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共10篇)
1.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篇一
笔算乘法(不进位)
学习目标:
1 、通过自学60页内容 ,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竖式的列法。
2 、通过自学60页内容,理解乘法笔算的一般方法,会用两位数乘一位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计算。
2、 竖式的列法及熟练应用。
一、自主学习
1、(自学教材60页)
三个小朋友在画画,一共有( )盒彩笔,每盒有( )枝
我会算
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1、你能想方法计算出有多少枝彩笔吗?
2、你能列竖式计算吗?
..............( )
× ............( )
..............( )
3、在计算上面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时,( )数位要对齐, 先算( )×( )=( ),再算( )×( )=( )最后算( )+( )=( )
三、达标检测
1、列竖式计算
24×2= 123×3=
2、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从( )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积就写在( )的下面
3、完成60页做一做1、2题
四、反思总结
五、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十三1、2题
2、拓展提高:
在一段公路的一边种树。先在起点种一棵,以后每隔阂米种一棵,一共种了234棵。这段公路一共有多长?
2.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篇二
【教学目标】
1、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将乘法计算置于现实情境中,增加练习的趣味,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教具准备】
利用班班通。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目标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乘法的口算,今天我们来一次口算大比拼好不好,你们敢挑战吗?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表现最出色。
4×9= 20×3= 300×3=
13×2= 23×2= 33×2=
师:全对了,真了不起。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先看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师解读重点、难点。(课件出示)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师:元旦快到了。小明、小华和小丽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
师:请看大屏幕,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60页自主读图,完成导学案新知探究的第1题)
(一)探究具体算法
1、自主探究
师:请同学们先估算一下,3盒大约有多少枝彩笔?根据估算,我们知道12×3≈30,那具体到底是多少支呢?12×3等于多少呢?
①先自己找方法算一算,把你算的过程写在导学案上,算好后可以和小组同学先交流,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②小组长负责整理小组同学找到的方法,然后带领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看看哪个小组找到的方法最多。
2、汇报交流
(1)全班交流计算方法:大家都讨论完了,哪一位同学的愿意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各种算法:
①12+12+12=36
②10×3=30 2×3=6 30+6=36
③ 1 2 竖式计算(不板书)
× 3
-----------
3 6
师:同学们想了这么多地好方法,有些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课件出示)
3、学习算法
师:刚刚也有同学像加减法一样,用竖式计算出了36这个结果,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个竖式是怎么书写的呢?请你跟大家说一说。
(1)学习竖式的书写格式。
列竖式: 1 2
× 3
----------
生1:列竖式的时候,12写在上面,3写在下面,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学生说到数位对齐,教师强调一下)
生2:不要忘了写乘号!
根据学生回答,师小结:
先写第一个因数12,再写乘号,第二个因数3写在12下面的个位上,再画上一条直直的横线。
(2)学习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师:竖式列好了,接下来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谁能来说一说?
生:(请2~3位同学说一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学生说完,教师完整板书)
师小结:先算3×个位上的2,再算3×十位上的1
2、理顺算理,与口算方法比较联系。
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竖式计算的过程。(课件出示)
师:这个竖式先算什么?这儿的6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写在个位上,表示什么?
师:个位上的数乘完了,该乘哪位上的数了?30是怎么得到的? 3为什么写在十位上呢,又表示什么?
师:12乘3的积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到的?
生:
(1)结合算理,让学生说一说每步的含义(教师及时引导)
(2)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竖式计算时,先用3去乘个位上的2得6个一,在个位上写6(表示3个2,就是口算方法中的2×3);再用3去乘十位上的1得3个十,在十位上写3。(表示3个10,就是口算方法中的10×3)
(3)学生自己说一说
(4)全班一起说
师:同学们都会计算了吧,先算----(3去乘个位上的2)得----(6个一),所以在个位上写6,再算----(3去乘十位上的1)得----(3个十),在什么位上写几,一起说。
4、完整和规范竖式写法
师:看这个竖式,谁来说说是怎么算的?这个3为什么写在十位上呢?这两个竖式哪个更简便一些呢?
师:竖式算完了,不要忘记在横式上写上答案(单位)。口答:一共有36只彩笔。
5、比较算法。
师: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刚才同学们的三种计算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喜欢竖式计算的方法,比较简单明了。
四、练习巩固,拓展应用
1、课本练习做一做
师:现在同学们拿出导学案,我们用竖式快速完成做一做前两题。请两名同学到黑板上做。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2 23×2 123×2
师:123×2这道题呢?该怎样算?2为什么写在百位上呢?
师:像这种多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都是从哪一位乘起的?你能说说乘的顺序吗?板书(多位数乘一位数)
师:这三题全部都做对的同学举手。好,放下,我们看黑板,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怎样计算呢?
