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归纳与总结(精选11篇)
1.第一章归纳与总结 篇一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第二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总结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介质:声音传播所需的物质叫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有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
第一教师,服务教师
v=;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声速的影响因素:介质的种类,2011年初中物理(人教版)总复习知识点总结(八年级和九年级全部内容)第一章声现象知识梳理: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或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介质的温度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距离×01s=17m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
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六、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案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4、控制噪声:(1)在声源处较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植树。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八、声音的利用
1、传递能量: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
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第一教师:服务教师,关怀教师,关注教育,以人文本。
2.第一章“学位”:制度演变与选择 篇二
学位源自早期宗教大学为学者授予的从业许可。早期伊斯兰大学的“ijazah”是最初的学者从业许可形态。成立于859年摩洛哥Al-Qarawjyin大学和970年的埃及Al-Azhar 大学都曾向毕业生授予过一种叫做“ijazah”的证书,作为伊斯兰世界的任教证明。经过考核,获得该证书的人有资格组织讲学,需要时他亦有权对伊斯兰法律做出解释和说明。
有研究者(程悦云,1994)指出,现代学位制度产生于中世纪欧洲。当时的意大利波伦亚大学和法国的巴黎大学——前者是学习法律的中心,后者是学习被统称为“文科”的“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音乐、天文)的中心,它们的教师被称为硕士(Master)和博士(Doctor)。硕士、博士由教师行会授予,是仿效商人和手工业者同业工会和行会为保障行业水平向达到标准者授予相应资格的做法,对大学教师资格的认可。起初,硕士、博士并无高低之分,后来巴黎大学对于经过考试、被认为具有担当教师的品德和才智的文科毕业生授予硕士学位,对于考试合格的修习神学、法律、医学等科的毕业生则授予博士学位。因文科所修“七艺”是基础课程,学生需毕业后才能继续在神学、法律、医学等方面深造,文科成为基础科,其他各科成为专攻科,学科分出高低,硕士与博士遂分为两个等级。
学士学位的出现晚于硕士和博士。中世纪的学生在攻读硕士学位过程中,在语法、修辞和逻辑等方面学习三到四年,可以教授新生或作为硕士、博士的助手,被称作“学士”或“实习生”,表明他既是硕士学位候选人,也是学生的导师。再后来,在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开始设立副学士学位,作为学位体系中最初级的学位。
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在欧洲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研究生教育与学位授予制度大大发展起来。到了19世纪后期,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自己的正式学位制度,并不断趋于完善。
学位的三种形态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并在学位制度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发挥着规定性作用。19世纪以来,随着大学变革,各国的学位形态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分化。有研究者(唐瑾、叶绍梁,2007)将这种分化概括为三种形态。
第一种是国家学位形态。该形态的代表是俄国,其特点是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出发,学位制度由国家统一制定和颁布。国家学位主要有三个优点:一是有利于国家按照统一的培养标准,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二是有利于从国家利益出发,直接促使大学培养社会所需的紧缺人才;三是有利于国家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保证人才的成才率。然而国家学位也存在缺陷,由于国家高度干预,使得大学自身发展容易受到干扰。大学在国家的控制过程中倾向于实用性和功利性,容易失去学术自由,削弱大学的批判功能。
第二种是国家学位和大学学位并存形态。该形态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其特点是既有国家统一颁布的学位授予办法,各大学又可在统一的框架下自行授予学位,或者受国家委托授予学位。在德国,经国家授权的大学可以自主享有授予学位的权力。在法国,大学可以同时颁发两类性质的博士文凭,一类是大学博士文凭,无须经过国家授权;另一类是国家级博士文凭,必须由国家或经国家授权颁发。
第三种是大学学位形态。该形态的代表是美国,其特点是国家不实行统一的学位制度,而由各大学自行确定学位授予的方法和规程。美国哈佛大学从成立之日起就独立地颁授学位。美国的州政府对本州的高等教育具有广泛的权力,但总体来说州政府并不过多干涉,主要是通过审批新建学校以及对高校的拨款等手段来管理高校。各高校自治性较强,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和统一的模式,因而美国原生态的大学学位是众多国家中学位形态最为稳定的。
学位意味着什么
事实上,学位等级的延伸和内涵的拓展与社会的发展形态(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形态( 精英型—大众型—普及型),以及人们对知识的认识( 重视知识传授 — 发现知识 —创造知识)有着一致性,是社会和科学知识发展的必然反映。据此,有研究者(骆四铭,2006)归纳出学位的四个基本特征。
第一是它的职业性。学位的初始功能是进入大学教师行业的凭证,是教师行业为了提高其竞争能力而采取的保护性、垄断性措施,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分权、均等等政治现实的产物。正是由于有了学位及学位制度,教师行会及其后的大学,才会在几百年的发展中,不仅没有消亡,反而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中世纪时,获得博士学位可在等级社会中取得一系列优先权,如博士学位可与贵族相等,同时获得学位也是进入不同职业及职位的基础,如法官、国家公务员、医生等。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大学育人和专业界用人标准基本上是统一的,专业学位获得和专业注册相互配套,学位是进入行业的重要凭证。
第二是它的基础性。学位是教师行业从业人员的起始条件,相对于职业活动中所能达到的水平来说,学位具有基础性地位,代表的是必备的基本学术水平,远远不能代表从业者所能取得的最高水平。因此,不能将学位视为一个获得者学术水平的顶点。对学位看得过高,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如由于单纯强调学位的荣誉性和优秀性,学位无形中成为凌驾于相应级别高等教育之上的一个层次,在评价、确定工资等实际工作中形成了更多的级别,这不仅混淆了高等教育工作和学位工作的界限,也使得学位工作复杂化甚至异化。
第三是它的发展性。从最初的执教资格发展到行业从业资格,学位授予科目从最初的文、法、医、神扩展到今天的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几百个专业,可以说,现代社会里新职业的出现,都会伴随着相应学位的产生,没有学位资格要求的职业在社会上难以得到应有的尊重,难以维持长久的吸引力。职业的发展必然导致学位的发展,二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第四是它的开放性。学位既可以标志完成了一定阶段的高等教育,也可以是对所取得的成就和贡献的认定;它既可以授给经过严格训练的高等教育的学习者,又可以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学位指向的是最终的结果与成就,而不局限于成就取得的方式。也就是说,学位的取得不仅仅局限于“ 象牙塔”中人,社会人士通过各种形式(包括非全日制、网络大学等)达到要求,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学位。这一点非常适合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的要求。
我国的学位制度
1935年4月,国民党政府公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学位法典《学位授予法》。其中规定,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自1935年7月1日施行。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学位授予法》未能全部实施。直到解放前,我国自己授予的硕士学位232个,未曾授予博士学位。
新中国成立后,十分重视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从1949至1965年的十几年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2.2万余人,毕业1.6万余人。尽管在学位制度的建立与立法方面也曾进行过几次尝试,但都未能实现。“文革”结束后,1977年10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见》,1978年恢复了中断达12年之久的研究生招生。
