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探讨论文(精选5篇)
1.高校内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探讨论文 篇一
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的实践,可以看出,以自我评估、自我发展为核心的高校内部质量保证在整个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中处于基础地位。研究生教育是一种发生在高校内部的专业活动,其主体是研究生和研究生教育者,高校及其成员改进与提高质量的动机应该是内在的,不能从外部强加,而只能被激发、被强化。因此,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中,只有当高校研究生教育者认为质量保证活动是其份内之事,整个活动才可能成功。在各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模式中,院校内部质量保证是外部质量保证的前置条件。一般来讲,各国的各种正式评估都要求学校先提出自评报告、自评依据。总结性的自评,是对学校一定时期内教育教学工作及成效的全面反映,有利于外部评估专家熟悉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节省时间。
另一方面,在外部力量日益渗透到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中的情形下,高校积极主动地建立自我保证机制,是保护学术自由、院校自治,同时向外界证明其质量与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对高校而言,自我审视与评价应当作为日常的一项质量保证环节。正是通过不断的、形成性的自我检查、反省,日积月累,才能使保障机制运行起来,从而有效地促成教育质量的提高。
2.高校内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探讨论文 篇二
(一) 高校院系内部教学质量监督体系的构建原则。高校院系内部教学质量监督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以及可操作性原则。教学质量监督作为一种科学行为, 完整和科学的理论是其实施的基础。而要实现事前监督与事中监督同时发挥作用, 因此要具有系统性。当然, 一个好的体系要发挥作用, 就必须具有可操作性, 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教学流程以及高校的要求。另外, 本校所采用的“三全立体式”监督体系必须全员参与, 即满足全员性原则。
(二) 高校院系内部教学质量监督体系构建的意义。高校质量监督体系的构建支配和影响着其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高校教育质量监督体系的构建也应实现稳步的改革和发展, 其对教育的保障作用不容忽视。另外, 在教学评估、课堂教学改革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基于此, 高校应构建属于自己的评估机制, 并不断的使其健全。
二、我校院系内部教学质量监督体系的构建
基于高校院系内部教学质量监督体系的构建原则, 对我校监督体系的构建过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提出来“三全立体式”监督体系, 以提高高校院系内部的教学质量。
(一) “三全立体式”监督体系之全员参与。教学质量监督体系是在学校管理层的指导下, 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监督系统。因此具有全员参与的特点, 并且不同的阶层在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管理者应制定相应的体系规则, 并对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质量等进行评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主动参与, 这是教学质量监督体系构建的根本原因。人人参与, 人人负责的思想主要体现为:
1.管理层重视。管理层在该体系中所起的作用应是监督, 包括对教师教学水平, 教学流程的关注, 对教师的授课表现做出正确的评价并提供宝贵意见。领导层应及时了解学校的教学实施和师资力量等基本情况, 并将学校教学效率的提高作为其重要任务, 不断的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校的基础硬件设施, 重视教师的招聘和培训。
2.师生共同参与。教师和学生是教学体系中主体, 教师起到主导作用, 教师的优秀程度决定了教学效率。学生作为学校培养的对象, 其兴趣和专业培养都将对其日后工作起到重要影响。因此在“三全立体式”监督体系中, 对教师和学生做出了要求, 要共同参与其中。
(二) “三全立体式”监督体系之全程监督。“三全立体式”监督体系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 要做到全程监督, 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也就是教学质量的管理监督是学校的主要任务。
1.教师的监督作用。教师的监督作用主要体现为其对课堂学生表现的监督、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考核以及对课堂的掌控能力。教师对学生和学习的监督不仅包括学习效果, 还包括学风、学习环境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通过教师的评价活动, 发挥其监督作用。教师直接接触学生, 因此能够第一时间获得第一线的教育信息, 了解学生。教师应在课堂外给予学生的更多的关注, 升华其监督作用。
2.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三全立体式”监督体系中, 学生积极性的体现是教学的核心。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态度的认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 高校在座谈会等活动上, 除了要给教师发言权, 对学生也要给予更多的机会, 让学生交流学习经验、实践经验, 认真听取学生的建议, 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改进具有积极意义, 同时也促进了我国高校院系内部的教学改革。
