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汇编(精选11篇)
1.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汇编 篇一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国办发[20xx]54号)精神,进一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特制定本计划。
一、组织领导机构
我校成立了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曹小燕(校长)
副组长∶刘萍(副校长)
尹明(分管该项工作)
成员∶吕秀蓉 各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尹明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吕秀蓉为管理员。
二、供餐方式
根据统一要求,我校实施“鸡蛋、学生奶”模式,在每天上午课间操后,由各班主任统一领取、发放,组织食用。
三、具体实施
1、对蛋奶的包装、生产日期进行查验,在确认无破包、胀包、脏包等问题后,根据各班学生名册分班装箱,并负责发放给班主任;
2、各班主任负责领取、分发本班蛋奶,分发时,再次检查安全指标,督促学生按时食用,同时做好包装盒、蛋壳等杂物的清理工作;
3、班主任负责填写每餐食用登记工作;
4、了解学生食用后情况,发现如有学生身体不适或过敏现象,及时报告学校;
5、按时督促将盛放蛋奶的用具上交,及时清理食用后产生的垃圾。
6、管理员负责与比选企业联系,落实、查看供货商的质检报告并存档;
7、管理员负责做好货物出厂日期、品名、数量等的登记;
8、管理员建好定期的专项台帐及财务管理工作;
9、管理员按时做好蛋奶的食用统计工作,整理好每天每班的食用登记表册,装订成册,归档管理。
10、督促检查蛋奶的保管、储存、分发、发放、学生食用等情况,做好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实施情况的公示。
11、处置在实施营养计划过程中所遇到的一切问题,包括食品安全、运输、保管、宣传等。
四、工作实施具体步骤
1、加强宣传,及时召开家长会、班会、教师会等,宣传政策,传达文件精神,安排布置我校营养改善计划工作。
2、及时公示,将我校营养改善计划的方式、工作小组、实施对象等在学校公示栏进行公示。若班级学生有转出转入情况,也应及时公示。并在公示栏处设置意见箱,收集学生、家长、社会所提意见。
3、由吕秀蓉负责对企业运送的奶、蛋进行清点、验收,及时放到规定的室内储存,按要求保管,并做好防盗、防潮、防霉变、防鼠害等;
4、发放组在每天第二节课前,将验收合格的蛋、奶按各班人数装箱,课间操时交班主任领取;
5、实行轮流试尝制,由校长和每天行政值日在每天第二节上课时,到专管员处领取一份蛋、奶,提前半小时品尝,并做好试尝登记。
6、班主任领取后,由班主任或跟班教师统一组织,在各班教室分发给学生,指导学生食用。
7、食用后,由班主任将学生签字的登记表统一交发放组,发放组将登记表收齐整理后,装订存档。
五、事故应急处理
1、报告制度。“营养改善计划”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报告。具体为:当发现轻度症状(如呕吐、腹泻)及时向学校领导小组报告,再由领导小组逐级报告;发现较严重“营养改善计划”安全事故,领导小组应立即向上级教育部门及卫生监督部门报告,同时立即启动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应急预案。在事故处理中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定时报告制度。
2、救援措施。一旦发生较严重学校“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由校长负责救援指挥。立即启动学校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按照预备方案,各就各位,组织救援行动。初步摸清症状,群体发病的还应彻查事故原因,排查发病人员,并建立动态性名册,防止遗漏。
3、医疗求援。学校发生较严重“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向镇卫生院发出医疗求援,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要及时果断将发病学生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发病情况,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
4、联系家长。学校发生较严重“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及时与发病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如实说明发病情况,不盲目猜测。做好学生家长安抚工作,防止过激行为发生。设立家校联络处,及时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力所能及地为家长做好服务工作。
5、病源保护。学校发生较严重“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后,应立即封存鸡蛋、牛奶、可疑食品,以便及时查找致病原因。
6、人员调度。事故应急处理人员由领导小组组长统一调度,必要时可向卫生监督部门请求支援事故处理。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听从指挥,确保到位。
7、信息公开。保障广大师生和家长在事故发生和处理过程中的知情权,及时、准确做好信息公开,并如实向上级部门汇报,不瞒报、谎报。对一些谣传也要及时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2.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汇编 篇二
关键词:知识,农村人口,学生,营养调查
目前,在我国某些贫困农村地区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依然存在[1,2]。除膳食因素外,对营养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也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的另一重要因素[3]。为改善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农村地区学生健康状况,自2011年起,在连片贫困地区的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兵团)699个县启动试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4]。本文就2013年度“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生营养知识状况进行分析,为做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在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50个重点监测县中,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 供餐和混合供餐等3种供餐模式,每种供餐模式各随机抽取2所小学和2所初中。当某种供餐模式不足2所时,则抽取该供餐模式下的所有学校。
所选监测学校按年级分层,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随机整群抽样,从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三年级,每个年级各抽取1 ~ 2个班,使每个年级达到40人左右,男、女生基本各半。某年级学生人数不足40人时,该年级所有学生均纳入监测范围。共有29 317名学生被纳入分析,其中男生14 811名(50. 5% ),女生14 506名(49. 5% ); 小学生和 初中生分 别为16 730名(57. 1% )、12 587名 (42. 9% )。平均年龄 小学生(10. 4±1. 8)岁,初中生(14. 1±1. 5)岁。
1. 2方法
1. 2. 1问卷调查采用统一编制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学生调查表”(简称“学生调查表”),收集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来源途径及个人基本信息等。该调查问卷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设计,并经专家研讨会讨论及预调查后修订。“学生调查表”经培训的调查员讲解后由学生自填完成。
1. 2. 2判定标准营养知识评价:采用营养知识得分及答对率计算、评价,每题答对得1分,答错不得分,满分7分。供餐模式划分:按照国发办[2011]54号文件所列食堂供餐、企业供餐及家庭(个人)托餐模式分层抽样,因实际调查样本中家庭(个人)托餐所占比例过低(0. 4% ),故未将其纳入分析。对纳入分析的学校划分为食堂供餐、企业供餐及混合供餐(既有食堂供餐又有企业供餐)3种供餐模式。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对各监测省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后,各省对省内各监测县调查员进行二级培训,经培训合格后进行正式调查。
1. 3统计分析所有调查数据均采用统一编制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监测系统平台”进行录入上报,采用SAS 9. 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和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营养知识水平学生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3. 6±1. 7) 分,女生高于男生,初中生高于小学生,乡镇学校和县城学校学生高于农村学校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 01)。不同供餐方式学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见表1。
