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文明教育的演讲稿

2024-09-17

励志文明教育的演讲稿(精选8篇)

1.励志文明教育的演讲稿 篇一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们伟大祖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名人志士以礼待人的故事至今还被人们广泛传诵“孔融让梨、三顾茅庐”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生活中最主要的是文明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一切的学识都重要。我们共同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文明礼貌地处事待人,是我们每个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必修的一课。因此,我们一定要养成讲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是有着一些不文明行为。例如,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白色垃圾;再例如校园内部分同学之间相互的讲脏话、粗话等。这些虽然市一些小的毛病,但是却从他们的行为上影射出他们的道德素质上的缺陷。

正如我一开始提到的我们国家是“礼仪之邦”,而这些不文明的行文不正是在向我们国家摸黑吗?所以,从现在起我们要养成懂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那么怎样才能养成讲文明礼貌的习惯呢?首先要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对别人、对社会是有益还是有害,要有一个衡量的准则,我们通常把这种衡量和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叫做道德。而礼貌与道德是互为表里的。礼貌是道德的外衣,道德是礼貌的内涵,因此,我们要认清哪些是我们应该做的,哪些是我们不应该做的,以此来规范我们的行为。其次,如果发现身边有什么不文明的行为还要勇敢的制止。

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的充足、技术的先进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促进全社会成员健康人格的构建,需要重建礼仪,让人们心灵相通,友好相处,在和谐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心灵上的满足。这就需要我们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礼仪基础上,重建新的、体现时代要求的文明礼仪,让中国在成为经济强国的同时,也成为新世纪的“礼仪之邦”!

同学们,让我们全校上下,携起手来,让文明礼仪之花开满校园的每个角落,为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流的现代化名校而不懈努力吧!

我的演讲完毕。

谢谢大家!

2.励志文明教育的演讲稿 篇二

一、问卷调查与大学生文明礼仪现状

本次调查以“大学生文明礼仪使用现状”为主题, 面向的是5所重点及普通院校发放试卷, 此次调查采用的是自填式问卷调查法进行的, 共发放试卷500份, 有效试卷为482份, 有效率达96%。此次调查中女生占62%, 男生比例占38%。然而, 调查显示, 现今部分大学生对于礼仪的使用程度不容乐观, 出现了其礼仪修养存在着与其所受文化教育不对等的缺失情况。调查结果发现, 大学生缺少公德意识, 很多大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薄弱, 如在公共场合有大吃大喝、乱扔杂物、高声谈笑、抢座位、占座位等;文明礼貌有失文雅, 在大学生群体中有很大部分的学生会说一些不文明的口头禅;内心有良好的道德意识, 但是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 如不知道鞠躬、不会微笑、不会问候, 不知道怎样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遇到陌生人不知所措;这些都与礼仪修养和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调查还显示很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对于长辈需要使用文明礼仪, 但朋友之间不需要过多的礼仪, 这样的行为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此外, 男生的文明礼仪使用程度低于女生的文明礼仪使用程度。这些种种也表明,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于礼仪也随之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文明礼仪使用现状有了新的变化。

二、大学生文明现状的原因分析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机制的强化, 致使价值观呈现多元化态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给中国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 同时使人们的思想意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 一些传统的思想观念正受到形形色色“新思潮”的挑战, 这成为每一所高校, 每一位大学生都不能回避的社会现象。

1. 传统礼仪文化批判摈弃的偏失。

礼仪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应当与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 并使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 进而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但是, 在一些领域和地区出现了礼仪失范的现象, 这种失范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把“礼”, 尤其是从汉朝开始的封建社会把“礼”片面地解释为体现等级秩序的“威仪”, “礼”被更多地强调为形式, 而忽视其本义和蕴藏的丰厚思想, “忠信, 礼之本也;义理, 礼之文也。无本不立, 无文不行”, 所以“礼”还包含了“忠信”“义理”的意思, 这些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很好的调节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但近代以来,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国的落后主要源于以礼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保守, 并为此发起了批判旧文化的运动。这种对封建旧

●史妍

文化的批判使新文化的民主科学精神深入人心, 此运动的出发点是好的, 但如果把这种批判推向极端, 就会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最终导致礼乐文化也就渐渐远离了我们。对传统文化“弃”之过激而“扬”之不足, 导致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对中华礼仪文化重视不够, 造成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断裂, 从而出现了道德滑坡, 人的素质下降的结果。

