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由来与习俗(共11篇)
1.冬至的由来与习俗 篇一
冬至是什么意思
南朝梁人崔灵恩撰写的《三礼义宗》记载:(冬至)有三义: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古人认为冬至为“阴阳”相争之日,是预测一年晴雨、冷暖的好时机,甚至可占卜来年的人间祸福。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陈志岁《载敬堂集》载:“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又谓,冬至, 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 ”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预示否极泰来。
冬至,又名冬节、大冬、亚岁、小年、履长节。以冬至为界点,古代节气开始新的轮回,《淮南子》记载:“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
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人们还会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姜饭、冬至米团以及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在古代,民间以冬至日的天气好坏、冬至节气在一月中的位置,来预测往后的天气。“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的意思则是说:冬至这天如果是阴天的话,过年那天就是晴天;而如果冬至那天是晴天的话,过年那天就有可能是阴天,甚至下雪 。
冬至传统习俗
冬至又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很多地方对冬至很重视,甚至还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有很多习俗,早的可以追溯到汉代,晚的也多见于唐宋,并主要表现在饮食方面,比如吃狗肉、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年糕、酿酒等。
吃饺子、馄饨或汤圆。冬至这一天,北方时兴吃馄饨,西北一带多吃饺子,江浙一带则喜欢吃汤圆和麻松。冬至的汤圆又称“冬至团”,有粉团和粉圆两种,里面要包上精肉、苹果、豆沙、萝卜丝等,《清嘉录》记载道:“有馅而大者为粉团,冬至夜祭先品也;无馅而小者为粉圆,冬至朝供神品也。”民间还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来馈赠亲朋好友,以前的上海很讲究吃汤圆,有一首古诗说:“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而北京一带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这有一个故事。相传汉代时,北方的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其中有两个部族首领分别姓浑和屯,十分凶残。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的音,把它们叫做“馄饨”,然后恨恨地全部吃掉。借此表达对他们的痛恨之情,希望早点把他们消灭。因为做馄饨最初是在冬至这一天,于是就流行冬至吃馄饨。这个故事不知是否可靠。在宋代时,当时的京城杭州也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一个叫周密的人说,杭州人在冬至吃馄饨是为了祭扫祖先。
说到祭祖,就不得不说说广东一些地方,那里冬至祭祖的习俗很盛,甚至还有“冬节不回家无祖”的说法。因此冬至这一天,出门在外者,都要尽可能回家过节祭祖。一般的习俗是,冬至的早晨先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全家老少把甜丸汤做早餐。甜丸(米丸)就是《清嘉录》所说的“无馅而小者”,类似现在商场卖的小丸子。有的人家还在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在门上,俗称“敬门神”。比如泉州把元宵丸称为“头丸(圆)”,冬至丸称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一切圆满。中午也要祭祖,供品需要荤素五味;晚上还得祭祖,供品中必须有嫩饼菜。
饺子,相传起源于医圣张仲景。(可以参看前面“12.春节为什么要吃饺子?”)现在北方的习俗,一般在冬至和春节都要吃饺子,有些人还把饺子称为“扁食”或“烫面饺”,并说吃了冬至的饺子就不怕冻了。
江南一带还有冬至晚上全家欢聚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这也有一个故事。相传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在冬至这一天,变成了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赤豆饭吃,这样就可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此外一些地方还时兴吃年糕、荞麦面、九层糕等,“糕”与“高”谐音,寓意步步高升,年年如意。
很多地方时兴冬至吃狗肉。据说这从汉代就开始了。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啥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于是,在民间就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先不管这个传说是否可靠,冬天吃一点狗肉,确实可以驱寒暖身。
客家人则喜欢在冬至时酿酒,认为冬至时的水味道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以久藏不坏,柔和爽口,回甜生津。
2.冬至的由来与习俗 篇二
契约为一种合意, 依此合意, 一个或数人对于其他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 这是《法国民法典》第1101条给出的契约的定义。这里的合意指当事人双方意见一致的状态。契约的签订必须依据双方的意志一致同意而成立, 缔约双方必须同时受到契约的约束。在此法典中, 对于契约包含了两种意思:一是缔约的自由, 即是否与其他当事人订立契约, 由当事人自主决定。缔约双方具有签约内容和方式的自由。二是契约是正义的, 即契约的内容公正合理, 以及机会均等。这些特点表明缔约的双方对契约具有完全的控制权。
在经济学中的契约的概念比法律中的契约要广泛得多, 对一些非法律范围的有契约特点的合意也作为契约来研究。但是经济学中契约的内涵可以从古契约法中寻找思想根源。古典契约理论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契约的自由, 认为契约是具有自由意志的交易当事人自主选择的结果, 不受任何外来势力的干涉。现代契约理论研究的内容强调了对契约内容、契约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不完全契约就是主要的研究内容之一。现代契约经济学研究领域的广泛性, 是以古典契约理论的基本特点为前提的, 即契约的缔约的自由, 缔约双方对契约具有完全控制。
二、不完全契约
契约是一组承诺的集合, 这些承诺是签约方在签约时作出的, 并且预期在未来 (契约到期日) 能够被兑现。完全契约是指这些承诺的集合完全包括了双方在未来预期的事件发生时所有的权利和义务, 当缔约方对契约条款产生争议时, 第三方劝说法院能够强制其执行。例如在经典的双边贸易模型中, 若买方和卖方签订契约, 完全规定了卖方应向买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性能和特征, 以及买方应向卖方支付的数额及形式和双方违约时的惩罚措施等, 则此契约就是完全的。
然而, 在实际的交易中, 由于个人的有限理性, 外在世界的复杂性、不确定性, 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性, 契约当事人或契约仲裁者无法证实或观察一切等因素的影响, 使得契约的制定和执行却往往都是不完全的。契约的不完全性是指一个契约不能准确地描述与交易有关的所有未来可能出现的状态以及每种状态下契约各方的权力和责任。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契约的不完全性呢?
