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应该教什么(共9篇)
1.语文教师应该教什么 篇一
小说教学应该“教什么”
在小说教学中,有的教师不管教几年级的学生,都从小说“三要素”教起,人物形象的塑造就是四种描写人物方法的概念指认,情节结构就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层次分辨划分。如此缺少新意的课堂教学,学生势必会对小说学习失去兴趣。而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形象、最具穿透力的文学语言、最具感染力的审美体验,对学生来说,没有感受与体验,那么,小说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呢?
一、教“这一类”:从语言运用看怎么写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是多方面的东西,一篇文章可从种种视角来看,也可以应用在种种的目标上。”小说教学就是如此,它给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文本的教学价值提供了许多自由选择的空间。小说一旦选入教材,就由读者文本变成了教学文本,除了其原生价值外,又增加了教学价值,教师和学生就不仅仅是一般意义的读者。学习小说不仅为了获取信息价值,更要捕捉文本的教学价值,即如何传播信息的价值,那就是“言语智慧”;不仅关注文本内容,更要关注文本形式,文本表达,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不仅知道文本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更重要的是明白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小说教学,不是认识几个人物形象,归纳他们的性格特征,然后总结出小说的主题就完成任务了,因为这只是单纯对内容的理解,对文本表达形式没有涉及。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审视文本,抓住文本语言及细节看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些人物的,这些语言揭示了文本怎样的主题,这个细节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人物形象的塑造不是简单的概念指认,不是让学生指出描写人物的方法,而是沉入词语,细细品味,让人物形象通过语言文字自然站立起来,让作者的情感通过语言文字自然流淌出来。让语言文字说话,让语言文字显情。如《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的形象塑造,就是通过他们对待于勒态度的变化,来揭示出性格特征:于勒原是一个浪荡子,是全家的“恐怖”,是“坏蛋”、“流氓”、“无赖”;但于勒的一封信成了“福音书”,成为了炫耀的资本,“分文不值”的于勒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而且成了全家“唯一的希望”;当发现于勒不是什么富翁,而是一个潦倒的、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的水手时,于勒又成了“贼”、“讨饭的”、“流氓”。父母的表情和语言是这样的前后不一,自相矛盾,对待于勒的态度如此截然不同,判若两人。通过对比,菲利普夫妇嫌贫爱富、世俗势利、冷酷自私的形象跃然纸上,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当发现那个水手是于勒时,菲利普和“我”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从这段对话中,先看菲利普说话时的神态:“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再看说话时的语态:语音是“哑着嗓子”,语速是结结巴巴,连用三个省略号,语调、语气是变化的,有感叹号,有逗号,有句号。菲利普神态异常,说话语无伦次,显示了他内心的极度恐慌。要让学生读出这种情感来,第一个“啊”是惊讶,从天堂到地狱的失落之情,声音略大;第二个“啊”是惊叹,有恍然大悟之意,声音要小,有拖音,用降调;第二个“如此”像从牙缝里挤出来似的,显得有气无力;前两个省略号是拖音,第三个省略号,还处于沉思中,没有缓过来神,是时间的延续。学生在读中品,品中读,菲利普势利、自私的个性就暴露无遗了。当“我”得知真相后,仔仔细细看了他的手,详详细细看了他的脸,心里还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作者连用三个称呼是别具匠心的,从“父亲的弟弟”可以看出对父母六亲不认的苦闷、困惑和不满,具有讽刺意味,最后重复“我的叔叔”,并加上一个“亲”字,既照应了小说的题目,又表现了“我”的纯真、善良,对穷困潦倒的叔叔的同情,还反衬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和冷酷,与父母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化了主题。
细节是文学作品的细胞,是富有特色的言语形式。学习小说要关注文本细节,注重细节的解读,在反复阅读和品味语言中,透过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发现文本所蕴含的潜在意义,发现语言文字背后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艺术的魅力,增加课堂的诗意和生活的情趣。
二、教“这一篇”:从表达特色看独特性
小说的文本价值是无限的,但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不可能事无巨细,不分轻重缓急,千课一面。编者为什么把这篇小说选入这个年级、这个单元,而不选别的小说。说明“这一篇”小说必有其独特的地方,有一定的教学价值。因此,要找到“这一篇”与其它篇目不同的文本特征、不同的表达特色。也就是文本独有的艺术奥秘,即鲁迅说的“极要紧、极精彩处”,叶圣陶说的“好处和做法”及“精要”之点,朱自清说的“创新的”、“独特的东西”。只有发现了“这一篇”小说的独特性,才能抓住“这一篇”小说最显著的教学价值。小说教学时教学内容就不会千篇一律,教学方法就不会一成不变,教学过程就不会面面俱到,学生就有可能学有所得,一课一得。这样的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能提高,语文素养一定会形成。
如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时,不管哪一篇小说一般会用描写人物的四种方法,但着力点各有不同。有的侧重于语言描写,如《父母的心》一文,父母每次反悔的理由都编得头头是道,不留一点让贵人妇女回绝的余地,父母之心的平凡与伟大之处就跃然纸上了;有的侧重于心理描写,如《第一堂课》集中描写祁瑞宣的心理感觉,表现“真正的痛苦是说不出来的”爱国情;有的侧重于动作描写,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扯女婿后襟和接受范进赠银时的动作,把一个典型的嫌贫爱富、嗜钱如命、趋炎附势的形象暴露无遗;有的侧重于肖像、神态描写,如《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的衣着变化、痛苦的神情无不呈现出爱国者高大的形象。教师如果抓住了“这一篇”小说的表达特色,也就抓住了“这一篇”小说的教学重点。
再如表达技巧的运用,结构上的承上启下、伏笔照应、悬念铺垫等,描写方面的虚实结合、正侧结合、动静结合等,表现手法中的烘托对比、欲抑先扬、叙议结合等,选材方面的以小见大、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等。小说教学不是仅仅教会这些名词术语,而是通过“这一篇” 的教学,学习这些术语的运用对表现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情思的作用。如《社戏》一课的景物描写极具特色:作者采用写意笔法,充满着诗情画意,给人以美感。画面上月色朦胧,连山起伏,表现出一种静态美;水气的清香,连山的踊跃,呈现一种动态美;碧绿的豆麦和水草,淡黑的山色,白色的船篷,显现一种色彩美;从嗅觉描绘了豆麦、水草的清香;从视觉描写了起伏的连山、皎洁的月光、闪亮的渔火;从听觉描写了宛转悠扬的笛声、孩子们的欢笑声。这样有静有动,有声有色,使读者身临其境,衬托出“我”去赵庄看戏的愉快心情。
总之,小说教学应该从细节着眼,从语言入手,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既要关注“这一类”小说的文体特征,还要学会赏析“这一篇”小说的表达特色。
作者单位:河南省襄城县教体局教研室(461700)
2.语文教师应该教什么 篇二
关键词:教什么,怎么教,教无定法
语文界的专家大多认为“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我当然不否认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性开发的重要性, 但我认为这个工作对规定或开发课程的研究型专家而言是更重要的, 而对一线教师而言, 我认为“怎么教”比“教什么”更重要。
作为基层施教者, 站在讲台上的主要任务, 就是把专家们选编出来的各类代表性的经典作品或开发出来的具有时代意义的课程, 在课堂上落实下来, 或品味鉴赏其艺术特色, 或接受其思想熏陶。其实拿在我们教师和学生手中的必修教材, 就是教育部门制定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本, 你当然可以扩充其内容, 但你不能弃之而不顾, 而必须以此本而教, 所以, 教什么, 本已是统一规定的, 不是你老师个人可以选择或决定的, 怎么能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呢?
