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的遥远

2024-08-19

天空的遥远(共12篇)

1.天空的遥远 篇一

午夜时光,天气变得微凉,路上行人渐渐变得稀少,路灯映照下长长的影子,显得那么孤寂凄凉。一个人徘徊在街头,慢慢前行,化解万千柔肠。相逢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恍若刚见到便要分开,离别却总是那么充满不舍。

相隔两地的爱恋总是那么让人牵肠挂肚,总想对你时时刻刻的嘘寒问暖,但因为工作的关系,连每天视频看你一眼也成了奢求。办公桌前相框里放着咱俩的合照,想你时,只能痴痴的看一会来廖以慰藉。相框旁边的`紫罗兰已经绿了变黄,换了好几茬的新叶,可是你我相见犹然无期。

每次见面,我们都会在夜晚携手漫步街头,慢慢的走,慢慢的诉说,偶尔的打情骂俏,也是别有一帆风味,回味良久。看着你慢慢的走在我前面,那一刻,真的也是一种幸福!灯光映照下的你,总是那么自然,那么洒脱,那么美丽。也许那一刻才是最放松的你,没有面具,没有伪装。不再表现得那么坚强。人云: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愿你天黑有灯,下雨有伞。愿你我一路相知相伴,愿你所有快乐无需假装,愿你此生尽兴,赤诚善良....

相隔遥远,相见亦难,只好借用别人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对你的眷恋。因为忙碌,我们在人海中慢慢迷失。因为性格,我们对话变为寥寥数语。我们渐渐的变得不再分享自己的生活!可能因为了解,才会选择不说吧,希望不要变得太坏!千年梧桐铁树开花,一尊金凤栖落枝头。铁树开花是为了迎接金凤的筑巢,我的努力是为了让你流露轻松的微笑。

秋意微凉,人渐加裳。天空的明月也变得越发明亮,路边的杨柳柳絮低垂,沙沙作响,而我却在长椅上遥寄相思,续写衷肠。情话千篇,不如你在身边,杨柳依依,羡煞万千胡杨。远方的你,是否对我的思念有了心的季动。

遥远的地方有个遥远的你,真希望远方的你不再遥远,而是回到我的身边。一起看日出日落,一起观沧海桑田。一起不负往后余生。

2.天空的遥远 篇二

“我一直在思考,地球被人类肆无忌惮地破坏,如果有一天地球不再适合人类生存,人类将何去何从?”

“新闻报道人类发现了另一个‘地球’,可以选择星际移民!”

“如果另一个‘地球’上有外星人,人们如何与他们联系,会不会和他们发生冲突,甚至发生星球大战呢?”

“我们可以用手机、电话、电子邮件、无线电等多种方式联系,但是,外星人能够听懂地球语言吗?找一个星际翻译应该比较难。”

两个人通过网络查阅有关资料发现,与外星人联系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有时候还是一件危险的事。

渐行渐远的探索者

宇宙如此美丽,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201 5年7月14日,“新视野”号飞船经过接近十年的星空旅行,终于飞临冥王星的附近,它用照相机记录很多冥王星表面美丽而富有价值的照片,并把它们传递给地球,人们终于揭开了冥王星神秘的面纱。随即“新视野”号飞船与冥王星告别,飞向太阳系黑色的边缘,向宇宙深处驶去,继续一去不复返的旅行。

“新视野”号飞船是人类探索宇宙的先行者,它承载着人类的使命,包含着众多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生物地球的众多肖像,向外星人全面展现地球的方方面面,不断地向宇宙发射信号,试图联系外星人。

人类对于宇宙进行了无数次探索,1977年“旅行者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它承载信息的是一张金唱片。这张唱片记录了54份声音片段,90分钟的音乐,116张照片,还有用55种语言表达的问候。金唱片的信息向发现它的外星人宣告,在遥远的宇宙深处有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这里有文明的足迹。

如果外星人幸运地接收到信号,并且对这些信号有兴趣,他就可以从“新视野”号飞船下载图片、音频、视频、文本或3D展示品。他们会听到狗叫声、火箭发射的声音,或者这个世界上最好斗的鬣狗的声音。他们可能听到美国土著人吟唱的夜曲,也可能听到巴赫的交响乐。

“旅行者”号飞船已经距离地球40亿英里(1英里约为1.6千米),至今没有收到任何外星人的应答,它距离最近的恒星还需要4万年,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从地球收到外星人的问候。

发送星际垃圾邮件是危险行为

互联网时代,人类热衷于发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快捷方便,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但是有一些公司和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喜欢发送垃圾邮件,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多困扰。

有些人异想天开,想通过发送电子邮件联系外星人,你可能不知道,向外星人发送电子邮件或者病毒是非常危险的行为,甚至是灭顶之灾。有些人听了不以为然,认为是小题大做,但是事实告诉我们主动联系外星人,发送电子邮件或者病毒,后果真的很严重。

地球人与外星人联系,发送电子邮件的内容通常是人类和地球的一些基本信息,例如:二进制数、DNA、太阳系结构、地球人口数量、地球人口的分布等等。这些信息旨在告诉外星人,地球的位置,以及地球圈的生命以及文明,但是这些信息如果被人恶意利用,加载病毒,收到信息的外星人可能会形成错误的认识、错误的观念。如果凭借错误的信息和人类联系,对于人类将是个危险。

宇宙浩瀚无边,地球所处的银河系有大约400亿颗潜在的宜居行星,我们始终相信宇宙中一定存在智慧生命,甚至是外星人。我们应当积极展开对地外文明的探索,人类盲目联系外星人的行为是非常危险的,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无论答案是什么,必将深刻影响我们如何看待地球人类以及宇宙生命。

外星人威胁论成立吗?

人类常常猜测外星人是否友好,通过电影和电视作品有了一个简单的印象,如果外星人的智慧比地球高,科技比地球先进,人类会不会变成外星人的奴隶呢?