一是有限理性。因为在完全契约中, 契约当事人不仅完全了解对方的选择范围, 而且对将来的可能性选择也清楚知道, 并根据其选择了解所选择的结果或至少知道这种结果的概率分布。因此个人理性假设是完全的。然而由于人在神经生理和语言方面能力的局限性和外在世界的不确定性、复杂性, 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愿望上是追求理性, 实际上只能有限地做到这一点使得人类的理性总是有限的。人们既不能在事前把与契约相关的全部信息写入契约的条款中, 也无法预测到将来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的偶然事件, 并针对它们做出详细的行动计划和分配方案。因此, 人的有限理性是导致契约不完全性的重要原因。
二是交易成本的存在。交易成本包括以下几层意义 (哈特, 1995) : (1) 缔约各方在保持契约关系的有效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不测事件所要付出的费用; (2) 进行决策、达成有关协议、处理各为不测事件所要付出的费用; (3) 用清楚明晰的语言签订各种契约条款, 使其能够很好履行的费用; (4) 履行契约条款所要付出的法定费用。由于短期契约所涉及事件的简单性与对将来要发生事件的可预测性, 在短期契约中, 第一种和第三种交易成本都可能大大减少, 但这些成本在契约的运作中并不会消失。在长期契约中, 由于它的涉及事件是较复杂的、有较多的不确定性, 契约成本会大大地增加, 但长期契约的交易成本也不是无限大的。也就是说, 任何契约运作都是要花费成本的。由于契约运作的交易成本的存在, 人们所签订的契约在许多方面将是不完全的。缔约各方将会理性地漏掉许多意外事件, 认为等一等、看一看, 要比把许多不可能发生的事件考虑进去要好得多。另外, 各方将会漏掉一些他们不能简单地预测到的其他可能发生的不测事件。各方宁可不签订长期契约, 而只是签订有一定期限的契约, 以准备在契约期满时, 对这些契约进行重新谈判。还有在当事人对契约条款发生争议需要第三者来裁决时, 其契约履行的成本更高。当当事人签订控制可能出现某些争议问题的条款的成本超了解决这些争议的收益时, 契约的不完全性就出现了。因此, 正如克莱因 (B.Klein, 1980) 所说, 契约的不完全性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不确定性意味着存在大量可能的偶然性因素, 且要预先了解和明确针对所有这些可能性的反应, 费用是非常高的。二是考核具体的契约绩效, 例如一个雇员从事一项复杂工作的能力水平, 可能也是费用非常高的。因此, 对于第三方执行者, 如法院要完满地证实违约往往是很困难。虽然不完全契约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到修正或重新谈判。但是, 重新协商过程会产生多种成本, 这些成本包括重新谈判的过程本身所产生的事后成本;和对重新谈判的预期所产生的事前成本。
以上的分析表明, 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 使得在各有其主的企业间签订契约的成本可能很高, 如何降低签约成本呢?哈特认为, 关键在于控制权如何配置。
三、不完全契约与控制权
如果一个契约不能准确地描述与交易有关的所有未来可能出现的状态以及每种状态下契约各方的权力和责任, 这个契约就是不完备契约。简单地说, 不完备契约就是一个留有“漏洞”的契约。 (1) 由于有“漏洞”, 不完备契约常常不具法律上的可执行性。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意味着, 当不同类型的财产所有者作为参与人组成企业时, 每个参与人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得到什么, 并没有完全明确说明。比如说, 劳动合同规定了工人上下班的时间, 每月的工资, 但并没有说明工人每天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具体的工作;劳动法规定工人加班时企业应该支付加班工资, 但并没有规定什么时候可以加班, 什么时候不能加班, 如此等等。为什么劳动合同不能完备?因为企业面对的是一个不确定性的世界, 企业要在这个世界中生存, 就得随机应变, 一个完备的合同无异于否定企业的存在。
如果契约是完备的, 就不存在所谓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 从而也就不存在所谓的“企业所有权”问题。这是因为, 一个完备的契约意味着所有的“收益权”和“控制权”都合同化了, 没有“剩余”存在。比如说, 假定只有一种可能的状态出现, 一个完备的合同将规定每种状态下每个参与人选择什么行动, 得到什么收入。在这种情况下, 没有任何人对企业拥有所有权, 因为每个人的行动和收入都是合同规定好的。产权配置的重要性来自契约的不完全性, 当契约不完全时, 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当合同中未预料到的情况出现时, 谁说了算?谁有权对契约中未规定的情况做出决策, 这就是所谓的“剩余控制权”或所有权问题。
正因为企业的契约是不完备的, 才出现了“控制权”问题。进一步, 契约的不完备性不仅意味着“所有权”问题的存在, 而且意味着谁拥有所有权是重要的。 (2) 企业控制权安排是所有参与人之间讨价还价 (显性或隐性) 的结果;进一步, 如同财产所有权一样, 企业所有权的安排只决定每个企业参与人事后讨价还价的既得利益状态, 而并不消除事后讨价还价本身。这一点是格罗斯曼和哈特 (1986) 的一个重要贡献, 对理解企业控制权安排非常重要。在他们的理论中, 控制权的重要性正是来自它对事后讨价还价的既得利益状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重武,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9.
[2]迈克尔.迪屈奇.交易成本经济学[M].王铁生, 葛立成, 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3]杨小凯, 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中译本[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4]詹森, 麦克林.专门知识、一般知识与组织结构.契约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5]钱颖一.企业理论[G]//汤敏, 茅于轼.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1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9.
