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材料

2024-10-25

德州市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材料(共12篇)

1.德州市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材料 篇一

杭州市关于规范政工专业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的通知

关于规范政工专业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的通知浙政职办〔2001〕2号

各市、县(市、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职务评定工作领导小组,省(部)属企业,省级有关厅(局):

为进一步规范各级思想政治工作专业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提高专业职务评定质量,根据全国和我省政工职评工作的有关规定,特对报送政工师、高级政工师评审材料作如下统一要求:

一、报送材料

(一)初次参评(含确认、平转)政工师或高级政工师材料

1、《浙江省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职务申报表》一式4份。

2、《申报政工专业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综合情况表》(表格附后)。申报政工师的一式15份,申报高级政工师的一式20份。符合政工师任职资格确认条件的人员,提供《大学专科以上毕业生见习期满确定政工专业职务任职资格审批表》(表格附后)一式4份,不再填报《申报政工专业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综合情况表》。

3、申报者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以来撰写的思想政治工作类代表论文3篇,一式2份,并附正式出版报刊原件一份。非正式出版的,须提供单位证明。

4、所在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曾受到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或被思想政治工作部门推介的,须填写《经验推介情况表》(表格附后),并附相关说明材料一式2份。

5、所在单位或个人曾获县(团)级以上荣誉称号的须送相应证书或奖状原件及其复印件2份,原件由政工职评部门审核后退回。

6、最高学历证书原件及其复印件2份,原件由政工职评部门审核后退回。7、1978年12月3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须提供职称外语统一考试证书原件及其复印件2份,原件由政工职评部门审核后退回。(申报政工师提供C级证书,申报高级政工师提供B级证书)

8、未满45周岁的申报者,须提供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证书原件及其复印件2份,原件由政工职评部门审核后退回。

9、《浙江省思想政治工作专业人员岗位培训证书》原件及其复印件2份,原件由政工职评部门审核后退回。

10、所在单位属企业性质的,须提供《企业基本情况表》(表格附后)一式2份。所在单位属事业性质的,须提供《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复印件一式2份。(其中自收自支、差额拨款、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还须提供岗位指标文件复印件一式2份)

(二)助理政工师(政工师)晋升政工师(高级政工师)材料

1、《浙江省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职务晋升表》一式4份。

2、《申报政工专业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综合情况表》。申报政工师的一式15份,申报高级政工师的一式20份。

3、申报者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以来撰写的思想政治工作类代表论文3篇,一式2份,并附报刊原件一份。非正式出版的,须提供单位证明。

4、担任助理政工师(政工师)以来,所在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受到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或被思想政治工作部门推介的,须填写《经验推介表》,并附相关说明材料一式2份。

5、担任助理政工师(政工师)以来,所在单位或个人曾获县(团)级以上荣誉称号的须送相应证书或奖状原件及其复印件2份,原件由政工职评部门审核后退回。

6、担任助理政工师(政工师)以来,近三年的《浙江省思想政治工作专业人员考核登记表》各一份。

7、助理政工师(政工师)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一式2份。

8、最高学历证书原件及其复印件2份,原件由政工职评部门审核后退回。9、1978年12月3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须提供职称外语统一考试证书原件及其复印件2份,原件由政工职评部门审核后退回。(申报政工师提供C级证书,申报高级政工师提供B级证书)

10、未满45周岁的申报者,须提供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证书原件及其复印件2份,原件由政工职评部门审核后退回。

11、《浙江省思想政治工作专业人员岗位培训证书》原件及其复印件2份,原件由政工职评部门审核后退回。

12、所在单位属企业性质的,提供《企业基本情况表》一式二份。所在单位属事业性质的,提供《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复印件一式2份。(其中自收自支、差额拨款、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还须提供岗位指标文件复印件一式2份)

二、材料装订(一人一个档案袋)

下列评审材料须按顺序标注页码并装订成册,一式2册。

1、《评审材料目录》(表格附后)

2、《证书原件审核表》(表格附后)

3、思想政治工作代表作品复印件

4、《经验推介情况表》及相关说明材料复印件

5、集体荣誉证书复印件

6、个人荣誉证书复印件

7、最高学历证书复印件

8、专业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

9、职称外语统一考试合格证书复印件

10、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证书复印件

11、岗位培训证书复印件

12、《企业基本情况表》或《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复印件

不须装订入册的材料有:

1、《浙江省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职务申报表》或《浙江省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职务晋升表》

2、《申报政工专业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综合情况表》

3、《浙江省思想政治工作专业人员考核登记表》。

三、报送办法及时间

1、各类原始评审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由各级职评部门分级负责审核。各县(市、区)职评部门负责审核申报初级专业职务,及推荐中级专业职务的原始评审材料;市职评部门负责审核市直属部门的申报材料,及推荐高级专业职务的原始评审材料;省级有关单位负责审核本单位的原始评审材料。各级职评部门在报送、推荐政工人员的评审材料前,须填写《证书原件审核表》。

2、政工师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的报送时间,由各市及已建立中评委的省级有关单位另行通知。

3、高级政工师任职资格的评审材料,报送时间截止申报年的9月30日。

此文件与前发文件有不符的,以本文件为准。

附:(表格请到“表格下载”栏目下载。)

1、《申报政工专业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综合情况表》

2、《大学专科以上毕业生见习期满确定政工专业职务任职资格审批表》

3、《经验推介情况表》

4、《企业基本情况表》

5、《评审材料目录》

6、《证书原件审核表》

7、《破格推荐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批表》浙江省思想政治工作人员

专业职务评定工作办公室 2001年4月25日 ?

2.德州市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材料 篇二

一、职称制度在高职教师培养中的功能定位

(一) 导向功能

科学合理的职称制度对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标杆和导向作用。例如, 在制定任职资格条件时, 假设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必备条件, 那么, 教师必然会严守职业道德, 加强思想修养, 提升政治素质;将学历作为任职资格条件时, 教师会积极参加继续教育, 提升学历 (学位) ;将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作为任职资格条件时, 教师会积极申请承担课务, 学习先进教育理念, 研究教育教学方法,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申报教改课题, 撰写教改论文, 努力培养更多优质的学生;将校企合作水平、企业锻炼时间和职业岗位能力等专业实践活动作为任职资格条件时, 教师会积极联系企业和基层, 进企业锻炼, 下基层实践, 围绕生产搞科研、写论文, 指导学生创新创业, 努力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等。

(二) 分级功能

目前, 我国的教师职称制度包括4个层级 (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 在高校岗位设置实际管理中又细分为12个等级。这就意味着:一方面, 每一个职级的职责、地位、角色、权利与待遇等各方面呈级差分布;另一方面, 各个岗位对教师的学历资历、教育教学、科研业绩、专业实践、社会服务等都做出了质和量的规定和要求。客观上对教师的业绩才干、科研水平、学术地位、服务能力给予了鉴定分级, 并明确了教师在各岗位的职责, 这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化差异, 认可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态进程, 为实行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奠定了制度基础。同时, 职称制度的分级功能也为所有教师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平台, 使得教师的努力能得到公平的认可和合理的回报, 为教师积极工作和专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三) 评价功能