史蒂芬·霍金教授曾经做过一个预言,外星人可能会消灭人类或者将人类奴役。

宇宙浩瀚无边,凭借人类现在的科技无法找到外星人,到达外星人居住的星球。一旦外星人能够到达地球,他们的文明科技肯定比地球高很多。如果外星人友好还行,如果不友好,那么外星人造访地球,就像当年哥伦布抵达美洲,对于当时的美洲土著居民而言可并不是什么好事。外星人可能凭借高科技文明在宇宙中到处寻找可以征服和殖民的星球。

3.遥远的记忆 篇三

在我十八岁那一年,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现在一想起心中还隐隐的痛。三十八年来忆起父亲就倍感温暖,一股股暖流荡漾开来,慰藉着我的内心。

已记不清确切的年份了,大概是七十年代吧,反正觉得那时还不大懂事,父亲领着我去塔上看现代京剧样板戏。是什么戏名记不得了,只记得一个女主角在慷慨激昂地唱着,梳着青年头,穿着有破洞的衣服,夹着长声一句唱词要唱半天,得耐着性子听,我很不耐烦。现在想来是京剧《杜鹃山》,演唱的女主角是那位党代表,终于戏散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四散开来,父亲拉着我回转往家走。在一片空地上遇到了一位老太太,和父亲热情地打招呼,问寒问暖,并给我买了一个烧饼,我吃着烧饼听她和父亲闲聊。现在想来那位老太太是我的老姨。这是我忆起的最早的温暖的事。

虽然父亲去世时我已十八岁,但我懂事并不早,他给我的印象是中等个,身材适中不胖不瘦,夏天常穿一件棉粗布褂字,脚蹬黑粗布棉鞋,话不太多脾气不赖。这是他留给我的朴素厚道的印象。

父亲留给我的最深的印象是在去世前留下的。盛夏的一个炎热的中午,父亲从场上往回挑麦秸吐了血。渐渐吃饭时不顺畅了,去医院确诊后已晚期了,第二年初夏就卧床不起了。每天下午放学后先把父亲吐的痰倒出去,再干别的。不记得父亲说过什么话了,那时话已经很少了。还记得姨夫和姐姐用板车拉着父亲去东刘庄卫生院看病。

永远记得一九八零年的九月十五日,那是父亲的忌日。前一夜正熟睡着听到了母亲和姐姐的哭声,最不愿看到的还是来了,我一人去大伯家叫大伯,给父亲穿灵衣,胆小的我却没感到害怕。也许是天也怜人,第二天飘着小雪天气阴冷得很。出殡那天天放晴了。因为家里穷父亲的棺材板实在不成样子,是在亲戚朋友的帮衬下,送走父亲的。

许是血缘的关系吧,后来的日子里,每逢遇难时总是先想到父亲,要是父亲在该多好呀!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可忍不住想。父亲的童年过得怎么样?无从考证。我母亲嫁来时只他爷儿俩,我想也不怎么样。后来的日子过得也不舒心,体弱多病家庭成分不好,正赶上文革年代,孩子又不少,日子肯定很难。

4.遥远的祖坟散文 篇四

母亲曾经如同讲故事般地告诉我,自从她嫁到老孙家时,曾祖父就跟她叨咕过,说位于老家关屯大庙山东坡我们家的祖坟所在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那纯粹属于传统家族性质的墓地。

现在,老家大庙山东坡的祖坟所在地,早就被当地的村民所承包。的秋天,远在老家的本家大叔英年早逝,要往祖坟地下葬的时候,承包者跟大叔家要两千元墓地钱的,可大叔一家因为给他治病,几乎倾尽了所有。还是本家妹妹哭天抹泪儿几近下跪地哀求,才以五百元价格让逝者入土为安。父亲生前不止一次地对我唠叨,说他死后是一定要回到关屯祖坟地的,他要跟爷爷奶奶以及其他亲人们葬在一起。父亲去世的早晨,想起大叔家的遭遇,我疼痛的心上又平添了一层愁绪――作为迁到异乡的父亲,要在祖坟地下葬,更不会那么容易了。

入土为安,下葬的问题迫在眉睫。三叔来到后,我马上同他商量解决父亲的墓地问题。三叔皱了皱眉头、想了想说他现在只好找老家的敬老院的院长协商了。三叔曾在本市的民政部门工作,自然跟许多的敬老院领导相熟了。

于是,三叔给老家敬老院的院长打了个电话。我买了三条玉溪烟,跟三叔打出租车赶到了敬老院。那个脸色黝黑且酒糟鼻的院长,见到三叔这个退了休的老上级,笑容可掬。三叔就这样那样地跟酒糟鼻子谈了墓地的问题。酒糟鼻听着,十分理解地不住地点头不住地叹息。我挺感动的,觉得他很给三叔面子。紧接着,酒糟鼻亲切地对我说:老侄子啊,你三叔是我的老朋友,这个忙我要帮。不过你们家的祖坟那片山地早就被承包出去了,这你知道吧?我点点头。所以啊,要找村民组长来商谈,他跟我关系还不错。我打个电话把他叫过来。

不一会儿,出现在我面前的人,有一张重新植皮而面孔扭曲了的脸。几处疤醒目。一个眼角似乎被一根线吊了起来,揪紧着朝上,给人的感觉,整张脸疑似在烤炉上烤过。

这是蒋组长,你们认识一下吧。酒糟鼻子热情地介绍着。我跟他握了握手,却还是不大敢正视这张扭曲的脸,总感觉只有在某个神话传说里才能看见如此惊悚的面孔。

这位蒋组长听完酒糟鼻子的一番说明后,侧身对我说:你父亲也算是关屯的老人儿了,埋在祖坟那里也理所当然,再说,你三叔跟院长也是老朋友,这墓地的费用是不该收取的。可是现在都承包给个人了,怎么着也得表示一下啊,你先拿一千元,我去帮你协商一下吧。

没想到的是蒋组长一张脸虽扭曲得厉害,说出来的话倒是很直接,也挺爽快的。于是,赶紧从兜里掏出一千元递给他,并说了一句让您费心了,那我就等您电话了。

傍晚时分,跪着烧纸的时候,接到了蒋组长的电话。他告诉我,他跟那些承包山地的村民反复协商,磨破了嘴皮子的结果是人家说不拿一万元钱,就坚决不让下葬,现在他也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了。

先不去考证“不给一万元,就不让下葬”到底是哪儿来的规定。但在我们这里这样的事儿还真是发生过多起。死者的棺材抬到了墓地,却因为没有给到墓地所在地的承包者索要的价钱,或者是承包者临时反悔多要钱,一大群人便挡住了下葬的路。最终的结果,都是死者家属忍气吞声无可奈何地乖乖递上钱,才让死者入土为安。更有甚者竟然把已葬的棺材再挖出来,以此要挟。

挂了电话,我跟三叔重复了电话的内容,却被姐姐和弟弟听到了。二姐气愤地说,这不是明摆着敲竹杠吗?死人的钱他们也挣啊?太缺德了吧!母亲听见了二姐的话,却没言语,看得出,她也很着急。我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跟二姐说,咱要尊重爸的遗嘱,怎么也得把他葬在祖坟那儿啊。别着急,还是让我来想办法吧。

我虽是这样说,其实也没有什么底气,我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啊,这年头,人情似纸张薄,我们又不是什么有权有势的人家,除了花钱,还能有更好的办法吗?不过在母亲和姐弟们面前,我也只能“打肿脸充胖子”了。

还记得爷爷去世的时候,正赶上阴雨连绵的天气,可丧事却办得极其隆重而顺利,那时也没花几个钱儿。抬棺材的老家人在泥泞的小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鞋上沾满了泥浆,趔趔趄趄,摇摇晃晃,非常艰难,也没有谁抱怨什么,依然咬着牙前行。挖墓穴的,顶着瓢泼的雨,浑身淋湿,艰难地一锹一锹地把土端出来,他们脸上淌着的,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也没有谁报辛苦的.……乡亲们都尽心尽力地帮着忙,缺点这个少点那个的,邻居们也都会从自己家里拿来给我们用。当然,就更没有什么墓地的费用之说了……