[6]哈特.企业、合同与财务结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7]伯利, 米恩斯.现代公司和私有产权[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8]路易斯.普特曼, 兰德尔.克罗茨纳.企业的经济性质[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3.立春的由来与习俗 篇三
古代有“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我国古代将立春的15天分为三个时间段,从立春当天开始,以后五日,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而后的五天里,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天,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上。 正因为立春意味着春天的开始,也意味着农忙的开始,因而也就流传下来许多关于立春的习俗。
祭祀
中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旧俗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天子要在立春日亲率诸侯、大夫迎春于东郊,行布德施惠之令。后世历代统治者在这一天都要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
在立春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的历史悠久,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当时,祭祀的句芒亦称芒神,是主管农事的春神。据文献记载,周朝迎接立春的仪式相当隆重,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要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8里之郊迎春,祈求丰收。那么,为什么要到东郊去迎春呢?这是因为迎春活动祭拜的句芒神居住在东方。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比如,宋代的《梦粱录》中就记载:“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这就证明,迎春活动已经从郊野进入宫廷,成为官吏之间的互拜。
到了清代,迎春仪式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据《燕京岁时记》记载:
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
清人所著的《清嘉录》则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仪虽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岁朝,但要高于冬至的规模。
打春牛
传说,神农氏尝百草、分五谷,开始了农业。三皇五帝都很重视农业,到周朝的时候,务农的事被提到朝议上,一面制历,一面责令地方官办每年举行一次迎春的仪式。农为百业之本,春为一岁之首,迎春仪式当然要隆重了。立春前一日,由两名艺人顶冠饰带,一称春官,一称春吏。他们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无论士、农、工、商,见春官都要作揖行礼。报春人遇到摊贩商店,可以随便拿取货物、食品,店主笑脸相迎。这一天,各地要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前为是鼓乐仪仗队担任导引;中间是长官率领的所有僚属,官吏们都要洗澡,穿素服,不坐轿子,不骑马,步行到郊外;后面是农民队伍,都执农具。来到城东郊,迎接先期制作好的芒神与春牛。到芒神前,先行二跪六叩首礼。执事者举壶爵,斟酒授长官,长官接酒酹地后,再行二跪六叩首礼,然后到春牛前作揖。礼毕,与来时一样热闹,将芒神、春牛迎回城内。
第二天立春时分,地方长官率僚属、农民鞭春。阴阳官先要举行一定的传统仪规。地方官主持迎春仪程,即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然后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礼毕回署,众农民要将春牛打烂。打春牛意思是打去春牛的懒惰,迎来一年的丰收。人们还认为,土牛打得越碎越好,以示人们对春天的热爱。随后,人们欢笑着抢土牛的土块带回家撒入牲圈,象征槽头兴旺。
打春牛最初是打土牛,过了许多年,土牛又换成了纸牛。这种纸糊的牛里面装上五谷,被当作“春牛”,在迎春会上让人们举鞭狠打,牛被打倒,纸被打破,里面的五谷流出来,这象征着打出一年的五谷丰登。
现在,城里已很少举行鞭春活动,但一些农村却仍有打春牛的风俗。妇女们抱着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旧说可以不患病症,今已成为娱乐。立春日当天,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洒在各自的农田里。吕梁地区盛行用春牛土在门上写“宜春”二字。晋东南地区习惯用春牛土涂耕牛角,传说可以避免牛瘟。
送春
立春当日,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主人要给“送春”者以报酬,实质上是一种佳节售货活动,然而却是皆大欢喜。也有的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
咬春
咬春又名吃春,即在初春时节,吃一些象征春意的新鲜菜蔬之类的食品,以迎接新春的到来。据说,咬春以后,整个春天不会犯困。咬春的食物多以白萝卜为主,以荠菜为最佳,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在老北京,这一日从一大清早,就有人挑着担子在胡同里吆喝:“萝卜赛梨……”那时候,再穷的人家也要买个萝卜给孩子咬咬春。今天的人们发现了更多“春味”,只要有“咬”这个动作,人们都要吃一吃,只要是性属辛甘的食品,人们都要补一补,有荤有素,有中有洋,组成了现代咬春宴。
春饼是咬春宴上必不可少的立春食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北方人称其为“春卷”。据传,在东晋时期就有,那时叫“春盘”。当时,每到立春这一天,人们就将面粉制成的薄饼摊在盘中,加上精美蔬菜食用,故称“春盘”。那时,不仅立春这一天食用,春游时人们也带上“春盘”。到了唐宋时期,这种风气更为盛行。著名诗人杜甫“春日春盘细生菜”和陆游“春日春盘节物新”的诗句,都真实地反映了唐宋时期人们这一生活习俗。
从宋朝到明清时期,吃春饼之风日盛,且有了皇帝在立春日向百官赏赐春饼的记载。明《燕都游览志》载:“凡立春日,(皇帝)于午门赐百官春饼。”到了清代,伴春饼而食的菜馅更为丰富。现在,人们备上小菜或各式炒菜,吃春饼时随意夹入饼内,味道和样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戴春幡
春幡也称“春幡胜”、“幡胜”。古代立春之日,人们将帛、绢或纸剪成长条状小幡,戴在头上,以示迎春。此俗起于汉朝,至唐宋时期,春幡的制作更为精巧。春幡主要由女性佩戴,男性几乎不佩戴。女性立春佩戴春幡的习俗最迟始于汉末魏晋时期,从此历代沿袭,形成了风味十足的立春文化。女子立春所戴春幡,最早的形态应该是自然生长的花朵,后来人口繁密,都市形成之后才以布帛为之,甚至有的以彩纸充任,但它决不是一般性的装饰物。立春节时,女性们佩戴春幡首先是作为避邪之物,具有避凶、求吉利的寓意。
在有些地方,女孩子还剪彩为燕,称为“春鸡”;贴羽为蝶,称为“春蛾”;缠绒为杖,称为“春杆”。将其戴在头上,争奇斗艳。现在陕西长安、关中一带的农村还流行着立春日佩戴“春鸡”的习俗,因为,他们认为燕子是报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征。晋东南地区的女孩子们喜欢交换这些头戴,以此来盼望大家都能大吉大利。有些地方还习惯用绢制作小娃娃,名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有些农村地区讲究缝小布袋,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平安吉祥。
贴宜春对联、宜春字画
春天到了,人们将迎春的意愿转化为在自家门框上贴上用红纸书写的对联和贴在窗户上的字画,这种对联和字画流露出了人们迎春的喜悦。如对联有“一门欢笑春风暖,四季祥和淑景新”,或“瑞雪丰年,八方献瑞”、“春风得意,六合同春”,屋内墙上也贴满“迎春”、“宜春”以及“福”字。整个院子里一片红彤彤的景象,显得春意浓浓,也象征着吉祥如意。还有人在门楣上张贴一段祝愿之词,表示迎春的意愿。有些会绘画的人,常给门楣上画一幅《腊梅图》。也有的人用红纸剪刻出雄鸡形状贴在门上,因鸡与“吉”谐音,有吉祥如意之意。
立春与农事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升高,日照时间变长,降雨增多,这时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立春过后,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就要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有些地方仍然很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也时有出现。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由于立春位居二十四节气之首,表明春季从这一天开始,故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关于立春与天气、农事之间关系的民谚较多。立春节气也是受农民欢迎的节气,因为它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带来了希望。农谚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春之计在立春”、“立春一过雨水来,农田活计早安排”、“立春三天暖洋洋,百草发芽春水漾”,这是提醒人们,春天来了,地里农活就要开始了,需要做个计划、安排,抓紧春耕准备,做好越冬作物的田间管理。
立春日天气与年景有关,以为立春宜晴不宜阴,晴则兆丰,阴则兆灾。有民谣说:“立春清明又和暖,农人鼓腹皆翘天。倘若风阴与昏暗,五谷不登人不安。”又有“晴则诸事吉,阴则万事愁”、“立春晴一天,农夫好种田”、“立春三日晴,今年好收成”、“立春阴,一春阴,立春晴,一春晴,阴阴晴晴到清明”、“立春有雨连清明”等说法。对于一年中有两个立春日的年份,有“一年两个春,黄牛贵似金”、“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的农谚。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象征着春天的开始,同时也是一年农事的开始,因而人们对立春寄予了很多的期盼,盼望着来年能五谷丰登、平安吉祥。
(本刊编辑部孟艳霞整理)
4.冬至的由来与习俗 篇四
今天是冬至,又叫“冬节”。过了今天,往后白天的时间就会越来越长了。我们这里冬至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你们知道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吗?