3.“三全立体式”监督体系之管理制度化。在高校院系内部教学质量监督体系的构建过程中, 管理制度的制定是其开展的基础和保障。我校采取“三全立体式”监督模式, 要求其具有规范化、科学化的特点, 明确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要求, 制定质量标准, 提高教学效率, 实现监督体系构建的目的。同时, 高校应优化校内管理结构,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此外, 开展管理人员实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通过培训可以改善管理人员对监督体系建立以及教学创新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作用。
(三) “三全立体式”监督体系之信息反馈。“三全立体式”监督体系过程中, 信息反馈使使高校教学更加清晰明确。明确教学主体的特点和风格, 并依次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正确的评价。具体措施如下:
1.信息采集途径。信息采集途径主要为常规教学检查和督导、听课制度以及教师和学生的评学。我校根据校方的特点, 多次举行了教学座谈会。这一方式为监督体系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实训的基础上, 信息采集将会更加全面。
2.信息反馈与调控。在收集所有教学信息的基础上, 学校依据性质不同进行整理分类并形成报告。之后在教学委员会的领导下, 学校各个成员的参与下, 建立信息反馈设备, 提供多元化的信息反馈途径, 实现其反馈与调控。开展反馈会议.使管理层及时获得有效的反馈信息, 根据反馈信息解决问题。
三、总结
高校招生人数的扩大, 导致了学生之间学习水平差异明显, 降低了其教学质量, 要改善这一问题, 高校管理者、教师以及学生需要共同努力。而建立质量监督体系是改善这一问题,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关键, 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当然, 这一体系的构建具有很多影响因素, 不了解其影响因素则很可能导致高校院系的教学质量监督走进误区。因此, 对于这一体系的构建者来说, 应做到目标明确, 时刻以培养人才、提高教学效率为前提。
摘要:教学质量监督体系是提高高校院系内部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整个体系中, 包括教学管理者、教师以及学生这一教学主体。根据我国教育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 我校选择的是“三全立体式”监督体系。即在体系中每个个体共同发挥作用, 实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要求其构建要具有科学性、系统性以及可操作性。并基于其对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其构建过程。
关键词:高校院系内部,教学质量,监督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史新广.基于学生特点构建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管理体系[J].基础理论研讨, 2011 (2) .
[2]李智霞.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考评[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 (31) .
3.高校内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探讨论文 篇三
2.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简要发展历程
(1)初步形成阶段。1980~1992年,质量保障的思想被我国学者作为目标管理的方法之一引进国内。在政府的组织和推动下初步建立了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各级政府部门及有关部委直接组织、发起并具体实施的以鉴定和监督控制为主要目标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完全单一的政府保障模式是这一阶段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特征。
(2)发展阶段。1995年l1月,华东师范大学的陈玉琨教授在南京举行的“全国高等教育评估研究会第六次学术研讨会”上,在国内首次明确、系统地提出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快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建议,引起与会代表的普遍兴趣和重视,“教育质量保障”遂成为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5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教育评估与质量保证国际会议”。这是我国第一次举办国际性教育评估与质量保证学术会议,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25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目前,国内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与实践,一直沿着两条线进行:一是以华东师范大学的陈玉琨教授和同济大学的毕家驹教授为首,主要从事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理论研究;二是以王战军为代表的评估实践派,探讨利用评估为手段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
二、我国现行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
1.单—且相对静态的质量标准体系
审视目前各类型、层次的研究生培养单位所定位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几乎是在同一个质量标准体系下进行的。同一类型的研究生培养,虽然都符合国家“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的要求,但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门类众多,相互间差异较大,很难用一套质量标准体系去衡量。目前进行的`学科评估主要是对学科点的整体水平评估,评估方法和评价各学科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基本趋同于一致,不同学科问指标体系的差异性并不明显,不利于多样化人才的培养,整齐划一的质量标准体系只能催生“干校一面”的趋同。且进行的评估大多是全部工作结束后的追忆性评价而不是过程中进行的即时性评价,评价指标体系相对静态,在照顾历史和预测未来方面相对薄弱。”
