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程改革

2024-10-01

科学课程改革(通用8篇)

1.科学课程改革 篇一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大朗镇 培兰小学

时光荏苒,沐浴着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春风,我们走过了六年令人难忘的课改。在这六年的课程改革中,我们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立面尴尬的迷惑,有满怀希望的期待,也有积极的探索……走过这一段历程,我们深深地感到:课堂教学改革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活力;新一轮课程改革将促使我们的教育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我们将满怀着教育的理想走向理想的教育。

我校是一所镇公办小学,学校有17个班,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开设科学学科。每周一节科学课,由有经验的科学老师担任。对比以前的科学的教学,我们的老师、学生、教材都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改变是喜悦的。主要体现在:

一、观念的改变。(1)领导观念的转变。

我校领导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科学课》是一门科学启蒙性学科,并不是一门无关重要的学科。所以我校领导把科学课程改革作为一项重要的的工作来抓,期望通过课程改革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科学教师队伍,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塑造学校的形象。领导们注重培养科学教师,给教师创设外出学习,师资培训、资源建设等条件。(2)教师观念的转变。

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是“教案剧”,是教师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新课程实践中,广大教师深刻地认识到:科学知识不仅是一种静止的“状态”,更重要的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分析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舞台”交回给学生,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舞台”的主角。而教师只是“舞台”的导演,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倡导者,促进者。

(3)学生学习观的转变。

新的教材、新的学习方式、新的师生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新鲜感、新奇感。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他们喜欢动手,愿意出去调查,愿意在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并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他们愿意搜集资料、愿意整理资料,愿意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愿意自己去研究问题,愿意与同学一起探讨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是学习“知识和技能”、掌握“过程和方法”的过程,又是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身心发展的过程。

二、课堂教学的改变。

课堂是教育的“终端”,新课程理念如果不能最终落实到课堂教学,体现于课堂教学,那么,新课程改革就不可能成功。在六年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我校的教师经历了疑惑、探讨、研究、明晰的过程。经历了这一过程后,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1)单一的教学目标转变为全面的三维教学目标

以前,普遍的教师都是把课堂教学目标确定为单一的知识技能目标,忽略了学生的探究活动过程与情感态度等方面。但是,经过了这六年的课程改革后,我校教师已逐步形成了追求三维目标的整合的意识,教学中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如在教学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变化的天气〉中的《刮风了》这一内容时,教师经过对教材的分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后,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一)科学探究:能够有目的地针对提出的问题,并能设计和制作简单的研究学具(工具或仪器)进行研究活动,经历“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的活动过程。

(二)科学知识:①能了解八个风向,知道风有力量,能估测风力的大小。②知道风形成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研究风的方向、大小和风的形成的探究活动,在实验和交流讨论过程中体验探究的方法、乐趣和价值。

你看,经过改革后,教师的教学目标已能从单一知识技能目标改变为注重知识技能、探究活动、情感态度的三维目标。(2)传授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知识的传授和掌握,由面向结果向面向过程转变。所谓面向结果,是指教师把引导学生寻找现成的说明、现成的结论、现成的认证、现成的答案等视为教学过程的首要任务,教学效果的衡量也是以学生接受知识的多少为标准的。所谓面向过程,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的过程,理解其产生的基础以及它与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等。如我校周老师在教学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物体的分类》时,她就精心地创设了三个环节让学生动手实践,共同探究,使科学课堂在师与生、生与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中完美地进行,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思想相互摩擦、碰撞、共振。同时在这种互动中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情感、体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学片继如下:

……

三、学习分类。

(1)活动探究1——给书包里的物品分类。

过渡:现在,请大家动手,给书包里面的物品分类。看书包里面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我们可以把物品分成两组,“我认识的”和“我不认识的”,然后再把“我认识的”物品按材料进行分类。

1、明确活动要求:小组合作,先动手分好类,再把结果填在书本里。

2、小组汇报。

师:你们真聪明,一下子就可以帮书包里面的物品分好类,观察一下,书包里面哪种材料支撑的物品比较多?

3、小结:按照材料的不同,我们把物品分成:金属、塑料、纸、玻璃等,在平时的生活中,除了按照材料的不同来分类,还有很多的方法,比如:按照颜色、大小、形状、用途等等的方法来分!

板书:按照材料的不同:金属、塑料、纸、玻璃等(现在,请把桌面的物品轻轻地放回书包里面。)

过渡: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多物品,你能说说这是用什么方法分类的吗? 师:除了这个方法,你能用其他的方法对这些物品重新分类吗?(2)活动探究2。

1、小组长,请把老师带来的礼物分给你们小组的同学,请同学们商量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分这些物品的?把结果贴在记录卡上。

2、合作“分物品”。

3、哪个小组想给大家说一说,你们是按照什么来分类的,怎样分?