我来告诉你吧!从前,有一个医圣名叫张仲景。他曾经在长沙当官。他告老还乡的那天,正好是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的.冬天。他看到乡亲们穿着破衣服,耳朵都烂了,心痛不已。他就让人用羊肉做了许多饺子,乡亲们吃了,耳朵马上就好了。这个小故事就是冬至的来历。
5.小年的习俗与由来 篇五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今天正好是北方的小年。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宋代的范成大在他的《祭灶诗》中说:“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可以说,这首诗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古代中国人有关祭灶的风俗习惯。
6.除夕的由来与相关习俗 篇六
除夕的日期会因为历法而有所不同。传统上汉字文化圈以农历作为历法,由于农历十二月多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又称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年三十夜、三十暝(闽南语);而十二月小月时为廿九日,有些地区又会改称二九暝;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改用格里历,但他们是将原有农历年(旧正月)的习俗提前至西历元旦,所以现在日本的除夕(大晦日)是格里历12月31日;而在中国,统治者曾于1929年1月1日起,全国使用公历,一度废除农历和禁过农历年,强逼民众把过年的习俗改为于公历新年进行,官方也就把除夕改为公历12月31日,但民间并未严格遵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正式恢复农历年。
除夕时,人们会一家团聚,并有守岁的习俗,在中国、日本、越南,家中的长辈会发给晚辈压岁钱,韩国近代也受汉字文化圈其他地区影响而有了发压岁钱的习俗。而中国南方和越南一些地区会有年宵市场(或称花市)。
起源除夕的起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的由来。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
风俗
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围炉。南方称为团年饭、团圆饭,是农历除夕(每年最后一天)的一餐,目的是在过年前一家团聚并共度新春,传统上年夜饭多在除夕祭祖后食用。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贴窗花和福字
在民间,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来烘托节日气氛。
人们还喜欢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贴年画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
燃爆竹
春节放鞭炮,是中国人民过春节,迎新年的传统习俗之一。
祭祖
中国很多地区有在除夕祭祖的风俗,称为送年食。上坟时间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们把做好的年夜饭,送到亡故亲人的坟上,让亡故的亲人与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从而寄托人们对亡故亲人的哀思。
压岁钱
压岁钱古称厌胜钱、压胜钱、压崇钱、押岁钱等。长辈将事先准备好的钱分给晚辈,意思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年。
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饮食特色
中国北方中国北方人菜色中常包括水饺、鱼、年糕、长年菜等。因为水饺状似金元宝,有富贵之意;鱼这道菜不能吃完,因为在汉语中鱼和余同音,有年年有余的吉祥意思;年糕则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长年菜则有长寿的意涵。
中国南方华南多有鸡、年糕、烧肉、发菜、蚝豉等,因为发菜蚝豉与发财好市谐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饭必有鱼,丰盛汤锅。
在厦门,血蚶是人们每年除夕年夜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肴。关于除夕吃血蚶的说法一:人们把蚶壳看作两扇门,血蚶肉即为元宝,吃血蚶也就是开门见宝新年行大运。说法二:中国古代的货币起源就是贝壳,年夜饭上吃血蚶,意味着在新的一年能赚大钱。一般情况下,吃完的血蚶壳不能扔掉,要把吃完的血蚶壳扫在一起后堆放在床底下,直到农历大年初三后才能倒掉。如此这般,才能蓄财不外流,来年财源滚滚来。
节日禁忌
古时除夕有很多禁忌。如忌言鬼、死、杀等不吉字眼、忌打碎碗碟,忌恶声谩语,忌随地便溺,忌泼污水、灯油于地等。
相关传说
7.冬至的由来与习俗 篇七
从历史上来看, 一般认为利物浦这个城市起源于1207年8月, 当时国王约翰下了一道诏令建立利物浦市镇, 但直到16世纪中叶, 利物浦还只是一个人口只有500人的小镇。直到1650年代英国内战后, 利物浦的贸易和居民人数才开始缓慢增长。踏入十八世纪, 在同爱尔兰和欧洲贸易之外又加上了西印度群岛贸易, 利物浦最终成为英国第二大都市。1715年利物浦建成英国第一个船坞, 而奴隶贸易的利润帮助该市繁荣起来。到18世纪末, 利物浦控制了欧洲百分之41, 英国百分之80的奴隶贸易。同时这里也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地区之一。
曼彻斯特这个城市虽然建立的很早, 但是一直发展的缓慢, 直到工业革命以后, 才真正崛起!1764年, 兰开郡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织机, 开始了从纺织机器发轫的工业革命。18世纪80年代第一家棉纺织厂在曼彻斯特诞生。1789年蒸汽机开始代替水力, 装备纺织厂, 从此这里的棉纺业发展得更为迅速。后来的曼彻斯特已从旧集镇发展为英国有数的大城和世界棉纺工业之都。
随着奴隶贸易的衰败, 利物浦这个城市也随后衰落了, 而工业革命的开始, 曼彻斯特地区由于纺织业的发达, 而迅速繁荣!二个地区的天地变化, 让当地的人们之间产生了人性的嫉妒和排斥!在一定的意义上, 城市球队的对立, 城市球迷的对立就是城市历史的缩影!