从具体每一篇课文而言, 一篇课文在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对素质不一样的学生而言可能会有差别) , 也大都是达成共识的, 因为这是中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认知水平所决定的, 所以这个重点难点就必然成了我们的主要教学内容, 教什么?就教这些。一个备课组的老师都要落实这些, 当然各类参考资料和教学设计也都很明确地在显明位置提示着本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内容, 你当然可以开发出更多的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解读, 但记住, 这些最基本的内容, 你必须一一落实, 绝对不能忽视, 更不能置之不理或另起炉灶, 否则, 你的基本教学任务则不能达标 (当然应试成绩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 所以教什么对我们站讲台的老师而言, 基本就是你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 你没有多少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
总之, 教什么, 从大的方面来看, 是课程内容编订者已明确指定给我们一线教师的课程目标和内容;从小的方面来看, 一篇文章的艺术特色、思想内容、易错字词……就是你的教学内容, 要传授什么知识、培养什么能力、养成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这都应该是明确的共识, 是一个教师走上讲台前内心都已经很了然的, 它当然很重要, 但它仅是教学的第一步, 备课的最基本内容, 留给我们的创造空间并不大, 而“怎么教”才决定着一节课的课堂质量, 也才能真正展现一个老师的智慧和创造力, 所以教师应该在这方面多花时间多花心思才有意义。
其实, 不管什么时期, 怎么教都比教什么更重要, 因为同一个教学内容, 不同时代、不同教师、不同解读角度的教学效果是完全不同的。现实中也常有这种现象, 两个老师教两个平行班, 结果常常有很大差距, 有的表现在课堂效率上, 有的表现在学生的学习能力上, 有的表现在课堂氛围上, 有的表现在学业成绩上, 究其教学内容, 都是一样的, 而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教学方法, 所以我认为对一线教师而言, 研究教学方法 (“怎么教”) 比研究“教什么”更重要, 也更有意义。
教无定法, 教学方法因学生的不同而不同, 因教学目标的不同而不同, 因教学内容的变化而不同, 应该怎样因人制宜寻找合适的教学起点, 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 应该成为我们每天都要开发的课程。笔者在教学实际中对此深有体会, 同一篇课文, 因教学目标的设计不同, 方法就会随之有变;同一个班的学生, 因教学内容的特点不同, 教学方法也应不同;同样的教学内容, 因班级学生不同, 教学方法也理应有所改变。总之, 我们日复一日的具有重复特点的教学工作, 其实对一个用心的教学者来说, 完全没有重复性, 除了呈现在教材上的教学篇目, 有相对的稳定性之外, 我们“今天”的教学必定因诸多因素的变化而不能重复“昨天”的故事, 现实中如果你一直用一种自己熟悉的自以为驾轻就熟的教学方法, 对付所有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话, 你的课堂一定会陷入一种僵化的状态, 长此以往, 自己会麻木, 学生也会厌倦。要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 让自己的课堂“动”起来, 让自己的学生“活”起来, 我们每天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就是“怎么教”, 在教法上多动脑筋, 寻找最合适的方法让内容与形式达到高度结合, 课堂效益达到最大化,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 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有质量的课堂。
笔者曾借两个班上过同一课, 课文是帕特里克的演讲辞《不自由, 毋宁死》, 班级一个是公办班, 一个是民办班, 因为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水平不一样, 所以我确定的学习目标相同中也有不同, 而教学方法必随之而不同。比如本课演讲辞, 针对诵读目标, 要实现本单元的“活动体验”主题, 达成方法必须应有区别。普通班的学生不自信, 怯于表达, 学习主动性较差, 需要更多的鼓励, 我就让同学们推举一两个诵读水平较高的同学代表本团队朗读, 同时我会让被荐学生自主选择一段自己最喜欢、最好把握的段落进行朗读, 这样很委婉地降低了难度, 被推举后的荣誉感和自主选择权往往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较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同时对其他同学也会产生引领和示范作用。而在公办班, 学生的能力和表现欲望较强, 我则鼓励他们自荐, 让自荐者再进行PK, 其他学生再进行点评, 对他人点评时, 再鼓励点评者自己勇于做示范, 从而使班级呈现出有序的竞争和朗诵氛围。再比如对“理解文本的说理内容”的学习, 民办班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 集中了也不易持久, 要他们仔细深入地认真分析文本的说理性, 很难有效组织, 于是我就设计用“听读”的方法来组织学习, 因为本篇就是演讲稿, 本就是诉诸听觉的文章, 所以我就让学生合上书本, 听同学或老师朗读, 然后请同学们把听到的主要内容按要求进行陈述, 表面上看这是在比赛听力和记忆力, 其实是通过抓他们的注意力, 来促进理解力, 这样同学们既感新鲜又有兴趣, 效果还不错。而对公办班, 则完全可以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来理解欣赏作者的演讲艺术。
3.语文,到底应该“教什么” 篇三
教学定位中的“言”与“意”
