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校本课程论文

2024-08-15

论语校本课程论文(通用8篇)

1.论语校本课程论文 篇一

浅论语文课程整合

开州区中和镇中心小学

张璐

课程整合是当代课程设计领域的主要趋势之一,虽然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不同层面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探索,但实际上,人们对“整合”一词的理解仍处于见仁见智的讨论中:广义上的课程整合,不仅仅是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还是一种课程设计的理论以及与其相关的学校教育理念;狭义上的课程整合则指一种特定的课程设计方法。本文将从课程设计的角度,探讨语文课程的整合问题。

作为特定的课程设计模式,课程整合在学校教育实践中较为典型的体现是学科整合课程。学科整合课程的目的是整合各学科知识,以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叠与分化,彰显知识、技能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及其价值。事实上,如果立足于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设置的现实情况,单一学科内容的整合更适于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实施。

一、语文学科内的课程整合

新课程改革强调克服课程结构单

一、课程类型单一的弊端,促进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在这个背景下,语文学科内的课程整合应超越固有的课程模式,赋予教师更大的教学自主权,以期设计出适合学生发展和教学实际情况的具体课程。

1.语文课程整合的可能性

学科内的课程整合要求打破原有的结构安排和分化设计,以特定的目标为中心重新组织课程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根据特定的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语文教师应能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某一学段的学习目标,以学生既有的学习经验为基础,将教科书所提供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从而设计出教学操作层面上的具体语文课程内容。这类经过整合后的课程更加强调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强调根据不同的主题、概念和技能对学科内容进行系统的组织,强调关注不同主题、概念和技能之间的联系。比如许多教师倡导的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就是语文学科内课程整合的一种方式。

2.语文课程整合的维度

首先,学科教学目标的整合。以整合课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秋韵”为例,教师没有按顺序地逐篇解读欣赏,而是以秋天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综合从不同角度欣赏秋天、感悟秋天,体会作者从不同的方面描写秋天的美丽。教师将诗歌《九月九日山东兄弟》、《夜书所见》鉴赏能力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并掌握了一些诗歌鉴赏的策略和技巧,达成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目标。把诗词的教学目标通过景物的描写与《风筝》、《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整在一起,实现了主题性的联系,这正是对该单元进行整合教学的意义所在。

其次,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整合课例中,教师以“名人小故事”为整合点,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四篇小故事中的人物品质整为一个学习内容,运用比较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研讨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自主解答。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从“一人一事”“以事写人”的特点,很好地引入了学生的日常经验。这四篇课文教师通过“一带三”的方法,《灰雀》作为精讲第一课时单独讲授,带出第二课时的后面三篇课文。这次整合在新旧内容之间建立了联系,既复习了原来的内容,也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的教学内容。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累积性的,因为在建构主义的学习中一切新的学习都是以决定学什么、学多少、怎样学的方式建立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的,或在某种程度上利用以前的学习”。从这个角度而言,对新旧内容之间的整合尤为重要。此外,教学内容的整合不仅包括学科内容的整合,也包括“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当代社会生活的整合,文本教材与网络资源、生活资源的整合,学科的传统内容与学科的新发现、新观点、新问题的整合等等”。在这方面,不少教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许多教师把相关的影视资源或者流行文化的内容作为教学的内容纳入课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内容的整合,一方面使得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不再是零碎知识的简单重复,真正实现了在已有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也使课程内容有了更强的生活意义和现实性。

3.语文课程整合突出地表现在对教科书的创造性使用上

教科书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教科书中的内容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选文更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核心教学材料,所以语文课程的整合突出地表现在教师对教科书的创造性使用上。现行语文教科书内容很丰富,每一套教科书在编排上都有相对完整的设计,可是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学内容显然不能完全照搬教科书的内容,而要进行适当的取舍。如今,虽然“教教材”的旧有观念已被“用教材教”的观念所替代,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往往被束缚住手脚。现在,许多语文教科书都以某一概念为中心,将若干单篇选文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对独立与完整的教学单元。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表现出的仍是对一篇篇文章的独立教学,学生获取的知识不仅琐碎,而且也过于重复与零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有必要摒弃单篇课文中与课堂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将若干篇文章围绕一个整合点统整到一起,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用教材教”。

二、语文课程整合的意义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1.语文课程整合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单元教学

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以单元编排为主要方式,但是由于种种限制,大多数教科书各单元所包含的篇目之间并没有客观而确定的联系,并没有真正的科学体系。“‘选文’的‘系统性’,实际上是个‘秩序感’的虚象:‘系统性’存在于事先预定的‘话题’(即‘项目’)里,选文是匹配相应‘话题’的‘例’,它与‘话题’发生关系;而相邻的课文,似乎紧挨在前后而有秩序地排列着,但这种排列其实几无内在的必然。”这一番话虽然有点儿偏激,但也不无现实批判意义。语文单元教学往往是有其名而无其实,这和教科书的编选确实有一定的关系。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单元教学,教师就要对教学材料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发掘每单元各篇目之间内在的联系,这也正是课程整合的题中应有之意。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编选了《我们的民族小学》《爬天都峰》《金色的草地》《槐乡的孩子》四篇课文,它们之所以组成一个单元,从单元提示来看,可能是它们都和“童年生活”有关,不过这仅仅是文章表面的联系。以“童年生活”贯穿虽然未尝不可,但是如果作为一个单元,应该有单元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如果教师通过组织复述情节和读写结合的学习活动,以快速阅读、寻找关键信息为整合点,就能在这四篇文体各异的课文之间建立内在的语文技能方面的联系。这样的课程整合才真正实现了单元教学。