1980年2月12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我国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标志着新中国有了自己的学位制度。1981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规定了对学位的考试课程和论文水平的详细要求。1990年10月6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硕士、博士学位暂行规定》及《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硕士、博士学位暂行规定实施细则》,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我国的学位制度。
3.第一章归纳与总结 篇三
课标要求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的(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种性质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要点精讲 一.原子结构 1.能级与能层
2.原子轨道
教学课件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也就是说,整个原子的能量不能机械地看做是各电子所处轨道的能量之和。(2)能量最低原理
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不可能同时存在4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换言之,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规则。比如,p3的轨道式为或,而不是。
洪特规则特例:当p、d、f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 2s22p0、12Mg 3s23p0、20Ca 4s23d0;半充满状态的有:7N 2s22p3、15P 3s23p3、24Cr 3d54s1、25Mn 3d54s2、33As 4s24p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 2s22p6、18Ar 3s23p6、29Cu 3d104s1、30Zn 3d104s2、36Kr 4s24p6。4.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电子排布式
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1s22s22p63s23p64s1。
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Ar]4s1。(2)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每个方框或圆圈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如基态硫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教学课件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原子的电子构型与周期的关系
(1)每周期第一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式为ns1。每周期结尾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除He为1s2外,其余为ns2np6。He核外只有2个电子,只有1个s轨道,还未出现p轨道,所以第一周期结尾元素的电子排布跟其他周期不同。
(2)一个能级组最多所容纳的电子数等于一个周期所包含的元素种类。但一个能级组不一定全部是能量相同的能级,而是能量相近的能级。2.元素周期表的分区(1)根据核外电子排布 ①分区
②各区元素化学性质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特点
教学课件
③若已知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可直接判断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某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s24p4,由此可知,该元素位于p区,为第四周期ⅥA族元素。即最大能层为其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为其族序数,但应注意过渡元素(副族与第Ⅷ族)的最大能层为其周期数,外围电子数应为其纵列数而不是其族序数(镧系、锕系除外)。三.元素周期律 1.电离能、电负性
(1)电离能是指气态原子或离子失去1个电子时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第一电离能是指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第一电离能数值越小,原子越容易失去1个电子。在同一周期的元素中,碱金属(或第ⅠA族)第一电离能最小,稀有气体(或0族)第一电离能最大,从左到右总体呈现增大趋势。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同一原子的第二电离能比第一电离能要大(2)元素的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以氟的电负性为4.0,锂的电负性为1.0作为相对标准,得出了各元素的电负性。电负性的大小也可以作为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大于1.8,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属”的电负性在1.8左右。它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3)电负性的应用
①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及其强弱 ②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大于1.8,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属”(如锗、锑等)的电负性则在1.8左右,它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③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小,金属元素越活泼;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大,非金属元素越活泼。④同周期自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逐渐减小。2.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教学课件
3.对角线规则
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有些性质是相似的,如
4.风险管理第一章总结 篇四
本章在比较全面地介绍国内外银行监管以及市场约束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以下与银行风 险管理密切相关的知识要点,以期银行业从业人员深入理解并认同银行监管与市场约束的理 念和做法,逐步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和技能。
—中国银监会明确提出“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理念。
—中国银监会明确提出将保护广大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的利益、增进市场信心、增进公 众对现代金融的了解以及维护金融稳定作为银行监管的具体目标。
—中国银监会明确风险水平类指标、风险迁徙类指标和风险抵补类指标作为风险监管的 核心指标。
—中国银监会明确机构准入、业务准入和高级管理人员准入的市场准入监管规则。—中国银监会明确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中国银监会明确现场检查的重点包括业务经营的合法合规性、风险状况和资本充足 性、资产质量、流动性、盈利能力、管理水平和内部控制、市场风险敏感度。—我国银行监管法律框架由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三个层级的法律规范构成。
—根据国内外有效银行监管实践,市场约束已经成为最低资本要求和监管当局监督检查 的重要补充。
—市场约束机制包括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健全的中介机构管理约束、良好的市场环境 和有效的市场退出政策,以及监管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所披露的信息进行评估。—银行机构真实、全面、及时、充分地进行信息披露,提高银行经营透明度,有利于社 会大众及监管机构对银行的监督管理,提高银行治理水平和风险控制意识。
—为了达到有效银行监管的目的,监管当局必须强化信息披露的日常监督机制和惩罚机 制,并且承担更多责任。
—监管者与外部审计机构主要通过三方会谈的形式进行信息沟通。
5.化学工艺学第一章总结 篇五
1、以磷矿为原料湿法制磷酸的原理。主反应式:
Ca5F(PO4)3+5H2SO4+5nH2O3H3PO4+5CaSO4 ·nH2O+HF
【H3PO4+3NH3(NH4)3PO4】
2、硫铁矿接触法制硫酸的工艺过程
3、焙烧反应:4FeS2+11O22Fe2O3+8SO2
3FeS2+8O22Fe3O4+6SO2
氧化反应:SO2+1/2O2SO3
吸收反应:SO3+H2H2SO4
【采用98.3%的硫酸吸收SO3的原因:三氧化硫与98.3%的硫酸不形成酸雾,而且蒸汽压较低,吸收率高】
3、原油加工前,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
原油中有水分和无机盐,无机盐具有腐蚀性,容易堆积堵塞管道,水分会增加能量的消耗,所以需要脱水、脱盐的预处理。
4、石油的一次加工为什么还要进行减压蒸馏?P195、石油的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方法。
一次加工即为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
二次加工为催化重整。
6、何为催化重整?催化重整的催化剂和两个基本目的是什么?
