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话题作文

2024-08-18

寻找话题作文(精选11篇)

1.寻找话题作文 篇一

寒冷的冬天已经离去,春姑娘迈着悄悄的步伐来到人间。春天躲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瞧,春天躲在小树林里。两颗依偎相伴的银杏树截然不同:左边的刚刚吐出新芽,嫩绿嫩绿的,像一个个小木耳;右边的那颗叶子却已经长得茂密,碧绿碧绿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微风拂过,哗哗作响,一起演奏出春天的交响乐。鸟儿们也来凑热闹,它们时而落在树梢上,如同轻盈的精灵;时而在教学楼窗沿上踱来踱去,像个威武的大将军;时而如箭一般,一转眼就到对面的迎春花藤蔓上了……鸟儿们清脆悦耳的歌声,为这春天交响乐增色不少。

看,春天躲在花坛里。鲜花朵朵,争奇斗艳。红的似火,粉的如霞,黄的赛金,白的胜雪,蓝的像海,紫的如绸……真是色彩斑斓,如同画家的涂料板。花朵们千姿百态:有的三五成群,好似在说悄悄话;有的一枝独秀,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有的躲在另一片花瓣的后面,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看完这一朵,又怕忽视那一朵,应接不暇,真是太美了!

咦,春天还躲在草坪里。小草睁开朦胧的睡眼,从土里探出头来,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享受着甘甜的春雨,终于在春天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如同一位位草原上的士兵,守卫着校园。远远望去,小草给大地换上了一件绿色的新衣裳,绿得发光,绿得耀眼,好似打翻了整桶墨绿的油漆。

原来春天就在我们身边,她的足迹踏遍校园每一个角落,无处不在。

2.寻找话题作文 篇二

一、观察,挖掘生活中的趣

文学源于生活,生活是文学作品的源泉,透过生活进行观察,可以挖掘出许多的“趣”,而这些“趣”恰恰是行文创作的主要素材。如在指导学生写有关亲情的作文时,可以鼓励学生说出家中的趣事或难忘的事,由此激发他们创作的兴趣。在指导学生写有关夏天的记叙文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前往校园的操场或花坛等地,感受夏天的气息,欣赏夏天的美景,体会夏天的生命力,由此加强学生对夏天的感受和体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又以海洋世界的主题为例,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或多媒体等设备为学生展示相关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视觉的影响下感受海洋世界的神秘和绚丽。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为学生普及相关的小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知识底蕴。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会更加优美、真实。另外,博物馆和动物园等地都可以成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场所。

二、总结,记录生活中的事

围绕生活素材进行总结,记录其中的“趣”和“事”,可以使学生写出的文章内容更加丰富,更具可读性。但是,如何正确记录生活,这对学生的写作技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以主题“假期的一天”为例,在写作中,假如学生只是单刀直入地描述“今天我遇到了什么事”,不但会让文章黯然失色,而且还会使读者失去阅读的兴趣。但是,假如学生变换一个角度,先是提出一个“悬念点”,让读者对“经历的事件”产生好奇,便会成功吸引读者的“眼球”,让读者想要一探究竟。所以,与其直接介绍“今天我遇到了什么事”,倒不如先描述事件的特点,比如“有趣”“幽默”“奇怪”等,这时,读者便会好奇“为什么奇怪”“为什么幽默”。在写作文时,学生可以创设悬念,接着再围绕一件具体的事件进行描述(具体事件便是对生活案例的描述与记录),这时,读者的好奇心将会被再一次激发出来。

三、润色,勾勒生活中的情

文学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这是因为作者可以借助文字表达情感。但是,如何围绕生活元素勾勒出其中的“情”?这同样是学生所要掌握的技巧,也是作文教学的重点。还是以“假期的一天”为例,学生在描述的过程中不但要融入“悬念点”,更要对事件本身进行润色,让读者觉得这确实是有趣、神奇的一天,这样一来,文章便写得很有特点。如在记录“这一天的经历”时,学生可以描述成“今天经历的事件让我觉得匪夷所思,大跌眼镜”,文章的悬念感立即得到了增强。又以“奇妙的宇宙”主题为例,在写作时,可以鼓励学生结合现有资源充分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神秘、奇妙等词汇对宇宙进行渲染,由此突出主题。当然,成功的润色方法取决于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面,因此在平日的教学中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这是提高学生写作质量的必要手段。

总而言之,生活是引导学生写出优美作文的源头,是提高学生写作技巧与质量的有效途径。所以,深入地挖掘生活元素,探寻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要素,将其合理地融入到课堂中,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魅力和乐趣,这样既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也能增加他们的写作兴趣。

3.寻找话题作文 篇三

一、作文备课,需要为孩子寻找走进教材的最佳入口

众所周知,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正如华师大著名教授郑金洲先生所说,“备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逻辑起点”。同样,也是教师引领孩子步入教材的“逻辑起点”。如何寻找引领孩子走进教材的最佳入口?

1.寻求教材中的可“说”之处。有话可说,这是师生交流的基础。一个好的话题,往往能撩拨孩子美好的记忆、沉睡的情感、俏皮的童心。笔者认为,这里的“说”,至少应当包含三大价值诉求:

一是趣味性。这个话题应该是孩子感兴趣的。如,好吃的、好玩的、好奇的等,都可以,不一定要“意义深刻”,一概追求“意义深刻”,往往会逼着孩子弄虚作假、误入歧途,假话、大话、空话,只能贻害孩子,玷污孩子纯洁的心灵。

二是针对性。设计话题虽然应当是宽泛的,但应该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密切相连,而不是海阔天空,不着边际。如,写同桌、同学之间关系的作文,可设计为同学找优点的话题等。

三是共鸣性。所列的话题应该能引起孩子心灵共鸣的,有的话题属于“阳春白雪”,仅仅能让少数有条件的孩子“心有灵犀”,这样的话题,显然是“曲高和寡”,只能让一些孩子成为“个体户”,其他孩子当“看客”。如,让孩子说乘飞机或乘动车之类的美好感受等,在农村小学,这样的话题,可谓迎合者寡了。

