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一生

2024-09-24

伟大的一生(9篇)

1.伟大的一生 篇一

史宏伟平凡又伟大的一生

史宏伟,家谱叫史为忠。一九五二年五月出生于北京市,学生时代随父亲先后在沈阳市,广州市读书求学。一九六八年十月,响应知青下乡,回祖籍江苏丰县史老家村,参加农村劳动,接受农民教育。后担任村小学民办教师,教学数年。一九七五年九月城市召工,到徐州车辆段列检所列检甲班工作,任列车检车员。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因爱家惜子,请调到丰县赵庄供销社工作,先后担任职员,棉站站长。供销经理,保卫干事等职。二零零零年三月因病退休回家。

退休在家后,一边协助家人搞好农副业生产,寻求致富路子;一边求医看病,配合医生,学习钻研乙肝病治疗方法,总结抗病养生经验,用二十年的时间,坚持与疾病斗争。终因恶疾难除,医治无效,于公元二零一三年二月一十二日一十五时与世长辞,享年六十二岁。

史宏伟终生好学,文武双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阴阳宅风水学研究颇深;性格豪爽,性情刚烈,为人正直见义勇为,仗义执言,敢作敢为。平凡的一生,生活的伟大而又充实!

在工作单位上,办事认真讲究,治理方法得当。安全工作有声有色,赵庄供销社当年的辉煌与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在社会上广交朋友,重情重义,任劳任怨,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得到众家弟兄的相信称赞和拥护。

在老家,关心团结大家族,坚持兄弟们共同致富,与邻为善,乐于助人,从不欺软怕硬,做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在家庭,爱戴妻子,对妻子忠诚,乡下务农,进城工作,身份变心不变。爱家始终如一,是一位真正的好男人。他教子有方,长女美婷贤惠孝敬,知书达理,已成家立业,生活美满幸福;儿子先亭,大学毕业学业有成,在汽修领域已成为业务骨干,技术能手。也已成家立业,生活天天向上,日子甜甜美美!……

史宏伟用平凡的六十二年创造了不平凡的一生,所以他是一位平凡的伟大的人!

史宏伟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将永远存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他的精神和优秀品质永远激励着我们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人史宏伟一路走好!我们永远永远怀念您!

愚弟齐敦雨泣书。

2013年2月17日

2.伟大的一生 篇二

不过, 如果这个专业问题涉及到体育的话, 我很愿意冒一点儿“班门弄斧”的危险, 因为有句话不吐不快—伟大的事件需要伟大的地标。

一、“新体育”时代

在相隔半个世纪的美国和中国, 各有过一次“新体育”运动:美国是在20世纪初, 中国是在20世纪50年代。

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美国的“新体育” (New Physical Education) 是社会化的, 基于新的教育理念;中国的“新体育”是行政化的, 基于新的治国方略。因此, 美国“新体育”的结果是学校体育, 尤其大学体育的高度发达, 中国“新体育”的形象是竞技体育成就和越来越精英化的“国家运动员①”。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在两个国家的“新体育”时代, 都建设了大批标志性的体育场馆。

1909 年, 美国只有14 所大学建有体育馆, 十年后, 209 所大学有了体育馆;1904 年, 哈佛大学修建了一个有23 000 个座位的体育场, 十年后, 耶鲁大学也建起了自己的大体育场, 能容纳67 000 人—因为它的两端不开口而圈得像希腊和罗马的竞技场一样, 获得了“耶鲁碗”的称谓;1920 年, 美国所有体育场的总座位数不到100 万, 十年后, 座位数增至超过230万。[1]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一共有6座座席在10 000以上的体育场, 座席在2 400 以上的体育馆则一座也没有, 1951 年到1960 年十年间, 万人以上规模的体育场新建了22座, 2 400以上座席的“甲级体育馆”则新建了9座。[2]

在这个阶段, 中国“新体育”的主要标志性建筑, 是1955 年建成的北京体育馆、1959 年建成的北京工人体育场、1961 年建成的北京工人体育馆和1968 年建成的北京首都体育馆。其中, 北京体育馆的用途主要是保证国家队的训练, 带有基地性质, 还部分承担了国家的外事任务, 北京工人体育场、北京工人体育馆和首都体育馆的建设, 则分别是为了举办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第26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和第二届新兴力量运动会的比赛, 因此两座体育馆的座席数量都超过了10 000, 北京工人体育场的座席数量达到了60 000以上。[2]

所有这些地标式的体育场馆都是一个时代的标志, 除见证了许多体育事件之外, 还见证了从“乒乓外交”到“文革批判会”等很多其他的事件, 说它们是新中国历史的缩影或许有些言过其实, 但确实可将它们视作新中国历史事件的集散地—就像体育在中国承载的功能不仅是体育那样, 体育场馆在中国的意义也不仅是体育的。

在“新体育”的时代, 中国体育被高度政治化, 体育场馆经常成为政治集会的场所, 而美国的体育场馆则被用于体育竞赛本身。

从1920年到1930年, 美国建成了至少14 座80 000 人以上的体育场, 其中包括目前世界上仅有的12座100 000人以上体育场中的7座②, 所有这些“碗状”的大型体育场无一例外地成为美国一些著名橄榄球队的主场, 直到今天仍然年复一年地上演着喜庆碗 (Fiesta Bowl) 、砂糖碗 (Sugar Bowl) 、玫瑰碗 (Rose Bowl) 和橘子碗 (Orange Bowl) 直至超级碗 (Super Bowl) 的盛宴。“碗里的国家节日”绝不仅仅是美国体育文化的代名词, 更是美国文化本身。

二、从体育场时代到体育馆时代

中、美两国各有一个为期大约二三十年的“新体育”时代, 20 世纪30年代之后, 由于经济萧条和战争的缘故, 美国告别了这个时代;20 世纪80年代之后, 由于改革开放和中国重返国际体育大家庭, 中国体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凭借合纵连横式的中国智慧, 北京巧妙地赢得了1990年亚洲运动会的主办权③, 之后就是新一波的建设热潮, 以远胜于“新体育”时代的速度和力量, 一共新建了20座体育场馆, 改扩建了13座体育场馆。

就满足亚运会比赛的需求而言, 这些场馆无疑是胜任的,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 这些场馆几乎只是一次性地发挥了作用, 其中多数场馆不能满足十几年之后奥运会比赛的要求, 多数场馆在今天更适合作为社区体育馆予以使用而难以承接高水平比赛, 多数场馆的建设不具备未雨绸缪的眼光和经得起考验的审美趣向。

