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诗

2024-08-28

学写诗(共14篇)

1.学写诗 篇一

青蛙写诗

(二)故里 马慧

教学目标:

1、巩固第一课时所认识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诗歌内容。

3、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初步感知其作用。

4、发展语言,规范表达,初步运用标点符号。教学重点:

1、巩固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诗歌内容

2、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初步感知其作用。教学难点:发展语言,规范表达,初步运用标点符号。学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

一、课前活动

1、师生问好

2、玩摘星星的游戏。调动积极性,了解学情。检测生字词,复习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优美的小诗,请学生齐读课题,引导学生个性读题,点出新偏旁宝盖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说到下雨,小青蛙可喜欢了,让我们一起书本84和85页,去读读这只既有趣又爱学习的青蛙吧!正姿,齐读。

你喜欢这只小青蛙吗?照样子分小节。教师出示问题:“文中那里写到下雨了?”

1、学习第1小节------感受雨天

读了课文,你知道文中的哪里写到下雨了吗? 学生回答后出示文段,进而提出“点”里的新学偏旁四点底。看图启发想象

①淅沥沥,沙啦啦的雨点儿会落到了哪里呢?

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②如果你是小青蛙,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的心情会怎样啊?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老师范读,指导读

2、导学

青蛙说:“我要写诗了!

①出示没有标点的小诗,学生读,谈感受。

②青蛙也觉得不满意,它的朋友们赶来带忙了,谁会来给青蛙帮忙呢?拿起笔,在课文中找一找,把青蛙的朋友们划出来。

③学生汇报,教师板贴朋友名称,引导规范说话

来给青蛙帮忙的有,有,还有

。这样说话既完整又有条理。再请学生复述句子

3、同学们,你是从课文的哪里知的? 234小节。生读。

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都做了什么?继续影出并即时引导

三、精读课文,理解运用

1、导学:小蝌蚪为什么能当小逗号呢?

①出示小蝌蚪与逗号的图片,你们发现什么了?

②引导说话:像

③出示第2小节,指导朗读: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向你游过来了,谁来当当小蝌蚪读一读。及时评价与鼓励再读

2、水泡泡为什么能当小句号呢?串水珠为什么能当省略号呢?

①依次水泡泡句号、一串水珠省略号进行说话训练和感情朗读训练。(同上)

重点指导省略号:省略号6个像水珠排

出示“串”的来历。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一串什么?

3、(出示完整的2、3、4小节)让我们分组当当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来分角色读读他们吧。

学生活动:认读标点名称的词语卡,边引导边找到对应的朋友,完成黑板上的板书

4、第5小节.美读诗文,启迪灵性

① 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青蛙,青蛙的诗终于写成啦

出示第5小节,快速大声地读一读

②“呱是青蛙的语言,你能不能做个小翻译,给大家说说青蛙的诗写的是什么意思?(高兴,高兴,真高兴…)

② 把青蛙写的诗中的逗号、句号、省略号圈出来。像这样的符号,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标点符号。

整篇诗歌中除了它们外还有:!”,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进一步认识它们。③标点符号回家

四、小结

小青蛙让我们学会了标点符号。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他们。

板书:青蛙写诗

蝌蚪(图)

,逗号 水泡泡(图)

。句号 一串水珠(图)

……省略号

逗号

句号

省略号

2.苏轼学写诗 篇二

苏洵摇摇头说:“太平淡,缺乏韵味,再看看,再想想。”

小苏轼又思考了一番,念道:“轻风摇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洵听了,微微点点头说:“有点儿意思了,但还嫌平了些。你一定要多多观察,细细揣摩。”

苏轼看啊,想啊,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夜间,月光透过丝丝垂柳的枝条照在地上,和风吹过,将月影筛碎了,皎洁的月光,照到盛开的梅花上,花朵在溶溶的月光下渐渐淡下去,花色与月色融为一体,消失了。这时有两个字跳到他的脑中,他随口吟道:“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他把这两个字告诉父亲,父亲高兴地说:“太好了!这个‘扶’字既写出了杨柳的轻盈体态,也写出了春风的情意,把景物写活了。这个‘失’字,写出了梅花和月色溶在一起,分不清是花色还是月色,把诗的境界巧妙地烘托出来了。”

3.青蛙写诗 篇三

[教学内容] 部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7课。[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和2个偏旁,学会书写“下”“雨”2个字。2.正确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3.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句号,初步感受它们的作用。4.【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师:上课之前老师要认认真真地写一个字,请你们仔细看。(板书:诗)谁认识?(指读)我们把音注上。(注音)诗是整体认读音节,翘舌音,再读。(指读)你们都读过哪首诗?(生)给“诗”找个朋友吧!(生组词,师板书“写”字)“写”是一个生字,它的部首是秃宝盖(板书:秃宝盖)。“平平屋顶秃宝盖,一根杂草也不生”,写的时候不能在上面加一点。今天,有一只小动物也写了一首诗,它是谁呀?(板 书:青蛙)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

2.(播放雨声)小朋友说说听到了什么?听到了雨点的声音,学习“点”以及“四点底”(出示词语“淅沥沥” “沙啦啦”,指名读)雨可真小呀,雨点儿落下的声音真轻啊!展开想象,用上这两个词说一说,小雨点“淅沥沥”“沙啦啦”落在了哪儿?

3.(出示小青蛙的图片)小青蛙听见雨声,从池塘里跳了出来,开心的说:“我要写诗了!”(出示句子,齐读。)

4.想看一看|读一读小青蛙的诗吗?(在黑板上贴上一排14个“呱”字,指名读,读完说说自己的感受。)(让学生体会没有标点停顿,读的要喘不过来气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如果没有标点,就读不出诗的味道。于是,小青蛙的朋友来帮他一起写诗了。都有谁来了,又是怎么帮的呢?

1. 教师范读,要求:眼睛跟着声音走,老师读到哪里,小朋友的眼睛就要看到哪里。2. 检查倾听的情况。都有哪些朋友来帮小青蛙了?(学生回答。出示朋友的图片和名字: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指名读。用“有……有……还有……”有条理的说)识记生字“串,指名读。(看图)小水珠一颗接着一颗连在一起,这就叫“串”。你还见过一串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感受“串”字就像肉串、冰糖葫芦串。)

3. 他们都是怎么帮忙的呢?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4. 开火车读课文,指导学生讲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精读课文,积累实践

1.学生交流发言。(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关的标点符号,结合图画识记。)(1)学生读小蝌蚪的话:“我要个你当个小逗号。”说说小蝌蚪要当什么?出示“逗号”看看课件:和小蝌蚪比一比,像吗?大大的脑袋细细的尾巴,这就是逗号。

师:孩子们,现在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向我们游过来了,它们多可爱呀!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谁想读?(指读)师:你就像小蝌蚪真可爱呀!