师:请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小组讨论,完成导学案的小结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简洁小结。
2、猜一猜
师:小明用彩笔画了一幅漂亮的画,这幅画就藏在这些竖式的后面,你们想知道吗?只要全部计算正确就会找到答案。
五、全课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想一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希望同学们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六、作业布置:分层作业。
七、小组评价:评选优秀小组,优秀个人。
八、板书设计:
12×3=36(支)
1 2
× 3
--------------------
3 6 1 2
× 3
---------------
6
3 0
--------------------
3 6
答:一共有36支彩笔。
方法一:12+12+12=36 方法二:10×3=30
2×3=6
3.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篇三
邮箱:zym00604@163.com)
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内容属于四个学习领域中的“数与代数”领域。教材第78页的运动会情境图,从实际生活情境引出,由小精灵向学生提问:“你能算出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吗?”使学生体会到他们要学习的内容来自现实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思考,鼓励学生发现和总结这类题目的计算规律,问问他们在计算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引导他们分析、归纳出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课时仍然是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基本算法和算理与例2是一样的,但出现了进位叠加的情况。教学时,还是要抓住乘的顺序和每一位积的书写位置这两个问题。例3的主题图是学校开运动会,一些学生休息时在领取矿泉水的情景图。由小精灵提出问题:“每箱24瓶,9箱一共有多少瓶?”这道题虽然仍然是连续进位的乘法题目,但进位的难度增大了。可能发生的错误是这个例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的时候,教师重点要检查学生计算十位上2×9得18个十再加个位上进上来的3个十时的进位情况和积的书写位置,若发现学生有错,应及时分析原因,给予必要的帮助。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材特点是结合学生熟知的运动会具体情景,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数学知识。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知识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同时,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渗透估算的思想。
四、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方法,纠正进位叠加可能发生的错误,正确掌握乘的顺序和每一位积的书写位置,并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景,逐步培养学生提问、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主动获取知识以及对知识的迁移的能力。
五、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概括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方法。
六、教学策略
《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体现这一理念,让学生在主动的、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在教学设计中我还重视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启发学生探索多样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对计算方法有深刻的体验、思考。
七、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材78页的主题图和“做一做”的图片
八、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听算
7×8+8= 4×6+9= 5×7+9= 3×6+8= 3×9+5=
5×9+8= 7×6+9= 9×4+7= 2×9+5= 4×7+8=
[通过相应的听算练习,为新课的学习做好知识的铺垫]
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A. 同学们,你们参加过运动会吗?你最喜欢什么运动项目?(指名学生交流)
B.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观看某个学校的运动会。你看这就是他们的开幕式,每个年级都派了128名学生组成一个方阵,大家都以自己的形式走过主席台,向主席台上的领导致敬(出示教材第78页“做一做”四幅图)谁能算一算图中一共有多少人?
C. 学生独立思考列算式,并先估算,再列竖式计算“128×4”等于多少?(学生交流)
在计算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错误:
(1) 计算时忘记进位,或忘记加进位数
(2) 可能会把进位数当作因数去乘另一个因数
究竟谁做得是正确的,等我们研究完了这节可答案就揭晓了,同学们可要好好的钻研哦!
[创设情景让学生沟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设下悬念,使学生产生好奇性。]
(二)合作学习,探讨算法
运动会已经开始了,我们去看看吧(出示:教材第78页的主题图)请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根据学生汇报一起来解决“有9箱矿泉水,每箱24瓶,一共有多少瓶?”这个问题)
1、探索算法
A、学生思考:“求一共有多少瓶?”应该怎样列式?
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24×9=
B、先估算,再列竖式计算“24×9=?”
(1)请学生独立思考,并动笔在草稿纸上做一做
(2)小组内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
(3)全班交流
a. 24×10-24=216(瓶)
(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算?)(先口算出10箱的瓶数,再从10箱的瓶数里减去1箱的瓶数就是9箱的瓶数。)
b. 请用竖式做的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可能会出现一下几种情况)
24 24
× 9 × 9
---------------
186 276
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并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
让学生明白整个计算过程:用9乘4得36,向十位进3个位写6,用9与2乘得18,加上个位数3得21,在百位写2,十位写1,积为216。
(提示:9与2乘得18,加上个位的进位数3得21,要向百位进2十位写1,由于第一个因数没有百位,所以向百位进的2不必进到横线上,可直接写在百位上。)
[通过引导学生根据情景图中的信息,培养学生独立寻求问题的不同方法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算法,帮助学生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深化--发展练习
1、列竖式计算
出示:78×7= 67×9=
b. 独立完成
c. 在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积的百位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2、出示:49×8=69×8=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
算完后,比较这两道题有什么区别?(49×8:8与十位上的4乘得32,还要加上进位数7;69×8:8与十位上的6乘得48,加上进位数7得55应再向百位进5,十位写5。)
3、归纳、总结计算你应注意的问题:
(1) 计算是应注意,不要忘记进位,也不要忘记加进位数。
(2) 不要误把进位数当作因数去乘另一个因数。
(3) 如果某一位的乘积正好是整十数,在向前进位的同时,不要忘记在本位添“0”。
[通过算法的归纳,是学生的理解更深刻。]
(四)小结、回顾
请同学们再来看看在上课一开始你“128×4”算对了吗?
