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2024-10-12

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通用6篇)

1.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篇一

第一课

我爱我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2、认识到家庭的重要。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的美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的美好品德。课前准备:制定活动方案,调差问卷 教学过程:1、2、1)2)3)4)3、4、5、6、7、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是家,家有什么? 再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家,从以下几方面说: 家住哪里 家居面积 周围的环境怎样

家里的主要成员,他们的职业

根据参考课题制定活动方案:让学生互相讨论,并把讨论结果填写在教展示和谐家庭:让同学粘贴或画和爸妈一起玩的图片。让学生回家向爸妈了解家住关系。制定学生填写教科书第6页。问:在家里你参加了什么劳动? 科书第2页。

有没有扫地?

()

有没有抹桌椅?

()

有没有为家里的花草浇水?

()

有没有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

8、要求学生回去与爸爸、妈妈一起搞卫生,然后按照第7页收获记在书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文明有礼接待客人,整理好家居接待客人。教学目的:教育学生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怎样做才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教学难点:真正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教学过程:

1、让学生自己看教科书第8页至第13页的内容。

2、让学生想一想:有客人来的时候,你懂得怎样称呼客人吗?

3、要求学生回家贴出不相同的三张亲戚朋友照片,并写上称谓。

4、让学生给正在招呼客人的辉辉配上合适的话语。(小组讨论)

5、互相交换意见,共同评出合适的话语。

6、讨论区:(小组讨论)指名回答,并把学生说得对的写出来。

客人到访时,自己正有事需要外出,该怎么办呢?

7、教育学生整理好家居接待客人。

8、让学生记录。(教科书第6页)

9、讨论:四人一小组,把搞清洁、整理物品的方法互相交流,并讨论为什么要以整洁的家居面貌接待客人?

10、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让部分学生说一说,然后把学生说得对的综合板书。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给客人沏茶,请客人吃水果

教学目的:教育学生等人有礼貌,请别人吃东西要讲卫生。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怎样做才是一个有礼貌讲卫生的好孩子。教学难点:真正做一个有礼貌讲卫生的好孩子。教具准备:茶杯、茶具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给客人沏茶 提问:

1、给客人上茶水时要注意哪些事项?让学生讨论,然后让小组派代表说说讨论结果。

2、给客人喝水用的茶杯要注意些什么?客人走后,用过的茶杯要怎样处理? 让学生分别说一说,然后老师小结,把学生说得对的板书:给客人喝茶用的茶杯要干净,客人走后,用过的茶杯要洗干净放好,还有进行消毒处理。

3、让学生讲一讲给客人沏茶的过程。

4、在家里烧开水沏茶,一般要用哪些茶具?你认为沏茶水有哪些要求?烧开水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小组派出代表讲一讲,再让学生写下来。

二、请客人吃水果

1、让学生说一说用来招待客人的水果怎样挑选,然后讲一讲水果的名称、水果形状、水果颜色、水果味道,再让学生分别填在表格里。

2、让学生讨论:

给客人吃水果,要怎样处理才能使客人放心?应该怎样清洗水果?怎样给水果去皮?你用过哪种方法?

3、分别让学生讲一讲,再让学生填写在讨论区的横线。

4、让学生回去画出一个水果拼盘。

5、教育学生等人有礼貌,请别人吃东西要讲卫生,做一个有礼貌讲卫生的好孩子。

第二课

我们去郊游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我想去郊游,准备去郊游

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去郊游,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日。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去郊游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还有经得老师和家长的同意才能进行,并特别要注意安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要做郊游前的准备工作,教育学生要注意安全。教学过程:

1、导入,提出下面的问题:在假日里,你们想到外面去郊游吗?好了,你们最想去哪里玩耍啊? 说说你想到这里的理由。

2、让学生展开讨论,然后分别让学生说一说

3、如果说,你要外出,一定要经得家长同意,如果你征得家长同意,会玩得更开心,更有趣。

4、指导学生填写教科书第13和14页有关的内容。

5、提出要求:你外出需用的东西千万别忘了准备,去郊游一定特别要注意安全。

6、让学生汇报一下你去郊游的名称、地理位置、交通、准备的用品。

7、根据学生汇报,大家讨论一下谁的郊游用品准备得最好。

8、让学生汇报后,小结。

9、对说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

10、指导学生填写与郊游有关的内容。

第三课

庆祝教师节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教育学生要尊敬老师,认真学习,做一个守纪律的好学生。教学重点:

让学生董得老师为我们付出的真是太多了,因此要做到尊敬老师,认真学习。教学难点:

能做一张尊敬老师的卡,写上祝贺的话送给老师。教具准备:

祝贺老师的卡片一张。教学过程:

1、让学生自己看课本了解老师节的来历。

2、问:你了解老师节的来历吗?

3、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来总结:

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以弘扬我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教师节前夕,有一些学生为了表出自己的心意,给老师送上了鲜花和贺卡,老师非常高兴。

4、导学生想一想,书本29项的来给老师祝贺节日的人会说些什么?给他们 配上全适的话语。

5、指导学生看图填写老师的工作。内容看书上30项。(1)老师在()。(2)老师在()。

6、教育学要尊敬老师,认真学习,做一个守纪律的好学生。

7、让学生小组成员设计一个能表达你心意的尊师卡。

8、让全体学生交流。

9、指导学生做一个小调查:

内容调查你的老师和家人的老师,做好记录。(看32项的表)

10、让学生讨论。

三代人的教师的生活和社会地位有什么不同?这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指名学生说一说。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向退休老师致敬。

教学目的: 教育学生要尊敬老师,认真学习,做一个守纪律的好学生。教学重点:

让学生董得老师为我们付出的真是太多了,因此要做到尊敬老师,认真学习。教学难点: 尊敬退休老师 教学过程:

1、向学生说说我校的退休老师的名单。

2、指导学生填写退休教师的情况表。(内容看33项的表)。

3、指导学生把两位教师退休时间、任教时间、年龄、教过的学生的人数,具体长细填写看书本34项。

4、让学生讨论: 当教师节来临时,你准备用什么方式向退休老师祝贺节日.(可以用送祝贺老师的卡片一张,并写着祝贺老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家庭幸福)

5、把在教师节中祝贺老师的活动和体会,在小组成里或班上与同学交流,共 同分享,看谁的祝贺方式最有创意.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为了保护好的嗓子老师 教学要求:

让学生懂得要让老师的嗓子好,上课要专心听讲,要做到尊敬老师,认真学习。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懂得老师为我们付出的真是太多了,因此要做到尊敬老师,认真学习。这样才使老师的嗓子好一点。教具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看课本36项大约了解情况老师的嗓子为什么都沙哑了。

二、让学生说出老师嗓子沙哑的主要原因。

三、让学生根据小青、小丁、小林、小张调查到不同的结果,想一想对策。

四、全班分组召开如何保护老师嗓子“金点子”讨论,让学生根据小青、小丁、小林、小张调查到不同的问题提出对策。

五、让学生写下讨论结果。上课时:()平时做到:()希望老师:()

六、让学生当一个小医生,给老师开个保护嗓子的处方。处方 科别: 姓名: 单位: 性别: 年龄: 病因: 治疗方案: 医师: 年 月 日

第四课 变废为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垃圾的统计,了解垃圾的去向,把废物的东西好好地利用。制作成一件物品。在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垃圾的统计,了解垃圾的去向,把废物的东西好好地利用。制作成一件物品。教学准备:废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制作我家一周产生的垃圾的统计表。

三、讨论:家里的垃圾哪里去了?

四、利用家中废弃的彩色纸制作手工。

五、利用家中废弃的塑料瓶改制成一件美观实用的物品。

六、利用家中废弃的易拉罐制作一件工艺品。

七、制作后小组交流,互相分享。

八、作品评比。

九、教师总结。

十、课后作业:利用家中废弃做一件你嘴喜欢的物品。

第二课时 垃圾分类

教学目标:通过垃圾的统计,了解垃圾的去向,根据垃圾的不同,把垃圾进行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分辨能力。

教学重、难点:根据垃圾的不同,把垃圾进行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分辨能力。教学准备:垃圾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小组分任务设计垃圾分类的标志。

三、讨论: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后再利用。

四、讨论: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后再利用。

五、讨论:废旧电器如何处理?

六、如何宣传环保?