2.寻觅教材中的可“听”之处。学生最重要的写作资源是什么?南师附中特级教师、高中语文教材编委王栋生老师曾明确指出:“毫无疑问,是他的个人生活,是他所熟悉的事物”。因此,教师在备课中要想方设法寻找与学生平常生活相关联的材料,其中,包括“听”的材料。

耳朵,是教学中应当充分调动和刺激的感官之一,通过听故事、听乐曲、听声响……让孩子在美妙的听觉中,幸福地进入教学程序。

寻找教材中的可“听”之处,应当抓住三个“要领”:要领之一,要设计听前要求,不是漫无边际,没有听的目的和要求,常常会让学生“一头雾水”;要领之二,听后要让学生“反馈”,如,描写各种声音的作文,可通过听后辨别与描述,让学生弄清是什么,不是什么,或像什么等等;要领之三,所听材料,要紧扣教材内容,决不能为听而听,听不是凑热闹,不能搞形而上学,搞形式主义。如,写景的作文,可以通过轻音乐、鸟声风声雨声及各种敲击声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寻思教材中的可“动”之处。众所周知,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在作文备课时,应充分理解和考虑孩子这种不可遮蔽的“动”的天性。这里的“动”,自然包括动手、动脚、动身、动嘴等,也就是说,教师要有“放”的大智慧,要放开学生的手脚,让他们的天性如同芭蕉叶般地自由伸展与张大。

笔者认为,寻找教材中的可“动”之处,在设计教案时,应当注意三个结合:一是动手与动嘴结合,边动边说,有利于交流与表达,要防止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同时,也要遏止君子动手不动口的反例;二是动手与动脑结合,不能为求形式、贪热闹而设计“动”的环节,而应当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三是动手与动笔结合,动笔,常常被误解为“计划单立”项目,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在动手的同时,要让学生及时把感受和想法动笔记一记,写一写,这样,实际上就为后续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作文备课,为孩子寻找跨进“经验”世界的关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从对感觉经验的选择性注意开始的,也就是说,学习者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因此,在备课中应当寻找孩子们曾经有过的“生活经验”,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认知水平新的提升。在寻找孩子的生活经验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多视角。作文备课的过程,是思索与寻找的过程,是策划教学话题的过程,如同“淘宝”,艰难、繁杂、有趣;花时、用力、费心。尤其是信息爆炸时代,为教育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蕴藏着挑战。曾有人作过这样一个教学假设,一个班有40个孩子,每人读一本书,那么教师应该读多少书呢?对于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家庭、受过不同教育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生活世界怎能用“一言以蔽之”?

多视角,给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一个严肃的命题: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装有足够的“水”来浇灌眼前的苗圃。上海杨浦中学特级教师于漪曾尖锐地指出:“学生能原谅教师的严厉,却永远不能原谅教师的无知。”多视角搜寻孩子的生活经验,一方面是为了争取有更多“知音”;另一方面,也是尊重孩子多种多样的生活经验。因此,多视角,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生本”教育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2.多标准。教育上有句行话,叫做多一把标尺,多一批好学生。在千姿百态的生活世界里,孩子的生活同样也是丰富多彩的。事实上,孩子的生活经验并非不应该是“高尚”甚至“伟大”的。笔者认为,应当多标准许可孩子的生活经验“登堂入室”,高雅的、有意义的,但更多的应该是“有意思”的,不能以“意义深刻”的标准,搞“大一统”。要知道,“过于严肃的追问,对于他们(小学生)来说,上帝也会哑然失笑。”在小学生的作文中,“不乏意义和空洞的意义,偏偏奇缺的是意趣,是真情,过于严肃、严谨,没有儿童味”。

3.多渠道。有人说,每一位孩子是一本书,是一本需要用爱心、细心、耐心去细细解读的书。对于作文备课来说,备学生,是备好课、让师生默契合作的重要前提。由此,我们不难结论,要在备课中寻找“深刻”、“有效”,就必须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去搜集不同孩子的不同“经验”。

值得警惕的是,“不少教师,仍孜孜迷信技巧、技法、步骤,克隆或模仿教案、教法,约有60%的教案是克隆、因袭,非本人亲手所撰。”多渠道搜寻教学话题,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备课时,更应该“独立自主”。这里的形式,除了个别了解,小组交流,日记交流等,还可以通过平常观察、走访家庭、电子信箱等形式进行了解与搜寻。

三、作文备课,为孩子寻找步入情感世界的道口

有学者认为,备课,是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笔者认为,“二次开发”是在特定学生群体环境下,渗入了教师个体特殊情感的教材解读、学法探讨、教法构思。在作文备课中,教师为孩子寻找步入情感世界的道口,这样的作文教学,才有师生默契合作,心灵共鸣的动人效果和美好境界。如何为孩子寻找步入情感世界的道口呢?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三方面打开缺口:

1.亲密之情。著名教育家肖川曾形象地描述:“教科书只是范例,是一张‘寻宝图’,是一张精神漫游的‘导游图’,它是火种,而不是燃料。”无庸置疑,教学不能只是教给结论,教师在学生面前也不应扮演和充当“教你一条真理”的角色。教师是学生精神漫游的引领者和扶助者,作文备课中,教师要寻找一种话题——为孩子步入情感世界的道口教学话题。

有人说,亲情是尘世间最温存的情感。孩子从呱呱坠地到呀呀学语无时不刻浸润在亲情的馨香中,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培育孩子美好情感,从保存、激发、提升亲情入手,无疑是一种有效举措。因此,我们教师应当有一双慧眼,从教材中寻求亲情这一入口。如,写人物的作文,有位名叫胡明明的女生曾在笔者感恩父母话题引领下,写出了《母亲的手》一篇感人的作文:“妈妈在拼板厂给老板干活,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很晚才回家……她的手皮一层一层都褪掉了,很累、很累的……”胡明明的母亲,也许是个小人物,但她让孩子懂得了自己生活的“甜蜜”之中,还有别人的劳累、苦难……母亲的手,是一双不平凡的手。笔者感慨万分,被胡明明这位“懂事”的小女孩引入了情感世界的感动地带,被“母亲”这双“褪皮”之手的力量所震撼。