教师职称评审实际上是对教师任现职期间完成岗位职责情况、履职能力、学术技术水平等的综合评价, 对高职院校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而言, 教师职称制度是对教师履职绩效的一种评估管理。教师任职条件是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的预期绩效目标和要求, 同行专家、职称评审委员依照这一条件判断教师在任现职期间的绩效是否达到预期目的, 从而可以从综合能力、专业技术、科研学术等多方面对教师做出客观、专业的综合评价, 确定教师能否顺利晋升职称, 高职院校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这一评价, 对教师职务做出续聘、缓聘、解聘的决定, 这是对教师履职能力的行政评价。由于是以固定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教师职称资格条件作为标尺, 因此, 这种评价具有发展性、层级性、权威性、公平性和可比较性。

(四) 激励功能

参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高职教师职称晋升和职务聘用能为其带来直接的工资、福利等物质利益, 进而能够满足教师的心理、生理、安全需要, 为教师生存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经济保障, 这是所有教师的基本需要, 对年轻教师更为重要。职称越高的教师, 越比较容易实现自我的需要, 如更容易得到专业同行的认可, 更有机会获得学术地位及社会荣誉, 在行业的影响也会更大等等。另外, 无论是在国家、省级政府或高职院校, 职称晋升制度都有严格的、制度化的、完整清晰的规定, 对辖域内的所有同类教师都是统一适用的, 因而具有公平公正性, 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 基本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 教师行为结果的可预期性对广大教师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晋升职称也成为促使教师专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五) 约束功能

教师职务任职资格标准实际上表明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高职院校对教师的教、学、研、产行为的绩效预期和要求, 这就需要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科研、服务等必须在此框架内进行, 否则难以达到相应的预期结果。因此, 职称制度对教师的价值观念、行为动机和行为方式具有明显的约束作用。另外, 我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对高职院校的岗位类别、岗位等级及岗位结构比例进行了明确规定。因此, 教师职务评聘具有严格的指标限制, 只有表现突出的教师才能获得晋级和聘任, 也才能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调动自身能动性, 围绕教师职务任职资格标准促进自我发展, 实现自我超越。

二、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的现状分析

(一) 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分析

笔者根据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制定的情况, 对我国大陆31个省 (直辖市、自治区) 的现行省级高校职称文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截至2012年9月底, 有3个省单独制定了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将高职高专与成人高校放在一起独立制定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有5省1市;与本科高校在一起制定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共有22个省 (市、区) , 其中针对高职院校另发文作补充规定的有3个省, 将高职院校作为其中一条单独说明的有2个省, 将高职高专与成人高校的共适条款作为一条单独列出的有1个省, 仅个别条款出现“高职院校”或“专科院校”字样的有3个省, 其他省份均未对本地区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技术资格条件作相应规定。这表明, 许多省份对教育部关于制定符合地方实际且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高职教师职务评聘办法的相关意见尚未引起重视, 这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二) 现行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整体趋势

对现行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可知, 目前, 我国对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技术资格基本上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考量: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素质;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新教师上岗前培训;学历或学位、任职年限;专业继续教育;教学工作量;学生管理经历及实绩;专业实践经历;业绩成果要求。具体加以比较可以发现, 各省市区除对学历、资历和继续教育有大致相同的一般要求外, 对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主要呈“四重视、一完善”趋势, 即“重视高职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重视外语及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重视专业及企业实践经历;重视‘副教授、教授上讲台’及教学质量考核;完善了教学成果、育人成果与科研成果的等效评价”。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把遵守职业道德和诚实守信放在首位, 高职教师职称评聘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 同时, 为满足教师自身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作为高职教师实践教学的必备条件之一。高职教师任职资格条件中的最大亮点则是对教学成果、育人成果与科研成果的等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完善。这充分表明, 高职专业教师仅靠专业学术论文就能评上职称的时代已经结束, 科研成果不再是高职教师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 而是更加重视教学成果、育人成果等业绩。

(三) 现行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存在的不足

在肯定我国现有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整体而言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利好的同时, 笔者也注意到其中存在的不足,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是对专业课、公共课及基础课教师的要求差别不大, 缺乏对学科差异的体现。对同级职称申报者而言, 统一的任职资格要求表面上看是公平的, 实际上忽视了学科的差异。可见的差别表现在专业课教师专业实践以赴企业锻炼为主要形式, 而公共课、基础课教师以社会调查或指导学生社团及社会实践为主要形式, 在教育、教学、教研、科研业绩成果方面则几无差别。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是, 对于以教学为主的教师而言, 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主要集中于专业课教师, 同时, 专业课教师报项目、发论文 (特别是核心论文) 、出成果相对于公共课和基础课教师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是对专任教师和兼任教师的要求无差异化体现。在现有教师任职资格条件中, 一般仅对“双肩挑”人员的课时要求规定为不少于专任教师的三分之一, 其他条件都是相同的。而事实上, 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大多是从优秀的专任教师中选任的, 他们不仅要承担繁重的管理工作, 还须承担一定的课务, 更要与专任教师一样为自己的职称晋升不懈努力。这样的要求对于兼任行政管理工作的“专任教师”而言无疑是不公平的, 许多兼任教师往往因为管理工作的原因而无法真正满足规定的条件。

三、基于职称视角的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对策和建议

(一) 加强职称政策顶层设计, 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目标

由于职称与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社会声誉等诸方面息息相关, 所以职称制度被作为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制度而为所有教师关注。通过高职教师能不能达到晋升职称的条件也可以判断其专业化发展的程度。因此, 各级教育、人事行政管理部门应着力加强职称制度顶层设计, 通过科学、明确的制度指导地方政府及高职院校, 通过学习、培训、考核、奖惩等日常手段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或专业达标, 从而引导高职教师在专业知识、高职理念、学习态度、技术能力等方面自觉地长期稳定发展, 逐步提高高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建议国家尽快出台有关高职教师任职资格条件、具有高职特色的高职教师资格认定、“双师型”教师认定等的一般性指导意见。同时, 省级政府及高职院校都应该按照教育部或本省的要求和规定, 制定兼具科学性、发展性和针对性的高职教师任职资格条件, 使教师明确专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促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二) 结合职称政策设计教师培养方案, 规范化开展教师的培养培训

长期以来, 对高职教师晋升职称规定的申报、评审条件与高职院校对教师的专业要求和考核指标是一致的, 因此, 无论省级教育、人事人才部门还是高职院校管理层, 都应围绕教师任职资格条件, 在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学历 (学位) 、教育教学、专业实践、教研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 将教师发展的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 针对处于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师, 设计制定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师培养及培训方案, 科学规范、系统持续地开展教师的培养、培训,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称的顺利晋升。

(三) 科学设置教师岗位, 合理设定岗位职责, 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高职院校, 其自身办学特色与定位不同, 应充分考虑行业与区域特点、专业建设与发展目标等因素, 岗位向教师倾斜。考虑到高职教育承担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多项职能, 可根据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将教师分成教学型、科研型、社会服务型等多种类型, 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在严格秉持人岗匹配原则的基础上, 教学管理部门也应充分考虑教师的个体化差异, 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 既要保证高职教师能够在满意的岗位上愉快地工作, 又要锻炼教师个人的综合业务素质、发展其专业特长、实现其自我发展的需要。

(四) 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 促进教师层级递进、阶梯式发展

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评价涉及奖惩、职称、职务等教师的利益点, 所以教师很看重评价结果。高职管理层应树立“评价是帮助教师发展的手段”的理念, 认识到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而不是教师间利益的调控手段。因此, 高职院校要认可教师的发展是动态的、阶段性的和不断提升的, 要坚持以教师全面发展为目的, 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核心, 坚持尊重及支持教师个性化发展, 充分认识不同职称、教龄、学历、经历、能力、专业教师的发展差距和差异, 科学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性评价体系, 促进教师评价工作的公平、公正, 指导及帮助每一位高职教师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永葆专业活力, 递进式、阶梯式不断向前发展, 实现以评价体系为导向促进高职教师成长和专业化发展的目的。