(2)学生读水泡泡的话:“我能当个小句号。”出示“句号”卡片:和水泡泡比一比,句号就是个小圆圈。师:水泡泡,水泡泡,所以,“泡”是三点水旁。

师:水泡泡能当小句号,它多自豪啊,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自己试一试。(生自己练读)

师:你是自豪的水泡泡。学生读一串水珠的话:“我们可以当省略号。”出示“省略号”课件:数一数,一共几个点?跟老师说他们的名字“省略号”。出示课件“我们”:看看省略号的样子,再结合上下文和插图想一想,水珠为什么不像小蝌蚪和水泡泡那样说“我”,而是说“我们”?(因为省略号是六个点,需要一串水珠来帮忙。)

2.分角色读小蝌蚪、水泡泡和水珠的话,记住三种标点符号的样子。

3.有了朋友的帮忙,青蛙的诗真的写好了(出示青蛙写好的诗)。谁来读一读? 4.青蛙的诗写好了,现在,你能帮青蛙把贴在黑板上的诗改好吗?(提供标点符号卡片,让学生按照课文,给黑板上的十四个“呱”加上逗号、句号、省略号并分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相机点拨用法:“一句话未完,中间加逗号;一句话说完,结尾要画个圈。”)

5.贴完标点,指名读诗歌,师生点评。小结:遇到朋友小逗号,稍微停一下;一句话说完,就用小句号,停顿长一点;省略号表示还有内容在继续,所以声音要拖长。

6.除了帮青蛙写诗,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他们也很乐意帮我们所有的人写文章。在我们的课文中,你还能看见它们藏在哪里吗?自己朗读,读出诗歌的停顿,感受诗歌的情趣。

7.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不仅会变成标点帮青蛙写诗,他们还很会表达呢。出示句子:“我要给你当个小句号。我能当个小句号。我们可以当省略号。”(点红句子中的“给你当、能当、可以当”。)

朋友们都告诉青蛙自己能帮忙写诗,可是在表达的时候,用的词语却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汉语,词汇丰富,表达同一个意思时往往可以用不同的词语。

8.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背一背这首小诗,体会体会。

四、识记字形,学习书写

1、课件出示:雨点儿

写诗

可以

过来

我们

写成

一串水珠

2、出示生字“雨”,识记字形。(1)出示笔顺表,学生自学笔顺。(2)重点识记“雨”的字形:(图画:雨点儿从云层中落下)下雨了,小雨点从天而降。看看图,再看看“雨”字,你会记住雨字吗?(雨字上面的部分像云,里面的四个点像小雨点)。用手比一比雨点儿落下的方向。风朝一个方向吹,所以小雨点的方向也是一致的。(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雨”,学生跟着书空识记。)

3、指导书写

(1)指导“垂露竖”的写法:垂露竖像树梢挂着小水滴,写的时候要注意顿笔再要向上回。“点”的写法:轻轻起笔重重回,头儿尖尖肚子圆。

(2)教师范写生字“下”和“雨”,提示雨的四个点的分布要均匀、对称。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发现问题,反馈指导。

5、做识字游戏。

五、拓展阅读 小青蛙找家 几只小青蛙,呱!要呀要回家,呱!跳跳,呱呱!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跳跳跳,呱呱呱!小青蛙回到了家。呱!

4.乡愁仿写诗歌 篇四

乡愁仿写诗歌一

小时侯

幸福是一颗小小的糖果

含在嘴里

却甜在心头

长大后

幸福是一本厚厚的同学录

人各四方

真情却浓聚一处

后来啊

幸福是一张和美的全家福

时光流逝

但笑容永铸

而现在幸福是一封暖暖的家书

远在天边

然而温馨眼前

乡愁仿写诗歌二

懵懂时

乡愁是一件温暖的毛衣

穿的人在这头

织的人在那头

上学后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小溪

我站在尽头

母亲在源头

成长中

乡愁是一首悠远的笛乐

他在那头吹

我在这头听

而现在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明月

看的人在这头

望的人在那头

乡愁仿写诗歌三

小时候

乡愁是一个小小的风筝

我在这头

梦想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封长长的书信

我在这头

亲人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座层层的牢笼

我在外头

思想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本厚厚的记忆

我在这头

5.诗歌写诗的人 篇五

文/清澈的蓝

有人说

写诗的人,都是疯子

对于这样的诽谤

不必在意,也不必惆怅

只管走自己的路

写自己的美丽诗行

对于那些不懂艺术欣赏的人

我只想说

诗歌是我们的生命

我们疯也疯得优雅

疯也疯其乐融融

因为

我们的眼里诗里

有四季风刮过的山岗

有呼啸的山庄

有白云悠悠的晴朗

有森林和鸟儿的鸣唱

有湖泊和浩瀚的海洋

有风有雨

有深秋的红枫

有冬日飞舞的雪花

有亲情有善良

有知音有爱情

有深深的友情

当然

也有凄凉和忧伤

有生离死别

还有回忆和希望

......【寻觅】

文/清澈的蓝

一直在寻觅

和我一样爱诗的你

寻觅在冬日的午后

秋日的黄昏

盛夏的清晨

穿过唐风

越过宋雨

终于

在元曲的《天净沙》中

我看到了

你古风的身影

行云流水般的诗词

让我深深的痴迷

没有雕痕的诗句

是我梦里熟悉的韵律

仿佛置身在一条清澈的涧溪旁

清冽干甜的溪水声

不时的回响在耳畔

6.写诗写成“石头” 篇六

陈师道16岁拜师曾巩,当时正值王安石变法,朝廷以经义之学取士。也许认为文学含量太低,陈师道便退出了科举之路,而且义无反顾,一生不曾摇摆。没有文凭的陈师道求职之路当然就相当艰难了,老师曾巩想利用关系给他谋个公务员,组织程序上都通不过。虽然有高干听说了他的文名,打算破格举荐,却被他硬生生地拒绝了。

陈师道的硬气对于他的文学地位影响很大。他一生仰慕苏东坡,苏轼出任杭州太守,路过商丘,他专门去送行,结果以擅离职守罪被革去徐州教授的公职。后来复职调任颍州教授,正好苏东坡任颍州太守,有意收他为弟子,陈师道以“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即曾巩)”拒绝了。在后人看来这似乎是从一而终,很符合他名字中的“师道”二字,可是孔门的师道中并没有“守节”一说。陈师道不愿意拜师苏东坡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苏轼名气太大,有找大树乘凉的嫌疑。好在苏东坡没有在意,仍然经常指导他。最终,陈师道被列入“苏门六君子”,在名气上还是沾了苏轼的光。付出的代价是绍圣元年,他被朝廷当作苏轼余党,开除公职失业了。