2.朋友之情。在众多的儿童话题中,友情这个话题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与玩伴、同学、朋友的交往是色彩绚丽、值得记忆的,而且,这个看似寻常的话题,孩子可说、能说、想说的事情和话语是最有滋味、最丰富多彩的。因此,笔者认为,在备课中,要尽可能多寻找和开发与孩子玩伴相关、与友情相连的话题。作文是宣泄情感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写作教学中,常常涉及到写活动内容的习作,可以通过写让孩子记忆深刻的、有趣的活动,促使孩子表达与同伴问的情谊,这样的情感流露是自然而又打动心扉的。

3.大爱之情。综观现行教材,有不少是涉及到“关系”内容的课文,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等。感知、理解和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偶然性和神秘性,需要有宽容心态,有大爱情怀。如,写人与动物“关系”时,可通过课文实例加以引领,小作者和信鸽雪儿之间的感情真让人羡慕。你一定也养过小动物吧?拿起笔,写写你和它之间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的快乐。(苏教版小语三年级《雪儿》)唯有如此,孩子对教材的理解,才能更为顺当、恰切和透彻。“只有在充满温情与仁爱的氛围中,才能生长出和煦、细腻、体贴的心灵。”好课,不在小技巧,而在大情怀。因此,在“备教材”中,教师要关注孩子心灵成长与成熟,寻找和设计适合孩子的话题,从而培育、褒奖和检验爱的情怀。

教学是“细”的事业。教育就要起于细心,做于细微,行于细致,成于细雕,来不得半点粗心和粗糙,更容不得虚招和花架子。教育者要做“淘宝人”作文备课,学做教学话题的“淘宝人”,有趣、有意思!

参考文献:

[1]王栋生.走出写作教学的困境[J].人民教育,2008.06.32.

[2][6][7]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2007年8月。066,038,049.

[3]张世长.谈教师风度的培养[N].中国教育报,2003-8-16(3).

[4]朱水平.小学作文教学:“有意思”胜过“有意义”[J].江苏教育,2007(11),18.

[5]陶继新.教育先锋者档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1.5.

[8]李帆.用生命理解教育——记康岫岩和南开中学“整体高素养教育”[J].人民教育,2007(6),2-8.

4.寻找话题作文 篇四

天上无数的星星朝我微笑着,不时向我眨了眨眼睛,声旁一片寂静,只有夜与我陪伴。夜的那么多形式都在向我展现,你看:那华灯下牵手走过的情侣,是幸福的夜;那隐隐约约,时而时见得院子,是神秘的夜;那警察为人民服务,是安全的夜。

这时,我仿佛听见夜在悄悄地和我说话。身边的景象在夜的景象中都是焕然一新的,你听,猫头鹰活了起来,在晚上却自由的飞翔。还有那在我看来讨厌的猫,“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它的眼睛在夜当中竟然能闪闪发光。太不可思议了!!!

夜,太神秘了。所有的景象在夜里竟都是焕然一新的。过去,我认为夜是可怕的,是丑陋的。可其实并不是,它并不那么可怕,而是非常的明亮。因为在夜中,所有的景物都显示出它自己本身的美丽

夜又在朝我微笑,仿佛是在对于我对她的一种理解的一种满意。哈,她太天真了。此时,我那郁闷的心已不再有了。因为我又交了一个新朋友,那就是夜

夜,你实在是太神秘了,就好像把我带进了神话。

就在这个夜里,我明白了许多:当我们无聊之时,便可以寻找一些快乐的事物,心中想着快乐的事,心中便没有烦恼。

5.寻找快乐的话题作文 篇五

曾经的我,也是一个这样的人,但自从一件事过后,我找到了快乐,并且发现,找到快乐其实很简单!

每到周末,都是我最烦的日子。因为这时的我不仅要写大堆的作业,还有英语班、钢琴班。尤其是钢琴,学习的是一些难透了的曲子,练枯燥无味的练习曲。经常是气得我在左手上写出曲作者的名字,再用右手一下子击在左手上,表示我的不满。我觉得这是浪费时间,学它没有什么用处。

一次,我听一位同学说,他有一个朋友,平时苦练琴技,结果钢琴考到了七级。我一听,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为他的朋友取得的成绩敬佩不已!心想:我天天练,肯定不比他差,我也要考级!于是,我第一次向钢琴老师提出:“我要考级!”

为了证明自己能行,我每天都用心的练,一首曲子经常是五遍不行就十遍,十遍不行二十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因为有了目标,我下了比以往更大的功夫,但我一点也不觉得累,反而是在自己越来越熟练的琴技里感到很快乐。曾经的我一练琴,就抱怨的不行,如今我认真学,反倒很快乐,怎么回事?这个问题伴了我很久,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如梦初醒:“快乐就在我们身边,就在于你抱什么心理去对待。”

哦!原来的我把学琴当做很苦的一件事,我便是痛苦的;如今我觉得学习是快乐的,我就快乐,原来我一直没有的快乐其实就在我的身边!