如果错了,你找出原因来了吗?
九、板书设计
连续进位(二)
有9箱矿泉水,每箱24瓶,78×7= 67×9=
一共有多少瓶?
(2) 24×10-24
=240-24
=216(瓶)
(2)24×9=216(瓶)49×8=69×8=
24
× 9
------
216
十、作业设计
教材80页练习十八
1.比一比,看谁计算得又对又快,
2.学生独立完成第二、第三题,说说是怎样解答的。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调动学生的计算兴趣,避免计算的枯燥、乏味]
3.你从表中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哪些数学问题,会解答吗?(指名学生交流)
[通过学生自己提问并解答,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十一、镇街交流意见
十二、教师使用体会
[问题研讨]
1.如何把握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契机?
2. 如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参考资料]
薛金星:《小学教材全解》,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版,第110页。
4.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篇四
13867545222chenjian012345@163.com
一、设计思想
数与计算在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中应用最为广泛,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工具。《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初步建立数感,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
本节课教学的主要思路是继续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提出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并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形式,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计算教学范畴,以学生比较熟悉的口算乘法引入。教材呈现的内容是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生的学习素材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愿望。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所以解决同一问题的策略也各不相同。因此,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给他们充分的时间空间思考、交流,肯定鼓励学生的独特想法,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迁移类推,发现规律。
在让学生知道“整十数乘一位数”这样一种思想基础上,运用本课知识迁移类推出“整百数乘一位数”。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出相似问题的解法。
4、作业设计,针对性强。
作业是检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以本课习题为雏形,出了几个相似的问题。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内容,使得绝大部分学生能当堂完成本堂课目标。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对口算乘法的小结和深化,利用学生常见的事物,如买东西算价钱,估计动物的重量,进一步巩固学生口算能力。并且要求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同时也是为以后多位数乘一位数和多位数乘法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加减法,能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相应的估算;但学生对自己计算方法的表述有些困难,教师要在方法的总结上要加以适当的引导。
四、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通过训练,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如买东西,估重量,抽象为数学过程,这是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体会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初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学生掌握掌握口算的方法,通过综合练习,提高学生口算的能力,能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估算的方法,并能合理解释估算的过程。
五、重点难点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在本课中,要求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学生在估算的过程中,如何估计数字,是大估还是小估,这是本课教学难点。
六、教学策略及手段
本课我们提出“问题--探索--交流”的教学模式,旨在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一个优良环境,将学生置于广阔的社会时空中去体验数学、理解数学、认识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和数学问题能力、数学探索意识和数学探索能力、数学交流意识和数学交流能力。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关系,结合多媒体,引入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七、课前准备
学生能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相应的估算,对前面新课进行复习,对习题要求预习。
教师准备幻灯片
八、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巩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计算,口答:(出示幻灯片)
10×4=10×6=300×4=500×6=2000×7=3000×5=38×4≈32×9≈78×3≈93×6≈468×4≈906×8≈
(让学生讲解估算过程,点出大估、小估)
2)计算:(出示幻灯片)
28+6=56+5=35+7=87+6=78+9=45+8=(为课本上的第8题口算作铺垫)
2、合作学习,巩固算法
1)出示幻灯片,让学生以竞赛的形式完成第8题。(以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培养学生竞争的意识和克服困难的的意志)
2)指导学生完成第9题。
指导学生理解题意。每辆车的价钱是90元,买4辆车表示什么?即是几个几?
请学生列式口答(教师版书)。
教师总结:总价=单价×数量,注意单位是“元”。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知道如何计算一定数量相同单价的物体总价。)
练习:长城小学一共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刚好有80人,请问学校里一共有多少学生?
改:儿童三轮车每量的价格是92元。幼儿园要买4辆,准备了360元够不够呢?
这个题目中,要求学生去用估算解决问题。在估算的过程中,又要注意,这里只能把单价适当地估小(变成90)。使学生体会到,在具体的估算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实际情况。
3)指导学生完成第10题。
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你想野牛的体重应该如何求解?解答后进行交流(教师版书)。
请学生回答你是如何估算的?(点出小估)
如果把东北虎体重改成265千克,那应该如何估算这野牛的体重呢?
(强调“四舍五入”的思想,把265估成整百数应该看成300来估算,这里利用了大估。)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要注意哪些问题(教师总结):在估算过程中把二位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把三位数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而另一个因数不变;还应使用“≈”。
(使学生体会到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且回忆和巩固了估算需要注意的地方)
3、提高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第11题
理解题意,让学生独立思考。(这是先告诉我们积,再让我们去求两个因数,并且一个因数是一位数,另一个因数是整十数,问我们满足这种条件的因数有几种?)