2.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主体单一化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主体包括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社会中介机构和高校三方。以政府为主体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活动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主要特征,社会中介组织和高校参与评价的权限受到限制,不能充分调动社会、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积极性。质量保障主体单一化,无法更好地满足社会的不周需求;缺乏监督和制约机制,评估行为出现某种垄断性和随意性;评估活动具有封闭性等。并且为满足管理需要,管理者过多地注重评比功能和鉴定;而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被管理者更重视预定教育目标到达的程度,因此在自我评估和专家根据评估指标体系测评时,或有意或无意地掺入了一些虚假成分,影响了结果的真实性。
3.研究生生源质量堪忧
首先,研究生招生标准单一,选拔缺乏多样性。考试内容与选拔标准脱节,难以反映不同学科对人才的具体需要,选拔出来的往往是高分低能的应试型人才,而不一定是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其次,生源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很多考生并不是立志于学术研究,而是为了获取文凭,为职业生涯镀金,这些考生中不乏官员和商人,为学术寻租提供了土壤。再次,不少高校为了建设“研究型大学”,盲目注重研究生培养数量的扩招,降低录取标准,只要学生初试过关,复试则形同虚设,走过场,导致研究生入学门槛大幅度降低。
4.研究生导师数量不足,学历结构整体偏低
首先,研究生扩招导致研究生教育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从师资角度来看,据教育部统计,普通在校硕士研究生人数已达到868213人,全国硕士生导师总数为14499人,师生比例达到1:16,人力资本供给明显不足。其次,导师学历结构整体偏低,高学位的导师比例偏少,拥有高学位的导师越多,其总体水平就越高,教学科研能力也就越强。据教育部统计,中国高校专任教师共约53.2万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6.6%,具有硕士学位的占22.9%。该统计表明,我国高等学校学历结构偏低,相当一部分博士生导师没有接受过博士阶段的系统训练,大多数导师没有国外访问学者经历,眼界和思维受到局限,知识结构老化,缺乏创新素质,难以胜任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任。
5.研究生培养方式本科化
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普遍采用“导师制”培养模式,由于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传统的研究生小班授课已经不可能,大班课堂讲授变为主要形式,讨论和外出实践考察的机会变研究生阶段开设的一些课程大都是一些陈旧的理论体系,前沿性的知识比较少,将本来培养学生研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教育变为本科教育的简单继续。 三构建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对策
1.构建多样化、动态性的质量标准体系
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具有社会和时代的特征。首先,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应注意多样性和动态性的统一。应确立多元的质量保障理念,避免使用单一的、静态的质量评价标准,去衡量所有的研究生教育活动。质量标准多样化,除满足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标准外,应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培养单位的研究生教育现状、地域需求等设置不同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标准。其次,按学科构建多样化的质量标准体系,并据此进行学科的质量保障活动。用学科评估来代替对被评单位的整体评估,有利于促进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突出学科特色,是研究生教育评估发展的趋势。从学科角度来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对于我国绝大部分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不占综合优势的培养单位而言,无疑是一条“以点带面,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的质量发展之路。
2.建立多方联运合作的质量保障主体
在我国现实国情下,应建立多方联动合作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主体,协调发挥政府、社会中介评估组织和高校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中的作用。政府通过经费资助、鉴定组织资格认证、提供咨询、立法等方式来间接发挥作用,社会中介组织通过对高校评估结果与办学经费挂钩的方式实现对高校的制约,而学校需要大力针对在教育管理中出现的偏差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完善。坚持发展以学校为主体、政府为主导、社会为补充,形成内外结合、以外促内、以内为主的开放式、综合性、立体化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3.严把招生关,确保生源质量
良好的生源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首先,人学选拔阶段,应把考生的学术研究态度、专业发展潜能作为选拔研究生的第一标准。加强复试环节中的业务素质考核和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另外,招生过程中要处理好规模和质量的关系。研究生招生数要与教学科研资源相匹配,量力而行,不能盲目扩招。在保证质量前提下来扩大规模,特别是对没有培养能力的专业必须限招或停招。
