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材料的投放

2024-07-23

幼儿园数学材料的投放(精选8篇)

1.幼儿园数学材料的投放 篇一

托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玩法及投放目的

”,托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玩法及投放目的

名称

材 料 投 放

玩 法

塑料碗怀、刀、叉等厨房用具、幼儿的衣服、脸盒、衣架、手帕等

将这些物品投入使幼儿体验办家家的愉快情绪,同时也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及合作意识。衣服用于幼儿练习扣纽扣、拉拉链,幼儿自己能力结合衣架,模仿成人(学习叠衣服),做家务情景。

筋 水果分类:各种塑料水果、贴有色块的箩筐

幼儿根据箩筐上的色块将水果按颜色进行分类,并说出水果名称及颜色。

目的:学习按色彩分类。

方形积水

幼儿根据方形上的图形找到相应的物品,并将物品投入其中。

目的:学习认识各种图形。

拼图、福娃拼图

幼儿根据拼图轮廓及提示找到相应的小图片,并将其拼成完整的图形。

目的:培养幼儿的形象思维。

积木组合

幼儿根据木块上的小孔,找相应的木棍,并动脑交木片入放木棍底部。

目的:培养z幼儿逻辑思维。

1、穿木珠(小动物)

2、穿线洞洞板

3、拧螺丝

;

4、套圈

5、夹夹子

6、喂食

7、橡皮泥

8、包粮果

9、钓鱼

1、用鞋带从小洞中穿过,将绳子串满。

2、幼儿将绳子在纸板上的小孔中穿过可先随意穿再穿从简单到复杂的图形。

3、在许多螺丝中找到相应的螺帽,并将螺帽拧到螺丝底部。

4、将玩具从开口处相连接变成链子或其他形状。

5、将夹子到了教师提供的画有形状的纸板上,可根想象随随意说。

6、幼儿将皱皮纸撕成条或揉成团,喂进小狗嘴巴里。

7、幼儿可将橡皮泥搓成条或揉面圆,做面条和汤圆。

8、幼儿将花生米包入皱纸中,将两头拧紧做成糖果。

9、幼儿用带有磁铁的鱼钓放以带有回形针的鱼嘴部,将鱼钓起。

目的:①帮助幼儿手指与肌肉的运动刺激大脑发育; ②增进手、脑协调灵活;

③培养幼儿专注力与耐力。

易拉罐瓶

大雪花片

水积木

幼儿可将易拉罐叠高,将小积木搭成房子。

目的:培养幼儿协调能力及窨概念。

墙面:张贴各种图片提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图书

目的:使幼儿喜欢看图书、学会看书、看懂书里的内容。

大铅画纸及有轮廓的图形

目的:使幼儿

喜欢涂涂画画,学习用油画棒将图形涂满。

2.幼儿园数学材料的投放 篇二

一、紧扣活动目标, 材料投放凸显多样性

材料是促进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数学的基础, 是幼儿建构知识的依托。因此, 只有把教育意图和要求融入到具体可感的材料之中, 才能使之更好地为教育目标服务, 以此发挥最大的教育功效。如在大班“一分钟有多长”的区域活动中, 我为幼儿提供玻璃珠、时钟图案、餐巾、曲别针、串珠等丰富多彩的材料, 让幼儿通过夹、剪、折、套、串等摆弄操作, 亲身体验一分钟的时长, 建构时间的初步经验。1. 同样的一分钟, 做相同的事情, 动作快的做得比较多, 动作慢的做得比较少。如同样的一分钟, 有的幼儿夹了16 个玻璃珠, 有的只夹了7 个玻璃珠。2. 同样的一分钟, 做不同的事情。简单的任务完成的数量较多, 难度大的完成的数量则较少。如串珠子和剪时钟图案的难易程度不一样, 在同样的一分钟内, 幼儿串珠子串了22 个, 而剪时钟的图案只能剪好1个, 因为剪时钟图案时要沿着曲线剪, 剪的边线要吻合且平滑, 难度就较大, 所以完成得数量较少。这种紧扣活动目标投放丰富多彩材料的做法, 既可以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又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巩固幼儿所获取的经验。

二、诱导自主学习, 材料投放凸显开放性

《指南》指出:对材料进行开放式投放, 将引导幼儿的游戏行为, 幼儿控制材料;而对材料进行封闭式投放, 将引导幼儿个别化的作业活动, 材料控制幼儿 (规则游戏材料除外) 。比如:为了巩固中班幼儿对5 以内数的感知, 我花了大量的时间, 设计了目标明确的“按数取物”活动。材料投放到数学区:在花瓶、竹棒、勾子、手掌模型等上贴上5 以内的数卡或圆点, 主要的目的是让幼儿通过玩插花 (如花瓶上的数字是3, 幼儿就插上3 朵花) 、串葫芦、晒鱼干、戴戒指等游戏, 以达到“按数取物”的目的。幼儿的操作过程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他们一旦完成任务即会对这种按部就班的操作再也不感兴趣, 可见这种封闭性的高结构化材料只能引发幼儿被动和枯燥的练习。因此, 我们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的材料要避免投放封闭性的高结构化材料, 而要投放具有开放性的非结构化材料和低结构化材料, 以引发幼儿主动学习。如, 我在数学区投放了若干扑克牌, 没有告知幼儿怎么玩这些扑克牌, 而是让幼儿自由探索扑克牌的玩法。一段时间内, 幼儿用扑克牌玩出了多种游戏, 如按颜色或形状分家、顺数倒数、配对子、比大小、认数字、认识单双数、找相邻数、叠高楼等游戏, 幼儿对这种活动很感兴趣, 因为幼儿能驾驭材料, 不受材料的控制, 具有自主性和选择性, 实现了从“要我玩”到“我要玩”的转变。幼儿既玩出了各不相同的游戏, 又在自由、轻松、愉快的探索中建构了数学经验。

三、尊重个体差异, 材料投放凸显层次性

幼儿的发展是有个体差异的, 投放的材料也应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操作需要。正如《指南》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 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如:在学习按某一特征进行分类时, 我根据幼儿的不同水平投放了三种不同层次的材料。第一层:为幼儿提供了红萝卜和白萝卜图片, 让他们学习按颜色特征分类。第二层:提供不同大小、颜色的塑料球, 学习按颜色、大小特征分类。第三层:提供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几何图形, 进一步学习按各种不同特征分类。又如:大班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投放情境操作图、破译手机号码、超市购物等操作材料, 由于提供的材料层次不同、难易不同, 让幼儿有所选择, 能够选择到适合于自己的材料进行操作、探索, 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每个幼儿能“跳一跳、够得着”的需要, 都有机会体验成功。所以幼儿喜欢参与, 在兴趣的支配下自然习得了10 以内的加减运算, 这样不仅能吸引更多幼儿参与数学区活动, 而且推动了不同能力的幼儿的思维发展。