2.语文课程整合有利于教师自主和自觉实施课程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需要适合教师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多元化的语文课程形态。语文课程由“正式的课程” 向“运作的课程” 转换,需要语文教师自主、自觉地去领会和实施课程。而现实情况是,对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的过度依赖束缚了语文教师实施课程的自主权。对课程进行整合,则是对教师自主权的解放。教师对教科书进行适当的增删和重组,将原来零敲碎打的知识有机统整,不仅有利于解决语文知识过于零碎、重复等弊端,也使教师能够居高临下地处理教材,从而更为从容地实施课程。在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教师必然会更加深入地思考课程的内容以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些思考将使教师在更为深入和广泛的领域中去反思课程和自己的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的自觉。

3.当前存在的问题

教师对教材的整合也并非没有问题。教科书虽然有缺陷,但终归还是语文课程相对系统的设计,对教科书中的篇目任意进行大规模的整合,或者胡乱引入别的课程资源,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程内容的完整和科学。现在有一些不太好的倾向:有的整合课单单依照教师本人的喜好或者学生的兴趣来组织教学,看起来教学活动很活跃,但实际上课程内容过度随意;还有些整合课没做好选择工作,教师对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没有认真思考,盲目选择内容进行整合,“拾到篮里就是菜”,非但整合的初衷没达到,还遮盖了原本的学习目标。所以说,教师在对课程进行整合的时候,要明白整合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是为了更高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不能为了整合而整合。

课程整合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具有丰富的语文学科知识,并对知识之间的联系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其次要对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有明确的认识,尤其要独具慧眼,善于发掘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此外还要对学生的发展状况有一定的研究,密切结合学生的实际来设计课程。这些素质只能在整合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

2.论语校本课程论文 篇二

一.教育理念层面

案例一学生对文言文有抵触情绪, “读—译—背”模式已经让他们身心憔悴了, 因此, 必须要找到一个方法, 既能让学生接受文言文又能体现文化著作的教育作用。现有的教材在编排上打散了《论语》的整体性,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将儒家思想割裂开来, 而应该立足于“因简求繁”, 以一个简单的问题作为突破口深入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 读出自己心中的孔子。

我们学校有一位老师在上《高山仰止》这节课的时候只有这样一个片断:

师:文中有很多章节讲到了子路, 说说子路是怎样一个人?他跟孔子关系怎样?

生一:子路是一个鲁莽、好大喜功的草包。他有勇无谋, “行行如”, 所以孔子咒他不得好死。

生二:孔子曾说:“暴虎冯河, 死而无悔者, 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 好谋而成者也。”言下之意是子路太鲁莽, 遇事不会动脑子, 孔子不愿跟他共事。

生三:我觉得子路脾气太直了点, 想什么就说什么, 简直像小孩子一样。

师:子路如果真是这样的家伙, 孔子还会让他经常跟随自己左右吗?子路有什么优点呢?

生四:孔子说的“由也好勇过我, 无所取材”。是说子路除了好勇, 没什么可取之处啊。

师:大家想想, 子路为什么还能成为孔子精通“六艺”的七十二弟子之一呢?子路的鲁莽也可看成是直率啊!你看, 孔子去见南子, 子路就敢于当面批评, 逼得孔老夫子当即跳脚发誓。

学生有的点头, 有的交头接耳。

问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一直将自己的教学内容框在文本的范畴之内, 没有进行合理的拓展, 同时, 本环节中貌似给学生一定的启发, 让学生的思路, 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了教师所想要的答案, 最终使得教学双方都似乎是达成了目标。但我们不妨再思考一下。学生是否真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论语》的这个片断有了很好的认识?是否教师自己对子路的认识就局限在这里?能否更深层次地对于文本进行解读, 而不是用貌似启发的方式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呢?

策略目前, 课外对《论语》的解读资料也有很多。作为教师, 这些凝结了许多智慧的作品不能不了解, 但如果照单全收, 不加筛选, 势必造成很大的困惑。因此, 教师自己要在“博览”的基础上细细斟酌筛选, 不盲目迷信。《学科指导意见》有教学建议:《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中华文化的经典。从语言来说, 它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 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文体;从内容上说, 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所以《〈论语〉选读》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就《〈论语〉选读》而言, 语录的格局、对话的语体仅仅是古代文章格式的萌芽, 所以教学建议着重是从语言文字和文化内涵这两个教学层次上作出说明。

所以, 在《论语》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要摒弃“穿新鞋走老路”的讨巧思想———即读-译-背的模式, 真正确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人本主义思想, 认真揣摩《论语》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编写意图,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下, 让学生充分感悟到古典文学的独特魅力, 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这是有效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教材处理层面

案例二我们知道《论语》是一部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的语录体儒家经典。通行本《论语》共20篇, 编辑体例相对杂乱。它既不按内容类别编排, 也不按语录的时间先后集录。但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编的《〈论语〉选读》却不一样。该教材从课程及教学论的角度, 按照主题编排, 即每一章的语段是根据主题来编排的。这就意味着教师应采用“主题型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提炼每一章的主题, 把每一章每一段根据主题串起来, 使其前后连贯。