这里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规划北京体育大学体育馆的时候, 有识之士建议设计一个有10 000以上座位的大型体育馆, 以备今后举办大球项目的比赛, 但该建议遭到否决, 结果只是建成了一个不到3 000座席的小型体育馆, 以至于到了今天, 它连举办学校自己的活动都吃力得捉襟见肘, 更不用说承接高水平比赛了。

在北京抠抠缩缩地建设完亚运会场馆之后, 美国开始了建设大型室内体育馆的跃进, 似乎在一夜间, 体育设施从体育场时代进入了体育馆时代—在美国的30座超过20 000座位的体育馆里, 一共有19座建于1990到1999年这十年间, 包括10座最大的体育馆中的7座②。

之所以会有大型室内体育馆的这一建设热潮, 根本原因在于美国职业体育的发达和体育市场的火爆, 那30座20 000座位的体育馆, 是19支NBA球队和15 支NHL球队的主场, 没有足够大的体育馆根本满足不了球迷的需求。

在所有北京亚运会场馆里, 唯一体现出建设者未雨绸缪远见的是一个“搭车项目”—首都体育馆速度滑冰训练馆。它是世界第三座、亚洲第一座室内的大道速滑馆, 是为了让中国速滑运动员能够进行全年全天候的训练而建设的—当时, 速度滑冰看起来是中国冬季运动项目里最接近世界水平的, 虽然它其实是最后一个拿到奥运会金牌的项目。

但这座极具远见的建筑, 在建成之后的主要使命, 先后是小商品市场和全民健身中心, 就是没有用于速度滑冰的训练和比赛。

敢于挥霍掉一座那么大的体育馆, 这当然算是一种中国特色, 而从这样的场馆建设得出来的经验教训, 则更具有中国特色。

三、套用行政级别的思维方式

有一个时期, 中国很多地方积极兴建了大量的体育设施, 看起来产生了极大的浪费, 例如仅江苏一省, 就建成了好几座室内的游泳跳水馆, 即使把世界上所有游泳和跳水的国际比赛全放在江苏办都不成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 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于2009 年批准发布了解释权归国家体育总局的《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 基本上是以划分行政级别的“九品中正制”的思维方式, 对于不同规模的城市该建设何种规模的体育场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首先, 体育比赛被分成了四个级别:奥运会、世界田径锦标赛、足球世界杯赛为特级;全国性综合运动会和国际单项比赛为甲级;地区性综合运动会和全国单项比赛为乙级;地方性、群众性运动会为丙级。

其次, 根据城市人口规模, 规定了场馆的建设规模。以体育场为例:200万以上人口可以建设40 000~30 000座位的, 100~200万人口可以建设30 000~20 000座位的, 20~100万人口可以建设20 000~10 000座位的, 20万以下人口则最多只能建设10 000~5 000座位的。此外还规定建设40 000以上座位的体育场要根据承办的赛事等级另行审批, 5 000座以下体育场按4 000 m2为上限。[3]

把比赛的级别和城市的级别做上述划分, 这种顶层设计确实想得很缜密, 但有个问题不能不说, 如果把这个标准套用到美国, 则有将近30 座座席数比中国国家体育场多的体育场和将近50座座席数比中国国家体育馆多的体育馆严重“超标”—这些体育场大多建在人口数量20万~50万的城市, 按照中国的规定最多只能有20 000座位;这些体育馆里举行的比赛, 主要是我们所说“地方性”的比赛, 按照中国的规定最多只能有3 000个座位, 而且还被特别注明“不含3 000”。

中国国家有关部门对于体育场馆制定的“国标”, 初衷是避免铺张浪费, 杜绝好大喜功, 这当然是对的。但是, 在体育职业化和全球化的今天, 不以职业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发展为依据, 而以综合性运动会的需求为依据, 这种思维方式实在过时和迂腐了—首体速滑馆那样的浪费, 毕竟是极端的特例。

四、中国大型体育场馆——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我查阅到的资料显示:中国能容纳40 000人以上的大型体育场, 包括建成的、在建的、筹建的, 一共有62 座;能容纳10 000 人以上的大型体育馆, 包括建成的、在建的、筹建的, 一共有43 座;美国60 000 人以上规模的体育场大约80座, 10 000人以上规模的体育馆大约150座②。

以上的对比使我推导出了一个简单的结论—中国的大型体育场馆不是多了, 而是少了。

看到这个结论, 肯定有人批评—要考虑中国国情, 不能言必称欧美!

当然要考虑中国的国情, 而最重要的国情是—中国的人口数量是美国的4 倍, 如果中国公众也像美国人那样热衷于观看体育比赛和表演, 则中国需要更多、更大的体育场馆。

那么, 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坐上观众席吗?

如果仅仅是依靠我们前些年热衷的各种综合性运动会的话, 当然不行, 但随着中国职业体育的发展, 尤其是随着足球、篮球、冰球等集体球类项目的火爆, 中国肯定会需要更多的大型体育场馆。眼前就有一南、一北两个鲜明的例子:南边的是东莞, 16 000多个座位的东莞篮球中心建成后, 终于基本满足了球迷的需求;北边的是北京, 北京男篮的主场从6 000人规模的首钢体育馆“被迫”迁到了18 000 个座位的万事达中心, 因为球迷有把万事达中心坐满的需求。

几乎可以肯定地说, 今后推动中国的体育场馆建设, 尤其是大型场馆建设的动力, 不再是综合性运动会和单项国际赛事, 而是职业体育和体育产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中国体育场馆建设的春天, 现在才刚刚到来;中国体育建筑的设计师们, 现在才刚开始有真正体育建筑意义上的用武之地。

五、冬季奥林匹克的地标

有这样一个事件终于变成了现实—北京和张家口赢得了2022年冬奥会的主办权。这是一个伟大的事件—但凡是伟大的事件, 都需要一个伟大的地标。

在北京冬奥会成为事实之后, 我反而最担心的是, “节俭办赛”的理念会限制设计师们的想象力和建筑家们的执行力—假如北京冬奥会不能留下几个“鸟巢”那样的历史坐标和城市地标的话, 那么所谓“奥林匹克遗产”就实在是太空洞、抽象了。