4、小组汇报,并把结果呈上来。

5、小结分类方法,其实,其他分类的方法还有很多。可以按颜色分,大小或者形状等。

板书:其他的分类方法:颜色、大小、形状、用途等

四、拓展延伸——废品的分类回收。

1、谈话:你们真是越来越聪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也利用了分类的方法?(播放家庭、市场、图书馆等实景影片。)

2、过渡: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平时你们把这些垃圾放到哪里去呢?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物品是可以回收的,你们小组先观察,再讨论,看看这些物品哪些可以回收,把调查结果填好。

3、小组汇报并呈结果。

4、小结:大家分得很准确!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回收利用的物品主要集中在——金属、玻璃、纸和塑料这四类材料。

看看我校的周老师,她在课堂上赋予了学生更多的自由和权利: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的自由和权利;质疑、批判教师观点或教材观点……这些自由和权利大大地解放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教学的时空开放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不再只局限于教室,而是拓宽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象也不再只限于有字的教科书,而是延伸至整个自然界和社会这部“活”的无字书。

三、传统性的评价方式转变为发展性的评价方式

“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些好学生”的观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教师注重在教育过程中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评价方式的改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评价主体的多元。在我校的某些班级,某些教师还让学生、老师、家长、同伴都参加到评价中,使评价成为多主体共同参与和协商的活动。这种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为教师和家长、学生提供更多信息,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2)重视过程性评价。

《科学》的评价更重视学习的过程性、形成性。我校教师不只关注学习的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性的评价,注重通过即时、动态、灵活的评价方式,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让学生知道怎样才能做得更好,指导学生进步。同时,将终结性的评价和过程性的评价结合起来(有的教师尝试运用二次评价、档案袋评价等),依据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的评价结果以及相关的资料,在学期或学年评价中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客观性的描述。

四、课改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近六年的实验,我们取得了许多的宝贵经验和喜人收获。如我校的邓占芳老师所上的六年级下册《在太空中生活》,周建和教师所上的三年级下册《物体的分类》,林细庆老师所上的五年级上册《传热比赛》,黄妙云教师所上的五年级下册《落地生根》都获得了全校老师的一致好评。但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们认为,影响实验并需要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是:

1、教材的编写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一些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实际不同步,教师教起来难度较大;有些教材较深,跨度较大。

2、面向新课程的教学资源仍显不足,有些所需资源筹备烦琐,导致有些学科内容的教学难以正常开展。

3、教师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

4、、政府投入满足不了新课改需求,存在由于教育资金短缺,阻碍了课改实验的进程的现象。

四、推进课程改革向深层次发展的设想

1、进一步加大课改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课改,扩大社会宣传面,逐步形成全社会关注、全社会参与的局面。

2、坚持不懈地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尤其要重视和加强以学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教研建设,发挥学校自培基地在培养和提升教师中的巨大作用。对使用新教材的教师切实做到“不培训,不上岗”。

4、进一步加大实验力度,不断总结课改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升实践课改的质量。

2.科学课程改革 篇二

本文主要就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具体途径与方式作出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强化教师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孩子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关注孩子的生活环境、家庭实际,结合孩子的成长经历,充分利用身边具体、生动的课程资源对孩子开展科学教育。这样,科学对孩子而言就不再是冰冷和僵硬的东西。

此外,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间在经济发展、文化传统、自然环境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学生对自己的学校、家乡的资源利用得当,还易于培养孩子爱科学、爱学校、爱家乡和爱祖国的情感,进而形成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价值观。

二、从孩子身边常见的事物开发与利用科学课程资源

科学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以外,还应包括诸如教师、教育管理者、学校图书馆、网络中心、实验室、仪器设备、生物角、生态园、科技园地甚至花草树木等。它们往往就是孩子身边的一些常见事物,而这些常见的事物往往会给孩子以具体形象的感觉,也容易令孩子对它们产生亲切感,多种多样、具体鲜活的资源还易于引起孩子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的欲望。孩子可以通过调查、访问、查找资料、设计探究性实验等方式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孩子对于生命世界多样性的理解、对于生物生命周期以及生物的基本需求的理解都会有新的认识。孩子的科学意识、科学能力通过这些活动也会得到有效提高。

三、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扩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体验

小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利用好多种科学资源,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

四、充分利用已有的图书资源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可以对每位学生家中的科普读物进行普查登记,进行整理分类,登记在册。每位同学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爱好向拥有的同学借阅了。这样,不仅可以使存在于每位学生家中的图书资料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友好、相互帮助、爱护图书等可贵品质。同时,学生相互间的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五、立足学校独特的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开辟科教天地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土地或学校的自然环境开辟科技园地、饲养园地等科学教育基地,这些场馆的建设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形成了他们的团队精神而且还为学生的科学教育提供了大量鲜活、生动的素材。

六、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开展多种多样的科技活动

我们可以发动有科技特长的教师,结合学校的优势所在,开发学校的特色课程,开展多种多样的科技活动,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对达成科学课程的目标将起到重要作用。

小学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设施与场地,组织学生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利用节假日走出校门,结合一些诸如“爱牙日”、“无烟日”等特定时段,开展一些主题活动。

七、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

要开发和利用好孩子们身边的资源,就要从儿童的兴趣与经验出发,发挥孩子们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儿童独有的眼光去理解和发现。在教学中,确定一些与孩子的家庭、学校以及周围的自然资源紧密相联的多个研究性的小课题,供孩子自主探究。这些涉及多学科、多方位课程资源的问题充分反映出孩子对科学强烈的探究的欲望,对生命世界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他们热爱生活,珍视生命,关爱环境的积极情感。