硬气的人往往自尊心超强,陈师道对于自己的词很有信心,认为“余它文未能及人,独于词自谓不减秦七黄九”,就是认为自己的词不输秦观和黄庭坚。可是他屡屡烧掉不满意之作,至今留下的那些精品却很少为人称道,诗作中也没有什么特别脍炙人口的。江西诗派能将陈师道列入“三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许多人认为还是出于对他特立独行性格的肯定。黄庭坚对派中多数诗人都以后学视之,唯独对陈师道视若畏友,从不以师长自居。

陈师道潦倒一生,据说死的时候格外悲惨。传说元符三年冬,陈师道准备去京郊参加祭祀。却连一件御寒的棉衣也没有,其妻便向妹夫赵挺之借皮袄。陈师道不喜欢赵的为人,执意不穿。结果受寒发病,于次年春天去世。赵挺之是李清照的公公。其实并非奸臣,只是陈师道对他看不惯而已。

陈师道的一生,硬气超过了才气。这种硬气使他没有机会像苏轼他们那样做官,去造福一方百姓。也让自己和妻子、家人穷困不堪。写诗写成了一块“石头”,着实是一场性格悲剧。

7.7、青蛙写诗 教案 篇七

课时:两课时 备课教师:张琼 能力发展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长、比、巴、把”4个字。认识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儿童诗的生动形象,在读中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省 略号。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

教学难点: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感悟诗歌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片、录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导入掲题

1、猜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里来捉虫。水陆都是家,唱歌呱呱呱。

2、今天,小青蛙要写诗啦,他怎样写诗的呢?我们去看一看(板书课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口述)

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学习活动一

1、教师范读课文,生感知生字词读音。

2、生自由读课文,感知生字词读音。

3、检查朗读,创设情境,随文识字。(1)检查第一小节 淅沥沥的小雨中,青蛙要作诗了,谁来读第一小节,其他同学认真听。(2)教学“串”

(3)他们都帮了青蛙的什么忙?指名读2、3、4小节。

(4)学习“要、过、串”:多种方式读:要、过;加法识记:过 ; 数笔顺识记:串

4、生字回文:(1)师出示生字,齐读,检查读。

(2)放回课文里你们会读吗?自由练读,分段检查读。

学习活动二

1、引导学生观察在虚宫格里的位置,和每个字的主笔。

2、教师逐一示范书写,强调 “雨:独体字,注意四个点的方向一致。们: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学生练习书写,并展示(提醒书写姿势)

四、当堂训练

1、闯关游戏:生字关、词语关

2、书写生字并组词。

下()()个()()雨()()们()()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生字宝宝?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巩固汉字

(一)(小青蛙图)学生和青蛙交流,打个招呼。

1.看图,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语。(出示词字:写诗蝌蚪逗号水泡泡句号一串水珠可以省略号呱给)自读、小组内读、全班汇报读。

2.去掉拼音,利用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二、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口述)

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学习活动一

1、自读课文,找出哪句话写下雨了,雨下得怎么样?

2、说一说:青蛙为什么要写诗呢?

预设:下雨了,雨点柔柔的,景色美丽极了,青蛙非常高兴,所以想写一首诗。

学习活动二

画一画:

1、青蛙写诗时谁来帮忙了?

2、它们都帮了什么忙?

3、小青蛙的诗写成了吗?到诗中去看看他们有没有帮上忙。

预设:(1)小蝌蚪游过来说:“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池塘里的水泡泡说:“我能当个小句号。”荷叶上的一串水珠说:“我们可以当省略号。”

(2)青蛙的诗写成了:“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4、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训练语言。

多有趣的诗歌呀!快根据课文内容,想想大自然中的事物还有什么可以当逗号、省略号和句号?圆圆的,当句号。一串,当省略号。可以当个小逗号。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说一说。板书:

7、青蛙写诗

8.青蛙写诗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三种标点符号; 3.理解感受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三种标点符号的认识与使用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感受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PPT出示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里来捉虫。水陆都是家,唱歌呱呱呱。请同学们猜猜是什么动物?(青蛙)

2.从哪里看出来是青蛙?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青蛙写诗》,齐读课题。3.复习生字,指导个别生字的识记。

二、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三、理解课文:

1.全班朗读。(点评)

2.用你喜欢的方式读第一节,想一想:青蛙在什么情形下写的诗?(想象下雨天的场景,体会青蛙快乐的心情,指导读法)

3.小组合作:读第二节到第四节,思考:青蛙写诗时有哪些朋友来帮忙?(圈起来)怎样帮的?(用横线画出来)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小蝌蚪——小逗号 水泡泡——小句号

一串水珠——省略号(可以改为一个水珠吗?)

(板书并用图片解释原因)(分别找出课文中有多少逗号、句号、省略号)4.在朋友们的帮助下,青蛙写了一首怎样的诗?(指导读法)

这首诗有怎样的特点?(相同的“呱”字)改为没有标点符号的: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请学生体会标点符号有什么作用)

四、模仿练习:

青蛙写了这首美妙的诗被小动物们知道了,它们又会做一首怎样的诗呢?

五、总结:

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启发学生,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六、角色扮演:

和学生一起演一演《青蛙写诗》这个小故事。

板书:

7.青蛙写诗

小蝌蚪

水泡泡

一串水珠

9.他们在青岛写诗 篇九

6月14日下午,青岛诗人荷东编定的《诗城:2013青岛年度诗集》在青岛市图书馆发布,105位青岛诗作者的作品结集亮相。这是自2010年出版《半岛诗选》以来的又一次尝试。

“不是谁都可以被称作诗人的”,依稀记得西安诗人伊沙在一次讲座中说出了这句话,但在青岛这座滨海城市,有着太多的旅游资源,中国近现代的众多事件贯穿了其不长的历史,而诗作者更是来来往往,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国立山东大学诗人群及大学以外的青岛诗人写作始,到耿林莽为代表的散文诗写作、80年代谢颐城的朦胧诗创作与纪宇的“阳光派”诗作,以及90年代写作成名的陈蔚与三叶,再到近年活跃诗坛的王桀和诗评人芦苇海……创办于2004年6月的网上半岛诗坛也聚集了一大批青岛诗人和诗作者。

在网络时代,汉诗的写作方式已部分程度在改变着。“网络文学的出现带给文学的革命,绝不仅仅是笔和纸的被取代,更重要的是自由的写作所带来的更自由的人文精神诉求”,荷东为《半岛诗选》所作序言中如是说,似乎显现着对网络写作的接受,以及对其与纸笔写作同样重要的看重。作为一种诗歌年选,一种记录诗歌现场的文本,虽然一些诗作看上去不那么专业,却依然收录其中。