4.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首先,需要严格导师遴选与考核的条件、标准和程序,真正做到按需设岗,动态遴选,评聘分离,择优聘任。对于已经遴选和确定的年轻骨干,实行动态的跟踪管理、考核、竞争上岗,不搞终身制。其次,通过培养、引进、聘任或联合培养等多种方式,拓展研究生导师的来源渠道,实现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多元化。还可以让专业背景、知识结构、研究方向不同的导师组成“导师组”共同培养研究生,既可以以老带新,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又能弥补师资不足和个人知识上的欠缺。再次,导师要不断开展科研,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引导学生攀登学科最高峰,从而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5.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4.高校内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探讨论文 篇四
前言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关注教学质量保障的问题,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核心目标,如何在体育经费、场馆等条件有限情况下维持与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是高校体育面临的—个十分紧迫的课题,体育教学质量保障是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的活动,通过教学质量保障的实施要求教育教师员工发挥每个人的最大潜力与自觉性,认真实施并不断改进教学计划,从而达到预定的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目标。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可以分为外部质量保障系统与内部质量保障系统,体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属于后者,主要通过体育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选编、教学计划的纂写、教学环节的组织等活动对教师的教学、学习提出一定的要求与标准,力求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培养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文将影响体育教育质量的因素框定为研究内容,以中国矿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24所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系统作为重要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走访调查、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根据文献资料与走访调查等收集整理的分析指标,结合专家意见筛选出2o项影响体育教学质量保障的因素指标,设计出“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指标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
将问卷的原始数据归类整理,采用Slmsforwindows10.0处理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因素量化结果与分析
高校教学质量是一极具争议性的概念,反映在质量保障上就是人们对质量保障指标的选择很难达成一致意见,高校体育教学是极其复杂的系统活动。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体育教学的提升是学校办学条件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保障评估不可能只依据单一指标或一组想似的指标,必须尽可能网络构成教学质量保障的各个方面,具有综合性。避免片面性,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注重运用现代数理统计法提供科学、可靠的参数。
回收的问卷信息经过量化处理,进行因子模型、最大方差分析,找出构成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因素,结果见表一(略)、表二(略)、表
三、不同因子的高载荷指标。
表1用方差殴始因子!}Ilj曰嘣獭得到正交I,结果从25个指标中获得4类主要因子。
第一类因子中,x1、X6、X12、X17因子载荷较高,反映了保障高质量体育教学须提供的可靠基础,命名为基础保障因子。
第二类因子中,X4、X8、X20、X14因子载荷较高。反映保障体育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极为重要复杂的部分,命名为核心保障因子。
第三类因子中,X5、X15、X25因子载荷较高,反映保障体育教学过程各方面的提高,命名为结果保障因子。
第四类因子中,X3、X19、X23因子载荷较高,反映体育教学质量的经济指标,资源投入与预期人才培养的效率,命名为综合效益因子。
3.2构成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的理论探讨
3.2.1基本保障因子
(1)教师专业能力体育教师是完成学校体育工作任务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通过体育教师创造性、紧张性和艺术性的工作,学校体育工作的目的、任务才能实现,近年来高校大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积极实施“跨世纪人才工程”,吸引优秀Ap]-充实教师队伍,使高校师资队伍有了很大发展,但同时也看到体育师资队伍培养相对与其他学科有些滞后,有关资料表明(1)公体教师年龄结构不尽合理,青年教师比例高达60%以上,远远高于其他专业教师29%的比例,青年教师缺乏教学实践,对体育教学工作复杂性、规律性认识不足,对教师队伍稳定不利,出现年龄结构危机;(2)职称结构有所改善,职称结构是反映教师队伍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师资队伍结构的核心内容,20世纪90年代初期高级职称比例为17%,教授不足1%,中期达到28.4%,教授上升到3.24%,200o年教授上升到3.04%,同时看到公体教师教授年龄偏大,多数50岁以上,因此加速公共体育课中青年教师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应采取积极措施,使年青人尽快脱颖而出。(3)学历结构层次低,高学历人数偏低,硕士学位比例接近10%,博士学位比例不足2%,整体上看体育师资学历偏低,不能够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难以促进知识结构的更新。现阶段提高高校体育队伍建设重点是提高职称和学历水平,使中青年教师硕士、博士学位达到40%以上,高级职称应达到15%以上。(2)学校体育教学经费是构成基本保障因子的第二位因子,高等院校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多数体育经费不单列,致使学校体育经费无保障。(1)学校体育经费贫富不均,差异悬殊,不同学校体育发展不均衡。(2)学校体育工作无长期规划,经费使用无明确目标,体育部门在争取学校投入的同时,利用社会办学、体育场馆开发多渠道增加教学投入,保证教学业务所必须开支,努力保证教学经费的基本保障。从调查看,重点大学、综合性大学体育经费相对较足,一些二类院校体育经费紧张,应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