催化重整(铂重整):以原油常压蒸馏所得的石脑油馏分为原料,将其转变为富含芳烃的高辛烷值汽油的过程。
目的:提高汽油的辛烷值,生产芳烃。
催化剂:铂,铂—铱,铂—铼等。
7、催化重整的原料油在进入重整装置前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
除去原料中的杂质气体,预防铂催化剂中毒。
【工艺流程分为三部分:预处理、催化重整、萃取和精馏。】
8、催化重整工艺流程中为什么要采用几个反应器串联?重整反应为什么要在临氢条件下进行?
使反应进行完全,防止烃类的深度裂解。
9、何为催化裂化?催化裂化装置中为什么设置催化剂再生塔?
将不能用作轻质燃料的常减压馏分油,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工成高辛烷值汽油、并副产柴油、锅炉燃油、液化气等产品的加工过程。
叠合、脱氢缩合结焦速率较快,产生焦炭,焦炭沉积在催化剂表面使催化剂活性下降,故设置催化剂再生塔使催化剂能够反复利用。
10、何谓转化率和选择性?对于多反应体系,为什么要同时考虑转化率和选择性两个指标? 转化率(conversion):转化率是指某一反应物参加反应而转化的数量占该反应物起始量的分
率或百分率,用符号X表示。
选择性系指体系中转化成目的产物的某反应物量与参加所有反应而转化的该反应物总量之比。用符号S表示。P3811、催化剂有哪些基本特征?它在化工生产中起什么作用?如何正确使用催化剂?P49 催化剂的基本特征:
1.催化剂参与反应,但反应终了时其性质和数量不变;
2.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只能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
3.催化剂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催化剂的作用:
(1)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2)改进操作条件。采用或改进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温度和操作压力,提高化学加工过程的效率;
(3)催化剂有助于开发新的反应过程;
(4)催化剂在能源开发和消除污染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6.稻盛和夫干法第一章总结 篇六
磨练灵魂,提升心志
一、我们为什么而工作?
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总结的心志。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一门职业,埋头苦干,孜孜不倦,只要的人最有魅力。只有通过长时间不懈的工作,磨砺了心志,才会具备厚重的人格,在生活中沉稳而不摇摆。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
二、工作造就人格
工作最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工作来磨练自己的心志、提升自己的人格。劳动是既能磨练技能又能磨练心志的修行,他们把劳动看做是自我实现,完善人格的精进的道场。
三、极度认真地工作能扭转人生
发自内心并用格斗的气魄,以积极的态度认真面对自己的工作。
四、那些智慧进发的瞬间
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不管面临多么大的困难,神一定会帮你,事情一定会成功。即使在苦难当中,只拼命工作,就能带来不可思议的好运。
五、乍看的不幸,实际上是幸事
在迫不得已的、辛勤的工作过程中,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能获得人生的万病良药。即使你讨厌工作,但又不得不努力工作,那么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你脆弱的心灵就能得到锤炼,你的人格技能得到提升,你就能抓住幸福人生的契机。
六、努力工作的彼岸是美好人生
拼命工作的背后阴藏着快乐和欢喜,正像漫漫长夜结束后,曙光就会到来一样。获得心中快乐的前提是劳动,每天认真工作,努力获得回报,才能让你感受到人生的快乐和时间的可贵。
七、坚持愚直地,认真地,诚实地工作
人很容易骄傲自大,因为人是一种充满烦恼的动物。人若想要提升心志,重要的是抑制自己的邪恶之心。
欲望、烦恼、愚痴,这都是卑怯之心,是让人陷于烦恼的最厉害的东西。又被称之为三毒
三毒不能完全排除,要让毒素稀释,唯有拼命的工作。愚直的,认真的,专业的,诚实的,投入到自己的工作,长此以往,人就能自然的抑制自身的欲望。此外,热衷于工作,还能镇住愤怒之心,也会无暇发牢骚,而且日复一日努力工作,还能一点点提升自己的人格。
八、要每天反省
为了自我诫勉,为了不让邪恶之心轻易地控制自己,可以采用一种自诫的仪式。当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这一类邪恶的念头在心中冒头时,就要开始做这种努力。
要努力去思善、行善,而同时一旦动了不好的念头,做了不好的事情,就要虚心反省。通过反省,我们就能一步步向上提升。
磨练灵魂,就会产生利他之心
7.第一章归纳与总结 篇七
1、解剖学姿势和方位、切面术语。
――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双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朝前。
---方位—上,下---前(腹侧),后(背侧)---内侧,外侧----内,外---浅,深--近侧,远侧---桡侧,尺侧----腓侧,胫侧
----切面--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额状轴)---切面--矢状面、水平面(横切面、水平面(横切面
第一章----运动系统
1.1运动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
------骨、骨连结、骨骼肌。运动、支持、保护 2.1.1、骨学总论-----成人有206块骨
--根据位置不同,可分为:颅骨
29块(含6块听小骨)
躯干骨
51块 上肢骨
64块 下肢骨
62块
2.1.2骨的形态和构造?