学生对营养健康知识点的知晓率为21. 5% ~59. 5% ,其中知晓率居前2位的分别为“对健康的理解”(59. 5% ) 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最好食物来源”(59. 5% ),对“哪些做法有利于长个子”的知晓率最低(21. 5% )。小学生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最好食物来源”知晓率最高(57. 7% ),中学生“对健康的理解”的知晓率最高(70. 4% );小学生和初中生均对“哪些做法有利于长个子”的知晓率最低,分别为20. 5% ,22. 9% 。除“钙的食物来源”及“哪些做法有利于长个子”知识点外,农村学校学生对其他知识点知晓率均低于乡镇学校和县城学校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 01)。见表2。
2. 2营养知识来源在所调查学生中,以课本为主要营养知识来源途径的比例最多(56. 7% ),其次为校园宣传或课堂教学(54. 9% ),最少的为专家讲座形式(23. 3% )。同小学生相比,初中生通过媒体及周围人员途径获取营养知识的比例更高。见表3。
注:()内数字为报答率 /% 。部分调查项目结果存在缺项。
注:()内数字为报告率 /% 。部分调查项目结果存在缺项。
3 讨论
“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监测评估工作自2012年开始启动实施,至2013年全国22个“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省(市、自治区、新疆建设兵团)均已开展。2013年度学生营养知识状况分析,为监测初期首次覆盖全部“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省区学生的分析,可为后期乃至长期效果评估提供基础参考数据。
营养科学的膳食摄入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而他们对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将直接影响其对食物的选择及饮食习惯的培养[5,6,7]。贫困农村地区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较差,不仅受其经济水平低下、食物资源匮乏影响,同时还受基本营养知识水平较低限制[8]。因此,提高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也是改善学生膳食营养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9]。
“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生营养状况低于全国水平,而且与经济发达地区学生差距更大[2,10],可能与对相关营养知识了解不足,导致膳食摄入不合理有关。本研究发现,“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生营养知识知晓情况普遍较差,各知识点知晓率都在60% 以下,对于蛋白质、钙等营养素含量丰富的食物知晓率也较低(知晓率均低于50% )。近年所开展的贫困农村学生营养知识调查也显示,农村儿童基本营养健康知识水平偏低,如2009年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营养知识现状调查中,农村学生对于维生素C、铁、钙等营养素含量丰富的食物知晓率仅为56. 5% ~59. 7%[11]。因此,今后还应继续加强对贫困地区学生的营养知识宣教工作,尤其是蛋白质、钙等与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营养素食物来源知识。
在我国贫困农村地区,学生营养知识来源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而贫困农村地区教师营养知识相对匮乏,且大部分学校均无专职教师[8]。因此学生很难从课堂上学到较为丰富的营养知识[12]。目前,我国学生营养教育工作相对落后,需要利用好学校教育资源,大力推动和发展以学校为基础的营养健康知识传播途径,通过加大对学校教师营养知识培训,以提升教师的营养知识教育技能。
3.云南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全覆盖 篇三
鲁昕指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做到三个“专”:成立专门机构,加强统筹协调,各省和各市县级政府要成立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专项制度,强化工作落实,建立主任办公室制度、月通报制度、简报制度、工作调度制度和分省包干督察制度;设立专家组,加强业务指导,因地制宜帮助研究制定营养配餐指南和食谱。
针对2012年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工作,鲁昕强调,要落实政府责任,抓紧建设责任体系,政府层面统筹建立起省、市、县三级责任体系,学校层面把责任体系建到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与有关供餐企业(个人)之间签订目标责任书。做好监督检查,建立實名制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和学生营养健康监测评估制度,主动接受各方监督。
另据悉,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国家确定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云南省有85个县列入试点地区。在此基础上,云南省政府决定启动省级试点,从2012年春季学期开始,将国家试点外的44个县(不含县城所在地学校)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纳入营养改善计划。省级试点的营养膳食补助标准与国家标准一致,为每生每天3元(全年按照学生在校时间200天计算,每生每年补助资金600元),所需资金由省与州市共同分担。
《云南省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办法(草案)》举行听证
本刊讯(记者 矣 勇) 2月20日,省教育厅举行《云南省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办法(草案)》听证会,来自全省教育行政部门、义务教育学校和法律界等方面的15名听证代表围绕《办法(草案)》的规范性、可行性等提出了修改意见。
《办法(草案)》共12章40条。在入学招生方面,明确了按照学生实际居住地就近或相对就近、划片、免试入学的制度,改变了以户籍为主导的学籍管理弊端;明确了适龄儿童入学的法定年龄及其界定日期;明确了非户籍地学生入学的基本要求。在政府行为方面,规定了实行入学通知书发放和义务教育证书颁发制度,从“入口”和“出口”两个最重要的环节体现政府责任,强制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完有质量的九年义务教育。在管理手段方面,规定了从学生注册入学到毕业的各个环节,实行全程网络管理,确保管理工作方便、快捷、精确、高效。在管理行为方面,取消了留级制度,禁止开除学生的行为,规定了学生缓学、转学、休学、复学、跳级以及学生学籍注销的具体情形和办法。在学生评价方面,突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明确了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的制度和办法,明确了要用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培养学生;明确了“奖励为主、处分从轻”的奖惩制度,提出了处分不得计入学生学籍档案的要求;明确了学生及其法定监护人对学校处分学生进行申请复议的制度。
听证代表认为,《办法(草案)》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法、云南省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以及教育规划纲要的相关要求,对加强和完善全省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充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大班额现象,有的代表提出,《办法(草案)》应对班额进行相应规定,以遏制大班额问题,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办法(草案)》第四章对云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转学手续办理程序进行了详细说明,有代表建议,希望对跨省转学的程序也作相应规定。另外,学生的处分、跳级以及民办学校的招生等,也是听证代表关注较多的问题。
截至2011年底,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在学人数达629.34万人,占在学人数的70%。为规范和加强义务教育学籍管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省教育厅从去年初开始进行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办法的制定,《办法(草案)》的制定经历了调研学习、征求意见、论证修订3个阶段。
4.营养改善计划(精) 篇四
沈家完全小学
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平安县教育局《平安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为切实有效地实施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健全组织 完善制度