6.以寻找为话题的作文 篇六

回到家,刚想拿出参考书复习,我突然发现书不见了。前思后想,坏了,准时在刚才回家时忙乱中弄丢了。我的额头渗出了一排密密的汗珠,这下可麻烦了。我蹬上球鞋,迈着飞快地步伐,一步步跑下楼梯,楼梯上并没有书。我又抱着侥幸的心理来到小区院里,是不是放车时掉到哪里了?我为这小区转了一圈,就连个书的影子也没看到。

这下我可慌了,那本参考书可不仅是一本参考书,老师上课的补充内容、复习重点都被我一一记在了上面,要是弄丢了,我一个多月来的辛苦成果也就等于丢了一大半,期末就别想考好成绩了!想到这儿,我真是连哭的心都有了。小路上、石台上,甚至路旁的绿化带我都恨不得把脸贴到路面上仔细寻找,可就是没有我那可爱的参考书的踪迹。

不知不觉走回到了篮球场,我心灰意冷的瘫坐在了路旁的石椅上。完了,彻底找不到了。正当我失望之时,听见一个人在喊我的名字,声音苍老而陌生。我无力的抬起眼皮瞄了他一眼。

这是一位六十出头的老大爷,此时,这位和蔼的老人正焦急的喊着我的名字,而他手里拿的――天哪!他手里拿的正是我苦苦寻找又没有下落的参考书。我一下子就从椅子上弹了起来,一边高喊:“我…我丢的书。”

老人看着我,脸上的焦急神色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一脸慈祥的笑容。“是你丢的书吧?我看里面记了许多东西,可能对你很重要。这不,俺就四下里找你,果然找到了。老大爷兴奋的说,我连忙接过书本,对老大爷谢了又谢,老大爷不以为然的说:“不用谢,不用谢,以后记住不要再丢了。你要是我,也会这么做的。”

7.寻找话题作文 篇七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要写好文章, 写文体特征明晰的好文章, 应该先读好文章。为此, 除了要求学生有一定数量的课外阅读外, 我将目光投向课内经典文本, 试图寻求文体指导的出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制定了一些教学目标:在阅读鉴赏中, 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 理清思路, 概括要点, 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由此, 我认为, 经典课文是明确文体特征的切入口, 通过阅读经典, 内化知识, 让学生的文体意识清晰化;通过撰写提纲, 培养学生树立谋篇布局的意识, 使作文的结构合理化;通过对片段的精读与仿写, 灵活运用写作技巧, 让学生的写作技巧多样化。

一、经典导读, 内化文体知识

从文体角度讲, 我认为“经典”就是具有典型语言特征、典型结构特征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普遍具有写作指导意义, 较容易让学习者领悟文体的基本特征。因此, 每当面对经典课文, 我总是将文体指导纳入我的教学目标体系。为了合理处理经典文本, 增强文体意识, 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1.结合经典知规律, 明确文体特征。

荀子的《劝学 (节选) 》虽是文言文, 但是议论文之经典。在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明确议论文的基本写作思路和三要素, 我的教学将两个内容合二为一, 即将以“获得教养的途径”为主题的文本阅读教学和以明晰议论文文体为目的的文体指导融为一体。为此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1) 荀子认为获得教养的途径是什么? (2) 阅读第二节, 思考朴素的文风、抽象的道理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得如此生动、清晰的。

(3) 请以本文为例, 谈谈你对议论文的认识。

通过讨论, 学生明确了议论文三要素及语言特点。议论文观点必须正确且鲜明, 表述精练而明确。事例可以构成议论文的论据。事例应该准确、典型、概括, 语言表达应该精当、严密、通俗。事例不是故事, 前者简洁、理性, 后者具体、感性;例证不是唯一的论证武器, 论证方法多样。论证过程必须严密, 即材料与观点应保持一致, 说理合于逻辑, 避免片面性, 不能自相矛盾。在此基础上, 我补充两点:第一, 举例不等同于说理, 举例应为说理服务;第二, 要选择合适的论证方法, 一篇议论文, 往往以一种论证方法为主兼用其他论证方法。

2.透过经典悟精髓, 领会文体要义。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堪称叙事散文的经典。为了让学生明确何为形散而神不散, 我在分析了归有光的乐与悲之后又增加了一个环节:

师:文章的后两节为十二年之后的补叙, 却与前文浑然一体, 为什么前后文读来如此和谐?生1:都写自己所悼念之人。生2:后两节所写的人和事都发生在项脊轩。生3:第四节写轩四遭火却没有毁, 妻子和作者感情很好, 这些都是可喜的事;妻子死了, 自己身体不好, 这些又都是可悲的事, 很契合“多可喜, 亦多可悲”这个句子。

在此基础上, 我和学生得出了两个结论。其一, “形散神不散”的“神”可以是作者对人对事的情感、感悟、思考;而“形”则是可以抒发情感、传递出感悟与思考的人、事、物、景等。“形”应源于生活, 不能胡编乱造;“神”应真挚、自然, 不能矫揉造作。其二, 散文并不一定以重大的事件反映广阔的背景、深刻的主题, 它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或家庭琐事抒发对人对事的某种细腻情感、隽永感悟, 加之真实而生动的细节描写、朴素而流畅的语言, 同样让读者产生共鸣。

3.理论预热读经典, 明晰文体差异。

关乎文体的教学未必在文本阅读之后展开, 有时文体教学也可以为文本阅读服务, 进而转入写作环节。例如, 在上韩少功的《我心归去》之前, 我先让学生阅读并圈划课后知识短文“夹叙夹议, 枝繁叶茂”。检查预习作业时, 我发现,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划下了知识短文中的这个句子:从表达方式看, 这类散文有自己的特点:既不一味地记叙, 又没有单纯地议论, 而是记叙中有议论, 议论中有记叙, 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方式。

为了让学生感悟叙和议的区别, 结合课文《我心归去》、歌词《故乡的云》、现代诗《就是那一只蟋蟀》、记叙文《溯源》, 我和学生一起比较了同一主题下不同文体的特征。这种感性而直观的比较很快得到理性结论:与诗歌、歌词相比, 散文中的叙更具体、更完整;与记叙文相比, 叙并不求从头至尾的完整性, 只求与议相关的片段即可, 叙是为了议。与议论文相比, 散文中的议未必需要由现象而直达本质的理性与抽象, 这里的议首先应该扣住记叙的内容, 理性分析当然可以, 但感性理解未尝不可;此外, 这种议更应追求表达的多样及语言的优美。

这种由知识短文到具体例文, 由文本探讨到知识演绎的过程, 帮助学生纠正不良写作习惯, 提升写作能力。通过这堂写作指导课, 一些学生在随笔中便开始有意识地在记叙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倾向和理性评价。在此, 展示两个学生随笔片段。