七、教师总结

八、课后作业:制作垃圾回收处理流程图。

第三课时 减少垃圾

教学目标:通过垃圾的处理、回收,让学生知道垃圾的坏处和减少垃圾的乱丢。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意识。

教学重、难点:通过垃圾的处理,回收,让学生知道垃圾的坏处和减少垃圾的乱丢。教学准备:垃圾桶 教学过程:

一、教师引入。

二、收集资料,小组写出有关垃圾处理的方法。

三、列出减少垃圾的方法。

四、再利用垃圾的设想。

五、生活联系:与小区居委会联系,小组全体成员参加一次社区清除垃圾活动。

六、课堂总结。

七、课后作业:制作垃圾回收处理流出图。第五课 我和妈妈逛商场 第一课时 商品的种类和来源

教学目标: 通过和妈妈逛商场,了解到商品的种类与来源,在逛商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力和辨别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到商品的种类和来源,在逛商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

课前准备: 课前调查相关情况 修 改 意 见 教学过程:

一、学生记下最近一次陪妈妈逛商场的情况 时间: 地点: 交通: 目的:

二、说出所属商品的类型。

三、小调查。(分组)

四、填一填商品的来源:

1、大米:

2、冰箱:

3、牛奶:

4、运动服:

五、讨论区:商场里的食品哪些跟麦子有关?哪些跟稻谷有关?

六、将你在社区的商场大楼照片或在网上、画报资料中收集到的商场图片贴出来让大家分享。小小设计师

七、做小小设计师,用彩笔画一副现代化商场的图画。

八、作品欣赏。

九、评比作品。

十、课后作业:

找出购买商品的信息来源。第二课时 商场的现在和未来

教学目标:通过和妈妈逛商场,了解到商品的种类和来源,在逛商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到商品的种类与来源,在逛商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教学过程:

一、教师引入。

二、将你在社区的商场大楼照片或在网上、画报资料中收集到的商场图片贴出来让大家分享。

三、做小学设计师,用彩笔画出一幅现在化商场的图画。

四、作品欣赏。

五、评比作品。

六、教师总结。

第六课 走进植物王国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接触植物,考察植物方案。使学生了解到植物的总类。以及它的名称和外部特征、主要用途。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爱护植物。课前准备: 去植物园了解 教学过程:

一、走进植物园,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二、时间: 地点: 内容:

小组商议,制作植物考察方案。

三、分小组实地考察活动。填一填:考察的植物共有()种。

四、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植物填写表: 植物的名称 外部特征 主要用途

五、讨论:

1、植物考察活动的体会。

2、你知道我国植物节的由来吗?

3、对于校园绿化,你对校长有何建议?

六、小组汇报。

七、课后作业:你还认识哪些植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画绿叶的形状,说一说绿叶的认识,根据绿叶贴一幅有意义的画。使学生了解到植物的叶子的总类。以及它的外部特征、主要用途。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爱护植物。课前准备: 树叶标本 教学过程:

一、画出你郊游时见过的绿叶的形状。(要求画得美观,大方。)

二、说一说绿叶的认识。

三、采集树叶标本。

四、分小组贴出一幅有意义的画,取上名字。

五、讨论:树叶要怎样处理才能保持颜色不变?

六、小组汇报。

七、写出树名,画出树叶的形状,量一量叶片的大小。树名 树叶形状 树叶的大小 长()厘米 宽()厘米

八、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绿叶,将你观察到的写出来:

九、编一个有关绿叶的童话。第三课时

与蔬菜叫朋友

教学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各种蔬菜。让学生了解蔬菜的价值,提高学生的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各种蔬菜。教学准备: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出主题。猜谜语:

1、架上爬藤结绿瓜,绿瓜顶上开黄花,生着吃来鲜又脆,炒熟做菜味道佳。(打一蔬菜)

2、红口袋,绿口袋,有人怕,有人爱。(打一蔬菜)

3、紫色树,开紫花,紫色果里装芝麻。(打一蔬菜)

二、提出问题:

1、蔬菜是怎么来的?

2、你都吃过哪些蔬菜?

3、你都知道哪些蔬菜?

4、蔬菜有哪些价值?

5、蔬菜与我们人类的关系。

三、归纳问题。

四、种子收集卡 名称: 科属: 收集时间: 收集地点:

五、小讨论:种子萌芽需要什么条件?

六、观察日记

七、联想:为了的蔬菜是什么样子的?

八、课堂总结第七课

张开相像的翅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联想,从中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难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学准备:有关图画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把它写下来。

二、观察图形,谈谈你联想到了什么?

三、作业:你能想象出恐龙的叫声吗?

第二课时

组合的天地

教学目标:通过看画,从中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内在潜能。教学重、难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学准备:有关图画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教师引入

二、从图画中,你想到了什么?

三、说一说途中的产品分别是由哪些东西组合起来的?

四、你还能说出哪些产品也是用组合的方法设计制造的?

五、请学生用组合方法设计一项发明。

六、作业:张开想象的翅膀,设计出一个属于你自己的新产品。

第三课时

学会改进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从中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内在潜能。教学重、难点:发挥学生的想象里。教学准备:有关图画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仔细观察家里、校园、工厂、农田等周围环境,选择一种生产工具,一件生活用品,一个玩具或者一件文具,看看它们还有什么不足,提出改进的设想,并尝试对它们进行改进。将你的改进方案写出来。物品名称: 存在缺点: 改进设想:

第八课

玩具总动员 第一课时

我是玩具收藏家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让学生对玩具有更深的了解,对玩具的历史、发展、分类等有一定的认识。

2、通过活动逐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和收集、运用、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通过展示,交流,采访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教学过程:

一、请同学们看《我的玩具》一课中的内容。

二、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我第一个玩的玩具是什么?(2)我经常玩的玩具有哪些?(3)我珍藏的玩具有哪些?(4)最喜欢玩的玩具有哪些?

三、分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玩具,可以为同学们介绍说一说玩具的性能、来历、或有关的小故事等。

四、指导学生整理填表。

五、组织学生分小组交换玩具玩,在玩的过程注意和别人分享交往与合作的快乐。

六、指名说说交换玩具玩的体会和收获,并让学生填写好课本的第9页内容。

七、让学生写下活动小总结。教师小结玩玩具的好处:

可以带来欢乐,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开发智力,但要合理地安安排时间,不要耽误学习。

第二课时

玩具小调查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逐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和收集、运用、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是非判断能力。教学重点:

1、通过活动逐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和收集、运用、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2、教育学生要认真观察生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是非判断能力。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要认真观察生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是非判断能力,丰富视野,增加知识,做好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简要介绍本次活动情况,各小组做汇报准备。

师: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围绕“玩具总动员”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探究活动,下面首先请班长把这次活动的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班长作简单介绍:

前一段时间我们到市面上对各种新推出的各种玩具进行调查,有些玩具玩法很新鲜,很吸引小朋友,有些玩具价格比较贵……

二、让学生展开讨论,然后分别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到的信息。

三、教师提出活动要求:你对市面上的哪些玩具要改进的,提出改进的意见。学生分组讨论:评选出最佳方案。让每组代表上台发言。指导学生填空。

教师说说有关玩玩具注意的事项。师小结:

生活中不仅要学会正确地选择购买玩具,还要学会正确地使用玩具,这样才能更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第三课时

玩具巧制作与玩具联欢会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废物利用,发挥想象力,制作了各种各样的玩具,享受到了自制玩具游戏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废物利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教学难点:在其制作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废物利用,体会这些都是平常在商场里买精美的玩具成品所没有的成功的喜悦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交流、汇报、展示有关调查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时候玩的玩具,这些玩具是怎样得来的。

小组长代表发言:我们组调查的是玩具的历史变化,可以从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调查访问爷爷奶奶他们,我们发现不同年代的人拥有不同的玩具,而这正好能帮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玩具的发展变化,老师,为了让大家更清楚的了解,我们的同学们还在家长的帮助下寻找和制作了一部分以前的玩具呢!