这些沉甸甸的温慰心灵的乡情人情,当时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可是如今再渴望这些东西,就显得有些奢侈了。

无奈之下,跟三叔又去了一趟老家的敬老院,再次见到了酒糟鼻子,酒糟鼻子又给蒋组长打电话,我又一次见到了那张扭曲变形的脸。丧父的哀痛,再加上这几天的忙碌,我觉得很累,我感到身心俱疲。

好在还有做过领导的三叔在,三叔很会说话,现在也只能寄希望于他的领导艺术了。

就在三叔跟他们两个人“谈判”的当口,我站在窗前,望着老家灰蒙天色里的屋舍、田野和路边影像绰约的小树,感到是那样的陌生。早春二月,树木还没有半点生机,春寒料峭,我的心愈发地冷。这,就是我魂牵梦萦的老家吗?这,就是我多少次在文字里以亲切的口吻无比深情回忆过的老家吗?三叔跟他们商谈的结果出来了,让我再拿五千元钱,事情就定了。我看了看酒糟鼻子,再看看那个蒋组长扭曲变形的脸,我感到厌倦,我说,那好吧。既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夫复何言?

接下来的事儿就是找人挖墓穴了。我立刻想到了那个童年的伙伴小山子。听说小山子现在就是关屯的村民组长。找到了小山子的家。出来的不是小山子,是他的女人。说是小山子出去了,让我等一下,她打电话给叫回来。

这小山子小时候可是典型的调皮蛋儿。他父亲是个退役的军人,是那种敢做敢当的人,当时担任着关屯的生产队长。小山子在伙伴堆里尽管黑瘦且矮小,却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连很多大孩子们都怕他,

没想到,几十年过后,这家伙也竟“子承父业”也当上了村民组长,管理着四十几户人家,二百多口人。也算是个人物了。所以,在我的意识里,像挖掘墓穴这样的活儿,找小山子安排一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小山子回来了,他现在的身材可比小时候壮实多了。见到我自然是一番热情拥抱,且不断恭维我。说我这些年混得不错,报纸上经常见到名字,电视上经常听到声音看到影子,还说我是老家人的骄傲等等。

他把我还当成老家人,我身上热乎乎的,尽管是早春二月,但是那一份暖意还是从心底漫了上来。一阵寒暄过后,我切入了正题。小山子说:你看哈,尽管现在不是农忙的时候,但是很多人已经外出打工了,这人不大好找啊。小山子皱了皱眉头,又习惯地挠了挠左耳朵上边的鬓发,这动作跟他小时候一模一样,每当作业不会写,他就这样抓耳挠腮的。

我说:咱俩是打小的兄弟,你怎么也得帮我这个忙吧。说这话时,我随手从身上的挎包里掏出一条早就准备好的“黄鹤楼”烟,递给他。他略微推辞了一下,接过去说:你看你家我大爷去世这事儿肯定要花不少钱的,我怎么好意思让你破费啊。他嘴上虽然这样说着,手却已经分明地握紧了那条“黄鹤楼”。又说,你放心,你的事儿就是我的事儿,找四个人够不够?加上我五个人足够了吧?不过那四个人也需要打点一下吧,不能让人家白干啊。哦,我愣了一下,说,这是礼数,我懂得的。明早见面时,我一并打点。

我刚从关屯回到家里,正要换孝服,母亲急忙问我事情安排得怎么样了啊?。我知道母亲最关心的还是墓地的价钱问题。就说,妈,没事儿,我都安排妥当了。我冲着母亲笑了笑,尽管很勉强,可实在是不想让她为此担心。

大姐二姐弟弟也都凑过来询问情况,看见母亲在场,我不好多说什么。待母亲走开了,我才一五一十地把墓地所需的真实费用通报给他们。二姐气得又要跳起来,弟弟示意二姐别发火,别让母亲看见。之后,我们姐弟四个商议了一下,每人再多拿一千元。凑够墓地的费用。让父亲顺利地入土为安。

晚上“烧大纸”的时候,在丧事乐队哀伤的旋律中,跪在我身边的弟弟一边往纸堆里扔纸,一边悄悄地问我:哥,明天他们不会再反悔吧?我没有看他,专注于那火舌吞噬着一张张黄表纸。应该不会吧?说这句话的时候连我自己都觉得没有把握,心里格外的悲伤。

大纸烧完了,哀乐停止,纸火暗淡,一切都归于了平静。安静的深夜里,早春的冷意开始不断地袭来,漫延在这一片越来越深浓的夜色里……

第二天到达墓地的时间是四点四十分,我赶紧给酒糟鼻子打了个电话,让他过来取钱;然后又给小山子打电话让他带着人赶到墓地准备挖墓穴。按照丧事司仪的要求,早晨六点钟要去“辞庙”,七点钟出殡。因此我必须要在六点之前,从老家返回来。

小山子倒是挺痛快的,不到十分钟就赶过来了。我把五个分别装着冰红茶、面包、香皂、手套还有毛巾的塑料袋递给了他。他有些诧异。我赶紧解释说:大家早起,总不能空着肚子干活吧。紧接着我又掏出了三百元钱递给小山子,告诉他,挖掘墓穴每人六十元,正好三百。

小山子有些不好意思了,说:你看,这……这又是吃的又是喝的,还给钱,我的那一份就不要了吧,他们四个人每人六十就行。我想,六千元钱我都拿了,还在乎他这六十元钱?我说别呀,你们不嫌少就好。他也没再坚持,接过钱物就招呼着大家,准备干活。

我回到了停在山下面的出租车里,焦急地等着酒糟鼻子过来取钱。等了一会儿还没到,我便又打了个电话催他。

五点十五分,体态臃肿的酒糟鼻子骑着摩托终于露面了。看见了我,他邀功地说:唉,别提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是通融了,现在的人啊真难办事儿啊。我这一大早啊又替蒋组长跑了好几家……

从他的脸上,没看出他的面容有任何的疲惫,只看出他是睡眼惺忪,身上还有酒味儿,显然是昨晚上喝大酒了,现在也没怎么醒酒,我估计,他是接完我第一个电话后,没起来又去眯了一会儿。跟这种人,我都懒得再说什么了。我说,叔啊,你辛苦了。这是五千元,你点点,我还要急着赶回家去,辞庙、出殡呢。我看了一下手机上的时间,心里像有一团火在燎着……

酒糟鼻子从我手里接过钱,快速地数着,把数好的钱在左手掌心里拍了拍,点点头,顺手一卷便装进了裤兜。然后一副亲热劲儿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行了,老侄子啊,你赶紧回去忙吧,放心吧,你爸下葬的时候没有人敢来捣乱。说着,跨上摩托,打着了火,一溜烟儿地去了。

从殡仪馆里出来,在送父亲骨灰的灵车里,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的儿子捧着他爷爷遗像,回过头来问我:爸,你说,将来你有这么一天的时候,还想回到这里吗?