例如, 在上《周而不比》这一课的时候, 我觉得应该把原始儒家的交往观和现代人的交友观结合起来讲, 就截取了百家讲坛中于丹讲“交友之道”的一段视频。其中于丹有这样的一段话:“孔子说的第二种好朋友是‘友谅’, 就是宽容的朋友。坏朋友也有三种:什么叫‘友便辟’呢?就是性情暴躁的人;‘友善柔’, 就是性格特别优柔寡断的人;‘友便佞’就是心怀鬼胎的朋友。”

很明显, 于丹对于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的解释跟课文中的注解有很大的出入。那么《论语》中的原义到底是什么呢?翻阅了一些参考书籍, 我才得出结论:应该从损友和益友的对立面去理解。“直, 正直”, “谅, 诚信”, “多闻, 博学多闻”, 那么, “便辟”便是“多闻”的反义词, 意为“谄媚奉迎”;“善柔”便是“谅”的反义, 是虚伪;“便佞”便是“多闻”的反义, 就是“言过其实, 夸夸其谈”的意思。所以说, 于丹教授的解说是不够准确的。

问题《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 含义深刻, 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文中孔子充满生命智慧的话至今熠熠生辉。但把《论语》作为必选教材进入高中语文课对语文教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著作该怎样教才能达到预设的目的;教师自己对《论语》的理解能有多少, 况且并不是人人都能理解孔子的;我们真能深入领悟这些语句吗?而且许多后人对《论语》中涉及的观点并不一致, 如何取舍呢?

策略这几年关于《论语》的解读书籍也不少, 除了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 李零教授在《丧家狗:我读〈论语〉》中, 以训诂的刀片对《论语》进行了条分缕剖, 把孔子“还原”为一个“怀抱理想, 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丧家狗。谭景伟的《一位保安的〈论语〉心得》行文明白晓畅, 说理通俗易懂, 且融入个人经历, 为我们提供了研读论语的另一种角度。加上我们手头的教师用书等, 可以说, 有些问题是众说纷纭, 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放出眼光”, 细心斟酌了。

从教材与教学的关系上讲, 教学活动是活的东西, 而教材作为课程的主要载体, 则是静态的死的东西。因此, 要把教材灵活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就应对它进行科学适度的加工和处理, 使之更适合于活的、具体的教学活动实际。这就要求我们教学准备过程中必须吃透教材的精神实质, 并且在尊重教材的前提下, 灵活恰当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处理。

三.探究方式层面

案例三在论语十则的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感受典雅, 鼓励他们自主诵读课文。用诵读的方式进一步品味、体悟, 让学习升华到“使其言皆若出自吾之口”。同时,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克服语言上的障碍, 我有意识的将名家对于论语解读中的不一致的地方指出来让学生查找各种文献进行比对, 找出他们认为合理的解释, 并阐明自己的理由。最后, 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进行讨论。

在讲《中庸之道》时, 我先把于丹、南怀瑾、牟钟鉴的不同理解呈现给学生, 安排了一次“文本导读质疑”活动。

任务:依话题为导向, 结合文本交流, 从而使资源共享达到最优化,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话题预设———“我看中庸之道”。以小组为单位, 搜集资料, 结合文本完成。

生一:中庸是慎独自修。人们必须严格地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 尤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 更应该谨慎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在别人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地方也十分谨慎, 不说违背道德的话;在别人看不见自己物为的地方, 也时刻属守中庸之道。

生二:“中庸”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忠恕之道, 进一步提出了“以人治人”, 要求人们用爱自己的心去爱他人, 用责备他人的心来责备自己, 用自己的真诚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

生三:由孔子的“吾未闻好德如好色者也”, 得出好色的中庸之道讲求合乎情理、顺其自然, 在满足自己的时候不要伤害到他人。

……

问题这是一堂试验课, 尤其是在《论语》课堂中进行这样的尝试, 到底能否让学生对于文本, 以及文本所承载的文化进行合理的探究?这样的探究会不会太专业了?这些问题在论语的教学中一直在困惑着我。但是, 作为一直以来被奉为经典的《论语》,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说, 不同的解说也得到了不同的成就。似乎这样的结果真是我们解读《论语》所应该遵循的原则, 即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 百家齐鸣, 百花齐放。

策略我省《论语选读》课程的核心目标式定位于“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建议“文化论著研读”的教学要“学习探究文化问题的方法”, “引导专题探究, 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 学习探究的方法”。“简而能赅, 浅而能深, 态度雍容, 辞义典雅” (《先秦诸子选读·概说》) , 抓好诵读是最为朴素而有效的学习方法。《论语》选读教学的自主诵读课通常开在精讲探究之前, 做法是在这门课准备开设之初, 就让学生利用早自习来展开充分的诵读, 或者把选文都背下来。这使学生大大熟悉了要学的内容, 为后面的深入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精讲探究之后, 还要安排诵读课, 这是在对《论语》有了一定程度解读的基础上。

对学生而言, 自主探究的课堂, 真正是他们的地盘, 这里给他们提供丰富的自由选择学习机会, 以个性化成长为载体, 积淀良好素质与创新意识, 有效促成知、情、意、行的统一。但对其中产生的问题, 教师更需要在备课时做足功课, 以优化探究方案, 提高探究效果:

1、教师要鼓励、诱导学生提出问题, 并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估计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档次。提出问题是整个探究的基础, 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 探究很难进行下去。为了让学生能提出问题, 备课时教师有必要准备一定的问题情景、必要的背景知识等。

