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边塞诗代表人物

2024-09-21

唐代边塞诗代表人物(精选4篇)

1.唐代边塞诗代表人物 篇一

唐代边塞诗兴盛原因探析

泱泱大唐是一个诗的国度,特别是盛唐时期描写边塞生活,雄浑奔放、慷慨悲壮的边塞诗与描写山水田园,清新自然、明朗恬静的山水田园诗争奇斗妍,并立诗坛,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独特景观,令后人追慕。这两个诗歌流派并非是当时诗人自觉聚合形成的,都是后人根据它们的不同题材和风格而给以划分并命名的。其中的“边塞诗”和“边塞诗派”这两个概念至晚也要起于二十年代,如胡云翼在1927年出版的《唐代的战争文学》一书中就说:“在唐代诗人中有‘边塞’一派,他们描写大都以《出塞曲》为主题,他们作品的风格也就形成了一种悲壮的倾向,无论是主战与非战的文学,这些‘边塞派’的诗人,便是战争文学。”在这两个概念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充满了对它的具体内涵的争议,即它的时空、题材、风格都要怎样限定,这关系到对边塞诗的深入认识与研究。要更好地认识边塞诗,我们必须首先解决“边塞诗”的内涵限定问题,对“边塞诗”内涵历来存在的一些争议进行具体分析。

一、边塞诗含义

我们如果对前人关于边塞诗的研究成果加以分析的话,可以发现边塞诗的内涵确定主要有以下几种:题材意义的边塞诗、地域意义的边塞诗、史的意义的边塞诗,其中史的意义的边塞诗又可分为断代史意义的边塞诗和发展史意义的边塞诗。

题材意义的边塞诗,即把所有边塞题材的、直接或间接涉及边塞的诗歌都称为边塞诗。不管是反映战争、民族交往,还是描写塞上民情风物,亦或是抒发报国壮志、怀古幽思,只要与边塞生活有关,统统可列入边塞诗之列。这是一个非常广义的边塞诗概念。

地域意义的边塞诗,这是从诗歌描写地域的角度来规定边塞诗的内涵的,认为所写内容应象某些论者所说的那样,“地理方位应限制在边塞,即沿长城一线,向西北延伸到安西四镇”[1],这样就把边塞诗规定在了狭小的地域范围内,显得凝固而僵化。“边塞”是一个活的随着历史发展而内涵不断变化的概念,当它不与具体的时代相联系时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不应具体化为某一局部的一小部分。

史的意义的边塞诗是在注意到了它们拥有共同的题材之外,注重把边塞诗作为一个独特的事物来考察它的历史发展过程。这种定义又可分为两种,即断代史意义的边塞诗和发展史意义的边塞诗,而历来对边塞诗内涵的争议也主要是围绕这两者而展开的。

断代史意义的边塞诗是将边塞诗内涵规定在有唐一代,认为边塞诗这个概念应具有一种史的规定性,有一个特定的历史范围限定,“乃是指产生于唐初,极盛于开、天年间,流响于唐晚末的反映边塞的作品。”[2]甚至还有人认为要“只以盛唐为界,中晚不涉及,更不能上溯汉魏,下流宋元。”[3]这种传统观点看到了边塞诗与唐代社会的特殊而密不可分的联系,但仍显不够完善。

发展史意义的边塞诗,是将边塞诗放在整个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进行综合考察,以梳理它的源流及发展脉络。认为它可上溯《诗经》,历经汉魏六朝以至隋、初唐的草创、模拟,至盛唐而蔚为大观,其后则是流响。有一个萌芽产生、发展成熟和逐步衰落的过程,而不只是一个共同题材的简单聚合。今人多持这一观点。

在综合考察以上几种边塞诗内涵规定的基础上,我认为发展史意义的边塞诗概念对边塞诗的研究最为有益,它可以指导人们对历代边塞诗歌进行综合梳理分析,从而从更高的角度来考察边塞诗的发展,认识边塞诗在唐代兴盛的必然性及其与唐代社会发展的关系。本文正是立足于边塞诗的这种含义来考察边塞诗与唐代社会的。

二、边塞诗在唐代兴盛的原因

中国古代的诗歌,表现边塞生活和边塞战争内容的,在《诗经》时代就已有了,但是却直到唐代才迅速发展起来。据统计,从《诗经》时代开始,直到隋代,现存的边塞诗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即已有两千余首。初唐四杰和陈子昂的作品中已有相当数量的边塞诗,到了盛唐,更是出现了边塞诗的空前繁荣,大批杰出的边塞诗人及高质量的诗作涌现,形成了以高、岑为代表的边塞诗派。那么为什么边塞诗直到唐代才兴盛起来,是什么原因促成的呢?这可以从诗歌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历史条件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自身因素