四、适时调整推进, 材料投放凸显动态性

无论多么有趣的材料, 如果总是固定不变, 也会失去其原有的魅力。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活动策略, 对材料进行添加、删减、组合, 推陈出新, 使其呈现动态性, 形成新的刺激点, 再次激起幼儿探索的欲望。如:在大班开展的测量活动中, 我第一次提供的测量工具只有铅笔, 目的是让幼儿用铅笔来测量桌子和磁砖的边长。由于测量工具和测量对象比较单一, 导致个别幼儿的测量兴趣出现了减弱或停滞现象, 于是我增添了百宝箱。百宝箱里面有幼儿收集的测量工具 (如吸管、绳子、卷尺等) , 让幼儿自主选择测量对象和测量工具, 有的小朋友选择了用吸管来测量地板的方格线, 有的小朋友用手来测量椅子的边长, 有的小朋友用绳子测量小床的长度……活动室的门上、钢琴上、椅子上、窗户上、柜子上都留下了孩子们测量的痕迹。由于我注意观察和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 及时调整有助于幼儿探索的材料, 激发了幼儿对测量操作的兴趣, 调动了幼儿进一步探索的热情。

3.幼儿园数学材料的投放 篇三

关键词:区域;材料;适宜;投放;操作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125-02

一、根据数学活动的目标,在数学区域中提供多种多样的材料,即材料的选择要物化教育目标,具有目的性

材料本身的结构特点及由这些特点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幼儿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得到哪些方面的发展。因此,材料应蕴含教育目标,有利于幼儿关键经验的获得。

(一)从教育价值出发,把教育意图和要求融进材料之中充分挖掘材料的潜能,使它能为实现教育价值服务,如:根据数学“点数10以内的数,认读10以内的数字”投放的数字棋、数字接龙的玩具,根据“引导幼儿探究和感知几何图形之间的转化关系”目标,投放的七巧板、五巧板。根据“会按某一简单规律排序”目标投放的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串珠。这些材料都隐含每一年龄阶段的数学教育目标。使幼儿,通过摆弄、操作,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了关键经验。

(二)从幼儿发展整体出发,体现材料的层次性。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以有序的结构组织起来的系统。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它一般可以分为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数学教育活动目标三个层级: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它一般可以分为认知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操作技能目标三类。数学操作活动要考虑幼儿的层级水平,也就是考虑幼儿的自主活动水平。在幼儿的不同发展阶段,其自主活动的能力处于不同层级水平。要使幼儿得到真正全面的发展,就必须在操作活动之前,详细制定出开放性活动目标。开放性目标的制订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遵循由易至难、由简至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仅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还应考虑幼儿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目标的制定,向幼儿的生活经验开放,向幼儿的想象力开放,满足不同层次的幼儿自主发展的心理需求。例如:我园教师自制的“小蝌蚪找妈妈计算棋”把枯燥的数学概念蘊含在有趣的、熟悉的故事情节中,孩子们很乐意接受,而且也非常乐意尝试。用一故事情景可蕴含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目标。在认知目标方面:小班可用于能正确区分认“ 1 ”和“许多”, 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 5 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按数 (5以内) 取物等目标的落实。中班可用于认识10以内数字,理解数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正确点数10以内物体等目标的落实。随着目标的逐步提高,对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样就有利于幼儿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获得发展,这也正是目标开放性的具体表现。

二、材料的设计要尊重幼儿认知特点具有科学性

材料不仅是帮助幼儿系统地建构数学知识及诱发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工具,而且是引导幼儿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过程过中的重要手段。因此,提供材料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例如,小班幼儿在认知过程中好模仿,学习目的性差,任务意识淡薄,他们往往只对活动的工具和使用工具感性趣。而到了大班,他们的学习目的性能增强了,能为完成学习任务做出努力,重视学习结果和评价。小班和大班认知特点不同,同样的材料其效果是完全不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大班教师利用印章、实物练习数的组成,效果很好。可同样的材料迁移到小班效果截然不同。提供了小鱼印章后,小班教师让幼儿在一条小鱼后面印上一条小鱼,1添上1是2,幼儿把印章印在纸上很兴奋,他们印了又印,还把小鱼印在脸上、手上,教师困惑了,认为是不是幼儿故意淘气。经过集体教研与反思后,分析出这是投放材料不当造成的。因此,在投放材料时要充分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使其达到最佳效果。

三、材料的选择要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具有层次性

材料是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的载体,在投放材料时既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要兼顾个体差异,《纲要》明确提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由于数学教育活动目标层级的丰富性,活动材料在准备上也应体现数学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多元性。在层次性上要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选择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发展水平不一样的幼儿提供不同功能、难度的材料,使不同层次的幼儿能够积极动手操作、主动进行探索,从而有效地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一)在数学区域材料投放时,同一种材料在不同年龄班要有不同要求。

例如同是玩计算扑克,小班可选择扑克中1-5的数字,选择2-3种颜色和图形,让幼儿点数、按物体的一种特征(颜色或图形)进行分类。中班可以选择10以内数字,选择6-7种颜色和图形,进行10以内数量的认识与理解,学习相邻两数的等差关系,巩固练习分类与排序。到了大班可选择全部数字、颜色与图形,进行数数,分类及加减法运算。

(二)在数学区域材料投放时,同一年龄班要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操作需要。

幼儿的发展水平不是整齐划一的,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存在着个体差异,对于一些幼儿来说很容易操作的材料,有可能会使另一部分幼儿感到很难,甚至无从下手。我们是这样做到,例如:排序活动,我们为一些幼儿提供只有一个变量的材料;同时也可为另一部分幼儿提供两个变量的材料,并配有变量特征的标记,让他们按照标记排序;幼儿在完成了一种材料的排序后,允许他们更换不同层次的材料进行活动。这样,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又使每一个幼儿获得成功体验。

四、材料的投放要丰富具有多样性

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是幼儿进行尝试的物质基础,可以引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热情,从而帮助幼儿完成学习过程。

(一)围绕教育目标,提供多种多样的材料。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多变的刺激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因此,教师为幼儿提供和选择材料时,应从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需求出发,为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发展服务。所以,教师所投放的材料力求多样,以给幼儿丰富的感官刺激,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和兴趣。在研究过程中,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幼儿会在某一角落中经过几分钟的专注思考,很快地完成活动目标,然后,就东张西望、无事可干,显然这是对材料失去了兴趣。因此教师还应考虑围绕同一目标提供多种材料,避免重复、类似材料,以激发幼儿探究兴趣,满足幼儿需要。例如围绕“相邻数”这一目标,中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送小鸡回家、给小猪穿衣服、有趣的指偶、快乐的马戏团、帮聪聪找朋友等多种材料。

在材料的投放上,我们注重种类多样的同时,更注重数量的充足,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认知兴趣,满足幼儿自由选择的需要,让幼儿在操作中,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添加和改变操作材料。