我们在实施语文教学的时候,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是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即:这一堂语文课,或这一个教学单元,我们要“教什么”这个问题。这在其他学科中是不存在的或者不突出的,在数学课、音乐课、美术课里,我们教什么,直接由教材呈现给教师和学生。但语文课不是这样,我们教和学的是一篇篇的课文,但课文并不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课文只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的载体,语文课的教学内容隐藏在语文课文中。于是,“教学内容是什么”这么一个在其他学科里老师们开始实施教学前就已经解决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还是一个等待解决的问题。语文教学内容要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现时地从教材中生成出来。
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是什么?是学习语言,同化语言、发展语言、丰富语言。可目前语文课上学生学的是什么?往往学的是课文内容,而不是课文的语言。原因在哪里?就是在于教师在阅读文本时过分强调了内容的理解,而忽视了语言的运用。
陈钟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达出语言深处的美。”的确,学生面对的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范文,教师应带领学生学习、揣摩、品味、吸收其语言精华,让学生受到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信息、人文精神的熏陶。真正能吸引学生的,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多媒体课件如何漂亮,而应是文本精美的语言文字折射出的五彩光芒美化心灵的感觉,经典的语句产生的叩击人心的力量,语言的魅力滋润心田后产生的深远影响。作为语文教师,“千万不能脱离文本,千万不能冷落文字”。
内容取舍中的“木”与“林”
系统论认为,整体是“林”,部分只是存在于整体中一棵“木”。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因为构成文章的各个部分都相对于文章整体而言,都是作为肌体中有价值的部分出现的。从整体出发去解读文本能够把局部同整体联系起来,从整体角度去思考问题,从上下文的联系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对文章的理解也是正确的、全面的、深层次的。
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时,于永正老师把林冲和洪教头这两个人物放置在《水浒传》这部著作的背景当中来认识,所以人物形象就格外鲜明,个性鲜活的林冲就成了唯一的林冲,是一个与其他好汉显然不同的林冲。于老师的课堂弥散着浓浓的语文味,他带领学生深入文本和人物的纵深地带,抓住林冲这个人物人品的核心——“让”来展开教学。学生由此进入相当高度的文化层面,拥有相当广阔的阅读视野。同样的文字带给学生的是更加深刻的理解,更具个性的人物形象。没有对课文的深入解读,林冲的“让”就与孩子们失之交臂了。对于文中的次要人物洪教头,一般的课上带给学生的就是洪教头是个傲慢无礼、目中无人、缺乏教养的人。但是在于老师的课上,教师提出:“洪教头是坏人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发现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即洪教头虽然如此,但是从“满面羞惭”等表现看出他能够认识自己的问题,有羞愧之心,这样的人不能算作坏人。这样的认识就比较客观全面,一分为二。事实上作品刻画的就是这样具有多面性、多重性的形象。没有对文本的深刻解读,我们课堂上看到的人物就是孤立的、单一的、绝对的人物形象,显然和作者认识相悖的。不难想象,如果教师本人没有读过《水浒传》,却在语文课上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那么不仅“语文”丢了,名著的艺术魅力必定会丧失殆尽,甚至会闹出许多笑话。
把握文本是一种本领,这个本领来自于丰富的读书、丰富的情感和丰富的阅历。语文教师如果不读书,即使观察了、思考了也不行,因为他们没有“会消化生活的胃”。语文教学不要跟风,不要总在方法技巧上动足脑筋,语文教师应当具有大智慧,指导学生理解文本时是一个整体与部分不断往复的过程,切不可偏废。
价值取向上的“真”与“伪”
印度寓言故事《一路花香》讲述了一个挑水工用一只完好无损的水罐和一只有裂缝的水罐为主人挑水,有裂缝的水罐感到惭愧的故事,因为:“两年中,在你到主人家的路上,水从我的裂缝中渗出,我只能运半罐水。你尽了自己的全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挑水工让它注意路边美丽的鲜花,并告诉它:“难道你没有注意吗?刚才那些美丽的花儿只长在你这一边。那是因为我早知道你的裂缝,并且利用了它。我在你这一边撒下了花种,于是每天我们从小溪边回来的时候,你就浇灌了它们……”
因为文本的笔墨重在描绘有裂缝的水罐,不少教师在上课时就把“有裂缝的水罐是否应该感到惭愧”当作教学重点。最终的教学效果是,学生纷纷表示,愿意做有裂缝的而不是完好无损的水罐,换言之,学生宁愿做一个残疾人,而不愿意做一个健康人。
学生为什么会厚“有裂缝的水罐”呢?因为文本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它拥有了“一路花香”,就如挑水工所说:“如果没有你,主人哪能每天欣赏到美丽的花朵呢?”谁拥有“一路花香”?四年级的学生读一遍就能从文本中获知正确的答案。如果老师的解读仅仅停留于此,就难免出现这一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因为老师对“一路花香”的解读仅停留在实景的“一路花香”上,而学生也自然会做出“做一只有裂缝的水罐”的选择。因此,教师正确的做法是,深入思考:谁还拥有“一路花香”?
谁还拥有“一路花香”呢?是那只完好无损的水罐。“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满满地运到主人的家”,主人能用来喝,用来烧饭,用来洗衣……这不是完好的水罐走一路而开出的花,拥有的“一路花香”吗?只不过这“一路花香”不像有裂缝的水罐带来的“一路花香”那样一眼就能看到而已,它已引申为价值、作用的体现。
挑水工就不拥有“一路花香”吗?他让完好的水罐每天为主人挑满满的水,对于有裂缝的水罐,他“我早知道你的裂缝,并且利用了它……”,让有裂缝的水罐重拾自信,让不同的水罐都能发挥作用,这不就是他一路走来拥有的花香吗?