片段一:秋天在中国古代历来是悲凉没有生气的,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枯藤老树昏鸦”、“自古逢秋悲寂寥”等都是最好的明证, 但在杭州不是这样。小巧的桂花扎堆地藏在枝头, 沉甸甸的, 那香味老远就能闻到。老人们忙着做桂花糕, 热乎乎地被孩子们捧在手里。若是这时再在平湖秋月走上一圈, 那可真是说不出的惬意, 说不定还有那么点儿风雅。街边的梧桐尽管早已褪去夏日的盛装, 但枝头垂下的小果仍满怀希望地告诉人们, 明年, 它们将是更美的一道风景线。其实, 秋天并不意味着一轮生命的结束, 在周而复始的漫长岁月里, 万物正因为这秋日难得的休憩, 才能在下一个春天整装待发 (题目:一叶知秋) 。

片段二:往回走时, 又经恩波亭, 一切感觉有点似曾相识, 颇有纳兰与他的布衣朋友经常赏荷的绿水亭之风。虽无荷影, 却似有荷香阵阵。一看简介果然如此。漫步在长廊上, 看着满园的翠色, 什刹海引来的水从亭下汩汩地流过, 汇入前面那个盛满翠色的池子中, 池子前是宋庆龄生前住的一栋中西合璧的小楼。小楼前的秋千上有一个大学生模样的人在读书。一切都很宁静。我突然释怀了许多。历史在向前走, 一条痕迹覆盖上另一条痕迹, 层层叠叠, 让人看不清。纳兰的, 醇亲王的, 宋庆龄的, 你的, 我的, ……所幸他们是那么自然地留下, 至少还能让人邂逅什么 (题目:旧迹, 旧迹今在否) 。

二、提纲撰写, 学习谋篇布局

2010年《浙江省高考命题解析》载:“意思表达的条理不清当然是由于思路的混乱, 议论文的各部分讲究逻辑关系, 记叙文的各部分注重时间顺序, 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结构方法。”故此, 教师在写作教学时, 应对文体结构进行指导, 并让学生学习谋篇布局。在实际教学中, 我做了两方面的尝试。

1.抓住契机, 内外联动。

学生似乎最熟悉也最含糊的是议论文。因此, 我从《拿来主义》切入, 着手指导不同的议论文结构类型。文本内容分析不在此赘述, 通过分析试图达到目的有二:一是议论文写作可以先破后立。二是在驳论与立论内部, 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分论点以达到条理的清晰化和论证的深刻性。从课后学生的反馈来看, 这堂课不仅让学生见识了一种议论文的新结构 (在他们看来) , 而且让他们认识到, 常规的议论文写作亦是有章可循。

于是, 我趁热打铁, 分三个步骤进行议论文结构指导。步骤一, 以《劝学》《拿来主义》为例, 归纳议论文结构基本类型, 并展示结构变式。步骤二, 案例分析, 讨论结构合理性。

提纲呈现: (题目:在外来文化进入中国时)

首段交代背景, 提出如何对待的问题。

第二段:我认为我们在时尚流行的社会下, 还是应把中国的文化视为基础。

第三、四段举例分析:材料、谦敬词的使用, 杨丞琳事件

第五段:作为社会一员, 了解社会, 社会的存在才使你在一个环境, 一个集体中立足。社会养育你, 培养你, 所以不管现在文化结合有多深, 都应清楚自己的祖国, 你生活的社会。

第六段解决问题:文化既是财富, 又是包袱。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两重属性, 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 防止它而不拒之于千里之外。所以需要吸收外国文化, 但绝不可以放弃学习祖国的文化。只有在祖国文化的通识基础上, 你才能更好地吸收其他文化。

第七段分析问题:现在需要推行全民提高素质, 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使你知道你在一个怎样的社会中, 而不是一味地崇洋媚外。

这个案例从学生作文中提炼而来, 由教师撰写而成。在文字编辑中, 我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注着重号, 以提醒学生注意逻辑关系。经过讨论, 学生意识到议论文除了要提出观点, 证明观点如何正确外, 还要讨论坚持观点的意义与价值、如何实现其意义价值等问题。学生进一步发现, 案例中的首段和第六段是一种重复, 而第五段和第七段属于分析问题部分, 第六段属于解决问题部分。这导致文章结构混乱, 思路不清。由此, 学生明确, 议论文的三个部分板块需分明, 不可前后重复, 也不可颠三倒四。

步骤三:课外练兵, 拟写议论文提纲。

作文题:浙江的文化离不开西湖, 西湖的美丽离不开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是《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其一) 中的两句, 是说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 西湖水波荡漾, 波光闪闪, 十分美丽;在雨幕笼罩下, 西湖周围的群山, 迷迷茫茫, 若有若无, 非常奇妙。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人、事、物也是如此。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 以“我眼中的‘相对’”为标题, 写出开头、结尾及主体部分的提纲。

学生提纲呈现 (“【】”为教师讲评时修改的部分) 。

并列式提纲:

开头:事物存有相对性【添加:在我眼中, 有时, 相对的两面都有美。】, 我们不该用第一反应审视它的价值, 仔细品味, 你会发现其与众不同的魅力。

(1)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拥有是一种幸福, 失去也未尝不是一种获得 (2) 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生是一种延续, 死也未尝不是一种新生。3.入仕为官, 心系天下, 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崇尚无为, 超然淡泊, 老庄“穷则独善其身”。不同的行为作风, 不同的心境, 但殊途同归———同样的追求大同社会【修改:儒家教人执著, 道家教人超脱, 均给后世人以生命的启迪。】。

结尾:对不同情况, 换以不同的心境对待, 发现各自价值, 便会感受到一番别样的美丽。

递进式提纲:

开头:在我眼中, 看似相对的事物, 很多时候都有它独特的美。

语言文学研究

(1) 列举一些相对的事物及它的特点【改成“价值或美”】。 (太阳初升与夜幕降临;夏日与冬日;200字) (2) 小结:相对没有唯一的标准, 事物的好与坏取决于我们看它的角度。 (3) 怎样换角度看待事物。 (300字) 分写如何看待贫与富 (孔子的例子) 、如何看待美与丑 (卡西莫多的例子) 、如何看待生与死 (司马迁的例子) (4) 再小结:看待事物要相对地看, 辩证地看。 (5) 相对地看待事物有什么优点。 (1) 会发现不一样的美; (2) 能更理性地认识事物;【改成“能更理性地认识事物, 并作出相对正确的判断”】 (3) 生活会少些阴暗面【改成“人的内心会少些阴暗面”是否更好】200字左右 (结尾:略) 。