见我没吱声,儿子紧接着又语气沉沉地说:如果你也想的话,那我可就真是惨了。爷爷有你们四个儿女,回老家下葬都这么艰难,你可是就我这么一个儿子啊。

没等我说什么,弟弟一脸严肃地接过了儿子的话:我看还是算了吧,将来,我和你爸,你们随便找个地方埋了就行了。或者直接栽一棵树,把我们埋在树下,至少还有个记号。

我依然没言语,视线投向车窗外,老家,曾经熟悉与亲切的一切,在这叔侄俩的对话中,怎么会显得那么的遥远和陌生呢?

当一锹又一锹的黄土终于让父亲入土为安时,三叔突然跪下身大哭起来。那悲痛的嚎啕,苍老而嘶哑,撕扯着人心……

这是我懂事以来,第一次看见三叔这样伤心大哭。我知道那是来自兄弟情分的悲痛和想到自己回归故土之艰的伤心。

看到伤心欲绝的三叔,再想想年事已高的母亲,如果将来他们也有回归故土的愿望,我真不知道我是否能满足他们。

难得老家的一g黄土啊!

父亲是热恋着故土的,平日里嘴上总是说关屯有多么的好,说起关屯里的人和事如数家珍。有时,他骑着自行车走上几个小时,只为了到老家去看上一眼……较之我们,他对故乡的情感更深刻。如果当年不是因为那场政治运动,他断然不会带着我们背井离乡的。

如今,父亲总算是回来了。

5.遥远的记忆作文 篇五

我们是七零后,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姥姥家。我们那时不像现在的孩子无忧无虑地生活,也不像现在的孩子有各种各样的玩具。我们放学后会力所能及地帮着大人做些家务劳动,我们的玩具就是大人们闲时折的纸鹤,做工之余做的手工制作,每每此时我们都会欣喜地跳跃起来,手舞足蹈……我们没有良好的条件去旅游,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跟小朋友一起到野外(坡地里)去郊游。我们唱着跳着……凡事都是自己动手。

最使我记忆犹新的是我小学五年级的初秋。星期六早早地写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就跟着姥爷去地里干活了。我感到很新鲜,随便跑着跳着,姥爷喊开了:“别乱跑,别把土给踩硬了,来年就不好种庄稼了。”我眨巴眼睛等待着姥爷的解释:姥爷慢悠悠地给我背了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随后姥爷又说爱护土地就是爱护自己的家园,爱护土地就是爱护自己的国家,就是尊重农民。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一会儿我又爬到核桃树上打核桃吃,老爷又喊我了:“别把树枝折折了,它会疼的,来年它就会给你耍脾气,不好好长果实了。”我疑惑地问姥爷:“为什么?”姥爷说:“树跟人是一样的,它也有生命,你折了它的枝条,它也会流泪的,它伤心了,自然就不好好结果了呀。”长大后我才慢慢明白,土地,果树,都是我们的资源,姥爷虽然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但他却像爱护自己的家庭一样爱护着他们,照料着他们。

爱护家园,人人有责。

6.《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的语言艺术 篇六

一、信天游的巧妙运用更好的表现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史铁生在《几回回梦里回延安》中写道:“听后一种歌, 我总是来不及做什么逻辑推理, 就立刻被那深厚的感情所打动, 觉得人间真是美好”。这“后一种歌”就是指信天游。信天游又叫“顺天游”, 是产生并流传于陕北高原的一种较为原始的民歌形式。它曲调高亢悠扬, 形式自由多变;表情达意率直热烈却又不乏含蓄细腻。

小说中信天游的出现达十多处, 每处都经过精心编排, 运用的恰到好处, 使信天游在表情达意上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 作者选择“破老汉”这个人物成为演绎信天游的主体, “他爱唱……声音拉得很长, 虽不洪亮, 但颤微微的, 悠扬”;其次, 不同类型的信天游出现在不同的场景, 体现出人物不同的内心思想。比如, 《揽工难》是破老汉回忆早年做吹手时唱的曲子, “揽工人儿难, 哎哟, 揽工人儿难;正月里上工十月里满, 受的牛马苦, 吃的猪狗饭……”体现了生活的艰难和辛苦;《走西口》是破老汉追忆年轻时和情人分别的依依不舍,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也难留, 手拉着哥哥的手, 送哥到大门口……”唱出了心中的依恋和忧伤;《女儿嫁》则充满了戏谑的味道, 是破老汉调侃婆姨们唱的小调, “一更里叮当响, 小哥哥进了我的绣房, 娘问女孩儿什么响, 西北风刮得门栓响嘛哎哟……”《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怀恋红军到达陕北后人民翻身当家作主的喜悦, “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 受苦人过得好光景……”还有破老汉对后山的婆姨倾诉一腔柔情“牵牛牛开花羊跑春, 二月里见罢到如今……”等等。信天游时而率直热烈时而含蓄委婉的特点在小说中的作用, 一方面直抒胸臆, 表现了人物质朴的思维和真诚的个性, 另一方面意蕴无穷, 留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同时, 信天游的音乐美与平实质朴的语言相得益彰, 带给小说一种更为立体的表现方式, 给读者以强烈的听觉体验和视觉享受, 更好地表现了小说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正如作者所言“我在写‘清平湾’的时候, 耳边总是飘着那些质朴真情的陕北民歌”[2], 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耳畔也一定会响起那些浑厚、忧伤、舒缓、悠长的旋律。

二、通过独具匠心的遣词造句演绎作者独特的内心感受

小说的基调缓慢而平和, 语言读来清新悠然, 颇具艺术性。作者将当年在陕北插队的亲身经历融入小说, 着意于陕北农民清贫闲适的心境和民风古朴的乡土叙事, 处处浸透着一种温情的伤感。“我总是梦见那开阔的天空, 黄褐色的高原, 血红色的落日里飘着悠长的吆牛声……我想念那儿, 是真的”[3]。“清平湾”在作者心中, 有一种特殊的意义。在结束知青生活十年之后, 作者才提起笔写下了这篇小说, 其实连作者自己都说“不知道最终写出来的能不能算小说”。那是因为, “清平湾”的内涵已经融入了作者的情感生活, 构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所以, 作者将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以独具匠心的遣词造句精心演绎, 引人回味。

小说中在山村务农的段落里有这样一句话:“那情景几乎使我忘记自己是生活在哪个世纪, 默默地想着人类遥远而漫长的历史。人类好像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作者拥有哲学家洞悉世事的独到眼光, 他站在乡土的立场上感喟乡村的贫瘠, 繁重而重复的耕种生活已成为都市文明繁华的余响。