八、开放仪器设备、实验室,让学生有充分动手探究的机会

在科学素质的养成方面,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十分重要。它需要小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身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这方面学校里的仪器设备、实验室等的开发与利用便显得十分重要,而仪器设备、实验室也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可能对学生开放,让孩子有充分的自己动手、自主探究的机会。

九、开辟校外科学“课程资源运作机制”

3.走进科学课程 开展科学探究 篇三

关键词:科学探究 学生 主体

一、科学探究过程中要明确教师、学生间的分工与合作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与合作,学生与学生之间也需要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我认为教师和学生在科学探究中都应该有很强的主体意识,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使教学工作达到满意的效果。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是组织、引导的主体,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必须明确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角色,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什么都不管。课前,教师的准备要十分充分,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教学“材料”单元时,教师要准备充足的各类研究材料,同样也应布置学生收集相关材料。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选择的不同探究问题进行分组,让他们合理分工、合作共同去探究。

探究过程中通过学生合作、解释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积累一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儿童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而不是争吵)的艺术,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当然,这并非易事,要靠长久的教育才能达到。

二、合理安排教材,有选择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教学中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意识,教师在设计科学探究形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材。另外,科学探究过程有7个要素,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并不是所有探究过程都要完成这7个要素,有时,只有部分内容适合科学探究,并且只涉及部分要素。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考虑,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探究形式。

现在的《科学》教材的设计也体现了“用教材教”的观念,给了教师、学生很大的自主权。如“生命”单元对动植物的探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学生熟悉的或能找到的动植物作为研究的对象,而不必完全依照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科学探究。另外,教材还安排了自由研究内容,这些都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最终实现育人的功效。

三、让学生充分活动,亲历、体验科学探究

与传统教学很大的区别在于:科学探究性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学生与教师的分工明显不同。比如:提出问题时,不能因为学生提不出来,教师一着急就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应该冷静地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学生实验不成功,教师不能立即去做给学生看,而是应该组织学生去分析问题出在哪儿。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更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多动眼 “看一看”,多动脑“想一想”,多动口“说一说”,多动手“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体验”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必需的,学生只有在参与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健康成长。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学生的表现会让我们去喝彩。即使探究失败了,对学生也是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的。使学生体会到“原来科学研究这么不容易,科学家真了不起。”如在教学《观察与描述》时,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并借助一定的工具发现了许多以前没有发现的秘密,体验到了观察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摸物游戏”,使学生的兴趣高涨,虽然有的学生没有说出摸到的是什么物体,但这使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各种感官协调工作的重要性。

当然,在多数探究中,教师要适时给予适当帮助、引导,从而使探究在经历了一段努力之后有所结果,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兴奋。否则,总是探究不出什么结果,学生也会丧失对探究的兴趣和信心。

四、科学探究之后要组织学生研讨,教师要充分地倾听学生

科学探究之后组织学生认真钻研、共同探讨,这种研讨不是盲目的,是以探究过程为基础,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探究的问题进行研讨。美国有一位博士对下面两种情况进行比较:一是探究后立即进行研讨,一是探究后不进行研讨。研究结果表明.前者概念水平的发展达到更高层次,研讨使认识深化。在教学中,我们采取分组研讨与全班研讨相结合的方法,即先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进行,再由各实验小组汇报研讨结果,然后教师帮助汇总全班研讨的“信息”。教师应该让他们有足够的发言机会,不论他的发言正确与否,教师要认真倾听。小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有时难免会用不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刚刚接触的问题,这时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语言,根据学生语言去引导思维。

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次学生探究后都有许多话要说。而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不尽相同,这样就激起了许多“矛盾”,我们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学生的个人知识),首先倾听他们现在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进一步研讨,了解彼此的想法,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彼此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

五、重视引导学生把科学探究活动向课外延伸

大自然包罗万象,奥秘无穷,仅仅靠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所学到的学习方法在课外进行探究。教材中很多地方都可以这样处理,如:探究小草每天“喝”多少水?调查家乡的水资源情况;一天中气温变化有什么秘密?等。另外,一堂课不可能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都进行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外去探究,使科学探究活动突破教学时间的限制和教学空间的束缚。这样既能扩展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科学探究在教学实践中所面临的困难

一是时间问题。学生活动本身就很耗时间,再加上小学生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科学探究中往往会转移注意,这样时间变成了突出问题,传统课堂40分钟,已经无法满足科学探究的需要。

二是调控问题。在科学探究性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就算教师准备非常充分,也难免会经常发生一些意外。再加上学生人数多,活动空间又那么小,如果又没有充足的必需材料,在较短的时间内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是非常费劲的。即使激起了探究活动,也难于展开和深入,还往往会出现失控的场面。

三是评价问题。很显然,通过科学探究,学生的科学素质以及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培养。但是如何去评价学生,用传统的评价方案去评价他们当然不行。因此,现在急需解决“用什么评价方案去评价学生?”