2. 外来礼仪文化的冲击。

礼仪是一种文化, 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不同国家的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下融合, 但更多情况下是呈现出相互冲突和对立的关系。各国的文化体系中的价值观念不尽相同, 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解释各自的文化, 必然造成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对立。而且两种成熟文化在交流中遇到一块, 各自都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和现实支持, 不可能轻易地接受对方的价值观念, 其结果往往不会是融合, 而是更深的隔阂和对立。随着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 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 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 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 传统礼仪文化失去了其现实存在的土壤。当代大学生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接受不够, 新鲜的外来的文化更容易被他们认同与接纳。大学生表现出对外来文化全面接触、迅速适应、积极迎合的态度, 但由于盲目热衷于西方, 单方面的吸收西方礼仪, 以至于陷入一边倒;拿西方的礼仪取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从文化与民族的关系看, 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借鉴西方礼仪的精华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 但如果趋之若鹜, 失去了民族的自尊, 那么本民族的传统礼仪就会被淹没, 成为“乔装打扮”与“伪装”的“中国文化情结”。

3. 男性与女性在使用程度上的差异。

此次调查男女比例虽稍有悬殊, 但是从此次调查的结果中看, 男性使用文明礼仪的程度比女性的礼仪使用程度低,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历史的角度看, “因为在人类社会最早的黎明时期, 每个妇女 (由于男人给予她的价值, 加上她的体力不及男人) 就是处于为某个男人所奴役的状态。”在原有的以男性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人类知识体系中, 女性的地位远远低于男性。由于历史上私有财产的出现, 男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阶级制度的确立, 使女人成为男人的附属。在社会中的地位取决于物质、精神及意识形态。女性地位在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处于低下的位置, 是受压迫的, 这种压迫来自于封建主义和父权制之间错综复杂的交互作用的结果。由于这种压迫使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处处受到限制, 从而使女性在交往、生活及说话上都小心翼翼, 长期形成了对礼教的遵从。女性对礼教的遵从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现象, 在当今社会, 我国虽然还在不断的进行深化改革, 女性的地位有了一些良好的改观, 但是从整体上看女性仍然处于劣势的位置, 这也使得那些被束缚的传统观念在女性身上仍有体现。其次从男女性格的差异上看, 一般而言, 男性的特点是外露和热烈, 但稍嫌粗犷, 在表达感情上喜欢单刀直入、开门见山, 在语言上显得张狂、粗俗, 在行为上显得莽撞、粗鲁, 总体显现出使用文明礼仪程度低的现状;而女性则相对的内含、深沉, 却略显羞涩、执拗, 表达感情时较为婉转, 在语言行为上显得含蓄、得体, 其使用文明礼仪的程度显然高于男性。男女性在性格上的差异造成了他们在认识事情和解决问题等方面产生了差异性, 也使得他们在使用文明礼仪方面存在差异性。

4. 现代化语境下大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识与理解。

在传统理念里, 使用文明礼仪的对象不分远近亲疏, 但在调查中却发现, 现代的大学生对于文明礼仪的使用对象有新的界定。根据了解, 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长辈、师长、以及不熟悉的人交往中会使用文明礼仪, 但和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 (平辈之间) 不需要过多的繁文缛节。随着社会在不断的发展, 社会改革不断的深化, 传统的观念在人们的生活中悄然发生变化, 说明人对于自身的发展更加的趋于他们自己所向往的“人”。人的本质不是可固化的实体性的存在, 而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也就是说, 人在本质上是“待发展”和“待完成”的运动状态, 而且这种待发展和待完成的状态是在个体的自由选择和自主决定中呈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人的发展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也就是说, 人的本质这种待发展和待完成的状态不仅是个体在自由选择和自主决定中呈现出来, 而且还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与“他者”互动时所呈现出来的。马克思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 而是处在现实的, 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 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人的本质是具有历时性特点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人类社会的不同形态中, 人的本质在内涵上是各不相同的, 但总体上来说, 人的本的每一次新的阐释都表现为向“人更像人”的状态迈进, 即不断地表现为“人的解放”的特征。要判断某种行为的优劣, 我们只能根据这种行为在怎样的程度上符合人性。人通常表现的行为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 也就是人的需要即是人的本性。大学生认为朋友之间不需要过多的客套也是因为这样能满足他内心的需要, 也是体现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近而表明了为什么大学生会对文明礼仪的使用对象有新的理解与认识, 同时这也是人们在这个不断深化的社会改革中更趋向和谐发展的需要。当然在这个观念发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先决条件便是“和谐”。

5. 礼仪教育的弱化与教育管理的滞后。

礼仪教育的弱化使德育目标的现实大打折扣, 其弱化的原因有两点。首先, 忽略了礼仪与自由的契合点。在一个充满个性的世界里, 过多的“繁文缛节”显得碍手碍脚, 抑制自由, 所以人们更容易将礼仪与自由对立起来。在更具有自由空气的高校里, 教育者往往认为礼仪教育是一种过多的干涉, 受教育者则认为礼仪教育是对自己设定的多余负担。其次是不切实际地追求“理想”的道德。就如老子称“……故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夫礼者, 忠信之薄, 而乱之首也。前识者, 道之华, 而愚之殆也。是以, 大丈夫处其厚, 不居其薄;处其实, 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老子主张回归元初状态, 倡导道德修养回归天地自然本性, 我们现在看这段论述似乎很有道理, 但是细细想来, 这就是对纯道德的抱残守缺的虚无论。在高校德育中,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潜意识中或多或少作了这种的预设, 导致了德育指导思想的偏差和困惑, 使德育仅成为意识形态和道德理想的宣传。