在我的想象中, 所有的设施最好都以运动员为中心, 而不再是以领导为中心, 都能有最周到的媒体服务;新建的速滑馆最好能成为速度滑冰的平原圣地, 就像高原上的麦迪奥冰场 (哈萨克斯坦) 、卡尔加里冰场 (加拿大) 和盐湖城冰场 (美国) 那样, 能在未来的每一年都让我们看到顶尖选手参加的高级别比赛;举办冰球比赛的万事达中心和国家体育馆, 最好永远都能举行冰球比赛, 就像美国那些同时属于NBA和NHL的体育馆一样;张家口的高山滑雪场, 最好能设计出最快、最酷、最美、最难的雪道, 让伟大的运动员在那里留下伟大的永恒……

要想实现这些个“最好”, 对于中国的设计师们来说将是前所未有的考验, 因为冬季项目的比赛场馆设计, 想必对他们来说像是从来没打开过的一本书, 并且会遇到从未合作过的国际团队。

我还准备对北京冬奥组委和场馆的设计师们提出一个建议。

我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前办过一件执着到近乎迂腐的事情—以朝拜的心情去了几乎所有举办过冬奥会比赛的地方,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 每个举办地留下的遗迹里, 都有一个火炬台和一个进行跳台滑雪比赛的大跳台。那些跳台里最不起眼的一个, 位于举行第一届冬奥会的法国夏蒙尼, 由于可以想见的原因, 那座木质跳台已经非常破旧了, 但当我看到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在那里开出雪道练习滑行的时候, 我觉得那座跳台变得格外高大, 变得像是从历史穿越到现实的坐标。

所以我的建议是:冬奥会的跳台滑雪比赛场地何必一定要放到张家口去, 就不能放在长城脚下的延庆吗?

那里是一个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设计师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地方:当选手飞离跳台的瞬间, 他和他的观众体验的, 是飞跃长城之上、“巨龙”身边的感觉, 而那座注定将存留很长很长时间的大跳台, 则将永远成为与长城相伴相随的历史坐标和城市地标。

就像是一座穿越时空的烽火台……

摘要:在不同国家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都建有一批地标式的体育场馆, 它们是现代体育文化起步的烙印、成长的烙印和转型的烙印。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后, 进入转型期的中国体育遇到的问题之一在于:是否中国的大型体育场馆太多?是否还需要建设地标式的体育建筑?本文作者作为一个资深媒体人所持的观点是:中国体育建筑的春天才刚刚到来, 中国的大型体育场馆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中国的体育主管部门对于体育场馆的认识与中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相比, 还是相当滞后、落伍的。在北京赢得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的背景下, 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将再次遇到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为北京留下通向永恒的历史坐标和城市地标。

关键词:新体育体育场馆地标式建筑,冬奥会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汇编 (2008年)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1.

[2]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中国体育年鉴 (1994-1995)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3.

3.伟大的一生 篇三

然而,幸福的生活并不长久,父亲对酒的嗜好缓慢地、但却毫无疑问地破坏着他的婚姻生活。这桩婚姻最终以离婚而宣告结束,但哈娜是不会轻易认输的。没有母亲,查理·卓别林充其量也只是维多利亚时期伦敦城里又一位穷困潦倒的儿童。她不仅想方设法让查理和弟弟西尼吃饱穿暖,保持干净整洁,而且动足脑筋变换方法,让他们过得欢乐愉快。她有时站在窗边,注视行人,通过行人的外表和举止猜测他们的性格,继而仿造故事,逗查理和西尼乐。查理继承了母亲的这点,而这也正是他一生用之不尽的财富。

即便在处境最为艰难的时刻,查理也始终坚信自己蕴藏着特殊的才能。他鼓足勇气,前往伦敦一家高级的戏院经理商应聘。竟获得新编的《歇洛克·福尔摩斯》剧中的小佣人比利一角。1903年7月27日《歇洛克·福尔摩斯》新剧在气势恢宏的帕维廉剧院首演,不久外出巡回演出。查理似乎一夜间发生了巨变,他好似找到了立志从事的事业。

1908年,19岁的查理堕入情网。他所钟情的海蒂·凯年仅十五。在他们之间的恋情处于萌芽状态时,海蒂的父母果断地终止了它的发展,然而,海蒂迷人的豐采竟使查理终生难忘。

1910年,卓别林所在的卡诺戏班赴美国作一年一度的巡回表演,他被认为是“当地美国人曾经见过的最为出类拔萃的哑剧表演艺术家之一。当他们抵达费城时,一纸电文接踵而至,把替换基石电影公司的一位明星的机遇赐于了他。

电影业是与查理同年诞生的。但当时人们普遍以为电影业充其量只昙花一现的时尚,它不可能替代现场真人表演。公司给他几周观摩的时间,他站在一旁,边观察、边学习,下定决心要驾驭这个新生事物。这个新兴的行业给他带来了赚钱和走向成功的机会,也将有助于他从对戏剧观众喧嚷起哄的担忧中解脱出来。

1914年2月,查理主演的处女片上映,影片取名《谋生》尽管此片由于导演的无能而令查理大失所望,但观众还是喜爱这部片子的。之后他又拍了几部片,增长了不少学识。公众喜爱他,并且电影销售商索要越来越多的卓别林的片子,在极短的时间内,他成了电影界的重要人物……

缺乏良好的教育的背景并未能阻止查理迈向成功……他明白自己必须继续前进。继续前进会有风险,但那是值得冒的风险。在一度的失望和担扰之后,他终于与加哥的埃塞尼电影制片公司签订了工作合同。1914年月12月查理前往芝加哥,这意味着他在电影业上见习生涯的结束。

影片《流浪汉》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片中的小流浪汉是他首次成功的银幕形象,多数人想到查理·卓别林就自然联想到这位小流浪汉。他头戴圆顶紧小的高礼帽,身穿紧绷绷的上衣和肥大而又鼓囊囊的裤子,足配一双特大号靴子,手持有绅士气派的轻便手杖,他那脚板朝外蹒跚行走的方法,产生于小时候所见的一位醉汉的形象。这个角色在全世界人民心目中树立起的形象,个子矮小、衣衫褴褛、既象儿童、亦似成人、性格温和、愁眉苦脸、顽皮淘气而又勇敢大胆,而且最后关头总能绝处逢生。