唐代边塞诗的兴盛是对以前的边塞题材诗歌创作经验的继承和发展的结果。

(1)题材风格上的继承发展

边塞诗可上溯《诗经》,在《诗经》中,边塞题材就已出现并达到相当丰富的程度,广泛地反映了战争所带来的各种社会影响。有反映边塞战争的,如《小雅•出车》;有描写征夫思妇、离情别恨的,如《卫风•伯兮》;有抒发同仇敌忾、保国戍边壮志的,如《秦风•无衣》;也有抒发人们的反战呼声的,如《唐风•鸨羽》。这些主题不断被后世继承,成为后来边塞诗的基本主题。

到屈原的《九歌•国殇》里,那种对战争场面的精彩描写中所蕴涵的深沉悲壮的感情气势对后世边塞诗悲壮美学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两汉是一个空前繁荣、武功卓著的时期,特别是对西北匈奴的战争和对西域的开拓经营,产生了许多边塞题材的乐府诗歌,《十五从军征》、《战城南》还保有歌辞,而另外一些如《陇头水》、《出塞》、《入塞》、《关山月》等后来都只剩下了题目而丢失了歌辞,成为后世边塞诗中常用的题目。

建安时崇尚梗概多气、刚健有力的审美风格,诗人们用乐府旧题抒发现实感怀,歌唱建功立业的抱负,对唐代边塞诗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时期开始了对边塞风物的描写,从而开拓了边塞诗的题材范围。曹操本人就创作了大量写边塞风物的诗。

两晋时期边塞诗创作渐见消沉,只是学步建安。但由于受时代风气的影响,诗歌开始注重格律修饰、语言雕琢,多用对偶,离乐府民歌精神渐远。

南朝宋齐上承两晋,豪迈壮志的边塞之作仍显寂寞,只刘宋诗人鲍照成就突出,多用五言乐府,风格俊逸,对后世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等都产生过影响。梁陈时边塞之作却又骤然复兴,受当时宫体诗影响,这时的诗多关注征夫思妇的细腻心理,边塞乐府与宫体乐府合流,促成了这个时代哀怨纤巧的风格特色。

北朝乐府民歌则更多淳朴自然,或表现北方边塞风物或表现战争军旅,出现了《敕勒歌》、《木兰诗》等脍炙人口的杰作。

隋代的杨素、薛道衡、虞世基等人的边塞诗作已显刚健豪迈,显露出诗风转变的讯息。

至初唐边塞诗时已表现出主题的继承性和表现的程式化,丰富的题材和主题的积累以及初唐诗人在对宫体诗的反抗中形成的健康的审美风格为唐边塞诗的兴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艺术形式上的探索

近体诗即格律诗与歌行体经过漫长的发展终于在初唐定型,为唐边塞诗提供了适合的表现形式。它们都是在继承并发展前人对艺术形式的探索经验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可资拓展的空间。

格律体是一种章句有“格”,声韵有“律”的诗体,句式上五、七言定格,修辞上讲究对仗,声韵上讲究平仄用韵,它萌芽于汉魏晋古诗,初创于齐梁“永明体”。自六朝开始沈约、庾信等大批诗人就开始自觉地探索诗歌的声韵格律等内部艺术规律,入唐之后,上官仪的声律探索及初唐四杰、“文章四友”的创作实践都为格律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至沈佺期、宋之问,他们总结前人经验并加以发展,使律诗这种已趋成熟的诗歌形式完全确定下来,清钱良择在《唐音审体》中说“律诗始于初唐,至沈、宋而其格始备。”这里主要指的是五言律诗的形成过程,七律和长律的产生和定型稍晚,到杜甫那里才成熟。而绝句在五言古体逐渐格律化的同时也逐渐由五、七言四行小诗格律化形成,并于沈、宋以后正式定型。这也就是说初唐诗坛上的格律诗主要是五言律诗和绝句,格律诗的其他形式都还未充分发展起来,而且初唐诗人的格律诗创作还处于摸索定型阶段,其创作水平也未尽如人意,格律诗的表现能力还未被充分发掘出来,具有极大的拓展空间。格律诗讲求对仗,适宜于表现气势和创造包孕万千的意境,因此到了盛唐,格律体形式与边塞内容的结合就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涌现出大批格律体边塞诗。如王昌龄就把七言绝句的艺术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创作了大量边塞题材的七绝,被称为“七绝圣手”。