1、建立组织领导机构。
按照上级要求,成立“沈家完全小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其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刘佐安
副组长:贺生寿
成 员:祁维有 郝爱萍 唐生萍 陈淑萍 贾银凤 王凤琴
2、建立责任体系。
学校工作小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的指导和协调。主动会同中心学校落实好实施方案,负责工作实施,负责学校食品安全日常管理,按照规定组织开展食品安全、质量问题监督和检查;做好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监测评估,对学生营养改善提出指导意见;组织处置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负责学校配餐室安全监管,切实做好本校日常监督检查工作;负责制定本校营养改善计划,对所有教师、配餐室负责人、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培训;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开展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承担各相关管理责任。
3、建立规章制度。主要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制度、学校配餐室建设和管理制度、供餐企业准入和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工作绩效评价考核制度以及监督举报制度等。学校与各班主任签订目标责任书,将责任层层落实,并建立工作督查制、信息公开制、工作通报制,加大此项工作的推进力度。
二、实施计划安排
1、实施范围和对象:全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
2、实施内容: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课间餐,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全年按照学生在校时间200天计算)。
3、实施时间:2012年春季学期开始。
4、供餐方式:实行课间加餐方式,待学校配餐室改造完成后,全部改为配餐室供餐方式。课间加餐食品由商家配送,主要提供牛奶、鸡蛋、水果、火腿肠、豆制品等成品食品。
三、管理系统建设
1、建立学生实名制学籍管理制度。建立学生学籍管理档案,每学期初与教育局核对学生情况,做到学生与学籍相一致、学籍与上报数据相一致,通过实地点名的办法对全体学生数进行核对,确保实名制学生与实施营养计划的人数一致。
2、建立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制度。配合县卫生局、县教育局组织开展学生营养改善状况调查,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成绩、体质、体能等指标及膳食营养摄入状况,建立学生身体健康档案,密切跟踪调查学生营养改善状况,为营养改善工作绩效评估提供科学依据。2012年春季开学一月内,必须建立学生身高、体重、体能等方面的营养健康状况监测纸质档案;2013年春季开学后一月内必须对实施“计划”学生进行第二次身高、体重等方面的营养健康状况监测,各班主任如实写好监测状况报告,以后每年均按时组织监测。同时建立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声像档案,记录其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
四、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制度
按照上级的应急预案,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校《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五、配餐室建立
利用干净整洁、安全、阴凉通风的两间校舍(约40平方米)作为配餐室。
六、学校食品安全管理
1、落实管理责任。配餐室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配备专职管理教师(验收员)。设立营养餐管理委员会,由学生代表、学生家长代表、教师代表等组成,具体行使配餐室的监督、检查等职能。
2、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管理制度、食品安全检查制度、进货索证索票制度、食品进货查
验记录制度、配餐室管理制度、配餐室卫生岗位责任制、食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食品留样制度等。
3、加强配餐人员管理。结合实际配备相应的合格工作人员,配餐人员必须身心健康、品行端正,上岗前学校要对其进行专门的培训,要求他们要有责任心,正确进行操作,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4、严把食品储藏关。要对进入配餐室的食品进行检查和验收,建立食品验收登记台账。配送到校的食品实行索证(索票登记制度;各学校建立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食品储藏、储存场所,配备必要的食品储藏保鲜设施;要建立健全食品出入库管理制度和收发登记制度;按要求进行管理。严禁各学校接收“三无”、腐烂变质、过期等不合食品卫生标准要求的食品。
5、加强配餐室卫生及安全防范工作。配餐室必须坚持餐后打扫,保持地面、工作台干净整洁,配餐用具必须消毒。同时做
好灭鼠、灭蚊蝇工作。做好配餐室防护工作,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配餐室。
6、加强供货监督工作。要安排专人,负责清点配送食品的数量、保质期等交接监督工作,确保食品的保管、储藏科学规范。学校长和专门负责学生营养配餐人员要经常到配餐室,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和质量监督,并做好检查记录,不能保证质量的要坚决予以更换。
七、监督举报电话和信箱
“计划”实施中,学校将配送食品或食品原材料进货渠道、工作制度及相关流程、食谱方案等都要予以公开,广泛接受学生及其家长、教职工和全社会的监督。要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对举报和反映的问题要及时查实和处理,并将调查和处理结果向举报人通报。要设立工作联系电话,并通过设立意见
箱,定期召开学生、家长和相关人士参加的座谈会等方式,及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
举报电话:8610209(平安镇中心学校)
8616571(沈家完全小学)
平安镇中心学校
沈家完全小学
5.小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篇五
为促进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提高和改善农村小学生健康水平,国家决定从2012年春季学期启动农村小学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我校学生营养早餐工程于2012年3月1日开展的;午餐工程于2012年5月28日开展的。自开展学生营养餐工程以来,我校非常重视学生营养餐管理工作。认真结合上级精神,认真工作,细心组织,努力做好各项工作。现就基本作法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教职工10人,在岗10人。在校学生总数为2012年3月---7月190人,2012年9月---2013年1月180人,2013年3月179人。
二、深入学习文件精神
深入学习文件精神,认真部署落实,我校组织召开了营养改善计划专题会,组织学习文件精神,确定了以“改善学生营养状况,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指导思想,成立了“营养改善计划”实施领导小组,制定了 “营养改善计划”组织机构及职责、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突发疾病应急预案等制度措施。明确责任人,落实工作职责及制度。各种表册收缴归档,并不营养医师王兴国饮食营养科普讲座
营养食疗
食补
健康饮食
减肥保健,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自此项工作开展至今无任何因产品质量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深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好评。
三、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了让师生和家长明白“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怀着感恩的心态面对学习,珍惜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以优异成绩报答祖国的深切关怀,我们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活动。我校高度重视营养改善计划工程工作,把这项惠民工程作实做好,把党中央、国务院对贫困地区孩子的深切关爱,对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重视支持和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决心送到广大家长和学生心中。我们利用校园板报等宣传阵地进行宣传,再通过下发告家长书的形式,向家长宣传营养改善计划的有关精神。通过大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也教育学生做到珍惜每一粒粮食。