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上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不仅仅是有裂缝的水罐,还有那只完好的水罐,还有那智慧的挑水工……)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一路花香”不仅仅是挑水工挑水时利用“有裂缝的水罐”漏水的特点形成的美好景象,也是每个人一路走来都能形成的美好景象。所以,谁都能拥有“一路花香”!我想这才是这则寓言真正要告诉我们的。
阅读课应该让学生学会面对复杂的多重的主题,不要把丰富的课文主题、思想、审美趣味简化、窄化和庸俗化。伽达默尔在他的著作中指出:理解其实是历史的解读与现代的解读相互交织往复。由此我们认为阅读教学必须合理处理好阅读主题的关系,不能固步自封,应该从文本中提炼出富于时代性与现实意义的人文内涵,以最真实的人文情怀滋养人生。
4.家长应该怎样教孩子学语文 篇四
学习语文离不开汉字,让孩子越早认识汉字越好。最好从1周岁多一些就开始,孩子在1岁半到2岁时,认字速度最快,有时一天能认十几个,所以家长利用这段时间教孩子认字效果最好。不要让孩子坐着一个姿式学,可多种方式,如利用电视、广告牌、书、卡片等等多姿多彩形式,激发孩子的兴趣。第二天一定不要忘了检查,检查时不要按字意的顺序,要打乱了问,这样才能进一步强化记忆。
2、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习惯
当孩子认识一定数量的字后,要及时让孩子看书.刚开始可让孩子看他特别感兴趣的图画多的书,随着认字越来越多,慢慢的变为字多图画少的书,由易到难,逐渐过渡.家长要及时参与孩子的读书活动,跟孩子互动交流.比如:家长讲一部分让孩子接着讲,让孩子叙述内容给你听,或者与孩子一起评论故事中的人物或动物等等.一定别忘了及时给孩子鼓励的表扬.当孩子把阅读当成乐趣当成一种习惯时,那就是你最大的成功!
3、引导孩子记好读书笔记
当读书成为孩子的习惯后,要及时引导孩子记读书笔记。刚开始时给孩子买一个特别漂亮的笔记本,引导孩子把他认为好的成语、句子、段落等摘录到本子上,经常和孩子一起拿出来欣赏欣赏,朗读朗读,激发孩子记笔记的兴趣。慢慢的让记笔记成为孩子读书的一种乐趣、习惯,这样做对孩子的作文很有益处。
4、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快乐学习
5.幼儿教师应该关注什么 篇五
幼儿园的候老师上课时发现,不知谁把上一节课时放好的蜡笔洒到了地上,而且用脚踩了。候老师把小朋友集中到一起,温和的询问:到底是谁弄到地上的?小朋友纷纷说不是自己,只有小明不说话。候老师又说:只要勇于承认错误了就是好孩子,老师不会怪罪的。结果没有小朋友承认。于是候老师,让每个小朋友坐回自己的位置,然后让一个个把脚抬起来。轮到小明时,小明没有抬脚,只是低声说:真的不是我。候老师什么都清楚了,她不动声色的向小朋友们说:大家说,那个踩了蜡笔的小朋友为什么要踩蜡笔啊?小朋友七嘴八舌,有的说是不小心的,有的说是贪玩。候老师又问:如果那个小朋友真的不是故意的,而且也勇于承认错误,我们大家应该怎么对待他?小朋友们大都认为应该原谅踩蜡笔的小朋友,还说以后大家一起帮助他改正错误。说到这里,候老师看到目的达到了,就说:今天踩蜡笔的小朋友我想他一定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老师不会怪罪他了。
其实,每个幼儿教师都会碰到与这相似的事例,但每个人就不一定能像候老师这样处理此类事件。这样的事看起来似乎平常,如果单从外部的教育结果考虑,要想让儿童体验做错事的后果并避免重犯此类错误,应该有不少方法,但是不是都考虑过孩子的自尊心却是另一回事。许多人常常讲,小孩年纪还小,什么也不懂,认为善于服从,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犯不着以平等的姿态看待他们。是的,可能孩子还缺乏较高的认知能力,也无法理解一些高级层面的.道德规则,但是他们小小的自尊心已在成长。儿童很小的时候已经开始形成他对这个世界的基本看法,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已在粗略的构建,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随着自身认识能力的提高,各种认识在不断的丰富着早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细节。成年后的个体的人生观和行为方式可以认为和童年经历是密不可分的。
6.也谈语文究竟应该干什么 篇六
sunny2226
读了刘沛生先生的《语文究竟应该干什么》(载〈湖北教育〉.1)一文,总觉得有些隔膜。首先,该文试图通过“做人”的涵义剥离出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路向有可取之处,但其结论--“不同的回答”--所指何物,让人不甚了了。仅凭“做社会主义的人”,推定的我**语教育课程具有和其他国家母语教育不同的性质和任务,其逻辑程式似曾相识,不免使人产生回忆和误会,因而缺乏说服力量。其次,该文从“世界观”出发,对语文作止于哲学层面上的思辩,无助于对它作具体准确地把握,无法使人明白语文的真正使命。总之,作为语文教师,我读罢该文,并没有明白语文究竟应该干什么。显然,在回答“语文究竟应该干什么”之前,必须先回答“语文是什么”。当然,长期以来关于“语文是什么”的判断见仁见智,叫人莫衷一是。但是,如果我们将语文在学校教育中的现实存在和人们对它的思辩二者结合起来,未必不能对它有更为切近的感察。
我们认为语文首先需要被限定在学校的框架内讨论,因为语文作为一个学科,仅只存在于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中(离开了学校,语文就“挥发”了)。这就意味着语文以教育为其行为起点,而且,它在事实上还成为了基础教育的出发点。可以说,离开了语文,教育以至整个高度体系化的意识形态就无从开始。那么语文到底是什么呢?过去对语文的解释,有语言文字说,有语言文学说,有语言文化说,等等。作一比照,还是能够发现,这些“语文”都一致铆住了“语言(或曰言语)”,只是对“文”的见解不同。那么,“文”是什么?“文”既是文字、文学和文化,又不只是这些。语文的“文”是一个以文字为凭借的动词,源自“文饰”之意,可直译为“编织语言的图案、花纹”;语文的简单解释就是“文语”,即排组、编织、呈现语言(或言语)的景观。那么语文的任务就应该是教会学生将自己感受到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物象予以符号化,即将意识和思维的状态及其结果凝固化。所以,语文教育的第一层意义是使得人们的感觉、感知、感悟和情绪、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作跨越时空的交流和保存成为可能。