让学生尝试列出满足要求的算式,比一比,谁写得多又正确。
交流结果。(教师版书)
你有什么办法把所有算式写出来,尽量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可以从小到大地想,如3×80=240,6×40=240,40×6=240,80×3=240;也可以找对子,如先找到3×80=240,就能找出30×8=240同样6×40=240,60×4=240。
(渗透数学思考方法:逆向思考,让学生知道解决问题的策略)
3)指导学生完成第12题
请学生看表,能看懂这张表吗?(每个空格代表经过几个月后,张宏节省了多少钱。)
请学生口答表中数据。
张宏半年节省了多少钱应该是指什么?(到了第6个月,已经是半年所节省的总数了,每个月节省20元,半年即6×20=120(元))
(本题渗透了统计的思想,同时也可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和日积月累的好习惯)
4、课堂小结
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估算要注意的地方。
九、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习题课
9、40×9=360(元)
答:一共需要360元。
总价=单价×数量
改:92×4=?
90×4=360(元)(小估)
10、213×3≈600(千克)
200×3=600
答:这头野牛大约重600千克。
改:265×3≈
300×3=900(大估)
自由版书
四舍五入
十、作业设计
1、计算
40×9=30×6=700×4=500×2=3000×8=8000×7=
2、曹冲称象: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如果我告诉大家曹冲用了8块大石头,每块石头大约有490千克左右,请问大家,这大象大约有多重呢?
3、整百数乘一位数,积是1800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几个?
十一、镇街交流意见
十二、教师使用体会
问题研讨:
研讨1: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实践中所具有的作用,使学生把生活实践和教学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研讨2:如何提高学生口算的准确率;
研讨3:如何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研讨中,把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数学思想,逐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方法。
参考资料:
刘亚军:《口算乘法》说课
www.kd110.net/bbs/dispbbs.asp?boardid=190&id=13480
姜久明:《“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报告》,教学广角网
www.cnjxgj.com/xxsx//7394.html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5.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篇五
1、 课题
2、口算。(逐题写出每题的得数)
20×3 12×4
200×3 120×4
×3 1200×4
3、 图书室照片
出示例题: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80元,请同学们算一算,一共要付出多少元?
4、欢迎大家到数学王国游玩!
速度快车
420×6 370×5
130×9 450×4 1500×3
5、数学门诊部
(1)计算230×4时,积的末尾有一个0。( )
(2)计算25×6时,积的末尾没有0。( )
(3)150×4=60 ( )
6、设计广场
( )×( )=2400
单位:漓渚镇棠棣小学 执笔:俞华良 邮编:312039 邮箱:sxyhl5722@126.com
设计思想:
1、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为此,教师应从思想上树立现代教育的新理念,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
2、 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主动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3、 在真实有效的课堂中,教学不再是教师主宰、学生跟着教师走,而是根据学生和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 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特点是:由简入难、循序渐进。教学时教师要科学的掌握分寸,在设计教学时认真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练习设计时要适当加强练习的密度,在体现梯度的同时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技巧。
教材分析:
1、 练习二十是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练习。其中第一题要求列竖式计算。第二题介绍了蚕吐丝的资料,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爱好与兴趣。第三题是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每台电风扇的价格是140元,括号下的问号表示求4台一共要多少元。第五题是表格式计算题,是一道因数中间有0和因数末尾有0的比较练习题。第七题是改错题,改正之前应要求学生先说出错误的原因,再进行订正。第八题的连加计算题要求学生用乘法计算,可先让学生观察,看出连加题中是几个连续的自然数相加,加数的个数是奇数个,因此可以用最中间的那个数乘加数的个数来计算。
2、 练习题目种类多样,有图文结合的应用问题、改错题、表格题等。这些题能有效的激发学生进行计算的兴趣,增长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学情分析:
1、 这个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和末尾有0的乘法后的一个配套练习。因此在熟练掌握计算方法上,能清楚地区分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的不同之处显得尤为重要。
2、 三年级学生感知能力、抽象能力不是很强,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尽可能的使枯燥的计算多些趣味性。
3、 每班同学的基础各有不同,教师设计时应掌握全体性原则,在发展优等生的同时,照顾到其他同学,让他们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任何数与0相乘积都得0的算理。
2、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能正确区分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知识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
课前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卡片可开小火车或其它形式。)
7×0 0×9 5×0 0×0 8+0 3-0 2×3 4×8 8×5 20×3 40×8 80×5 200×3 400×8 800×5 3000×3 700×2 3×5+8 4×2+7 7×4+2
2、计算填空(小黑板,请同学回答。)
(1)150×3先把150看作( )十;然后3乘15个十得( )十,也就是( )。
(2)1900×3先把1900看成( )个百;2乘19个百得( )个百,也就是( )。
3、用竖式计算(黑板上进行板演,教师随后进行批改分析。)
(1)604×4 107×5 205×3 306×5
(2)570×4 108×4 230×5 430×3
4、我来当个小医生(改错题)
208 3501200
× 4 × 6× 5
---- ---- ------
8032 410600
二、应用题练习
(1)、一条蚕大约吐丝1500米,小红养了6条蚕,大约吐丝多少米?