四、健全制度 健全制度,落实职责,加强监督学校成立“营养改善计划工程”领导小组,校长为第一责任人,“营养改善计划工程”专人专管。制定“营养改善计划工程”实施工作程序,明确职责,责任到人。要充分发挥食品卫生监督员的作用,做到操作规范、把关严格、监督到位的工作机制,建立食品出入库登记制度和发放、储存管理制度。配备专人进行具体工作,对每天供应的食品数量、食品质量、外观品质、卫生情况等进行严格把关和监督,既不能缺斤短两,更不准掺水供给。使“营 养改善计划工程”不仅成为“营养工程”,还要成为放心工程和安全工程。
五、加大投入、保证安全
1、为了保证食品的新鲜卫生,学校做到“当日食品、当日食用”,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
2、做到了教室内保持清洁。教室避免阳光直射。防蝇、防尘、防鼠设施到位,做到了室内无蝇、无鼠、无有害昆虫等。
六、建立档案
建立档案,实时监测,学校建立“营养改善计划工程”档案,将每学期学生人数分班登记造册,实行动态管理,严禁虚报、漏报、瞒报。
七、用餐管理细心到位,做到万无一失
1、班主任要经常性的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导、健康教育等工作,负责用餐期间的秩序,监管用餐的全过程,统一实行集体用餐和监督用餐,防止学生烫伤、留餐、弃餐等行为,一旦发现要严肃处理。
2、学生食用中,发现有变质、有异味情况时,教育学生立即停止食用,变质食物立即收回,并立即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若发生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确保学生及时治疗,通知家长,确保学生安全,然后调查原因,落实责任,及时整改。
八、工作人员严格要求,按章操作
食堂工作人员做到四勤: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对着食品打喷嚏、咳嗽、不准随地吐痰,不准乱丢废弃物等,杜绝出现所有易污染食品的不卫生动作。确保让每一位学生吃到放心、舒心的饭。
九、存在的困难
学生就餐没有场所,只能在教室就餐,很不卫生。
6.营养改善计划自查报告 篇六
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增强学生体质,提倡合理膳食,改善学生营养状况,不断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根据高陵县教育局有关“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文件精神要求,我们认真开展了营养计划自查工作,现将我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教师15人,一至六年级6个教学班,共有学生178名。为保障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顺利进行,学校投入了较大的物力、财力,做到了储藏、加工分离,安装了防盗网、监控设施,购置了蒸蛋车、温控车、消毒柜等蛋奶加工专用设备,防蝇、防尘、防鼠设施到位。
二、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我校领导对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高度重视。开学初,学校认真制定了“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实施方案”,为把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以郇超校长为组长,分管后勤工作的副校长徐永信为副组长,校委会其他人员及班主任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把学生营养计划作为学校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切实做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管理工作,把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管责任分解落实到人,确保按时、保质、足额发放。
三、制度齐全,落实责任
为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学校制定了“食堂安全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卫生培训制度”、“出入库管理制度”、“库房管理制度”、“加工管理制度”、“发放制度”、“食品留样制度”、“班主任跟餐制度”,“卫生突发事件报告制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信息上报制度”和“学校食物中毒应急处理预案”等管理制度,健全了营养餐留样、班主任领取和学生用餐三类台账,规范了营养餐操作、加工、分发食用流程。
每周对营养餐工程的管理制度落实情况、食品卫生监管情况和学生的领取使用情况开展自查,并对存在的问题做到了及时整改。
四、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计划,是党和政府体恤民情、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的具体体现,是典型的亲民、爱民、惠民工程,为把党的这一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学校通过召开教师会、家长会、班会、致家长的一封信、黑板报等途径,广泛深入宣传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义、政策和做法。使学生、家长和社会了解并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向学生普及营养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的营养观念和饮食习惯。
五、严格程序,规范操作
1、学生营养计划食品由上级统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实行的是供应商定时定量定期配送,专人专车专程送达学校,我们按照相关规定向供货商查验、索要、留存供货商的相关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明、资质证明。学校安排专人负责食品验收工作,建立了详实的食品入库台账,有验收记录,并注明了名称、数量,确保学生营养餐在规定的保质期内。
2、严格入库程序。每次在配送的食品进库时,都认真清点、仔细检查、细心核对、准确登记,严格检查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外包装等,索要质检报告单,双方办事人签字,学校专人专账管理,防止过期、霉变和其他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所有交接手续规范,谁接手谁签字谁负责。
3、存储规范安全。我校设置有专用储藏室,专人负责,每天定时向加工人员发放营养餐,闲杂人员不许接近库房和加工场所。保管人员能够认真负责地做好保管工作,并建有规范的台帐记录。营养改善计划保管能严格执行食品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营养食品存放离地面15cm,离墙10cm,在有防潮设备的架体上存放,储藏干净卫生,通风透气,能够定期开启空调,室温控制稳定,防止了食品霉变。防盗、防鼠、防尘设施到位。有计划有次序地发放食品,防止积压、变质现象发生。做到了先入库的先出库,后入库的后出库,并做留样记录,详细记录了留样食品的名称、留样量、留样时间,留样每份保存48小时以上备检。
4、严格实行加工检查制度。加工人员身体健康,做到了穿工作服持证操作,个人卫生习惯良好,并按时对炊具进行清洗和消毒。
5、严格实施加工规程。加工操作规范,细节符合要求,未出现不熟、不热或过热等现象。鸡蛋加工前用淡盐水冲洗,做到了煮熟煮透,鸡蛋加工过程人不离场,每天将一个熟鸡蛋放进留样盒存48小时。
6、营养餐的发放严格遵守规程。每天早8:00开始加工,班主任于第一节课后领取,分发给学生食用,学生每天食用时,老师指导学生做到:一看、二摸、三嗅、四尝,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食用期间,实行班主任跟餐,分管领导巡视制度。对不适宜使用营养餐的学生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措施做妥善处理。落实好营养餐卫生监督机制,防止发生食品中毒事故,让学生放心使用营养餐。
7、食用后的残渣、奶盒等废弃物实行统一回收存放,于当天下午放学后集中处理,并做好残渣处理记录。
六、存在问题
尽管学校每天按时为学生提供合格的营养餐,但仍有个别学生在一些商店、摊点购买小食品,安全隐患责任难以分清。
七、改进措施
1、强化安全监管,禁止学生购买小食品,加大营养餐的宣传力度,利用班队会对学生进行食品质量安全、营养知识教育,积极指导学生科学地食用早餐。
2、完善营养餐改善计划实施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供餐流程。
3、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管理培训,强化管理,更好的落实营养餐改善计划。
耿镇中心小学 2013年6月8日
耿镇中心小学
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7.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汇编 篇七
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视频会上获悉,新疆决定把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公开透明纳入各地政务公开范畴,规定各地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全过程必须公开“晒”出来。