当一个高中生迈进大学校门的时候, 即开始进入“断奶期”和“轻松期”。他们离开父母开始相对独立的学习和生活, 不再像中学那样由老师“看管”。同时, 他们刚从高考桎梏中挣脱出来, 新的学习压力相对来说没有以前那么大, 从而感到一种从来未有的轻松。此时的他们开始不再安于以往的苦读和封闭的校园生活, 他们有条件、有时间、有精力通过不同的渠道、途径去感受“外面精彩的世界”。而此时高校的教育管理部门对礼仪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措施, 自然而然在社会的大环境和学校的小环境的双重影响下, 他们身上就或多或少地表现出礼仪缺失问题。

三、提高大学生文明礼仪的重要途径

1. 做好宣传工作, 明确礼仪教育的目的。

礼仪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 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形成和谐的交往氛围, 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 提高心理承受力。实际上, 对于礼仪修养, 从小学阶段至大学阶段的相关教育趋于单调而概念化, 大多数都是外在形式的强调, 往往忽略了礼仪修养的本质与重要作用。致使大学生对于文明礼仪的了解往往是片面地将礼仪理解为见面问好、排队等形式上的宣扬。因此, 要加强高校礼仪教育, 就必须加强宣传工作, 强调礼仪的使用在大学生综合素质表现中的重要地位, 使全社会重视礼仪教育及使用。同时, 对于大学生, 要强调礼仪教育的目的, 让学生切实认识到礼仪使用在以后的生活与工作上的重要性, 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努力提升自我的礼仪修养。在具体实施上, 注重从大学生品德修养和文化素质教育入手, 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以及口号式、概念化的宣扬, 通过切实的事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活动, 提升学生的礼仪修养。同时, 学校和教师都不应一味地重视和强调学科成绩, 应该把礼仪修养等纳入作为学生奖学金评定、学生评优等的考核标准, 以此来鼓励大学生积极使用文明礼仪。

2. 教师为人师表, 要做好表率作用。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当代大学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专业知识的传授, 对于学生高尚思想道德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学生的“向师性”很强,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最崇高, 最有威信的榜样。在高校中教师不再仅仅指的是授课的老师, 同时还有辅导员。他们的道德品质, 性格爱好, 文化素养, 治学态度, 一言一行都会在学生的心灵上潜移默化地产生积极的或者消极的影响, 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因此教师也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礼仪素养, 真正做到言传身教。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要学生做的事情, 教师要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 教师要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守则, 教师要躬亲共守。冰心说过:“教师的现在, 就是学生的将来。”从这点可以充分的说明教师的重要性。

3. 开设相应的礼仪课程, 进行必要的礼仪培训。

大学时代是学生知识和素养的提高阶段, 由于大学生礼仪知识的缺乏和使用程度不高, 他们往往在无意识间按照个人的理想模式去和别人交往, 容易产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造成大学生特有的困惑和苦恼。对此在课程的设置上一定要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科学规划培训内容, 寓教于乐, 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从而引导大学生在生活中能恰到好处的遵守和运用文明礼仪, 并引导大学生把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实践。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 形成浓厚的尚礼风气。

校园良好人文氛围的创设也是高校文明礼仪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整体的、稳定的、潜移默化的, 在加强文科课堂教学的同时, 不可忽视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学校应该多组织一些礼仪素养的讲座和活动等, 让大学生切实感受到文明礼仪使用的真实性和重要性;也可以罗列一些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礼仪缺失点, 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内外的各种礼仪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 让他们展示礼仪的魅力和大学生的风范。可以开展各种针对学生礼仪失范现象的辩论会、演讲等活动, 弘扬文明礼仪之风。同时还可以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来介绍名人处世修身的轶事, 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5. 大学生自身道德的追求。

在教育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知识的同时,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的体验和感悟, 并主动去实践, 把文明礼仪要求内化为个人修养和行为习惯, 使礼仪的他律转化礼仪的自律, 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 自我教育的优势。自我行为规范经过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达到自我灵魂的净化和陶冶情操的目的。大学生作为道德主体自觉性的发挥,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需要外界环境的正面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只有当社会、学校风气普遍转好以后, 礼仪习惯才会成为大学生的一种完全自我追求。