据《青岛文学》副主编韩嘉川回忆,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50年代,青岛已出版过一本诗选,其后陆续有诗人的单本诗集出版,直到1992年的《青岛诗选》及2010年的《青岛文学60年作品选·诗歌卷》,青岛的诗作才有了相对全面的选本。

“第一本《半岛诗选》是丁举华先生资助的,这次《诗城》则是猫扑与青岛文化创意网的王玮玮女士资助。”荷东对记者说道,“青岛不仅是一座旅游城市,还是一座诗之城,这里有着一批热爱写诗和读诗的人”。《诗城》的诗作者的身份职业各不相同,有的是编辑,有的是农民,还有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小学生,105位诗作者各选一首2013年的代表作,集中作此年度诗作选辑,自有其作为一种历史记录的意义与价值。

栾纪曾在《青岛的诗歌和诗人》中写道,青岛是一座具有诗歌传统的城市,已形成了几代诗人一同活跃在诗坛的局面。荷东、韩嘉川,及《青岛符号》的作者王音则不约而同地认为,当下的青岛虽相比成都、上海、北京、济南等城市,在诗歌创作氛围和诗歌活动的繁荣程度上有所不及,青岛的诗人更多地在单独进行创作,但青岛也的确产生了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青年诗人。“青岛历史上各个时期都有优秀的诗作者,虽未形成风格明显的流派,也没有明显承续的现象,但近年的创作又掀起了新的热潮”,韩嘉川告诉记者,他时常参与青岛的诗歌活动,青岛诗人的本土写作会有相似的角度和题材,本土特色明显。他们接受着外来文化的影响,但也存在着各自地域和文化上差异。

王音向记者展示了他收藏的部分诗集,包括一些民刊和地下诗作选本。在多年与世界各地汉语写作的诗人交流中,“青岛的一些诗作者,或许由于较少接触最新鲜的诗歌作品和理念,观念和认识趋向保守,也许这是他们的创作的局限所在。”

来自青岛大学香柏树诗社的郭海明和他的朋友们,最近想出版一本诗社作品选集。今年大三的郭海明于2011年加入了半岛诗坛,并一手创办了香柏树诗社,至今已举办过“青岛高校诗人诗歌沙龙”等多次活动。“青岛的几所高校都有校园诗人在,部分高校也有自己的诗社。”读高中时代便萌生诗人、理想的郭海明,是时下青岛校园诗人的代表。“青岛有诗歌”,站在高校诗人的角度,他对未来怀有希望。

10.青蛙写诗 篇十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一首极富情趣,结构工整,琅琅上口的儿童诗。作家用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把池塘里的美丽景物“蝌蚪、水泡泡、水珠”拟人化,并生动准确地想象成逗号、句号与省略号,巧夺天工地组合成了青蛙的一首诗。

(二)教学对象分析

低年级学生是很乐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见解的。本课是向学生渗透标点符号的知识,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要让他们充分讨论,自己组织语言,同学之间可对彼此的语言内容及形式进行评价和争论,教师要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见解。保护学生的思维灵性和创新意识。依据教材及学生学习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通过学习知道“逗号、句号、省略号的一般用法。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朋友的重要性,懂得珍惜友情。同时也让他们感受春天,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通过学习知道“逗号、句号、省略号的一般用法。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二、教学设计说明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小学低年级我们应注重学生识字、朗读和灵性的培养,所以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以鲜明的图画、生动的诗歌为识字载体,将阅读和识字教学相融合。立足学生丰富的生活,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多种方法饶有趣味的、形象生动的识字。充分优化教学资源,树立大语文观念,对教材进行了适当拓展延伸,丰富教学内容。

我首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趣味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带领学生走进课文,进行随文识字。以青蛙写诗的内容为主线,随机引出生字,引导学生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猜谜语、实物演示、区别形近字、换词、出示象形字、扩词、练习说话等等,让学生能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自由地识字,掌握识字方法,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关于三个标点的教学,我充分利用学生形象思维的优势,先让学生从画面中找一找,然后把实物与标点连一连,最后对标点的作用讲一讲,再引导学生说一说。使学生对“逗号、句号、省略号”有了深刻的印象,对其用法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学最后我引导学生想象青蛙写的诗的内容,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对他们进行了珍惜友情和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思想教育。在识字和理解课文的任务都已完成后,再进行有感情朗读和背诵,可谓是水到渠成。

设计和教学时,努力体现“三新”,即理念新,设计新,方法新;凸现“三重”,即重识字,重朗读,重创造。力求构建一个情境化、生活化、个性化的开放性,充满生命活力的高效课堂。

课后反思:

• 今天我执教的课文是长春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2课《青蛙写诗》,文中以物拟人,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呱”叫着作诗的情景,本节课以此为情节学习生字,同时初步认识和了解三种标点符号。教材内容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教学留下广阔的空间。

依据教材及学生学习特点,我对本课教学设计以鲜明的图画、生动的诗歌为识字载体,将阅读和识字教学相融合。立足学生丰富的生活,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多种方法饶有趣味的、形象生动的识字。充分优化教学资源,树立大语文观念,对教材进行了适当拓展延伸,丰富教学内容。

课堂上我力求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兴趣,开展了一些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特点的活动,如吹泡泡、出示实物帮助理解词意、换词、猜谜语、区别形近字、出示象形字等等。从教学效果看,学生能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学习新知,生字掌握的较好。让我为之欣慰的是孩子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们把“逗号、句号、省略号”与生活中的很多事物联系起来,比如逗号像豆芽,句号像旺仔小馒头和面包圈,省略号像纽扣在排队等等,对于青蛙写成的那首诗,全班的孩子畅所欲言,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像,编得合情合理,富有童趣。

从这节课的教学来看,我认为合作学习没有引起我的重视,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教学生字的过程中,可以让同桌互相考考认字情况,也可以共同讨论识字方法。我以前总认为他们太小,不会合作和讨论,所以这样的教学环节安排的少,但我想老师要是不引导,孩子就永远不会,有时我太低估孩子的能力,其实他们经常给我带来惊喜,所以我今后要多为孩子们创造展示能力的机会。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认识和了解三种标点符号。

4、感悟课文内容,拓展语言,培养想象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同学们会背诗吗?会背谁写的诗?有一只小青蛙,它也想成为一名诗人,今天老师把它请到了课堂上,我们和小青蛙打个招呼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写诗》这篇文章。

一、教师范读课文

同学注意听老师每个字的发音和语句的停顿。

二、初读课文

自由读文,遇到生字宝宝可以用你喜欢的符号画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三、再读课文,学习小节

出示“诗”字,组词。古诗、诗人、写诗……

1、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诗歌,课件出示课文内容,讲解小节。

2、请你按照老师刚刚标的1、2小节,把文章按小节标出来。

3、分小节朗读课文。

四、检测

刚刚我们把文章读得很流利、正确,老师如果把生字宝宝单独请到电视屏幕上,你还能认识他们呢吗?(多种形式检测生字)

五、感悟课文,随文识字

1、思考:在青蛙写诗的过程中,都有谁帮了它的忙?