四是教师问题。科学探究性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非常多,而现在科学教师的课务繁重,教师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再学习、去研究,这就大大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也使科学探究教学很难落到实处。

4.科学课程改革 篇四

历史跨进了xx世纪,培养创造新人材是时代的要求和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鲜明特征,与之相适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施能力业已成为当前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任务。所以要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模式,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努力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生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因而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观念,建立新的教学法理念。保持自然科学旺盛的活力,素质和教育才能落实到实处。

一、自然科学课程教育的新理念

把培养科学素养作为自然科学课程的教育价值中枢.新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形成了一系列的教育理念,概括如下:

1.面向全体学生,培养科学素养;

2.激发学生兴趣,倡导探究学习;

3.扩展认识视野,理解自然科学与社会的联系;

4.促进学生装发展,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可见课程的核心是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与当今世界科学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向是吻合的。

新课程所提出的“科学素养”及“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标准包括一个人所具有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能以及他在实践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科学能力,思维方式以及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认知兴趣、态度、情感、价值观、精神等,因此科学素养就是培养能理解科学技术并有进取精神的人和主动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去分析、探究和处理要解决的问题,并做出科学的判断、解释和结论。

新课程标准同时也要求教师应该通过有目的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过程”来培养他们的科学方法、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二、自然科学课程内容革新的理念

1.从重学术性转向重普及性,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中选材新课程特别重视教育内容的过程。一方面是降低了对科学概念和原理的要求,另一方面则重视扩展知识的面,重视加强科学与技术、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体现出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和进行体验学习的特点。比如,新课程就增加了与生活非常紧密的一些有益于扩展学生视野,丰富价值观教育内容的阅读性材料。

2.从重视科学发展到既重视基础,也重视跨学科学习

新课程强调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增加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内容,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这些要求:其一,在课程内容中纳入一定的综合性内容,如人口、环境、能源、资源、健康等问题;其二,是加强学科间以及科学的交叉联系,如自然科学本身的生物、物理、化学之间的联系,自然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联系。其三,是加强实践学习活动,如观察、调查研究、主题讨论、辩论、兴趣实验探究、科普活动等。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从而通过学习中的探究来使学生达到轻松愉快地学习自然科学的目的。

因此,使用新课程必须做到:

①重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程度,给予宽泛有价值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做科学”的环境;

②在学习中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帮助他们认识科学探索的特征和科学事业的特点;

③运用丰富的现代科学成果、科技成就、新方法等去扩展自然科学学习的内容,以促使学生能够从多种角度认识自然科学,以及在社会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④注意把学校中的科学教育、科学普及教育、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及课题探讨等结合起来,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的运用价值。

三、新课程教学实施的新理念。

1.体现探究,培养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是指科学家在探究科学问题时,为获取依据和解释而采用的研究途径,自然科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则主要是指在促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重视培养学生能力、态度和创新精神。同时,也让学生学习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了解科学家研究科学问题的途径,这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提出的问题,收集资料的能力,以及猜测解决问题和进行交流的能力。

2.体验探究方法,培养科学学习方法

探究过程是指为完成特定探究任务而设定的由一系列具体探究环节构成的实践途径,主要是:

①提出或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②收集适合问题解决的资料;

③提出假设;

④验证假设;

⑤导出结论。

3.改变学习方法,倡导轻松愉快学自然科学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改变学习方式,轻松愉快学习自然科学的观念,新颖且有价值,为此,需要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途径:

①选择“以联系学生生活实践为基础”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必须改变“惟书是书”的现象,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包括:知识能力、个性、创造性等),把科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接近学生生活,使之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并立足课堂知识向课外辐射延伸,让课堂节奏与社会发展共频共振。所以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来丰富课内知识从而使课内外知识相互补充,互相渗透,有助于学生完整知识结构的形成。

②设计“以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学法多种多样,但不论什么样的方法都必须服从于一般的教学原则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好的教法体现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法上,使学生能学、肯学和会学。其中能学是起点,肯学是动机,会学是方法,能学即从学生的原有的知识水平出发,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感到新知识不新,旧知识不旧,轻松起步。肯学是指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和意识,教师要以知识为载体,创设情景,酝酿冲突,利用知识魅力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学习过程中感到学习是自身的需要,学习是快乐的。同时会学是学习方法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创新学习环境中,积极思考,善于动脑,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动用已有的知识,采取多种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盲点、考点巧妙点拔,不仅向学生提供“黄金”,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点金术”,掌握“塑金”的方法。因此,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法的多样性,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如果学习的责任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那么很多奇迹会出现,学生的学习潜能就会充分发挥,也就会使我们的课堂充满吸引力。

四、新课程的教学评价及学生的评论。

⒈自然科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教学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倡导把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作为自然科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和宗旨,既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情况,也更要求重视评价学生探索能力、科学情感、科学态度与科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突出评价的整体性,综合性、开放性和真实性,注意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⒉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①采用“纸笔测验”方式,注意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

③采用“活动表现评价的方式,即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能力及综合素质等进行评价,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实施评价不能只限于依据考试成绩,而要注重通过学生参与诸如撰写”有关酸雨的危害“报告,开展“有关当地河流污染与治理的方案”的辩论活动,进行“有关农药,化肥在蔬菜生产中的使用情况及有害性调查”来评价学生的发展水平,为综合地评判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状况提供可信的结论,