2、备课时教师要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充分的预设并制定相应的预案。

总之, 教师、教材和学生是学科教学中的三个核心要素, 备课过程中只有做到更新教育理念、整合教材内容和优化学生探究方案, 才能保证新课程要求下《论语》教学的有效性, 并在实施中获得最大程度的生成。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年。

3.论语校本课程论文 篇三

开设这门校本课程之前,心里多少是有些惴惴的。人所共知的经典,要怎样讲?我想,那就既要讲出自己的理解感悟,又要讲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首先要精选内容

《论语》二十篇,这么大的容量,在十来节课里,是不可能全部讲完的。况且,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有些语句的确晦涩难懂,有些内容又不合时宜。所以我把《论语》中的经典语句按以下内容进行分类:仁、义、礼、智、信、孝、处世立身、交友、学习。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论语》的基本内容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又便于学生从经典中汲取利于成长的养分。

其次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论语》成书二千年来,一直被奉为儒家的经典,有不少人做过注解,其中名家众多。但如果只是把别人的东西拿来,照搬给学生,难免拾人牙慧。况且现在网络普级如此之广泛,很多喜欢经典的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可以搜集到不少关于《论语》的讲解,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有自己的东西。于是,我以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为基础,又参照了其他版本对《论语》的注解,找出其中较为权威又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的阐释,加入自己的理解。在讲“孝”时,有这样一个句子,让我困惑:“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大部分注解都将此句理解为“别人对于他爹娘称赞他的言语并无异议”,比较权威的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也这样阐述,而此处将“间”理解为“无异议”让我觉得不是很妥当。多方查阅后我发现有一种解释更便于理解,这种解释依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闵子骞为后母所虐,却从不在父亲面前表露半点委屈和不满,从而感动了父亲和后母,让家庭变得更和睦。所以我这样解释:闵子骞从不说使父母兄弟离间的话。上课时,我把两种解释都告诉学生,学生也认为第二种解释更易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除了对《论语》有了一个更加精深的认识之外,也深深体味到时代对于教师的要求之高。

第三,举例要鲜活,讲解要贴近时代

经典的魅力,在于不朽,更在于它对任何时代都有指导意义。但倘若读它的人不知就近譬喻,那经典也就失去了它的灵动。所以,阅读经典,还要把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加上去,那样经典就活了起来。因此,我在讲解的过程中,尽量给学生找最新鲜的事例,最贴近他们生活的事例,让它们充分体味到《论语》中的微言大义,体味到《论语》对我们今天生活的指导意义。

比如《论语》中有一句:“不义而富且贵,于我若浮云。”这句话的意思并不难理解,不符合道义的富贵,是孔子所反对的。让学生举例,学生们都说得很好,有的同学说坑蒙拐骗来求富贵是不可以的,也有的同学说贪污受贿、以权谋私也是不可以的。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于是,我问学生:“能否说一说‘义而富且贵的例子呢?”学生们最多也只能说一些勤劳致富的例子,但没有什么新意。彼时,正逢马云的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网坛名将李娜退役,我就举出这两个人的例子,告诉学生,像马云和李娜这样的大富大贵,是人人羡慕的,因为他们是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把握机会,靠拼搏努力摘得桂冠,他们是财富神话的缔造者,是时代的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第四,要贴近学生的实际

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宁夏南部山区,他们朴实、善良、孝顺又较为敏感,来参加校本课程的大多数孩子都是高一新生。初来乍到,他们面对着乡村与城市的差距,承受着与父母亲人分离的痛苦,很多孩子只能在随笔里表达他们的焦虑。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讲授《论语》时,有意地选取一些能开解学生困惑的句子。

讲“孝”时,我讲“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讲“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告诉学生,真正的孝,不在于你能否日夜守在父母身边,能否给他们提供物质的享受,而是在于“敬”,在于“和颜悦色”,而这恰恰是我们最易做到却又最容易忽视的。讲到这里,不少学生开始反思,发现即使是在父母身边时,他们也没能做到真正的“孝”,于是不再纠结在距离这个问题上,而是开始认真地考虑如何去做一个真正孝顺的孩子。

讲学习,我就讲“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告诉学生,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有爱心的人,是比学习更重要的事;要以学习为乐趣,这样才能拥有永不枯竭的学习动力;要博学志笃、多问深思,这不仅是求学的道理,更是在不断地向“仁”迈进。懂得了这些,孩子们开始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对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有了更为达观的心态,变得有自信、更坚强。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一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一是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一是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此次开设《〈论语〉选读》,我对此感触颇深。

4.哈工大论语老子今读课程论文 篇四

课程论文

院系: XXXX 专业: XXXX 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XXX 时间: XXXX年XX月

孔子、老子为政思想之比较及其启示

【摘要】在社会**的春秋时代,老子清醒而敏锐地提出了“无为而治”,孔子积极面对现实提倡“复周礼以礼治国”的政治策略,二者相辅相成,汇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滔滔大江。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与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都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有深邃的哲理,其基本概念涉及社会政治、伦理道德、思想教育、立身处世等方面。而这两种完全迥异的政治理想,是因其各自的价值观和对社会状况认识的不同造成的。本文对二者不同的为政思想及不同理想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关键词】孔子;老子;春秋时代;为政思想;无为而治 【正文】

一、孔子和老子的政治主张

孔子体悟了“仁”,并斌于“仁”以新的概念和新的内容,进而以“民志”为本的基本政治原理把“仁”理论化。仁政,对人民应当庄重、宽厚、信实、勤敏、慈爱,让人民在生产和【1】生活上得到好处。这样人民就不会对当政者侮慢,对政权就会拥护,对政策就会信任,对政令就会遵守,政令的效率便高,对国家的召唤和使用就会听从,这就是“仁”政。