(学生拿出实物演示:沙包、纸毽子、兔子灯、竹枪、弹弓等)

师评价:你们真会动脑筋,善于从小处入手解决问题,而且还想到了一边展示实物一边说,真是善于思考的孩子。

三、师说:“这些玩具的制作方法都很简单,这节课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一款玩具。”

四、学生分组活动:

1、让学生说说带来的材料。

2、说说自己的构思设想,准备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哪些新玩具。

3、小组合作,自由制作

4、展示介绍,师相机评价

五、引导学生对整个活动总结:

师:“玩具总动员”的综合实践活动就要告一段落了,在这次活动中大家肯定是百感交集,可谓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啊,下面就请大家来谈一谈你的收获。

(学生谈收获:可以从学会了哪些方法,知道了哪些知识,有怎样的感受等,可以读活动日记等)

2.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篇二

一、现状

(一) 关于课时

放眼我校现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上级课程部门给设定了三节课。可一节被班队活动领走了, 还剩两节可以真实地归综合实践活动所有。

(二) 关于内容

在这每周两节的课时中, 学校又规定了需要采用省教育厅教研室编著的《劳动与技术》《人、自然、社会》《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 区教体局教研室编著的《可爱的××》《孝德教育》, 再加上学校本身又有自己适时适地开发的一些校本教材。

二、剖析

课时是一个常量, 不会随着活动内容的庞大而增加, 就只是每周80 分钟。我们能下手的地方只能是活动内容。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整合的思想, 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教材中巧妙减肥瘦身, 组合成主题模块, 并联系生活实际, 适时拓展, 既不失此, 又能及彼, 达到整合、综合运用的效果。

三、策略

(一) 策略一:打破边界, 减一减

因为活动内容太过庞大, 所以整合的第一部就要为这些教材减肥瘦身, 但不是随意随性地删除减少。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自主性原则和主题的综合性要求, 打破学科边界, 做好学科间的整合。

期初, 每个学生通读《人、自然、社会》《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可爱的××》《孝德教育》《劳动与技术》这5 本教材,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先前的学习基础, 再对照本学期其他的学科教材, 收集整理每个小组列出的学科间重复的内容, 在期初就对教材进行一次学科间的整合, 做到瘦身的效果。

通过学生小组初选, 我们发现学科间有许多内容重复:如《人、自然、社会》的第一章节中《名人鲁迅》在《品德·社会》一科中有所涉及;第五章节《天气和我们》《台风登陆》《梅雨时节》在《科学》一科中有所涉及;还有一些在班队活动中就常常做, 比如第六章节《控制传染病》《讲究卫生》。我们可以把这一部分的内容直接嫁接入那些课程中, 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少讲甚至不讲。

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本, 因此, 教师要尊重学生, 在活动中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 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以上, 从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入手, 在学科间进行重复项目的删减, 让他们掌握学习内容选择的主动权, 让我们的活动更加有的放矢, 也更科学合理!

(二) 策略二:主题模块, 加一加

当前, 主题模块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 已是我们经实践考验了多次的较佳选择, 既可以点盖面, 又能在相应的内容中统筹课时, 同时也能让活动的效应更深刻、更深化。

细细研读《人》和《可爱》教材, 题材相似的内容还真多, 活动方式统一的主题也不少, 以整合的视角来解读它们是件很有趣味的事。如何我把他整合成某些模块, 那就不再是纷繁的三十课和二十课。

1.活动内容相似的。《人、自然、社会》的教学内容为五大块, 包括“浙江沿革”“浙江环境”“浙江文化”“浙江经济”“和谐浙江”, 而《可爱的××》一书涉及的是“名胜”“名人”“工艺”“民风民俗”。这两者从大板块上看就有许多相同处, 其中涉及的小课题, 好多是相互统一, 大小错落, 如能整合, 便是天衣无缝的延伸和补充, 是既省时又省力。

如果只是单纯地进行其中的一个课题, 费时不说, 更严重的是让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常常会浅尝辄止, 停于表面肤浅, 研究也是“半截子”状态。如此整合后, 一个学年就不再是50课, 而只是4、5 个主题模块, 还何愁我们的实践活动无用武之时, 还何惜我们的实践活动没有深入没有让学生燃起头脑风暴呢!

2.活动方式相近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运用“研究性学习”模式开展大课堂的活动, 内容安排上要求“化零为整”, 集中安排不同研究内容在统一活动基地同时进行。有些活动, 虽然分属版块不同, 但都能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开展活动, 我们何不顺势把他们归纳到同一次实践活动中呢?

如《可爱的××》中, 一处讲到“家乡的桥”, 一处讲到“家乡的台门”, 这两个就可以放到同时实践, 到石桥和台门保存完好的老街进行实地考察, 仿佛是更科学合理的。如《人、自然、社会》第24 课“光荣的人民解放军”, 第25 课“硬骨头六连”, 我们可以借清明到革命烈士墓扫墓前夕, 通过网络信息的搜集获得感知, 一并解决课题, 在较小的时间单位使探究的知识达到更大的辐射面。

在省厅颁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南》中, 明确了三、四年级学生要求达到的具体目标有:根据需要搜集研究信息, 并分类保存。这个目标的达成途径可以是用电脑搜索并搜集一个主题内容的研究资料, 也可以是观察、走访等实地取证的方式来搜集信息。以上案例中通过整合后的教学起点, 不就可以达到这个能力目标吗?

(三) 策略三:联结生活, 变一变

一个好的综合实践活动, 必定是受学生喜爱的, 必定是教师更游刃有余驾驭的。这个活动往往来自学生兴趣, 往往渗透着学生日常的生活所见所闻所想, 同时也承载着地域特色, 学生的个性化差异, 如果我们常常用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引申开去, 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光与生活对话, 与兴致对话, 与质疑对话, 或许就能从一个个简简单单、平平凡凡的细枝末节中捕捉到活动主题, 从而发掘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价值。

1.教材内容的伸展。从教材出发,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吃穿住行, 从小事中提取活动主题;直接提取学生生活中的大型校内外活动, 作为主题;正视存在的弱势, 试着用综合实践的主题活动借弱势变优势。所实践的活动既能让学生有兴致尽情尽兴, 又能对教材有个拓展, 为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究能力等搭建一个提升的平台。

“尽信书不如无书”, 教材不是圣物, 特别是作为拓展性课程, 我们更应该把眼光放到书本外学生的真实生活中。把必定教材作为引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引出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特长, 让每一位学生愉快学习、幸福成长。

2.活动进行的插曲。学生在进入综合实践活动时, 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意外。这意外可能只是一个学生的一句话、一个小动作、一个小疑惑, 却是我们下一个有意义的活动主题。如学习“浙里好风景”主题模块时, 学生可借助网络游览美丽浙江时想到了自己家乡旅游业的发展, 于是, 借助“四季鲜果游”这一主题, 为自己家乡设计“一日游路线”主题活动应运而生。以一日游线路的设计整合当地的交通、旅游、文化产业, 让学生真正综合了一把, 做了一回家乡的小主人。

实践活动类课程应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导向, 旨在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探究自然、了解社会, 着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科学探究、团结协作、服务社会的能力。我们以教材为支点, 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辐射性综合实践活动, 让综合实践活动更自主、更有趣, 把学生牢牢吸引到活动中来。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相对于定量的课时, 因其内容的庞大使得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不能顾及全面。因此, 教师应打破学科边界, 用减一减的思维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借用主题模块, 用加一加的方法对活动内容进行整合;联结学生生活实际, 用变一变的形式对活动范围进行拓展;借用减一减、加一加、变一变等多种方法对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整合。

关键词:整合,主题,生活

参考文献

[1]宋慧珍.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初探[J].读写算:教师版, 2012 (6) :100-101.

[2]吴婉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5 (8) :25-26.

3.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篇三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A-0028-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语文教学目标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几个方面。其中,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标提出的一项新的教学任务。从新版本的语文教材内容来看,教材中关于综合性实践活动的要求随处可见,有时出现在一篇课文之后,有时出现在单元练习之中。但这些综合实践活动往往没有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许多教师只关注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很少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笔者在与部分教师交流时发现,他们对综合实践活动提出了许多顾虑,如担心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会出现安全事故;本地没有符合教材要求的内容让学生去实践;城市里有少年宫、科技馆等可供学生开展综合实践的场所,而农村只有农田、房屋,教师根本没办法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其实不然,要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关键在于教师寻找到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策略。为此,我校开展了“农村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策略研究”,笔者在研究中发现,要想优化农村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策略,就要做到“三尊重”。下面,笔者结合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一课“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进行分析论述。

一、尊重语文属性,优化实践方案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前提,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组织学生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语文教师就要从语文的两大属性——工具性与人文性出发,优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其内容与形式都要突出工具性与人文性。这样才能更好地设计语文综合实践方案,让综合实践活动服务于语文教学。