从宗教上来看, 众所周知, 在英国, 历史上就有新教和天主教的冲突!海港城市利物浦由于地理原因, 拥有很多爱尔兰移民, 他们大都信奉天主教, 这使得利物浦这个城市的信仰不同于英国的其他城市, 也不同于曼城地区!传统城市曼彻斯特自从工业革命以后, 拥有大量的外来打工仔, 他们基本都以新教为信仰!由于新教与天主教有过很多次的激烈碰撞, 所以, 这两个城市从意识这个方面就有点道不合!作为自己地区的代表球队, 红军和红魔在球场上疯狂的对峙也显得合乎情理!
从经济上来说, 二个城市发展到19世纪以后, 曼彻斯特城和利物浦都成为英国工业时代的二大代表, 其中Manchester更是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城市, 著名的全球贸易中心, 而港口发达的利物浦是为该地区纺织工厂服务的物流中心。二个城市甚至还在1830年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客运线。时间发展到20世纪中叶, 二大城市都衰败了, 就像大不列颠帝国一样, 成为黄花!后来在80年代, 二个城市又做出了改革, 西北双城”的境况开始好转。撒切尔时代, 英国的地方政府高度私有化。曼彻斯特在市场自由化的作用下变成了“疯狂的曼彻斯特”。而利物浦选择了与组合相反的道路, 导致的结果是, 曼彻斯特比利物浦更成功地度过了危机。利物浦七八十年代成为欧洲之王, 曼联统治90年代的英超, 就是二个城市经济实力的鲜明体现!
当利物浦人一觉醒来后, 才发现他们已经落后曼彻斯特人了, 他们有着盎格鲁萨克孙人的不服输精神, 他们和曼彻斯特人争夺资源, 希望自己的城市能够超过曼城成为英国第二大城市!与此同时, 曼联这十几年的崛起, 和他的城市的步伐一样, 然而利物浦这支球队也和他的城市一样, 睡醒以后正在大踏步的追赶, 希望重塑历史的辉煌!他们在私底下争夺贸易和资源, 他们在球场上互不认输, 相互争夺!一种生活的追求, 也是一种荣誉的追求!
曼联历史上最成功的主帅弗爵爷有一句经典名言:“我这辈子最大的成就, 就是把利物浦从他妈的王座上踢下来”, 曼联球迷也知道利物浦是他们一生的敌人。弗格森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率领曼联压倒利物浦的愉悦, “每一个曼彻斯特人都以战胜利物浦为荣。因为对方和我们一样, 是英格兰最成功的俱乐部。我们无法忍受对方的胜利, 好像我们被踩在了脚下。”而利物浦的每个球迷, 不论利物浦还是埃弗顿, 都痛恨曼联。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原因, 只是从小就恨, 或许因为曼联太成功, 或许因为百年来的积怨。
1986年之后, 弗格森最大挑战是如何打破利物浦对英格兰足球的垄断, 而这时达格利什刚刚从费根手中接过利物浦教鞭。两个苏格兰人都是个性刚烈、言辞锋利, 胜利欲望极强的人, 弗格森在曼联奋斗7年后才夺取第一个联赛冠军, 而达格利什在利物浦执教时就压了弗格森一头, 后来达格利什布莱克本, 又从弗格森手中夺走英超冠军, 两人成了一对德比天敌, 仇怨至今仍无半点消退迹象。弗格森在自传里有一句名言:“当你死后出殡时, 你只需要四个朋友来抬你的棺材。”这句话就是当达格利什成为电视台评论员后鼓动媒体围攻弗格森时, 老帅愤世嫉俗的怒斥。
利物浦和曼联是足球圈最著名的德比之一, 从地理上可称作英格兰西北德比, 因为两队所在城市曼彻斯特、利物浦位于英格兰西北部, 相距不过31英里;而从竞争来说绝对是英格兰第一德比。但是红魔和红军的对抗, 是一种信仰的对抗, 一种地域的对抗, 更是经济领域和文化意识的对抗, 根本不是大多数中国球迷认为是为了那几座奖杯那么简单!如果仅仅是几个冠军, 就让这二个俱乐部争的面红耳赤就太简单了!名为争夺冠军, 其实是一种综合的较量!地缘较量!经济较量!一个群体与另一个群体的较量!理性看球, 欣赏足球, 体会快乐才是看足球的最大真谛。
参考文献
[1]、施晓慧;英国生活离不开足球[N];人民日报;2004年
[2]、鄂伯尔;足球发展简史[J];足球世界;1997年17期
8.冬至将至话习俗 篇八
有关冬至的传说和习俗很多,它与人的健康养生有很多关系。过节习俗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汉朝称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仪式“贺冬”。《后汉书》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冬至这天,不但朝廷放假,军队、边塞、商旅闭关,停业休息,而且亲朋好友还要相赠礼物,聚会饮酒美食。清朝的《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冬至、夏至,是一年阴阳交替的一天。三十、初一,是一月阴阳交替的日子。子时、午时是一天阴阳交替的时刻,等等。体质虚弱的人在这个时间(刻)内容易患病或者老病复发,危重病人甚至可能“阴阳离决”而死亡。古人经过长期观察总结,认为冬至是个非常的日子,说不清这些异常,以过节的形式表示重视,祈求避祸。
◇吃饺子习俗 在一些地方,民间有“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的谚语。传说是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相传张仲景在长沙为官告老还乡时,看见乡亲们饥寒交迫、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冻烂了,顿生怜悯之心。于是,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与葱姜等具有驱寒作用的蔬菜做馅,包成像耳朵一样的食物,在胡椒面、辣椒面的汤锅里煮熟,名曰“驱寒娇耳汤”施舍,并让乡亲们饮食效仿,御寒防冻。后来,每逢冬至节令,人们便吃“冻耳朵”,渐成习俗。“冻耳朵”也称“扁食”、“烫面饺”、“饺子”。河南南阳一带至今还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吃狗肉习俗 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狗肉味甘性温,具有温中驱寒之功效。《本草食疗》说羊肉温中益气,“凡与羊肉同煮,皆可补也。”
