸乡野气息,多反省自我之不足,往往能在云卷云舒的天际间找到自我。认识你自己,在繁华世界,我们常常迷失。只有认清了自我,才能更好地修心养性,给新的旅程注入新的力量。

高速公路,一个懂得生活的老司机,绝不会放过光顾服务站,走过去轻松、轻松,喝上一杯清香的绿茶,才不至于在紧张的驾驶中迷糊了双眼,制造人间悲剧。人生如行车,在激情中追寻速度,又需停下来等着心气的平和,才能从容不迫,任意东西的学习与生活。

11.2024年江苏高考作文题 篇十一

一考生

好奇心,无疑是一颗希望知道自己所不知事物的心。如果只将眼光聚于此,那在我看来,似乎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大多都有这样一颗“心”。

有一种“好奇心”在鲁迅的文章中最为常见:那驱使国民争先恐后看“砍头节目”的是好奇心;那驱使乡邻听祥林嫂哭诉的是好奇心;那驱使阿Q“革命”的亦是好奇心。但,也许这些都只能称为“好奇”罢了,“心”却是失去了的。这样的“好奇”,建立在对他人痛苦的窥探上,建立在“铁屋子”一般黑暗的愚昧上,如果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奇心”,那么没有,也罢。

那么,放眼世界呢?这样的“好奇而无心”,也是比比皆是的。火刑柱上的贞德,满足了中世纪人们的好奇心;怒吼的伽西莫多,满足了芸芸众生的好奇心。这样的“好奇心”似乎成了“赤子同心”的世界语言,在这样的语言之中写的尽是愚昧、平庸、衰亡与了无生机。

试问:真正的好奇心又为何物呢?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观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用心观察,即使最寻常的事物也会化为“神奇”。在远古时代,先人们仰望星空,探斗转星移的奥秘,品云淡云聚的风采;到现在,我们通过望远镜与另一个星球招手,通过显微镜感知微观宇宙。可以说,没有观察与帮助我们更好观察的工具,好奇心也会闭上心房上的窗,落满灰尘。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思考。如果“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是供我们观察的无限舞台,那么,“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则是激发与约束我们将观察成果深化的不二法门。这正如帕斯卡尔所言:“思维成就人的伟大,我们的一切尊严都在于思考——即使你只不过是强大自然下的苇草。”如果没有这种“灵魂在场”之下的思考,那么无论多少个苹果掉下来,恐怕也砸不出“万有引力”的发现;无论人类是多么费尽心思地观察与学习,也难有一丝一毫的创造与进步。

真正的好奇心不是“猎奇”,它的存在不是为了以平庸或愚昧的心态去“发掘”别人的痛苦,去践踏真理。它的存在,需要观察的双眼来定位,需要思考的头脑来彰显其价值。

有了这样的好奇心,困难得以排解,就会得以进步,人类得以更好地生存并维护自己的尊严……

《哈姆雷特》中有言:“身处果壳之中,也自以为无限宇宙之王。”也许,正因为有了真的“好奇心”在,我们才能以更有力的声音爆发出这样的呐喊。

更何况,因为有了好奇的心,我们的世界远比果壳广阔得多。

【点评】议论文似乎人人会写,人人能写,但真正能写好的,写得像此文一样有深度、有力度的佳作却不多见。作者俨然一位妙手回春的医生,挥舞着手中的“解剖刀”,轻轻勾勒,就将“好奇心”一剖为二——好奇和心,并赫然点出“好奇心”的表象特征与本质特征。没有思维的深度是很难做到的。“好奇心”的表象特征是什么呢?作者借来鲁迅文章和贞德等事例立论,点出猎奇搜怪、填补空虚、满足欲望、凑赶热闹等等,皆为不折不扣的“好奇”而无“心”。真正的好奇心需要观察,更需要思考。文章有理有据,析理透辟,见解独到,论述深刻。

■好奇心■

一考生

对一座城市抱有好奇心,会是你一生中最非凡的体验。

清晨的时候,当你穿梭在绸般雾气里的时候,这好奇心便开始了。露水润着青石板的路,布鞋踩在上面有轻微的声响,是什么在萌动?泡桐花紫色的蕊无声地落下来,绵软得仿佛一捏就会碎,轻柔得一吹便飞散,是怎样的娇羞躲在了里面?摇橹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吱呀——吱呀”地穿透了雾,又无声地消失于耳侧,是谁在哼唱?待到薄雾消散,这一切又似乎从梦境中抽离,它们又到哪儿去了呢?