古体诗在唐代的发展最突出的成就是产生了七言歌行,初唐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与骆宾王的《帝京篇》可视为初创期的试作,在谋篇布局、开合转换,以及声韵节奏方面均为七言歌行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堪称初唐七古双璧,标志着六朝后期以来酝酿发展的歌行体至此已完全成熟,从而为盛唐歌行体的盛行开了先路。七言歌行常被归入七古之内,其实它是唐代出现的一个七古新品类。它的句式虽以七言为主,但却又既可整齐划一,也可兼用杂言句或散文句式,比七古自由得多,篇幅可长可短,伸缩铺排,不受拘限,既可整饬合律,亦可自由挥洒,气势纵横自如,适宜于表现自由奔放、傲岸不羁的激情。盛唐边塞诗人那建功边塞的昂扬激情及奇特的边塞风物对诗人的情感冲击都适合用这种歌行体来尽情挥洒。盛唐边塞诗中除七绝外,大多是歌行体,如高适的《燕歌行》,而岑参著作尤以七言歌行为盛,他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都是七言歌行体。七言歌行体是初唐诗人借用近体格律并揉入铺张扬厉的赋体文学的特点对六朝七古进行改造的结果,体制宏阔、音韵谐美而又气脉流动,正与大唐汪洋恣肆的时代风貌相适应。这种诗歌形式历经初唐的草创,在盛唐时期尤其是边塞诗中达到全盛。特定的社会条件

边塞诗在唐代的兴盛也必有其社会历史的原因,与唐代特定的社会条件息息相关。

首先边塞诗的兴盛与唐王朝边境战争的状况紧密相联,唐自建国起就一直边患不断,高祖时甚至一度陷入对东突厥称臣的境地,但自唐太宗开始,国力开始增强,对突厥、奚、吐蕃、吐谷浑等的侵犯也都予以坚决反击并取得胜利,此后,高宗、武后时期边患一直不停,玄宗即位后,重视武功,迅速夺回对三边的优势。总体看来,随着国力的逐渐强大,唐对外族侵略的抵抗日益有力,这极大地提高了国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由于国势的逐渐强盛,四方依附,内地与边疆联系加强,各地人民交往广泛。回俊才在其《边塞诗的形成及其评价问题》中认为盛唐时期“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国力空前强大和统一,以长安为中心各民族(还有外国)商业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加强,这是边塞诗形成的根本原因。”可见民族交流的加强对边塞诗的巨大意义。这种民族之间交流不断又战争频繁的现实就是边塞诗形成的社会基础。

其次,唐代的知识分子身心都获得了极大的解放,产生了强烈的建功立业愿望,大多热衷功名。整个社会都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和尚武的时代精神。同时唐朝的用人制度除科举制之外,还有军功制,诗人在应科举之外,还可以“入幕”以博取功名,这都刺激了诗人出塞,而诗人们边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为边塞诗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直接促进了边塞诗的兴盛。

正如王国维所说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一种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文学样式被选择而极度兴盛起来,最能显出唐代文学成就的就是唐诗,而作为唐诗坛的一朵奇葩的边塞诗又最能显出盛唐气象。对唐代边塞诗的发展演变及其与唐代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的关系进行具体研究,对我们深入认识并正确评价边塞诗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转引自卢兴基主编.建国以来古代文学问题讨论举要.济南:齐鲁书社,1987.193 [2]张天健.唐诗答客难.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510 [3]转引自卢兴基主编.建国以来古代文学问题讨论举要.济南:齐鲁书社,1987.192 [4]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13 [5]郭兴良,周建忠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38

2.说说唐代作家创作的边塞诗 篇二

中文0931班29号吴桂泽

摘要:边塞诗创作渊远流长,作为古典诗歌的一种诗体类型,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边塞诗则是边塞诗中颇有代表意义的一部分。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而本文从边塞诗概念的研究入手,以唐代边塞诗艺术特色为研究对象,就其征战主题、乡恋、苦寒及民族冲突等艺术特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唐代 边塞诗 征战主题与民族冲突 乡恋 苦寒

一、唐代边塞诗的界定

边塞诗是按题材内容研究诗歌而产生的诗体概念。作为古典诗歌中重要的诗体类型,边塞诗创作渊远流长,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而与其他诗体种类相比,边塞诗表现的是人的社会政治生活内容,是国与国之间、政治集团与政治集团之间相互争夺生存空间的政治行为在诗歌创作中的反映。戍边守土的政治军事行为,以青春热血为代价,经受血与火、生与死、灵与肉的痛苦考验。因此征戍生活远比一般日常的聚散离合、穷达祸福、伤春悲秋等生活内容更牵动人心,它关系到国家民族的荣辱存亡以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活能否正常运作的根本问题,因而反映戍边守土内容的边塞诗也就比其他一般诗歌更感人,更具震撼力。[1] 从文学反映生活范围角度说,边塞诗也是其他诗歌不可替代的诗体类型。边塞诗以边塞为表现对象,“边塞诗本身就是特定地域文化的产物。”无论是写边塞风光,还是写风俗民情;不论表现边地的生产生活,还是反映征战戍守的军事生活。不论咏史怀古,亦或咏物寄情,都突出鲜明的边塞地域性特征。因此边塞诗是反映异域生活的主导诗歌体式,它是对文学主体反映内地〔包括中原和南方)生活的一大补充,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与意义。