---长骨:a分布于四肢
b长管状,分一体两端
c骨干(骨髓腔)
d骺(关节面)---短骨:a立方形
b腕骨、跗骨
---扁骨:a板状
b颅盖骨、胸骨、肋骨---不规则骨:a形态不规则
b椎骨(含气骨)构造----骨质 :骨密质(颅盖骨的外板、内板)、骨松质(颅骨的板障)
骨膜:a致密结缔组织膜
b成骨细胞、破骨细胞
c对骨的营养、生长或再生具有重要作用
骨髓:a填充于长骨的骨髓腔及骨松质腔隙内
b红骨髓: c黄骨髓
2.1.3.骨的理化特性
----有机质(1/3)-使骨具有韧性和弹性
----无机质(2/3)-事骨具有硬度和脆性。2.2.1躯干骨的名称和数目
答:躯干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成人躯干骨由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1块尾骨、12对肋、1块胸骨组成,共计51块。2.2.1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
答:1.一般椎骨都有一个椎体和一个椎弓,椎弓上有七个突起。
2各部椎骨的特点:(1)颈椎特点:①椎体较小椎孔较大,呈三角形。②横突有孔称横突孔。③棘突末端分叉。④特化颈椎有:第一颈椎,无椎体和棘突,呈环形,又称寰椎。第二颈椎,有齿突,又称枢椎。第七颈椎,棘突特长,又称隆椎。其棘突是计数椎骨的重要体表标志。(2)胸椎特点:①胸椎侧面和横突间断有与肋相连结的肋凹(椎体肋凹、横突肋凹)。②棘突较长,向后下斜伸呈叠瓦状排列。(3)腰椎特点:①椎体大。②棘突呈板状,水平后伸,棘突间空隙较大(临床腰椎穿刺)3-L2-命门穴L4-腰阳关穴。2.2.1躯干骨的重要骨性标志。
1.颈静脉切迹: 2.胸骨角3.肋弓: 4.骶管裂孔 5.第7颈椎棘突 2.2.1形态结构
1-锥体:为锥体的前方中部,呈短圆柱状,是支撑体重的主要部分。
2椎弓:附着在锥体后方的弓形骨板。椎弓根---椎弓与锥体连接部分较细称椎弓根。椎弓板—两侧椎弓根向后内扩展较宽阔的骨板,称椎弓板。
3椎孔:椎弓与锥体围城一孔
4椎管:全部椎骨的椎孔连在一起,形成纵行管道,称椎管
5椎间孔:椎骨叠连时,上位椎骨的椎下切迹和下位椎骨的椎上切迹围城一孔
6棘突: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
7骶管裂孔:骶骨中央有一纵贯全长的管道,称骶管,向上与椎管连续,向下开口形成椎管裂空。
8、骶角:骶管裂空两侧有向下突出的骶角
9、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相接处形成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胸骨角。
10、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骨上部较宽,其上缘正中的切迹称颈静脉切迹,“天突穴“
11、剑突:胸骨的下端为一形状不定的薄骨片,称剑突。
四肢骨
1.上下肢骨的名称和数目
1锁骨(1对)答:
上肢带骨
1肩胛骨(1对)
1肱骨(1对)
上肢骨
1桡骨
(1对)
自由上肢骨
1尺骨(1对)
1腕骨(8+8块)
1手骨
1掌骨(5+5块)
1指骨(14+14块)
见笔记
2.形态
1肩胛骨:是三角形的扁骨,位于背部外上方,介于第2-7肋骨之间,有三缘(上缘、内外侧缘)、三角(外侧角、上下角)。两面(前后面),2肱骨:位于臂部,分为一体和两端。上段有肱骨头、小结节、大结节、。体:三角肌粗隆、桡神经沟。下端:肱骨小头、肱骨滑车、尺神经沟
3桡骨:位于前臂外侧,分为一体和两端。上端细小,下端粗大。上端(桡骨头、环状关节面、桡骨颈、桡骨粗隆),下端(尺切迹、桡骨茎突、腕关节面)
4尺骨:位于前臂内侧部分为一体和两端。上端(滑车切迹、鹰嘴、冠突桡切迹、尺骨粗隆)下端(尺骨头、尺骨茎突)
5髋骨:形状不规则的扁骨,由髂骨、耻骨和坐骨组成。髋骨的外侧有一深窝称髋臼,髋骨的前下份有一大孔称闭孔。
6股骨:位于大腿部,为人体最长的骨,其长度约为身高的1/4,分为一体和两端。上端(股骨头、股骨颈、大转子、小转子、颈干角)体(粗线、臀肌粗隆),下端(内侧髁、外侧髁、髁间窝、外上髁)
7胫骨:位于小腿内侧部,是小腿主要的负重骨,较粗壮,分为一体和两端。上端(内侧髁、外侧髁、髁间隆起、胫骨粗隆)下端(内踝、腓切迹)
8、腓骨:位于小腿外侧分为一体和两端。上端(腓骨头、腓骨颈)下端(外踝)
3、上、下肢骨的重要骨性标志
上:肱骨大结节、肱骨小结节、肱骨内、外上髁、尺骨鹰嘴、桡骨头、桡骨茎突、尺骨茎突
豌豆骨等;
下: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髁、髌骨、髌韧带、胫骨粗隆、胫骨内侧面、腓骨头、外踝、内踝
颅骨
1、颅骨的名称和数目
脑颅骨(8块),面颅骨(15块),听小骨(6块)
2、脑颅骨
成对:顶骨、颞骨
不成对:额骨(额窦)、枕骨、蝶骨(蝶窦)、筛骨(筛窦)。
3、面颅骨
成对:上颌骨(上颌窦、牙槽)、鼻骨、颧骨、泪骨、下鼻甲、颚骨
不成对:梨骨、舌骨、下颌骨(下颌体 –牙槽、颏孔;下颌支-下颌切迹、冠突、髁突、下颌头,下颌颈、下颌孔、下颌管;下颌角-咬肌粗隆)
4、颅骨的整观-颅盖、颅底、颅的前面、颅的侧面
颅盖---冠状缝、失状缝、人字缝、眉弓
颅底--颅底内面--------颅前窝(筛板、筛孔)、颅中窝(垂体窝、视神经管、眶上裂、圆孔、卵圆孔、棘孔、脑膜中动脉沟)、颅后窝(枕骨大孔 斜坡 舌下神经管 枕内隆凸 横窦沟 乙状窦沟 颈静脉孔 内耳门)
颅底外面-------
颅的前面—眶、骨性鼻腔、鼻旁窦(额窦、上颌窦、筛窦、蝶窦)
颅的侧面---外耳门。外耳道、颧弓、颞窝、翼点/太阳穴(额、顶、颞、蝶四骨的会合处)
5、鼻旁窦的位置和开口部位
额窦:位于额骨内,开口于中鼻道
上颌窦:上颌窦最大,位于鼻腔两侧的上颌骨内,开口于中鼻道
筛窦:位于上筛骨迷路内,又分前、中、后筛窦。前、中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后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蝶窦:位于蝶骨体内,开口于上鼻甲后上方的蝶筛隐窝。
6、颅骨的重要骨性标志。
乳突:翼点 下颌角 枕外隆凸、颧弓、舌骨
7、新生儿颅骨:a脑颅远大于面颅b新生儿颅呈五角形c颅囟
关节学
1、关节的主要结构
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关节囊(纤维膜、滑膜)。关节腔。
躯干骨的连接
1、椎间盘的位置和结构。作用
椎骨间的连接,椎间盘。韧带。关节相连接。
答:于相邻两个椎体之间起连接、减震和固定作用的组织。椎间盘由内外两部分构成,外部为纤维环,由多层环形排列的纤维软骨环组成,前宽后窄,围绕在髓核的周围,纤维环坚韧而有弹性,内部为髓核,是一种有弹性的胶状物。--连接椎体、承受压力、吸收震荡。减缓冲击。有利于脊柱运动。1.2椎间盘突出症
外力冲击,体位骤变----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外突出-----形成椎间盘突出症 2脊柱的组成及功能。
24块分离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
支持体重、保护脊髓、运动(弹拨,前屈厚伸。侧曲、旋转、环转)
3、脊柱的生理弯曲。
从侧面观察脊柱有4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骶曲。颈曲和腰曲向前突出,而胸曲和骶曲向后突出。
4、胸廓的组成形态
组成---12块胸椎、1块胸骨、12对肋
形态---成人胸廓近似圆锥形,其横径长,前后径短,上部狭窄,下部宽阔。胸廓有上下两口。胸廓上口 :由第1胸椎、第1对肋及胸骨柄上缘所围成。胸廓下口:由第12胸椎、第11、12对肋及两肋弓和剑突围成。胸腔 :为胸廓上、下口之间的腔隙
5胸廓的功能
保护和支持胸腔脏器 进行胸式呼吸运动
6、棘上韧带(长):连接胸、腰、骶椎个棘突尖的纵行韧带,有限制脊柱过分
前屈的作用
7、棘间韧带(短):连接于各棘突之间,后接棘上韧带或项韧带。
8、黄韧带(短):是连接相邻椎弓的韧带,协助围成椎管并有限制脊柱过分前
屈的作用
上肢骨的连结 1、1、肩、肘、腕关节的组成、特点和运动。
2、髋、膝、踝关节的组成、特点和运动。肩关节
组成: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连结构成。
结构特点:
⑴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有盂唇加