你只能怀着好奇心继续走。

石库门的深处有叮咚的泉响,江南的小姑娘抱着琵琶哼唱不已。她的指尖像这门前的流水,灵动而不留痕迹,只留下几缕清音。这清音,究竟从哪里来?隔壁的老太太梳了光亮的发髻,提着篮子出来,一口吴侬软语:“张家姆妈,走啊,今朝端午买粽叶去喽!”于是,一个清秀而又和气的中年女子出来,笑着嗔怪:“大清早呢!”随即两人消失于石板街的尽头。她们往哪儿去了呢?

寻找什么来解开我的好奇心?

恰是一曲《游园惊梦》。

“看人间姹紫嫣红开遍……”我追随着杜丽娘的心思解开这谜团。庭中美景固然惹人怜,但更惹人怜的是自己的肺腑;这城市里的美景固然绮丽,但最诱人的也是她骨子里的韵味呵!两千年来,是伍子胥的相土尝水,是干将莫邪的剑意人情,是馆娃宫里“嘎嘎”作响的木屐,是憨憨泉里不尽的清涟,筑就了这座城的风骨。好奇什么呢?我们好奇她为何这样清新动人,答案是隐逸在这时光里的。你可以说是山水沉淀了她,你可以说是她融入了山水;你可以说是吴人塑造了她,你也可以说是她哺育了这些人。我不禁莞尔,心头的疑虑也顿时消散,这些“从哪里来”、“如何来”,当这座城给了我们问题时,也便给了我们答案。

一花一世界,从那门前的流波里,我们似乎看到了平江城的骨子。那便是她给我们的答案。

城的美妙,在于她勾起了我们的好奇心。

城的美妙,也在于她给了你最精彩的答案。

【点评】这是考场上急就的不可多得的一篇散文佳作。作者生活于城市,浸泡于城市,对城市的感触、感悟可谓细腻而独特。你看,作者晨雾里的探奇,石库门觅趣,看泡桐花“绵软”、“轻柔”;你听,“吱呀——吱呀”的橹声由远及近,又由近而远,泉水的叮咚……更为不俗的是,作者巧借《游园惊梦》、杜丽娘的心思、伍子胥的相土尝水、干将莫邪的剑意人情、馆娃宫里“嘎嘎”作响的木屐……写出了城市的历史,城市的厚重,城市迷人的蕴意。

■好奇心■

一考生

坐在我前桌的那个人竟然没来参加考试?!看着前面空荡荡的座位和那空白的答案纸,我的好奇心蠢蠢欲动。

她(他)是因为害怕吗?

如果是这样,我只能表示理解但并不赞成。我们这一届是江苏高中课改的第一届,放在科学实验中也就和“小白鼠”差不多,从教材内容到考试形式都是全新的,从老师到学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真正信心百倍的能有几个呢?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就临阵脱逃。高考固然可怕,但仔细想想,高考也是可爱的。它意味着我们终于能和数不清的作业、上不完的晚自习和考不完的试卷说再见了!我们终于能以最公平的方式和同龄人展开较量,证明自己的实力了!毛主席说得好,“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所以对于高考,今朝的咱们不用怕!

她(他)是因为复习太认真而病倒了吗?

如果是这样,那真的太不值得了。高考对于我们这群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直接决定了我们未来五六十年的生活质量,很多家长都把高中生活说成是“辛苦三年,幸福六十年”,但高考的成败并不代表一切,上大学是一条出路,不上大学也照样有很多创造美好生活的选择,“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古训永远都不会过时。所以,何必为了一次高考把身体给搞垮呢?高考诚可贵,健康价更高啊!还是毛主席说得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她(他)已经被某所著名院校提前录取了吗?

如果真是这样,我只能说:“太羡慕了!”上学期,我们班也有一位同学被南大录取了,当时那个轰动啊,真是无法形容。班上同学都羡慕得有点儿嫉妒,拼命吵着让那人请客,后来还是“老班大人”结束了这场骚乱,以每人一块德芙巧克力收场。要是我前桌的这个人真的被提前录取了,我倒挺幸运的,兴许还能沾沾她(他)的仙气,最后也能上一所重点大学,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唯心主义思想啊?

去年有部特火的电影,叫《好奇害死猫》,说的是好奇心毁了一个家庭。不过今天,在这个考场上,好奇心帮了我一个大忙!顺利完成了这篇命题作文。要是有幸能拿到不错的分数,我一定会对身边所有的人说:“好奇心真是个好东西!”