四、结语

在社会现实中, 有不少人是有知而不行, 明知而故犯的, 知与行并非是必然合一的, 所以有道德认识的人既可能作出符合道德的行为, 也可能作出不符合道德的行为。知行合一首先要求大学生对文明礼仪有认识, 这就需要高校的文明礼仪教育。其次道德行为中的知与行, 是在行为实践的基础上统一的。所以高校文明礼仪教育并不仅满足于文明礼仪知识的传授, 更多的是追求大学生对于文明礼仪的践行, 达到知行合一, 这样才能提高高校文明礼仪的使用程度, 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摘要:礼仪是一个人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面貌和文化教养的综合反映。礼貌用语是礼仪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很好的使用礼貌用语对成为一个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 加强文明礼仪的使用, 提高大学生文明素养, 已经成为高校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大学生文明礼仪使用现状的确不容乐观。因此, 必须在充分认识大学生礼仪教育与使用的重要性的前提下, 通过制定礼仪规范, 提高学生文化底蕴以及开展文化活动等方式加强大学生的礼仪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文明礼仪,使用程度,现状

参考文献

[1].金正昆.大学生礼仪[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李莉.实用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周培植.好习惯成就精彩人生[J].中国德育, 2011 (2)

[4].毋俊泓.大学生礼仪教育之我见[J].太原大学学报, 2006 (4)

[5].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6].黄菊良.大学生礼仪修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1)

3.励志文明教育的演讲稿 篇三

亚马逊创始人

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

2010年,普林斯顿大学

演讲亮点: 在你80岁时某个追忆往昔的时刻,只有你一个人静静地对内心诉说着你的人生故事,其中最为充实、最有意义的那段讲述,会被你做出的一系列决定所填满。最后,是选择塑造了我们的人生。为你自己塑造一个伟大的人生故事吧!

苹果公司创始人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

2005年,斯坦福大学

演讲亮点: 记着你总会死去,这是我知道的防止患得患失的最佳办法。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还有什么理由不随你的心?!你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过别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所困——使自己的生活受限于他人的思想成果。不要让他人的意见淹没了你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跟随你的内心与直觉,它们好歹已经知道你真正想让自己成为什么。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囧叔

乔恩斯·图尔特(Jon Stewart) 2004年,威廉玛丽学院

演讲亮点:大学是用来完成的,而人生是用来体验的。

怎样才能知道哪条路才是能够实现自己理想的坦途呢?老实说,你不会知道的。接受这一事实会极大缓解你生活中的焦虑。在大学里你知道如何取得成功。每个人都知道需要多少学分才能毕业,什么时候该用功,哪门课可以选来凑数。你知道怎样才能进入这所学校,你也知道怎样才能从这里毕业。但生活中,很不幸却又让人兴奋不已的是,再也没有必修课了,生活中都是选修课,你有无数条路可以选,结果永远是不确定的。所以,如果说我能给你什么有用的建议的话,那就是,大学是用来完成的,但生活却是要体验的。所以,别在乎你的成绩,别在乎结果成功与否。成功的定义五花八门,你会找到属于你的成功,再也不需要别人给你打分,而是靠自己的内心去评判。爱你的工作并在其中出类拔萃。现下,能力是稀缺物品,放手去闯荡吧。

FaceBook 首席运营官

谢丽尔·桑德伯格 (Sheryl Sandberg)

2012年,哈佛商学院

演讲亮点:当我要离开Google的时候,好几家公司请我去做CEO,但是我去了Facebook做COO(首席运营官)。那时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去给一个23岁的年轻人打工?

职业发展通常会被比作爬阶梯,但我认为这个比喻不再恰当了。在越来越扁平的世界里,这种说法是没有意义的。在这个新世界里乘风破浪时,你能依靠的不是你是谁也不是你的学位。你要依靠的是你的知识。你的力量不会源自你在公司的位置,而来自于信任和尊敬。你会需要天赋、技能、想象力和视野。不过最最重要的是,具有真诚沟通的能力,既能鼓舞你身边的人,又能聆听他们的建议,在每一天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和进步。

作家、历史学家

约翰·沃尔什(John Walsh)

2000年,惠顿学院

演讲亮点: 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全力关注你每一次的经历,绝不要被别的声色之物和其他想法、任务分心。一旦分心了,引导你的注意力重新回到你做的事情上。我不是在反对学习多个学科的众多知识,我所警告的是分心与干扰,无论是你主动招惹的,还是让它发生的。在棒球场上,得分高的击球员对此有更深体会:他们谈的是“专注”,他们把它看得跟力量一样重要。在心理学家的描述中,高技能的攀岩者、网球运动员、钢琴家已经超越了专注,达到了他们所称的经验之“流”,那是一种跟岩石、网球或音乐融为一体的感觉,“我与它”已然消失,跟任务合二为一,给人以更高水平的愉悦体验,而不仅仅是成功地完成了任务。我有这种体验,虽然很少,但来得还不算迟,或许你也有这种体验,这是一种最高形式的快乐。如果你一次专注于一件事情,你就会有更多这样的体验。