(先请同学审题,然后列式计算,同时教师渗透热爱大自然的思想。)
(2)、学校买了4台电风扇,每台140元。一共要用多少元?
(3)、王叔叔平均1小时能检测230个零件,他每天工作8小时,共能检测多少个零件?(审题分析时可渗透热爱劳动的思想。)
三、拓展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先请学生尝试,再教师进行分析和讲解。)
981+982+983+984+985+986+987
=984×( )
=( )
2、想一想:
用竖式计算:2030×3
要求:(1)观察因数特点。
(2)独立进行尝试练习
(3)说说想法和计算过程。 板书:2030
× 3
------
6090
练一练:6050×4
先让学生进行练习,然后再和前一题进行比较,说说异同点。
相同点:计算的方法、方式一样,算理一样;
异同点:一个有进位,一个没进位。
3、 课堂小结。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是一致的,不管是两位数、三位数,还是四位数,也不管多位数的中间有0的、没有0的,或是末尾的0的,乘一位数时,都必须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只是当多位数的末尾有0时,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0不必与一位数相乘,只要在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后面补上0就可以了,有几个0,补几个0.
四、巩固练习。
1、练习:用竖式计算。
(1)2800×3 1350×5 2060×4 350×4 50×6 205×4
(2)校园里有3棵桔树。第一年产桔子306个,第二年的产量是第一年的2倍,第二年产桔子多少个?
(3)学校组织学生去春游,四年级有120人参加,五、六年级参加的人数是年级的3倍。五、六年级参加的人数是多少?
2、数学课堂作业本。
知识结构:按循序渐进与由简入难的原则进行。
镇街交流意见:
6.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篇六
①从个位齐,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
②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往前一位进几。
【设计意图】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精确计算之前,让学生先估一估计算结果的范围,在精确计算之后与估算结果对比,判断计算是否正确,养成良好的估算意识,这有利于数感的培养。估算的方法是多样的,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提倡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再通过对比,找到一次进位与连续进位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突破新知的学习。
2.认识因数: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因数。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做一做:列竖式计算。
(1)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练习。
(2)评价并订正。
2.估一估,再列式计算。
36×7 313×5 499×3
3.练习十三第7题。
4.练习十三第9题。
5.练习十三第15题。
7.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篇七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第60页例1,练习十三第1~4题。
设计思想 :
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传统的计算教学是枯燥乏味的,为了打破传统的计算教学方法,突出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时,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迎接元旦为背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感受知识的发展过程,体验、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算法的多样化,并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这样几个特点: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注意知识的迁移。
2、通过合作交流,突现学生的主体性,实现算法的多样化。
3、设计多种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材分析 :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是学生在掌握了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探讨每一数位上的积都不满十的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出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通过计算使学生懂得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都是把这个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这一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它体现了多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了它,多位数乘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迁移、类推。而且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熟练程度还会影响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的准确率和速度。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
学情分析 :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一般不会列出乘法笔算竖式的,许多学生都会利用口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笔算竖式是计算的通法,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竖式。刚开始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有的学生可能会从高位算起,这时教师不必急于去纠正,这个问题可以留待以后学习进位乘法时再加以解决。
教学目标:
1、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难点:竖式计算的算理。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英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从这幅图画中,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他们每人都有一盒彩笔,每盒12枝。他们一共有多少枝彩笔呢?)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盒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设计意图:适当给予学生帮助理解图意,并给出明确的问题,让学生有思考方向)小精灵问了: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生解决问题时间,适当给差生帮助,也给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时间,顾及全体学生。)
二、探究建模
(一)请同学们说一说:(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问: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让小组内每个同学先思考3分钟,在纸上算算看,能不能算出来。也可以摆出小棒(或其他学具)或画画图等。如果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法都写出来。
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小组长归纳一下本小组一共想出了哪几种算法。这时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尤其要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设计意图:集中大家的智慧解决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全班汇报。由各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的各种算法,教师将其板演在黑板上。
(二)分类评价
教师提出要求:现在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算法,我们能不能把这些算法分分类,看看一共有几种思路。
估计学生的算法可能有如下几类:
1.摆学具求得数。
引导学生摆。因为一个因数是12,所以一行摆1捆零2根;因为另一个因数是3,所以摆3行,一共摆了3捆零6根,也就是得36。
2.画图求出得数。
3.连加法。
12+12+12=36 4.数的分解组成。
10×3=30
2×3=6
30+6=36 5.拆数法。(转化成表内乘法)
8×3=24
或7×3=21
或6×3=18 4×3=12
5×3=15
18+18=36 24+12=36
21+15=36
评价各种算法,组织学生议论,每一种算法是怎么算的,各有什么适用范围。
1.摆学具和画图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我们学了数学以后就应尽量使用计算的方法来算。
2.根据乘法的含义用连加的方法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因数的个数比较多,算起来就比较麻烦。
3.把一个因数分解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分别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把几个乘积加起来。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几都能算。
4.把一个因数拆成几个一位数,再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然后把几个乘积相加,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几也都能算,但有时也比较麻烦。如25×6=9×6+8×6+5×6+3×6等。
(三)介绍竖式
从刚才议论的结果来看,用数的分解组成方法来算比较简便。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算式像加法竖式那样合并成一个竖式呢?下面就请大家打开课本第74页看看小英是怎样列出乘法竖式的?