【点评】作文无定法这句话是人人知道的,可实际作文时,有很多人还是绞尽脑汁,抓耳挠腮,无从下笔。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妨学学此文了。作者没有另外生材,而是非常轻巧地就眼前考场空位情景,大发好奇,揣测成文,而又扣合文题。三种揣测,既清晰着文章的构造,层进着文意,又勾勒出高三学生的实际生活场景,还能见出作者对目前的高考制度、教育方法等暗含讥讽之意。尤其是巧引毛主席的语录,使文章语言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好奇心■

一考生

我们的童年大概是在“十万个为什么”里过完的。碰到一切新奇的、感兴趣的事都喜欢用手指着奶声奶气地问上一句:“这个是什么呀?”这完全是出于我们的好奇心。

何为好奇心?于我来说,不过三字而已:好,奇,心。

“好”,是一种欲望,求知欲学的愿望。孔夫子早就回答过子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好”是一种态度,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陆游曾告诫后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好”也是对他人负责,面对别人的“好”,我们要“贤者以其昭昭而使人昭昭”。总之,“好”是认识一切事物的前提,有了“好”这种意识,才能去探求大千世界各种各样令人着迷的“奇”。

何谓“奇”?不过是遇到“奇”发现“奇”使之不“奇”。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人带着“猎奇”的心态去看待世界。然而,“猎奇”的人常常把一些不好的落后的事物挖掘出来,这并不是真正的“奇”。

这里所指的“奇”是牛顿对于苹果为什么会掉在自己头上的疑问;是伽利略对于亚里士多德两个铁球为什么不能同时落地的质问;是李四光对中国“贫油论”的反问。

对于未知,我们“奇”;对于书籍,我们发现更多的“奇”。人类在“奇”的带领下更加了解我们所居住的美丽星球,更加知晓处在一片黑暗之中的宇宙太空。“奇”是我们必须拥有的探求品质。

“心即理也”。明代的王阳明这样解释心与理的关系。虽有夸张和唯心主义的色彩,但却能看出人们对于“心”的重要性的认识。

古人说过“心如止水”。由此可见一份安静的心情是多么重要。假如你带着浮躁之心,尚不说研究学术,恐怕自己也会被这情绪所左右,再也无法发现和创造了。《礼记》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放在第一位,修身即修心。当“心如止水”时,你的视野将扩大,你的思维将更加活跃。

好而不奇是庸才,奇而无心是蠢才,只有用心好之奇之,才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人生凭“好奇心”而活,人类凭“好奇心”兴旺发达,永续发展。

【点评】“好奇心”本为一词一体,人人言说,个个理解,通俗无异,可作者硬是能在平中见奇,常中见异,以十分独特的眼光和机智以及敏锐的思维,把它拆解为:好、奇、心。这种赫然醒目的高见,一下子就可牢牢吸引读者的眼光。更使人不得不折服的是,作者竟然能把“好、奇、心”三者分析、论说得饶有意趣,深刻而独到。既精警而宜人,又新颖而启人。尤其是“好奇心不过是遇到‘奇发现‘奇使之不‘奇”的结论,更深服人心。

■好奇心■

一考生

为什么?

两个人都上年纪了,相距不过几米的屋子,有什么必要隔几分钟就喊一下?

每次去奶奶家,这件事总是会勾起我的好奇心。

奶奶八十了,但眼不昏耳不聋,还能眯着眼在屋里做针线。大她三岁的爷爷便不行了,不愿走动,总是坐在藤椅上晒太阳。

相隔不过几米,奶奶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奶奶这么叫。

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到跟前。爷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

这样的事天天发生。

我很好奇。

是奶奶闷吗?没有人说话?那她为什么只喊一下而不是和爷爷唠嗑呢?