(五) 帮助教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引导教师自主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是教师对自己职业发展各个方面的设想和总体规划, 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可以引导教师自主发展。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 教师应充分了解自身的个体特征, 清醒分析自身优缺点, 熟悉相关岗位的工作标准与要求, 明确未来发展趋势及方向, 全面清晰、客观深入地分析评价自我, 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 设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目标及实现途径。高职院校应根据本省及本校教师职称政策要求, 帮助教师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自身实际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与管理, 确立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路径, 结合学校的教师培养、培训方案, 实施自主发展。

摘要:高职教育教师的任职资格要求是促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制度保障, 也是确立教师培养培训目标及专业化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因此, 应探讨职称制度在高职教师培养中的功能定位, 剖析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的现状, 在此基础上, 加强职称政策顶层设计, 按照教师任职资格要求制定高职教师培养培训方案, 科学设置教师岗位并制定岗位职责, 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 引导教师自主发展, 促进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专业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师,职称,双师型,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宫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教师政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21) :26-32.

[2]叶芬梅.高校教师职称制度功能探讨:一个制度分析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9) :117-121.

[3]赵建梅.高职院校教师激励问题与对策分析——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视角[J].高等职业教育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 2010, 19 (1) :62-65.

[4]毛亚庆, 蔡宗模.建国以来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审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0, 31 (6) :27-28.

3.德州市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材料 篇三

[关键词]图书情报系列;职务资格;量化评审体系

前言

通过图书情报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量化评审体系,能为图书情报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依据,为图示情报工作效率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情报专业技术职务资格量化评审工作也朝着更加客观、科学、标准的方向发展。

1.基本情况的量化

对于基本情况量化,可以从工作人员学历水平、任职年限、学术兼职、工作年限、语言水平、电脑水平、荣誉称号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学历水平。工作人员的学历得分U1为:研究生得4分,本科生得3分,大专生得2分,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得2分。

(2)任职年限。任职年限量化公式U2=0.04+0.2x-1.6×10-3x2,其中x表示工作人员的任职年限,任职年限得分U2为:任职1年得0.23分,任职3年得0.63分,任职5年得1.00分,任职7年得1.35分,任职9年得1.70分。

(3)学术兼职。学术兼职量化公式为U3=∑x4,其中x4表示工作人员各个学术兼职的得分,学术兼职得分U3为:省级理事以上得1.0分,国家级理事以上得3.0分。

(4)工作年限。工作年限量化公式U4=0.056+0.071x-1.9×10-4x2,工作年限得分U4为:5年得0.4分,10年得0.75分,15年得1.08分,20年得1.39分。

(5)语言水平。语言水平量化公式为U5=x/20,其中x表示工作人员在百分制语言考核中的实际得分,在免考情况下,按照60分计算,语言水平U5得分为:语言考核100分得5.0分,语言考核90分得4.5分,语言考核80分得4.0分,语言考核70分得3.5分,语言考核60分得3.0分。

(6)电脑水平。电脑水平量化公式为U6=x/20,其中x表示工作人员在百分制电脑水平统考中的得分,電脑水平得分U6为:电脑考核100分得5.0分,电脑考核90分得4.5分,电脑考核80分得4.0分,电脑考核70分得3.5分,电脑考核60分得3.0分。

(7)荣誉称号。荣誉称号量化公式为U7=∑x7,其中x7表示工作人员各个荣誉称号的得分,荣誉称号得分U3为: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得1.0分,国家级荣誉称号得2.0分。

2.工作考核的量化

通过对现职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考核,首先是思想品德、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工作成绩的量化,先求出各项考核的平均得分K1、K2、K3、K4,然后根据相对应的分值H1、H2、H3、H4,按照2%、3%进行线性组合,从而得出这几项的量化得分。其量化公司为V1=0.02K+0.03H。

其次是年终考核量化标准,先将每年的考核平均值求出来,然后按照量化公式V2=K5/20求出年终考核量化得分。最后是进修培训量化标准,其量化公式为V3=0.137+0.035x-4.1×10-4x2,其中x表示累计进修培训时间,进修培训量化得分V3为:进修培训1月得0.14分,进修培训3月得0.25分,进修培训6月得0.35分,进修培训9月得0.43分,进修培训12月得0.5分。

3.工作业绩的量化

工作业绩量化主要是对发表论文的量化,其量化公式为W=∑15JC,代表论文W最高得分为15分,J表示刊物级别系数,C表示论文参与系数,刊物级别系数和论文参与系数如下表所示。

刊物级别系数取值

刊物级别 1 2 3

刊物级别系数 1.0 0.7 0.5

论文参与系数取值

参与人生 参与系数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1 1.00 - - -

2 0.95 0.50 - -

3 0.82 0.47 0.33 -

4 0.75 0.45 0.32 0.25

4.量化结果综合处理

对于基本情况、工作考核、工作业绩的量化得分都会参入一定的人为因素,因此,为保证评审量化体系的客观性,需要将这些基本分数转换为水平分数,其转换公式为:个人水平分=100×个人基本分/最高评分,基本分数转换为水平分数后,要对其进行修正,从而得出个人标准分。由于个人标准分不能将个人的综合水平表现出来,因此,要根据评职的侧重点,赋予各个基本分权值,通过乘权相加及现任资格基础分,得出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分。

5.总结

图书情报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量化评审体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评价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时,要对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工作考核、工作业绩等进行量化得分,并在此基础上,对量化结果进行综合处理,从而客观、全面的对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郭泽,曾标,黄芳.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量化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2,(05):132-133.

[2]吕建辉.论图书情报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量化评审体系[J].图书情报工作,2002,(05):141-142.

[3]郭国庆,马炳厚,石建等.高校图书馆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期考评工作浅探[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01):100-104.

作者简介

4.申报专业技术职称材料目录 篇四

1.毕业证书复印件1份。

2、助理工程师职称证书复印件1份。

3、三个模块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复印件1份 4、2013年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成绩通知书复印件1份。5、2013年外语资格报名表1份。

6、继续教育证书。

7、任现职后(2009年—2013年)考绩卡片。

8、论文杂志原件及复印件1份。

9、述职报告1份。

10、《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2份。

11、《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考绩登记表》1份。

5.德州市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材料 篇五

为保证出版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请各出版单位和申报人员按以下要求提供评审材料:

一、评审材料(A袋)

此袋共16项,其中6—15项材料按顺序装订成册后与其他材料装入A袋,并在袋外贴统一格式的《2009年出版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材料目录(A)袋》。证书原件不装入袋中,审核后退还。

1、《委托评审函》由出版单位主管部门人事(职改)部门出具,函中应注明委托评审人员的姓名、拟评审职称和评审人员所在单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臵和空缺情况。

2、《出版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汇总表》

由出版单位主管部门人事(职改)部门或出版单位填报,每单位1份。

3、《2009出版专业高级职称评审申报人员个人信息简表》

4、《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

该表为原件,一式三份,由省职改办印制,不可复印。

5、《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

该表为原件,由省职改办印制,不可复印,表中考核鉴定结果为任职期间综合考核结果,考核结果为优秀者方可推荐。

6、单位推荐意见(用A4纸打印)