此时的卓别林已是声名显赫,26岁时已世界闻名,大众犹如崇拜当今摇滚乐明星似地仰慕他,也许他是第一位受到如此这般崇拜的人。

查理·卓别林是个追求完美的人。他一般是大量产出,然后删减成型,1917年6月完成的影片《移民》,起先拍掉了4万英尺胶片,而后查理花了四天夜的删减至所需要的1800英尺。作出取舍决定之前,每个镜头他都看过50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卓别林以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即拍电影为战争效劳。1918年5月投入了《从军记》的拍摄。以战壕为背景,拍了一部喜剧。从前线撤回的军人喜欢看这部影片,毕竟讥讽嘲笑战争的荒诞是他们一直采用的现实可行的自我保护法。《从军记》发行两天后查理与米尔德里德·哈利斯结婚。哈利斯小姐童真般的娇美艳丽和他初恋的情人海蒂如出一辙。但这桩婚姻打一开始就显得黯淡无望。对查理而言,他唯有一种面对悲哀和忧伤的方法,那便是全身心投入拍摄一部新的长片《寻子遇仙记》,影片揭示了令查理·卓别林甚感不快的又一社会问题即社会对弃儿的冷酷无情。《寻子遇仙记》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查理自己的家庭继续趋向破裂。1920年11月他与哈利斯正式离婚。

接着他再次从最不起眼的题目找到了灵感,并再度倾注其喜剧上的禀赋,鞭挞了巨大的社会不公。当他读到克朗代达河金矿勘探者的悲惨遭遇时,决定拍摄《淘金记》,该片后来成为他最知名的作品之一。

1924年月11月,查理娶女主角丽苔·格雷为妻。这次婚姻与第一次同样不够明智。面对个人生活的风浪,查理坚强不屈,接着开拍新片《马戏团》在这部片子里,拍了七百多次卓别林走钢丝的镜头,而最后用于影片的仅有几分钟。《马戏团》问世后,他马上开拍《城市之光》以后数年间,查理完成了最出色的影片中的三部,即《城市之光》(1931)、《摩登时代》(1936)、和《大独裁者》(1940年)。

第三次婚姻失败以后,1942年他遇识了一位年轻的女郎,她是美国著名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女儿。她才17岁却与查理相亲相爱,难舍难分。她的名叫奥娜。1945年的美国已弥漫开对共产主义的疯狂仇视和困恼。卓别林成为这次迫害的牺牲品。就是在这种受迫害的环境中,他着手摄制一部新影片,这部影片就是《舞台生涯》它讲述一位年迈的戏院演员协助一位年轻女郎取得成功的故事,反映了他童年时代熟知的伦敦概况和演艺生活。50年代初美国的反共狂热掀起了新的、更为癫狂的咆哮。在赴伦敦举行《舞台生涯》首映典礼的路上,美国司法部长宣布禁止卓别林再度入境美国。他成了一位流亡者。

查理在伦敦受到盛情欢迎,被兴高采烈的人们捧为天才。然而在美国,对他的恶毒攻击仍在继续。查理无法返回,于是合家迁居瑞士。1953年1月,他们在坐落于维也纳威城科西尔的漂亮宅院里定居下来,查理在那里度过了余生。

尽管美国对查理横加指责,他却拥有一个团聚的家庭,还享有世界其他各国的赞誉。1954年,麦卡锡及同伙,已经变得声名狼藉,因为他们一直作伪证的事被揭发出来。于是美国又向查理展开了欢迎的双臂,给予他的各种奖励也纷至沓来。

1975年86岁前,过去曾是维多利亚时代伦敦“儿童济贫院”小孩之一的查理,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加封爵位。

一生中异常勤奋地工作、取得辉煌成就和历经艰难困苦的查理,好似步入了人生黄金时代。尽管他身体渐趋虚弱,但仍一如既往地热爱工作。

他说:“生活的目的在于工作,因此我热爱生活。”

1977年圣诞节除夕夜,卓别林家里子孙满堂。家里人将查理安顿在他自己的房间里,让门敞开着,以便他能聆听到回荡在别墅内的快乐祥和、热闹非凡的喜庆之声。

第二天早晨,该唤醒他并祝他圣诞快乐的时候,他被发现已在睡眠中安然溘世,享年88岁。

4.伟大的女性,伟大的风采诗歌 篇四

为我们的姐妹,为我们的母亲

——为伟大的女性!

/

女性,人间伟大的慈爱

女性,世界美丽的七彩

/

你们是乾坤的一半,你们是世界的摇篮!

你们是人类的母亲

哺育明天和希望!

你们是社会的脊梁

同样可以立地擎天!

/

伟大的女性

无私的奉献!

伟大的女性

无疆的大爱!

/

木兰替父从军,昭君为爱出塞;

秋瑾仗剑放歌,冰心饱墨抒爱!

居里夫人“镭”惊世界!

南丁格尔“爱”满胸怀!

…… …… ……

/

古今中外,多少女中豪杰

娉婷走来;

昔往今来,多少铿锵玫瑰

竞相绽开!

/

伟大的女性

伟大的风采!

书不尽的真情,唱不完的真爱!

/

俱往矣,数风流,在今朝!

新世纪,新时代,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继往开来!

/

我们挥汗在田野里

麦浪翻滚稻花飘香;

我们奋斗在车间里

马达轰鸣机器欢唱;

我们耕耘教在室里

书声朗朗放飞希望;

神州九号的飞天翱翔啊

也有我们的女性的智慧和力量!

/

伟大的女性,伟大的风采!

书不尽的真情,唱不完的真爱!

/

亲爱的姐妹

伟大的女性!

让我们用手中的笔

去饱蘸青春和智慧

书绘新时代

5.伟大的母亲,伟大的爱作文 篇五

有一首诗写了母亲为我们做的事,这首诗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妈妈的爱像无私为我们奉献的老师一样,爱护着我们。

记得有一次放学,我本应该回家告诉妈妈我要上同学家写作业的,可是,我没有那样做,没有和妈妈说一声,就去同学家写作业了,过了1个小时、2个小时。。。。。。我还是没有回家。妈妈一会到外面看看我有没有回来,过了一会我还是没有回家,妈妈这回可着急了,妈妈还以为我在回家的路上,妈妈和我小妹妹来找我,妈妈一边找,一边喊着我的名字。第一次没有找到我,妈妈以为我从别的路上走了,现在已经回家了,然后,妈妈就又回了家,妈妈到了家,一看我还没有回来,就又出去找,一次、两次······

6.伟大的父亲伟大的爱为题目的作文 篇六

爸爸,请放心,我会以最好的成绩给您带回最好的荣誉。您虽然没有带给我富裕的生活、名贵的衣服,但我却拥有着最温暖的父爱,我拥有一个伟大的父亲,享受着伟大的父爱。

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女孩儿,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家中有三间并不宽敞的屋子,几方盛满爸妈心血的鱼塘,还有我们一家四口的耕地。家中所有的重担都落到了爸爸的肩上。