自治区指出,加强财务管理,用制度管钱、按程序花钱是保障资金安全的基础。推行“校财局管”,实行学校和企业按期到县教育(财政)局报账制度,做到校长“见数不见钱”。结余资金不能长期沉淀,按照财政规定滚动用于改善学生营养膳食补助,不得擅自挪用。各地要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确保国家补助资金按照要求15 个工作日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各地不得采购《食品安全法》规定的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据了解,截至目前,新疆享受营养改善计划学校1192 所,学生达101.27 万人,国家和自治区累计投入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经费23 亿元。
8.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汇编 篇八
——3160万名学生受益。目前,全国共有29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营养改善计划试点,13.3万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纳入实施范围,3160万名学生享受每天4元的营养膳食补助。其中,699个国家试点县(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个团场)的9.2万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实现连片特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受益学生达2132万人,真正体现了“雪中送炭”。
——2455万平方米学校食堂建设项目竣工。为有效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专门安排300亿元补助资金,支持试点地区6.9万所学校食堂建设项目,建设面积达2603万平方米。目前,6.4万所学校已完成食堂项目建设,竣工面积2455万平方米,竣工率达到94.3%。据统计,国家试点县采用学校食堂供餐的学校比例从53.5%提高到67%,学生就餐条件明显改善。
——1705亿元资金投入。从2011年至今,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1191亿元,用于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其中,营养膳食补助资金598亿元、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293亿元、食堂建设专项资金300亿元。地方财政累计安排资金514亿元(含“一补”资金)。在中央有关部门和试点地区的共同努力下,这些资金的投入、落实为广大学生实实在在的获得。
——零起重大事故。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15个部门,先后组织制定实施细则、食品安全保障管理、专项资金管理、食堂管理、实名制管理、信息公开公示、营养健康监测评估、应急事件处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食堂建设等10个系统的管理制度,明确中央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试点学校以及供餐单位的职责,为营养改善计划保驾护航。计划实施以来,没有发生一起大的食品安全和资金安全事故,偶发的小事故均得到及时妥善处置。
9.营养改善计划应急预案 篇九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应急预案
为了落实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有效预防学校食品安全突发事故的发生,降低和控制食品中毒事故的危害,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的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文件精神和县教育局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切实加强管理,确保有效地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维护学校的安全与稳定。
二、组织机构
(一)我校成立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其成员如下:
组长:黄德渝
副组长:罗世友陶昌权
成员:徐家祥、代涛、杨均英、敖静及各班班主任科任教师 领导小组在县教委和教育管理中心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组织协调工作。突发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后,按照程序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根据事故情况及时向上级部门及其他相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和协调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各成员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日常学校食品安全监督和管理,发现学校食品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整改。
(二)明确领导小组职责
1、启动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2、领导、组织、协调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3、负责事故应急处置事项的决策;
4、负责上报与事故相关的重要信息;
5、审议批准学校应急处置工作报告等;
6、向上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救援情况。
7、在突发重大、较大、一般事件时,由领导小组负责处置。
二、常规管理
(一)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通报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开展情况,部署食品卫生安全应急防范工作。
(二)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定期和不定期对学校师生饮水、饮食卫生进行检查,加强学校日常监测、坚持群防群控,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责令及时整改。
(三)督促指导食堂工作(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清理不宜从事食堂工作的人员。
(四)督促建立、完善食堂卫生管理制度,定期对食堂卫生情况进行检查、督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学校教职工饮食卫生安全。
(五)从源头上把关,加大对学校食堂食品进货渠道的监管,严防不合格食品及食源性材料进入校园。
三、报警机制
(一)报警程序:
1、拨打120电话,联系医院,及时救治中毒人员。
2、上报班主任——学校应急领导小组——教育管理中心、乡人民政府——县教委、县人民政府
(二)报告内容:
食品中毒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数、中毒情况、事故应急救治情况及事态发展。
四、事故处理
(一)发现师生出现食品中毒事件后,要求学校及时拨打120电话和医院取得联系,立即救治中毒人员。
(二)领导小组负责人接到报告后,要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营救处置工作,并及时向上一级领导机构报告事故情况,报告时间不得超过事发后1小时,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
(三)学校要立即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极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以备卫生部门检验。
(四)迅速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并要做好家长的稳定工作,保障广大师生及家长在事故发生和处理过程中的知情权,严防事态扩大给学校教育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五)领导小组对中毒事件展开调查,处理有关责任人,认真落实责任追究制。
(六)协调各方力量做好学校稳定工作,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七)食品安全事故善后处置工作结束,要总结分析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救援总结报告,报送上一级食品卫生安全办公室。
五、事故分级
突发事件按其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三级:
一级:重大食物中毒事件。为本校发生的一次中毒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不足100人,出现10例及以上死亡病例的食物中毒事件。
二级:较大事件。为本校发生的一次中毒 100人及以上,未出现死亡病例的事件,或不足100人,出现死亡病例的事件。
三级:一般事件,为本校一次中毒99人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的事件。
六、责任追究