由推荐单位撰写,约1000字。要求对被推荐人的政治品德、学识水平、工作成就、履行责任的实际能力和效果作出客观公正 1的评价。由单位负责人签字后并加盖公章。

7、申报人员业务自传(用A4纸打印)

由申报人员本人撰写,约3000字。要求简述本人学习工作的主要情况;重点叙述任现专业技术职称以来,本人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情况,完成工作业绩、发表的主要著作或译著、论文及其质量情况,受到的奖惩情况,培养人才情况等。

8、《陕西省出版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公示情况表》

9、《职称外语考试合格证》原件、复印件

符合省人事厅陕人发[2007]52号、陕人发[2007]121号文件中所规定免试条件的人员,需报《陕西省职称外语考试免试申请表》,并提交相关材料。

10、《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原件、复印件

符合免试条件的人员,需填报《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免试申请表》,并提交相关材料。

11、《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12、《学历证书》原件、复印件

13、《职称证书》、《责任编辑证》原件、复印件

《责任编辑证》经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登记注册后取得。

14、《获奖证书》(任现职以来)原件、复印件

《获奖证书》上应有申报人姓名,如只有书名或刊号,需复印原书、刊的封皮或者版本记录页,说明该奖项与本人的关系。

15、《出版职业资格证书》、《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和《继续教育证书》。原件、复印件,以上证书为任现职以来所取得的作为评审参考(非必要)。

16、《出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简表》一式20份 注:以上16项材料除注明报送份数的材料,均按一式一份报送,所报的复印件需要由单位确认并加盖公章。

二、评审材料(B袋)

此袋共3项,按要求填写统一格式的《2009出版专业职称评审材料目录(B袋)》并贴在材料袋外。

1、能反映或代表申报人任现职以来业务水平的选题报告(或规划)两篇、审稿意见或复审意见三篇。

选题报告(或规划)、审稿意见或者复审意见,要求提供复印件,要有本人及编辑室主任(或总编)的签字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

2、申报人任现职以来发表的能反映或代表本人学识水平的出版专业或相关专业论文、著作等。

出版专业论文论著是指编辑出版专业方面的论文论著。相关专业论文论著是指与出版单位出版范围一致的专业论文论著。申报编审人员要求报送4篇代表作(原件、复印件),出版专业论文至少1篇;申报副编审人员要求报送3篇代表作(原件、复印件),出版专业论文至少1篇。凡使用其他名字发表论文或出版专著的,要提供出版单位的笔名证明。

3、其它能反映申报人业务能力的材料

指从事校对、技术编辑、地方志等专业技术工作人员所应提供的相应的业务材料。

三、评审材料(C袋)

报送任现职以来(近5年)责编、策划、校对或设计的图书或期刊。图书要求每年1本共5本,期刊每年1—2期。

按要求填写统一格式的《2009出版专业职称评审材料目录(C袋)》并贴在材料袋外。

四、其它有关事项

1、申报前需报送以下材料的电子文件。个人材料要求以申报人姓名为文件名建立文件,各单位将总表和本单位所以个人材料文件使用WinRAR打包压缩为以单位命名的压缩文件后,以电子邮件的方式上报。

电子邮箱:xwcbzg@126.com

(1)《出版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汇总表》(以Excel格式制表,A3纸打印)

(2)《2009出版专业高级职称评审申报人员个人信息简表》(个人材料)

(3)申报人员业务自传(个人材料)

2、按照我省高级职称评审的有关规定,今年参加高级职称评审人员均需参加答辩。

6.德州市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材料 篇六

各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泰州医药高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科技教育局,有关市直学校:

为规范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根据《江苏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苏职称〔2012〕3号)、《江苏省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苏职称〔2012〕4号)(以下简称《资格条件》)和《泰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实施细则(试行)》(泰职办〔2012〕5号)精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教育局联合制订了《泰州市中小学、幼儿园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量化评审办法(试行)》。现将《泰州市中小学、幼儿园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量化评审办法(试行)》下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请认真贯彻执行。各市(区)在不低于市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量化标准的前提下,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量化评审实施办法,报市职称工作职能部门备案同意后实施。

本办法从2012年开始试行,原《泰州市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量化评审办法(试行)》(泰教人〔2010〕9号)同意废止。附:泰州市中小学、幼儿园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量化评审办法(试行)

二 〇 一 二 年 七 月 二 十 四 日

主题词:中小学 教师 专业技术资格 评审 办法 通知 泰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2012年7月24日印发

共印30份

附件:

泰州市中小学、幼儿园一级教师 专业技术资格量化评审办法

(试 行)

一、量化评审原则

(一)注重教育教学业绩;

(二)向基层一线教师倾斜;

(三)客观公正,严谨规范。

二、量化要素及分值

(一)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规范,分值15分;

(二)教育工作,分值20分;

(三)教学工作,分值35分;

(四)教科研工作,分值20分;

(五)其它工作,分值10分。

三、量化评审细则

(一)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规范(15分)1.考核(10分)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任现职以来,考核均为合格及以上6分,考核优秀每次2分。

2.综合表彰(5分)

任现职以来,获得教育主管部门综合表彰或政府综合部门的表彰、嘉奖、记功。镇校级每次1分(其中镇校级累计不超过2分),市(区)级每次2分,泰州市级每次4分,省级及以上每次5分。

任现职以来,获得各类与教育教学工作及申报人员岗位职责有关的单项表彰。市(区)级每次1分,泰州市级每次2分,省级及以上每次4分。

(二)教育工作(20分)1.教育管理(10分)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小学少先队辅导员)、校团委(总支)书记、少先大队辅导员3年以上或课外活动小组指导教师等教育管理工作4年以上(其中,任现职期间从事教育管理工作不少于2年)或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学校中层及以上干部4年以上5分。任现职以来,担任上述工作2年以上的,每增加一年加0.5分。

2.教育实绩(10分)

任现职以来,所带班级或活动小组成绩显著,获镇校级表彰奖励每次1分(镇校级累计不超过4分),市(区)级每次2分,泰州市级每次3分,省级每次4分,国家级每次5分。其中同集体和个人表彰奖励按得分高的算一次,不重复计分。

任现职以来,辅导学生参加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竞赛获奖,市(区)级每人次0.5分,泰州市级每人次1分,省级及以上每人次1.5分。同一学生参加同种竞赛,以最高级别奖积分,不重复计分。

(三)教学工作(35分)1.循环教学(8分)

任现职以来,胜任本学科教学,已从事申报学科本学段循环教学工作5分;担任过小学3届,或中学2届以上毕业班,或本学科学段最高年级教学工作3分。

2.工作量(8分)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因课程计划、学校性质、规模等原因课时量偏少的学科,任课教师必须有其他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工作量作为补充。

3.学生满意度(5分)

任现职以来,学课堂教学测评学生满意率均为85%以上3分;学课堂教学测评学生满意率90%以上每次加0.5分。

4.公开课教学(6分)

任现职以来,开设公开课、示范观摩课。镇校级每次1分(镇校级累计不超过3分),校际间级每次2分,市(区)级每次3分,泰州市级每次4分,省级及以上每次5分。

5.评优课(教学基本功竞赛)(8分)

任现职以来,参加评优课或教学基本功竞赛获奖。评优课竞赛市(区)级每次3分,泰州市级每次5分,省级及以上每次6分。教学基本功竞赛镇校级每次1分(镇校级累计不超过4分),市(区)级每次2分,泰州市级每次3分,省级及以上每次4分。