其实,语言是人的生命机能,人与生俱来地为其语言机能的施展做好了准备。如声音、身体、表情等都能表现人的意识和思维的内容,这些表现方式通常具有多元的、非线性的,有时是空间的而非时间的特点。如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他的表情也会随之变化,还可能辅之以手势或身体其他部分的同步动作,这些“动作”“同时”作用于接受者的不同感觉器官。而后起的文字符号(书面语言),是一种单一形态化的表现方式,它对意识和思维的表现是线性的,往往以时间为维度,诉之于接受者的一种感官。所以,使用语言文字,“排列组合”是核心的能力。用成千上万的文字对人的意识和思维进行穷形尽相的再现,其“排列组合”的可能形式无疑是个天文数字。经过千百年的语言实践,各种语言文字已经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的符号系统和约定俗成的“组合”习惯(即语法规则)。但是,由于语言文字使用者的个体差异,由于构成人的意识和思维对象的客观存在的日新月异,使得再现意识和思维的语言文字具有无穷多样的“排列”样式(即上文的“花纹、图案”或“景观”)。这样,我们就获得了构成语文学科本体的三项内容:1、符号系统,即文字;2、文字的组合规则,即语法;3、排列语言,再现意识和思维(包括输入和输出的双向活动)。其中,前两项通常表现为静态的知识,学生在“习得”之后,经过第三项的实践积淀成为基本能力。
文字符号或者说书面语言,本质上是对人的语言机能的一种延伸和优化设计,自然以人的语言机能为其逻辑起点。过去的语言学在研究思维的时候,主要关注语言是思维的最重要的工具。这是静态、孤立研究的结论。其实,如果我们将人的意识和思维作为一极,客观存在就成为另一极,如同自行车的两只轱辘,而语言正好充当链条。“链条”使得人的主客观两个世界联动、贯通起来。显然,文字符号是一根“高级链条”,它不仅使二者的互动、转换更为快捷准确,而且使得人类对自然的思考既可折叠,又可补充,更能永续不断。此时,我们还能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吗?能说链条是轱辘的工具吗?它们都是组件,“结构”成一个统一的效能,自行车的效能追求是快速行驶;人的效能追求是让人从自然、原始状态中升华,标志是外显的创造力,终点是高素质化。语文教育插于人由幼童走向成人之间,成为人的生命体不断高级化、走向现代化的奠基环节。这是语文教育的第二层意义,也是终极意义。可见,目前流行的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是认识的反璞归真,是思想觉醒的.结果。
至此,经过一番围猎式的探寻,我们可以确认--语文教育起于人的语言机能,达于人的高素质化,标志是人的创造力,学科依托是文字符号及其组合规则,训练途径是学习并实践文字的丰富多样的排列样式(主要指语言排列的“常式”,文学作品则突出表现为“变式”)--构成语文的学科本体,即“语文是什么”的内涵。随后才是语文应该干什么的问题。
诚然,语文本体在教育的不同学段中,基于学生认知条件和教育策略的考虑,其目标和任务也表现出阶段性特点。如,小学语文主要是接受、积累文字;通过听读(输入)和说写(输出)来“习得”语言,建立思维和文字之间的链接。中学语文则主要是领悟文字之间的内在联系,熟练运用语言;通过阅读拓展意识和思维的空间,通过写作来掌握语言,达到流畅地呈现意识和思维、有效交流的目标。简言之,小学以“学习语言”为第一目标,中学以“实践语言”为第一目标。
不过,语文教育在达成各自目标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社会环境、师生素质、办学条件等都可能表现出阻碍目标实现的一面,使教育的有效性受到校内外因素的制约。这样语文教育的方式方法就成了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的核心内容,对语文教育方式方法的有效性的探索,不可避免地需要教师将视野扩展到学科本体的上游和下游。检视下游,是为了将语文教育的最高目标同特定的时代要求相结合,自觉承担社会赋予教育而又必须由语文来完成的相应使命;端详上游以发掘学科教育资源,更新和丰富课程内容,从而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意识和思维领域,使之成为“当代的”高素质社会成员。显然,语文本体的上游和下游构成语文学科须臾不可分离的生态环境。由此观之,目前基础教育界,其中包括语文学科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实际上导源于教育与其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明显不相匹配,是一种由外向内的、被动适应性的变革,旨在改良恶化的生态。需要说明的是,语文以至教育的生态是学科本体获得新生并健康发展的源泉,因此,已经启动的课程改革具有不可抗抑的紧迫性和强制性。
有鉴于此,语文教育应该而且必须要做的主要有两件事情:一是“正本”,依托学科本体,坚定不移地以“语言”为抓手,采行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将语言的学习与实践建基于思维发展之上;二是“清源”,以未来社会对人的期望为标准,开掘并淘沥课程资源,使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在丰富知识和思维的同时,提升其创造能力,积淀成健全的意志、德行和人格。由此可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民主化教学(如对话)、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等理念正是为了让学习主体张扬精神,激发创造力,进而跃上新的素质平台。
7.语文教师应该教什么 篇七
下面,笔者就体育课和音乐课的几点不同来谈一谈:
一、体育课上师生不看教材,音乐课上师生被教材捆住手脚
说起教材,我们基本上看不到体育教师拿着教材组织学生在操场上照本宣科,大家对此都感觉很正常。笔者看了一下体育学科的课程标准,发现是这样规定的:“1~6年级不编写学生课本,7~9年级和高中阶段各编写一册学生课本,但各学段均需编写教师用书。”体育教师对每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主要是根据教师用书上导学部分的指导思想,对教师用书上每一个教学单元内容的细化。从宏观上看是对指导用书的扩展和强化,从微观上看是在尊重指导思想前提下的自主探究。每一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授课班级学生的情况自主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手段,最大化地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去,从而最终达到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
我们的音乐学科也应该如此,除了规定的必唱曲目之外,各学段所要达到的目标,如识读乐谱、音乐表现要素、综合性艺术表现等,完全可以放手让师生自行寻找合适的曲目来组织教学。
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效率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材的曲目虽然大部分都是经典曲目,但也有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脱离时代的情况。很多学生喜欢音乐但是不喜欢音乐课的原因就是感觉教材上的歌曲有点“老”、有点“土”,说教意味浓厚。