◇赤豆糯米饭习俗 江南冬至之夜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传说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作恶多端的儿子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赤豆又名红小豆,性平味甘,能健脾行气,醒脾化湿。糯米就是江米,《本草原始》称它能“温补脾胃。”
“药补不如食补” 冬至之后,宜多食羊肉、韭菜等温热食物,少食寒凉菜肴和食物对于平衡人体阴阳,增强抵抗力是非常重要的。以上传说中的羊肉、狗肉都有咸温补阳的作用。
9.七夕节的习俗与由来 篇九
胶东地区,有祭拜七姐神的习俗,年轻女子常喜欢在七夕节着新装,聚一堂,月下蒙结七姐妹。有的还唱“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地针,不图你的线,光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还竞赛穿针引线,争得巧手之名。
接露水
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种生求子
种生求子是七夕节中旧的习俗,实际上是信仰之一种。在节日前利用若干种植物,如小麦、绿豆、小豆、豌豆等,放在器皿浸水,生芽数寸后,于七夕即日用红蓝彩线束扎起来,作为一种得子得福的象征。还用蜡塑各种形象,放在水上浮游。
树液洗头发 花草染指甲
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轻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七夕储水
广西某些地区有七夕储水的习俗,认为双七水洗浴能消灾除病,体弱多病的孩子,也常在此日将红头绳结七个结,戴在脖子上,祈求健康吉祥。
吃巧食
10.中国主要传统节日的由来与习俗 篇十
近年来国人对传统节日愈加喜爱和重视,纷纷采取措施加强对这些节日的保护,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中国的传统节日与中国文化紧密相连,它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这里所介绍只是汉民族的一些较大的传统节日,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众多的民族节日,是一份有待挖掘的文化宝藏。
春节:指农历正月初一,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农历新年、农历年、旧历年,俗称“过年、大年、过大年”。“春节”一词已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大的节日,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并位居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首。
春节的由来: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春节习俗:春节的习俗有很多,包括贴门神 、贴春联 、接灶 、贴福祈福 、置天地桌 、吃年夜饭、守岁、放爆竹、接神、祭祖、接财神、隔年饭等。
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每年的阳历四月五日。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杜牧的《清明》人民用它安排进行农事活动。
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扫墓的习俗是为人们祭奠先祖和亲人的`亡灵、寄托自己的哀思,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
资料
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清明节习俗:荡秋千、蹴鞠、踏青、植树、放风筝
端午节: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端午节在中国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的由来: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习俗;悬菖蒲挂白艾、驱五毒、挂钟馗象、龙舟竞渡、香袋和兰草汤沐浴、粽子、饮雄黄酒。
中秋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的由来: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11.寒食节由来与寒食诗拾萃 篇十一
较为流行的说法, 相传这种风俗起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之推 (姓介名推, 又称介子推, 之为虚词, 子为敬称) 。当时介之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 介之推割股肉供晋文公充饥, 晋文公复国后, 介之推不求利禄, 与母归隐绵山, 文公焚山以求之, 介之推坚决不出山, 抱柳树而死。晋文公葬其尸于绵山, 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 修祠立庙, 并下令于介之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 以寄哀思。相传安葬遗体时, 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树洞, 从洞里掏出一片衣襟, 上有血诗一首, 有“割肉奉君尽丹心, 但愿主公常清明”等诗句。唐明皇开元二十年 (732) 宣布一道圣旨:“寒食上坟, 礼经无文, 近世相传, 已成习俗, 应该允许, 使之永为常式。”从此, 清明与寒食成为祭扫上坟的日子。据施蛰存先生说, 寒食清明在唐朝是个大节日, 连续放假七天。清明日, 宫中宴请百官, 吃的还是冷餐。到傍晚宴会散了, 就取当日钻得的新火, 燃点蜡烛, 赐给贵戚近臣, 这叫做“赐新火”。这个制度, 一直沿用到北宋时期。在后世发展中, 又逐渐增加了踏青、秋千、蹴鞠、牵手、拔河等娱乐活动。正因为是大节日, 所以唐代留下了许多关于寒食清明的佳作。杜甫、白居易、杜牧等都有名篇传世。