(四)教科研工作要求(20分)1.发表获奖论文或参编教参(10分)

任现职以来,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论文(申报学科至少有2篇)公开发表、获奖。公开发表市(区)级每篇1分,泰州市级每篇3分,省级每篇5分,核心刊物每篇8分;获奖或专题研讨会交流,市(区)级每篇1分,泰州市级每篇2分,省级每篇3分(同一篇论文不重复计分,按最高得分计);参加泰州市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委托编写的已正式出版的教材、教学参考资料5分。

2.课题研究及教改实验工作(10分)

主持市(区)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立项课题研究,结题并通过成果鉴定10分;市(区)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立项课题研究,撰写课题报告或课题研究论文6分。仅参与市(区)级及以上批准立项课题研究工作的3分;参加教改实验取得一定效果,教育教学经验在市(区)级及以上范围推广的5分。主持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并试行3年以上效果明显的3分。

(五)其它(10分)

1.教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至今每年0.5分。2.进档。任现职至今,进档职龄每年0.5分。作为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另加1分。

3.学历。小学教师本科毕业1分,研究生学历或取得硕士学位3分,博士学位4分。

7.德州市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材料 篇七

1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信息化建设需求

该信息化体系可以分成两部分:

(1)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版本, 其对系统要求很低, 属于单机版, 和网络连接无关, 安装应用过程十分简单, 能够录入各种数据, 进行资格审核并打印出报表。

(2) 评委会使用的版本, 该版本主要负责管理角色、管理评委与评委会等, 分配审核任务、汇集统计投票数据等问题, 属于网络版。

硬件设备:单机版通常只需用一台办公电脑, 网络版所用硬件主要包括系统服务器、无线路由器、管理员终端及评委用终端设备等。由于评委会组建投票的整个过程中存在少数特殊化要求, 在构建评委会网络体系时尽量用无线网络结构, 方便进行评定, 并灵活布线。各位评委使用的电脑附带无线上网功能, 且无线路由器约有约30个终端端口, 以和评委会投票需求相吻合。而信息化体系的软件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2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信息化建设研究

(1) 科学储存各种数据。在构建信息化体系过程中用微型桌面关系数据库, 确保其和原来的Windows系统有机配合, 可以合理使用系统内部各种资源, 且对配置要求不高。同时存储方式较单一, 一般而言Access管理对象主要包括窗体、宏、模块、页以及报表等, 上述所有对象均存放在后缀是.mdb的一个数据库文件夹内, 便于用户进行操作管理。其次, Access是个主要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 其面向数据库系统中各项功能并进一步将其对象化, 然后将数据库所具备的相应管理作用集中封装入不同种类的对象体系内, 整个应用体系主要由各种不同对象组成, 各个不同的对象属性不同, 并定义不同对象行为。利用对象方法与属性可以有效操作管理数据库, 进一步简化用户开发工作。同时, Access还是一种可视化工具, 其整体风格与Windows较为相近。这种系统还为用户提供查询、表及报表生成器, 表向导、窗体向导及查询向导等各种工具, 操作极易掌握。此外, Access可以说是将Windows系统当作基础的情况下进行集成开发, 其集成了各种不同的向导工具、生成器工具, 可以提供工作者工作效率, 有利于构建各种数据库, 确保用户的各项应用工作顺利实现。

(2) 其检索各种资源的速度非常快, 且十分精确, 查询检索界面十分独特, 将映射与筛选两种功能合为一体, 用起来精准迅速。且由此开发形成了Socket应用程序服务器, 签署了相关Tcp/Ip协议, 将一系列商业逻辑及时输送到用户应用程序体系中。其不会受到网络防火墙的约束, 使用这种形式是商业逻辑调用对象的一种重要方法。

(3) 安全性与可扩展性。Socket用成熟的商业化加密形式, 能够随机更新密钥且不会受到系统约束。而用户口令用单向加密形式, 可以确保整个系统具备较高的安全系数。此外, 因为用应用程序服务器, 客户端能够随时升级无需改动用户接口。

(4) 信息化建设体系组建了职称评定、审核的应用管理平台, 并形成了职称评审条件的量化规范性数据库, 让整个评审工作流程更加规范, 促使其向着智能化、电子化、程序化及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有利于实施智能化审核查询与统计分析, 真正达到了网上无记名投票的目标, 促使数据输送统计分析变得更加便捷, 有利于各种数据管理程序的电子化。

3 结束语

建设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信息化体系, 形成职称评审各种条件的量化数据库类型, 从而让评审流程变得更加规范, 电子网络化管理评审工作。同时这种体系进行智能化审核查询, 统计与预测, 并采取网络无记名投票制度, 提升了数据输送统计分析的速度。

摘要:技能人才的培养、选拔对于国家经济建设至关重要, 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是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 做好这项工作对于确保经济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专业技术人才选拔职称评审信息化建设问题入手, 从技术角度探索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如何通过对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经济管理,信息化,人力资源,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吕月胜.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信息化建设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 2010, 2 (01) :34-35.

[2]武玉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实行量化标准评审的思考与探索[J].青海国土经略, 2009, 5 (06) :105-107.

[3]雷水秀.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价体系研究[J].华章, 2014, 3 (04) :116-117.

[4]刘锋.杨秀芹, 职称评审信息化建设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 2014 (02) .

8.德州市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材料 篇八

资格评审材料

一、申报范围和对象

申报评审农业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范围和对象是2013年12月31日前在职在岗,从事农学、园艺、土肥、植保、畜牧、兽医、农业工程等专业技术推广、科研工作并符合申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

2012评审未通过的人员,本如无新的业绩,不得再报。

二、申报条件

各申报单位必须在有空缺岗位职数的情况下,从符合相应条件的人员中择优确定参评人选。

(一)思想政治条件

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必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期内各考核均为合格以上等次。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申报:

1.考核不合格或受到通报批评者;

2.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者,在处分期内;

3.伪造学历、资历、业绩或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行为者,3年内不得申报。

(二)学历、资历条件

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须具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承认的、与本人所从事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学历(从今年起,农业系统内承认的“相当于大学专科同等学力的中专后继续教育”本专业毕业证书,不再作为申报职称的学历依据)。

1.晋升研究员资格,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大学本科或大学普通班以上学历,取得副研究员资格,并任现职满5年。

2.晋升副高级资格,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以下第3-7条,须具有对应的中级资格,并任现职满5年):

(1)博士学位,取得中级资格,并任现职满2年;

(2)硕士研究生学历,取得中级资格,并任现职满4年;

(3)大学本科毕业;

(4)后取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15年;

(5)大专毕业后直接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20年,或后取大专学历并累计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25年;

(6)中专毕业直接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28年,或后取中专学历并累计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30年(本条仅限于县、乡单位,不含市辖区域内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

(7)对不具备规定学历,或不符合专业技术工作年限要求者,但任现职期间,业绩显著、贡献突出并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前七位,二等奖前五位,两项以上三等奖前三位,可破格申报评审:

破专业工作年限者,可比规定年限提前3年申报;破学历者(中专学历的省、市及市辖区域内单位人员),须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28年。

3.晋升中级资格,必须具备大学本科或专科学历,取得助理级资格,并任现职满4年。

(三)外语及免试条件

参加规定等级全国统一外语考试,成绩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免试条件按省人事厅•关于转发落实国家人事部†关于完善职称外语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陕人发„2007‟52号)和•关于职称外语免试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陕人发„2007‟121号)有关规定执行。