比如在组织《乡下人家》课后综合实践活动时,笔者在设计实践方案中,首先让学生自主分成若干实践小组选择实践课题。有的学生选择水稻与小麦两种作物作为研究对象,有的学生选择家中园地里种植的上盘西兰花与上盘西瓜为研究对象,有的学生走进头门港风景区观察景区内的景物,有的学生走进翼龙国家地质公园研究起珊瑚岩,有的学生将上盘花鼓作为研究对象,还有的学生将当地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作为研究对象。选择了实践研究对象之后,笔者指导他们列出实践提纲,每个小组都能够按照自己所列的提纲进行实践活动。例如,研究“上盘西兰花的种植”小组所列的提纲有:一是观察上盘西兰花的生长情况,并写出观察日记;二是根据自己的观察,研究上盘西兰花的生长条件是什么,比如气温、水分、肥料等;三是走访农民,了解当地农民对种植上盘西兰花有什么经验感想。有了这三个活动提纲,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综合、写作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农民的情感,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在整个活动的设计与落实过程中,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实践,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自主、合作、探究的重要学习方法。

二、尊重地域资源,优化活动内容

结合各个地方不同的文化资源,教师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要组织学生充分挖掘具有本地特色的地域资源,在立足本地资源的基础上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样的实践活动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由于教材中安排的一项任务是了解家乡特别的景点或物种是什么,结合本地上盘镇地处东南沿海,有新开发的头门港风景区、翼龙国家地质公园、珊瑚岩(即六角形的火山岩石),还有上盘西兰花、上盘西瓜等远近闻名的特产,以及地方特色文艺节目上盘花鼓等地域资源,都可以作为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资源。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就要综合本地地域资源,充分利用并开发这些常见的景点或物种,让他们对这些景物进行调查研究,如调查不同季节庄稼、蔬菜、瓜果的生长情况;访问家人或者走访邻居,调查本地人们的生活变化,可以用文字来记述,也可以利用照片来展现,或是用录音的形式来承载,最后形成调查报告。这些综合实践活动根据农村学校的教学实际展开,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有效地挖掘农村资源,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富有农村色彩的素材,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尊重学生水平,开展多维评价

评价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起到导向作用。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而是促进学生进行更好的活动,是一种激励和发展。学生由于受到学识水平与性格习惯的影响,在组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他们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状况来。为此,教师就要采用多维评价策略,激发学生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教师要从鼓励与激发的视角出发,保护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比如,本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原则是评选、展示、激励。笔者首先评选出“优秀摄影”“优秀文字”“优秀视角”“优秀思维”“优秀协调”等奖项,让不同学生从评价中发现自己的突出之处,如“优秀摄影奖”“优秀协调奖”等。每个学生在汇报中找到自己的优点,从而保护了学生参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某一部作品没有获奖时,他们就会及时将自己的作品与获奖作品进行比较,寻找差距,激励自己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

总之,农村地区为小学生参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教师要不断挖掘本土资源,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合理评价活动过程,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得到长足的发展。

4.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4 篇四

主题教学目标:

1、懂得不同的服装由不同的面料制成,不同的面料有不同的特点,认识到服装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2、能够自行设计、开展简单的实验,比较不同面料的吸水能力,懂得为使实验结果客观、有效,需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的道理;

3、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习观察、比较、实验、考察等基本的研究方法;感受合作与交流的乐趣;

4、培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活动时间安排: 2课时

活动一:服装面料特点大搜索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观察各种面料的服装,懂得不同的服装由不同的面料组成;

2、通过亲身体验、查阅资料、采访专业人员等途径,感知不同的面料具有不同的特点;

3、初步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4、初步学会采访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初步感知面料特点

1、了解一些衣服制作的面料及其特点 皮风衣 真丝衬衫 牛仔裤 „„

三、了解我们平时穿着的面料及其特点

1、说说我们穿的衣服裤子是采用一些什么面料?有什么特点?

2、你知道你家里人衣服的面料吗?有什么特点?

四、小结

活动二:面料吸水能力大比拼

教学目标:

1、通过设计和进行简单的实验,知道不同的面料吸水能力不同;

2、懂得做事要有条理,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锻炼合理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与同胞友好合作的能力; 设计实验方案 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

搜集4——5种废旧面料,并将面料剪成大小相同的布条或布片;

2、教师准备:

对各种常见面料特性进行了解,准备一些实验可能用到的器材,如:水盆、烧杯、量筒、铁架、有刻度的小计量滴管、喷水壶、一次性塑料杯和橡皮筋,也可以根据学生在实验方案中列出的器材进行准备。过程安排及指导:

一、学生活动:

1、在小组内展示收集的面料,交流对各种面料的初步认识;

2、组内讨论选择哪集中面料进行吸水能力的比较;

3、设计实验方案;

4、组内对实验方案进行讨论,根据讨论结果,修改完善实验方案;

二、教师给予的行为建议:

1、可以从面料吸水的多少和吸水的快慢两个角度比较吸水能力;

2、分享影响测试吸水能力的因素,思考应控制哪些无关因素以使实验结果更科学;

3、在实验方案中详细列出实验需要用的器材,在实验前交给教师;

4、根据实验内容设计对应的实验记录单;

5、可以参考P79 的实验方案A,完成本组的实验方案设计;

三、预设的问题以及指导建议:

1、要求学生课前通过询问到呢个方式弄清楚收集道德面料的材质;

2、你们小组决定选择哪几种面料进行吸水能力比较?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3、提示学生实验方案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和器具、实验方法及实验过程;

4、设问:怎样判断吸水量?怎样使实验条件保持相同? 开展实验和交流实验结果

一、学生活动:

1、根据实验方案,进行组内分工;

2、在实验室开展实验,做好实验记录;

3、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交流实验方案和结论;

二、教师给予的行为建议:

1、分析实验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明确各组员的工作任务和要求;

2、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可以重复进行实验,得出实验结果;

三、预设的问题以及指导建议:

1、实验前,要了解各组的实验方案,考虑方案的可行性,对有意见的方案要提出修改意见;

2、实验中,要反复巡视,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

3、提醒学生在其他小组发言时认真听,积极质疑;

四、本节小结

1、本节你学到了什么?

2、有什么要和同学交流的吗?

主题八:过年啦

主题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过年的来历和故事、春节的习俗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增进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2、比较各民族的新年习俗,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学习如何整理资、利用资料;

3、比较过去和现在的年货情况,在活动中逐渐了解和掌握访谈、比较、观察等基本研究能力;

4、参加除旧布新的打扫和布置活动,学习与人合作,体会助人与互助的快乐,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活动时间安排:3课时

活动一:除旧布新大行动

策划活动 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

准备布置房间所需要的装饰物品、打扫卫生的清洁用品;了解孤寡老人的生活状况;了解打扫、布置房价的方法;

2、教师准备:

收集春节布置房间的资料,动员学生投入到帮助他人的活动中去,对有些不乐意帮助别人的学生做好教育引导工作;联系孤寡老人,就为其布置房间征得老人的同意; 过程安排及指导:

一、学生活动:

1、了解除旧布新的传统习俗;

2、讨论过年前如何布置家;

3、观察了解孤寡老人的情况;

4、讨论如何进行打扫和布置;

二、教师给予的行为建议:

1、从相关书籍和网站上了解除旧布新的习俗;

2、让几位学生事先前往孤寡老人家,对孤寡老人家的情况进行了解,并介绍给大家;

3、向家里的长辈询问过年的习俗;

4、引导学生回忆家中以往的做法进行总结;

三、预设的问题以及指导建议:

1、要参与学生的讨论,帮助学生意识到除旧布新也是一项过年前的准备工作;

2、可补充说明些学生没有提到的做法;

3、可在强调除旧布新能帮助增强新年气氛的同时,提出有些家庭无法感受这种气氛,激发大家帮助别人的热情;

4、对各组准备完成的工作进行协调,以免出现大家都进行打扫或者大家都贴窗花的现象; 开展打扫和布置活动

一、学生活动:

1、小组进行活动分工;

2、安排活动项目的先后顺序;

3、准备活动需要的物品;

4、小组合作进行打扫和布置活动;

二、教师给予的行为建议:

如果孤寡老人家面积较小,可容纳的人少,应分工分批进入房间打扫和布置;

三、预设的问题以及指导建议:

1、需在活动开始前了解各组准备工作的完成情况,以免出现后续工作发生困难的现象;

2、需引导学生进行活动前的统筹安排,以免出现人多效率低的局面; 交流经验,总结体会

一、学生活动:

1、总结在活动过程中自己和本小组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2、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

3、记录这次活动的体会;

二、教师给予的行为建议:

1、打扫和布置的时候,尽量避免混乱的情况出现;

2、记录体会时,别忘记记录自己认为最成功和最有创意的地方;

三、预设的问题以及指导建议:

1、可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请孤寡老人在班级中谈谈感受,以及喜欢的布置,以帮助学生产生荣誉感和快乐感;

2、需留一定时间让学生完成学习单,以利于学生梳理在活动中的体会;

四、本节小结

1、本节你学到了什么?