喊爷爷做什么呢?还这么不停地喊?我想起奶奶每次看见爷爷好好的,满意离去的背影。阳光总是以最完美的角度铺在奶奶身上,每每这样的画面闪烁着温暖的光辉。

是不是只要有人答应便好呢?我好奇地继续想。

那好。再有这种事发生时,我便捂住嘴,学爷爷的声音迟缓地答:“唉——”可每每奶奶都能辨别出来,无论我用布还是用棉花捂以求声音的逼真。“细丫头在这儿捣乱……”奶奶皱纹满布的手会轻拍我,以示责备。微微笑。

奶奶依旧。

我的好奇心不减反增。

算了,我破釜沉舟:“奶奶,你老这么喊来喊去做什么呢?也不嫌烦。”

奶奶看我,宽容地笑:“丫头,你不懂的。知道他好好的,才心安。”

心,被濡湿了。是花蕊中的一滴露。连日以来如同小虫一样不断噬咬我心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你在,就心安。这是人世间最最美丽的风景。粗茶淡饭有什么要紧?年华老去有什么要紧?你在,就心安。

我想,所谓爱,便是如此。就是我所爱的人,我惦念的人,必得在我看得见的地方,我手够得到的地方,我能够走到的地方,好好地存在着。

我庆幸我拥有好奇心,才得以知晓奶奶一辈的关心、温情与爱。我知道了,那声声呼唤是在说,有你在,整个世界,都在。

【点评】老伴老伴,就是老来有伴。这一点对于初涉人世的小作者,是陌生的,这就难怪小作者对奶奶的每隔几分钟就轻唤相距数米开外的爷爷而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小作者生动地记叙了她的一番“侦察”过程。“侦察”结果,让她突然知晓了人世间最最美丽的风景——“知道他好好的,才心安”。这种美,美得如“花蕊中的一滴露”。全文叙述十分生动,还原出生活的原汁原味,是篇记叙文的佳作。

■好奇心■

一考生

我是当年武则天立下的那块无字碑。数千年来,多少人对我的存在感到质疑,其实,说实在的,我对自己的身份也感到好奇。主人留给我的只是一具空空的躯体和一颗好奇心。

我好奇我的主人。一朵深宫玫瑰却偏偏如此铿锵,一双娇弱肩膀却担起天下人的希望。三从四德禁锢不住你的步伐,你默默地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繁华。溺女,谁能体会你的不舍与无奈?弑子,谁能感受你的心痛与欲哭无泪?摄夫,谁能理解你心中恨铁不成钢的痛楚?宠张,谁能分担你独处深宫的寂寥?垂帘,昭示着你——他人无法企及的高度;称帝,昭示着你不可一世的霸气;改元,一个“曌”字,将你推上了生命的最高点。我好奇我的主人,为什么你的背后,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无奈、痛楚、辛酸……

我好奇我的身世。主人深知自己正遭受着千万人的唾骂,好一句“狐媚偏能惑主”,好一句“一将功成万骨枯”。但是,好一个武则天,生前要一鸣惊人,身后也要再鸣惊人。自古碑者,或歌功颂德,或说罪道过;或洋洋千言,或寥寥数语;或意境平浅,或深刻隽永。唯有我,一个字也没有。主人立下我,是怕承受更多人的唾骂,所以给自己留下一个书写罪状的平台,还是你觉得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都承载不了你的辉煌?

我好奇历史上著名的女者。褒姒,有冷艳,有周幽王为博她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的壮举;妲己,有妖娆,有商纣王为她建造的“酒池肉林”;玉环,有华贵,有唐玄宗为红颜而置大唐江山于不顾的真心;昭君,有美貌,有万古垂青的芳名……而我的主人,为什么我的主人只有万世的骂名?只有我?

主人,感谢你在缔造我的同时,赐予了我一颗常人没有的好奇心,因为是它,让我了解了你的过去,你的背后,你的鲜为人知的一面。你海棠般娇羞的容颜,你菊花般孤高的傲世风骨,你桃花般红消香断的泪痕,你柳絮般飘飞的沉思,只有婉儿姐姐和我能理解吧……我不在乎你站得有多高,亦不会在乎世人对你世俗的评价,如果有来生,我只愿带着这颗好奇心,做你喘息的平台。

【点评】作者对女皇武则天的人生轨迹可谓是洞幽悉微,感触深刻,眼光独到。更令人称奇的是,作者没有采用一般的平铺直叙法来写武则天,而是巧妙地借用“无字碑”,以“无字碑”的视角来打量,来考察。屡遭万世骂名的武则天,其实也有其为世人所少知的一面:“你海棠般娇羞的容颜,你菊花般孤高的傲世风骨,你桃花般红消香断的泪痕,你柳絮般飘飞的沉思,只有婉儿姐姐和我能理解吧”。全文见解独到,思维锐利,语言大气而老辣,显示了作者平素历练的不俗功底。