二、下面就其征战主题及民族冲突、乡恋,苦寒等艺术特色进行了探讨。

(一)边塞诗的征战主题与民族冲突

从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看,每一个王朝都会尽最大努力争取并维护这种和平友好往来的局面。

相比于和平,征战毕竟是暂时的。然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游牧民族为了争夺生存空间或物质财富而大举入侵,当中原王朝为了边疆地区长治久安的需要而主动经营边塞之时,武力征战的方式就成为解决民族矛盾的主要手段。

唐代战争的恒久与惨烈,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内在心灵造成巨大的冲击和极大的震撼。因此描写边塞战争的惨烈以及由此而生的对美好和平生活的向往就成为边塞诗征战主题表现的重心之一。唐代边塞诗有许许多多对残酷边战的描写:“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年年征战不得闲,边人杀尽唯空山。”“积尸川没岸,流血野无尘。今日当场舞,应知是战人。” “南风不竞多死声,鼓卧旗折黄云横。六军将士皆死尽,战马空鞍归故营.”这种惨烈的征战,时间上具有恒久性:“岁岁征兵去,难防塞草秋。”“世世征人往,年年战骨深。”空间上有广泛性:“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北地寒应苦,南庭戍未归。边声乱羌笛,朔气卷戎衣。”大规模的民族冲突,往往造成巨大的牺牲与伤亡,这类描写几乎成了诗化的战争“诗史”,与史籍相辉映。如此大规模的民族征战,双方死伤都异常惨重,不难想像这些边塞征战的残酷与惨烈程度,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诗人笔下写了那么多的流血牺牲:“战血染黄沙.风吹映天赤。”“誓心清塞色,斗血杂沙光。”“流膏润沙漠,溅血染锋错。”“昨夜蕃兵报国仇,沙州都护破凉州。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这些触目惊心惨不忍闻的视听意象犹如诗文中不断出现的着重号,时时提醒人们对战争灾难与惨痛代价的关注。[2]这些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的民族冲突与征战,强烈地震撼着唐代有良知的士人,使他们在歌咏功业理想、礼赞大唐帝国赫赫武功的同时,转入了对无休止边战的深刻冷峻的反思,凝成了唐代边塞诗中深沉哀婉的悲剧精神。

从边塞诗史看,唐代以前,由于文人对边塞征战之事的疏离与模拟虚构风气的盛行,加上人的自我意识刚刚觉醒,决定了边塞诗中难有悲剧精神的显现。唐代尤其是盛唐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鼎盛之时,也是对外战争最频繁激烈的时期。唐代统治者崇文尚武,奖励军功,努力经营边塞,他们倚靠雄厚的物质基 础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北却突厥,南服蛮撩,东臣契丹,西拒吐蕃.边塞征战取得重大胜利,高扬了唐王朝的国威,使人们在“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高适《九曲词》)的胜利歌唱中增强了自信自豪之感,但另一方面,这些边塞战争也带来了巨大灾难:连年征战,轻率用兵,不仅牺牲惨重,而且造成田园荒芜、民不聊生的局面,加上军费开支庞大,使唐朝综合国力急剧下降。另外,重赏边功,又使边将坐大,成为唐王朝严重的政治隐患。[3]

而进入中晚唐之世,由于平覆安史内乱,边兵内调,边防空虚,陇右河涅之地痛失吐蕃之手,人们从“勒石燕然,威加海外”的空前自豪一下坠入到国土沦丧的深深隐痛之中,盛唐征战的负面影响与中晚唐失地难收的境况,促使众多志士仁人一方面密切关注防边政策和防卫状况的变化,心系对外征战的胜负得失,支持正义的卫边战争,反对默武的扩边战争。另一方面又深刻反思边塞防卫问题,从历史的高度、人性的高度审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探寻战争的本质,这些思考反映到诗歌创作领域,使边塞诗中具有了深沉哀婉的悲剧精神。

长期以来,由于受单一的社会学批评观念的左右,人们评价唐代边塞诗的思想价值总是局限于用政治和道德的标准来衡量诗人对待战争的态度,分析诗人支持或反对战争的具体表现,如支持正义的卫边战争,歌颂戍边将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反对非正义的扩边战争,揭露穷兵默武、好大喜功给戍边将士造成的巨大痛苦和牺牲等等,以政治或道德标准对作品进行价值判断。