老子所谓的“无为而治”,就是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实现天下大治。老子说的“无为”是指君主无为,而不是指一般人无为,是主张以“无为”的形式去做“有为”的事情,“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主张不要去做那些悖于自然、悖于规律、悖于老百姓意愿的事情,即不能胡作妄为。“无为”的思想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无为而治作为一种策略思想,是献给人君的“南面之术”。在老子看来,只要诸侯坚持“无为”,人民就可以“自化”、“自富”、“自朴”了。“为无为,则无不治”,即任无为之事,天下就没有不治的了。

二、孔老为政思想之异

孔子的政治哲学基础是“仁”和“礼”,即借助伦理道德和政治道德的规范,抑制或缓和个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阶层与阶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家庭之间的种种矛盾。关于“仁”

【2】的概念,孔子继承了前人的观念,并把它发展成为系统的“仁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仁”有一百余处,基本涵义有二:一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就是人与人的关系,要友善相爱,相互帮助。孔子的弟子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认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实现“仁”的根本,并将“仁”与政治联系起来。“仁”的第二个

涵义是克己复礼。在答复弟子颜渊时,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克己”是自觉地约束自己,“复礼”是一切言行要纳于礼。这里强调的是人的道德自觉,人们通过克制自己,达到自觉守

【3】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境界。“礼”也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周公就制定了周礼。不过,孔子是从多方面对“礼”进行论述的第一人。礼的含义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属于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规定,即礼是治理和安定国家,巩固国家的制度和维护社会所需要的秩序。“礼”还是“王之大经也”,是进行统治的根本法规、治国之纲。可见孔子所说的“礼”实际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二是礼仪上的规定,就是有关朝廷的祭祀、出征、朝聘,以至婚丧嫁娶、待人接物到生活细节,按不同等级、身份,都有不同的礼仪规定,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的具体形式和体现。孔子的思想体系,注重“仁”和“礼”的结合,实质上是注重了人道与政治的结合,从而对周礼作了重大修改。“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和起点,是其构建宇宙论、人生哲学与政治哲学的基础与内核。“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4“道”是天地之始、本原,【】同时又是万物之所以存在的内在根据。老子以“道”为基础与核心的政治哲学自然也无法脱离“道”的特点而必然呈现出一种与暴力、乱世相对应的“不争”之治,即“无为”,从而实现“无为而无不为”。

三、孔老为政思想之同

虽然孔子和老子的政治理念有所不同,但他们对于社会和谐的追求却是如出一辙。孔子的弟子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指出治国处事、礼仪制度等,都以“和”为价值标准。然而,一味为求和而求和也是不行的,“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真正的和谐并非千篇一律,而是既承认差异,又和合不同的事物,通过互济互补,达到统一、和谐。孔子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对中国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老子在论述他的以“道”为本体的宇宙生成论时,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认为道蕴涵着阴阳两个相反方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达到和谐状态。和谐既是事物正常存在的本然状态,也是事物谐调完满、稳

【5】定有序的最佳状态。“知和曰常”,和谐是万物运动与变化中的不变之规律。老子还认为自然万物之所以能够和谐统一还在于保持事物之间的平衡。他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这就把损有余而补不足来维持事物之间的平衡并进而达到宇宙自然的和谐统一上升到道的高度来加以认识。老子不仅从道的角度来探求宇宙自

【6】然的和谐,而且还有着追求社会和谐的强烈愿望。“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归往的百姓只有不相对立妨害而和平相处,才可安平泰,社会才会和谐统一。

四、孔老为政思想的启示

无论是孔子的“仁”政主张,还是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对其后世的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儒家的“德治”和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在封建政权建设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职能。一般来说,儒家的仁政在封建社会处于和平发展时期,起着调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君权、稳固封建秩序的历史作用。道家的无为而治则在封建社会处于**时期,迫使统治者向被统治者实行让步政策,与民修养生息,从而帮助统治者实现由乱到治的转化。中国古代封建政权能

【7】够延续到长达两千多年之夕,与封建统治者交替使用儒家和道家的政治策略是分不开的。因此,儒家的“仁”政和道家的“无为而治”,在中国古代政权建设中都享有独特的历史地位,不能低估。孔子的“德治”、“仁”政的政治观念,以及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观点,仍有现实意义。对当今的政抬、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教育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们提出的重民、惠民的思想,对当今民主政治的建设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总之,孔子、老子的政治主张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应根据历史和现实的社会实践加以认真的审查和检验,经过消化和改造,发扬其合理的有价值的因素,用以丰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对世界物质文明作出贡献,这是时代赋于我们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5.校本儿童画校本课程纲要 篇五

课程名称:儿童画 教

师:姜平

授课对象:2—4年级部分学生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校本课程选修课

学习背景:低中年级儿童的画色彩鲜艳内容丰富,儿童又喜欢用鲜艳色彩涂抹,同时他们又是天生的想象家,他们的想象超出成人,学习儿童画又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表达自我的空间。因此本学期我决定在校开设《儿童画》课程。课程目标:

(1)通过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引导学生了解《儿童画》最基础的知识,提高绘画水平及审美能力,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儿童画经过学段训练,逐步能掌握对色彩的理解及运用,掌握油画棒技法的运用,为将来进入更高层次的美术学习打下基础。(3)培养学生良好的作画习惯。