五、投放有趣味性的的材料

豐富多样的操作材料是幼儿进行尝试的物质基础,“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以引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热情,从而帮助幼儿完成学习过程。数学活动中的材料富有趣味性,可以吸引孩子注意力,积极学习教学内容。幼儿对世界充满了未知和好奇,所以他们对于新鲜的事物都会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所以我们在教学中投放多种有趣味性的教学材料,对于培养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帮助。

六、投放一些生活化的材料

提供孩子熟悉的材料,更能激起孩子的兴趣,提高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认识图形时,我就提供了孩子平时的积木,孩子们特别兴奋,在之后搭积木的过程中,孩子们也会一边搭一边回忆刚才上课老师说了这是什么图形,还和边上的朋友分享“我用三角形搭了房顶”“我用长方形搭了围墙”……像平时老师和孩子们出去散步时看见的东西也都可以成为教学中的材料,如秋天的落叶、春天的花瓣,孩子们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如盒子、罐子、冰棍的棒子这些也都可以成为数学活动中的材料,来源于生活的孩子们熟悉的材料他们更喜欢。

七、选择投放有多种玩法的材料、尽可能让材料一物多用

为了能最大效度地发挥操作材料的教育功能,同时减少教师不必要的负担,我们尝试进行了数学操作材料一物多用的研究,设计能够在活动中交替或重复使用的材料,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生动地呈现出来,使幼儿能够愉快、轻松地进行操作,从而发展数学能力。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并制作出符合多种教学需要并深受孩子们喜欢的操作材料呢?我们有以下的点滴供参考:

(一)依托教学计划将材料进行整合。在制作数学操作材料之前一定要先整合本学期的教学计划,设计出具有多用途的数学教具、学具。例如:我将认识图形与学习分类这两个数学活动的材料合二为一,让孩子自己制作了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长方形等图形,各为三个,并分别给这些图形涂上不同的颜色。这样,在认识图形时可以使用,而当学习分类时,又可以让幼儿练习根据特征分类。

(二)材料构思巧妙,能够实现反复操作。设计的数学材料首先要颜色鲜艳,大小适中,能够引起幼儿兴趣;其次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动手能力,便于操作,设计可以根据不同需要更换内容的材料,使材料成为数学活动的有力工具。例如:在小班活动《认识颜色》中,我设计了图片插卡。先将较硬的卡纸对折,封住侧面两边,只留上开口作为图片插入口;接下来在卡纸的一面镂空出不同形状(苹果、梨、太阳、鲸鱼、大树等)作为插卡;最后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逐步投放颜色卡(红、黄、蓝、绿等)。随着认识颜色种类的增多,卡片图案可以设计成各种物品,按幼儿喜好反复使用,比起一次性涂色的颜色卡,适用性更广。

在教学中,我们提倡数学教具的一物多用,但是在日常教学中也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变化,避免幼儿产生厌烦情绪。真正发挥数学材料的作用,真正做到材料的一物多用。

八、提供的材料还必须要安全、卫生

幼儿活动中,投放材料必须是安全和卫生的,这是孩子活动的基本要求和必须保障。作为老师必须把好这一关。

参考文献:

[1]陈锦绵,幼儿园数学操作材料的选择- [J]《考试周刊》- 2012-12-28.

[2]李薇倩,浅谈数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一物多用性-[J]《陕西教育(教学版)》- 2014-03-05.

4.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 篇四

一、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开展区域活动。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选择孩子感兴趣的游戏,孩子才能乐意去玩,玩得快乐。在一次滚画活动“美丽的手帕”中,在操作中孩子都能大胆地表现,对绘画形式特别感兴趣,我发现孩子对滚画的兴趣意犹未尽,所以在美工区我投放了玻璃球、颜料、篓子等材料,设计滚画“花背心”。

在第一次的游戏中,我让幼儿熟悉材料,知道怎么玩,应注意哪些要求。在进行第二次的游戏中,我准备好各类材料,让幼儿自己想办法,玩出新花样。两次游戏的重点不一样,指导方式也不同,根据孩子的游戏情况要不断地提出相应地要求。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各方面能力还不够,还需要老师的耐心指导,加上人数较多,要让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在区域游戏中得到提升,这就需要老师的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提醒与指导,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游戏的快乐,真正促进孩子能力的发展。

二、材料丰富,形式多样。

材料投放的多种多样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探究欲望。我在操作区中为幼儿投放材料有平面的,有立体的。有珠子、豆子、袋子、叉子、筷子、粮食、盘子、瓶子、盒子、夹子、别针、卡片,图形卡片、立体图形、饮料瓶、胶卷盒。语言区:图书图片。娃娃乐:各种各样操作玩具,木制玩具,大盒子、小盒子、可操作的玩具。在刚开始的娃娃家里有真实的、制作的家具和用具。巧手坊:各种各样的纸张、蜡笔、水彩笔、剪刀、胶水等,这些材料可让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学习。

三、考虑幼儿年龄特点投放材料。

小班幼儿特点好模仿,喜欢游戏。自我的意识还是很强的,往往在区域活动时因想玩同一个玩具进行争执。为了满足幼儿探索学习的欲望,我在材料投放时增加数量。如娃娃家,提供多个娃娃及餐具。在巧手坊中提供很多的蜡笔与颜料尽量使每位幼儿都能有操作的机会,这样就可以避免幼儿之间的争执、矛盾。另外,提供的活动材料要游戏化,要有情景,吸引幼儿去玩。

四、投放材料体现层次性,使每个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操作同一种材料时,往往出现有的幼儿快,有的幼儿慢,有的幼儿有效体验了成功感,又跑到其他区域活动中去玩了,而有的幼儿却倍受挫折,甚至在老师的引导下也无从下手的情况。任何一个年龄段的学习者都有差异性,小班幼儿也不例外。

为了使每个幼儿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认知范围内得到发展,我们老师在提供操作材料时应注意体现层次性。由于年龄特点的不同,因此材料的分层也不宜太多、太杂,两到三个层次就可以了,如《操作区》“喂娃娃”的材料,其中有勺子、筷子和喂的东西,能力弱的幼儿可以用勺子舀小颗粒的东西(赤豆、黄豆、米)喂娃娃;一般的幼儿可以用勺子舀大颗粒的东西(玻璃弹珠、木珠)喂娃娃;能力强的幼儿则可以试着用筷子夹软的东西(棉花球、海面球)喂娃娃。在满足幼儿游戏和发展需要的同时,体现材料的层次性和难易程度,不仅能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让每个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投放材料考虑安全性,保证幼儿健康游戏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的幼儿真实与虚拟不分,他们时常会出现咬塑料做的苹果等行为,对任何东西都十分好奇,都想去闻闻、咬咬、碰碰,没有一点自我保护意识,很容易出意外。

5.幼儿园图书区的材料该如何投放 篇五

一、图书区的教育功能与目标:

一块小小的坐垫,一张舒适的木椅,一缕温暖的阳光,构成安静而温馨的阅读环境。图书区是小朋友发现语言魅力、产生阅读兴趣的惬意之地。凡是重视幼儿语言发展与语言艺术的托幼园所,都要在日常活动中为幼儿安排看书、听故事或朗诵儿歌等活动,幼儿从看书、听故事中体验各种情感,获得情绪上的享受,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的经验,同时更增进其想象能力和语言技巧,幼儿图书所蕴藏的价值好比一个很深的井,储满了清澈的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色彩缤纷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情节,使幼儿对图书产生兴趣,并喜欢阅读。*从书中获得更多的社会、自然知识和大量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的词汇与语句。*从故事、儿歌的内容中受到良好的正面的教育影响,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

*在阅读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做到专心和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图书中富于幻想、拟人、夸张的表现形式,引发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图文并茂的图书帮助幼儿领会字义文意,促使幼儿对画面涵义的观察与思考,提高对语言的分析理解能力。

*在听读故事的过程中,欣赏、感受、学习、模仿高于情感的声音语调,增进幼儿对语言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在整理、修补图书活动中,培养幼儿保护爱惜物品的习惯。

二、图书区的基本设施

如果教师希望幼儿自己与书为伍,那么就必须以一种令他们喜悦的方式将图书介绍给他们,也就是说,首先要设法使图书区成为教室里最舒适、最宁静、最令人向往的地方,教师应该做的事情是:

1、铺上一层色彩缤纷的地毯;

2、准备几个美丽的靠垫或坐垫;

3、放上与教室中的桌椅有所不同的小桌和小椅子;

4、设置能够充分展现图书封面的书架或书袋;

5、提供与图书区人数相同的语言复读机(或随身听)和录音磁带,带有耳机的复读机避免相互干扰,保持图书区安静的氛围,磁带可与图书内容相联系,除现有的磁带之外,教师也可以自己将图书中的故事、儿歌进行录制。

三、图书的选择与配备

图书的价值能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完全要看幼儿最初接触图书时留下怎样的印象,如果能够使幼儿把图书与美好的经验结合在一起,他们就会饶有兴趣地看书和听故事,要在活动中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为他们选择合适的图书是要根据幼儿特点选择图书的要求:

①幼儿学习语言特别快。书中所用的语言如果比幼儿平时所用的语言稍复杂一些,并且还用了一些新词,有重复,有韵律,那就更可以提高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②幼儿注意集中的时间比较短。选择长短适宜的读物有助于他们v对书中的故事产生兴趣。③幼儿一般对周围的世界感到好奇。书中人物的经验如果和幼儿相近,或者书中所反映的是幼儿及其父母的日常生活,这样的书籍是值得选用的。④幼儿富于幻想。那些把动物或其它物体拟人化的书是他们最感兴趣的。⑤幼儿正学着把真实与想象中的事物区别开来,假想的但结局却合乎情理的故事,能帮助他们将真实与幻想进行区别。⑥幼儿正在寻求友好及安全的相互关系。那些快乐或正义的结局,描绘胜利或英雄人物事迹的故事,对幼儿很有吸引力。⑦幼儿正在发展自立精神。那些描写人或动物在困难中成长的故事,可帮助幼儿减少依赖的行为。图书的种类 ①故事书:有关家庭、幼儿园生活的故事,动物的故事,童话故事等,但是古代神话,民间传说,寓言不适合介绍给5岁以下的幼儿,有关自然科学知识的故事,介绍动植物生长变化的现象的产生与形成和科学小常识等内容。有关社会知识的故事,介绍社会中幼儿最常见到和接触到的不同行业的人员和他们的劳动,英雄人物等方面内容。②儿歌书,说唱歌谣,句子既短又押韵,富有音调与韵律。谜语儿歌、描述事物是幼儿接触到的,其特征具体形象的绕口令,帮助幼儿练习发音的简短的儿歌。③杂志、画报,要为幼儿编印的有故事、儿歌、小常识结合内容的杂志或画报,如:《娃娃画报》、《小主人画册》等。④知识书:没有故事情节,只是一种介绍性的内容,如:介绍各类工具、用具,社会习俗、生活文化和认字等方面的用书。⑤自制图书:幼儿用绘画、剪贴等形式自己构思情节制作图书画册,另外可以运用相片构成图书,让幼儿从家中带来照片或相册,将有关内容进行讲解介绍。自制图书是幼儿最亲切、最热衷的一项活动。

图书的配备要适合幼儿的年龄

选择图书要配合幼儿的年龄这点很重要,让三岁的幼儿听适合四五岁幼儿的故事,他们会听不懂,注意力也较难集中,相反,要五六岁的幼儿听一些情节简单的故事,他们会感到索然无味。①小班幼儿:图书要色彩鲜艳,画面突出,构图简单,线条清楚,以家庭、幼儿园生活和小动物有关的内容为主,情节要简单,篇幅不宜过长,大约十分钟内可以读完。②中班幼儿:可以分辨事物的真实与幻想,喜欢夸大,对周围事物兴趣渐浓,并仰慕那些穿制服的警察、消防员等,可选择一些描写日常生活、自然界事物以及有关人物的图书。夸张和幻想的内容也很爱看、爱听,注意力有所增强,图书的篇幅可适当增加。③大班幼儿:社会知识逐渐丰富,语言技巧发展逐渐成熟,他们对各类形式的图书都有兴趣。选择配有简单文字且字体较大较清楚的图书,情节生动、想象力丰富和一些有关探险或设有问题的内容很受他们的欢迎。

幼儿园各类规章制度

领导班子例会制度

一、每月一日上午是领导班子开例会时间。

二、研究办园目标及幼儿园工作计划的具体落实办法及思路。

三、总结上月工作,研究本月的工作重点,对幼儿园日常工作形成共识,分工合作,科学有序地开展好各项保教工作,科学化管理幼儿园。安 全 制 度

一、各项活动均要以幼儿为中心,工作人员要注意儿童各项活动,户外活动时不准扎堆聊天,上班时间教师要精神集中,不能擅离幼儿,不准做私事,不能串班。幼儿玩大型玩具时,老师必须在旁照看组织,并教给幼儿正确的玩法,确有急事需离开岗位,应找人替班,替班老师应切实负起责任。

二、幼儿入园要检查衣袋内有无危险物品。睡觉前要提醒幼儿不要把小东西带到床上,预防发生意外事故,定期和随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使他们懂得怎样做是正确的、安全的,怎样做是不安全的、危险的,以及造成危险的后果。

三、药品、针、刀等物品要放在一定地方,不让幼儿随便拿到,剧毒药品要专人保管,专柜要上锁,不准放在班上。

四、户外活动前要检查鞋带,注意清点人数,对新入园的幼儿要多照顾,防止跑回家或丢失等问题发生。

五、园领导、医务人员应定期检查房屋场地、大型体育器材、玩具、家具、用具、电门、电线、插销等设备,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每学期不少于2次)。杜绝触电、砸伤、摔伤、烫(烧)伤等事故发生。