⑵ 肩关节囊薄而松弛,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
(3)关节囊上壁有喙肱韧带加强“喙肩弓“
运动:肩关节是全身最灵活的关节,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转和环转运动(全能)肘关节
组成:由肱骨下端、尺骨和桡骨上端构成。
结构特点:
⑴ 一个关节囊内包有3个关节,分别为:
肱尺关节: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肱桡关节:肱骨小头与桡骨头关节凹构成
桡尺近侧关节:桡骨头环状关节面与尺骨
桡切迹构成
⑵ 关节囊前、后壁薄弱而松弛,两侧有桡侧副韧带和尺侧副韧带增厚。
⑶ 桡骨环状韧带与尺骨桡切迹构成骨纤维环,容纳和固定桡骨头 运动:主要为屈、伸运动;桡尺近侧关节参与前臂的旋前和旋后。桡腕关节
组成:由桡骨下端的腕关节面和尺骨头下方的关节盘组成的关节窝,与手舟骨、月骨和三角骨的近侧面组成的关节头共同构成特点:(1)尺骨下端有一关节盘,呈三角形,尺骨不参与桡腕关节的组成(2)关节囊的两侧有腕桡侧副韧带和腕尺侧副韧带加固 运动:屈、伸、收、展和环转
髋关节
组成 :由股骨头和髋臼连结构成。
结构特点: ⑴髋臼唇;
⑵ 关节囊紧张而坚韧
⑶ 关节囊外有髂股韧带等强大的韧带加强。
(4)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
运动:可作屈、伸、收、展、旋转和环转运动(全能)膝关节
组成:由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髁与髌骨共同构成。特点:
⑴ 关节囊薄而松弛,周围有韧带加强:前方有髌韧带,内、外侧有胫侧副韧带和腓侧副韧带等;
⑵ 膝交叉韧带:前交叉韧带:防止股骨后移;后交叉韧带:防止股骨前移。
⑶ 半月板:内侧半月板:较大,呈“C”字形;外侧半月板:较小,近似“O”字形
⑷ 关节囊的滑膜层形成:髌上囊和翼状襞 运动: ⑴ 主要是屈、伸;
⑵ 半屈膝时,可作轻微的旋转运动。距小腿关节(踝关节)
组成:由胫、腓骨下端和距骨滑车组成。
结构特点:关节囊前后壁松弛,两侧有韧带加强。
运动:主要为背屈(伸)和跖屈(屈)
2、髋骨间的连结(耻骨联合
由左、右两侧耻骨的耻骨联合面,借纤维软骨性的耻骨间盘相连而成 耻骨弓:两侧耻骨相连形成的骨性弓
3、盆骨组成和分部 骶骨、尾骨、左右髋骨
界线---骶骨岬至耻骨联合上缘的两侧连线,可分为上方的大骨盆和下方的小骨盆
大骨盆:宽大,向前开放
小骨盆:有上、下两口
骨盆上口:界线
骨盆下口:由尾骨、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和耻骨弓等围成 骨盆腔:小骨盆上、下两口之间的空腔
4、盆骨的功能。
支持体重 保护盆腔脏器
在女性是胎儿娩出的产道
颅骨的连结
1、颞下颌关节(下颌关节)
组成 :颞骨的下颌窝、下颌骨的下颌头
特点:关节囊松弛、有关节盘
运动:开口、闭口、前进、后退、侧方运动
肌
学
1肌组织的分类 :平滑肌、心肌、骨骼肌
2肌的辅助装置1筋膜:浅筋膜:皮下筋膜
深筋膜:固有筋膜
2滑膜囊
腱鞘 :纤维层(腱纤维鞘)
滑膜层(腱滑膜鞘)
脏层(内层)壁层(外层)
躯干肌
1、胸大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位置:位于胸廓前壁的大部
起点:锁骨的内侧半、胸骨和第1-6肋软骨 止点:肱骨大结节嵴
作用:可使肩关节内收和旋内
2、膈的位置、作用和裂孔
位置:位于胸、腹腔之间,封闭胸廓下口
主要的呼吸肌 :收缩时,膈的圆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引起吸气
舒张时,膈的圆顶上升恢复原位,胸腔容积减小,引起呼气
裂孔:主动脉裂孔 :主动脉及胸导管 通过
食管裂孔 :食管和左、右迷走神经
腔静脉孔:下腔静脉
2、胸锁乳突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a)
位置:颈部两侧
b)起点:胸骨柄前面和锁骨的胸骨端
c)止点:颞骨乳突
d)作用:两侧收缩,使头向后仰;单侧收缩,使头屈向同侧,面转向对侧
3、面肌和咀嚼肌各肌的名称。
面肌(表情肌)-颅顶肌、孔裂周围肌(眼轮匝肌-------肌纤维环绕于眶和眼裂周围—使眼裂闭合、口轮匝肌—环绕口裂-使口裂闭合、颊肌)咀嚼肌----咬肌、颞肌----两者作用—上提下颌骨使上、下颌咬合
四肢肌 1、1、三角肌、肱二头、肱三头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三角肌 位置:-肩部
起点:锁骨的外侧段、肩峰、肩胛冈
止点:肱骨体外侧面的三角肌粗隆
作用:肩关节外展,前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前屈并旋内,后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后伸并旋外
肱二头肌 位置:臂前面浅层
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关节盂的上方;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
止点:桡骨粗隆,分出腱膜移行于前臂筋膜
作用:屈肘关节,长头协助屈肩关节,并使已旋前的前臂做旋后运动
肱三头肌 位置:臂的后面
起点:起端有3个头
长头起自肩胛骨关节盂的下方 外侧头起自桡神经沟的外上方 内侧头起自桡神经沟的内下方
止点:尺骨鹰嘴
作用:伸肘关节,长头可伸肩关节
2、前臂前群、后群的共同作用。
前臂前群肌----曲腕、屈指和使前臂旋前的肌,前臂后群肌-----肌伸腕。神指和旋后的肌
3、臀大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臀大肌
位置:臀部皮下
起点:髂骨外面和骶、尾骨的后面 止点:股骨的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作用:髋关节后伸、旋外
(肌肉注射的常用部位)
股四头肌(全身中面积最大的肌)
起点:起端有4个头
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
股内侧肌起自股骨粗线的内侧唇
股外侧肌起自股骨粗线的外侧唇
股中间肌起自股骨体前面 止点:胫骨粗隆
作用:伸膝关节,股直肌还可屈髋关节
小腿三头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小腿肌--后群(浅层) 位置:小腿骨后面浅层
起点:腓肠肌的内、外侧头分别起自股骨内、外侧髁的后面;比目鱼肌
起自胫、腓骨上端的后面 止点:以跟腱止于跟骨结节
作用:屈膝关节和屈距小腿关节(足跖屈)
8.第一章归纳与总结 篇八
数据结构的第一节课,流利的英语,直接把我吓懵了,立马我就慌了,第一反应是以后的课怎么解决。原本没怎么想考六级的,本来四级才勉强走运过三分,六级更是没奢望。但是老师一段流利的英语完全让我没办法,不学英语把六级搞过完全是要受压迫的节奏啊。老师的第一段话让我坚定了考六级的念头。
其实以前也稍微知道一点,计算机专业对英语要求有点高,很多新科技都是外文阐述,第一手资料都是外文,英语不行以后要完全落后一个时代。
老师课间放的视频都是一些创新思维,很值得我们年轻人借鉴,激励自己也在平时动手创作。老师借用一个视频让我们明白一句话:“心在哪里,时间才能在哪里。”
任何知识有没有用,取决于你会不会用,知不知道怎么用,别人让不让你用。
而且老师在平时培养我们注重细节,规格化处理,人性化处理。我觉得不管以后做什么,有些思想永远不会过时。
第一章是这门学科的基础章节,从整体方面介绍了“数据结构”,同时引入相关的术语,如数据、数据元素、数据类型和数据结构的定义。重点是数据结构包括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运算集合的含义及其相互联系。数据结构和两大逻辑结构的4种常用存储方法:逻辑结构分为四类:集合型、线型、树型和图型结构,数据元素的存储结构分为:顺序存储、链式存储、索引存储和散列存储四类。熟悉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而对算法的时间、空间性能分析较为模糊,尤其是时间性能分析需要加强。