(四)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及免试条件

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并取得相应模块要求的考试合格证书(科研、工程高级资格5个模块,中级资格4个模块;农业高级资格4个模块、中级资格3个模块)。

免试条件按省人事厅•关于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 ‣(陕人办发„2005‟34号)和陕职改办字„2008‟81号文件规定执行。

(五)继续教育条件

按照•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继续教育有关文件规定,2012学习不少于48学时,其中公需课不少于12学时,专业课不少于36学时;2013学习不少于 80学时,其中公需课不少于24学时,专业课不少于56学时。申报者须按规定完成继续教育学习任务,并提供经过复验的继续教育证书。

(六)论文著作要求

参评论文须与申报人员的工作岗位、业绩密切相关。

发表论文的期刊须具有ISSN或CN刊号,增刊、专刊、特刊、论文集不予认可;著作须具有ISBN书号。

1.研究员资格,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⑴公开出版发行的本专业学术著作(不含论文、报告等汇编)1本,其中省级单位本人执笔5万字以上,市级单位本人执笔4万字以上;

⑵在省级及以上科技类期刊上作为第一作者发表本专业研究性学术论文3篇。

2.副研究员资格,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⑴公开出版发行的本专业学术著作(不含论文、报告等汇编)1本,其中省级单位本人执笔4万字以上,市级单位本人执笔3万字以上;

⑵在省级及以上科技类期刊上发表本专业研究性学术论文3篇,其中第一作者2篇。

3.高级农艺师(畜牧师、兽医师、工程师)资格

省、市级单位人员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⑴公开出版发行的本专业学术著作1本,其中本人执笔3万字以上;

⑵在省级及以上科技类期刊上作为前2名作者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其中第一作者1篇。

县(区)、乡级单位人员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⑴公开出版发行的本专业著作1本,其中本人执笔1万字以上;

⑵在市级及以上科技类期刊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其中前2名作者1篇;

⑶编写农业技术培训教材,其中本人执笔2万字以上。教材由主管部门或单位编印成册、公开或内部发行,须单位认定并加盖公章。

4.中级专业技术资格

在省级及以上科技类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其中第一作者1篇。

三、报送材料有关事项

(一)报送材料内容:

1.各市、省级有关部门所属单位需由人事(职改)部门出具委托评审函,省农业厅直属单位需提交推荐评审函。

2.•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参评人员汇总表‣(附件5)1份,由主管部门和职改部门审核后,加盖印章。汇总表按填报说明(附件1)逐项填写,同时报送Excel格式电子文档。

3.•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一式3份。评审表须用A3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

4.近五年•考核登记表‣复印件各1份(按顺序装订,考核为优秀等次的,须附该考核结果文件),单位和同级人力资源部门核实后加盖印章;•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简表‣(附件6)一式20份,•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简表‣一式15份(须用 A3纸打印),单位审核后,签署意见并加盖印章。

5.•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材料诚信承诺书‣(附件2)1份。

6.•个人业务工作总结‣1份,用A4纸打印,不超过1000字。本人所在单位要对总结中所述事实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须本人签名、所在单位审核并加盖公章。

7.破格人员单位出具以写实为主的业绩推荐材料一份,不超过800字。

8.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学历证书、任职资格证书、身份证、聘任证书或单位聘任文件等有关证件复印件各1份,由本人所在单位审核确认后,签署“与原件一致”字样并加盖公章。

9.有效期内的全国统一外语考试合格证或•陕西省职称外语考试免试申请表‣、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或•计算机考试免试审批表‣原件和复印件(原件订在复印件左侧上)。

10.•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复印件(加盖公章)。

11.任现职以来获成果奖、工作荣誉奖证书、专利证书、成果鉴定证书、承担的项目等能证明本人水平、能力和贡献的主要业绩材料原件(原件审核后退回)、复印件各1份,复印件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审核确认后,签署“与原件一致”字样并加盖公章。

12.任现职以来发表的能代表本人学术水平的论文原件2-3篇,字数1000字以上。所发表论文在目录处标注并在杂志中折叠以便查找,论文不需提供复印件;论文刊用通知、用稿清样、报纸不能作为参评论文。

(二)报送材料要求

1.申报人员要认真按申报材料填报说明的要求,认真填写和提供相关材料。

2.报送的奖励、论著、工作业绩等材料必须是任现职期间形成的,不允许出现任现职以前的材料;复印件统一用A4纸复印,字迹、印章必须清晰可辨。

3.附件材料1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评审论文、著作、评审简表、•考核登记表‣不装订。其余材料按报送材料内容中第5-11条顺序进行分类整理、编写目录表及页码,并装订成册。附件材料由各市农业和职改部门审核后,在封面、目录页加盖公章确认。

4.报送材料一人一袋(牛皮纸质档案袋),材料袋正面须粘贴•评审材料目录表‣(附件3),背面粘贴•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公开监督卡‣(附件4),材料袋底部和两个侧部打印纸条注明地市、单位、姓名、申报专业、正常申报或破格。

四、其他事项

(一)各基层单位要坚持“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准确、公正、客观地评价申报人员的学术技术水平、工作能力、业绩和贡献,切实将真正符合晋升条件的农业技术人员推荐上来。

(二)在推荐过程中须坚持职称政策公开、空缺岗位职数公开、申报晋升人员名单和业绩材料公开。在申报材料和推荐材料正式上报前,要将申报人员基本材料在本单位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群众无异议的,方可推荐上报,并如实填写•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公开监督卡‣。公示情况在评审表“基层单位意见栏”中注明。

(三)申报人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呈报部门要对申报材料认真审查,严格把关,确实无异议的,在申报材料的相应意见栏中签署意见,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印章。

(四)申报人员和基层单位要确保提供材料真实准确,并在•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材料诚信承诺书‣上签字、盖章。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各单位要认真调查核实,凡在申报材料中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将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五)有关表格及附件材料,可在陕西农业信息网(网址:)“省农业厅重要通知”栏下载。

(六)评审费收取标准:按省物价局、省财政厅陕价行函„2006‟230号文件规定执行,申报高级资格400元/人,中级资格200元/人。

(七)晋升高级资格,须参加评审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五、报送材料时间、地点

报送时间:2013年10月20日至11月10日。各单位要严格按上述时间安排及时报送评审材料,愈期不予受理。

地点:西安市习武园27号省农业厅人事处。

附件:1.申报材料填报说明 附件及有关表格.rar

2.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材料诚信承诺书

3.评审材料目录表

4.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公开监督卡

5.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参评人员汇总表

9.德州市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材料 篇九

一、申报基本程序:专业技术资格申报由本人提出申请,单位审核同意后逐级向上申报。县(市、区)申报材料由当地职改办统一送审;市属有主管部门的单位由主管部门统一送审,无主管部门的单位可直接送市职称评价中心。

二、所需提供的材料:申报专业技术资格,应提供能反映本人学术技术水平、工作业绩、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材料。主要内容包括:

1.评审人员材料清单1份(贴于资料袋袋面)。

2.公示专题报告1份(申报材料在本单位以适当形式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

3.《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需贴照片)一式3份。

4.《推荐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情况综合表》(一般用A4纸,另有规定的除外),单位人事部门填写,高级打印件一式35份(省高评委另有要求的按省有关规定执行),中、初级一式4份,并加盖单位公章。