六、幼儿入园时要求家长亲自把幼儿交给老师,离园时,要有相对固定的家长接孩子,委托别人来接时,家长应事先通知老师,被委托人接孩子,教师要仔细询问一些情况,确保幼儿安全离园。

七、炊事员注意食物管理和加工,防止食物中混入异物,禁止采购、制作腐烂变质食物,不让幼儿吃隔夜饭菜,要做好食品留样检查工作。做好每餐前的消毒工作,预防传染病及食物中毒发生。教育教学制度

一、根据《规程》和幼儿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计划、主题计划、周计划。

二、按时上交各种计划、总结等材料。按要求组织好幼儿的一日活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注意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三、每学期期末,组织教育教学情况测查,进行工作总结。每学期每个教师按要求上好公开课和教研课,参加活动观摩与基本功比赛。

四、认真履行保教人员职责,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保证幼儿的安全。

五、定期召开家长会,平时加强家园联系,保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长提高育儿水平。教育科研制度

一、大、中、小平行年龄班教研组每周一活动一次,研究活动重点、难点以及教育方法和教具的使用。每周四研究下周教育内容及活动安排并制定计划。

二、全园设立教育科研组,每两周活动一次,主要任务是学习园内外教育信息,改革创新教育方法,承担对外观摩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三、各班教师根据要求作计划。教材的选择,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而定。

四、教师在备课时间要认真备课,不做与备课无关的事情,按照要求,按时交班级计划、月主题计划、周计划以及教育笔记。备课制度

一、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规程》和《纲要》为依据,研究制订好各类教育教学计划。

二、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知识,不断吸收新的信息,指导运用于备课。

三、深入钻研教材,结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备好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按时按质制订好系列计划,如:学期计划、主题计划、周计划、游戏计划等,每周写一篇以上的观察笔记和教育笔记。每周星期五上午准时将下周计划和笔记交园领导审阅。

五、备课时间除做好案头工作外,还必须制作教育活动所需的各种教具、学具,准备提供各种玩具、材料。

六、坚持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

七、备课时不得外出或闲谈,不做与备课无关的事情。

八、鼓励改革、创新,每学期进行一次评比,对设计新颖、富有创造性的计划、笔记、教案、教育活动设计等予以表扬。教职工培训制度

一、教职工要积极进行自我培训、自我提高,形成在某一方面的突出特长。鼓励教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进修或学习。

二、提倡互帮、互学,有经验的教职工要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有计划的对保教人员进行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培训。

三、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针,每学期邀请专家或同行来园讲学或交流。每学期至少每人次外出参观学习一次。并根据需要有计划的派送教师外出学习。

四、坚持业务学习制度,有计划的安排业务学习内容,使全体教职工不断获得新的信息,了解幼教发展动态。

设施、设备使用及维护制度

一、幼儿园园领导和各班级、各部门要运用各种方法,对师生及家长进行爱护公物的宣传教育,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破坏设施设备。

二、建立健全设施、设备安全档案资料,对所有设施、设备必须登记造册,注明购买时间、设备名称、设备价格,由财务室专人保管,并做好维修记录。

三、在园长领导下,每学期组织人员对设施、设备认真普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平时思想要重视,以防患于未然,确保使用时的安全。

四、各种设施、设备属于固定财产,实行分班定人管护,落实责任制。如有变动,必然办理移交手续,如发现非正常损坏或丢失,照价赔偿。

五、公共场所的设施、设备由幼儿园负责打扫与保养,有损坏及时通知办公室进行修理。

六、建立治安组织,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以防火灾、盗窃、意外事故的发生,每天下班后应由保安人员普查一遍门窗关闭情况,闲杂人员不能进园。夜间加强巡视制度。节假日要有专人值班护园。

七、注重平时的管理、维修、保养工作,以延长设施、设备的使 用寿命。教具管理制度

一、教师使用教具要提前半天或一天到教具室借用。做好登记工作(姓名、借还时间、教具名称、数量),不填写借用登记表的不得私自取用教具。

二、电化教具当天借还,如需转借,转借人负责还,并在被借人用栏内签署自己的名字。

三、美术教具点清后方可借出,用后清洗干净如数送还。儿童打击乐器点清借出按数量归还。录音机、手风琴、电子琴、录像机等贵重教具,一般不外借,如需外借,须经领导同意。

四、使用人员由于不负责任造成损坏,要追究责任。并及时告知有关人员,以便修理和酌情处理。

五、教具要分类存放,编号登记,新添的教具要及时通知教师。班级教玩学具使用管理制度

一、各班班长要认真负责,二位教师共同教育,指导幼儿正确使用,爱护玩教玩具,做到轻拿轻放,用完后物归原处。

二、对损坏较轻的玩教具要及时修补,对损坏严重的应存放好,注明损坏原因,学期末做统一注销。

三、玩具要每周消毒一次。

四、图书、娃娃家、小医院、车辆、各种积塑、积木、教、学具损坏、丢失率不得高于10%。

五、每学期末,对各班教、玩、学具进行核对,视情况给予奖罚。教学资料借阅制度

一、做好教具借阅的登记手续,认真登记好借阅人姓名、借阅资料名称、借阅时间、归还时间。

二、借走的教具、书籍,最长时间为两周,若需延长期使用要办理续借手续。

三、正确使用、自觉爱护教学资料,若有缺损酌情赔偿。

四、本资料室只限本单位教职工借阅,外单位人员来借阅须经主管领导同意后方可借出。档案管理制度

根据档案的保管期限,整理建档,并由专人负责。

一、档案管理员认真做好档案分类、立档工作,力求规范化。

二、案卷标题应简明确切,保管期限力求划分准确,并备考表,装订成册。

三、有保存价值并能反映保教活动全貌的资料档案,应经行政、教育教学、卫生保健、后勤等各部门筛选整理后,由部门负责人每学期送交档案管理人员归案。

四、必须经园领导同意或批准后,才能到档案室找管理员查阅重要资料。查阅档案资料制度

一、档案资料一般不准借出,只在室内阅览,如特殊情况必须借出时,要严格履行手续,借阅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如有需要时,必须经档案人员同意办理续借手续。

二、要严格保密,查阅档案资料的人员,在阅览资料时,只限予批准的内容和范围。对批准借出、摘抄复印的档案资料,必须妥善保管,不准公布翻印、转借和扩大借阅范围。

三、要爱护档案资料,不准污损、涂改、圈点、折角、拆卷、抽页等,对损害档案者,视情节严重,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四、档案管理人员要严格履行借阅手续,借出档案资料,要登记、签字,归还档案资料时,要认真记检查,发现问题,追究责任。工作人员考勤请假制度