冬天熬夜喂牛的段落里, “天上划过一道亮光, 是流星。月亮也躲进了山谷。星星和山峦, 不知是谁望着谁, 或者谁忘了谁。”作者用流星的陨落和月亮的消失来体现夜的静谧和冷清, 孤零零的星星和寂静的山峦越发地衬托了心中的孤独感。“不知是谁望着谁, 或者谁忘了谁”, 作者巧妙地利用了“望”和“忘”的谐音, 营造出淡淡的忧愁和怅然, 弥漫在字里行间。

秋天拦牛的段落里, “秋山的色彩也不再那么单调:半崖上小灌木的叶子红了, 杜梨树的叶子黄了, 酸枣棵子缀满了珊瑚珠似的小酸枣……尤其是山坡上绽开了一丛丛野花, 淡蓝色的, 一丛挨着一丛, 雾蒙蒙的。灰色的小田鼠从黄土坷垃后面探头探脑;野鸽子从悬崖上的洞里钻出来, ‘扑楞楞’飞上天;野鸡‘咕咕嘎嘎’地叫, 时而出现在崖顶上, 时而又钻进了草丛……”作者精心择取了灌木、杜梨、酸枣、野花、小田鼠、野鸽子、野鸡这些山村里常见的景象, 用灌木的红叶, 杜梨的黄叶, 酸枣珊瑚色的红晕, 野花雾蒙蒙的淡蓝来表现秋日清平湾的色彩斑斓, 这是一种静态美;用小田鼠的探头探脑, 野鸽子的“扑楞楞”飞上天, 野鸡的“咕咕嘎嘎”叫来体现秋日清平湾的青春活力, 这是一种动态美。静态美和动态美构成了作者心目中理想的精神家园。

和牛为伴的段落里, “黑色的山羊在陡峭的岩壁上走, 如走平地, 远远看去像是悬挂着的棋盘;白色的绵羊走在下边, 是白棋子。”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鲜的比喻将一幅乡土气息浓厚的画面还原成为一段精彩的文字, 黑山羊、黑棋盘、白绵羊、白棋子, 构成了原生态的文化底色背景。

三、句式结构流畅自然富有特色意义更加悠远绵长

小说中句式的择取、排列、组合很有特色, 一方面使得文章读来朗朗上口, 另一方面意义悠远绵长。

比如“看体形, 看牙口, 看精神儿”, “绥德出打短工的, 出石匠, 出说书的”, “哦, 我的白老汉, 我的牛群,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这三个短句本来都能合成一个长句, 但形成的长句仿佛是同类词语的堆砌, 表达效果远远不及短句。试比较“哦, 我的白老汉, 我的牛群,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与“哦, 我的白老汉、牛群、遥远的清平湾……”前句三个“我的”, 用欲说还休的含蓄手法表现出作者对清平湾种种人与事物深深的眷恋和怀念;后句则显得有些滑稽, 毫无回味与美感可言。

再如“从洛川再往北, 全是一座座黄的山峁或一道道黄的山梁, 绵延不断”, “傍晚赶着牛回村的时候, 最后一缕阳光照在崖畔上, 红的”, “声音拉得很长, 虽不洪亮, 但颤微微的, 悠扬”, “尤其是山坡上绽开了一丛丛野花, 淡蓝色的, 一丛挨着一丛, 雾蒙蒙的”……这些句子突出的特点就是把形容词放在句末, 这样不仅打破了原有的句式结构, 使长句变为短句, 句子更加灵活多样, 还有强调作用。试比较“尤其是山坡上绽开了一丛丛野花, 淡蓝色的, 一丛挨着一丛, 雾蒙蒙的”和“尤其是山坡上绽开了一丛丛淡蓝色的雾蒙蒙的野花, 一丛挨着一丛”, 前句显得十分有层次感, 先强调野花的颜色, 然后是野花的长势, 最后强调花色不甚明亮, 给人一种直观的感觉, 后句就显得太过平淡了。

还有“春天播种;夏天收麦;秋天玉米、高粱、谷子都熟了, 更忙;冬天打坝、修梯田, 总不得闲”, “在那个地方, 担粪、砍柴、挑水、清明磨豆腐、端午做凉粉、出麻油、打窑洞……全靠自己动手”, “饲养场建在村子的最高处, 一片平地, 两排牛棚, 三眼堆放草料的破石窑。”等例句都体现了作者对句式变化的要求, 求新求变而又符合严密的逻辑和行文顺畅才能使语言更具艺术性。试比较“春天播种;夏天收麦;秋天玉米、高粱、谷子都熟了, 更忙;冬天打坝、修梯田, 总不得闲”与“春天播种, 夏天收麦, 秋天收割谷梁, 冬天修筑梯田”, 前句在秋、冬两季换了句式, 使整句更加饱满、生动, 后句虽然更加简洁, 却显得呆板。

经过十年的思索, 史铁生把插队时纯朴的乡间记忆零星地串联起来, 将真挚的怀念情感融入流畅自然的语言中, 使得《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这部作品在立意上有别于当时盛行的伤痕文学, 给中国文坛上带来了一股新鲜的槐花香, 在语言风格上颇具艺术性, 以稀疏错落的音乐美、平淡诗意且带着淡淡的伤感的文字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参考文献

[1].王蒙.读八三年一些短篇小说随想【J】.文艺研究.1984, (3) 43。

[2].史铁生.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关于《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的创作【J】.文艺研究.1986, (6) 124。

7.遥远的地方作文 篇七

创作才子许嵩的那首《在那不遥远的地方》,行云流水般的曲风,不知不觉就把我带到那梦幻般的地方……

“在那不遥远的地方,埋着你的梦想。”人生就像是一块贫瘠的土地,需要你用心地去播种、浇水,再经过一番苦难和磨练,你将会收获成功的果实。因此,只有坚持远大的人生理想,才不会在生活的海洋中迷失方向。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梦想,使他甘心为人民的福祉耗尽了心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司马迁继承父亲遗志,著《史记》的理想使他受辱之后仍发奋著书,终于成就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他们为什么能摘取到收获的果实?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怀有梦想。梦想是实实在在的,来不得半点虚假和伪装。梦想是我们从心底油然而生的一颗小种子,你的信念正使它慢慢地在成长。

“在那不遥远的地方,有我为你鼓掌。”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遇到一些小挫折,难免会有些不顺心。这时候,总有一些人会在你身边默默地陪伴你、开导你,和你一起解开那一道道难题。而当你成功时,这些人亦会在你的身边默默地支持你,告诫你不要因为一点小成功就骄傲自满。有时候是邻居姐姐给的一颗糖,有时候是父母的一声批评,而他们却都在为你喜、为你忧,为了你茁壮的成长。同样,他们都在心里为你不住地鼓掌。