步骤一需要契机, 得其要领后需反复练习, 即重复步骤二、三。这种由具体文本上升到理性归纳, 再由理论指导实践的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在一段时间的摸索与练习之后, 学生理解了思路和结构之间的关系, 谋篇布局让他们不再盲目写作。

2.浓缩经典, 总结积累。

散文的结构似乎天马行空不可捉摸。因为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观察层面、专业特长, 所以他们的写作对象、写作技巧不同, 他们的生命体验、情感表达、思维方式不同。或许正因为如此, 我们总说散文无法教。可我认为, 学生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 便不能从自觉阅读中获取有关散文结构的知识。这样的现实告诉教师, 我们应该给学生以结构指导。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 我采用的策略是撰写课文提纲, 及时归纳, 注重积累。

以下是学生撰写的两个散文写作札记。

由写景而生感悟的散文结构, 以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为例。课文提纲:

景1:园子荒芜冷落, 被废弃, 但并不衰败。古柏、野草、蜂飞、蚁动、……园子生生不息。感悟1:“我”身体残废, 被社会遗弃, 但也可以如园子一般不颓废而活得有生气。

景2:园子被肆意雕琢, 经历了一场又一场劫难。落日、雨燕、脚印、古柏、气味、……都并未因此改变, 依然充满着生命律动。感悟2:“我”也经历了一场浩劫, 但也可以如园子一般不改变, 依然顽强生活。

总结:“我”认识到, “死是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生是无须辩论的事实”。

结构总结:写景散文, 可一景一感悟, 循环进行;也可多景一感悟, 循环进行。注意景与悟之间的连接处议论。若有多个感悟, 应统摄在同一主题下, 并处理好并列和递进关系。

由记事而生思考的散文结构, 以韩少功的《我心归去》为例。课文提纲:

记事部分: (1) 在异乡的生活状况及感受; (2) 回忆故乡情景。

思考部分:在物质生活与精神感受两条线的对比中思考“故乡”之于游子的文化内涵。

结构总结:叙事散文, 可先叙后悟;叙中可描写可议论, 议论应与后文的感悟相映成趣, 叙议结合处需注意过渡语句。

在长期积累中, 学生意识到, 散文的结构总在叙与议之间转换, 情感是线索。

三、范本仿写, 掌握表达技巧

练笔必不可少, 除课外随笔和课内完整作文练习外, 根据所上课文特点, 我适时地选择精彩片断, 精讲其技法, 强调其文体特征, 要求学生仿写, 以求技巧、语言与文体相得益彰。

下面是几个仿写范本。

1.论证可对比, 结论需相随。

以《师说》第二节为例, 课文对比内容略仿写论点:学会“照镜子”方能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己。要求: (1) 必须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并得出相应结果; (2) 论据与论点应吻合; (3) 不得出现大段记叙描写类语句。

2.运用色彩, 点染相宜之意境

(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 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 再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 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 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 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 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 天垂暮了, 还可以加一味红黄, 在茅屋上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 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 终至于得失俱忘, 死生不问了;…… (《江南的冬景》第七节)

仿写题目:深秋的山景。要求: (1) 运用色彩词汇; (2) 显出相宜意境; (3) 体现写作顺序。

3.“通感”, 描绘精彩场景:清晨是寒意料峭的, 宁静的。只有停在果园深处珊瑚色 (视觉) 花揪树上的肥肥的鸫鸟 (视觉) 的鸣声、人语声 (听觉) , 以及把苹果倒进斗内和木桶里的咕噜噜的声音 (听觉) , 才打破了寂静。果园里由于树叶日稀, ……不但那条通往用麦秸作顶的大窝棚的林荫道, ……虽说到处都是香喷喷的苹果味 (嗅觉) , 可这儿却香得尤其馥郁。 (视觉) (空间转换) 窝棚里铺着几张铺, 放着一支单管猎枪、一只长了铜绿的茶炊, 窝棚的角落里搁着碗盏器皿。在窝棚旁边堆放着蒲席、木箱和用坏了的杂物。此外, 场地上还挖了个土灶。中午在土灶上熬美味的腌肥肉粥, ……树木后面不时闪过鲜红的衣裙。那些小家碧玉、独院小地主家的姑娘, 穿着发出扑鼻的染料味 (嗅觉) 的无袖长衣, 唧唧喳喳 (听觉) , 地聚集到这儿来, “公子哥儿”也都穿起他们的漂亮衣裳———做工粗糙、……连村长年轻的妻子也屈尊枉顾。 (视觉) (肖像特写) 她已有身孕, 大脸上睡意蒙眬, ……上面还包着几方头巾, 因此她的头显得格外大;她脚上穿着一双打有铁掌的短统靴, ……身上穿着棉绒坎肩、…… (《安东诺夫卡苹果》第两节)

仿写题目:年前的候车室。要求: (1) 至少运用三种感官描写; (2) 凸显年前的特征; (3) 写作时要体现写作顺序。

这种仿写有助于学生掌握各种写作技巧, 同时, 也让学生体会不同文体的语言之特点。在教师指导下的片段仿写可分两个步骤实施, 一为临摹, 二为活用。仿写需长期坚持, 以博采众长, 提升造诣;活用时, 应通过自己观察、思考而求得片段中心, 切不可丢弃自我。

四、教学反思

关于文体指导、提纲撰写和仿写之间的关系。文体指导是理论准备, 不可被忽视;提纲撰写和仿写是具体实践。教学过程中, 可在实践中悟理论, 也可理论指导实践。

关于课文与课外同类文体之间的关系。教学时, 要注意结合课外具有典型结构的文本, 让学生意会文体之精髓、结构之丰富, 避免文章结构单一化。

关于片段仿写与独立完篇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不应生硬地认为二者有严格的先后顺序, 片段仿写可随阅读教学灵活穿插, 独立完篇应贯穿作文教学的始末。