一、全园教职工要自觉遵守考勤制度,准时到岗,不迟到、不早退。

二、工作人员的出勤情况由专人负责每天划考勤,出勤情况与奖金挂钩。

三、病、事假报园长批准。无特殊情况不得电话请假。凡无故不上班或事后请假视为旷工,每个月请假(无论病事假)一天者,扣除当月奖金。

四、婚假七天,产假40天(剖腹产另加15天),流产假15天,超过者按事假处理。全年累计请事假不得超过12天者

五、病假必须有医生证明,无病假条和药费发票者按事假处理。假条及时交财务人员。

六、不能参加全园或班组组织的学习和其它活动,要及时向园长或班组长请假。教师聘任制度

每学年暑假后,实行聘任及双向聘任,园长结合教师平时的工作能力聘任保教组长、班长主任,教师,保育员。交接班、带班、值班制度

一、认真执行园内规定的幼儿作息时间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各项活动。

二、进班后,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包括教学准备和生活上的准备)。

三、保教人员要把全部精力放在关注幼儿上。带班时间不擅离岗位,不聊天,不干私活。不接待亲友,不打电话,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四、幼儿午睡前,保教人员应提前一小时将卧室通风,午睡时拉上窗帘,便于幼儿入睡,幼儿睡眠期间巡回察看,注意幼儿冷、暖,及时纠正睡眠姿势,对尿床幼儿给予个别照料。

五、带班、值班期间如有特殊情况需调班,必须事先向领导说明。

六、带班、值班时发生的事故,应由当班保教人员负责处理,并及时向领导汇报,向家长说明情况。

七、交接班时,当班人员应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交接幼儿出勤人数、教育教学、饮食活动、身体状况、幼儿疾病、服药等情况。接班人员根据交接班记录及口头介绍接班,并按要求做好接班工作。

八、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不讲伤害幼儿自尊心的话,违者视情节轻重,做出相应的处罚。

学习制 度

一、每周一为政治业务学习时间。

二、政治学习由园长负责组织安排,业务学习由业务园长和年级组长组织学习,保健知识由保健老师组织学习,组织者事先要选好学习内容,并切实组织好,确保学习效果。

三、参加学习人员要按时到场,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并根据情况认真做好笔记。家长工作制度

一、建立家长委员会

1、家长委员会由各班一至两名家长代表组成,设正副主任各一名,家长委员会主任是幼儿园园务委员会成员之一。

2、每学期初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商讨幼儿园工作,制订工作计划,年末家长委员会向家长汇报总结家长工作。学年中根据幼儿园工作需要,委员会可随时召开会议。

3、家长委员会应通过各种形式听取并及时反映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协助幼儿园组织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

二、成立家长学校,组织各种形式的家长活动。

1、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庭教育讲座活动。

2、每学期开展一次家长观摩或家长参与的半日活动。

3、每学期开展家园同乐活动,如庆祝节日、运动会、春秋游等。

4、每学年召开一次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

三、做好家园联系工作

1、每班设立家园联系栏,栏内宣传内容每月更换一次。

2、每月认真填写家园联系本,及时与家长沟通,向家长如实介绍孩子在园内的表现,并取得家长的配合教育。

3、家长接送幼儿时,教师可根据情况与家长进行简短的交谈,交换意见,将孩子在园情况如实反馈给家长,并了解孩子在家里的一些表现。

4、每班老师与家长的联系要畅通,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5、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家长会,与家长共同探讨幼儿园建设和家庭教育的问题,以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家长的育儿水平。

6、各班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家长会,征求家长对本班保教工作的意见、建议。

7、针对家庭、社区进行宣传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宣传内容如下:(1)幼儿正常生长、发育情况。

(2)幼儿衣、食、住、行、卫生习惯的培养等方面的卫生要求。(3)各种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及疫情通报。

(4)常见病、季节多发病的防病知识。利用大自然因素(日照、空气、水)锻炼的卫生要求。(5)饮食卫生、营养卫生知识

8、做好家访工作。新生入园前家访,以后每学期普访一次,三天不来的幼儿电访或家访,对个别特殊幼儿或遇有问题应随时家访,并做好记录。财务管理制度

6.幼儿园数学材料的投放 篇六

摘要 :《纲要》所指出的: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中幼儿对活动的投入程度更依赖于游戏材料的支持,体育游戏材料的投放将直接影响到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水平的提高。幼儿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精心构思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废旧材料,选择合适的体育器材,因势利导,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最大限度上让幼儿玩得开心、尽兴,让他们的基本动作得以提高、发展,让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培养,从而达到增强体质、锻炼体能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游戏材料 合适 多层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幼儿园体育不仅是促进幼儿健康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推动幼儿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体育活动中幼儿对活动的投入程度更依赖于游戏材料的支持,体育游戏材料的投放将直接影响到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水平的提高,它既是活动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幼儿与教师、同伴、环境互动的中介。为此,教师必须加强对体育教学的认识,把握体育游戏材料的选择和投放,把握体育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满足幼儿体育活动的需要,真正做到让幼儿体验快乐,促进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一、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体育器材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教师应当在考虑幼儿年龄、动作发展水平、个性体能差异的基础上,对他们提出有针对性的目标和要求,为他们选择合适的体育材料,以真正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根据活动目标选择有趣的体育器材

在明确活动目标的基础上为幼儿选择有趣的体育材料,体育活动在每学期、每月、每周至每一堂的体育活动中都会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从而达到幼儿的体育动作训练科学、合理、系统的安排的目的。因此,幼儿教师绝对不能盲目地选择体育活动材料,而是要根据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材料,通过使用体育材料达到训练目的从而完成目标。

2.根据年龄特点投放适合的体育器材

为不同年龄幼儿提供相应的体育材料,幼儿教师应当在掌握幼儿年龄、动作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为其选择和提供相应的体育材料,以满足各类幼儿对体育材料选择的需要。例如,应当为小班幼儿提供颜色鲜艳、造型新颖的体育材料,因为小班幼儿年龄比较小,容易被事物外部特征吸引。应当为大班幼儿提供功能多、技能要求高、难度相对大的体育材料,因为大班幼儿年龄有所增长,比较喜欢挑战、竞争。通过分析小班幼儿和大班幼儿选择体育材料不同的原因,得出一些体会:小班幼儿身体生长发育尚不完善,动作发展不灵活,不协调,在活动过程中,他们只有不断地获得成功体验才能维持对某项活动的兴趣;大班幼儿在动作发展上技能和技巧日趋成熟与完善,经过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已经积累了一些活动经验,所以他们具备了选择挑战性强的材料的技能要求。

3.根据运动负荷调整体育器材

运动负荷是指在组织幼儿进行身体锻炼时。教师应合理地安排和调节幼儿身体练习时身体和心理所承受的负荷量,保证幼儿运动后取得超量恢复的最佳效果,以促进幼儿身体机能的提高,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在身体锻炼时,应注意活动中的强度和密度的协调,以“低强度、高密度”为原则。在每次活动中,要根据幼儿的运动负荷加以调整,使园所的每个场地得到充分的运用的并能满足幼儿活动的需求。活动中,当幼儿出现出汗、活动次数减少等现象时,教师应及时调整活动器材,使其在活动功能上起到调节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例如,在跳绳时用到的绳子可以连接起来做成马路,让幼儿走一走,这样让幼儿适当地得到放松,同时也灵活地运用了活动器材,使幼儿得到更多地启发。