8.遥远的年味散文 篇八

随着时间老人的匆匆脚步,转眼间进入腊月中旬,县城的彩灯已陆续开始装扮,人流也逐渐拥挤,远在成都上班的二女儿也给我打来电话,说她已经买好了腊月二十五的火车票,还有一周多就回家过年了。此刻,我才意识到年味的逐渐袭来,春天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也许是生活水平真的有了太大提高,我认为平常的每个日子都跟过年差不多,越来越近的新年已经无法让我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思绪却萦绕着四十多年前那遥远的年味儿。

记得小的时候,只要一过完腊月二十三的小年,我稚嫩的心思就盼望着过年,每天就掰着手指头数着天数盼望新年的到来。深刻的印记里,从小年那天早上起,父母就按照老家的传统习俗,开始有条不紊地忙着过年的活儿。

按照习俗,腊月二十三、二十四都是过小年,我们老家必须在二十三把灶神菩萨请上天。那天早上,母亲早早起床煮好早饭,一家人吃过饭后,父母一一把锅碗瓢盆搬到外面的`地坝放着,不能搬动的东西用报纸或烂竹席之类的物件遮盖妥当,防止灰尘覆盖。随后,父亲又从屋后竹林里砍回一根慈竹,去掉下面竹节的枝丫,留着顶部三四个竹节的枝丫做成扫帚。进行清扫前父亲找来旧衣旧裤换上,头戴一顶草帽,一边干活一边振振有词念着“今天是腊月二十三,我要把灶神菩萨请上天,保佑全家人一年四季平平安安”的吉利话儿,将屋内墙壁上的蜘蛛网、浮尘打扫干净,往往需要大半天。一旦清扫结束,这时的父亲身上全是脏兮兮的灰尘,只剩下两只眼睛在不停地转动。待父亲把屋内的蜘蛛网和浮尘清扫干净后,母亲忙着用抹布抹去屋内物件上的灰尘,又将搬到地坝的锅、碗、瓢、盆、桌子、椅子擦洗干净,直到将屋里所有的东西和未被搬出来的东西清洗干净才算结束。那些年里,好像一年的灰尘污垢都要等着这一天打扫。小时候,我爱帮着父母的倒忙,经常自作主张拿起扫帚扫父亲扫下来的灰尘,弄得满屋的灰尘飞扬,往往被善良的母亲骂我多事,夺过我手中的扫帚自己打扫。

送走了灶神,二十四简简单单过完小年。那时物资没有现在丰富,过小年也很简单,中午跟平时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个煮鸡蛋,说让我们小娃儿吃了保一年的平平安安。吃了午饭母亲就泡好黄豆,父亲就准备好柴火,为第二天的腊月二十五推豆腐做好准备。那时天刚麻麻亮,父亲就已经开始推磨,母亲一勺一勺喂泡好的黄豆。等我天亮起床时,父母已经推完了黄豆,磨成了一大桶白色的豆浆,父亲正一瓢一瓢将豆浆往摇架里倒,母亲逮住摇架的两只角不停地摇,豆渣在纱布里面翻滚,乳白色的豆浆透过纱布流到下面的木桶里。待摇架里的豆渣被母亲不停摇动沥干豆浆后,豆渣被母亲做成豆粑,或者用于喂猪。这时候,木桶里的豆浆已经被父亲倒进铁锅,用大火烧开,母亲将磨好的石膏水分几次点入锅内,渐渐地锅内飘出豆腐的香味,里面的豆浆变成一团一团白白的嫩豆腐。那时候,母亲知道我和妹妹、弟弟嘴馋,给我们每人舀一碗嫩豆腐,舀上胡豆酱,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着,而母亲则将洗干净的豆腐箱放在一个木盆上,用过滤豆渣洗净的纱布垫在豆腐箱内,然后将锅内的嫩豆腐舀进豆腐箱,用箱盖压在纱布隔着的嫩豆腐上,随即搬上一块石头压在箱盖上,顿时,嫩豆腐受压力挤压,排除水分,约一小时后便形成了一个四四方方的豆腐出箱。接着,母亲顺着纹路划成四四方方的豆腐坨坨,一些留着过年用,一些划成小坨坨做成红豆腐。

到了腊月二十六、二十七这两天,父亲上山砍柴,通常砍些青杠树。虽然青杠树看起来湿润,但燃点极高,烧火没有烟雾,炖出的肉特别的香。记得十岁那年,我随父亲一起到寨子堡山上砍柴,路上父亲一再叮嘱我只是去玩,可返回时,我却扛了一根拳头粗的青杠树,还得到母亲的夸奖,说我“长大了,能帮父母分忧了!”

熬过了腊月二十八、二十九这两天,大年三十让我最为兴奋。按照惯例,腊月三十上午宰杀公鸡是父亲的活,母亲忙着煮团年饭。那时过年没有电视看,没有文化下乡演出,小孩的游玩活动就是踢毽。往往每年杀鸡时,只要看见父亲把公鸡捉在手里,我和院子的小伙伴们就成了跟屁虫,在父亲的屁股后面尾随,一旦父亲在地坝边将公鸡杀了,父亲立马扯下鸡毛,男娃女娃一人一份,做成毽子,正月初一和小伙伴们一起比赛玩……

三十晚上家里烧着青杠树柴火,一家人围在火坑边烤着火,爷爷奶奶和父母一边摆着龙门阵,一边吃着瓜子,等着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才睡觉。我们小孩子也没有闲着,蹿上蹿下,一会儿偎在爷爷奶奶怀里,一会儿站在父母身边,等着十二点到来长辈们的关饷,那可是我们小孩子从年初盼了一年唯一的一元压岁红包啊,那也得熬到新年的到来,欢欢喜喜领了红包才上床睡觉……

那时候,我每天都觉得过得充实且愉快,喜欢跟在大人们的后面“忙前忙后”,母亲做的各式各样的面食花样繁多,吃起来香喷喷非常可口。如今吃面食的时候少了,偶尔吃上面食,却总是觉得少了一抹既熟悉又陌生的味道。小时候的生活远没有现在富裕,物质的品种也和现在没法比,所以过年也意味着是改善生活的日子。有一年腊月中旬,父亲从坡地里逮住一只野兔,对于那时的我家来讲,其稀罕程度不次于现在餐馆里的海鲜、阳鱼珍贵。那时家里没有冷藏设备,距离新年还有十来天,放在屋子里坏了怎么办呢?于是父亲就用土办法,借助外面寒冷的天气来保持兔肉的新鲜,将抹上盐的兔肉挂在窗口的钉子上透着风。这本来是个不错的好主意,可是第二天早晨五点钟父亲赶早到云顶寺二爷爷处扛木料,出了家门却又折回来拿手电筒,发现窗口边上的野兔肉不翼而飞了,父亲忙寻找了窗下地面左右,哪有野兔肉存在的影子,以为是母亲晚上收回了家里,忙疾步回到屋内询问母亲,却吵醒了一家大小。当时全家大小又找了半天却毫无结果,都在猜测着是谁偷走了我家的野兔肉,惴测的最后结果是父亲乱骂了一阵,用一些诅咒的话来舒缓心中的愤慨。直到今天全家人想起这件事还是觉得很好笑,到至今还是不知道是谁偷吃了我家的野兔肉。而今丰富的物质生活,让我们每天吃得比过去新年还要好,已经发展到过年不知道要吃什么才好的地步,以至于让年又少一层味道。