比如,在竖笛教学中,所选择的曲目都是一些儿歌。作为初中生,他们感觉再吹奏这些乐曲显得很幼稚,因此,我在教学中引进了一些流行歌曲作为吹奏曲目,比如在教完右手do、re、mi、fa四个音之后,我让他们通过学习《龙的传人》(F调歌谱转为固定调,最低音c1,最高音a2)来进行气息训练;在教完降si后,我让学生通过学习《美丽的神话》来加以练习;在教完开闭高音孔之后,我通过《荷塘月色》来调动他们练习的积极性。《时间都去哪儿了》刚开始流行的时候,我就把歌谱印发给学生,让他们来学习,其他诸如《天空之城》《小苹果》等曲目,更是让学生爱不释手,一有空就拿起竖笛来吹奏练习,而且练熟之后迫不及待地吹奏给家长、朋友听,获得了满满的幸福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在音乐新课标中“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也开宗明义地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并且赋予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这样重要的地位。但是,很多学生的学习热情却在一节节无趣的照本宣科中被消磨殆尽。
很多音乐教师已经习惯了“教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学就是教课本上的知识,教师的责任就是将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学会”的“传统”。甚至有些学校居然通过检查学生能否把书本上的歌曲全部演唱来作为对音乐教师教学实绩考核的重要手段,导致了教师更加依赖教材,被教材捆住手脚。
体育教师上课时会说:“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篮球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而音乐老师上课却会说:“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青春舞曲》这首歌曲。”细细品味这两句话,格局和情怀相差甚远。
二、体育课上学生是主体,音乐课上教师是主体
1. 体育课学生可以自主学习,音乐课离了教师就不行。
我们经常看到,体育课上课前,学生或在操场上打球,或在跑道上游戏,都在做和体育有关的事情。有时笔者会想,即使这节体育课教师不来,学生也会达到锻炼的效果,也会玩得、运动得很开心。但是音乐课呢?学生一进入音乐教室,纪律好的班级学生正襟危坐,一言不发等待教师来上课。纪律不好的班级学生吵吵闹闹,交头接耳,在做和音乐无关的事情。直到教师打开PPT,宣布上课,教学才能开始。
笔者顺着这个方向,继续脑洞大开,在初中各学科中,音乐学科好像是唯一教师不来上课,学生就无法进行自主学习的学科。笔者仔细看了一下音乐课程标准,“自主学习”甚至“自主”这个词只出现一次,还是在“探究”环节。所以,笔者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学生既有基础技能,又有学习任务。当其他音乐教室里或静悄悄或乱哄哄等待教师组织教学的时候,笔者的学生已经拿起竖笛,自己复习所学过的曲目,自己练习感兴趣的乐曲。我想,这就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最好诠释。
2. 体育课上教师不累学生累,音乐课上学生不累教师累。
上完一节体育课,学生满头大汗,甚至汗流浃背,教师却精力充沛地准备下一节课;上完一节音乐课,教师嗓子冒烟,一下课就要喝水,学生却步履轻松,缓步走出教室。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体育课要求教师精讲多练,课上主要以学生练习为主,让学生能够在掌握相关技术动作的同时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而音乐课上教师讲得太多,教唱要一句一句带着唱,乐理知识要一段一段讲,欣赏更要左启发、右点拨,能不累吗?当笔者开展器乐教学后,也感觉到了轻松。一节课,要讲的知识点就那么一点,示范最多不超过五分钟,然后就是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发现共性问题,叫个暂停,然后集中强调一下。真是轻松!体育课,不也是这种模式吗?
3. 体育课关注学生的获得,音乐课重视教师的魅力。
我问过体育教师,对一节优课的评价标准是什么?他们说:“一节好的体育课就是一个让学生在课上既能够掌握所学技术动作,又能发展自身素质的过程。把学习运动技能与发展身体机能有效地结合起来,强调技能教学,通过不断的身体训练达到获得技能进而最终获得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目的。一节好的体育课,学生的心率区间在120~140次/分,将此心率控制在10分钟以上,并保持中等强度的运动量,让学生总的运动负荷高低结合、动静交替,使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但是在音乐课上,我们虽然也关注学生是否完成了学习任务,但是更多的还是看教师个人的魅力。教一首歌曲那么简单的事情,又是分析歌词、又是情境导入、还要分析节奏型、旋律线、调式、曲式结构……学生跟唱几遍就能学会的歌曲,非得加入一些花样来填满四十分钟。按照新课标要求,7~9年级的初中生应该“具备识谱能力,能够比较顺畅地识读乐谱。”可惜有些学生学了九年音乐之后,连《小星星》这么简单的曲谱都无法识读。不知道那些眼花缭乱的手段能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获得感。
三、体育课教学手段丰富多彩,音乐课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体育课上强调身体运动,通过运动参与,让学生获得运动技能,达到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目的,最终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这种“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决定了体育教学手段的丰富性和创造性,体育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技术动作,通常会借助常见的器械来帮助学生。比如在田径教学中利用跳绳来进行步频步幅练习,这种简单常见的跳绳易操作,利用率高,在课上既能作为辅助性器械帮助学生练习,又可以单独作为一个教学环节进行教学。
体育课上所用的器材都是和成人、专业接轨的,初中生打的篮球和成人的一模一样,和专业比赛的用球也是同样的规格。这就是体育课教学手段的实用性、广泛性和可操作性,使用时跨越年龄层次和阶段层次。
而我们音乐课呢?