④实施“以激励为主要目的”学习评价,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一直把学生是否“学会”为准绳,作为评价标准,创新教育时代赋予学习评价新的涵义,把以“检测为主”的评价功能转变为“以激励为主要目的”。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思考,提出问题,敢于发表独到的见解,敢于争辩,善于发展教师或学生的不足和错误。对于说错做错问题的学生不应指责、堵塞、训斥,应以友好、亲切、鼓励的语言加以引导,对其敢说敢问的精神给予表扬,为学生装大胆创设环境,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给予引导和激励,进一步激发创造力,把评价作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理念应跟上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应有新的理念。创新应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创新还是课堂教学一个活鲜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刘知新.更新课程观念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9):6―9

5.科学饮食课程感想 篇五

科学饮食,健康每一天

说到科学,我们都懂什么是科学;说到饮食,我们更觉得那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情。可是,科学饮食却被许多人抛弃在一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健康问题逐渐成为人们的焦点,由此,科学饮食也就被提上日程。

这学期我很幸运地选到了科学饮食这个选修科目。从第一次上课到现在,我感觉到了科学饮食这门课程的与众不同。它没有数理化的枯燥,没有经济学的繁琐,更不会像语文之类课程的文绉绉。科学饮食向我们展示的是它独有的魅力。从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是科学饮食让我知道了如何科学地饮食。以前,我的三餐都比较随便对待,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从来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自从上课这门课时候,我才知道,我离健康正越来越远。我的早餐是最糟糕的,上课就去饭堂吃,早上没课就吃面包,如果起床太晚就一直等到中午,早中两餐合二为一。中餐,晚餐更是随便应付,吃饱就行。但上了科学饮食课后,老师告诉我们一般情况下,早餐安排在6:30-8:30,要天天吃早餐并保证其营养充足,午餐要吃好,晚餐要适量。不暴饮暴食,不经常在外就餐,尽可能与家人共同进餐,并营造轻松愉快的就餐氛围。我为自己的早餐坏习惯感到恐惧。从这个学期开始,我就开始慢慢改善着我的三餐。

早餐我坚持在8:00之前吃,而且一定要吃!只要是饭堂的粥、面食、鸡蛋之类的。而且,在吃早餐半个小时之前,我会空腹喝一杯水,有时会选择淡盐水,这样对自己的肠胃有很大的帮助。我知道早餐作为每天的第一餐,对膳食营养的摄入、保持健康状况、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至关重要,所以,我要善待自己,善待自己的早餐。

老师还让我知道了科学饮食可以抑制肥胖。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个人肥胖会导致很多问题,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某些肿瘤发病率增加、骨质疏松、血脂紊乱等。这些疾病想到都让人毛骨悚然。我本人就有一点偏胖,对这些问题更是十分敏感。不过现在我知道了,要想有一个健康匀称的好身材一要合理膳食,不能暴饮暴食,尤其是三餐要合理安排,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多脂食物;多吃谷类食物,少吃那些膨化食品。另外还要

O(∩_∩)O~ 控制自己的饮食量,过多地摄取食物只会导致热量的堆积,从而生成更多脂肪,导致肥胖。二要适量运动。本人不太喜欢运动。这显然是一个不好的习惯。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从而抑制肥胖,让自己更健康。而且运动本身也可以塑造好身材。坚持这两点并形成恒久的习惯,相信你就会收到惊人的效果的。

当然老师教会我们的只是远不止这些,但我觉得老师让我们懂得的不仅仅是怎样合理膳食,更重要的是怎样过一种健康有意义的生活。

以前三餐很乱的时候,我的生活也是乱糟糟的,每天都在忙碌却不知忙了什么。现在生活有规律了,我觉得每天过得都很有意义。一般情况下,早上我每天都按时起床,晚上也不会熬夜!中午保证半个小时的午睡时间。早餐我会谨慎对待,中午一定要吃饭,晚上会吃清淡一些。虽然生活简单,但一切都显得那么有条有理。每天都有充足的精力去上课学习,心情舒畅了,人自然也变得乐观开朗了很多。这一段时间的生活习惯改正让我受益匪浅。

6.科学课程改革 篇六

一、美国中等科学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其改革的核心视点:学生生活技能的培养

培养学生生活的技能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一种必然趋势,美国也不例外。但不可忽视的是,美国的科学教育也长期存在着“脱离学生现实生活及未来生活”的现象,尤其是中学阶段的科学教育,这种现象更为突出。第三次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timss)的调查结果表明:美国小学4年级学生科学成绩在50个国家中排名较高,但8年级学生就向一般成绩滑动,级学生则处于最低水平。全美科学研究协调人、美国国家中心行政主管、密歇根州大学教授威廉・米德(william schmidt)认为:第三次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timss)“最惊人的发现”是,在科学方面被认为最优秀和最聪明的美国学生,其实是最落后、最边缘的。

综观美国现有的科学教育,它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三:

1. 课程内容繁杂冗余,急需做出短期化、灵活化、明了化的课程变革。科学教师最感困难的就是不知道如何处理教材。

2.教师教学目的出于“应试教育”,而非“素质教育”。大多数教师将时间花在了为学生准备各州的统一考试上,而不是去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态度和兴趣。

3.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也仅限于死记硬背,缺乏深入的实践和探索。

为此,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国家科学教师联合会(nsta)及卡耐基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组织曾多次进行调查与研讨,并做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报告与建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与卡耐基青少年基金会联合发表了《转变观念:培养21世纪的美国青年》(1995),它们从社会、文化、科学、个人及经济的变革多个纬度论证了中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其中有一点就是“为了让青少年了解自己和让他们能在21世纪高质量的生活”。国家科学教师联合会也认为,科学课程“应反映社会科学和科技文化的目标,应强调科学对于学生学业的重要性,更要强调科学对于个体、社会及职业的重要性。”现在青少年研究的结果也表明,决定个体行为的不仅是生物的因素,还有社会的。这一成果被认为是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使其更能适应培养学生认识自己及他人的能力。由此可见,美国中等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生活----现实生活及未来生活的技能。那么,这些技能包括哪些呢?

我们所寻求的,是那些对学生而言,能够使他们在社会变革面前具有的适应能力得到发展的个性品质及社会生活技能。这些变革包括文化的和现代科学实践的,包括就业观念的变化、健康观念的变化以及高质量生活需求的变化等。

对这些变化所需的生活技能的核心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这些技能无等级次序之分,他们认为每一种技能都同等重要。)

与同伴或他人合作的.能力;有效沟通及同他人交流的能力;建立和维持友谊的能力;认识到学习就是一种新型的工作方式;无暴力地解决冲突的能力;和成人协商的能力;协调健康和服务的能力;意识到香烟和酒精、毒品及性病传染的危险的能力;避开不利因素做出合理决定的能力;正确对待灾难、死亡和自杀的能力;学校生活及学业成功的能力;解决问题和自己做出决定的能力;理解性行为的能力;保持身心健康的能力;提高自我想象的能力;正确运用批评的能力;做决定时正确摆放价值、感觉、感情、及位置的能力;能理解营养的含义;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的能力;了解自己,欣赏自己,尊敬

7.妇产科学教学课程改革的初步探讨 篇七

1 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

医学高职高专教学体系中, 妇产科学于第二学年下半年开设。在开设之前, 我们对学生进行了简易的问卷调查, 以了解学生对学妇产科学的兴趣、态度、目的、要求。

(1) 兴趣:感兴趣为80.5%, 只想了解为15.0%, 不感兴趣为4.5%。 (2) 态度:主动学习为66.5%, 被动学习为30.3%, 不愿意学习为3.2%。 (3) 目的:认为就业容易为59.8%, 就业一般为26.2%, 就业困难为14.0%。 (4) 教学内容要求:对教学内容与基础应掌握扎实者为58.2%, 对教学内容与基础应掌握一般者为32.1%, 对教学内容与基础应了解者为0.7%。 (5) 教学方法要求:教学方法通俗易懂的为80.5%, 教学方法一般化为10.2%, 教学方法没有要求的为0.3%。 (6) 本人学习出发点:为就业工作为50.8%, 生理需要为38.7%, 没有意义的为0.5%。 (7) 为什么来学医:自己主动为46.8%、父母要求为35.2%, 其他原因为18.0%。

2 制定课程的整改方案,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2.1“兵马尚未动、粮草却先行”

针对学情开展教学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 制定一套符合教改的整改课程体系是前提。教研室深入调查研究, 研究探讨并分工合作, 以符合学生的要求为前提, 符合教改要求为准绳, 每人拟定一套整改方案, , 开展示范公开课, 各述己见, 进一步剖析讨论、整改整合, 制订出了符合教改的教学大纲、实验指导教材、授课计划、电子教案、网络课件、配套的习题集、实验操作技能考核评分标准、参考文献目录、素材库等资料, 为妇产科学教学做好了充分准备。

2.2 改变旧传统, 增加新方法

传统式的教学是以讲解、提问、归纳、小结等方法为教学主载, 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知识转播场所。在教学教改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 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转变过去“一言堂”的填鸭式教学方法, 在导学上下功夫, 开展了项目教学、病患角色扮演、现场情景教学等多样的教学方法, 并有机结合, 相互渗透, 灵活应用, 促进“教”、“学”、“做”的互动性, 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 由单纯的传授者变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成为学生的学习顾问和教练, 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先行作用。同时应用多媒体教学, 以自制教学课件, 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直观的教学手段, 既增加了教学信息, 又扩大了课堂教学量, 让学生获取了更多更新的医学知识。

2.3 实行“五结合”, 巩固知识“链”

基础与临床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动脑与动手结合、情景与角色结合、学校与医院结合, 这五个结合是教学的重要原则, 也是一条紧扣教学的连环“链”。