课件一步一步展示竖式的书写过程,突出书写的步骤和书写的位置,边演示边说明。
设计意图:教师的讲解,让学生理解竖式每一步的意义,为今后用竖式解决乘法计算打下良好基础学生经过思考与倾听教师的讲解,对笔算乘法充分理解,掌握了列竖式计算的方法。
先出示有部分积相加的竖式,再出示简便竖式,并说明为什么可以写成简便竖式。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如有发现错误,指导订正。
三、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先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四、回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
多位数乘一位数 2 ×
8.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八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较灵活.熟练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己探索计算方法,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使学生体验数学以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同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去春游吗?我们去春游的路上有一些障碍,谁能扫清路上的这些障碍?
口算
35+3= 24+9= 45+30= 28+7=
87-5= 36-8= 72-50= 93-6=
二、创设情景,让学生提出问题。
(一)观察第91页情景图。
1.仔细观察,从这幅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与乘船有关的问题?
2.学生提问题。
(二)观察第92页情景图。
1.图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
师根据生答板书:
“二(1)班、二(2)班能坐下吗?”
“二(3)班、二(4)班合乘能坐下吗?”
2.谁能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23+31 32+39
(三)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
三、小组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一)探究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学生自主探索。
2.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巡视。
3.各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二)学生小组讨论喜欢的方法。
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2.学生汇报。师: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
3.这两个问题解决的结果如何?
四、巩固练习。
1.第93页做一做右边4题.(生做完后,师作反馈纠正。)
2.练习十九1、2、3、4.(选加法做。)
五、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9.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篇九
学习目标:
1、会认“麻、症、疾、姿、势、况、镇、绪、述”等9个生字。
2、正确理解“小儿麻痹症、忧郁、文静、犹豫”4个词语。
3、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两次掌声里的深刻含义,从而懂得并愿意主动关心、鼓励他人,并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鼓励的真情,学习关爱别人。回报别人的付出。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词语,学生认读。
2、发动学生采用对比读、分段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课文,领会大意。
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人物的心理和活动。
4、让生互相交流,体悟文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关爱,从而理解爱、懂得爱,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为善,尊重他人,善待他人,鼓励别人;同时,也要懂得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2、通过师生共学、自主探究、发散想象等方法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流程:
一、游戏激趣,创设阅读动机
1、游戏环节:游戏环节:大家一起来做个小游戏?举起你的左手,举起你的右手,按照:XXXXX的节奏。
题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掌声,掌声,给人以激励;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以信心,以勇气,以奋进的动力。因此,我们要学会鼓掌:为别人鼓掌,为自己鼓掌。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9课《掌声》。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对比参读,激发情感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仔细想想,以前的英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自由朗读后交流:(自卑、忧郁、不快乐,孤独……)(板书:自卑忧郁)
(1)同学们体会得真好,你们是从哪句话感受到这一点的呢?
课件出示句子: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想象一下当时同学们在干什么?
课件出示:“当同学们()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生:在做游戏。
生:在唱歌跳舞。
生:在操场上奔跑,跳绳。
生:在尽情地说笑。
师引读:当同学们快乐地游戏的时候---(生)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当同学们唱歌跳舞的时候---(生)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当同学们在操场上奔跑,跳绳的时候---(生)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2)师:是啊,那是教室的一角,更是孤独的一角,谁愿意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英子的孤独呢!(点击课件,去掉填空)指名读
(指名读评价:“总是”读得重一些,“默默地”读轻一点)
(3)英子为什么会这么自卑和忧郁呢?为什么不和同学们一起游戏,一起玩耍呢?(生)
(出示)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这场可怕的疾病给英子留下了什么?(留下了终身的残疾,留下了痛苦的回忆,留下了伤痛,留下了心灵的阴影……)
让我们带着难过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生读)
(⒋)深情引读:
师引: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生读:“所以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点击课件)
(点击课件)师引:因为可怕的病魔带走了她的健康,带走了她与人交流的勇气,所以英子总是--生读:“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
(5)、师:是呀,看来,同学们都很理解英子。那时的她不爱说话,默默无闻,多么可怜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一下英子的痛苦和孤独吧?(齐读第一段)
她忧郁的眼神,孤独的背影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眼睛。请带着痛惜的语气再来读读这一段。(再读第一段)
2、品读第二小节,体会开朗
(1)喜欢忧郁的英子吗?
(2)一个人失去了自信,就如同鸟儿折断了美丽的翅膀,享受不了五彩缤纷的生活!此时此刻,你最希望看到一个什么样的英子?