课程内容:

儿童画的内容丰富,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比如线描、油画棒、水彩笔、水墨画等等。在课程内容上,我针对学校及学生的实际,选择了学生最喜欢的儿童油画棒学习,油画棒是一种在颜料中加入蜡质材料中介物质后所做成的,具有油画的效果,材质柔软,遮盖力强,色泽鲜艳浓厚,能够随意的大面积涂抹,还具有能调合颜色特点,让孩子能很快、很好的学习色彩知识,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儿童喜欢用丰富色彩涂抹,运用油画棒创作儿童画正符合儿童作画大胆,敢做、敢画的纯真稚朴的天性。

学习内容如下:

1、学段一:工具材料介绍,色彩知识学习,油画棒技法训练。

2、学段二:临习范作

3、学段三:想象创作(重点阶段)

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系统学习与训练

课程实施建议:

(1)组织形式:小组学习(2)课时安排:每周2小时(3)场地:三楼美术器材室

(4)用具:绘画工具材料学生自备,(5)方式:教师示范与学生自主实践相结合(6)原则:灵活自主性原则

课堂教学:

1、主要手段:

(1)教师多收集名人作品,精心绘制范作,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引导学生欣赏学习,激发学习热情。

(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为创作打下基础。(3)总结教学方法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实践。

(4)多给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

2、过程及授课方法: 临习阶段:

(1)以重点观察为基础,提高欣赏美的能力。提高对色彩的认识,有意识的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创作来源于生活,让学生体会学习美术是能够运用于实践的。

(2)以示范为重点训练绘画技能。儿童画学习,适当临习范作,也是有必要的,为了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在教学中要做到熟练的示范画,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做详细的分步引导。毕竟是低中年级儿童,如动物造型分解图,色彩调和和过渡分步示意图,并以图形概括所画主体特征,这样才能使学生很轻松的掌握表现的内容。教学示范是最直接,最具体最直观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能获得直观感悟,清晰明了作画步骤,集中注意力,发展了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创作阶段:

(3)以空间组合为落点训练构图能力。在指导儿童画创作时,构图是个很重要的难点,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绘画时,把握物象的主次,把主要物象画在中间合适位置,之后在它旁边空间进行添画组合,在背景绘画方面多进行指导,通过点画背景、背景涂色、装饰背景等多种形式让画面更完整,让空间组合更到位。(4)尊重儿童的意愿,鼓励他们的奇思妙想,引导儿童多练习,从中自己探究,自己从练习中寻找更多有趣的美术技法,促其不断发展。课程评价建议:(1)评建内容:

注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展,关注学习对基本知识学习的过程,强调评价多元化,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对师生关系的感受,学生学习兴趣和获得成功体验等成为评价学生的主体内容。

(2)评价方法:在评价方法上除了观察、调查、考察学习知识成果展示等,重视形成性评价,定期展示孩子的作品,激发他们持久的学习兴趣。(3)教师评价:

1、学生自评:学生自己对照参加本课程以来的变化进行自我评价

2、教师评价:,多加鼓励,多赞扬,激发学生绘画兴趣,培养创作能力,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适当评价。

6.围棋课程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篇六

围棋课程实施纲要

一、基本项目

1、主讲教师:张村

2、教学材料:选编

3、课程类型:选修课

4、授课时间:每周三下午

5、授课对象:三至五年级选修本课程学生

二、具体内容

1、课程性质

围棋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古典文化,娱乐性、创造性、趣味性和竞技性使其得以绵延几千年而不衰,它的益智教化、陶冶性情功能更为人们所赏识。许多有识之士呼吁重视围棋的教育功能,使之进入中小学的课堂,让琴棋书画这四大文化艺术在教育园地上同放异彩。

2000年,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和中国围棋协会共同倡导发起了青少年棋艺培训和等级测试活动。2001年3月,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文要在学校开展围棋活动,这有利于青少年学生个性的塑造和美德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

现代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素质,孩子经常下围棋,其思维能力、想象能力都能得到极大锻炼,面对下棋的输赢心理素质也能得到良好培养。为让更多孩子从中受益,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我校开设了围棋选修课程。

2、课程目标

1、了解围棋的起源、现状,掌握和应用基本的围棋知识和技能。

2、培养围棋活动的兴趣和爱好,认识围棋人物。

3、培养良好的大局观,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

4、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5、在围棋活动中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3、教学内容及所要达到的标准

本课程从入门开始以24学时为一段落,初步了解围棋知识掌握基本为围棋技能,使学生达到认识围棋、喜爱围棋、初步掌握和学会围棋。

4、课程实施:

1、每周二课时,利用挂盘讲解教学,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对弈,体验下棋乐趣。

2、教会学生利用网络下棋,从小树立起适应社会、挑战自我的竞争意识。

3、利用专业的围棋教材、习题集让学生更熟练的掌握围棋知识。

5、课程评价:

以综合围棋能力为核心,具体评价学生参与训练比赛,获取知识,处理知识,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形成状态和发展水平。

实施以参与性、完成性为衡量标准的评价模式,通过讨论、作业、观察、适当的书面考试及实战比赛训练等方式从围棋基础知识、围棋基本技能、围棋课表现、参与竞赛情况等方面给与评定,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7.通过校本教研建设精品校本课程 篇七