(1) 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采用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视频, 回顾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让学生温故知新夯实基础, 增强学习的信心。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临床病案, 以问题导入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 是理论与实践相结的教学手段之一, 此方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又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还能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既掌握了理论知识, 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自我的能力与胆量的机会。同时, 教师也可在教学中, 根据不同内容的特点, 采用临床病案, 先提出问题, 再由学生自学讨论, 然后启发式讲解, 总结式点拨。 (3) 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 必须灵活运用到实验操作中去, 充分利用实验课, 强化技能操作训练, 是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至关重要的环节。 (4) 情景与角色相结合:应用情景教学与角色扮演, 师生互动,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的传递,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发现、分析、判断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 (5) 学校与医院相结合:学校是理论知识传递的场所, 医院是实践技能练习的基地, 只有理论知识的教学而无技能操作的实践教学, 是不完整的医学教学。见习是了解医院的医疗环境, 实习是把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 这是不可缺少的一课。

3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综合评估学生的能力

过去评估学生是以每学期1~2次的理论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标准, 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改革中我们根据妇产科学学科的特点, 综合分析了学生的生源特点、心理特点、学习兴趣, 在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前提下, 也采取了形式多样的评估方法, 从职业素质、实验操作、病例分析 (或课堂提问) 理论考试这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的学习成绩, 也客观反映了我们的教学改革效果。

(1) 医师的职业素质与医德:以医师职业道德为标准, 以“五心”服务为要求, 以行为规范、组织纪律、衣帽整洁、实验操作形式等开展问卷或考核, 量化评分并将评分结果纳入总评。 (2) 课堂的分析讨论与提问:运用启发式的课堂教学、讨论、回答问题, 是评估的第二要素, 课前预习提问、课末回答问题、或病例分析讨论发言、平时作业的评分等均是评估学生的方法, 只是要把评分结果纳入总评。 (3) 实验的操作技能与考核:实验操作不仅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也能反映学生对医学基础知识掌握得是否熟练, 在学期实验课即将结束时, 我们以《实验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实施考核评分, 也将评分结果纳入总评。 (4) 理论的综合考试与评分:每学期进行2次 (期中、期末) 理论考试, 按学校要求的比例分配, 期末给予总评。把这四项的评分总合, 综合分析判断, 即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全面了解了我们的教学效果。

通过上述妇产科学课程教学改革活动, 我们树立以学生为主体,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以培养社会实用型、适应能力型、专业技能型人才为教学目标, 以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为切入点, 以“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技术示范”、“教学手段多样”为重点, 教学反映良好,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今后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高专学生学情, 在此基础上探索妇产科学课程教学教改, 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实施五个结合, 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8.体育课程改革风险的科学分析 篇八

体育课程改革风险用现在的高频词汇来描述就是“机遇”与“挑战”共存。对待体育课程改革风险的态度对体育课程改革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主动积极地参与风险还是被动无奈地经历风险?体育课程改革的决策者、实施者、参与者都必须作出自己的回应。吉登斯将风险的后果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风险在孕育损失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反思的机会,如何降低或规避体育课程改革的风险所带来的消极后果,笔者认为既需要专家们反思意识的自觉,同时更需要建立一个民主平等的机制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提供一个对话和交流的平台。

一、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加强体育课程改革基础理论建设

对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解和认识应该具有一定的哲学视角,应将其建立在相应的课程理论和学科教学理论基础之上,而理论本身也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时间的沉淀。体育课程改革是在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研究成果还非常缺乏的条件下进行的。在这样的条件下,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研制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创新。但这种创新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其课程设计的根基有多深?在理论上的准备是否充分?其设计是否经过了比较充分的论证?涉及本次课程改革设计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比如,体育课程的本质是什么?其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其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是否具备?我们能否套用一般文化科学课程的编制原理来建构体育课程?体育课程和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本质上有无区别?是否只是称谓上的变化?两者在课程设计上遵循的课程构建原理是否相同?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突出健康目标的课程”应该按照什么逻辑设计?按照运动和健康两条主线设计课程在逻辑或原理上是否成立?我们的课程设计是否具有哲学、社会学、教育学、体育学意义上的深入思考?这诸多问题值得深思。对这次新体育课程改革,广大体育教师充满了期待,而实验伊始,一线教师更是热情投入,积极努力探索,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教改成果。但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一些问题也接二连三地显露了出来,出现了诸如“淡化运动技能教学”、“赶时髦,搞形式主义”、“体育教学虚无化”等倾向。更令我们难堪的是,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体育教师竟然不知道怎么上体育课了:“扁担南瓜进课堂”、“体育课像演活报剧一样”、“模拟劳动的体育课”等怪异的体育课接连不断地出现,一些新体育课的观摩示范给人以内涵不深、做秀表演之嫌。随之而来的争论也越来越多,我们不得不讨论体育课程“应不应该教运动技术”这类令人不可思议的问题。课程改革实践层面出现的问题必然和其指导改革的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体育课程的改革在理论上准备不足,势必会影响其改革的进程。