而摆脱上述思维定势重新审视唐代边塞诗的思想价值,我们发现唐代边塞诗人对边塞战争的思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诗中充溢着深沉哀婉的悲剧精神。而这种悲剧精神是唐人反思边塞征戍问题时的空前绝后的创造。这种具有超前意识的悲剧精神大大提升了唐代边塞诗的思想价值和意义,它既是唐代边塞诗臻于巅峰的重要标志,也是古代边塞诗表现征战主题所达到的思想高度的体现.地位重要,价值极高。

(二)唐代边塞诗的乡恋特色

纵观边塞诗史,乡恋主题与古代诗歌相伴而生。

整个唐代边塞诗乡恋主题尽管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战士乡恋和军幕文士乡恋两类,但其情感内涵却都是具有“士意识”的“士人乡恋”的反映。这表明,边塞诗乡恋主题中隐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体现着作为“士”阶层的诗人文士的深层价值取向。一方面,“士”人心灵深处具有先天秉赋的农耕生活铸就而成的乡土意识和恋乡情感;另一方面又具有“君子怀德”“志在四方”的事功追求。正是这相反的两种价值取向引发了诗人文士心灵深处激烈的情志波澜。[4]

唐代边塞诗创作虽已打破乐府旧题形式。开始因事命题,自由抒写,但乐府之作中乡恋主题仍显得比较集中,且以战士乡恋为主。如:“铁衣远戍辛勤久,玉著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写征战被围之时,战士思乡怀念妻子之情.“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也是战士与妻子间爱恋相思之情.这些诗作,虽然形式上或为长篇,或为律绝,已与南朝的乐府边塞诗有异,但其抒情的基本模式仍一脉相承,是诗人站在战士的角度替战士抒写的乡恋之情,既没有征夫乡恋的农耕文化特点,也没有军幕文士乡恋内涵丰富复杂的特点,而是士人复杂乡恋情感的简化与省略。

我们知道,雄奇悲壮是古代边塞诗特有的美学境界,这种境界就美的展现来说主要包括外在的自然美和内在的精神美两方面。其自然美的展现较之一般的写景诗都具有荒凉、苦寒、奇险的特点,构成壮美或崇高的境界。

而悲壮崇高的精神美则是人之精神的体现.具有深厚的主体意识与理性精神。它包含着悲和壮两种相关又相反的两极悄感内涵,是由戍边守土的社会政治行为与个体情志的矛盾冲突造成的边塞征戍活动,既是社会政治的播要,也是个体的责任、义务与使命。[5] 因此乡恋就是个体思归欲求受压抑激起的情感波澜,它加重了边塞诗的悲慨气调,使之更加感人。

(三)苦寒的艺术特色

唐代边塞诗苦寒特色的形成,是多种社会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起决定作用的主因是边疆地区自然地理特征。

作为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结合部,也是中部高原向东部丘陵平原转换的结 合部,中国的边疆自然地理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形势险要,易守难攻的高山大川、险关要隘成为边塞防卫的天然屏障。万里长城借助边地的奇险地势蜿蜒横亘于雄峰高岭之上。

二是环境恶劣,不是瀚海沙漠,就是冰天雪地。人烟稀少,偏远荒僻为其基本特征,其荒寒酷庚的自然环境与内地的中原或南方的自然景观形成强烈对比,造成巨大的反差。这两点构成唐代边塞诗苦寒特色赖以存在的自然地理基础。

当然,唐代边塞诗苦寒特色的形成,也是诗人艺术追求的结果。突出苦寒特色是边塞诗写作的抒情需要,既易于作者感动也容易感发读者,具有极强的情感震撼力.所以边地苦寒特色的突出,不仅是边地开发迟滞的问题,更是诗人有意选择有意强化的结果,是边塞诗的抒情需要。

静态地分析,唐代边塞诗苦寒特色的深层蕴涵包括四个方面:征行劳作之苦、有家难归的乡恋之苦、有志难酬有功不赏的苦闷、面对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的抉择之苦。