钢琴、多媒体,是音乐课上被用得最多的,尤其是多媒体,如果说体育课是“不插电”的教学,那音乐课就是必须插电的教学。如果没有电,我真不知道有些音乐教师该如何来上课。大部分音乐课上,学生只用带眼睛、嘴巴、耳朵来就行了。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课是以“讲解+聆听+唱歌+游戏(或戏剧性表现)”为固有的基本教学模式。
课堂乐器呢?基本上是和成人世界脱轨的乐器,比如常见的竖笛、口琴。在新课标里居然还有这么一句:“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制乐器。”这条规定的格局太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我国GDP已经是世界第二,2015年中国教育财政支出超过2.6万亿人民币,为中国公共财政第一大支出。有条件的地区应该可以建立数码钢琴教室,或者将二胡、笛子等简单的民族乐器配成专业教室,让课堂乐器的内涵进一步丰富,更加重视器乐教学。
8.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教什么? 篇八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教什么”的问题一直备受争议,部分教师认为应注重阅读材料中生字的讲解,另一部分则倾向课外知识扩展,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途径进行探讨:
一、理解材料内容,欣赏文学美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先了解阅读材料,确定教学重点,然后针对阅读材料的中心内容加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就阅读材料中的优美字句,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单独提出,通过诱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欣赏文字的美感,让学生明白这部分句子为什么美,美在哪里。整篇文章讲解完后,要求学生就材料内容进行思考,有意识地培养其发散性思维,通过对文章背景或者作者生平的叙述,帮助他们更好地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了解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
二、组织语言训练,加强语文基础
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在阅读训练中,也要将语言训练作为重点内容,其主要方式有:
听。通过播放文章的朗诵音频或者听老师朗读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引导学生注意字词的读音,纠正其不好的发音习惯,培养正确的发音方式;
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说话了解其发音状况和语言组织能力,针对发音错误的,教师应及时纠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条理性。
读。阅读课本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领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展开对学生的读书训练,在培养学生语感的同时传授正确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写。书写能力是语文能力的具体体现,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写字教学。首先可以由老师书写一部分文字作为范例,然后要求学生完成写字练习,在学生书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写字姿势是否正确,最后就错误的文字部分重点讲解,加深学生印象,以免再次出现错误;
背。针对文章中的名言名句或者古诗词一类,可以要求学生背诵,通过背诵加深学生印象,帮助他们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实现词汇、句子的积累。
三、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提升学习能力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在语文阅读训练中,教师要注意学习方法的传授,主要内容包括读书的方法、分析词句的方法以及概括的方法。读书的方法是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态度,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展开思考;分析词句的方法是要让学生注意文章中语言的运用,帮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寓意;概括的方法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主干加以分析,理清文章脉络,并能够用合理的语言总结。
四、归纳写作手法,实施实际操作
语文阅读材料多半是好的文学作品,教师在对其进行讲解时要对其写法进行分析,归纳语言、动作及神态描写的部分,引导学生注意其用法,针对文章中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运用可以重点分析,帮助学生明白这些句子对于提升文章文字美感的作用。在完成写作手法的归纳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依照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写作练习,通过模仿操作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来,通过实际操作提高文学能力。
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直接关系到能否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只是单纯的生字讲解是不够,应该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出发,在加强学生语文基础的同时,培养其文学审美观,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张文学.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新课程研究,2012(8).
9.教师应该树立什么样的道德形象 篇九
老师的呵护让我的人生如此美丽。
■把教师视为圣人,表面上是给予了教师很高的地位,但用无人可及的圣人之德要求教师,映衬出来的是教师的平凡、平庸。
■把教师视为凡人,淹没了教师平凡工作的不平凡之处,也就消解了尊师重教的必要性。
■把教师视为好人,显现的是教师平凡工作的伟大和独特之处,因而可以为社会各界尊师重教提供合理的情感依据。
■王本陆
现代教师究竟是普通人,还是道德完善的圣人?如何合理定位现代教师的道德形象?这些是广大教师最困惑的问题,也是当前讨论师德话题需要明确的基础性问题。
新加坡南洋大学严元章先生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些行家对于“人之模范”这个为师的概念,根本就不肯接受。二十多年前,曾经有一位数学教授突然来看我,带有忿忿不平的语气对我说:“师者,人之模范?我教数学,教完就了——哪管他什么模范不模范!”当时这位教授,看来是想让我支持他的议论;然而,我只是对着他微笑,没有表示意见。
不知您是否同意那位数学教授的观点,但我相信,有不少教师会把这位数学教授视为知音。的确,在社会上,人们关于教师道德形象的定位问题,存在明显分歧。不少人把教师视为传承文明、教人向善的精神导师,因而倡导教师必须具有圣人之德,强调教师处处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而在许多教师心目中,自己只是做份工作挣份工资的普通人,凭什么要处处为人师表?这是关于教师工作和师德修养的两种不同认识和定位,我们不妨把前者称为“圣人观”,后者称为“凡人观”。
“圣人观”是中国古代教师素养的总纲
“师者,人之模范”这个命题,可谓“圣人观”的集中表达。这句话出自汉代学者扬雄笔下,是我国古代教师观的经典表述。从先秦时期起,我国就一直不断地探讨着择师的标准问题。择师大抵有两方面的标准,一是道德修养高,二是业务能力强。例如,战国时期我国著名教育家荀子在《荀子·大略》中就明确提出了做教师的四个条件:“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凌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其中,前两条侧重德性,后两条侧重才干。《学记》从业务方面提出了做教师应该具备的条件,如知兴废、能博喻等。到了汉代,扬雄在《法言·学行》中更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命题:“师者,人之模范也。”何谓人之模范?对此,他提出了多方面的具体要求,包括知识渊博、乐教不厌、教学有法、以身作则等。按照现在的理解,这是一个关于教师素质结构的综合标准,内容涉及道德水平、知识水平、教育精神和教育能力等各方面。由此可见,“师者,人之模范”这一命题,是我国古代教师素养的总纲,是择师的核心标准,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