(3)体育教学物质设备状况是构成基本保障因子的第三位因素。高校体育教学物质设备总体上有所改善,特别是体育场馆建设有了较大改善,多数体育教研部配备586计算机,影像设备,专业资料室,为教师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创造了条件,积极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电化教育,总体看,高校扩招较快,公共体育教学物质设备相对落后,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4)教学管理政策与制度是构成基本保障因子的第四位因素,管理能否跟上体育教学改革的步伐,能否做到科学、合理化,使各项改革措施和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发挥出最大效益。是体育教学能否上水平的重要保证,从调查结果看:各学校有关体育教育管理与政策参差不齐,重点大学、综合性大学教学管理政策与制度较全,其他院校几乎空白,难以评估各种管理政策与规章制度对开展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保障的支持程度。今后应加强教学管理政策与制度的制订与实施,加以规范。
3.2.2核心保障因子
(1)课程建设包括专业教学计划,课程结构,课程评价方法与体系。调查发现90%以上重点大学、综合性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计划合理,多次进行修订,能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订体育课程结构,有统一的体育课程评价方法,其他院校48%没有课程结构,课程评价方法与体系,上课计划和内容有较强的随意性,目的性不强,教师积极性受挫。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强公共体育课程建设,评估教学计划与学校具体办学条件的匹配性,课程结构及课程健全机制、措施等。
(2)课程教学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由于高校情况不同,所有体育课程不一致,考察近年来公共体育课项目设置,理论与实践的比例等反映体育课内容、信息。另通过问卷调查、听课、检查教案等方法了解教师体育教学运用方法,了解体育课程适应新形势及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评估课程教学,以便评估调整。
(3)教学服务考察学校、教务处、总务处等各部门对体育教学活动的支持及措施。
(4)师生关系考察师生间人际沟通的状况。
3.2.3结果保障因子
(1)认知态度水平通过体育课学习,学生对体育知识视野的掌握与理解,终身健身意识的培养、体育服务与健康认知水平,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方式获得这些信息。
(2)课程通过率分析体育教学学生课程通过率,了解学生技术水平、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贯彻教学计划的情况,可通过分析体育成绩得到信息。
(3)社会满意感社会、学校等部门对体育教学的总体评价,获得的教学认可度,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方式获得反馈意见。
3.2.4综合效益效率因子
通过师生比、人均体育消耗费用、场馆资源综合使用等进行综合效益分析,求出学校体育的综合效益。
以上构成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的四类因子,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构成一个复杂的因素体系。
4、结论月建议
4.1结论
(1)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保障指标评估体系是一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综合学校各部门的力量,分工合作,共同履行体育教学质量保障职责,本研究得到4类因子14因素,全面反映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保障评估指标体系,是加强体育教学质量保障的着眼点和出发点。
(2)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评估是一系统工程,评价指标建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灵活性、长期性,本研究确立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的4类核心因子指标14个因素,分别为:①基础保障因子;②核心保障因子;③结果保障因子;④综合效益因子。可以高校自我评估和组织评估中采用。
4.2建议
5.高校内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探讨论文 篇五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引言
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和青睐。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 是审计工作水平的集中反映和审计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是履行内部审计职能的基础。本文的研究目的便是揭示中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现状, 尝试评估进而控制、改善企业内部审计质量, 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治理作用。
一、中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