仔细体会面式思维和点式思维,计算机语言基础是必须的,因为它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算法思想描述手段——机器可识别的描述。仔细体会编程的意义,算法和算法分析,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在一些比较基础的C语言知识方面也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各种函数带参不带参,引用调用,都回忆了一遍。
在很多编程例子里,老师的思维、技巧都是相当的犀利,叹为观止。而且在开始上课的时候,老师就非常强调,各种高级语言都只是编程的工具,学会了高级语言,才勉强够入门资格,不会运用各种算法、数据、思维,高级语言没有丝毫用武之地,一点成果都没有。老师就明确提出它不是一种计算机语言,不会介绍新的关键词,而是通过学习可以设计出良好的算法,高效地组织数据。
在数据结构上,都是同时起步,不能搞的一塌糊涂,不只是面子问题,还是以后的饭碗。在以后的时间里会好好抓数据结构这门课。
这门课结束之后,我总结了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书本上的知识与老师的讲解都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当自己采用刚学的知识点编写程序时却感到十分棘手,有时表现在想不到适合题意的算法,有时表现在算法想出来后,基本的高级语言方面有一些功能不能实现,在平时还是需要大量练习。
我的计划:
1.基本掌握课本知识,书中源代码 2.平时挑战程序尽力去做,不管能做多少 3.在课外抽时间看一看MFC《深入浅出MFC》 4.复习一下C《C++编程思想》
9.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篇九
复习目标:
1. 能灵活运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理解相反数、绝对值,并能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 能熟练运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计算,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计算。
3.学会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较大的数,会根据精确度取近似数,能判断一个近似数是精确到哪一位。
4.能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基础知识: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的前面加上一个“-”号就变成负数(负数小于0),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和负数表示的意义相反:例如上升/下降,增加/减少,收入/支出,盈利/亏损,零上/零下,东/西,顺时针/逆时针…
2.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整数又分为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分为正分数和负分数。
3.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任何一个有理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唯一的点来表示(注意:并不是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有理数,有一些点表示的是无理数例如π)
4.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数的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总是大于负数。
5.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一般地,a和-a是一对互为相反数;特殊地,0的相反数是0。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绝对值为a的数有两个:a和-a)。
6.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之间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 0 ;(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7.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加数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 0
;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大绝对值减去小绝对值;(3)任何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8.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减法其实就是加法。)
9.加减混合运算统一看成是几个数的和的形式(省略加号和括号),根据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运算。通常:(1)互为相反数相结合(2)符号相同相结合(3)分母相同的相结合(4)几个数相加得整数的相结合。
10.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为0。多个数相乘看负因数的个数,偶数个则积为正,奇数个则积为负;并把所有因数的绝对值相乘。
11.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
12.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除法其实就是乘法。)乘除混合运算统一化除为乘,再根据乘法法则进行运算。
13.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 乘方(特殊的乘法运算),乘方的结果叫做 幂。
其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奇数次幂是负数。
1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先算小括号,再中括号,最后大括号)。
15.科学记数法:把大于10的数表示成a × 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位
10n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n=原数的整数位数-1)。
10.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篇十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
1.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2. 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
3. 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四、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1.第一章 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篇十一
一、运动和静止
1、机械运动
①、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是绝对的(宇宙间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是相对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②、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作机械运动。