4.根据季节变换选择合适的体育器材

夏季和冬季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季节,那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体育活动时应该如何巧妙安排幼儿的体育活动,提供适合时令的、有趣的活动材料,吸引幼儿进行学习和锻炼呢?夏季天气炎热,应该提供活动量小的材料,如高跷、沙包、钻圈等;冬季气温骤降,应多提供运动量大、活动强度大的材料,如绳子、皮球等材料。

二、因人而异,提供多层次的活动条件

提高幼儿的动作能力和非智力因素能力,户外体育区域活动也不乏为一条有效途径,但其中在活动材料的投放上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做有心人,将幼儿发展所需的基本动作在有限的环境中呈现,在幼儿兴趣点上不断形成和改进材料,提供难易不同的材料,所提供的材料能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场地和材料具有开放性,学会做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依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同一年龄阶段中,孩子所表现的运动能力也是有差异的,年龄越小,运动能力的个体差异性越大。因此,教师要注意在同一活动内容中,提供难易不同的活动条件,从而能更好地增强幼儿的运动能力,挖掘运动潜能,获取成功的乐趣。例如,在练习近平衡动作时,给孩子提供高度、宽度、长度各不相同的平衡木,在练习投掷时,设置目标与起点距离远近各不相同的场地,在练习跨栏时,提供高度各不相同的栏杆等。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材料。在这样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中,孩子们不再害怕失败,都积极主动、按自己的进程开展活动。

另外,在同个活动中活动器材的摆放、活动器材的难度变化不是随心所欲的,教师应考虑其多面性,呈“小步递进”状,要遵循“上升――平稳――下降”的身理机能变化,让幼儿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以保护和促进幼儿的挑战与和自信心。体育活动身体锻炼的效果直接体现在幼儿的动作过程中,通过参与活动时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体现出来。一般在活动前期,教师在各区域材料投放时,适当降低一些动作要求,如:纵跳触物的目标可以低一些;跨栏低一些;在活动中期,通过器械的调节摆放增强幼儿活动的强度和密度,到了活动后期,可以恢复到前期的器械摆放,使幼儿的活动过程呈现一条波浪曲线。

三、因势利导,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

1.发挥材料本身的多变性

材料的多变性体现在多种用途上,一种器材的多种玩法,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仅使活动充满乐趣,而且还培养幼儿活动的兴趣,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在活动中,我们改变以往教师示范动作,幼儿依样画瓢地模仿动作的学习模式,鼓励幼儿边思考边探索玩法。例如,在“袋鼠旅行”的体育活动中,我们先不告诉幼儿布袋可以怎样来玩,而是请幼儿自己想想布袋有些什么样的玩法?孩子们有的钻进布袋子里学袋鼠跳、有的钻进布袋子里像只毛毛虫一样一扭一扭地前进;有的在布袋里滚来滚去;有的两人一组,一人坐在布袋上,另一人两手拉着布袋往前拖;有的四个人合作把布袋当成轿子抬轿子;有的几人合作把布袋拼在一起当成小水沟练习跨跳;再比如,幼儿在玩充气棒的过程中,发现可以将充气棒当做小沟来跨跳,可以当做独木桥在中间平衡走,可以摆成方形玩跳格子的游戏,老师还根据小朋友平时玩的“打地鼠”游戏,利用充气棒创编了真人版的“打地鼠”游戏,发展了幼儿跑、跳的动作,培养孩子速度、灵敏性,从而培养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反应能力等,同时提高了游戏的趣味性和竞争性。„„孩子们的玩法各式各样,不同的玩法丰富了游戏的内容,同时促进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也使幼儿不断获得成功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

2.善于挖掘材料的潜力

通过利用材料本身的功能或是添加辅助材料,发掘其新功能,支持幼儿创造力和兴趣的发展。运用一些组合的方法添加辅助材料,材料的功能会得到相应的变化。教师在玩球的活动中为孩子提供了平衡木、沙包等器具,这样有的幼儿可以在平衡木上练习滚球,能力强的幼儿还可以一边拍球一边过小桥,与沙包进行互动的方法也有很多,可以一边行进间拍球一边运沙包,还可以把沙包顶在头上来拍球,不让沙包掉落下来。添加了辅助材料,可以让孩子们自主选择,发挥材料的多种用途,创造属于孩子自己的愉快玩法,增强了孩子的创造力。不同体育器材结合,能让活动游戏化,也更有趣味性。

7.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 篇七

一、材料的安全性和艺术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足以说明安全工作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样, 在区域材料的制作和投放上, 安全性应是第一位的。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时, 应选择无毒、无味、对幼儿无伤害隐患的制作原料, 制作前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 应注意包装和制作的艺术性。比较坚硬、原始的易拉罐、包装盒可用彩纸、丝带等辅助材料进行装饰、改造。还可选用质地柔软的绒布、包装纸、美工纸等进行艺术加工。如动手区内练习系纽扣的活动材料, 可为幼儿提供色彩鲜艳、做工精美的玉米造型、花瓣造型等, 注意操作材料的色彩搭配和便于操作, 使其在具备教育功能的同时, 充分将其艺术性展现出来。以吸引幼儿对活动材料充满兴趣, 积极投入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利于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材料的目标性和探究性

艾里克森指出:促进幼儿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发展, 是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务。而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目标性和探究性是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前提。

由于区域活动是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在主题目标的指导下, 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开展的系列活动。因此, 材料投放应具有目标性, 根据近阶段的主题目标和幼儿的活动需求及时投放活动材料。如结合《欢欢喜喜迎新年》的主题活动, 围绕“让幼儿感受新年的节日气氛, 体验过年的忙碌、热闹, 参与新年的准备活动”这一活动目标, 在社会性活动区域——超市里, 为幼儿提供大量红色包装纸、纸卡和各种礼盒等, 让幼儿通过在超市里的加工、分类、采购和互赠等活动, 从而达到落实活动目标, 促进其社会性发展的目的。

活动材料还应具有探究性。材料的探究性能引发幼儿动手、动脑, 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的积极互动,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探究是儿童在动脑思考基础上的动手操作, 是儿童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交织进行的活动。不能让幼儿开动脑筋思考的动手操作活动, 不能被看作探究活动。例如, 给幼儿几架飞机模型, 让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 找一找有几扇窗几个轮子, 有些什么不同, 这并不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探究活动。如果交给幼儿各种材料, 如飞机模型中的门、窗、轮子等让幼儿自己拼装出飞机, 就是一种探索活动。因此, 我们在材料的提供上, 还应密切注意材料的探究性。