(一) 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不完善
目前中国企业内审工作在制度上主要遵从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第19号具体准则《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以及《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等规章。然而,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是中国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自愿结成的行业性社会组织, 其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仅有规范指导作用, 而无行政管理权限, 无法对不遵从规章的企业采取惩罚措施, 大大削弱了这些规章制度的效果。同时,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日新月异, 企业经济活动日趋复杂, 经营管理中的新问题层出不穷, 其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要求亦不断发展变化。而内审协会的审计规范作为指导性纲领文件, 只能对经济社会某个阶段的代表性审计问题进行规定, 加之企业之间规模、性质以及业务迥异, 因此这些指导性文件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实践并不具备完全的可操作性。而许多企业并未针对自身企业特点与需求, 制定专门的内部审计章程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办法, 导致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制度的缺失, 从而直接导致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无章可循, 质量下降。
(二) 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观念落后
中国内部审计工作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 最初主要作为国家审计的基础与延伸而存在, 而并非企业出于加强经营管理的需要自觉建立。在这一审计模式的长期影响下, 部分企业经营者对内部审计出现认识上的模糊, 无法将内部审计工作融入经营管理实践, 从而导致内部审计在企业陷入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 其审计质量自然无法保障。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渐确立, 这一现象有所改善, 但相比于发达国家, 中国企业经营者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和观念依然落后, 大都仅仅重视审核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合规性和完整性, 注重纠察企业违规、违纪行为, 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职能, 而忽视内部审计“一审、二帮、三促进”的工作原则, 未能发挥内部审计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制定战略决策提供依据的“服务”职能;片面重视内部审计业务实施过程的工作质量, 而忽视审计报告的可靠性及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的结果质量。这样既难以完全发挥内部审计的控制与治理作用, 也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 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监管环境缺失
从外部监管环境来看, 作为企业内部审计主管部门的各级审计机关大多大都忙于国家审计任务, 无暇顾及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监督与指导。中国内审协会作为中国内部审计工作的行业指导性组织, 尽管制定了许多指导性的规范与准则, 但没有专门的组织与人员力量负责内部审计质量监督控制工作, 亦没有明确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从业的能力、素质要求, 导致从业人员良莠不齐, 缺乏强有力的质量保证体系。从企业内部监管实践来看,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大都缺乏监督主体。在中国企业界, 仅少数上司公司应证监会要求设立了审计委员会等机构以监督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大部分企业内部并未设立专门的机构或人员对内部审计结果开展审计复核等考核评价工作。在监督主体缺位、缺乏竞争的工作环境与健全的考核评价机制等情况下,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几近处于放任境地, 其工作质量的高低完全取决于内审人员自身的职业素养与主观能动性, 审计质量自然难以得到保障。
二、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是企业内部审计的客观运行环境与审计人员主观努力等, 主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结果, 这些因素包括:
(一) 内部审计环境
内部审计是企业经济活动系统的子系统, 其运行效果要受到企业内部组织构架、经济活动与管理制度等因素———即企业内部审计环境的制约与牵制。首先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企业重视内部审计, 将促使内审工作得到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内审工作运转顺畅, 审计质量自然有所保障。反之, 企业如认为内部审计无足轻重, 仅应主管部门要求建立内部审计组织, 漠视内部审计的执行效果, 使内审工作流于形式, 其质量自然无从谈起。其次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环境。严格规范、良好运行的内部管理制度能够确保企业经济活动规范、有序, 使得相关审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与有效性得到保障,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弥补因内部审计人员能力、经验不足等主观因素导致的审计疏漏与错误。反之, 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松散, 管理制度执行无力, 经营活动问题百出, 必然妨碍内部审计信息的获取和使用, 导致审计风险急剧上升。而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查处和改善, 制约了内部审计应有的监督与控制效果, 必然对审计质量造成极大损害。