板书:蝌蚪 水泡泡 水珠

思考:它们是怎样帮助青蛙的呢?

(1)蝌蚪要当小逗号。板书:逗号

学生自由朗读第二小节。

小蝌蚪游过来说:“我能给你当个小逗号!”

学习“蝌蚪”、“给”的多音字(ɡěi jǐ)、“逗”的结构(半包围结构)、学习“号”的多音字(hào háo)教学生正确书写“号”字。

思考:小蝌蚪为什么能当逗号呢?

蝌蚪的外型大脑袋,甩着长长的尾巴,很像逗号。板书:,(2)水泡泡要当小句号。

思考:水泡泡为什么能当小句号?

因为水泡泡是圆的。板书:。

老师今天带来了泡泡,老师来吹一吹,你来观察,看看是不是圆的?

教师吹泡泡,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出示“泡”生字卡片,学生随机读。教写“泡”。

(3)请两名书写又快又好的同学到前边来为同学们吹泡泡。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他们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的,并帮助老师把屏幕上的空填上。

一()泡泡 通过观察,填空 一(串)泡泡

学习“串”字:两口子,一条心。

出示“串”的字理图,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能用

一串()表示?

一串香蕉、一串葡萄、一串水珠……

看到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这么好,老师送给同学们一串红红的灯笼。

在青蛙写诗的时候还有一串水珠来帮忙,它们做了什么?

水珠当省略号。认识“省略”。板书:省略号

你认识省略号吗?快在这篇诗歌里找找用笔画下来,查查它是由几个小点组成的?板书:……

2、青蛙在这么多朋友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它的诗歌,你快来欣赏一下青蛙的作品吧!边读边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1)都是一个“呱”字。

学习“呱”:象声词,左右结构,形声字,左口右瓜。

(2)用上了我们今天学习的逗号、句号、省略号。

虽然整首诗都是一个“呱”字,但是由于好朋友的帮忙,才使青蛙的诗有了停顿。逗号表示句子中间较小的停顿。句号用在句子结尾,停顿比逗号稍长一些。你愿意当个小青蛙,读读自己的诗吗?要带着什么样的语气读呢?(自豪、高兴、感激的心情读)

(3)思考: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省略了青蛙说的话,其实青蛙还有很多话要说呢,可是天空下的雨越来越大,它只好告别了好朋友回家去了。

六、拓展

11.青蛙写诗教学反思 篇十一

由于自己对学生的准备不够充分,教学机智不够灵活,课堂上面对一些突发的状况还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与语言,教学中出现了诸多不足:

在学生帮助青蛙修青蛙最初写的那首诗时,有两个学生读出了诗中的停顿,与课文中加了标点的诗完全一致,这时如果我能及时加以引导“你还能有其他的改法吗?”,这样就能更深入地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出更多的改法,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使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得以体现,而不仅仅是使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固有的一种形式上。虽然预设时想到了这一训练点,但课堂上却没有及时抓住这个契机,及时引导学生,错过了一次精彩的生成,实在令人惋惜。

在课堂出现突发状况时没有保持冷静,及时调整心态,组织课堂,让自己的情绪影响了后面的教学。当学生的回答与自己的预设出现偏差的时候,没有做到耐心倾听,善加引导。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随着学生的思维进行教学,而不是处处想这让学生围着自己的思路转。比如让学生说“一串什么”的时候,有的学生没有领会老师的要求,说了“串通”这个词语。对于这个学生的回答自己应该给予肯定:“你说了一个非常好的词语!你能用一串什么来说一说其他的词语吗?”这样就不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了。

对学生朗读的评价虽然预设时准备得很充分,但实际教学中还是忽略了,没有做到及时而富有激励的评价,以后教学中一定要在平时多注重这一方面的训练与养成,这样才不会顾此失彼。

识字与学文还没有完全融为一体,后半部分的学习与课文有脱节现象。在学生语言表达上还要提出要求,训练学生学会说完整话。

12.写诗就是探险 篇十二

诗歌是诗人的内心生活,是诗人内心纠集的悲伤、怜悯、不安和黑暗。诗歌的光芒来自诗人的内心品质,来自诗人内心的温度和坡度。诗人只有将内心撕碎或者点燃,只有匍匐,才能让人看到诗歌的冷峻与陡峭、激烈与舒缓,甚至诗歌的秘而不宣。那些高蹈的担当和低处的歌吟,都应发自诗人的肺腑。

写诗是一个人的内心旅程,诗歌是诗人内心的事业。当然,内心不是孤立的、隔膜的。它需要与现实的介入和关照。通过内心的提炼,事物会变得温暖,诗歌会有流动的血脉。经过内心的审视,诗歌会越发体现个性的特质,诗歌更具锋芒。

诗人应该始终要保持自己内心的悲悯与干净,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不要被世俗污染,也不要怕被时代遮蔽。

我的写作只尊崇我的内心。包括我写武当山,写汉水,写十堰,写南水北调都是一种来自内心的逼迫。我不是想担当什么,我的内心早已摒弃了廉价的颂词。我习惯了把自己的内心交给挖掘机、脚手架、泥瓦匠,交给嘈杂、尘土、汗渍,交给卑微和苦难,也愿意交给空旷的山野。

“在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和过分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之间,优秀的诗人更多地出自前一种。”(娜夜)

我希望自己的每一首诗都能摸到自己的脉搏与心跳。

2.孤独和坚持

写诗的人要耐得住寂寞,要坚持。就算一粒沙子,一块砾石,潮水之后,你应该还在那里,而不是被带走。别人或许可以给一些建议,却不能真正让你找到正确的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走法,都有属于自己的诗歌。大多数时间,我们要沉下来读书、思考和积累,这个过程往往是孤独、冷寂而漫长的。孤独可以让一个人的内心变得干净、纯粹,可以帮你排除嘈杂和喧嚣进入诗歌的冥想之境。

“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阿多尼斯)。孤独注定是诗人的品质,它与诗人与生俱来。诗人的每一次创造,就是一次自己的内心和生命的托付,就是在交出一份孤独。我们没有必要迁就或降低难度来迎合读不懂诗的人。我们没必要随波逐流。孤独是诗人逃生的暗道,甚至可以让一个艺术濒死的人重生。孤独是一个真正的诗人对诗歌的一颗虔诚之心。孤独使人的思想更锐利。