学校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处置突发事件成绩显著的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对处置工作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个人,视情况可分别采取检查、纪律处分等方式追究其责任;对处置不当,贻误战机,造成恶劣影响或严重后果的直接责任人,要劝其引咎辞职或责其辞职,或给予免职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七、本预案由突发食品卫生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10.营养改善计划经验材料 篇十
——高罗镇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经验交流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按照会议的安排,今天在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营养餐的实施经验,说实话,谈不上经验,把我们的一些做法给大家做个汇报,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高罗镇全镇辖区内有中学1所、完小5所、村点小6所共计12所学校,在校学生3479人,全镇分校统一采取集中供餐方式,全部享受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镇现有教职工 192 人,自2012年养餐改善计划实施以来,所有教职工都参与了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管理和服务,做了大量细致有效的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特别是村点小的老师们既当老师又当炊事员,为学生发放牛奶、做中餐。虽然付出了很多,但是拉近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距离,减轻了贫困学生家长的经济压力,促进了学生努力学习的氛围、学校良好学风的形成,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得到了社会认可、家长的好评。
从运行的模式和运行的情况来分析,我觉得我们有这么几点和大家分享:
1、在思想认识上,我们下足了功夫
营养午餐自2012年实施已经三年多,三年多来,说实话,一开始就是我们中心学校人员也有抱怨,有懈怠,甚至还有过抵触情绪。因为在人员不足、毫无经验和头绪、甚至一些学校连一些基本的硬件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实施营养餐,困难确实很大,思想上压力不小。其他不说,就安全压力就感觉很压头,老师就更不用说了:“一天要上那么多课,还要给学生做饭,教学任务完不成怎么办?”“又当老师,又当餐厅服务员,教学质量还抓不抓?”“过去教书,现在又要给学生供餐,增加那么多工作量,加不加工资?”等等,这些都是老师们当时真实心态的写照。但作为管理人员,我们又意识到,这是国家实施的一项“强健孩子体魄,增强国家硬实力”的惠民工程,我们毫无条件的要贯彻好,落实好,实施好。因此,我们首先召开了全镇学校正副校长及点校负责人动员会,管理人员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然后,学校自分别召开动员会。中心学校人员经常进每一所学校与老师们沟通交流,提高老师们的认识,增强老师们的责任感,这样,经过不断的动员沟通,全镇教师统一思想,“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好,更要让学生身体好”这是家长的期盼,也是老师的责任。三年的时间,在后勤办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认识,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不断克服困难,使营养餐在我镇不仅实施顺利,而且还成为了我镇后勤管理的一道亮丽的风景。2014年湖北省审计组对我镇营养餐及后勤工作进行审计,现场就得到了专家们的好评。
2、在制度上我们强化了规范和责任
我镇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各校分别成立了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村委干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参与的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膳食监督领导小组,并逐步建立健全了营养改善计划管理的各项制度。如各学校分别制定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学校食堂管理制度》、《消毒制度》、《学生就餐制度》、《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制度》、《食品验收入库、出库制度》、《食品储存保管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学生实名制信息管理制度》、《学校健康教育制度》、《食品留样制度》、《学生食堂剩饭剩菜安全处理办法》、《高罗镇学生营养改善经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方案等。
我们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孩子的身上”。
责任明晰并实行责任追究制是计划实施的保证。因此各校层层签订管理、供餐服务及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管理目标,责任落实到人,如从校长、分管校长、后勤主任、安全主任、采买、保管到厨房师傅、班主任等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供餐的每一个细节都有责任人把关,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3、在管理环节上我们注重了每一个细节
为了规范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留样、配送等环节的管理,落实食品安全保障措施,我们要求各校安排专人负责,轮流对食品的采买、安全实施监督。如:我们明确要求大宗物品严格实行定点采买,严格索证索票;对于市场上购买的小宗物品购买建立双人采购和定期轮换制度,物品验收入库也是两人以上签字,所有物品质量必须优于市场同类物品,价格则不得高于市场价。
食堂物品的入库、出库必须由专人负责,签字确认。全镇完小以上的学校,我们要求应由2个以上人员签字验收。库存管理:食堂物品入库、验收、保管、出库应手续齐全,物、据、账、表相符,日清月结。盘点后相关人员均须在盘存单上签字。
尤其是留样环节,全镇所有学校包括村点小都购置了食品留样专用设施,严格按照规定留样食物。
学校营养餐财务上我们实行与学校后勤 “账物分离”的管理模式。即营养餐单独建账,比如肉,采购后,“配送单、发票、检疫报告”三单必须齐全,采购地点、时间必须一致,不和后勤大宗物品采购批次打裹。各学校创造条件实行后勤与营养餐物品分离,便于中心学校随时盘存核对检查,看你的采购总数与你的出库和存量是否相符。
3、在改善营养餐硬件条件上我们舍得投入
高罗全镇较大规模学校为中心小学、中学,两所学校学生数2300多名,占了全镇学生的2∕3。这是中心学校平时监督管理的重点,但在
对完小以上规模学校重点关注的同时,对于村点小的帮扶、监督管理没有丝毫放松。
近年来,中心学校对辖区内的村点小做到了每月必到一次,全面督查包括营养餐在内的各项工作,同时及时解决了一些村点小的实际困难,我们除了积极争取上级拨付资金对部分学校的食堂、蓄水池进行改造和修建外,中心学校拿出预算外资金对车道湖村小、水塘小学、甘溪小学等资金匮乏的点校学生食堂进行了维修。现在走进全镇大部分学校学生食堂,看到的都是洁白的墙壁、摆放整齐的厨具,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与以往破旧不堪的环境有了天壤之别。这些条件的改善给学生的食品安全提供了保障,也激发了老师们的工作热情。如:如熊洞村小向秀泽老师,因为学校就一个老师,由于自身身体状况不好,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营养餐服务,每天让自己的爱人到学校帮忙给学生做饭炒菜;车道湖的李孟清老师和杨绪山老师虽然都是接近退休年龄,但是每天给学生的饭菜弄得干干净净、清爽可口。上次县政府的副县长王冕同志在车道福、清水塘等点校调研时,看到老师给孩子们做的营养餐时,禁不住夸赞老师们做的饭餐是色香味俱全,不禁感叹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责任感。
4、在服务质量上我们用尽了心思
全镇完小以上学校都有专门学生食堂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饭菜的质量、安全卫生和服务态度,因此对于他们的管理也决定着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成败。三年以来,一是我们对后勤从业人员实行工资加绩效的管理模式,定岗定员定责,实行目标管理。二是我们一直坚持开展“五比” 活动,即“比服务态度、比烹饪技术、比经营特色、比勤俭节约、比清洁卫生”,同时,各学校按照中心学校要求,坚持后勤食堂主管每天早晨工作之前都要对员工进行10分钟的“培训”,总结前一天工作,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表扬,对存在不足的员工给予批评指正。“后勤比服务”量化考核表每天一公示,并与期末后勤人员绩效工资挂钩。通过对后勤人员的责任目标考核和“五比”活动开展,极大的提升了员工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后勤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现在走进我们的板寮小学、高罗中学、马家寨小学、麻阳寨小学宽敞明净的学生食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较为科学合理的一周菜谱,食堂功能分区科学健全,餐桌椅配套完善,设备设施先进环保,后勤服务人员穿戴整洁,食堂环境干净卫生,饭菜质量物美价廉,后勤人员耐心细致的服务更是让同学们享受到家的温馨与幸福。