摘要:本文对文体指导的写作教学进行了探究, 重在探究经典文本的文体指导、提纲撰写和片段写作三个教学环节的处理。教师在深入分析解读教材的基础上, 结合教学实践案例, 具体阐述解决学生文体不清的问题的写作教学策略:通过阅读经典, 进行文体指导, 让学生的文体概念清晰化;通过剖析经典和撰写提纲, 引导学生树立谋篇布局的意识, 让作文的结构合理化;通过对片段的精读与仿写, 灵活运用写作技巧, 让学生的写作技巧多样化。

8.从生活中寻找作文素材 篇八

一、学校生活是素材的源泉

学校生活是学生最喜欢、最富有情感的。学习中学生探究实践、互助合作、激励表扬、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都能促进学生写作的灵感。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利用合适的时机进行引导,使学生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

1.理解课文,合理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展开丰富的想象,创造性的写出好作文。如教学《狐狸与乌鸦》一课后,学生知晓了这对邻居之间出现了裂痕,那以后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结果如何呢?为此教师要求学生续编故事。学生之间先进行讨论,围绕狐狸抓住乌鸦想报仇的心理再骗乌鸦一次;狐狸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与乌鸦和好如初;乌鸦把狐狸告到“动物法庭”,山羊法官出面调停,乌鸦终获赔偿等构思进行创作。一篇篇构思新颖、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都是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结果。再如,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这类揭露资本主义罪恶的文章后,会对同龄人产生深深的同情,我利用这种情感动力,让学生展开想象,接续课文写下去:《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乡下爷爷收到信后》,既深化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又进行了写作训练,还培养了创造想象能力。

2.课余活动,积累素材

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能积累写作的素材,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敏锐的想象力,以活动的趣味唤起学生表达的愿望。学校开展艺术节、运动会、科技展等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活动的乐趣。作文指导课上,学生先回忆口述活动的情景,再写下来。如学生写《记一次乒乓球赛》时,之前教师先动员学生开展乒乓球练习,具体观察同学间怎样练习的。之后开展真正的比赛,使学生能把真情实感真正流露在字里行间。学生把比赛的过程、紧张的心情,写得非常具体,做到了言之有物。观看的同学描写了扣人心弦的激战场面,赞美了双方的拼搏精神。这种活动正是学生亲身经历才能有所感悟的。

二、家庭生活是写作的基地

家,是学生温暖的港湾,是学生避风的港口。良好的家庭生活不仅能使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还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基础。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练习写人的文章,可写父母、亲人;写事的文章,可写家庭趣事或家务劳动。家庭生活中家长要利用良好的契机培养学生写作的基础。如各种节假日到来的时候要培养学生怎样帮助他人,怎样做好家务事;家庭聚会时怎样培养孩子沟通协调的能力,怎样正确和他人相处。在这些家庭活动中既创设了亲情氛围,增长了知识,又为创作提供了好的素材,所以家长要起到表率的作用,促进孩子形成好的习惯。

三、在社会生活中开阔视野

社会是个大课堂。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经常带领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开阔视野。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参观农博园,为社区孤寡老人做好事,参加公益劳动,“手拉手”献爱心,游览风景区等活动。如带学生到大自然中进行找寻春天、体验夏天、领略秋天、欣赏冬天的系列活动,从天空、田野、村庄、人们来描绘四季的美景。其中的《春天来了》因为到郊外看了山岗、田野、花草、树木的变化,那一幅花红柳绿、水响鸟啼的春景图在学生稚嫩的笔下油然而生。那清澈的江水、翻飞的燕子、粉红的桃花、嫩绿的柳枝无不展示勃勃生机。参加了“我为残疾儿童献爱心”的活动,写出的《一件有意义的事》不再虚假,矫揉造作。开故事会、进行文艺表演,《玩得最开心的一次》洋洋洒洒近千言,其中一篇还登在《走向成年》上,极大地调动了创作的热情。

(作者单位:长春市朝阳区宽平小学)

9.以寻找为话题的作文 篇九

开始排练了!我来分工,张潋镨、白可为,我都扮演三只小乌龟,熊澄翰当电视机,温馨当沙发,薛炜耀读。

开始了,首先冯老师请了三小组。一天,薛炜耀习了三只小乌龟。把我们放在地上,而薛炜耀去打了一个小时的游戏,小乌龟们都跑到其它地方去了。

薛炜耀发现乌龟不见了,大声喊:“你们到哪儿去了,快出来呀!”他东找西找还是没找到。他突然发现第一只在厕所里,第二只在电视机后面,第三只在沙发下面。薛炜耀把我们关在鱼缸里。我们饿了,就给我们吃的。

10.寻找话题作文600字初二 篇十

为什么不另辟溪径?

不必再拥挤,就站在你的位置上吧。

松柏之挺立,腊梅只坚韧,杨柳只轻柔,兰花之秀丽。哪一个是随波逐流;哪一个在低头落泪?自然赋予它们风情,哪一个不是充满自信,哪一个不在展示风采?

不必再拥挤,就站在你的位置上吧。

正如雪山,他挺立,是为给人以启示;他倒下,便是宽厚的路基。正如大海,她平静,可以容纳百川;她愤怒可以翻天覆地。

不必感叹大江东去,不必羡慕大漠孤烟,自信于你心中,你就是一道风景。

不必再拥挤,就站在你的位置上吧。

你就是巍峨山峦上的一石,你就是惊涛骇浪中的一滴,为什么要藏于海底,为什么要隐于深林?