一、通过校本教研建设校本课程的初衷

学校在建设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不足是遇到的一大困难,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学校可以外请专业人士开设课程,也可以引进比较完善的精品课程,但应当尽快将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列入计划并加以重视,这是提升学校课程质量的必由之路。因为学校的课程大部分还需要本校教师来建设,不能过多依赖“外援”,教师在对学生的认识、教育和教学技能等方面也具有专业优势。即使是引进的课程,也需要教师根据自己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加以校本化实施,唯此才能实现开设校本课程的初衷。

校本教研是教师基于学校发展的需求,为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而开展的行动研究,它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十分有价值。通过校本教研建设校本课程,参与的教师在“做中学”,既能提高工作质量,又能提升课程开发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反思和提升对教师也是效果较好且负担小的专业发展方式。由于相当多教师在课程开发方面既没有理论也缺乏经验,在教研的过程中应邀请具备课程开发能力的专业人员参与,保证课程的规范,提升课程的品质。而参与校本教研并拥有了课程开发经验的教师,日后又可以教研的形式带动其他教师开发课程。

二、建设课程的校本教研的目标

1. 校本课程开发过程规范化

随意性强、开发过程不规范是目前校本课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建设校本课程,需要对课程的规范性和质量进行管理,不是任何教师开发的课程都可以成为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过程规范化,有助于保障课程的质量。教师不能规范地开发课程,很重要的原因是自身缺乏课程方面的专业能力。通过邀请课程开发专业人员参与的校本教研,应让参与教研的教师在实践中学会如何规范地开发校本课程。

2. 提升课程的育人价值

开设校本课程,是要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辅相成,更好地实现学校课程的育人功能。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交流、碰撞、研讨和反思有利于开阔思路,通过集体的智慧,提升课程的育人价值。在分析课程的育人价值和目标时,应着眼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努力通过课程培养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3. 追求文本层面的课程和课堂实施层面的课程的统一

文本层面的课程是指写在校本课程纲要中的课程,看起来比较理想、美好。落实到课堂中实施的课程,要想和课程纲要的描述一致,还需要解决很多实践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校本教研,研讨解决课程实施中遇到的一个个实际问题,使课堂实施层面的课程和文本层面的课程统一,才能使校本课程真正发挥对学生成长的价值。

4. 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通过校本教研开发校本课程,一个重要目标是建设具有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队伍。这就要求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要渗透基本的课程开发理论和技术的学习,并使教师能从基本理论的层面反思课程开发实践的过程和问题。

三、通过校本教研建设精品校本课程的案例

下面以北京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开展的系列校本教研为案例,介绍通过校本教研建设校本课程的过程。该校高中有组织学生参观各种博物馆的传统,学校希望充分利用博物馆的资源,开发成校本课程,提高育人效果。在初步研讨过程中,校领导提出在国家走向海洋强国的战略背景下,提高未来公民的海洋意识和海洋素养非常重要,并商定以海洋馆为切入点,由该校副校长、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生物教师和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课程指导中心的教研员合作,通过多次集体研讨,开发校本课程“海洋与生命”。所开展的系列校本教研的主要内容和研讨形式如表1所示。

校本教研的内容聚焦于课程开发过程中关键问题的解决。研讨形式从初期教研员指导较多,到之后教师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强。由于教师缺乏课程开发的知识和经验,在遇到技术方面的问题时,教研员提供明确的指导。例如:在刚开始,教研员就向教师介绍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和程序;教师撰写课程纲要前,教研员先提供规范的样例;进行教学设计时,教研员和教师先就第一篇教学设计进行深入的研讨“怎样围绕课程目标、依据课程纲要设计教学”,并引导教师完善教学设计。经过这样的过程,教师进行后续的教学设计时就能少走弯路、提高质量。

在遇到涉及价值的问题或教师有能力自己逐步解决和完善的问题时,教师要发挥主体作用,教研员参与研讨、引导教师反思和提升。例如,在分析课程的育人价值和目标时,由教师先提出初步的想法,教研员再引导教师反思,和教师交流自己的思考,引导教师提升课程目标的育人价值。这是因为,一方面学校和教师有根据学校和学生特点确定校本课程目标的权利;另一方面只有实施课程的教师在内心认同课程的育人目标,才会努力通过教学实践实现课程价值。又如,在课程实施和调整的过程中,先由任课教师总结和反思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再和其他教师、教研员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对课程本身进行调整完善。

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和研讨,所开发的“海洋与生命”课程不仅规范,育人价值也不断在教研中提升。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通过教研解决了很多实际的问题,使课程更具可行性、更完善。例如,在设计课程时,预想在后期组织学生到海洋馆做义工,宣传海洋生态保护。实际在沟通时,海洋馆目前不接纳高中生做义工。通过研讨,提出一个既不与海洋馆规定冲突又能实现方案的变通办法:在本校其他学生参观海洋馆时,让选修海洋与生命课程的学生给同学做讲解员。该方案实施后反响较好,不仅选修课程的同学在活动中将理念转化为行动,还使更多的同学接受了保护海洋生态的观念。