电影制片人

迈克尔·奥斯兰(Michael Uslan)

2006年,印第安纳大学

演讲亮点: 你必须相信你自己,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当我们的第一部电影《蝙蝠侠》创下史无前例的票房纪录时,我接到了艺术家联合会会长的电话,他在数年之前曾说我疯了。如今他说:“迈克尔,我给你打电话祝贺《蝙蝠侠》的成功。我总说你是一位有远见的人。”你看,关键在这里,当他们说你有多差,你的想法有多糟的时候,不要信他们的话,同时,当他们告诉你你有多么了不起,你的想法多美妙时,也不要相信他们。你就只相信你自己,这样你就能做好。还有,那就是,不要忘记推销你自己和你的想法,左右大脑你都得用。要能经受得住挫败,这是被好莱坞每一家制片厂拒绝过的人的经验。你必须去敲一扇扇的门,直到指关节流血。大门会在你面前砰然关上,你必须重整旗鼓,弹去身上的灰尘,再敲下一扇门。这是实现你人生目标的唯一办法。

商人

大卫·L·卡尔霍恩(David L. Calhoun)

2005年,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演讲亮点: 我在GE为一个名叫杰克·韦尔奇的家伙工作了20年。他既是一位伟大的领导者,也是一位伟大的导师,过去是,现在也是。如果我必须找出那些年里他充满激情地对我说的最主要的话,那就是:自信是最重要的,它是成功必不可少的,是所有在其他多数方面才能也许大相径庭的伟大领导者的共同特征。

如何获得自信?培养你特有的自信的秘诀是什么?首先,你必须下决心每天都通过你的工作和家庭生活去获得智力、道德、技术与专业上的提高。你需要每天问自己:我是在加速前进还是在后退?我还在学习吗?我是在每天重复做同样的事情或就像奥蒂斯·瑞汀所唱的那样,“坐在海湾的码头上,看潮起潮落”?对学习的渴望是不受年龄限制的。培养自信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寻找并解决最难做的工作,最棘手的科学、工程或管理方面的难题。

商人

厄尔·巴肯(Earl Bakken)

2004年,夏威夷大学

演讲亮点: 无论怎么考量,大黄蜂从空气动力学上讲是最不健全、最不应该会飞的动物。但是,这种小生物有着像涡轮喷气飞机一样的翅膀,能够带着它圆乎乎的身体飞到任何植物的花蕊上去采蜜。大黄蜂是最坚韧的生灵,它们不知道它们不能飞,因此它们只管嗡嗡地把翅膀扇个不停。千万不要屈服于悲观。不知道你不会飞,你会飞得像鹰一样高。不要到头来埋怨自己因为自己太懒或太怕高飞而无所作为。做一只大黄蜂!飞到天上去!你会做到的。

演员

布兰德利·惠特福德(Bradley Whitford)

2006年,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4.大学生讲文明树新风励志演讲稿 篇四

您们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我骄傲 我是中国人》。我为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而骄傲;我为我们有一群团结的家人而骄傲;我为我们是炎黄子孙而骄傲。

大家还记得1月10日以来在我国南方发生的雪灾吧。这次灾害,波及了21个省,因灾害死亡107人,失踪8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7亿亩;森林受损面积近2.6亿亩;倒塌房屋35.4万间;因受灾经济损失约1111亿元。

但令人感动的是,在这紧要关头,中国人民齐心协力,开通道路,使受灾的同胞到达安全地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人团结的力量。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在今年的5月12日,一场罕见的大地震,降临到四川汶川。短短的十几秒,房屋倒塌了,我们很多同胞失去了很多宝贵的生命。

我们为地震中遇难的同胞落泪,我们为顽强求生的幸存者落泪,我们为赤手空拳拼死抢救的救援人员落泪,我们为全国民众慷慨解囊、血浓于水的情感落泪,我们也为敬爱的总理不顾年事已高,站在救灾最前线而流下感动的眼泪……

是谁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是谁在灾难面前奋然相搏,是谁为受灾人民撑起一片天空,又是谁在感动中国?!是他们……讲文明树新风演讲稿我们忘不了温总理不慎摔倒,手臂受伤出血,但为了抢救遇险群众,他把医务人员推开了;我们忘不了9名教师带着71名学生经过六个多小时,爬过两座山,把孩子送到安全地区;我们更忘不了一名教师为救四名学生,手死死抓住讲台,用身体挡住倒塌的房梁。感人的事件举不胜举。

手牵手留下我们的温情,心连心诉说我们的决心,灾难不是让我们恐惧而是让我们更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向灾区的同胞说一声:让我们一起努力。