写诗就是比耐心,就是坚持。诗人臧棣说“写诗是一种慢”,这个“慢”除了时间的累积,就是耐心。写作中的停滞很正常。写作有爆发期,也有枯水期。我们要耐得住寂寞,要始终保持与文学那种若即若离似的亲近感。诗人写下这首,根本不知道下一首在哪里,甚至写下这句,不知道下一句在何处。也许这正是诗歌的迷人之处。我也曾中断过十多年的写作,但这些年在你的生命中不都是空白,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停顿和等待。生活的磨砺、积累,认知能力的提升等等,都会让你成长。

当然这种坚持要反复确认,直到确定它具有超拔卓越的意义。不然,总会在一个迷宫里绕来绕去,生命耗尽,不知道怎么开始的,也不知道在哪里结束。这样的坚持是一种悲哀。

3.现代性

毋庸置疑,现代性是当代诗歌的重要标准。有人一说现代性,就全盘西化。现代性不是舶来品。它是对传统的反叛或者再发现。它更自由,更自我。意象解放了格律、音韵等的束缚,诗歌的指向与内蕴更丰富,讲求整体的节奏、结构,同时也形成了一些现代诗的新技术。但是,现代性并不是就把我们传统的好的东西全部清空。庞德、勃莱他们从汉字,从唐诗宋词中发掘出了“深度意象”,并形成现代诗歌的一个流派,其影响力至今不衰。“老树枯藤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意象的重叠令人叹为观止。

读了卡明斯基的《舞在敖德萨》,知道了现代性的进程。这个1977年出生的失聪“用眼睛听声音”的早慧诗人,“罕见的纯正、清澈,让你一眼看到自己的童年。奇妙的人称/视觉转换……深刻的人文意识,如梦幻一般带你冥想。”(明迪)。这些都依仗诗歌的现代性和诗人超拔的想象力。很多时候我想,为什么我们见到的诗歌总是泥沙居多,那种平面或线型的过于简单的结构、缺少想象力的营造、没有张力的语辞、乏味的叙说等等,丧失了诗歌中太多的现代性,冲淡了诗歌本身必须具备的审美。

在很长一段时间,说田禾是乡土诗人或新乡土诗人。他的诗集也获鲁奖了。当我深入研读田禾老师的作品之后,这个“新乡土诗人”的诗歌,充满了现代性。正是诗歌中弥漫的现代性,增强了诗歌更无穷的魅力。随手挑一首田禾的诗《夏日地头的瓦罐》:“近似于一口古井:一只瓦罐,/盛满故乡的泉水。//那可是村庄最小的井,/挨着故乡最大的嘴唇。//它像我的三伯,憨头憨脑,/一屁股坐在地头。//瓦罐的水,与其说锄地的人/喝掉了,不如说太阳蒸发了。//与其说滋润了一叶心肺,/不如说救活了一群麦子。”“近似于一口古井”开篇就读到了这只平庸“瓦罐”难测的深度。后面人与物的反复关照、切换、强化,抵达你胸口的一定是这片深厚的故土和故土上的人们。我当然也看到了这首诗歌似乎很“土”却又无处不在的现代性。

4.个性与差异

固守诗歌个性,就是延长诗人的生命。

在一些大事件面前,一些个性诗人只能选择沉默。情感在千篇一律泛滥的时候,很难找到自己。没有节制的复制对诗歌对诗人的伤害也是致命的。真正懂诗的人,一定在意诗歌的个性。

如果我们还热衷于翻日历、看地球仪和新闻联播来写作,应该感到羞耻。地震了,灾难了,或许眼泪更有意义,你还可以去捐款。汶川大地震之后,很长时间悲伤缭绕,挥之不去,也看到了铺天盖地的地震诗歌,也有刊物向我约稿的。可是,四个月后,我才写出题为《5·12佚句》4行诗:

一页薄纸已承担不起——那么多的生命,没能跑出死亡

像是倒塌在了我的身体里。

忍着痛苦,血泊里的文字终于起身;埋在黑暗中的瓦砾

永远无法看到太阳升起…… (2008.5.12—9.9)

虽然后来诗人阿翔把这首诗选去发在《诗歌月刊》上,我也不认为它写得多好,但我可以确认它只写出了“我”。

差异性是从诗歌的个性中孕育出来的。尽量回避词语的一般指向,发掘意象的其他意义,也不要老是重复自己的几个习惯性“词根”,尽量写出诗歌的差异性,诚如老诗人李瑛在《读诗》中所写:“有的诗像孩子,使你看见生命”“有的诗能煮沸你的血”“有的诗像一团泡沫或一片慵懒的云”“有的诗是母语撕裂的一堆瓦砾”“有的诗口水泛滥难以筑堤”“有的诗是一件脏睡衣,使人痛苦”“有的诗是一张薄纸”。

个性延长诗人的生命,差异性延长诗歌的生命。

5.词语的折射与反光

不要固守词语的本意和习惯意义。要善于搜寻和挖掘词语的歧义和隐藏的意义,诗歌的语境会因此开阔、辐射、丰盈起来。多歧义性,不着边际又坠入毂中,加强了诗歌的陡峭和陌生感。词语的洞察力往往来源于此。诗人对“词根”艰苦不群的挖掘,会使诗歌的经验和生命温度与词语之间相互激发,拓展词根的意义空间,才有可能抵达诗歌超拔的高度。

词语本身是一堆碎片,是我们使用者赋予了它的思想和灵魂,让它具有了意义。这里我们追究探寻的不是约定成俗的词义,它的折射与反光,它的那些让人忽略的东西,或许更具诗歌意蕴,它能让你在细微之中穿过世界,不经意间抵达诗歌的彼岸。

那种幼稚、浅薄的“通感”“词性动变”以及“姿势”“梦想”“飞翔”等类似陈词滥调,早已暗淡无光,我们还把它当灯盏、火把,却不知道它照到的是一条死路。杨炼、王家新、胡弦、汤养宗他们都是锤炼词语的大师。

6.智性

词语、技术、想象之外,诗歌受思想和智性的挟持。

我一直相信,身体、青春、激情、灵感写作是靠不住的。情感并不是现代诗歌的唯一法门。一个真正的诗人,诗艺与年龄一起成长。在中国,大多数诗人诗歌死在了身体的前面,叶芝、米沃什、斯特朗罗姆、策兰、斯奈德等,可谓老而弥坚,他们在临近生命的终点,仍具有卓越的创造力。

智性写作是诗人打败时间的利器。

智性写作就是对过于放纵的情感的遏制,要求诗人内省、沉潜,让诗歌文本冷静客观的呈现。强调对语言的锤炼,词蕴的发掘,多向诗意的可能伸展,以及诗歌个性与品质的确立和不断提升。