■好奇心■

一考生

开窑的那一瞬,金光四起,只听见丝丝裂响在我的周身回荡……

景德名瓷

德高望重的老师傅正一板一眼地给他新收的徒弟们授课。

那布满岁月沧桑的手滑过我的腰际,画出一个完美的弧度。老师傅凝神,对他的徒弟们道,这必将是景德镇最美的一件瓷器。

接着,那沧桑而有力的手颤颤巍巍地在我光滑的周身上刻下斑驳的纹案。如游龙走笔一般,矫健而又苍劲。

一名年幼的孩子正趴在窗口好奇地盯着我。我朝他微笑。马上我将进入那窑窖接受炉火的重重考验,而我的美丽也将令人惊赞不已。

好奇开窑

我被放进了那黑色的巨大窑窖中等待着烈火的焚烧。然而,我不畏惧,美丽的背后一定会有付出。我的命运就是这重重烈火的煅炼,我流泪……

这一切都被那名年幼的孩子尽收眼底。他好奇地扭过头,望着我流着泪却坚毅的背影,眉头皱着,悲哀地目送我进入了炉窑。

他应该在好奇为何连陶器也会哭泣。我笃定,他看见了我流下的泪水。一滴又一滴地在这闷热难耐的炉窑中,一点又一点地蒸腾又蒸腾,在我的眼中结成一缕薄薄的茧。

孩童受不住好奇心的驱使,在一个四下无人的午后悄悄地打开了这扇重重炉火烧炙的铁门。

开窑的那一瞬,金光四起。狂野的火舌吐着流泻出来,在午后沁凉的清风中慢慢平息了怒火。

孩童惊奇地瞪大了眼睛,“陶瓷哭了!”他大声喊道,童稚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庄镇。

美丽积淀

那一瞬,我听见丝丝缕缕的裂响在我周身响起,听见老师傅生气地拂袖而去:“顽童,你的好奇误了它的美!”而后,是孩童的辩解:“陶瓷哭了。”然后的然后,我慢慢地睁开了疲惫的眼睛,世界上第一件薄丝云缕裂纹陶器便诞生了。

人们惊奇于我的美丽。那交错分布的裂纹,如丝如缕,纵横阡陌,如同肆意流过的泪痕那般清晰可见。

我微笑,在阳光下展现我晶莹剔透、水润明净般温润的身躯。我感谢那孩童的好奇心,是他的理解、他的单纯、他的好奇,成就了我今世的惊叹!

在一阵惊喜与称赞声中,我闭上眼睛。历经了千年,在这森然寂寞的博物馆中延续着千年以前的梦。梦中一名孩童悄悄地打开窑门,看见我微笑的嘴角后惊呼。我望见他纯澈的眼眸,那里灵动着两个字——好奇。

【点评】这是一篇非常独特的考场佳作。作者没有按照常规常理来写好奇心,而是通过创设一个传奇故事,或者可以说是童话故事,来传达出一种因偶然、因莽撞而恰恰成就了一种绝世之作的哲理。文章视角独特,以陶瓷的口吻和心态,来观照人的活动、人的思想,让孩童的“眼睛”与陶瓷的“泪珠”互相辉映,亦真亦幻,纯情至美。全文犹如一首雅洁清新、优美动听的诗歌,意境深邃,含蓄蕴藉,语言隽永,层次清晰。

12.2024年江苏高考作文题 篇十二

2013年高考的脚步已临近,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中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使教师的教学更有依托性, 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笔者从《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考试说明》出发, 将2012年江苏省历史高考试题的知识点在考试说明中的落点和能力要求统计评析如下:

一、必修知识点的分布情况

1. 必修一情况:总共占37分, 2011年占45分, 占比趋势下降8分

共有8道选择题涉及必修一的内容, 分别考查了以下重点知识:第4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内阁的性质与职能地位的变化;第7、9题, 分别考查了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略反攻;第10题考查了现代中国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第12题考查了古代西方的罗马法;第15题考查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中美国的分权与制衡;第16题考查了西方现代史中的俄国十月革命;第19题考查了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材料题第21题考查了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 第一问比较基础, 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二问呈现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如科举制度在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思想上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这就与必修三第一单元中的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正统思想和文化主流的原因相联系, 可见除了统治者的重视、儒家思想自身的发展完善, 还与当时的选官制度有关, 这就要求考生在联系知识点的同时要有历史思维的宽度与广度。