一、韩翃《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韩翃, 生卒年不详。字君平, 南阳人, 天宝十三载 (725) 进士。宝应元年, 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为从事, 检校金部员外郎。罢职后闲居十年, 与钱起、卢纶等歌咏唱和, 游于驸马郭暧之门。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诗名日著。德宗即位后, 建中元年, 知制诰缺人, 中书省两次提候选名单德宗都不批准, 而下旨“与韩翃”, 当时另有江淮刺史也叫韩翃, 中书省不知德宗要用那个韩翃, 再次请旨, 德宗便批道:“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翃。”于是, 诗人韩翃被任命为驾部郎中, 后升任中书舍人。约卒于贞元初, 王士祯.《带经堂诗话》“七言绝句, 大历贞元间, 如李君虞, 韩君平诸人, 蕴藉含蓄, 意在言外, 殆不易及。”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这两句诗描写京城寒食节的自然环境。春城, 春天的京城。飞花, 漫天飞舞的杨花。这两句诗先说果, 后说因, 因风吹柳斜, 才到处飞花。唐诗中飞花多半指杨花, 如韩愈《晚春》“杨花榆荚无才思, 唯解漫天作雪飞”。贾岛诗云“晴风吹柳絮, 新火起厨烟”。御, 封建社会指与皇帝相关的事务, 御柳, 宫廷御苑中的杨柳。这两句诗说, 在寒食节, 强劲的东风把宫廷御苑中的杨柳吹得歪歪斜斜, 使得京城到处都飞舞着杨花柳絮。“无处不”三字, 用双重否定表示肯定, 加强语气, 效果更佳。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两句诗写王公贵戚起用新火。日暮, 太阳落山。暮, 日落时, 傍晚。汉宫, 代指唐宫。唐诗中以汉代唐例子较普遍, 如“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汉皇重色思倾国”等。五侯, 同时封侯者五人。西汉成帝河平二年, 封舅王谭平阿侯, 王商成都侯, 王立红阳侯, 王根曲阳侯, 王逢时高平侯, 时人称为五侯。见 (《汉书·元后传》) 东汉桓帝时, 大将军梁冀擅权, 其子胤, 叔父让, 亲从淑忠戟皆封侯, 称梁氏五侯。 (《后汉书·梁冀传》) 东汉桓帝时, 封宦者单超、徐璜、具瑗、左琯、唐衡五人为侯, 亦号五侯。见 (《汉书·单超传》) 。后泛称权贵之家为五侯家。诗中用五侯家, 一般指煊赫的王公贵戚。唐汝询认为是讽刺肃宗代宗时得宠专权的宦官。吴昌祺认为用王氏五侯代表贵戚。沈德潜认为, 无论指哪一个五侯, 总之是指贵戚近臣。沈德潜的看法比较灵活, 无可厚非。天宝年间, 杨贵妃得宠, 贵妃的三个姊妹皆封为国夫人, 两个堂兄国忠和銛皆封高官, 当时称为五家。诗中的五侯家可指这五家, 也可指广义的王公贵戚。这两句说, 寒食节末一天的傍晚, 宫中已经点起蜡烛, 并将新火飞马传给王公贵戚, 袅袅炊烟已散入五侯家。寒食末日, 宫中已传烛分火, 足见其特权。元稹“特敕宫中许传烛”便是例证。吴乔《围炉诗话》;“唐之亡国, 由于宦官握兵, 实代宗授之以柄, 此诗在德宗建中初, 只五侯二字见意唐诗之通于春秋者也。”
二、孟云卿《寒食》
二月江南花满枝, 他乡寒食远堪悲。
貧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为子推。
孟云卿 (725—?) 行九, 郡望平昌, 河南人。家贫, 居嵩阳。以耕稼为业。天宝中辞家应举, 不第。永泰初, 进士及第, 授校书郎。不久, 客游南海, 大历初流寓荆州, 后又漂泊广陵, 仕途失意, 空怀济世之才而不遇, 故作诗能关心民瘼, 词气怨伤。“名声满天下”。韦应物谓其“高文激頽波, 四海靡不传”。高仲武称其“祖述沈千运。渔猎陈拾遗……当今古调, 无出其右, 一时之英也。”
“二月江南花满枝”, 首句写江南二月美好环境。江南, 泛指长江以南。江南二月, 春意盎然, 繁花满枝, 群芳争艳, 良辰美景相伴, 令人陶醉, 赏心乐事相随, 令人流连。一个“满”字, 透露出百花争艳奇葩竟丽的美感。这是以乐景写哀情, 为下句做铺垫。
“他乡寒食远堪悲”, 次句直抒悲情。他乡, 别人的家乡。寒食, 名词动化, 指过寒食节。堪, 经得起, 忍受。如《荀子》“老者不堪其劳而休也”。悲, 哀痛, 伤心。有声无泪曰悲。《诗经·七月》“女心伤悲, 殆及公子同归。”诗人是北方人, 远游江南, 在别人的家乡过寒食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禁不住感慨万端, 悲情顿生。前句写乐景, 此句写悲情, 以乐衬悲, 倍增其悲。表达了“花近高楼伤客心”的感伤心境。
“贫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为子推”, 这一联写悲伤原因。民间相传, 寒食禁火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寒食佳节, 人们备好熟食, 相约到郊外踏青游春、蹴鞠、拔河、荡秋千, 尽情嬉戏, 愉悦之情, 难以忘怀。而对诗人来说, 却因贫居他乡, 缺衣少食, 为生活所迫, 往往断炊, 绝不是为了纪念介子推才无烟火的。平实的叙述中隐含着无尽的辛酸。直白的调侃中透露出幽默与诙谐。
三、伍唐珪《寒食日献郡守》
入门堪笑复堪怜, 三径苔荒一钓船,
惭愧四邻教断火, 不知厨里久无烟。
伍唐珪, 生卒年不详。袁州宜春人, 唐末进士。家贫, 坎坷失路, 终老山村。今存诗三首。见《全唐诗》卷七二七。关于这首诗的作者, 《唐诗鉴赏辞典》有文章说是晚唐张友正, 恐怕是马虎了。中华书局版《全唐诗》卷727前一页8406页是张友正的《春草凝露》《锦带佩吴钩》, 后一页8407页便是伍唐珪的三首诗, 而某网上也误为张友正, 大概是以讹传讹了。