中国复印机式的课堂、教科书,埋葬、蒙蔽了多少青涩,几乎让我们原初的生命丧失掉了应有的判断力。我们的知识系统和文化认知需要不断洗盘、清除与更新,不断抹去“时代的烙印”,才能够最终窥见事物生命的本真。

面对表面杂乱荒芜失去激情的世界,尝试用智性的思考来解剖,将思想与精神隐匿在现实的个人化写作之中。以自己理性、睿智的目光来洞悉这个世界,用诗歌对现实进行一次次冷峻客观的程序化清理,从而揭开事物和生活的真相。

智性写作是一个诗人中年之后的觉醒,是一个把诗歌当做毕生事业追求的诗人的必由之路。

智性也依赖阅历、阅读和认识的累积。

7.诗歌的重量

我坚信,诗歌是有重量的。它是语言背后沉默的火焰,它是事物内部蕴含的力量,它是诗人思想暗藏的锋芒。无论多么简单、细小,无论多么缥缈、难以捉摸,经过捕捉、顿悟,抵达你的灵魂的一定是诗歌的重。就像一片阳光,有时是温暖,有时是阴影。诗歌的难度在于可以感受到它但看不到它的痕迹。那种有意无意的“说出”会泄漏诗歌的秘密。

不要怕被误读,有时误读使诗歌更美。不要怕失去诗歌主旨意义的方向。没有方向其实是有更多的方向。方向也可以演绎诗歌的重量。

诗歌的重量,我最先是从TS·艾略特的《荒原》《四个四重奏》里感知的,后来又读保罗·策兰,觉得大师们的作品深渊一样,你只能感知这些作品无限的重量,你却无法模仿。但它们日后一定能够增加你诗歌的深度。

8.死磕与探险

写诗就是“从混沌中发掘万物的关联,又在关联中醒悟真谛”。(杨炼)

大致说来,诗歌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一根筋的死磕,就是在自己已知和熟悉的领域与文本里,反复挖掘、推进,直到抵达诗歌理想中的深度与高度。另一种是反复地寻找、否定,主动地抛弃、丢掉,在不断的寻找与创造中捕捉诗歌的奥秘。

我们大多数人热衷于第一种,这种一根筋的写法坚持下来的大都可以成功。我建议,在诗歌还没到达你企及的高度之前,采取一根筋的死磕,会让你获得更多的信心。第二种写法有些冒险。但真正的诗者,更热衷于冒险。现代经典大师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不算长的写作生涯,居然用了72个“异名者”来诗歌里探险。诗人张执浩给诗人的定义是:诗人是一个靠败笔为生的家伙。一个真正的诗人他的一生都在反复寻找之中,他不怕面对最后的诗集只是一沓白纸。

我认为写诗就是探险。模糊、飘渺、奇崛、诡异,前途总有无限风光在引诱、等待。在焦虑与担心中,反复地丢掉、找寻和自省,我期待在梦想的维度上完成自己。我强迫自己,诗歌一旦写顺,一旦汩汩流出时,我会警惕,甚至会立刻终止。

我写长诗《武当之上》时,开始进展缓慢,磕磕绊绊,一年写不了几首。可是到了中后期,写顺了,可以随心所欲地写,想要什么就是什么,这个时候我决定不写了。尽管,武当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写,但觉得自己没有新的发现了,复印机作品有什么用?现在反过来看,仍然有很多重复,我在想用一种新的方式来进行处理,删掉其中的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以一首完整、连贯的长诗来呈现。

我更热衷于在等待中读书、思考、寻找,我不想重复自己。诗人小鱼木语在读了我的新作《水墨词》后留言:“新的风格呢,喜欢着。”我想,每一个读者,都是想读到你的惊奇,不是看一行就知道你在写啥。我不怕读不懂的诗,就怕看几个字就知道全部、没有内蕴的浅薄之作。西域在新作《尘土》后留言:“……风格越来越稳定!这首比较典型:循环、往复、复沓的叙述中,像交响乐的多声部,但又绝不重复。围绕着一种情绪多个侧面着力。”我也不知道自己还会这样写多久。也许就到此为止了。真的也就到此为止了。我又开始练习我想要的一种类口语诗。

我喜欢在路上探险的感觉:永远出发,却永无抵达。

9.口语和日常

从口语和日常中发现诗成了大多数诗歌写作者的趣味,在目前的诗坛似乎已成大势。但要用好口语写好日常,却是非常难的事情。我所读到的多是泥沙,偶尔的金子,真是可遇不可求。多数仍然依赖灵光乍现。或许,“挺住就是一切”(里尔克)的时代已经过去,“目击成诗,脱口而出”(张执浩)的时代早已来临。只是我们茫然不知。

在近年的诗歌实践中,我也有意强化了口语和日常在诗歌中的呈现。只是我所喜欢和追求的有自己的尺度。平庸的没有诗歌意味的口语叙事我还不能接受。我把日常理解为生活、现实,这是必须要靠近的。生活的温度和质感,决定了一首诗的前途。

我在《人民文学》2013.5上读到诗人马行的一首短诗《在昆仑山遇磕长头而行的年轻夫妇》,就这个磕长头的生活场景,短短几行写出了诗歌的无限浩大、辽阔:“在昆仑山/我不认识那对年轻夫妇//昆仑山,或许感受到背负的灵魂之重,居然让出一个/通天山口,让他俩通行/就是在那里/我还看到了长风//我看到长风正吹拂他俩的脸孔/那些风啊/吹得辽阔又干净。”我喜欢这种有内蕴的类口语诗。

10.简单与透明

简单与透明,这是我近年一直在追寻的一种诗歌质地。

我的诗歌一贯在乎它的重量,以为只有复杂、艰涩、甚至混沌才能道出诗歌的重量。其实不然。简单与透明,一样可以呈现出诗歌的另一种重量。这好像有点反讽和悖论的意味。反讽与悖论不仅仅只是一种诗歌技术,它存在于诗歌的各个截面。

简单的表达直抵人心,透明的语言干净没有杂质。简单与透明不是肤浅与苍白。它强调了诗歌文本本身的趣旨。当然,要熟练掌握和驾驭诗歌中的简单与透明并非一件易事,它需要长期有意思的阅读、练习和积累,同时也要依仗“神来之笔”。

张执浩的那首近乎童话的诗歌《蘑菇说木耳听》,在简单与透明中蕴含了诗人几多诗歌追求:“一只蘑菇与一只木耳共一个浴盆/两个干货飘在水面上/相互瞧不起对方/这样黑,这样干瘪/就这样对峙了一夜/天亮后,两个胖子挤在水里/蘑菇说:‘酱紫,酱紫……/木耳听见了,但木耳不回答/蘑菇与木耳都想回神农架”。张执浩的改变或者他说的“妥协”我在很长一段时间不适应,直到读到他类似这样一批优质的短诗之后,觉得他的诗歌简单、透明,没有被口语淹没,没有动摇和丧失诗歌的本质,反而开启了诗歌的更多可能,从另一面呈现了诗人的勇敢与睿智。