2. 必修二情况:总共占44分, 2011年占31分, 占比趋势上升13分

共10道选择题涉及必修二中的内容, 分别考查了以下重点知识:第2、3题分别考查了古代中国经济中官营手工业生产的特点, 以及北宋“市”的变迁 (以图片场景为材料) ;第5、6题分别考查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中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影响, 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第8题比较特殊, 它引用近代时期上海市长的一段话, 考查了到改革开放后才得以初步形成的沿海与内地区域经济相互促进的对外开放格局, 可见这种经济发展的设想于近代时期出现, 改革开放后实现, 具有借鉴功能, 这说明了历史的眼光是发展的, 不仅要看到未来, 还要追根溯源;第11题考查了现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思想观念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变, 此题让我们深入体会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中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必要性和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必要性,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前提条件就是思想上的解放;第14题考查了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标志及技术发明的影响, 要求我们对于时间一定要有敏感性, 并以此为前提进行知识点的拓展、联系与迁移;第17题考查了俄罗斯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第18题考查了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中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第20题考查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材料题第23题考查了西方国家的现代福利制度的开创、作用、调整原因及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本题以专题的形式, 从不同角度考查了福利政策的开创、积极作用、调整原因及政府在福利体系中的作用。同时也考查了学生调动运用知识、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及归纳概括的能力。

3. 必修三情况:总共占19分, 2011年占24分, 占比趋势下降5分

共2道选择题涉及必修三内容, 分别考查了以下重点知识:第1题古代中国文学艺术中的《诗经》特点, 此题告诉我们课本中涉及重要知识点的学思之窗也不能放过, 而且我们不能忽略平时所谓的非重点单元, 也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第13题考查了启蒙运动核心“理性”, 题目虽略显陈旧, 但告诉我们高考不回避重点、常考点。

材料题第22题第一问考查了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及双重目的;第二问是小论文题9分, 本题从史学家萧公权对康有为认识不断修正这一历史现象出发, 围绕“时代、史家、历史认识的修正”三大主题展开论证。因为史家对历史的认识受到时代、史料多少、自身的理解程度和史观的影响, 难免会有局限, 所以要不断地修正历史认识。该题对于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分析综合及运用史观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二、选修部分

第24题, 共2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本题考查了梭伦改革背景、相关措施、本质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本题选择了古代东西方先哲的代表性人物, 通过材料探究他们的治国和道德理论的异同之处, 并分析两人相似的社会背景, 考查了学生的识记、分析、概括、归纳等能力。

三、按专题统计

古代史———共6题, 中国5题 (政治1、经济2、文学1、政治材料题1) , 西方1题 (政治1)

近代史——共8题, 中国5题 (政治2、经济2、思想材料题1) , 西方3题 (政治1、经济1、思想1)

现代史———共9题, 中国3题 (政治1、经济2) , 西方和世界6题 (政治2、经济3、经济材料题1)

选修———古代的梭伦改革和东西方先哲孔子、柏拉图

四、多角度看2012年命题特点

1. 考查内容:紧扣《考试说明》, 突出基础与主干, 略有难度

试卷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与2011年的试卷相比略有难度, 基本上没有伸手就能摘到的桃子, 都要求学生跳一跳, 即需要仔细研读材料、图片, 又需要思维转几个弯跳出命题人设置的思维陷阱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这也向我们预警, 光靠死记硬背基本知识点还是不够的, 而是要全面地理解、领悟知识, 对相关重点知识进行拓展、联系。

2. 命题形式:材料设境是主打, 推陈出新, 蒙蔽性强

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 材料题已经成为主打题, 材料设境、能力立意, 同时鼓励学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尤为明显的是第3题, 选择符合图片场景的对“市”的描述, 既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片, 又要求学生能跳出平时记忆中的思维定势, 两者结合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还有第2、6、8、16题都要求学生能仔细研读材料,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还有材料题第1题的第二问要求学生多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选择题中组合型选择题略有增加, 如第5、12、18题。

3. 能力要求:能力要求更高、更强

大部分试题侧重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两方面的考查, 对知识迁移与联系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某些题目也考查了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小论文考查了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虽然有一定的难度, 但成为高考命题的必然趋势。总体上能力立意将成为高考命题的重要方向。

4. 解题方法:思维能力更强、解题方法多样

基本每个选择题中都有不一样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这就要求学生不断转换他们的解题思维, 体现了命题的灵活性与解题方法的适用性和多样性。其中“排除法和关键词法”是部分题目中的解题共性, 也是最能提高正确率的方法之一:如第1、4、7、9、13题。

5. 对教师教和学生学提出了新要求

上一篇:犯罪故意、犯罪过失、意外事件下一篇:描写秋天的精彩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