5.近期免冠白底1寸照片1张,背面写上单位、姓名、身份证号码,并臵于信封内贴在《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封面上;申报高级的同时须附电子文档照片(扫描成jpg格式,用身份证号做文件名,高宽比约为3:2,分辨率按每英寸200像素设臵;其它方式采集的照片尺寸不大于300×420像素,不小于200×280像素,文件大小50K以内)。

6.《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材料真实性保证书》1份,必须由本

人签字。

7.申报对象身份证、学历及学位证书、现任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聘任证书、荣誉证书及获奖证书等复印件各1份,集体项目须提供主要贡献者依据。

8.申报对象外语统一考试合格证书、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合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如符合免试或符合外语不作为必要条件的,需填报《外语免试审核表》、《计算机应用能力免试审核表》,并附有关证明材料,经单位人事部门审核盖章,各一式3份(1份装订进册内,另2份不要装订)。

9.从事工程技术、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简历1份,并加盖公章。

10.任期考核材料(至少近三年来的考核材料)1套。

11.专业技术工作总结1份。

12.任现职以来的有关著作、论文、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报告、成果鉴定材料复印件1套。提供的论文复印件,需复印杂志或著作的封面、刊号、目录及所写文章;需确定一篇代表作,并提供代表作原件1份。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报告需提供执笔依据。

13.破格晋升人员需填写《破格推荐级专业技术资格审批表》一式3份(1份装订进册内,另2份不要装订),需说明符合哪几条破格条件并附有关证明材料。

14.《申报人员花名册》电子稿一份,用Excel格式填写。申报时相关学历、资历证书需提供原件以备审查,材料中所有复印件均需经所在单位审核原件后在复印件上加盖公章并由

经办人签名(论文复印件封面、目录、正文均需盖章、签字),纸张规格一律采用A3、A4两种。

三、材料装订要求

除《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推荐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情况综合表》、和不便装订的书、原件以及代表作复印件外,其它材料装订成2--3册,每册分别编制目录,附在材料前面。

第一册:证书等材料;

第二册:业绩等材料;

第三册:如为破格晋升人员,将《破格推荐级专业技术资格审批表》、符合相应破格条件的相关证明材料,按所符合破格条件顺序装订成第三册。

装订时用A4纸规格。如第二册材料多,可按顺序分装为第二册

(一)、第二册

(二)。材料均装入档案袋(盒)内,四、《综合表》填写注意事项:

《推荐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情况综合表》是单位向评委会的介绍和评价,务必填写详细,表内填不下,可加附页附后在左上角用胶水粘连(一般不建议使用附页)。

1.身份证号码:务必准确填写,因为它是资格证书制作系统作为资格身份的识别字段。

2.工作单位:务必用全称,要完整准确,与单位图章一致。

3.单位性质栏:统一按下列分类填写:“社会公益类事业”、“监督管理类事业”、“中介服务类事业”、“生产经营类事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其它类企业”。尽可能不要填其

它类,如确要填其他类,需在备注栏说明情况。

4.主管部门栏:填写单位的主管部门名称。县(市、区)的,填“×××县(市、区)×××局”;

5.从事专业栏:指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资格时所从事的专业,制作资格证书时要打印在证书上“专业名称”栏内,应完整准确填写,字数一般填4个字,最多不超过8个字。

6.学历是指工程技术专业学历,如果最高学历填了非工程技术类专业学历,则必需再填写工程技术专业类学历情况。

7.花名册上“出生年月”、“取得时间”、“聘任时间”等栏时间填写格式统一填××××年×月,如2008年6月。

8.专业工作年限:应填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年限,而且填写实足年限。

9.外语和计算机成绩:填合格、省线合格;符合免试的填年龄免试、译著免试、专业毕业、乡企人员….;符合不作为必备条件人员的填野外采矿、建筑施工……。

10.单位考核情况:指任期内考核情况,至少有前三年考核资料;在“综合表”、“花名册”需填明逐年考核结果。

11.《破格推荐级专业技术资格审批表》和《综合表》“符合破格条件”栏不能简单地填符合那几条,而必须填写符合各条的理由和依据,并附有关证明材料。《花名册》上“符合破格条件情况”栏填明符合那几条。

10.德州市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材料 篇十

2006年7月,我国全面启动了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高校作为教育事业机构,按照国家人事部、财政部下发的《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56号)和《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59号两份文件规定,于2006年底正式启动了高校新一轮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工作。此次06薪酬改革高校实行的是岗位绩效薪酬制,推行岗位分类管理,强调以岗定薪,岗变薪变,且每人原则上只能在单个岗位上任职。由于高校的特殊性,部分管理岗人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来担任,故多数管理人员既有行政职务又有专业技术职称,如何实现管理人员行政职务与专业技术职称薪酬均衡化值得我们思考。

1 高校管理人员薪酬现状分析

1.1 狭义“双肩挑”人员薪酬现状

狭义“双肩挑”人员是指由教学科研队伍选拔出来从事党政管理工作同时兼任教学科研工作的人员,并评聘了高校教师高级职务,这部分人员绝大多数分布在学校的中层干部岗位,根据《江苏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江苏省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重要文件精神,这部分人员既可以参加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晋级,执行专业技术职务薪酬,也可以执行行政职务薪酬,即可享受“就高”原则。

1.2 广义“双肩挑”人员薪酬现状

广义“双肩挑”人员涉及管理人员中评聘了教育研究管理专业技术职称或其他系列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从事会计、审计、工程技术的人员和其他机关教辅人员。此类人员职称的设定,客观上使高校的管理人员在具有行政职务的同时,也可以取得专业技术职称。自1993年薪酬制度改革以来,双肩挑人员薪酬可在两个职务间采用“就高”原则,因此,对于多数管理人员,由于行政职务没有专业技术岗位高,薪酬兑现的是专业技术岗位薪酬。目前在高校管理人员中,没有专业技术职称的领导干部极少,在本次岗位聘任改革中,根据国家人事部文件、江苏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江苏省高校岗位设置文件规定,管理岗位兼任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聘用,因行业特点确需兼任的,需按人事管理权限审批,在首次聘任时原来执行的专业技术职务薪酬可以保留,但不能晋级,待今后行政职务岗位薪酬高于专业技术岗位薪酬,执行相应的行政职务薪酬。因此将会降低相当一部分“双肩挑人员”的薪酬待遇,但如果对“双肩挑人员”不加以限制,也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不利于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

2 现有管理人员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困惑之处

根据上述管理人员薪酬体系现状,只有学校中层以上干部的岗位薪酬才可享受“就高”原则,既可参加专业技术岗位的等级评聘,也可参加管理岗的职务聘任。在首次岗位设置聘任后,科级以下管理人员即使评聘了专业技术职称也不能兑现相应的薪酬待遇。高校管理人员中层领导职数设置须按比例分配指标,根据江苏省教育厅文件规定,省属重点高校中正处、副处管理岗位数不能超过学校管理岗位总数的35%,正科、副科岗位数占管理人员岗位总量的50%,多数管理人员分布在科员岗位,而这部分人都在管理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如果他们的待遇降低,直接影响其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高校的综合管理工作,带来的后果一是急功近利,做事浮躁,官本位思想越来越重,人人都想做官;二是通过比较会产生失落感,对自身的工作价值产生怀疑,自身工作的认可度会随之降低,这样会减弱对本职管理工作的兴趣和精力投入。