③、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 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变化。
2、参照物 ①、定义: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Ⅰ 参照物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
Ⅱ 研究对象不能做参照物,参照物可以任意选取,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
Ⅲ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参照物
Ⅳ 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②、参照物的特点:客观性--假定性--多重性--任意性
③、相对运动:研究的对象相对于选定的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
相对静止:研究的对象相对于选定的参照物位置不变。
二、运动的快慢
1、速度
它的速度就大;物体运动的慢,它的速度就小。
速度的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②、公式: v=s/t ; 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S→路程→米m、千米km; t→时间→秒s、小时h ;
v→速度→米每秒m/s、千米每小时km/h ③、公式的变形:s=vt ; t=s/v
④、单位换算:1m/s=3.6km/h ;1km/h=1/3.6 m/s;1m/s>1km/h。⑤、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Ⅰ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通过路程短的物体运动得慢。
Ⅱ 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得快,所用时间长的物体运动得慢。
Ⅲ 在运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的情况下,1s内通过的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通过的路程短的物体运动得慢。⑥、使用公式时的注意事项:
Ⅰ 公式中s、v、t必须对应同一对象、同一运动时段。Ⅱ 运动公式必须注意单位匹配。
Ⅲ 由于每个物理量要受到另外两个物理量的制约,在条件不足时不能乱下结论。
⑦、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个定值。速度的大小与路程、时间的选择无关。不能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Ⅰ 路程-时间图像(s-t图像):它表示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是一条直线。
Ⅱ 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它表示物体的速度跟时间的关系。
由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随时间而改变,它的图像是平行于时
间轴的一条直线。
速度与时间值成反比。
⑧、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运动。常见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在s-t图象中,图像是“直线型”,代表“匀速运动”; 图像是“曲线型”,代表“变速运动”; 曲线变化趋平,表示速度变小;曲线变化趋陡,表示速度变大。
⑨、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是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说到某一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在哪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⑩、比较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Ⅰ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Ⅱ 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经常变化的直线运动。
特点: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Ⅲ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①.如果列车前一半的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2*V1*V2)/(V1+ V2)
②.如果列车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V3,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4,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V=(S1+S2)/t=(V3*t/2+V4*t/2)/t=(V3+V4)/2
三、测平均速度
1、比较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的3种方法: ①、分别求出它们的速度进行比较。
②、比较物体运动相同时间所通过的路程的长短。③、比较物体运动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长短。
四、列车通过桥或山洞所走过的路程计算问题。
1、火车过桥问题
①、列车全部在桥上或山洞内时通过的路程应为桥长(或山洞长)与车长之差。
②、列车全部通过桥或山洞时通过的路程应为桥长(或山洞长)与车长之和。
2、追及问题。慢速运动的物体在前,快速运动的物体在后;追赶开始时刻定为计时起点,追及时刻定为计时终点;两物体运动的路程之差等于追赶开始时两物体的距离。
3、相遇问题。两物体同时出发,相遇所用时间为t=S/(V1+ V2);一物体先运动,相遇所用时间为t=S1/ V1 +(S-S1)/(V1+ V2);错车问题中,两车运动的路程之和等于两车身长度之和。在相遇问题
【含义】 两个运动的物体同时由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这类应用题叫做相遇问题。
【数量关系】 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乙速)
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
【解题思路和方法】 简单的题目可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利用公式。
例1 南京到上海的水路长392千米,同时从两港各开出一艘轮船相对而行,从南京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8千米,从上海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1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船相遇? 解:392÷(28+21)=8(小时)答:经过8小时两船相遇。
例2 小李和小刘在周长为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小李每秒钟跑5米,小刘每秒钟跑3米,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跑,那么,二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多长时间?