“海洋与生命”课程开发并实施一轮后,北京农大附中又通过校本教研建设海洋系列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海洋素养。生物、化学、地理、历史的教师和教研员在一起研讨系列校本课程的建设,探讨结合不同学科的校本课程如何协同提升学生的海洋素养,如何围绕着海洋的主题设计跨学科、综合性的学生活动。同时,四个学科的教师又有各自的侧重点:生物教师侧重于研究在海洋与生命课程中学生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化学教师侧重研究在海洋化学课程中STEM教育的渗透;由于国家地理课程选修模块中有海洋地理,地理教师侧重研究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历史教师侧重于研究在海洋历史课程中渗透中国梦教育。如此分工合作、共同研讨海洋系列课程的建设,既能够使教师跳出学科界限,从整体育人的高度出发设计课程,又有助于拓宽思维,更全面地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摘要:当今社会对人才提出多样化的需求,而反思中学教育,很多学校仍存在主要关注应付考试的课程、“千校一面”的现象,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培育未来公民的多样化要求。立足于学校的实际和特色,考虑教师的特点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开发优质的校本课程,是转变育人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在具体操作层面,学校建设校本课程仍在克服困难中前行。通过校本教研建设校本课程,在将校本课程精品化的同时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经过实践检验是一条建设校本课程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校本教研,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8.新课程教学仍要借鉴《论语》 篇八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论语》中最为突出的教学思想精华。“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听其言而观其行……退而省其私”(《论语·为政》);“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从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因材施教”的三层理解,一是观察了解学生,以此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二是全面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使教学因人而异。因为不同的人,他的兴趣爱好、言行举止、生活经历、性格品质会有所不同,所以教学不是千篇一律的说教。三是认识到每个人的智能有高低之分,应根据学生的智能水平进行教学。按照这种理解,自然得出如下教学原则:教师教学应当适应学生的学习。这对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人们的认识水平而言是极其可贵的。新课程背景下,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要“有心”,重视“备学生”,备学生要建立在对学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了解”有双重含义:一是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现状的熟悉,二是对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发展规律的熟悉。孔子时代是个别化教学,“因材施教”很有操作性,现今的班级授课制使“因材施教”操作难度加大,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知道班里大多数学生处于哪种认知发展水平,学生在学科学习上有多大的发展潜力。因此,真正的备学生,要充分研究教学对象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和教学方法的适切性。

启发引导

孔子被公认为是启发式教学的首创者。其经典名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在各种教育书刊中“出场率”很高,这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教学智慧:首先,要善于抓住“愤”和“悱”的教学时机,反之则是“不启不发”或者“启而不发”;其次,要善于精选“一”作为教学内容的承载范例,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适宜于课堂教学,要甄别其“含金量”的高低:是否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知识、是否具备典型性和迁移性的教育价值、是否表征知情意行的统一。因此,一般的社会新闻、反面事件、小道消息、消遣谈资等都是不适宜引进课堂的。要采用“启发”和“引导”的教学原则与方法,避免简单的道德说教,利用形象思维的作用,由具体引向抽象。引导学生而不是给以牵掣,就能促使学教和谐;激励学生而不是强制使之顺从,就会使学习自觉自愿;启发而不是代替学生得出结论,就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最后,达成“三”这个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有效性。有效教学见仁见智,但在孔子看来,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新课程倡导“教学生学会学”“教学为学生发展创造机会”“师生是教学合作共同体”之类的理念是与之吻合的。

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是《论语》主张的教学原则之一,“循循然善诱人”(《论语·子罕》)“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理学家朱熹进一步阐发了此原则:“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朱子读书法》)。他认为先读基础的、容易把握的书,读通一书,再读一书。就读一书而言,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顺序读,先读的未弄通,就不能读后面的。这样才不会生吞活剥或杂乱无章。其思想启迪是:强调教学要注意阶段性和节奏感,要顺其自然。“序”是知识逻辑之序,是心理逻辑之序。循“序”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主张学习和教学要量力而行,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讲究次第,扎扎实实,步步为营,反对揠苗助长,不要急于求成。认识到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增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从中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低起点、重基础、小梯度、快步子”的教学策略,夯实基础知识,促进学生心智的渐进式发展。

温故知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鼓励学以致用和重复记忆,将“时习”“温故”与探索新知结合起来,反映了教学要基于先前的认知基础而又有所发展的过程。学生能够发现和领会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牢固掌握了原有知识,在“温故”中“知新”,在“知新”中“温故”,融会贯通,才能形成对某一学习主题系统化的理解。“温故而知新”的“故”是指原有的知识储备,也指先前的经验背景。正如陶行知所说的“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所以,“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智慧对现代教学的重要启迪是:新知识要“嫁接”在原有知识准备、经验背景的基础上才会生长。知识不能简单复制,而必须经历一个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只有掌握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了,才可举一反三。明晰课前温习和课后巩固与拓展的重要意义,它有助于实现前后知识学习的链接,是课堂教学特别是新授课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学如登山,登临山顶俯瞰来路,会有一种了然于胸的感觉,这种回顾便是温习与巩固。

由博返约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予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指出学习深造的正确途径,一是要博学,二是要精约。教师要善于由博返约、以约驭博。“博”是“约”的基础,在“博”的基础上求“约”,以得出简明扼要的结论。这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和教学方法。这启示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挖掘、梳理、浓缩和取舍,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化难为易,以简驭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获得较大的学习效益。这跟当代工程学中“时动”设计原理很接近,在教学中要考虑教学活动能否取消,能否合并,能否调换顺序,能否改良,该由谁来施行等五个要点,力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一般来说,教师要做到由博返约,讲课应当注重“五讲”:讲教学重点难点,讲学生感兴趣、记得住、开眼界的知识,讲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讲符合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的知识,讲主题性、统领性知识。

学思相济

上一篇:以七夕随想为题的作文下一篇:新初中生压力大家长该帮孩子调整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