这次灾难是痛苦的,但给人更多的是感动,因为这片土地的人民懂得互相守望和帮助;懂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此刻全国13亿人民

在为受灾的同胞祈祷祝福,为灾区同胞捐款。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在改革开放的近30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飞速发展,随着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旺。7月13日国际奥委全会把20奥运会的举办权授予中国北京。这是令多少炎黄子孙自豪的事情啊! 我们自豪,我们激动,我们要迎来五洲四海的朋友,我们要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表达我们五千年的文化、五千年的文明。为了奥运,所有的国人都在努力改变自己,改变周围,改变着伟大的祖国,每个人都从内心发出自信的呐喊:北京加油!奥运加油! 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中国加油!

xxx

5.关于文明教育的演讲稿优选 篇五

大家早上好!

在学校里,经常听同学们说 “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这样两句话。的确,不管是我们师资力量、教学楼、宿舍、图书馆、餐厅等等等等,这些都是其他学校望尘莫及的。如此看来,高端大气我们有了,可是低调奢华有内涵该从何而得呢?答案当然是你们,因为实高有你们这么一批优秀的学子,只要不断提高我们的文明素养,低调奢华有内涵定然不在话下。

所以说,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便是“文明素养记心中”。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华民族历来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名人志士以礼待人的故事至今还被人们传诵。礼仪无处不在,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那么作为一位光荣的实高学子,怎样才能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呢?

首先,牢固树立 “学习、工作、尽责、助人是享受快乐”的思想。提高文明素养,说来应该是咱自己的事。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想一想我们今天的付出是为了更好地主宰未来的人生吧!用“享受”的观念来对待目前的学习和生活,相信大家会收获更多乐趣。

其次,我们要遵守纪律,文明有礼。在未来社会激烈的竞争中,越想成事者,就越要守规矩,拘小节这才是真正的“逍遥游”。大凡有些成就的人,他们都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和文明素养,这些习惯和素养,使得他们有着鲜明的个性、顽强的毅力和良好的品质。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播下性格,收获命运。”的确,良好的习惯能架起我们成功的通天之路!在平日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步从容,立端正;见人善, 即思齐 ,纵

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弟子规》也在告诉我们怎样提高文明素养。

再者, 从身边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古训。下课了,离开教室时,书本桌椅摆放整齐;自习课上,认真安静地学习;起床铃起,你不贪恋那两分钟的温暖;与人交谈时,你友善、和气。在学习上,你确定目标,争分夺秒,力争上游。在家里,尊重长辈,主动给他们倒茶、盛饭;在学校,对值日的同学点头致意,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在公交车上举止文明,不争不抢,主动让位。诚实守信,助人为乐,主动帮助同学解决困难,这是个人素养文明的体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上下楼梯一律向右这是言行举止文明的体现。爱护花草树木、爱护清洁卫生、服从老师管理、接受值日生的劝阻、主动说谢谢等,这是校园礼仪的体现。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那就等于你在自己的文明素养银行里存下了一笔不小的财富,日后,它必将以双倍的利息偿还你。

同时,我想提醒同学们重新审视自己。因为人无完人,每一个人都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并存,只有不断审视自己,反省自己,真诚而勇敢的面对自身的不足,不断地改正、完善,才能让自己积蓄起深厚的文明与文化素养,扩大自己心中那一片真善美的净土。

同学们,实高是每个有梦想的人成长的土壤,文明素养就是我们实现梦想的翅膀。实高的每一个人都是优秀的,每一个人都是潜力无穷的。让我们大声说:我们是实高人,让我们为自己代言,做最好的自己。三年之后你们的小伙伴们定会为你惊呆!

6.文明礼仪教育演讲稿 篇六

五(6)班,一个充满阳光味道的班级,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在咱们班有着文明之花最最需要的养料,所以不知不觉当中,文明之花已经在五(6)这片沃土生根发芽,绽放出心灵深处的洁白花朵。

认真,负责,讲文明,这是谁的关键词呢?当然是咱们班的大姐姐熊思琪了,身为班长的她就像一颗闪耀至极的钻石,有着许许多多完美的切面,每一个切面都会闪烁出耀人的光彩。同学有困难时,她会像消防员一样及时赶到尽全力的帮助他们;当教室卫生出现问题时,她会像老师一样督促同学们将教室卫生打扫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一面;处理老师下派的班务工作时,她更是一分一秒也不愿意耽误,总要做到最好。你说,有了她的存在,咱们班是不是更加向上,文明之花是不是开得更加艳丽呢?