解:“第二次相遇”可以理解为二人跑了两圈。因此总路程为400×2
相遇时间=(400×2)÷(5+3)=100(秒)答:二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100秒时间。
例3 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骑自行车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5千米,乙每小时行13千米,两人在距中点3千米处相遇,求两地的距离。解:“两人在距中点3千米处相遇”是正确理解本题题意的关键。从题中可知甲骑得快,乙骑得慢,甲过了中点3千米,乙距中点3千米,就是说甲比乙多走的路程是(3×2)千米,因此,相遇时间=(3×2)÷(15-13)=3(小时)两地距离=(15+13)×3=84(千米)答:两地距离是84千米。
追及问题
【含义】两个运动物体在不同地点同时出发(或者在同一地点而不是同时出发,或者在不同地点又不是同时出发)作同向运动,在后面的,行进速度要快些,在前面的,行进速度较慢些,在一定时间之内,后面的追上前面的物体。这类应用题就叫做追及问题。【数量关系】 追及时间=追及路程÷(快速-慢速)追及路程=(快速-慢速)×追及时间
【解题思路和方法】 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例1 好马每天走120千米,劣马每天走75千米,劣马先走12天,好马几天能追上劣马? 解:(1)劣马先走12天能走多少千米? 75×12=900(千米)(2)好马几天追上劣马? 900÷(120-75)=20(天)列成综合算式 75×12÷(120-75)=900÷45=20(天)答:好马20天能追上劣马。
例2 小明和小亮在200米环形跑道上跑步,小明跑一圈用40秒,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同向而跑。小明第一次追上小亮时跑了500米,求小亮的速度是每秒多少米。
解:小明第一次追上小亮时比小亮多跑一圈,即200米,此时小亮跑了(500-200)米,要知小亮的速度,须知追及时间,即小明跑500米所用的时间。又知小明跑200米用40秒,则跑500米用[40×(500÷200)]秒,所以小亮的速度是
(500-200)÷[40×(500÷200)]=300÷100=3(米)答:小亮的速度是每秒3米。
例3 我人民解放军追击一股逃窜的敌人,敌人在下午16点开始从甲地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逃跑,解放军在晚上22点接到命令,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开始从乙地追击。已知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问解放军几个小时可以追上敌人?
解: 敌人逃跑时间与解放军追击时间的时差是(22-16)小时,这段时间敌人逃跑的路程是[10×(22-16)]千米,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由此推知
追及时间=[10×(22-16)+60]÷(30-10)=120÷20=6(小时)答:解放军在6小时后可以追上敌人。例4 一辆客车从甲站开往乙站,每小时行48千米;一辆货车同时从乙站开往甲站,每小时行40千米,两车在距两站中点16千米处相遇,求甲乙两站的距离。
解:这道题可以由相遇问题转化为追及问题来解决。从题中可知客车落后于货车(16×2)千米,客车追上货车的时间就是前面所说的相遇时间,这个时间为 16×2÷(48-40)=4(小时)所以两站间的距离为(48+40)×4=352(千米)
列成综合算式(48+40)×[16×2÷(48-40)]=88×4=352(千米)
答:甲乙两站的距离是352千米。
例5 兄妹二人同时由家上学,哥哥每分钟走90米,妹妹每分钟走60米。哥哥到校门口时发现忘记带课本,立即沿原路回家去取,行至离校180米处和妹妹相遇。问他们家离学校有多远?
解: 要求距离,速度已知,所以关键是求出相遇时间。从题中可知,在相同时间(从出发到相遇)内哥哥比妹妹多走(180×2)米,这是因为哥哥比妹妹每分钟多走(90-60)米,那么,二人从家出走到相遇所用时间为 180×2÷(90-60)=12(分钟)
家离学校的距离为 90×12-180=900(米)答:家离学校有900米远。例6 孙亮打算上课前5分钟到学校,他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家步行去学校,当他走了1千米时,发现手表慢了10分钟,因此立即跑步前进,到学校恰好准时上课。后来算了一下,如果孙亮从家一开始就跑步,可比原来步行早9分钟到学校。求孙亮跑步的速度。解 手表慢了10分钟,就等于晚出发10分钟,如果按原速走下去,就要迟到(10-5)分钟,后段路程跑步恰准时到学校,说明后段路程跑比走少用了(10-5)分钟。如果从家一开始就跑步,可比步行少9分钟,由此可知,行1千米,跑步比步行少用[9-(10-5)]分钟。
所以步行1千米所用时间为 1÷[9-(10-5)]=0.25(小时)=15(分钟)
【第一章归纳与总结】推荐阅读: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总结08-24
最新高考化学计算解题方法与技巧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10-02
归纳总结类比推理09-10
病历书写规范归纳总结06-25
七年级上总结归纳06-30
初二英语知识归纳总结10-14
电气安全考试归纳总结11-11
导数知识点归纳总结06-29
教育学人物归纳总结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