9.特色语文课堂是否遥远 篇九

一、你是否这样做过

如果有人要听你的课, 你接到任务后要做的第一项工作是什么?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 应该是去翻阅你所教年级的语文课本, 从中寻找哪一篇课文是经典之作, 如果有哪一篇是自己曾经听过某位名师讲过的课文, 那便是最佳之选。然后呢?就是找出自己详细记录的名师的授课过程, 边研读课文, 边设计教学流程……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你就是在重蹈别人的覆辙, 就如翻唱别人的歌, 唱的再好, 你也只是个“模仿秀”而异, 绝不是自己个性风采的展示, 你的语文课堂永远也不会有特色。

我们是否可以变一个思路, 换一下顺序?接到讲课任务后, 你不妨先认真想一想, 在语文教学方面, 我本身的优势是什么?是识字教学还是朗读指导?是阅读理解还是习作讲评?在定下自己的优势项目即特色后, 再去翻阅语文课本, 从中寻找能让你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的课文, 让文本真正成为载体, 为你展示自己的课堂特色服务。我想, 久而久之, 你反反复复固化了的个性, 将成就你的语文课堂特色。

二、你的教学优势是什么

对于韩兴娥老师的课堂, 老师们佩服至极。她的学生俨然语文小博士, 在课堂上, 口若悬河、洋洋洒洒地讲述《中华上下五千年》, 人人旁征博引, 个个能言善辩, 课堂气氛活跃, 发言精彩不断。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 问一问:是谁精彩了课堂?是她的孩子们。又是谁成就了这些优秀的孩子?是韩老师。这一切的一切又源自什么?是韩老师自身的优势。她的优势是什么?是乐于阅读的嗜好, 尤其是愿意阅读历史性文献。是韩老师把自己对阅读的热爱传承给了她的孩子们, 孩子们的成长与发展, 成就了韩老师精彩无限的“海量阅读”特色语文课堂!再来看看耿艳丽老师的课堂, 耿老师的学生面对现场命题——《风筝》, 当场作诗曰:“细细竹条搭骨干, 恍如彩蝶舞翩跹。丝丝线, 与梦连, 放飞梦想天地间。”诗气颇足, 才华横溢。为什么?还是源于耿老师的个人优势。我私下问过她, 原来耿老师就特别喜欢唐诗宋词, 每学完一篇课文, 她和孩子们都要针对课文内容作诗, 并展开比赛。其他老师的课堂, 各有风采, 各成一派, 风格不一, 同样精彩。我认为, 均源自于授课老师本身的优势。说透了, 发挥好你在语文教学方面的优势, 就能非常容易地成就你的特色课堂。

听课后大家纷纷赞叹, 老师们的课就是一场场视觉盛宴, 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这我也有同感。学习归来, 老师们, 在这盈盈的充斥, 满满的感觉之中, 在我们冷却那勃勃豪情后, 平心静气地想想, 这些课究竟给你留下了什么?是啊!李虹霞老师的一曲《中国的月亮》走进了我们的心房, “统合”语文教学法正如一轮“明月”, 引领我们去开辟语文教学的新天地。可是, 老师, 我不是给您泼冷水, 模仿是要有现实基础的。就本身素质而言, 你具备打通语文教学体系, 统合一至六年级教材的能力吗?你有李虹霞老师那“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执着吗?即使你有, 那你有那“统合教学“的环境和学校物力、财力上强有力的支持吗?这些在纸上写写尚可, 真正落实起来, 可不轻松。那绝不是仅凭几句豪言壮语和一时之勇就能做到的。记得两年前, 我们不少老师也曾模仿李老师的统合教学法, 上过《中国的月亮》一课, 当时的课堂效果的确让我惊叹。可是, 现在呢?李老师的《中国的月亮》越讲越精彩, “物象”的月亮已越发“意象”。我们老师的课呢?却再也找不到“月亮”的影子了。我不是反对老师学习, 我是不赞成胡乱模仿, 学习一定要基于自己的实际基础, 找准自己的最大优势, 不可好高骛远, 动不动就跟风般地统合或整合的乱想。一定不要怕自身的优点小, 因为放大了的优点, 就是个性, 固化了的个性, 就是你的特色。

三、你能坚持把优势做成特色吗?

一位老师在反思中谈得很好:“人不能太安逸, 因为天性中的懒惰总是和追求相违背, 一切太顺利, 思想会麻痹, 而且, 如果生活太一帆风顺或太平淡, 人生就不会峰回路转。”老师们, 要想实现教学的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我们还真得细细地找找自身的优势是什么?如果是识字教学, 那就让识字快乐向前冲;如果是阅读教学, 那就让学生在中华文化的海洋中畅游;如果是写作教学, 那就让小诗人、小作家在你的课堂上诞生;如果是朗读教学, 那就让无声的语言幻化为一曲曲动人心弦的音乐;如果是口语交际教学, 那就让你的学生巧舌如簧、舌灿如花。如果你天性幽默风趣, 那就让你的语文课堂洋溢着智慧的欢笑;如果你的语言极富感染力, 那就让它引领学生走进课文, 走近语文……

10.遥远的眼神作文 篇十

遥远的眼神作文

海门市东洲中学 江倩莹

一生恰如三月花,时光如水。木兰花、少年游、百字令是历史旋转中不变的永恒。一篇篇诗词、一首首古曲,就像那遥远但亲切的眼神,用最美丽的姿态纵观时代的兴盛与衰败。我只是单纯地迷恋那绝妙的词句,在深沉的眼眸之间,却恍然懂得了什么。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那是深悔的眼神。每当读起这句,总会释卷,这样一句寻常的“清空如话”, 眼前仿佛出现了知己对座、饮茶深谈的剪影。静好的岁月却终逃不过时光的流逝,年少轻狂,不懂得珍惜拥有,待到梨花满地,立在残阳下看落叶萧萧时,才想起回忆与后悔。愿错误便只是错误,愿生活包容冲动的曾经,愿深悔的眼神时刻告诉自己,回首梦里花落,当时也只道是寻常,失去之后才是蚀骨的“寻常”。

“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那是渴望的眼神。多少人曾被一句“睡影摇摇欲坠”所惊绝,却不曾用心发现梦境与现实的差异。诗中似乎是桃李芳菲的天堂,时光漫漫,足以用来浪费,即使有一点落寞,也已投入万丈穹庐。我们是那么渺小,一路上关山阻隔,前途漫漫无尽,春去秋来,何必做梦呢。偶尔,我也会追寻一丝渴望、梦想和单纯,在没有物质的地方,静享时光的美好,或许那时,我们已悄然沉入这片永生不遇的海洋中,遥远的眼神透着对新生活的渴望。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是孤单的眼神。多少次,我们独携背包,孤单远行,又有多少次,我们在雨雪霏霏的寒冷里煎熬,却从未忘记杨柳依依的温情。春花烂漫时,我们义无反顾地上路,怀上无畏无忧之情,丝毫不理会时光抽离。受伤是难免的,痛苦是难免的,孤单也是难免的.,你不会逃避孤单的眼神,因为你必须学会坚强。只待春花再烂漫,成长为梦想的模样,走上回家的归途。一直都在远方流浪,何时才能见海洋,如果不能坚强,就无法飞翔,没有梦想,何必远方?