如果你在冰天雪地的世界里,遇到一间为你开着的小屋,屋里正燃烧着熊熊的炉火;如果你在十字路口徘徊时,有人微笑着给你善意的指引;如果你发现有一双美丽的眼睛用清澈的目光,默默注视你。当有这些时,你会?理所当然应该是感动。刘徐帅,小小的个子,却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正能量。他总是在帮助他人的第一线,一次又一次永远不嫌累的帮助,给了我们班许多同学温暖。属于他的文明之花是快乐的,是在帮助人之后的快乐、幸福感。

7.加强对学生的社会文明认同教育 篇七

一、给学生渗透社会文明理念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解人与人之间应构建文明的关系。一名父亲因为孩子不听话,就把孩子吊起来打,谁知道父亲失手把孩子打死了,父亲十分悔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此事开展讨论:

生A:父亲打孩子是不对的!如果孩子有不对的地方,应该跟他讲道理。

生B:有些孩子跟他讲道理没有用,你反复地跟他说他就是不听,你狠狠地打他两巴掌,他就听话了。

教师:假设我们是父母的话,能不能想一个不打人又解决问题的办法?

生C:我听说,外国的父母遇到这种事,他们不打人,他们会把孩子扔进小黑屋关一天,直到孩子认了错才把孩子放出来……

教师:那西方的孩子被送进小黑屋以后,他们真的愿意听父母的教育吗?

生C:一般会吧……西方的父母把孩子送进小黑屋以前,会跟他们说明白这件事情哪里做得不对,因为做错了事,所以要惩戒。

教师:那若孩子觉得父母说得没道理,坚决不听父母的教导呢?

生C:那西方父母就随他们去了呗,他们的父母会认为,你们现在住我们家里,就得守我们家的规矩……

由此,教师开始引导学生思考两种教育的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渗透文明的理念,让学生意识到用文明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减少很多社会矛盾。

二、让学生思考社会文明标准

社会文明是一个非常宏大的概念,如果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仅仅只是将这些理论灌输给学生,学生将很难理解哪些行为是属于构建社会文明的行为,哪些行为是破坏社会文明的行为。

前段时间人们热议:一位姑娘为孕妇让座,孕妇坐后不道谢,这位姑娘又把座位骗回来。教师通过此事让学生理解到社会文明是如何构成的。

生A:那个姑娘做得很不对,她做好事不应该图回报,那个孕妇没有感谢她,她得不到回报就把位置再骗回去,就是在图回报,而且用骗的手段再得到位置,本身就是不诚信。

生B:那个姑娘做得很对,如果人人都像那个孕妇,以后谁还愿意做好事啊,这个姑娘也就是给孕妇提个醒,让她以后记得接受了别人帮助就要道谢。

教师:我们可以把视角放在这名孕妇的身上,假设这名孕妇道了谢,那结果会是怎样的呢?

教师:可是她现在没有道谢,那么被让座的人可能会有什么想法呢?

教师:看,两种完全不同的行为,会催生出完全不同的结果,这种事情,能引起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开始思考文明社会与文明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教师要让学生认同社会文明,就要让学生意识到因为社会文明是由每个文明人构建的,所以从自己做起,就是构建社会文明的标准。

三、让学生参与社会文明建设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参加社会文明建设,学生在参与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能够让社会变得更文明、更美好一些,这就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让学生以后愿意为这个社会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社会变得更文明。

以教师引导学生去看望孤寡老人为例,在社会实践以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教师:在活动中,你们感受最大的是什么?

生A:李婆婆好可怜,她明明有儿有女,生病的时候子女都不来看望她。

生B:实际上有些孤寡老人生活上能自理,他们就是需要人陪。

生C:现在大家都这么忙,谁有空来陪啊?我家附近很多老人的孩子都出去打工了,几年都回不来一次。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近期能为孤寡老人做点什么,远期可为孤寡老人做些什么展开讨论。教师若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能为社会文明建设贡献一分心力,自己能够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实践改善社会现状时,学生就更愿意认同社会文明的理念。

8.励志文明教育的演讲稿 篇八

【关键词】生态教育 职业院校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039-02

职业院校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应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要实现职业院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必须探讨切合实际而行之有效的教育机制、教育政策、教育模式、教育途径。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奠定是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思想基础和前提。通过制度设计、政策设计、达到生态文明教育的常态化,以制度保证实施生态文明教育。

针对职业院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实际,推行生态文明教育必须走开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具体来说,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应当采取如下措施 :

一、充分认识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迅速实施这种教育的关键

环境问题已困扰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危及人类的安全。因此,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但是,教育的功能又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要为21世纪培养人才,必须要有“超前”意识,即从现在起就下大力气抓好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决不是应时之举,更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摆在学校教育面前的一项长期的任务。只有这样来认识问题,才能将生态文明教育迅速付诸实施。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

生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生态环境问题正在演变为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中心问题。加强生态建设,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安全,破除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我国生态环境变化的趋势已经不是一般的环境问题,任其发展下去将会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国际政治关系。但我们始终没有改变环境问题仍在恶化的趋势。实践证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涉及科学技术,而且涉及社会整体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只有将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有效遏制环境问题。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紧迫性