现在,你需要的不是自谦。很长时间,谦逊和自卑毁了你自信的展示。匆匆人流中,寻找圣人,听不见自己的脚步,认不清自己的面孔。

拦着你成熟的不是幼稚,而是红着脸、低着头。拦着你成功的不是失败,而是你不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一分自信,一分成功;十分自信,十分成功。

终于,你停下脚步,不在拥挤。

11.寻找作文课堂教学的支点 篇十一

一、设计理念

学生作文是一种心智活动。作文能够尽情地培育和充分展现学生的语文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心灵培育、情操陶冶、人格取向都将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然而作文现状极其令人担忧,学生作文或胡编乱造,或寻章摘段,或无病呻吟;技术作文因应试而大行其道。常常是远离生活,对身边活生生的生活视若无睹、缺少感悟,使得作文言之无物,内容空洞,没有时代感,带有鲜明的应试教育的烙印,很少能够直面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因而难以萌动人文精神的萌芽,难以汲取拓展精神家园的丰富营养。社会的道德标准没有内化为学生的内在情感,真善美的指向没有在学生心中引起强烈的认同,久而久之,学生的自我日趋压抑,心灵日渐冷漠。

从学生的写作状况看,因为写不好作文而害怕作文,深究根源,主要是学生缺少对作文的认知,即学生有关作文的元认知处于尚未开发状态或模糊状态。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通过信息加工获得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并能够转化为策略性知识。就作文知识而言,学生要明白的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即“作文是什么”“要写些什么内容”“有哪些规则”等等,而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即如何审题、如何选材、如何构思、如何开头等关于方法的知识,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作文,如何提高作文能力等方面的知识,属于最高级的终身受用的知识。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过多的强调“那么”(即动作)而忽略了“如果”(即条件),导致学生认知的不健全或者无认知,写作能力当然是提高不快或提高不了。由此学生对作文了无兴趣甚至视作文为畏途也就不足为怪了。长此以往,消蚀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热情,转而反感厌恶,从而因无写作的归属感而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认知的方式因个体的独特性而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对课堂教学方式也体现出不同的要求。场独立型的学生喜欢独立自主地学习,易于适应结构不严谨的课堂模式;场依存型的学生有较强的依赖性,喜欢结构严谨的课堂模式。深思型的学生偏向理性,思考问题仔细慎密,回答时正确率高;冲动型的学生更感性,往往凭感觉回答问题而易出错。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认知的特点与信息加工的通道,创造有利于学生认知的课堂环境。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智力是指人在实际生活中面对错综复杂的事物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对自己所属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它是以组合的方式而存在的,每个人都是多种智力组合的个体。他认为每个人至少有九种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这为主体体验式个性作文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成功的、有效的学习者。

新课标倡导学生作文要写出真性情,要说真话、抒真情、议实理,忌无病之呻吟,无情之喊叫,无实之喧哗。

本文正是基于以上依据,试图通过学生在课堂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认识有关作文的知识,感受作文的快乐,以转变学生作文的观念,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调动自己全身,激活自己已有知识,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二、教学策略及理论依据分析

教学目标:借叙述树叶故事,观察树叶,触摸树叶,嗅树叶,尝树叶,听树叶,联想树叶,充分调动人体感官,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去思考描绘事物。据此,基本掌握写景状物的方法,知道从视觉、触觉、嗅觉、听觉等角度去描绘事物,写出自己的真感觉、真想法、真性情。

根据马杰的行为目标理论,本设计以可以观察的行为来表述教学目标,突出学习过程中的外显行为,让目标变得更加明确和便于操作。同时力求目标单一集中,将有助于指引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上。

课前准备:走进自然,捡一片自己喜爱的树叶回来。

——心理学认为,学习准备是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教学的起点。为促成学生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教师有必要提前要求学生做好学习的准备。这一环节有两个作用,一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二为进一步学习作准备。它是本设计的关键,不完成这一准备,整个教学设计将无法进行。

教学过程:

1.导入:大自然是神奇的,也是伟大的。我们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除了懂得欣赏、学会感悟,别无他法。难怪面对秋叶,杜甫感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牧惊喜: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刘禹锡赞叹: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今天我们也来谈一谈一片树叶,学习全方位多角度地描写这一片树叶。

——从学习过程来看,这属于预期与注意阶段。设计导语正是为了引起注意并告知目标。

2.请同学们展示你带来的那片树叶。

——此环节既是引起学习的注意,又是对学习准备的检查,还是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认识了解。但必须要学生明白本节课的重要性,如有同学尚未带来树叶,要提请同学注意,并允许这些同学马上去完成这一任务,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强化。

3.叙树叶来历。

思考:你是什么时候?为什么采了这片叶子的?是什么吸引了你、感动了你呢?请用通顺有文采的一段话谈谈你这片叶子的来历。(是一见钟情,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还是美丽的邂逅?)

——这是对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激活及激活的扩展。激起学生对有关树叶来历的人事物的回忆,并调动已贮存的有关能够促成通顺有文采表达的相关词汇,经信息加工,达成激活的扩展。

4.观树叶,绘形色。

请仔细看一看你手中的这片树叶,你看到了什么?可以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5.触树叶,写感觉。

请同学们用你的肌肤去触摸一下树叶,你感觉到了什么?

6.嗅树叶,写气味。

请大家调动嗅觉,闻一闻你手中的树叶,你能闻到什么气味?

7.听树叶,写声音。

我们看看自己的听觉是不是很灵敏,我们听一听树叶的声音。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这需要我们放飞想象。它应该有很多很动听的声音。

8.尝树叶,写味道。

我们已经从多方面、多角度欣赏了树叶,我们还要尝一尝它的味道,品品叶的生活。

——以上五个环节依据认识规律从视、触、嗅、听、味等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地体验,并据此描写树叶。这个过程相当要紧,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高潮。既有学生的实践活动,又有学生对自己活动感觉的信息加工而成的表达。从教学过程看,通过呈现有组织的信息,让学生有所选择地把新信息收入到原有的命题网络,达成认知结构的重建与改组。学生既有对陈述性知识的认知,也有对程序性知识的认知,更是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阶段。

9.想树叶,引诗文。

我们还可以联想与树叶有关的诗文。

上一篇:现当代文学复习 之 名词解释下一篇:人生感悟散文诗歌七年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