“空有当时月,月也异当时。”那是幸福的眼神,也是怀念的眼神。等到真正收获梦想的那一天,恍惚发现自己已经悄无声息地改变了,我们不能做得绝对完美,只能一点一点地去努力,也不能全部都拥有,失去一些,才能换来一些,或许失去的换不来更好的,但对我们来说都是新的。青涩的果实虽未成熟,却已有了饱满的心,准备迎接下一次的考验。如果你曾遇见过过去的我,你一定会喜欢现在的我,那几个简单的“异当时”中包含的不仅仅是一点点惋惜与不舍,更是无尽的满足与幸福。忆起那样多变的眼神,我却一直无法靠近。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眼神虽遥远,却清晰地映在我心里。

11.遥远的眼神作文 篇十一

小时候,妈妈因为忙,就常常把我扔给您,每当我回到我天天念叨的家,伙伴们向我问起您的容貌时,口才不好的我就乱说一通,唯一能说清楚的就是您那双眼睛。

像两只船停在千沟万壑的陆地上,两只船的边缘各长着一排密密麻麻的小草,只是其中一边较长而另一边却很短;又像两个月牙,一会移动到这儿,一会移动到那儿,那是您在笑。

第一次观察您的眼睛是在小学二年级时,闲着无聊,便学着其他孩子拿笔来画画,但我没有像他们一样画一些花草美人之类的,而是画了您多变的脸。

如同两颗乌黑的珍珠镶在一张皱巴巴的脸上,画中的您像司令官一样死死地盯着画前的我。其实您不该说您的眼没画上的好看,我说的是实话,您的眼比画上的好看多了,因为我知道,我永远也画不出来的是您在夸奖我的画时,那一个欣喜而又满足的眼神。

上小学四年级时,我想那是我最后一次仔细观察您的眼了,但面对的却是,遗像。您走了,走得无声无息,走得干干脆脆,您不要我了。

您再也不会回来了,您将永远躺在不透气的小房间……

从此我再也不敢观察您的眼睛了,我怕我会猛然想起我们在一起的一点一滴,更不敢再描述您的眼睛了,没有平时的慈爱滑稽,只有我从未在您脸上见过的悲凉。您的悲凉是表示对我的不舍吗?

12.“后英特尔”时代还很遥远 篇十二

处于垄断地位的公司通常是这个行业甚至相关行业超额利润的持有者, 有非常高的话语权, 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它们已经在战略纵深上控制了行业的脉络, 特别是在CPU这样的高投入、高技术含量的领域。挑战者即便使尽浑身解数, 也只能分点残羹冷炙。那么AMD们只能束手就擒吗?这样的一个机会如何利用, 如何赢得下一场战争?除了在法律和道德方面的外在很弱的保障之外, 到底有没有全胜之策?我认为是有的, 这个策略的核心就是要“师夷长技以制夷”, 全面向英特尔, 尤其是它的市场策略方面展开学习, 所不同的是, 要植根于当前的市场趋势之下进行运筹。这个“基于”不是依靠数据, 而是市场的独特洞察力!事实上, 这个巨大机会已经到来。

这个机会就是数码产品的极大丰富, 云计算即将如日中天, 网络时代真正意义上的到来。CPU的需求结构必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这个变化的商业价值并不在于高端的服务器用CPU是不是需要更大的技术进步和性能, 而是广大低端CPU如何快速地升级, 并且能在一定意义上形成独特的属于AMD们的生态圈。数码产品的应用范围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随着因特网应用的越来越普及, 3G这样的技术带来更高的带宽, 数字运算的载体将由PC为主逐步分散到数码产品上, 更多的专业应用将越来越丰富, 同时这些应用之间的集成也将越来越便利。一方面, 通过因特网与其他数码产品相连接, 另外一个方面, 通过WIFI、蓝牙这样的连接方式进行更微观距离的交互。这个大势中的CPU供应商目前还不够先进, 如果AMD把CPU的主场果断地切换到这个领域来, 至少会形成谷歌之于微软这样的格局。以创新来挑战传统, 而不是杀进传统领域争点零碎, 这就是具有颠覆性的创新。

AMD们倘若能“转场”到数码产品这个领域, 而不是PC和服务器, 那么必将带来这个领域极高的市场增量, 这个量将是传统CPU市场的数百倍。或许到那时, 我们会警惕AMD们是否会垄断得影响英特尔了, 那时候, 所谓的“后英特尔”时代才会到来。

前面说到“师夷长技以制夷”, 就是AMD们将“市场基金返款”这类营销手段在新的市场生态下进行改良和应用, 在“蓝海”中获得极大的控制权。那样的局势将使英特尔措手不及:它若与AMD们来争夺这个市场, 则影响到它的奔狂战车的调整, 相当于背着导弹打丛林战, 极易形成被动局面;若不理睬AMD们的市场反应, 则很可能在去PC化年代里被它们包围, 失去自己的优势。“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这个大约只有两到三年的CPU市场格局“待定期”到底谁能沉浮?我们只有拭目以待的份了。

我所推断的这个CPU市场格局“待定期”, 不是心血来潮, 想必亦有专家做了此类预测。我们从数千万只的上网本在几乎不到半年的时间便被市场所消化的事实里, 完全可以看出这个“去PC化”的格局是多么的具体和实际。所以, 所谓的“待定期”就在眼前。不管这些大佬们如何动作, 我们所清楚的是, 诸如移动硬盘、数码相机、录音笔、MP3、MP4、家电控制器、商务手机、游戏机等等, 将成为计算的主场, 而有别于“服务器-个人计算机”这样的经典模式。然而, 非常显然的是, 这些终端一旦拥有了IP地址之后, 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 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将会对CPU提出一个怎样的集体诉求?又将面临着一个怎样的重组欲望, 新的标准会花落谁家?

上一篇:某旅游公司创业计划书下一篇:福岛核电事故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