总之,营养餐工作要实施好,我认为不外乎过好两关:一是思想关。我常和校长们说,营养餐资金和救灾款一样,救灾款是救命的,营养餐资金是续命的,保障生命更有尊严,更有质量,不能动,也是千万动不得的,动就是犯罪。二是良心关。只要我们的校长、老师们讲良心,把党的政策落实好,完善制度,强化责任,加强监督,精细管理,不在里
面打裹,这项工作就一定能做好,就一定能让学生吃饱、吃好,营养餐工作就一定能实施好。
今天,我在这里发言,也说明局党组、后勤办对我们的工作是肯定的,在此,我感谢高罗的各位校长,是你们的上心、用心和尽心才有了今天的成绩。但大家也要清醒地意识到,我们也还有很多不足,你比如有进出库登记不及时、两账分离不彻底、周营养食谱配餐不科学、采购与食谱不搭配、盘库存量有微量出入等。我希望大家在此次会中与兄弟学校多交流、多学习,以期回去后加以整改,把我们的营养餐工作做得更好、更完善。
谢谢大家!
11.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汇编 篇十一
关键词 营养改善计划 困境 对策
一、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困境
2011年11月,国家决定每年安排16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启动国家试点,为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以下称营养餐)。截至2014年2月底,共有22个省699个县全部实施该计划,中央累计安排营养膳食补助资金421亿元,安排食堂建设资金300亿元。此外,还有21个省共529个县开展了地方试点,地方累计安排资金93亿元。
2012年3月,江西省将17个县市纳入此次国家试点范围,分别为乐安、莲花、井冈山、永新、万安、遂川、赣县、上犹、安远、宁都、于都、兴国、会昌、寻乌、石城、瑞金、南康等,涉及农村义务教育学生97.55万名。目前,江西省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两年多,进展很快,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社会效应。但笔者对省内部分县市的营养改善计划调查之后,发现该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对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力度不够
自国家出台政策以来,试点县最多的赣州市和吉安市有关平面媒体对该政策进行了多次报道,如《赣南日报》、《赣州晚报》、《井冈山报》、《吉安晚报》迄今与营养餐有关的报道分别为9篇、13篇、12篇、18篇。这些报道体现了媒体对政策的关注,但宣传效果多限于大众的上层人士。作为政策执行主体的学校,很少对学生进行政策解释,导致贫困地区的学生和家长对政策了解不多。走访发现,有些家长混淆了正餐和营养餐的区别,误以为营养餐是学校提供全部免费的午餐,对学校收取营养餐之外的餐食费颇有怨言;有些家长认为学校营养餐单调难吃,不如将每天3元的膳食补助直接交给家长;有些家长甚至相信谣言,将学校的正常供餐活动向上举报,2012年下半年,乐安县和宁都县营养办都收到群众举报信,经核实,均没有违反营养餐政策。
2.食堂供餐模式推进较缓慢
食堂供餐营养效益好,资金使用效率高,餐品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是最好的供餐模式。但由于江西农村学校食堂少,2013年春季之前,全省各试点县基本采取企业供餐,统一配送营养餐成品,学校实行课间加餐的模式,营养餐成品多数为“牛奶+X”,“X”为鸡蛋、面包、蛋糕、饼干、桃酥、萨琪玛、水果、火腿肠等。2013年春季之后,随着食堂建设增多,江西省各试点县大幅增加了食堂供餐的比例,但食堂供餐的总人数还未见明显优势。如万安县实行初中学校寄宿生和4所中心小学本部食堂供餐,走读生和其他小学成品加餐的形式,食堂供餐只占总供餐人数的39%。食堂供餐模式推进缓慢的原因主要是学校食堂建设进展滞后,截至2014年2月底,2011~2013年江西省学校食堂建设项目中,完工面积仅占中央批复面积比例的33.15%,多数农村小学没有厨房或伙房。不过,调查也发现,遂川、兴国等县有些学校虽然有厨房,但并未开展食堂供餐,其原因主要是食堂供餐增加了学校的经费和人力支出,而且食品安全责任更大,不如“牛奶+X”模式方便。
3.食品安全重视不够
营养改善计划首先应确保食品安全,做好采购、贮存、加工、配送、分餐等各环节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并建立应急预案。2012年至今,云南省镇雄县、青海省大通县、湖南省新化县等多地出现学生食用营养餐导致食品中毒事件,造成恶劣影响。江西省营养餐自开餐以来,尚未出现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但不少学校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万安县部分学校的食堂没有明细的食品采购记录,有些包装食品无生产日期,食堂没有冰柜或冷库,采购的疏菜、肉类等在地面随意堆放;有的食堂暗中外包给个人,工作人员未作健康体检,部分食品以次充好;有的学校饮用水井露天敞开,未作加盖处理。有的学校在分发营养餐的时候,由于监管不力,导致个别学生被烫伤,这也是与食品有关的安全问题。
4.专项资金监管不透明
学生营养餐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全年按在校时间200天计算,所需资金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纳入国库专项资金。3元资金应全部用于食品本身,不包括和供餐有关的食堂建设及运输、人工等费用,这部分费用由中央另外拨付或地方财政配套补贴。2012年至今,广西那坡县、湖南凤凰县等地被曝供货商套利之后营养餐缺斤短两的情况。2014年6月,广西藤县营养餐采购中标的6家单位中,有3家存在资质问题。江西省制定了营养餐供餐准入管理办法,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金安全,但营养餐资金使用不够透明、社会参与度低的现象依然突出。试点县有些学校极少公开食堂账务收支状况,有些学校至今未成立膳食委员会,缺乏对营养餐的有效监管,有些学校虽然成立了膳食委员会,但流于形式。有些享受营养餐的学生由于退学、转学进城等原因不在原学校,但原学校没有及时上报,仍长期接收这些学生的营养餐补助资金。此外,有些家庭和学校在国家实施营养餐计划之后,对学生的饮食支出减少了,营养餐没有起到做加法的作用,却产生了挤出效应,这是另一种资金套利。
5.借营养餐之名搭车乱收费
一些学校以前办有食堂,并向学生收取餐费,实行免费营养午餐之后,学校食堂收入减少,就巧立名目在学生饮食问题上乱收费。2013年3月,遂川县禾源中心小学要求三到六年级共800名学生每人缴纳100元,用于支付食堂聘请的员工工资及水电等杂费,否则不能享受每天3元的营养餐,经家长反映后,县营养办表示将调查该笔收费的去向。12月,乐安县戴坊镇小曹小学以煮鸡蛋名义向全校300多学生收取10元“柴火费”,这笔本应由财政负担的费用遭到学生家长抵制,之后全部退回。
6.营养餐不营养或口味欠佳
营养餐的实质是营养干预,并不是简单的吃饱,应该满足不同地区学生的营养需求。我们走访一些学校看到,多数食堂的营养餐没有经过科学论证,食品没有做到合理搭配,“高脂低钙”现象比较普遍。有些食堂把蔬菜放在水池中浸泡太久,导致营养成分流失,有的菜烹煮时间过长,品相和口感均差。有些学校提供的学生奶是加入了许多调味剂的酸奶,虽然酸甜可口,但蛋白质含量不到1%,营养价值远远低于纯牛奶。江西农业大学一位营养老师介绍说:菜要香,一般得放20克油,烧茄子需要放40克油,而国家标准规定学生营养午餐放油不得超过8克,盐不能超过3克。如此一来,顾了营养和健康,就难以兼顾口味,两者存在一定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7.缺乏营养健康教育
国家要求学校应以营养餐为契机,加强营养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饮食行为模式以受益终身。但我们发现,试点县的不少农村中小学没有按国家要求每周开设0.5学时或每两周开设1学时的健康教育课,有些学校即使开设了健康教育课,也流于形式,没有专业的营养教师和教材,没有课程考核机制。在万安县、兴国县的260份问卷调查表明,92%的学生不知道5月20日是学生营养日,73%的学生饮食口味偏重,37%的学生爱好碳酸饮料并经常喝,57%的学生有过浪费粮食的现象,63%的学生偏食,68%的学生不重视早餐,89%的学生不了解常见食材的营养成分。调查还发现,多数学生吃营养餐之前不洗手,有些学生会将一包牛奶分不同时间段多次来喝。
8.学生营养餐监测数据质量较差
国家要求在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开展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分常规监测和重点监测两种,设置了监测指标和评估内容,部分监测数据需要通过网上系统每月上报。这项工作在很多试点县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日常的数据统计和系统维护工作不到位,有的学校上报不及时,有的学校为应付检查而编造数据,学生出勤、身高体重、生化指标、学生成绩、供餐调查等项目数据质量较差,有的存在明显错误。
9.营养餐废弃物随意处置
营养餐废弃物主要是各种包装袋和剩饭菜,不少农村学校垃圾处理能力有限,营养餐废弃物随意堆放在学校周边,或在学校附近浅层填埋,日积月累,不时发出臭味。安远县车头中学和小学在学校周边随意焚烧牛奶盒与食品包装袋,造成环境污染,引起群众不满。万安县窑头中学在校园旁建起了猪圈,利用学生吃剩的营养餐饭菜养猪,虽然想法不错,但猪圈粪便的臭味不时侵入教室,影响了校园环境。
二、营养改善计划的对策分析
目前,我国营养餐计划包括国家试点和地方试点县共1238个,涉及3200多万学生,实施规模仅次于印度和美国,为世界第三。这一政策关注弱势群体,消除社会不公,涉及千万家庭,影响深远。在实施过程中,营养餐实行就近购买的原则,牵扯到不少当地的企业和农户,很好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营养餐实施状况受到许多人的关注。针对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条应对策略。
1.尽快确立营养餐供餐法案