“入门堪笑复堪怜, 三径苔荒一钓船”, 首联自我调侃一贫如洗的家境, 入门, 进了家门。复, 再, 又。《韩非子·五蠹》“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三径, 典出晋赵歧《三辅决录》:西汉末, 王莽专权, 兖州刺史蒋诩告病辞官, 隐居乡里, 于院中辟三径, 唯与求仲、羊仲交往。后常用三径指家园。后人也以三径作为隐士所居的地方。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 松菊犹存。”苔, 苔藓, 青苔。荒, 长满荒草。苔荒连用, 指院子中的小路长满青苔和荒草。钓船, 渔船。北周庾信《和灵法师游昆明池》:“密菱障浴鸟, 高荷没钓船。”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 进了家门便感觉可笑又感觉可怜, 看到的是院子里的小路长满青苔荒草和远处一条破烂不堪的渔船。这是对自己一贫如洗的生存环境的调侃与揶揄。先说果, 后说因, 令人可笑又可怜的是三径苔荒一钓船, 院中长满青苔荒草, 是因为家境窘迫, 少人来往, 而与自己相邻的也是穷困的渔家。这是用白描手法, 直接写出贫困交加, 困顿无助, 表达了寒士的辛酸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惭愧四邻教断火, 不知厨里久无烟”, 三四两句以愧对四邻自嘲。惭愧, 羞愧, 《国语·齐》“是故大国惭愧, 小国附协。”也可解做难得, 有幸喜、侥幸的意思。教, 使, 令。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 令我惭愧的是, 左邻右舍四周的人都跑来让我把旧火统统灭掉, 这些热心人根本不知道, 我的厨房里早已无米可炊, 灶膛里好久都没冒过烟了。当世人都在为过寒食节打算熄灭旧火时, 邻舍的好心人也通知我熄灭旧火, 共同纪念先贤, 岂不知自己早已无米断炊, 厨房灶膛里熄火无烟很久了。早已天天寒食, 天天罕食了, 这是无可奈何的自愧弗如, 自我嘲讽, 幽默诙谐中包蕴不尽辛酸和苦涩, 看似轻描淡写, 却涉笔成趣, 传达出撼人肺腑的悲戚与伤感。这既是补充说明堪笑复堪悲的原因, 也是坐实惭愧的内涵。此诗明显受到孟云卿《寒食》诗的影响, 但命题新, 构思巧, 亦庄亦谐, 耐人寻味。
四、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雨中禁火空斋冷, 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 杜陵寒食草青青。
韦应物 (737—792?) , 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东南郊) 人, 青年时任皇帝侍卫官三卫郎, 宿卫玄宗宫廷, 恃恩无赖, 狂放不羁。安史乱后, 折节读书, 初仕洛阳丞, 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刺史。韦应物以山水田园诗著称, 风格恬淡高远。他也有些反映社会离乱人民痛苦的诗歌, 所以白居易说韦诗“清丽以外, 颇近兴讽。”有《韦苏州集》十卷。
“雨中禁火空斋冷”, 首句写身边环境。禁火, 旧俗寒食节禁火冷餐, 称禁火日。唐张说《奉和寒食应制诗》:“从来禁火日, 会接清明朝。”斋, 屋舍, 多指房舍, 学舍, 《世说新语·言语》孙绰“斋前种一株树, 恒手自壅治之。”冷, 冷清, 冷落。杜甫《醉时歌赠广文馆博士郑虔》“诸公衮衮登台者, 广文先生官独冷。”空, 空旷。这句诗的意思是说, 寒食禁火, 时逢阴雨, 所居空斋, 格外冷清。描写身边环境, 层层加深, 字字蓄势, 阴雨连绵的天气, 万户无烟的寒食, 萧条空旷的斋舍, 气候的冷清, 烘托出心境的冷清。
“江上流莺独坐听”, 次句写眼前景物。流莺, 即黄莺, 因为它飞行流转无依, 啼声亦流转无定, 故一般称之为流莺。如李白《对酒》诗:“流莺啼碧树, 明月窺金罍。”高适《别杨山人》:“夷门二月柳条色, 流莺数声泪沾臆。”李商隐《流莺》:“流莺飘荡复参差, 度陌临流不自持。”独坐, 专席而坐, 即独自坐着。古人也将供一人坐的小床叫独坐。这句诗的意思是说, 眼前的春江涛声依旧, 不时传来流转不定的黄莺的啼鸣, 我独自坐在空斋中, 坐听涛声啼声。江水依旧东流, 黄莺流转无依, 诗人独坐空斋, 坐听水泣莺鸣, 悲苦的环境引出凄凉的心境。一个“独”字, 与上句的“空”字相呼应, 进一步烘托出孤孑独处的凄凉冷清, 为第三句“想诸弟”蓄势。
“把酒看花想诸弟”, 转句写想念诸弟。把酒, 手持酒杯。把, 执, 握住。这一句直抒胸臆, 表达了“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封建社会, 不同地域之间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差异很大, 异地做官, 思念家乡, 怀念亲人, 平日里自然存在, 而一遇节日此情会一触即发, 不可抑止。这句诗的意思是说, 端着酒杯看花赏花之时, 又想起了诸位弟弟。这一句紧扣诗题, 突出了因“空”“独”之境而“想”的游子情愫。
“杜陵寒食草青青”, 结句写酒中想象故园杜陵的寒食景色。杜陵, 地名, 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古为杜柏国, 本名杜原, 又名乐游原。秦置杜县, 汉宣帝在此筑陵, 改名杜陵。杜陵东南十余里有小陵, 为许后葬处。称少陵。《长安志》曰:“杜陵故城在万年县东南一十五里, 少陵原在县南四十里, 宣帝许皇后葬于此。”这句诗的意思是说, 此时此刻, 家乡杜陵已是麦草青青, 诸弟寒食郊游, 也会感叹“遍插茱萸少一人”吧。这句诗景中见情, 以景结情, 既透漏了诗人的归思, 也表达了对诸弟对故园的无比思念之情。
景中见情, 蕴含深厚是这首诗的突出特色, 全诗除第三句直接抒情外, 其余三句都是写景, 分写雨中空斋, 江上流莺, 杜陵青草, 以身边景, 眼前景, 心中想, 抒写了思亲、思乡的深情真意, 针线绵密, 句句钩连, 一气呵成。
摘要:冬至过后一百零五天就是寒食节。寒食节和清明节在唐代是重要节日, 连续放假七天, 寒食节禁火三日, 饮食都是前几天备好的熟食, 故名寒食节, 也叫禁烟节。寒食节与清明节是祭扫和上坟的日子, 人们利用这个假期扫墓、踏青、蹴鞠、牵手、拔河与打秋千。唐朝诗人写了大约四百首寒食诗, 其中有的是七言绝句, 本文解读一下韩翃、孟云卿、伍唐珪、韦应物的寒食诗。
关键词:寒食节,寒食诗,清明
参考文献
[1]施蛰存.唐诗百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2]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冬至的由来与习俗】推荐阅读:
冬至的由来和习俗10-26
万圣节的由来与习俗作文10-02
冬至烧纸的习俗有哪些10-20
谷雨时节的由来和习俗知识09-13
冬至习俗内容07-13
冬至习俗吃饺子、吃汤圆 作文素材11-01
冬至的感受作文08-18
关于冬至的作文09-27
2022惊蛰的由来09-03
汉字拼音的由来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