2、有什么要和同学交流的吗?

活动二:不一样的新年习俗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不同民族的新年习俗,了解不同的名字有着不同的新年习俗;

2、通过对比不同民族的新年习俗,学习分类比较的方法;

3、学习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4、培养探究更多信息的兴趣; 整理有关新年习俗的资料 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

从网站、图书中收集有关各民族的信息,准备记录信息用的纸张;

2、教师准备:

思考对新年习俗分类、比较的方法,收集介绍各民族新年习俗的书籍等; 过程安排及指导:

一、学生活动:

1、交流各民族的不同新年习俗;

2、交流收集有关新年习俗资料的工具和方法;

3、学习和实践有关分类的方法,将各民族的新年习俗归类整理;

二、教师给予的行为建议:

1、按照吃、穿、玩分类,有针对性的收集某一个或某几个民族资料;

2、通过看书、看录像、上网等多种途径收集资料;

3、按照新年日期、新年活动、新年服饰、新年食品、新年祝福分类整理个民族的资料;

三、预设的问题以及指导建议:

1、和学生一起交流所了解的各民族的新年习俗;

2、引导学生发现各民族的新年习俗是不同的;

3、引导学生注意除了网络收集以外,还可以采用访谈的形式收集资料;

4、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对新年习俗进行分类; 制作新年习俗卡片

一、学生活动:

1、交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的各民族新年习俗;

2、对比了解各民族新年习俗的不同方面;

3、制作各民族新年习俗对比卡;

4、参观卡片展,扩大知识面;

二、教师给予的行为建议:

将收集到的各民族新年习俗按照分类进行交流,从中发现各民族新年习俗的不同之处;

三、预设的问题以及指导建议:

1、请学生介绍自己收集到的一些民族的新年习俗;

2、请习俗从自己收集到的新年习俗中选取两个民族,进行对比,制作对比卡;

四、本节小结

1、本节你学到了什么?

2、有什么要和同学交流的吗?

活动三:年货的过去和现在

教学目标:

1、学习有目的的进行调查、采访;

2、学习运用卡片和表格帮助对比分析的方法;

3、在对过去和现在的年货情况进行对比的活动中,认识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并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了解年货情况 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

事先告诉家长,本次活动的内容,在征得家长同意后,与家长一起购置年货;

2、教师准备:

自己购买年货的清单 过程安排及指导:

一、学生活动:

1、了解过年时自己家里购买的年货;

2、初步确定比较年货的内容项目:数量、种类、金额;

3、确定采访对象,设计采访提纲;

4、进行采访并记录;

二、教师给予的行为建议:

1、记录自己家里年货的名称、价格,可以询问父母,也可以陪父母一起去买;

2、整理自己的记录;

三、预设的问题以及指导建议:

1、需和学生一起讨论今年购买的年货情况;

2、若学生无法提出问题,可根据自己的实践情况发表“现在的年货太丰富了,以前没有这么多年货”的感想,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探究活动;

3、“老师家也花了不少钱去购买年货,虽然不比有些同学家卖得多,可相对老师小时候来说,已经多了很多了!”一起学生对“过去的年货怎么样”的兴趣;

4、引导学生去采访长辈,以了解在过去的年代里,年货供应的情况,并引导他们进行今昔对比;

5、在整理记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确定年货的比较项目:种类、数量、金额; 年货比较

一、学生活动:

1、交流通过采访了解到的现在和过去年货的情况;

2、对年货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

3、分析年货发生变化的原因,交流活动后的心情。

二、教师给予的行为建议:

可运用卡片和表格两种方式对现在和过去的年货进行比较;

三、预设的问题以及指导建议:

1、可对卡片内容和表格的设计作具体指导;

2、在学生交流后,进行小结,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年代的年货有很大的不同;

四、本节小结

1、本节你学到了什么?

5.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篇五

活动背景

每位学龄的孩子都有一个书包,里面装着孩子所有的家当。“背着沉重的书包,身体被压得向前倾”,这是孩子课业负担的表象,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书包究竟有多重?书包里有哪些东西?如何减轻书包的重量?这些问题也成了为学生减负需要思考的。

活动目标

1.学会用调查表格调查本班学生书包的重量。2.学会整理书包,合理放置学习用品。活动过程

活动一:我的书包有多重

活动目标

1.学会用调查表格调查本班学生书包的重量。2.学会用条形统计图和平均数来表现调查结果。活动建议

1.教师用电子秤或台秤测量本班学生书包的重量,边测量边记录。

2.教师事先设计好调查数据统计表格和条形统计图,指导学生根据实际数据进行分类,绘制条形统计图。

3.教师指导学生用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表现统计数据,并合理地分析本班学生书包“负担”的现状,并写分析报告。

活动二:我的书包里有什么

活动目标

1.学会按物品的种类、名称、数量登记。2.学会策划书包“减负”方案。活动建议

1.教师指导学生整理书包,登记书包里物品的名称、数量和种类。

2.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书包“超重”的原因。

3.教师指导学生策划为书包“减负”的方案,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展示和讨论,制订合理的书包“减负”方案。

活动三:整理书包

活动目标

1.学会整理书包,合理放置学习用品。

2.养成坚持自主整理书包、合理放置学习用品的习惯。活动建议

1.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书包“减负”方案整理书包,并要求学生记录一周的实施情况。

2.教师要与班主任和家长合作共同督促学生养成合理放置学习用品的习惯。

3.学会撰写体验日记,教师指导“书包自白”体验日记。4.以自评为主,同伴、家长、教师评价为辅;以定性评价为主,不做定量评价。

第二课 夹豆子游戏

活动背景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生活问题,有些学生不会发现问题,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本主题活动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从学生最常用的筷子入手,引发学生思考。并让学生动手解决问题。

活动目标

总目标:通过夹豆子游戏,锻炼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提高他们精细动作水平,并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认知目标:通过夹豆子游戏,启发学生发现物体接触面的形状可以影响物体接触的牢固性,进而初步得出结论,并引发思考。

技能目标:通过设计、动手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改进工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探究意识。

活动过程

一、主题确立

1.创设问题情境,确立主题激趣导入。

儿歌导入:粒粒豆子圆又圆,静静躲在盘里边。要想将它来夹走,看似容易却很难。

2.说说夹豆子比赛的规则。

在规定的时间内,看一人或是小组谁夹的豆子多。讨论:怎样才能夹得多?

3.小组比赛

二、快乐动手做

1.改进制作工具,设计方案,实际操作。注意引导思考并总结改进物品的方法。2.夹豆子竞赛

验证设计制作的小工具的有效性,改进制作工具。以小组为单位,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工具优势,用自己设计制作的工具进行夹豆比赛,交流夹豆的技巧,交流制作的工具夹豆多少的原因。

三、交流汇报课

1.深入探究,寻找答案。

引导学生对夹豆子记录的表格呈现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问题并进行归纳整理,指导学生通过交流寻找答案。

2.将数据进行整理后,发现问题,由小组同学进行探究,动手实践寻找答案,交流汇报。

3.通过交流,充分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寻找规律。

第三课 和书做朋友

活动背景

读书令人愉悦,读书使人丰富。读书可以开启人的智慧,读书可以拔高人的境界。书是真理的海洋,书是知识的宝库。早在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大会确立了“阅读社会”的概念,倡导全社会人人读书,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活动,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欲望,对读好书的作用有进一步的认识,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促使学生认真阅读,养成摘录、剪贴的好习惯。掌握摘录的方法:编写目录、分类摘录,并写一两句话发表自己的感想和见解。掌握读书的方法:跳读、略读、速读、精读。

活动过程

活动一:认识读书的重要。

1.课外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和名人与书的故事。2.名言诵读、交流阅读后心得。讲名人读书的故事。3.用名人名言制作读书书签并进行评比,让名人精神时时陪伴激励自己。

4.布置教室,营造读书氛围,使其成为书香教室。5.寻找本班爱读书的小名人,请他谈谈读书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和好处。