三、结语

唐代边塞诗具有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诗作多方面展现了戍边守土的艰难苦寒及悲壮人生体验,诗化地记录了周边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由对抗走向融合的历史过程,表现了两种异质的文明冲突导致的惨烈状况与生存竞争带来的民族征战的残酷现实,既有强烈的民族情感与爱国精神,也有建功立业的理想歌唱,表现出勇于献身的尚武精神和报国情怀。特别是唐人对边塞战争的理性思考与诗化表现,不仅写出了民族冲突的战争悲剧、社会悲剧和命运悲剧,更从历史的高度、人性的高度表现了农耕民族代代防边的生存缺憾,使边塞诗充满了深沉哀婉的悲剧精神,极大地提高了边塞诗的思想内涵和表现生活的力度与深度。[6] 那些表现征夫思妇思家念亲的诗篇,凝成了故土难离的乡恋情结,表现了以农耕为主的中华文化留恋故乡安土重迁的文化特征:而边塞风俗诗,则从边塞风光、风物特产、民情风尚角度。多方面展现了与中原内地风格迥异的边地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成为充满异域情调的风俗画卷.在慷慨悲壮的战争题材之外,又为边塞诗增添了神奇异趣的诗情画意,成为边塞诗地域性特征的集中体现。因此,从题材内容上看,唐代边塞诗具有广泛性、丰富性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性边塞诗的爱国精神既是人类共有的归属感与角色意识自觉的产物,更是富有家国意识的华 夏民族特有的情感形式。民族冲突与民族融合带来的尚武精神,不仅强化了唐代边塞诗的爱国情感,表现出勇于献身的报国热情,使唐代边塞诗充满爱国的歌唱;而且也为传统的任侠风尚提供了精神动力,侠义传统与尚武精神的结合造就了中华民族刚健勇武的文化性格,使早期中华文化充满着青春的朝气与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唐代边塞诗所表现的爱国情感、尚武精神和侠义的民族性格,具有承载传统文化精神的价值与意义。

不仅如此,唐代边塞诗在诗歌艺术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从整个中国诗歌史来看,口头传唱的传播方式以及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娱乐功用,使得唐代诗歌艺术的历史格局以乐府诗为主体,配乐伴舞的歌唱方式对提高诗歌作品的抒情功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题材的特殊性带来的抒情优势仍是边塞诗歌创作与传播不可忽略的因素。从整个唐代诗歌的艺术格局看,边塞诗的抒情性是极其突出的,在这一时期诗歌诸题材中是前卫的、重要的、引领时代潮流的。

此外,唐代边塞诗作为中国古代边塞诗史的前期阶段,不仅是边塞诗创作由定型走向成熟进而臻于辉煌鼎盛的时期,其创作在诗史上也具有艺术范型意义。乐府边塞诗创作中,《从军行》、《陇头水》、《苦寒行》、《白马篇》、《少年行》、《出塞》、《入塞》、《塞上》、《塞下》、《塞上曲》、《塞下曲》、《关山月》、《度关山》、《梅花落》等系列诗作在抒发征戍苦寒、尚武报国、豪侠任气、思乡怀归等思想情感时,都已凝定成一系列的可以把握和操作的艺术范式,许多边塞诗篇成为后世诗歌创作学习借鉴的样板与范本,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许总著《唐诗史》〔全二册),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I版。

[2] 李炳海、于雪棠著《唐代边塞诗传》,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3].吴湘洲著《唐代歌诗与诗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I版。

3.唐代边塞诗代表人物 篇三

作者信息

姓 名

联系电话

所教学科 语文 所教学段 高中

电子邮件

单位名称

本模块将用来记录您在模块1至模块3中的学习反思。在前三个模块结束时,您都需要使用这个模板,根据所学内容在其中添加新的想法或设计。

第1步:选择单元(模块1第2节后完成)

请选定一个您所教的、且包含有项目学习要素(如探究活动、高级思维、真实情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的单元。在下面空格处简要介绍这个单元,包括您当前所使用的评价方法。

原单元概述:

在唐代,尤其是在盛唐时期,边塞诗成为盛极一时的题材走向。盛唐的边塞诗为何能有如此充沛的精神力量,中晚唐的边塞诗体现出那些不同的感情倾向,边塞诗又包含了哪些丰厚的思想,这些问题都具有探究的价值

本单元学习在高二年级上学期进行。

通过设计单元学习,引领学生结合《唐诗宋词选读》中有关唐代边塞诗的阅读,了解边塞诗歌写作的特点,探究边塞诗人的精神内涵,分析时代背景对于文学艺术的影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感受边塞诗歌的特殊魅力,用博客书表达阅读感受,最后完成关于“唐代边塞诗之我见”的论文写作。

描述您当前在这个单元中是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的:(注

在单元实施之前,教师要对学生已经了解的唐代边塞诗及其写作背景进行评价。此阶段运用讨论、师生讨论会、检查表进行评价。

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讨论评价,检验学生对唐代边塞诗的精神内涵分析研讨的自主、合作能力;运用思维导图法进行评价,检验信息资料的运用能力;运用观察法和师生讨论会进行评价,进行全过程的学习帮助、激励、管理;运用量规进行形成性评价,检验小组合作的充分性。