学校营养餐是保障儿童食物权、健康权、教育权等各项人权的重要举措,涉及国民素质的提高,应依法治理。美国、日本、泰国、巴西、法国等国家都颁布了与学生营养餐有关的法案,我国已有的法律中无关于营养餐的条款,只有针对营养改善计划的指导意见、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等,大多是以文件形式下发的,还没有上升到法律层次。这些文件对促进学校营养餐计划的实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如法律有稳定性和透明度,并且在政策得不到实施时,目标受益者寻求救济的可能性也低。我国营养改善计划已经实施两年多,积累了一部分经验教训,可以考虑制定一部专门的营养餐供餐法案,明确有关部门的法律责任和救济措施,以确立营养餐的法律地位,保障营养餐资金安全和受益人群。
2.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与营养餐有关的教育活动
2010年7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4处提到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学生营养状况。2011年4月,以邓飞为代表的媒体人士联合中国福利教育基金会共同发起“免费午餐”民间公益行动,并在半年后迅速由政府接棒,形成公共政策。这一政策因为有媒体人士的参与,具有先天的媒介资源优势。为加大宣传力度,有关部门可以借鉴“希望工程”的经验,设计出营养改善计划的标志图案和代表性图片,通过报刊、电子媒体报道各地营养餐实施状况,在校园、城镇、社区拉横幅、发传单和张贴招贴宣传营养餐政策。学校应该积极开展与营养餐有关的教育活动,如营养教育、劳动教育、节俭教育、感恩教育等,教育形式可以是课堂教学、主题班会,也可以是搭积木、做游戏、实际制作、知识竞赛等活动方式。
3.适度提高营养餐支助标准
营养餐每天3元的标准在各地的购买能力不同,就江西而言,多数试点县市勉强能够维持食材的费用,但随着物价的上涨,学校只能压缩一些肉蛋类食材,学生能吃饱,却不一定能吃好,营养餐的营养价值就打了折扣。因此,应当适度提高营养餐支助标准,以江西的情况看,目前每天4.5元的标准就能达到吃好的目的,以后随物价波动而动态调整。此外,江西省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一补”资金(小学生每天4元,初中生每天5元)是每学期打入学生惠农一卡通的,这部分资金可能会被家庭用于其他地方,不一定用于学生本人,因此可以考虑将“一补”资金转换为家庭困难寄宿生的免费晚餐,不过这一补助的比例较少,只占农村中小学寄宿生总人数的31.7%。
4.争取更多的社会资金和社会监督
除食材由国家负担外,水电、柴火、工作人员、食堂建设等各项经费中的一部分需要由地方财政支付,但多数地方财政的支付能力有限,学校只能从公用经费中垫付,导致一些学校对营养改善计划热情不高。这一情况表明,营养改善计划单靠政府和学校是不够的,应该吸纳社会力量共同实施这一公共政策。目前,已经有安利公益基金会的“春苗营养厨房”、九阳股份有限公司的“九阳希望厨房”、卡夫食品公司的“卡夫希望厨房”等社会慈善资金,为一些农村学校提供多种厨房设备,改善了学校食堂设施落后的状况。今后,政府应该吸纳更多的基金会、民间公益组织、企业及个人参与到这一政策中,以减轻学校负担,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中。为使政策效果和政策目标相一致,政策执行主体除了要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外,还要加强社会监督。全国学生营养办要求所有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地区的学校都要成立由学生、家长、教师、村(社区)代表组成的膳食委员会,这是引入社会监督的重要举措,应得到落实。此外,各地营养办和有关部门应扩大营养餐违规举报渠道,健全信息沟通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媒体要积极关注营养餐实施情况,努力将营养改善计划透明化,提高政策受益者与执行主体的互适性。
5.重视食品和资金安全
教育部等十五个部门制定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保障管理暂行办法》,对食品安全的许多方面都作了规定,指出要落实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实行供餐准入机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食品采购、贮存、加工、留样、配送等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并制定食品安全应急处理办法。为加强和规范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管理,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制定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资金安排、拨付、使用、管理、监督等作出规定,强调专项资金应足额用于营养餐食品,不得克扣、截留、挤占和挪用。两个《暂行办法》对食品和资金安全提供了保障,但在实际工作中依然不够具体,一些操作环节缺乏周密设计。同时,有关管理部门监管不严,政策执行不到位,这些都是导致食品和资金安全出现漏洞的原因。因此,应该完善《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或另外制定细则,提高试点县市的公共服务及管理水平,具体措施包括学校实行教师陪餐制度、专项资金纳入政府采购预算、实行公开招标、营养餐帐本定期向社会公示等。资金确实不足的学校可以向家长收取少量费用,但必须征得家长同意,这部分资金同样要公开透明。
6.做好营养餐调研和科研工作,定期对实施状况进行评估
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许多单位和个人,这一计划是否取得理想效果,需要通过调研用事实来证明。对学生营养健康状况进行监测评估是做好调研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制定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技术方案(试行)》,对所有试点县进行常规监测,对50个县进行重点监测,其中江西重点监测县为石城和乐安。CDC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与济南圣力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了《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系统》,这一系统包含学生出勤、身高体重、生化指标、学生成绩、供餐调查等项目,并能根据录入的数据生成监测报告,通过网络上报。《营养改善计划健康状况监测报告(2013)》对营养改善计划的评估结果显示,学生一日吃三餐的比例和学生餐的质量均有提高,缺课率下降,身高体重有所增长,贫血率下降。好的监测和评估效果需要好的数据质量,各试点学校应该重视监测评估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此外,学校要经常调查学生和家长对营养餐的意见,采取改进措施。学术界要积极开展与营养改善计划相关的课题研究,比如营养改善计划的立法和人权问题、营养成份和营养食谱问题、营养餐的教育性问题、营养餐对地方经济的促进问题、公共政策的执行力问题、营养餐的对农传播问题、政策监督问题等,这些课题可以为不同领域的理论界提供新的研究角度。
7.加快食堂建设,制定营养食谱
食堂供餐是营养改善计划的最佳选择,但受农村经济条件及学校规模的限制,许多村小和教学点是没有食堂或伙房的,如果采取食堂供餐,则面临“有米无锅”的困窘。国家虽然安排了食堂建设资金,但由于各种原因,江西省食堂建设进展缓慢。对建设餐厅有困难的学校,应优先建设简易厨房,或利用闲置校舍购入厨房设备。食堂从业人员和学生的比例为1∶100,可以由政府投入资金聘请厨师,或由学校富余教师转岗。学校食堂在提供营养餐的时候,要合理解决食品的营养和口味之间的矛盾,根据当地经济条件、食物特点和饮食习惯、学生的营养状况、不同季节特点、学校的课程安排来制定食品,食谱可以参照《农村学生膳食营养指导手册》,或使用《学生电子营养师》软件配餐,食物应以清淡为主,以植物油烹煮为佳,食品种类应尽量丰富,烹调方式要多样化。
参考文献
[1] 宁立标.学校营养餐计划的人权价值及其法律保障[A].杨军昌,剪继志主编.人口·社会·法制研究(2012年卷)[C].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2] 叶青,张明,刘伟,阮静.百亿财政资金配套营养餐:如何监管?[J].财政监督,2013(21).
[3] 袁春林.营养改善计划在农村学校实施过程中的教育性问题研究——以重庆市C县为例[D].西南大学,2013.
[4] 鲁晓黎.镇雄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执行研究[D].云南大学,2012.
[作者:陈建锋(1974-),男,江西万安人,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
【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汇编】推荐阅读:
学生营养早餐改善计划09-11
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制度09-25
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08-02
民族小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08-13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自查报告10-09
剑阁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汇报材料10-22
有关营养师行业的国家相关政策措施07-14
服务品质改善指导计划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