13.给冬天写诗 篇十三

我一直想给冬天写首诗

却久久迟于笔下

怕秾艳冲淡了素洁

俯拾已不是冬天

我终于忍不住感情

留下冬的慰借

那是熙熙攘攘的土地

褪去嫣红肥绿

郁郁葱葱的树林

削走繁

叶冗枝

草原卸下丰润

江河封住汹涛

冬,披上鹅绒

却看得出,冬瘦了

虫鸟匿了踪影

牛羊踯躅寻觅

或行风,或飘雪

不见的诗嘈杂喧嚣

幕天席地的雪花

埋住了我不安心巢的浮躁

我试着用冬的颜色淹没自己

我触摸着冬的容颜

我要融化在冬的雪白里

我一直想给冬天写首诗

我终于忍不住感情

14.7 青蛙写诗 篇十四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一年级学生的认字、识字能力不强,而本课识字量较大,对于学生来说有些困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本课教学我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如:加一加,猜字谜等方法。最后的游戏巩固识字,让学生在游戏中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84-86页。

教材分析

《青蛙写诗》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作家用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把池塘里的美丽景物“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拟人化,并把它们生动准确地想象成逗号、句号、省略号,从而组合成了一首生动有趣的小诗。借这样生动、具体的事物来认识标点,富有情趣,适合儿童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和认识一个部首“冖”。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教学重难点:

识字与写字,通过朗读感悟诗意。

教学准备:

1、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的生字卡片和图片;逗号、句号、省略号的贴图;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 师:同学们快看,(课件出示)我们的黑板变成了一个美丽的荷花池,荷花池里都有什么呢?(荷叶、荷花、小蝌蚪、小水珠、大雁) 师:忽然,天空下起了小雨,雨点儿落在一只青蛙身上,它可高兴啦!瞧,它跳出来大声地喊„„(课件出示“我要写诗啦!”)

2.师指导学生读出青蛙写诗那种愉悦的心情。

师:谁来帮它喊?(指名读)

课件出示对比读: a“我要写诗。”

b“我要写诗啦!”

你觉得哪句好?为什么?(加上“啦”让我们感受到青蛙那种高兴的心情。)

3.师:青蛙到底写了一首怎样的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写诗》,教师板书课题。

4、认识新部首“冖”和生字“诗”

师:同学们,请看这个“写”字,它的部首叫秃宝盖;这个“诗”字,要注意它是翘舌音。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又通过对比读感受青蛙想要写诗的那种高兴、兴奋的心情,并认识了生字“写、诗”,分散了识字的量,降低了识字的难度。】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教师范读课文,生感知生字词读音。

师:你们想看看青蛙写的诗吗?今天啊,老师把青蛙的诗带过来了(在黑板贴出14个呱),我们一起来读读青蛙写的诗。说说你读的感受?(太累了,快喘不过气来了······)是啊,青蛙的好朋友们看到它有困难,都来帮忙了,那都有谁来帮忙呢?它们又是怎样帮助青蛙的呢?下面请同学们翻开书,听老师来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你们想不想读啊?(想)先来看看读书要求(课件出示:读书要求)好,开始读吧!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一口气读完十四个“呱”,让学生感受到没有标点符号的不足,为下文标点符号的认识做铺垫,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三、学习课文,随文识字

(一)2-4小节

1、认识“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1)师:青蛙写诗的时候,都有谁来帮忙了?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张贴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的词卡。(指名读,齐读)

(3)师:听到你们热情地喊它们,它们都来到了黑板上(4)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的图片。

2、引导学生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1)出示第2小节,指名朗读。

师:先来看看小蝌蚪是怎样帮助青蛙的?请一个同学来读第二小节(课件出示:第二小节)

导学:在这一节中藏着3个生字宝宝,你能找到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课件显示生字)

指名回答,课件出示:

过:辶+寸=过。给:纟+合=给。当:+彐=当。(小结:这几个生字我们都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师:认识了生字,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一小节?(齐读)师:这就是逗号(贴出逗号),你们发现了什么?(逗号像小蝌蚪)是啊,以后同学们遇到像小蝌蚪的符号,我们就叫它逗号。

(2)谁来帮当水泡泡读读这一节?(课件出示第3小节,指名读)师:这就是句号,你们看,长得像什么?(句号像水泡泡)那以后同学遇到长得像水泡泡的符号,就管他叫句号。

(3)水珠又是怎么帮助青蛙的?谁来读第4小节(课件出示)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个“们”要读什么音?(轻声),你想怎么记住这个字?我们还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来记:(课件出示:门外有个人——们。)师:那为什么小蝌蚪说“我”,水泡泡也说“我”,而水珠说“我们”呢?(因为它们不是一个,而是一串)(4)学习“串”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串”字怎么演变的?(课件出示“串”的变化)除了水珠,还有什么东西是 成串的?

(课件出示:两串灯笼,一串鞭炮,一串葡萄,一串珠子)

(5)师:我们今天认识了逗号,句号,省略号,老师把它们编成了一首“标点符号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学生跟着老师读

(二)、学习第5小节

师:带上标点符号歌,让我们和青蛙的朋友们一起去帮它把诗改一改吧!(师生合作把青蛙的诗排列好,用上标点符号)齐读

(三)巩固生字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标点符号,还认识了很多生字,你会读吗?(课件出示生字,齐读,开火车读)

(四)青蛙跳伞游戏

师:我们来玩个游戏吧,准备好了吗?

【设计意图:本文生字较多,随文识字的形式降低了学生认字的难度。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了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丰富了学生识字记字的经验。游戏巩固识字,寓教于乐,提高了识字教学的实效。】

四、指导写字

1、学写生字“下”。

(1)引导学生观察“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学生汇报交流,书写。

(3)学生练习书写。(提醒书写姿势)

2、学写生字“雨”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上“雨”的笔画笔顺(2)老师示范写字(3)学生练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让学生体会发现的快乐,同时也使写字教学不仅仅停留在指导的层面上,更多的是学生的积极参与。有重点地指导书写和课件演示观察仿写相结合,使生字教学扎实有效且富有趣味,不乏味。】

板书设计:

青蛙写诗

蝌蚪((),水泡泡()。

一串水珠(教学反思

根据文本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一开始,我就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读句子,感受青蛙那种想要写诗的高兴、兴奋的心情。识字方面,我主要采用随文识字,分散识字的难度,帮助学生归纳识字方法,“授之以渔”。

上一篇:打球作,打球作鱼玄机,打球作的意思,打球作赏析下一篇:零缺陷工作读后感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