在成果展示阶段,对学生博客展示的唐代边塞诗论文进行终结性评价,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运用博客评价量规。:请对评价方法、评价工具、使用时间等进行概述,而不需要直接陈列所有的评价内容)

第2步:21世纪技能(模块1第2节后完成)

在模块一中您学习了在教学中考虑21世纪技能的必要性。那么,在您选定的这个单元中,您将在什么地方来培养21世纪技能呢?请在下表中至少列出您将整合在单元中的三个21世纪技能,也考虑一下利用什么技术工具来支持这些技能的学习。

21世纪技能

技术工具

交流与合作 qq群 微博

主动性和自主学习量规

信息与素养 博客、主题网站百度、ppt演示文稿

批判性思维 专家指导

修订后的单元概述:

考虑在本单元培养某种21世纪技能后,您的单元设计是否发生了变化?在下面空格处重新介绍这个单元,清晰简洁地介绍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学习活动。单元概述:(教学内容 活动)

本单元主题是:边塞豪情——唐代边塞诗探究

唐代的边塞诗是唐诗中的一朵奇葩,特殊的时代背景,展现出独特的精神风貌,在研究唐代边塞诗的过程中,将会形成多元的解读及批判性思维,这对学生构建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21世纪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单元是高中二年级选修课《唐诗宋词选读》的内容。其中杨炯《从军行》、高适《燕歌行》、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为课本内容,另外补充王昌龄《从军行》《出塞》、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前出塞》、李益《上汝州城楼》、陈陶《陇西行》。这些诗歌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又有着各自丰厚的思想内涵,体现了边塞诗歌的不同风貌。

本单元学习过程中,6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利用4节课时间完成。

第一,开展头脑风暴,制定学习目标。利用2课时让学生自主阅读杨炯《从军行》、高适《燕歌行》、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为课本内容,另外补充王昌龄《从军行》《出塞》、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前出塞》、李益《上汝州城楼》、陈陶《陇西行》,查阅有关信息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头脑风暴,活动设计的问题指向核心主题——唐代边塞诗之我见。

第二,讨论会。举行“我眼中的唐代边塞诗”主题讨论会,通过观察、辩论、写随笔等,帮助指导学生形成个性的观点。

第三,举行“送你一首边塞诗”个性朗诵比赛,通过富有个性化的演绎展现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第四,综合展现学习成果。整合建构反思后,撰写一篇“唐代边塞诗歌精神浅探”的论文,利用博客或主题网站,展示学习成果。

描述您当前在这个单元中是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的:

(注:请对评价方法、评价工具、使用时间等进行概述,而不需要直接陈列如有的评价内容)

在单元实施之前,教师要对学生已经了解的唐代边塞诗及其写作背景、对学生任务中的需求进行评价。此阶段运用讨论、师生讨论会、检查表进行评价。

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讨论评价,检验学生唐代边塞诗的精神内涵分析研讨的自主、合作能力;运用思维导图法进行评价,检验信息资料的运用能力;运用观察法和师生讨论会进行评价,进行全过程的学习帮助、激励、管理;运用量规进行形成性评价,检验小组合作的充分性。单元概述:(教学内容 活动)

本单元主题是:边塞豪情——唐代边塞诗探究

唐代的边塞诗是唐诗中的一朵奇葩,特殊的时代背景,展现出独特的精神风貌,在研究唐代边塞诗的过程中,将会形成多元的解读及批判性思维,这对学生构建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21世纪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单元是高中二年级选修课《唐诗宋词选读》的内容。其中杨炯《从军行》、高适《燕歌行》、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为课本内容,另外补充王昌龄《从军行》《出塞》、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前出塞》、李益《上汝州城楼》、陈陶《陇西行》。这些诗歌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又有着各自丰厚的思想内涵,体现了边塞诗歌的不同风貌。

本单元学习过程中,6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利用4节课时间完成。

第一,开展头脑风暴,制定学习目标。利用2课时让学生自主阅读杨炯《从军行》、高适《燕歌行》、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为课本内容,另外补充王昌龄《从军行》《出塞》、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前出塞》、李益《上汝州城楼》、陈陶《陇西行》,查阅有关信息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头脑风暴,活动设计的问题指向核心主题——唐代边塞诗之我见。

第二,讨论会。举行“我眼中的唐代边塞诗”主题讨论会,通过观察、辩论、写随笔等,帮助指导学生形成个性的观点。

第三,举行“送你一首边塞诗”个性朗诵比赛,通过富有个性化的演绎展现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第四,综合展现学习成果。整合建构反思后,撰写一篇“唐代边塞诗歌精神浅探”的论文,利用博客或主题网站,展示学习成果。