(3)一群善良的孩子,你们的愿望实现了,请看--
[课件出示]: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①指名读。问:此时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英子)
②交流(自信,充满笑容的孩子)(板书)自信快乐
③真替英子的变化感到高兴,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这一自然段吧。(齐读)
三潜心品读,升华情感
过渡:是什么给了她力量,让她有了如此大的转变呢?我这里有一封英子寄来的信,请大家读一读,看看此时英子最想说些什么?(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1、是什么改变了英子?(掌声)掌声有这么大的力量吗?请大家默读第2、3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英子动作、神态的句子。
新来的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台讲故事,轮到英子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指名说)
(课件出示:)
A、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追问:英子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当时她的心情是怎样的?(害怕)。她怕什么?(怕同学们嘲笑她)她想上去吗?(不想)她能不上去吗?(不能)
所以,当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那个角落,英子怎么样?--(生接)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假如你就是英子,请你读读这句话,读出你的感受。(齐读)
(评价:你把“一齐”读得比较重,“低了下去”读得轻,读得有感情。老师听出了你的无助/自卑/害怕)
此时此刻,英子真是左右为难,万般无奈,所以
(课件出示)-B、: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英子在犹豫什么?(上去还是不上去)因此,从“慢吞吞”、“眼圈红红的”我们体会到英子的内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无奈)。
5、师引读: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课件出示C句)她终于--(生)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此时英子内心充满了痛苦、无助,甚至快要哭出来了,这个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的女孩,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现在--生接: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这个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女孩,在全班的注视下-----生接: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把终于读得这么响亮?(生答:下了很大的决心)
(评价:理解的多深刻啊!)
2、掌声再现,感情朗读
过渡语:这个残缺的女孩,尽管自卑,尽管紧张,尽管难过,但她还是站了起来,一摇一晃的走上了讲台。就在这一刻改变她一生的东西出现了!是什么呢?(掌声)
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掌声的句子,用横线画出。
课文一共出现了几次掌声?第一次掌声是在什么时候响起的?(生答)
(课件出示)“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骤然”还可以用哪个词来代替?(突然忽然猛然)
如果现在老师是英子,你们是英子的同学,什么样的掌声是“热烈而持久的”你们能用掌声表示一下吗?(生鼓掌)
这真是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啊,同学们把千言万语化作了这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掌声是对英子的(鼓励、加油)板书:关心鼓励
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用掌声告诉她什么?
生:英子,你能行,我们相信你!
生:英子,你真勇敢!
生:英子,别害怕,我们不会歧视你!
这掌声对英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3.引读悟情。
师: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大家一起读)──生接: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师: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生接: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师:就在英子最需要鼓励的那一刻──生接: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如果说,这第一次的掌声,是同学们对英子的鼓励,那么,当英子讲完故事后响起的掌声,又是什么呢?(课件出示第二次掌声: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次的掌声是对英子的(肯定、欣慰、表扬、赞美……--因为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
英子听到了同学们的鼓励、表扬,特别激动,特别感谢同学们。所以她--读:(出示)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同样的姿势,同样的一摇一晃,这一次心情是怎样的?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激之情齐读这句话:“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同学们,此时此刻,千言万语如潮水般涌上英子的心头,将它们都化作了--“深深地鞠了一躬”。此时无声胜有声!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温暖的时刻。(出示第三段,播放伴奏音乐:最初的雪花)齐读这一段。
总结:(音乐继续)从掌声中,英子终于明白身体上的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上的残疾,只要鼓起勇气,生活不再是阴天,让我们带着这份理解与感受,再来读一读。(齐读)
四、回归课题,爱心显现
1、师引导三读课题
课文学完了,现在请大家大声地告诉我:
是什么让自卑的英子变得自信乐观?--(掌声)
是什么能让曾经失去自信的英子,重新找回了自信的,--(掌声)
是什么化解了她心中深沉的忧伤与孤寂?--(掌声)
2、是啊!这一切都来自掌声。读到这里,想到这里,同学们你们认为大家送给英子的,仅仅是掌声吗?那是什么?
从这掌声里传递着什么?(板书:鼓励、关心、帮助)
对,这掌声就是鼓励,支持,帮助,还有那真诚的关爱.
五、总结、升华
(课件:音乐)在课文中我们把爱化作了一阵掌声,其实我们就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平凡的小事蕴含着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捐款、献血等图片并播放歌曲《掌声响起来》)(让座是最后一张)
让我们记住这样一句话--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同时,也不要忘记珍惜别人的掌声。
{延长时间的拓展:老师这里有一首小诗,想送给大家,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让掌声陪伴你们快乐地成长,自信地生活,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课件一首小诗)
掌声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勇气的大门!
掌声是一场春雨,能够滋润人们的心田!
掌声是一首美妙的歌,能够唤起人们的勇气!
掌声是一朵芳香的花,能够使人振奋!
掌声是一轮早晨的太阳,能够给我们带来一缕阳光!