三、材料的针对性和计划性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因此, 活动区域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 做到有的放矢, 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同样是建构区, 结合小班幼儿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和小肌肉群不够发达的生理特点。可为他们提供体积大, 便于取放, 类别相同的建构材料。而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强, 思维敏捷, 在提供建构材料时, 则要注重多样性和精密性, 以满足他们的探究和自主发展的需求。社会性区域在设置上也应注意针对性, 角色简单、分工明确的娃娃家应设在喜欢模仿、社会经验欠丰富的小班, 利于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超市购物可锻炼幼儿的分类、计数、交往等综合素质, 可设在中大班, 教师根据幼儿发展的不同需求引导幼儿开展系列的活动, 促进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医院、邮局、理发店、银行这些社区的服务设施是幼儿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所经常接触到的, 便于幼儿的社会性成长, 可设在大班, 让幼儿在充分参观、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开展。

四、材料的层次性和动态性

区域活动最大的优势莫过于能为兴趣、能力各异的幼儿提供丰富多变、适于其发展的活动环境。哪怕是平时最不善于交流、沉默寡言的幼儿, 在区域活动中也可以自信地操作、自主地交往, 充分调动其活动的积极主动性, 这也是区域活动深受幼儿喜爱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材料的提供上应注意材料的层次性和动态性, 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

材料的层次性:一方面从材料的加工程度来讲, 可为同一个活动区提供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如动手区内, 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制作沙漏的空塑料瓶、装饰好的塑料瓶和已经做好的成品, 这样才有利于幼儿的操作探索, 更大程度地鼓励幼儿的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可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 便于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

8.幼儿园数学材料的投放 篇八

一、数学操作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所谓数学教育操作材料,是指在数学教育中提供给幼儿的,适合其年龄特点的操作工具,通过这些工具能够引导幼儿进行实践操作,从而获得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数学教育操作材料不是固定的,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获得,比如购买、制作等方式。

数学操作活动的材料大致可以分为六种类型:第一类为实物材料,第二类为图片材料,第三类为工具性材料,第四类为示范性材料,第五类为制作图片的印章,第六类为操作活动作业单。

二、当前数学操作活动材料存在的问题

在如今的幼儿园数学教学中,在操作材料的设计、使用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发展。首先,在操作材料的设计上,有些操作材料为了吸引幼儿,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设计方面往往只注重外形的美观,以及操作材料的形象性、情节性,却忽视了这些操作活动材料中可能存在一些干扰幼儿学习能力的不利因素。在现实的幼儿园数学教学中,存在操作活动材料缺乏或者过多的情况,这两种极端情况都不利于幼儿对数学的学习。

三、数学操作材料选择与投放的策略

1.数学操作材料的选择要求

陶行知先生认为,不管是教还是学,都是为了幼儿的生活和实践的需要,他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告诉我们,不管是教还是学,都要与实践相结合,并且要以“做”为核心。在选择数学操作材料时,要依据坚固结实、制作精良的准则,一方面要保证幼儿能够安全的使用,另一方面要使幼儿能够独立操作。操作材料要具备多种功能,也就是说,同一教学材料可以适用不同的教学目的。

数学操作材料的选择除了要针对教育目标,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以外,还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对于幼儿的生活能力有提高的作用。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告诉我们,教育离不开生活,数学操作材料的选择要来源于生活,在贴近生活的基础上加以美化和丰富。例如在数学活动《比一比》中,通过比较让幼儿了解长和短、粗和细。活动中,教师利用教室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让幼儿进行观察,比如比一比桌脚和椅子脚的长短,比一比蜡笔和记号笔的粗细。这些都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孩子们在观察中显得非常感兴趣,并且在活动后,有些孩子会主动观察教室中的其他东西进行比较。

制作教具时,教师也可以让幼儿一起动手制作,孩子在制作过程中会自然地运用一些数学原理,这就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教师在实践中进行教育,孩子在实践主动学习。比如数学活动《有趣的骰子》中,幼儿认识了骰子之后,让幼儿制作骰子,教师事先做好骰子的模型,幼儿用记号笔在上面画点,教师给了备用的正方形纸片,孩子如果画得不对,可以自己重新贴纸进行修改,幼儿在参与过程中,巩固了点数和序数,进一步巩固了骰子上面的点是按规律分部的,同时体验了数学操作带来的快乐。

2.数学操作材料的投放策略

投放数学操作材料时,创设一个生活情境,比如小班区域活动《给小动物喂食》,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养殖场里的小动物们需要小朋友给他们喂食物,一只兔子吃一根胡萝卜的情境。那在投放这些操作材料时,就不是简单地将材料放在盒子里,而是可以制作一个种植地,里面种着萝卜、青草、水果,旁边有小河,河里有小鱼。不同数量的小动物们居住的农场,小朋友们在种植地里种蔬菜,在池塘里钓鱼,然后将食物按照数量喂给小动物。生活化的情境能让孩子更专注、耐心地游戏,数学活动也不再枯燥,而是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数学材料在投放时必须包含数学学习的各个方面,而不能出现单一门类的投放。比如在投放数学教具时,就要包含数量、图形、空间逻辑与关系等多个数学领域的内容。教师在投放操作材料时,可以将每份教具相对独立地存放在材料架上,并在每份材料都贴上相应的标记,放在幼儿易于取放的位置,便于幼儿有目的地自由选择,培养幼儿物归原处的良好学习习惯。

多样化和生活化的操作材料的投放,能够鼓励孩子进行操作,在不断实践中学习,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让幼儿学习测量时,教师提供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如毛线、吸管、回形针、纸条等,让孩子测量自己的桌椅、地板、栏杆等,孩子们通过这些生活化的材料,在操作中了解不同的东西适合用不一样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教师将这些材料投放在生活区或者益智区都可以,同一种材料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孩子们在摆弄这些材料的过程中主动地探索,在操作中慢慢地爱上数学。

陶行知的教育核心思想是“生活教育理论”,强调让幼儿的教育回归生活,让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劳动相结合。幼儿阶段对于数学能力的培养,对孩子以后的成长至关重要。教师在操作材料的选择与投放上,要真正做到以幼儿为中心,贴近幼儿的生活,材料的投放要鼓励幼儿去操作,在实践中培养幼儿独立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助于教师清晰地把握幼儿对于数学的理解能力与程度,在操作材料的投放上做到有的放矢,能够对幼儿的学习起到引导、合作的作用,让幼儿真正认知数学的概念。

参考文献:

[1]徐明聪.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2]梁伯琦.陶行知教育思想基础[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徐明聪.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4]虞永平.学前教育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5]杨静.处理好教具运用的三种关系[M].幼儿教育,2003.

[6]张慧和,张俊.幼儿园数学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7]黄瑾.幼儿数学教育活动与设计[M].高等教育,2010.

上一篇:201X 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作文题目下一篇:崩溃的同义词及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