活动二:深入读书,以活动促进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我喜欢的图书

1.介绍自己喜欢的类型:可以按童话、科普、文学、幽默、传记和专业书籍等介绍。

2.推荐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本图书 3.交换图书。

二、讲故事比赛

1.故事大王赛——童话故事赛 2.小博士赛——科普故事赛 3.学英雄故事会——英雄故事赛

三、知识竞赛

1.分小队出好考题,先小组选拔赛

2.各小队派代表参赛,试题仍有各小队出。

四、读书方法交流

1.收集名人读书方法,并作交流 2.同学读书方法交流。

3.设计读书卡,课外阅读目录表

活动三:展览读书成果

1.读书笔记、读书目录表和读书卡展览。2.评选:

选出小蜜蜂奖——广博。钉子奖 ——精读

第四课 站报纸游戏

活动背景

生活中有很多废弃的物品是可以重复利用的,只要使用得巧妙,就可以节约能源,提高效率。报纸就是这样的物品,可以开发出很多的用途。三年级的学生对报纸有了一定的了解,开发报纸的再利用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创新精神。利用报纸开展活动既熟悉又新奇,同时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活动目的

使学生了解报纸的多种用途,了解报纸的发展;了解猜测与实际的差距,改进猜测方法。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点击问号)1.直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报纸的作用,引出利用报纸尝试游戏。3.学生尝试游戏。

4.回顾并交流报纸的多种用途。5.围绕一张报纸能站多少人展开猜测? 6.验证猜测。7.总结

二、“站报纸”小竞赛 1.深入交流,改良结果。

2.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在报纸上站更多人的方法。3.围绕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试验、汇报。4.全班交流,制定竞赛规则。5.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竞赛。6.评出优胜小组。

三、汇报展示报纸的巧妙用途

1.小组交流报纸除了阅读做游戏还有什么其它的妙用? 2.全班交流讨论:

A.用旧报纸清理门窗露水; B.用旧报纸擦洗浴缸;

C.收存被褥时可夹一层旧报纸除湿; D.用湿报纸除尘; E.用旧报纸擦拭玻璃。3.总结

四、瞭望窗 1.了解更多的报纸

请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报纸种类、报纸用途、报纸的发展等。

2.学生探究

介绍自己对报纸的了解,自学“瞭望窗”信息。3.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设计报纸。4.全班交流。

第五课 利用废物制作相框

活动背景

劳动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领域之一,课程目标旨在让学生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通过劳动技术实践,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知识与技能,丰富自己的劳动体验,初步形成科学的精神与态度及技术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学会制作“相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在制作中逐步培养儿童在生活中去发现美、创造美的的情趣。

2.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创作的欲望和实践的主动性。3.通过小组团队的合作,培养学生与他人和谐相处,团结协作的品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重、难点

光盘制作“相框”的方法与技能的掌握及“相框”外观的设计。

活动过程

一、实物展示,激趣导入。1.同学们喜欢照相吗? 2.你的相片放在哪儿? 3.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相框?

4.老师这儿有几个亲手制作的“相框”,漂亮吗?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5.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个最基本光盘制作“相框”的方法。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自主观察,主动探究。

1.首先来观察每组盘中已做好的光盘“相框”,观察、讨论其制作过程与方法,2.进行知识的拓展、延伸与迁移。

3.制作“相框”的四个步骤即:打眼、穿线、装饰、放相片。

4.追问

“你知道打眼的方法有哪些?” “为什么锥子加热才能打眼呢?”

“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5.小组合作制作光盘“相框”。

播放“劳动最光荣”音乐,教师随机指导。

三、成果展示,评价激励。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出最佳作品,在展台展出。2.由学生评价后,并颁发巧手奖、创新奖。

四、总结提炼,渗透思想教育。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回顾与小结。

第六课 吹泡泡

设计意图

“吹泡泡”是童年中最好玩、最难忘的游戏,“吹泡泡”来源于生活,学生都很喜欢它的乐趣和体验。

活动目标

通过动手实验操作,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吹泡泡,发现只有是镂空的材料都容易吹出泡泡,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有目的进行验证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刚才老师在洗玩具时候,到入洗洁精,洗着洗着发现了一个好玩的游戏,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游戏吗?

二、猜想环节

1.教师吹泡泡,激发学生兴趣。

2.同学们想不想玩?我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个魔法袋!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 3.出示记录表,介绍材料。

什么物品会吹出泡泡?生大胆猜测,小组中相互交流。

三、动手验证

1.亲自来试试自己的想法。2.在操作前提出要求:

这些工具一样一样的试,把能吹出泡泡的物品放到咱们 的成功盒里

吹泡泡时,嘴巴不要碰到工具,不要对准同伴的脸吹泡泡,如果不小心泡泡水撒到桌子上上,要用毛巾擦干净。3.操作尝试,教师全面观察,及时给予支持与帮助。

四、引导学生发现与质疑:

提问:你是用什么物品怎么吹出泡泡来的?请到前面给大家表演一下?谁发现泡泡从什么位置钻出来的? 1.这些可以吹出泡泡的材料都有共同的地方,就是它们都有洞洞或者缝隙,我们叫它“镂空”。因为它镂空,所以可以吹出泡泡来。

2.提问;一根铁丝怎样才能让它吹出泡泡?(圆心,三角形,梯形)等形状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样的?是三角形还是什么形状的? 3.猜想并验证泡泡的形状:请学生说说自己拿了什么样的泡泡器,它能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

4.总结得出:吹泡泡的工具不同,结果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或椭圆的。

五、总结

今天我们玩了吹泡泡的游戏,大家开心吗?生活中还有那些物品能吹出泡泡,还有那些不能吹出泡泡的物品,能变成吹泡泡的工具呢?怎么样能吹出又大又圆的泡泡?回家和妈妈一起来玩,一起来探索!

第七课 钉纽扣

活动背景

纽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物品,它不仅起着固定的作用,而且还是服装上不可缺少的装饰物。本次活动让学生学会钉纽扣的方法,了解纽扣的特点和使用范围,自己设计几款别具一格的纽扣,新手装扮自己多姿多彩的生活。

活动目标

认识、了解纽扣的特点和使用范围,学会几种常见的钉纽扣的方法,并能亲手设计几款纽扣图样。通过活动,初步形成小组合作意识,培养主动克服困难的精神。

教学过程

活动一:主题确立

1.教师出示各种漂亮的纽扣图片,让学生说说对纽扣的了解。学生谈论自己对纽扣的特点及使用范围,教师赞扬学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把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激发出来。

2.实物导入。教师把课前让学生收集的各种纽扣,在课上由学生展示、介绍。教师也准备一些学生可能找不到的纽扣,如手工盘扣、摁扣等,与学生展示结合起来,对学生适时点拨、引导,从而使学生发现纽扣在形状、材质、工艺、功能等方面各有不同。在兴趣盎然的展示、观察中,引导学生确立本次活动主题。

活动二:实践指导

1.为本次活动的开展提供方便条件,比如:采访、参观等活动,需要事先争取有关单位、个人的支持,教师应协助学生完成联系工作。

2.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多观察、多思考,善于发现活动中生成的新问题,让学生能积极的解决问题。

活动三:汇报课

1.先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课前收集到的有关纽扣的资料,教师可以分类在黑板上板书,以供后面资料整理时使用。

2.各小组汇报子课题研究的解决方法。

3.根据小组研究的子课题内容,把资料先进行分类汇总,制成供本组研究的资源包。

活动四:操作室

1.学习针线的使用方法。

现在,很多孩子不会使用针线,缝扣子对他们来说就更困难了。教师必须秩序渐进,先要教给学生针线的使用方法。

2.学习钉纽扣的针法。两眼扣:一字法。

四眼扣:二字字、×字法、□字法 3.举行钉扣比赛。

先小组进行,评出优胜者,再全班进行。

通过比赛,学生们发现是劳动创造了生活,是劳动创造了美。

第八课 小图形大智慧

活动背景

七巧板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是他们智慧的结晶,也是华夏民族的骄傲。本主题活动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智力玩具,体验当时人民的生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活动目标

观察巧板的设计结构,探索其中的奥秘。找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思考、讨论切割七巧板的方法,动手做一个七巧析。交流“七巧”的来源、七巧板的来历和发展,设计出属于自己的七巧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七巧板的由来

2.介绍七巧板的拼图方法,观察都有什么图形?

3.它还可以拼成各种图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课件)

4.揭示课题

师:七巧板能拼出这么多有趣的小图形,本次活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多姿多彩的大世界。(板书:小图形大世界)

二、玩七巧板

1、自由玩,谈感受

观察一些做好的七巧板,以小组为单位,可以摸一摸、玩一玩,生以小组为单位摸、玩,汇报自己的发现(边说边演示)师及时评价。

2.拼图游戏

要求:

1、速度。

2、七块板都用上。

3、不能重叠。

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拼图,说一说是怎么拼的?