掌声是一片宽阔的海洋,能够把害羞淹没!
掌声是闪闪的星星,能够把孤独的黑夜照亮!}
六、结束语:
同学们,让我们再来做一次上课前的那个小游戏,举起你的左手,举起你的右手,把我们的掌声献给每一个心中充满爱的人:XXXXX。
板书设计:
29、掌声
自卑忧郁-----------自信快乐
关心、鼓励、帮助
10.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篇十
一﹑设计思想:
学生的认知结构,只有在经历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主动才能完成。只有学生本人的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能,尤其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掌握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提倡算法优化,并能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教材第86页例7教学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例题呈现的是学校图书室里购书的情境。题目要求学生自己试着算一算,然后将两种算法进行对比,有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算法。教学时,可结合图片,让学生谈谈读书有什么好处,了解学生读哪些书,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增长见识。例题渗透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种数量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适当的指导。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估算,再独立计算。如果学生出现了教材中的两种算法,就请他们说一说计算过程,尤其是第二种算法,0×3这一步能不能省略?如果要省略,那么因数3应该移到什么位置上?这时书写积应该注意些什么?本节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一规律上学习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为四年级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和两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是学生特别容易出错的,教师要根据这一点,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我研究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自己发现这种类型题的简便算法,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印象,使学生牢固掌握。同时,在用简便方法计算的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一位数的书写位置,这个一位数应该与多位数0前面的那个数字对齐;二是积末尾0的个数,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用简单方法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上几个0。
关键:让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由此出发,让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在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解决问题为主线,以自主探索的数学活动为主要形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自由、民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多种算法,给予积极的评价;给学生充分的合作交流的时间,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想法。
七﹑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沟通联系,促进迁移
1、出示准备题,师根据学生的口算,逐题写出每题的得数。
20×312×4
200×3120×4
×31200×4
2、提问:观察每组题,你发现了什么:
第二个因数不变,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写几个0。
3、讨论:怎样算比较简便:(学生交流口算方法)
小结学生的回答: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后面添写几个0。
(设计意图:通过准备题复习已学过知识,将学生引进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习新知理清思路,做好准备。)
(二)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1、设疑,引入新课
问:你去过图书室吗?进了图书室,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课件出示图书室。
问:看了图,你想到了什么?读书有什么好处?
结合插图,让学生谈谈读书有什么好处,读了哪些书,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增长见识。
2﹑合作学习,探讨算法
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80元,请同学们算一算,一共要付出多少元?
(1)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每套280元”是什么意思?怎么求“一共需要多少元?”
根据学生的分析回答,列出算式:280×3=?
(2)这道题怎样用笔算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这题应怎样进行计算?自己试一试。算完后和同桌的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
(3)学生汇报,展示不同的算法,说出算理。
280×3=840(元)
第一种算法:第二种算法:
280280
×3×3
840840
(设计意图:利用知识的迁移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自主探索不同的算法,重点是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再通过比较、优化算法。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3、两种算法得数一样,你喜欢哪一种算法:
如果用第二种算法,笔算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列竖式时要怎样对齐?
(第二个因数要和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
(2)怎样相乘?(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3)乘完后怎样写0?(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4)小组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概括,加深学生对简便算法的认识和理解,能够熟练正确进行计算。同时,鼓励学生能多发表自己的想法,促进思维的发展。)
4、小结,揭示课题(板书)
(三)巩固知识,加深理解。
师:下面,老师带同学们到数学王国遨游吧!
1.第一关:首先来到的是速度快车,看你能不能搭上这辆快车。
420×6370×5130×9450×41500×3
2、第二关:进入数学王国,我们来到了数学门诊部,请你当医生哦。
(1)计算230×4时,积的末尾有一个0。( )
(2)计算25×6时,积的末尾没有0。( )
(3)150×4=60 ( )
师:大家表现得真不错,我们继续前进吧!
3.第三关:设计广场,请你当小小设计师。
( )×( )=2400
这里学生的兴趣高涨,个个争当设计师。
师:完成了数学王国的旅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用学生乐于参与的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
(四)师生小结,畅谈收获。
九﹑板书设计: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280×3=840(元)
第一种算法:第二种算法:
280280
×3×3
840840
十﹑作业设计:
1、《作业本》P.40
2、想一想,算一算。
电脑每台5600元碟片每张8元照相机每部860元
(1) 买一台电脑和50张碟片,一共要花多少钱?
(2)4000元钱买5部照相机,够不够?还差多少钱?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列式解答?
十一﹑镇街交流意见:
十二﹑教师使用体会:
【问题研讨】
1、教学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沟通联系,促进迁移”是否有必要,还是直接情境引入使这节课更紧凑?
2、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展示的机会?平时如何训练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参考资料】
【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推荐阅读: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06-19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上课07-08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教学反思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10-07
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的笔算除法(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10-10
四年级上册乘法教案07-12
二年级上册1-9乘法口算练习题08-23
二年级数学上册《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09-29
二年级数学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