中国古代特别强调“师者,人之模范”这一命题,有其具体的历史背景。从社会结构来分析,中国古代社会是家国同构的伦理—政治型社会,皇权是社会权力的中心,皇权的合法性源自“以德配天”的逻辑,道德教化是社会治理的关键环节,是维持文化大一统的根基。道德教化是依靠教师来实施的,教师就是代圣人言而教化万民的人,在这种背景下,便形成了尊师重教的传统,与此相对应,对作为代圣人言的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道德和业务要求。这一点,和西方大多数国家有明显差异。西方古代社会更多是宗教—政治型社会,精神世界更多被教会控制,僧侣教士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并承担教化社会的责任。相对来说,世俗的教师就只是教人读书识字的“经师”罢了,因而,对其也没有特别高的要求。由此可见,在我国古代社会,强调“师者,人之模范”这一标准,强调教师做一个真正的“人师”,即青年人的精神导师,是有其历史合理性的。
在现代社会,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起码有两点非常明显的变化:一方面,古代社会是等级社会而现代社会是平等社会。古代社会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在我国古代,士(读书人)处在三教九流的首位,被赋予很高的道德优越感和社会地位,而培养士阶层的教师,无疑更是道德文章的象征和表率,处在道德金字塔的尖端。但是,现代社会推崇众生平等观念,主张没有任何一个阶层(职业)具有先天的道德优越性,在社会法制体系中,不承认任何特权公民的存在。这就是说,现代社会不再是依圣人言而生活的时代,读书人更不是高高在上的特权阶层,再像古代那样赋予现代教师代圣人言的角色并用圣人之德要求现代教师,恐怕早已不合时宜。另一方面,师德标准重心古今有异。古代社会只有少数人受教育,没有专门培养教师的社会机构,教师群体总量比较有限,因而更多采用从社会成员中择优选用的办法。这就是古代社会关注择师标准的原因。古代社会的师德要求,更多是一种择师标准的表述。现代社会建立了庞大的国民教育体系,推行普及教育,师资需求量极大,于是,便有了专门的教师培养机构,青年人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训练和资格认定后,就去当教师。这样,教师有了稳定来源,择师问题就自然解决了,而教师如何工作,则需要建立专业标准,其中就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现代社会的教师职业道德,是规范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纪律,是关于教师做事的要求。
“凡人观”忽略了教师超越凡人的必要性
“凡人观”主张教师工作是现代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个工种,是付出劳动提供社会服务换得社会报酬的一种职业活动。总体来说,这是符合实际的。从社会结构来看,在全世界,广大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只是现代社会的普通一员,有较高文化但很少被认为是真正专家,工作付出不少,劳动收入不高,社会地位一般,还要养家糊口,生儿育女。这的确是很平凡的人生。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从平凡人的视角去理解我国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大家就会多一份宽容和认同。试想,寒窗苦读十几载,却拿着农民工兄弟那样微薄的薪水;做完家务、安顿好老人孩子,三更半夜还得批改作业、读书备课,日复一日,常年如此。请问,有几个人能无怨无悔地过这种生活呢?但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这就是平常的生活状况。作为平常人,教师们有时对这种生活状况有所抱怨、有些不满,是可以理解的。希望过一种幸福的、体面的生活,是每个平常人的正常心态。在社会层面,我们的确需要呼吁更多人能体会、理解教师作为平凡人的生存状况,并为改善教师生存状况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
教师的确是平凡人,却不能以凡人之心任性而为。教师和警察、公务员一样,所从事的是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核心事务,社会责任重大,对于社会安定、国家富强、文明进步和个体幸福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教师担负着培养教育儿童的社会使命,关系国家未来,关系千家万户,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儿童身心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因而必须谨言慎行。我们作为从业者虽然都是凡人,但所作所为必须符合行业特性和社会期许,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社会信任和职业尊严。试想,如果一个人言行放荡不羁,谁放心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他教育呢?谁愿意追随这样的教师读书学习呢?可以说,如果一个教师完全按照凡人标准行事做人,他一定不是一位好教师。由此可见,教师虽然是凡人,却需要不断超越凡人的局限性而追求自我完善,这是教师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凡人观”只强调教师本是凡人的现实性,却忽略了教师超越凡人的必要性,因而也有很大局限。
现代教师道德形象的新定位
教师不是圣人,从古至今也没有几位真正的圣人。教师是凡人,但不能满足于做凡人。那么,如何定位现代教师的道德形象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不妨多做些讨论。对此,我们提出一个粗略意见:现代教师是一个好人!
我们理解,在现代社会众多职业中自觉选择做教师的人,一般是那些天性善良、热心助人、淡泊名利的人,可以统称为社会上的好人。教师天天与孩子打交道,把全部精力用于培养别人孩子,这种慈爱之心,是人格的伟大表现。爱自己的孩子,其基础是动物本能,虽然人们常把它上升为伟大的母爱、父爱。而对别人的孩子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教导,是一种心灵的超越和理性的选择,是人类道德自觉的体现。这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只有真正慈悲为怀的人,才能长期坚持下去,“俯首甘为孺子牛”。曲靖市第二中学-云南省一级达标中学而且,教师天天用心培养孩子,自己究竟又得到多少回报呢?教师行业一直是一个相对清贫的行业,社会上很早就有“家有三斗米,不做孩子王”的说法。相对于官场的飞黄腾达、商场的日进斗金,教师走着基本与富贵无缘的人生道路。那些善于钻营、怀揣富贵梦想的人,是不会选择做教师的,即使不小心进入了教师队伍,最终也会想方设法离开这个行业。能长期奋斗在三尺讲台上的人,大概早就放弃了众多国人孜孜以求的大富大贵幻想,心甘情愿做一个淡泊名利的孩子王。这也只有实诚之人才能真正做到。因而,在我们的心目中,每位兢兢业业教书育人的教师,都是值得众人敬佩的好人。至于那些师德楷模的高尚情操,则堪称时代的道德灵魂。
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教师的社会形象大不如前。在一些人心目中,教师甚至成了坏人的代名词。对此,该如何认识和对待呢?我们认为,需要辩证分析这一现象。第一,当前教师队伍里有没有违法犯罪的坏人?当然有。校园性侵就是一种犯罪行为,干这种事情的教师无疑是极大损害教师队伍形象的坏人。第二,当前教师队伍的主流是好的还是坏的?毫无疑问,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教师是好人。不讲师德、违法犯罪的只是个别教师。第三,在人们心目中,当前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为什么会下降?应该说,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整个社会道德大滑坡的背景下,教育界也存在道德滑坡现象,这是必须承认的客观事实。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负面新闻的敏感和对正面新闻的漠然,则主观扭曲了对整个行业的道德认知。此外,千丝万缕的利益瓜葛和教育的“替罪羊”效应,强化了人们对教育的负面情绪。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自然就会使普通大众对教师形象打上大大的问号。第四,当前如何重建教师队伍的好人形象?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育系统加强危机管理,改善社会公关活动,更需要每所学校、每位教师严格执行教育政策法规,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创造教书育人新业绩。我们相信,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教师的正面道德形象最终会重新树立起来。
【语文教师应该教什么】推荐阅读:
语文阅读课上,教师做什么09-20
小学生语文学习计划应该怎么制定08-05
小学三年级语文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案07-04
鲁教八下期末语文06-17
苏教语文四下教案09-18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10-02
带教青年教师小结10-05
摘录教语文其实很简单09-08
送教下乡语文听课心得09-20
教小学数学好还是语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