观察整体:左→右 上→下 先大后小

3.看谁拼的快

生分组合作拼图,师检查学生拼图情况,及时评价,拼的最快的同学说说你是怎们拼的?

4.多副七巧板,随意拼图。

看哪组同学拼的快,拼的好。生分组拼图。谁来说说你拼成了什么?是怎么拼的?

生汇报,师及时评价,学生评价

三、活动小结

七巧板好玩吗?你学会了什么?

四、活动延伸

师:我们班的同学今天表现得这么好,老师留个作业:仿照七巧板你能设计一种拼图的游戏板吗?并用你创造的游戏板拼出一种图形。

第九课 水果的秘密

教学目标

认识、了解几种自己喜欢吃的常见水果,知道它们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科学合理的食用。使学生对水果产生兴趣,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培养孩子们一般认识事物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等。

活动设计

一、创设意境,走进主题

今天老师带来六个谜语,开动脑筋,看谁猜得又对又快。1.出示投影,投放谜面(打一水果)看看圆,摸摸麻,包着一肚小月牙。桔子 绿盖红缸,里头装满蜜浆。杮子

小时绷着青脸皮,老来皱起红脸皮,生的熟吃惹人笑,熟的生吃不稀奇。枣

粉脸红唇模样美,偏偏是个大歪嘴。桃子

2.导语:看起来大家对水果有一定的了解。说说你们都爱吃什么水果呢!为什么?

3.水果是我们生活中必备的食品之一。4.这些水果你认识吗?(出示课件)

5.让我们一起去探究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水果的秘密。

二、实践活动 1.认识水果的特征 摸水果

请几位学生到“水果宝箱”里摸水果,说感受。要求:不能用眼睛看,只用手摸,并把摸到的感觉告诉大家,如果谁能猜出是什么水果,并能说出水果的颜色,这个水果就送给他所在的小组。

猜后品尝。2.研究水果的吃法

我们探究了这么多有关水果的知识,那你知道水果有哪些吃法吗?

学生自由畅谈。

三、制作水果拼盘

1.同学们,你们愿意用你灵巧的手制作一个别具风格的水果拼盘吗?要制作拼盘,首先做什么?

学生学生讨论得出制作方法和要求: 卫生安全。

小组分工明确,拼盘设计新颖。2.小组合作制作水果拼盘。3.展示水果拼盘作品。

4.师生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

四、总结

第十课 可爱的小雪花

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学习,让学生发现冬天的知识,感受冬天的美丽;通过制作画雪花,剪雪花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识。

教学重难点:

冬天的相关知识和动手剪雪花。活动准备:

观察冬天的各种自然现象,剪雪花的纸,剪刀、铅笔的各种材料。

活动过程:

一、芝麻开门

谈话导入:冬天来了,下雪了,好美呀!你喜欢雪吗?雪是冬天的使者,冬天还有许多秘密,正等着我们去探究呢!

1.查找资料为冬天的使者办理一张身份证或资料卡(1)雪花是怎么来的?(2)雪花是什么颜色的?(3)雪花是什么形状的?(4)雪花落下后住在什么地方?

(5)雪花对植物、动物、人有什么利用价值? 2.根据观察,填表,集体汇报。

二、调查研究

那雪花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

冬天的植物,冬天里的动物,冬天的气温、风向、风力。

三、点击问号

1.冬天有很多有趣的自然现象,你发现了吗?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

为什么我们一张嘴就会看到哈气? 为什么有些人会生冻疮? 有些植物却不这样? 为什么下雪暖和、融雪冷? 为什么有的树要落光了叶子过冬?

2.集体汇报,你知道哪些?你还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

四、巧手作坊(剪雪花)1.播放课件:美丽的雪花

2.准备材料:剪刀、白纸、铅笔等。根据书中的提示制作方法,自主制作 3.播放制作课件,指导学生制作。4.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成果展示

五、儿歌赏读

6.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篇六

第一课时 认识社区

一、活动目标

1.认识社区,了解有关社区的知识,培养学生关爱社区的情感、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及为社区服务的意识。

2.学会设计一份与社区建设有关的建议方案。

二、活动准备

1.教师收集一些有关社区的参考资料。2.打印调查表格。

3.访问一个社区,制定本次活动的计划。

三、活动设计

(一)制定方案

1、引入研究课题《我们的社区》(1)同学们生活在什么社区?(2)社区近几年发生了哪些变化?(3)社区建设和管理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你最感兴趣的是哪方面的问题?

2、确定具体研究方案

对相同问题感兴趣的学生组成小组,并制定各自的研究课题及方案 A、调查社区基础设施(如绿化、商店等)

第三课时 我爱我的社区

一、活动目标

1.认识社区,了解有关社区的知识,培养学生关爱社区的情感、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及为社区服务的意识。

2.学会设计一份与社区建设有关的建议方案。

二、活动准备

1.教师收集一些有关社区的参考资料。2.打印调查表格。

3.走访一个社区,制定本次活动的计划。

三、活动设计

(一)设计方案

根据一星期的活动,使学生对自己生活的社区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了社区设施和居民的情况。在调查时,对社区建设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完成一份建议方案,送到社区居委会。

(二)实践活动

每个学生为社区建设出一份力,进行一次社区服务。

四、活动建议

1、为了调查结果的准确性,调查的范围应稍广泛。

2、制定调查方案时,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使方案更趋完美。

3、调查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了解各小组调查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使学生在活动和发展实践中成长。

第二课时 走近残疾儿童

一、活动目标

1、学会在生活实践中查找资料,掌握利用计算机查询国家现有法律法规对弱势群体进行了保护,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2、通过小组的集体实践活动,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成就感,能感受到与他人协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组织形式:小组合作研究和独立研究相结合。

三、活动的实施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明确探究的主题。

师:同学们,同在一片蓝天下,有人幸福健康、拥有快乐的生活,可也有相当一部分,他们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造成身体残缺,导致生活困难,他们需要得到人们的关注和帮助。而他们当中的有些人,即使身体有缺陷,但是他们不气馁,坚持奋斗,也把自己的人生过得精彩。为了让大家比较全面地认识这个群体,不仅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要,也认识他们的自强不息,他们的追求。使我们大家能从同情到尊重,进而更自愿地帮助他们。因此,我们将开展这次综合实践活动。

板书:同在蓝天下--献出我们的爱

(二)、进入主题

师:现在请大家来完成一个任务:请同学们从操场走回咱们的教室有问题吗?(没有)如果我要求大家蒙着眼睛走回教室呢?

(1)学生分组,分成“盲人”组“哑巴”组。(2)宣布活动要求

“盲人”和“哑巴”两人一组,互相帮助,绕操场一周,回到教室,在整个任务过程中,“盲人”不允许摘下眼镜,“哑巴”不许说话提示,只能靠动作来提醒对方。(学生活动)

(三)、交流感受

第三课时 同在蓝天下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分析、交流等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2、在合作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发展学生的组织、交往、协作的能力。

二、探索与研究

1、指导设计小组活动计划与调查表

教师指导活动计划要有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参加活动的人,活动目的。调查表的设计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表格设计的格式,如:标题、主要栏目、活动项目调查日期、调查人姓名,调查内容,调查结果、调查感受等。这个环节主要引导学生考虑问题要全面。

2、分组实施调查,收集整理资料

(1)学生根据本组所定的计划表,利用课余时间和双休日进行调查活动,并填好调查表。

(2)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调查资料,比较分析资料,做好交流准备。

3、独立反思,撰写心得

将自己的活动心得写下来,谈谈通过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在活动中遇到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今后你怎样帮助残疾人?