岁月无情,生活的拮据一年又一年地煎熬着爸爸强健的身躯。如今的他,头发渐白,脸庞消瘦;如今的他已走过英俊潇洒、精神抖擞的壮年时代;如今的他总是埋头拼命劳作,希望家里的生活会好一些;如今的他放弃了那辆承载着他在那条乡间小道上走过5年的摩托车,换上了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他总是说:骑自行车比骑摩托车舒服多了。爸,真的是这样吗?在那炎热的盛夏里,在那火辣辣的太阳下,看着你汗流浃背,吃力地蹬着车前进,那叫舒服吗?其实我知道爸爸是在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为我们省下一点点开支,为我积攒上学所需的费用。

在那条泥泞的路上,两旁的.小树已经长得高大,路旁的小草长得翠绿,小花儿开得鲜艳,我真的感谢它们,感谢它们能每天陪着爸爸。爸爸在这条从家到河滩的绵长的道路上走过了7个春秋,在那空旷的黄河滩上度过了7年的日日夜夜。每天夜晚在那淡淡的月光之下,人们总会看见一个身影,在塘边的田地里除草施肥,那个身影就是我的爸爸。爸爸拼命干活,努力偿还我家所欠的债务,只求能给我们母女一个安心舒适的生活。

7年中我很少看见他那样开心地笑。那是在我收到了一高录取通知书时,他笑了,笑得那样开心,那样爽朗。这是7年中,他唯一一次从心底发出的笑声。

我感谢爸爸给予我的一切,他如此辛苦地度日,却不曾让我吃一丝一毫的苦,吃的穿的总为我准备齐全。为了让我安心学习,他总是瞒着我,听着别人的冷言冷语去为我借钱。但我最终还是知道了。周末回家,手握着爸爸妈妈为我准备的150元生活费,我不敢去想这些生活费背后的故事,我知道这个数字浓缩着爸爸无尽的心酸和汗水。我强忍着泪水和爸爸闲谈,我希望自己能给他带来快乐,不希望他为我担心。

7.屈原:伟大的爱国诗人 篇七

他爱憎分明, 决不随波逐流, 以至于受到小人排挤, 遭到楚王的两次放逐。第一次放逐是在楚怀王二十四年 (前294年) , 由于屈原极力反对楚怀王亲秦抗齐的外交政策, 屡次犯上进言, 被放逐到汉水上游。第二次放逐是在楚顷襄王时, 因责备令尹子兰不该劝怀王入秦会盟以至怀王被秦扣留而死, 得罪了子兰, 子兰在顷襄王面前进谗, 使屈原再被流放, 放逐于江南。

即便是被放逐, 屈原的爱国热忱也丝毫没有减弱, 在异地漂泊多年, 他从未考虑过要离开楚国。公元前278年, 秦军攻占楚国都城, 在绝望中, 屈原投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浪漫主义大诗人, 他开创了楚辞文体, 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中最早的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和《诗经》一起构成了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 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无穷的影响。屈原在第一次流放时所做的《离骚》, 是楚辞中最重要的作品, 因此楚辞又被称为骚体。

屈原的作品现存25篇, 最著名的除了《离骚》之外, 还有《九歌》、《天问》等。屈原的作品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大胆使用浪漫主义手法, 运用神话传说, 展开丰富的想像, 抒发了自己奔放的情感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以及对腐败的统治者的不满和对人民的痛苦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关怀。在反映现实矛盾, 抒发内心感情时, 作者继承并发扬了《诗经》的传统, 巧妙地使用比兴手法, 委婉而且深入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屈原在诗歌的语言和表现形式上也做了变革, 不仅加长了句子, 还加大了篇幅, 相对《诗经》来说, 更有利于增加内涵, 深入地表达思想。

透过屈原的作品可以感受到屈原伟大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他以国家兴亡为己任, 追求“举贤荐能、修明法度”的美政理想。在《离骚》中, 屈原对贵族统治集团争权夺利、贪婪嫉妒、仗势欺人、蔑视法度等腐朽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屈原耿直的性格和他那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思想在《离骚》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当国君的做法不利于国家时, 他也同样在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的不满和愤怒。

8.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精神 篇八

产生的历史渊源

中国中铁各大成员企业是伴随新中国的诞生而建立的,有着近60年的发展史。自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初接过老一辈革命家邓小平、贺龙亲手授予的“开路先锋”大旗起,全公司几十万职工就不畏艰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南征北战、风餐露宿、激情进取、拼搏奉献,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铸辉煌于历史,谱新篇于当代,谋发展于未来,在中国大地上建起了一项项精品工程,竖起了一座座建筑丰碑,积淀成具有中铁特色的卓越文化。

全公司广大职工在为祖国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创造了极其宝贵并永远激励广大职工的精神财富。从参加这支队伍的老红军、老八路带来的革命精神到新中国建设者体现出来的奉献精神;从共和国第一条铁路建设中孕育出来的“成渝精神”,到抗美援朝战火中淬炼出来的“钢铁大动脉”精神;从六七十年代形成的“宝成精神”、“成昆精神”,到改革开放后的“大瑶山精神”、“京九精神”、“南昆精神”,乃至于中铁西北院三代人40年坚守青藏高原风火山所形成的“以苦为荣,勇于创新,孜孜以求,献身科学”精神,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形势任务下发挥了集聚力量、凝聚人心、激励斗志的巨大作用。

正是50多年来中国中铁深厚文化底蕴的积淀,在通过继承与创新、实践与探索、提炼与升华等多种途径和方法中,逐步培育和形成了历久弥新的“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中国中铁企业精神。这种精神既是企业历史发展的总结和承继,又是引领企业继续前进的旗帜。中国中铁人在生命禁区建设青藏铁路所形成的青藏铁路建设精神,正是对传统企业精神内涵的丰富和升华,也是对新时代企业精神最科学最精典的诠释。

青藏铁路建设精神

产生的艰难过程

中国中铁在青藏铁路建设中,共有11个成员企业、31个项目部参战,承担着506公里的施工任务,占全线建设总长度的45.6%,工程造价62.5亿元。

青藏铁路纵跨青藏两省区,穿越青藏高原腹地永久冻土区,平均海拔在4 700米以上,从昆仑山、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五道梁、风火山、长江源到海拔5 072米的唐古拉山,这些地方都被喻为“生命禁区”和“世界第三极”。俗话说这里是“一年无四季,只有冬雪天。6月雪,7月冰,8月封路,9月无人踪”。青藏铁路沿线气候恶劣,高寒缺氧,地质复杂,冻土广布,工程十分艰巨,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在4 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修建铁路,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