(二) 内部审计独立性
独立性既是保障内部审计质量的内在要求, 亦是内部审计质量水平的外在体现, 一般包括人员、组织与经费三方面内容。内审人员的独立性主要取决于企业内部审计主管领导在企业中的职位与地位, 主管领导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权利越大, 内部审计的范围越广, 审计建议越容易落实, 审计质量自然越高。内审组织的独立性取决于其机构职能的专职性与组织结构的健全性。目前中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参差不齐, 部分企业未设立专职审计岗位, 内审工作由财务管理人员兼任, 或是设立了专职审计岗位, 但未设置独立组织机构, 挂靠财务管理部门, 部分企业设立了专门的审计部门, 一些上市公司还在董事会内设立审计委员会负责管理监督公司内部审计事务。显然, 内审组织越专职越健全, 其独立性越高, 内审工作质量越有保障。内部审计经费的独立性要求企业内审经费来源独立且充足, 不必依赖于审计结果和被审计对象。内审经费的独立与充裕程度制约着企业内部审计的方向、范围与深入程度, 进而影响内部审计结果的质量。
(三) 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内部审计人员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直接参与者, 其能力素质直接决定其审计质量。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知识结构。合格的企业内审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会计、审计专业技术知识, 还应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市场等社会科学知识, 以及计算机应用等现代信息技术, 以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来主动适应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日益变革的审计技术与方法。二是职业道德素养。合格的企业内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做到独立、客观、正直、勤勉, 奉行客观、谨慎的职业态度, 在内审工作中合理运用专业知识做出专业判断, 切忌主观随意评价。同时, 要保持自身的廉洁性, 不得为谋取个人利益而放松专业要求。三是后续教育培训。持续的后续教育培训是内部审计人员适应瞬息万变的工作环境的重要保障, 直接决定内审人员工作质量的持续性和稳定性。IIA《内部审计实务准则》与CIIA《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实施办法》均明确要求, 内部审计人员在执业期间必须接受后续教育, 一些国家更是将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与其执业资格挂钩。
(四) 内部审计方法
随着经济管理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内部审计技术方法日益丰富, 既包括定性的归纳、推理分析, 又包括统计、概率、抽样等数学定量分析。而企业规模有大有小, 性质各不相同, 经营业务也千差万别, 要保障企业内部审计质量, 首先必须依据企业自身经营活动特点合理选择适用的审计方法, 同时针对不同审计项目对审计证据形式内容的不同要求, 选择适当的技术手段。其次是要在内审工作中做到与时俱进, 善用统计抽样方法与计算机辅助审计手段等现代科学技术, 创新审计方法, 减少传统的人工检查方法所诱发的审计风险, 进而提高审计效率与质量。最后, 要主动适应现代企业内部审计职能从财务信息监督向经营风险控制的转变, 在审计模式上由账目基础审计向风险控制审计转变, 审计方法亦应随之以风险控制为导向进行转变。要开展经常性的风险调查与风险控制自我评估工作, 在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同时,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与公司治理职能。
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构建
综上所述, 要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 企业应着重开展以下工作:
(一) 优化企业内部审计环境
首先, 要加大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宣传, 提高企业经营者对内部审计的认识, 将内部审计的理念精神融入企业组织文化, 上传下达, 使内审工作得到各个部门与各级员工的理解与支持, 为内部审计提供有利的工作环境。其次, 要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机构建设。改善企业内部审计组织“奉命建制”、内审工作流于形式的被动局面, 借鉴发达国家内审机构设置模式, 建立专职、独立、健全的内部审计组织机构, 提高企业内审机构在企业职能部门中的地位, 牢固树立内审机构在企业内部的权威性, 为内审工作的层层推进与审计意见建议的有效落实提供保障。再次, 要参照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与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等内部审计规范, 制定适应企业经营管理自身特点和具体审计业务内容需要的内部审计操作手册和质量控制准则, 规范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体系, 使内审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最后, 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程度与运行效果对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等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有直接影响, 高质量的内部审计工作必然要以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为前提。
(二) 注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建设