细化责任到我们高等职业院校,我们所能够做的就是从教育的角度去警醒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完成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因为短短三年后他们很快就要进入社会成为社会人。由于他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具有引领潮流影响他人的高级职业人,他们的思想行为时时刻刻都会影响身边的人,而高职院校每年的毕业生人数较多,涉及的社会生活面较广,进而他们会间接的影响社会的发展。如能提高高职院校在校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将对我们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促进作用。

(三)充分认识生态文明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一项持续任务

生态文明是当代知识经济、生态经济和人力资本经济相互融通构成的整体性文明。生态文明不仅是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行事的文明,还是一种遵循特殊规律的文明,即遵循科学技术由“单一到整合、一维到多维”综合应用的文明。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生态文明正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文明,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的文明。

从生态文明的特殊性上来看,我们的生态文明教育就必须遵循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体现它的整体文明性,以及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而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今后发展的重点,如何体现职业教育的社会性和职业教育对我国经济、人文和科学发展的不可替代作用;如何通过职业教育的建设为现代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生态文明教育是其中一项长期、艰巨,至关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任务。

二、确定生态文明教育目标,保障职业院校生态文明教育实施

我们建议成立国家和地方生态文明教育委员会,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整个教育系统;在政府机关部门展开生态文明教育;在农村落后偏远地区开展生态保护教育;城市里以生活社区为单位展开环保教育,最终通过以上各个环节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使人们能够了解自然环境、 社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让每一个组织和每一个公民都能够成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者。有了这样一个教育目标,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才可能有在社会的大背景下有力推动职业院校全面实施生态文明教育。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确立职业院校生态文明教育任务就要坚持:

(一)不可动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观点的形成发端于资源。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而人对资源的需求却是无限的,并且仍在以各种方式浪费和破坏着资源,这就与循环的基本原则背道而驰。生态文明的基础同样应该符合循环原则,只有循环才有可能是可持续发展的。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文化和价值观基础。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生态文明的路径和手段。工业文明要靠工业化和城市化,而生态文明则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如果没有生态文明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解释不清楚的。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支点,是涵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价值观。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发展都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路径、方法,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生态文明必要的手段、方法和路径。

(二)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生态文明教育任务的内容

生态文明教育是环境教育转向可持续发展教育之后的又一次进步。在环境教育阶段,理论研究水平只停留在单纯地关注环境质量的好坏对人类健康及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卢卡斯模式”的指引下,环境教育更多的是介绍人与自然的关系,力求通过人类意识的转变使周围环境得以改善。在可持续发展教育阶段,理论研究水平在资源的永续利用、代际平衡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阻碍经济发展方面又进了一步,可持续发展教育基本上是价值观念的教育,核心在于“尊重”——尊重他人,包括现在和未来的人们;尊重差异与多样性;尊重环境;尊重我们居住的星球上的资源。

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在提高人们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使之自觉遵守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积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代间、代际间的关系,根据发展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活动,以促进受教育者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关于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生态安全、生态政治、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等方面的理论教育与实践体验。广义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对于社会全体公众的教育,狭义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学校的专门教育。从总体上看,生态文明教育主要涉及知识、技能、态度、意识等方面的素质培养。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在于全面提高未来一代的综合素质,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其具体目标落实在教育过程中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领域之中。所以,在实践中,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和态度,坚持或及时调整自己的价值观等,这是生态道德感形成的关键所在。

要实现生态文明,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积极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合理有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和谐共生共荣,融为一体。而职业院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的倡导者和引领者,是培育社会生产力中重要的人力资源的基地。

三、国家设立专项经费来源,确保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经费

建议国家设立专项经费来源,确保各级各类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的教育经费,从而使得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经费得到保障和落实。

国家通过对消费者以及生产者进行征收生态税收,最后在所征得的税收其中有一部分税收收入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经费。教育经费的来源有两个方面:

一是每年国家税务局从各地方政府上交的生态税收,根据一定合理比例抽出一部分作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委员会的运作资金,然后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委员会根据各地方生态文明教育委员会的申请下拨经费。

二是每年各地方政府税务局从地方所征收的生态税收根据一定合理比例预留一部分收入作为地方生态文明教育委员会的运作资金,然后地方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再根据本地方教育的需要合理使用和下拨经费。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虽然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植,但由于开支庞大,经费困难,如果能够以国家税收的方式将生态文明教育的费用,那么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贯彻落实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2]鲁献慧.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生态文明建设[J] 新华文摘,2006.(5)

[3]刘湘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应致力于“一个构建”和“六个推进”[J]新华文摘,2008.(24)

[4]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

作者简介:

上一篇:教学实录文本下一篇:赞美劳动节的作文600字202