在青藏铁路建设中,中铁一局格尔木南山口铺架基地是一个重要窗口。经理部党工委清醒地认识到,要出色地完成青藏铁路的铺架任务,必须激发出职工中蕴藏的精神动力,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因此,党工委坚持紧密结合青藏线施工的实际,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将思想动员工作贯穿始终。

2001年11月14日17时,昆仑山口大地深处一声巨响,一时地裂山摇, 持续3分钟的 8.1级大地震形成了400公里的全国最长的断裂带。两个小时后,央视《新闻联播》发出消息:“新疆、青海交界处的昆仑山发生地震,正在施工的青藏铁路受到破坏……”

大地颤抖,群山震动。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公司青藏铁路铺架项目部职工冒着不间断的余震在驻地办公。时任党工委书记的郭秀春和负责宣传的党工委副书记邹宗统反复思考:条件这么艰苦,工程这么宏大,不仅要有确保员工生命健康和日常生活的保障系统,还必须有钢铁般的意志和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才有可能超越生命极限,战胜地震、高寒、缺氧和风暴。于是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构思出了“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地震强生命更强,海拔高追求更高”的口号。

大地震很快过去了,接踵而来的是经久不息的风暴、高寒。经过反复思索,郭秀春将“地震强生命更强”改为“风暴强意志更强 ”,大家都觉得更加贴切。

几天后,2米多高红底白字的巨幅标语“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追求更高”矗立在南山口铺架基地最醒目的地方。铺架项目部各级干部大会说小会讲,工作中常挂在嘴边。员工们都说,这是一个激励斗志、振奋人心的口号。

青藏铁路建设期间,700多批国内外代表团和新闻记者来到中国中铁铺架基地,高度赞扬这幅标语。这个个性鲜明的口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准确而深刻地反映了青藏铁路建设者的精神境界和追求,成为铺架将士强大的精神支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四句话在青藏线广为流传,并被确定为中国中铁的青藏铁路建设精神。

铁道部副部长、国务院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孙永福赞叹说:这幅标语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涵盖广泛,是青藏铁路建设者精神的真实写照。

青藏铁路建设精神

产生的深远影响

艰苦不怕吃苦

——雪域高原彰显英雄本色

夏日的格尔木南山口风沙昼夜不停,强烈的紫外线晒得人皮开脸肿,皮肤被灼伤后一层层脱落,钻心地痛,肆虐的蚊虫更是让人防不胜防,手和额头被蚊子咬成了“大馒头”,还要经受血压升高、呼吸困难、难以入眠等等折磨,大家体重普遍减了几公斤。正是“艰苦不怕吃苦”标语时刻鼓舞着大家。

23岁的女技术员王海霞从西南交大毕业,她是最早上高原的女同志,和男同志一样战风沙、抗蚊咬,原本白皙的面孔晒得黝黑。有人问她,明知青藏铁路条件艰苦为何要争着报名时,王海霞莞尔一笑答道:“这里是特别苦,在世界屋脊建铁路对每个人都是考验。只要坚持下来,我们就一定会成功。”

海拔3 080米的南山口没有水,每天靠汽车从30里外运来。要在从来没有打出水井历史的南山口戈壁深井取水,别提有多难了。经过千辛万苦,200米的深井终于出水,他们投资安装了3套净化水设施,保证了生产生活用水的基本需要。

那些日子里,郭秀春给人的印象是总有着充沛的精力。他常说“行动是无声的语言”,不管晚上工作到多晚,第二天他照样参加早点名。一次他咳嗽发烧,确诊为大叶型肺炎,卫生所长三番五次追着他,劝他休息。可他就连打吊针也没有躺下,边工作边输液,接电话批文件。大家看在眼里都说:领导都没日没夜地干,咱还有啥说的!

被称为“铺架英雄”的二班长梁永红常说:“苦地方,险地方,建功立业好地方。”铺架布曲2号特大桥那天夜里,小雪铺满了铺架机。由于能见度差,为了查看前桥情况,梁永红小心翼翼走过几十米高的机臂。此时大风肆虐,机臂上根本站不住,他只能一步一步地挪,爬着往回返。不料,呼啸的大风刮掉了他的手套,手与零下30多度冰冷的铁架立刻紧紧粘在了一起,一扯竟撕下来一块皮,顿时血肉模糊。他爬下来时满手是血,嘴皮冻麻木了,吃力地说:前面没问题,可以铺架。在场的张国栋副队长紧紧抱着他,顿时哽咽了。医护人员在处理他的伤势时,也禁不住潸然泪下。

缺氧不缺精神

——攻坚克险党旗红

共产党员,这是在特殊环境中有着特殊意义的光荣称号。在严峻的考验面前,党支部在党员中开展了创“党员先锋岗”、建“红旗责任区”活动,响亮地喊出了“最危险的活党员干,最艰巨的任务党员担”的口号。

随着铺架施工不断向前推进,运输距离随之拉长。隧道内含氧量极低,机械废气无法及时排出,整个隧道令人窒息,突击队员佩戴防尘罩,边吸氧边作业,凭着顽强的毅力艰难通过隧道。新线行车要限速,出乘一趟往返上千公里近30个小时。再加上高原行车极易疲劳,严重缺氧常使司机们产生头痛、耳鸣、迟钝等高原反应,他们只能吸着氧开车。由郭永利任司机长的青藏线第一支“劳务工党员包乘组”发明了疲劳困倦时站立驾车和吃大蒜的提神方法,后来被司乘人员争相效仿。凡是到高原工作的人体重没有不下降的。大家反倒乐呵呵地说:“要不是来到高原上,这减肥还得花钱哩!”