人力资源是审计资源的核心, 是保障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前提。在企业内审人力资源建设中, 首先要建立严格的内审人员选拔机制。要严格把好内审人员入口, 既注重考查内审人员的执业资质、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 也要注重内审人员的职业素养与组织协调、沟通管理等综合素质。同时要主动适应内部审计形式、方法和技术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注重吸纳信息技术、经济管理、统计分析等非会计专业背景成员, 构建多元化的内部审计团队, 提高内审工作对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的适应能力。其次, 要定期开展内审人员后续教育培训, 通过研讨会、进修班、企业内部培训和科研项目研究等方式, 促使内审人员了解内审知识、技术方法发展动态, 使之在工作过程中保持持续、稳定的高水平表现。同时要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内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明确内审人员道德规范, 培养内审人员谨慎、客观、独立的职业操守。最后应建立内审人员监督激励机制。内审工作是内审人员智慧和精力的投入, 知识结构与实践经验决定内审人员的内在业务能力, 而主观能动性则决定其外在工作表现。主观能动性的提高一方面靠监督, 一方面靠激励, 合理的监督激励机制将更好地激发内审人员的工作热忱与潜能, 为保障内部审计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三) 加强内部审计过程质量控制
一个完整的内部审计项目通常要历经审计项目计划编制、审前准备、现场实施、出具审计报告、监督审计决定执行等多个阶段。在审计计划编制阶段, 要充分考虑企业经营管理发展方向和审计资源的多寡, 所列审计项目既要覆盖企业内部重大经营管理事项, 也要兼顾企业内部审计资源的实际情况。在此阶段, 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在于合理对审计项目进行筛选与排序, 以此确定审计资源的投入与分配。审前准备阶段应做好审前基础调查工作, 合理确立审计内容目标, 充分了解、评估审计过程中的风险并做好预防措施, 以保障审计质量。在审计实施阶段, 应重点把握审计证据的获取过程。实施审计项目就是收集、整理、与分析审计证据的过程, 审计证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审计结果的正确与否, 质量高低。在取证过程中, 要合理选择各种会谈、函证、调查等取证方法, 把握详查与略查的界限, 保障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与适当性, 避免审计风险。在审计终结阶段, 要把握好审计报告的定性问题, 要对审计证据去伪存真, 去粗取精, 在此基础上遵循谨慎、客观、独立的工作态度, 在审计报告中实事求是地陈述审计问题, 给出审计决定, 并做好审计决定的后续监督过程。
(四) 加强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与监管
在审计主管部门无暇顾及, 内审协会有心无力, 内部审计外部监管环境缺失的情况下, 企业应主动在企业内部开展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与监管工作。首先, 企业应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监管组织机构。美国证券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在董事会下设置专门的审计委员会, 而中国证监会无此要求, 导致绝大部分企业监管主体严重缺失, 内部审计质量也无从保障。其次, 要在企业内部推行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机制。2012年4月,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相继发布《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 (试行) 》与《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企业应认真参照评估办法与评估手册, 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开展自我评估, 发现并解决内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边评边改, 以评促建。最后, 应在企业内审工作中引入外部评价机制, 聘请专业会计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或是其他企业 (组织) 的内部审计机构对企业内部审计项目质量进行的检查评估。通过同业复核的方式, 对内审人员的审计过程进行评估并给出意见建议, 从而为内部审计结果提供独立的质量保证。
参考文献
[1]余天京.关于企业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 2010, (10) :27-29.
[2]蔡利, 黄文娟.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理论分析与实务探讨[J].会计之友, 2010, (1) :21-24.
[3]戚冰.关于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探讨[J].当代经济, 2012, (6) :26-27.
[4]王长山, 窦红娟, 韩秀珍.关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 2012, (11) :47-50.
【高校内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探讨论文】推荐阅读:
山西省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体系构建初探论文07-09
高校教育质量的卓越绩效评价体系研究08-09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的研究论文08-01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09-17
提高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质量的探讨08-22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重点探析10-01
探讨高校法律基础课的德育功能论文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