二、体育课程改革应有针对性、连贯性

体育课程的改革还应该建立在对以往体育课程问题的深刻认识和针对性基础之上,如果其改革不能针对以往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收效必会受到影响。中外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如何避免“推倒式重来”的矫枉过正是改革者必须深思和谨慎处理的问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伊始,有些人为了宣传新课标的优越,把大纲时代的传统体育课程作为批判的靶子,并通过“新课标”与“旧大纲”、“课标课”与“大纲课”、“新教师”与“旧教师”的比较,否定传统的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课程改革只有建立在对以往问题的深刻认识基础之上,其改革才会明确而有针对性。否则,改革就会盲目,就会偏离其初衷,甚至错误地改掉本不该改的东西,犹如泼脏水同时把孩子泼了出去。不容否认的是,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比如,我们在改革知识教育弊端的过程中误以为知识不重要,导致轻视知识传递的倾向。这种倾向在新体育课程改革中同样有所表现。例如,新课程标准中在体育学习领域的划分中将认知发展这一最基本的目标排除在五个领域之外。体育课程教学难道就不学习体育运动的文化科学知识?更令人不解的是,课程标准为什么又要在五个领域的具体水平目标中羞羞答答地夹杂着诸多认知学习的目标呢?难道过去大纲时代的“三基”学习就完全错了?学生增进健康没有科学知识的指引是否行得通?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体育作为学科的地位正在下降,其存在的价值甚至受到了怀疑,体育教育的地位和处境岌岌可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加强体育作为课程的学科地位呢?我们还能再忽视学生体育认知的发展吗?最近,我国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呼吁要学点教育史。这种呼吁可谓用心良苦。“时代每向前迈进一步,都要唤起人们反思一下历史,以便弄清楚自己背靠的是什么,自己起点在哪里,自己处于历史发展链条中的哪一环。”中外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如何避免“推倒式重来”的“矫枉过正”是改革者必须深思和谨慎处理的问题。体育课程改革毕竟不是搞运动,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正如一棵树的生长会有年轮的印痕。如果仅凭着一股热情,缺乏问题意识,不着力分析和解决过去体育课程建设发展中存在的真切问题,难免会做出不切实际的事情。

三、走中庸之道,促进体育课程改革的和谐发展

既然有些风险是无法规避的,也是无法感知的,但是在未来有可能会给人类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因此,走中庸之道,保持必要的张力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孔子提出的“中庸”,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中道”,库恩提出的保持“必要的张力”,表达的都是同样的意思,即防止出现极端的问题。

促进教育改革的和谐发展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教育改革与社会改革之间的和谐。教育改革是社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应与一定时期内的经济、科技、政治体制等社会改革协调一致,相互影响,彼此促进,避免出现“扬此抑彼”的现象。二是教育领域内各组成部分的和谐。如体育教育与基础教育、城乡之间的教育、区域之间的教育等协调、均衡发展,缩小它们之间的自然的、人为的差距。体育课程的改革不能“为所欲为”,而应该在一定的条件下展开,保持一种必要的度,实行有限度的发展。就公平与效率而言,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侧重点不同,保持二者之间必要的张力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之一,因而要反对走极端,反对非此即彼的两极思维。一方面,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它内在的具有伦理价值取向,要求教育改革者关注所有学校和学生的发展,理想的做法是公平地分配教育资源;另一方面,由于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如同经济资源总是稀缺的,而人们对教育资源的需求总是日益在增长,因而“帕累托最优”一般难以实现。这样,国家在一定的时期实行倾斜性政策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这种倾斜性政策在不同的时期应该倾向不同,而不是长期倾向于同一地方或区域,同时对作出牺牲的地区进行补偿。体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过程,面对课程改革风险的主要因素除做好以上的工作外,我认为还应该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这样对规避体育课程改革中的风险有一定意义。

体育课程改革必须处理好“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吸收、借鉴他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经验是重要的,我们不能闭门造车,必须注意吸收他国的成功经验与教切I。但另一方面,任何课程改革都是本土的、民族的、具体的,因此,体育课程改革又必须充分结合、照顾本国的国情,考虑自身所处的文化处境,体现“本土化的实际”,对于“他者”的经验,必须作实事求是的分析,不能一味地将国外经验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经验理想化、绝对化。在学习、借鉴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本国的实际在认真研究自己的国情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消化吸收。只有立足本国,洋为中用,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

体育课程改革必须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这不仅是我们顺利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创设良好课程运行机制的重要条件。从二者关系看,改革是体育课程发展的动力,稳定是体育课程发展的保障,改革是稳定的基础,但稳定也是改革的前提。在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决防止重“稳定”、轻“改革”,把稳定与改革对立起来的做法,同时,也要防止重“改革”轻“稳定”的冲动冒进主义。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大势所趋,基础教育课程不改革,无疑会有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业。但不讲稳定也会影响课程改革的顺利实现。在改革已成大势所趋的当下,我们尤其要认识到体育课程改革的长期性,不能急功近利,因为任何教育改革都是渐进的、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不能企盼通过一次性体育课程改革就能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不能用“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方法,而应该分步地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要尽可能减少在基层实施中引发震荡。

总之,体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在对其体育课程改革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中找出课程改革风险因素后,对风险因素采取规避措施来控制、减轻风险是关键。

上一篇:关于召开中层管理干部民主生活会的通知下一篇:我家的安全故事主题征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