铁路建设者不但要经受缺氧的挑战,还要接受亲情的考验。一次,郭秀春妻子带着儿子来工地探亲。第二天郭秀春就匆匆赶往安多协调解决运输大型设备的问题,一走就是9天。当他回来推开房门,床上叠放着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桌上一张字条上是儿子写下的留言:“尊敬的郭指挥长,我们还是回家等你吧!”每当人们提起这事,郭秀春的脸上总是挂着内疚。

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长卢春房在一首自勉诗中表达过这样一种境界:“丹心一片报祖国,微命三尺献高原。”其实这也是对广大铁路建设者奉献精神的一种赞扬。

风暴强意志更强

—— 冰峰雪岭铺天路

筑路员工们都喜欢风和日丽的青藏高原,工作间隙时更喜欢看那湛蓝湛蓝的天和柳絮般优柔曼妙的云,可青藏高原迎接他们更多的却是不期而至的暴风雪。

2002年9月5日夜间,正是三岔河特大桥落梁的关键时刻,天气突变,霎时天昏地暗,狂风暴雨夹杂着黄豆般大小的冰雹铺天盖地倾泻而下,打在安全帽上噼啪作响,人睁不开眼,站不稳脚。撤回去已经不可能了。如果这100多吨重的桥梁不能迅速就位,被狂风刮倒后果将不堪设想。跟班作业的郭秀春知道别无选择,征求领工员的意见后,迅速绑上安全带,顶着大风,不顾一切地爬到50多米高的桥墩上,挥手大声喊道:“不要慌,听我指挥,抓紧时间落梁!”风雨中,没有人犹豫退缩。与风暴顽强抗争了40多分钟,大梁稳稳地落到桥墩上。当大家从工地上撤下来时,他们已经脚步蹒跚、疲惫不堪了。

一天,暴风雪铺天盖地,气温降至零下20℃,几米之外看不见人。架桥机突然出现故障。有着十几年党龄的机械班长李文虎马上钻到架桥机下抢修,架桥机与地面不到半米。他大口喘着气,脸憋得发紫。冰冷的液压油滴在他红肿僵硬的手上马上结成冰块,一碰就扯掉一层皮。大家边挡冰雹边给他吸氧,几次要替换他,李文虎坚持着说:“时间紧,还是我来。”60分钟何其漫长,当架桥机的轰鸣声重新响起时,他腿脚已经麻木得不能动弹了,并且衣服和地面紧紧地冻在了一起。当大家把他拖出来时,听到的是衣服被撕裂的声音。

海拔高追求更高

—— 世界屋脊创一流

青藏铁路铺架过程是攻克技术难题的过程。高海拔带来的低氧低温低气压和强烈的太阳辐射,对设备有着极大影响。

由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中铁一局组织专题科技小组进行攻关,实现了在高原高寒地区一整套关键技术的全面创新。改造后的铺架机和内燃机在20%的坡道上和8级以下的大风情况下作业性能良好,运转正常,污染极小,开创了我国内燃机车首次在海拔4 000米以上高原安全平稳运行先例,为青藏铁路正式运营提供了宝贵经验。《青藏铁路高原高寒地区铺架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经专家鉴定,认为“填补了国内空白,居世界领先地位”。

在青藏铁路铺架工地,两列绿色的车厢停在蓝天白云间。“海拔高追求更高”的巨幅标语悬挂在车体上格外醒目,激励着铺架员工战缺氧斗高寒。

被称为“工地大篷车”的流动宿营车,这里简直是一个“小社会”,各种会议车、医疗车、淋浴车、餐车、发电车等,简直就是车的社会。车里面配有高压氧舱、常备药物和消费合作社;闭路电视可收30多个频道。另一列是员工宿舍,每个软卧包厢能住1人~4人。厢内设计合理,井然有序。 这就是铺架员工们温暖的家。

缺氧造成机械功率下降,在安多铺轨现场必须双机车牵引。机器尚且如此,人就更不用说了。缺氧会使人体力、脑力和劳动能力下降,时间长了人的器官会发生各种病变。

来到青藏工地之前,中国中铁领导第一要求就是来多少人,要回去多少人,“一个都不能少”。指挥部还确立了严格的工前、工中、工后体检制度,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只要有人施工,就有医护人员守候在现场。为了保证供氧,制氧必须先行,氧气瓶配到每个帐篷,医院和铺架工地还配置了高压氧舱。在严格的“工地纪律”中,有很多强制性规定体现在员工生活上。例如“吸氧工程”:每名员工每天要强制吸氧两小时以上;“牛奶工程”:要求员工每天喝一袋鲜奶;“饮食工程”:聘请专业营养师制订员工的三餐标准。由于高海拔地区气压低蒸不熟饭,后勤服务中心就把馒头包子等蒸熟了送上山,供应源源不绝。食堂储藏柜里的蔬菜、肉类、水果琳琅满目,仅奶制品就有好几种。

中国中铁的参建职工,尽管面临恶劣的环境和生存条件的挑战,但他们是幸运的:生命在这里得到最大的尊重。在“生命禁区”,中国中铁党政工广泛组织开展了以“工地生活、工地文化、工地卫生”为内容的“三工”建设活动,创造了全公司青藏线施工五年安全无事故、高原病零死亡的目标,刷新了施工安全记录,填补了在高速、高架、高原“三高”市场的空白,积累了丰富的高原施工经验。中国中铁人在青藏铁路施工中创造出了人间奇迹。

时光荏苒,五年弹指一挥间。在青藏铁路建设精神鼓舞下,中国中铁这支英雄群体五年五跨越,五战五大捷。2001年率先创建了国内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南山口高原铺架基地;2002年完成线下工程后正式铺轨顺利挺进昆仑山;2003年铺架穿越世界海拔最高的风火山隧道;2004年实现了“两点三向”铺架方案,提前35天抵达唐古拉山南北脚下;2005年完成了各项配套工程,完成了建设任务,工程符合设计标准,质量优良。广大员工“海拔高追求更高”的精神风貌,赢得了前来视察的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黄菊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2002年5月27日,胡锦涛专程视察了南山口铺架基地,亲切慰问中铁一局参建员工,在现场发表重要讲话,他高兴地说:“能够组织起这么高效周密的工作,当数我们铁路系统。”

伟大的工程造就伟大的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追求更高”的青藏铁路建设精神,通过中国中铁组成的青藏铁路建设事迹报告团的巡回报告,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和一批中央企业,通过各种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和《青藏线》电影在全国上演,走出了企业,传播到了社会。

2006年9月15日,负责“世界企业500强评选工作的美国《财富》杂志主编罗伯特·福雷德曼到中国中铁总部对总经理进行了采访。当听到中国中铁建设青藏铁路的事迹时,他高度评价: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并且专门在他笔记本上逐字记下了中国中铁人创造的青藏铁路建设精神。

2007年6月4日,中国中铁党委书记、董事长石大华率代表团在对东南亚各国访问考察期间拜会了越南总理阮晋勇,当石大华介绍到中国中铁建设青藏铁路的成就和青藏铁路建设精神时,阮晋勇总理连声称赞,原定的40分钟的会见,持续了一个半小时。

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总理,还是西方企业管理的权威,都不约而同地对中国中铁人创造的青藏铁路建设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中铁的青藏铁路建设精神已经跨越国界、冲破意识形态,成为当代企业文化建设中一块绚丽的瑰宝。

9.一生读,读一生的励志故事 篇九

早晨,读朝阳。一天读一轮,一辈子能读多少轮?再遇阴雨雾霾,一生又能读多少轮?朝阳从来也不会等着让你去读,你不读它,它就走了。它不会错过你,你只会错过它。读得多与少,全在勤与懒。不去读朝阳,心中怎会有晨光?