描述您当前在这个单元中是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的:

(注:请对评价方法、评价工具、使用时间等进行概述,而不需要直接陈列如有的评价内容)

在单元实施之前,教师要对学生已经了解的唐代边塞诗及其写作背景、对学生任务中的需求进行评价。此阶段运用讨论、师生讨论会、检查表进行评价。

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讨论评价,检验学生唐代边塞诗的精神内涵分析研讨的自主、合作能力;运用思维导图法进行评价,检验信息资料的运用能力;运用观察法和师生讨论会进行评价,进行全过程的学习帮助、激励、管理;运用量规进行形成性评价,检验小组合作的充分性。

4.唐代边塞诗代表人物 篇四

边塞诗

边塞征战诗歌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第一、这种类诗主要有以下几类:

1、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

2、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

3、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

4、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

5、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

6、讽刺统治者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

7、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第二、这类诗歌的主要风格

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长。盛唐边塞诗派的出现,开拓了我国古代诗歌题材的一个广阔的领域,表现了盛唐时期激昂壮阔的时代风貌。

第三、分析鉴赏这类诗歌方法

1、知人论世

由于这类诗歌源于一定的历史背景,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就边塞诗来说,它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因此,在分析鉴赏这类诗歌时,首先必须做到知人论世,然后才能推敲诗歌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

(1)了解诗人及其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

(2)了解诗的主要内容。

以下以李贺的诗歌为例,说说对诗人诗歌内容的了解。就李贺来说,诗歌主要内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讽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会现象。他写这类作品,主要表现了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藩镇割据的祸国殃民,贪官污吏的横行不法,下层人民的受苦受难,进一步激发诗人的愤慨。

个人发愤抒情。李贺有积极用世的政治怀抱,虽然因仕途困厄,疾病缠身,其诗歌究反映了在官时的生活感受。

写神仙鬼魅的题材。李贺是一个青年诗人,但在他作品中出现的“死”字却达20多个,“老”字达50多个,反映了他对好景不常、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

咏物等其他题材。在这类诗歌中,诗人借助咏物等来抒发了作者的怀抱,给人以很深的感受。(以上来源《中国文学史百题解读》)

(3)诗歌分析

下面分析诗人李贺的《南园十三首(其五)》,诗歌如下: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诗歌写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首先,诗人用十四字一气呵成,不但节奏明快,而且诗人那昂扬的意绪和紧迫的心情十分契合。首句“何不”二字极富表现力,它不只构成了特定句式,而且强调了反诘的语气,增强了诗句传情达意的力量。我们从这里可读出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战乱不已的局面,焦急万分,恨不得身佩宝刀,奔赴沙场,保卫家国的复杂感情。

接着写道:“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诗人面对如此情况,也不禁要问: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有一个是书生出身?这里诗人运用了祈使句和设问句,其中的“牢骚”的意味显得更浓郁。其实,这是诗人进一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

2、情感基础

在诗词鉴赏者,情感基础往往可以通过诗词中的审美意象来获得。审美意象,也许就是一个词语,或者就是一个短语,甚至也可以是一句诗。以此,鉴赏这类边塞行役诗词,在注重明确的.边塞征战的题材下,抓住诗词中的审美意象,感受不同诗歌各自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具体分析王翰的《凉州词》。全诗如下: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 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对于这首诗,历来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用低沉、伤感、悲凉、反战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词,另一种观点以清人施补华为代表,他评论后两句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便妙,在学人领悟”。

诗歌首先描写了欢宴场面:耳听欢快、激越的琵琶声,战士们神采飞扬,畅饮正酣,一阵痛饮后,便醉态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松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死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见三四两句是席间的劝酒之语,而并不是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宴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通过以上简析,这首诗歌的情感基础就是乐观与豪迈,积极与奋进的唐代精神。

3、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应该说是多样的,但就一首诗歌来说,其方法就是那么几种,这主要取决于思想情感的表达需要。这就需要鉴赏者去把握。如,杜甫的《前出塞》诗人就用了前后对比,先扬后抑的手法。诗歌如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诗的前四句,很像是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颇富韵致,饶有理趣,深得议论要领。两个“当”,两个“先”妙语连珠,开人胸臆,提出了作战步骤的关键所在,强调部队要强悍,士气要高昂,对敌有方略,要做到“智”和“勇”结合。前四句总结战斗经验,后四句却写如何节制武功,力避杀伐的本旨。前后对比,先扬后抑,表现了诗人既拥强兵,又以“制侵陵”为限的思想观点。

上一篇:6年级上册第2单元试卷下一篇:会计初级试题库及答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