由于高校的特殊性,管理岗人员的流动性较大,需要经常在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之间流动。在一个聘期内,原专业技术岗位中级二级岗的人员流动到管理岗并任命为科长、副科长时,中级二级岗岗位工资高于科长的岗位工资,根据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原则,该人岗位工资就应该执行科长的岗位工资,如此以来,该同志工资就要降低。然而,从“以人为本”角度出发,大多数高校选择保持现状,并没有降低其工资待遇。但是,对于首次岗位聘任为管理岗的同类人员来讲,他们只能兑现同级最低层次工资待遇,此类现状会造成管理人员心理的不平衡,进而会影响其工作热情。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如何实现行政职务与专业技术职称薪酬均衡化问题,减少上述矛盾的存在,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3 管理人员薪酬均衡化的几点思考

3.1 完善高校管理人员职级、职务制度

中国高等学校教职工主要含盖三类人员:教学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这三类人员中教师实行的是专业技术评聘制,工勤人员实行的是技术等级考试制,唯有管理人员职务职级没有统一的职务等级序列,多数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划分,评判标准不统一,同时也不具有延续性,评聘标准一改再改。很多管理人员为体现自身价值、提高薪酬待遇,虽然置身管理岗位也要评聘专业技术职称,从而激发专业技术队伍和管理队伍的矛盾不断加大。

职级是岗位职责、本人能力和素质的标志,它是由具备职级资格的人应聘上岗随之取得的,一般为逐级晋升。而职务是由组织任命产生,主要体现职责,是责、权、利的统一,一般不受年功因素影响。《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中,将高等学校管理岗位分为9个等级,现行的部级副职、厅级正副职、处级正副职、科级正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二至十级职员,并对应相应的岗位薪酬。因此高校在管理人员职级与职务制度设置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职级与职务脱勾的原则,改变原来两者混合在一起的做法。针对职级,高校可以根据《高等学校职员制度暂行规定》标准,采取横向晋升的原则,随着任职资格的增长,只要符合规定条件,且年度考核合格及以上,就享有横向进档晋级的资格。当然,职级职员的逐级晋升还要通过考核,根据学校制定的职员晋级评聘标准,由学校职员职级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方可享受相应职级的岗位薪酬。职级晋升并不代表职务也同时晋升,职级晋升更多地考虑年功因素,而职务晋升更多考虑业绩因素。这样高校管理人员就享有职级晋升和职务晋升两条晋升途径,对于改善目前高校管理人员职级、职务、专业技术职称三者之间的矛盾将有较大的帮助作用,同时也解决了一些非领导职务序列人员的待遇问题。

改变过去职级与职务制度混在一起的做法,采取职级与职务相脱钩的原则,一方面,为高校管理人员晋升创造了两条途径,从而突破了高校领导职位的限制,为更多的没有领导职务的管理人员创造了提高和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职务晋升不受年功限制,也促使高校优秀年青的管理干部不受资历束缚脱颖而出走上领导岗位,更重要的是,这种制度可以使高校管理人员彻底摆脱“官本位”观念的束缚,逐步淡化职务身份。实施岗位职级与职务脱钩制度,将有助于树立高校人事制度新理念,提高高校管理人员积极性,进而为高校发展造就出一批熟悉高校管理规律的职业化管理者,提高高校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

3.2 明确责、权、利,建立完善的“双肩挑”岗位管理机制

根据高校的特殊性,在一些学术业务性强的管理职能部门,如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处等,需要一定的专家教授参与行政管理工作。因此“双肩挑”在高校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须的,即使在高等教育发达国家,部分特殊岗位也是允许“双肩挑”现象存在。目前,问题关键是要如何确定“双肩挑”的岗位数,如何明确“双肩挑”人员责、权、利,建立完善的双肩挑”岗位长效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双肩挑”人员这一特殊群体与教师队伍、管理人员队伍协调发展。

首先,限制“双肩挑”岗位的比例,明确允许“双肩挑”的部门和职位。明确规定“双肩挑”岗位的比例限额,明确允许设置“双肩挑”岗位的部门和职位数,并下发文件遵照执行。对那些不在学校允许“双肩挑”范围之内的部门和岗位,如因特殊原因需要设置“双肩挑”岗位,必须经校岗位设置委员会同意方可设置并聘任合适人选。

其次,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双肩挑”人员的行为,防止滥用职权。“双肩挑”人员占据的大多是学校的重要职位,有相当大的职权和决策权,在制定一些政策时往往牵涉到自身利益,比如“双肩挑”人员薪酬待遇等问题,为了防止他们滥用职权现象的出现,必须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约束他们,规范他们的职业行为。

最后,明确规定“双肩挑”人员的薪酬待遇,做到有章可依。笔者认为,“双肩挑”人员的薪酬待遇要遵循“岗位与待遇一致性”原则,改“两头占”为“占一头”的现状。即要保持基本工资与绩效津贴相一致,要么拿管理人员的基本薪酬和绩效津贴,要么拿教师的基本薪酬和绩效津贴,两者只能选其一。不能拿着教师岗位基本工资,却拿着管理岗位的绩效津贴,或者拿着管理人员的工资,又去拿教师的绩效津贴。一定要杜绝“两头占”现象,并应在学校的文件中明确规定,并需要尊照执行。

综上所述,高校管理人员行政职务和专业技术职称薪酬如何均衡化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合理解决此类问题,妥善处理好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各类关系,有利于高校管理队伍的稳定、健康发展;有利于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有利于加快实现高校行政人员专业化、职业化;有利于加快落实高等学校的教育职员制改革制度。

摘要:从两个层面分析了高校“双肩挑”人员薪酬现状和存在问题,剖析了此类问题存在的根源,并针对高校管理人员薪酬均衡化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为规范用人制度,提高工作积极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管理人员,双肩挑,薪酬均衡化

参考文献

[1]史保东.高校双肩挑人员岗位设置与管理探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8,(1):98-100.

[2]王建猛.关于高校管理中“双肩挑”问题的探讨[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2):37-39.

11.德州市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材料 篇十一

(材料袋封面)

姓名:

工作单位:

学历:,年月毕业于学校专业 任职资历(年):

任教学科(专业):

现有专业技术资格及取得时间(年月):

现任教师职务及聘起时间(年月):

现申报专业技术资格:

是否破格申报:

材 料 内 容

1、《海南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一式份;

2、海南省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材料装订本一式本;

3、个人《业务考绩档案》(正本)本;

4、专(译)著原件本,教科书(教材、教学参考书)原件论文(或其它文章)原件本;

报送单位(盖章):

材料审核人(签名):

联系电话:

12.德州市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材料 篇十二

(一)评审人员

1、《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推荐评审表》二份。

2、学历证书、培训(进修)证书复印件一份,从第一学历起。

3、《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一份。

4、《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书》原件一份。

5、《教师资格证书》复印件二份。

6、《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人事局发,交复印件,由人事局专技股盖章生效)。

7、《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册》,继续教育学分仍按每履现职一年一科合格学分计算。

8、初职《履职总结》一份。小高、中一论文一式二份.副高论文两篇.《一篇主论文、一式三份。一篇副论文》

9、获奖证书、荣誉证书复印件各一份。

(二)定级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直接被录用的人员)

1、《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专业技术职务考核表》二份。

2、学历证书、培训(进修)证书复印件一份,从第一学历起。

3、《教师资格证书》复印件一份。

4、工作总结一 份。

5、《新录用人员转正通知》复印件一份。

上一篇:描述竞争高二作文700字下一篇:关于梦想的励志感言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