水边,读水。水是世界上最柔弱的,但最柔弱的水滴常常能穿透最坚硬的顽石。读懂了水,你还有什么不能穿透呢?

下雨,读雨。雨是来自天上的特殊使者,或大或小或急或缓,不知已经下了多少万年,总还在不遗余力地洗刷着世界上不沌净的世界。读一次雨,得到洗涤滋润的不仅是大自然,更是你的心灵。

雪中,读雪,雪是一张巨大的无字白纸,只有读出一行行字来才能读出它的内涵,这字只有天知,雪知,读它的人知。有人读出了渺茫,有人读出了萧瑟,有人读出了春意……你读到什么呢?

风中,读风。风是山的呼吸,海的呼吸,田野的呼吸,城市的呼吸,大自然的呼吸,地球的呼吸。读懂了风,你就触摸到了大地的脉搏,你的呼吸才能融入它的呼吸。

白天,读云。云是挂在无边天幕上的一张张或白或红或黑的稿纸,写满了天上的秘密。阴晴雨雪霞露晨夕,全悄悄写在云里。你若不去读,何时才能获知它的奥秘呢?

晚上,读夜。夜博大深邃,无边无际。没有夜,何来满天星光,千古明月,万家灯火?!“夜来风雨声”“随风潜入夜”。谁读懂了夜,谁就等于读懂了这世间最美好的梦境。

灯下,读灯。灯里装着的是另一个世界,是一本透明的杂志,是一部点亮夜的书。全书只写着一行字:只有燃烧自己,才能成为灯。读懂了灯,你的生命便如灯,你的人生便不再会被黑暗拦截。

上山,读山。山是一部立体大书,脚登着山,不如说脚“读”着山,脚上也有眼睛。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山不读我,我就读山。登山,其实是在读山。读透了山,再高再险的山也会趴在你的脚下。

山上,读石。石是山这部大书中的一个个立体汉字,大小高低形状各异,每一块也许都藏着一个个千古之谜,要想读懂山,须先读懂石,石头无言自春秋。

林中,读树。树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绿色杂志,常读树才能读懂成长,读懂枯荣,读懂盛衰,读懂叶黄叶绿,读懂果酸果甜。

花间,读花。花是天底下最早诞生的彩色杂志,常读花方可聆听花开的声音,破解花的密码,捕捉花香的基因。花若无人读,它为何要开,它开给谁看?

海边,读海。博是因有容,阔是因有怀,大是因纳小,多是因聚少,深是因聚浅,宽是因汇窄,巨是因积微,广是因缆狭,无边无际是因吸收了有边有际。常读海,多读海,才能把自己也读成海。

过河,读河。读到深处,河里流淌着的不再是水,而是一滴滴秒,一瓢瓢分,一桶桶小时,一缸缸日子……千万别让这时间的长河“决口”,否则你的人生会很快“流”尽的。

人间,读脸。见人先见脸,品人先品脸,脸是一扇窗,人情脸上写,人变脸先变,心在脸上显。脸是一部没有结尾的系列剧,永远也演不完,一生也读不完。但可貌相也不可貌相,可读脸又不能全读脸,更须读心。

蓝天下,读天。你大,在地球上不过是粒尘埃;地球大,在太阳上不过是粒尘埃;太阳大,在银河系中不过是粒尘埃;银河大,在整个宇宙中不过是粒尘埃……你还大吗?

中秋,读月。月亮就此一个,千万人都在读它,每个人都希望读到自己心中的那一轮月亮。读月,一人一月亮,千人千婵娟,万人万版本。甜月酸月苦月辣月悲月欢月离月合月阴月晴月圆月缺月,你的月是哪个版本呢?

黄昏,读夕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古人要商隐说的,今人吕游说:夕阳从这儿看是夕阳,若是从地球的另一端看,它却是日出。……

读上知下,读远知近,读前知后,读表知里,读快知慢,读重知轻,读宽知窄,读深知浅,读繁知简,读厚知薄,读动知静,读呼知吸,读真知假,读丑知美,读邪知正,读失知得,读忧知喜,读浑知清,读苦知甜,读阴知晴,读落知升,读夜知昼,读冬知春。

读海知博大,读汇知奔腾,读鹰知翱翔,读火知温暖,读病知健康。读老知青春,读死知生命,读小草知坚韧,读果实知汗水,读瀑布知献身,读时间知速度,读逝去知珍惜,读古迹知沧桑,读岁月知变迁,读国家知兴衰,读太阳知给予,读月亮知缺憾,读星群知无限,读自然知力量……

读爱才知爱,读恨才知恨,读物才知物,读人才知人。读一个人就象读一本书。读高尚,读真诚,如在钢琴上漫步,每一步都会发出优美旋律;读虚伪,似在沼泽中行走,每一步都让你警惕脚下就是泥潭。

读懂男人,方真正读懂女人,读懂女人,方真正读懂男人。对男人来说,一生百读不厌的女人是世上最难得的一部好书;对女人来说,一生百读不厌的男人是世上最难得的一部好书。读懂了它,你就读懂了一生的幸福。

能读懂寂寞的人最不寂寞,能读懂孤独的人最不孤独,能读懂忧郁的人最不忧郁,能读懂痛苦的人最不痛苦,能读懂爱的人最会爱,能读懂快乐的人最快乐,能读懂幸福的人最幸福。

读如春,你心便无冬,读如秋,你胸中便挂满果实。从阴雨读出晴日,从暗夜读出霞云,从枯黄读出翠绿,从沙漠读出清泉,你就读出了常人所读不到的意境。读的最高境界是读出灵魂,把被读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读在一起。

上一篇:人生感悟经典名言名金句下一篇:初三叙事作文:一件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