第五课时 同在蓝天下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拟定爱心行动计划。成立爱心小组,定期对残疾人进行帮助。

2、发出倡议书,号召周围的人,大家都来关心弱势群体,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

二、活动过程

(一)、拓展与延伸

到此,《同在蓝天下献出我们的爱》这一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已接近尾声,而学生的情趣还很高。从教育学生懂得对别人要有爱心,要学会关爱别人的角度,教师决定将活动延伸与拓展,另行安排了一些主题活动。

(二)、此次活动的收获与总结

1、此次活动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并从实践中获得体验,倡导学生对实际活动过程的经历与体验,注重学生多样化的时间性学习,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在整个活动中同学们表现非常积极、主动,他们置身于动态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参与和探究,在积极、高效的互动交往中共同得到提高,大多数同学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往能力、整理资料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3、在探究过程中,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多,所以每组人数很多,活动中管理很混乱。个别性格内向的同学活动时不够主动、积极,其他同学也不愿要他们参加其组,在活动中表现很被动。在进行调查访问活动时个别学生表现出没有礼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有些组不够团结,组员之间分工发生歧义,组长经验差,解决同学之间的问题不够恰当。部分同学在活动中吃不了苦,有的家长缺乏认识,认为孩子学习重要,怕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不予支持该项活动。由于教师精力有限,当几个小组同时活动时,老师不在场,非常担心学生的安全。

第二课时 活动课题:钉纽扣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家政服务意识,学会自己的事儿尽量自己做,并在完成的基础上力求完美。

2、以“人”为本,在劳技课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方式,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注重学生各种能力和谐发展,使学习过程更贴近生活。

二、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现代纽扣图片、传统纽扣图片、钉纽扣需要的工具与材料(针、线、纽扣、指铁箍、剪刀、布)、小药箱、背景音乐

2、学生准备:传统纽扣的收集、钉纽扣需要的工具与材料(针、线、纽扣、指铁箍、剪刀、布)

三、活动过程

(一)、补充课题,动手尝试

很多衣服上都有纽扣,万一纽扣掉了,父母又不在身边,那该怎么办啊?板书完整课题:钉

1、以小组为单位,打开每组上的百宝箱,了解钉纽扣时需要的工具与材料,弄清每一样的用途,尤其是“铁指箍”的作用

2、了解钉纽扣的步骤

温馨提示:课本第20页看图了解钉纽扣的步骤——穿线——打结——钉纽扣——打结

3、结合以上提示,自选1代表,尝试操作比赛,组内成员互帮互助,争优先小组、团结协作小组。

(二)、实践操作(记住我们的口号:动手动脑 学会自理)

1、巧手大比拼一(双孔纽扣)

在百宝箱里找到布和相应的双孔纽扣,人人动手操作,比一比。

第三课时

活动课题:比一比钉纽扣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教学,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自理能力,初步学会钉纽扣以及跟别人合作、探究、创造的精神。

2、课堂上有效利用文本这个平台,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培养他们良好的家政服务意识,在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感受到动手钉纽扣的乐趣,享受劳动成果的喜悦。

二、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现代纽扣图片、传统纽扣图片、钉纽扣需要的工具与材料(针、线、纽扣、指铁箍、剪刀、布)、小药箱、背景音乐

2、学生准备:传统纽扣的收集、钉纽扣需要的工具与材料(针、线、纽扣、指铁箍、剪刀、布)

三、活动过程

(一)、补充课题,动手尝试

很多衣服上都有纽扣,万一纽扣掉了,父母又不在身边,那该怎么办啊?板书完整课题:钉

我们都爱漂亮,怎样才能钉得最漂亮呢?

1、以小组为单位,打开每组上的百宝箱,了解钉纽扣时需要的工具与材料,弄清每一样的用途,尤其是“铁指箍”的作用

2、了解钉纽扣的步骤

温馨提示:课本第20页看图了解钉纽扣的步骤——穿线——打结——钉纽扣——打结

3、结合以上提示,自选1代表,尝试操作比赛,组内成员互帮互助,争优先小组、团结协作小组。

(二)、实践操作(记住我们的口号:动手动脑 学会自理)

1、巧手大比拼一(双孔纽扣)

2、巧手大比拼二(四孔纽扣,多种钉法)

主题活动四 成长的“足印”

第一课时 玩“泥巴”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成长的经历,明白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家长、老师的关爱,离不开友谊。

2、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利用计算机查询资料。

二、活动准备

1、指导学生自由组合研究小组。

2、指导制定活动计划。

3、指导作好资料的筛选整理工作。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明确探究的主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经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曾经得到爸爸、妈妈的关爱,也得到老师的爱,我们和别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和家人共度美好的时光。一路走来,我们有欢喜、有悲伤、有忧愁、有烦恼。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经历在我们的脑海里慢慢地的淡忘。为了留住这些美好的回忆,我们将开展这次综合实践活动。

1、同学们,今天你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比较深刻的记忆?

2、同学们说得很对,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爸爸、妈妈、老师以及周围人的关心,你能把记忆最深的一件事讲给大家听吗?

3、指导确定研究课题。板书:成长的足印

(二)、启发收集

1、边出示相片,边说说每张相片上的故事。

2、人们记录往事的方法很多,有的人用文字记载,有的用雕塑记载,有的用画像记载,有的用照片记载,有的用制模记载。在我们的成长经历过程中,有欢乐、有悲伤、有忧愁、有烦恼。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小朋友,你能把

第二课时 “克隆”足印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小组的集体实践活动,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能感受到与他人协作的乐趣。

2、培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活动过程

(一)、制定活动研究计划

1、组织分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一个记录员,一个汇报员,分配各个组员的任务,确定小组的名称。

2、各小组的成员明确任务。

3、讨论:我们应该怎样收集资料?

4、掌握收集资料的几种方法:(1)问家长,问老师。

(2)到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到自己读过的幼儿园去调查。(3)收集从小到大的相片,收集小时候自己穿过的衣物。了解其中的故事。

(4)指导学生设计调查表。

5、准备照相机、(二)、活动实施阶段

小组自由展开调查,收集相关资料。

1、指导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明白自己的调查范围。

2、指导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了解自己成长的经历。

3、填写调查记录表,写简单的调查日记。

4、小组内交流收集的资料。

5、整理资料。

主题活动五 走亲访友

第一课时 了解当地礼仪

一、活动目标

1、丰富学生暑期生活,自觉参加交际实践,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二、活动准备

活动卡片、登记表格。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背景: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文明礼仪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并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开展文明礼仪活动,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我们的同学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历史使命。成为知书达理的文明小学生,同时加强文明礼仪,促进社会公德的形成。

(二)、活动过程:

1、调查走访

全班同学按居住地分4个组,确定组长,分别调查当地居民的文明礼仪程度。大家各抒己见,通过分组讨论,最后确定调查内容、方式:

调查内容

人际交往状况:家庭成员谦让,邻里和睦,热情大方,礼貌待人,敬老尊师爱幼等状况

调查方式

走访、观察、问卷等

在同学们调查走访的基础上,大家进行热烈的讨论,整理各个村及社区的文明礼仪及民族风俗状况资料,对存在的陋习进行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制定“走进社区”的下阶段的具体步骤与有效措施。

要求:

做受欢迎的小客人

一、活动目标:

1、促使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知识,养成经常使用文明礼仪的习惯。

2、关注社会,提升社区居民精神文明素质,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二、活动方案:

以“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和“社会礼仪”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交际礼仪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学生带入良好人际关系的殿堂。了解、掌握并使用校园常规礼仪,使同学之间能够以礼相待,和睦相处,团结协作,互助互爱;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使师生间交往自然亲切,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校貌。了解、掌握并使用家庭常规礼仪,上下代人加强沟通,消除代沟,建立上、下辈之间朋友式的关系,享受温磬的家庭生活。了解、掌握并使用社会常规礼仪,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让自己处处受到欢迎,得到尊重,使自己的社会生活充满快乐,从而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1、讨论分组和组员分工情况,注意合作学习意识

2、分组查阅有关资料,注意自学、交流总结

3、各小组整理初步成功及补充一些未完善的资料

4、继续收集、筛选资料

5、分板块交流信息,畅谈感受

三、各小组继续整理活动成果,撰写调查报告

1、以手抄报、倡议书、小诗或小品等形式宣传关于礼仪方面的知识,谈感想。

第四课时 礼仪在我心中

一、活动目标:

1、促使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知识,养成经常使用文明礼仪的习惯。

2、关注社会,提升社区居民精神文明素质,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3、让文明礼仪走进各村各寨。

二、活动过程

(一)成果展示

1、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随着“文明礼仪进社区”综合性活动的开展,学生对社区文明礼仪的现状与整治的迫切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开展“文明礼仪进社区”的意义有了较深的理解,他们走访调查、搜索资料、采访专家、合作探究,要完成《关于后宅街道居民文明礼仪的调查报告》、《陋习的形成与整治对策》等论文5篇,课题研究报告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明水平,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收获与体会

通过“文明礼仪进社区”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感受颇多,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经历,提升了文明礼仪意识,写出 “动之以情、晓之以礼”的文章,表示要将文明礼仪进行到底。

3、评选“文明礼仪小使者”

上一篇:十一升旗讲话下一篇:幼儿园庆六一游园活动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